图书馆规划方案

图书馆规划方案
图书馆规划方案

1 方案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起源与传统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不但提供了传统图书馆的功能,而且数字图书馆集成了各种分布、异构和多样化的数字信息资源并为读者提供相应的数字信息资源服务。康赛公司本着开放、标准、先进、成熟的原则,针对成都大学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技术需求,提供先进、实用、高效的数字图书馆建设解决方案。

中心数据库服务器

存储设备

光纤阵列

SA-6651E,是欧骅股份为满足高端企业用户的严格存储要求而推出的新一代磁盘阵列,在存储领域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内部采用功能强劲的CPU,数据处理迅捷。最新的4 Gb FC主机通道配合最新一代的SATA II硬盘(未来更可支持SAS 硬盘介质),强大的扩展性能和全新的友好管理界面更开创了RAID管理的新纪元。

主要特性:

出色的性能

●最新的ASIC处理器结合新一代4Gb光纤通道为数据量快速增长,数据存储

任务繁重的企业提供高性能的存储

更佳的嵌入式软件保护

●主板上内嵌冗余Flash Rom可实现自动备份功能,可以在Firmware升级时或

单Rom故障时维持系统的可用性

完备的数据保护机制

●支持多级别RAID: 0, 1, 3, 5, 6, 10, 30, 50, 60, NRAID

●在线RAID级别转换、卷扩充、移除、管理

灵活的兼容性

●可自适应1、2和4Gbit/sec的光纤通道数据吞吐能力

●SATA II硬盘介质向下兼容SATA I

智能的I/O通道管理

●仅需简单的安装PathGuard软件就可实现I/O路径的互相备份和I/O负载均

衡,从而提高运转效率

●支持多路径,自动排除I/O单点故障

强大的存储能力

●单机可安装16块SATA II硬盘

●当使用16块750GB SATA II硬盘时,单机最大存储容量可达12TB

●最大可以接三个扩展箱(SS-6692J)进行扩展,共计64个硬盘

高可靠性与易维护性

●冗余、热拔插部件

●模块化设计,热备援模块包括硬盘抽取盒、供电电源、冷却风扇

●事件多方式警示

●日志管理查询

友好的网络管理界面

●内嵌用于管理和显示磁盘阵列状态的网络接口和图形化管理软件(支持中文

和英文)

●Global-Net,是一个跨平台的,基于网络的图形管理软件,可通过网络对磁

盘阵列进行设置,或对其进行本地和远端监控

通过认证

●SA-6651E均通过UL、CE、FCC、ROHS、C-TICK等多种严格国际认证,保证产品卓越品质

光纤交换机

SANbox 5600

备份软件

主模块

VERITAS软件公司的Backup Exec以其在同行业中最为创新的设计建立了新的标准,这一设计体现了微软公司的COM体系结构,不仅现在而且将来都与Windows NT 100%兼容。便于操作的向导及帮助全图形用户界面,易于操作使用,全图形用户界面,易于操作使用。

工作集备份使您可以备份上次“普通”或“增量”备份以来创建和更改过的数据,以及指定包含最近X天内访问过的数据,以加速服务器备份和恢复数据。先进的设备和介质管理

用驱动器池、动态负载平衡、驱动器级联、容错处理及介质盖写保护等技术,

最大限度提高备份性能。使用独有的Agent AcceleratorTM 技术、分布式处理/源压缩,最大限度地提高性能,把网络数据流量/备份时间降到最小。

智能警报通知借助VERITAS的警报通知系统,可以加强本地和远程管理。依据用户的特定要求发出基于每个事件和每个作业的消息。每一个事件/作业的目标接受者和通知方式都可由用户设定。通知的方式包括寻呼机、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或其他的E-Mail系统,SNMP Traps,Trouble Ticket,事件日志,网络广播等。

存储硬件Backup Exec 支持数量不限的独立式磁带设备,并可以使用移动或固定式磁盘存储器,执行备份与恢复。

Oracle Agent

Oracle Agent为运行单个或多个 Oracle 数据库的服务器备份和恢复数据库提供完整解决方案。使用 Oracle Agent 时,不必将 Oracle 数据库脱机或关闭即可进行备份。用户可在运行备份时继续使用数据库。这就是所谓的联机数据库备份。

通过自动备份数据库的表空间数据文件和数据库控制文件以及执行完全数据库备份时的所有 Oracle 归档日志文件,Oracle Agent 简化了备份 Oracle 数据库的过程。Oracle Agent 还为您提供 Backup Exec 内部数据库的表空间视图,使您能够选择单个表空间进行备份。此功能使您得以计划单个表空间备份的频率。例如,如果您的 Oracle 数据库具有一个很少更改的表空间,您可以使它的计划备份频率低于经常更改的表空间备份频率。

由于在备份整个 Oracle 数据库时会自动备份每个表空间,因此不需要手动选择组成表空间或整个数据库的单个数据文件,以便保护数据库。如果自上次执行备份操作以来,Oracle 数据库中又添加了新的表空间,则在下一次对所选Oracle 数据库进行完全备份期间会自动检测并备份这些新的表空间。

在备份联机表空间时,该表空间会被置于“备份模式”下,而且与其相关的数据文件也会被备份。备份完成之后,表空间会被重新置于联机模式(如果它在备份前是联机模式)。在备份完所有选择的表空间后,归档重做日志文件被备份到同一个备份集中。将表空间重新置于联机模式后备份归档重做日志文件,使您

能够将表空间恢复到它备份完成时的状态。

在Oracle Agent中赠送了加速代理

灾难恢复

硬件故障、自然灾害、有意无意的人为错误,不同的原因导致同样的结果:灾难。当灾难袭来时,关键任务服务器将会Down机,公司最有价值的资产——数据,处于危险之中。

快捷、完整的数据恢复“point-in-time”灾难恢复的解决方案,由于无需首先重新安装整个操作系统,因此极大地提高了系统正常运行时间。无论您采用软盘,独特的CD-R/CD-RW*或可引导的磁带*设备,IDR均允许您从包括正常(完全)、增量、差别和工作集备份在内的最新完全备份中完成恢复工作,从而使您迅速恢复在线运营。IDR是允许用户指定新硬盘、RAID配置和网络适配器的唯一灾难恢复解决方案。

增强了备份/恢复技术—在并入日常备份中后,Intelligent Disaster Recovery Option可将一次重大灾难化解,最大限度降低损失。IDR以自动化技术取代了人工恢复过程,它可以最小的压力、最少的人为错误、在最短的时间内激活故障服务器,因而可使系统管理人员在灾难来临之际仍可保持泰然自若。

备份打开的文件

使用VERITAS的Backup Agent for Advanced Open Files Option,解决了完整备份文件时的最大问题——正在被其他应用程序或用户使用的文件的备份问题,备份代理确保所有的备份都是完整的,没有跳过正在被使用或是被应用程序锁住的文件。这项获得专利的尖端技术能确保备份资料的完整性,以及提供完全透明的操作。

完整24小时x 7天的运作打开文件的备份代理可提供真正一天二十四小时,一星期七天的运作,无需关闭应用程序或要求使用者下网,备份代理可确保备份程序能够存取所有文档,即使这些文件被锁住或者正在被读取或写入状态中。

确保资料完整性当备份程序打开一个文件做备份时,打开文件代理会以透明方式为该文件维护一个“虚拟映像”,以确保文件在备份完成前不会变动,这个

方法可允许其他应用程序正常地读取或写入该文件,但在虚拟映像中保存的是被应用程序覆写前的文件的原始资料,虚拟映像的功能会自动提供给备份程序使用。虚拟映像的作业方式并不会针对应用程序写入动作进行快取,因此不需要去重建或更新资料,应用程序即可持续不停地动作。

完全与应用程序无关打开文件备份代理可以透明地与应用程序一起运作,这包括本机与远端的应用程序与服务,不论是单一用户(如文件处理)或是多用户(如数据库、群件系统或其他),也包括Windows NT下的其它厂商的备份程序。

在Backup Agent for Advanced Open Files Option中赠送了加速代理MS SQL Server 数据库的保护

当发生基于应用或基于硬件的数据破坏或丢失时,该代理保证为关键业务数据库和电子商务数据提供保护。它能够为SQL Server 7.0与2000用户,提供涵盖各个数据库或文件组的细致度保护。它采用自动截断技术,执行差异备份和事务记录备份;采用One-Pass恢复技术和单一恢复作业方式,恢复上次所有备份和任何后续备份,或者执行“回滚”恢复,使数据库能够恢复到某个特定时刻,而不是基于上次备份作业的某个特定恢复点。命名管道和虚拟设备接口 (VDI) 支持,为用户实现全方位SQL Server保护提供了一种最可靠、最快速的方法。

产品特性

在定期安排的网络日常保护工作和多种磁带设备(包括自动装填器和磁带库)中透明地集成在线SQL Server备份。

单个表空间或文件组备份和恢复。

定时Microsoft SQL Server恢复支持至特定日期,而非特定备份作业的及时“rollback restores”。

支持Windows NT4.0或Windows 2000操作系统。

使用本机SQL Server API VDI备份和恢复,进行可靠SQL Server保护。

与Backup Exec Intelligent Disaster RecoveryTM Option集成,提供定时、安全的SQL Server灾难恢复。

保护存储局域网(SAN)中的SQL Server,提供备份/恢复性能。

支持集群环境中的SQL Server.

在发生系统故障或灾难时,Backup Exec的Intelligent Disaster Recovery Option使系统管理员无需重载操作系统并令SQL Server数据库返回在线至最近的全面、增量或事务处理日志备份集,即可恢复故障服务器。利用Backup Exec 中的高级设备和介质管理功能,管理员可借助自动装填器和磁带库等多种磁带设备来加强其介质管理。

可靠的SQL Server数据保护Microsoft公司现使用Backup Exec和Agent for SQL Server来保护高达8TB的公司数据。Backup Exec Agent for Microsoft SQL Server利用SQL Server VDI和本地API来保护数据库、表空间(SQL Server6.5)、文件组(SQL7.X)和事务处理记录。在线或即‘热备份“允许Backup Exec在用户连续访问公司数据库的同时保护SQL Server。VERITAS荣获专利的Agent Accelerator*for Windows NT技术可实现本地化源程序压缩和分布式处理,减少了网络流量,缩短了将数据备份回服务器所需的时间。

智能灾难恢复VERITAS可简化并自动执行针对定时灾难做好准备和从其恢复的过程。将Backup Exec Agent for SQL Server与Intelligent Disaster Recovery Option(IDR)* 共用,网络服务器可快速方便地恢复至上一次全面、增量或差别备份的情况,这一切可凭借操作系统、用户配置文件、升级、应用和SQL Server数据的相同配置完成。

在SQL Server Agent中赠送了加速代理。

加速代理

安装在远程服务器,以便能对远端的服务器进行保护。利用VERITAS独有的AGENT ACCELERATOR TM*技术提高了性能并降低了网络流量/备份时间,同时提供了分布处理与源压缩功能,使得在对远程服务器的备份速度提高了3倍。

Backup Exec Library Expansion Option

用它可以把新增设备添加到多驱动磁带或光自动装载器/库存储系统中。采用ADMM特性时,该选件提供广泛的配置和管理功能,包括可靠的备份和存储操作、条形码阅读器和门户支持。通过嵌入式设备分区程序,用户能够对自动装载器进行分区以便把备份作业指向一个特定的插槽。在主模块里包含了一个LEO

只有在有多个驱动的磁带库中才需要购买。

智能镜像选件(Intelligent Image Option)

它可以映射本地文件系统的元数据并把该卷作为单个文件复制到存储设备上;这样增加了备份性能并减少CPU的处理工作。它以无缝方式集成到Backup Exec操作中,允许全部卷或单个文件从全部、递增、差分备份中恢复。它是带有数千个小文件的服务器的理想解决方案;它要求快速备份、且对Web服务器等系统资源无多大影响。对数据量非常大的用户,如医疗,邮政等行业实用。

SAN共享存储选件(SAN Shared Storage Option)

这是一个解决大型、高端存储环境的可管理性和性能的突破性解决方案。这个强大的、无需LAN的备份解决方案允许多个分布式服务器共享共用的、集中的存储设备;这些服务器通过交换矩阵或光纤信道仲裁环路存储区网络(SAN)链接在一起,以获得更高的性能、效率和容错性能。 SAN Shared Storage Option 可以平衡多个Backup Exec服务器间活动的负载、提高性能和备份速度,集中进行管理任务并降低总投资成本。

Lotus Domino代理

在日常备份活动中集成了重要Lotus Domino信息和协作数据库数据的全面保护功能。这个选件采用本机Domino备份API,集成了数据库和事务处理日志(R5)的不间断数据保护功能。灵活的存储选件包括数据库改向、数据库或事务日志(只适用于R5)的即时“回退”恢复。用户控制的事务处理日志再循环可以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恢复速度,R5用户会从中获益。

在Lotus Domino代理中赠送了加速代理。

Agent for 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

VERITAS Backup Exec for Windows Servers - Agent for 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Exchange Agent)使网络管理员能够对连接到网络的 Exchange Server

安装执行备份和恢复操作。Exchange 数据库备份能够与网络备份集成在一起,而不必单独进行管理或使用专门的硬件。能使用单一实例附件存储信息只备份一次能更快的单个邮箱备份更细粒度的邮箱备份,可以对邮箱和公共文件夹的增量备份/差异备份,能在线对单个的邮箱和公共文件夹进行备份和恢复。

在Agent for Microsoft Exchange Serve中赠送了加速代理

VERITAS Replicator Exec

VERITAS Replicator Exec 为NT 4.0/Windows 2000/2003系统提供可靠的强壮的数据复制功能。无论是自动的数据分发、灾难保护或者多对一的集中备份功能,VERITAS Replicator Exec 都可以提供最能满足要求的解决方案。对于数据复制的需求源于Web服务器的负载均衡环境,软件分发或者仅仅是为文件服务器在不同地方建立镜像服务器的功能。对于不能容许数据丢失的数据备份要求,传统的备份软件只能实现把丢失的数据恢复到最后一次备份时刻的状态,而VERITAS Replicator Exec 可以实现实时的数据保护可以确保最大程度的数据保护。

Central admin Server Option(中央管理服务器选件)

为多台Backup Exec介质服务器提供简化的集中管理。它是强大的可扩展解决方案,能够集中管理大量的Backup Exec介质服务器的运行、负载平衡、容错、监控和报告。这些服务器可能位于Windows数据中心或分布在整个网络,或者位于远程办公室。借助中央管理服务器选件,用户可以简单地增加和管理Backup Exec。

Advanced Disk Backup Option

通过基于磁盘的高级备份和恢复,包括合成备份、脱机备份,可以实现更快的备份和恢复,进行零影响的备份。合成备份可以缩短备份时间,减少网络带宽需求,而不会影响原始客户端。此外,合成备份使用户能够从一个备份映像进行快速的客户端恢复,而无需从多盘磁带和增量备份进行恢复。脱机备份功能能够

在Backup Exec介质服务器上(而不是在远程计算机或生产主机上)处理备份操作,从而提高备份性能,解放远程计算机。

报价表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发展政策编制指南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 文献资源发展政策编制指南 0 指南说明 文献资源发展政策,是一个图书馆以书面形式系统地确定本馆文献资源的长期发展策略以及具体实施规范的纲领性文件。当前文献资源的类型和信息传播途径发展迅速,编制系统全面的文献资源发展政策,对于在新形势下做好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十分重要。在充分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编制经验的基础上,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组组织编写本指南,供各高等学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编制文献资源发展政策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学校其他相关人员使用,为编制科学的、规范的和实用的文献资源发展政策提供指导。 制订本指南的目标是:⑴确定编制文献资源发展政策的指导原则和程序;⑵确定文献资源发展政策文件的基本内容;⑶规范文献资源发展政策文件使用的标准术语和代码。 鉴于文献资源发展政策涉及图书馆工作的多个方面,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组同时组织制订了《文献经费预算与分配方案编制指南》、《文献采选原则与标准编制指南》、《文献集中采购工作指南》、《电子文献发展政策编制指南》、《文献资源发展协作指南》、《馆藏复选指南》和《馆藏评价指南》,与本指南共同构成完整的文献资源发展指南系列,以期为高校图书馆编制文献资源发展政策提供更为详细的操作性指导。各馆在编制时,可根据本校本馆的实际情况,从中选取所需要的指南内容,制订详细的或简约的文献资源发展政策。 本指南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其他高校图书馆可参照使用。 1文献资源发展政策的编制目的 文献资源发展政策是图书馆规划文献资源发展,合理安排购书经费的基本依据。编制文献资源发展政策的目的是: ⑴为图书馆工作人员、读者和管理人员界定馆藏的性质、范围、发展目标和任务; ⑵明确参与文献资源发展各方的责任与分工; ⑶明确文献选择的标准与优先顺序,保证文献资源发展的一致性与平衡性; ⑷为文献经费预算和分配提供基本依据; ⑸为文献资源发展方面的馆际合作提供一个参照、交流的框架; ⑹作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发展相关工作人员的参考工具与培训手册。 2文献资源发展政策的编制原则 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为指导,以所在高等学校的学科发展规划和学生培养目标为依据,了解学校的教学科研计划和教师、学生的文献需求,使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目标适合学校发展的需要; ⑵评估现有馆藏,了解馆藏的基础与不足; ⑶明确学校领导、职能部门、院系和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中的责任,有利于各方之间的交流与配合; ⑷有利于与其他图书馆的交流与协作,促进文献资源共建共享;

大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某某大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

目录 1 项目背景 (2) 1.1图书馆概况 (2) 1.2现状和问题 (2) 1.3项目目标 (3) 2 项目范围 (4) 3 系统解决方案 (4) 3.1 技术解决方案 (5) 3.2 业务解决方案 (6) 3.3 系统实施策略 (8) 3.4 实施阶段和交付成果 (9) 4 项目费用预算 (11) 4.1 项目费用一览表 (11) 4.2 硬件配置清单及预算 (11) 4.3 网络配置清单及预算 (11) 5 项目实施的组织架构 (12) 6 项目实施的风估 (13)

某某大学图书馆信息化项目规划方案设计 1 项目背景 1.1图书馆概况 某某大学图书馆成立于195*年。她历史悠久、藏书丰富、建筑宏伟、环境幽雅,文化底蕴浓厚。她是学校的图书文献信息中心,是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学术等活动的重要机构,是育人德学的核心机构,也是学校服务社区的窗口。 图书馆现由@@馆和@@馆组成,总建筑面积达4.7万平方米。其中@@分馆1987年建成使用,建筑面积0.4407万平方米。@@分馆2006年建成交付使用,建筑面积4.3265万平方米。入口门禁系统实行计算机管理,可以采集进馆人员的数据和产生详细的进馆记录,各种不同功能的阅览室20多个,可同时接纳*000多位读者进馆阅览。馆内设有:文献建设部、流通阅览部、网络技术部、学科建设服务部、办公室等部门,现有工作人员120人。经过50余年的发展,我馆馆藏纸本文献总量已达*25万余册(件)、中外文期刊近4800余种。除纸本资源外,在图书馆网站上还运行有Ei、SD、 CNKI、万方、书生等商家的电子期刊论文全文或摘要、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电子图书、报纸等多种类型的数字资源,供全校师生使用。 1.2现状和问题 现状:某某大学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上,馆内有500多个有线信息点,无线网络覆盖整个图书馆,每层公共区域都为读者配备了检索机;图书馆网络中心也通过兆光纤与学校网络中心相连,可供千读者获取图书馆文献信息;与省内高校图书馆和省级科技信息研究机构建立协作,可以跨空间享用资源。图书馆建设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1999年已实行馆藏资源的微机化管理; 2006年新馆采用“大开间、大开

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任务书

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名称:南方某大学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 (二)建设地点:中国南方某城市 (三)项目概述 学校为适应教育事业发展,扩大办学规模,完善教学环境,征得有关部门批准,根据校园规划,拟在校区中心建图书馆一座,规模为藏书62万册。建筑面积为100002。 (四)用地概况 该项目位于校园内,居校园新建教学楼旁。该地段西北面临校园道路,靠近规划人工湖边,图书馆选址地段为地形平坦,用地面积约8900m2。 (五)规划设计要求 1、规划建筑依据城市技术管理规定相关条例进行退让。 2、建筑覆盖率不得大于40%。 3、规划建筑高度不得大于24m,以二至五层为宜。 4、做好场地的环境设计,做好交通人流组织设计,考虑非机动车的停放。 5、规划布局功能分区合理,空间形式规整。 6、做好无障碍设计。 (六)建筑组成及设计要求 1、书库区 3000 m2 (1)基本书库1400 m2(320册/ m2)计40万册; (2)报刊库1600 m2(156册/ m2)计22万册。 2、阅览区 3500 m2 (1)综合期刊阅览室; (2)专业期刊阅览室; (3)中文图书室; (4)外文图书室; (5)参考阅览室2; (6)电子文献阅览室; (7)教师研究室12间; (8)学生自修室2间。 3、采编区及办公区 520 m2 (1)采购20 m2; (2)中文编目60 m2; (3)外文编目60 m2; (4)装订40 m2; (5)馆长40 m2; (6)办公2X40 m2; (7)接待兼会议80 m2; (8)监控中心80 m2; (9)保安20 m2; (10)储藏40 m2。 4、读者服务区 1260 m2 (1)出纳目录厅500 m2;

厦门大学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

厦门大学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 馆藏发展政策是图书馆发展的一种规划性文件,目的是为图书馆馆藏的维护和发展提供政策框架。同时也是图书馆发展的一种规范性文件,用以保证馆藏发展的连续性和一致性,最终使馆藏发展为学校发展的整体目标服务。 本政策由厦门大学图书馆馆藏发展委员会制订并监督实施。 一、前言 厦门大学是国家综合性重点大学,设有研究生院和21个学院(含55个系),拥有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1个专业可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217个专业可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79个专业可招收本科生;拥有1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2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8个学科项目列入国家“九五”“211工程”建设,11个学科项目列入国家“十五”“211工程”建设,11个创新平台和基地被列为国家“985工程”二期建设。至2010年,规划在校学生35000人以上,其中本科生20000人以上,硕士生15000人以上,博士生2000人以上,接受学历教育的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1000人以上。根据教育部颁发的生均藏书量的要求,到2010年,图书馆总馆及各分馆的藏书总量应达到450万册以上的规模。 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其发展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厦门大学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厦门大学图书馆相应地力求建成高水平的研究图书馆。其馆藏发展活动应包括实体资源和虚拟馆藏的有机协调发展,也涉及区域性文献资源建设的组织与协调,全国性乃至国际性馆藏合作与信息共享活动的参与和推动。 二、馆藏发展的目标 厦门大学图书馆馆藏发展的目标是: 1、配合学校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将图书馆建设成一个以研究性馆藏为核心 的研究型图书馆,并确保馆藏发展与学科建设保持一致。 2、精心选择以获取各种形式的文献资源,建设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的馆藏,形成有 显著特色的优质馆藏结构体系。

某高校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任务书

某高校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名称:广州某城市科技学院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 (二)建设地点:某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校园内 (三)项目概述 学校为适应教育事业发展,扩大办学规模,完善教学环境,征得有关部门批准,根据校园规划,拟在校区中心建图书馆一座,规模为藏书62万册。建筑面积为1hm2。 (四)用地概况 该项目位于校园内,居校园自校门至教学主楼中轴线的校园中心绿化广场东侧。该地段四周环以校园道路,东侧隔绿化带为学生生活区,图书馆以南的校园中轴线两侧为教学区。该地段地势平坦,占地约1.5hm2。 (五)规划设计要求 1、规划建筑退让西侧道路红线不得小于3m,退让东侧道路红线不得小于12m(绿化带),退让北两侧道路红线各不得小于3m。退让南侧道路红线不得小于12m(绿化带), 2、建筑覆盖率不得大于40%。 3、规划建筑高度不得大于24m,以二至五层为宜。 4、做好场地的环境设计,做好交通人流组织设计,考虑非机动车的停放。 5、规划布局功能分区合理,空间形式规整。 6、做好无障碍设计。 (六)建筑组成及设计要求 总建筑面积 13000 (误差不得超过±10%) 1、书库区 1200 m2 (1)基本书库600 m2(320册/ m2)计40万册; (2)报刊库 600 m2(156册/ m2)计22万册。 2、阅览区 5120 m2 (1)综合期刊阅览室; 400 m2; (2)专业期刊阅览室; 400 m2; (3)中文图书室; 400 m2; (4)外文图书室; 400 m2; (5)专业阅览室; 6X400=2400 m2; (6)电子文献阅览室; 400 m2; (7)教师研究室12间; 12X60=720m2; 3、自修室800 m2 (8)学生自修室2间。 2X400=800 m2; 3、采编区及办公区 660 m2 (1)采购 60 m2; (2)中文编目 60 m2; (3)外文编目 60 m2; (4)装订 60 m2; (5)馆长 60 m2; (6)办公 2X60 m2; (7)接待兼会议 120 m2; (8)监控中心 60 m2;

图书馆网络设计方案

图书馆网络设计方案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图书馆网络构建方案设计 概述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化以及网络化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图书馆工作的运行模式、业务管理、文献信息资源的服务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数字图书馆的诞生,对网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与其他网络相比,图书馆网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具有极高的可靠稳定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具有高速度和高带宽,满足流介质媒体、远程学习等对带宽和数据敏感的实时应用。 一、需求分析 (1) 组网需求 采用成熟的组网技术,保证最优性价比。 采用简单、清晰的网络拓扑结构,保证网络的稳定和高性能。 (2) 设备需求 可扩展性强,通过增加新的模块和设备解决网络需求的增长,实现网络的平滑扩容。 设备稳定可靠,性能高,能耐受一定程度的大数据量的冲击和安全问题干扰。 设备具备多功能支持,要求能够采用较少的投资实现较多的功能。 (3) 网络安全需求 针对校园网学生比较活跃,易发生IP地址盗用、账号盗用、计算机入侵等安全问题,要求能够实现端到端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4) 网络管理需求 采用方便、灵活的管理方式、支持分层次的IP管理。 增城学院图书馆网络结构及各层平面图如下: ·主楼: ——五楼电子阅览室(104台),办公室及会议室(7间); ——四楼读者查询(4台); ——三楼读者查询(4台); ——二楼读者查询(4台);

——一楼读者查询(2台),图书馆管理员(3台)。 ·附楼: ——领导办公室(院长、党委书记、各系部办公室及其他功能办公室19间)。

二、技术选择

根据需求为图书馆建立一个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的快速以太网络,实现网络的功能特性,可伸缩性,可适应性,可管理性以及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OSPF是一个动态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它使用一个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来构建和计算达到所有已知目的地的最短路径。它使用Dijkstra的SPF算法根据LSDB中的信息计算路由。OSPF 度量标准(代价)的缺省值是基于带宽的,其计算代价的公式表示如下: 代价=基准带宽/接口带宽 快速以太网的度量是1,OSPF中代价的最小值是1。 OSPF属于无类路由选择,使得IP地址空间得到更加有效的使用并且减少了路由流量。无类路由选择有如下的特点: 一个路由选择出口可能匹配一批主机、子网或网络地址; 路由选择表更加短小; 如果不使用Cisco快速转发,交换性能会有更大提高; 路由选择协议流量减少。 图书馆,有很多需要对外提供公共服务的服务器,如门户服务器、DNS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如果将这些服务器直接放置在Internet上,则很容易受到攻击。为此我们将这些提供公共服务的服务器全部放置在防火墙的DMZ区域。在防火墙上设置一个DMZ端口,在DMZ区域放置一台交换机,该交换机通过2条千兆光纤与2台防火墙的DMZ端口联接,而所有的公共服务器则全部接入到该交换机上。 三、拓扑结构 图书馆总的拓扑结构图如下所示,采用星型拓扑结构。 主楼1—4楼17台PC机接交换机0,5楼电子阅览室可用2台交换机堆叠接PC机,每5—7台PC机用集线器连接,领导办公室若有多台PC机也用集线器连接,再接到交换机上,附楼从主楼接一个交换机过去,每间办公室若有多台PC机,则用集线器连接。

图书馆设计方案说明

张掖市三馆设计方案 ——图书馆设计方案说明 图书馆作为广大群众的知识殿堂和精神家园,对保障和提高全民素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图书馆馆舍是进行服务全民学习的基础和保障,必须以全新的观念与模式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设计将遵照“大气简约、定位准确、功能齐全、特色突出”的设计原则和“实现馆舍设备现代化、馆藏特色化、服务多样化”的设计理念。 在设计的效果上,尊重空间与环境的结合。在即定的空间中,以简洁干净的现代形式与表现方式,将特有的精神文明面貌物化于展示,使读者身心畅享于含而不露的静谧之美。 先进的阅览模式、引人入胜的图书内容和富有创造性的阅读环境设计都将成为本图书馆的亮点,一群群不分年龄、渴望求知、怀揣梦想的金张掖公民将在这里进入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畅游。 图书馆被看作是文明与自然、文化与传承的共生,要充分体现文化内涵的空间设计,其设计主线如下: 一、一层中心大厅 占地近300平米的临时展厅位于一层中心大厅,共同融合成为图书馆主大厅,在展馆中央圈起一片开放的公共区域,各种精彩的图书展览将在这里上演。蜚声世界的著名图书和图书文化宣传将成为这座展馆的主角,我们将荣幸为图书馆量身定做了一套创造性的内部设计方案。 从空间上此厅是整个图书馆的共享大厅,开放式、多用途的功能,

应充分表现地域文化气息的感觉,气氛干净舒适优雅。 推开大门迎面而来的是一幅美丽历史画卷浮雕和书本雕塑形式展现的形象墙,整体配有保持连续的形式和配置的光线,营造出空间的深远感和厚重感,力求主题明确,主线清晰,很有震憾力!整个大厅空间文化气息顿时得以提升。 1,休闲区:温馨的色调与大厅融为一体,觉得尤为自由、轻松,营造出一个舒适的休闲开放空间。 2,图书检索区:从功能上说,不仅是书刊信息的检索终端,更主要的作用是人流组织与缓冲的主要场所,是图书馆管理核心,和读者的主要交流区。所以,设计上具有很强流动感的古代书籍形式“竹签”的造型加以表现,富有韵律的空间与时间延伸。 二、借阅室 图书馆以藏为主转变为以阅为主,从而导致了馆舍建筑设计,藏与阅结合为一体的空间布局方式。所谓开放即是强调了人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一切为了读者”的服务功能,也打破了读者与图书的传统分隔,实现人书直接见面,形成“藏”中有“阅”,“阅”在“藏”中的新格局,于是设计上合理利用空间,营造一个集学习、藏书、研究为一体的共用空间,体现出干净简约舒适的安静环境。 吊顶的造型上运用了比较现代的表现形式,采用了铝单板加银灰色铝条作以装饰。灯光是考虑到在自然光不足的条件下,灯管错综有序的排列形式,优美淡雅,静中有动,使读者阅读不易疲劳。 三、电子阅览室:

高校重点学科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张勇

2012年12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December2012 第24期总第274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Economy N o.24T o tal N o.274 高校重点学科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 张 勇 (东北财经大学图书馆,辽宁大连 116025) 摘 要:通过阐述高校重点学科的重要性,分别从重点学科馆藏发展目标、发展基本原则、馆藏级别的划分和馆藏文献的选择等几个方面,论述了高校图书馆针对重点学科馆藏发展政策。 关键词: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图书馆;馆藏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24—0118—01 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其发展水平是学校总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学要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所依靠的就是重点学科的发展,因此,图书馆必须要为其发展保驾护航,其馆藏建设必须要达到高水平的研究型图书馆。 1 重点学科馆藏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 配合学校建设重点学科的发展目标,将图书馆建设成一个以研究性馆藏为核心的研究性图书馆,并确保馆藏发展与重点学科建设保持一致。精心选择以获取各种形式的文献资源,形成有显著特色的优质馆藏结构体系。促进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的协调发展,加强数字化资源的发展与整合,建设优质、充裕、合理、适用的地区性信息资源中心。 图书馆的馆藏发展必须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所以针对重点学科馆藏建设更是要遵循基本原则。 重点学科馆藏发展必须以学校的重点学科发展方向、目标、价值和重点为归宿; 重点学科的馆藏发展必须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重点学科的馆藏发展要根据学科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综合考虑资源的本事价值,使用价值及本馆经费情况等因素确定馆藏复本; 注意电子文献和印刷型文献之间的协调和平衡发展; 尊重知识产权,杜绝盗版文献的收藏。 2 重点学科馆藏级别划分 2.1 特色收藏 对于学校的重点学科要做特色收藏,有关其资源要全品收藏,形成完整的特馆藏。特色资源库的构建着重强调是工具书性子的资源,由于工具书具有受众面广、学科涵盖内容全等,如果就某一类型工具书进行收集形成特色资源,既丰富了馆藏又方便老师利用。例如文史资料库,东北地区的包括省、市、县制。 2.2 研究收藏 对于学校重点学科的科研专著、研究报告、发明成果、科学实验结果等一些重要学术性参考资料,此外包括各学科领域的研究性期刊、专业性的学科索引材料等等。研究级收藏构成东北财经大学图书馆的核心馆藏,是重点采选领域。 2.3 基础级收藏 满足学校的本科生、研究生的课程所需专业性资源以及相关的学习参考性资源,一般是指有关某一学科的基础性资源。在学术深度上要低于研究级资源,主要包括一些学科的基础性论述、专业基础性期刊、与学科有关的参考性工具等。对一些学科相关的文献资源,可少量选择性收藏,而且要随着学校学科的变动而进行相应的调整。 3 重点学科馆藏文献的选择 3.1 纸质文献的构建 针对每一个学科都有其相关领域的学者、知名出版社、知名的期刊。而且每个学科的发展更具有时代性,系统性用曲线来表示更加直观。在采购过程中要针对其专家学者和相关出版社采购。在收藏的年代分配上更是应该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对于自成体系的学科更好要保证不同时间段,不同的理用用书和期刊。 中文图书的收藏要注意两个方面: 采选的对象; 复本标准。在采选收藏的时候对重点学科专业的课程资源、学术性研究专著、大学层次的通识读物等作为重点采选对象。对于复本问题每个图书馆都有自己的一个相应标准。但是对于重点学科中文图书的采选复本应该高于平均复本量。 对于重点学科外文图书的收藏应该采选有学术性价值的外文图书。以英文图书馆为主,视学科专业相关性可适当引进其他语种的外文图书。以采购专著为主,兼购会议录、论文集,教材一般不需要原版引进。在确定有必要的情况下采购部分工具书,多卷书和部分连续出版物。对于外文原版图书实行零复本的标准,优先采购平装本。并且可以通过赠书、交换、中转站等渠道获得国外图书。 由于中文电子期刊的飞速发展,所以在期刊的订购上我们优先要选择重点学科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收藏。并且在订购的时候一定要争取各个学科意见及时调整期刊种类,尤其是学术性期刊和外文期刊。注意纸本期刊和电子期刊的协调。逐渐减少同种期刊两种形式并存情况,避免资源的重复配置,严格控制复本订购。从经费合理角度,每年必须重新审订新一年的期刊订购,尤其是注意学校新增的重点学科的需求。 3.2 电子文献的构建 数据库馆藏选择首先要满足重点学科的需要。在印刷资源和电子资源上优先选择数据库。要加强数据库的评估,保证资源质量和稳定的用户群。并确保数据库的配套硬件建设,和专门的负责人保证数据库正常使用。自建数据库是一种必然,学科馆员要加强网络免费资源收集整合,可以将平时工作中发现挖掘出来的资源和免费获取网站充实上来,以便资源的维护和读者更好地利用。在网络环境下,重点学科的科研对文献信息的(下转第120页) ? 118 ? 收稿日期:2012-09-19

如何写电气设计说明系列8--某图书馆建筑电气方案设计实

如何写电气设计说明系列8--某图书馆建筑电气方案设计实例 论文上传:ttt001 论文作者:不祥您是本文第193位读者 摘要:某图书馆框架结构,地上共六层,地下三层,建筑面积为81000m2。地下层为书库和设备用房,一层至八层为阅览室和办公室。 关键词:设计说明图书馆 -------------------------------------------------------------------------------- 如何写电气设计说明系列8--某图书馆建筑电气方案设计实例 【建筑概况】某图书馆框架结构,地上共六层,地下三层,建筑面积为81000m2。地下层为书库和设备用房,一层至八层为阅览室和办公室。 【电气设计说明】 1.设计范围 (1)变、配电系统; (2)应急电源系统; (3)照明配电系统; (4)防雷接地及电磁脉冲防护系统; (5)楼宇自控系统; (6)综合布线系统; (7)火灾自动报警和联动控制系统; (8)闭路电视保安监视系统; (9)停车场管理系统; (10)有线电视系统; (11)同声传译系统。 2.变、配电系统 (1)一级负荷包括: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设备、消防泵、消防电梯、排烟风机、加压风机、保安监控系统、应急照明、疏散照明及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如检索用电子计算机系统)等。其中保安监控系统、检索用电子计算机系统和所有的消防用电设备为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 客梯、排水泵、生活水泵等其他用电设备属二级负荷。 (2)负荷估算:本工程用电总设备容量约为:Pe=9720kW~总计算负荷约为Pjs=5832kW。设计变压器总装机容量为8000kV A。 (3)电源:本工程由市政电网引来两路独立10kV电源供电,两路电源同时工作,互为备用,每路10kV电源均能承担全部负荷。另外,设置一台1000kW柴油发电机组,作为第三电源。高压系统电压等级为10kV,低压系统电压等级为~220V/380V。 低压配电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单台容量较大的负荷或重要负荷,如:冷冻机房、水泵房、电梯机房、电话站、消防中心等设备采用放射式供电;对于一般负荷采用树干式与放射式相结合的供电方式。 本工程的消防动力设备、计算中心、应急照明、重要书库的空调设备、计算机设备、电话机房、变配电所所用电等采用双电源供电,并在末端互投。 (4)在本楼地下一层设置一处变、配电所,内设四台2000kV A变压器。 3.应急电源系统 本工程设置一台1000kW柴油发电机组,给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供电。 4.照明配电系统 (1)照度标准参照国标《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 133—90),主要场所的照度如下: 阅览室500lx

电子图书馆网络建设设计方案

电子图书馆网络建设方案

第一章电子图书馆系统方案 1.1网络架构 1.1.1 采用以PC为核心的局域网 计算机的发展现在PC是主流,从技术的角度,资金占用角度等诸多方面来看,以PC和PC Server为核心的局域网早已超出大型主机系统,结合湖南商学院电子图书馆实际应用需要,我们采用了上述方案。 1.1.2 采用光纤以太网 在所有的网络类型中,我们采用了光纤Fast Ethernet。我们以100台电脑为例,考虑到以后扩容以及与其他网络互连,甚至和因特网互连,其数据传输量较大,加之电子图书将来大都是超文本方式,图片占用空间相当大,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当前方案上网速度不够,我们还采取如下两条措施,来避免网络流量过大造成系统反应太慢:

●采用思科公司最新的Layer 3交换技术的CISCO WS-C3560V2-48TS-S交换机。这种交换机内含路由功能,能有效地避免网络“广播风暴”的产生,使得网络数据传输得以顺畅。 ●在服务器端采用多网卡,扩宽服务器数据网络通道,使服务器数 据吞吐这个瓶颈得以改善,另一方面,双网卡方式可以互为备份,增强服务器的可用性。 ●采用三个Switching Hub将整个网络分成三个网段,一方面是便 于管理,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控制网络流量。

1.2 操作系统平台及开发平台 在操作系统的选择上面,我们采用了Windows NT Server作为服务器。Windows NT从开始时的OS/2到目前十分成熟并应用十分广泛Windows NT 10.0,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成熟且功能强大的操作系统。它既适合一般用户的需要,又能满足网络管理员的需求。由于Windows NT Server的安全性强,运行速度快,功能完善,集成度高,因此非常适宜作为网络、安全、应用程序和Internet的服务器。目前Windows NT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学校、政府等大机构首选的网络操作系统。 和Unix等操作系统相比较,Windows NT除拥有多任务,多用户,多处理器等传统功能以外,还有一些新的特点: 安全性。Windows NT采用NTFS文件系统,该文件系统一改原有FAT的各种弊端,支持对目录或文件的权限设置, 文件安全性大大增强。在服务器及网络资源的管理上,采 用域管理模式,所有需要登录到网络的用户,必须有管理 员授予的口令,在用户身份的验证上也是有着严格的程序。 并且这些安全性的措施获得了美国国防部C2级安全人证, 目前获此认证只有Windows NT一种。

现代化图书馆的建设

现代化图书馆的建设

现代化图书馆的建设、创新和发展 昆明市官渡区图书馆罗维2012/10/17 关键词:图书馆;建设;创新服务;数字化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图书馆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一个严峻的 挑战。以人为本,创新服务已成为新世纪图书馆发展的主旋律。因为,服务是图书馆最基本的职能,服务是图书馆存在的理由。而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又在于完善服务管理,更新服务观念,创新服务模式。图书馆进行服务创新,必须从人——馆员入手,解决好馆员的认识、素质、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为服务创新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为图书馆开展情报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1 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社会网络化的日益普及,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方式等正在发生着变化。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台电脑,连通网络,就可以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真正做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种获取信息的方式,既简便又省时,这是图书馆所不及的。同时,围绕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服务于各种不同社会信息需求的各种信息机构也应运而生,同样呈现着急速发展的趋势。一句话,当今社会获得信息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以上情况充分说明,图书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或者说面临着多方面的威胁。因此,图书馆人员要有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强化竞争意识。 更新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并不是要求每个图书馆人员都刻意标新立异,另搞一套,而是以提高服务质量为标准的更新和创新。通过更新观念,使图书馆人员主动为社会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在广阔的信息服务中走出自己的新路子。这是实施服务创新的“源头活水”。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为用户提供的信息内容只有具备了“快”、“新”、“精”、“细”的要求时,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服务创新。因此,图书馆必须深化信息服务内容,充分挖掘馆藏实体资源和虚拟网络资源的内在价值。这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实质内容。传统和现代互为促进,满足不同层次读者需求。 2 服务创新的理念 服务理念直接制约着图书馆的职能定位和服务标准,因此图书馆服务创新应从理念创新开始。 2.1树立“以人为本”的办馆理念。传统的图书馆服务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书为本”,图书馆的业务活动围绕着书而展开.从采集到编目,从典藏到借阅,工作重心在“藏”上。现代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主要是“以人为本”,图书馆业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围绕着人而展开.它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以读者为本和以馆员为本,二者缺一不可。“以人为本”应当贯穿图书馆服务的全过程,其核心是“读者第一”,其终极目的是读者的需要,其实现的过程是尽最大可能地方便读者。尊重、平等地对待每一位读者,不因其经济、身份、个性、成绩的差异、身体的差异、感情的亲疏而厚此薄彼、区别对待。因为“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特别是对某些身心不健康者,决不能表现出轻视和反感的态度,相反,更应该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让其感到受尊重和被重视。 2.2图书馆员角色的重新定位。多年来,不少图书馆热心于为读者找书、藏书的传统模式资源管理,图书馆充当的是把东西管好的“看摊儿”工作,藏书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策划方案

图书馆信息化解决方案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而言,图书馆信息化解决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网络环境 现代数字图书馆本质上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海量数据库及其应用。网络操作系统为当前的主流操作系统,如Windows 2000/XP,Unix或Linux等。网络环境以Internet为基础进行设计,网络功能要强大,能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如TCP/IP、ISO10161等。

硬件设备 数字图书馆硬件设备要紧包括数字图书馆专用服务器、路由器、防火墙和存储设备等。 数字图书馆服务器的组织与安排要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可扩充性。软盘、CDROM、DVDROM、硬盘、硬盘阵列、光盘阵列以及NAS等是数字图书馆常见的存储设备。在图书馆信息化解决方案中数据的灾难备份及恢复也是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对图书馆信息化解决方案所需的硬件设备选型时,应参考第三方评测及推介机构在大量横向对比分析基础上的推举结论和建议。设备选型应遵循适用与节俭原则。一个信息化图书馆建设投资的重点是在数字资源,将大量的资金用于购置昂贵的硬件设备是不合时宜的。

软件系统平台 完整的图书馆信息化解决方案软件系统平台包括制作系统、公布系统、应用平台等。制作系统实现将原始资料数字化,公布系统是将制作系统数字化后的数据公布到数字图书馆之中,供用户和读者使用。应用平台关于用户和读者来讲是进入数字图书馆的一个入口,为用户和读者提供了使用界面,并将网站治理平台、全文检索系统、阅读器等集成在一起,提供用户和读者使用。网站治理系统应包括数据追加、网站维护、用户治理、流量监控等功能。 全文检索系统是数字图书馆系统必不可少的核心部分,数字图书馆的易用性专门大程度上通过全文检索系统得以体现。一般全文检索系统提供了分类检索、标题检索、作者检索等检

广州图书馆新馆建筑设计

广州图书馆新馆建筑设计 广州图书馆新馆建筑设计国际邀请竞赛概况 广州市政府决定在珠江新城建设广州图书馆新馆(后简称“图书馆”)。为提高建筑 设计水平,建设“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图书馆,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州市城 市规划局、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广州市文化局联合组建竞赛委员会于2004年10月12日至2005年1月7日举办了“广州图书馆新馆建筑设计国际邀请竞赛”。 竞赛文件在网上发布后,得到国内外多家设计机构的大力支持,共有88家设计单位(或联合体)报名参赛。经竞赛委员会对各单位资质、业绩进行综合评估和认真筛选,最终共有13家(竞赛委员会邀请了15家,其中2家退出竞赛)具有相关设计经验和相应设计资质的 国内外设计单位参加竞赛,每家单位报送一个设计方案。参加此次竞赛的设计单位有(排名号为方案编号): 1. 加拿大宝佳国际建筑师有限公司 2. 西班牙里卡多·波菲建筑设计事务所+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 3. 澳大利亚考克斯集团 4. 美国RHM国际设计集团 5. 香港许李严建筑师有限公司+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6. 法国保罗.安德鲁建筑师事务所 7. 德国Herzog + Partner Dipl.-Ing. Architects BDA GbR 8.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9. 株式会社日建设计+广州设计院 10. 加拿大戴蒙和斯密特建筑师事务所 11. 美国Cannon Design+中信华南(集团)建筑设计研究院 12.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13. 美国赫伯特.纽曼建筑设计事务所+4D International Design 竞赛委员会于2005年1月13、14日召开方案技术审查会,并于1月21、22日组织专家对所有方案进行评审。按照技术文件要求,专家评审会选出3个优胜方案,它们是: 3号方案——澳大利亚考克斯集团;

智慧图书馆建设方案

智慧图书馆建设方案概说 【提要】文章介绍了智慧图书馆的概念,提出智慧图书馆是继复合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之后,图书馆发展的一个更高级阶段。智慧图书馆是在物联网环境下,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以智慧化设备为手段,实现书书相联、书人相联、人人相联,为用户提供智慧化服务。最后,文章构建了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模式。 图书馆的发展是渐进式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伴随着科技的创新和进步。随着物联网概念的正式提出并迅速波及全球,在图书馆界,继复合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之后,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标志的智慧图书馆正在走进人们的视野。 1、智慧图书馆的概念 自2009年IBM率先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后,各种各样智慧的概念,如智慧城市、智慧企业、智慧医疗等成为人们研究和描画的重点。其中,智慧图书馆也概莫能外。 目前关于智慧图书馆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研究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相应的描述,例如从智能建筑的角度等。检索近期的相关文献可以发现,目前国内关于智慧图书馆的研究较多地与物联网、云计算及数字图书馆、复合图书馆等概念相联系。笔者认为,智慧图书馆是建立在物联网和数字图书馆基础之上的新型图书馆,具有物联网和数字图书馆的双重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智慧图书馆的技术基础,人物互联是智慧图书馆的核心构成,而实现由知识服务向智慧服务的提升则是智慧图书馆的精髓。可以说,智慧图书馆的外在特征是泛在,即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提供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服务;而其内在特征是在继提供文献服务、信息服务、知识服务之后,提供以人为本的智慧服务,满足读者日益增长与不断变化的需求。可见,智慧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服务技术提升、服务理念创新、管理形态转型的一场革命。 2、智慧图书馆的构建

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变化及其优化配置

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变化及其优化配置 摘要:信息资源配置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业务工作。本文分析了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的最新变化,从学科结构、等级结构、时间结构、文种结构、资源类型结构几个维度来考察对信息资源配置的影响。从保存与利用、类型结构的配置、经费预算的比例、共建共享的实施来提出信息资源配置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资源结构 1、信息资源配置 资源是指可供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的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总和。“资源优化配置是指为最大限度减少宏观经济浪费和现实社会福利最大化而对现代技术成果与各种投入要素进行的有机组合”。【1】因此,资源的配置问题就是有限的资源的分配问题。 信息资源是指文献资源或数字资源,或者各种媒介和形式的信息的集合,包括文字、声像、印刷品、电子信息、数据库等。信息资源是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是图书馆提供知识和信息服务的基础,是满足社会信息需求的物质保障。但是,图书馆作为提供信息资源保障和读者信息服务的公益性文化机构,不可能全面占有所有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配置是以人们的信息资源需求为依据,以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果为指针,调整当前的信息资源分布和分配预期的过程;也是按一定的原则和模式,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将业已产生的各种信息资源合理分布和存贮在不同信息机构的一种信息活动;还是一种既包括对现有信息资源的合理分配,还包括对潜在或新产生的信息资源的合理分配的信息活动。”【2】 2、馆藏资源结构的变化 信息资源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对于它的构成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角度去划分。常见的有学科结构、等级结构、时间结构、文种结构和文献类型结构。 2.1学科结构 学科构成是藏书结构最基本的要素。如何划分藏书的科学范围。制定一个学科齐全、粗细适度、科学合理的统一的学科框架来规范藏书的学科结构,是信息资源建设的关键。我国图书馆界认为,应以我国多数图书情报机构采用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为基础,参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学科、专业日录和国外学科划分的一些标准。公共图书馆是服务于特定区域的综合性图书馆,相对于高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来说,学科结构覆盖面相对全面。但是,根据各馆馆情和读者需求情况,也有重点学科之分。一般来说,公共图书馆经济、文学、工业技术、政治法律等社会热点学科收藏量比较大,自然科学中航空航天、军事、环境科学等冷门学科收藏量比较偏低,这也是和市场出版量以及读者需求相对应的。图书馆资源建设中的学科结构并不是一个定量,而是复杂发展、动态变化的。特别是新兴学科的突起和读者结构的变化,会直接导致图书馆学科结构异动,影响馆藏信息资源建设工作。例如,信息技术科学在近二十年的飞速发展,影响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出现了大量学科文献,成为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分支。人类社会的进步,一定是经济水平伴随着社会和文化共同进步。文化领域的发展和繁荣,新兴学科和优质文献不断涌现,一些传统学科可能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知识领域的学科变化将会是个持续的、渐进的、多层次的发展过程。 2.2等级结构 等级结构是指图书馆根据信息内容的水平程度及读者需求的不同层次,相应地划分出若

图书馆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图书馆局域网络设计 组号: 班级:软工153班 专业:软件工程 时间:2017年7月9号 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目录 1.设计目的 (3) 2.需求分析 (3) 3.方案设计 (5) 3.1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5) 3.2 网络设备的比较和选型 (6) 3.3 综合布线系统 (6) 3.4 IP地址分配 (7) 4.方案实现 (7) 5. 网络应用部署 (16) 6. Web网站设计 (17) 7.总结与展望 (17) 8.参考文献 (18) 附录: (18)

1.设计目的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网络化的时代。它主要由计算机网、通信网和信息资源网三种网络组成,其中计算机网是核心,它利用通信网络担负了信息在整个网络中的存贮和传递的重要作用。而图书馆拥有大量丰富的信息资源,也必须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才能发挥其传递、交流信息的重要枢纽作用。因此,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化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图书馆局域网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具有极高的可靠稳定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具有高速度和高带宽,满足流介质媒体、远程学习等对带宽和数据敏感的实时应用。 组建图书馆局域网,加快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和网络化进程,提高图书馆自动化管理水平和图书馆工作效率,是为了更好更快更准确地为读者提供阅读信息;组建图书馆局域网,实现对全馆文献资源的采购、编目、流通、借阅等方面的自动化管理;建设以图书馆文献为基础的图书馆基础数据库和具有本馆藏书的特色书籍数据库;提高图书馆采编、流通效率,合理地对全馆文献资源进行分类、编目、分区管理。利用共享通信网络资源进入其他计算机网络,实现网络互连。相互独立又相互统一于图书馆网络服务器,能联机进行传统文献的采集与编目,能使图书馆总体工作协调一致更方便的进行传统型文献的流通、阅览、检索;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各种网络阅读体验。而且便于图书文献资料的管理和维护,减少人工管理的成本。 2.需求分析 2.1 网络概况 图书馆采用专线接入方式,光纤铺设到大楼,并且分配有6个C类地址202.114.88.40~202.114.88.45。大楼内布线系统比较完善。 图书馆办公大楼共有5层

图书馆建设方案

图书馆建设方案 篇一:XX图书馆建设方案 株洲图书馆建设方案(草案) 株洲图书馆建设项目包括株洲市图书馆、湖南省职业教育数字图书中心和株洲职教大学城信息中心。 株洲市图书馆立足株洲,面向长株潭,提供“藏、借、阅一体化”服务模式,以实现株洲市公共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为目标,构建一个以现代化网络通信技术为依托的地市级大型公共图书馆,满足株洲人民文化生活的需要;湖南省职业教育数字图书中心依托省教育厅,集中建设包括职教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经济情报、职业资格标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规范、企业作业流程和典型工作案例、专业教学文件、专业书籍在内的数字图书馆,供全省职业院校师生免费使用;株洲职教大学城信息中心立足职教城,服务入城院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各类群体,满足于其对信息的软、硬件需求,致力于提高城区信息化水平。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公共图书馆担负着为地区科学研究服务和为大众服务的双重任务,在促进地区经济、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市民科学文化水平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社会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事业。随着株洲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

长。原株洲市图书馆由于受当时 的经济、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已无法满足读者需求。株洲市图书馆工程的建设,将填补株洲市公益文化场馆设施的不足,进一步完善城区公共设施建设。从而有利于提高公民文化素养,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 2、我市公共图书馆事业落后的现状需要。目前,我市有市级公共图书馆1座,县(市)级公共图书馆5座。地区公共图书馆总藏书87万册,人均拥有藏书仅0.218册,远远低于全国人均应拥有藏书0.39册的标准。2009年度地区人均购书费只有0.22元,大大低于2006年我国公共图书馆人均0.508元的购书费水平。与此同时,原株洲市图书馆由于受当时的经济、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建设标准低,发展至现在,馆舍业务用房狭小及严重不足,部分房屋出现严重老化、地基下沉的现象,电器设备和电线陈旧老化。2009年由于馆舍面积等硬件条件不达标,被降为“国家二级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事业这种落后的状况与我市的经济增长速度,与长株潭国家级“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地位不相符,更与我市申报全国“文明城市”不相适应,株洲市迫切需要新建一个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化的国家一级图书馆。 3、株洲职教大学城自身发展的需要。株洲职教大学城信息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政府加强引导,推动集约化建设,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以及社会各个层面的资源共享与信 息互通,促进网络融合和系统互联互通,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整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