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教育支出和人力资本形成

政府教育支出和人力资本形成
政府教育支出和人力资本形成

Economics Letters61(1998)391–393

Government education spending and human capital formation

*

Shuanglin Lin

Department of Economics,University of Nebraska at Omaha,Omaha,NE68182,USA

Received29December1997;accepted5June1998

Abstract

Given the interest rate,an increase in government education spending increases human capital.But in general equilibrium, more government education spending increases the interest rate,which could reduce the time people spend learning,and therefore could reduce human capital if the initial education spending is relatively high.?1998Elsevier Science S.A.All rights reserved.

Keywords:Government education spending;Human capital

JEL classi?cation:H2;J2

1.Introduction

Recent decades have seen growing empha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human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see,for example,Schultz,1961;Becker,1964;Lucas,1988;Glomm and Ravikumar, 1992).Raising the level of human capital is the desire of every country.But,how?In all countries governments are involved in education and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such as providing public education,establishing public libraries,funding research projects,https://www.360docs.net/doc/8614954935.html,cation spending varies greatly among countries.This paper examines how government education spending and time spent learning interact to determine the level of human capital in an overlapping generations model.

2.The model

There are two production sectors,one producing a physical good which can be consumed or invested,and the other producing human capital(units of effective labor).Each individual lives for two periods,working and accumulating human capital in the?rst period,and supplying human and physical capital in the second period.Individuals are identical within and across generations.The population does not grow.Each individual is endowed with one unit of labor in the?rst period,which *Tel.:11-402-554-2815;fax:11-402-554-2853;e-mail:slin@https://www.360docs.net/doc/8614954935.html,

0165-1765/98/$–see front matter?1998Elsevier Science S.A.All rights reserved.

PII:S0165-1765(98)00193-1

392S .Lin /Economics Letters 61(1998)391–393

can be allocated toward either the production of physical goods or the production of human https://www.360docs.net/doc/8614954935.html,ernment lives forever,collecting taxes to ?nance its spending.

Let H be the output of human capital produced in period t and to be used in period t 11.Human t 11capital production function is as follows:H 5H (h ,g ),where h is the time that each young in t 11t t t period t allocates to human capital production and g is government education spending per capita.t The human capital production is subject to 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 in the two factors.Individuals supply all human capital inelastically in the second period.Human capital lasts only for one period.The effective labor supplied per young person in period t ,L ,is:L 5(12h )1H (h ,g ).t t t t 21t 21Letting y 5Y /L ,the output–labor ratio,we have:y 5f (k )where k 5K /L is the ratio of t t t t t t t t physical capital to effective labor.Physical capital is also fully depreciated after one period’s production.Factor markets are perfectly competitive,thus the rate of return to each factor is its marginal product,i.e.11r 5f 9(k ),w 5f (k )2f 9(k )k where 11r is the rate of return on physical,t t t t t t t and w is the wage rate.

t t t t t The representative agent maximizes u (c ,c )5ln(c )1r ln(c )subject to budget constraint,t t 11t t 11t where c is consumption in period t 1j of an agent born in period t ,j 50,1,r is the pure rate of t 1j time preference and t is the tax.Solving the agent’s maximization problem,with S being savings per t t person,yields:

r [(12h )w 2t ]H (h ,g )w t t t t t t 11]]]]]]]]]]]]S 52,(1)t 11r (11r )(11r )

t 11w 5[w ≠H (h ,g )/≠h ]/(11r ).(2)t t 11t t t t 11The government budget constraint is g 1z 5t ,where g and z are per capita government t t t t t education spending and other spending,respectively.Letting s 5S /L ,the capital market t t t 11equilibrium condition can be written as

h r [(12h )w 2t ]/(11r )j 2h H (h ,g )w /[(11r )(11r )]j t t t t t t 11t 11]]]]]]]]]]]]]]]]]]]]s 55k .(3)t t 11(12h )1H (h ,g )

t 11t t 3.The result

In the steady state all the variables are time-invariant.Differentiating the steady-state versions of 1

Eqs.(2)and (3),as well as H 5H (h ,g ),with z being zero,yields the following results.An increase in government education spending increases the real interest rate,tending to reduce the individuals’incentive to invest in human capital which earns income in the future.Meanwhile,an increase in education spending increases the marginal productivity of learning,tending to increase the incentive to invest in human capital.Thus,an increase in education spending will reduce the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if the interest effect dominates the productivity effect,while it will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if the interest effect is dominated by the productivity effect.If an increase in government education spending increases the time spent on human capital formation it will increase the level of human capital unambiguously;if an increase in government education 1Detailed derivations of these results are available on request.

S.Lin/Economics Letters61(1998)391–393393 spending reduces the time spent on human capital formation,it may still increase the level of human capital when the initial education spending is relatively low,but may decrease the level of human capital when the initial education spending is relatively high.

References

Becker,G.,1964.Human Capital.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for NBER.

Glomm,G.,Ravikumar,B.,1992.Public versus private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endogenous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00(4),818–834.

Lucas,R.E.,1988.On the mechanism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2(1),3–42. Schultz,T.W.,1961.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1(1),1–17.

2016下半年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考前冲刺模拟题2

1在SWOT分析图中,位于第Ⅱ象限的企业应采取( )战略。 A.扭转型 B.增长型 C.防御型 D.多种经营型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SWOT法是对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综合分析,其在对企业进行综合分析后为企业提供了四种可供选择的战:增长型战(SO)、扭转型战(WO)、防御型战(WT)和多种经营型战(ST)。在SWOT分析图中,位于第Ⅱ象限的企业有外部机会但缺少内部条件,可以采取扭转型战,改变企业内部的不利条件。 2( )不是劳动监督检查制度方面的内容。 A.纠正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和现象 B.检查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情况 C.检查企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 D.调查和解决企业工资差距问题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是为有效地贯彻实施劳动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和其他有关单位遵守劳动法的情况实行监督、检查、纠偏、处罚活动的主体、监督检查的目的、监督检查的客体、监督检查的方式,对违反劳动法的行为进行制止、纠正和追究违法行为人法律责任的规定的总称。 3下列劳动力需求曲线(图1—2)中,( )表示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相对于工资率变动富有弹性。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4正常情况下,依照法定程序延长的工作时间每月不能超过( )。 A.20小时 B.36小时 C.30小时 D.40小时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劳动标准制度对工作时间有如下规定:在正常情况下可以低于每日8小时的标准工作日,但是不能约定超过8小时的工作日,依照法定程序延长工作时间的不在此列;即使依照法定程序延长工作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月也不能超过36小时。 5差异化战略的制定原则包括效益原则、适当原则和( )。 A.领先原则 B.有效原则 C.经济原则 D.持久原则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差异化战是企业力求在本行业建立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独特品质,从而得到超过一般报酬水平的战。差异化战的制定原则包括效益原则、适当原则和有效原则。 6( )又称为“华德决策准则”。

人力资本投资

第13章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考情分析 本章主要讲述人力资本投资理沦及劳动力流动问题。重点在于人力资本投资的理论及劳动力的流动准点在于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理解及应用。 重点、难点讲解及典型例题 考点一人力资本投资的一般原理 (一)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例l·多选题】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陈述,正确的是( )。 A.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总是超过成本 B.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发生在当前,收益产生在未来 C.人力资本投资理论认为,所有的劳动者都是同质的 D.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式包括乒规学校教育、在职培训、劳动力流动等 E.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对于个人及其家庭来说,人力资本投资都是越多越好 【答案】BD 【解析】本题考查人力资本投资。选项A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不一定总是超过成本;选项C是分析劳动力需求和供给基本原理时的假设,在现实中是不真实的,人力资本投资分析方法否定了这一假设;选项E错在缺乏适度,并不是越多越好。

【例2·单选题】首先规定利率或贴现率r的值,然后再比较等式两端的数值是否能够使公式成立,这种确定人力资本投资计划是否可行的方法称为( )。 A.现值法 B.成本预测法 C.社会收益率法 D.内部收益率法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衡量人力资本投资是否可行的方法中的现值法。 【例3·单选题】假如r表示利息率,为正值,那么r越大,则未来收入的现值就( )。 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不确定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贴现率的相关内容。假如r表示利息率,为正值,那么r越大,则未来收入的现值就越低。 考点二人力资本投资与高等教育 (一)高等教育投资的决策模型 对高等教育投资决策的分析与对一般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分析在方式上是一致的。从纯粹经济上的角度来考虑,一个理性的决策应是对上大学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 【例4·单选题】很多高中毕业生由于对大学毕业以后的就业前景感到担忧,放弃了参加高考,对此,正确的观点是( )。

论人力资本投资

论人力资本投资 兴起于西方的人力资本理论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增强了经济学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解释力。所谓人力资本投资,是指投资者通过对人进行一定的资本投入(货币资本或实物),增加或提高人的智能和体能,这种劳动能力的提高最终反映在劳动产出增加上的一种投资行为。 从世界范围来看,人力资本在企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迄今为止,企业治理主要是通过职能分工和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来确定、规范和调整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但这种机制已不太符合现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现代企业的两大资本取代原来所有者与经营者两大主体后成为企业理论研究和企业治理发展的新视角和关键:一种是出资人资本即货币资本,包括土地、厂房、机器设备等,另一种是人力资本。在经济一体化和经营游动状态下,人力资本的主动性与货币资本相比,其重要性愈发凸显出来。在竞争空前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拥有别人所没有的核心技术和独特创意上,而这些主要靠企业中的人力资本来创造。 人力资本的观念最早萌芽于1676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兼?配第之语,他在分析生产要素创造劳动价值的过程中,曾把人的“技艺”列为除了土地、物力资本和劳动以外的第四个特别重要的要素。其后,著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明确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在经济学说史上比较一致地认为,第一个将人力视为资本的经济学家是亚当?斯密,他和图能、马歇尔被人力资本大师舒尔茨看作是“那些把人视为资本的少数人中的三位杰出的代表人物。”舒尔茨从50年代开始了对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他认为,人力资本主要指凝聚于劳动者本身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这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一种有效率的经济。他认为,人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但是,人力的取得不是无代价的,需要消耗稀缺资源。人力,包括知识和技能的形成,是投资的结果。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还在于:他不但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使其冲破重重歧视与阻挠成为经济学上一个新的门类,而且进一步研究了人力资本形成的方式与途径,并对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做了定量的研究。

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概述

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概述 加里·贝克尔在人力资本理论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其著作《人力资本》(1964年)被西方学术界认为是“经济思想中人力资本投资革命的起点”。在这本书中,他系统地阐述了形成人力资本的各类投资及其产生的收益。 贝克尔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在于他对人力资源的微观经济分 析上。他对家庭生育行为的经济决策和成本—效用分析,他提出的孩子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概念,家庭时间价值和时间配置,家庭中市场活动和非市场活动的概念,令人耳目一新。他在人力资本形成方面、正规教育、在职培训和其他人力资本投资的支出与收入以及年龄—收入曲线等问题展开分析,强调教育与培训对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作用。贝克尔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颇具开创性,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加里·贝克尔(Gary S.Becker,1930-)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学领域中最有创见的学者之一,他曾和舒尔茨同在芝加哥大学执教,同时成为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热潮的推动者,并成为著名的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著作《人力资本》被西方学术界认为是"经济思想中人力资本投资革命"的起点。以至当他在199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时,对之人们竟有一种姗姗来迟的感觉。

贝克尔在学术研究方面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他几乎可以把从表面上看和经济学没有任何联系的现象,与经济学联系起来,并运用经济数学方法对之分析计算得头头是道。他涉猎的领域宽阔,思路敏捷,甚至写过一本用经济分析方法研究犯罪问题的书,其中给定了犯罪的预期收益,并且用被捕和受惩罚的可能性来表示犯罪的预期成本和罪犯的特殊风险偏好。这种分析使犯罪看上去更象是罪犯因完全理性的原因而从事的一种职业。贝克尔的这些语惊四座的著述正是芝加哥自由主义学派的典型思路之表现。这个学派坚持认为,关于"经济人"的假设是经济学最基本的标准假设,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作为最小理性单位的个人的必然选择,从这一点出发,不但能够解释人类的经济行为,而且能够解释人类的一切行为。 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他在1960年后发表的一系列著作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生育率的经济分析》(1960)、《人力资本》(1964)和《家庭论》(1981)。贝克尔对人力资源理论的贡献,突出表现在对人力资源的微观经济分析上。他对家庭生育行为的经济决策和成本-效用分析,他提出的孩子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概念,家庭时间价值和时间配置的概念,家庭中市场活动和非市场活动的概念,都令人耳目一新。他在人力资本形成方面,教育、培训和其他人力资本投资过程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也都具有开创意义。追求效用最大化、市场均衡和稳定偏好是贝克尔丰富的理论著述中贯穿始终的主线。

人力资本与教育1

人力资本与教育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 人力资本这一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沃尔什在1935年发表的《人力资本观》文章中首先提出的。到1960年以后,以舒尔茨为代表的一些西方经济学家,适应社会历史发展潮流,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认为教育具有提高劳动生产率、培养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生产功能;阐明了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揭示了教育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经济效益,并大力提倡增加教育投资;从而为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实践证明,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是对传统观念的冲击。那些恪守传统观念,以根深蒂固的伦理学和哲学等价值观作为生活取向的人们是无法接受的。正如舒尔茨所说的:只要一提起对人的投资,便会使我们中的某些人感到不快。在他们看来,人类经过长期不懈的斗争,摆脱了将奴隶当物品可以任意买卖的奴役时代,这是人性的历史进步。而今却似乎再一次将人看成只是一种物质因素,是与财富相似的某种东西,把自身看成是一种资本货物,这无疑是倒退,是不能被容忍的。因为把人看作是通过投资而增加的财富是同人们根深蒂固的价值观相违背的,它贬低了人类自身的人格。因而,不仅许多古典经济学家无意接受把人当作资本,把一个国家的国民看成是财富的观念,使人力资本问题没有能够成为当时经济学家研究的正式核心,而且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出现,也遭到了现代社会一些人的反对。 伴随着传统价值观念对人力资本的怀疑和否定,教育作为一种对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也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责难。许多人认为,如果把人们的受教育看成是一种创造资本的形式,那将是对人格的侮辱,在道德上是错误的,是对教育的崇高意义的贬低。舒尔茨指出,人们的这种认识是传统的和片面的。他认为,教育除了达到以上目标外,还可能改进人们工作和管理自己事物的能力,并且这种改进可能增加国民收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对人力的一种投资,文化和经济的作用是教育的共同结果,决不是贬低教育在文化方面的作用,事实证明,舒尔茨等人的这种观点是正确的。现代社会中,教育功能并不是单一的,它是一个具有多维功能的复合体,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人力资本观念现已为人们广泛承认和接受。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在经济活动领域中重视人的质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把人的资源明确地界定为一种资本形式,是近代经济理论的创举。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开辟了20世纪经济理论研究的新天地,也推动了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人力资本要素构成及主要内容 构成人力资本的要素或称类型,主要包括教育资本、知识资本与技术资本、健康资本、迁移与流动资本以及培训等。 教育资本是指用于教育的费用,以培训和提高在职和未来的劳动者的能力,因此可称之谓能力资本。它是人力资本构成的最基本的要素。 技术与知识资本是指用于专业技术教育的费用,包括大学里的专业教育、技术教育、专业和技术培训等。 健康资本是指用于医疗卫生的费用,包括医疗、保健、营养以及体育锻炼等。 迁移与流动资本也称国内外人才吸流资本,是指用于国内劳动者流动和国际人才吸流、智力引进的费用,以利于调剂和合理配置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以利于发挥他们的特长,增加效率。 上述这些人力资本要素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之间可以互补、互动和替代,但其中教育资本是最重要的,是基础。

川大《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86》19春在线作业2

(单选题)1: 在管理策略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 A: 战术性管理 B: 战略与战术相结合的 C: 战略性管理 D: 侧重当前人事工作的 正确答案: (单选题)2: 不属于人力资本投资支出的形式是() A: 教育支出 B: 管理支出 C: 培训支出 D: 流动支出 正确答案: (单选题)3: ()不属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基石 A: 定编定岗定员定额 B: 员工的绩效管理 C: 员工的引进与培养 D: 员工的技能开发 正确答案: (单选题)4: 在管理技术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A: 照规章办事 B: 追求科学性和艺术性 C: 以事为中心 D: 追求精确性与科学性 正确答案: (单选题)5: ()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最高目标 A: 人的发展 B: 社会发展 C: 企业发展 D: 组织发展 正确答案: (单选题)6: 在管理形式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 A: 静态管理 B: 权变管理 C: 动态管理 D: 权威管理 正确答案: (单选题)7: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埃尔顿?梅奥提出了()假说。A: 社会人

C: 管理人 D: 复杂人 正确答案: (单选题)8: 对人力资本的理解不正确是的()A: 人力资本是活的资本 B: 人力资本凝结于劳动者体内 C: 人力资本是有形资 D: 人力资本内含一定的经济关系 正确答案: (单选题)9: 管理内容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A: 以事为中心 B: 以企业为中心 C: 以人为中心 D: 以社会为中心 正确答案: (单选题)10: 不符合人本管理思想的是() A: 完善人 B: 开发人 C: 发展人 D: 约束人 正确答案: (多选题)11: ()属于人力资本投资的特性 A: 收益形式单一化 B: 动态性 C: 谁投资,谁收益 D: 连续性 E: 收益形式多样化 正确答案: (多选题)12: ()属于人性的特征 A: 能动性 B: 社会性 C: 整体性 D: 两面性 E: 可变性 正确答案: (多选题)13: ()属于人力资本投资支出 A: 实际支出

human capital theory and education人力资本理论与教育

Human Capital Theory and Education The title of my presentation is “Human Capital Theory and Education”.My presentation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including human capital theory,the relationship of human capital and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investment. The first part is human capital theory,Human capital theory formed in 1960s,and what is capital theory? Human capital refers to the intangible capital of the laborer, expressed as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a laborer, as workers in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have a good health, operation skills and proficiency.Human capital theory has four main points,The first is human resource is the most important resource, human capital theory is the core issue of economics. Human capital is more effective than physical capital in economic growth.The second is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is proportional to the national income. The reward of investment on human capital is more than physical capital.The third is the core of human capital is to improve the population quality. Education investment is the main part of the human capital https://www.360docs.net/doc/8614954935.html,cation is the basic way to improve human capital.The fourth is education investment should be based on market supply and demand,and the measure symbol is human price floating.Then the representatives are Theodore schultz and Gary becker.Schultz explained the mystery of economics growth with the human capital theory , declared the birth of the human capital theory. He thinks, to strengthen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opulation is the key to promote economic growth.And Becker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costs of cultivating child,the concept of family time value and time allocation, the concept of market and non-market activities in the family. The second part is the relationship of human capital and education,it has three points,the first is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The quality of human capital is not only depending on the quantity but more on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nvestment.The second 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pulation quality improvement,education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population quality.The third is in the human capital theory,the economic value of education and life function is prominent, and demonstrates that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man's knowledge through educ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power of economic growth.The fourth is human capital theory established the extremely important status of contemporary economic stud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 and performs the function of education greatly. The third part is education investment,it is divided into three points.The first is the cost of education investment.It includes monetary cost and non-monetary cost.Monetary cost includes direct cost and indirect cost.Direct cost are the direct fee to accept education ,like tuition and book costs,etc .Indirect cost, also called opportunity costs,which means one is unable to work to get income due to education.Non-monetary cost refers to the psychological cost due to education.The second is education investment profits,it includes economic benefits and non-economic profits.So,what is economic benefits?From the point of lifetime income, the income of those who have received education is higher than those who lack of education.Non-economic profits includes the improvement of social status, knowledge expansion brought about broadening the interest of life and so on.The third is the conclusions of education investment costs and benefits.The first is education cost

范先佐《教育经济学新编》章节题库-教育与人力资本形成(圣才出品)

第4章教育与人力资本形成 一、选择题 1.人力资本是与物力资本相对应的概念,它是由著名经济学家()首先给予阐释而获得特定含义的一种资本概念。 A.舒尔茨 B.斯特鲁米林 C.沃尔什 D.韦锥 【答案】A 【解析】人力资本的概念是美国沃尔什首先提出的,并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首先给予阐释而获得特定的含义。它与物力资本相对应,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本。 2.()把教育看作信息,着重研究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是怎样挑选工人的,据此,说明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 A.筛选假设理论 B.社会化理论 C.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D.人力资本理论 【答案】A 【解析】筛选假设理论把教育看做信息,着重研究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怎样挑选工人,

据此,说明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教育信息具有社会经济效益。其主要理论观点如下:①同意人力资本理论把教育程度与工资收入水平看成是正比例关系;②认为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的正比例关系是通过教育的筛选作用形成的。教育的作用直接反映在雇主对劳动力的筛选上。 3.()是从研究教育如何培养、训练劳动力的个性特征,从而为生产服务,为发展经服务,论证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A.社会化理论 B.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C.筛选假设理论 D.人力资本理论 【答案】A 【解析】社会化理论是从研究教育如何培养、训练劳动力的个性特征,从而为生产服务,为发展经济服务,论证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其主要理论观点如下:①批评了早期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在现代化的社会里,教育的作用首先不在于提高劳动力的知识技能或认知能力,而在于它的社会化作用。所谓社会化,即着重培养和训练社会生产中需要的各种劳动力的个性特征;②教育作用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经济效益上说,教育、培养和训练不同个性特征的劳动力,能顺利地做好不同技术水平的工作,起到岗位职责对口、生产顺利进行的作用;另一方面从教育与社会不平等关系上说,教育不但没有促进社会平等,而且还会再产生社会不平等。 4.()不属于教育经济学第二代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 1979年诺奖获得者西奥多·W·舒尔茨是公认的人力资本理论的构建者。1960年,他在美国经济协会的年会上以会长的身份作了题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说,阐述了许多无法用传统经济理论解释的经济增长问题,明确提出人力资本是当今时代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1945年二战结束以后,战败国德国和日本受厂很大的创伤。很多人认为,这两个国家的经济恐怕要很久才能恢复到原有的水平。但实际上,大约只用了15年左右,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就奇迹般的恢复了,而且60年代以后,这两个国家继续以强大的发展势头赶超美苏,并最终使经济实力上升为世界第二和第三的位置。这其中的原因让许多入迷惑不解,人们开始探究传统经济学的不足。 一般而言,国民财富的增长与土地、资本等要素的耗费应该是同时进行的,但统计资料却显示,二战以后,国民财富增长速度远远大于那些要素的耗费速度,这是一个难解之谜。 经济领域中这些难以解释的特殊现象的出现,引起了西方经济理论界的高度重视,经济学家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他提出了著名的观点:在影响经济发展诸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关键的,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的提高,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瘠或资本的多寡。以此来解释上述的经济领域的疑难问题就很简单了。 关于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奇迹问题。他认为,两国战后之所以出现经济复兴的奇迹,最主要就是因为人力资本的原因。战争虽然破坏了这两国的物质资本,但并未破坏其充裕的人力资本;再加上这两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重视教育的现代国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这使两国的经济发展得以建立在高技术水平和高效益基础上。 关于“里昂惕夫之谜”,美国虽然人口只有两亿多,但劳动者的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很高,劳动者事实上从事的是单位时间内可以折合成多倍简单劳动的复杂劳动,以此角度来看,美国并不是一个劳动缺乏的国家,而是一个人力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所以,对外贸易中,美国出口自己资源优势比较大的产品。 关于国民财富远远大于资源耗费的问题,舒尔茨认为,“投入与产出之间增长速度之差,一部分是由于规模收益,另一部分是由于人

简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

简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 一、什么是人力资本投资 在经济学家眼中,有两类资本:一是物质资本( Physical Capital );二是人力资本( Human Capital )。所谓人力资本,是对人力进行投资,包括学习、上学及在职培训等所形成的资本,人力资本投资则是通过增加人的资源而影响未来的货币和物质收入的各种活动。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主要指凝结在劳动者本身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这是现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一种有效率的经济。他认为人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但人力的取得不是无价的,需要耗费一定的稀缺资源,人力,包括知识和技能的形成,都是投资的结果,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才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因此,他所论述的人力资本投资概念大体包括如下内容:一是人力资本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表现为人的健康、体力、知识、技能、经验和其他精神等,一句话,表现为人的素质;二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人力资本特别是企业家型的人力资本是稀缺的;三是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于教育、健康等而形成的资本,这种投资支出是生产性的;四是人力资本像一切资本一样应当获得回报,人的时间的经济价值提高是一种趋势;五是人力资本对一国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二、人力资本投资可以通过那些方法进行 1)通过正规教育。这种投资形式增加了人力资本的知识存量,表现为人力资本构成中的普通教育程度,即用学历来反映人力资本存量。因此,我们可以依据劳动者接受学校教育的年限、劳动者的学历构成,清楚的判断和比较一个国家或地区、家庭和劳动者在某一特定时期的人力资本存量。 2)职业技术培训。职业技术培训投资是人们为获得与发展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与技巧所发生的投资支出。这类投资方式主要侧重于人力资本构成中的职业、专业知识与技能存量。其表现是人力资本构成中的专业技术等级。 3)健康保健。用于健康保健、增进体质的费用也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这方面的投资效果主要变现为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和死亡

人力资本理论观点

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的内容 (一)对人力资本概念的论述 在贝克尔《人力资本》一书出版之前,人力资本概念已存在很长时问。1766年,亚当·斯密给人力资本下了较为完整的概念,他认为一个国家全体居民的所有后天获得的有用能力当作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在社会的固定资本中,可提供收入或利润的项目,除了物质资本外.还包括社会上一切人学得的有用才能。这种优越的技能.可以和职业上缩减劳动的机器工具,作同洋的看法.就是社会上的固定资本”。德国历史学派先驱李斯特进一步发展『这一观点.他在抨击古典学派将体力劳动看做是惟一生产力的观点时.提出“物质资本”与“精神资本”概念。他认为由物质财富的积累形成的资本是物质资,本由人类智力成果积累而成的资本是“精神资本”。李斯特特别强调,青少年和成年的教师、作曲家、音乐家、医师和行政官都应当被列入生产者之列,而且他们的生产性要比单纯的体力劳动者的生产性要大得多。但人力资本概念产生以后,由于受传统伦理道德的束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处于停滞状态,直到20世纪中叶,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人力资源状况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传统的资源禀赋学说不能解释象日本、德国这样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何以能从二战废墟中迅速崛起,以及美国对外贸易结构中存在的所谓“里昂惕夫之谜”,部分学者终于冲破传统伦理道德及人性自由束缚,掀起了“人力资本革命”。贝克尔是这场革命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关于人力资本投资,贝克尔认为用于教育、在职训练、卫生保健、劳动力迁移以及收集价格与收入信息等实际活动的支出都是一种投资.而不是消费.因为它们不仅在短期内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长期起作用。 关于人力资本的内涵,贝克尔认为人力资本不仅意味着才干、知识和技能,而且还意味着时间、健康和寿命。 关于人力资本的特性,贝克尔认为人力资本首先是一种人格化的资本,表现为人的能力与素质,与人本身不可分离。因此,工作性质、种类等都会影响人力资本的使用,同时也意味着人力资本具有私有性质,如何使用取决于个人。 其次,人力资本生产率取决于拥有这种资本的人的努力程度.因此.适当而有效的刺激可以提高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这是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最大的区别。 再次,人力资本的价值是由人力资本的各项开支所构成,但是人力投资的成本计量除这些实际费用支出外,还必须计算“放弃收入”,即“机会成本”或“影子成本”(“放弃收入”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成本)。如某人在校学习或在企业接受培训,显然某人就没有时间来从事商品或劳务。由此而失去的收入,即所谓的“放弃收入”。贝克尔认为人力资本可以通过后天投资获得.并影响以后时期的生产率和收益.因此,用于物质资本的投资收益分析方法,也同样适用于人力资本研究。贝克尔对人力资本的理解极大地突破了囿于物质资本的传统经济学局限.使经济学研究朝着主体化的方向发展。 人力资本概念诞生以来引起了诸多争议。对人力资本持异见的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资本泛化对现有的经济理论造成了混乱,使得投资、消费等概念之间的界限十分模糊,给诸多研究工作带来了困难。二是将经济因素看作人类行为的唯一动因,过分夸大了经济利益在社会活动中的作用,与现实情况差异较大,同时也有悖于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上述异见,使得人力资本理论在较长的时间不为人们所接受。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局面有所改观.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后,知识经济的兴起.人力资本理论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从马

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现状

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2级人力资源管理秦明珠M01214147 摘要: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作用。本文浅析了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和问题,进一步提出解决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对策。 关键词:人力资本的主要内容;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的问题;人力资本投资问题解决的办法 人力资本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来的。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人类的,因为它表现在人的身上;它又是资本,因为它是未来满足或未来收入的源泉或两者的源泉”。舒尔茨认为对人进行的教育、医疗、培训、劳动力流动等投资,能够提高人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并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真正对人力资本下确切定义的是贝克尔,在其1964年出版的专著《人力资本》中,他明确提出:“所有用于增加人的资源并影响其未来货币收入和消费的投资为人力资本投资……,其中主要是教育投资、保健支出、劳动力国内流动的支出或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等形成的人力资本。”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以劳动者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本,表现为知识、技能、体力(健康状况)价值的总和。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可以通过劳动者的数量、质量以及劳动时间来度量。 (二)人力资本是通过对教育、卫生保健和劳动力流动的投资形成的,其中,教育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本形成的途径。 (三)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的研究证明了在不同时期人力资本投资对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 (四)人力资本投资与物质资本投资一样具有成本。因此,人们在做出人力资本决策时,必须对现实投资成本与未来投资收益进行比较只有在预期未来投资收益大于成本时,人们才愿意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这种动态投资效益分析必须考虑投资的机会成本和货币的时间价值因素。 二、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的问题 人力资本投资是一个多维度、多侧面的整体系统,投资主体通过正规教育、在职培训、医疗保障和职业流动等途径使先天的劳动力转化为人力资本的过程就是人力资本投资。以下是人力资本投资的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教育投资问题 根据舒尔茨等人的研究,教育投资作为人力资本投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我国教育投资的绝对数值虽位居世界前列,但相对数值与发达国家相比却相差甚远。对于这种的情况的产生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原因: 1、教育投资总量和相对量偏低。我国教育投资虽不断增长,但增长率波动较大,教育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持续下降。自20 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教育投资总量一直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教育经费的年增长率起伏,但总的趋势是下降的,也就是说,虽然我国教育投资的总量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但增长的

教育和人力资本形成

教育和人力资本形成 事实上,人力资本理论一直散见于经济学家的著作之中,然而在人力资本理论形成一个系统之前,大量经济学家仅仅零散的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了论述,并未认识到人力资本理论的重要性和作用机制,追本溯源,首先运用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配第,威廉.配第把作战中的军队、武器和其他军械的损失与人类生命的损失进行比较,这种比较的一般思想至今还保留着。 人力资本理论从形成到发展,进一步成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亚当·斯密时代的人力资本思想 在其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斯密写道:“设置高价机器,必然期望这件机器在磨损之前所成就的特殊作业可以收回投下的资本,并至少获得普通的利润。一种费去许多功夫和时间才学会的特殊技巧和熟练的职业,可以说等于一台高价机器。学会这种职业的人,在从事工作的时候,必然期望,除获得普通劳动力工资外,还收回全部学费,并至少取得普通利润。”毋庸置疑,此时的斯密己经明确地把人的能力划归为一种“固定资本”。 斯密能做出这种判断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斯密生活在欧洲工业革命的早期,当时欧洲人口的较快增长和农村劳动力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大大增加了劳动力的供给,而先进的机械系统和工厂组织的出现,推动了劳动分工的发展,机械力代替人力,迅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的水平。归总斯密的观点,和人力资本有关的论点如下: (1)劳动力是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全体国民“后天取得的有用能力”都应被视作资本的一部分; (2)工人的工作效率的增加,就如同机器和工具一样,可减少劳动力耗费,而其花费的成本可以经由增加的利润加以收回; (3)亚当·斯密将教育分为两类,即“技术教育(培训)”和“文化教育”。他认为,前者将通过提高未来收益支持私人投资,因而主要由家庭或私人教育来投资;后者则主要是对劳动者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社会控制等方面产生有利影响,是消费性行为,而非必需的生产技能要求,因而无法刺激家庭对此进行投资。所以斯密建议由国家“推动、鼓励,甚至强制全体国民接受最基本的教育”。 斯密时代的经济学家中,马尔萨斯接受了斯密关于公共教育有利于社会控制的论断,他认为学徒培训费用构成一种资本形式,而对利润和产出财富无直接影响的“文化教育”则应被视为“收入”的支付形式。李嘉图则彻底避开了对更高教育水平的劳动力需求问题,他承认存在不同类型的手工熟练劳动,但认为不同质量的劳动力是可以很容易地在工厂内部取得的,即对具备一定技能的劳动力需求的满足无需借助正式的学校教育或培训。 2.约翰·穆勒时代的人力资本思想 在斯密之后,约翰.穆勒进一步深入了研究了经济相关理论和思想,在其著述中,对人力资本形成和人力资本的作用也有大量的内容。 与斯密不同的是,穆勒认为技能与知识都是对劳动生产率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强调后天取得的能力应当同工具、机器一样被视为国民财富的一部分。从传统的经济增长与资源配置的生产性取向出发,指出由于教育支出将会带来未来更大的国民财富,对教育的支出是与

范先佐《教育经济学新编》笔记和课后习题 第4章 教育与人力资本形成【圣才出品】

第4章教育与人力资本形成 4.1复习笔记 一、人力资本理论概述 (一)人力资本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1.资本的含义 资本是生产要素之一,指能用于物质生产的社会资源,是指为了获得一定的利润或收益预期而在目前所要付出的代价。 2.资本的形态 (1)物力资本 物力资本指所使用的体现在物质资料上的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2)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指的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活的人体所拥有的体力、健康、经验、知识和技能及其他精神存量的总称,它可以在未来特定经济活动中给有关经济行为主体带来剩余价值或利润收益。其基本特征在于以下几方面: ①人力资本是体现、凝结和贮存在特定的人身上,与作为其载体或天然所有者的个人不可分离,并经由这个人形成、支配和使用才能发挥效能。其他任何个人、组织或政府在人力资本中获得收益,都不能无视或超越它的载体、归属体或直接所有者——个人而为之。其基本规定性把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知识资本和货币资本等非人力资本区别开来。 a.物力资本 物力资本是体现在机器设备等物质资料上的资本。包括机器设备、建筑物等固定资本,

以及原材料、半成品等形成存货的流动资本。 b.知识资本 知识资本是借助于外在化形态而存在的,可以带来预期收益的知识、技能等精神性存量。知识资本是由人利用其大脑机能或人体特殊机制反映、再现和认识对象世界而创造出来的,但作为一种“外在化”了的知识存量,它可以独立于人体之外而存在。 c.金融资本 金融资本是以上各种异质的实体资本的货币表现或金融形态。 ②人力资本是为在未来获得预期收益而在目前投资所形成的人力是资本化的人力资产,是可以进行货币计量、会计核算的,并作为获得手段使用的人力资源。 a.“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区别 第一,“人力资源” Ⅰ.在人口经济学中指的是全体人口或社会劳动者人数; Ⅱ在劳动经济学中主要是指的全体人口或劳动力; Ⅲ在管理学中指企业劳动人事关系。 它们是侧重于表达人力的实体形态或数量方面的规定性,强调其稀缺性和有用性以及人力作为一种既存的或外生的资源应如何开发利用的问题。 第二,“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强调投资收益回报、价值增值,所有者权益和人力的个体素质或精神存量的形成和积累。它指明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经济增长的因素,因而它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 b.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区别 第一,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的标志是它属于人的一部分,是人类的。它又是资本,没

健康投资与人力资本理论

健康投资与人力资本理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朱玲 一、健康与人力资本 依据已有的人力资本理论,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存量主要由健康、知识、技能和工作经验等要素构成。虽然这些要素的增进都会提高个人的生产率,即改善个人获得货币收入和生产非货币产品的能力,但唯有其中的健康存量,决定着个人能够花费在所有市场活动和非市场活动上的全部时间。每个人通过遗传都获得一笔初始健康存量,这种与生俱来的存量随着年龄渐长而折旧,但也能由于健康投资而增加(Grossman, 1999)。虽然世界卫生组织(WHO)把健康定义为“完好的生理心理并具有社会幸福感的状态,而并不仅仅指不虚弱和无病”,经济学家出于计算方便的缘故往往用无病天数来表示健康,或者用有病时间内发生的直接和间接费用来估算疾病损失。在大多数情况下,健康投资的回报主要是借助于疾病损失的减少来间接计算的。 健康投入指的是人们为了获得良好的健康而消费的食品、衣物、健身时间和医疗服务等资源。在这个意义上,居民户或个人既是消费者同时又是投资者,健康正是投资的结果(贝克尔,1987)。此外,教育、职业、住房和生活环境等因素都对健康发生重大影响。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健康还取决于个人行为的选择,例如吸烟、饮酒、心理调节和作息习惯(Phelps,1978)。尽管健康投入由诸多产品、服务和时间组成,卫生尤其是医疗服务投入一直被视为最重要的健康投资指标。原因也许在于,当疾病来临之际,医疗是人们通常应对或化解健康风险的最直接的手段。 二、卫生服务与公共支持 如果说良好的健康状况能够改善个人获得收入的能力,那么个人必然有投资于卫生服务的动机。可为什么在理论和实践中人们都要强调对卫生领域的公共支持呢?卫生服务包括预防、医疗和康复等服务。这其中,预防服务(预防科学研究、健康教育、营养干预、免疫计划等)的作用在于降低公共健康风险,类似国防一样具有明显的外部性,故而毫无争议地被视为纯公共产品(Stiglitz, 1988)。 至于政府对医疗服务的支持和干预,一个经典的解释是医疗领域中的不确定性和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使市场失灵(Arrow,1963)。对于消费者,疾病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对于生产者(医疗机构),病人的康复和康复程度也是不确定的。医生对治疗的知识远远超过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因此可以引导病人对医疗服务和药品的消费。在这种情况下,供给的增加并不必然导致医疗价格的降低,而有可能是医生过剩、医疗服务和药品过度使用。其结果不仅仅是浪费医药资源,而且还可能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出于这种原因,即使是在美国这样一个崇尚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也是采用公共支持措施改变医疗供给机构的激励机制,切断医疗服务提供者的收入与其提供的服务之间的直接联系,避免他们为利润所驱动。在医院收取的治疗费用中,患者直接支付得只占很小一部分,大部分费用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