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时政新闻创新(同名26265)

浅谈时政新闻创新(同名26265)
浅谈时政新闻创新(同名26265)

浅谈时政新闻创新(同名26265)

浅谈时政新闻创新

作者:王龙玉方青云发布时间:2009/06/19 来源:金华报业什么是时政新闻,有研究者指出:“时政新闻,就是时事新闻和政治新闻的简称。”在学术界,时政新闻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新闻学大辞典》中只有对政治报道的解释,即:政治报道是指对国家、政党和公民的政治思想、政治会议、政治事件、政治外交及日常政治生活等方面的报道,政治报道曾被称为“报纸的心脏和灵魂”,政治报道的范围很宽,外事、群众团体和宗教都可以包括进来。

对于时政新闻的界定,笔者大致赞同南京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丁柏铨教授的观点:时政新闻是从内容方面对一类新闻所做的界定,这类新闻侧重于从政治角度,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政治事件或与政治密切相关的事实做出报道。时政新闻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说,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的新闻都是时政新闻,狭义上说的时政新闻主要指与大量的会议和各级领

导活动有关的新闻报道。[1]

一、时政新闻创新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时政新闻是媒体重要的新闻资源,特别对党报来说,时政新闻代表着党和政府的权威声音,是非常重要的新闻产品。时政新闻的质量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党报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就是权威性。然而,多年来党报形成的一些固定模式,严重影响了时政新闻的可读性,

更多的时政新闻在读者看来成了“流水账”、“记事簿”和“讲话稿”,读起来索然无味,以至于让读者敬而远之。

难道读者对时政新闻真的没有需求吗?调查

显示并非如此。2007年,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媒介市场调查研究中心和新华社营销总平台合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两会报道群众需求问

卷调查。调查中,多数群众“关注”或者“很关注”两会,共有37.7%的受访者选择“比较关注”,其次是“很关注”,占24.5%,两项合计占62.2%。而选择对两会“不关注”和“不太关注”的仅占13.2%。[2]这充分显示,群众对政治新闻拥有强烈的阅读需求。

这一结论从本报每周的上网新闻点击量排行

榜中也可以看出,从一年多的新闻点击量排行榜的参数看,关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时政新闻(比如两会报道、新政策的出台,领导的重要活动等)一经发表,都会位居排行榜的前列。可见,我们的读者和网友并不是不愿意阅读时政新闻,只是不愿意阅读与己无关、毫无新闻性可言的时政新闻。

事实上,时政新闻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新闻性,它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党和政府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事关大多数群众的切身利益。但是由于这类新闻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要求很高,报道受到诸

多框框制约,严肃的语言和僵化的报道模式使时政新闻离普通读者越来越远。

报纸靠什么安身立命?当然是新闻,在报纸的新闻产品中,时政新闻由内容的重要性和公众的关联性决定了其不仅占据着重要版面,更代表着权威的声音,承担了报纸更多的社会责任。南方日报在改版时明确提出自己作为省委机关报的

优势:“我们的政治优势来自主流新闻,权威报道和深度分析;我们的权威优势来自政策宣传、主导舆论和舆论监督”。其改版以“追求更出色的主流新闻”,做“区域性、国际化的权威政经大报”为目的,口号是“高度决定影响力”。[3]但是,在新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下,传统的时政新闻报道模式妨碍了受众对它的接

受和认可,出现了“冷热不均”的现象:领导和媒体一头“热”(领导极为关注,媒体视作重点),群众和读者一头“冷”(受众不愿阅读,或者只读标题,过目即忘)。因而,时政新闻难以实现其具有的新闻价值。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李良荣在一次演讲中疾呼:“时政报道不突破,新闻改革难言成功。”可见,时政新闻的创新与新闻事业的发展进步紧密相关,新闻事业要发展,时政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形式都必须进行相应的创新。

当前时政报道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在强调宣传政策、指导工作的同时,忽视了按照新闻规

律报道新闻。在报道思路上重“人”不重“事”,群众关注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经常被淹没在会议材料和领导讲话中。再有就是新闻报道内容比较单一,不注重会议新闻的延伸,不少会议新闻经常是一事一报,不注意事件的关联度。事实上,不少会议新闻透露出多方面的有用信息,涉及多方面的相关事件,如果记者不能从系统的全局的观点来看问题,很多有价值的新闻就会被忽略。这样媒体着力营造的“媒体舆论场”与群众的“口头舆论场”就会发生错位。实践证明,两个“舆论场”的交集越大,媒体引导社会舆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越大,吸引力和感染力就越强。时政新闻只有不断地改进和创新,才能满足读者日益丰富的阅读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时政新闻的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时政新闻的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本报关于时政报道创新的一些尝试和收到的效果

今年,报社党委、编委会为激励记者的创新热情,使记者能努力运用自身所掌握的第一手信息,做深、做透、做活时政新闻,决定设立时政报道创新奖,获奖作品的计分奖励标准等同于月度好稿一等奖,这项工作实施两个多月来,对本报时政新闻创新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今年年初,市委宣传部召开了一次“月月读”读书动员会,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的一个动员报告。按照通常时政新闻的写法,会后只需发个会议消息,重点报道领导讲话

就可以了。因为强调时政新闻的创新,记者没有照常规来处理这个新闻。动员报告通篇引经据典,用很多先哲和伟人的读书经历启迪大家,似一位长者在循循善诱,又似朋友间的促膝谈心,参加会议的人员普遍感觉到这次会议上的报告

与以往会议中领导讲话的内容太不一样了!记者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政新闻创新题材。

会议结束后,记者立即着手写了一篇现场通讯《戒除浮躁、潜心读书———记市直宣传系统一堂读书动员课》。同时还用以往的时政新闻报道模式,写了一篇会议消息,万一通讯通不过,就用消息代替,做到万无一失。但最终说明记者的担心是多余的,无论是编辑、部主任还是分管领导,对创新都是持支持态度的,通讯稿一路绿灯得以见报。这一通讯刊发后,效果很好,基本做到了既叫好又叫座,读者对此好评,领导也满意。在随后的评报会上,这一做法也得到了报社领导的充分肯定。

随着时政新闻创新的氛围渐浓,金华日报的许多记者在参加会议时,不是仅拿拿讲话稿,从中摘抄几句话就算完成任务了,而是认真关注领导即兴的讲话,从中找出亮点。时政记者每天沉浸在文山会海里,对领导讲话不可能做到字字入耳,但是真正精彩的领导发言,尤其是新鲜的提法,是能够让人一听就产生兴趣的,只要善于聆听,就能从中找出新闻点来。

对于多年从事时政报道的记者来说,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报道思维,尤其在节日报道上。从每年与节日相关的新闻,除了数字上的变化外,很多报纸的内容和提法都差不多。对于今年的春节黄金周,金华旅游部门也作了一个相关统计,记者拿到这个报表时,感到有些为难,因为无论从人数还是增幅上都与往年差不多,表面上看不出新意,选取怎样的报道角度呢?通过对旅游业内人士深入的交谈采访,记者了解到,虽然今年的涨幅不是历年最高,但是放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在很多产业萎缩的情况下,11%还是可以给旅游业注入很大的信心的。记者通过选取这一独特视角,写了《两位数的增幅提振了旅游业信心——春节黄金周近80万人次畅游金华》一文,虽然文章内容没有太多出彩,但角度为之一新。

现在,在我们的版面上,至少在《金华日报》一版的时政新闻报道上,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变化:讲“事”的多了,讲“话”的少了,“一鱼两吃”的多了,后续报道多了,落地新闻多了,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时政新闻的可读性和新闻性。在具体操作中,我们认为,在时政新闻创新过程中,有这么一些做法值得总结:一是在采访会议时,要反复思考琢磨,开会的目的是什么,要传递给公众什么信息;二是在写作时,要与读者换位思考,并在字里行间尽量满足读者对这一新闻的信息需求;三是不求一步达到“变脸式”改革,

而是从细处小处开始“描眉式”创新,比如在标题、导语等方面做一些小“手术”。四是要形成氛围,参与时政报道的记者要时刻有创新的意识,每月都要给自己定下创新的指标。

尽管在当前时政新闻主要以领导人活动作为报道对象,领导职务大小与新闻价值和版面大小成正比的前提下,要创新时政新闻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但并不代表时政新闻创新“无所作为”,而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因为哪怕一小步,都可以给我们带来收获的喜悦。身为时政记者,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时政新闻并不是格式化的新闻报道,对于广大读者,他们关心的不仅是开了什么会,会上领导讲了什么话,更关心的是会议是否有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或对他们生活产生影响的事实,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三、关于时政新闻如何创新的几点思考

时政新闻与社会新闻、民生新闻和突发事件相比,缺乏曲折的故事情节,究竟以怎样一种方式改变时政新闻的枯燥乏味,让读者爱读时政新闻,以下几点,与大家一同探讨。

(一)在报道角度上,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追求大众视角。时政新闻与百姓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教育、住房、医疗、就业、工业项目等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都有相应的宏观政策,其对当地老百姓的生活都产生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现在的时政报道往往较多地注重政策性,但很少联系群众生活,让读者读起来不够轻松,很难

理解,难以产生共鸣。因此,在时政新闻写作时,要把握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的原则,从一些小的地方入手,大题小做,以小见大,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段人性的刻画,一个细节的关注,都能让一篇时政报道灵动起来,拉近时政报道与读者的距离。

(二)在报道内容上,既重“人”,也重“事”,寻找新闻亮点。领导出席和会议内容的重要性并不是完全的正比关系。所以会议报道的重点应该放在事上。从领导讲话和会议材料中选取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并将这一事件与群众的关系联系起来,避免出现令人生厌的会议程序报道和领导的空话套话。如何利用有限的篇幅,将领导的工作部署和群众的关注点有机结合,是会议报道取得成功的关键。

(三)做好会议信息的延伸,把会场之外的新闻作为报道重点。具有大量信息的会议报道起来并不难,但作为一些领导经常性工作的政务报道,大多缺乏事件、动态、细节、形象,事实的可感性不强,在这种情况下,要把时政新闻写活,写生动,就必须到会场外寻找与会议相关的有价值的新闻内容,了解会议召开的背景,把功夫用到“会外”。

(四)要注重会议新闻价值的深化,让会议新闻实现增值。时政报道要善于做“加法”,用足会议透露出的各种信息,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

而是通过记者的细心观察和平时的素材积累,对会议的相关事件进行深化和链接,挖掘出会议背后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和发展方向。会议是新闻的富矿,会议为新闻记者提供了丰富的新闻素材和新鲜的新闻由头,可以为平时积累的零散的新闻素材提供增值的机会,形成新闻报道的深度效应。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党报的时政报道确有许多规范性的要求,更有许多一时难以打破的条条框框,但作为党报的时政新闻工作者,不能作茧自缚,要有所不为,也要有所为。要正确处理好难和易、能和为、甘和苦的关系,不断在实践中加以探索和创新,为生动实践“办报为民”的理念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所在部门:金华日报记者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