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人机工程学知识总结

安全人机工程学知识总结
安全人机工程学知识总结

安全人机工程学知识总结

第一章安全人机工程学概述及其研究方法

一、系统的特性:1.相关性 2.目的性 3.层次性 4.整体性 5.适应性

二、安全科学的本质特征:1.安全科学要体现本质安全,即要从本质上达到事物或者系统的安全。2.安全科学要体现科学性、理论性 3.安全科学即要体现它的交叉性,又要体现研究对象的全面性。

三、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安全因素,研究的重点是各种技术危害。

四、安全科学的研究的主要内容:1.安全科学的理论基础 2.安全科学的应用理论 3.安全科学的专业技术

五、安全科学的基础理论:1.动力理论 2.事故致因理论 3.人机学理论

六、安全人机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1.人的特性研究 2.机的特性研究 3.环境的特性研究 4.人——机关系的研究 5.人——环关系的研究 6.人——机——环总体性能的研究 7.事故预防以及事故致因的研究。

七、人机学的研究方法:以系统科学、安全科学、工程生物学、优化理论、企业管理科学,以及工程控制理论为基础理论,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确保人身安全的情况下,研究人、机、环境三者之间怎么样才能达到最佳匹配。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是主要的两大研究手段。

第二章人因失误事故模型

一、事故致因理论: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直接原因分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间接原因分为 1.技术 2.教育 3.身体 4.精神 5.管理 6.社会及历史的原因。其中技术、教育、管理三者为最重要的间接原因。

二、事故的因果类型:多因致果型、因果连锁型、集中联锁型。

三、事故的预防原则:从技术、管理、教育方面预防(各四条)

技术原则:1.闭锁原则 2.距离保护原则 3.个体保护原则 4.能量屏蔽原则 5.作业时间保护原则

组织管理原则:1.系统整体性原则 2.计划性原则 3.效果性原则 4.责任性原则5.坚持合理的安全管理体制的原则。

第三章人机系统中人的基本特征与热感觉

一、人的物理特性:包括几何特性、力学特性、热学特性、电学特性、声学特性

以及别的物理特性。

二、人的几何特性分为人体静态几何特性、动态几何特性。

三、《人体测量术语》GB/T 3975—1983 《用于技术设计的人体测量基础项目》GB/T 5703—1999

四、人体上总共有38个测量点,头部16个,躯干部10个。四肢12个。

五、测量值的精度:线形测量项目的测量值精度为1mm,体重的读数精度为0.5kg。

六、人体骨骼共有206块,其中有177块直接参与人体运动。

七、人体运动和力量主要来源是骨骼肌,人体有600多块骨骼肌,总重量约占全身质量的35%—40%;人体产生的力量是骨骼肌收缩地表现出的一种力学特性。八、体表的温度称为体表温度或者皮肤温度;人体深部的温度,包括颅腔、胸腔和腹腔内部的温度,称为核心温度。通常用临床上容易测得的腋下、口腔或者之长温度代替核心温度,简称体温。腋下:36.0-37.4℃,口腔温度为36.6-37.7 ℃,直肠温度为36.9-37.9℃。

九、人体与环境之间热交换主要有四种交换形式:辐射、传导、对流、蒸发。

十、感觉是指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受器官的客观事物某些属性的反映。分为三类:

1.接受外部刺激的外感受器,可以反映外界事物的外部感觉。

2.接受人体内部刺激的内感受器,反映内脏器官在不同状态时的内部感觉。

3.在身体外表面和内表面直接的本体感受器,反映身体外表面和内表面之间的本体感受器。

十一、直觉: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人脑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主观状况整体的反映。十二、阈值:

十三、生理节律性:又称生理节律,是生命过程的时间特性。人的生理节律可分为:昼夜节律,周节律,月节律。

十四、人的心理过程可以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在这三个过程中,认识过程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均是在认识过程的基础上产生的。

第四章人的作业能力与疲劳分析

一、人体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关节、肌肉三大部分组成。骨骼肌是运动的动力源,肌肉收缩时由肌肉中储存中的能源物质,三磷酸腺苷——ATP,磷酸肌酸——

O→ADP+Pi+29.3 KJ/mol

CP,以及糖原和脂肪是主要的供能物质,ATP+H

2

二、人体中提供能量的三种形式:

1.ATP-CP 系列要求能量释放速度很快的情况下,CP+ADP——Cr+ATP

2.需氧系列,肌肉中的CP 量很少,只能维持几秒钟的时间因此在中等劳动强度

下,需要通过糖和脂肪的氧化磷酸化的到ATP,葡萄糖或脂肪 + 氧→ATP

3.乳酸系列在大强度劳动时候,能量需求速度较快,相应ATP分解也快,需氧

系列受到供氧能力的限制,不能满足肌肉活动的需要,所以依靠无氧糖产生乳酸

的方式进行供能。

葡糖糖(糖原)→ATP+乳酸

三、人体能量产生和消耗称为能量代谢,人体代谢所产生的能量等于消耗于体外

做功的能量与在体内直接、间接转化为热的能量代谢之和。能量代谢分为:基础

代谢,安静代谢,活动代谢。

四、卡价是指:1g供能物质氧化时所释放出的热量。氧热价是指物质氧化时每

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呼吸商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所产生的CO2量与消耗的氧

量之比。

五、动力定型:如果作业者长期在同一环境中从事同一项作业活动,借助于复合

条件反射便会逐渐形成一种程序化、自动化的熟练操作潜意识。

六、心率是单位时间内心脏搏动的次数。正常人的安静时的心率是75次/min 最大心率=220-年龄值

七、血压是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的

最高值为100-120mmHg,心室舒张时为60-80 mmHg。

八、作业能力是指作业者完成某项作业所具备的生理、心理特征和专业技能等综

合素质。

九、疲劳发生的机理:1.疲劳物质的集聚 2.糖原耗竭机理 3.中枢变化机理 4.

生化变化机理 5.局部血流阻断机理

第五章人的自然倾向与人的可靠性理论

一、错觉是指人所获得的印象与客观事物发生差异的现象。

二、惊慌是因受到意外刺激而感到紧张害怕或兴奋。

三、慌张是作业者在某种心理状态下所出现的一种工作状态,表现为着急慌忙,

恐惧,不沉着急切。

四、人的差错行为可以分为五种:1.人没有实现某一个必要的功能任务 2.实现

了某一个不该实现的任务 3.对某一任务作出了不适当的决策 4.对某一意外事

故的反应迟钝和笨拙 5.没有觉察到某一危险情况。

五、人的差错可以分为六类:1.设计差错 2.制造差错 3.检验差错 4.安装差错 5.维修差错 6.操作差错

六、生理功能所显示出的周期性变化,通常称为生理节律。在日常生活中,昼夜变化是人们经历的最急骤变化,人们的日常生活节律基本上以24小时为周期,所以称之为日周节律。

七、人的体力是以23天为周期,情绪以28天为周期,智力以33天为周期。

八、人的可靠性指在规定的时间内以及规定的条件下,人无差错地完成所规定任务的能力。

九、人的两种作业形式为连续性作业和离散作业。

十、人脑的意识水平分为五个层次:0层次:无意识或精神丧失阶段,这时注意力为零,生理表现为睡眠,大脑可靠性为零。Ⅰ层次:意识水平低、注意迟钝阶段,这时的生理表现为疲劳、瞌睡、单调刺激、药物或醉酒作用等,大脑可靠性在0.9以下。Ⅱ层次:意识处于正常和松弛的阶段,这时注意力消极被动,心不在焉,生理表现为安静、休息,大脑可靠性为0.99-0.99999.Ⅲ层次:意识水平处于正常和清醒的阶段,这时候的注意力集中,生理状态表现为精力充沛、积极进取。Ⅳ层次:意识极度兴奋和激动阶段,这时候的注意力高度紧张,大脑失去判断,可靠度下降到0.9以下。

第六章机的特性特性研究及其数学模型

一、易操作性的三个特征:1.稳定性 2.快速性 3.准确性

二、机的本质可靠性是指在任何一个人-机-环境系统中,在特定的使用“环境”下,“机”的设计要求要从根本上防止由于人的操作失误引起的人-机-环境系统功能失常或导致人身伤害事故发生的能力

三、机的本质可靠性设计方法:1.连锁原则 2.“唯一性”原则 3.“允许差错”原则 4.“自动化”原则 5.“差错显示”原则 6.“保护性”原则

第七章人机界面的安全设计

信号灯的设计原则:1.清晰、醒目和必要的视距。

2.具有合适的使用目的,各种情况指示灯应当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可以用强光或者闪光信号。

3.按信号性质设计,重要的信号可采用听觉、触觉显示方式,

4.信号灯的位置与颜色的选择。重要的信号安装在最佳视区。

5.注意信号灯与操纵杆之间的配合与协调。

第八章环境特性的研究以及作业空间的设计与改进

一、环境的属性:

1.空间属性是指环境可以容纳人与机的存在,并为人与机的活动提供场所。

2.物质属性是指各自不同环境所对应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特性,与它们所服从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基本规律以及对环境的人与机产生的物理、化学和气流和生物学的作用。

3.运动属性是指环境是不断在变化的,比如空气的属性

二、大气湿度,又称气湿,是指人与机所处大气环境中的含湿量。

三、PMV值:表征人体冷热反应的评价指标,代表同一环境中大多数人的冷热感觉的平均。

四、空气污染的方式:1.生产系统的排放物 2.交通工具的排放物 3.生活系统的排放物

五、煤尘爆炸的机理:1.煤尘本身可爆 2.煤尘受热后能放出大量可燃气体 3.煤尘被点燃后产生的热量得不到及时释放,形成热量集聚,最终导致爆炸。六、煤尘爆炸的特征:1.形成高温、高压和冲击波 2.产生大量CO 3.形成粘焦第九章人机系统功能匹配以及安全防护装置设计

一、人——机系统通常分为静态的和动态的,静态的主要研究的是人、机之间的空间关系。动态的主要研究的是功能和信息关系。

二、人在人机系统中的三种功能:

1.感受器,首先有感觉功能,通过感受器官接受信息,感知机的工作情况,感受器官成为了联系人机的枢纽和信息的接受者。

2.信息处理器,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可以接受外界的刺激并且作出相应的反应。

3.控制器,通过机的操纵器进行操纵。

三、机的主要功能,机的系统分为1.C-M由控制器和及其转化器组成,任务是使机器接受操作者的指令,实现机器的运转与调控,把输入转化为输出;2. M-D 系统由机器的转化机构和显示器组成,任务是反映机器的运行过程和状态的信息。

四、静态人机功能分配的原则:

1.比较分配原则,比较人和机的特征,然后有选择的根据自身的特点分配任务。

2.剩余分配原则,在分配的时候首先考虑机器的所能承受的系统功能,剩余的再非配给人,但是机器的可靠性必须保证。

3.经济分配原则,以经济效益为原则,合理恰当的分配人和机的任务

4.宜人分配原则,适合人的心理和生理的需要,有意识的发挥人的功能。

5.弹性分配原则,任务可以同时分配给人和机器,人的自由选择性比较大。

五、人机系统设计的要求:

1.能达到预定的目标,完成预定的任务。

2.设计要能使人和机器都能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作用以及两者可以协调的工作。

3.人机系统接受的输入和输出功能,都要符合设计的能力。

4.考虑环境的影响,比如:气候的变化,照明,噪声等

5.要有一个完善的反馈闭环系统。

六、人机系统的总体目标:根据人的特性,设计出最符合人操作的机器,是适合手动的工具,最方便使用控制器,最醒目的显示器,最舒适的座椅,最舒适的工作姿势和操作程序,最有效最经济的作业方式和最舒适的工作环境,使得整个系统保持安全、可靠、高效、经济、效益最大化,系统最优化。

七、人机系统总体设计注意的四个方面:

1.注意人机功能的分配

2.注意人机匹配,包括显示器和人,控制器和人,显示器和控制器,环境与人的适应度等。

3.注意人机界面的设计。

4.注意完成对人机系统的评价。

八、安全防护装置的作用:

1.防止机械设备因超限运行而发生事故。

2.通过对系统进行自动监测与诊断的方式去避免或排除故障、避免事故发生。

3.防止人的误操作而引发的事故。

4.防止操作者误入危险区而设置的安全保护装置。

九、安全装置一般由传感元件、中间环节和执行机构组成。

第十章人-机-环境系统的分析与评价

一、“安全”“高效”“经济”是人机环境系统的综合效能准则。

二、故障树的分析法由建树、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组成。定性评价包括:

1.利用布尔代数简化事故树

2.求事故树的最小割集或最小径集

3.完成基本事

件的重要度分析 4.给出定性评价结论

定量评价包括:1.确定各基本事件的故障率或者失误率,并计算其发生的概率2.计算其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并将计算出的结果与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的事故发生概率作比较,要是两者不相符合,则需重新考虑故障树图是否正确

3.完成各基本事件的概率重要度分析和临界重要度分析。

三、经济性能的评价:1.研制经费 2.维护费用 3.训练费用 4.使用费用

四、综合评价指标Q=α

1×(安全)+α

2

×(高效)+α

3

×(经济)

五、系统建模的要求:1.真实性 2.简明性 3.通用性

六、连续性分析法是指综合运用感知类型、使用频率、作用负荷和适应性,分析评价信息传递的一种方法。连接形式有:人-机连接、机-机连接、人-人连接七、人机连接的方式主要有对应连接和逐次连接,对应连接是指所业者通过感受器官接受他人或机器发出的信息或作业者根据获得的信心进行操作而形成的作用关系。逐次连接指人在进行某一作用过程中,往往不是一次动作便能达到目的,而需要多次逐个的连续动作,这种形式称之为逐次连接。

八、连续性分析法的主要步骤:

1.根据人机系统的配置方法并使用上面规定的符号,画出连接关系图。

2.计算各联系链的链值

3.分析人机配置关系合理程度,检核各种链的功能效果。

4.通过上述方法分析并运用优化原则,对系统中不合理部分进行调整,使人与机器,人与人之间减少作业时的交叉环节和不合理关系。

九、故障树分析的内容:主要是由事件符号和逻辑符号组成的一种图形模式,用来分析人机系统中导致灾害事故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从而判明系统运行当中各种事故发生的途径和重点环节,为有效地控制事故提供了一个简洁而形象的途径。

子系统事故分析包括:1.系统可能发生的顶上事故 2.系统内固有的或者潜在的事故因素 3. 各个子系统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制约关系,即输入与输出的因果逻辑关系,并用专门的符号表示。4.计算系统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

十、故障树分析方法的作用:

1.可以发现和查明系统内固有的或者潜在的危险因素,明确系统的缺陷,为改进人机系统的安全设计与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提供有力的依据。

2.判明人机系统中事故发生的重点环节以及关键部位,为操作人员提供作业控制的要点。

3.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故,可以通过故障树全面分析事故的原因,充分吸取教训,以便合理拟定管理和防范措施。

十一、建造故障树的基本方法:

1.要正确确定顶上事件,针对分析对象的特点,抓住主要的危险事故,作为输出事件。

2.详细分析系统中各种事件的原因,对于每一个事件的形式都要给予定义,确定事件性质,并用相应的符号标出。

3.准确判明各种事故的因果逻辑关系,在资料充分的条件下,从顶上事件逐级向下分析展开,直到找出最基本的事故原因为止。

4.要对初步编成的事故树进行整理和简化,去除多余的事件和逻辑门

注:建立故障树的时候不允许逻辑门与逻辑门直接连接

十二、故障树定性分析的目的:找出顶上事件的原因,以及它的所有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以便于分析人员发现潜在的危险,发现设计薄弱环节,以便于该进。十三、人体差错率预测法(THERP)主要步骤:后续事件

1.弄清操作者的作业工序,将作业工序分解为基本作业过程。

2.把基本作业分解为作业因素。

3.计算各作业因素的可靠度γ

j

4.各作业因素的可靠度之积,便于得到作业工序的可靠度R

j

5.基本作业可靠度之积,便于得到作业工序的可靠度R

H

6.若用I减去可靠度,便于得到该工序的不可靠度(差错率)。

十四、事件树分析:在给定一个初因事件的情况下,分析该初因事件可能导致的各种事件序列结果,从而评价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事件树对于冗余设计、故障检测与防护设计的复杂系统,分析安全性和可靠性更为有效。

十五、事件树中各类事件的定义:

1.初因事件:可能引发系统安全性后果的系统内部故障或者外部的事件。

2.后续事件:初因事件后面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可能是系统功能设计中所决定的某些备用设施或者安全保证设施的启用,也可能是外部正常事件的发生。按一定顺序发展。

3.后果事件:由于初因事件和后续事件的发生或者不发生所构成的不同结果。

十六、事件树分析步骤:

1.确定初因事件。

2.建造事件树。

3.对于事件树进行定量分析。

十七、事件树简化原则:

1.当某一非正常事件的发生概率极低时候,可以不列入后续事件中。

2.当某一后续事件发生后,其后的其他事件无论发生与否均不能减缓该事件的后果时,该事件链结束。

十八、事件树的定量分析:

1.确定初因事件的概率

2.确定后续事件以及各后果事件发生的概率

3.评估各后果事件的风险

人机工程学分析报告

人机工程学分析报告 四川师范大学环境艺术设计刘明岳 对大学生寝室布局进行人机分析 一、背景:当今中国学生宿舍已公寓化,服务设施也在改进,有关资料了解我国高校寝室的洗舆区的情况。将使本文的评析更加有实际针对性。 二、分析及改进准备 1 (1)、浴洗室门的布局问题:门是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 首先,通常的门的宽度为900mm可提供两个人通行,但是我校寝室卫生间门的宽度为500mm,从理论上说卫生间的门本身有可能设定的比通常的门窄,很明显存在着人机问题。由于卫生间带有洗舆和热水的部分功能。平时进出接水端盆身体需要侧身行走,这样时久会造成身 心劳累。如图1-1所示 1-1图 当人们长时间这样行走会很疲劳,而且学校寝室大多数是 8人间。由于天气原因特别是冬天,特别是早上起床后需要热水,这会造成拥堵会给大家上课时间带来一定的影响。对于这 种情况分析后,总合考虑应当改进门的宽度。提高卫生间的利 用率。我初步设计了一个改进的方案如平面图1-2所示。

1-2平面图 (2)、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宽门的尺寸由原来的500mm增加到700mm。这样提高了卫生间门的基本功能利用率。也符合了人机工程学的人体舒适度。 2、(1)、洗舆区水池区如图3所示。分析洗舆水池中的人机关系可得出以下结论: 水池有点浅,在洗衣物时会造成衣服被水溅湿,弄湿衣鞋。 洗脸、刷牙、弯腰会徒增疲劳。中国百分位在90左右的人 都会穿增高鞋垫。 图3示 3、(1)、水池的改进图如图4所示。将水池高度由原来的800m m 提高了80m m这样减少了衣鞋的弄湿。同时也减轻人体的疲劳程 度。减少了地面的长期潮湿情况。

4平面图 4、(1)、寝室水龙只有一个如图5所示。这是人机工学中一出现的个严重的问题。八个人用一个水龙过于拥挤。不符合人机工 程学的舒适标准。 (2)、针对这种情况。在原来水龙头的位置不变的基础上。增 设了一个圆形水池,在墙的三角区 增设的有助于节约空间。同时将原来的水池区的尺寸由原来的长1500mm、高800mm、宽600m m g改到现在的长不变,高880m m、深450m m。 二、本次报告应用人机工程学的知识,对我校学生寝室洗舆 区进行人机分析并改进设计,通过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查找资料、解决问题。提出设计方案并加以总结。通过绘图软件的评析设计提高方案的精确度和可信度,设计方案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进具有可操作性和实际性。

1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是什么

1.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是什么? 人体特性的研究、人机系统的总体设计、工作场所和信息传递装置的设计、环境控制与安全保护设计 实测法(Measure method),实验法(Experiment method),分析法(Analysis),调查研究法(Survey),计算机仿真法(Simulation),感觉评价法(Sensory inspection),图示模拟和模型试验法(model) 2.简述坐姿作业空间设计的主要内容和采用的人体参数。 坐姿作业空间设计主要包括:工作台、工作座椅、人体活动余隙和作业范围等的尺寸和布局等. 其设计用人体参量(坐姿10个数据) 3.知觉的基本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和主观状况整体的反映。 人脑中产生的具体事物的印象总是由各种感觉综合而成的,没有反映个别属性的知觉,也就不可能有反映事物整体的感觉。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感觉到的事物个别属性越丰富、越精确,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完整,越正确。 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 4.信息编码的意义和方法是什么?分析操纵装置特征编码的方法和意义。 (形状、大小、颜色、标志) 5.仪表显示装置设计时主要考虑哪些方面?在各部分的设计中,主要考虑哪些影响因素?模拟(指针表盘等的设计) 数字(形状、格式、显示器) 6.脚操纵装置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形式、操纵方式、力量,尺寸、形状位置) 7.人与“机”特性的比较主要从哪些方面考虑? 速度,逻辑推理,计算,可靠性,连续性,灵活性,输入灵敏度,智力,操作处理能力,功率输出,综合能力,记忆 8.安全防护装置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举例说明这些原则的应用 a)以保护人身安全为出发点进行设计的原则。 b)安全防护装置必须安全可靠的原则。 c)安全防护装置与机械装备配套设计的原则。 d)简单、经济、方便的原则。 (举例:自己任意) 9.安全人机工程学对安全工程设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人体结构,匹配,结构及环境设计)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1

吉林建筑大学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人机工程学在轿车安全性设计中的应用 与分析 名姓 号学 级班安全121班 业专安全工程 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马池香

2015年6月19日 摘要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经济增长速度的大幅度提高,随着物质条件的优越,人们对现代化交通工具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加大,比如说轿车,以往,轿车只不过是少数人的特权产物,但是如今,他早就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为了大家外出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而且,所扮演的戏份也是越来越大。而轿车的设计,也要充分的的人机工程尤其是安全人机工程的角度来考虑轿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而消费者在购买的过程中也越来越看重这些,所以轿车内的设施与配置的设计与安全人机工程的联系也显得越来越举足轻重。 本设计主要针对于轿车,分析人机工程学在轿车安全性设计中的应用,通过主动与被动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在主动安全系统中,驾驶员与轿车构成了典型的人机系统,其中驾驶员是系统的核心,通过对人机工程学原理的应用对轿车进行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操纵装置、仪表显示装置和驾驶视野的设计,从而提高了车辆的主动安全性。

目录 第一章人机学的基本理 论 (1) 第二章轿车的显示装置设 计 (2) 2.1显示装置的概 念 (2) 2.2显示器的分类与选 择 (2) 2.3仪表显示器的设 计 (2) 2.3.1仪表显示装 置 (2) 2.3.2表盘的设 计 (3) 2.3.3 字符 ........................................................... 4 2.3.4 指针 ........................................................... 4 2.4信号灯显示装 置 (5) 2.5显示装置的布 置 (6) 第三章控制装置设计的人机分析及改 进 (8) 3.1方向盘的设计分 析 (8) 3.1.1 方向盘的角度设计 ............................................... 8 3.1.2方向盘的位置设 计 (9) 3.1.3方向盘大小的设计 ............................................... 10 3.2变速杆设计分 析 (10) 3.2.1变速杆的形状 ................................................... 10 3.2.2变速杆的高度及位置 ............................................. 11 3.2.3变速杆的操纵角度及位移 .........................................

人机工程学复习要点(个人总结仅供参考)

第一章 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1 自然观察法:研究者通过观察和记录自然情景下发生的行为来认识研究对象的一种方法 2实测法:借助实验器材进行实际测量的方法 3调查研究法:口头访问、问卷调查,直至精细评分以及心理和生理学分析判断与间接意见、档案和建议分析等 4计算机的仿真系统:数字环境中建立人体模型。可利用人体模型模仿人的特征和行为,描述人体尺度、形状和人的心理 5系统分析评价法:将人——物——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对系统进行分析、评价 人体工程学理论体系:人体工程学是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由多门科学相互交叉、综合、渗透、重构而形成的,是交互科学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 第二章 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人的感觉器官,眼耳鼻口皮肤接受内、外环境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脉冲,通过传输神经,将其传至大脑皮质感觉中枢,产生了感觉。感觉的基本特性为: 1适宜刺激:外部环境中有许多种能量形式,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都能对某一种特定的能量形式做出最敏感的反应。这种能够引起感觉器官有效反应的刺激称为适宜刺激。 2感觉阈(yù)限:人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外界的信号刺激,当这个刺激的强度较小时,尽管在物理上可以测到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某种反应,但人却没有感觉到,只有刺激强度逐渐增加到某一界限时,人才通过感觉器官获得了感觉。这种使人从没有到获得感觉的刺激强度的界限值,称为“刺激阈”。 3适应:感觉器官接受刺激后,如果刺激强度不变,则经过一段时间后,感觉会逐渐减小以致消失,这种现象称为“适应”。 4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各种感觉器官对其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都将因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影响而降低,这种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感觉的相互作用。 5对比:同一感受器官接受不同刺激时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对比。 6余觉:余觉是指当刺激取消以后,感觉还继续存在一极短时间的现象。 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和主观状况整体的反映。 知觉的选择性 把某些知觉对象从背景中优先区分出来,并予以清晰反映的特性,叫知觉选择性 从知觉背景中区分出知觉对象,一般取决于下列条件: 1对象和背景的差别 2对象的运动 3主观因素 知觉的整体性: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组织加工的过程。 知觉的理解性: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来理解当前知觉对象特征的过程。 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时,知觉映像仍能保持相对不变的特征,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安全人机工程学复习.doc

第一章 1.人机工程学是运用人的生理学、心理学和其他有关学科知识,使机器和人相互适应,创造舒适和安全的工作与环境条件,从而提高工效的一门科学 研究目的:考虑人的各种因素,要使人操作简便、省力、快速而准确,要使人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安全卫生和舒适,最终目的是为了使人机系统协调,保障安全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 研究内容:人的因素方面,机的因素方面,环境因素方面,人机系统的综合研究 研究方法:实测法,实验法,分析法,调查研究法,计算机仿真法,图示模拟和模型试验法,感觉评价法实验法是在实验室内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的,以引起研究对象相应变化来做出因果推论和变化预测的一种方法C 2.安墓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人机结合面的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以安全为目标,以工效为条件 研究对象:人、机、人机结合面三个安全因素。人——指活动的人体,即安全主体。机——包括劳动工具、机器(设备)、劳动手段和环境条件、原材料、工艺流程等所有与人相关的物质条件。人机结合面——人和机器在信息交换和功能上接触或互相影响的界面。 研究内容:除人机学所研究的内容以外,还研究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学科体系、人机结合面的安全标准依据、人机系统的安全设计等问题。 研究目的:对人、机、环境综合体建立合理的方案,人机功能分配更合理,有效地发挥人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为人提供安全卫生和舒适的环境,达到保障人的健康、舒适愉快地活动的目的,同时提高活动效率。 3.与工效人机工程学的区别:人机工程学被分解为安全人机工程学和工效人机工程学两个不同方向上的应用学科。区别在于着眼点和目标。 4.安全人机工程学与安全工程学的关系:安全人机工程学隶属于安全工程学,是其一个重要的分支,属于人体科学的应用科学范畴。 第二章 1.人体测量: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个体之间和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异,用以研究人的形态特征,从而为各种安全设计、工业设计和工程设计提供人体测量数据。 2.测量基准面:矢状面,正中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眼耳平面 3.水平作业域:水平作业是人于台面前,在台面上左右运动手皆所形成的轨迹范围。 4.垂直作业域:垂直作业是指手臂伸直,以肩关节为轴做上下运动所形成的范围。 5.人体生理学参数测量内容:1、最大耗氧量及氧债能力: (1)耗氧量和摄氧量,单位时间内,人体通过循环、呼吸系统摄入的氧气量称摄氧量;人体在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氧气量称耗氧量。一般情况下,摄氧量二耗氧 (2)氧债与劳动负荷:需氧量与实际供氧量之间的差额称为氧债;根据摄氧量和耗氧量之间的关系,可将人体负荷量分为:常量负荷、高量负荷、超量负荷。劳动负荷的大小不同,出现氧债的大小也不一致,劳动结束后恢复期的长短也不一样。 2、最大心率 3、搏出量与最大心脏输出 4、肌电图: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动作电位可通过点击引导出来,再经放大,记录即可得到很有价值的波形图,即所谓肌电图 5、呼吸量的测定 6、脉搏数的测定 7、发汗的测定 8、血液成分变化的测定 9、脑电图人脑生物电现象是自发和有节律性的,利用脑电波的频率和幅值可评价人脑的觉醒状态。在人机工程学研究领域内,常利用脑电波研究环境与人的关系,如噪声、室温、床类用具尺度及质地等对睡眠深度的影响;在作业领域,它与事故的发生和防止有密切的关系 6.人体测量数据的运用准则:大最小准则、可调性准则、平均准则、使用最新人体数据准则、地域性准则、功能修正与最小心理空间相结合准则、标准化准则、姿势与身材相关联准则、合理选择百分位和适用度准则 第三章 1.从形态和功能上将机体划分为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系统和神经系统共九个子系统。在人机系统中,人与机的沟通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其它的六个系统起到辅助和支持作用。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组成感觉和知觉 (1)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和主观状况整体的反映。其特征是:整体性、理解性、选择性、恒常性 感觉与知觉之间的关系:知觉不是对当前客观事物各种感觉的堆积,而是人们借助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当前事物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取,理解和解释的过程,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知觉就是这个缘故 2、视觉:三要素:可见光、视觉对象、视觉器官 视功能和特征:空间辨别,视野与视距,暗适应与亮适应,对比感度,视错觉,视觉运动规律 3、听觉听觉器官:耳(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人耳的听觉特征:人耳可听范围,人耳听声音的强度,方向敏感度,掩蔽效应:一个声音被另一个声音所掩盖的现象,称为掩蔽。一个声音的听阈因另一个声音的掩蔽作用而提高的效应,称为掩蔽效应。 4、人的嗅觉、味觉和肤觉效应 5.人的反应时间人从接受外界刺激到做出反应的时间叫做人的反应时间。它是由反应知觉时间和动作时间两部分组成。即: 6.研究反应时间对安全生产:研究作业时人的反应时间特点,对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反应时间长短与很多

安全人机工程学的概念

培训教案 培训教材:安全管理学 培训内容:安全人机工程学 培训时间:2014、9、12 15:00—16:00 培训教师:侯柏林 培训地点:热电总厂会议室 一、安全人机工程学的概念 安全人机工程学就是从安全的角度与着眼点研究人与机的关系的一门学科,其立足点放在安全上面,以活动过程中的人文实行保护为目的,主要阐述人与机保持什么样的关系,才能保证人的安全。也就就是说,在实现一定的生产效率的同时,如何最大限度地保障人的安全健康与舒适愉快。这主要就是从活动者的生理、心理、生物力学的需要与可能等诸因素,去着重研究人从事生产或其她活动过程中在实现一定活动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免受外界因素的作用机理.为预防与消除危害的标准与方法提供科学依据,从而达到实现安全卫生的目的,确保人类能在安全健康、舒适愉快的条件与环境中从事各项活动。 安全人机工程学侧重于人与机的安全、减少差错、缓解疲劳等课题的研究。二、人机工程学的发展历程

人机工程学在欧洲就是以劳动科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英国就是欧洲开展人机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于1950年成立了英国人机学研究会,1957年创办会刊 《Ergonomics》。美国于1957年成立人类因素工程学会,同时发行了会刊。日本于1963年成立日本人间工学研究会。苏联、德国、法国、荷兰、瑞典、丹麦、芬兰、澳大利亚等国也先后开展了人机工程学的研究。1960年成立国际人机学协会。我国进入80年代以后,也开始人机工程学的研究。 关于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命名,各国有所不同,侧重点也各不相同。欧洲称作Ergonomics(人机学),美国称作Human Engineering(人类工程学)与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人类因素工程学),日本称为人间工学,目前普遍采用的就是 Ergonomics,我国曾译为人类工效学,人机工程学、人机学等。 三、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内容 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内容大体包括: 1. 研究人机之间分工及其相互适应问题。分工要根据两者各自特征,发挥各自 的优势,达到高效、安全、舒适、健康的目的。 2. 研究信息传递过程。人与机器在操作过程中要不断传递信息,因此,机器上各 种显示器、控制器要设计得适合于人使用。 3. 研究作业环境,创造安全的条件。生产场所有各种各样的环境条件,例如高 温、高湿、振动、噪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工作地的状况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人的健康。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的目标,就是要将这些因素控制在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使环境条件符合人的生理与心理要求,从而使操作者感到舒适与安全。 4. 研究安全装置。许多设备都有“危区”,若无安全装置、屏障、隔板、外壳、 将危区与人体隔开,便可能对人产生伤害。因此,设计可靠的安全装置,就是安全人机工程学的任务。 5. 选择合适的操作者。人的个体差异,使操作者对工作的适应程度不同。在人 事安排上,要研究人机关系的协调性,人适其职,才有利于安全生产。 6. 研究生产过程中,操作者疲劳的特点以及减轻疲劳与紧张度的措施。 7. 研究人机系统的可靠性,保证人机系统的安全。研究事故的预防与危险情况的控制。 四、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的科学对象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总结及 学习体会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总结及学习体会 课程重点内容总结如下: 第1章绪论 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与机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机”主要是指人造产品,包括用品、器械、界面乃至建筑等:“人”是这些产品的使用者和操作者;“环境”则包括影响人与产品发生作用的温度、湿度、照明、和噪声等外部因素。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范畴:1.系统中的人的因素2、人机系统的总体设计3、研究作业场所设计和改善 4、研究作业环境及其改善 5、研究作业及其改善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1、实测法 2、观察法 3、试验法 4、模拟和模型试验法 5、分析法 6、调查法 7、感觉评价法 8、心理测验法 9、计算机仿真法 第2章人体的基本数据与应用 人体尺度是产品体量和空间环境设计的基础依据,合理的设计首先是符合人的形态和尺寸,是人感到方便和舒适。体测量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是用测量和观察的方法来描述人类的体质特征状况。常用人体尺度数据,GB10000-1988《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是1989年7月开始实施的我国成年人人体尺度国家标准。该标准根据人机工程学要求提供了我国成年人人体尺寸的基础数据,它适用于工业产品设计、建筑设计、军事工业以及工业的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及劳动安全保护。 人体尺度数据的应用:在不同的情境下,有3种基本原则可以遵循:1.极端设计原则在不涉及使用者健康和安全时,设计应该尽量适合于尽可能多的使用者,选用适当偏离极端百分位的第5位和第95百分位作为界限值较为适宜。 2、可调范围设计的原则为了使设计尽可能多的使用者,有时会使设计对象的特定性质可在一定范围内调整,此时通常使用从第5百分位的女性尺度到第95百分位的男性尺度作为可调整的范围。 3、平均设计原则虽然绝大多数的人的尺度并不是所有人的尺度的平均值,但一些具有应用普遍性的设计可以采用第50百分位的人体尺度数

人体工程学总结

人体工程学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构造尺寸:也叫静态的人体尺寸,它是被测者处于静止的站姿或坐姿的状态下测量的到的数据。 2.功能尺寸:也叫动态的人体尺寸,是被测者在进行某种功能活动时肢体所能达到的空间范围。 简答论述 1.人体工程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人适应机器。主要集中在从心理学的角度,选择和培训操作者,使人能更好的适应机器。 2)第二阶段:机器适应人。机器为人服务,机器适应人的要求。 3)第三阶段:人—机—环境相互协调。 2.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1)自然观察法——通过观察和记录自然情况下发生的现象来认识研究对象的一种方法。2)实测法——借助辅助仪器进行测量的方法。 3)实验法 4)分析法——对人机系统已取得的资料和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的一种方法。 3.人体工程学研究要遵循的原则: 1)物理的原则,如重心原理等。在处理时,以人为主来进行,而在效率上又要遵从物理原则。 2)生理和心理兼顾的原则。 3)考虑环境的原则。人——机——环境的系统研究绝对不能离开环境。 4.人体测量的内容有哪些: 1)形态测量:数据分为人体构造的功能尺寸和人体功能上的动态尺寸。 2)运动测量:如动作范围,动作过程等。 3)生理测量:人的生理主要指标,如疲劳测定,触觉测定等。 5.人体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工作系统中的人,包括人体尺寸,直觉和感觉的能力环境对人的影响以及人的习惯与差异等。 2)工作系统中直接由人使用的机械部分如何适应人的使用,包括显示器,操纵器和机具。3)环境与人的使用。环境包括普通环境和特殊环境,普通环境是室内的照明,温湿度等。特殊环境如高温高压,辐射和污染等环境。 6.人体工程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 从环境意识的角度看,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在于通过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正确认识,使一切环境更适合人类的生活需要,进而使人和环境达到完美的统一。人体工

安全人机工程学总结

人机工程学总结 虽然人机工程学这门课不是我们的必修课,但是我却觉得它不但与我们的专业有关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非常重要的。它让我们懂得并学会考虑使我们设计的产品和人以及它所处的环境要协调统一,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满足安全与舒适的要求,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这对以后的产品设计有积极正面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实践的需要,现在的消费者更注重舒适度和安全性,厂商也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将“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作为宣传点,特别是家具、汽车等与人体直接接触或人命关天的产品。那么什么是人机工程学呢,下面我就对它做一个较为全面的总结。 一、综述 人机工程学是以人的生理、心理特性为依据,应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分析研究人与产品、人与环境以及产品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设计操作简便省力、安全、舒适,人—机—环境的配合达到最佳状态的工程系统提供理论和方法的学科。它研究的对象是产品设计中与人有关的问题,将人的需求和能力置于设计技术体系的核心位置。目的是为产品、系统和环境的设计提供与人相关的科学数据。追求实现人类和技术完美和谐融合的目标。 它研究的内容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重点。人体工学的三大学科支柱是人类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它分为宏观人机工程学(从系统科学和心理学发展而来主要研究工作人和系统的集体表现与行为特征)和微观人机工程光学(研究工作个体的特征主要研究工具、工作区域规划、人的能力、作业环境等),但二者没有明确的界限。 二、人体的基本数据及应用 人体测量数据的种类分为形态测量(主要包括人体尺寸、体重体型、体积表面积等)、生理测量(主要包括知觉反应、肢力、体能、疲劳及生理节律等)、运动测量(主要包括动作范围、各种运动特性等)。测量常用计算函数有:1、均值 样本的均值为: 2、方差 描述测量数据在中心位置上下波动成都差异的值: 3、标准差 方差的开方: 4、抽样误差 全部样本均值的标准差 计算公式为: 三、设计的准备知识 (一)人体感觉与信息处理 本种知识为人机工学设计和人体生理学、心理学打下基础,对设计有着根本的影响。主要讲述了人体感知外部世界所必需的感觉与直觉、视觉、听觉、肤觉等相关知识,还有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等,内容较多而杂,在这就不一一详细叙述了。中枢神经系统主要讲了它的组成及部位和功能。感觉系统主要讲了视觉的产生、视觉的三要素、视野、视角、视觉特征,听觉的组成和声音的度量(频率和强度),皮肤感觉的压力觉、痛觉和温∑==n i i x n X 11)(112122x n x n s n i i --=∑=)(11212x n x n s n i i d --=∑=n S S D x =

安全人机工程学知识点

人机工程学定义:研究各种工作环境中人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人在工作、生活中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科学。 国内学者一般认为:人机工程学是运用人的生理学、心理学和其他有关科学知识,使机器和人相互适应,创造舒适和安全的工作与环境条件,从而提高功效的一门科学。 我国1979年出版的《辞海》对人机工程学给出了如下定义,即人机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是运用人体测量学、生理学、心理学和生物力学以及工程学等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综合地进行人体结构、功能、心理以及研究控制台上各个仪表的最佳位置。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目的: 1、设计机器和设备及工艺流程、工具以及信息传递装置与信息控制设备时,必须考虑人的各种因素—生理和心理的及人体测量参数、生物力学的需要与可能; 2、要使人操作简便、省力、快速而准确; 3、要使人的工作条件和工作换环境安全卫生和舒适; 4、最终目的是为了是人机系统细条,保障安全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 1、人的因素方面,主要包括人体生理、心理、人体测量级及生物力学; 2、机的因素方面,主要包括显示器和控制器等物的设计; 3、环境因素方面,驻澳包括采光、照明、尘毒、噪声等对人身心产生影响的因素; 4、人机系统的综合研究:研究人机系统的整体设计;岗位设计;显示器设计;控制器设计;环境设计;作业方法及人机系统的组织管理等。 研究方法:人体尺寸实测法、心理实测法、实验法、分析法、调查研究法、计算机仿真法、图示模拟和模型试验法、感觉评价法。 世界上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就在客观需要的条件下,提出了“操作方法”课题,如进行过“铁锹作业试验研究”、“砌砖作业实验”、“肌肉疲劳试验”。 安全人机工程学可以定义为: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人机接合面的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安全人机工程学主要是从安全的角度和以人机工程学中的安全为着眼点进行研究的,其研究对象是人、机和人机接合面三个安全因素。 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内容: 安全人机工程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对上述综合体建立合理的方案,更好地在人机之间合理的分配功能,使人和机有机结合,有效地发挥人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为人提供安全卫生和舒适的环境,达到保障人的健康、舒适、愉快地活动的目的,同时提高活动效率。 人机工程学被分为安全人机工程学和功效人机工程学,其区别是: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以人的安全健康与舒适愉快(即要求机适合人)的前提下,保证工作效率;而功效人机工程学则是从工作效率的角度和着眼点侧重于用人保证机的作用,立足与设备的效应,在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效应仪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下,保证活动者必要的安全卫生条件和活动环境。 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内容,即安全人机工程学的任务是为工程技术设计者提供人体的数据与要求,包括:1、人体的安全阀值(不致伤害的高低限度和环境要求);2、人体的允许范围(不影响工作的效率)即各种承受能力; 3、人体的舒适范围(最佳状态); 4、各种安全防护设施必须适合于人使用时的各种要求等。以这些数据和要求指导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具体工程设计,从而在实现生产效率的同时确保劳动者的安全。 P24页计算题 氧债与劳动负荷:劳动开始时,由于人体呼吸,循环机能跟不上氧需,致使肌肉在缺氧的状态下活动,这种供氧量与需氧量的差值,称为氧债。 常量负荷:指劳动时摄氧量与需氧量保持平衡的负荷,即需氧量小于最大摄氧量的各种负荷。此时,只有作业开始2~3min内,由于呼吸和循环系统的活动暂时不能适应氧需,略欠了氧需。其后转入稳定状态,这是人体可以持久作业的最理想的状态。稳定状态结束后,归还所欠氧债。 高量负荷:指需氧量已接近或等于最大摄氧量的负荷。此时,氧债也是在氧需量上升期间出现,到达最大摄氧量后,便维持稳定状态。 超量负荷:若劳动强度过大,需氧量超过最大摄氧量,人体一直在缺氧状态下活动形成较大的氧亏,处于“假稳定状态”下的负荷。由于机体负担的氧债能力有限,活动不能持久。而且劳动结束后,人体还要继续维持较高的

人机工程学课程总结.

人机工程学学习心得 人机工程学是我们专业限选课,从第一周开课,每周两节课,到第九周结课。从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我深切的感悟到,人体工程学与我们车辆专业或者说是机械专业以及设计的相关性。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更加了解到作为一个设计者,再设计产品时不仅要注意产品的性能,还要考虑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人和所设计的产品及他们所处的环境的协调及统一,提高产品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尽量满足舒适和安全的使用要求,以实现“ 以人为本” 的人性化设计思想,使我们在设计方面得到了启迪和发展,使我们对车辆外形设计、车辆内部座椅等的设计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一、人机工程学的定义 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厂商将“以人为本”、“人体工学的设计”作为产品的特点来进行广告宣传,特别是计算机和家具等与人体直接接触的产品更为突出。实际上,让机器及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设计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使得人能够在舒适和便捷的条件下工作和生活,人机工程学就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产生的一门工程化的科学。 所谓人机工程学,亦即是应用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人体结构特征和机能特征进行研究,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尺寸、重量、体表面积、比重、重心以及人体各部分在活动时的相互关系和可及范围等人体结构特征参数;还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出力范围、活动范围、动作速度、动作频率、重心变化以及动作时的习惯等人体机能特征参数,分析人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肤觉等感觉器官的机能特性;分析人在各种劳动时的生理变化、能量消耗、疲劳机理以及人对各种劳动负荷的适应能力;探讨人在工作中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等。 人机工程学的范围是很广泛的,其基础学科是研究人的生理、心理。就是实用科学,把技术科学直接应用的实际的操作之中,也是人体工程的本源之处。人机工程学以人为最根本、最直接的研究、服务的对象,所以一切信息必须从人的自身中去获得,综合了这些信息才能做出判断。人类工程学是与人相关的科学信

人机工程学论文

汽车座椅设计 一.舒适驾驶首要在于座椅设计 通过对汽车座椅设计中的人机因素即尺度、形态、功能、色彩四方面的具体分析,人机工程学在汽车座椅设计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为确定汽车车空间范围提供依据。 2、为设计汽车座椅提供依据。 3、为确定感觉器官的适应能力提供依据。 二.人(驾驶员)坐姿生理特性分析 1.坐姿脊柱形状 人坐着时,身体主要由脊柱、骨盆、腿和脚支承,脊柱是构成人体的中轴,位于人体背部中央。只有座椅的结构和尺寸设计使驾驶员的脊柱形态接近于正常自然状态,才会减少腰椎的负荷以及腰背部肌肉的负荷,防止驾驶疲劳发生。 2.坐姿体压分布 当座椅上的人处于坐姿状态时,人的身体重量作用于座垫和靠背上的压力分布称作坐姿的体压分布。坐姿体压分布包括座垫上的体压分布和靠背上的体压分布两部分。 (1)坐垫上的体压分布

图1 坐姿时坐垫上的体压分布 (2)靠背上的体压分布 靠背上的体压分布也以不均匀分布,压力相对集中在肩胛骨和腰椎两个部位。从这两个部位向外,压力应逐步降低。 图2 坐姿时靠背上的体压分布 3.人体对车内震动,微气候的反应 (1)人体对震动的反应 驾驶员坐在行使中的汽车上所承受的振动属于全身振动的范畴。外界振动传入人体时所引起的增大或减弱效应与身体在振动系统中的姿势有关,一般来说,坐姿工作时,由于人腿的减振作用大大降低,

抗振性要比站姿工作时差,特别是脊柱和胃部受到振动的损害,因此坐姿作业者容易产生脊柱损伤和胃病这两种职业病。 振动对驾驶员操作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视觉作业效率的下降和操作动作准确性变差。另外人体在振动环境中会加速疲劳过程。当振动环境中的振动特性处于人体神经系统的敏感区域时,这种刺激频繁传入大脑皮质,引起大脑皮质细胞兴奋。当达到一定限度时,皮质细胞的工作强度将减弱,人就会感到疲劳,工作效率明显下降。 (2)环境变化对人的影响 驾驶员在驾驶状态下的舒适温度为18℃~23℃,舒适湿度为40%~60%,代谢量为1.0~2.0met。座椅对人体热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座椅表面的温度和湿度。座椅表面的温湿度特性将影响人体背部、臀部、下体等部位的散热性能及皮肤的呼吸功能,当其温湿度特性与人体生理机能不适应时将引起人体局部不快感,从而促使人体疲劳的形成。 三.汽车座椅的人机工程设计 汽车驾驶座椅的人机工程学分析,安全舒适的汽车驾驶座椅的设计必须满足以下要求:意识坐姿舒适性(静态舒适性);二是振动舒适性(动态舒适性);三是操作舒适性;四是安全性(包括主动安全性及被动安全性两个方面)。 1.座椅结构的设计:驾驶座椅结构设计的研究把注意力集中在人体生理结构特点对驾驶舒适程度的影响上,寻求最佳的座椅结构形式、尺寸、轮廓形状及材料选择。

安全人机工程学复习要点

安全人机工程学复习要点 1.什么是眩光,怎样防止眩光?? 眩光的定义:当视野内出现亮度过高或对比度过大时,产生的刺眼、耀眼的强烈光线称为眩光 避免眩光现象-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限制直接眩光①限制光源亮度②减小窗户眩光 (2)控制反射眩光①合理布置光源②合理安排工作人员的工作位置③合理选用工作面材质④采用大面积和低亮度的灯具 (3)控制对比眩光适当提高环境亮度,减少物体亮度与背景亮度对比,防止产生对比眩光 2.简述安全人机工程学在安全工程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 安全人机工程学是安全工程学学科体系的一部分。安全科学体系有四部分组成:安全设备工程学、安全人机工程学、安全系统工程学、安全管理工程学;安全人机工程学是实现安全工程学的科学依据和最活跃的人的作用因素,它与其他三个字系统相互交叉、渗透、影响、制约、互为补充,从而构成了安全工程学这一整体。 3.如何选用百分位和适用度??(课本44-45) 确定设计对象的功能尺寸的主要依据是人体尺寸百分位数,而它的选用又与设计对象的类型密切相关。首先应确定所设计的对象是属于哪一类型;在确认所设计的产品类型及其等级之后,选择人体尺寸百分位数的依据是适用度。人机工程学设计中的适用度,是指所设计

产品在尺寸上能满足多少人使用,通常以适合使用的人数占使用者群体的百分比表示。适用度的确定应根据所设计产品使用者总体的人体尺寸差异性、制造该类产品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等因素进行综合优化。下面为网上答案仅供参考(常见设计和人体数据百分位选择依据有(1)凡间距类设计常取第95百分位的人体数据;(2 )凡净空高度类设计常取第99百分位的人体数据;(3)凡属于可及距离类设计一般应使用低百分位数据;(4)座面高度类设计常取第5百分位的人体数据;(5)隔断类设计则视情况而定;(6)公共场所工作台面高度类设计从女子第5百分位到男子第95百分位数据) 4.试述工作空间设计的一般原则?? (1)根据生产任务和人的作业要求,首先应总体考虑生产现场的布局,避免在某个局部的空间范围内的机器、设备、工具和人员过于密集,造成空间劳动负荷过大,然后再进行各局部之间的协调。(2)工作空间设计要着眼于人,落实与设备。也就是首先要考虑人的需要看,位操作者创造舒适的作业条件,再把有关的作业对象进行合理的排列布置。否则会使操作者承受额外的心理和体力上的负担,其结果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而且往往不经济,也不安全。(3)考虑人的活动特性时,必须考虑人的认知特点和人体动作的自然性、同时性、对称性、节奏性、规律性、经济性和安全性;在应用有关人体测量数据设计工作空间时,必须保证至少在90%的操作者中具有适应性、兼容性和可达性。 5.试述人机系统的构成及人机三要素(百度文库原题)

(完整版)安全人机工程学测试题及答案

湖南工程学院安全人机工程学测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安全人机工程学 2、人机结合面 3、人机功能分配 4、反应时间 5、安全色 6、人误 二、填空题:(共13小题,共26分) 1、人机工程学的分支有____人机工程学和____人机工程学。(2分) 2、人所接受的信息中____觉信息所占比例最大、____觉信息次之。(2分) 3、人的认知可靠性模型将人的行为分为____、____和____三种类型。(3分) 4、若男性身高的第5百分位数为158.3CM则有____%男性身高大于158.3CM。(2分) 5、若女性身高的第95百分位数为165.9CM则有____%女性身高大于等于165.9CM。(2分) 6、人体测量的数据常以百分位数来表示人体尺寸等级,最常用的是以第____、第____、第____三种百分位数来表示。(3分) 7、人的感觉按感觉器官分类共有8种,通过眼,耳,鼻,舌、肤五个器官产生的感觉称为“五感”,此外还有____、____、____等。(3分) 8、感觉器官经过连续刺激一段时间后,敏感性会降低,产生____。所谓“久居兰室而不闻其香”就是这个原因。(1分) 9、当人的视野中有极强的亮度对比时,由光源直射出或由光滑表面的反射出的刺激或耀眼的强烈光线,称为____。(2分) 10、提高作业的____是减轻疲劳、提高作业安全可靠性的根本措施。(1分) 11、经验人机工程学时期的三项著名试验是____、____、____。(3分) 12、大脑Ⅲ级觉醒水平是最佳觉醒状态,其维持时间约____分钟。(1分) 13、由于生理、心理及各种光、形、色等因素的影响,人在视觉过程中,会产生____等现象。(1分) 三、问答题:(共6小题,共50分) 1、人机功能分配的原则有哪些?(8分) 2、简述提高机器设备可靠性的方法。(8分)

人机工程学实践报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实践报告 课程名称:工业设计应用人机工程学实践项目:人机工程学社会实践报告专业班级:工业设计12-2班 姓名: 学号:

实践原理 所谓人机工程学,亦即是应用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人体结构特征和机能特征进行研究,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尺寸、重量、体表面积、比重、重心以及人体各部分在活动时的相互关系和可及范围等人体结构特征参数;还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出力范围、以及动作时的习惯等人体机能特征参数,分析人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肤觉等感觉器官的机能特性;分析人在各种劳动时的生理变化、能量消耗、疲劳机理以及人对各种劳动负荷的适应能力;探讨人在工作中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等。那么,对于一件产品是如何来评价它在人机工程学方面是否符合规范呢以德国Sturlgart设计中心为例,在评选每年优良产品时,人机工程上所设定的标准为: 1)产品与人体的尺寸、形状及用力是否配合; 2)产品是否顺手和方便使用; 3)是否能防止使用者操作时意外的伤害和错用时产生的危险; 4)各操作单元是否实用;各元件在安置上能否使其意义毫无疑问的被辨认; 5)产品是否便于清洗、保养及修理。 人机工程学因素往往是企业提高其竞争力的手法之一。若说“人性化产品”是与“人”合为一体的产品设计,“人机工程因素”则是设计工业产品时的人机界面所必须考虑的因素。在我国即将加入WTO所面临的冲击下,中国的制造业无不是严阵以待,企图在竞争中保持优势。管理大师麦克·波特(MICHAEL PORTER)曾说过,企业具备竞争优势的两个方式,一是扩大生产规模,走向规模经济,才能占有成本上的优势;另一个便是创造企业或产品的附加值,制造消费者趋之若鹜的心理。在现今产品和质量逐步提高,且消费者对商品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各产品制造商们无不力求突破,希望能出奇制胜,打动消费者的心。拿当今世界上提出的“健康”人机工程学的新要求为例,即是用某些考虑人机因素的辅助性产品,如:电动腰靠、紫外线阻隔(UV、CUT)等来提高产品人性化的层次,籍此创造其他品牌无法模仿的优势,而赢得消费者青睐的。 究竟什么样的产品需要人机工程呢在设计上又如何表现,才能成为符合人机工程学的产品呢 工业设计师指出,就电脑的相关部件和设备而言,如键盘、鼠标等输入装置,因使用者可能长时间利用其从事工作或娱乐,接触的时间较长,在使用时也可能十分投入。因此,人机工程学就成了设计上最主要的条件之一。 二、实践目的 通过本次课外实践,了解市场上现有产品的人机工程学的应用情况,并了解到人机工程学的应用目的,即根据人的生理,行为,认知,心理以及等情感各方面的特性,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人与产品,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合理的设计和安排人们生产与生活中的信息显示,操作控制,作业器具,作业空间,作业方式,作业环境,以保障人的安全与健康,提高人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实现人的舒适与愉悦,使人,机环境的配合达到最佳状态。

安全人机工程学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 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人机结合面的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以安全为目标,以工效为条件 研究对象——人、机、人机结合面三个安全因素。人——指活动的人体,即安全主体。机——包括劳动工具、机器(设备)、劳动手段和环境条件、原材料、工艺流程等所有与人相关的物质条件。人机结合面——人和机器在信息交换和功能上接触或互相影响的界面。 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 除人机学所研究的内容以外,还研究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学科体系、人机结合面的安全标准依据、人机系统的安全设计等问题。1)研究人机系统中人的各种特性;2)研究人机功能合理分配;3)各种人机界面的研究;4)作业方法与作业负荷研究; 5)作业空间的分析研究;6)事故及其预防的研究; 研究目的 对人、机、环境综合体建立合理的方案,人机功能分配更合理,有效地发挥人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为人提供安全卫生和舒适的环境,达到保障人的健康、舒适愉快地活动的目的,同时提高活动效率。 第二章 人体测量: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个体之间和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异,用以研究人的形态特征,从而为各种安全设计、工业设计和工程设计提供人体测量数据。 1、最大耗氧量及氧债能力 耗氧量和摄氧量 人体为了维持生理活动,必须通过氧化能源物质获得能量。 体内单位时间内所需要的氧气量叫做需氧量;成人静止时需0.2~0.3L/min; 单位时间内,人体通过循环、呼吸系统摄入的氧气量称摄氧量;人体在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氧气量称耗氧量。 一般情况下,摄氧量=耗氧 氧债与劳动负荷 需氧量与实际供氧量之间的差额称为氧债;根据摄氧量和耗氧量之间的关系,可将人体负荷量分为:常量负荷、高量负荷、超量负荷。劳动负荷的大小不同,出现氧债的大小也不一致,劳动结束后恢复期的长短也不一样。 2、最大心率单位时间内心室跳动的次数称为心率;正常时为75次/分;当人体达到最大负荷时,心室每分钟的跳动次数称最大心率;HRmax=209.2-0.75A 3、搏出量与最大心脏输出心脏每次搏动从左心室注入主动脉的血液量称为搏出量;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从左心室射出的血液量Q,叫做心脏输出量。最大心脏输出量:Q max=6.5+4.35VO2max 4、血压 v血管内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多指血液在体循环中的动脉血压;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的最高值—收缩压: 100~120mmHg;v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的最低值—舒张压:60~80mmHg; 5、呼吸 6、肌电图 7、脉搏数的测定 8、发汗量的测定 9、血液成分变化的测定 10、脑电图人脑生物电现象是自发和有节律性的,利用脑电波的频率和幅值可评价人脑的觉醒状态。在人机工程学研究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