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20届高三政治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

湖南省2020届高三政治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
湖南省2020届高三政治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

湖南省2020届高三政治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数字货币(DIGICCY)不同于虚拟货币,它能用于真实的商品和服务交易,而不局限在网络游戏中。相对于传统货币,数字货币有着明显的优势,包括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安全性等。数字货币是价值的一种数据表现形式,通过数据进行交易并发挥交易媒介、记账单位及价值储存等功能。下列对数字货币认识正确的是

①既非常方便又十分安全②加速货币的流通,增加货币的购买力

③减少经济活动中洗钱、逃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④有效降低货币发行、流通的成本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1

3.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如图所示,某商品的均衡价格由E0变化为E1;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经济现象可能会导致这种变化的是(P表示价格,Q表示数量,D、S、E0、D1、S1、E1分别表示需求、供给、均衡价格及变化后的需求、供给曲线、均衡价格)

①伴随着产业升级,我国的5G产业正迎来“春天”,引起5G手机价格变化

②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某环保产品行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引起该产品价格变化

③我国汽车消费快速增长,钢铁行业重复建设,引起钢材价格变化

④国家下调贷款基准利率,棉农积极性高涨,引起棉花价格变化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4.2020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无疑是中国经济的“黑天鹅”。疫情对一些传统行业冲击较大,而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这启示我们

A.要放开物流限制,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发展

B.要加大对传统产业的保护,免除企业债务负担

C.要组织务工人员跨区返岗,加快企业复工复产

D.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15.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印发通知,自2020年1月1日起,调整部分商品进口关税,以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这一政策的传导路径是

①降低部分日用消费品进口税率→优化进口结构→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

②降低信息技术产品最惠国税率→提高产品质量→拓展贸易发展的新空间

③对某些药品的原料实施零关税→降低进口成本→降低用药成本

④降低先进技术等进口暂定税率→提高经济效益→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6.城市少数民族社区融入建设是少数民族社会融入的基础和前提。某市不断创新少数民族社区融入工作模式,加强三项工作: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多办实事好事工作、创先争优工作:建立三个机制:民族关系监测评价处置机制、民族团结进步激励机制、民族关系正确协调机制。这一少数民族社区融入工作模式

①有利于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当家作主的地位

③创新了基层民主管理组织形式,将社区自治提升到新水平

④扩大了社区自治范围,重新赋予社区少数民族民主管理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某市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中,深入开展“开门纳谏”工作,成立专门机构,开通专线电话、电子信箱、微信留言板:在市党建网开通“民意直通车”,受理群众来函来信,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建议。上述做法

①畅通监督渠道,便于各民主党派参与执政②拓宽群众参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

③强化使命担当,增强党员干部宗旨意识④坚持从严治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8.2019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中美关系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两国如何相处直接关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四十年来双边关系的发展轨迹表明,两国不是战略对手,而是重要伙伴,中美合作是两国的最佳选择。上述材料表明

①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②中美两国应该共同发挥领导作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中美两国的合作符合时代潮流,符合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

④中美两国应加强合作,共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充分发挥礼仪礼节的教化作用,制定国家礼仪规程,完善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规范开展升国旗、奏唱国歌、入党入团入队等仪式,强化仪式感、参与感、现代感。充分利用重要传统节日、重大节庆和纪念日,组织开展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丰富道德体验、增进道德情感。这说明

①文化符号是文化的物质载体,创新了文化传播的途径

②礼仪礼节是道德素养的体现,也是道德实践的载体之一

③国家礼仪可增强人们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充满仪式感的文化活动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20.黃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从大禹治水到康熙帝把“河务、漕运”刻在宫廷的柱子上……一个朝代接一个朝代,人们孜孜求索,同黄河水患作斗争,不屈不挠、顽强拼搏。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沿黄军民和黄河建设者开展了大规模的黄河治理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彻底扭转了历史上三年两决口的悲剧,取得了岁岁安澜的伟大胜利,展现了“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黄河精神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③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④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有利于凝魂聚气、强基固本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1.以下漫画主要讽刺了

①否认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②脱离生活实际的经验主义错误

③脱离实际主观臆造事物联系的错误④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2.“超光速”现象是一种量子纠缠现象,它颠覆了我们固有的认识,碾碎了我们既有的物理

知识,打破了宏观世界的自然规律。爱因斯坦曾怀疑量子纠缠现象的存在。1964年,物理学家约翰·贝尔对近距离量子纠缠进行了成功测试。2017年6月,我国科学家完成了千公里级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实验。这体现了

①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建立事物新的联系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事物发展的道路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④辩证法的本质是革命的、批判的和创新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3.2020年3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劳动教育进行了纲领性阐述,科学回答了“树立什么样的劳动观”这一重大问题。之所以要回答这一重大问题的唯物史观依据是

①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②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③正确的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应上层建筑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材料一 2015-2019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

注:按2019年脱贫标准,截止到2019年底全国未脱贫人口551万,未脱贫县52个。

材料二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农”工作成效。为补上“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

领城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中提出优先保障“三农”投入;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三农”投入力度,中央和省级各部门要根据补短板的需要优化涉农资金使用结构。调整完善农机购置补贴范围,赋予省级更大自主权。强化对“三农”信贷的货币、财税、监管政策正向激励,给予低成本资金支持,提高风险容忍度,优化精准奖补措施。抓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落实,督促保险机构及时足额理赔,优化“保险+期货”试点模式,继续推进农产品期货期权品种上市。

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家优先保障“三农”投入的举措是如何补齐“三农”短板、助推“三农”发展的?(14分)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H市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开展“中国之治”。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切实维护宽松和谐的准入环境、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和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努力打造软环境的硬支撑,为市场主体送上创业“定心丸”;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重新组建、优化职责的33家部门(单位)陆续挂牌,明确了职责边界,理顺了权责关系,更好地承担起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管理社会事务、服务人民群众的重大职责。同时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完善行政问责制度,坚决防止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将一项项制度法规从“纸上”落到“地上”,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指出H市的“中国之治”为我们提供哪些可复制的成功经验。(12分)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保护野生动物,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文明与野蛮之间,只隔了一个野味的距离。前有“非典”,现有新冠肺炎疫情,因滥食用野生动物给我们带来的教训是深刻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人民群众对食用野生动物、非法交易野生动物的行为深恶痛绝,禁食野生动物逐渐成为全民的共识。

禁食野生动物不仅对生态文明建设、传承天人合一的优良传统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提升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也有重要意义。

2020年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和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学校、新闻媒体等社会各方面,都应当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全社会成员要自觉增强生态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意识,移风易俗,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1)禁食野生动物成为全民的共识对提升中华民族文明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禁食野生动物为什么会逐渐成为全民的共识。(10分)

(3)结合材料,请你为“如何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拟三条宜传标语。(6分)

2020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政治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38.(1)2015—2019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大幅度减少(2分),说明我国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或我们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但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2分)。

(2)①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对“三农”投入力度,优化资金使用结构,弥补农业、农村发展中的资金不足;

②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机制,减轻农户负担,扩大农机使用范围,提高农业生产率;

③综合运用财政和货币等经济政策,积极引导和调节农业生产;

④落实农业保险政策,创新农产品风险管理,保护农户利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⑤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发挥财政的作用,补齐“三农”短板、助推“三农”发展。

(每点2分,共10分。评分建议:必须围绕背景材料,灵活转换、用词准确,反之不能给分)

39.①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在“中国之治”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②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强市场监管,建设服务型政府;

③深化机构改革,明确主体责任,正确履行职能,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和行政效能;

④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每点3分,共12分)

40.(1)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禁食野生动物成为全民的共识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②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禁食野生动物成为全民的共识有利于传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增强文化自信;

③禁食野生动物成为全民的共识,有利于增强人们的公共安全卫生意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禁食野生动物成为全民的共识,有利于移风易俗,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文化陋习,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⑤禁食野生动物成为全民的共识,有利于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每点2分,共10分)(2)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滥食野生动物给我们带来的深刻教

训,促使我们要禁食野生动物。(4分)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认识到要禁食野生动物。(3分)③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或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非典”、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带来一次次的惨痛教训,进一步提高了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共识。(3分)

(3)禁食野生动物,共建生态文明;革除生活陋习,保护身体健康;健康文明生活,从你我他做起;保护野生动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正确消费观,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必须是做法,言之有理均可。每点2分,共6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