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史

中国旅游史
中国旅游史

1.儒家与道家旅游观念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有何不同?

1)比德向善是儒家旅游观念的核心。主张天人合一,自然人化,把自然物象作为人类道德品格的象征,激发人的情志,称之为比德。认为自然美是象征美好的品德。如将荷花作为高洁的象征等等。中国古代旅游具有强烈的“向善”性质,修身养性“仍然是现代旅游的宗旨之一。道家主张人应该物化,忘掉人性,完全融入自然,达到”神与物游“的境界。认为自然本身就是完美的,人于自然融为一体才能体会到自然与人生的乐趣。如庄周梦蝶。

2)儒家主张旅游求知,以及旅游社会观。认识到旅游具有求知、交流等社会意义。主张入世。古代著述不发达,旅游时求知的重要途径。孔子周游列国,问礼于老子,问乐于苌弘等表现出旅游是重要的学习渠道。为了求知与实现政治抱负而热衷旅游。旅游具有社会交流的意义,欢迎远方的客人,对当时和以后的旅游起到了良性导向作用。

道家主张没有任何功利色彩的旅游观念,纯粹的欣赏自然之美。主张“出世“,这种思想在中国旅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3)儒家的旅游观念蕴含了孝道,强调计划性,主张近地而游,短途旅游。为了让父母担忧,不应远游,须遵守原来的旅游计划,不可随意更改。

道家主张以“逍遥为特征的旅游观念,主张远游,寄情于山水,回归自然,恢复人之本性,无所依赖的自由遨游,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四海为家,随遇而安,强调了自然的魅力与人类欣赏自然的方式。这是中国古代山水旅游的重要形式,体现了道家思想的历史影响。

2.谈谈中国古代士人阶层旅游的主要形式及其特点。

作业

春秋战国时期,武士旅游包括两大类:一豪侠之士的浪迹江湖,表现为侠文化盛行,二武馆士兵的好游风气,表现为无视的附庸风雅。武士有勇有谋,以荆轲、聂政委代表,对侠义之风奠定基础,在纷争年代发挥作用。后世“以文治武”形成养士、修建庄园的风尚

3.运用比较分析法,讲述秦汉时期旅游观念与春秋战国时代的不同。

1)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认识到并自主的欣赏大自然的美丽。以儒道两家为代表,儒家以比德向善的旅游观念为核心,主张天人合一,自然人化。道家主张人应该物化,忘掉人性,完全融入自然,达到”神与物游“的境界。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自我的意思都比较薄弱。秦汉时期,人们主张主体力量与无限的大自然相沟通,体现了汉代人自我意识的强化。

2)春秋战国以士人漫游为主,旅行艰苦,路途遥远,经历较多。秦汉时期帝王巡游次数多,规模宏大。文人游历多在修身养性,增加阅历。

3)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自然奥秘探索不足,只求自身的感悟。秦汉时期,为了达到与这种天地合一的人生境界,特别注重对天地自然奥秘的体认与探索,汉代人们的这种天人合一的人生理想境界.成为旅游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4)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学派对于旅游的指导思想众多。秦汉时期,汉朝的主流思想为儒家思想,强调入世,旅游求知,如汉朝司马迁游历各地,撰写《史记》。

5)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旅游观念中没有特殊的准则与规范。汉朝在“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下,对于出游的日期,方式等有了较多的准则。

6)春秋战国,人们主要是出于某种需求而进行旅游。秦汉时期,人们注意将旅游收获与社会实践结合,反映着人们对宇宙天道、社会观察和自身命运的艇受、思考和认识

7)秦汉时期愉悦人生、引起美感,充实自我的旅游观念,将旅游看作遁世避俗、洁身自好的方式,旅游视为美的享受认为旅游能排忧解愁,旅游涵义相对于春秋战国时期更加丰富4.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旅游形式及其时代背景。

形式:玄游,文人参与的旨在参悟玄机,印证玄理,陶冶人的自然之情,自然之性的游山玩水的活动。魏晋南北时期,玄学兴起,玄游相应而其。以建安七子,竹林七贤为首的名士们

受老庄思想引向,崇尚放达,在游玩中的放达体现了玄游的精髓。晋以王羲之、谢安、陶渊明为代表

仙游,是人们追求成仙而辗转奇山异水的一种旅游活动。其产生与道教密切相关。以葛洪、宗炳等为代表,陶弘景在茅山修道,喜游山水。释游。一传经,取经为目的的旅行。由西方来的达摩,向东方传经。法显是魏晋时期最著名的佛教旅行者。

背景:1政治:1)社会动荡,各国互有征战, 皆以一统全国为己任, 统治者在其统治区内致力于内部建设, 蕴藏着一种在竞争中求发展的积极因素。

2)门阀世族成为这一时期享有特殊权益的贵族地主阶层,寒门庶族则仕进无望。贵族的专权造成政治的黑暗, 他们在痛感国家分裂、民生疾苦之时, 又为自己报效无门, 怀才不遇而不平,转而激情山水。如东晋陶渊明。

2经济:1人口南迁,南方开发,南北方经济的差距缩小,北方经济遭到破坏,但在曹魏时期有所恢复。2秦汉时期修建的道路、旅馆、管理制度、法规和机构的旅游设施建设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旅游提供了物质条件。

3文化:儒学为尊的思想束缚被打破, 各家思想纷纷涌现, 从新的角度去思考和探讨“天人之际”的相互关系。玄学,释学兴盛,信奉道教。带有哲学、宗教的哲理色彩和投身山水、净化灵魂、超脱凡尘的抒情

4思想:人民饱受战争之苦,所以在佛教上寻求精神寄托,这一时候佛教势力发展迅速。文人则选择避世,如竹林七贤。

5民族融合加剧,民族交流日盛,少数民族文化同中原文化的融合出现大繁荣。

6旅游资源的开发,如园林修建,石窟的开凿,代表龙门石窟,莫高窟等。

5.试述唐代旅游形式及其背景。

1)帝王巡游,随行人数众多,规模宏大。如唐太宗李世民狩猎于鱼龙川、骊山、济源、尧山、岐山,去骊山温泉疗养,在长安附近的九成宫、翠微宫避暑,多次出游洛阳。

贵族出游异常频繁,如太平公主在乐游原上“置亭游赏。

2)士人漫游,1)官吏出游,朝廷有休假制度、政府提倡资助,,郊游、近游占绝大多数,旅游动机多为消遣、娱乐和享受,消费水平高2)知识分子出游,把游览名胜古迹、访问贤人君子、了解各地风土人情,看成是完美人生不可缺少的经历,。诗仙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 唐朝的山水画家大多游走于清山秀水间,如吴道子前往嘉陵江写生。

3)宗教旅游,旅游是道士们修身、得道的方法,出游佛寺是佛教信徒

习佛、礼佛的重要途径,如玄奘西行取经。佛寺也是大众游览、娱乐的好地方,参佛拜佛之风极盛。4)平民出游,一般多在节日。元宵赏灯、上巳出游、清明踏青、端午竞舟、重阳登高等,多是近郊,短途。

背景:

1)政治:国家一统,社会安定,国力强盛,政治清明。如朝廷鼓励官吏休假,并提供资助。2)经济:小农经济繁荣,人民富庶,有闲钱可以用于旅游。加快道路,桥梁,运河,港口等建设。驿站,客栈,柜坊,车坊等旅游配套设施日渐完善。3)文化,文化政策开明,在知识分子中间形成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氛围。同时儒释道思想的融合,使得文化局面异常繁荣。4)旅游城市的兴起与繁荣,如长安、洛阳、扬州等名城经济繁荣,人口众多5)旅游景观建设:对于名山,楼阁,温泉,庙宇,洞窟等的建设,如庐山,黄山,黄鹤楼,滕王阁,华清池,白马寺,敦厚莫高窟等。6)科技发展,地图绘制的完善,造船等技术的兴盛。7)对外交往:采取包容交流态度,与暹罗,日本以及欧洲各国交流频繁,如日本的遣唐使,鉴真东渡等。8)民族融合:国家一统,各民族间的交流频繁,文化融合。

6.试述古代旅馆的演变历程及影响因素。

1)先秦时期:尧建“游宫’以备游览成阳,商中期出现称为“馆”的、供旅客居住的场所。周代馆舍分馆,寄寓,施舍”。在春秋战国时已逐渐发展成为官办的, 用作接待各路诸侯之场所。“馆”在战国时成为官僚贵族豢养食客名士的场所,同时纯粹私人营业性的旅馆出现。2)秦汉:“馆”成为官僚贵族豢养食客名士的场所,如吕不韦的招贤馆,汉相公孙弘的东阁。3)魏晋南北朝:“馆”作为军政要员、商人旅居的食宿场所, 在魏时备受统治者的重视. “馆”在北魏时即作为接待各国使臣之场所, 也作为长期客居他乡人居住的场所。

4)隋唐时期:旅馆大量出现。旅馆业包括商业性旅馆、官办馆驿、寺院客舍,同时,存在其它形式的准旅馆,它们构成了这一时期规模庞大的旅馆服务行业。

5)宋、辽、金、元时期宋代的商业旅馆是整个旅馆业的主体。辽“馆”均为官办。金在燕京也有用来接待各国使臣的“会同馆”、“燕京馆”。元时“馆”多为民间开设、供商旅居住的旅馆。

6)明清朝:以地区性和行会性的会馆和民间客店为最,旅馆的等级分得很细。专门服务于商业的会馆增加。

影响因素:1)国家的政治局势变化,统一时期旅馆业兴盛,分裂时期萧条。2)人口迁移,民族融合的进程,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的交流3)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的繁荣,伤人队伍的扩大,对于旅馆的需求旺盛4)对外交往的频繁程度,对外交往的范围的扩大化,商人、使者、传教士、旅行家往来频繁5)文化,儒家,佛教,道家思想的兴盛,寺庙,道观等数量剧增,亦做旅馆之用。形成了出游的风气6)科技发展,使得旅馆的建设难度下降。

7.试述古代交通工具的类型及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1)马与马车:直接骑马:唐至五代间,骑马出行比较普遍。马车是拥有较高地位的统治阶层旅游的重要工具,其出现较早,政治与军事职能一直非常突出。

2)牛与牛车“牛的使用自商代出现,是社会地位比较低是群体的代步工具,没有成为非常重要的代步工具。也是一些士人寻求个性旅游的表现方式

3)乘畜力出行,驴,骡,羊,骆驼,狗,象,鹿等动物都有可能,骑驴较为常见,魏晋时期,士人以骑骡为时尚。东北地区,驯鹿和狗叫普遍。骆驼于沙漠地区较常见。

4)轿子,成为上流社会的出行工具由来依已久,汉代,帝王后妃出行用辇。南宋时,轿子进入日常游历生活,人力轿子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明代,轿子是短途旅游或长途“地接“旅游的主要工具。

5)舟船,先秦时期,木船已经作为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后世造船技术进步,楼船,远洋海船众多。明清时期,造船技术达日臻完善。

6)龙舟,以凿木为龙形或将船体制造成龙形的船。是出行、旅游、娱乐、观赏的重要工具。7)其他类型:1葫芦舟,将葫芦系于腰间,借助浮力用人力划行渡水。独木舟,竹筏,用于南方。2羊皮筏子,黄河等多个地区广泛使用。

影响:1)使得旅游活动更便捷,如用船渡河,用骆驼穿越沙漠2)减少了旅途的时间,缩短了旅游目的心理距离,如骑马的速度远高于徒步3)增加了旅途的舒适性,减少了旅客的劳累程度,如可以再马车内休息,饮食,楼船的豪华舒适程度堪比宫殿。4)加速了旅途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促使其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善。5)加快了旅游目的地文化的传播,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8.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城市建制演化过程的认识?城市文化的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

(1)作业本书83页

1)夏商周时期:城市的宗庙礼器,甲骨文表现了城市文化为宗教礼仪文化

2)春秋战国:私学兴起,出现百家争鸣的气氛,城市文化是典型的“士文化“

3)两汉: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得城市文化以儒学为主。

4)魏晋南北朝:以城市居民为主体感受者,大乘佛教鼎盛,城市文化具突出的宗教性特征。

5)隋唐五代:宫廷百戏和民间娱乐大有扩展,书肆出现,诗歌、传奇小说繁荣,文人聚会交游是唐朝城市文化的一大特色。

6)两宋:世俗意味的城市文化蓬勃发展,以勾栏为中心的瓦子繁荣。诗文、武艺、技艺和戏曲团体众多。

7)元:以元曲、小说、绘画最为突出。集中了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剧作家。作画追求不求其形的写意风格,成为后世山水画的主流。

8)明清:以北京市文化为代表。庙市居多,有庙会,花市、灯市等。饮食极为丰富,餐馆较多。京剧大为流行,橘园发展迅速。

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考试科目及大纲解析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初试考试科目 注: 1.括号内所注分值为该栏考试科目试题满分值。 2.加“▲”为全国统考或全国联考试题。 考试大纲及命题指导意见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348-《文博综合》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 一、考试性质 《文博综合》(代码348)是2011年文物与博物馆硕士(M.C.H.M)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文博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文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文博事业建设培养具有现代文博事业理念和工作能力,能胜任较高水平文博业务或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于文物学、博物馆学、考古学、文物保护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但由于这四个学科领域之间的差异性很大,各招生单位可根据自身的具体培养能力和特点制定相应的考试内容(例如:只有考古学人才培养能力的单位可偏重在《考古学概论》方面出题,余类推)。 三、考试内容 (一)文物学概论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文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理解文物学教学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文物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和解决文物领域的各类问题,以指导文物研究、 文物工作和文物事业地发展、充分发挥文物的作用。

二、考查内容 1、文物学概述 1)文物学的对象和任务 文物学的研究对象是产生于对文物的研究,反之,文物学科的建立又促进了文物研究的提高和发展。文物学的任务是揭示文物研究的规律,探讨文物的价值和艺术,指导文物的实践工作。 2)文物学的重点和聚集 主要关注和了解文物学的萌芽、文物学的发展、文物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流派、代表性专家、主要学术著作、研究方法和系统理论。2、文物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1)研究文物的价值 总的来说,文物主要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文物可以补史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文物反映了当时人类的各种活动,而且还反映了这些活动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产生的社会效果。 2)研究文物的作用 文物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文物的史料作用和教育作用。 文物的史料作用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证史作用 正史作用 补史作用 史料作用 文物的教育作用主要探讨以下内容: 文物教育的特点 文物教育的场所 文物教育的形式 文物的教育功能 3)研究文物的分类 分类是根据不同标准,对文物的同与异集合成类的过程。文物的分类方法较多,主要有时代分类法、区域分类法、存在形态分类法、质地分类法、功用分类法、属性(性质)分类法、来源、价值分类法等等。此外还包括4)研究器物与遗迹、5)研究文物鉴定、6)研究文物保护、7)研究文物管理、8)研究队伍建设、9)研究文物收藏、10)研究文物旅游等内容。文物分类有利于文物保管,有利于文物的宣传,有利于文物的研究。 3、文物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1)文物学研究的理论 辩证唯物论 历史唯物论 文化进化论

管理运筹学期末试卷B

一、 二、 三、 填空题(每小题 分,共 ?分) 、设原??问题为?????? ?≥-=++-≥--≤++++-= ,0,5232 4 7 532min 3213213213213 21无约束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Z 则它的标准形和对偶规划问题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分枝定界法求整数规划12 12121121min 5 2 56 30 4,0Z x x x x x x x x x x =---≥-??+≤?? ≤??≥?且为整数 的解时,求得放松问题的解为? = ? ? ? ? ? ?,则可将原问题分成如下两个子问题 与 求解。 、右图的最小支撑图是。 、右边的网络图是标号算法中的图,其中每条弧上的数 表示其容量和流量。该图中得到的可行流的增广链 (-3,1) (2,1) ②5(4) ④ ① 6(6) 6(4) ⑥ (0, ∞) 8(8) 3(2 ) 9(9)(5,1)

为: ,在其上可增的最大流量 为 。 、已知某线性规划问题,最优单纯形表如下 则其最优解为: ,最优值 max Z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分,共 分) 、下列表格是对偶单纯形表的是( ? )

、关于线性规划模型的可行域,叙述正确的为( ) ?、可行域必有界; 、可行域必然包括原点; 、可行域必是凸的; 、可行域内必有无穷多个点。 、在运输问题中如果总需求量大于总供应量,则求解时应( ) ?、虚设一些供应量; ?、虚设一个供应点; 、根据需求短缺量,虚设多个需求点; ?、虚设一个需求点。 、下列规划问题不可用动态规划方法求解的是( ) ?、背包问题; ?、最短路径问题 、线性规化: ???≥≥=++++=0 ,010 34..max 321 3 32211y x x x x t s x c x c x c Z ?、22 min (,)(2)3(1).. 460,0f x y x y s t xy y x y ?=++-?+

厦门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历年真题

2013年(厦门大学) 一、名词解释(8选5,每个20分) 1.长信宫灯 2.南通博物苑 3.定陵 4.拓片 5. Paraloid B72 6.热释光断代法 7.大遗址保护 8. 原状陈列 二、简答题(3选2,每个50分) 1.文物鉴定的对象、内容、方法。 2.博物馆藏品的分类方法。 3. 古建筑修缮的原则 三、论述题(2选1,100分) 1.中国历史文化名称保护规划的内容及你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认识。 2.博物馆的安全工作。 2013年厦大文博专硕试题 一、名词解释(8选5,每个20分) (长信宫灯;南通博物苑;定陵;拓片;热释光段代法;大遗址保护;原状陈列) 1.长信宫灯 在张之恒的《中国考古学通论》新版第345页有提及但没具体解释,可以参考《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第82页 2.南通博物苑 可以参考《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第73-78页,或《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第389-390,需概括 3.定陵 可以参考张之恒的《中国考古学通论》新版第565-566页 4.拓片 又称“文物传拓技术”可参考《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591-560页 5.热释光断代法 可参考张之恒的《中国考古学通论》新版第19-20页 6.大遗址保护 参考书上没有涉及,可参考网络(大遗址保护区,就是人们通常把占地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的范围较大、有居民生活、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不可移动的地下文物遗迹保护起来称为大遗址保护区。在我国已公布的六批235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约有500余处是大遗址,占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其中一部分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设立大遗址保护专项资金,实施大遗址保护工程,在有效保护遗址本体及其环境风貌的同时,加强展示和宣传工作,对于全面提高文物保护、管理、利用水平,发挥文物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文物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8.原状陈列 可参考《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第706页 二、简答题(3选2,每个50分) 1.文物鉴定的对象、内容、方法。 可参考吴诗池的《文物学概论》乙编部分,需总结 2.博物馆藏品的分类方法。 可参考《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第68-69页,有兴趣的也可以看下宋伯胤的一篇论文《藏品分类》 3.古建筑修缮的原则 可参考王惠贞的《文物保护学》357-360页,《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第180页也有部

管理运筹学期中复习题答案

《管理运筹学》期中测试题 第一部分 线性规划 一、填空题 1.线性规划问题是求一个 目标函数 在一组 约束条件 下的最值问题。 2.图解法适用于含有 两个 _ 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 3.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解是指满足 所有约束条件_ 的解。 4.在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解中,所有的非基变量等于 零 。 5.在线性规划问题中,基本可行解的非零分量所对应的列向量线性 无 关 6.若线性规划问题有最优解,则最优解一定可以在可行域的 顶点_ 达到。 7.若线性规划问题有可行解,则 一定 _ 有基本可行解。 8.如果线性规划问题存在目标函数为有限值的最优解,求解时只需在其 可行解 的集合中进行搜索即可得到最优解。 9.满足 非负 _ 条件的基本解称为基本可行解。 10.在将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形式转化为标准形式时,引入的松驰变量在目标函数中的系数为 正 。 11.将线性规划模型化成标准形式时,“≤”的约束条件要在不等式左_端加入 松弛 _ 变量。 12.线性规划模型包括 决策变量 、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 三个要素。 13.线性规划问题可分为目标函数求 最大 _ 值和 最小 _值两类。 14.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形式中,约束条件取 等 _ 式,目标函数求 最大 _值,而所有决策变量必须 非负 。 15.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可行解与基本解的关系是 基本可行解一定是基本解,反之不然 16.在用图解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时,如果取得最值的等值线与可行域的一段边界重合,则 _ 最优解不唯一 。 17.求解线性规划问题可能的结果有 唯一最优解,无穷多最优解,无界解,无可行解 。 18.如果某个约束条件是“ ”情形,若化为标准形式,需要引入一个 剩余 _ 变量。 19.如果某个变量X j 为自由变量,则应引进两个非负变量X j ′ , X j 〞, 同时令X j = X j ′ - X j 〞 j 。 20.表达线性规划的简式中目标函数为 线性函数 _ 。 21.线性规划一般表达式中,a ij 表示该元素位置在约束条件的 第i 个不等式的第j 个决策变量的系数 。 22.线性规划的代数解法主要利用了代数消去法的原理,实现_ 基变量 的转换,寻找最优解。 23.对于目标函数最大值型的线性规划问题,用单纯型法代数形式求解时,当非基变量检验数_ 非正 时,当前解为最优解。 24.在单纯形迭代中,选出基变量时应遵循_ 最小比值 法则。 二、单选题 1. 如果一个线性规划问题有n 个变量,m 个约束方程(m

文物保护学大纲

《文物保护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文物保护学概论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Relics Preservation Science 课程代码:04402011 一、课程基本情况 1.学分: 4 学时: 64 (理论学时: 64 实验学时: 0 ) 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课 3.适用专业:历史学(文物保护方向) 4.适用对象:本科 5.先修课程:文物学概论 6.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文物保护学》,王惠贞编著,文物出版社,2009年。 参考书:《文物与化学》,宋迪生等编著,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年;《文物保护环境概论》,郭宏编著,科学出版社,2001年。 二、课程介绍 文物的发掘、鉴定、保护,是文物工作者的历史责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考古发掘了大批遗址,出土了大量文物,如不及时对遗址、遗物加以抢救保护,文物自身特有的历史信息将愈来愈少,不仅失去研究、展示的价值,也无法给子孙后代留下这份珍贵遗产,使之长久为人类发展服务。所以文物保护已成为当前文物工作的迫切任务。这门课程,也是文物保护专业学生必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系统全面地逐步介绍文物保护学基础知识、陶瓷砖瓦类文物保护、金属类文物保护、石质文物保护、纸质文物保护、漆木竹器类文物保护、纺织品文物保护、壁画文物保护、古建筑保护、博物馆与环境等内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文物保护材料学和有关文物保护实践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一定的操作实践,使学生不仅掌握住文物保护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具有初步的操作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基本要求

山东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348-文博综合

348-文博综合 一、考试性质 《文博综合》(代码348)是2011年文物与博物馆硕士(M.C.H.M)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文博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文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文博事业建设培养具有现代文博事业理念和工作能力,能胜任较高水平文博业务或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于文物学、博物馆学、考古学、文物保护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但由于这四个学科领域之间的差异性很大,各招生单位可根据自身的具体培养能力和特点制定相应的考试内容(例如:只有考古学人才培养能力的单位可偏重在《考古学概论》方面出题,余类推)。 三、考试内容 一、文物学概论 1.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文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理解文物学教学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文物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和解决文物领域的各类问题,以指导文物研究、文物工作和文物事业地发展、充分发挥文物的作用。 2.考查内容 1)文物学概述 1.1)文物学的对象和任务 文物学的研究对象是产生于对文物的研究,反之,文物学科的建立又促进了文物研究的提高和发展。文物学的任务是揭示文物研究的规律,探讨文物的价值和艺术,指导文物的实践工作。 1.2)文物学的重点和聚集 主要关注和了解文物学的萌芽、文物学的发展、文物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流派、代表性专家、主要学术著作、研究方法和系统理论。 2)文物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2.1)研究文物的价值 总的来说,文物主要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文物可以补史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文物反映了当时人类的各种活动,而且还反映了这些活动之间的社会关系和 1

管理运筹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四 川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学 院 模 拟 试 题( A ) 《管理运筹学》 一、 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目标函数取极小(minZ )的线性规划问题可以转化为目标函数取极大的线性规 划问题求解,原问题的目标函数值等于( C )。 A. maxZ B. max(-Z) C. –max(-Z) D.-maxZ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基本解一定是可行解 B.基本可行解的每个分量一定非负 C.若B 是基,则B 一定是可逆D.非基变量的系数列向量一定是线性相关的 3.在线性规划模型中,没有非负约束的变量称为 ( D ) 多余变量 B .松弛变量 C .人工变量 D .自由变量 4. 当满足最优解,且检验数为零的变量的个数大于基变量的个数时,可求得( A )。 A.多重解 B.无解 C.正则解 D.退化解 5.对偶单纯型法与标准单纯型法的主要区别是每次迭代的基变量都满足最优检验但不完全满足 ( D )。 A .等式约束 B .“≤”型约束 C .“≥”约束 D .非负约束 6. 原问题的第i个约束方程是“=”型,则对偶问题的变量i y 是( B )。 A.多余变量 B.自由变量 C.松弛变量 D.非负变量 7.在运输方案中出现退化现象,是指数字格的数目( C )。 A.等于m+n B.大于m+n-1 C.小于m+n-1 D.等于m+n-1 8. 树T的任意两个顶点间恰好有一条( B )。 A.边 B.初等链 C.欧拉圈 D.回路 9.若G 中不存在流f 增流链,则f 为G 的 ( B )。 A .最小流 B .最大流 C .最小费用流 D .无法确定 10.对偶单纯型法与标准单纯型法的主要区别是每次迭代的基变量都满足最优检验但不完全满足( D ) A.等式约束 B.“≤”型约束 C.“≥”型约束 D.非负约束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化一般规划模型为标准型时,可能引入的变量有 ( ) A .松弛变量 B .剩余变量 C .非负变量 D .非正变量 E .自由变量 2.图解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主要过程有 ( ) A .画出可行域 B .求出顶点坐标 C .求最优目标值 D .选基本解 E .选最优解 3.表上作业法中确定换出变量的过程有 ( ) A .判断检验数是否都非负 B .选最大检验数 C .确定换出变量 D .选最小检验数 E .确定换入变量 4.求解约束条件为“≥”型的线性规划、构造基本矩阵时,可用的变量有 ( ) A .人工变量 B .松弛变量 C. 负变量 D .剩余变量 E .稳态 变量 5.线性规划问题的主要特征有 ( ) A .目标是线性的 B .约束是线性的 C .求目标最大值 D .求目标最小值 E .非线性 三、 计算题(共60分) 1. 下列线性规划问题化为标准型。(10分)

云南大学考研348-文博综合考试大纲

云南大学考研348-文博综合考试大纲 https://www.360docs.net/doc/8615775999.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348-《文博综合》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本科目要求考生对文物博物馆和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等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把握,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理论基础以及专业技能。例如,有关文物、博物馆和考古学的基本概念,发展简史,历代著名文物收藏家、考古学家,法律法规,重要文物遗存及其保护,博物馆的现状,不同时期考古学的发现和研究状况,国外文博、考古的状况,有关的理论方法等等。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中国考古学 120分 文物学概论 90分 文物学概论 9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1、选择题(30分)共15小题,每题2分。 2、判断题(60分)共12小题,每题5分。 3、简答题(60分)共4小题,每题15分。 4、问答题(60分)共2小题,每题30分。 4、论述题(90分)只1题,90分。 三、考查范围 (一)文物学概论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文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理解文物学教学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文物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和解决文物领域的各类问题,以指导文物研究、文物工作和文物事业地发展、充分发挥文物的作用。 二、考查内容 1、文物学概述 1)文物学的对象和任务 文物学的研究对象是产生于对文物的研究,反之,文物学科的建立又促进了文物研究的提高和发展。文物学的任务是揭示文物研究的规律,探讨文物的价值和艺术,指导文物的实践工作。 2)文物学的重点和聚集 主要关注和了解文物学的萌芽、文物学的发展、文物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流派、代表性专家、主要学术着作、研究方法和系统理论。 2、文物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1)研究文物的价值 总的来说,文物主要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文物可以补史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文物反映了当时人类的各种活动,而且还反映了这些活动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产生的社会效果。 2)研究文物的作用 文物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文物的史料作用和教育作用。 文物的史料作用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证史作用 正史作用 补史作用 史料作用

管理运筹学模拟试题附答案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模拟试题( A ) 《管理运筹学》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目标函数取极小(minZ)的线性规划问题可以转化为目标函数取极大的线性规 划问题求解,原问题的目标函数值等于(C)。 A. maxZ B. max(-Z) C. –max(-Z) D.-maxZ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基本解一定是可行解B.基本可行解的每个分量一定非负 C.若B是基,则B一定是可逆D.非基变量的系数列向量一定是线性相关的3.在线性规划模型中,没有非负约束的变量称为( D ) 多余变量B.松弛变量C.人工变量D.自由变量 4. 当满足最优解,且检验数为零的变量的个数大于基变量的个数时,可求得 ( A )。 A.多重解B.无解C.正则解D.退化解5.对偶单纯型法与标准单纯型法的主要区别是每次迭代的基变量都满足最优检验 但不完全满足( D )。 A.等式约束 B.“≤”型约束 C.“≥”约束 D.非负约束 y是( B )。 6. 原问题的第i个约束方程是“=”型,则对偶问题的变量i A.多余变量B.自由变量C.松弛变量D.非负变量 7.在运输方案中出现退化现象,是指数字格的数目( C )。 A.等于m+n B.大于m+n-1 C.小于m+n-1 D.等于m+n-1 8.树T的任意两个顶点间恰好有一条(B)。 A.边B.初等链C.欧拉圈D.回路9.若G中不存在流f增流链,则f为G的( B )。 A.最小流 B.最大流 C.最小费用流 D.无法确定 10.对偶单纯型法与标准单纯型法的主要区别是每次迭代的基变量都满足最优检验 但不完全满足( D ) A.等式约束B.“≤”型约束C.“≥”型约束D.非负约束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化一般规划模型为标准型时,可能引入的变量有() A.松弛变量 B.剩余变量 C.非负变量 D.非正变量 E.自由变量 2.图解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主要过程有() A.画出可行域 B.求出顶点坐标 C.求最优目标值 D.选基本解 E.选最优解 3.表上作业法中确定换出变量的过程有() A.判断检验数是否都非负 B.选最大检验数 C.确定换出变量 D.选最小检验数 E.确定换入变量 4.求解约束条件为“≥”型的线性规划、构造基本矩阵时,可用的变量有()A.人工变量 B.松弛变量 C. 负变量 D.剩余变量 E.稳态变量 5.线性规划问题的主要特征有() A.目标是线性的 B.约束是线性的 C.求目标最大值 D.求目标最小值 E.非线性 三、计算题(共60分) 1. 下列线性规划问题化为标准型。(10分) 1 / 17

文物学思考题

1、刘敞 在宋代金石学研究中有开创之功的,首推宋仁宗时的刘敞。他开私人收藏著录之先例,《先秦古器图碑》(巳佚)。他还在书自序中,总结了自己研究古器的方法:对研究古器物的方法作了精辟的概括。他是作古器物图录的第一人。 2、甲骨四堂甲骨四堂是指中国近代四位著名地研究甲骨文的学者: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和王国维(号观堂)。 3、应县木塔 4、《洛阳伽蓝记》 5、《说文解字》 6、《四库全书》9、华表12、唐代佛光寺大殿14、影壁 7、文化遗产 “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 “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位或连接的建筑”; “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 从上可知,文化遗产大体是指不可移动的文物。 8、地方志 地方志简称方志。它是以地域为单位,按一定体例,综合记载某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及自然环境等方面情况的书籍。方志种类大体是:①综合全国情况的有总志和一统志。②地区性方志,如省志、州志、县志、厅志、乡土志等。③专志,指山水禅林、寺庙、书院、游览胜迹、人物、风土方面的志书。 10、放射性碳素断代就是利用死亡生物体中14C不断衰变的原理测年的技术。生物体内含有浓度与大气中相同的放射性同位素14C,它们在有机体死亡以后,依每隔大约5730+40年减少一半的速度衰变。只要测出有机物中14C放射性减少的程度,就可以推知其死亡年代。但是,因为大气中14C浓度实际上是起伏不定的,所测定的年代会与真实年代有差距所以必须经过树轮年代对比校正后才可以使用。通常所说的距今年代,按国际通例同一以公元1950年为起点。 注意的问题:这种测定年代的方法存在一定的年代误差。主要是:①14 C半衰期和14 C年代误差的统计性质。现在使用的半衰期值主要有5570+30和5730+40年两种。②标本本身可能出现的问题,涉及到采样方法和注意事项等。③实验室测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处理好原始的标本避免污染,减小误差。 11、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区:重点保护区:也称安全保护区,是为保护一处不可移动文物本体安全而划定的。 一般保护区:也称影响范围,大于重点保护区,是为了保护古遗址和古墓葬的一般遗存,保护古建筑、石窟寺、纪念建筑、民族风格建筑等环境风貌,以及重点保护区之外的文化史迹,以利于保护、研究、旅游或观赏。 13、《宣和画谱》 宋徽宗主持编撰收藏绘画目录《宣和画谱》,包括了230余位画家的6390余件作品,分为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畜兽、花鸟、墨竹、蔬果等10个门类,其中包括著名画家张萱、韩滉、王维、张询、韩干、黄荃、黄居寀、范宽等人的作品。《画谱》和《书谱》是研究绘画鉴赏史的重要著作 简答题: 1、简述文物管理的基本手段: (1)法律法规手段

人大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参考书整理

人大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参考书整理 对于每一位想要考研的同学来说,考研成功与否与你的参考书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选对了参考书,就可以有重点地进行复习,在考研复习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那么,人大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参考书是什么呢? 人大没有指定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参考书目,凯程老师根据多年的辅导经验及学员反馈,推荐人大文物与博物馆硕士研究生参考教材如下: 《中国文物学概论》,李晓东,河北人民出版社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王宏钧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考古学通论》,张之恒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文物保护学基础》,周静罗雁冰康忠镕,四川大学出版社 《文物保护学》,王蕙贞编著,文物出版社 《科技考古学概论》赵丛苍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博物馆技术》格林.汤姆森,吉林大学出版社 以上参考书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 本文系统介绍人大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难度,人大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就业,人大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学费,人大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辅导,人大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参考书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人大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人大考研机构! 一、人大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难不难,跨专业的学生多不多? 2015年人大文物与博物馆硕士研究生计划招收10人,招生人数相对较少,从这方面来说考研难度较大,但是人大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专业课复习较为容易。文博硕士几乎囊括了所有学科门类,这么宽广的原因,是因为其内容庞杂,需要多学科的一起研究,跨专业考研是完全可以的。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考试科目里,文博综合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考古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二、人大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就业怎么样? 作为名牌院校的中国人民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好,有良好的师资力量,人脉资源也不错,出国机会也不少,硕士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9.15%。 人大文物与博物馆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就业方向分别为: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旅游部门、新闻出版和教育单位的文物陈列、保护,博物馆管理和研究;公安、海关、商检、拍卖典当、珠宝行等的文物鉴定、评估、保护。 三、人大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学费介绍 人大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学费总额4.5万元,学制3年,按学年缴纳学费。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考古学方法论、中国考古学研究、考古文献研读、考古论文写作、

《运筹学》期末考试试卷A答案

《运筹学》试题样卷(一) 一、判断题(共计10分,每小题1分,对的打√,错的打X ) 1. 无孤立点的图一定是连通图。 2. 对于线性规划的原问题和其对偶问题,若其中一个有最优解, 另一个也一定有最优解。 3. 如果一个线性规划问题有可行解,那么它必有最优解。 4.对偶问题的对偶问题一定是原问题。 5.用单纯形法求解标准形式(求最小值)的线性规划问题时,与0 >j σ对应的变量都可以被选作换 入变量。 6.若线性规划的原问题有无穷多个最优解时,其对偶问题也有无穷 多个最优解。 7. 度为0的点称为悬挂点。 8. 表上作业法实质上就是求解运输问题的单纯形法。 9. 一个图G 是树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边数最少的无孤立点的图。 二、建立下面问题的线性规划模型(8分) 某农场有100公顷土地及15000元资金可用于发展生产。农场劳动力情况为秋冬季3500人日;春夏季4000人日。如劳动力本身用不了时可外出打工,春秋季收入为25元 / 人日,秋冬季收入为20元 / 人日。该农场种植三种作物:大豆、玉米、小麦,并饲养奶牛和鸡。种作物时不需要专门投资,而饲养每头奶牛需投资800元,每只鸡投资3元。养奶牛时每头需拨出1.5公顷土地种饲料,并占用人工秋冬季为100人日,春夏季为50人日,年净收入900 元 / 每头奶牛。养鸡时不占用土地,需人工为每只鸡秋冬季0.6人日,春夏季为0.3人日,年净收入2元 / 每只鸡。农场现有鸡舍允许最多养1500 三、已知下表为求解某目标函数为极大化线性规划问题的最终单纯形表,表中54 ,x x 为松弛变量,问

(1)写出原线性规划问题;(4分) (2)写出原问题的对偶问题;(3分) (3)直接由上表写出对偶问题的最优解。(1分) 四、用单纯形法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16分) s. t. 3 x1 + x2 + x3?60 x 1- x 2 +2 x 3?10 x 1+x 2-x 3?20 x 1,x 2 ,x 3?0 五、求解下面运输问题。(18分) 某公司从三个产地A1、A2、A3将物品运往四个销地B1、B2、B3、B4,各产地的产量、各销地的销量和各产地运往各销地每件物品的运费如表所示: 问:应如何调运,可使得总运输费最小? 六、灵敏度分析(共8分) 线性规划max z = 10x1 + 6x2 + 4x3 s.t. x1 + x2 + x3 ?100 10x1 +4 x2 + 5 x3 ?600 2x1 +2 x2 + 6 x3 ?300 x1 , x2 , x3 ?0 的最优单纯形表如下: (1)C1在何范围内变化,最优计划不变?(4分) (2)b1在什么范围内变化,最优基不变?(4分) 七、试建立一个动态规划模型。(共8分)

2017年湖南大学 湖大 自命题科目 文博综合 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

《文博综合》考试大纲 一、文物学概论 文物学的对象、任务。 文物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文物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文物学的发展简史。 文物的性质。 文物的定名原则与方法。 文物管理的内容、文物保护管理措施、文物管理机构、文物的管理。 文物保护技术。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管理。 文物工作人员的管理。 文物保护的科研与文物保护科技的应用。 文物保护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二、博物馆学概论 博物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 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 博物馆学简史。 博物馆的概念、特征、功能、类型。 博物馆发展史。 博物馆藏品的定义、搜集、鉴定的主要任务。 博物馆藏品管理的目的、要求。 博物馆藏品数字化管理的概念、原理和意义。 博物馆陈列与展览的定义与区别。陈列的基本原则。陈列工作的基本程序。博物馆观众。“目标观众群”。观众调查研究方法。博物馆之友。 博物馆的科学研究。 博物馆管理体制与法规。博物馆人事管理和博物馆经费管理。

数字博物馆的概念、功能、意义、要素、分类和特点。 三、考古学概论 考古学的对象和任务。考古学的诞生和发展。 考古学分支与种类。考古的年代学。考古发掘。遗址的类型。考古材料的整理。考古学的阐释。 中国考古学知识:人类起源和旧石器文化,各时期重要的古人类化石,旧石器早、中晚期代表性文化。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各时期的主要考古学文化,各考古学文化的年代范围、地理分布,主要的文化特征如陶器、石器、玉器、经济形态、聚落分布和葬俗等。夏商周三代主要考古学文化及其时空框架,主要文化的特点如陶器、铜器、玉器,主要城址和墓葬。秦汉至宋元时期的城址和重要墓葬特点,玉器、铁器、金银器,陶瓷考古,佛教考古,建筑考古等。 打制石器的技术和主要类型,旧石器技术的发展。磨制石器的发展和主要类型及功能。两种石器技术原料、加工、和分析研究的特点。陶器加工的特点,技术的变迁,原料处理、形制特征、加工技术与用途的关系,手工、慢轮和快轮的区别与意义。铜器和铁器的生产、种类、用途。 重建历史:重建史前生计与社会。探索古代人类的思想。 考古发掘、保护与利用。 四、文物保护学概论 博物馆环境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环境对于器物毁坏的影响。 文物的现代科技断代的主要方法。 文物材质和结构常用的现代分析方法。 国际通用的文物保护和修复的原则。 运用文物保护学的基本知识和保护原则来分析和解决一些保护的现实问题。

管理运筹学期末试卷题目B卷

运筹学期末试卷(B卷) 系别:工商管理学院专业:考试日期:年月日姓名:学号:成绩: 1.[10分] 匹克公司要安排4个工人去做4项不同的工作,每个工人完成各项工作所消耗的时间(单位:分钟)如下表所示: 要求:(1)建立线性规划模型(只建模型,不求解) (2)写出基于Lindo软件的源程序。 2.[15分]某公司下属甲、乙两个厂,有A原料360斤,B原料640斤。甲厂用A、B两种原料生产x1,x2两种产品,乙厂也用A、B两种原料生产x3,x4两种产品。每种单位产品所消耗各种原料的数量及产值、分配等如下

(1) 建立规划模型获取各厂最优生产计划。 (2) 试用图解法 求解最优结果。 3.[10分] 考虑下面的线性规划问题: 目标函数:Min Z=16x 1+16x 2 +17x 3 约束条件: 利用教材附带软件求解如下: **********************最优解如下************************* 目标函数最优值为 : 148.916 变量 最优解 相差值 ------- -------- -------- x1 7.297 0 x2 0 .703 x3 1.892 0 约束 松弛/剩余变量 对偶价格 ------- ------------- -------- 13123123123300.56153420,,0 x x x x x x x x x x x +≤-+≥+-≥≥

1 20.811 0 2 0 -3.622 3 0 -4.73 目标函数系数范围: 变量下限当前值上限 ------- -------- -------- -------- x1 1.417 16 16.565 x2 15.297 16 无上限 x3 14.4 17 192 常数项数范围: 约束下限当前值上限 ------- -------- -------- -------- 1 9.189 30 无上限 2 3.33 3 15 111.25 3 -2.5 20 90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第二个约束方程的对偶价格是一个负数(为-3.622),它的含义是什么? (2)x2有相差值为0.703,它的含义是什么? (3)请对右端常数项范围的上、下限给予具体解释,应如何应用这些数

《管理运筹学》期末考试试题

《管理运筹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如果一个线性规划问题有n个变量,m个约束方程(m

3. 写出下面线性规划问题的对偶问题: 123123123123123min z 25, 258, 23 3,.. 4 26, ,,0. x x x x x x x x x s t x x x x x x =++-+≤??++=??-+≤??≥? 四、计算下列各题(每题20分,合计40分) 1. 用单纯形法求解下列线性规划的最优解: 012121212max 2..32250,0x x x s t x x x x x x =+??≤??≤??+≤??≥≥? 2.用割平面法求解整数规划问题。 12 121212 max 7936735,0,z x x x x x x x x =+-+≤??+≤??≥?且为整数

郑州大学2021考研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632考古综合

附件6: 郑州大学2021年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学院名称科目代码科目名称考试单元说明 说明栏:各单位自命题考试科目如需带计算器、绘图工具等特殊要求的,请在说明栏里加备注。 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考古综合》考试大纲 命题学院(盖章):历史学院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考古综合 一、考试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 本《考古综合》考试大纲适用于郑州大学全日制考古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古综合》考试大纲根据考古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并为了解考生对于考古学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制定。本考试科目由中国古代史、考古学理论和中国考古三部分内容组成。 二、考试形式 试卷结构(题型):名词解释(80分)、简答题(80分)、论述题(140分),均为必答题。 本考试包括三大部分,即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满分300分。其 中名词解释8-10题(具体题目数量视答案内容多少及难易程度而定),均为 必答题,计80分。简答题4-6题(具体题目数量视答案内容多少及难易程度 而定),均为必答题,计80分。论述题3题(具体题目数量视答案内容多少 及难易程度而定),均为必答题,计140分。

三、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考古学理论与考古学史、中国考古各期段重 要考古学文化和遗址(旧石器时代至汉唐宋元时期)、最新考古发现和研究动态、科技考古基础知识、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博物馆理论与实践、文博考 古工作的相关法律和法规等。 四、考试要求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考古综合》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试卷务必书写清楚。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五、主要参考教材(参考书目) 1、《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1986年),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考 古学》编辑委员会编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考古学概论(第二版)》(2018年),《考古学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中国考古通论》(2009年),张之恒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4、《中国古代史》(2010年),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 5、《博物馆学概论》(2019年),《博物馆学概论》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 6、《文物学概论》(2019年),《文物学概论》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 编制单位:郑州大学 编制日期:2020年9月

文物学概论考试重点

文物学概论考试重点 1.文物 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其内涵包括:不可移动的和可移动的两大类,它是历史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遗存,具有不可再生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文物的年代上限自有了人类就有了文物,文物的年代下限的划定各国有所不同。 2.文物管理的手段 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科技手段、教育手段 3.碳-14测年技术 文物断代法之一。放射性碳-14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元素,是利用死亡生物体中碳-14不断规律性衰变的原理测年的技术。生物体内含有浓度与大气中相同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它们在机体死亡后,依每隔大约5730±40年减少一半的速度衰变。只要测出有机物中碳-14放射性减少的程度,便可推知其死亡年代。但因大气中碳-14浓度实际是起伏的,所测年代与真实年代会有差距,故需经树轮年代对比校正方可使用(68%、95%、99.9%) 4.说文四大家 汉代许慎著的《说文解字》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这部字典除了解释字义之外,还分析每个汉字的形体结构,说明古人造字的本意。 查《说文》必须参考各种注本。以清代“说文四大家”最为重要。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文最早的注本,最重要,但过于自信,解释往往失之武断。 桂馥《说文解字义证》——引古书解释《说文》,取材广泛。 王筠《说文句读》——重句读,补充前人,订正前两书。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从字形、字义、声音方面析字。 5.《考古图》 中国现存最早而又较有系统的古器物图录。宋吕大临撰,成书于元祐7年(1092年),全书十卷(外加释文一卷),书中著录了当时宫廷及私人收藏的古代铜器和玉器,每器皆摹绘图形、款识,记录尺寸、容量和重量,并作一定的考证,其收藏处和出土地可考的也加以说明。目录记收224,实数234,文献记载收录242器。 6.《古玉图》 元代金石著作,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著录玉器的专书,二卷。朱德润撰。该书收燕京诸王公家及密府所见古玉而成,上卷收璧、环、带钩等17器,下卷收珮、瑱、充耳、琀等23器,有图形,记明尺寸、形状、玉色,有的注出藏家。内容虽较简单,但有其历史价值。 7.乾隆御纂“四鉴” 乾隆年间编纂的《西清古鉴》《宁寿古鉴》《西清续鉴甲编》《西清续鉴乙编》四部书的简称。收录清宫所藏铜器4000余件,对于推动古器物研究有重要意义。 8.甲骨文研究代表人物 “四堂”:雪堂——罗振玉,观堂——王国维,彦堂——董作宾,鼎堂——郭沫若 “四老”:陈梦家,唐兰,于省吾,胡厚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