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山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简答题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最新复试要求并结合历年复试经验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复试科目该题型常考及重点复试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由于复试复习时间短,时间紧张建议直接背诵记忆,考研复试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重要提示

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试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一、2020年中山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简答题精编

1.董仲舒的“性三品说”。

【答案】董仲舒在人性论问题上,提出了性三品说,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圣人之性是天生的善,斗筲之性是天生的恶,都是不可改变的,因此也可以不叫做性。只有中民之性,可以经过教化成为善性,可以叫做性。中民之性是指多数人的人性能够接受封建统治者的教化而言,他认为人性虽然包含了善的素质,但不经过教化还不能成为善,他说:“禾虽出米而禾未可谓米也,性虽出善而性未可谓善也。”因此,要达到善,必须经过统治者的教育。而担当教育者责任的就是封建统治者。

2.阴阳家

【答案】阴阳家,亦称阴阳五行家,是汉朝人给的称谓,它的产生与天文学发展有关。邹衍为其代表人物,著有《易传》。

3.如何评价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

【答案】前179-前104,)汉广川郡(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广川镇)人。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汉武帝所采纳。其后,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胶西王刘端的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此后,居家著书,朝廷每有大议,令使者及廷尉就其家而问之,仍受武帝尊重。

董仲舒把汉代的封建统治说成是“天道”、“天意”。肯定了有意志的“天”,除了“君权神授”,抬高皇帝的权威造舆论外,也是为了进一步论证“天人感应”的理论。

董仲舒从物类的机械感应推出“天人感应”。即“人有五脏,天有五行;人有四肢,天有四时;人有视瞑,天有昼夜。”“人有好恶,天有暖晴;人有喜怒,天有寒暑。”同时,他除了把“天”说成是和人一样有意志的之外,还提出了“人副天数”的著名命题。他把人说成天的副本,用来论证他的天人感应的目的论。“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为人者天》)“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人副天数》)“天之任阳不任阴、好德不好刑。”(《阴阳位》)“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立元神》)“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阴阳义》)“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立元神》)

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注意吸收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作为神道设教、君权神授的理论根据。

4.怎样评价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

【答案】在知行关系问题上,王守仁反对二程、朱熹的“知先行后”说,认为知行是不可分割的,由此,他提出了“知行合一”说。王守仁认为,认识都来自内心,不承认外在世界是认识的源泉,当然不会承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但他又提出“知行合一”,这在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中是不矛盾的,而且是他的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知行合一”说,包含三层含义:

(1)知行同时发动

他说:“一念发动处即是行。”他认为,良知发动时产生的主观意念、情感、动机等都可以叫做行。他说:“《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即王守仁特别强调行只是一种好恶爱憎的情感。好恶的情感活动即是行,不必身体有所活动,只要心中有所爱憎,就是行了。

(2)知行相互依存

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守仁的这些话强调知行二者不可分离的关系,以反对知而不行的弊病。

(3)知行相互包含

他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王守仁认为,人类有目的的活动都是知行统一的过程。他反对“冥行妄作”,不思维考察便任意地去做,更反对“悬空思索”,揣摩影响,而不去身体力行。他很强调在习行中学习知识。他说,一个人学射,只有“张弓挟失,引满中的”,才说得上是学了射。一个人学书,只有“伸纸执笔,操觚染翰”,才说得上是学了书。这些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即他从知行的不能相离,进而认为知行只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只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切实用力的方面叫做行,觉悟理解的方面叫做知,两者是不能分开的。

5.如何评价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

【答案】孟子和荀子都是战国时代的著名学者,他们均对人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考,并各自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于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他们二人的观点从出发点和发展途径,以及最终归宿都有很大的差别,现就将二者理论上的简述如下:

(1)二者的出发点不同:

孟子持人行善的主张,他认为,人生来都有一种基本的共同天赋本性,这就是“不忍之心”,或者说是对别人的“同情心”。除此之外孟子认为人人生来就有的天赋本性还有“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心”,就是孟子天赋道德观念和论证人性本善的根据。

荀子持“性恶”论,认为人生来就好利、嫉妒、喜声色。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2)二者对于人性的发展途径观点不同:

孟子认为从他的天赋“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一套修养办法,通过“反求诸己而已”即在于主观的反省,注意保存天赋的那四种“心”,来达到他所持的道德标准。

荀子认为,需要圣人、君主对称民的教化,需要礼仪等制度和道德规范去引导人们。

(3)二者观点的最终归宿不同;

荀子的“性恶”论,反对孟子的天赋道德的观念,提出道德规范,礼仪制度等是后天才才有的,这种思想有唯物主义的因素,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黑格尔曾认为,主张性恶比主张性善深刻得多。

孟子和荀子的观点除以上的主要不同外,它们的观点也有相同的地方。他们所谓“性善”、“性恶”的含义,其实都是统治阶级的标准。

6.墨子的非命论与天志思想是否矛盾?

【答案】不矛盾。首先,墨子“非命”“尚力”的人生观中,力指个人主体创造性,命指人生境遇的固定性,反对宿命论,主张命运由人自为。历史经验证明“命”是不存在的,人们的直接经验也证明“命”是不存在的,在经验中不能看到或听见命的具体表现,就不能肯定命的存在。实践上,命定论是十分有害的。人们如果认为命定论,那么就会认为智愚富贱都是生来如此,由命决定的,就没有后天的努力,而人

就不能进步,不能改善“恶”的本性。其次,“天志”“明鬼”的天人关系是,天能对人赏善惩恶,人也能以其行为感应天,鬼也能与人交通,墨子所提出的兼爱学说,必从外在寻一个保证,就是天志。墨子根据历史传说和众人“耳目之实”,证明有鬼,他之所以重鬼,是因为鬼能赏善惩恶。墨子坚决否认命运的存在,他认为人在乎个人努力或不努力,不在于命运。

7.怎样看待慧远的因果报应论?

【答案】慧远,334-416年。道安(译经、僧侣集体生活戒律)之弟子,常居庐山。著有《沙门不敬王者论》、《明报应论》、《三报论》等,收在僧佑编《弘明集》中。

慧远的佛教思想是与现实密切联系的。它针对当时社会上反佛斗争中提出的问题,着重论证了两个问题。意识论证佛教教义与中国传统思想之间的一致性;一是进一步论证佛教三世轮回、因果报应等宗教说教的理论基础——灵魂不死不灭论。其中,慧远的因果报应论的观点包括:

(1)承认因果报应的存在

慧远是虔诚的佛教徒,他对佛教三世轮回、因果报应的宗教思想深信不疑,他从佛教一切皆空的观点,进一步论证了因果报应的思想。他专门写有《三报论》和《明报应论》等著作来说明因果报应的存在。

慧远关于因果报应的说教精致得多,他不简单地讲有一个主宰在那里司善惩恶,而是从主体自身的精神活动中自作自受来说明因果报应的关系。

(2)“因情致报,乘感生应”

慧远认为人所易遭受一切不幸的恶果,都是由其自身陷于“无明”(即愚昧)和“贪爱”等情感造成的。一个人的遭遇结果,没有一个外来的主宰者(“岂有幽司”),而完全是自身情感活动招致的。慧远的结论是“因情致报,乘感生应”。

(3)“应有迟速,故报有先后”

这种自作自受的因果报应,慧远认为有快有慢,有先有后。他说:“应有迟速,故报有先后”。有的是当世就受报,这叫“现报”;有的来世受报,这叫“生报”;有的“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这叫“后报”。

佛教这种轮回、因果报应的说教比中国传统的只讲现世受报,或父母作恶而子孙受报应的说法要精致得多。

8.简述董仲舒的刑德理论

【答案】(1)鉴于秦亡的教训,提出任德不任刑,企图用刑德加强对劳动人民的统治,要求统治者采取德治和法治两手,并看重以封建仁义道德去教化人民,仁德占据其思想的核心,威,势,刑只能是德化德辅助。

(2)把阴阳看成是“天”的两种基本因素,德仁爱生育等等都是“天”的阳这一方面的表现;刑杀等则是“天”阴这一方面的表现,“天意”欲生不欲杀,以示“天”之仁爱之心,君主上法于天,政当以“德化为本”,故应“任德不任刑”。

9.如何评价孟子的仁政学说?

【答案】孟子(公元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的言论保存在《孟子》一书中。孟子发展和改造了孔子的“礼制”和“德政”的理论,提出了“仁政”学说。这是他政治思想的中心。主要观点是:

(1)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

“亲亲而仁民。”1.严格区分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无君子莫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