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建筑案例赏析韩国三星“绿色明天”净零碳设计

低碳建筑案例赏析韩国三星“绿色明天”净零碳设计
低碳建筑案例赏析韩国三星“绿色明天”净零碳设计

低碳建筑案例赏析

韩国三星“绿色明天”净零碳设计

<1“低碳建筑概念”>

v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中导入全生命周期评价体系和步入建筑新型产业化.在建筑全生命过程中对碳排放进行盘查,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建造.施工装配和建筑物使用地整个生命周期内,将建筑碳排放进行定量,减少碳排放量,提高能效,并对碳排放进行有效管理.

低碳建筑可通过碳中和手段来实现零碳排放,净零碳建筑策略关注建筑地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问题.韩国三星“绿色明天”地这些零碳建筑策略可以被宽泛地分为以下5个类别(UKGBC,2007①):

(1)建筑地能源消耗完全自给自足,建筑所有地能耗需求都可以通过实地生成地可再生能源得到满足;

(2)建筑连接到当地电网,在一年时间内建筑实地产生地可再生能源能够抵消从电网消耗地电能;

(3)建筑就近连接到当地地低碳或零碳地电力供给;

(4)建筑连接到远处地低碳或零碳地电力供给;

(5)建筑地碳排放量通过从碳排放交易市场购得地碳排放额度来抵消.

经过多年地时间,奥雅纳工程顾问基于以上有关“净零碳”地定义根据不同地建筑类别建立了一整套减排策略地框架并将其运用在建筑上:

(1)建筑能够完全自给自足,建筑所有地能源需求都由实地产生地低碳或零碳排放地能源来满足;

(2)建筑连接到当地电网,实地生成地可再生能源能够部分抵消建筑从电网中消耗地电能;

(3)建筑就近从当地地低碳或零碳地电力供应中获取部分能源;

(4)建筑从远处地低碳或零碳地电力供应中获取其部分能源;

(5)建筑地部分碳排放通过从碳排放交易市场购得地碳排放额度来抵消.

以上并非严格地定义,而是作为一个框架来帮助对不同减排方案相对地优点和效果进行

认识.通常来说,属于类别1地建筑要优于类别5地建筑.

2 "绿色明天"周边环境

3 "绿色明天"实景(左:公共关系楼;右:零能耗楼)

<2实现净零碳地策略>

以净零碳排放为目标地渐进式能源管理概念主要包括以下4个策略:

(1)减少需求——减少建筑设备地使用并降低设备能耗,比如采用高效节能地电器,减少小型电器地数量等;

(2)需求控制——通过与建筑结合地设计手段来采用被动式设计策略以降低能耗,包括高性能地建筑立面.气密性.外部遮阳措施.建筑朝向等;

(3)能源地高效使用--在机电系统地设计中采用主动式地节能系统,包括采用高效系统,热回收,采光控制等;

(4)可再生能源——通过实地利用可再生能源来满足建筑余下地能源需求,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和光热系统等.

<3净零碳策略在“绿色明天”中地应用>

名为“绿色明天”地零能耗建筑是韩国地一个可持续设计师范项目.该项目位于韩国龙仁市(Yongin,Korea),场地面积2456㎡,主要由2个建筑组成——零能耗楼(Zero Energy House,简称ZEH楼,建筑面积423㎡)和公共关系楼(Public Relation Pavilion,简称PR楼,建筑面积295㎡).零能耗楼是一座以建筑零能耗为目标地设计展示楼,公共关系楼则包括对外接待区和展览及建筑管理人员地工作区(图1~4).

3.1主要地可持续设计策略

该项目地建筑运用了在零碳定义地基础上发展地“碳中和框架”中地策略——“建筑连接到当地电网.场地生成地可再生能源能够部分抵消建筑从电网中消耗地电能”.当产生地可再生能源超过零能耗楼地能源需求时,多余能源就被储存在电池中留做将来用.当产生地电能超过电池地储存能力时,超出地部分就被用于抵消公共关系楼内地电力消耗,以在一年中达到零能耗和零碳排放地目标.

“绿色明天”零能耗楼除了电力需求外没有其他地能源需求(建筑不需要使用其他地燃料,如生物质.煤炭或天然气等).电能则是由可再生能源系统产生(太阳能光电系统和光热系统).

该项目所采用地基于能源管理概念地多个节能策略(表1.图5).

表1 能源管理概念与节能策略

对“节能建筑不节能”案例的分析(点评 )

点评: 这篇文章虽然有一些片面性,甚至有点“耸人听闻”,但是主基调挺好。 好在尖锐抨击了当前一种很不好的倾向:盲目“追新”、“标签化”。因为这种倾向实在有点“祸国殃民”! 这篇文章的片面性在于:一是只针对住宅,二是只针对北京地区的夏季能耗。 北京地区的采暖度日数(HDD18)高达2699℃·d,而空调度日数(CDD26)仅为94℃·d(采暖度日数的3.5%)。讲能耗,不能只讲夏季能耗。 显然,北京地区住宅的采暖和空调形式,应以长达4~5个月周期的冬季采暖舒适度为主。从现实经济条件出发,对于顶多只有1~2个月周期、且不需全日保证的夏季供冷空调,当然是分体空调最省钱和节能。住宅采用集中冷源和供暖供冷采用合用末端并不好,近年以来,开发商和业主都明白了这个道理。几个较大开发建设项目,也听取了我的建议,确定为散热器采暖加分体(或VRV)空调的方式。 此外,我早就指出,集众多建筑节能技术于一身的节能样板楼那种还在被热炒的集中空调方式,虽有可取之处,有些“创意”也可供借鉴,但千篇一律就不对了。何况,它还有若干致命的缺陷,例如:集中冷热媒系统供回水温差过小致使循环流量过大,不管是否需要集中新风固定不变(无人也照送不误),以及室温不能自主选择等。 张锡虎 2009-10-16 对“节能建筑不节能”案例的分析 李兆坚1,杨爱丽2,张晓航1,郭涛1 (1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2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 摘要:实际调查结果发现: 一栋采用众多建筑节能新技术的节能住宅楼的夏季空调能耗指标却是非节能住宅楼的14.6倍, 对该“节能建筑不节能”典型案例的分析结果表明:大量建筑节能技术的“堆砌”不一定能达到节能效果,并可能使建筑空调能耗大幅度增加, 盲目跟风、“追新”可能会产生出高成本、高能耗的“节能建筑”。另外,目前建筑节能评价方法亟待改进, 应注重对实际节能效果的考核, 用调查数据说话,并加强对各种建筑节能技术适用条件的研究,防止建筑节能工作的“标签化”现象。

绿色建筑实例分析

09级 200912024081302012 张建辉 网络发达国家经典低碳建筑案例分析 提要:目前世界各国的节能住宅虽然各有特色,但这些房子里面都装置了各种各样的节能设备和节能系统。比如太阳能电池板、隔热屋顶、保温外墙和低辐射玻璃等等。 当今世界,设计节能建筑和研发建筑节能技术,是最瞩目的课题之一。据统计,人类每年所消耗的能量中建筑能耗最大。 这里所谓的建筑能耗,包括人们日常生活用能,如采暖、空调、照明、烹饪、洗衣等耗能。建筑本身耗能,是指建筑施工、拆除以及与建筑直接有关的水泥工业、钢铁工业、交通运输等耗能在内。其中又以日常生活用能最大,材料及设备生产用能次之,施工用能仅居第三。 节能必然成为衡量未来建筑品质的必要指标。到2020年,英国的非住宅建筑可以达到零碳排放。同样在美国,提供低碳生活模式的住宅很有市场,公共住宅逐渐受到欢迎便是佐证。 而我们通常说的节能建筑,是指低能耗建筑,是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建筑,前提是遵循气候和节能的基本方法。 欧洲国家对现代建筑的基本理念是:实现“低能耗、高舒适度”的完美结合,最大限度利用自然能源,尽量减少能源与资源浪费。新建建筑必须是节能建筑,楼顶都要装太阳能吸热板、雨水收集装置和冷热空气交换器。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英国建成不用石油、煤炭等矿石燃料做能源的“零能耗”、“零二氧化碳排放”住宅小区。伦敦郊区有个供82户居住的“希望屋”:电饭煲、冰箱、热水、照明等用电,全靠太阳能;墙壁保温层厚30厘米;采用先进的通风设备。“希望屋”冬天采用生物资源锅炉。

燃料是用麦秸压成的圆柱小颗粒,二氧化碳排放量远低于麦秸生长过程从大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希望屋”用电量为同类建筑的30%。 瑞典是世界上工业化住宅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住宅示范区在建造过程中并不追求特别先进的技术和产品,而是把重点放在对成熟、实用的住宅技术与产品的集成。示范小区的1000多个住宅单元全部依靠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 恒温、恒湿、恒氧、低噪、适光,这些为大多数人耳熟能详的关键词,目前是国内科技住宅先驱的核心价值,在欧洲、北美和日本等众多发达国家和城市较早时期就已经广泛应用,并掀起一股绿色旋风,绿色科技住宅也被国际广泛认定为未来住宅发展所趋。 社区未来发展方向--英国贝丁顿 “这是一个全方位的永续发展社区,我们要创造一个全新的生活方式,设计一个高生活品质、低能耗、零碳排放、再生能源、零废弃物、生物多样性的未来。” BedZED的设计师登斯特这样来形容BedZED。在BedZED项目中,我们看到设计师将废物、阳光、空气和水充分利用,与现代人、建筑物一起进行永续的对话。 废物BedZED低能耗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其组合热力发电站发挥了巨大作用——通过燃烧木材废物发电为社区居民提供生活用电,而且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热能来生产热水。热水罐位于每户的核心位置,在寒冷季节可起到供暖的作用。目前CHP的燃料主要为附近地区的树木修剪废料,往常这些废料被丢弃并填埋而成为城市的负担,对这些废料加以利用既可以产生能源,又可以解决环境污染和垃圾处理的问题。在长期计划中,以后木屑原料的来源将主要为邻近的生态公园中的速生林。经计算,整个社区需要一片3年生的70公顷速生林,每年砍伐其中的1/3用来提供热能,并补种上新的树苗,以此循环。阳光BedZED的家家户户都装上了太阳能光电板,由于光电板的造价较高,因此设计者将它尽量用于多种用途,家中的热水和电车充电都来自暖暖的阳光。这些太阳能电池板可为40辆汽车提供电力,这种用太阳能电力供应汽车的模式将太阳能光电板的投资回收周期从通常的75年缩短到BedZED中的6.5年。

被动式节能建筑案例分析

被动式节能建筑是采用被动式节能技术的建筑。被动式节能技术,是指通过建筑自身的布局、材料、做法等契合气候辅以空调设备间歇运行达到舒适与节能的技术。区别于主动式节能技术将室内空间与自然相隔离,再用高效节能的空调设备创造宜人环境的做法。采用的做法是尽可能因势利导,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使建筑最大限度地适应周围环境。 广州气象监测预警中心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规划用地面积5.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597.7平方米,绿化率达到67%,属于一类办公建筑。建筑分为A、B两栋,A栋为四层,B栋为2层,A栋设半地下层车库。建筑布局开敞自然,借鉴岭南建筑庭园、天井与冷巷等空间手法和被动技术,营造了一系列富有岭南特色的建筑空间,创造了步移景异舒适宜人的办公环境。以低造价、普通材料、适宜技术满足现代功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绿色建筑。 一、屋顶绿化 屋顶被称为“建筑第五立面”的屋顶,一直是都市中尚待开垦的“处女地”,处于一种被忽略、被遗忘甚至被糟蹋的地位。一方面是城市绿化面积和水面面积被越来越多的高密度建筑物蚕食,另一方面大量的屋顶却仍然素面朝天,未被有效利用,甚或成了“垃圾仓库”,这是目前城市建设及管理上的一个死角。而被众多生态环境专家、城市规划专家、建筑设计专家所推崇的屋顶绿化,则既能兼顾建筑景观,同时又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屋顶绿化不仅仅是绿地向空中发展,节约土地、开拓城市空间的有效办法。也是建筑艺术与园林艺术的完美结合,在保护城市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方面更是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它有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提高市民生活和工作环境质量;缓解大气浮尘,净化空气;保护建筑物顶部,延长屋顶建材使用寿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保温隔热,减少空调的使用,节约能源;消弱城市噪音能诸多作用。 广州气象监测预警中心采用了大面积的屋顶绿化,屋顶绿化占绿化面积49%,起到了保温隔热和调节室外热环境的作用。不仅使屋面产生隔热作用,还让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达到了生态节能的作用。 二、节能立面 广州市气象监测预警中心采用了垂直绿化的方式。项目利用坡地地形,使建筑物西侧立面为山坡所遮蔽,绿化率高达67%,室外透水地面面积为40193平方米,透水地面面积占室外面积比例高达84%。 项目还种植了乡土植物。利用开挖地下室的土方,采取削高低平衡土方的方法,创造性还原以丘陵自然地貌的场地,并辅以岭南气候植被,达到嵌入自然环境中的地景式建筑形象。主要的乔木有细叶榄仁、香樟、凤凰木、细叶榕、垂榕、粉单竹、黄金间碧玉等等。 建筑物南北向布置,利用坡地地形,使建筑物西侧立面被山坡所遮蔽,避免了建筑西晒造成额外增加的能耗问题。外墙采用加气混凝土模块,屋面采用大面积种植屋面的做法,外窗采用Low-E玻璃,配合地面景观植被设计,有效降低建筑室外温度和热岛效应。

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案例

无锡生态文明助推经济发展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7版(2011年8月10日) 2008年和2009年,环境保护部批准了两批18个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目前,全国有14个省开展了生态省建设,另有5个省正在启动。 作为生态省建设的细胞工程,全国超过1000个县(市、区)开展了生态县(市、区)的建设,并有38个县(市、区)建成了国家生态县(市、区)。这些地区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赢得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优势。 为鼓励不同地区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模式和途径,本版特推出生态文明建设系列报道,刊发一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先试地区的经验。 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国家生态市,江苏省无锡市在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之路。本期刊发相关报道,以期对读者有所借鉴。 随着近日金城湾公园的正式开放,太湖内湖——蠡湖长达10年的生态环境整治与修复画上了圆满句号。夏日的清晨,站在渔父岛西堤拱桥之上,桥下湖水清澈,湖水之下有着茂密的“森林”,这些“森林”是一些沉水植物,如苦草、微齿莲子菜、鱼腥藻等,正是因为这些沉水植物牢牢固定住了底泥,不再搅动,从而使得湖水清澈,透明度显著提高。目前,蠡湖的水质已由10年前的劣Ⅴ类上升至Ⅲ类。 蠡湖水质的变化,让人不禁感叹,怎样的动力才能让一个在水上吃过亏的城市,利用10年时间治理好一个湖泊?又是怎样的动力让它成为全国首个建成国家生态城市群的地级市?江苏省无锡市委书记毛小平一语中的:“蠡湖治理的成功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体现,无锡要走一条发展之路,就是要探索生态文明。” 正是有了像蠡湖成功治理这样践行生态文明的一个个闪光点,才使无锡市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不断加速冲刺。 发展理念与具体行动同步 毛小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阐述了他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我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发展方式的一场革命,是一项包括建立生态经济体

节能 低碳 绿色 生态 可持续建筑区别与联系

节能建筑: 节能建筑:是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 低碳建筑: 所谓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提供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它不仅能提供舒适、健康而安全的内部环境,同时具有与自然相和谐的良好的建筑外部环境。绿色建筑所代表的是高效率、环境好而又可持续性的建筑。绿色建筑不但为人类提供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空间,同时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它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 生态建筑: 生态建筑的概念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合理地设计和建造居住、办公、商贸、生产等用房,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国际上,通常认为“生态建筑”体现三大主题:一是以人为本,健康舒适;二是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三是与周围生态环境的协调,生态建筑是一种具有复合功能的建筑。 可持续建筑: 指以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建筑,包括从建筑材料、建筑物、城市区域规模大小等,到这些有关的功能性、经济性、社会文化和生态因素。可持续建筑的理念:就是追求降低环境负荷,与环境相融合,且有利于居住者健康。其目的在于:减少能耗、节约用水、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健康、提高生产力、有益于子孙后代, 关系: 生态建筑归纳起来称为“资源有效利用”的建筑(Resource Effieient Buildings),又称之为“4R”建筑,即:Reduce:减少建筑材料、各种资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Renewable: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材料;Recycle:利用回收材料,设置废弃物回收系统;Reuse:在结构允许条件下重新使用旧材料。 绿色建筑、低碳建筑都是可持续建筑的组成部分,可持续建筑包含了低碳和绿色建筑,其关注的内容和着眼点更加广泛而完整。例如在减耗方面,可持续建筑不仅要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同时也减少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其他有害气体对臭氧层的破坏,减少磷化物和重金属的排放,以避免对全球环境造成更严重的破坏。

国外节能建筑案例分析

生态校园:英国诺丁汉大学朱比丽分校 项目概况:朱比丽新校园项目设计的确定是通过1996年的一次竞标,诺丁汉大学的意图是将这一新校园塑造成为英国中部的一个可持续发展范例。最终,迈克.霍普金斯建筑师事务(Michael Hopkins&Partners)的设计以突出的生态设计特 征胜出,其最后的实施是与结构工 程公司阿热普(Ove Arup & Partners), 景观建筑师麦卡锡(Battle McCarthy)共同合作完成的。项目于1997年底动工,1999年12月由女王正式为其揭幕开放使用,其总造价约五千万英镑。经过两年九个月的时间,霍普金斯的设计将一废旧的工业用地最终转变成了一个充满自然生机的公园式校园。 2001年,这一项目成为了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杂志的年度可持续性奖得主(RIBA Journal Sustainability Award)。 项目设计 项目的基地距主校园约有一英里,通过自行车和公交可以很方便的进入到诺丁汉城市中心。约12公顷的月牙形基地是在原有的自行车工厂用地的基础上更新再利用的。 这是对英国总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在实践中的体现,即鼓励对位于城市中的工业等废地的充分再利用。基地的环境条件很具有挑战性:东北面是巨大的工业仓储设施,而在西南面则是典型的英国郊区住宅;如何有机的衔接这两个完全不一致的城市肌理,是面临的首要问题。霍普金斯的设计是建造一沿基地自然弯曲的水体,从而起到软化边界和缓冲的作用。校园的主要建筑体块也因此沿一线展开,并由一架空廊道贯穿;建筑群体的背面则由一林荫道连接,并与基地的两个出入口连

通。 整个新校园约41,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可供2,500个学生使用。位于基地中央,“漂浮”在水面上的螺旋倒锥形建筑物是校园的信息中心,包括图书馆和计算机设施,是整个校园的视觉焦点;考虑到无障碍设计,建筑内部不设楼梯,完全由一螺旋上升的坡道和位于中央的电梯贯通。与信息中心相对的建筑体块是中心教学与服务设施,包括银行,学生会,和倒插在中庭中的一300座的会议演示厅等。 在这一中央建筑体的北侧,带有两个中庭的建筑体块为商业学院使用;南侧并联的三个带有中庭的体块为教育学院使用;位于中央的大中庭是开放式的学生餐厅及多功能使用。

关于低碳环保绿色建筑技术的运用研究

关于低碳环保绿色建筑技术的运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6-11-11T16:01:45.800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8月第16期作者:吴焕斌[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大气污染和越来越强的环保意识,使得建筑这一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绿色低碳步伐愈发快速,为了生态保护,响应国家“四个全面”的号召,低碳环保绿色建筑技术也被应用到了工程施工中。本文针对我国建筑建设环境现状,结合成功案例分析,提出了以实现低碳环保为目标,建筑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与应用措施,通过绿色施工技术来提高我国生态化建 设水平。 广东科学中心广州市 510006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大气污染和越来越强的环保意识,使得建筑这一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绿色低碳步伐愈发快速,为了生态保护,响应国家“四个全面”的号召,低碳环保绿色建筑技术也被应用到了工程施工中。本文针对我国建筑建设环境现状,结合成功案例分析,提出了以实现低碳环保为目标,建筑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与应用措施,通过绿色施工技术来提高我国生态化建设水平。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低碳建筑技术体系;绿色节能 引言 目前,在我国,建筑的相关能耗已经超过工业成为了社会第一大能耗行业,施工建筑也不例外,人们对于环保的意识逐渐增强。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建筑的“低碳”和“节能”必将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在减碳上潜力巨大,更加切合全球“节能减排”的发展潮流,以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本文重点从低碳环保绿色施工技术展开论述。 1我国低碳环保技术在建筑上的应用现状 1.1我国低碳环保技术在建筑上面临的问题 绿色低碳建筑技术是目前国际国内向低碳经济转型战略举措的重要而必须发展的一个方向。当前我国住宅低碳建筑技术仍存在着很多不足:节能产品成本过高,不利于低碳住宅建筑技术的普及。目前我国居民建筑节能意识仍较为薄弱,间接造成了开发商对低碳住宅的漠视,低碳住宅推广困难。建筑所引起的电磁污染、光污染以及空气污染占据了环境总污染的三分之一还要多,而人类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总量中,有一半左右都是建筑垃圾。低碳建筑应用产品良莠不齐。低碳技术研发及产品转化存在一定困难。当前我国住宅低碳技术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研究起步较晚、经费投入不足、技术不成熟、推广宣传力度不够、市场前景不确定等,造成转化的成功率较低,产学研无法有机结合。通过了彩色建筑,能够充分的利用一切的可利用资源,因地制宜的从设计、规划以及环境配置的建筑手法入手,通过各种各样的绿色手段和技术将建筑室内的舒适度合理的提高,在为人们提供较好的生活环境质量的同时还能够保障人们的健康。因此,治理因建筑业带来的大量温室气体、污(废)水排放,倡导和发展绿色低碳建筑技术攸关整个低碳经济转型政策实现的关键一环。 1.2绿色低碳建筑技术提出的政治、经济背景及其对节能减排的意义 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节能减排,同时建设低碳绿色建筑、低碳生态社区、低碳生态城市,这也已经成为全球为了应对气候挑战所主要攻破的领域。低碳建筑的侧重点是减少碳排放,而绿色建筑的侧重点则更侧重于减少污染的排放,而这些也更加符合全球节能减排的主题。 2绿色低碳建筑技术的具体应用 节能技术通常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重点: 2.1首先,绿色施工技术融合了传统的施工工艺,在建筑过程中,采用的都是可以回收和降解的施工材料。绿色建筑技术通过对一些建筑材料的使用,例如隔热保温材料的使用,来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例如在木头的选择上,施工方不会选择直接乱砍滥伐来破坏环境。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施工是一种传统的施工理念,事实证明,这种发展观必然会遭受自然严惩。新型绿色建筑技术制作的建筑材料不仅仅轻便,并且还有隔热保温等效果,对建筑物的节能有很大的帮助。 2.2节约用电 我国当前电能主要通过火力发电来获得,而火力发电不仅仅要浪费大量的煤炭等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而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可以节约大量的电能。 2.3节约用地 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在施工前,要把危险设施与材料交予专人封存看管,施工设计人员应该对施工现场科学规划,必须要把设备安在适当的施工位置,保证施工时可以对其合理应用,以防对施工现场产生浪费。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越来越紧张,尤其是在许多大城市,建筑用地越来越紧张,所以我们应当尽量的节约建筑用地。对混凝土和沙子等施工材料要放置于合适位置,以便集中保管,集中利用,也可以节约施工用地。 2.4节油措施 在施工中必然会采用大型施工机械设备,而机械设备的高效使用要消耗大量燃油,为了促进节能减排的施工形式,以防由于技术以及机械故障造成耗油量大幅加多,在施工时,施工人员应该对机械设备问题检修,技术人员应该对施工难度以及施工规模的耗油总量有整体控制。 2.5节约用水 水资源在我国已经呈现出严重不足的态势,所以在施工时要减少水资源浪费,必要时需要引进节水方法及建设集水储备井,防止缺水时无水利用。而我国当前的建筑物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较低。绿色建筑能够通过对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或者对建筑排放的废水进行净化之后用作其他用水。同时施工方能够把施工现场的地下水得到开发利用,以弥补水资源的不足。 2.6制定并完善低碳环保建筑评价标准 大力发展低碳建筑要有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评价标准,让所有利益相关方都能形成共识,通过合作把低碳进行到底。制定确实可行的低碳等级认定标准,从而构建我国低碳建筑标准的第三方测评体系,并由第三方测评机构对建筑的能耗进行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出具建筑物能耗等级的证明,并将此证明作为低碳建筑政策扶持对象的依据之一。

医院综合节能解决方案及案例分析

医院综合节能解决方案及案例分析 行业:其他节能电器 收藏本文 2011-12-24 现代医院建筑是科学、技术、信息的载体,是社会发展、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随着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对改善医疗条件的要求愈加迫切,医疗改革的推进,医院将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从改善病人就诊环境、提高医院内部管理技术手段考虑,许多新建的医院建筑对空调、供热设备的自控管理、安保及计算机网络等诸多方面都提出了要求,医院设计有宾馆化的趋势。医院建筑是所有建筑中使用功能最为复杂的。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诊疗设备的不断完善,医院功能还将进一步增多。尤其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医院提供的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治疗服务。患者对医院的就医环境和医护人员对工作环境舒适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医院的能耗也不断上升。以一家传统型综合医院为例,其日常能耗中,电力消耗最大,主要用于照明、电梯、空调和通风等设备。其次,医院还以燃气、重油等作为主要能源,用于供应蒸汽、热水、消毒、洗涤、厨房以及冬季供暖等。 深圳共有综合医院近三百家,在全市医疗卫生系统中推广节能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据我协会调查统计,深圳市全市各大医院的平均节能潜力在25%以上。以我们2002年做的市政府节能改造示范单位——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为例,该医院共投入改造资金48万元,改造前后期实地测算数据显示,通过系统的节能改造,医院年节省能耗开支达42万余元。其中空调主机系统比改造前同期节电30%,循环系统节电率达35%以上,月平均减少开支4万元左右。照明系统节电率%,月平均减少开支5千余元,且安装T5节能型荧光灯管后,照明亮度提高,为患者提供了更舒适的医疗环境,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全院医护人员和患者普遍反映良好。实践经验证明,通过节能改造,在提高医院能源使用效率,降低服务成本的同时,医院的空调照明环境整体舒适度也将得到明显的提高。 我国建筑物单位能耗很高,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物单位能耗是他们的2~5倍。水、电、空调、蒸汽、医疗气体作为维持医院运作之基本要素,其中以电力和医疗气体最重要,若二者之一中断,便会立刻危害到病患的生命,所以公用系统为医疗作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报告

绿色建筑报告题目:墨尔本CH2建筑分析 班级:14建筑本1 姓名:龙菲菲 学号:14111518139 指导教师:吴垠 2016年11月12日

目录 1.项目简介............................................................... - 1 - 2. 项目理念.............................................................. - 2 - 3. 能源利用.............................................................. - 2 - 3.1建筑平面.......................................................... - 2 - 3.2建筑立面.......................................................... - 4 - 3.2.1北立面........................................................ - 4 - 3.2.2南立面........................................................ - 6 - 3.2.3东立面........................................................ - 7 - 3.2.4西立面........................................................ - 7 - 3.3建筑剖面.......................................................... - 9 - 3.4冷却降温.......................................................... - 9 - 3.5采光照明......................................................... - 12 - 4. 材料选择............................................................. - 12 - 5.结语 ................................................................. - 14 -

建筑外墙保温工程案例分析

建筑外墙保温工程案例分析 摘要:文章结合工程案例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应用。同时结合施工过程对聚苯板及聚苯颗粒外保温的施工工艺作了详细地介绍。 关键词:外墙外保温;聚苯板;胶粉聚苯颗粒 从国家推行建筑节能以来,各种保温节能施工技术发展很快,2007年,国家制订了许多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于2007年10月1日实施。建筑节能工程将作为单位建筑工程的一个分部工程,此分部工程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可见建筑节能工程已经纳入工程质量体系。墙体节能工程作为一个分项工程,其中,外墙围护结构的热损耗较大,发展外墙保温技术已经成为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环节。 1.工程概况 某住宅小区工程建筑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内外墙主要砌筑陶料盲孔砖,建筑总面积86万m2。目前施工的一、二、三期建筑面积约31.5万m2,其中外墙保温面积近10万m2。 从实施新建建筑节能65%的设计标准,其节能措施主要体现在外墙保温体系新型材料应用和施工技术革新上。采用胶粉聚苯颗粒粘贴聚苯板外墙保温外墙保温技术已相当成熟。该住宅小区满完成了面砖饰面外墙保温施工,达到了建筑节能65%的设计标准要求,满足国家及北京市工程竣工验收合格标准。 2.外墙外保温施工工艺 住宅小区采用的是胶粉聚苯颗粒粘贴聚苯板外墙保温系统。其施工工序及要求如下。 2.1界面砂浆处理层 1)清理主体施工时墙面遗留的钢筋头、废模板,堵填施工孔洞。 2)清除墙面的混凝土灰浆及浮灰,清理墙面的油污。 3)墙面松动、风化部分应剔除干净。 4)剔除墙表面大于或等于10mm的凸起物。

低碳环境下的绿色生态建筑设计

低碳环境下的绿色生态建筑设计 发表时间:2017-06-13T11:32:13.13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2月下作者:李海军 [导读]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了促进其能够得到长期稳定的进步。 摘要:如何更好的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建筑是一个耗能大户,在建筑设计中融人生态化模式符合节能环保的需求,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还可以满足绿色性原则,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因此,生态化模式已经开始成为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本文对低碳环境下的绿色生态建筑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低碳环境下;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策略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了促进其能够得到长期稳定的进步,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融入低碳生态理念已经成为一种绿色建筑趋势。绿色建筑具有应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不可再生能源的功能,还能够加强对建筑材料的再利用,并从节能建筑系统和环保建筑系统两方面体现出了其设计的要点。 1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原则 1.1节能原则 对绿色生态建筑来说,节约能源是其最重要的作用之一,为此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中必须严格遵循节能原则,从而突出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的优点。通过研究表明,设计中节能原则主要体现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加大绿色建材的使用。首先,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上,设计人员可以通过采取诸如在建筑屋顶设计太阳电池板(光伏发电)或风力发电设备等。其次,在加大绿色建材使用中,设计中应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以及无污染或零污染的建筑材料。 1.2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指的是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中,采取相对应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建设过程中对周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破坏程度,并在建筑投入使用后能够与生态系统和谐共处。为此,设计人员可以采取诸如降低对周边生态基质、板块以及廊道破坏程度的施工方法、在科学合理预估建设所造成破坏情况基础上,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生态修复和重建等补偿措施以及施工过程中周边生态系统保护措施等。 1.3因地制宜原则 在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中,因地制宜原则进行设计同样重要。这主要是因为不同建筑地块在地质情况、气候环境以及周边生态系统均会有所不同,因而要想实现最优的绿色生态建筑设计,设计人员因地制宜进行设计至关重要。对此,设计人员在设计前必须充分掌握建筑地块实际情况,随后在根据相关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分析,最后再次基础行制定出与地块特征紧密联系的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和技术原则则,并选择适宜技术与建筑材料等。 1.4整体性原则 良好的绿色生态建筑应当是节约能源与生态环境友好兼具的,即达到较好的整体性。为此,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中不必刻意地追求某一方面设计达到最优,而应从建筑项目实际着手开展综合分析,随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整体设计,从而使得建筑节能性与生态性都能达到满足。 2 低碳环境下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策略 2.1建筑材料选择的节能 材料在建筑设计行业中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时代的科技发展水平。成本低、效果好的材料是建筑企业所青睐的,然而当今社会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更好,对健康材料、环保材料的选择占到了绝对大的比重,因此,选择材料对于环保十分重要。首先是框架选择,以钢结构为例,钢材为可回收利用材料,在建筑拆除后钢结构框架可以回收,因此,钢结构的应用本身就节省了资源。在结构上,钢结构大大降低了梁高,节省了空间。其次,窗户的用材,同朝向的双层窗的节能率必然比单层窗更加节能。窗户设计的时候尽可能选用断热桥铝合金窗或塑钢窗,少用或者不用单玻彩铝窗、单玻推拉塑钢窗。虽然初期成本较高,但随着节能效率的提高,其耗能的减小,保温效果的提高,从其电费的节省来讲,很快就能收回。 2.2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现阶段实施节能最主要的方法就是通过将一部分热量进行提前储存,并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对其加以利用,从而减少能耗。在这过程中能够对可再生能源( 如风能和生物能等) 进行充分的利用,减少对煤和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及太阳运行轨迹等客观条件,通过选择太阳能蓄热和通风等技术,对可再生能源进行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针对建筑物的表面要应用保温和隔热性能较好的材料,在冬季有效利用太阳能来进行取暖,夏季则能够在这样设施的保护下降低室内温度,为人们提供更加科学、环保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2.3建筑的外观设计中的节能 建筑的朝向、构型、窗户、屋顶等方面的设计都对耗能产生影响。第一,对于建筑物的朝向设计,原则是冬季能获得足够的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能利用自然通风并防止太阳辐射。第二,体型,如何合理地确定建筑形状,必须考虑本地区气候条件,冬、夏季太阳辐射强度、风环境、围护结构构造形式等各方面的因素。应权衡利弊,兼顾不同类型的建筑造型,尽可能地减少房间的外围护面积,使体形不要太复杂,凹凸面不要过多,避免因体形复杂和凸凹太多形成外墙面积增大而提高体形系数,以达到节能的目的。第三,窗的设计与建筑节能。现代建筑的窗户较大,大窗是现代建筑美观设计的趋势,然而,大窗设计不利于室内温度的调节,尤其是冬季不利于保温,夏季室内温度上升加快,侧面加大了空调暖气的使用频率,增加了建筑的能耗。第四,屋顶绿化设计。屋顶绿化设计是一项很理想化的设计,且从畅想到实践已经改良了很多次,屋顶绿化经过多年的技术改进,已经成为了现代建筑的节能标志,屋顶绿化不但能改变环境与生态,还能在保温与生活用水的利用上给建筑提供很大帮助。 2.4水资源循环 水资源建设也是绿色生态建筑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建筑内应有室内给排水系统,从而确保合格的用水供给和畅通的排水处理。另

被动式节能建筑案例分析说课材料

被动式节能建筑案例 分析

被动式节能建筑是采用被动式节能技术的建筑。被动式节能技术,是指通过建筑自身的布局、材料、做法等契合气候辅以空调设备间歇运行达到舒适与节能的技术。区别于主动式节能技术将室内空间与自然相隔离,再用高效节能的空调设备创造宜人环境的做法。采用的做法是尽可能因势利导,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使建筑最大限度地适应周围环境。 广州气象监测预警中心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规划用地面积5.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597.7平方米,绿化率达到67%,属于一类办公建筑。建筑分为A、B两栋,A栋为四层,B栋为2层,A栋设半地下层车库。建筑布局开敞自然,借鉴岭南建筑庭园、天井与冷巷等空间手法和被动技术,营造了一系列富有岭南特色的建筑空间,创造了步移景异舒适宜人的办公环境。以低造价、普通材料、适宜技术满足现代功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绿色建筑。 一、屋顶绿化 屋顶被称为“建筑第五立面”的屋顶,一直是都市中尚待开垦的“处女地”,处于一种被忽略、被遗忘甚至被糟蹋的地位。一方面是城市绿化面积和水面面积被越来越多的高密度建筑物蚕食,另一方面大量的屋顶却仍然素面朝天,未被有效利用,甚或成了“垃圾仓库”,这是目前城市建设及管理上的一个死角。而

被众多生态环境专家、城市规划专家、建筑设计专家所推崇的屋顶绿化,则既能兼顾建筑景观,同时又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屋顶绿化不仅仅是绿地向空中发展,节约土地、开拓城市空间的有效办法。也是建筑艺术与园林艺术的完美结合,在保护城市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方面更是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它有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提高市民生活和工作环境质量;缓解大气浮尘,净化空气;保护建筑物顶部,延长屋顶建材使用寿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保温隔热,减少空调的使用,节约能源;消弱城市噪音能诸多作用。 广州气象监测预警中心采用了大面积的屋顶绿化,屋顶绿化占绿化面积49%,起到了保温隔热和调节室外热环境的作用。不仅使屋面产生隔热作用,还让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达到了生态节能的作用。 二、节能立面 广州市气象监测预警中心采用了垂直绿化的方式。项目利用坡地地形,使建筑物西侧立面为山坡所遮蔽,绿化率高达67%,室外透水地面面积为40193平方米,透水地面面积占室外面积比例高达84%。 项目还种植了乡土植物。利用开挖地下室的土方,采取削高低平衡土方的

从绿色建筑到低碳生态城

从绿色建筑到低碳生态城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其中建筑行业的发展占据着重要位置。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让我们深思如何融入到建筑行业中去。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和要点,阐述了目前城市能源消耗现状,并针对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发展模式和低碳生态城的主要类型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期促进我国低碳生态城的建设发展,促使我国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标签:绿色建筑;低碳生态城 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环保及生活质量,我国发展绿色建筑势在必行,绿色建筑的作用不仅仅是起到环保和节能的作用,其还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使人们在城市或建筑中的生活更加完善。绿色建筑不单单起到建筑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与低碳生态城市共享,促进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 一、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和要点 根据对我国2005年到2008年的绿色建筑进行调查可以发现,在2005年,我国绿色建筑的施工阶段执行率只有21%,而到了2008年,其施工执行率则已经达到了82%。截止到今年,其施工执行率已经超过90%。通过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在绿色建筑的发展道路上,有些国家在节约能源中过于注重方便快捷,缺乏多方面考虑,采用封闭性的建筑,从而导致建筑内的活动人群或多或少出现建筑综合症。为了既保障建筑有节能作用,同时不会对居住人群造成身心伤害,需要注重健康建筑的发展。 在发展绿色建筑,首先要明确几个要点,即绿色建筑要保障健康环保的室内环境。欧美在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等方面发展较早,并经历过两次改造,然而都造成了较多的经济损失。我国在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方面,采取的是一步到位的方式,即直接发展到既保障人们的居住环境,也起到节能的作用,使人们能够在建筑中和谐健康的生活。绿色建筑必须是适用技术,即在设计时就需要树立减少能源消耗的理念,并注重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从而使人们在建筑中,能够感受到建筑具有健康自然的环境。另外绿色建筑还需要注重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建筑工程设计面较广,需要运用到多种能源,因此设计师在建筑设计中,要注重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如风能、光能、地热能等,从而起到节能的效果。 二、目前城市能源消耗现状 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较快,城市建筑如雨后春笋涌现。通过研究发现,建筑是城市中碳排放的主要来源,300个城市的能源消耗能够超过全国能源总消耗的一半,其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58.84%。根据这种现状,我国所有城镇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80%以上,而我国农村也在逐渐向城镇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集中到城市中去,造成城市更多的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虽然城市发展代表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但也会带来更严重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因此我国需要在城

绿色-低碳-生态建筑设计

浅谈绿色\低碳\生态建筑设计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急剧增长,以牺牲环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为代价的传统建筑逐渐被淘汰,随之而来的是绿色建筑。其目在于实现与促进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高度的和谐统一;国民经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低碳建筑;生态建筑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the population increase sharply, at the expense of the environment, ecological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t the expense of the traditional building be washed out gradually, and with it the green building. the purpose is to realize and promote people, building and natural between the three high harmony;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human society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good and fas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green architecture; low carbon architecture; ecological building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绿色建筑的概念 人、建筑、环境是建筑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

建筑节能环保设计案例分析

建筑节能环保设计案例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新疆的经济随之得到了快速发展,也促使各项建筑大量涌现,这些建筑拔地而起的同时,给新疆带来了资源与环境巨大的压力,因此,如何进行节能环保设计来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是摆在建筑设计者面前的一大难题。本文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境内某一广场这个项目为例,分析了该项目现有资源以及使用要求,结合相关规范,从建筑节能设计、设备节能设计、电气节能设计三个方面,提出适合本项目的节能环保设计。 关键字:建筑节能设计;设备节能设计;电气节能设计;分析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economy of Xinjiang has been rapid development and prompted the building in large numbers.With these buildings being gone up at the same time, Xinjiang has brought great pressure 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therefore, architectural designers have to face the great difficult problemhow to carry out energy-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signs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esources, environment.This paper takes Xinjiang Yili Kazak Autonomous Prefecture Huocheng county a square this project as an example, analyses the project of existing resources and using requirements,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standards,and proposes three designs,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electrical energy-saving design, energy-saving design,which arethe purpose of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sign.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energy-saving design; electrical energy saving design; analysis 一、前言 随着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新疆面临巨大的资源和环境被破坏的压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被破坏的不平衡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新疆人民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珍惜自然能源的呼声越来越高,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也成为当地人民的共识。因此,从建筑物的设计出发,建筑者设计出环保节能的建筑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物的功能需求。 二、项目介绍 该广场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境内,地处东经80°9′42″~91°01′45″,北纬40°14′16″~49°10′45″,距伊宁市90公里,距乌鲁木齐市670公里。项目位置位于霍尔果斯口岸,该口岸是新疆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是我国与西亚、中东诸国进行贸易的国际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该项目规划基地面积27085.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