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现状与趋势

?

?

?作者:张大昌来源:时间:2009-3-13 13:38:02 阅读290次【大中小】

?2003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出版,为我国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设计定下了框架和方向。这个课程标准的催生,是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紧密相连的。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我国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与国际先进国家的互动越来越密切,因此,世界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兴起与发展也正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的宏观背景之一。由此,要设计我国的高中物理新版教材,首先我们就必须要理清世界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和趋势,在此基础上梳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面临问题、前进方向和追求的目标,这样才能更清晰的把握我国高中物理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与承担的使命,弄清新版高中物理教材设计所要遵循的原则、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理应体现出的特色。这,正是本文导论部分阐述目的之所在。

一、世界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与趋势

(一)世界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

注重课程设置的统一性和灵活性。美国和英国是两个典型的地方分权制国家,1994年克林顿总统签署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即规定:美国在建立全国教育标准的同时,也考虑各州的地方差异,鼓励和资助各州编制符合自身特点的课程框架和各种课本。英国一度由地方自行设置课程,国家不作统一的规定。1988年公布了《教育改革法案》,规定所有公立学校均应开设国家规定的统一科目,[1] 完成了把国家统一课程和地方自主课程的有机结合。前苏联一贯强调全国统一的课程设置,但1989年颁布了《国家中等学校基础教学计划》,将教学计划的内容分为:加盟共和国部分、共和国部分和学校部分,顾及了统一性和灵活性的结合。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日本战后的课程改革都以培养完美人格和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20世纪80年代初瑞士在总结本国历史经验和吸收外国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中等教育的发展计划,把对学生知识的教育、能力的培养、品格和人格的陶冶作为教育最重要的任务。韩国则提出智、德、体、技能全面发展的“全人教育”[2]。各国在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很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美国一直提倡自由发展学生个性;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进行了历史上第三次重大的教育改革,提出了“尊重个性的原则”,要求实现教育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素质的提高。20世纪80年代美国掀起了“回归基础”

教育运动,1983年发表了题为《国家处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其中提出了5项“新基础课程”,把科学课程作为中小学的必修科目,强调了基础课程的重要性。1993年颁布《2000年教育目标:美国教育法》,再一次规定了包括自然科学课程在内的七门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英国1988年颁布了《教育改革法案》一改传统的“多元、多轨”的课程设置状况,强调中学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要占总课时的75%-85%。此外,法国在小学恢复了教学,在高中推迟了分科时间,目的都在于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

注重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培养。日本和美国是其中较为典型的国家。1987年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正式提出日本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重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1989年在日本公布的中小学学习指导纲要中,把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作为教育发展的根本出发点。美国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强调基础教育课程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提倡公民教育,强调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目前,西方青少年犯罪日益增多,青少年的道德危机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普遍关注。1996年美国的第二次教育高峰会议和1997年总统《国情咨文》均强调青少年道德品质的重要性。日本文部省1989年颁布的教学大纲,对德育的目标与内容就进行了改革,要求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自主性的日本人”,使他们拥有不屈不饶的精神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是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标。[3]

重视学生国际意识的培养。1988年日本的教育白皮书《我国的文教政策——终身学习的新发展》将“教育国际化”作为基础教育的指导原则之一。[4] 日本中小学的教学过程中也始终贯穿着国际意识的培养,并在各门学科里加入了相应的国际化教育的内容。由于丹麦当前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赖于其他国家的发展,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丹麦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不断促进和发展教育的国际化。

(二)世界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其趋势主要表现在课程有三个方面的变化。综合性的增强。课程综合性增强的目的是建立相邻学科的联系,促进各学科的共同发展,也有利于学生运用于现实中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实现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如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于1998年6月公布的中小学课程审议草案就决定增设一门新课程——综合学习课程,并且说明可以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来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此外,法国小学的“启发活动”、美国的“VSMES 理科”[5] 等均是适应课程综合化的一种尝试。

信息化的提高。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西方各国在教育的各阶段和各领域都加强了信息技术的教育和应用。如日本在1985年前后就开始关心信息教育问题。英国1981年开始实施“微电子教育计划”(MEP)[6],1998年又进一步立法规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地位,而且拟定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评价的九项标准。

科学领域的拓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科学教育的一个明显发展趋势是科学课程的领域不断扩大,即不仅将科学内容和科学进程、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结合,还强调科学态度和科学兴趣的培养。如美国1989年颁布的《2061计划》和1994年颁布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将提高全体美国人的科学水平和科学素养作为教育改革的目标。

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问题与目标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1992年6月,克林顿总统宣称,美国已经进入“知识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的挑战,人们需要树立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其编著的《学会生存》里,把“培养创造性”作为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目的之一。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提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现代人一生发展的四大支柱,这也同时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追求。要实现这些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改革是必须要使用的途径和手段已成为国际共识。如英国从2000年秋季开始实施新的国家课程。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持续进行的课程改革,其目标也始终包含“每个学生都要学会交往的能力”、“学会探索,能够应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并能跨学科运用”、“每个学生都应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等。德国巴伐利亚州课程改革的目标指向于“发展独立、自由、宽容,善待他人、社会和自然的人。”在此种背景下,作为融入国际经济发展与竞争潮流中的中国,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增强国民素质和竞争实力,针对原有基础教育课程的弊端,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是必然选择。

素质教育要求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突出强调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此后,江泽民同志又发表了《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李岚清同志在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阶段,要取得素质教育的突破性进展,必须抓住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

节有四个方面,一是课程改革,二是加强和改善德育,三是考试和评价制度的改革,四是队伍建设。王湛同志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会议上指出: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课程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最主要的依据。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课程改革必须尽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教育改革实践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较好基础。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①教育事业的大发展为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7] 显示,“两基”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到2000年,我国政府庄重宣布,“两基”已经实现。高中阶段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江苏初中毕业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已达68.5%),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1996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8.3%,2000年已提高到11%)。教育事业的大发展为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提供了坚实基础。②建国以来几次课程改革的实践,为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提供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1992年开始的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如:打破了单一的学科课程体系,增加了活动课;增加了地方课程开发与管理的自主权;在统一要求之下,实现了教材的多样化(全国有8套半地方性教材);提出一些新的课程观。③高考改革的迅速推进,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强大的舆论准备。2001年起,教育部鼓励各省市进行自主的高考改革试验。高考改革的意义在于:其一,它作为“指挥棒”的力量正在逐渐减弱,它的服务、服从的特性相应地显露出来,高考改革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动力和保障,而不是改革的阻碍和禁锢,这一点意义尤为重大。其二,高考改革改变了全社会对基础教育目标的认识,素质教育的观念开始为国民所接受。“上学就是为了考试,为了升学”的陈旧观念将逐渐淡化。

(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现实问题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现实问题可归纳为六个方面:

培养目标不能适应发展需要。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的指导思想是“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从这个指导思想来看,培养目标更多的体现于社会的需求,过多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对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较弱。

课程结构不合理。历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完善课程结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课程结构还是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首先,学科课程所占的比重太大。其次,必修课程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选修课程课时很少。其三,分科课程一统天下,学科间缺乏整合。[8] 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现行基础教育课程的大纲和教材并没有充分反映出时代精神。培养“专家”的目标使课程内容繁琐、艰深,严密的科学体系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也不适于培养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陈旧的课程内容也难以反映时代发展的要求,制约了对未来人才的培养。基础教育课程的“基础性”也被错误的理解为简单、不变,致使课程内容虽经历次改革,但基本构成大同小异。

课程实施偏于“教书”、“背书”。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只能忠实的“传递”课程内容。这种重结论、轻过程的传递排斥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排斥学生的诘问与创新的意识,学生只能去做一个善于“背书”的“好学生”。

课程评价重选择、轻发展。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择,忽视改进和激励的功能。具体表现在: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而忽视对过程的评价;过于注重学业成绩的评价,而漠视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评价;过于重视量化和书面的测试,而忽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课程管理过于集中。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是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20世纪90年代的课程改革将课程决策权部分下放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但地方课程所占比重较小,学校和教师则没有参与课程开发的权力。其后果是现行课程制度不能适应地方、学校、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9]

改革目标大致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并学会学习与形成正确价值观。其二,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其三,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其四,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其五,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的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的功能。其六,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第一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我国高中物理教育

基础教育的进行必须要以一定的课程观和教育观为指导,基础教育的改革必定缘于课程观和教育观的转变,新世纪的基础教育改革必须要确立新的课程观。在此基础上定位我国的高中物理教育和高中课程的性质,并以此为基础设计高中物理新教材,这是我们进行高中物理教材设计的首经之途。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观与教育观的转变

(一)20年来课程观的三次变革[10]

第一次课程观的变革,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初,改变改革开放前过分强调课程教材直接为政治和生产服务的课程观。着重改变语文教材成为语录、理科教材变成“三机一泵”等错误做法。这一阶段的课程观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双基”)和学科知识学习的系统性,纠正了课程在面向生活、面向社会上的偏差和错误,但又造成了过分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严密性、系统性,课程教材出现深难重的问题,课程教材的学科本位倾向严重。

第二次课程观的变革,是在第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教材编制过程中,试图改变课程教材深难重的问题。这一阶段的课程观强调降低难度、深度。经过这次变革,课程教材的深度难度的确大大降低,知识面大大扩展,整个课程教材的质量和水平比上一阶段有了一个极其明显的提高。但另一方面,强调学科系统的完整性、拓展性的同时教材又内容偏多、份量过重,学科本位的倾向仍较明显。由于内容多,课时紧,学生来不及真正的深入思考、深入理解学习内容,无法得到机会主动探索,学生的兴趣、思考和理解受到极大阻碍和限制。教育的全面性被误解成学科的完整性(面面俱到)。

第三次课程观的变革,也就是现在的观点,不仅要强调扩大学习广度,控制深难度,还要在总体上控制学习总量。不仅要解决“深难”的问题,还要解决“重”的问题。另外,对于深难度也要辩证地看待,不能一味强调降低深难度。新的课程观提出,宏观上再“广一点”“粗一点”,微观上(知识点的数量上)再“多减一点”,总体上可以“浅一点”,局部上(在某些点上,如某些专题或范例的学习)尽可能再“具体一点”、“深入一点”。

(二)教育观的转变

经过建国后历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磨练和经验的积累,以国际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为背景,在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以下的一些教育观念正逐渐为人们理解和接受并广泛传播。

学校是教育改革和科学探究的中心。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日益扩大,学校对课程、教学、教师发展等有了更多的发言权,过去的“官本”、“国本”等僵化的管理体制正在被打破,学校将日益成为教育改革的中心。同时,学校的传统功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学校与教师将兼具知识的生产者与传播者的双重角色,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成为学校首要的重大使命。

课程是经验。课程不仅仅是现成的教科书,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习的机会,是师生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经验。即课程不仅仅包括知识,还包括学习者占有知识和获取知识的互动、交往、交流的主体活动的过程。

教材是范例。过去的教材观:“教材即知识”,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认识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这是一种远离生活情境的“学科中心”或“学术中心”的教材观。现代的教材观:教材具有“范例性”,即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案例或范例。因此,教材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是师生对话的“话题”,师生进行教学活动不是为了记住“话题”本身,而是为了通过以话题为中介进行交往,获得发展。

教室是实验室。教室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教室不是只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因此,教室的设置安排应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探究活动的展开,要营造一个积极进取的课堂心理环境,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教学是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活动。教学在本质上是以对话、交流、合作等为基础的知识建构过程,因此,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教学的过程不只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师生之间直接的对话和实现双方主体性的建构与发展的过程。

教师即研究者。教师不再只是一个课程知识的被动的传递者,而是一个主动的调适者、研究者和创造者;教师不再只是一个真理的垄断者和宣示者,而是一个促进者、帮助者、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因此,要用积极的、能动的教师形象取代消极的、被动的教师形象。教师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他更应思考为什么教的问题。

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学习是经验的重新组织和重新理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自主的学习者和建构者,通过自主的建构过程,学生的创造力、潜能才能得到发挥,情感得到陶冶,个性得到张扬。

家长是教育伙伴。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特别是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把家长当作教育的伙伴,寻求家长的有效参与和支持,已经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二、我国基础教育的新课程观

(一)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观

课程实践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创造活动,因此必须遵循一定的价值原则,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在课程发展史上,由于时代背景不同,人们的政治立场、哲学倾向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课程价值观。其中主要的有:

伦理中心的课程价值观。它突出反映了社会统治阶级对于巩固政权、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例如孔子的课程首先是出于“复礼”(恢复周礼)的需要。所谓“礼”,是指维系中国奴隶制社会的人伦关系和等级制度。经孟子和后世儒家代表人物的充实和完善,形成了以伦理政治为中心的中国正统封建教育的课程体系,其影响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渐式微。

社会生活中心的课程价值观。这种课程价值观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学校教育的发展、社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的提高而产生的。它主张课程要注重学生未来生活的需要,具有功利主义的倾向,因而特别强调实用学科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在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英国学者斯宾塞(Spenser),他在《教育论》中提出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并以一门知识对“为完满生活作准备”的尽责程度作为衡量课程知识价值的标准”,从而形成了以科学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个人发展中心的课程价值观。它的基本特点是注重课程的个人发展价值,如认识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等,强调课程对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的适应和促进。在如何看待课程的个人发展价值上,又有不同的观点:①智力训练说。主张把对学生进行智力训练作为全部课程的中心,课程设计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事实,重知识发现轻知识本身。这种课程观源于西方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形式教育论”,后来的“要素主义”、“永恒主义”及布鲁纳(J.Bruner)、吉尔福特(J.P.Guilford)、加涅等心理学家与它有一致的看法。②人格发展论。主张课程以养成学生完美和谐的人格为核心,它始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后经卢梭(Rousseau)、福禄贝尔(F.Frobel)、杜威(Dewey)等人的倡导而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③协调发展说。主张课程应致力于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统一发展,以形成学生丰富自由的个性。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上述两种课程价值观对人的发展认识上的片面性。

以上几种课程价值观都曾对学校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着力点就是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反对权威主义和精英主义,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它所决定的新课程的价值观就是全人发展的价值观,全人发展的价值观具有以下一些特点:①注重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②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③注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④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⑤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⑥注重学生国际意识的培养。

[11]

(二)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

20世纪中期以来,人们开始对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对立表现出深深的忧虑,甚至认为这是对现代文明的最严重的威胁,于是寻求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理解、宽容与尊重”、“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教育思潮渐次涌现,[12] 科学人文性课程文化观逐步形成。

科学人文性,就是以建立在科学理性之上的人文精神来规范、统整科学,从而实现科学与人文彼此关照、相互包容,最终达到二者协调统一、浑然一体的关系。[13]科学人文性课程,就是科学主义课程和人本主义课程整合建构的课程,它以科学为基础,以人自身的完善和解放为最高目的,强调人的科学素质与人文修养的辩证统一,致力于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沟通与融合。

(三)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

学校课程重返生活世界,重立失落的主体意识,确立课程的生态观,是当代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生态主义课程思潮是在生态主义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生态主义是人类在面对二战以来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寻找危机的根源和解决的策略时发展起来的一种思维方式。

生态主义课程观引导的思想包括:[14] ①在课程价值取向上,摒弃西方对自然的二元论、还原论、功利主义态度,真正确立系统整体观念、民主平等原则、尊重差异思想和动态发展的观点。②在课程目标上,致力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注重一致性与差异性、理性与非理性、意识与潜意识、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的辩证统一。③在课程内容上,突破狭隘的科学世界的束缚,达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和谐与统一。

强调生态主义课程观——回归生活的课程观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现代学生的生长家园中“生活世界”被严重剥离,“科学世界”成了唯一生长家园,现代教育已造成了学生空前的精神危机,带来了极大的社会问题。强调生态主义课程观的根本追求,就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也就成了其基本命题。其基本意义是要突破学科疆域的束缚,向自然回归、向生活回归、向社会回归、向人自身回归,追求理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

(四)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观

课程设计之后紧接的命题就是课程的实施,从已有的课程实施来看,新课程实施有以下几种取向:得过且过(muddling through)、忠实(fidelity)、相互调适(mutual adaptation)和缔造(enactment)。[15]

缔造取向的课程观认为师生是课程知识的共同创造者和建构者,它注重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意义诠释、文化背景、价值认同,强调批判性对话和主体意识的觉醒,强调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还是课程的设计者和研究者,因此,它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五)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

追求课程政策制定的民主化与科学化,是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目标。所谓课程政策的民主化,意味着课程权力的分享,意味着课程由统一化走向多样化。为此,各国寻求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之间建立一个适合的立足点。表现为两种做法:在过去强调地方和学校分权的国家,现在开始注重确立国家统一的课程标准。典型的如美国;在过去强调中央集权的国家,现在开始注重地方和学校的课程决策权,典型的如前苏联。我国一直比较重视中央对课程的统一决策权,但随着《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实施,我们确立了新课程改革中的主要目标:“为了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实行有指导的逐步放权,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的课程三级管理模式。”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寻求课程开发的统一化和多样化的有机结合。

[1] 王一兵主编:《八十年代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述评》[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P64。

[2] 王桂生主编:《当代外国教育——教育改革的浪潮与趋势》[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P484。

[3] 刘彦文李家成,日本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现状及特征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P25。

[4] 徐辉主编:《当代国外基础教育改革》[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P232。

[5] 陈旭远:国外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1991年第3期。

[6] 钟启泉主编:《国外课程改革透视》[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P336。

[7] 参见杨九俊著:《挑战与对策:基础教育改革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P141。

[8] 白月桥:《课程变革概论》[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PP413—414。

[9] 参见宋乃庆等编著:《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年版,P2。

[10] 参见任长松著:《走向新课程》[M],广州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P216。

[11] 靳玉乐、张家军:国外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特点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P28。

[12] 毛亚庆著:《从两极到中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145。

[13] 宋乃庆等编著:《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年版,P26。

[14] 宋乃庆等编著:《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年版,P28。

[15] Fullan, M. and Pomfret, A. 1977. Research on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Vol. 47, No. 3.; J.Snyder, F. Bolin, K.

Zumwalt.“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I n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 edited by Jakson, W. P., 1992, PP. 402—43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论_笔记

第一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论 第一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第二章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 第三章国家课程标准 第四章新课程的学习方式 第五章新课程的评价 第六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七章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 第八章校本课程开发 第九章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第十章教师专业发展 第十一章课程改革实践与反思 第十二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第一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新中国以来八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 二、现行课程存在的问题 P5 三、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 P5 ?全球化 ?信息化 ?个性化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P7 ?课程目标上,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课程内容上,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课程实施上,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课程管理上,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五、新课程的核心内容 (一)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 P7 ?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以邓小平“···” 和江泽民“···”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目标 P8 思想品德,法律意识,三观,智力,技能,身心,四有新人 (二)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P8 ?改变课程功能 ?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密切课程内容和时代生活的联系 ?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善评价考试制度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三)课程结构的重建 P9 ?综合性:将综合实践活动设为必修课,强调学科间的联系和整合 ?均衡性:各科课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 ?选择性:增加选修科目 (四)国家课程标准 形式:教学大纲 这次课程改革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阐述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心得 教师:陈亚琴 4月21日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我深受体会,从此让我明白: 首先,加强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这是一个认识问题,任何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认识如果落后于新课程改革思想理念,那么如何深化新课程改革一切都是空谈。什么是新课程改革?对于这个问题,许多人都是满头雾水,到底什么是新课改谁也说不出一个头道来,综合各种对新课改的释义也只能归纳出一个模糊的概念即:通过新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使教育教学真正进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它讲究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的教育功能。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众所周知某种教育方式的确立是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制约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也许适合当时的经济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更新越来越短,面对这些新情况,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有其不适应的地方。过去的教学是有许多弊病的。如强调共性,忽视个性,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重视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我们现在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自主地进行反思与总结,而不是被动的应试,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培养人的,是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的。因此,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其次,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印度哲学家奥修有一句名言:“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必须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脚之所以能忘记,恰恰说明鞋之合脚;如果鞋不合脚,脚就会被时时记住。同样,当学生在一种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然而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由于“应试教育”这一浪潮的冲击,使我们的老师为学生所布置的作业单调、枯燥、重复、量多而脱离生活实际,这不仅违背了当前提倡的教学理念,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使学生身陷苦海而难以自拔。但是,家庭作业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美国学者哈里斯.库帕指出:家庭作业显然对学习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具有直接的作用;其次,能提高学习技能,改善学生对学校的态度,让学生明白学习是没有地点限制的;此外,能培养独立性和责任心,具有非智力因素的好处;最后,可以使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过程。崔峦同志在《大力改进小学语文教学》一文中也指出:语文是最开放的、最容易和社会发生联系的学科。我们应该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使其成为一弘活水,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长才干,学做人。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作业设计上,也应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把相关的知识向课外迁移、派生。 新课改要求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发展空间;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摒弃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但在现实教学中,受应试教育影响和考试改革的滞后,目前“题海战术”仍然盛行。学生的课外时间几乎全部被作业占领,而且学生作业的设计简单机械,注重死记硬背,注重重复和模仿,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却被忽视了,学生的特长得不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得不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 理念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学习材料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 1、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意味着: ⑴关注每一位学生。 ⑵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⑶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是什么 ⑴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⑵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⑶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⑷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⑸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⑹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⑴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⑵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⑶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⑷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 4、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特性;主要内容有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 5、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是什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强调学生是能动实践的主体。“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未来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这种趋势将使学习者有更多机会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甚至学生可以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安排程序,充分激发出学习主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体差异相统一的课程。提高人的创新能力,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同时又承认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开发和发展。 (二)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课程的社会化、生活化和能力化,加强实践性,由“双基”到“四基”) 在课程改革中,基础教育课程十分注重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和自然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改变理论脱离实际的现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仅仅坚持“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与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基本能力,如求知的能力、共处的能力、在应变中做事的能力、做人的能力和基本观念态度以应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出的挑战。这就意味着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不仅要巩固现有的教育基础,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力,还要进一步加深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的发展型学力和创造性学力。 (三)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加强课程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 道德教育如何才能在学校课程中更好地体现并融为一体,产生有效的德育效应和氛围,是未来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道德教育绝不只是政治思想品德课的责任,而是各科教学和活动都应承担的责任;不仅要重视正式课程的作用,也要重视非正式课程即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作用,进而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局面。 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我们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甚至灾难。如何让科学技术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这就需要人文学科的指引。我国学校课程中数理学科比例大、人文学静分量偏低,如何平衡科学技术课程与人文学科课程是我国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 (四)加强课程综合化 综合化课程既是为了避免增设新学科造成学生课业负担,也是学生认识和把握科学知识基础的需要。学生在学习综合化课程中不仅可以初步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而且可以养成综合思维能力,培养自主创新的品质。一般说来,年级越低,综合的程度越高,特别是科学教育科目应该适当加以综合。 (五)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加强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 小学课程既要体现共同性,又要体现差异性、层次性,也即个性。课程的个性化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教育中的普遍运用,为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提供了技术支持。 个性化的课程必然带来多样化的课程,多样化的课程是我国未来的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但并不是说不要统一性,多样化是统一性前提下的多样化,它是与特色化、层次性、可选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摘要:本文试图从教育课程、现实问题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趋势、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倾向、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和问题、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的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旋涡的中心,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教育界内外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当前,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决定以及高考制度和方式的改革等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

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估计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困难性?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认真的准备。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困难性有充分的准备,改革可能最终成为纸上谈兵,或走弯路乃至最终失败。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到人的培养和发展的事业,是牵涉到基础教育整体和各个局部的关键领域,是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共同完成的任务,这就规定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广泛性、艰巨性和持久性。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和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那种过于依赖行政力量的干预的作法,将使课程改革可能再次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从而难以走出那种急进的、急躁的、急于求成的改革误区。国内外的课程改革实践证明,企图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和思考来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也许会使我们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7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一、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的课程。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基础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使课程领域重新出现了科学化和心理学化的潮流。国际教育界早在70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题

一、填空题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 ),( ),( )”,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 )目标、( )目标和( ) 目标。 3、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 )、( )、( )为中心的状况。 4、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 )、( )和( )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 )。 5、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 )、( )、( )。 6、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 )的评价体系。 7、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 )、( )和( )的依据。 8、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 )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9、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 ) 。 10、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 )的呈现方式、()方式和( )方式的变革。 一、填空题 1、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教师、课堂、书本 4、学课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综合课程 5、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6、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7、教学、评估、考试命题 8、甄别与选拔 9、开发者10、教学容、教师的教学、师生互动 二、简答题 1.谈谈你对“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为主体”的认识。

要点:第一,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应该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第二,教师不应该成为课堂活动的唯一中心,应该更多地成为一位平等交流中的主持人、引导者,成为课堂活动的有效的组织者,正确地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在教师的(主导)引导下,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你对新课程提倡的“促进者”这一教师角色的理解。 要点:第一,教师是促进者,这是新课程教师角色的最突出的特点,它改变了教师是知识传授者唯一的角色定位。第二,以往把教师角色仅仅定位于知识的传授者,带来的是教师凌驾学生之上的绝对权威,缺少师生的平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不能被有效地调动起来。第三,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侧重于怎样让学生学会知识,与学生一起探讨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策略,这种促进者的角色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与学的效果。第三,结合教学实践。 3.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你将怎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要点:第一,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由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这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第二,新课程实验中,对于基础性的识记性容进行必要的记忆训练固不可少,进行必要的知识运用性的练习也不可完全取消;同时应该在合作学习理念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开展小组性的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计算机环境中获取多种信息,并以小作业或长课题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行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就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4.简述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课程在教育和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1)课程体现学校培养人才的蓝图;(2)课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3)合理的课程设置可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4)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5.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或:怎样认识学生是影响课程标准编制的重要理论基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背景 §1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刍议 一、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4、倡导建构的学习5、形成新的课程评价观念6、促进课程管理的民主化和适应性。 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1、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 2、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适应地区间、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差异) 3、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规划设计、课时安排、课程内容)。 三、新课程改革在下面要有所突破: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采取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结构3、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结构4、高中采取分科课程为主5、农村中学课程内容要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四、课程决策的方针和改革的支持系统:1、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2、坚持先立后破的方针3、建立强有立的支持系统。 §2 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依据:1、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3、跨越认知神经学科和教育学科之间的鸿沟。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点:1、信息素养2、统整的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评价观、课程观)3、多重智力学说与成功智力学说的结合4、家庭学校社会搭建了素质教育的平台。 §3 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一、国外课程改革的理念:1、注重基础学力提高2、信息素养3、创新与开放思维4、价值观与道德教育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启示:1、课程目标的制订,强调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价值观与精神、道德的发展2、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方面,关注学生的经验,设置分科与综合课程,处理好必修与选修的关系3、课程管理上采用灵活多样的体制。 第二部分课程结构 §4重建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 一、课程类型的价值厘定:1、学科课程、经验课程2、分科课程、综合课程3、传授性课程、研究性课程4、选修课程、必修课程5、隐性课程、显现课程6、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二、课程结构的表现形式:数量化方式、描述性方式、应用性方式。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现状分析:1、学科课程、必修课程占主要,经验课程、选修课程少2、各具体学科之间的比重失衡3、课程内容一直为难、繁、偏、旧困扰。 四、对原有的课程结构的调整: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类型结构2、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3、构建完善优化课程内容。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教育的倡导,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课程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迅速,课程理论研究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和极好的机遇,课程改革实践呼唤科学的课程理论给以指导,而科学的课程理论不能脱离课程改革实践的源泉,也不能没有课程改革实践的检验。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 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

此外,这次新课改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这一点在高中课改中尤为明显。 新课改要改什么 人们常常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改换教材,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比如学化学,过去只是明确地告诉你什么加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现在我们经常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概述模拟试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述》模拟题 一、填空题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 教师、课堂、书本 )为中心的状况。 4、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学课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 )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5、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6、(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是本次课程结构调整的三条基本原则。 7、(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8、(课堂教学)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 9、新课程明确了考试内容的改革方向,即重视应用与(实践)。 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11、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12、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13、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14、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开发者)。 15、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16、(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分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17、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学生的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18、我国基础教育教材管理制度改革追求的目标是教材的多样化、选择性和(高质量)。

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心得体会

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研究心得体会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心得体会 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作为这场变革中的我们在不断地学习新课程,尝试着正确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期望能更好的应用于教学实践,进而为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尽自己的微薄之力。XX年11月本人参加了区进修举办的干训学习,对基础课程改革研究进行了专门的培训。现把自己的一些体会、认识、收获总结如下。 首先,新课程标准出台后,教材也做了很大的修改,教材体系打乱了,熟悉的内容不见了,造成许多的不适应,教师因此对课程改革产生了抵触情绪,在这次培训中我听到一句话“你们是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深受启发,对啊,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载体,但不是唯一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是死的,但作为教师的人是活的。所以,一名教师,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增加、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将教材中有限的知识拓展到无限的生活当中去。 其次,新课标下的老师更多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成功的一堂课,或者说成功的一次互动合作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有效的、和谐的交流与沟通。新课标下的老师成功的转换了自身的角色,教师更多的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他们学会了蹲下身来欣赏学生,他们尊重学生内在的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顺应学生的天性,,保护学生的自尊,相信学生的能力,满足学生的自我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不管对错不以给出批评,更多的是赞扬和默许,错误的观念让学生在探究和学习中加以改正。新课程下的老师,充分的认识到,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教师去挖掘,去创造。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教师不再只是简单的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试和重组。 沃德曾说过“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在每一次听课过程中我都深深的体会到了新课程下的老师们都在努力的让学生去学习知识,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每一位学生更好的发展,他们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论文 对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理论认识的综述 学院:教育学院 年级:2006级2班 姓名:李晓阳 学号:222006305211063 指导老师:范蔚教授

对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理论认识的综述 (李晓阳 222006305211063) 【摘要】自2001年我国教育部启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已经经历了近八个年头。在这期间,社会各界对新课改给予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从政府官员到学生家长,从专家学者到普通教育工作者纷纷献言献策,或总结经验,或积极探索,或针砭时弊,或解读政策。下面,我将就一些近年来关于对新课改的理论认识进行总结概括,希望对现行的课改有所裨益。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综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部于2001年启动的一项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改革,2004年9月,引人注目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首先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个省(自治区)启动。从2006年秋开始,安徽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省份增加到10个。这些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全面铺开。本次课改的范围之广、力度之大是史无前例的,因此被一些人称作是一场“革命”。既然是一场“革命”,那就要有大动作,要有新气象,要与旧传统泾渭分明。 以下,我将就新课改的原因、目标、特点、具体教学方法现存问题及新的探究进行总结和探讨。 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原因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现阶段,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教育与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以我国的基础教育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还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而为培养“四有”新人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增强我国在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 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破坏,还表现在由于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长期压抑,人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削弱甚或消失。因此,本着“人的发展”的理念,当前世界各国普遍进行着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就我国而言,课改历经了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我国学校课程中应试教育仍然势力强大,传统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并未得以根本性扭转,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以落实,与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极不适应。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潜意识中,并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平性与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全面发展,还学生以自由,与体现主体性思想不谋而合;公开性或开放性原则与教育的不断变化相,追求终身发展理念异同工;公正性原则与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让全体学生有所发展的观念殊途同归。基础课程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与时俱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教育改革的必要之举,而且是教育改革制度化、改革行为合法化、增强改革成果有效性、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政策介入教育实践问题的重大尝试。同时,对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评价标准、师生关系等方面做出了相应调整,张显出课程改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计划范文

一、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生为本、以师为魂”,坚持“自主创新”,启动并实施以“百堂新课改探索课”、“百项特色校本教研活动”为重要载体的“携手行动计划”,注重聚焦课堂,重视常态课建设、课程建设、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充分发挥课程改革的积极效应,合力打造上虞课改品牌,积极推进我市课改健康发展。 二、工作任务 一类培训、二次评比、三项研究、四大建设。 1、一类培训 做好面向教师的学科培训,面向教研组长的主题教研培训。 2、二次评比 以“科学地教、有效地学”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在上下半年分二期开展“xx市中小学百堂新课改探索课评比活动”。 坚持“以校为本以效为本”的教研理念,在全市中小学中开展“百项特色校本教研评比活动” 3、三项研究 认真做好对课改实验的调查研究工作。对全市不同层面学校课改实验进展工作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和评估,及时总结、培育和推广成功经验;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组织力量进行研究并提出整改措施。 课堂教学策略和基本规范的研究。通过案例分析、探索课评选的方式,对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样式进行探讨,为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提供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继续开展对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研究,探索全面提高教师“常态课”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 4、四大建设 课程建设。合理应用好地方专题课程教材,着力完善教材建设。有效地引导学校合理地进行校本课程建设。 制度建设。重点是推进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通过“推进校本教研”主题征文、主题论坛等活动,推行10大措施做实校本教研,改变教研和培训的工作方式,以朴实的方式扎实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队伍建设。通过培育、挖掘、宣传等方式,及时总结推广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提高上虞教育在xx市乃至xx省的影响力。 资源建设。合理规划,积极组织开发对教师有实际价值的课程资源,加强“课改在线”网站建设和利用,高质量地编印。探索和研究促进城乡课改和谐发展的有效策略。 三、工作安排 一月中小学第三届师徒结对满师及第四届师徒结对启动仪式 二月 xx年通讯员工作会议 三月分段进行新课程主题式调研; 四月省06规划课题部分成果共享 五月“科学地教有效地学”——中、小学新课程各学科探索课评比 六月“推进校本教研”主题征文 七月“推进校本教研”主题论坛 八月“网上教研”的工作规律和模式探索 九月有效备课行动研究——各学科利用学区学科教研基地开展 十月“科学地教有效地学”——中、小学新课程各学科探索课评比 十一月百项特色校本教研评比活动 十二月有效的学生评价探索——中、小学各学科评价研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大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大纲 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师教育课程系统中的一门重要的课程,是各专业学生接受教师教育的一门选修课程。基础教育的质量关系到民族的千秋大业,关系到社会的发展进步,基础教育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实施素质教育、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本课程的学习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情况,把握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及趋势,能够对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学会运用有关理论来观察、分析、解决基础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能够开展课程与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等相关工作,为今后胜任中小学教师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基本要求 1、理论和知识方面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二战”以来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览、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况、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调整、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基础教育课程实施、发展性课程评价的构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要求学生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事实,知道其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理解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 2、能力和技能方面 养成关心思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识,学会运用有关理论来观察、分析、解决基础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能够开展课程与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等相关工作。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二战”以来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览 (一)教学组织方式及教学目标 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学生自学,让学生了解二战后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进程,了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概况,理解并掌握二战后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特点,把握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二战”后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兴起 一、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二、一些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与教训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 一、20世纪80年代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二、主要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特点 第三节世纪之交以来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趋势 一、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二、主要国家课程改革的实践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与趋势 (三)作业题 1、根据“二战”后美、法、苏三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述第一轮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 经验与教训。 2、结合20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你认为哪些改革措施可以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 有益借鉴或重要警示。 第二章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况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l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课程改革的目标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课程结构 3.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4.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5.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一、新课程的目标定位。 1、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 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是奠基工程,关系到未来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课程改革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到各地区的差异,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未来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全面发展的人。 为了学生的个体发展。现行课程体系强调整齐划一、规模效应,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学生发展的具体性、差异性。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承认学生是发展的、有潜力的、有差异的人,是活泼的、具有独立个性的人。教育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 2、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各学科的课程目标,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3、新课程总的培养目标。 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新课程的内容选择 4、学科课程标准的新特点 语文:培养人文素养。重积累,重感悟,重运用。 数学:变得更容易一些。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用数学,学习有用的数学。基本模式: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 地理:知道学了有什么用。应使学生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知识。 物理、化学:激发学习兴趣。提倡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技能和方法。 科学:从小学会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上,不断启发学生去猜测、去思索、去动手实验。 生物:了解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改变了以学科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的思路,课程标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使学生全面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所必备的知识。 外语: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情感态度、文化意识、语言能力、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历史与社会:体现时代精神。大力提倡人文精神、科学态度、民主与法制观念、国际意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美术:设计美的生活。让孩子从儿童时代就接触材料,接触工具,会动手做出简单的器物。分为4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体育:坚持健康第一。把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终身锻炼意识、全民健身意识、与人交往合作意识作为重点。 音乐: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强调通过音乐课程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强调让学生感悟、理解音乐、喜欢音乐,为学生一生爱好音乐打下基础。 艺术:情感与审美的教育。回归艺术教育的本质,使艺术课体现出鲜明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和愉悦性。 5、强调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 比如,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突破了学科中心视野,充分考虑与儿童的生活相联系,强调在生活中、在运用中逐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不死记硬背词语解释。重视日常生活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