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第二课时精品教案

(4)想象说话,演一演。

9.先自.由读,然后在小组

内练习分角色读。

10.学生分角色朗读。

10.教师指名分角色朗读。拓

展练习1.同学们互相交流交流。

2.指名汇报

1.基础练习: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2.拓展练习:小兔子可能还会遇到

谁呢?

布置作业:完成大练习册

板书

设计

教学过程(第2课时)

学习目标1.会写直,呀,边,呢,吗,吧,加”7个生字,学生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了解下雨前还有那些自然现象。

14 要下雨了

【课前解析】

《要下雨了》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学生通过小白兔与燕子、小鱼和蚂蚁的对话,最终明白了“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的原因,知道通过观察大自然一些奇妙的现象能了解天气的变化。本课也是朗读训练的好材料,教学中要重点关注对话,读好问句和感叹句,进行分角色朗读。

关注课题:“要”字点明了时间是下雨前,也是全文的线索。

关注课文对话:第2至7自然段,通过小白兔和燕子、小鱼和蚂蚁的对话展开故事情节。三段对话的表达方式也基本相似,教学中可进行分角色朗读和语言训练,体会人物的不同语气。

关注课文插图:结合课文插图,联系书上有关词语,想象文中动物们的神态、动作,进行表演朗读。

关注词语学习:借助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了解“阴沉沉、潮湿、闷得很”等词语的意思,学生朗读时就比较容易理解下雨前动物的不同表现了。

关注识字写字: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中有5个带口字旁,教学中主要关注口字旁在左和在右的区别。“呀、呢、吗、吧”,左边小口写在左上格,封口压在横中线;“加”字右边小口略大,位置居中。“呢”重点指导书写,注意穿插笔的书法。

【教学目标】

1.认识“腰、坡”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空”的读音;会写“直、边”等7个字.

2.能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了解“阴沉沉、潮湿、闷得很”等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感叹句;能分角色读好课文的对话。

4.尝试在对话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小鱼透气、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点】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读好对话,并能在对话中提取相关信息,了解一些小动物在下雨前的表现。

【教学难点】

尝试在对话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小鱼透气、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腰、坡”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空”的读音;会写“直、边”等7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燕子低飞、小鱼透气、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3.能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了解“阴沉沉、潮湿、闷得很”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下雨前天气图片。

出示课件1:

2.教师引导:同学们,看一看这些图片,此时的天气是什么样的?

预设1:天都黑啦,有些恐怖。

预设2:感觉马上要下雨了。

3.小结:城市上空乌云密布,天阴沉沉的,马上就要下雨了。

(板书:要下雨了)

出示课件2:

教师过渡:要下雨了,小兔子在做什么呢?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14课《要下雨了》。

(板书:14)

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由学生观察图片,回忆已有生活经验,知道下雨前天气的变化,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朗读课文,认字读词

1.随文识字,在语境中认读生字新词。

(1)读读画画.

出示课件3: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教师过渡:现在请同学来读课文,一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来当小听众,看看谁读得最棒。

教师强调字音:请同学们注意“空气”的“空”读一声,还有一个音是四声,如“有空”,“告诉”(su)的“诉”读轻声。

(3)出示要求会认读的生字,并领读。

教师过渡:同学们在读课文的时候,生字都读对了,这些生字宝宝从课文中出来了,你还认识他们吗?

出示课件4:

学生集体读、开火车读。

2.学习第1自然段。

(1)教师范读第1自然段。

(2)结合课文插图理解词语:阴沉沉

出示课件5:

教师引导:谁来说说天“阴沉沉”的是什么样的?

预设1:天空有很多乌云。

预设2:天很黑,乌云密布。

(3)教师过渡:是的,下雨前天色昏暗,云层很低,好像要塌下来似的。你还能说出两个这种ABB类型的词吗?

预设1:乐呵呵笑眯眯金灿灿甜津津

预设2:胖乎乎白茫茫绿油油亮晶晶

3.学习第2、3自然段。

(1)教师引导:小白兔在山坡上遇到谁了呢?请两位同学读读2、3自然段。

指名学生朗读。

(2)教师启发:通过朗读这两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呢?

预设:燕子低飞要下雨啦!

追问:你知道“潮湿”是什么意思吗?

出示课件6:

教师引导: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水珠?

出示课件7:

教师讲解:潮湿和水有关,所以都是三点水旁,三点水旁的字都和水有关。

4.学习第4、5、6自然段。

(1)教师朗读第4自然段,请同学朗读第5、6自然段。

(2)学习多音字“空”。

出示课件8:

预设1:“有空”的“空”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四声,比如空地。

预设2:它还有一个读音是一声,如空气、空间等等。

学生一边读句子和词语,一边体会。

(3)理解“闷”字意思。

教师过渡:平时在水里的小鱼怎么都到水面上来了?读一读第6自然段,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闷得很”是什么意思?

预设1:夏天天气特别闷热的时候,就觉得很闷得慌。

预设2:我在水里游泳的时候喘不上来气,心里特别憋得慌。

出示课件9:

教师讲解之后,追问:小鱼“闷得很”是怎么回事呢?

预设:要下雨了,小鱼在水里感到很憋闷,喘不过来气。

教师点拨:是呀,当我们看到小鱼游出水面透气,就知道要下雨啦!

5.学习第7自然段。

教师引导:小燕子低飞和小鱼游出水面,让小白兔明白要下雨了,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他又遇到了谁呢?同桌一起读这一段。

教师过渡:读读这个词“消息”,小白兔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了蚂蚁,一只大蚂蚁说——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出示课件10:

学生读文中对话,师生正音。

教师启发:通过他们俩的对话,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我知道了看到蚂蚁搬家就要下雨啦。

6.教师过渡:这些生字你们都认识了吗?我们一起做个小游戏。

出示课件11:

学生读课件上的字,集体正音。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读课文,认识了本课要求会认的13个生字,还初步了解“燕子低飞、小鱼透气、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现在我们一起学习书写生字。

(设计意图:学生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认读生字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潮湿”“闷得很”等词语的意思,进而初步了解了“燕子低飞、小鱼透气、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三、观察对比,练写生字

1.集体学习。

出示课件12:

(1)生字分类。

出示课件13:

师生共同按照生字的结构特点分类。

教师小结:含有“口”的字有“呀、吗、吧、加、呀”,它们都是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的字有“直”;半包围结构的字有“边”。

(2)指导书写。

(板书:直呢)

出示课件14:

教师课件演示“直”字笔顺,强调:“直”字,注意里面是三个短横,间距要均匀,末笔长横要长而稳。

教师过渡:再来看看“呢”的书写。

出示课件15:

教师课件演示“呢”字笔顺,强调:“呢”字,左低右高,口字旁写在左上格,右下角竖弯钩收笔处超出“尸”的折笔处。

2.学生自己书写。

教师提示: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来写生字,描一遍写两遍,注意坐姿。

(设计意图:归类书写生字,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把握字的结构。学生自主发现规律,教师适时评价鼓励,书写变得有趣,学习更有动力。对于书写起来有难度的字,教师要具体指导相关笔画的书写,帮助学生区分和记忆,提高学习的效率。)

四、板书设计

14 要下雨了

直呢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第1篇】 【教学目标】 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吧、吗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燕子的话。 3、初步了解动物活动与天气的关系,特别是了解下雨前动物的活动。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个新伙伴(点击课件),一个是在天上飞的小燕子,一个是在水里游的鱼儿,还有一个是在地上爬的蚂蚁,他们仨呀很少聚在一起,可是,今天一见面,他们却异口同声地说着同一句话──板书课题:要下雨了。 2、这是为什么呢? 3、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美丽的童话世界──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做到读准读通 1、学生读课文: 请轻轻地打开课本,翻到第68页。好好读读!一边读一边把不认识的或难读的字、词圈出来问一问老师、同学。然后,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查朗读情况: ⑴四个语气词: 吗吧呀呢 指名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齐读。 ⑵出示课文中有这四个语气词的句子: 先自由读好这六个句子──再开火车读──说说你又发现了什么? 小结: 这四个字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语气助词。有了它们,我们说话方便多了,也好听多了。 ⑶出示生字坡、割、闷、伸: 用坡,山坡的坡这种形式认认它们。 三、由生字坡、割、闷、伸引入教学第一节 1、这三个生字宝宝可顽皮了,他们要跟你们捉迷藏呢?你能找到它们吗?出示第一节: 先自由读句子,再找生字凸现读词语。然后指名朗读。最后齐读。 2、正确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具体指导如下: ⑴读着这些句子,你能配上那些动作? 自由朗读,并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⑵指名上台表演,并在句中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要下雨了》是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全文共9个自然段,主要从“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三种现象,讲了下雨前的一些小动物的活动特点及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本篇童话共塑造了4个童话动物形象:燕子、小鱼、蚂蚁、小白兔,这些小动物都是孩子们平时很喜爱的,也是孩子们乐于亲近的。 这篇课文,在生动有趣的语言文字中,有机地渗透着身边的自然科学知识,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篇发展学生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一年级学生,学生通过读课文能知道的是: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现象预示即将下雨。可要想使学生理解这三种现象的缘由,就是个难点了,特别是学生对要下雨了的自然现象曾经经历过,但他们可能从未把这些自然现象与下雨前的征兆结合起来。这便有待于我们去帮助学生建立自然现象与天气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与理解能力,达到对课文内容的开拓性理解。 一年级的学生已有了初步的朗读能力,通过理解课文,学生在读文中对话时可以把对话读正确、通顺、读出一定的语气,但在进一步体会朗读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引导。例如:分角色朗读时,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语句中重音的作用。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生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 【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的句子。 2.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快要下雨的时候燕子飞得低,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东西。 【教学策略】 对于这篇课文的讲解,我采用“整体——部分——整体”的基本模式,首先整体感知课文大意,然后把课文分成五部分讲解,重点讲解小白兔与燕子、小鱼、蚂蚁对话三部分,这三部分采用同一方式教学,使学生易于形成明确的学习思路,推荐小老师代讲,调动学生积极性,“授之以渔”。最后以谚语的形式总结下雨前的预兆,通俗易懂。结合当前时事,进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第二课时精品教案

(4)想象说话,演一演。 9.先自.由读,然后在小组 内练习分角色读。 10.学生分角色朗读。 10.教师指名分角色朗读。拓 展练习1.同学们互相交流交流。 2.指名汇报 1.基础练习: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2.拓展练习:小兔子可能还会遇到 谁呢? 布置作业:完成大练习册 板书 设计 教 学 反 思 教学过程(第2课时) 学习目标1.会写直,呀,边,呢,吗,吧,加”7个生字,学生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了解下雨前还有那些自然现象。

14 要下雨了 【课前解析】 《要下雨了》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学生通过小白兔与燕子、小鱼和蚂蚁的对话,最终明白了“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的原因,知道通过观察大自然一些奇妙的现象能了解天气的变化。本课也是朗读训练的好材料,教学中要重点关注对话,读好问句和感叹句,进行分角色朗读。 关注课题:“要”字点明了时间是下雨前,也是全文的线索。 关注课文对话:第2至7自然段,通过小白兔和燕子、小鱼和蚂蚁的对话展开故事情节。三段对话的表达方式也基本相似,教学中可进行分角色朗读和语言训练,体会人物的不同语气。 关注课文插图:结合课文插图,联系书上有关词语,想象文中动物们的神态、动作,进行表演朗读。 关注词语学习:借助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了解“阴沉沉、潮湿、闷得很”等词语的意思,学生朗读时就比较容易理解下雨前动物的不同表现了。 关注识字写字: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中有5个带口字旁,教学中主要关注口字旁在左和在右的区别。“呀、呢、吗、吧”,左边小口写在左上格,封口压在横中线;“加”字右边小口略大,位置居中。“呢”重点指导书写,注意穿插笔的书法。 【教学目标】 1.认识“腰、坡”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空”的读音;会写“直、边”等7个字. 2.能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了解“阴沉沉、潮湿、闷得很”等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感叹句;能分角色读好课文的对话。 4.尝试在对话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小鱼透气、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点】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读好对话,并能在对话中提取相关信息,了解一些小动物在下雨前的表现。 【教学难点】

部编版《要下雨了》优秀教案2

14要下雨了 《要下雨了》是一篇有趣的科普童话。全文主要从“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东西”三种现象,讲了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活动特点及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根据内容课文配了相应的插图,学生可以图文对照着读故事,知道可以通过观察大自然的一些现象来了解天气变化。 本课语言浅显,层次清晰,通过小白兔与燕子、小鱼和蚂蚁的对话展开故事情节。三段对话的表达方式也极其相似,适合进行分角色朗读和语言训练。要重点指导学生读好带有“呀、呢、吧”语气词的句子,通过角色体验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在燕子和蚂蚁的对话中,可以创设情境,进行语言的迁移和运用。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文中词语,这个要素可在本课以泡泡的形式呈现出来。在前两课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尝试用这样的方法来了解“阴沉沉、潮湿、闷得很”等词语的意思,从而更好读懂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腰、坡”等生字,读准多音字“空”的读音,会写“直、呀”等生字。 2.能借助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了解“阴沉沉、潮湿”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感叹句;能分角色读好课文的对话。 4.尝试在对话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小鱼透气、蚂蚁搬东西”这些自然现象与下雨的关系及其这些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读好对话,并能在对话中提取相关信息,了解一些小动物在下雨前的表现。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东西与下雨的关系。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 本课生字中,“沉、伸、潮、湿”是翘舌音,“空”是多音字,文中有两种读音组成的词语“空气、有空”,要重点指导读正确。在字形方面,可以根据字形特点的不同,用不同的方式识记。如:偏旁归类识字、字理识字、加一加识记。另外,还可以在巩固阶段中通过组词回顾,复现生字词。 (2)写字。 ①注意观察,分类指导。如口字旁在不同位置的书写指导。“吗、加、呀、呢、吧”都是口字旁的生字,书写不是难点,学生已有书写这类生字的经验,所以要引导学生关注“口”字在左边和在右边的区别。“呀、呢、吗、吧”,左边小口在左上格,封口压横中线;“加”,右边小口略大,位置居中;“呢”重点指导书写,注意穿插笔的写法。 ②“直”的书写关键是摆好“横”的位置。“直”字不能写得太宽,中间的三个短横间隔均匀,且不能碰到横折,末笔长横要长而稳。 2.朗读指导 (1)关注语气词,读好问句和感叹句。 (2)创设情境,读好对话。分角色朗读时,可以先让学生看看插图,联系书上的相关词语,想象文中小动物的神态、动作,再让学生带上头饰表演朗读。 3.理解运用 (1)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关键词句。 (2)充分利用文中插图,用图文对应的方式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 1.关于雨声的录音。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腰、坡”等生字,读准多音字“空”的读音,会写“直、呀”等生字。 2.能借助图片了解“阴沉沉”的意思。

部编版一年级(下)《要下雨了》优质教案

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第14课《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读好问句,感叹句,分角色朗读好文章。 3、了解燕子、小鱼、蚂蚁下雨前都在干什么。 教学重点: 积累不同的识字方法关注语气词,了解燕子、小鱼、蚂蚁下雨前都在干什么,激发学生过观察勤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读好问句,感叹句识记本课生字 教学过程: 同学们好,我是呼和浩特市第四中学的李俊兰老师,很高兴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能和同学们共同学习一年级下册第14课《要下雨了》。 一、课前导入 虽然老师看不到大家,但老师相信同学们已经准备好了!下面我们来比比眼力,比比表达好吗?老师给同学们带来几幅图片,请你仔细观察,(有乌云密布的天空,狂风大作的天气,还有电闪雷鸣的现象)(出示PPT)从这些自然现象中,你知道了什么? PPT出示:有乌云有狂风有闪电这些都说明要下雨了。课题中有一个“要”字,说明是将要快要下雨了 PPT出示要变色。

要下雨了小动物们在忙些什么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开始今天的学习之旅吧!认真思考的同学可以获得鼓励的大拇指哦! 二、整体感知 1、下面我们就比比专注力,请同学们认真听范读,标出段落,圈出本 课的生字。播放范读录音。 2、下面请认真聆听的你按下暂停键借助拼音自读一遍课文,要读准 字音、不添字、不落字。PPT出示全文。 3、通过读文我们了解到课文一共有9个自然段,共有三幅插图。PPT 出三幅图 师:通过读课文看插图我们知道故事中有:PPT出图出字:可爱的小白兔、美丽的小燕子、机灵的小鱼、勤劳勇敢的蚂蚁,如果你也捕捉到了这些信息,可以获得一个大大的赞。 4、学习词语 (1)师:要下雨了,小白兔要在下雨前赶回家,你能读准这些词语送小白兔回家吗? PPT课后带词图 师:请你先跟老师一起来读一遍。师领读。 课文中的生字宝宝调整了队伍你还认识他们吗,再和他们打个招呼吧。PPT出示词语。尤其要注意读准加拼音的字宝宝。请你和这位小老师一起来读。放学生录音: 师评价:这位同学读的很准确,在这组字里面有一个特殊的字“空”(2)下面我们一起读读这两个句子看有何发现:PPT出示两个句子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精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腰、坡”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空”的读音,会写“直、边”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感叹句,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能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了解“阴沉沉、潮湿、闷得很”等词语的意思。 4.尝试在对话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雨前“燕子低飞,小鱼透气、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5.观察大自然一些奇妙的现象,能了解天气变化。 教学重点: 认识“腰、坡”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空”的读音,会写“直、边”等7个生字。 教学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感叹句,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读好对话,并能在对话中提取相关信息,了解一些小动物在下雨前的表现。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下雨吗?下雨前会有什么征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要下雨了》,看看下雨前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板书课题《要下雨了》,齐读。 2.知识链接: 燕子低飞的原因 快下雨时,天气闷热,天空中的一些小飞虫,由于翅膀上沾上了空气中的小水滴而飞得很低,燕子为了捕食这些小飞虫,所以也就飞得很低。 二、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第一行生字(课件出示) yāo pōchén shēn cháo shī 腰坡沉伸潮湿 ne kòng mēn xiāo xībān xiǎng 呢空闷消息搬响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识字方法: 偏旁识字:沉潮湿消 这几个字都带三点水,都和水有关,可以放在一起归类识记。 加一加:月+要=腰亻+申=伸扌+般=搬 (3)辨识多音字: 闷mēn(闷热)mèn(烦闷)哗huā(哗啦)huá(喧哗) 4.理解词意(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 连忙:赶快,急忙。 消息:指人或事物的动向或变化的情况;音信。 轰隆隆:拟声词,形容雷声等。 潮湿: 指空气中含的水分较多. 二、生字书写 出示生字:直、呀、边、呢、吗、吧、加 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直、呀、边、呢、吗、吧、加”并讲述,组词、造句、指导: 出示生字: 直zhí 结构:上下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7个词语,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感慨语气的句子。 2.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字形,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结合句子理解生词的意思。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3.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4.抄有全文的黑板或准备投影仪放映出全文。

5.请学生理解能预测天气变化的自然现象。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络生活,谈话揭题 1.同学们,夏天的时候,下雷阵雨之前,天气会怎样?我们会有什么感觉? 2.下雨之前,小动物又会有什么变化呢?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18——要下雨了。 二、充分自读,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注意良好听读习惯的培养。 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做上记号。 3.同学们汇报交流:课文先后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老师板书;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学习生字“兔”,引导学生联络小兔子的样子记住“兔”的字形。 三、由扶到放,学习课文 1.指导学习一至三段。 〔1〕指名读第一段。学习生字“弯、直”,通过做动作理解词义。

〔2〕练习朗读第一段,可边读边做动作。 〔3〕老师引读第二段: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小白兔大声喊——〔学生读〕。 〔4〕引导学生看第一幅挂图:小燕子飞得很低,小白兔奇怪地向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学生练习朗读小白兔喊叫的句子,提醒学生注意提示语“大声喊”和句尾问号。 〔5〕先指名读第三段,然后逐句以问引读: ①老师指第一句问:燕子边飞边说—— ②空气怎么样呢——〔学生接读第二句〕虫子的翅膀可比鸟的翅膀小多了,薄多了,就像透明的纱一样,沾上了小水珠,就像人背上了铅球一样沉重,自然就飞不高了。再读第二句。 ③那小燕子飞不高是什么原因呢?学生读最后一句,老师板书:捉虫子,学习生字“捉”,练习朗读句子。 〔6〕朗读第三段。 2.半扶半放,学习四至六段。 〔1〕小白兔听了燕子的话,半信半疑,书上这句问句该怎么读呢?出示“是要下雨了吗?”请学生读。 〔2〕小白兔又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先自己读读四到六段,然后同座位分角色读一读。 〔3〕检查、交流学习情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腰、割”等13个生字。 2、会写“吗、吧”等7个字。 3、认识多音字:空 (二)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三)情感目标: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 关系。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游戏法问答法 五、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 六、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你喜欢下雨吗?你怎么知道快下雨了?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要下雨的。 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 老师板书课题《要下雨了》,请大家把课题读两遍。这是一篇知识童话,讲的是生活中的气象常识。让我们去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一)初读课文 1、你自己读读看。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2、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 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yāo pōchén shēn cháo shīne kònɡmēn xiāo xībā n xiǎnɡzhí 腰坡沉伸潮湿呢空闷 消息搬响直 yɑbiān mɑbɑjiā 呀边吗吧加 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例如 学习生字坡:音节:两拼音节,偏旁:提土旁,结构:左右结构,请同学组词,最少说三个词,可以一起说,也可以找学生说。 3、就这样一个一个学完本课生字。 多音字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要下雨了》第二课时公开课详案

16、要下雨了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授课人:魏淑华 课时: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吗、吧”的写字指导。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认识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 4.能模仿文中的对话进行说话。 二、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特别是读好带有疑问语气的句子。 2.通过课文的学习,认识到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 3. 能模仿文中的对话进行说话。 三、教学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特别是读好带有疑问语气的句子。 2. 能模仿文中的对话进行说话。 四、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3.动物头饰 4.请学生在课前了解下雨前有哪些自然现象 五、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观察法 3.演示法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孩子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要下雨了》。上节课我们已经和这节课的生字宝宝打了照面,魏老师看看谁识记生字过关了,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这段话,注意将生字读准! 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这段话! 有一天,天气很闷,空气很潮湿,在山坡上割草的小白兔闷得难受,于是直起身子,伸了伸腰。接下来,它从许多小动物那里得到了要下雨的消息。不久,伴着一阵阵雷声,哗,哗,哗,大雨真的下起来了。 现在,魏老师将这段话中的生字宝宝抓出来了(生字卡片)看看这些生字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呢,火车火车谁来开? 二、初读课文 1、这篇课文又给大家留下了多深的印象呢?请同学们找找看,课文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用“~~~~~~”画出来。 2、谁能告诉老师(小白兔、燕子、鱼、蚂蚁) 在黑板上贴上图片。 3、这些小动物下雨前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燕子——飞得低 小鱼——游到水面上来 蚂蚁——搬东西 小动物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我们和小白兔一起去看看吧! 三、精读课文 师:这只快乐小白兔现在在山坡上割草,可是看看这天气,它有点儿担忧,直起身子不割草。 (一)

《要下雨了》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图文结合理解理解词句的意思,了解能预示要下雨了的大自然的现象,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渗透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的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 下雨前燕子为什么飞得低?小鱼为什么觉得水里闷?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合作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1、“下雨了”要下雨了的两种课件。 2、随课文内容动画片课件。 3、小白兔、小鱼、蚂蚁、燕子的头饰。 4、写有学习方法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要下雨了”的课件,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看到乌云、闪电,听到轰轰的雷声) 出示“下雨了”的课件,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看到电闪雷鸣,大雨瓢泼,听到哗哗的雨声) 师提问:看到了这两幅画面后你知道了什么? 生1:第一段画面表现的`是要下雨了的情景。 生2:第二段画面表现的是已经下雨了的情景。 师生共同比较: “要下雨了”“下雨了”有什么区别?

板书课题: 要下雨了(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 你想知道什么? 生1:谁知道要下雨了? 生2:它怎么知道要下雨了? 生3:真的要下雨了吗? 2、看结合课文的动画片课件: 师问:这个童话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 生答:(略)。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逐段学习课文的内容 1、学习第1~3自然段: 小声读第一自然段,你明白了什么? 生1: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 生2:那天天气很闷。 教师随手简笔画: 小白兔、山坡、小草。 质疑: “闷”是什么意思? 生1:呼吸不通畅。 生2:特别不舒服。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师问: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1:小燕子从小白兔头上飞过。 生2:小白兔问小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 师问:你怎么样知道燕子飞得低呢? 生答:从二自然段第一句“小燕子从小白兔头上飞过”这句知道。指导学生读好:“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大声、读出“奇怪”的语气) 3、学习第三自然段: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案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案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案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案1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知道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练习用要下雨了,(谁)(怎么样)说话。 3、指导学生用看、读、议、读的方法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进行句式练习。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下雨前一些动物活动的原因。 教学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小动物头饰。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三课时略)

一、质疑引入新课。 1、板书25 下雨了 2、质疑课题。比较要下雨了和下雨了 3、小结。 二、学习13节。 1、看课件(画面为燕子低飞,并与小白兔交谈。) (板书:看) 2、课文哪几节写的`是画面上的内容? 3、齐读13节。(板书:读) 要求:提出疑难,圈画不懂的词语。 4、引导质疑、讨论。(板书:议) 5、利用句式进行说话训练,小结内容。 要下雨了,小燕子()。(板书:燕子低飞) 6、指导朗读。(板书:读) 7、小结学法。 三、学习46节。 1、比较句子:(1)要下雨了。 (2)是要下雨了吗? 指导朗读句(2)。 2、多媒体CAI课件播放:小鱼浮出水面,并与小白兔交谈。 3、运用学法指导学生学习46节。

(1)老师引读课文,学生圈画不懂的词语。 (2)学生质疑,四人小组讨论解决。 (3)汇报学习情况。 (4)句式练习: 要下雨了,小鱼()。(板书:小鱼游到水面) (5)指导朗读。 四、学习第七节。 1、从哪看出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 2、多媒体CAI课件播放:蚂蚁忙着搬家,并与小白兔交谈。同法自学第七节。 3、检查自学情况。 4、创设情境,练习说话。 课文没有写小白兔是怎样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蚂蚁的。如果你是小白兔你会怎么说? 5、句式练习: 要下雨了,蚂蚁()。(板书:蚂蚁往高处搬家) 6、指导读大蚂蚁的话。 五、学习89节。 1、多媒体CAI课件播放:小白兔往家跑,雨下起来了。 2、同法自学第89节。 3、联系上文想想大雨真的下起来了中的真的说明什么? 4、指导读小白兔的话。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公开课教学设计

14.要下雨了

流会”: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生字的。 4.引导同桌互相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5.组织开火车认读生字。 6.送生字回家,引导齐读课文。5.开火车认读生字。 6.齐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用时:15分钟) 1.引导学生借助拼音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 音,读通句子。 2.组织同桌互读课 文,纠正读音。 3.指名分自然段接读 课文。 4.启发思考:课文中 出现了几种小动物? 5.组织全班交流。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 音。 3.分自然段接读课文。 4.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5.全班交流。 2.课文中先后出现了哪几 种小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指导写字。(用时:10分钟) 1.出示生字卡片,让 学生认读要写的7个字。 2.组织全班交流,掌 握书写要点。 3.教师范写,强调要 点。 4.巡视指导学生描 红、临写。 5.展示作品,交流评 议。 1.自由认读出示的7个 生字。 2.全班交流,掌握书写要 点。 3.观察好各字笔画在田 字格中的位置。 4.认真描红、临写。 5.展示作品。 3.我会写。 吗吧呀

五、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 1.组织多种形式认读 生字。 2.组织分角色朗读课 文。 1.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4.辨字组词。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中,我开展“识字交流会”掀起了课堂的高潮,让学生们积极地分享他们的识字经验和方法。学生们不仅各抒己见,加深了对生字的印象,而且可以从其他同学口中学到更多的识字方法,这对他们的语文学习大有俾益。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正确、规范地书写“吧、吗”等7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下雨前的三种自然现象,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学习重点会书写7个生字,了解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 学前准备制作字词卡片、头饰和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复习导入。(用时:5分钟) 1.指名读自己喜欢的 段落。 2.出示生字卡,指名 抽读。 1.选择喜欢的段落展示 读。 2.认读生字。 二、品读课文。(用时:25分钟) 1.指导学习第1-3自 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 段,学习生字“直”。 (2)引读第2自然 段: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 1.(1)练习朗读第1自 然段,学习生字。 (2)看图,练习朗读小 白兔喊叫的句子,注意提示语 “大声喊”和句尾问号。 (3)朗读第3自然段, 5.我来问,你来答。 师:因为要下雨了, 生:所以__________。 师:因为空气很潮湿, 生:所以__________。 师:因为虫子的翅膀沾了小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三篇】一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三篇】一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教案 篇二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初步了解“燕 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4、培养学生在生 活中学习,观察生活的意识。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识字 教学难点: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师生谈话:今天的 天气怎么样,再猜猜明天的天气如何,说说猜的理由。根据学生的 回答引到我们还能从小动物的身上知道要下雨的消息,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生自读课文,将生字多读两遍,读完后,请学生 说一说自己读准了哪个字的音。2、(出示卡片)拼读生字。3、同桌 互读,一人一句,要读得正确、流利。4、分段指名读。5、认识感 叹号,师在黑板上板书一个感叹号,让学生在文中找一找有感叹号 的句子。师指导读感叹句。三、读读说说1、(投影)我们正忙着搬 东西呢!李老师正忙着改作业呢!正......呢!指名读前两句,想一想 爸爸妈妈现在正忙着干什么呢,小动物们正忙着干什么呢,你还能 想起谁正忙着干什么呢。(指导学生说句子,读句子。)四、指导写 字1、认读“呢、吧、吗、啊”几个字,说说这几个字在用法上的 共同点,(用在句子末尾,表示某种语气)2、观察“吗、吧”这两个字,说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3、学生练写这两个字,同桌互相 交流。第2课时:一、情境引入:有一天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遇 到很多小动物,小动物们都告诉他要下雨了,小白兔急忙跑回家, 这时,果然下起了大雨。是谁有这么神奇的本领,知道要下雨了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要下雨了》,你肯定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二、朗读课文,分组学习。1、自读课文,说说谁有神奇的本领,知 道要下雨了。(板书:小燕子小鱼蚂蚁)2、说说自己想当什么小动物,将喜欢同一种小动物的学生分到一起坐。3、请各小组各自读一读写 小燕子、小鱼、蚂蚁说的话,再指名读。4、各小组讨论,要下雨了,你们都在忙着干什么?说句子“要下雨了,正忙着呢!”追问,你怎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优秀版教案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了解“阴沉沉、潮湿、闷得很”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读好课文的对话。 3、尝试在对话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小鱼透气、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二、教学重点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 读好对话,并能在对话中提取相关信息,了解一些小动物在下雨前的表现。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表演头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4课要下雨了(齐读课题) 走进课文前,让我们勇闯生字关,帮助小蚂蚁把生字送回家。(齐读) 同学们表现得真棒!老师奖励大家看一段课文动画,请同学们边看边思考,文中先后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看视.频)根据学生回答,贴动物图片。 二、小组合作 1.看,可爱的小白兔来了,他在干什么?然后小白兔又怎么做了? 当时天气什么样?什么情况下天气会阴沉沉的?我们在读“阴沉沉”这个词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得重一些,慢一些。 全体起立,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边做动作,一边齐读第一自然段。 2.这时候小白兔知道要下雨了吗?那这三个小动物知道要下雨了吗?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2-7自然段,看看他们在下雨前有什么表现呢?(小组合作) 3.学生汇报。

小结:是呀,平时喜欢在高空飞翔的燕子,今天飞得这么低;在 水里自.由自在生活的小鱼,今天也游出了水面;连洞里的蚂蚁也忙着搬家呢。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呢?让我们跟着小白兔去看看吧。 三、分段学习 (一)学习2、3自让段 1、小白兔最先看到了谁?(燕子) 燕子为什么要低飞呢?小白兔感到很奇怪,我们来做小白兔一起问一问燕子吧。小白兔大声喊……(引读) 2、燕子听到了小白兔的问话,是怎么回答的?(指名读) 3、通过小燕子的回答,我们知道了(出示因为……所以……填空) 4、正忙着就是赶时间做一件事的意思,要读出急促的语气,让我 们齐读这一句。 5、用“正忙着”说一句话。 6、请男生当小白兔,女生当小燕子,老师当旁白,我们师生合作读一读2、3自然段。 (一)学习4、5、6自让段 1、听了燕子的话,小兔相信要下雨了吗? 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出示读“是要下雨了吗?”)

部编版《要下雨了》优秀教案2

一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要下雨了》 一、概述 1、课题来源:人教版教材小学语文小第二册14《要下雨了》 2、所需课时:3课时 第1课时:初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认识部分生字、词,能够利用词语说句子。 第2课时:随文继续学会部分生字新词,知道是夏秋季节下雨前的征兆有“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等,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3课时:了解下雨前还有哪些自然现象,扩展延伸。 课前透视 《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的语言形式介绍了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读来饶有趣味。通过小白兔去河边田边两次奇怪疑问,最终明白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的原因,使学生知道通过观察小动物“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等异常表现也能预测天气变化,也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学习这篇课文,要注意三点:一是抓联系理解课文内容,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雨前动物行为的变化与雨前气候状况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注意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习惯;二是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来体会、揣摩语言形式的表达效果;三是抓朗读训练,以读促理解,特别是对话,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的朗读训练要到位。 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留心观察下雨前的天气及物候变化,并做好记录。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由于以前教学始终把识字和朗读放在重点,所以学生在这方面能力有所提高。本课合体字居多,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规律或熟字带偏旁的方法自主识字。对于朗读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方法迁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 二、教学目标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鱼游水面,燕子低飞”这些自然现象是夏秋季节快要下雨的征兆。初步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2、能够注意到写字姿势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实录(精选14篇)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实录(精选14篇)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篇1 【教学要求】 1、学会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明确要下雨之前的各种自然现象。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懂得课文说明的道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齐读课题。 2、学习生字词: ⑴课前先检查一下同学们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听准要求,先读准字音。 (指读生字) ⑵师:它们都是轻声,齐读“呀”、“吧”、“吗”。一会儿,会在朗读中体会这几个词的用法。 二、学习课文 师:上节课我们通过读文,知道文中小白兔遇到了几个好朋友?都是谁?是在哪几段写的?端好书。眼离书本一尺远。 师:拿好书,听录音。谁愿意回答老师刚才提过的问题? 生:遇到三个好朋友。分别是:小燕子、小鱼和蚂蚁。遇见小燕子在二、三自然段,遇见小鱼在五、六自然段,遇到蚂蚁在第七自然段。 师:小白兔看到哪些现象?听到它们说了什么,它都干了什么?按照顺序,我们先学第一段,第一段有两句话,自由读这两句话,看都说了些什么?同桌在下面说一说(画兔)。 师: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

生:第一段有两句话,第一句讲小白兔在山上弯腰割草时,天气很闷热。 师:你讲的“闷”不准,听老师讲,“闷”是空气不流动,使人感到心烦。 师:直起身子的动作,大家做一做。正在这时,小白兔看见了谁?齐读。 师:小白兔怎么对小燕子说的?举手的同学齐读。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都是小白兔,小燕子从你们头上飞过,快喊! (生喊) 师:声音太小,高一点儿就更好了,再来。看这句话后面是个问号,怎么读? (小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师:老师把这个词去掉,读这两个句子,看一样吗? (第二句,小燕子你飞得这么低) 生:第一句比第二句多“为什么”、“呀”、“?”一句是疑问句,说明它不知道燕子为什么低飞。第二句小白兔早就知道小燕子为什么飞得很低。 师:老师为你补充一下,第一句话是个疑问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再齐读。 师:不光要读出大声喊的语气,还要读出奇怪的语气,比比看谁读得好,齐读。 师:小白兔是这样问小燕子的,小燕子又是怎么回答的呢?老师找同学读第三段,其他同学拿笔画出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都是什么意思? 师:有几句话? 生:3句。 师:下面找同学读一句讲一句,要求讲的时候说出句中的重点词。 生:小燕子边飞边说:“要下雨了。” 师:注意:这句话后面是“。”齐读,接着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