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泵、液压马达国家质量标准

液压泵、液压马达国家质量标准

液压泵、液压马达国家质量标准

1. 前言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作为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程机械等设备的工作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质量标准对于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国家质量标准出发,深入探讨其涉及的内容,以期对读者有所帮助。

2.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关键作用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是液压系统中的动力源,负责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并驱动液压执行元件完成各种动作。它们的工作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确保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3. 国家质量标准对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要求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是机械类产品,其国家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3.1 性能要求

国家质量标准对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性能指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包括流量、压力、转速、效率、噪音等方面。这些性能指标的合格与否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3.2 结构和制造要求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结构和制造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国家质量标准对产品的材料、加工精度、装配工艺等方面提出了必要的要求,旨在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长期可靠性。

3.3 检测方法和标准

国家质量标准还对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检测方法和标准作出了规定,以确保产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这为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质量监督和检测提供了依据。

4. 对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国家质量标准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作为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对于设备的工作性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国家质量标准是确保产品质量和用户利益的

重要手段。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液压技术的日新月异,国家质量标准也需要不断修订和更新,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我认为,国家质量标准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到行业发展趋势,注重技术创新和应用,保障产品质量的也要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5. 结束语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作为液压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其质量关乎到整个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国家质量标准对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要求是确保产品质量和用户利益的有力保障。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国家质量标准的制定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要求。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以上是本次为您撰写的文章,如有不足之处,还请指正。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国家质量标准的修订

在液压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今天,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作为液压系统的关键部件,其国家质量标准的修订和更新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工业生产的需求不断提升,液压设备在工程机械、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对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国家质量标准需要进行相应的修订。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性能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传统的液压设备可能无法满足高效、精密的工业生产需求,在国家质量标准的修订中,需要对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流量、压力、效率等性能指标进行重新评估和设定。对于液压泵的流量和压力要求可能会随着工程机械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液压马达的效率和噪音指标也需要与新技术相匹配,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环境噪音。

随着材料和加工技术的不断创新,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结构和制造要求也需要相应调整。新材料的应用以及机械加工精度的提高,为液压设备的结构和制造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在国家质量标准的修订中,需要对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材料、加工精度、装配工艺等方面进行重新审视和规定,以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检测方法和标准也需要不断更新。新的检测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液压设备的性能和质量,从而为产品的质量监督和检测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在国家质量标准的修订中,需要引入新的检测方法和标准,以适应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

国家质量标准的修订需要与行业发展趋势相结合,注重技术创新和应用,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液压技术作为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等领域的重要技术,其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在制定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国家质量标准时,需要考虑行业发展的趋势和需求,鼓励技术

创新和引入先进技术,以推动液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国家质量标准的修订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要求。通过不断提高产品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可以更好地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推动液压技术的发展,为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做出贡献。希望国家能够加强对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国家质量标准的修订和监督,保障产品质量,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国内液压与气动标准大全

国内液压与气动标准大全 一、采标情况: idt或IDT表示等同采用;eqv或MOD表示等效或修改采用;neq表示非等效采用。 二、国家标准 GB/T 786.1-1993(2001*)液压气动图形符号 eqv ISO 1219-1:1991 GB/T 2346-2003 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公称压力系列 ISO 2944:2000,MOD GB/T 2347-1980(1997)液压泵及马达公称排量系列 eqv ISO 3662:1976 GB/T 2348-1993(2001*)液压气动系统及元件缸内径及活塞杆外径 neq ISO 3320:1987 GB/T 2349-1980(1997)液压气动系统及元件缸活塞行程系列 eqv ISO 4393:1978 GB/T 2350-1980(1997)液压气动系统及元件活塞杆螺纹型式和尺寸系列 eqv ISO 4395:1978 GB/T 2351-1993 液压气动系统用硬管外径和软管内径 neq ISO 4397:1978 GB/T 2352—2003 液压传动隔离式蓄能器压力和容积范围及特征量 ISO 5596:1999,IDT GB/T 2353.1-1994 液压泵和马达安装法兰和轴伸的尺寸系列及标记 neq ISO 3019-2:1986 第一部分:二孔和四孔法兰和轴伸 GB/T 2353.2-1993(2001*)液压泵和马达安装法兰与轴伸的尺寸系列和标记(二) neq ISO 3019-3:1988 多边形法兰(包括圆形法兰) GB/T 2514-1993 四油口板式液压方向控制阀安装面 eqv ISO 4401:1980 GB/T 2877-1981 二通插装式液压阀安装连接尺寸 GB/T 2878-1993 液压元件螺纹连接油口型式和尺寸 neq ISO 6149:1980 GB/T 2879-1986 液压缸活塞和活塞杆动密封沟槽型式、尺寸和公差 neq ISO 5597:1987 GB/T 2880-1981 液压缸活塞和活塞杆窄断面动密封沟槽尺寸系列和公差 GB/T 3452.1-1992 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尺寸系列及公差 neq ISO 3601-1:1988 GB/T 3452.2-1987 O形橡胶密封圈外观质量检验标准 GB/T 3452.3-1988 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沟槽尺寸和设计计算准则 neq ISO/DIS 3601-2 GB/T 3766-2001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eqv ISO 4413: 1998 GB/T 6577-1986 液压缸活塞用带支承环密封沟槽型式、尺寸和公差 neq ISO 6547:1981

液压泵、液压马达国家质量标准

液压泵、液压马达国家质量标准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是液压系统中的两个重要部件,用于转换机械 能和液压能量。国家质量标准对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性能、安全和可 靠性等方面有详细规定,以确保产品质量和使用安全。以下是对液压 泵和液压马达国家质量标准的详细介绍。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是液压系统中的核心元件,用于提供液压能量 驱动液压系统中的执行器和执行机构。液压泵将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量,而液压马达则将液压能量转换为机械能。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质 量标准主要包括产品的性能要求、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等方面。 首先,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性能要求是国家质量标准的重要内容。性能要求包括流量、压力、效率和转速等指标。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 通过泵或马达的介质体积,通常以升/分钟(L/min)或立方米/小时 (m³/h)表示。压力是指液压泵或马达所能提供的最大压力。效率是 指泵或马达所转换的机械能与液压能之间的转换效率。转速是指泵或 马达的转动速度,通常以每分钟转数(rpm)表示。这些性能要求是确 保液压泵和液压马达能够正常运行和提供所需的液压能量的基础。

其次,国家质量标准对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可靠性也有要求。可 靠性是指产品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正常、稳定地工作的能力。国家质量 标准要求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在设计寿命内能够正常工作,并具有较高 的故障免除能力。同时,还要求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如温度、湿度、粉尘等。 安全性是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国家质量标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液 压系统的工作压力较高,因此,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国家质量标准对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安全性要求主要包括产品的耐压 性能、泄漏和防爆性能等。耐压性能是指液压泵和液压马达能够承受 的最大额定工作压力。泄漏是指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在工作过程中是否 有泄漏现象,以及泄漏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防爆性能是指液压泵和 液压马达在特定条件下是否能够防止过压或爆炸事故的发生。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国家质量标准的实施对产品的设计、制造和使 用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制造企业必须按照国家质量标准的要求生 产产品,并通过质量认证、抽样检验等方式确保产品质量。用户购买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时,应选择符合国家质量标准要求的产品,并按照 使用说明进行正确安装和使用。

液压泵的技术参数

液压泵的技术参数Happy First, written on the morning of August 16, 2022

液压泵的主要技术参数 1泵的排量mL/r泵每旋转一周、所能排出的液体体积.. 2泵的理论流量L/min在额定转数时、用计算方法得到的单位时间内泵能排出的最大流量.. 3泵的额定流量L/min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保证泵长时间运转所能输出的最大流量.. 4泵的额定压力MPa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能保证泵能长时间运转的最高压力.. 5泵的最高压力MPa允许泵在短时间内超过额定压力运转时的最高压力.. 6泵的额定转数r/min在额定压力下;能保证长时间正常运转的最高转数.. 7泵的最高转数r/min在额定压力下;允许泵在短时间内超过额定转速运转时的最高转数.. 8泵的容积效率%泵的实际输出流量与理论流量的比值.. 9泵的总效率%泵输出的液压功率与输入的机械功率的比值.. 10泵的驱动功率kW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能驱动液压泵的机械功率.. 2.2 液压泵的常用计算公式见表2 表2 液压泵的常用计算公式

液压泵功率= 60压力 转速 排量⨯ ⨯ 第三章液压泵 3.1重点、难点分析 本章的重点是容积式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泵和液压马达的性能参数的定义、相互间的关系、量值的计算;常用液压泵和马达的典型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适用场合;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特性曲线曲线形状分析、曲线调整方法等内容..学习容积式泵和马达的性能参数及参数计算关系;是为了在使用中能正确选用与合理匹配元件;掌握常用液压泵和马达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适用场合是为了合理使用与恰当分析泵及马达的故障;也便于分析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 本章内容的难点是容积式泵和液压马达的主要性能参数的含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容积式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容积式泵和液压马达的困油、泄漏、流量脉动、定子曲线、叶片倾角等相关问题;..限压式变量泵的原理与变量特性;高压泵的结构特点.. 1.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性能参数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性能参数主要有:压力、流量、效率、功率、扭矩

液压泵、液压马达国家质量标准

液压泵、液压马达国家质量标准 液压泵、液压马达国家质量标准 1. 前言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作为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程机械等设备的工作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质量标准对于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国家质量标准出发,深入探讨其涉及的内容,以期对读者有所帮助。 2.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关键作用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是液压系统中的动力源,负责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并驱动液压执行元件完成各种动作。它们的工作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确保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3. 国家质量标准对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要求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是机械类产品,其国家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3.1 性能要求 国家质量标准对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性能指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包括流量、压力、转速、效率、噪音等方面。这些性能指标的合格与否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3.2 结构和制造要求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结构和制造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国家质量标准对产品的材料、加工精度、装配工艺等方面提出了必要的要求,旨在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长期可靠性。 3.3 检测方法和标准 国家质量标准还对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检测方法和标准作出了规定,以确保产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这为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质量监督和检测提供了依据。 4. 对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国家质量标准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作为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对于设备的工作性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国家质量标准是确保产品质量和用户利益的

重要手段。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液压技术的日新月异,国家质量标准也需要不断修订和更新,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我认为,国家质量标准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到行业发展趋势,注重技术创新和应用,保障产品质量的也要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5. 结束语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作为液压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其质量关乎到整个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国家质量标准对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要求是确保产品质量和用户利益的有力保障。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国家质量标准的制定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要求。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以上是本次为您撰写的文章,如有不足之处,还请指正。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国家质量标准的修订 在液压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今天,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作为液压系统的关键部件,其国家质量标准的修订和更新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工业生产的需求不断提升,液压设备在工程机械、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对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国家质量标准需要进行相应的修订。

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马达的型号及参数以及

液压、气动 一、液压传动 1、理解:液压传动是以流体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传递的传动方式。 2、组成原件 1、把机械能变换为液体(主要是油)能量(主要是压力能)的液压泵 2 、调节、控制压力能的液压控制阀 3、把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液压执行器(液压马达、液压缸、液压摆动马达) 4 、传递压力能和液体本身调整所必需的液压辅件 液压系统的形式 3、部分元件规格及参数 衡力,磨损严重,泄漏较大。 叶片泵:分为双作用叶片泵和单作用叶片泵。这种泵流量均匀、运转平稳、噪音小、作压力和容积效率比齿轮泵高、结构比齿轮泵复杂。 柱塞泵:容积效率高、泄漏小、可在高压下工作、大多用於大功率液压系统;但结构复杂,材料和加工精度要求高、价格贵、对油的清洁度要求高。 一般在齿轮泵和叶片泵不能满足要求时才用柱塞泵。还有一些其他形式的液压泵,如螺杆泵等,

但应用不如上述3种普遍。 适用工况和应用举例

【KCB/2CY型齿轮油泵】工作原理: 2CY、KCB齿轮式输油泵在泵体中装有一对回转齿轮,一个主动,一个被动,依靠两齿轮的相互啮合,把泵内的整个工作腔分两个独立的部分。A为入吸腔,B为排出腔。泵运转时主动齿轮带动被动齿轮旋转,当齿化从啮合到脱开时在吸入侧(A)就形成局部真空,液体被吸入。被吸入的液体充满齿轮的各个齿谷而带到排出侧(B),齿轮进入啮合时液体被挤出,形成高压液体并经泵的排出口排出泵外。 KCB/2Y型齿轮油泵型号参数和安装尺寸如下: 【KCB/2CY型齿轮油泵】性能参数:

【KCB/2CY型齿轮油泵】安装尺寸图:KCB18.3~83.3与2CY1.1~5安装尺寸图 KCB200~960与2CY8~150安装尺寸图

液压用标准

标准号标准名称 JB/T 2184-1977 液压元件型号编制方法 JB/T 5120-2000 摆线转阀式全液压转向器 JB/T 5919-1991(2001)曲轴连杆径向柱塞液压马达安装法兰与轴伸尺寸和标记(一) JB/T 5920.1-1991(2001)内曲线(向外作用)式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安装法兰和轴伸的尺寸系列第一部分 20~25MPa的轴转马达 JB/T 5921-1991(2001)液压系统用冷却器基本参数 JB/T 5922-1991 液压二通插装阀图形符号 JB/T 5923-1997 neq 气动气缸技术条件 JIS B83771991 JB/T 5924-1991 液压元件压力容腔体的额定疲劳压力和额定静态压力验证方法 参照NFPA/T2.6.1M-1974 JB/T 5963-1991 二通、三通、四通螺纹式插装阀阀孔尺寸 JB/T 5967-1991(2001)气动元件及系统用空气介质质量等级 JB/T 6375-1992(2001)气动阀用橡胶密封圈尺寸系列和公差 JB/T 6376-1992(2001)气动阀用橡胶密封圈沟槽尺寸和公差 JB/T 6377-1992(2001)气动气口连接螺纹型式和尺寸 JB/T 6378-1992(2001)气动换向阀技术条件 JB/T 6379-1992(2001)缸内径32~320mm的可拆式单杆气缸安装尺寸 参照ISO 6431:1992 JB/T 6656-1993(2001)气缸用密封圈安装沟槽型式、尺寸和公差 JB/T 6657-1993(2001)气缸用密封圈尺寸系列和公差 JB/T 6658-1993(2001)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沟槽尺寸和公差 JB/T 6659-1993(2001)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尺寸系列和公差 JB/T 6660-1993(2001)气动用橡胶密封圈通用技术条件 JB/T 7033-1993(2001)液压测量技术通则 参照ISO 9110-1: 1990 JB/T 7034-1993 液压隔膜式蓄能器型式和尺寸 JB/T 7035.1-1993 液压囊式蓄能器型式和尺寸 A型 标准号标准名称 JB/T 8727-1998 液压软管总成 JB/T 8728-1998 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 JB/T 8729.1-1998 液压多路换向阀技术条件 JB/T 8729.2-1998 液压多路换向阀试验方法 JB/T 8884-1999**(JB/Z 347-89)气动元件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JB/T 8885-1999**(ZBJ 22008-88)液压软管总成技术条件 JB/T 9157-1999 液压气动用球涨式堵头安装尺寸 JB/T 10205-2000 液压缸技术条件 JB/T 10206-2000 摆线液压马达 JB/T 10364-2002 液压单项阀 JB/T 10365-2002 液压电磁换向阀 JB/T 10366-2002 液压调速阀 JB/T 10367-2002 液压减压阀 JB/T 10368-2002 液压节流阀

国内液压与气动行业标准大全

一.国家标准 GB/T786.1-1993(2001*)液压气动图形符号 eqvISO1219-1:1991 GB/T2346-2003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公称压力系列 ISO2944:2000,MOD GB/T2347-1980(1997)液压泵及马达公称排量系列 eqvISO3662:1976 GB/T2348-1993(2001*)液压气动系统及元件缸内径及活塞杆外径 neqISO3320:1987 GB/T2349-1980(1997)液压气动系统及元件缸活塞行程系列 eqvISO4393:1978 GB/T2350-1980(1997)液压气动系统及元件活塞杆螺纹型式和尺寸系列 eqvISO4395:1978 GB/T2351-1993液压气动系统用硬管外径和软管内径 neqISO4397:1978 GB/T2352—2003液压传动隔离式蓄能器压力和容积范围及特征量 ISO5596:1999,IDT GB/T2353.1-1994液压泵和马达安装法兰和轴伸的尺寸系列及标记 neqISO3019-2:1986第一部分:二孔和四孔法兰和轴伸 GB/T2353.2-1993(2001*)液压泵和马达安装法兰与轴伸的尺寸系列和标记(二)neqISO3019-3:1988多边形法兰(包括圆形法兰) GB/T2514-1993四油口板式液压方向控制阀安装面

eqvISO4401:1980 GB/T2877-1981二通插装式液压阀安装连接尺寸 GB/T2878-1993液压元件螺纹连接油口型式和尺寸 neqISO6149:1980 GB/T2879-1986液压缸活塞和活塞杆动密封沟槽型式、尺寸和公差neqISO5597:1987 GB/T2880-1981液压缸活塞和活塞杆窄断面动密封沟槽尺寸系列和公差GB/T3452.1-1992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尺寸系列及公差neqISO3601-1:1988 GB/T3452.2-1987O形橡胶密封圈外观质量检验标准 GB/T3452.3-1988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沟槽尺寸和设计计算准则neqISO/DIS3601-2 GB/T3766-2001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eqvISO4413:1998 GB/T6577-1986液压缸活塞用带支承环密封沟槽型式、尺寸和公差neqISO6547:1981 GB/T6578-1986液压缸活塞杆用防尘圈沟槽型式、尺寸和公差neqISO6195:1986 GB/T7932-2003气动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ISO4414:1998,IDT GB/T7934-1987二通插装式液压阀技术条件 GB/T7935-1987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

液压泵的技术参数

液压泵的主要技术参数 (1)泵的排量(mL/r)泵每旋转一周、所能排出的液体体积。 (2)泵的理论流量(L/min)在额定转数时、用计算方法得到的单位时间内泵能排出的最大流量。 (3)泵的额定流量(L/min)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保证泵长时间运转所能输出的最大流量。 (4)泵的额定压力(MPa)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能保证泵能长时间运转的最高压力。 (5)泵的最高压力(MPa)允许泵在短时间内超过额定压力运转时的最高压力。 (6)泵的额定转数(r/min)在额定压力下,能保证长时间正常运转的最高转数。 (7)泵的最高转数(r/min)在额定压力下,允许泵在短时间内超过额定转速运转时的最高转数。 (8)泵的容积效率(%)泵的实际输出流量与理论流量的比值。 (9)泵的总效率(%)泵输出的液压功率与输入的机械功率的比值。 (10)泵的驱动功率(kW)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能驱动液压泵的机械功率。 2.2 液压泵的常用计算公式(见表2) 表2 液压泵的常用计算公式 液压泵功率= 60压力 转速 排量⨯ ⨯ 第三章液压泵 3.1重点、难点分析 本章的重点是容积式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泵和液压马达的性能参数的定义、相互间的关系、量值的计算;常用液压泵和马达的典型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适用场合;

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特性曲线(曲线形状分析、曲线调整方法)等内容。学习容积式泵和马达的性能参数及参数计算关系,是为了在使用中能正确选用与合理匹配元件;掌握常用液压泵和马达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适用场合是为了合理使用与恰当分析泵及马达的故障,也便于分析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 本章内容的难点是容积式泵和液压马达的主要性能参数的含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容积式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容积式泵和液压马达的困油、泄漏、流量脉动、定子曲线、叶片倾角等相关问题;。限压式变量泵的原理与变量特性;高压泵的结构特点。 1.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性能参数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性能参数主要有:压力、流量、效率、功率、扭矩等。 (1)泵的压力 泵的压力包括额定压力、工作压力和最大压力。液压泵(马达)的额定压力是指泵(马达)在标准工况下连续运转时所允许达到的最大工作压力,它与泵(马达)的结构形式与容积效率有关;液压泵(马达)的工作压力p B (p M )是指泵(马达)工作时从泵(马达)出口实际测量的压力,其大小取决于负载;泵的最大压力是指泵在短时间内所允许超载运行的极限压力,它受泵本身密封性能和零件强度等因素的限制;工作压力小于或等于额定压力,额定压力小于最大压力。 (2)泵的流量 泵的流量分为排量、理论流量、实际流量和瞬时流量。泵(马达)的排量V B (V M )是指在不考虑泄漏的情况下,泵(马达)的轴转过一转所能输出(输入)油液的体积;泵(马达)的理论流量q Bt (q Mt )是指在不考虑泄漏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所能输出(输入)油液的体积;实际流量q B (q M )是指泵(马达)工作时实际输出(输入)的流量;额定流量q Bn (q Mn )是指泵(马达)在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工作时输出(输入)的流量。泵的瞬时流量q Bin 是液压泵在某一瞬间的流量值,一般指泵瞬间的理论(几何)流量。考虑到泄漏,泵(马达)的实际流量小于(大于)或等于额定流量,泵(马达)的理论流量大于(小于)实际流量。 (3)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功率与效率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功率与效率主要指输入功率、输出功率、机械效率、容积效率、总效率。对于液压泵,输入的是机械功率P BI ,输出的是液压P BT ,两功率之比为泵的总效率ηB,泵的输出功率小于输入功率,两者之间的差值为功率损失,包括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这些损失分别用总效率ηB、容积效率ηB v 、机械效率ηB m 表示。由于存在泄漏损失和摩擦损失,泵的实际流量q B 小于理论流量q Bt ,理论扭T Bt 矩小于实际扭矩T B 。与泵有关的计算公式有: BI BI BT B P q p P P B B ==η Bm Bv B ηηη= B Bt Bt n V q = B Bi B Bt Bv q q q q -==1η B Bm T T Bt =η π2B Bt p T V B = 对于液压马达,输入的是机械功率P MI ,输出的是液压P MT ,两功率之比为泵的总效率ηM ,马达的输出功率小于输入功率,两者之间的差值为功率损失,功率损失分为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这些损失分别用总效率ηM、容积效率ηMv 、机械效率ηMm 表示。马达的实际流量q M 大于理论流量q Mt ,理论扭T Mt 矩大于实际扭矩T M 。与马达有关的计算主要公式有: M M M MI MT M T q p P P ωηM == Mm Mv M ηηη= M Bt Mt n V q =

液压设备国标标准

液压设备国标标准 一、基础标准 1.液压系统的原理和基础,包括液压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液压油的基本 性质和使用要求等。 2.液压元件的分类和通用技术条件,包括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液压 阀等元件的型号、规格、性能和使用要求等。 3.液压系统的安装和调试技术,包括液压系统的布局、安装、调试和维护等 方面的技术要求。 4.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和排除,包括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分析、排除和预防 等方面的要求。 二、材料标准 1.液压元件的材料选用标准,包括各种液压元件所使用的材料种类、质量等 级和使用条件等。 2.液压系统的油液选用标准,包括各种液压油的性质、选用原则和使用条件 等。 3.辅助元件的材料选用标准,包括油管、油封、密封件等辅助元件的材料种 类和质量等级等。 三、设计与制造标准 1.液压元件的设计与制造标准,包括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液压阀等 元件的设计和制造要求等。 2.液压系统的设计与制造标准,包括液压系统的布局、设计和制造等方面的 技术要求。 3.辅助元件的设计与制造标准,包括油管、油封、密封件等辅助元件的设计 和制造要求等。 四、性能测试标准 1.液压元件的性能测试标准,包括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液压阀等元 件的性能测试方法和指标等。

2.液压系统的性能测试标准,包括液压系统的压力、流量、效率等方面的性 能测试方法和指标等。 3.辅助元件的性能测试标准,包括油管、油封、密封件等辅助元件的性能测 试方法和指标等。 五、使用与维护标准 1.液压系统的使用与维护技术,包括液压系统的操作规程、维护保养和检修 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2.辅助元件的使用与维护技术,包括油管、油封、密封件等辅助元件的使用 注意事项和维护要求等。 3.故障排除与维修技术,包括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分析、排除和预防等方面 的要求。 4.使用维护说明书编制技术,包括编写液压系统使用维护说明书的内容和要 求等。 5.寿命与可靠性试验方法,包括液压系统及元件的寿命和可靠性试验的程序 和方法等。 6.安全防护与排放污染控制技术,包括液压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污染控制 方法和排放要求等。

液压设备安装验收标准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31---98) 第六章液压、气动和润滑管道的安装 本章适用于各类机械设备附属的或配套的液压、气动和润滑管道的安装。 第一节管子的准备 第6.1.1条液压、气动和润滑系统的管子及管路附件均应进行检查,其材质、规格与数量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第6.1.2条液压、气动和润滑系统的管子,宜用机械方法切割,切割的表面质量,管子焊接的坡口型式、加工方法和尺寸标准等,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范)的有关规定。 第6.1.3条在管口需要加工螺纹时,螺纹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管路旋入端用普通螺纹尺寸系列》螺纹牙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螺纹基本牙型》、现行国家标准《普通螺纹基本尺寸》、现行国家标准《普通螺纹公差与配合》的规定。管端接头的加工,应符合卡套式、扩口式、插入焊接式等管接头的加工尺寸与精度的要求。 第6.1.4条液压、润滑系统的管子,宜采用冷弯;气动系统的管子宜采用冷弯。对大直径、厚壁的管子必须采用热弯时,弯制后应保持管内的清洁度要求。 第二节管道的焊接和安装 第6.2.1条管道连接时,不得采用强力对口、加热管子加偏心垫或多层垫等方法来消除接口端面的偏差。 第6.2.2条工作压力等于或大于6.3 MPa的管道,其对口焊缝的质量,不应低于Ⅱ级焊缝标准;工作压力小于6.3 MPa的管道,其对口焊缝质量不应小于Ⅲ级焊缝标准。 第6.2.3条壁厚大于25mm的10号、15号和20号低碳钢管道在焊接前应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100—200℃;当环境温度低于℃时,其他低碳钢管道亦应预热至有手温感;合金钢管道的预热按设计规定进行。壁厚大于36mm的低碳钢、大于20mm的低合金钢、大于10mm的不锈钢管道,焊接后应进行与 其相应的热处理。 第6.2.4条采用氩弧焊焊接或用氩弧焊打底时,管内宜通保护气体。对下列焊缝,宜采用氩弧焊焊接或用氩弧焊打底,电弧焊填充: 一、液压伺服系统管道焊缝; 二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缝; 三、焊后对焊缝根部无法清理的液压、润滑系统管道的焊缝。 第6.2.5条焊缝探伤抽查量应符合表6.2.5的规定。按规定抽查探伤不合格者,应加倍抽查该焊工的焊缝,当仍不合格时,应对其全部焊缝进行无损探伤。 焊缝探伤抽查量表6.2.5 第6.2.6条管道敷设时,管子外壁与相邻管道的管件边缘距离不应小于10mm;同排管道的法兰或活接头,应相互错开100mm以上;穿墙管道应加套管,其活接头位置与墙面的距离宜大于800mm。 第6.2.7条管道支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现场制作的支架,其下料切割和螺栓孔加工,宜采用机械方法。 二、管道直管部分的支架间距,宜符合表6.2.7的规定。弯曲部分的管道,应在起弯点附近增设支

液压设备规范元件检验标准

设备基础、地脚螺栓和垫板 一般规定 1、本章适用于液压、润滑和气动设备基础及地脚螺栓和垫板安装质量的验收。 2、设备安装前必须进行基础的检查验收,未经验收合格的基础,不得进行设备安装。 设备基础 主控项目 1、设备基础强度必须符合设计技术文件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基础交接资料。 2、设备就位前,应按施工图并依据测量控制网绘制中心标板及标高基准点布置图,按布置图设置中心标板及标高基准点,并测量投点。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测量成果单,观察检查。 一般项目 1、设备基础轴线位置、标高、尺寸和地脚螺栓位置应符合设计技术文件要求或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复查记录。 2、设备基础表面和地脚螺栓预留孔中的油污、碎石、泥土、积水等均应清除干净;预埋地脚螺栓的螺纹和螺母应保护完好。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主控项目 地脚螺栓的规格和紧固必须符合设计技术文件要求。 检查数量:抽查20%,且不少与4个。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尺量,检查紧固记录,锤击螺母检查。 一般项目 1、地脚螺栓上的油渍和污垢等应清除干净,螺纹部分应涂适量油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现场观察检查。 2、预留孔地脚螺栓应安设垂直,任一部分离孔壁的距离应大于15mm,且不应碰孔底。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垫板 一般项目 1、设备垫板的设置应符合设计技术文件要求或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的规定。 检查数量:抽查20%。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尺量、塞尺检查、手锤轻击垫板。 2、研磨法方置垫板的混凝土基础的表面应凿平,垫板与混凝土表面的接触点应分布均匀。检查数量:抽查20%。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设备和材料进场

液压泵的技术参数

液压泵的主要技术参数 1泵的排量mL/r泵每旋转一周、所能排出的液体体积.. 2泵的理论流量L/min在额定转数时、用计算方法得到的单位时间内泵能排出的最大流量.. 3泵的额定流量L/min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保证泵长时间运转所能输出的最大流量.. 4泵的额定压力MPa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能保证泵能长时间运转的最高压力.. 5泵的最高压力MPa允许泵在短时间内超过额定压力运转时的最高压力.. 6泵的额定转数r/min在额定压力下;能保证长时间正常运转的最高转数.. 7泵的最高转数r/min在额定压力下;允许泵在短时间内超过额定转速运转时的最高转数.. 8泵的容积效率%泵的实际输出流量与理论流量的比值.. 9泵的总效率%泵输出的液压功率与输入的机械功率的比值.. 10泵的驱动功率kW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能驱动液压泵的机械功率.. 2.2 液压泵的常用计算公式见表2 表2 液压泵的常用计算公式

液压泵功率= 60压力 转速 排量⨯ ⨯ 第三章液压泵 3.1重点、难点分析 本章的重点是容积式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泵和液压马达的性能参数的定义、相互间的关系、量值的计算;常用液压泵和马达的典型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适用场合;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特性曲线曲线形状分析、曲线调整方法等内容..学习容积式泵和马达的性能参数及参数计算关系;是为了在使用中能正确选用与合理匹配元件;掌握常用液压泵和马达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适用场合是为了合理使用与恰当分析泵及马达的故障;也便于分析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 本章内容的难点是容积式泵和液压马达的主要性能参数的含义及其相互间

的关系;容积式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容积式泵和液压马达的困油、泄漏、流量脉动、定子曲线、叶片倾角等相关问题;..限压式变量泵的原理与变量特性;高压泵的结构特点.. 1.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性能参数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性能参数主要有:压力、流量、效率、功率、扭矩等.. 1泵的压力 泵的压力包括额定压力、工作压力和最大压力..液压泵马达的额定压力是指泵马达在标准工况下连续运转时所允许达到的最大工作压力;它与泵马达的结构形式与容积效率有关;液压泵马达的工作压力p B p M是指泵马达工作时从泵马达出口实际测量的压力;其大小取决于负载;泵的最大压力是指泵在短时间内所允许超载运行的极限压力;它受泵本身密封性能和零件强度等因素的限制;工作压力小于或等于额定压力;额定压力小于最大压力.. 2泵的流量 泵的流量分为排量、理论流量、实际流量和瞬时流量..泵马达的排量V B V M 是指在不考虑泄漏的情况下;泵马达的轴转过一转所能输出输入油液的体积;泵马达的理论流量q Bt q Mt是指在不考虑泄漏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所能输出输入油液的体积;实际流量q B q M是指泵马达工作时实际输出输入的流量;额定流量q Bn q Mn 是指泵马达在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工作时输出输入的流量..泵的瞬时流量q Bin 是液压泵在某一瞬间的流量值;一般指泵瞬间的理论几何流量..考虑到泄漏;泵马达的实际流量小于大于或等于额定流量;泵马达的理论流量大于小于实际流量.. 3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功率与效率

液压系统技术要求

粮油加工机械通用技术条件液压系统技术要求 (LS/T 3501.8—1993 )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单机控制或多机集中控制的液压系统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粮油加工机械。 2 引用标准 GB 2346 液压气动系统及元件公称压力系列 GB 2347 液压泵及马达公称排量系列 GB 1239 普通圆柱螺旋弹簧 JB 825 油压系统管路公称通径系列参数 3 一般要求 3.1 液压系统应设有:动力部分(液压泵)、执行部分(液压缸和液压马达)、控制部分(压力、流量及方向控制阀)及辅助部分(滤油器、管件、油箱)等。 油箱应设有:油位指示装置、通风孔和加油、放油口。 3.2 液压系统公称压力应符合GB 2346的规定,液压泵及液压马达公称排量应符合GB 2347

的规定。 管路公称通径应符合JB 825的规定。 3.3 液压系统中的主要工作件,如活塞、活塞杆、滑阀、缸体等工作表面不得有裂纹、划伤、锈蚀,并不得用锉刀、砂布等进行修整。 3.4 液压装置中的工作弹簧应不低于GB 1239中二级精度的要求。 3.5 液压装置装配前,零部件必须彻底清洗。油箱经仔细清理后宜涂以浅色耐油漆。 3.6 液压装置应根据工作条件,明确规定其液压用油。 3.7 液压泵的入口油温不应超过60℃。 4 液压泵及其安装 4.1 液压系统中的泵,其无负荷排量及满负荷效率应符合设计要求,超负荷(不低于额定压力的125%)运转1min及冲击负荷下工作正常。 泵在工作中不得有外渗漏及异常噪声。振动、温升应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4.2 液压泵应尽量安装在油液内。当安装在油面以上时,其吸油高度一般不超过300mm。 4.3 液压泵吸油管路应保证可靠的密封,并插入油液足够深度。 4.4 在新设计的产品中液压泵不得采用带传动。 5 管路安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