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伟华〈周易预测学〉入门》

前言

宇宙中有待揭开的奥秘太多了。许多事物看似被神化了,但现代的人们不得不承认,对于广大无垠的宇宙,人类是多么的渺小,知道的又是多么的少。当今世界科技再先进,也还是不可能完全看清宇宙的真面目。

先知先觉以趋吉避凶,是生活在这个不可测度般的自然大宇宙中的人体本能的欲求。身为小宇宙、小天体的人,自然要参与大宇宙生生不息、永无止境的运动,这在与天文学有着紧密联系的西方星占学中早有定论。要指出的是,西方星占学幸运地得到了直线的发展,而“言天下之至颐”(幽深难明的道理)的我国古代比四大发明更伟大的优秀文化遗产—《周易》,却是在曲折起伏的历程中发展着,但又以其强有力的生命力延续至今。正如一位易学专家所说:“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预见潜在危险的能力必须不断提高。人类的远古祖先能从树上下来,走出森林,闯过了多少危险关头而能生存,没有一定的预测本能是不可能的。”然而这些本能现在已经退化或隐匿了。人类在进化的同时也在退化着。激发和复活这些本能,不仅不是历史的倒退,恰恰相反,是人类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生命科学的突破。

通过面相、手相观察人体的变化及预知疾病的发生、发展称之为望诊。人体内部的营卫气血的运行顺畅与否,阴阳平衡与否,可以从特定的相关部位看出,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对本体的认识和科学的总结,为现代医学所接受,也为大众所承认。自古至今,医易相通,从面相、手相上看人的个人前途,测吉凶祸福。乃至从人的命运之中把握自我,同样是来自人们对自身小宇宙的认识,对参与宇宙大循环的活动的认识,同样是劳动人民长期智慧的结晶。但由于它的深奥,并非常人皆能掌握,故其影响的面也不可能广,所以它历来大多为高人所识,成为历代“安邦治国”的法宝。流传于民间的,又往往被作为谋生手段加以神化和封锁,再加上其他人为的因素的介入,使《周易》巨大的实用价值没能得到应有的发挥;人们失去了对不良信息的把握,就不能够顺利地求生存和发展。

《周易与预测学》是中国大陆四十多年来第一部以现代科学观念正面地宣传《周易》应用价值的好书,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自身命运的迷失而产生强烈求知欲的特定环境下的产物,它引起了轰动效应是必然的。它揭开了《周易》神秘面纱的一角,它是一块引玉的砖,更是《周易》科学殿堂里的一颗试金石。

本书是在广大读者的强烈需求下写成的,作为学习《周易与预测学》及其他有益书籍的体会,旨在介绍和宣传《周

易》应用知识,为初学爱好者指点入门捷径。

本书的特点:

一、按照预测步骤,循序渐进地逐一将须掌握的基础本领作规律性的总结,其记忆规律以掌诀图的形式公诸于众。

二、为初学者提供较完整的、可供预测查用的各类占算表、口诀和图解,帮助读者理解、记忆,以便查阅。

三、每一可能的疑问,均有浅显明了的例子说明,帮助初学者顺利达到入门的目的,其中包括对生僻字的念读辅

导。

四、归纳的起卦法、断卦要领,细致入微,易学易用。

五、所举预测实例具代表性和实用性,具有指导意义和预测价值。

本人学识浅薄,阅历有限,文化不高,错误和不妥之处欢迎各界同仁批评指正,并籍此机会,呼吁《周易》同行

团结一致,为弘扬发展《周易》文化尽心尽力。

最后,向国内处著名的预测学家、《周易与预测学》的作者、我尊敬的老师—邵伟华致以最深切的感谢。

陈园 199

3年9月于深圳

上篇

卦象预测法

第一章基础知识

第一节《周易》与预测学

一、简说《周易》

宇宙是个万物一体的大系统,由于整体间各个局部的相互关联,大自然表现了极强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为先贤所注意,经过长期的摸索,总结出了宏观和微观、不同时刻不同情况下的表现状态,并从颜色、位置、动作、方向、对象、物类、气味及转换过程诸方面归纳成象。《易经》,是我国西周末年的一部古代自然科学的典籍,是用筮占的形式成书,通过卦象、爻辞来占卜人事吉凶的著述。其卜筮词正是当时社会实践、生产实践和对自然现象观察的积累。

《易经》成书于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由于社会相对稳定,故天文、历法、农业、工业相应蓬勃发展起来。如在天文、历法方面,商代甲骨文已有了干支纪日、圭表观日、漏刻计时、日食闰月记载,由于生产的提高,科学水平也必然相应发展,这为《易经》科学思维的萌芽提供了客观条件。

《易经》属儒家的经典,故称为经,为六经之首。《易经》又称为本经,是殷商到周朝的一部集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宗教等于一体,以数、理、象、占窥测宇宙之谜的至广至大的占筮形式的著作。

《易传》,是继《易经》之后最为闪光的著作,是对《易经》进行注释和发挥得最充分的系列书籍文献。其书由《彖》、《象》、《系辞》、《说卦》、《序卦》、《杂卦》七文共十篇组成。《易传》成书于春秋至战国中期,是春秋以前的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之集大成。《易传》籍《易经》把当时的科学、哲理思维加以充分的发挥;《易传》这一重要发展,又是对《易经》的升华。《易经》与《易传》交相辉映,成为我国哲学及自然科学的胚基。数千年来,《周易》对中国文化科技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中国文化思想的三大流派—儒家、道家、墨家以至诸子百家皆无不以《周易》为其基本理论的依据。历代探索《周易》者甚多,从先秦到近代,注释发挥《周易》之著竟有三千余部,浩瀚的易林形成了中国的易学史系统。《周易》以其博大精深和对中国文化、科技史无前例的影响,成为经书

之首、诸籍之冠。

二、《周易》与预测学

“预测学”是一门预测未来的科学,是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或结局的推测和判定,包括短期预测及中、长期预测。《周易》是世界最早的预测专著。占卜是《周易》象、数、理、占四大组成部分之一,占卜的实质就是预测。《易经》的卦、爻辞就是筮占的筮辞。《周易》是一门以占为形式的学问,占卜是《周易》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周易》卦、爻辞本身就是信息储备库,是从社会实践和生产中归纳出来的信息。占卜起到了各种信息的沟通作用;占卜帮助人们适应环境的变化,趋吉避凶;占卜通过预测可起到心理准备作用。《周易》之所以被称之为预测学之祖,是与其蕴藏着深奥的预测原理、具有很高的预测价值分不开的,历代皆有应用八卦占卜准确气象(天气)、预测风水(地理)、预测疾病人事、吉凶祸福等的实例。可见,《周易》预测可应用于各行各业。

《周易》预测的方法很广。除了本书中的“卦象预测法”和“六爻预测法”,还有“奇门遁甲”、“六壬神算”、“四柱子平”、“铁板神数”等等由《周易》占筮衍生出来的派别。总之,《周易》系列蕴藏着丰富的预测原理及方法,经过民间的发挥和创造,隐藏着许多的预测术,正在悄悄地闪着光芒,是极其值得发掘和探索的,不能以迷信概而论之。

《周易与预测学》是近年来《周易》应用研究进入崭新阶段的代表作。长期以来,我国的《周易》研究只限于易理方面,且处于半封锁状态,让人讳莫如深。《周易》八卦预测被视为“封建迷信”打入禁宫,流传于民间的占筮法与持占术行骗真伪难辨,使《周易》卜测明珠暗投,恰似下里巴人,难登大雅之堂。作者邵伟华敢于冲破禁区,向读者大力宣传《周易》应用科学,为《周易》正名。“预测学”是他经过多年研究和大量实践检验总结出来的,旨在呼吁社会重视《周易》应用研究,将其与现代科学预测手段相结合,为古典预测科学的发展和现代预测科学的进步开拓更广阔的领域。

此外,他在弘扬和发展《周易》预测应用上大胆探索勇于奉献。他发明的“《周易》信息预测卡”(也名“六爻预测卡”。见邵伟华《周易与预测学》)和他发现的一卦定终身、地震预测(见邵伟华《周易预测例题解》)、家人的命运信息同步(见邵伟华《四柱预测学》)等等,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其著作畅销海内外,广受各阶层人士的欢迎,就是最有力的证明。我的这本书,就是以他的《周易与预测学》为蓝本所写的导读入门。(待)

三、《周易》与阴阳五行

《周易》的《易经》虽未直接言阴阳,但《易经》的阴阳萌芽是体现在卦、爻象的变化方面,亦即是通过卦象来体现的。阴阳观已寓含于刚柔及卦爻之中,以“- -”、“—”阴爻、阳爻为表现手段,阴阳的对立、统一、消长、转化都取决于这两个基本符号的变化。《庄子·天下篇》说:“《易》以道阴阳。”即言阴阳学说是《周易》思想的核心。《易传》已有明确的阴阳观念。《易·系辞》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即言阴阳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周易》的哲学观点在于认为阴阳的矛盾运动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包括社会现象,扩大了阴阳的普遍意义,即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变化,决

定着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五行观念起源于殷商,但《周易》早已有五行的主要元素—水、火等的萌芽。古人把世间万物分为阴阳两大类,而金、木、水、火土又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于是,人们把各种自然现象的观察结果加以分析,把需要说明的事物或现象朴素地分为五类,将具有相似属性的事物或现象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河洛原理》曰:“太极一气产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五行既萌,随含万物。”五行源于阴阳,阴阳合抱于太极。五行常说是以阴阳理论为核心的,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实质上是阴阳理论的体现和具体应用。所以说,周易》预测离不开五行,五行离不开阴阳。《周易》八卦就是

运用五行规律,解释和说明事物或现象的联系及变化。

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规律。相生相克像阴阳一样,是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在发展和变化中的平衡与协调。这种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互相为用的关系,

推动和维持着事物正常生长、发展和变化。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命理探源》曰:“木生火者,木性温暖,火伏其中,钻灼而生,故木生火;火生土者,火热故能焚木,木焚而成灰,灰即土地,故火生土;土生金者,金需隐于石里,依附着山,津润而坐,聚土成山,有山必生石,故土生金;金生水者,少阴之气温润流泽,销金亦为水,故金生水;水生木者,因水润而能出,故水生木也。”

在相生关系中,有生我、我生两个方面。好比六爻预测中按六亲论,生我者为父母,我生者为子孙。以五行之木论,生木者为水,木生者为火。五行相生,是不断的循环相生关系。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白虎通义》曰:“五行所以相害(相克)者,天地之性,众胜寡,故水胜火也;精胜坚,故火胜金;刚胜柔,故

金胜木;专胜散,故木胜土;实胜虚,故土胜水也。”

在相克关系中,有克我、我克两个方面,按六亲论,克我者为官鬼,我克者为妻财。以五行之木论,克木者为金,

木克者为土。五行相克,是隔位相克关系。

《素问》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生死,以决成败。”世间万物都统于阴阳五行,人是万物中的一种,亦是五行秉赋而成。人脱离母体之时,得气厚,则神守气足而寿;得气强,体大用宏而贵。反之,辄阻坎坷,贫贱夭折。从五行生克中同样可以通过“人生一小天地”的出生年月日时干支所涵阴阳五行不同的推测,

推知人一生的吉凶祸福。

第二节历法知识

通过卦象预知事物的吉凶祸福是预测的目的。要达到预期目的,首先要学会起卦。准确无误的起卦,是测准事情的关键环节,卦起错了全盘皆错,断卦本领再高也无济于事。反之,出手不凡的断卦本领,来自对基础本领的准确掌握,成功率高了自然取信于民了。因此,在学习起卦前,首要的是了解和掌握与起卦有关的基础知识。

学习者必然有一册“万年历”在手。不论是卦象预测、六爻预测还是与你命运有直接关系的四柱预测,都离不开它。

万年历也称“阴阳历”。

阴阳历是采用闰月的办法,以月球绕地一周为一个月,再配合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合二为一的阴阳合历。阴阳历具体产生的计算办法细说起来要占很大篇幅,在预测中,我们只需要知道何时交节就够了。为使初学者在学习中能长

驱直入,在此不多赘言,只讲预测实践须知的知识。

一、节气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便于人们分段掌握农事活动而制定的名称,它们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农历二十四节气详细区分可分为十二个“节气”,其余为“中气”。从万年历中可以看出,有的农历月份的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一般每过两三年就有一个月份不含中气,农历便把没有中气的月份规定为闰月,它的前面是几月,它就叫闰几月。十二中气和闰月在预测中没有直接作用。

在预测中,十二节气是用来划分月令和月令之间分界线。立春是每年十二个月节气中的第一个月令,是这一年真正开始的第一天,所以又是与上一年的分界线。月令是八卦预测中卦象或卦爻旺衰的衡量标准之一,它和日令是一样重

要。

要把十二节气顺数如流,不妨把它精炼地记忆下来:

春惊清明夏中暑,秋露寒冬大雪寒。

立惊清立芒小立白寒立大小

春蛰明夏种暑秋露露冬雪寒

二、天干、地支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五行大义》中说,干支是大挠创制。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辰。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

《群书考异》中说:甲是拆的意思,指万物剖符而出。乙是轧的意思,指万物初生,抽轧而出。丙是炳的意思,指万物炳然著见。丁是强的意思,指万物有形可纪识。庚是紧的意思,指万物收敛有实。辛是新的意思,指万物初新皆收成。壬是任的意思,指阳气任养万物于下。癸是揆的意思,指万物可揆度。由此可见,十天干与太阳出没有关,而太

阳的循环往复周期,对万物产生直接的影响。

十二地支是用来描述月亮运行周期的。《群书考异》中说:子是孽的意思,是指万物孽萌于既动之阳气下。丑是纽、系的意思,继萌而系长。卯是冒的意思,指万物冒地而出。辰是震的意思,指阴气已长。巳是起、已的意思,指万物至此已毕尽而起。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未是昧的意思,指阴气已长,万物稍衰,体暧昧。申是身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酉是老的意思,指万物老极而成熟。戌是灭的意思,指万物衰灭。亥是核的意思,指万物收藏皆坚核。由此可见,十二地支与月亮的阴晴圆缺有关,而月亮的循环往复的周期,同样对万物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由于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分别来自对日、月活动特点的认识,日、月一为“太阳”,一为“太阴”,古人以天为阳,以地为阴。因此,也就自然以十干配天,十二支配地,而称之为“天干、地支”了。

在八卦预测中,十二地支的用处尤其大。十天干配月份通常是不固定的,十二地支配月份则固定不变,因而也是可以在手上定位的。在掌诀图上熟悉与其相关的基础知识,随时运用,可弃工具书不用而得心应手,给预测带来极大方

便。

读记十二地支时,可以把它们分成两半来快速地读熟。它们在手上的分布与方位有关,认记时应坐北向南,伸出左手,从无名指的指根起“子”,顺时针走向,至“亥”,周而复始。其分布在掌的四指外围指节顺时针环布的。如图所示。

三、干支阴阳五行

甲、丙、戊、庚、壬,为阳干,

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

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干支阴阳之分,按《易传》中所说,太极是生两仪。五行的金木水火土是万物构成的基本物质。“其始也具太极。”所以甲乙同一属木,继生两仪,甲为阳,乙为阴。丙丁同一属火,丙为阳,丁为阴。戊己同一属土,戊为阳,己为阴。庚辛同一属金,庚为阳,辛为阴。壬为阳,癸为阴。又寅卯同一属木,寅为阳,卯为阴。巳午同一属火,午为阳,巳为阴。申酉同一属金,申为阳,酉为阴。亥子同一属水,子为阳,亥为阴。土居四维,在四季之末,故辰戌丑未同一属土,

辰戌为阳,丑未为阴。

此外,从数理上来说,奇数一三五七九为单,故为阳;偶数二四六八十为双,故为阴。又先言者为刚为阳,甲在

先、乙在后,故甲为阳,乙为阴,其他如此。

在预测中,天干的阳干和地支的阳支配成对,天干的阴干和地支的阴支配成对,能成月干支(月令)、日干支(日辰)等。十天干阴阳在卦象中不直接参与预测,但在旬空、天干相应期及六神参断时配用(这在讲六爻预测时细论)。

十二地支在掌诀图上有其固定的位置,故阴阳分配上可看出是隔位同性。如图所示。

六爻终生运气篇

六爻终生运气篇 预测终生运气〈选自邵伟华先生的《周易预测学讲义》〉 预测终生运气,卦成之后,首观卦象,细观卦爻。《断易天机》云“卦旺不如爻旺”,非也。卦为大象,大象吉,则吉;大象凶,则凶。故卦象吉者,犹如中流砥柱;卦象凶者,遇克更凶。卦旺又得吉爻旺相更是好上加好。 世为一生之根,应为结发之妻(临财为正妻)。世爻为一卦这主,人之根基,吉凶祸福之所在。世爻旺相,临日月动爻之生扶,应爻之生合,如人身体之强壮,能抗外邪之侵犯。又若临天乙贵人、驿马或吉神生助,无凶杀刑克害,不仅吉而又吉,而且前途远大。倘若世遇旬空、休囚死绝之地,被恶杀刑冲克害,又无吉神解救,不但凶多吉少,而且一事无成。 应爻为妻,如临贵人、青龙等吉神生世合世,必得贤妻之内助,共偕白头。如应临咸池、玄武等凶杀刑克世爻,其妻必夺夫权、淫乱而生离。世财福旺,必富且寿。世为人之身,财为养命之本,子孙为财之源泉、福禄之根。故世爻、财爻、子孙爻三者,无一损伤,必富而寿。 世爻、财爻两旺,而子孙爻不旺者,必是先富后贫之人。 世爻不旺而有气,财福两旺,逢生旺之期必发,是先贫后富之家。 世爻、子孙爻两旺,而财不旺者,是无财享福之人。该人多得现成事业,不知奋发,只知享受,或将财托人经营,今朝有酒今朝醉,不管明日喝凉水。 财福两爻旺,而世爻无气者,不吉之象,虽然不缺吃穿,但日子难过,不是痴聋哑,则疾病不离身,官非不断,或悭吝鄙俗。 世爻休囚死绝,而财福两旺者,则是大凶之兆,虽家有万贯,难买长生之药。 世爻、财爻、子孙爻三者无气,或遇空破墓绝,动而变凶,是无衣无食之人。 世爻得地,而财福失陷者,此人身强力健,有小谋小技,亦可度日。 世爻财爻有气,而福爻无气,此人虽无积蓄,但手上常不缺钱,或代人掌管财权之类。 世居空地,终身作事无成。测终身之运,最怕世爻落旬空之地,则有身空百空之义,故而一事无成。故古有云:“世落空亡前有难,应落空亡后有殃,世应空亡忧疑决,若凡两动看阴阳。世动男有伤,应动女遭殃。”世空临旺不为空,空而动者不为空;逢日建动爻生之不为空,日建冲者不为空。 世爻入墓,一生多难,世入墓又休囚无气,凡人遇这,不痴亦呆,则是一生多灾多难。 世爻衰而遇扶,因人扶助;世爻无气,得日月动爻有一而生扶者,必遇贵人提拔而得福。 世逢岁月日建,有一生扶者,必得君恩宠爱或贵人提拔重用,领导得意,群众拥护。太岁临五爻而生世,主见天子。倘若世爻有气得地,被日月有一冲克者,必与同行不和,尽遭诽谤。如受五爻太岁冲克,凡人遇此,轻者受官长欺凌,亲朋妒忌,重 者官灾不断若难言。

易学泰斗邵伟华

1936年12月生,湖北鄂州市人。是宋朝著名的哲学家邵雍的后人。从事过工、农、商、兵、当过干部,后落根于易学、相学、四柱、建筑风水、破译人类基因密码等学科的研究。邵伟华主要为大企业、大公司的总裁、老板及政府高官预测决策和调整风水,被社会喻为“古文化周易行业”荣誉博士;是国际著名的周易研究家、预测学家,也是新中国易学领域的拓荒者,对推动易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985年受到中央国防科工委张震寰副主任的亲切接见;1989年被接收为国际易经学会会员; 名著《周易与预测学》、《周易预测例题解》、《四柱预测学》、《周易预测学讲义》从1990年起先后在海内外出版后,受到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成为国内外"《周易》热"的热点。 1991年被应邀去新加坡、泰国讲学,因教学有方,预测准确,被新加坡授予"易坛泰斗"崇高荣誉称号,被国家列入《中国当代名人录》; 1993年在湖北省创建了“邵伟华易学研究服务中心”1995年被列入《世界十大异功奇人》;1996年创刊了我国第一个周易学术刊物《周易与应用》 1996年12月召开了我国和世界易学史上第一次“中国首届《周易》应用学术研讨会”,同年在泰国创建信息预测公司。1996年创刊了我国第一个《周易与应用》的学术杂志,1996年12月召开了我国和世界易学史上第一次"中国首届《周易》应用学术研讨会。"他为把易学应用走出国门,1996年在泰国创建了曼谷邵伟华信息预测总公司。由于应用研究成果显著,不仅国内外常有报刊杂志争相报道,而且海内外出版他的自传就有四种版本。 1997年列入《世界名人录》,同年10月和夫人陈园受到国家人体科学领导小组组长伍绍祖的亲切接见,被列入《东方之子》 1998年11月8日与夫人陈园被国家有关部门邀请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联合国第十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开幕式;同年被列入《世纪名流》; 1999年和夫人陈园被列入《中国专家人才库》《世界优秀人才大典》《中华魂》,在《人民日报》社主编的《中华大地》2000年、2002年特刊上,对其为社会作出的特殊贡献和科研成果予以了专题报道。 2000年又录编《特区风流》和《留下世纪的回忆》,因他在破译人的生物遗传密码的基因研究方面成就卓著,2000年底被美国有关单位邀请去作学术报告;因他在《周易》等信息科学应用研究,科研成果突出贡献 2001年10月被写进《丰碑——中国共产党80年奋斗与辉煌》的党史(风采卷),并明文写上:“《周易》研究家、预测学家邵伟华”,这是党对我国传统文化——《周易》行业的代表人物邵伟华先生的鼓舞与鞭策。 2005年元月8号联合国信息促进系统国家分部颁发了工作证。

研习易经 六义入门

易经研习,六义入门 ——送给想学易经又怕难的朋友们 恩维顾扬 常听学生问我:“老师我很想学习易经,先读哪本书?怎样能轻松入门?”我推荐了几本书。过些时候,反馈的信息是:太难了!没有老师讲,看不懂。 想当初,我自学时,是将《梅花易数(宋〃邵雍)白话解》和邵伟华的《周易预测学》轮换着交叉阅读,以防视觉疲劳。看着看着,还是犯困:似懂非懂,如嚼白蜡,难于下咽。后经邹德坤老师指点,阅读有所进步。就这样,我还是在认识李仕澂教授时,才弄清命盘和罗盘的区别和不同的使用方法。 我是在艺术学校教语文的。教学《诗经》总是要讲到诗经的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前三义“风、雅、颂”是界定《诗经》中诗的出处及创作风格;后三义“赋、比、兴”是说创作方法的,也就是《诗经》中诗的表达手法。 其实,研习易经也可以有“六义”之说,也是可以从六义入门的。这是因为,这六义是研习易经,必须要弄懂并掌握的原则和法则。 《易经》的六义就是:变、简、不;象、数、理。 “变、简、不”源之于易经的三个原则:变易、简易、不易。 “象、数、理”则是易经的三个法则,即《易经》之内涵:卦象、卦数、易理。 我常对学生说:世界上永远不变的就是“变”。因此就会有“与时俱进”、“因人而宜”“因地制宜”之况。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卦名、爻义可不变,但其运用时的实解都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变”的,不可能一概而论。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言:……学《易》先要知道“变”,高等智慧的人,不但知变而且能适应这个变,这就是为什么不学易不能为将相的道理了。“变易”是易经的第一原则。 说到“变”,自然很多人,都会感叹学易太难了!尤其是阅历浅涉世不深的学生,虽欣赏“易经”却往往以“望洋兴叹”而“叶公好龙”罢了。特别是那些误以为“易经是深不可测的玄学”,是“算命”的,更是“望而怯步”。 因此,“简易”的重要性就紧跟而上,特显奇能了。 我对学生说,如果统计库存数量,会加法又会乘法者显然比仅仅会加法的人聪明,统计便捷得多。因为他懂得计算的规则多了一点。如今是高科技时代,是讲究速度的时代。利用电脑软件就可以排八字,查卦象了。人们已删繁就简,不再运用“蓍草占筮”。但,易经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还是得该背的就背,以便运用时,可以象解某些代数题一样运用代入法,从而产生“熟能生巧”、“以此类推”等“事半功倍”之效。因为,掌握法则规律的重要性,就是你懂了,你有认识了,你有解决问题的办法了。那你还有什么可难的呢!还有何问题不能解决?这就是“简易”。 化繁就简的诀窍就是“明白”了。能让人“明白”“聪明”的易经,就像你备有如今很流行时尚的多功能工具箱,里面有解决问题的钳子、镙刀、挫子、起子、扳子乃至于钉子,主人可根据需要使用。 学易经,又象学医。是个医生不是什么病都会看都能治,医院有具体明确的分科。但,要做医生他就得对“人体结构”有清楚的认识,医学基础知识和法则也是必须掌握的。因为不管病人得的什么病,他的“本体”和没病的人是一样的,

我的易学之路

我的易学之路 八字是科学还是迷信?这个问题,在我们开始学习八字的时候,就应该有正见、正信,否则,一边学习,一边怀疑,心里无法真正接纳这门学问,是很难学好的。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明确什么是科学。中国学术界,对于科学的权威定义是:科学就是有关研究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也是指求真务实的态度和思维严谨地研究问题的方法。科学的特点,是可重复验证、可证伪、自身没有逻辑矛盾。虽然这并不是全球科学界公认的定义,但核心内涵是一致的。 什么是迷信?迷信是指盲目的相信、崇拜某个事物。每个人的知识都是有限的,所以难免存在迷信的现象。在科学昌明的当代,仍然有各种各样的迷信现象,比如,迷信权威,迷信科学,迷信爱情,或者否认有真爱……总之,迷信的特点,就是不加理解、不加证明地去相信。 冠名科学的不一定就是真理,迷信的不一定就是谬误。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没有穷尽的,所以在某一阶段大家共认正确的知识,可能在未来的某个阶段会被证明是错的而加以推翻。比如,中世纪的欧洲人,深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哥白尼却通过天文望远镜观测,发现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证明地心说是错误的观念。多年来,关于糖尿病的饮食,几乎全世界的医生都告诉病人,要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但近些年医学界却有新发现,

之前的说法是错误的。因此,在一个时期公认的科学知识,很多也是不可盲信的。 对于宗教的信仰,三百年前的欧洲,以及中国的文革时期,都曾经以科学的名义,对宗教信仰进行严厉地攻击和批判,认为宗教不过是欺骗,是一种精神的鸦片。但如今,物质文明高度发展了,很多人却因为缺乏信仰,而陷入精神的危机。很多宗教都存在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比如道家的内丹修炼术、佛家的舍利子等等。 关于包括八字在内的中国古代术数,在1978年以前,曾被国家意志贴上“封建迷信”的标签,并通过教育,深入人心。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早在1979年修订的时候,就已经删掉相关的条例,不再从法律的角度认定算命是迷信的、非法的活动,但观念的惯性使很多人,包括主流的媒体,还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八字。当然,由于算命是一个边缘性的行业,从业人员大多文化素质不高,技术水准参差不齐,给社会的整体印象欠佳,也是势所必然。 八字倒底算是科学,还是迷信呢? 我通过自己的一些亲身经历,谈谈个人的看法。 我父亲是中医,他擅长手相诊病,也懂卜卦和一些粗浅的风水知识。不过小时候我们只知道他会治病,别的方面并不了解。在家里他也从来不谈这方面的话题。 我十五岁初中毕业,考完后,母亲带着我去找盲人师傅算过命。那时在离我家五六里外的小镇上,有一个远近闻名的高瞎子,时隔二十多年,已经记不全当时算过内容,只有几点还比较清晰。一是我母

周易预测开创了研究人类生物遗传基因密码的先河

周易预测开创了研究人类生物遗传基因密码的先河 古代中国开创了研究人类生物遗传基因密码的先河 邵伟华中国革命的胜利,不仅是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也是我们党应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胜利。因此,江泽民同志根据我国五千多年历史和我党建党80周 年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宝贵经验,在"三个代表"中明确提出我 们党"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并要求全党"必须努力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一切优良文化传统"这一光辉指示,不仅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应用研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且是取得社会主义和繁荣祖国的文化科学事业的重要保证。 中国的传统文化应首推《周易》,因她历史最悠久,是 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精典著作,是中国之魂。 《周易》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宝库。在自然科学方面,她是我国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的起源和基础,她不仅是研究和破译人类生物遗传基因密码的教科书,而且在信息预测上有超前预测超前反映的功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复杂、最先进的科学。在社会科学方面,她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是建国

治国、育人的法宝,是世界科学宝库中的无价之宝。她为我国和世界科学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与天地共存,日月同辉。所以在世界上有:"宙宇代数学""人类科学大纲","科学皇冠上的明珠"的美称,因此,《周易》是我国先进文化的代表作。 《周易》是科学的,造福人类的,而"法轮功"是反科学的,残害人民的,两者性质完全相反。所以决不能把《周易》与"法轮功"相混在一起。有的"学术权威"以借批"法轮功"为名,把我的《周易预测学讲义》本来是科学著作而被列为"伪科学",企图把《周易》应用研究和"法轮功"一起打倒,但由于党中央明察秋毫,识破了他们搞扩大化,他们妄图达到乱党乱国的阴谋彻底失败了,使易学免遭了一场浩劫。 一、生物遗传基因密码是我们祖先发明。 《周易》上论天时,下讲地理,中谈人事,是运用"一分为二"对立与统一的宇宙观,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方法论,揭示宇宙间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所以《周易》是论天体,人和地球运动规律的,其重点就是研究、破译人类生物遗传基因密码的科学巨著。 《周易》在科学上真是包罗万象,无所不包,无所不有。

初学者应该看的术数书籍

鍒濆鑰呭簲璇ョ湅鐨勬湳鏁颁功 绫?/B> 鍏充簬鍒濆鑰呭涔犳槗瀛︽湳鏁扮殑涓€浜涘熀鏈鏄庯紝浠呬负涓汉涓€瀹朵箣瑷€锛屽鏋滄槗瀛︽槸鍝插鐨勮瘽锛岄偅涔堟槸浠佽€呰浠侊紝鏅鸿€呰鏅虹殑浜嬫儏锛屾湁涓嶅悓鎰忚鍙互浜ゆ祦銆備互涓嬬粡楠屼粎缁欏垵瀛﹁€呰鎽╋紝鏄瑪鑰呭骞存潵涓庡垵瀛﹁€呮墦浜ら亾浠ュ強瀵逛竴浜涚儹閿€涔︾睄鐨勬€荤粨锛屼細缁忓父淇鏇存柊銆備竴銆佸垵瀛﹁€呴€変功涔︾洰锛氬垵瀛﹁€呭鏋滃彧鎯充互鏈€绠€鍗曠殑鏂瑰紡鍘讳簡瑙o紝涔熶笉鎯宠姳澶绮惧姏锛屾兂杞绘澗涓€浜涚殑璇濓紝閭d箞閫夋潕灞呮槑鎴栬€呮槸鑻忔皯宄扮殑鏄渶濂斤紝浠栦滑鐨勫晢涓氳繍浣滃緢鎴愬姛锛屼功鍙互璁╀綘鐪嬪畬鍚庤繕鎯冲啀鐪嬬殑鍐插姩锛屽緢澶氫汉閮芥兂涔板叏濂楁潵鐪?浣嗘槸瀵规湁蹇椾簬涓撲笟鍖栫爺绌剁殑鍚屽鏉ヨ锛屾槸杩滆繙涓嶅鐨勩€備慨涔犱經瀛︾殑浜涗功绫嶅彲浠ョ湅鐪嬫潕灞呮槑鐨勶紝姣曠珶鏋嚗鐨勪經缁忎竴鑸汉涓嶅お鎰挎剰鐪嬶紝浣嗘槸鏉庡眳鏄庣殑涔︿竴鑸汉閮芥効鎰忕湅锛岃櫧鐒朵粬鏄笢瀵嗙湡瑷€瀹椼€傚鏋滄兂涓撲笟鍖栦竴浜涳紝灏辫鏈夊悆鑻︾殑鍑嗗锛岃€屼笖鎹垜鐨勭粡楠岋紝99%鐨勪汉閮戒笉浼氭垚鍔燂紝杩欎釜鏄粠缁忓父鍚戞垜瑕佷功鐨勪汉缇や腑缁熻鍑烘潵鐨勶紝鎴戞帴瑙﹁繃2000澶氫汉瑕佸锛岀粨鏋滃埌鍚庢潵鑳藉拰鎴戞帴瑙︿氦娴佺殑涓嶈冻20浜猴紝澶ч儴浜洪兘杞悜鏉庡眳鏄庯紝鐢氳嚦褰诲簳鎶婁功鎵旀帀锛屽洜涓哄疄鍦ㄦ槸鐪嬩笉鎳傘€傚叾瀹炲緢绠€鍗曪紝鎴戜釜浜鸿寰楄繖浜涗功姣旇鑻辫绠€鍗曞浜嗭紝灏辨槸涓嶈偗涓嬪姛澶舰浜嗭紝鍦ㄧ湅涓嬪垪涔︾洰涔嬪墠瑕佹湁鍚冭嫤锛岀敋鑷充簬瀛︿笉浼氱殑鍑嗗銆傚涔犱箣鍓嶅厛瑕佹湁涓噯澶囷紝灏辨槸闂嚜宸憋細鎴戣瀛︿粈涔?鏈夌殑浜哄湪缃戜笂鎵炬垜锛岀涓€鍙ヨ瘽灏辨槸锛氭垜瑕佸鍛ㄦ槗锛岃鎺ㄨ崘銆?quot;鍛ㄦ槗"鏄粈涔?浣犳寚鐨勬槸涔?杩樻槸鏄撶悊?涔熷氨鏄懆鏄撶悊璁恒€傚懆鏄撶殑涔︾粰浜嗕粬锛岀劧鍚庝粬璇达細"杩欎釜鐪嬩笉鎳傦紝鎬庝箞绠楀懡鍟?"鏄綘瑕佸懆鏄撶殑鍟婏紝銆婂懆鏄撱€嬪彧涓嶈繃鍙湰涔︼紝浣犺浜嗚繕瑕佺畻鍛?绠楀懡鍏跺疄鏄湪鎴戝浗闀挎湡浠ユ潵鏄潪娉曠殑锛岀洰鍓嶈繕鍙檺

关于五行的“行”字的读音

关于五行的“行”字的读音 东南大学 李仕澂撰 E-mail: lishiche@https://www.360docs.net/doc/8619163508.html, 前言 “五行(WǔHáng)”,当今许多人将其读为“WǔXíng”。 严格地说,将其读成“五行(WǔXíng)”是读错了。 复旦大学殷南根著《五行新论》中说:“我认为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五行’一词,最初应含有也仅含有三层意思:一是行用,言‘五行’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五种物质,即水、火、木、金、土;二是行动、能动,言五种物质皆是能动的;三是行列、类别,言五种物质皆各有其性,故成五类。在这三层含义中,最基本的含义是行用,其他两层含义分别是对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五种物质(水火木金土)的状态(外在)和属性(内在)的说明。作为第一、第二两层含义的五行,应唸为WǔXíng;作为第三层含义的五行,应唸为WǔHáng。最初的五行由于兼有上述三层含义,所以我们将之唸为WǔXíng、WǔHáng 皆可。至于别的说法,我们从以后的论述中将不难看到,那不过是误将后人赋予五行的含义当作五行之本义罢了。” 笔者从殷南根先生这种观点出发,也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五行的基本含义和读音 1.首先,“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中国古人认为它们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五种物质的状态和属性。所以,西方学者将其译为“Five Elements”,也就 是五种物质元素的意思。既然它们是众多物质的归类,这里必然要读为WǔHáng 才合理。 2.其次,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查得,“行,人之步趋也,从彳、从亍,凡行之属皆从行。户庚切(即读:Háng)”。“彳,小步也,象人股、胫、足三属相连也。 - 1 -

凡彳之属皆从彳。丑亦切(即读:Chì)”。“亍,步止也,从反彳读若畜,丑玉切 (即读为:Chù)”。可见,在东汉“五行”读WǔHáng。 3.古敬恒、刘利编著《新编说文解字》中,关于“行”的解释:①本义是:道路。读Háng。《诗·豳风·七月》:“遵彼微行”②行走,运行。③(Háng)行列。④做。 《荀子·大略》:“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等。 4.日本诸桥辙次等人著《新汉和辞典》中,关于“行”的读音列有下列三种:コウ、ギョウ、ァン。即有Xíng、Háng两种读音。诸桥等人特别注明:ァン(读Háng)是唐音。也就是说,在唐朝“行”读Háng不读Xíng。《乐府·兵车行》应该读“Bing ChēHáng”,而不读“Bing ChēXíng”。不过,诸桥等人也把“五行”——构成天地万物的精气(即木、火、土、金、水)——注音为ゴギョウ,即读成WǔXíng。也许这里采用的是汉、唐以后的流行读法。 5.在闽、粤、赣以及港、台等地的“客家语系”里,“行”一律读Háng,甚至不分读Háng与Xíng。据知,属“吴方语言”的无锡等地,“行”在当今的民间口语中也是读Háng,而不说Xíng。 可见,“行”字的汉、唐古音义,至今仍然保存在中国民间许多地方。“行Háng”分读成Xíng等音义,可能是唐朝以后的事。 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则认为“五行”应该读WǔXíng。 词条介绍说:“【五行】WǔXíng 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我国古代思想家企图用这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中医用五行来说明生理、病理上的种种现象。迷信的人用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来推算人的命运。” 关于“行”的读音,《词典》注释有四种: ⑴读Háng,指:①行列;②排行,如:“您行几?”“我行三。”以及排行榜等;③ 行业;④某些营业机构;⑤量词。 ⑵读Hàng,见〖树行子〗。 ⑶读Héng,见〖道行〗。 ⑷读Xíng,指:①走;②古代指道路;③跟旅行有关的;④流动性、流通;⑤做、 办;⑥表示进行某项活动;⑦行为(旧读Xìng),如:品行;⑧可以;⑨能干;⑩将要;等等。还包括(Xíng)姓。 7.辞海编辑委员会、上海辞书出版社编《辞海·哲学分册》介绍说:“【五行】指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中国古代思想家企图用日常生活中习见的上述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较早的资料保存在《左传》、《国语》和《尚书·洪范》等书中。战国时代,‘五行’说颇为流行,并出现‘五行相生、相胜’的原理。……这些观点具有朴素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因素。‘五行’说虽被后来唯心主义思想家神秘化,但它的合理因素,一直被保存下来,对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医学等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 可惜的是,这本《辞海》没有谈到“五行”的读音问题。 8.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Ⅱ》,李德永撰写的词条是:“五行 wu xing 中国古代哲学概念。原指‘五材’,即水、火、木、金、土。早期的

学习周易书籍

学习周易书籍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周易入门书籍(强烈推荐)选书如选老师,因此选择书籍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在此,向给大家推荐相关书籍,让你少走弯路,成为大师级高手! 重要叮嘱 易学、佛经是迷宫,进门后一定要学会出得了门。正如紫钦天老师在《太极博弈原理》里面“信息对抗:命越算越薄,知命与宿命”提到的,其实现在才最真实的,人要克服的是未来信息对现在的影响!很多人能懂一点点了,以为天下无敌,但是如果未来的信息,没有百分百准确,都是误导人的。最怕三分真,七分假。人依然会迷茫,犹豫,错失。 另外,易曰:知得也要知丧,当你得到了一些东西的时候,你也会失去一些东西。诚然,人生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绝对的好、坏、善、恶,而在于你的选择。为什么还要特别提醒呢?因在现实中接触不少易友,一学什么易或练什么功,就顾及不到其他方面,给家庭社会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古曰:平常心是道!不要把自己标榜成与别人不一样,否则你会一事无成。要明白你只是一个凡人,不要以为自己学易了就有什么了不起。法、侣、财、地(简单讲就是方法、同道、财力、环境)是学好功法,其实也是学好易经的最好指导。千万不要指望学易来发大财,否则你将走上不归路。以此为职业的人,是有宿因的。薄迦梵歌曰:要把成与败、得于失等同看待。患得患失不是学易人应有的心态。好好工作,养家糊口,业余修习,平凡一生这是吾师给本人的开示和指导,希望易友也能从中得到启发!

最后以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众善奉行,诸恶莫作最为紧要! 1、基础书 (1)周易原文注解类: 如果不读周易原文,而想彻底搞懂周易基本是不可能的,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越牢,对后面的学习帮助越大。 建议采用中国易经协会会长、哲学教授刘大钧着的《周易概论》,其他如上海古籍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较大的出版社出版的《周易》都是比较可靠的。 南怀瑾老师倡导的儿童经典导读中心出版的原文《易经》,可以帮助大家认识和听懂一些难读的字。 (2)周易精华思想融汇类: 应该说,目前只有紫钦天老师的《太极博弈原理》一书能做到这点,全书中是没有解释卦象的。但是如果对于一个研究周易几十年的学者来说,一看这书,应该明白其实里面是是蕴含了周易的推演过程,也就是即是你不懂周易,没有看过周易相关的书籍,也能从中培养到周易的思想,对理解现在所有文化(玄学,易学)都会个统一的思路,增强第六感判断力。可以说,这本书的研究意义十分珍贵!建议入门,进阶,和自我升华阶段研读一番。 2、易理及梅花六爻类 不懂易理,术数水平要想真正提高,绝不可能。学习易理有助于你搞懂自己学习的目的。 (1)易理类

学习周易书籍精编WORD版

学习周易书籍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周易入门书籍(强烈推荐) 选书如选老师,因此选择书籍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在此,向给大家推荐相关书籍,让你少走弯路,成为大师级高手! 重要叮嘱 易学、佛经是迷宫,进门后一定要学会出得了门。正如紫钦天老师在《太极博弈原理》里面“信息对抗:命越算越薄,知命与宿命”提到的,其实现在才最真实的,人要克服的是未来信息对现在的影响!很多人能懂一点点了,以为天下无敌,但是如果未来的信息,没有百分百准确,都是误导人的。最怕三分真,七分假。人依然会迷茫,犹豫,错失。另外,易曰:知得也要知丧,当你得到了一些东西的时候,你也会失去一些东西。诚然,人生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绝对的好、坏、善、恶,而在于你的选择。为什么还要特别提醒呢?因在现实中接触不少易友,一学什么易或练什么功,就顾及不到其他方面,给家庭社会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古曰:平常心是道!不要把自己标榜成与别人不一样,否则你会一事无成。要明白你只是一个凡人,不要以为自己学易了就有什么了不起。法、侣、财、地(简单讲就是方法、同道、财力、环境)是学好功法,其实也是学好易经的最好指导。千万不要指望学易来发大财,否则你将走上不归路。以此为职业的人,是有宿因的。薄迦梵歌曰:要把成与败、得于失等同看待。患得患失不是学易人应有的心态。好好工作,养家糊口,业余修习,平凡一生这是吾师给本人的开示和指导,希望易友也能从中得到启发! 最后以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众善奉行,诸恶莫作最为紧要! 1、基础书

(4)当代易学界大师实际评价学易之人必须要知道的几个人

(4)当代易学界大师实际评价·学易之人必须要知道的 几个人 1:邵伟华此人号称“易坛泰斗”对我国现代易学预测应用学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是现代易学应用研究繁荣的引路人!但其方法不对,不是真传的东西,思想也较为保守,预测方法上没有真功夫,实战上有江湖色彩,学而无用。只能说邵伟华在前期对易学界有推动作用,但在后期对易学界起了误导和阻碍的作用。此外邵伟华坚持一些错误观点,对所著书中的错误不承认、不纠正。学术上坚持唯我独尊的观点,不承认易学界的新经验、新观点,教学上不革新、不突破沿用自己所著的几本不全面、不完善的书作教材。同时对于批评他的人,威胁说骂他要遭报应进行恐吓,没有一个正确态度。同时在自己网站变相鼓吹自己可以全身发光,把自己神话、大搞个人崇拜,此外邵伟华预测收费太高,动辄就要几千元上万元。写的书《周易预测学讲义》和《四柱预测学》还可作为资料性书参考,《周易预测例题解》写的较玄难以搞懂。但不管怎么样说道中国现代易学应用就不能忘记邵伟华先生,就像说到中国不能不说毛泽东一样! 2:李洪成邵伟华的高徒,思想开放,文化素质较高,有较多新理论、新观点,对易学界有一定贡献。但因邵伟华都没有真功夫,李洪成当然继续邵的内容方法,也没有真功

夫来进行实战,只能拉大旗做虎皮,理论上缝缝补补,难入其真。其理论在实践中证明也多不够完善。不过李洪成教学上不保守、敢于讲真话这一点上是要大大肯定的。但是李洪成在炒股亏本后不是像易学爱好者道歉而是一走了之,在炒股实践证明其理论不正确时仍然坚持错误方法、欺骗学员和客户的做法让人心寒。有唯利是图之心。《具体断六爻讲义》、《具体断四柱讲义》较之邵伟华有所进步,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可作参考 3:邵伟中邵伟华的弟弟,是一个实在的诚实人,其为人和邵伟华比大相径庭。其水平也不高,有一系列新观点、新理论。教学上比较开放对易学界有一定贡献。但是他的理论还需进一步完善。邵伟中的《周易预测奥妙详释》写得不好,不说正不正确他的文风我就不喜欢。但《四柱预测例题剖析》写的很好! 4:邵向铭邵伟华的侄子、邵向阳的弟弟,打着邵伟华的亲戚的牌子起来的人,水平在大街上摆个滩还可以,真正预测就差远了。,这就不多说了。邵向铭写的书倒还有些垃圾价值。误人不浅,也害人不浅。 5:李后启通过事情套用理论,没有一点实用价值,这种人害人最深,看似有一系列新理论,实际是骗人的行为,理论怎么样大家可看一下其人的书,也不要光听我讲,也是大骗子一个,本人根本不会算命,此人实际预测水平不高。

《邵伟华〈周易预测学〉入门》

前言 宇宙中有待揭开的奥秘太多了。许多事物看似被神化了,但现代的人们不得不承认,对于广大无垠的宇宙,人类是多么的渺小,知道的又是多么的少。当今世界科技再先进,也还是不可能完全看清宇宙的真面目。 先知先觉以趋吉避凶,是生活在这个不可测度般的自然大宇宙中的人体本能的欲求。身为小宇宙、小天体的人,自然要参与大宇宙生生不息、永无止境的运动,这在与天文学有着紧密联系的西方星占学中早有定论。要指出的是,西方星占学幸运地得到了直线的发展,而“言天下之至颐”(幽深难明的道理)的我国古代比四大发明更伟大的优秀文化遗产—《周易》,却是在曲折起伏的历程中发展着,但又以其强有力的生命力延续至今。正如一位易学专家所说:“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预见潜在危险的能力必须不断提高。人类的远古祖先能从树上下来,走出森林,闯过了多少危险关头而能生存,没有一定的预测本能是不可能的。”然而这些本能现在已经退化或隐匿了。人类在进化的同时也在退化着。 激发和复活这些本能,不仅不是历史的倒退,恰恰相反,是人类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生命科学的突破。 通过面相、手相观察人体的变化及预知疾病的发生、发展称之为望诊。人体内部的营卫气血的运行顺畅与否,阴阳平衡与否,可以从特定的相关部位看出,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对本体的认识和科学的总结,为现代医学所接受,也为大众所承认。自古至今,医易相通,从面相、手相上看人的个人前途,测吉凶祸福。乃至从人的命运之中把握自我,同样是来自人们对自身小宇宙的认识,对参与宇宙大循环的活动的认识,同样是劳动人民长期智慧的结晶。但由于它的深奥,并非常人皆能掌握,故其影响的面也不可能广,所以它历来大多为高人所识,成为历代“安邦治国”的法宝。流传于民间的,又往往被作为谋生手段加以神化和封锁,再加上其他人为的因素的介入,使《周易》巨大的实用价值没能得到应有的发挥;人们失去了对不良信息的把握,就不能够顺利地求生存和发展。 《周易与预测学》是中国大陆四十多年来第一部以现代科学观念正面地宣传《周易》应用价值的好书,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自身命运的迷失而产生强烈求知欲的特定环境下的产物,它引起了轰动效应是必然的。它揭开了《周易》神秘面纱的一角,它是一块引玉的砖,更是《周易》科学殿堂里的一颗试金石。 本书是在广大读者的强烈需求下写成的,作为学习《周易与预测学》及其他有益书籍的体会,旨在介绍和宣传《周 易》应用知识,为初学爱好者指点入门捷径。 本书的特点: 一、按照预测步骤,循序渐进地逐一将须掌握的基础本领作规律性的总结,其记忆规律以掌诀图的形式公诸于众。 二、为初学者提供较完整的、可供预测查用的各类占算表、口诀和图解,帮助读者理解、记忆,以便查阅。 三、每一可能的疑问,均有浅显明了的例子说明,帮助初学者顺利达到入门的目的,其中包括对生僻字的念读辅 导。 四、归纳的起卦法、断卦要领,细致入微,易学易用。 五、所举预测实例具代表性和实用性,具有指导意义和预测价值。 本人学识浅薄,阅历有限,文化不高,错误和不妥之处欢迎各界同仁批评指正,并籍此机会,呼吁《周易》同行 团结一致,为弘扬发展《周易》文化尽心尽力。 最后,向国内处著名的预测学家、《周易与预测学》的作者、我尊敬的老师—邵伟华致以最深切的感谢。

邵伟华到北大讲课2010年——“周易”聚财 去灾 健康

邵伟华 邵伟华,1936年12月生,八字可能为丙子,庚子,癸酉,甲寅。祖籍湖北鄂州,幼年在湖北咸宁成长,青中年落户西安,老年定居深圳。是宋朝著名的哲学家、预测学家邵康节的第29代子孙。从事过工、农、商、兵、当过干部,后落根于易学、相学、四柱、建筑风水等学科的研究。1984年冬,因准确预测原苏共总书记契尔年科必死于次年农历正月,以及后来又准确预测西方某国总统、东南亚某国总理的竞选成功,用八卦否定美国地震科学家断言日本有八级大地震的结论,遂受到国内外政界高层人物和易学界的重视。1987年起分别出席了国际和全国的《周易》学术研讨会,并在国内外发表多篇论文,开始活跃于国内外易学界。 邵伟华先生是享誉国际著名的预测学家,其名著《周易与预测学》、《周易预测例题解》、《四柱预测学》、《周易预测学讲义》从1990年起先后在海内外出版后,受到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成为国内外“《周易》热”的热点。他为了把《周易》应用于现代科学,为人类造福,于1993年在湖北省创建了“邵伟华易学研究服务中心”,1996年创刊了我国第一个周易学术刊物《周易与应用》,1996年12月召开了我国和世界易学史上第一次“中国首届《周易》应用学术研讨会”,同年在泰国创建信息预测公司。为支援教育事业,1995年(59岁)邵伟华捐资30万元兴建了“邵伟华小学”;为支援佛教事业,2002年(66岁)向家乡捐献40万元兴建寺庙;2008年(73岁)向革命老区延安捐款100万元支持教育事业。 因他在易学研究领域成就显著,1985年受到中央国防科

工委张震寰副主任亲切接见;1991年被应邀去新加坡、泰国讲学,因教学有方,预测准确,被新加坡授予“易坛泰斗”崇高荣誉称号;1997年列入《世界名人录》、《东方之子》,同年受到国家人体科学领导小组组长伍绍祖的亲切接见。2001年10月被写进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编的《丰碑——中国共产党80年奋斗与辉煌》的党史文献(风采卷),并明文写上“《周易》研究家、预测学家邵伟华”,这是党对我国传统文化——《周易》行业的代表人物邵伟华先生的鼓舞与鞭策。 邵伟华老师目前主要为大企业、大公司的总裁、老板及政府高官预测决策和调整风水,被社会喻为“古文化周易行业”荣誉博士;是世界著名的周易研究家、预测学家. 周易是中华之魂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首,她历史最悠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经典著作,是我国先进文化的代表作,是我国运用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石,是和谐学,是中华之魂。 《周易》是运用“一分为二”、对立与统一的宇宙和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方法论,是揭示宇宙间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并运用这一世界观,运用八卦来预测自然界、社会和人本身的各种信息。《周易》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很广,它上论天文、下讲地理、中谈人事,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社会生产到社会生活,从帝王将相如何治国到老百姓如何处世做人等等,都有详细讲述。 在社会科学上,她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故有帝王之学之称;在自然科学上,她是研究天、人、地运动规律的科学;

我的学易经历(转载)

我是98年上大学时接触易学的,当时本不信这套方法体系,但看到易学在社会上流传和影响那么大,遂决定用心研究一下。当时从邵伟华的周易预测学,也就是六爻入手,看了几个月书,知道了装卦排六亲等,但判断上始终没有入门,直到1999年前后,在兰州城隍庙买到一本野鹤老人写的增删卜易,才得以在六爻上登堂入室,并屡有奇验。从那时起,我就有了一个观念,学习这些古文化,必须要用古代人的文本和资料。一个是,古人往往著述者就是实践者,实践者最有发言权;另一个,古人一辈子可能就写那么一本书,他的毕生学术精华和心血,往往都浓缩在一本书中,而今人则做不到这一点。比如,有一天做了个怪梦,起来后摇了一卦,是雷山小过,二爻鬼临白虎动,知有伤残事发生。后果于未日去游泳时,在游泳池里摔倒,把胳膊摔伤了。应末日末时者,因午未化合也。再比如,从兰州大学中文系毕业之前测工作去向,得震卦之随,五爻临驿马旺动而化进,五爻为省会,大城市,震为东,艮为山,为兵卒,当时就想到可能会到山东济南工作,后竟然真有济南单位来要人,而且真去了山东济南。而且,震为六冲,为变动不居之象,五爻化进,大象变兑,知道工作会东西变动,后果从济南到洛阳工作,又从洛阳被抽调到济南。工作若干年后,又来西安上研究生,一直沿震兑一线变化,古人说,半生吉凶,系于一爻,信不诬欤?易学的前知预决功能,也因此深入我心,同时又想,易学之所以能前知预决事情,关键在于它有一套科学的方法体系,这套世界观和方法体系才是真正最珍贵的。 上大学毕业前,周末闲得无事,就到兰州白云观卖卦,生意还不错,去一天能挣几十上百元,后来想,上了大学,总不能把这个当职业吧,遂放弃了。当时,同学中有一同研易者,一起相与谈论,并以射覆为乐,按设覆者说话的字数个数,或者按覆物的特征起卦,加时求动爻,一般特征能够断准,好几次还直接射中覆物。对射覆(主要理论基础是梅花易数)的研究,让我知道了阴阳之理,丝毫不爽,人世间的一切动静祸福、包括人的起心动念,无一不在数中,无一能逃逸出规律之外,这也是古人说学易后,君子以此洗心、退藏于密的原因,梅花易数的基本理论,对于一个学易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学易的进展,很大程度来源于梅花的方法论指导.比如,奇门中的方位事态克应,就与梅花的方法论息息相通。邵康节的梅花占相信大家都记得,两鹊争枝坠地通过易学思维的审视,就与少女摔伤联系起来了。奇门也一样,克应就是事物的先兆,是事物整体呈现给我们的一个局部,用易学思维把它补全还原,就能够知道隐含在一件事情后面的另一件事情。还记大学快毕业时(2000年左右),同学们纷纷找我算工作去向,其中有个湖南同学姓张,算得巳火发动临父临朱雀生世,遂断他会去东南方向的报社工作,后来他果然去了泉州晚报社.工作定下来后,他还请我吃饭.要提及的是,2008年5月初,我从西安去济南调研,占得一卦,为解卦,解者,动而出险之象,宜速解脱,我把占断结果写在书桌上就迅速去了济南。到了12日汶川**,西安有明显震感,济南则全无动静,始觉易占之奇验,令人毛骨悚然。5月下旬返回西安时,大家都要我测余震,此处打住不表。 1999年前后,我在地摊上偶然发现了一本池本理注的奇门遁甲,便买下了,上面错字错解很多,当时竞然硬着头皮全部啃下来了,好在我本科是学中文的,但好多地方似懂非懂,也不能真正运用。后来相继买了费秉勋的奇门遁甲和刘广斌的书(刘广斌的还有1080局图),是讲转盘的,但由于没有断法,作者也没有说破其奥秘,在其中左冲右突了好久,也没能入门。记得生活中发生了一些大事,比如,骑自行车去女朋友那里,自行车尽管上了两把锁,还是被人撬走了。当时回去翻奇门局,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心里确实很泄气,学习奇门这么一门

学习周易书籍

周易入门书籍(强烈推荐) 选书如选老师,因此选择书籍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在此,向给大家推荐相关书籍,让你少走弯路,成为大师级高手! 重要叮嘱 易学、佛经是迷宫,进门后一定要学会出得了门。正如紫钦天老师在《太极博弈原理》里面“信息对抗:命越算越薄,知命与宿命”提到的,其实现在才最真实的,人要克服的是未来信息对现在的影响!很多人能懂一点点了,以为天下无敌,但是如果未来的信息,没有百分百准确,都是误导人的。最怕三分真,七分假。人依然会迷茫,犹豫,错失。 另外,易曰:知得也要知丧,当你得到了一些东西的时候,你也会失去一些东西。诚然,人生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绝对的好、坏、善、恶,而在于你的选择。为什么还要特别提醒呢?因在现实中接触不少易友,一学什么易或练什么功,就顾及不到其他方面,给家庭社会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古曰:平常心是道!不要把自己标榜成与别人不一样,否则你会一事无成。要明白你只是一个凡人,不要以为自己学易了就有什么了不起。法、侣、财、地(简单讲就是方法、同道、财力、环境)是学好功法,其实也是学好易经的最好指导。千万不要指望学易来发大财,否则你将走上不归路。以此为职业的人,是有宿因的。薄迦梵歌曰:要把成与败、得于失等同看待。患得患失不是学易人应有的心态。好好工作,养家糊口,业余修习,平凡一生这是吾师给本人的开示和指导,希望易友也能从中得到启发!

最后以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众善奉行,诸恶莫作最为紧要! 1、基础书 (1)周易原文注解类: 如果不读周易原文,而想彻底搞懂周易基本是不可能的,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越牢,对后面的学习帮助越大。 建议采用中国易经协会会长、哲学教授刘大钧著的《周易概论》,其他如上海古籍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较大的出版社出版的《周易》都是比较可靠的。 南怀瑾老师倡导的儿童经典导读中心出版的原文《易经》,可以帮助大家认识和听懂一些难读的字。 (2)周易精华思想融汇类: 应该说,目前只有紫钦天老师的《太极博弈原理》一书能做到这点,全书中是没有解释卦象的。但是如果对于一个研究周易几十年的学者来说,一看这书,应该明白其实里面是是蕴含了周易的推演过程,也就是即是你不懂周易,没有看过周易相关的书籍,也能从中培养到周易的思想,对理解现在所有文化(玄学,易学)都会个统一的思路,增强第六感判断力。可以说,这本书的研究意义十分珍贵!建议入门,进阶,和自我升华阶段研读一番。 2、易理及梅花六爻类

邵伟华-周易预测学入门

周易预测学入门 · 01章基本理论和方法 · 02章《梅花易数》与《六爻课》的区别· 03章断卦必须先分析卦因 · 04章论日、月建在断卦中的重要性 · 05章日、月建的生克权(日建也称日辰)· 06章“月变日不变,日变月不变”断卦法· 07章论冲合的关系 · 08章论三刑的运用 · 09章论旬空的应用 · 10章关于墓的问题 · 11章冲飞露伏之应用 · 12章生克先后动静的方法的运用 · 13章动爻与变爻之间的关系 · 14章测事断准应期的要领 · 15章生克应期的要领 · 16章旬空应期的要领 · 17章逢合应期的要领 · 18章逢冲的要领 · 19章入墓应期的要领

02章《梅花易数》与《六爻课》的区别 用《梅花易数》和用《六爻课》断卦方法有何区别?同一件事用两种方法分别而断,其结果是否相同?这是不少读者所询问半感迷惑的问题。其原因一是看有关的书多了,杂了;二是现代有些书上举例,把两种方法混淆应用;三是出于《大衍卦》预测方法之因。在此有必要予于澄清和说明,否则,它将有碍于大家对这两种预测方法的学习和应用。 用梅花易数断卦和用六爻断卦的方法完全不一样。因为梅花易数是用体卦和用卦与变卦之间生克关系和万物类象来断的;而所摇的六爻卦则是用五行生克的方法去断的。 用梅花易数预测是看上卦和下卦,体卦与用卦,上互与下互(包括变卦之互间),上卦与变卦,下卦与变卦,上互与下互,下互与下互之间的生克关系。同时还要看各卦之间的形态关系和生克关系。对这些要凭看、想、象,然后把看想象串联在一起构成连锁反映,同时还要把时空、反应、第一感觉结合在一起思维之后方可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若这些环节中有一处出现误差,就会得出相反的结果。 学习目的: ★用摇卦方法预测,则完全是根据五行生克的原理进行的。它是看世爻、用爻、应爻、变爻、日、月之间的五行生克关系。它的准确度完全来源于预测者对五行生克制化的熟练程度。当然摇卦的过程中,也要利用看、想、象,也要运用逻辑推理。但是这种看想象以及

周易预测学讲义

周易预测学讲义 周易预测学讲义根本理论和方法周易预测是大家比拟熟悉而又通用的一种方 法.它的特点是起卦方法比拟灵活随意;断卦或依据卦象,或依据地支装上六亲用生克之法操作, 比拟简单方便,加之其测之人断事准确性又较高,故而倍受大家喜爱.但有不少人说自己学习周易多年了,至今仍不得要领,断起卦来不知从何处下手.从反映的问题看,归纳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卦理不明,知其法而不知 其理;二是诸书所讲的方法和理论比拟混乱,前后不能保持其完整院鸵恢滦裕蝗嵌浴睹坊丁资泛汀读晨巍两种方法相列互混淆不清.为了帮助大家理清眉目,尽快学会断卦,本讲义针对以上问题对予以讲解,并着重重对六爻的理论和方法从概念和运用上进行详细论述. 第一章关于?梅花易数?与?六爻课?两种预测方法的区别用?梅花易数?和用?六爻课?断卦方法有何区别 ,同一件事用两种方法分别而断,其结果是否相同,这是不少读者所询问半感迷惑的问题.其原因一是 看有关的书多了,杂了;二是现代有些书上举例,把两种方法混淆应用;三是出于?大衍卦?预测方法之因.在此有必要予于澄清和说明,否那么,它将有碍于大家对这两种预测方法的学习和应用.用梅花易数断卦和用六爻断卦的方法完全不一 样.由于梅花易数是用体卦和用卦与变卦之间生克关系和万物类象来断的;而所摇的六爻卦那么是用五行生克的方法去断的. 用梅花易数预测是看上卦和下卦,体卦与用卦,上互与下互〔包括变卦之互问,上卦与变卦,下卦与变卦,上互与下互,下互与下互之间的生克关系.同时返要看各卦之间的形态关系和生克关系.对这些要凭看、想、象,然后把看想象 串联在一起构成连锁反映,同时还要把时空、反响、第一感觉结合在一起思维之 前方可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假设这些环节中有一处出现误差,就会得出相反的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