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模板)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模板)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模板)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模板)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

讨论日期: 讨论地点:

主持人(姓名、专业技术职称、职务):

参加者(姓名、专业技术职称、职务):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死亡时间:

死亡原因:

最后诊断:

讨论记录:

1、XXX主管医师发言记录: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参加者对诊断、治疗、抢救的意见,死亡原因分析及经验教训等意见:

XXX医师(标明职称):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

XXX医师(标明职称):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续页)

3、XXX主持人的总结意见: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记录者签名:

时间:

主持人签名: 时间:

内科护理学病例分析题

内科护理学病例分析题 1.女,49岁,高热3天伴咽痛寒战,咳嗽,咳黄痰,体温39C,入院 确诊为急性白血病,请写出该患者存在的体温过高护理诊断的预期目标、护理措施及评价。 护理诊断: 体温过高:与白血病、机体抵抗力下降引起感染有关 护理目标: 1 ) 发热引起心身反应减轻至消失 2)体温下降至正常 3)能说出发热的原因及学会物理降温方法 护理措施: 1 ) 病情观察 2) 保持情绪稳定及舒适体位

3) 保持病室清洁 4)保持皮肤、口腔卫生 5)饮食 6)寒战和大量出汗的护理 7)降温护理 8)有关检查的护理 9)药物护理 10)出院指导 评价: 病人主动述说发热原因,会操作物理降温 体温降为正常,发热引起心身不适已消失 2.患者男,18 岁,两周来发现双下肢水肿,纳差,近 3 天加重入院,经血、

尿检查确诊为肾病综合征,体检:心、肺(—) ,腹部膨隆、腹壁水肿,移动性浊音(+),腰骶部及双下肢明显凹陷性水肿。列出护理诊断并制定护理措施。 护理诊断:体液过多:与肾病综合症大量蛋白丢失、低白蛋白血症有关有感染的危险:与肾病综合症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知识缺乏:缺乏疾病防治知识 潜在并发症:血栓栓塞 护理措施: (1)监测病情: 1)评估病人水肿情况,定期测体重、腹围,记录24 小时出入量。 2)监测病人生命体征,注意有无高血压、蛋白尿及相关临床表现。 3)定期抽血,监测电解质情况。 (2)饮食护理 1)给优质正常量蛋白饮食,保证食物热量供应。

2)控制入量,量出为入。入量以前一日尿量+500 毫升为宜。 3)限制钠盐摄入,摄入量应根据病人电解质情况调整。 (3)预防褥疮护理:卧床病人要勤翻身,注意受压部位皮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保持床单位干燥、整洁,无渣屑;密切观察有无褥疮发生。 (4)药物护理 遵医嘱使用降压、利尿、激素及细胞毒性药物等,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5)预防并发症 注意病室环境清洁,加强口腔及皮肤护理,预防感染。观察病人有无感染征象如发热及局部炎症表现;注意有无血栓栓塞表现,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6)健康教育:尊医嘱用药,定期复诊;坚持饮食计划,保持愉快情绪; 积极预防感染,学会自我监测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3.男.66 岁, 因剧烈的心前区疼痛无法缓解而入急诊室. 病人躁动不安, 面色苍白, 呼吸急促. 以往有冠心病病史12 年. 入院后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 发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模板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护理部主任: 危重患者的护理是我们护理工作的重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危重疑难病人的护理水平,今天我们在外科组织一次疑难病例讨论。特邀请了相关科室的护士长进行交流,相互学习。希望通过这次交流能提高我们对危重患者的护理水平。现在我们开始进行讨论。 护士长: 最近我们科收入一例截瘫、神经源性肠麻痹患者,病情较重,为了提高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水平,今天我们在护理部及各位护士长的支持下,进行一次疑难病例讨论,请主管护士汇报病情。 主管护士病例汇报: 患者王刚,男,52岁。因乙状结肠代膀胱扩大+双肾输尿管移植+膀胱造瘘术后45天,恶心呕吐5天余,于2011-09-20因呕吐原因待诊、神经源性肠麻痹收入我科。既往史:14年前因车祸伤及颈椎及头部,行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因患者截瘫在北京行颈椎手术,半年后在北京武警总医院行颅骨修补术及神经血管移植术,12年前因颅骨修补术后修补物翘起再次在我院行颅骨修补术。本次入院查体:患者神志清,营养较差,被动体位,腹部膨隆,蛙状腹,自剑突下瘫痪,有轻触觉感,无痛温觉。右下腹部膀胱区叩诊浊音,见一双腔引流管。入院后给予禁饮食,抗炎补液、保护胃黏膜等治疗。患者于2011-10-21 22:16出现胸闷、憋气较重不能平卧,双肺呼吸音粗,左肺呼吸音低,腹式呼吸。心率100次/分,呼吸急促,口唇无明显紫绀,腹胀明显,经呼吸内科会诊考虑肺部感染,患者病情危重,通知病

危。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测,面罩吸氧5L/分,加用白蛋白及利尿药,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2g 抗炎治疗、奥美拉唑抑酸保护胃肠粘膜、可比特雾化吸入化痰、多索茶碱扩张支气管,抑制哮喘、营养袋维持电解质平衡。现患者神志清,呼吸稍急促,腹式呼吸明显,被动体位,肢体活动受限,大小便失禁。右侧髂嵴发生浅度溃疡期压疮,范围:5×6cm2;右髌骨外侧发生炎性浸润期压疮,范围:1×2 cm2。于2011-09-23经右颈外侧行深静脉置管。病例汇报完毕。。 护士长:针对该病人有哪些护理诊断? 护士1:该患者的护理诊断如下: 1、皮肤受损,有压疮加重及创面感染的危险 2、低效型呼吸型态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4、有深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 5、有造瘘口感染的危险 6、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 护士长:针对这位病人,长期卧床,我们应如何避免压疮的发生,以及对已发生压疮的部位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护士2: 1、应用气垫床预防。 2、勤翻身,每两小时一次。 3、大小便后及时清理,保持清洁。 4、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干燥、柔软。

内科护理学病例分析题

内科护理学病例分析题 1.女,49岁,高热3天伴咽痛寒战,咳嗽,咳黄痰,体温39℃,入院确诊为急性白血病,请写出该患者存在的体温过高护理诊断的预期目标、护理措施及评价。 护理诊断: 体温过高:与白血病、机体抵抗力下降引起感染有关 护理目标: 1)发热引起心身反应减轻至消失 2)体温下降至正常 3)能说出发热的原因及学会物理降温方法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2)保持情绪稳定及舒适体位 3)保持病室清洁 4)保持皮肤、口腔卫生 5)饮食 6)寒战和大量出汗的护理 7)降温护理 8)有关检查的护理 9)药物护理 10)出院指导 评价: 病人主动述说发热原因,会操作物理降温 体温降为正常,发热引起心身不适已消失

2.患者男,18岁,两周来发现双下肢水肿,纳差,近3天加重入院,经血、尿检查确诊为肾病综合征,体检:心、肺(—),腹部膨隆、腹壁水肿,移动性浊音(+),腰骶部及双下肢明显凹陷性水肿。列出护理诊断并制定护理措施。 护理诊断: 体液过多:与肾病综合症大量蛋白丢失、低白蛋白血症有关 有感染的危险:与肾病综合症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 知识缺乏:缺乏疾病防治知识 潜在并发症:血栓栓塞 护理措施: (1)监测病情: 1)评估病人水肿情况,定期测体重、腹围,记录24小时出入量。 2)监测病人生命体征,注意有无高血压、蛋白尿及相关临床表现。 3)定期抽血,监测电解质情况。 (2)饮食护理 1)给优质正常量蛋白饮食,保证食物热量供应。 2)控制入量,量出为入。入量以前一日尿量+500毫升为宜。 3)限制钠盐摄入,摄入量应根据病人电解质情况调整。 (3)预防褥疮护理:卧床病人要勤翻身,注意受压部位皮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保持床单位干燥、整洁,无渣屑;密切观察有无褥疮发生。 (4)药物护理 遵医嘱使用降压、利尿、激素及细胞毒性药物等,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5)预防并发症 注意病室环境清洁,加强口腔及皮肤护理,预防感染。观察病人有无感染征象如发热及局部炎症表现;注意有无血栓栓塞表现,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6)健康教育:尊医嘱用药,定期复诊;坚持饮食计划,保持愉快情绪;积极预防感染,学会自我监测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护理病例讨论记录

高州市人民医院 护理病例讨论记录 教室 讨论主持人: 汇报病史: 张琦高责护士(神经内科): 患者于2014年12月16日因不省人事入院,诊断:重症脑出血,,入院后查体:T: 36. 9, HR :95 次/分,SPO2 98% R: 2 1次/分,BP11 6 0 9 7 mmHg,呈浅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 3mm对光反射迟钝,右侧鼻唇沟变浅,伸舌不能配合,颈软,无抵抗。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湿性罗音,心律整,右侧肌张力增高,肌力检查不合作,估计右侧肢体肌力1级,左侧肢体肌力4级。吞咽困难,留置胃管,尿管,引流通畅。床边心电图提示正常,胸片提示:考虑双肺少量炎症,双仙胸腊稍增厚。,考虑重症脑出血,肺部感染,病情危重,遵医嘱给予吸氧,心电监护,q6h监测生命体征,甘露醇脱水减轻脑水肿,予醒脑静,胞磷胆碱营养神经,兰索拉唑护胃,抗感染,氧气雾化吸入平喘,解痉,改善脑代谢、利尿、化痰止咳,营养支持等治疗,并根据病情需要落实如下护理措施:1、

痰多,在餐前及氧气雾化后叩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防窒息;2、落实生活护理:予口腔护理、会阴冲洗bid,每天床上擦浴后更衣,保持床单清洁平整;3、留置胃管鼻饲流质qid,喂食时摇高床头30~40 度,防误吸;4、肢体按摩每天4~6次、每次10~20分钟,并上足托、 防足下垂;5、申报压疮、上气垫床、设翻身卡,q2h翻身、叩背、防受压;6、使用尿管接尿;7、软垫垫高双足部,并注意下肢保暖及被动运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8、每天三餐前予汤匙压患者舌根中后部促进患者做吞咽动作。现患者病情相对稳定,生命体征平稳,神志较前转清,呼之可配合动作,左侧肢体肌力4级,右侧肢体肌力1级,呼吸平顺,无发热,痰量减少,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 对光反射灵敏,心电监测提示:HR 85次/分,SP02 98% R18次/ 分,BP140/100mmHg继续低流量吸氧,心电监护,q6h监测生命体征。 主持人提出本次讨论目的: 护士长(高责护士): 现急需解决的护理难题:1、吞咽功能未能恢复,仍需留置胃管鼻饲流质;2、清理呼吸道无效,痰多,咳嗽无力,有坠积性肺炎曲险;3、潜在皮肤受损的危险性;4、患者不能经口进食,营养摄入不足,存在营养失衡,5有功能废用综合征存在。 相关的专科小组成员发言: 小组护士长: 根据前面有病情介绍,给患者翻身或使用便器时,动作轻柔,勿拖拉患者,避免擦伤患者皮肤,间歇性解除局部皮肤爱压,每二小

内科护理学病例分析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 慢性支气管炎 【病例】 病人,女,55岁,咳嗽、咳痰10余年,每年秋冬季节明显,且持续3?4个月。近1周咳嗽加重,伴发热。查:T38C,P116次份,R32次/分,BP130/75mmHg,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初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护理诊断/问题:①清理呼吸道无效或低效与无效咳嗽、痰液粘稠有关。② 体温过高与慢支并发感染有关。 【症状】慢性咳嗽、咳痰,部分病人可有喘息。一般晨起、睡前咳嗽、咳痰较重,白天较轻。痰为粘液或泡沫状痰。伴感染时可咳脓痰。 【体征】慢支早期可无任何异常体征。伴感染时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喘息型病人可闻及哮鸣音。 【分型】单纯型、喘息型 【分期】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临床缓解期 【实验室检查】早期胸部X 片和呼吸功能等检查多无异常。伴感染时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加。痰涂片或培养可获得致病菌。 【诊断要点】咳、痰、喘每年发病持续三个月;连续两年或以上;排除其他心、肺疾患之后。 【治疗要点】 急性发作期治疗——控制感染、止咳、祛痰、解痉、平喘、雾化治疗 慢性迁延期治疗——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相似 临床缓解期治疗——同本节“日常护理” 【护理诊断/问题】 1 .清理呼吸道无效或低效与无效咳嗽、痰液粘稠有关。 2.体温过高与慢支并发感染有关。 【护理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湿化痰液、配合药物治疗(雾化吸入、气管内滴入、注射、口服药物)、翻身、叩背、指导有效咳嗽、咳痰、体位引流、机械吸痰、环境舒适。 2.配合使用抗生素配合应用青霉素类药物、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 氟喹诺酮类等。 3.日常护理休息活动护理、饮食护理、环境护理。 【健康指导】宣传教育、适当休息和饮食、增强体质、避免寒冷和刺激性气体、戒烟。 阻塞性肺气肿 【病例】 病人,男,69岁,吸烟40年,反复咳嗽、咳痰30年,每年发作持续超过3个月。近5年开始出现呼吸困难。2天前开始发热,咳黄粘痰,痰不易咳出,喘息加重。体检:体温38.6 C, 脉搏102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130/70mmHg 。病人神志清楚,消瘦,口唇发绀,胸廓呈桶状胸,呼吸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科别:神经内I科病区:十五床号:抢5 住院号:201535934 姓名:常士柏性别:男年龄:49岁诊断:昏迷 入院日期:2015年05月22日讨论日期:2015年06月15日主持者:刘艳菲记录者:杨梅 参加者: 病情摘要:常士柏男49岁,因“昏迷九年余”入院,患者入院时浅昏迷 带入气管切开管一根,为提高我们气管切开患者护理质量,今天我们主 要针对气管切开相关护理展开讨论,前几日已经布置大家查文献、找资料、请大家各自发表一下见解。 讨论目的:通过讨论规范并提高我们的气管切开患者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 发言记要: 1.讨论 刘艳菲护士长: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急救手术,最初气管切开常用于解除上呼吸道阻塞, 以后又用于各种昏迷和高位截瘫等多种疾病的救治,在神经内科, 需要实施气管切开术的患者非常多见, 气管切开后的科学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和普遍。今天下午我们对抢5床常士柏气管切开护理相关问题进行

讨论,进而提高我们此类患者的护理质量。 谈士慧:我查阅了《医疗装备》2010年第7期《浅谈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方法和体会》气切患者留置管道极容易对肺部造成感染,因此病房环境消毒很重要,保持病房清洁、安静、空气流通、温度在20度左右, 湿度保持在60% ~ 70% , 室内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桌椅、门、窗及地面, 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2 次, 每次30min, 注意病人避免紫外线直接照射。 刘静:气切患者床边应备负压吸引器或中心负压装置、无菌治疗盘内适当的吸痰管、治疗碗、生理盐水、纱布、无菌手套、必要时备压舌板、舌钳、开口器。 杨梅助理:在我们护理过程中,吸痰对于气管切开患者是最常见操作,我们科为了降低气切患者肺部感染几率同时增强我们医护人员自我保护,采用密闭式吸痰管为患者吸痰,那么使用密闭式吸痰管有什么注意事项呢? 高星:我查阅了《实用护理技术》一书,密闭式吸痰管使用经冲水口注入2~5 ml气道湿化液,提高氧气浓度吸入2 min,打开吸引开关。将保护膜内吸痰管轻轻插入气道内25~30 cm,回抽0.5 cm,左手按下控制钮,右手持吸痰管边旋转边向外抽出。每次吸痰不超过20 s。吸完痰后,抽回吸痰管至指示线。经冲水口注入无菌生理盐水,边注入边按下控制钮,清洗管道内壁供下次使用。关闭吸引开关。密闭式吸痰管每日更换,连接导管的吸氧管每日更换。 杨梅助理:气切患者切口护理很重要,我查阅了《当代医学》2010年第4期《32例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保持切口的清洁, 每日更换无菌纱布, 更换前用碘伏消毒套管周围及伤口皮肤, 再更换双层无菌纱布,观察伤口无出血, 感染等情况。如出现皮下水肿及时汇报医生, 并给予对症处理。

护理_病例讨论记录模板

护理病例讨论记录模板 日期:2011年12月6 日时间16:00 地点:ICU护理站 主持人:***主管护师(护士长) 主题:疑难病例□危重病例□重大手术病例□ 主讲人:孟繁红 记录人:*** 参加人员:主管护师: 护师: 护士: 内容记录: 一、主持人发言:1、介绍病例讨论目的 二、责任护士汇报病史: 1、简要病史: 一般资料:床号:4 患者姓名:栾仲杰性别:男年龄:88 住院号:337097 入院诊断:缺血缺氧性脑病、呼吸衰竭、意识不清待查、脑出血? 简要病例汇报:(患者栾仲杰,男性,88岁,职业:离休干部,于2011年10月5日7:55日门诊以意识不清待查、脑出血?为诊断收入院,患者家属代诉:“发现患者意识不清2小时伴抽搐1次,双拳紧握,呼之不能应答,强刺激无反应,呈鼾式呼吸,牙关、双眼紧闭,抽搐3分钟缓解。

2、查体:T P R BP 神志,精神,阳性体征。(T :37.2 度。 P :128次/分。BP:178/110mmHg R 25次/分,神智不清,呈浅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直径2毫米。对光反射迟钝,格拉斯评分分。呼吸略促,口唇发绀,颈软,无抵抗。双肺下叶问及细小湿性啰音,心律128次/分,律齐。腹软,腹壁反射消失。肠鸣音存。肌张力减弱,肌力无法测) 3、既往史:(无糖尿病,肝炎,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4、辅助检查:头颅、胸廓CT检查示:脑萎缩,陈旧性肺结核,双下肺炎症。 5、入院后主要医嘱:(入院后遵医嘱给予报病危。重症监护,心电监护,氧气 吸入升|?分(鼻导管)禁食水。治疗给予降压、脱水、抗炎、保护胃黏膜,营养脑细胞、化痰、补液对症处理。 6、病人住院后的病情演变及治疗与护理,今天是住院第几天,病情如何? (今天是住院第三天,24小时排出尿量约1100毫升,经治疗、护理患者双下肢浮肿减轻,地高辛0.125mgmgbidiv. 心电监测示:现心率由120次/分降至84次/分,仍纤颤。血压110/70mmHg,饮食,睡眠仍差,护理问题仍存在气体交受损换及体液潴留。) 7、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评价 1.焦虑、紧张:与突然发病、缺乏自理能力及疾病相关知识有关。 护理措施:(1)向病人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 (2)多与患者交流,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 3.生活自理缺陷:与肢体偏瘫有关

内科护理_学病例分析题

内科护理学病例分析题 1 .女,49岁,高热3天伴咽痛寒战,咳嗽,咳黄痰,体温39 C,入院确诊为急性 白血病,请写出该患者存在的体温过高护理诊断的预期目标、护理措施及评价。 护理诊断: 体温过高:与白血病、机体抵抗力下降引起感染有关 护理目标: 1)发热引起心身反应减轻至消失

2)体温下降至正常 3)能说出发热的原因及学会物理降温方法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 2)保持情绪稳定及舒适体位 3)保持病室清洁 4)保持皮肤、口腔卫生 5)饮食 6)寒战和大量出汗的护理

7)降温护理 8)有关检查的护理 9)药物护理 10)出院指导 评价: 病人主动述说发热原因,会操作物理降温体温降为正常,发热引起心身不适已消失

2 .患者男,18岁,两周来发现双下肢水肿,纳差,近3天加重入院,经血、尿检 查确诊为肾病综合征,体检:心、肺(一),腹部膨隆、腹壁水肿,移动性浊音(+),腰骶部及双下肢明显凹陷性水肿。列出护理诊断并制定护理措施。 护理诊断: 体液过多:与肾病综合症大量蛋白丢失、低白蛋白血症有关 有感染的危险:与肾病综合症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 知识缺乏:缺乏疾病防治知识

潜在并发症:血栓栓塞 护理措施: (1)监测病情: 1)评估病人水肿情况,定期测体重、腹围,记录24小时出入量2)监测病人生命体征,注意有无高血压、蛋白尿及相关临床表现3)定期抽血,监测电解质情况。 (2)饮食护理 1)给优质正常量蛋白饮食,保证食物热量供应。

2)控制入量,量出为入。入量以前一日尿量+500毫升为宜。 3)限制钠盐摄入,摄入量应根据病人电解质情况调整。 (3)预防褥疮护理:卧床病人要勤翻身,注意受压部位皮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保持床单位干燥、整洁,无渣屑;密切观察有无褥疮发生。 (4)药物护理 遵医嘱使用降压、利尿、激素及细胞毒性药物等,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5)预防并发症

2016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利辛县人民医院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科别:急诊科病区:EICU 床号:E004 住院号: 姓名:性别:年龄:诊断: 入院日期:2016年6月2日讨论日期:2016年6月8日 主持者:记录者: 病例属性:疑难病例参加讨论范围:本科讨论 讨论目的:通过讨论规范并提高我们的气管插管患者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 参加者: 病情摘要:任护士王若涵: 患者,李洪为、男,71岁,因反复的咳痰、喘、10余年,加重伴发热6天,在当地卫生院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及对症支持治疗,6号患者感喘憋明显,紫绀、大汗、考虑呼衰,于10:23转入我科,神志清、精神差、听诊双肺呼吸音低,可闻及少量干湿性罗音,给与持续胸腔闭式引流,可见气泡溢出,SPO290%,目前诊断:1、右侧气胸,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感染期)2、慢性阻塞性肺气肿3、肺心病; 患者入我科后,6—8号期间间断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8号11:00无创效果较差,SPO2低,痰黄粘稠,咳出困难,血气分析示PCO262.5mmHg.医师给予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插管期间PCO2一直高于正常值,应用无创时效果好,17号拔除气管插管,予鼻导管吸氧3L∕min PCO2上升,插管期间镇静,17—19号间断应

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19号上午转出,早晨血气示PCO250.7mmHg,PO255.2mmHg 电解质比较;Na+有偏低逐渐正常得到纠正;K+ 一直偏低,最低为2.4mmol∕L血糖入科后在7—11 mmol∕波动;C反应蛋白一直偏高,最高为10号57.95mg∕L13号52.11mg∕L从入科一直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6—10号应用左克(10号停)—12号追加激素,12号停激素改用万古霉素,13号又用激素到19号。8号痰培养:大量烟曲霉菌用伏立康唑;体温37—38℃12号最高38。胸片:肺气肿合并感染(9号、12号)血凝、肝肾功正常、D二聚体0.9 mg∕L8—14号:频发室早,遂查ECG、心肌四项BNP1218 mg∕ml暂不支持心衰,予利多卡因2mg∕min持续泵入至到19号8—19号一直予特布他林、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一天三次雾化8—19号尿量欠佳一直持续应用速尿7、10、13、16号四次灌肠通便8—18号:肠内营养,18号呕吐两次停能全力改胃肠减压至19号其他用药:极化液、丹红、低分子肝素钠、胸腺肽、曲马多(两次) 提出以下护理问题及措施: 一、焦虑1、病人严重焦虑时,应将其安置在安静舒适的房间,避免干扰,专人看护2、密切观察躯体情况的变化并记录,做好心理护理3、向其讲明激烈的情绪对身体的影响,让病人从主观上控制情绪反应,注意对生命体征的严密监护4、平时运用良好的交流技巧。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允许病人有适量的精情绪宣泄,以防恶劣情绪爆发 二、活动无耐力 1、心理护理:强调坚持康复锻炼的重要性,以取得主动配合,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内科护理学案例汇总

1.患者张军,男性,42岁,体重50kg。反复心慌、气短5年,一周前因“感冒”病情加重,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吃饭、走平路即感心慌、气短伴乏力,并出现呼吸困难。患者对自己的病情非常担忧。遂来我院就诊,收入院。 体格查体:T 36.4℃,P 82次/分,R 21次/分,BP 105/70mmHg。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发绀,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心尖部能触及舒张期震颤,心率 102次/分,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尖区可闻及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 辅助检查:胸片示:左心房心影轻度增大;心电图示:心房纤颤;心脏B 超示:二尖瓣重度狭窄,瓣口面积0.76cm2。 医疗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 问题1:按照入院后时间顺序及轻重缓急的原则列出患者的主要护理问题。(共40分,每个护理问题10分,护理问题应符合标准答案中的内容,否则不得分)问题2:根据上述所列护理问题,各列出一项护理措施(共60分,每个措施15分,护理措施应符合标准答案,否则不得分) 问题3:结合医嘱(虚拟)列出并完成3项护理临床操作。(此处不计分)⑴ ⑵ ⑶ 2.患者赵强,男性,62岁。咳嗽、咳痰伴喘息近10年,加重2周。10年前秋冬季患者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伴喘息,痰量中等且粘稠,自服抗炎及止咳药后缓解。其间反复发作,每年发作持续3-4个月左右,天气转暖,则上述症状缓解。明确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近5年来,咳嗽及咯白色泡沫痰终年不停,且无明显季节性。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痰量每日50~60ml,发热时痰量可增至100ml左右,且呈黄色脓性痰,伴气急、气喘、心悸、双下肢浮肿。动则气急、心悸加重。2周前受凉后,上述症状发作。咯黄色脓性痰,不易咯出。心悸、气急加重,双下肢浮肿,尿量减少,口唇发绀,呼吸困难。并逐渐出现意识淡漠,已两日未进食。遵医嘱给予青霉素抗炎治疗,同时予以支持对症处理。 体格检查:T 38.9℃,P 18次/分,R 90次/分, BP 135/90mmHg 背部或肺底可闻及散在湿啰音,并有轻度哮鸣音。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2.0×10^9/L,中性粒细胞分类80%。X片显示:双下肺纹理增粗、紊乱,两肺透亮度增加,肺纹理紊乱、增多。 医疗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呼吸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精品课件)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时间2018-09-27地点一病区护士站主 持 人 陈玉荣 患者姓名陆金发性别男年 龄 68岁 住院号入院诊 断 1.直肠癌术后伴肺部转移、脑转移 2.肺部感染 3.胸腔积液 病例 类型 √疑难危重重大手术前后死亡(在相应选项前划√) 参加讨论范围: 病区内讨论 多学科(护理专家)无 记录人顾丽娜参加人员:张顺洁 周萍张益玲沈守珠顾丽娜葛夏 孟一帆 陈玉荣主管护师:各位护理姐妹,大家好,首先欢迎大家来参加本次疑难病例讨论,本次讨论的病人是直肠癌术后伴多发转移的病人,本次讨论的重点问题是: 1.PICC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2.癌症病人的疼痛护理 3.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处理及护理

4.病人长期卧床,癌症晚期,机体抵抗力低下,如何预防感染的发生及发展 5.病人较烦躁,如何保证病人的安全、如何预防压疮的发生 6.病人是深静脉血栓的高发人群,如何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病史: 基本资料:床号:108 姓名:陆金发性别:男住院号:20184264 年龄:68岁 主诉:直肠癌术后4年,伴纳差、乏力1月 入院诊断:1.直肠癌术后伴肺部转移、脑转移 2.肺部感染 3.胸腔积液 既往史:有“左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史”4月余,有“右侧肱骨病理性骨折”病史1月余,有麻醉药物过敏史 入院查体:体温36.7℃ 脉搏 116次/分呼吸 20次/分血压 100/60mmHg 指脉氧:98% 神清,精神一般,全身皮肤粘膜未见明显黄染,腹平软,中下腹部可见一长约8cm的手术疤痕,无压痛及反跳痛,右上肢带入一根PICC导管,固定在位、畅通,外露4cm,穿刺点无渗血渗液,右上肢轻度水肿1+,双下肢无水肿。左侧肢体肌力1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 头颅CT:脑内多发转移灶并瘤卒中;大脑镰下脑疝?

内科护理学病例分析

一、呼吸系统疾病护理 慢性支气管炎 【病例】 病人,女,55岁,咳嗽、咳痰10余年,每年秋冬季节明显,且持续3~4个月。近1周咳嗽加重,伴发热。查:T38℃,P116次/分,R32次/分,BP130/75mmHg,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初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护理诊断/问题:①清理呼吸道无效或低效与无效咳 嗽、痰液粘稠有关。②体温过高与慢支并发感染有关。 【症状】慢性咳嗽、咳痰,部分病人可有喘息。一般晨起、睡前咳嗽、咳痰较重,白天较轻。痰为粘液或泡沫状痰。伴感染时可咳脓痰。 【体征】慢支早期可无任何异常体征。伴感染时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喘息型病人可闻及哮鸣音。【分型】单纯型、喘息型 【分期】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临床缓解期 【实验室检查】早期胸部X片和呼吸功能等检查多无异常。伴感染时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 数增加。痰涂片或培养可获得致病菌。 【诊断要点】咳、痰、喘每年发病持续三个月;连续两年或以上;排除其他心、肺疾患之后。【治疗要点】 急性发作期治疗——控制感染、止咳、祛痰、解痉、平喘、雾化治疗 慢性迁延期治疗——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相似 临床缓解期治疗——同本节“日常护理” 【护理诊断/问题】 1.清理呼吸道无效或低效与无效咳嗽、痰液粘稠有关。 2.体温过高与慢支并发感染有关。 【护理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湿化痰液、配合药物治疗(雾化吸入、气管内滴入、注射、口服药物)、翻身、叩背、指导有效咳嗽、咳痰、体位引流、机械吸痰、环境舒适。 2.配合使用抗生素配合应用青霉素类药物、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等。 3.日常护理休息活动护理、饮食护理、环境护理。 【健康指导】宣传教育、适当休息和饮食、增强体质、避免寒冷和刺激性气体、戒烟。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文本.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护理部主任: 危重患者的护理是我们护理工作的重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危重疑难病人的护理水平,今天我们在外科组织一次疑难病例讨论。特邀请了相关科室的护士长进行交流,相互学习。希望通过这次交流能提高我们对危重患者的护理水平。现在我们开始进行讨论。 护士长: 最近我们科收入一例截瘫、神经源性肠麻痹患者,病情较重,为了提高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水平,今天我们在护理部及各位护士长的支持下,进行一次疑难病例讨论,请主管护士汇报病情。 主管护士病例汇报: 患者王刚,男,52岁。因乙状结肠代膀胱扩大+双肾输尿管移植+膀胱造瘘术后45天,恶心呕吐5天余,于2011-09-20因呕吐原因待诊、神经源性肠麻痹收入我科。既往史:14年前因车祸伤及颈椎及头部,行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因患者截瘫在北京行颈椎手术,半年后在北京武警总医院行颅骨修补术及神经血管移植术,12年前因颅骨修补术后修补物翘起再次在我院行颅骨修补术。本次入院查体:患者神志清,营养较差,被动体位,腹部膨隆,蛙状腹,

自剑突下瘫痪,有轻触觉感,无痛温觉。右下腹部膀胱区叩诊浊音,见一双腔引流管。入院后给予禁饮食,抗炎补液、保护胃黏膜等治疗。患者于2011-10-21 22:16出现胸闷、憋气较重不能平卧,双肺呼吸音粗,左肺呼吸音低,腹式呼吸。心率100次/分,呼吸急促,口唇无明显紫绀,腹胀明显,经呼吸内科会诊考虑肺部感染,患者病情危重,通知病危。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测,面罩吸氧5L/分,加用白蛋白及利尿药,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2g 抗炎治疗、奥美拉唑抑酸保护胃肠粘膜、可比特雾化吸入化痰、多索茶碱扩张支气管,抑制哮喘、营养袋维持电解质平衡。现患者神志清,呼吸稍急促,腹式呼吸明显,被动体位,肢体活动受限,大小便失禁。右侧髂嵴发生浅度溃疡期压疮,范围:5×6cm2;右髌骨外侧发生炎性浸润期压疮,范围:1×2 cm2。于2011-09-23经右颈外侧行深静脉置管。病例汇报完毕。。 护士长:针对该病人有哪些护理诊断? 护士1:该患者的护理诊断如下: 1、皮肤受损,有压疮加重及创面感染的危险 2、低效型呼吸型态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4、有深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

护理病例讨论记录模板

护理病例讨论记录 日期:2011年 12月20 日时间16:00 地点:ICU护理站 主持人:范小明护士长 主题:疑难病例□危重病例□重大手术病例□ 主讲人:孟繁虹 记录人:李喜凤 参加人员:主管护师: 护师: 护士: 内容记录: 一、主持人发言:今天进行疑难病例讨论的目的有三方面:1.对脑梗塞患者相关知 识再次进行学习。2.通过学习讨论,看看我们采取的护理措施是否到位?3.解决护理问题。 二、责任护士汇报病史: 1、简要病史: 一般资料:床号:4床患者姓名:栾仲杰性别:男年龄:88 住院号:337097 入院诊断:缺血缺氧性脑病、呼吸衰竭、意识不清待查、脑出血? 简要病例汇报:患者栾仲杰,男性,88岁,职业:离休干部,于2011年10月5日7:55日门诊以意识不清待查、脑出血?为诊断收入院,患者家属代诉:“发现患者意识不清2小时伴抽搐1次,双拳紧握,呼之不能应答,强刺激无反应,呈鼾式呼吸,牙关、双眼紧闭,抽搐3分钟缓解。 2. 查体: T :37.2 度 P :128次/分BP:178/110mmHg R 25次/分 spo296%, 神智不清,呈浅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直径2毫米。对光反射迟钝,格拉斯评分8分。气管切开,套管接面罩吸氧5升/分,吸痰是黄色粘痰,听诊肺部双肺呼吸

音对称,无痰鸣音。心律128次/分,律齐,给予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顺利,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给予鼻饲饮食,腹软,肠鸣音存。肌张力减弱。留置导尿,尿色黄,尿管中可见白色絮状物。双上肢肌力3级,双下肢肌力1级。颈软,无抵抗。 3、既往史:无糖尿病,肝炎,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4、辅助检查:头颅、胸廓CT检查示:脑梗塞、脑萎缩,陈旧性肺结核,双下5肺 炎症。 患者实验室检查值与正常值对比表 5、入院后主要医嘱:入院后遵医嘱给予报病危。重症监护,心电监护,氧气吸入5 升\分(鼻导管)禁食水。治疗给予乌拉地尔降压、脱水、抗炎、保护胃黏膜,营养脑细胞、化痰、补液对症处理。 6、患者5/10入ICU,神智不清,呈浅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直径2毫米。对光反射 迟钝,格拉斯评分9分。spo275%给予气管插管,吸痰,吸出大量黄色粘痰,吸氧,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0%。10/10做痰培养提示肺炎克雷伯菌感染。12/10化验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钠)给予补钾,补钠治疗。鼻饲饮食后观察患者有反流现象,考虑患者卧床时间较长,胃肠蠕动功能、消化功能差,给予吗叮咛、金双歧鼻饲。13/10给予深静脉穿刺。16/10化验总蛋白:49白蛋白:22.2提示低蛋白血症,告知家属加强营养给予:22\10白蛋白20.9给予输血浆。24/11给予气管切开。27/11尿培养结果提示大肠埃希菌感染给予对症治疗。现在是患者住院第76天,呈浅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直径3毫米。对光反射迟钝,格拉斯评分8分,气管套管接面罩吸氧5升每分血氧饱和度96%--99%。全身浮肿。三.护理诊断、护理目标与护理措施、评价

内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内科护理学 (一)课程性质、地位 《内科护理学》是关于认识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护理病人、促进康复、增进健康的科学,是临床护理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是我校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主干课程。它包含了医学和内科学基础理论、护理学基础理论及技术,是临床各科护理学的基础,是学好临床专业课的关键。 近年来新的诊断检查技术及治疗方法不断涌现,促使临床医学技术迅猛发展,随内科学的进展,内科护理学也相应发生变化,本课程将内科各系统常见疾病、危急重症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医疗护理、健康指导规律性阐述,并将疾病的医学和护理知识有机地融合,其内容在广度和深度、新技术的建立和掌握方面都得到迅速发展。《内科护理学》注重课程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从课程综合化、训练综合化、考核综合化方面,实现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二)课程基本理念 军队学院的《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不仅要适应现代医学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满足人们对疾病预防、治疗和健康的知识的需求,还应培养适宜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信息化条件下军事斗争卫勤准备,掌握平战时卫生联勤保障相关知识的高级护理专业人才。 该课程符合不同层次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思想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力,最终使学生成为能自我教育的社会主体。《内科护理学》是建立在基础和临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应用课程。本课程遵循“生物-心理-社会-全人”的医学模式,通过贯穿教学全过程的整体护理理念、护理程序的临床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使学生形成整体护理观,引导学员应用护理程序的方式进行临床思维,对疾病进行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制定护理目标、护理措施,确定护理依据、护理评价,学会全面深入的整体护理思维模式和方法,培养其专业意识,增强护理专业自主性、独立性,从而激发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提高学员的具体临床应用能力和水平。 《内科护理学》是一门临床护理的主干学科,随着临床医学各专科的快速发展和伤病员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为适应医学科学发展乃至社会发展需求,临床学科发展迅猛,新进展、新业务、新技术临床运用日新月异,特别是微创技术广泛运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学科的分支越来越精细。因此,课程教学还要根据各系统各学科的特点和不同,精选、优化组合教学内容,注重理论和临床相结合,理论课和见习课比例保持在3:1;紧密结合临床新进展,

内科护理学病例分析题库1-0-8

内科护理学病例分析 题库1-0-8

问题: [问答题]女,49岁,高热3天伴咽痛寒战,咳嗽,咳黄痰,体温39℃,入院确诊为急性白血病,请写出该患者存在的体温过高护理诊断的预期目标、护理措施及评价。

问题: [问答题]患者男,18岁,两周来发现双下肢水肿,纳差,近3天加重入院,经血、尿检查确诊为肾病综合征,体检:心、肺(—),腹部膨隆、腹壁水肿,移动性浊音(+),腰骶部及双下肢明显凹陷性水肿。列出护理诊断并制定护理措施。

问题: [问答题]男.66岁,因剧烈的心前区疼痛无法缓解而入急诊室.病人躁动不安,面色苍白,呼吸急促.以往有冠心病病史12年.入院后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发现病理性Q波,ST段抬高.血清心肌酶含量也异常增高.你认为病人最可能的医疗诊断是什么?此时最重要的护理诊断是什么?列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出处:安徽11选5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62249294.html,;

问题: [问答题]患者女性,48岁,患有风湿性心脏病14年.两周前曾发生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心慌,乏力,气短逐渐加重,日常生活活动即引起呼吸困难,并咳出白色泡沫样痰。入院后诊断为风心病,左心功能不全。请写出该病人的主要护理诊断,并列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问题: [问答题]患者男性,57岁,2年前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血压的控制一直不理想。最近一次测量血压值为165105mmHg。病人自述高血压病并未给他带来很多不适。当头痛,心悸等症状出现时,他会服用医生开的降压药。随着症状好转,他常常熬夜加班工作。没有运动锻炼的习惯,嗜烟,偶饮酒。根据以上资料,你认为该病人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什么?并请针对此护理诊断做出护理计划。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护理部主任:危重患者的护理是我们护理工作的重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危重疑难病人的护理水平,今天我们在外科组织一次疑难病例讨论。特邀请了相关科室的护士长进行交流,相互学习。希望通过这次交流能提高我们对危重患者的护理水平。现在我们开始进行讨论。护士长:最近我们科收入一例截瘫、神经源性肠麻痹患者,病情较重,为了提高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水平,今天我们在护理部及各位护士长的支持下,进行一次疑难病例讨论,请主管护士汇报病情。 主管护士病例汇报:患者王刚,男,52岁。因乙状结肠代膀胱扩大+双肾输尿管移植+膀胱造瘘术后45天,恶心呕吐5天余,于2011-09-20因呕吐原因待诊、神经源性肠麻痹收入我科。既往史:14年前因车祸伤及颈椎及头部,行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因患者截瘫在北京行颈椎手术,半年后在北京武警总医院行颅骨修补术及神经血管移植术,12年前因颅骨修补术后修补物翘起再次在我院行颅骨修补术。本次入院查体:患者神自剑突下瘫痪,有轻触觉感,无痛温觉。右下腹部膀胱区叩诊浊音,见一双腔引流管。入院后给予禁饮食,抗炎补液、保护胃黏膜等治疗。患者于2011-10-21 22:16出现胸闷、憋气较重不能平卧,双肺呼吸音粗,左肺呼吸音低,腹式呼吸。心率100次/分,呼吸急促,口唇无明显紫绀,腹胀明显,经呼吸内科会诊考虑肺部感染,患者病情危重,通知病危。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测,面罩吸氧5L/分,加用白蛋白及利尿药,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2g 抗炎治疗、奥美拉唑抑酸保护胃肠粘膜、可比特雾化吸入化痰、多索茶碱扩张支气管,抑制哮喘、营养袋维持电解质平衡。现患者神志清,呼吸稍急促,腹式呼吸明显,被动体位,肢体活动受限,大小便失禁。右侧髂嵴发生浅度溃疡期压疮,范围:5×6cm2 ;右髌骨外侧发生炎性浸润期压疮,范围:1×2 cm2 。于2011-09-23经右颈外侧行深静脉置管。病例汇报完毕。 护士长:针对该病人有哪些护理诊断? 护士1:该患者的护理诊断如下:1、皮肤受损,有压疮加重及创面感染的危险2、低效型呼吸型态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4、有深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志清,营养较差,被动体位,腹部膨隆,蛙状腹,5、有造瘘口感染的危险6、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 护士长:针对这位病人,长期卧床,我们应如何避免压疮的发生,以及对已发生压疮的部位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护士2:1、应用气垫床预防。2、勤翻身,每两小时一次。3、大小便后及时清理,保持清洁。4、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干燥、柔软。5、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6、已发生压疮部位局部消毒后给予涂抹压疮膏以利于早期愈合。护士长护士长护士长护士长:病人出现胸闷、憋气较重,考虑肺部感染,针对此情况,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护士3:1、床头抬高30°~50°,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呼吸道分泌物吸入引起肺部感染。2、每1-2小时翻身扣背一次,鼓励并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嘱患者深呼吸,在呼气约2/3时咳嗽。3、痰液粘稠行雾化吸入,及时给予吸痰。4、饮食管理嘱患者在痰多、黏稠时,一定要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5、合理使用抗菌药物。6、做好心理护理,增强病人的信心,使其提高自身防御能力。 护士长:为了保证病人的营养,每天为病人进行胃肠外营养,即通过静脉输入三升袋,于2011-09-23在局麻下经颈内静脉行深静脉置管术,那么在深静脉置管的护理上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内容?护士护士护士护士4444:1、保持深静脉置管固定,以免脱出。2、保持深静脉置管的通畅,要定时冲管,防止血凝块的形成;避免导管扭曲、打折。3、注意正压封管,封管时用大于10ml的注射器,动作要快,以免时间过长造成管内凝血。4、每周两次深静脉穿刺处换药,输液前常消毒肝素帽;肝素帽每周更换一次。以预防导管性感染。护士长:患者已行膀胱造瘘术,造瘘口处接无菌引流袋持续引流,针对膀胱造瘘的病人,我们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护士5:1、观察瘘口周围有无漏尿,尿袋应定时排放,保持通畅,观察尿液颜色,尿量

护理病例讨论记录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高州市人民医院 护理病例讨论记录 姓名:关凤庆性别:男性年龄:43岁床号:51 住院号:777340 诊断:1、重症脑出血;2、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组,3、双肺感染 讨论时间:2014-12-22 讨论地点:神经内科一区示教室 讨论主持人: 汇报病史: 张琦高责护士(神经内科): 患者于2014年12月16日因不省人事入院,诊断:重症脑出血,,入院后查体:T:36.9,HR :95次/分,SPO2:98%,R:21次/分,BP116097mmHg ,呈浅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迟钝,右侧鼻唇沟变浅,伸舌不能配合,颈软,无抵抗。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湿性罗音,心律整,右侧肌张力增高,肌力检查不合作,估计右侧肢体肌力1级,左侧肢体肌力4级。吞咽困难,留置胃管,尿管,引流通畅。床边心电图提示正常,胸片提示:考虑双肺少量炎症,双仙胸腊稍增厚。,考虑重症脑出血,肺部感染,病情危重,遵医嘱给予吸氧,心电监护,q6h监测生命体征,甘露醇脱水减轻脑水肿,予醒脑静,胞磷胆碱营养神经,兰索拉唑护胃,抗感染,氧气雾化吸入平喘,解痉,改善脑代谢、利尿、化痰止咳,营养支持等治疗,并根据病情需要落实如下护理措施:1、痰多,在餐前及氧气雾化后叩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防窒息;2、落实生活护理:予口腔护理、会阴冲洗bid,每天床上擦浴后更衣,保持床单清洁平整;3、留置胃管鼻饲流质qid,喂食时摇高床头30~40度,防误吸;4、肢体按摩每天4~6次、每次10~20分钟,并上足托、防足下垂; 5、申报压疮、上气垫床、设翻身卡,q2h翻身、叩背、防受压; 6、使用尿管接尿; 7、软垫垫高双足部,并注意下肢保暖及被动运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8、每天三餐前予汤匙压患者舌根中后部促进患者做吞咽动作。现患者病情相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