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史讲义一102S104_AA01L01

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史讲义一102S104_AA01L01
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史讲义一102S104_AA01L01

中國文學史(上)

第1單元:

緒論

授課教師:歐麗娟教授

授課講次:第1講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Array

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緒論

(一)何謂「文學」?

藝術(文學)起源論

?宗教說

?勞動說馬克斯、恩格斯所創

《淮南子?道應訓》:「今夫舉大木者,前呼『邪許』,後亦應之,此舉重

勸力之歌也。」被用以證明藝術起源於勞動

?模仿(≒練習∕再現)衝動說(Imitative Impulse Theory)

?遊戲衝動說(Play Impulse Theory)

康德:「跟勞動相比,藝術可視作一種遊戲。」席勒發揮前說,以為

藝術與遊戲同樣是不帶實用目的的自由活動,屬於過剩精力的表現?自我表現說(Theory of Self-Exhibiting Instinct)

?吸引本能說(Theory of Instinct to Attract others by Pleasing)

歐威爾(George Orwell)〈我為何寫作〉一文中分析作家寫作的原因:純粹的自大(Sheer Egoism)、對美學的要求(Aesthetic enthusiasm)、歷史的衝動(Historical impulse)、政治的目的(Political purpose)

文學:詩歌和一切從強烈情感出發的文字作品,而這些作品都必須有相應的藝術形式,為社會生活的形象反映。

〔美〕韋勒克(René Wellek)的文學理論架構:

一,文學的外部研究(extrinsic study):更多地留意文學的社會內容

1.作者的研究:研究的對象偏重於作家本身

2. 社會脈絡的研究:研究對象偏重於歷史時代、政治背景,強調此背景

對作家其人其詩的決定性影響;或以詩人、文本印證歷史、政治二,文學的內部研究(intrinsic study):即文本的研究

研究對象主要聚焦於作品本身,只關心文學的審美形式,探究其字質、

形象、肌理、情意表現乃至於結構、形式,文本自成一個獨立封閉的系

(二)何謂「文學史」?

以文學歷史演變的角度來說,文學史其實是一個不斷變化的整體——史觀問題

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版權

標示

作者/來源

2 「今夫舉大木者,前呼『邪許』,後亦

應之,此舉重勸力之歌也。」

西漢?劉安:《淮南子?道應訓》 本產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2 「跟勞動相比,藝術可視作一種遊戲。」 康德(1724-1804):《判斷力批判》

本產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間,屬公共領域之著作。

中国古代文学史(大三上)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大三上) 一、填空题。 1、王安石晚年曾隐居在南京城东钟山,又称紫金山,这座山向西距南京城7里,向东距钟山山顶也是约7里,因此称半山,这期间他的诗以七绝形式描写自然风光,注重炼字炼意,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受到历代诗论家的赞赏,世称半山体。又称“王荆公体”、半山绝句、半山诗。 2、《春江花月夜》,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仅存的一首名诗,描绘春天夜晚江畔的景色,词句优美,被称为是“孤篇盖全唐”的杰作,闻一多称之为:“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3、北宋处士林逋(和靖先生),隐居杭州孤山,不娶无子,而植梅放鹤,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称“梅妻鹤子”,被传为千古佳话。他的《山园小梅》诗中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梅花的传神写照,脍炙人口,被誉为千古绝唱。 4、扬州慢,词牌名,是南宋词人、音乐家姜夔的自度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即故国之悲)也”而以此调创作的词中最著名的就是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 5、文章四友指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 6、柳永,北宋婉约派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 二、选择题。 1、初唐四杰指: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唐P185 2、通俗诗派,又称“元白诗派”,是中唐时期,以元稹(《织妇词》、《田家词》)、白居易(组诗《秦中吟》 10首、《新乐府》50首,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一个诗派,诗歌多用写实手法,多用“新乐府”诗,语言通俗易懂和浅显,重要作家还有张籍(《节妇吟》“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王建(《田家行》)、李坤等。唐P277 3、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苏门六君子: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廌。 4、陈子昂论诗提倡汉魏风骨,主张诗要有兴寄,强调文学的社会意义,反对齐、梁以来的形式主义文风。 他自己的创作,如《登幽州台歌》、《感遇》等共三十八首诗,风格朴质而明朗,格调苍凉激越,标志

秦汉的「天下」政体-以郊祀礼改革为中心

新史學十六卷四期 二○○五年十二月 13 秦漢的「天下」政體 ──以郊祀禮改革為中心* 甘懷真** 皇帝制度是中國歷史上重大且鉅大的歷史現象,本文嘗試探討在其形 成的過程中(主要指戰國秦漢)的一個面向,即皇帝制度國家如何定義 自己是「天下」政體,進而創造「天──天下──天子──民」的關係 架構。若我們要理解皇帝制度(尤其是前期)的國體型態,此當為關鍵 之一。而在皇帝制度的形成過程中,「天下」政體建構的困境在於「君 民」關係。本文的重點在探討戰國以至漢代的儒家如何藉由經典詮釋 創造君民結合的理論,並在當時的環境中,君民結合的事實需要有更 高的理據,即透過祭祀制度所展現的宇宙秩序。筆者也從這個角度再 次考察西漢郊祀禮的成立,說明此國家祭祀制度的功能之一是藉由宗 教機制以確立天子與民的關係。此「天下」政體當是皇帝制度的特色, 或許可以作為世界史研究的比較王權之資。 關鍵詞:天下 郊祀 秦漢 皇帝制度 君臣 君民 東亞王權 *本文初稿宣讀於「東亞歷史上的『天下』與『中國』概念研討會」(臺北:臺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2004年11月20日)。本文的資料蒐集與構思期間,受國科會研究計畫「中國古代『皇帝號』研究」(91-2411-H-002-092)之獎助,謹此致謝。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14 甘懷真新史學十六卷四期 一、前言 本文是探討皇帝制度成立的初期(主要指秦漢)的政體型態,焦點集中於天子與民的關係的建構。皇帝制度研究的既有業績豐富,尤其是關於官僚制、郡縣制、賦役制、戶籍制等制度的探討,讓我們理解了皇帝制度的諸政治關係,也包括了君民關係。但本文更著重探討皇帝與民之間的倫理關係的建構過程,並藉此探討皇帝制度作為一鉅大王權,其特殊性何在。 本文嘗試說明,皇帝制度成立之初,其政體的型態,若以當時人的用語稱之,為「天下」。從戰國時期的政論著作開始,國體的思考就多被置於「天下」的理論框架中,即在「天──天下──天子──民」的關係架構中,強調天子承天命治天下。在這套論述中,天子之所以存在,其職責在於維護這個作為「民」的合理生存領域的「天下」。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民的生存條件之一,是天子的存在,藉由天子以安定天下的秩序,使民能進行其生業並獲得其生命的意義。而這一套政治理論,或說是政治論述,從戰國以至東漢,不斷被以儒家為主的學者所發揚。而且,這套政治論述不只是作為一套知識系統而成為當時政治的指導原則,更藉由國家祭祀制度而落實成為國體的一部分。故本文的焦點是探討漢代郊祀禮成立如何落實這套「天下」理念。 本文的論證分作以下幾個部分。首先,檢討目前皇帝制度研究的幾項重要課題,及其可繼續發展的方向。我想指出,目前我們在討論皇帝制度作為一種國體時,至少在古代部分,忽略了祭祀是作為政體的重要內涵。其次,本文討論「天下」作為一種國體,即我們可以從「天下」一詞及其概念理解中國皇帝制度作為一種國體,秦漢政權的國體即這種「天下」。再者,在皇帝制度成立的前期,即秦漢時代,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 1、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究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2、1917年2月《新青年》发表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陈独秀把晚清以来的文学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 3、钱玄同在致《新青年》的信中,以语言进化的角度说明白话取代文言的历史必然性,刘半农与钱玄同(化名为王敬轩)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 4、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从人性、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要求新文学的内容,倡导新文学内容要从“肉”与“灵”的统一中去表现“人”;在另一篇《平民文学》中提出“人生的艺术派主张”,又提出“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创作准则。 5、文学革命的实绩最主要在于创作,文学革命带来文学观念、内容、语言载体、形式各方面全面的革新与解放。 【《学衡》派: 1、发起人及时间地点:1922年,南京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创办了《学衡》杂志,因诸人观点态度相近,被称为《学衡》派 2、主张:尊崇中国的古圣贤者,以融贯中西古今的姿态,标榜“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思想稳健保守,是“穿西装的复古派”。 3、代表作: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吴宓、胡先骕《论新文化运动》《评<尝试集>》】(3)新文化阵营与章士钊《甲寅》上的复古论调的论争。 13、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1)自晚清以来的被压抑着的现代性获得了最大的生机,形成了新的文化与文学观念,开创了新的主题领域与人物形象谱系; (2)五四文学革命全面革新文学语言、文体形式,奠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审美价值取向和多元并存的接受心理基础; (3)五四文学增添了世界维度,建立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自觉的借鉴、吸收外国文学及文化的营养,形成了面向世界而又有本土特点的开放性现代文学; (4)五四形成的现代作家队伍是以后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创作的主体力量,这批作家和他们开创的文学内容及形式形成了新的现代传统,这一传统的赓续是文学现代性的基本保证。第二章20年代小说(一) 1、问题小说代表作家:叶绍钧、许地山、冰心、王统照、庐隐等 (1)冰心:“爱的三部曲”《超人》、《烦闷》、《悟》,其中《超人》(1921)标志着冰心对社会问题开出了她的“药方”,这就是“爱的哲学”(爱、童心、自然是“爱的哲学之鼎的三足”)(2)庐隐:中篇《海滨故人》《或人的悲哀》;短篇《丽石的日记》;长篇《象牙戒指》《女人的心》《归雁》《云鸥情书集》《庐隐自传》等,风格感伤,基调悲戚,与郁达夫同为新文学抒情小说开拓者。 (3)王统照: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山雨》(1933) (4)叶绍钧:20年代出版了《隔膜》《城中》等5个短篇小说集;《倪焕之》(1928)是其唯一长篇小说,显示现实主义趋向,被誉为“扛鼎的工作”。 叶绍钧小说以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了写实主义特征。同时与讽刺兼备,是叶绍钧对小市民知识分子用笔的基本特色。 叶绍钧还是现代中国童话的开山者。鲁迅对其评价:“叶绍钧先生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出了一条自己的创作的路的。”

德明财经科技大学应用外语系教师研究成果评量办法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教師研究成果評量辦法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一月十日系教評會通過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六月二十六日系教評會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九月二十八日系教評會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十月二日院教評會審議通過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系教評會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五月二十二日院教評會修訂通過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六月十七日校教評會修訂通過 第一條(主旨及依據) 為評量教師研究成果,作為教師升等及考核之依據,特依德明財經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教師升等辦法第五條訂定德明財經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以下簡 稱本系)教師研究成果評量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本系辦理教師研究成果之評量,除本校教師升等辦法、管理學院教師升等辦法及本系教師升等審查辦法之規定外,應依本辦法之規定。 第二條(著作送審規定) 申請升等教師得以專門著作或技術報告作為研究成果之評量。 以專門著作作為研究成果者應提出一篇代表著作,及兩篇以上參考著作,並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教師申請以專門著作升等者,須於向本系教評會提出申請前,在國內外 知名學術或專業刊物發表,或被接受且出具證明將定期發表,或經出版 公開發行者。 二、申請升等教師之代表著作,若與他人合著者,需註明申請者在該著作之 貢獻,且合著者均放棄以該著作申請升等之權利,並由合著者簽名證明 之。升等教師並需附單一作者相關著作。 三、升等代表著作不可為前一級升等時曾提出之研究著作;若代表著作與之 前的研究著作有相關,則必須以書面說明升等代表著作與之前研究著作 之差異。 四、以技術報告送審者應符合教育部頒「專科以上學校教師資格審定辦法」 之規定。 第三條(研究著作評分標準) 評量範圍為教師五年內之研究著作,研究著作之評分共分為五級: 一、A級:發表於SCI、EI (EDUCATIONAL INDEX)、SSCI、AHCI、MLA、 TSSCI及同等級之期刊論文且影響係數大於0.4,或本系自訂的A級 期刊(如附件一),評分50分。 二、B級:SCI、EI (EDUCATIONAL INDEX)、SSCI、AHCI、MLA、TSSCI 及同等級之期刊論文且影響係數大於0.1或本系自訂的B級期刊(如附 件一)之期刊論文,評分40分。 三、C級:發表於設有匿名評審制度的期刊(除A和B級外)或專書上之

台湾大学教授挺我国大陆

未来的希望在中国大陆 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颜元叔 打开天窗说亮话,中国的前途不在台湾(什么叫做“台湾经验”?可笑!),中国的前途不在港澳,不在海外华人,不在舔洋人后跟的学运民运小丑,中国的前途在中国大陆,在那13亿心含“鸦片战争”之耻,心含“八年抗战”之恨的中国人身上! 他们的衣衫褴褛地制造出原子弹、氢弹、中子弹,他们蹲茅坑却射出长征火箭和载人飞船,他们以捏泥巴的双手举破世界纪录,他们磨破屁股夺回整打的奥运金牌,他们重建唐山而成联合国颁奖之世界模范市……同胞们,他们为的是什么?没有别的:他们爱此“中华”,他们不能让“中华”再陨落! 为什么美国人那么爱美国,为什么日本人那么爱日本,为什么有些走向“世界公民”(可笑的痴梦!)的中国人就不爱中国?爱中国,不再只是口号,不再只是情绪,而是要像大陆50年,苦心孤诣胼手胝足,不仅流汗甚至流血地干,干,干!把大庆油田打出来,把北大荒垦出来,把葛洲坝拦江筑起来…… 难以屈指的各种建设,无数的建设,把中国建设起来,这才是爱中国!而中国已经被热爱了50年;她将继续被热爱,被那群建国者,真正的建国者,所热爱(我手边这部大陆编《新英汉辞典》,这部大陆版《辞源》,编得如此周全,印制如此精致,

细小的铅字用放大镜看都划划清晰,而且从来没有看到一个错字:我为他们的心血表现而发抖!而我们台湾,50年来,哪部英汉辞典不是翻译剪贴日作!惭愧哪,台湾经验!)。 他们一辈子吃了两辈子的苦 大陆上的人说,他们一辈子吃了两辈子的苦。痛心的话,悲痛的话,却也是令人肃然起敬的话。试问:不是一辈子吃两辈子的苦,一辈子怎得两辈子甚至三辈子四辈子的成就?50年前中国落后西方百年,50年后还落后10年20年(基础科学若干部门已与西方比肩,甚至超前)。 这不是一辈子吃两辈子苦成就的么?50年前中国参加奥运亦总是扛着零蛋回,50年后中国的奥运成绩已扬名世界。谁敢再说中国人是“东亚病夫”?这就是“吃两辈子苦”的成就! 我的老同学傅孝先留在大陆的姐姐,搞化学研究的高级科学家,52岁就死了,是活活地给研究工作累死的!累死,多值得的死!她不累死,千千万万的她与他不累死,中国科学怎么迎头赶上西方!怎么出人头地!“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建设文明文化也是要死人的??尤其是要“超英赶美”搞建设;而不“超英赶美”,永远跟在英美之后吃英美屁,中华怎么振兴,怎么出头? 所以,50年来,中国大陆是“炼狱”。什么是“炼狱”?就是经过火的洗礼,能够升入天堂。中国过去50年的苦难,是“炼狱”

中国文学史唐宋时期复习整理

中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 初唐四杰:初唐时期诗坛上出现的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四位杰出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在诗歌创作上,他们扩大了诗歌创作领域与题材,并把诗歌从宫廷引向市井,从京都引向边塞荒漠 王孟:唐代诗人王维、孟浩然的并称。二人都善用五言诗描写自然景物,诗歌艺术风格也相似 高岑:唐代诗人高适、岑参的并称。二人都长于写边塞诗,风格相似 温韦:温庭筠和韦庄,都是花间派的代表词人,故并称为“温韦”。但二人词风不尽相同。温词浓艳、缜密、含蓄;韦词清丽、疏淡、直率。 唐传奇:唐代文言小说,小说的内容、情节往往离奇曲折,故称之为传奇。唐传奇是文人有意识创作小说的开始,标志着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其代表作有《柳毅传》、《霍小玉传》、《莺莺传》等 花间派:后蜀赵崇祚编辑了一个词集,名为《花间集》,其中收录了十八位词人的五百余首词作,后人称其中的作家为“花间派”。该派继承了温庭筠的词风,重要词人有韦庄、欧阳炯等。词风多为浓艳香软,内容多为离别相思和男欢女爱 上官体:唐初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其特色为“绮错婉媚”。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重视诗的形式,追求诗的声辞之美,在唐诗发展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诗学李商隐,艺术特征是整饰典丽。代表作家有杨亿、刘筠等。“西昆”之名是因创始诸人在秘阁唱和诗集称《西昆酬唱集》 稼轩体:一种在宋代词坛别开生面,既慷慨豪放又温婉妩媚,以豪放悲壮为主导风格的词。代表人物是具有英雄气慨的词人辛弃疾,号稼轩 古文运动:是中国散文史上一次重要的文学革新运动。中唐时期,以韩愈、柳宗元等为代表,以儒学复古为号召,反对骈文,力倡古文,一改六朝以来文风之浮靡。主张文章要能够做到“文以明道”、“不平则鸣”、“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 新乐府运动:以白居易、元稹等为代表的一批诗人,有感于中唐以后藩镇割据、政治腐败等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要求改革政治,用诗歌宣传自己的主张。他们大量创作“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诗,以反映民瘼,讽谕时事,于是新乐府运动应运而生 诗文革新运动:一场推动宋代文学发展,使宋文、宋诗都能够自具面目而独树一帜的文学变革运动。代表人物有欧阳修以及他提携的王安石、曾巩和三苏,他们积极从事古文创作,甚至使诗歌创作领域出现了“以文为诗”的现象,确立了古文在散文领域的正宗地位 山水田园诗派:唐代诗歌流派,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以诗人王维、孟浩然为代表人物,因此也叫王孟诗派。其中的王维成就最高,能以画理通之于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边塞诗派:唐代诗歌流派。以诗人高适、岑参为代表人物,因此也叫高岑诗派。他们的诗歌诗风悲壮,格调雄浑。主要是描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离别、思乡、闺怨等。 韩孟诗派:中唐的诗歌创作流派,以韩愈为领袖,包括孟郊、李贺等。主张“不平则鸣”,

古希腊灵魂论授课老师徐学庸

古希臘靈魂論授課老師:徐學庸 I.目的 本課程的目的是介紹並檢視西洋古代哲學思想中psuchē(靈魂) 觀念的發展,及它與自我、感官及認知等觀念之間的關係。課程內容分為5部分:1) 荷馬的靈魂觀;2) 先蘇哲學家的靈魂觀;3) 柏拉圖的靈魂觀;4) 亞里斯多德論靈魂;5) 斯多葛學派的靈魂觀。 II.個別目的 修習本課程之後,學生應具備回答下列問題的能力: 1)簡述在荷馬史詩中與魂(或靈魂) 相關的概念。 2)說明赫拉克利圖斯如何將靈魂的概念安置在他的宇宙論中。 3)解釋德謨克利圖斯如何說明靈魂的本質及它對人的倫理生命的影響。 4)具批判性地敘述柏拉圖在《費多篇》(The Phaedo)中對靈魂不滅的論述。 5)說明柏拉圖在《理想國篇》中如何提出靈魂三分的概念及靈魂的狀態與 理型認知之間的關係。 6)解釋柏拉圖在《提邁歐斯篇》(The Timaeus) 中如何說明靈魂三分。 7)簡述亞里斯多德對之前的哲學家所提出的靈魂觀的批判,並說明他自己 對靈魂的區分。 8)說明亞里斯多德如何將他的靈魂觀安置在他的形質論中。 9)解釋斯多葛學派如何在它的宇宙論架構中說明靈魂的本質。 10)說明斯多葛學派的靈魂觀對其認識論及倫理思想的影響。 III.課程內容 1.導論及荷馬的靈魂觀 1.1課程簡介 1.2荷馬的靈魂觀:《伊里亞德》及《奧迪賽》 1.2.1心理面向 1.2.2生理面向 2. 先蘇哲學家的靈魂觀 2.1 概論

2.2 赫拉克利圖斯:靈魂與火 2.3 德謨克利圖斯:靈魂與原子 3. 柏拉圖的靈魂觀 3.1 柏拉圖《費多篇》對靈魂不滅的論證 3.2 論靈魂三分:《理想國篇》第四卷及《費德若斯篇》(The Phaedrus) 3.3 哲學家與理型的知識:《理想國篇》第五、六、七卷 3.4 靈魂不朽及神話:《理想國篇》第十卷 3.5 《提邁歐斯篇》中論世界魂與人的靈魂的關係及對靈魂三分的說明 4. 亞里斯多德論靈魂 4.1 亞里斯多德對前人思想的批判 4.2 靈魂的能力分類及本質:動物魂與植物魂 4.3 靈魂與感官知覺及認知的關係:理性魂 5. 斯多葛學派的靈魂觀 5.1 斯多葛學派的宇宙論 5.2 靈魂的本質 5.3 靈魂與認知及倫理行為的關係 IV. 參考書目 原典(哈佛大學Loeb Classical Library古代典籍系列有出版大部分下列書籍) 英文: Iliad and Odessey (any edition). R. Waterfield, The First Philosophers (Oxford, 2000). Plato, The Phaedo, The Republic, The Phaedrus and The Timaeus (any edition) Aristotle, De Anima (any edition) Long and Schofield, The Hellenistic Philosophers, 2 vols. (Cambridge, 1987). 中文: 羅念生及王煥生,《伊利亞特》(台北城邦,2000)。 陳中梅,《奧德賽》(南京譯林,2004)。 王曉朝,《柏拉圖全集》(台北左岸) 通論 A. W. H. Adkins, From the Many to the One (Ithaca, 1970). S. D. Sullivan, Psychological & Ethical Ideas: What Early Greeks Say (Brill, 1995). J. Annas, Hellenistic Philosophy of Mind (Berkeley, 1992). C. Gill, ‘In There a Concept of Person in Greek Philosophy’, in ibid. (ed.) S. Everson, 166-193.

(完整word版)中国文学史 第一卷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远古歌谣的特点: (1)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如《蜡辞》云:“土反其宅,水…”是一首农事祭歌。《弹歌》“断竹,续竹…”则反映的是原始人制作弹弓和狩猎的过程。 (2)字句简短、语言质朴、节奏明快。如《弹歌》中的语言古朴,有韵律。 (3)诗,乐,舞三者紧密结合。如《吕氏春秋·古乐》中有所反映。 2.神话: 神话是上古人类在幻想中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解释和战胜自然、战胜危害生命的一切敌人的愿望。 3.诗经,诗,诗三百: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诗经》这一名字是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才出现的,之前称为“诗三百“。《诗经》共有305篇,取其整数,称作“诗三百”。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反应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风:音乐曲调雅:朝廷正乐颂:宗庙祭祀之乐。《诗经》以赋、比、兴为主要表现手法。 4.风雅颂: (1)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2)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雅》共105篇,分为大雅和小雅,其中《大雅》31篇大多是西周初期的作品,《小雅》74篇大多是西周晚期的作品。大雅的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和地位低微者。 (3)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5.赋比兴: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相当于我们常用的排比修辞方法。 比: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做比喻,相当于我们常用的比喻修辞方法。 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多在诗歌的发端,相当于我们常用的象征修辞方法。 6.春秋笔法: (1)以一字寓褒贬,在严谨的措辞中表现出作者的爱憎。 (2)比如杀有罪为“诛”,杀无罪为“杀”,下杀上曰“弑”等。 (3)这种在史著中灌注强烈感情色彩的作法,为后代史传文学所继承。 7.楚辞:(若问骚题诗的含义只答第2点即可) ①、“楚辞”之名,始见于西汉武帝之时,当时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与“六经”并列。

金锁记

臺大文史哲學報第六十五期 2006年11月 頁151~182 臺灣大學文學院 〈金鎖記〉與《怨女》比較研究 郭 玉 雯? 摘 要 本文比較張愛玲早期中篇小說〈金鎖記〉與後來改為長篇《怨女》之間的差異。從人物塑造的角度而言,例如男主角三爺是否由〈金鎖記〉的正經謹慎變成《怨女》的卑鄙輕浮?還是像女主角一樣,只是更像現實界的人物而已?更圓型或典型?而人物的減少,曹㈦巧的女兒姜長安這個角色在《怨女》中消失了,其理由與影響為何?又從結構的角度而言,如果《怨女》是循環型的,則其所顯示之悲劇是否早已成為古今女性都不能輕易化解之宿命?更以風格的角度而言,《怨女》裏的時代背景描写增加許多,情節不那麼戲劇化,文字轉為平淡自然,如此是否更能顯露一種現代感? 關鍵詞:圓型 典型 循環型 戲劇化 95.06.20收稿,95.10.24通過刊登。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暨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152 臺大文史哲學報 二十世紀四○年代的中國小說家張愛玲(1920-1995),其早期創作於上海的小說(1943-1945)幾乎都在「鴛鴦蝴蝶派」的雜誌刊物上發表,1她也謙虛地以為自己作品屬於通俗小說,擺明著「賣文為生」的職業作家立場。2一直到一九六一年,夏志清在《中國現代小說史》裏以專章討論她,並說:「張愛玲該是今日中國最優秀最重要的作家」,3方才奠定了她於現代小說史上的明確地位。夏在文章裏特別提到〈金鎖記〉:「這是中國從古以來最偉大的中篇小說。這篇小說的敘事方法和文章風格很明顯的受了中國舊小說的影響。但是中國舊小說可能任意道來,隨隨便便,不夠謹嚴。〈金鎖記〉的道德意義和心理描寫,卻極盡深刻之能事。從這點看來,作者還是受西洋小說的影響為多。」4其實,中西文學的資源皆融會於張敏銳善感的心靈裏,〈金鎖記〉確為佳例。比起五四新文學的知識分子作家傾向學習西洋近代小說,與鴛鴦蝴蝶派之被視為「舊小說」――在許多小說史上甚至不能列屬於現代,張的小說是亦雅亦俗、中西兼具,或者就是世界的。 一九四九年後她留在上海,想嘗試一下繼續創作通俗小說的可能,可惜在共黨革命與統治之下,都市的世俗空間已被掃蕩殆盡。一九五二年,她終究離開賴以創作的空間――上海,在香港留待三年之後轉往美國。在港期間,她應美國新聞處之邀,以英文創作《秧歌》(後來再自譯成中文),並以中文創作《赤地之戀》(後來再自譯成英文),換言之,她是當代中英文俱佳的少數作家之一,而且讓讀者不會感覺到翻譯的痕跡。這位早熟的才女想和林語堂一樣,在美國以英文創作西方之通俗小說,第一本就是依仿自己中篇小說〈金鎖記〉主要人物故事所寫的長篇小說《怨女》。根據殷允芃的訪談,「一個作家,如果一味模仿自己早期成名的作品,她(張愛玲)覺得,是件很悲哀的事。譬如海明威的晚年作品,她說,漫畫似的,竟像是對以前的一種諷刺。」5可見她並不喜歡「模仿」自己早期成名的作品,然而她畢竟也完成了平生唯一將中篇改寫為長篇小說之事,此中到底有多少心理掙扎可堪探索?已有不少評者注意及 1 這些早期小說後來收在名為《傳奇》(1944)的集子裏。增訂本在一九四七年出版, 一九五四年由香港天風書店改以《張愛玲短篇小說集》再版。 2 「苦雖苦一點,我喜歡我的職業。『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從前的文人是靠 著統治階級吃飯的,現在情形略有不同,我很高興我的衣食父母不是『帝王家』而是買雜誌的大眾。」見氏著,〈童言無忌〉,《流言》(臺北:皇冠,1973),頁10。 3 見氏著,劉紹銘等譯,《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友聯,1979),頁335。 4 同前註,頁343。 5 見〈訪張愛玲女士〉,收錄於《華麗與蒼涼――張愛玲紀念文集》(臺北:皇冠,1995), 頁159。

全台湾大学专业学测排名

國立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72級分 國立清華大學(電機工程學系):70級分 國立交通大學(電機與控制工程學系):69級分 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69級分 國立中央大學(電機工程學系):63級分 國立中興大學(電機工程學系):63級分 國立中山大學(電機工程學系):63級分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8級分 國立高雄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8級分 國立中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7級分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7級分 國立宜蘭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5級分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5級分 大同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4級分 國立聯合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4級分 國立東華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3級分 中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3級分 元智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3級分 逢甲大學(電機工程學系):51級分 淡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48級分 中國文化大學(電機工程學系):45級分 大葉大學(電機工程學系):42級分 中華大學(電機工程學系):41級分 義守大學(電機工程學系):41級分 全台灣(機械工程系)大學排名.學測最低錄取總級分數 國立台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68級分 國立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系):66級分 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66級分 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65級分 國立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光機電工程組):63級分 國立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先進材料與精密製造組):63級分國立中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62級分 國立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學系-設計與分析組):60級分 國立中山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59級分 國立中興大學(機械工程學系):59級分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56級分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機械工程學系):55級分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輪機工程系-動力工程組):54級分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輪機工程系-能源應用組):53級分 元智大學(機械工程學系):52級分 大同大學(機械工程學系-電子機械組):51級分 淡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51級分 大同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精密機械組):50級分 中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49級分 國立聯合大學(機械工程學系):47級分 逢甲大學(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學系):45級分 中國文化大學(機械工程學系):45級分 大葉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44級分 中華大學(機械工程學系):43級分 華梵大學(機械工程學系):43級分 義守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41級分

中国文学史填空题上古代文学史考研资料

中国文学史填空题整理(上)古代文学史考研资料 1~3章 目录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神话 第二章《诗经》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第五章屈原与《楚辞》 第二编秦汉文学绪论 第一章秦汉政论散文 第二章汉代辞赋 第三章秦汉叙事散文 第四章两汉乐府诗 第五章东汉文人诗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第二章两晋诗坛 第三章陶渊明 第四章南北朝民歌 第五章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第六章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第七章庾信与南朝诗风的北渐 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律赋、骈文与散文 第九章魏晋南北朝小说 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 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着作是。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

3、中国着名的四大神话是、、和,它保存在中。 4、古代祭祀时,以歌舞娱神的角色称为 5、“女娲补天”这则神话出自( )。 第二章《诗经》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年间的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或连其诗篇数称,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的“雅”分和,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和篇作品,共40篇。 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和。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毛诗正义》是西汉传,东汉笺,唐疏。《诗集传》是南宋注的。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 和。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它们和、、合称为诗之“六义”。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是“”,“”,“”。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 为、、、和 5篇。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1、我国散文最早的源头是。

中国文学史元明清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台阁体 指明初永乐、弘治年间在上层官僚中形成的一种诗风。以其主要代表“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都是台阁重臣而得名。“三杨”在明初均以大学士辅政,其诗文多应制、题赠、颂圣内容,貌似雍容典雅,安闲和易,实则陈陈相因,空虚浮泛,在诗坛影响极坏。 茶陵派 指明前期成化、弘治年间以湖广茶陵人李东阳为首的一个诗歌流派。其成员有谢铎、张泰、邵宝等人。他们做诗强调宗唐法杜,着眼于音调、法度,具有从“台阁体”向“前后七子”转化时期的过渡特点。 公安派 是晚明时期受李贽影响而出现的一个反复古的文学流派,因其代表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三人是湖北公安人而得名。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反对艰深古奥,诘屈聱牙。表现了一定的变古创新精神。艺术上多能流露个性,清新洒脱,意达词畅。但也有境界狭窄、俚俗空疏的流弊。 梅村体:吴伟业的诗体风格。以明清易代的史实为题材,反映社会变故,感慨朝代兴亡;吸取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元稹《连昌宫词》等歌行写法,侧重叙事写人,辅以初唐四杰的采藻缤纷,晚唐温、李的风情韵致及明代传奇曲折变化的戏剧性。代表作《圆圆曲》《永和宫词》等。 竟陵派 是继公安派之后,以湖北竟陵人钟惺、谭元春为首的一个文学流派。他们在反复古、重性灵上与公安派一致,但他们不满公安派鄙俚、轻率、浅露的流弊,主张“引古

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即通过乞灵于古人,达到一种“灵”而“厚”的创作境界。因此表现出“幽深孤峭”的风格。显示了激进活跃精神的衰落。 唐宋派 是嘉靖年间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一个散文复古流派。他们对前后七子“文必秦汉”的提法不满,极力推崇唐宋文风,强调自然流畅、直抒胸臆、反对艰深为文、模拟剽窃,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前后七子的复古论调,对晚明“公安派”、清中叶“桐城派”都有重大启迪和影响。 “神韵说” “神韵”即风神韵味,王士祯极赏唐司空图《诗品》“冲淡”、“自然”、“清奇”和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妙悟”、“兴趣”之说,提倡“兴会”“神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要求诗歌有幽静淡远境界和含蓄隽永语言。 格调说”: 沈德潜的诗论。强调写诗须讨究格律声调:“诗贵性情,亦须论法”。要写得含蓄、蕴藉、委婉,“温柔敦厚”“怨而不怒”;讲究格律、声韵,重视体式,提倡学古,但反对拟古。 “肌理说” 翁方纲的论诗主张。认为“为诗必以肌理为准”。“义理之理,即文理之理,即肌理之理也”。他把思想意义(义理)与组织结构(文理)、学问材料(肌理)统一起来,认为作诗不在力求神韵,不在死守格调,也不在空谈性情,而在读书,有学问,有方法。把诗歌引向“考据入诗”的故纸堆,成了令人生厌的学问诗。 “浙西词派”:清初以朱彝尊为首的词派。以姜夔、张炎为宗,主张以雅正矫显露,要求“字琢句炼,归于醇雅”,具古雅峭拔格调,疏淡清远意境,严谨和谐音律。阳湖派:以恽敬、张惠言为代表,是“桐城派”的分支。古文理论与“桐城派”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题目试论古文字中异体字之成因 英文题目On the Cause of the Variants in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学生姓名:龙艳华 学号:08344109 专业:汉语言文学 系别:文法系 指导教师:赵勤职称:副教授 二零一一年十月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试论古文字中异体字之成因 学院:长江学院系:文法系专业:汉语言文学 姓名:龙艳华班級: 083441 学号: 08344109 指导教师:赵勤 1、课题研究的意义、国内外有关本课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课题研究意义:异体字问题一直是我国文字学术界比较重视的课题。从文字出现并成系统之时起,异体字就出现并为文字研究者重视着。自《汉书?艺文志?六艺略?小学类》中提及:“《史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当孔氏壁中古文异体。”到段玉裁作注《说文解字》时提到:“脃”、“膬”盖本一字异体,《篇》、《韵》皆云膬同脃。再到建国後颁布的几期异体字整理表,无不体现着文字学界研究者对异体字的重视。然而,在拥有众多大家研究的异体字领域却有一个关注较少的的方面——古文字中的异体字之成因。因而,对于古文字中异体字之成因的研究具有完整文字学领域的作用。然,因古文字中异体字之成因涉及的范围比较特殊、面比较广;理论研究的深度尚待拓展延伸;且研究成果有助于音韵和训诂两门学科的发展,故对其研究有很强的现实性和迫切性。此外,对于古文字中异体字成因的研究能够极大、完整地再现古老汉字的历史演变过程;能够更好地让国人了解汉字承载历史文化;能够让世界知道优秀汉字文化的内涵。所以,对于古文字中异体字成因的研究意义重大。 国内外有关本课题的研究动态:对于异体字成因的研究在国内外是比较多的,然而在古文字范畴内的研究却不多见。在国内关于异体字的研究多半是处在古文字范畴外的,即通常为隶变後至今的汉字。虽亦有对古文字中异体字研究的文著,但多半是比较零星未成体系的文论,或是夹杂于些许其它方面的文字研究论著之中,或是应用于大型的专门性的字典辞书研究里。而具体对古文字中异体字成因的研究亟需以完整的,有理论体系的思想来指导。在国外关于古文字中异体字成因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除韩国和日本有部分汉字研究者会在一些研究古文字的著作中提到异体字成因外,几乎没有其他国家的文字研究者涉及这一领域。而在这两个国家的那些有关古文字中异体字成因的研究中,多半是停留在对

中国文学史讲义

中国文学史(上) “文”的意义:甲骨文中的“文”(人胸前之花纹) 第一编先秦文学 公元前5000年——前21世纪:传说时代 前21世纪——前17世纪:夏朝 前16世纪——前11世纪:商朝 前11世纪——前256年:周朝 其中:前11世纪——前770年:西周 前770年——前256年:东周 其中:前770年——前476年:春秋 前475年——前220年:战国 时代特征 商朝:鬼神崇拜的时代 周朝:理性时代。敬礼重德。“郁郁乎文哉”,中和之美。怨而不怒,哀而不伤。 春秋:和谐典雅,温柔敦厚 战国:纵横捭阖,富于激情,尖锐深刻 第一章神话 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神话自然神话 神话的意义:凝聚先民,共同的图腾,共同的信仰和祖先崇拜,曲折地反映历史 文艺的起源意义:诗乐舞合一,巫术祭祀仪式(屈原作品) 在文学史上的影响:《红楼梦》,孙悟空,铜头铁臂,聊斋中的鬼狐,《封神演义》,《镜花缘》 第二章《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收集了周初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今文三家诗:鲁、齐、韩;古文:毛诗 “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乐歌; “雅”是周王朝京畿地区的乐歌; “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的意义:反映婚姻爱情表现战争徭役咏叹农业生产表现日常生活(燕飨)抨击现实政治叙述部族历史祭祀时祈福禳灾 《诗经》的艺术特点: 一、赋比兴

二、四言为主,重章叠句,节奏鲜明短促 三、用字精妙,词汇丰富,修辞手法多样 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 《尚书》与《春秋》: 《尚书》:商周记言史料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比较可靠的作品从《商书·盘庚》开始。 《尚书》的文学意义: 一、虽主以“记言”,却已具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样表达方式。 二、文字古奥艰深。 三、文风质直古朴,不事藻饰。 四、是“记言”之祖,且结构完整、独立成篇,在文体上对后世散文有一定的影响。 《春秋》:本是周王朝和各诸侯国历史的通称,后特指经过孔子修订的鲁国的编年史。它记载了自鲁哀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722-前481)的历史,对这一时期的史事作了简洁的大纲式的叙述。 《春秋》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一、是我国记事文之祖,并开创了编年体的史书体例。 二、叙事简要洁净、平实含蓄。 三、其经学的地位和鲜明的思想倾向性及简练严谨的笔法,对后世文、史学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左传》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相传《左传》为传述《春秋》而作,相传作者是左丘明。《左传》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722),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468),基本与《春秋》重合。 进步之处: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并站在儒家立场上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作出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道德伦理评价,为人们提供历史的借鉴。 文学史上的意义:语言上“文典而美”,“语博而奥”。 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国语》 《国语》是一部国别史,全书二十一卷,是各国史料的汇编。成书约在战国初年。主要反映了儒家崇礼重民等观念。以记言为主,所记多为朝聘、飨宴、讽谏、辩诘、应对之辞。因此逻辑缜密。另外又收录了大量当时口语,又有生动活泼之趣。 《战国策》

中国文学史第三卷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史第三卷期末复习资料 一、宋代文学: 宋词繁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宋词的繁荣与宋代特殊的时代背景和词的文体特点有密切的关系。词产生于民间,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娱乐色彩。宋代由于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文官享受的待遇非常优厚。宋太祖在“杯酒释兵权”时,就公开鼓励大臣们“多买歌儿舞女”。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于是整个社会形成了竞相追求享乐的风气。又由于宋代(特别是北宋)社会相对安定,政局相对稳定。词这种带着浓厚的娱乐色彩,几乎没有传统的政治、道德负荷的文学形式,在宋代终于找到了最为适宜的生长环境,所以便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发展起来了。 二、宋初三体: 一以当时的一些达官贵人如徐铉、李昉等为代表,以白居易为师,诗风平易浅俗,是当时的主流诗歌,此为白体诗。一以稍后的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代表,以李商隐为师,辞藻华丽,讲究用典,是白体之后的诗坛主流,此为西昆体。一以魏野、林逋等隐士为代表,以贾岛、姚合为师,多用白描手法写隐逸生活,诗风清苦,此为晚唐体。 晚唐体:宋初模仿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常把贾岛、姚合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代表诗人有林逋,内容多写幽清净穆山林景色,枯寂淡泊隐逸生活,艺术上学习贾岛、姚合的“苦吟”精神,特别注重字句声律的雕琢推敲。 西昆体: 1. 以杨亿等人为代表的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它有广狭二义,狭义的西昆体单指其近体律诗,广义的西昆体兼指其四六文。 2. “西昆”因宋初馆阁文臣唱和的诗集《西昆酬唱集》而得名。取玉山、册府之意 3. 代表作家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题材范围狭窄,集中于咏史、咏物与流连光景。 4. 作诗宗主李义山,多用近体诗尤其是七律,讲究辞采,以偶丽为工,强调用典故,语言华美,风格典丽细密,好用事,以表现才学和工力。 三、“三影”——张先 “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 “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归朝欢》) “柔柳摇摆,堕轻絮无影”(《剪牡丹》) 四、柳永词的新变 (一)创制和推动慢词艺术的发展是柳永对词特殊的贡献: 1.因柳永大量地创作慢词,宋词乃始由小令阶段渐进入慢词时期。为长调慢曲作词,柳永属第一人,他是慢词体制的开创者。 2.柳永慢词多用新调,小令是为旧声(清乐)而写的,慢词是为新声(俗乐)而写的。柳永的创体之功是基于他的创调,宋词中有100多个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 (二)对题材的开拓: 1.他写了许多描写都市繁华生活的词,写都市风貌,都市生活风俗与反映尽享太平的市民思想为主。如《望海潮》歌咏杭州的山水风物,反映了宋代社会太平时期城市经济的繁荣景象,及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这在词的题材方面是一大开拓。 2.歌妓词,写与歌妓来往,这些词虽不乏秦楼楚馆的放荡和情欲的赤裸裸宣泄,更多带有才子佳人恋爱的情调而求灵与肉的统一。柳永的笔下充分表现对歌女们的温柔多情的理解和大胆表现她们的情感,这种写法,开了市民文学的先声。 (三)以赋为词:柳永把赋体笔法引进词里来,增加了词的叙事因素,将铺排式的叙事与白描式的写景结合起来。如《雨霖铃》创造了情景递近的铺叙模式,在铺叙中,将叙事、写景、抒情适当安排,传达作者复杂的内心情感。 (四)雅俗并存:

清末学人的求道心态

清末学人的求道心态 吴展良 中国近现代学术及思想史的核心动力与基本性格为何,是一个了解这时代学术与文化活动的关键问题。对于此问题最有影响的说法,为美国史华兹博士透过严复(1854-1921)研究所建立的学说。史华兹博士细腻而完整地追溯严复一生学术与思想的发展,认为严复一生的终极追求在于向西方寻求富强之道以解除中国的苦难。1这个说法不仅成为严复研究的典范,并深刻影响学者对于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史的诠释。然而此说实有根本性的问题,应当大幅修正。其主要关键在于,史华兹未能认识「中国传统的学术性格」以及「中国传统的世界观与思维方式」对于严复的决定性影响。身为一个外国学者,又偏重严复对西方的反应,史华兹不仅不能真切地解读严复所受到儒、道、释等传统的影响,并且大大低估了儒道两家传统的深度与力量。其原因一则在于史华兹的「西方中心主义」使其关切点偏重于严复如何面对西方,而不能真正深入被研究者的主体特性;二则在于史华兹对于中国传统思想其实缺乏真切的认识。2因为对于被研究者的主体性认识不足,他误判了严复的学术与思想性格、生平志业乃至中心思想,仅将严复当作一个追求「富强之所以然」的人。事实上全世界的非西方文明在接触到现代西方时,虽然都或多或少地羡慕乃至追求西方的富强。然而各文化受其文化传统与政治、经济、社会状况的影响,对于西方的反应却非常不同。这种差异性,岂能用「追求富强」一观念来涵盖?文化浅演的民族固然容易只注意并全心拥抱西方式的富强;然而回教、印度教、佛教等文化悠久的国家,其保存宗教与文化主体性的考虑往往重于追求西方式的富强。3近现代的中国人虽然较能接受西方式的富强,然而在其与西方互动的过程中,岂能不受自身数千年学术与文化传统的影响?其所追寻的道路,又岂能不顾种种复杂难解且往往为中国所独具的现实问题,而一以西方的真理为依皈?换言之,史华兹的「追求富强」与「皈依西方」 1Benjamin Schwartz, In Search of Wealth and Power:Yen Fu and the West(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2他始终将道家思想与严复论道的部分当作「神秘主义」便是一个明证。Schwartz, In Search of Wealth and Power, 210, 236; Benjamin Schwartz, 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Cambridge, Mass.: Belknap Press, 1985), Chap.6. 3史华兹完全忽略这一点,反而特别指出严复所追求的所谓富强及其背后普罗米修斯精神,是非西方世界面对西方时的一种普遍向往。这真是一种典型的「西方中心主义」思维。Schwartz, In Search of Wealth and Power, 242-2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