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应试技巧与策略

高考化学应试技巧与策略
高考化学应试技巧与策略

高考化学应试技巧与策略

芦溪中学2007级高三化学备课组

高考应试是同学们知识和能力的竟争,也是心理素质、解题策略与技巧的竞争。为了尽可能减少非知识性因素而失分,建议同学们从如下四个方面来备考:

一.树立信心,克服怯场

信心是成功的一半,没有信心就没有希望,信心不足就会临场心慌意乱,影响自已应有水平的发挥。所以拿到试卷后先粗略看一遍试题,做到心中有数,对试题的难易不必介意。从整体来看:我难你也难,你易我也易。纵观过去的高考题,多数题目并不比平时练习的题目难,也并不都是新题,有好多题目都是我们平时练习过的知识或熟题略加改造而成,如果平时训练的题目多数都会做,那么要坚信高考你也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二.合理把握时间,尽量延长有效时间

高考题的卷面编排一般是以送分题开始,逐渐增大难度,但难易题目也可能是波浪形布局,最难的题目不一定在最后。这也是对同学们能力品质的考查,只有处变不惊、遇难不乱,科学灵活地运筹时间,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多做题多得分。应做到如下两点:

1.遇难而过(一般看2-3次还不知道什么意思),等会做的题目做完后再回头思考。有时也会对平时很熟的知识,因一时难以想起而突然卡壳,此时不要急于求成,要暂时放过也许在做完后面的题后突然从记忆中冒出来。否则会越想越急,越急越记不起来,最后因小失大。

2.对于"选择"、"填空"两种题型里涉及的计算问题,其中多有巧解、妙算,注意广开思路,少走弯路,少做无用功,以增加有效时间。

一般来讲,做选择题(理综)控制在40-55分钟,根据平时自已出错率的高低合理安排,不可太快(少于40分钟),这样出错率较高,也不可太慢(60分钟以上),影响第二卷的解题。解答第二卷控制在100分钟左右。

三、尽量减少失误,力争多得分数

纵观历次考试,因失误而失去的分数平均在5--10分左右,有的甚至更多,若能克服失误,在有效的时间内把能得分的题全部拿下,从化学学科来说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注意:

(一)审题

1. 审“题型”:审“题型”是指要看清题目属于辨析概念类型的还是计算类型的,属于考查物质性质的,还是考查实验操作的等等.审清题目的类型对于解题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类型的题处理的方法和思路不太一样,只有审清题目类型才能按照合理的解题思路处理, 2 .审“关键字”:关键字往往是解题的切入口,解题的核心信息,关键字可以在题干中,也可以在问题中,一个题干下的问题可能是连续的,也可能是独立的.常见化学题中的关键字有:过量,少量,无色.酸性(碱性), 酸性的无色透明溶液,PH=0的溶液,水电离出的

C(OH-)=10-14mol/L的溶液,短周期,长时间.小心加热,加热并灼烧,流动的水等等,对同分异构体的限制条件更应该注意,如:分子式为C8H8O2含有苯环且有两个对位取代基的异构体"含

- 1 -

有苯环且有两个对位取代基"就是这一问的关键字,

3.审“题要求”:题目往往对表达有特定的要求,例如:写"分子式"电子式"结构简式""元素符号""名称"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数学表达式""现象""目的","变大,变小,不变""递增,递减"这些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必须按题目的要求答题.

4.审“突破口”:常见的解题突破口有:特殊结构,特殊的化学性质,特殊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特殊反应形式,有催化剂参与的无机反应,应用数据的推断,框图推断中重复出现的物质等等,

5.审“有效数字”:三个依据:①使用仪器的精度如天平(0.1g),量筒(大于或等于0.1mL)滴定管(0.01ml)PH试纸(整数)等.②试题所给数据的处理,例如"称取样品4.80g根据试题

所给数字进行合理的计算,最后要保留相应的有效数字 .③题目的明确要求,例如,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就按照试题的要求去保留

(二)第Ⅱ卷答题规范要求

从去年高考阅卷的要求同学们在答题的时候要注意下列问题

1.关于方程式的书写:①化学方程式未配平,分子式写错了不给分②未写反应条件或部分条件未写扣1分,其中催化剂写成"催"或者写成错别字都扣1分,"浓硫酸"写成"稀硫酸"扣1分.③未标箭头扣1分, ④化学方程式中的连接号如"单箭头,等号,可逆号"不.按要求写扣1分,其中无机反应,电极电极反应都必须用“等号”连接;有机反应一般都用“单箭头”连接;酯化反应,盐类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用“可逆符号”连接.⑤有机反应少写物质(水等)会造成该空不得分.有机反应写物质的结构简式(体现管能团)

2.关于答题要求的评分,①重要术语写错别字不给分, 脂与酯、铵与氨、坩与甘、蘸与粘、蓝与兰、褪与退、溶与熔、戊与戌、催与崔、苯与笨、层与成等。 2,不按答题要求答题不给分,如将结构简式写成结构式,名称,化学式

3.按题目的要求答题;明确题目要求是写化学式还是写名称.写离子方程式还是写化学方程式.是写化学式还是电子式,是从大到小还是从小到大.是变大还增大.是弟增还是递减

4.化学用语书写的规范;比如元素符号,单位的书写学生喜欢用英文字母书写,字母该“小写”写成“大写”该“大写”写成“小写”,将英文字母和化学元素符号混用,在答题时必须要有化学学科意识,按化学教材上的要求书写.

5.当答案不唯一或有多种选择时.以最常见的方式作答,能用具体物质作答的要用具体物质作答.表达更准确.

6.有机物官能团的书写,羟基,醛基,羧基,硝基在不同位置的书写方法,苯环的书写按规范要求

7.语言描述的规范性;要准确, 抓点,少废话.废话越多问题就容易产生,如出现多种答案时,以最常见的方式答题.

- 2 -

第一部份回归复习指导

按考试说明要求(专题复习前面的要求),认真研读并熟悉课本中各考点知识,每看完一部分要适当练习一些习题,练习按前阶段复习中专题复习和优化探究等资料中相应部分的错题为主,并结合方法指导进一步熟悉审题技巧、应试策略。在研读教材时应注意以下问题:①记忆各物质的性质、用途,要能用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来表示,加强对易错物质电子式的记忆。②同类知识要进行归纳,例如常见的漂白性物质、常见强氧化剂、强还原性物质、黑色固体、常温下为气体或液体的单质、有色气体、A2B2型、AB3型、AB4型等化合物(即常见的物质空间结构,如平面型、直线型、正四面体型、三角锥型)。③元素化合物部分记代表物性质,同主族、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基本理论知识注意理解原理、结构模型,有机化学熟记各官能团性质及转化。④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家庭实验、选学等内容要去阅读,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⑤注意纠错本的使用,以前做错了的题的校正。

二、内容及课时按排

㈠基本理论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 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1

电离平衡:1 盐类水解:1

电化学:1 晶体类型与性质:1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1 离子反应(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书写判断)与氧化还原反应:1

㈡元素化合物

碱金属及镁铝铁:2 氮族元素:1

卤素、硫及其化合物、硫酸工业、硅及硅酸盐:2

㈢有机化学:2

烷、烯、炔、苯及其同系物,卤代烃、醇、醛、酸、酯、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纤维素、淀粉的结构特点、通式、官能团、化学性质等,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水解反应、消去反应、酯化反应、加聚反应、缩聚反应

㈣实验基本操作按练习册要求。同时注意课本上的演示实验

另外:1、七主族元素符号及名称2、放电顺序(阴极、阳极、正负极等)3、溶解性表4、常见强酸、强碱、弱酸5、原子晶体:金刚石、硅、氧化硅等6、特殊物质的空间结构:金刚石、甲烷、干冰、水、NaCl、CsCl、石墨等.

- 3 -

第二部分选择题方法指导

一、解好选择题的基本要求:

解选择题的一般步骤是:阅读一理解一分析一推理一选择一验证。

解好选择题的“三要三忌”是指:

1 .要认真审题,忌疏忽大意。选择题给出了多个备选答案,既有一定的提示性,又可能产生相当的迷惑性,因此解选择题比解答其他题要更重视审题。审题大意,急于求成,思维混乱,考虑不周是同学们解题时出现的通病。实质上是观察能力欠缺在做习题和考试时的表现。审题首先是读题,(也包括读题首的文字,如“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等说明。)认真地,有时甚至需要反复地读题,充分注意关键词,推敲、领会题意,排除干扰。既不可掉以轻心,忽视细节和词语的含意,也不可凭思维定势曲解题意。如在选择“不存在丁达尔现象的分散系”时,就不能把其中的“水”选入,因其不是分散系。

2 .要灵活变通,忌墨守成规。选择题本身的特点就是灵活,选择题解法的最大特点也在灵活。特别是解一些与数字有关的计算或半定量判断的题更是如此。高考答卷统计中反映出很多学生存在不能突破思维定势的现象,只记住平时练过的解题套路,不能根据题设情境独立思考创意解法,结果要不就是大费周折,要不就是落人“陷阱”。因此在解题过程中,通过审题,弄清题意要求后,不妨对自己将要采取的解题方法“存疑”一下,斟酌一下,想一想有什么“巧妙”的方法吗?这样就可能在调用信息、使用信息、重组信息以解决问题方面得到训练,从而在考试中容易做到灵活变通,事半功倍。

3 .要穷追到底,忌小胜即止。当找到一个选项后,大家对其他选项的考察积极性往往会大大降低,从而造成错选或漏选。因而同学们应提醒自己,认真考察完所有备选项,不可功亏一签。

二.常见方法

㈠.直接法

【例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B

(A)FeCl2溶液中通入氯气:Fe2+ +Cl2 = Fe3+ +2Cl—

(B)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 +OH— +HCO3— = CaCO3↓+H2O

(C)FeS固体放入稀硝酸溶液中:FeS +2H+ = Fe2+ +H2S↑

(D)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4OH— = AlO2— +2H2O

【点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高考化学中的一个常考点。根据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及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规则对各个备选答案进行一一分析,即可全面作答。(A)中质量守恒,但电荷不守恒;(C)中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其产物应为Fe3+、S、NO和水,其离子方程式与事实不符;(D)中氨水碱性比较弱,不可能和Al3+反应生成AlO2—,它们的反应产物应为氢氧化铝,因此该离子方程式也与事实不符。

【规律总结】根据题干所给的信息,直接求出答案,然后再跟选项比较找出正确选项。

【巩固】

1.用高铁酸钠(Na2FeO4)对河湖水消毒是城市饮水处理的新技术。已知反应:

Fe2O3+3Na2O2==== 2 Na2FeO4+Na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Na2FeO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3 molNa2O2发生反应,有12mol电子转移

D.在Na2FeO4中Fe为+4价,具有强氧化性,能消毒杀菌

2. 在一定体积pH=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4溶液,当

- 4 -

溶液中的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11。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等于Ba(OH)2溶液与

Na2SO4溶液的体积之和,则Ba(OH)2溶液与Na2SO4溶液的体积比是( A )

A.1:9 B.1:1 C.1:2 D.1:4

3.在一支25 mL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0.lmol·L-1 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 mL的刻度处

...,

若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放入

....烧杯中,然后以0.lmol·L-1 NaOH 溶液进行中和.则所需NaOH 溶液的体积 A

A.大于20 mL B.小于20 mL C.等于20 mL D.等于5 Ml

4.为研究金属腐蚀的条件和速率,某课外小组学生用金属丝将三根大小相同的铁钉分别固定在图示的三个装置中,再放置于玻璃钟罩里保存一星期后,下列对实验结束时现象描述

不正确的是(

B )

A.装置Ⅰ左侧的液面一定会上升B.左侧液面装置Ⅰ比装置Ⅱ的低

C.装置Ⅱ中的铁钉腐蚀最严重D.装置Ⅲ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

5.有3份等质量的小苏打,第1份直接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第2份首先加热,使其部分分解后,再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第3份首先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后,再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消耗盐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和V3,则V1、V2和V3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C

A、V1>V2>V3

B、V2>V3>V1

C、V1=V2=V3

D、V1>V3>V2

6.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酯类且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有

()

A.3种 B.4种C.5种D.6种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加热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O2固体混合物,并在300℃的灼烧至恒重,剩余固体为纯净物

B.将混有少量CO2的CO通过足量Na2O2,并不断用电火花点燃,则最后CO会消耗完且无气体剩余

C.用加热的方法可除去KCl溶液中的Fe3+,证明Fe3+的水解是吸热的

D.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若水温下降,则证明硝酸铵水解是吸热的

㈡. 筛选法(排除法)

【例1】在pH=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H4+、Mg2+、SO42—、Cl—(B)Ba2+、 K+、OH—、NO3—

(C)Al3+、Cu2+、SO42—、Cl— (D) Na+、Ca2+、Cl—、AlO2—

【点拔】

离子共存题是高考题的常考点之一。本题有两个限定条件,一是pH=1,表明溶液为强酸性

..溶液,二是无色

..溶液。按此两个条件再加上离子是否共存对各个选项进行逐项分析。

- 5 -

- 6 -

(A )组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且为无色,符合题意;(B )组离子为无色,可以共

存,但其中的OH —与H +不能共存,应予排除;(C )组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其中

的Cu 2+ 在水溶液中显蓝色,也应排除;(D)组离子中AlO 2—在酸性条件下会迅速反应而不能

共存,也应排除。

【例2】水的状态除了气、液和固态外,还有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65K

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无固定形状、不存在晶体结构,且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

有关玻璃态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水由液态变玻璃态,体积缩小 (B )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膨胀

(C )玻璃态是水的一种特殊状态 (D )玻璃态水是分子晶体

【点拔】本题是一个信息给予题,读懂信息是解题的关键。由题给信息知,玻璃态水

的“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表明水由液态变玻璃态其体积不变;此外,“玻璃态

水无固定形状,不存在晶体结构”,因而答案(A )(B )(D )错误,

【规律总结】又称排除法或淘汰法。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要求,将选项中不合题意

的答案,逐个排除,加以淘汰,剩下来的就是正确答案。

【巩固】

1.在一定温度下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②气体的总

物质的量;③混合气体的密度;④B 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时,能表明可逆反应A(s)+2B(g)C(g)+D(g)已达平衡的是 B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只有④.

2.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有关。

下列各组物质: ①Cu 与HNO 3溶液 ②Cu 与FeCl 3溶液 ③Zn 与H 2SO 4溶液④Fe 与

HCl 溶液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反应的是A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③④ 3. 从海水中提取镁,正确的方法是 ( D ) A .海水 Mg(OH)2 Mg B .海水 MgCl 2溶液 MgCl 2晶体 Mg C .海水 Mg(OH)2 MgO Mg D .海水 Mg(OH)2 MgCl 2溶液 MgCl 2晶体 Mg

㈢. 估算法

很多选择型计算题不必作准确计算而是通过估算或推理得到结果。估算是以统摄思维看事

件的可能性、看事物的发展趋势、估计可能的范围,从而确定选项。根据估算的依据,可

以分变化变化趋势分析法、平均值法等多种。

[例71】 甲、乙两种化合物都只含X 、Y 两种元素,甲、乙中X 元素的百分含量分

别为30.4%和25.9 %。若已知甲的分子式是XY 2,则乙的分子式只可能是

A . XY

B .X 2Y

C .X 2Y 3

D .X 2Y 5

〔解析」甲分子中原子数之比N(X):N(Y) = 1:2 ,乙分子中含x 元素小于甲,故可估算

出乙分子中应该有关系:N(x):N(Y) < 1:2 ,只有D 选项中N(X):N (Y) = 1:2.5 符合题

意。答案为D

HCl 电解 石灰乳 灼烧 电解 HCl 电解 石灰乳

[例2]在体积为vL 的干燥烧瓶中用排空气法充入NH3后,测得烧瓶中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0,以此气体进行喷泉实验,当喷泉停止后,进人烧瓶中的液体体积是()

A .v/4 B. v/2 C.3v/4 D .无法确定

解析;假设氨和空气以等体积混合时,平均式量为23,现平均式量为20,所以混合气中v(NH3)>V/2 ,排除A.B.D,答案为C 。

㈣.特殊值参照法

有一类选择型计算题是求解可能值的范围或通过可能值的范围计算而确定选项。确定数值范围一般要有特殊点的值作边界,如平均值、相对值、恰好反应的值等等。挖掘特殊值和应用特殊值的技能就是解这部分题的关键。

【例1】某两种金属的混合物30g,投人足量盐酸中,产生11.2L 的氢气(标准状况),该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

A . Fe Zn B.Al Zn C. Mg Al D . Mg Cu

〔解析〕混合物平均30g 生成11.2L氢气,那么生成11.2L 氢气时混合物中各组成质量应该一大一小,分别大于和小于30g。应用此平均值规律,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为C.

例2.有X、Y 、Z 三种元素,组成A 、B 、C 三种化合物。A 的化学式为YX2,其中Y 的质量分数为50 % ; B 的化学式为ZY ,其中两元素质量比为m(z): m(Y)=3:4;C 物质的化学式为ZYX4,其中Z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20.0%

B.25.0 %

C.37.5 %

D.42.5%

〔解析〕本题看上去有些复杂,但若能灵活应用相对值则并不难计算。在YX2中Y的质量分数为50%, x的质量分数也为50 %。令YX2的相对质量为100,则Y 的相对质量50,X

的相对质量就为25,根据B 物质的组成可继续推知Z 的相对质量为50×3/4=75/2,把三

种元素的“相对质量”代人C 的化学式计算,便轻易可算出结果,答案为A.

【例3]密度为0.9lg·cm 一3的氨水,质量分数为25%,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C

A.等于12.5%

B.大于12.5%

C.小于12.5%

D.无法确定

解析:本题的主要对照值是12.5% ,当稀释到12.5%时所加水是多少?这是关键的参照点。不难求出这时的水应与浓氨水“等质量”。对照实际加水量,“等体积”时由于水的密度大于浓氨水,所以水的质量比浓氨水大,故氨的质量分数将小于“特殊值”,答案为C. 【例4」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容积增加一倍,新平衡建立时B 物质的浓度变成原来的60%,则(A)

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发生了移动

B .A 物质的转化率变小了

C.B物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了 D . a > b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平衡的移动方向。挖掘一个参照值:如果平衡不移动,容器容积增加一倍,则B 物质的浓度应是原来的50% ,而事实上是原来的60%,这表明平衡向生成B 的方向―正反应方向发生了移动。答案为A

㈤.假设法

对背景关系比较复杂的计算,用适当的假设能使关系简化明朗。假设法与参照法有密切联系,假设的目的往往是树立一个特殊点作参照,或者是为有效利用某个特殊值解题而创设一个计算思路。根据假设内容的区别,常见的假设类型有:①极端假设法一用可能情

况的两个或多个极端值(或特殊值)计算,然后排除或确定;

②中值假设法一选取过程中有特殊意义的某点、某量、某反应进行比较、分析、推理,

得出结论。

③赋值假设一赋予具体数据,变抽象为具体,根据具体值计算得出结论。

- 7 -

④过程假设一以假设的等效过程替代原过程,使问题简化。例如化学平衡计算中的“等效变换”,反应热计算中盖斯定律的应用等均属于此类。

【例1】向100g8%的NaOH 溶液中通入CO2,当生成13.7g 盐时,通入CO2的质量为

A.4.4g

B.8.8g

C.6.7g

D.10g

〔解析」由于生成的盐可能是Na2CO3,也可能是NaHCO3,也可能是两者的混合物。首先要对其加以确定,然后才能确定C02的质量范围。可以设置两个极端值作估算参照:①碱若全部生成Na2CO3,盐应为10.6g ,CO2的通入量应为4.4g,②碱若全部变为NaHCO3,质量为16.8g, CO2的通入量为8.8 g 。因为生成的盐13.7g在两个极端值之间,所以需CO2应在4.4g一8.8g之间。只有C选项合适。答案为C 。像本题这样设置可能范围的极限值作参照数据的方法叫做极端假设法或极限法。

例2 在标准状况下,aL 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经光照反应后,所得气体恰好使b mol NaOH 完全转化为盐,那么a 与b 的关系不可能是

A . b=a/22.4 B.b<a/22.4

C . b

〔解析〕本题可以找混合气体比例的三个特殊值,①混合气体几乎全部是H2,②H2,Cl2等物质的量混合,③几乎全部是Cl2。

相应的a 与b 的关系分别是①b=0 ,② b=a/22.4 ③b=a/11.2 在②和③之间时,Cl2不足量,产生的HCl物质的量n(HCl) <a/22.4 mol,,在②与③之间时.H2不足,由于过量

Cl2

跟NaOH反应,a/11.2>b>a/22.4.可见b 的可能取值是0﹤b﹤a/ll.2,选项中只有D超出了这个范围.答案为D

例2.只含一种杂质的Na2CO3样品10.6克,与足量盐酸溶液反应,共收集到二氧化气体4.5克,则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AD)

A.NaHCO3

B.BaCO3

C.NaCl

D.Ca(HCO3)2

㈥小规律应用

有些物质在某类反应中或某个计量关系中有着一定的规律。例如分子中氢原子数为4 的气态烃燃烧前后(温度大于100 ℃)气体体积不变;分子组成只相差若干个“H2O”或只相差若干个“CO2”的有机物,相同物质的量时,燃烧消耗的氧气量相等。类似于此的这些小规律不少,虽具有局部性,但应用比较频繁,了解并能运用自如时,对解题是大有帮助的。

【例1】CS2在O2中燃烧生成CO2和SO2,今有0.288g在448mL氧气(标准状况)中完全燃烧,反应后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A .112ml B.224ml C .336ml D.448ml

〔解析〕写出有关CS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注意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CS2是液体),所以体积仍为448mL 。答案为D

【例2】ag 可燃物在bLO2(过量)中充分燃烧后,通人足量的Na2O2固体中,固体质量增加ag ,则可燃物不可能为

A .H2 B. CO C.CH3COOH D.CH3CH2OH

〔解析」Na2O2与CO2或H2O反应,固体质量增加,其增加量相当于CO2中的“CO ' ’或H2O 中的“H2”,所以凡组成可以改写成(CO)n·(H2)m的可燃物完全燃烧的产物通人过氧化钠后,固体增加的质量总等于可燃物的质量。据此规律,本题答案为D.

[例3】乙炔、乙醛溶于苯中,所得溶液含碳的质量分数为84 % ,则氧的质量分数为

A .16 % B.7 % C.9 % D.8 %

- 8 -

〔解析〕本题不涉及反应,只是物质组成的计算。在组成上三种物质没有直接的规律,但可能通过简单的变换,使之能应用于规律计算。把乙醛分子改写成C2H2(H2O ) ,这里暂且把(H2O) 看成是一种“元素”,则混合物由三种“元素”C 、H 、(H2O )组成,其中C、H 原子数恒为1:1 ,所以氢的质量分数为84 %×1/12=7% , 则从H2O 的质量分数为9 % ,其中的氧占8 %。答案为D.

㈦.守恒法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原子数守恒(质量守恒),得、失电子数相等,溶液中阳离子总电荷数与阴离子的总电荷数相等,离子方程式中反应前后离子总电量相等,这些“守恒”关系的应用,是高,考常用的一种解题方法。系统学习守恒法的应用,对提高解题速率和破解高考难题都有很大的帮助。

1.质量守恒法

例1.A 、B 、C三种物质各15g,发生如下反应:A 十B + C =D,生成D的质量为30g. 然后在残留物中加入10gA,反应又继续进行,待反应再次停止,反应物中只剩余C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一次反应停止时,剩余B9g

B .第一次反应停止时,剩余C6g

C .反应中A 和C 的质量比是5 : 3

D .第二次反应后,C剩余5g

[解析]第一次反应A 不足,因为第一次反应后加人A 又能进行第二次反应。第二次反应后,只剩余C ,说明A 、B 恰好完全反应。则:

m反(A ): m反(B )=(15g+ 10g ):15g= 5:3

第一次反应耗B 的质量m B为:15g : m B =5:3,m B=9g ,即第一次反应后剩余B 质量为:15g 一9g=6g 。可见(A )选项不正确。根据m A+m B+m c =m D,可知生成30gD时消耗C 的质量。m c=30g 一15g一9g=6g即第一次反应后剩余C质量为:15g 一6g= 9g 。又见(B )选项不正确。易见反应消耗A 、B 、C 质量之比为:m A: m B:m C=15g:9g:6g=5:3:2 。(C )选项不正确。答案为D 。

( 2 )原子守恒法

反应中元素的原子数不变。以此为基础可求出与该原子相关连的某些物质的量。

【例1】 38.4mg 铜与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气体22.4mL (标况),反应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A .10 ×10一3mol B.1.6 ×10一3 mol

C .2.2×10一3 mol D.2.4 ×10一3 mol

解析本题比较醒目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等字样实质是引入陷阱的诱饵,如果按生成NO2计算,两个数据其实是矛盾的。如能注意到“适量”二字,考虑到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将变稀,还有NO 生成,审题才比较全面了,但问题似乎也复杂了。其实只要抓住氮元素的守恒关系,解题很简单。38.4mg Cu2+结合NO3一为1.2×10一3mol ,气体物质的量为l×10一3mol ,所含氮原子也为1×10一3mol ,两者之和即为消耗的硝酸。所以答案为C.

( 3 )电子(得失)守恒法

即应用化学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的规律解题的方法。

例1 某温度下,将Cl2通入KOH 溶液里,反应后得到KCl、KC10 和KCl03的混合物,经测定,ClO-与ClO3-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1:2 ,则反应中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

- 9 -

的氯元素之比为

A .2:1

B .4:3 C.10:3 D.11:3

〔解析〕本题可结合赋值法。设生成lmol ClO-和2molClO3-则被氧化的氯原子为3mol ,失电子为1mol×e一+2 mol×5e一=11 mole一,所以得电子也应为ll mol×e一,即生成Cl-11 mol。答案为D

例2 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当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实际参加的Cu2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A、1:7 B.1:9 C.1:5 D.2:9

例3 R2O8n-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Mn2+离子氧化为MnO4-离子,若反应后R2O8n-离子变成RO42-,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R2O8n-中R 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5

C、+6

D、+7

例4 取0.04molKMnO4固体加热,收集amol气体后,加入足量浓盐酸又收集到bmol气体(此时Mn全部以Mn2+存在),则a+b的最小值为

A.0.02

B.0.04

C.0.08

D.0.10

( Mn全部变为Mn2+,则0.04mol共得到0.2mol电子,生成amolO2共失去4amol电子,生成bmol氯气共失去2bmol电子,则有4a+2b=0.2。讨论,当KMnO4完全分解有最小值0.08mol,当KMnO4没有分解有最大值为0.1mol)

( 4 )电荷守恒法

即应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的规律解题的方法。

【例1】含MgC1

2、KCl、Na

2

SO

4

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Cl一有

1.5mol , K十和Na十共1.5mol,Mg2+有0.5mol,则SO

4

2 一的物质的量为 B

A.O.lmol

B.0.5mol

C.0.15mol

D. 0.25mol

- 10 -

第三部份常见物质的用途

1、Na:制Na2O2,钠钾合金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应用在电光源上(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透雾能力强,做路灯时照度比高压水银灯高几倍)

2、Na2O2:漂白织物、麦杆、羽毛,呼吸面具和潜水艇里作为O2的来源。

3、Na2CO3:化学工业、玻璃、制皂、造纸、纺织。

NaHCO3: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

4、Cl2:消毒,制盐酸和漂白剂,制造氯仿和多种农药。

5、AgI:人工降雨,AgBr:感光材料。

6、硅、锗、硒、镓半导体材料。

7、O3:漂白、消毒。

8、H2O2:漂白剂、消毒剂、脱氯剂、火箭燃料。

9、BaSO4:白色颜料、钡餐。

10、N2:合成NH3、HNO3、保护气、冷冻剂。

11、白磷,红磷都可制磷酸。白磷制造燃烧弹和烟幕弹。红磷制农药、安全火柴。

12、NH3:液氮常用作制冷剂,制硝酸、铵盐、纯碱。

13、HNO3:制炸药、染料、塑料、硝酸盐。

14、铝热反应:用于焊接钢轨,冶炼钒、铬、锰。

15、Al2O3:(刚玉)耐火材料(耐火坩埚、耐火管)陶瓷Al2O3

16、明矾:作净水剂。

17、CHCl3、CCl4:工业上重要的溶剂。

18、乙烯:植物生长调节剂。

19、乙炔:燃烧产生的氧炔焰,可用来焊接或切割金属。

20、聚乙烯:食品袋;聚氯乙烯:塑料(不宜装食品)。

21、烈性炸药:TNT(三硝基甲苯);硝化甘油。

22、煤、石油:可用于制造化肥、塑料、合成橡胶、炸药、染料、医药。

23、卤代烃:作溶剂、农药、制冷剂、灭火剂、麻醉剂和防腐剂。

24、乙醇:重要的化工溶剂。用于医药、涂料、化妆品、油脂等。

25、苯酚:防腐剂和消毒剂。制造酚醛树脂(俗称电木)。

26、甲醛:水溶液可用于杀菌、防腐,制氯霉素、香料、染料。

27、酯:用作溶剂,制备饮料和糖果的香料。

28、二氧化硅:光导纤维

29、空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项目:SO2、氮氧化物和总悬浮颗粒物

30、干馏煤气:H2、CO、CH4、CO2

31、酸雨:PH<5.6

32、SiO2用途:黏土、铝硅酸盐、陶瓷器、光纤

33、人造刚玉、Al2O3陶瓷(高温结构材料)、红宝石、蓝宝石的成分都是Al2O3

34、亚硝酸钠(NaNO2):外观类似盐,味咸,致癌物。

35、炸药:硝酸甘油酯、TNT、黑火药。

36、铝热反应:用于焊接钢轨,冶炼金属。

37、氧炔焰:火焰温度可达3000℃以上,可用来焊接或切割金属。

38、皂化反应:油脂(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 11 -

第四部份高中化学工业制法

1、工业制硫酸

4FeS2+11O 22Fe2O3+8SO2 2SO2+O 22SO3(常压即可)

SO3+H2O=H2SO4 (SO3用98.3%的浓硫酸吸收,用水吸收要形成酸雾。)依次在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内完成。

2、工业制硝酸

4NH3+5O 24NO+6H2O 2NO+O2=2NO2 3NO2+O2=2HNO3+NO

3、工业制盐酸 H2+Cl 22HCl (用水吸收,在合成塔内完成)

4、氯碱工业 2NaCl+2H2O H2+Cl2+2NaOH (离子交换膜电解槽)

5、制CO2 CaCO3

CaO+CO2

6、工业制氨气 3H2+N 22NH3(催化剂为铁触媒,合成塔)

7、工业制铝 2Al2O 34Al+3O2(加入冰晶石NaAlF6来降低熔点)

8、制漂白粉或漂粉精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9、制玻璃 CaCO3+SiO 2CaSiO3+CO2↑ NaCO3+SiO 2NaSiO3+CO2↑

10、炼钢炼铁 Fe2O3 + 3CO 2Fe + 3CO2

11、电解精炼铜阳极(粗铜):Cu-2e-=Cu2+

阴极(纯铜):Cu2++2e-=Cu

12、工业制纯碱(侯氏) NH3+H2O+CO2=NH4HCO3

NH4HCO3+NaCl=NaHCO3+NH4Cl(NH4HCO3结晶析出)

2NaHCO 3Na2CO3+H2O+CO2

13、制水煤气:C(s) + H2O(g) CO(g) +H2(g)

14、工业制粗硅:SiO2+ 2C Si + 2CO

15、卤化银感光性:2AgX 2Ag+X2

- 12 -

- 13 - 高三下期化学错题集

高2007级 班 姓名

1.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 铝粉投入溶有烧碱的重水中: 2Al+2OH -+2D 2O=2AlO 2-+H 2↑+2D 2↑

B. 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 2 C 6H 5O -+ CO 2 +H 2O

C 6H 5OH +HCO 3- C .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苯酚 C 6H 5OH+CO 32-

C 6H 5O -+HCO 3-

D .苯酚钠溶于醋酸溶液 C 6H 5O -+CH 3COOH

C 6H 5OH+CH 3COO - 2.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 CO 2通入1mol/L 100mL NaOH 溶液中:CO 2+OH -=HCO 3-

B.在氢氧化钾的稀溶液中通过量的二氧化硫气体: SO 2+OH -=HSO 3-

C.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SO 2气体: Ca 2++2ClO -+SO 2+H 2O=CaSO 3↓+2HClO

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 3++3NH 3·H 2O =Al(OH)3↓+3NH 4+

3.把锌片和铁片放在盛有稀食盐水和酚酞试液混合溶液的玻璃皿中(如图所示平面图),经过一段时间后,首先观察到溶液变红的区域是( )

A 、Ⅰ和Ⅲ附近

B 、Ⅰ和Ⅳ附近

C 、Ⅱ和Ⅲ附近

D 、Ⅱ和Ⅳ附近

4.用下列方法制取O 2,①KClO 3(MnO 2)分解

②Na 2O 2加水③HgO 分解④H 2O 2中加MnO 2⑤KMnO 4分解.若制得相同质量的O 2,反应中上述各物质(依编号顺序)的电子转移的数目之比是 ( )

A .3∶2∶1∶2∶4

B .1∶1∶1∶1∶1

C .2∶1∶2∶1∶2

D .1∶2∶1∶2∶1

5.在常温下,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 2CO 3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溶液的pH 不变 B.溶液中Na 2CO 3的物质的量不变

C .Na 2CO 3溶液的浓度不变 D.Na 2CO 3的水解程度不变

6.用铂电极电解CuSO 4溶液,当铜离子浓度降至一半时,停止通电,若使CuSO 4溶液恢复原浓度、原体积,应加入的适量适当物质是( )

A .CuSO 4 B.CuSO 4·5H 2O C.CuO D.Cu(OH)2

7、要求设计实验证明:某种盐的水解是吸热的。四位同学的回答,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 .甲同学: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若水温下降,说明硝酸铵水解是吸热的

B .乙同学:用加热的方法可除去KNO 3溶液中混有的Fe 3+,说明含有Fe 3+的盐的水解是吸热的

C.丙同学:通过实验发现同浓度的热的纯碱溶液比冷的纯碱溶液去油污效果好

D.丁同学: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加热(不考虑水蒸发)后若红色加深,说明该水

解是吸热的

8、常温时,将V l mLC1mol·L-1的氨水滴加到V2mLC2mol·L-1盐酸中,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A.若混合溶液的pH=7,则C1V1 > C2V2

B.若V l=V2,C1=C2则混合液中c(NH4+)=c(Cl-)

C.若混合液的pH=7,则混合液中c(NH4+)>c(Cl-)

D.若V1=V2,且混合液的pH<7,则—定有C1

9、某一烃分子中有一个由C-C键构成的六元环,有一个C=C键,还有一个C≡C键,则

能满足上述条件的烃的分子式可能是( )

A C8H10

B C10H16

C C12H22

D C14H22

10、某酯的分子式为C14H12O2,它能由醇a跟羧酸b发生酯化反应得到。又知该酯不能使溴

水褪色;a氧化可得到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酯分子中必有由羧酸与二元醇形成的环

B 此酯分子中的化学键全都是极性共价键,不含有非极性键

C 酯分子中有环状结构,而a或b的分子中只有一种有环状结构

D a与b的分子中都有环状结构

11、分子式为C8H16O2的有机物A,它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B和C,且B在一定条件下

能转化成C。则有机物A的可能结构有( )

A.1种 B.2种 C. 3种 D.4种

12、欲回收溶于酒精的苯酚,有如下操作:①蒸馏②过滤③静置分液④加入足量的金

属钠⑤通入过量CO2⑥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⑦加入足量的FeCl3⑧加入足量的浓溴水

其合理的操作步骤是:( )

A.④⑤③;B.⑥①⑤③;C.⑥①⑤②;D.⑧②⑤③。

13.已知Mg2C3的结构与CaC2的结构相似。由此可断定Mg2C3与水反应的产物是: ( )

C. Mg(OH)2和CH3CH=CH2

D. Mg(OH)2和CH3C≡CH

14. 右图是某有机物的球棍模型,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性质叙述

中错误的是()

A.能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 B.能发生缩聚反应

C.能发生加成反应 D.能发生水解反应

- 14 -

15、分子式为C5H12O的有机物,它的同分异构体中,经氧化可生成醛的有( )

A.4种 B.3种 C.2种 D.5种

16.下列五种基团,—CH3、—OH、—CHO、—C6H5、—COOH,两两组成的物质中,能与NaOH 反应的有机物有多少种()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17.草酸是二元弱酸,草酸氢钾溶液呈酸性。在0.1mol/LKHC2O4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c(K+)+c(H+)=c(HC2O4-)+c(OH-)+c(C2O42-)

B、c(HC2O4-)+c(C2O42-)=0.1mol/L

C、c(C2O42-) < c(H2C2O4)

D、c(K+)=c(HC2O4-)+c(H2C2O4)+c(C2O42-) 18.重水(D2O)离子积为1.6×10-15,可以用pH的定义来规定pD=-lgc(D+),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中性溶液的pD=7.0 B.0.01mol/L的NaOD溶液1L,其中pD=12.0 C.溶解0.01mol/L的DCl溶液D2O 1L,pD=2.0

D.在50mL0.25mol/L的DCl重水溶液中,加入50mL0.20mol/L的NaOD的重水溶液,其D=1.0

19.浓度均为0.1mol·L-1的三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没有沉淀的一组溶液是:A.BaCl2 NaOH NaHCO3 B.Na2CO3 MgCl2 H2SO4

C.AlCl3 NH3·H2O NaOH D.Ba(OH)2 CaCl2 Na2SO4

20.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pH=7的NH4Cl与氨水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c(Cl-)>c(NH4+)>c(H+)>c(OH-)

B 将pH=4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C 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D 常温下,同浓度的Na2S与NaHS溶液相比,Na2S溶液为pH大

21.室温时,将x m L pH=a的稀NaOH溶液与y m L pH=b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下列关于反应后溶液p H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若x=y,且a+b=14,则pH>7 B.若10x=y,且a+b=13,则pH =7 C.若ax=by,且a+b=13,则pH =7 D.若x=10y,且a+b=14,则pH>7 22.室温下,下列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一定大于7的是( )

A 0.1mol/L的盐酸和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B 0.1mol/L的硫酸和pH=13的氢氧化钡溶液

- 15 -

C pH=4的醋酸溶液和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

D pH=4的盐酸和pH=l0的氨水

23.某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以LiMn2O4为正极,嵌入锂的碳材料为负极,含Li+导电固体为

电解质。放电时的电池反应为:Li +LiMn2O4= Li2Mn2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LiMn2O4发生氧化反应 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Li++ LiMn2O4+e-= Li2Mn2O4

C.充电时,LiMn2O4发生氧化反应 D.充电时,阳极的反应为:Li + e-= Li+

24.R为短周期元素,其原子所具有的电子层数为最外层电子数的1/2.它可能形成的含氧

酸根离子有①R2O42-②RO42-③R2O32-④RO3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当它形成①时,不可能形成④ B.当它形成②时,不可能形成③④

C.当它形成①时,不可能形成②③ D.当它形成②时,可以形成①

25.设某元素某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述论断中正确的是()A.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n C.若碳原子质量为wg ,此原子的质量为(m+n)wg

D.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质量

26.含8.0gNaOH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H2S后,将得到的溶液小心蒸干,称得无水物7.9g,

则该无水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A.Na2S B.NaHS C.Na2S 和NaHS D.NaHS 和NaOH

27.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

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6,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 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

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 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

28.25℃、101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kJ/mol、285.8kJ/mol、

890.3kJ/mol、2800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C(s)+1/2O2(g)=CO(g);△H=-393.5kJ/mol

B 2H2(g)+O2(g)=2H2O(g);△H=+571.6kJ/mol

C CH4(g)+2O2(g)=CO2(g)+2H2O(l);△H=-890.3kJ/mol

D 1/2C6H12O6(g)+3O2(g)=3CO2(g)+3H2O(l);△H=-1400kJ/mol

29.某温度下,反应:H2(g)+I2(g )2HI;△H<0,在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达

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不变,升温正反应速率减小

B.温度、压强均不变,充入HI气体,开始时正反应速率增大

- 16 -

C.温度不变、压缩气体的体积,平衡不移动,颜色加深

D.体积、温度不变充入氮气后,容器内压强增大,正反应速率都增大

30、有人对常温常压下气体单质(除稀有气体以外)作如下叙述:①化学性质都很活泼②都是无色气体;③都是双原子分子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A 只有①和③

B ①和②

C ③和②

D ①②③

31、盛有氯化钡稀溶液的甲乙两试管分别通入SO2至饱和,若向甲试管中加入足量硝酸,乙试管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两试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B 甲.乙两试管都没有白色沉淀生成

C 甲试管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有

D 甲试管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没有

32、下列各组溶液中,用括号内的试剂及物质间的相互反应不能鉴别的一组是

A.Ba(OH)2 KSCN NaCl Mg(NO3)2 (FeCl3溶液)

B. NaNO3 NaHCO3 (NH4)2SO3 Na2SiO3 (H2SO4溶液)

C. NH4Br K2CO3 NaI CaCl2(AgNO3溶液)

D.(NH4)2PO4 NaBr CuSO4 AlCl3 (KOH溶液)

33、气体X可能由NH3、Cl2、HBr、CO2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成,已知X通入AgNO3溶液时产生淡黄色沉淀,该溶液不溶于HNO3溶液,若将X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却不见沉淀产生,则有关气体X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一定含有HBr,可能含有CO2②一定不含CO2③一定不含NH3 Cl2④可能含有CO2、Cl2

A只有① B只有③ C ①和③ D②和③

34、一定量的铁粉与400ml 1mol/L的HN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还原产物都是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的溶液一定呈黄色 B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0.1mol

C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为0.1mol D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一定为5.6克

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与D,16O与18O互为同位素;H216O、D218O、H216O、D218O互为同素异形体

B、在SiO2晶体中,一个Si原子和2个O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

C、HI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HF,所以HI的沸点高于HF

D、由IA族和VIA族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电子总数为38的化合物,是含有

共价键的离子型化合物

36、某铁的“氧化物”样品,用5mol/L的盐酸140mL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还能吸收

标准状况下0.56L氯气,使其中Fe2+完全转化为Fe3+。该样品可能的化学式是()

A、Fe5O7

B、Fe3O4

C、Fe4O5

D、Fe2O3

答案:

1-5 ACBCB 6-10 CAADD 11-15 BBDDA 16-20 BDCBD

21-25 DDBCA 26-30 ABCCD 31-34 ACCBD 36 A

- 17 -

第四部份化学方程式

一. 无机化学方程式

1、钠与氧气的反应:

2、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3、过氧化钠分别与水、CO2反应:

4、小苏打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混合:

5、小苏打受热分解:

6、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CO2气体:

7、纯碱溶液中逐滴加盐酸至过量:

8、实验室制氯气:

9、氯气分别通入冷、热氢氧化钠溶液:

10、工业制取漂白粉:

11、漂白粉在空气中变质失效:

12、硫与碱反应(清除硫):

13、H2S燃烧的两个方程式:

14、SO2与H2S反应:

15、SO2分别通入氯、溴、碘水中:

16、向大苏打(海波:Na2S2O3)中滴加盐酸:

17、除去CO2中的SO2:

18、实验室制氯化氢:

19、铜与浓硫酸共热:

20、过量铁与浓硫酸的反应:

21、碳、硫分别与浓硫酸反应:

22、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硫化氢气体:

23、水煤气的制取:

24、CO还原金属氧化物(如Fe2O3):

25、将CO2通过红热的碳层:

26、向澄清石灰水中通CO2至过量:

27、工业制取硅:

28、铝、硅分别与烧碱溶液反应:

29、氢氟酸腐蚀玻璃器皿:

30、水玻璃在空气中变质:

31、固氮反应:①自然

- 18 -

②人工

32、实验室制氨气及氨的催化氧化:

33、NO 、NO2、O2混合通入水(计算用3个方程):

34、NO3-的检验:

35、NO 、NO2尾气处理:①用烧碱溶液吸收:

②用氨气还原(成N2):

36、氨气分别还原氯气、氧化铜:

37、浓硝酸呈黄色:

38、碳、硫分别与浓硝酸的反应:

39、向硝酸亚铁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40、镁跟NH4Cl溶液的反应:

4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可能反应:

42、氧化铝分别与强酸、强碱反应:

43、氯化铝溶液与氨水反应:

44、氯化铝溶液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45、硫酸铝溶液与小苏打混合:

46、偏铝酸钠溶液与小苏打反应:

47、偏铝酸钠溶液与硫酸铝溶液反应:

48、偏铝酸钠溶液中加盐酸至过量:

49、铝热反应(如Fe2O3):

50、硫酸氢铵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51、氮化镁、硫化铝分别水解:

52、硫酸亚铁受热分解:

53、铁、铜分别与硫粉混合加热:

54、铁、铜分别在氯气中燃烧:

55、氯化铁溶液分别加铁、铜粉:

56、氯化铁溶液与硫化钠溶液混合:

*57、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取:

58、Fe3+的检验:①②

59、Fe2+的检验:①②

60、Fe3O4溶于稀硫酸:

61、红热铁与水蒸气反应:

*62、用炭棒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

63、电解氯化镁:

- 19 -

64、电解氧化铝:

65、Na2CO3水解:

66、氯化铁水解:

67、氯化铵水解:

二.有机化学方程式

1、乙烯加成(X

2、HX、H2O):

2、乙烯实验室制法:

3、乙炔实验室制取:

4、用乙烯制取乙炔:

5、用焦碳和石灰石制乙炔:

6、制聚氯乙烯:

7、乙酸乙酯水解:①(H+)②(OH-)

8、用乙烯制乙二酸:

9、溴苯、硝基苯的制取:

10、甲苯卤代:①光照(侧链取代)

②铁催化(苯环上取代)

11、溴乙烷与NaOH的水溶液共热:

12、溴乙烷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

13、铜丝加热变黑后放入酒精中,变回红色:

14、制乙醇:①乙烯水化法②发酵法

15、苯酚烃的燃烧与烧碱、纯碱溶液反应:

16、往苯酚钠溶液通CO2:

17、向苯酚溶液中滴加浓溴水:

18、乙醛被H2还原:

19、乙醛被氧化:①被O2氧化

②银镜反应:

③与新制氢氧化铜共热:

20、甲醛的银镜反应:

21、制乙醛:①乙醇氧化

②乙炔水化

③乙烯氧化

*22、制酚醛树脂:

- 20 -

高考化学快速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快速解题技巧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高考化学快速解题技巧 难点1. 守恒法 守恒法是高考中常考常用的一种解题方法。系统学习守恒法的应用,对提高解题速率和破解高考难题都有很大的帮助。 ●案例探究 【例题】将CaCl2和CaBr2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溶液,再通入过量的Cl2,完全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到干燥固体 g。则原配溶液中c(Ca2+)∶c(Cl—)∶c(Br—)为 ∶2∶1 ∶2∶3 ∶3∶2 ∶3∶1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电荷守恒的认识。属化学教学中要求理解的内容。知识依托:溶液等有关知识。 错解分析:误用电荷守恒 n(Ca2+)=n(Cl—)+n(Br—)错选A。 解题思路:1个Ca2+所带电荷数为2,则根据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知原溶液中 2n(Ca2+)=n (Cl—)+n (Br—) 将各备选项数值代入上式进行检验可知答案。 答案:D ●锦囊妙计 化学上,常用的守恒方法有以下几种 1.电荷守恒

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即阳离子物质的量(或浓度)与其所带电荷数乘积的代数和等于阴离子物质的量(或浓度)与其所带电荷数乘积的代数和。 2.电子守恒 化学反应中(或系列化学反应中)氧化剂所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所失电子总数。 3.原子守恒 系列反应中某原子(或原子团)个数(或物质的量)不变。以此为基础可求出与该原子(或原子团)相关连的某些物质的数量(如质量)。 4.质量守恒 包含两项内容:①质量守恒定律②化学反应前后某原子(或原子团)的质量不变。 此外,还有物料平衡。 ●歼灭难点训练 1.(★★★)将 gFe3O4完全溶解在 molL—1的 H2SO4(aq)中,然后加入 K2Cr2O7(aq) mL,恰好使Fe2+全部转化为Fe3+,且Cr2O72—全部转化为 Cr3+。则K2Cr2O7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1.提示:Fe3O4中+2价铁所失电子物质的量与Cr2O72—中+6价铬所得电子物质的量相等。 ÷232gmol—1×(3-2)=×c(Cr2O72—)×(6-3)×2。 答案:L—1 难点2. 估算法

2020高考化学大题答题策略

2020高考化学大题答题策略 2019高考化学大题答题策略 一、化学学科大题的命题特点 化学大题不但能较好地考查考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区分考生成绩优秀程度、便于高考选拔人才。 根据对近年高考理综第Ⅱ卷化学命题情况分析,其存在如下特点: 1、一般有4道大题 其中包括1道化学反应原理题、1道实验题、1道元素或物质推 断题、1道有机推断题。 2、试题的综合程度较大 一般都涉及多个知识点的考查。 如元素化合物性质题中常涉及元素推断、性质比较实验、离子检验、反应原理等问题。 再如化学反应原理题中的几个小题之间基本上没有多大联系,纯粹就是拼盘组合,其目的就是增大知识的覆盖面,考查知识的熟练 程度及思维转换的敏捷程度。 3、重视实验探究与分析能力的考查。 第Ⅱ卷大题或多或少地融入了对实验设计、分析的考查,如基本操作、仪器与试剂选用、分离方法选择、对比实验设计等。 把对实验能力的考查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实验设计上融入了实验数据的分析,题型新颖。 二、理综化学学科大题的答题策略 1、元素或物质推断类试题

该类题主要以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或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为命题点,采用提供周期表、文字描述元素性质或框图转化的形 式来展现题干。 然后设计一系列书写化学用语、离子半径大小比较、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判断及相关简单计算等问题。 此类推断题的完整形式是:推断元素或物质、写用语、判性质。 【答题策略】 元素推断题,一般可先在草稿纸上画出只含短周期元素的周期表,然后对照此表进行推断。 (1)对有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目暗示的突破口,联系 其他条件,顺藤摸瓜,各个击破,推出结论; (2)对无明显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示条件的限定,逐 渐缩小推求范围,并充分考虑各元素的相互关系予以推断; (3)有时限定条件不足,则可进行讨论,得出合理结论,有时答 案不止一组,只要能合理解释都可以。 若题目只要求一组结论,则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有时需要运用直觉,大胆尝试、假设,再根据题给条件进行验证也可。 无机框图推断题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读图审题→找准“突破口”→逻辑推理→检验验证→规范答题。 解答的关键是迅速找到突破口,一般从物质特殊的颜色、特殊性质或结构、特殊反应、特殊转化关系、特殊反应条件等角度思考。 突破口不易寻找时,也可从常见的物质中进行大胆猜测,然后代入验证即可,尽量避免从不太熟悉的物质或教材上没有出现过的物 质角度考虑,盲目验证。 2、化学反应原理类试题

高考化学复习备考策略

高考化学复习备考策略 高考化学复习备考策略(一) 一是进行归类总结。进入高三以来,同学们做了很多题,在最后阶段要将做过的化学题集中起来,进行比较归类。对做错的题目,要分析哪些是自己知识缺陷造成的丢分,哪些是审题不清造成的丢分,又有哪些是因为表达不规范丢分。有错题本的同学,可以拿出错题本,重新再做一遍,接着进行归纳、反思、总结。 除了关注自己经常做错的题目,同学们还要整理出经典得分题。什么是经典得分题?蓝宇老师解释,对学生而言因人而异。他提倡学生将自己认为典型的、有思维深度的,同时是在考试中发挥超常的题摘录到本子上,这样将明显提高对化学问题的鉴赏能力与解决能力,更重要的是高考前拿出来看一看,可以增强成就感和自信心,有助于高考超常发挥。 二是注意查漏补缺。在后阶段,同学们不要盲目做题,而是通过前一阶段的试卷分析,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再有针对性进行专题训练。 三是通过题型有针对性复习。高考化学一共有8道客观题,每题6分,易得分也易失分。蓝宇老师认为,高考化学选择题主要还是考查主干知识,包括周期率周期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等方面,同学们可以按考试题型进行复习。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要求也各有侧重。

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在复习期间要力争掌握每个高考中可能出现的知识点;而对于广大中等水平的学生或者基础相对薄弱的同学,在复习期间首先需要掌握在高考中出现概率较大的知识点,把有限的时间用到最关键的地方。 四是总结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解题套路。例如实验题,是每年的必考题,这类题审题时第一步就要认清实验目的,围绕着实验目的去思考,就比较容易入手。实验题如果是考有关气体制备的综合实验,同学们就要根据气体综合实验的整个流程来思考问题(气体发生装置→净化、干燥→主要实验→尾气处理)。只有自己在考前总结出一套类型题的解题套路,才能在考试中迅速找到正确的切入点,顺利快捷答题。 五是把“回归”作为复习的主题。回归什么呢?蓝宇老师认为,后阶段还要回归课本,回归解题方法,回归曾经做过的练习和试卷。在回归课本时,同学们重点应该将常考的化学方程式,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再仔细看一遍。上新课时,老师曾花了很多时间在演示实验上,通过实验现象可以分析物质的本质和原理。 ◆应试技巧 一是规范答题用语。化学这门科目,在化学用语的表达上要求比较“苛刻”,同学们在答题目过程中,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你写什么,不要把离子方程式写成化学方程式,电子式写成分子式,或者结构式写成电子式。 同时,化学专用语不能写错别字。考生常写错的有脂(酯)化,氨(铵)盐,坩锅(埚),金钢(刚)石等(括号中为正确的字)。 二是小心作答计算题。化学主观题中,如果是不要求写过程

高考化学实验知识点归纳及典型例题

高考化学实验知识点归纳及典型例题 一、实验基础知识 1.常用化学仪器 (1)应用要点:熟悉常用仪器结构特点、用途和应用注意事项,主要有加热容器、分离仪器、计量仪器等。 (2)注意事项:加热容器要区分是直接加热还是隔石棉网加热;分离仪器要区分是用于分液、过滤还是蒸馏;计量仪器要特别注意零刻度的位置及读数的精度要求。 2.常用试剂的使用与贮存 (1)应用要点:着重了解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的试剂、见光或受热易分解的试剂、易挥发的试剂、易燃试剂、不宜用玻璃试剂瓶盛放的试剂等。 (2)注意事项:试剂的使用和贮存方法是由试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所决定的。易与空气中氧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试剂不能长时露置在空气中;见光易分解的试剂应存放在棕色瓶中,置于冷暗处;受热易分解的试剂和易挥发的试剂应存放在冷暗处;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的试剂,如NaOH、Na2CO3等不宜放在磨口玻璃试剂瓶中。 3.气体制备与净化 (1)应用要点:掌握常见气体的制备反应、制备装置、收集方法、尾气吸收等。 (2)注意事项:气体的制备装置的选择主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是否需要加热;收集方法的选择主要看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以及是否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尾气吸收时要注意防止倒吸。 4.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1)应用要点:要注意区分检验、分离、提纯的区别;掌握常见离子检验的检验方法;掌握分离和提纯的试剂选择依据和分离操作方法。 (2)注意事项:要注意三者在目的上的不同。检验是对物质进行鉴别或鉴定;分离是将混合物中各组分分开;提纯是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由于目的不同,所选试剂及分离方法也要相应地变化。 5.定量实验 (1)应用要点:掌握四个定量实验(中和滴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和热的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的实验原理、主要仪器和装置、操作要点、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等。 (2)注意事项:要在熟悉仪器构造的前提下掌握操作方法和读数方法;在深入理解原理的基础上掌握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方法。 二、综合实验 (1)应用要点:能够根据实验目的选择仪器和装置、确定装置的接口顺序;能够设计简装实验;能够对实验原理、仪器、操作等的进行评价。 (2)注意事项:要注意区分洗气瓶长进短出和短进长出时的不同用途;。实验设计要遵循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和简约性四个基本原则;在掌握好实验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正确地评价实验。 1.典型例题: 例1.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写有以下操作和实验数据,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食盐 ②用量筒取5.62mL某浓度的盐酸 ③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值为3.5 ④滴定某未知浓度的盐酸用去23.15mLNaOH标准溶液 ⑤用500mL容量瓶配制250mL 0.1mol/L Na2SO4溶液 ⑥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5.00mL已知浓度的KMnO4溶液 答案:①④⑥ 例2.如图是一套实验室制气装置,用于发生、干燥和收集气体。下列各物质中 能利用这套装置进行实验的是 A.铜屑和稀硝酸 B.二氧化猛和浓盐酸

2020高考化学非选择题答题策略与技巧

高考化学的非选择题有五道,一共占58分,非常重要,今天总结了非选择题(工业流程、化学反应原理、实验题、物质结构与性质(选做)、有机化学基础(选做))的答题策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答题策略一丨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中信息方程式书写试题以反应现象、物质性质、元素价态变化、氧化剂得失电子数目等信息呈现出来,书写方法是:(1)信息提取:依题给信息找出已知的反应物和产物,确定反应类型。(2)联想推理:根据原子个数守恒或物质的特征或元素价态变化特点及微粒存在形式填写出未知产物。(3)配平:缺少的物质一般用H2O、H+、OH-填补。 2.工艺流程中原料预处理原料预处理的常用方法3.工艺流程中反应条件的控制常见反应条件的控制及目的(1)控制溶液的pH①控制反应的发生,增强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或改变水解程度。②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其中的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a.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其中的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如若要除去Al3+、Mn2+溶液中含有的Fe2+,先用氧化剂把Fe2+氧化为Fe3+,再调溶液的pH。b.调节pH 所需的物质一般应满足两点:能与H+反应,使溶液pH增大;不引入新杂质。例如:若要除去Cu2+溶液中混有的Fe3+,可加入CuO、Cu(OH)2、Cu2(OH)2CO3等物质来调节溶液的pH。(2)控制反应的温度①控制化学反应速率。②控制平衡移动方向。③控制固体的溶解与结晶,如趁热过滤能防止某物质降温时析出。④促进溶液中气体的逸出或实现蒸馏。⑤防止或实现某物质水解或分解。⑥使催化剂达到最大活性。⑦防止副反应的发生。(3)调节反应物的浓度①根据需要选择适宜浓度,控制一定的反应速率,使平衡移动有利于目标产物的生成,减小对后

高考化学 常见题型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常见题型解题技巧 ——计算题 1、守恒法 多数计算题是以化学反应为依据,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微观粒子、物质的量、气体体积等变化关系,又反映出化学反应前后的电荷数、电子得失数、微粒个数都是守恒的。在有关的多步反应、并行反应、混合物的综合计算等问题中,如能巧用这些守恒规律,可使难度较大和计算过程繁杂的题目达到解题思路简明、方法简单、步骤简化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质量守恒法 例1把过量的铁粉加入到FeCl3和CuCl2组成的混合液中,充分搅拌,反应后过滤、干燥、称得不溶物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相等。求混合物中FeCl3和CuCl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 解析:设混合物中CuCl2的物质的量为x,FeCl3物质的量为y Fe + CuCl2 = Cu+FeCl2Fe + 2 FeCl3 = 3 FeCl2 xmol xmol xmol y/2mol ymol 反应后所得不溶物为铜粉和过量的铁粉。按题意,反应中与FeCl3和CuCl2反应而消耗的铁粉的质量与置换出铜粉的质量相等。按此等量关系用代数法求解。 56(x+y/2)=64x ∴x:y=2:7 (2)摩尔守恒法 这是利用某种原子(或原子团)反应前物质的量等于转化为各种产物中所含该原子(或原子团)的物质的量进行计算的一种方法。 例2(1994年高考24题)38.4mg铜与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ml(标准状况),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1.0×10—3mol B、1.6×10—3mol C、2.2×10—3mol D、2.4×10—3mol 解析:此题的隐含条件是“随着铜与硝酸反应,硝酸越来越稀,因而产生的气体有NO2和NO”。根据N原子守恒(不考虑NO2聚合成N2O4)有: nHNO3=nCu(NO3)2 + nNO2+nNO =nCu×2 + n总气体

高考化学选择题的分析和备考策略探讨

高考化学选择题的分析和备考策略探讨在实行综合科考试以后的理综试卷中,化学试题的数量明显减少,但对学科骨干知识的考查又不能减弱,因此通过利用选择题题型来扩充知识容量,增加知识覆盖面的考查显得非常重要。同时高考中选择题分值比重为42%,且主要是以容易题和中档题为主,以增加考生得分的基数,故选择题的得分已成为很多考生整份试卷得分高低的关键,要想高考化学分数不很差,必须提高选择题的准确率。因此,高三第二轮复习时,有必要加强对这种题型的分析及专项训练。 一、题型特点及考纲分析 1、选择题的特点 选择题属于客观性试题,是高考试题的重要题型之一,侧重于“双基”的考查。一般其题设条件与备选答案往往经过命题者深思熟虑的加工和别具匠心的改造,以其多变的形式设置陷阱。再加之各个选项又可以从不同知识范围立意,这样又增加了对考生思维灵活性的考查。这种题型对学生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所以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 2、选择题的考查功能 ①使试卷有较大的知识点覆盖面,知识容量较大,有较广泛的发散性。 ②保留某些类型的常见题,调控总难度,其中少量的“基础题”增加考生得分的基数。 ③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某些较高层次的能力。 总之,这类题可衡量学生能否准确地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来解答问题,对学生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发展潜力、培养能力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3、考纲分析 《考试大纲》中将高中化学各部分知识内容,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其中有关了解层次的考点大约有69个,而选择题主要以容易题和中档题为主,因此这些有关了解层次的考点大都是选择题的主要出题内容,必须引起备考师生重视。 二、高考化学选择题分析 1、化学选择题考点、模块与能力层次要求 表一:2010年湖南高考化学选择题

高考化学简答题注意事项

高考化学简答题注意事项 简答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准确性,思维的完整性,推理的严密性和表述的条理性,尤其适合于高层次能力的考试,为历年高考题中的重要角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简答题注意事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高考简答题注意事项 1.化学用语规范,关键字、词不能有错别字。 如:铵与氨、蘸与粘、蓝与兰、褪与退、溶与熔、戊与戌、催与崔、苯与笨、饱和与饱合、硝化与消化、酯化与脂化、消去与消除、萃取与翠取等。要原理正确,操作规范,气体:通入,液体:滴入、固体:加入等。 2.回答问题时,意思完整,表达准确、严密,如: ⑴沉淀的洗涤:向漏斗内加蒸馏水至没过固体,自然流下,反复2~3次 ⑵洗涤干净的标准: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___,无YYY现象,即洗涤干净。 ⑶焰色反应:洁净,灼烧 ⑷PH值的测定:取PH试纸于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洁净的玻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的中央,待颜色稳定后,和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对应的PH值。 ⑸气密性检验:关闭活塞、止水夹,手捂、加热___,有气泡产生,冷却后有稳定的水柱上升。 ⑹滴定终点判定:滴下最后一滴___,锥形瓶内反应液由YYY色变为ZZZ色,且半分钟不复原。 ⑺.渗析完全的标志:取最后一次渗析液,滴加___,无YYY现象,即渗析完全。 ⑻SO42-的鉴定:先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⑼.SO2漂白性的检验:通入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复原。 3.要注意语言精炼,言简意赅,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如: ⑴液溴的存放时上面加水、FeSO4和氢氧化钠反应制取Fe(OH)2,FeSO4溶液上面覆盖煤油或苯、用分液漏斗做反应滴入液体,下颈套一小试管,若问它们的作用,回答“液封”。

高考化学化学简答题答题策略

化学简答题答题策略 一、简答题的题型特点 简答题要求考生用简练的文字表述来回答问题。它具有取材广阔,内涵丰富,立意新颖,设问巧妙,思考容量大,能力要求高的特点。而且常把识记、理解、实验、推论和计算等多方面、多层次的要求融于一题之中,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 简答题是填空题的变形,即把空格变成问句,所以它们的功能基本相似。它不但用来考查考生的各种能力(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还用来考查考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不但用来考查考生是否“知其然”,还要考查考生能否“知其所以然”。 二、简答题在高考中的现状分析 在高考化学试题中考简答题已成为非选择题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从高考试卷分析数据来看,简答题是历年考生失分的“重灾区”,也是高考拉分的关键题型,许多考生简答题不过关,要么束手无策而放弃,要么思维逻辑不清、文字表述不准确,要么答非所问费了劲,失了分,要么思维不严密,漏答要点等。长期以来,许多考生一直受到简答题的困扰,在解决简答题的得分问题上没有很好地突破。 三、简答题的解答要求 简答题要求按要点得分,语言叙述要符合逻辑关系,前因后果要明确。“因”应是指“化学原理”,只有紧扣化学原理去分析解决问题,逐步解答才能得到相应分数。答题中应注意语言的科学性、逻辑性、准确性、规范性: 1.语言要准确,不能凭主观想象和猜测来回答。如:①在回答KI溶液中滴加

氯水后有什么现象时,有的同学回答成:“有碘生成”,也有的回答成:“溶液中有紫黑色的沉淀生成”;②有的同学把“胶体微粒带电”说成“胶体带电”;③把“Zn能与盐酸反应置换出氢气”说成“Zn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气”等等。 2.化学用语要规范。常出现的错误有:(1)错别字,如“蓝色”写成“兰色”,“坩埚”写成“甘(或钳)锅”,“苯”写成“笨”,“剧毒”写成“巨毒”,“铁架台”写成“铁夹台”,“过滤”写成“过虑”“滤纸”写成“虑纸”;(2)用词不当;(3)混淆概念,如:“无色”与“白色”,“广口瓶”写成“集气瓶”,“蒸馏烧瓶”写成“圆底烧瓶”等等。 3.回答时要字斟句酌、言简意赅、逻辑性强,不要废话连篇;同时还要注意答案要点要全面完整,不要顾此失彼等等。 简答题虽然难于得分,但只要我们平时学习时多注意培养思维的严密性、知识的精确性、语言的准确性,在心理上不畏惧,做有心人则可以将失分降为最低。 四、简答题的常见类型及解答方法 题型一:解释原因类简答题 解题思路是:先分析题中给出的结果,然后结合化学原理、物质的性质等知识,推测出产生结果的原因。叙述时一般可使用因果表述法。解题时首先要紧扣题意,认真审题,抓住关键;其次回答问题时,不但要回答出“是什么”,重点还要回答出“为什么”,回答问题一般要体现“前提、理由、结论”的答题过程,切忌顾此失彼;最后联系题意综合分析、归纳,并作语言的加工提练,做到原理正确、回答切题、语言精练、意思完整。

高考化学反应原理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反应原理解题技巧 襄阳三中樊春潮陈玉华 近几年的高考中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大部分搜索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化学、物结构与离子平衡理论板块与原始化合物之间的综合题。因此,在平时训练中,应注重计算能力(重点训练平衡常数以及转化率的计算)、语言表述能力(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提高解读图像的能力,掌握解题技巧。解答此类综合题的基本思路是:仔细审题→弄懂原理→掌握要点→抓住特例→规范答题。 一、综合能力的应用技巧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二综合分析能力水平的高低就体现在考生能否把总会让分解成若干个较简单的单一模块的问题,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即考生要把答题化为小题,把综合性问题分解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问题,降低难度,各个击破。 二、盖斯定律的应用技巧 盖斯定律主要是利用题中信息求某一特定热化学方程 GAGGAGAGGAFFFFAFAF

式的反应热。计算时先要确定热化学方程式的组合关系,在确定△H间的计算关系,技巧如下: 1、确定已知方程式的加减:注意观察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与待定的热化学方程式,如果待定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在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中找到且只在该方程式中出现,那么在“=”或“≒”号的同一侧用加法,不同侧用减法。 2、调整化学计量数:如果要消掉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不同,则要调整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使需要消掉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相等(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也要作同倍数的变化),从而快速确定特定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热所需要的倍数。 GAGGAGAGGAFFFFAFAF

3、注意检查核对:得到计算反应热的关系式后,一定 要核对一下所求的反应热是不是与要求的特定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应。 三、平衡计算的应用技巧 1、平衡常数的应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确定后,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就不变。利用平衡常数可以处理多次投料的结果比较问题。 2、常用的计算思路:涉及赔偿的计算常利用“三段式”法,要注意几个关系的应用,反应物的c(平)=c(初)-c (转),生成物的c(平)=c(初)+c(转),反应物的c(初)×a(转化率)=反应物c(转),不同物质的c(转)之比等于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四、四大平衡常数的应用技巧 1、化学平衡常数(K):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时,既可根据“相同时间内某物质的增加量是否等于减少量”来判断,也可根据相同温度下浓度商(Qc)与平衡常数(K)的大小关系来判断:Qc=K,已达平衡;Qc>K,平衡逆 向移动;Qc

最新高考化学备考策略

最新高考化学备考策略 高考化学备考策略(一) 一、新课标化学试卷命题特点与分析 新课程标准卷化学试卷,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突出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的命题思想,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现对2012年新课程试卷特点分析如下: (1)难度稳中待降,稳中难降,居高不下。2012年试题没有繁难偏怪题,一般难度0.5左右,易中难比例5:3:2。不同的是试卷结构、呈现方式、考查角度。但同往年相比,2012年新课标高考理综卷化学试题加大了计算题的考查力度。计算题量增加,数据运算复杂。 (2)注重基础,突出主干,兼顾能力,形成新的热点,依据教材不拘泥于教材。主干:n及NA,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

反应热,电化学,物质 结构,速率平衡,离子平衡,无机化工,有机合成,实验探究; 能力:信息能力,问题能力,探究能力; 新热点:平衡常数,盖斯定律,Ksp,核磁共振氢谱。 (3)综合性增强,设问点调整,图文阅读量增大,打破板块界限。 第一卷:选择题设问,正误判断多,四个选项属性尽量不同,多覆盖。第二卷:设问点适度增加,版块间整合程度加大。 (4)背景素材丰富,情景新颖真实。试题情景贴近生活实际,贴近STSE( ),符合新课程理念,主要结合环境、能源、材料、药物,降碳节能减排,碳-14的特殊用途,光气的制备,太阳能材料,合成溴苯,合成有机防腐剂,新型电池,铁的卤化物成分探究,氧族元素的结构,氧族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硫化锌材料,精铜炼制等。 (5)更加重视实验和探究,二卷题题有实验。新课程特别注重:实验,是化学的基本方法,新课改学习方式的改变——探究学习。

2019年高考化学解答题注意事项

2019年高考化学解答题注意事项 1.书写“名称”还是“化学式”、“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还是“结构简式”。 2.书写“化学方程式”还是“离子方程式”或“电极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电离方程式”。 3.书写方程式中的物质聚集状态、特殊的反应条件、产物(如酯化反应的水)写全。 4.填写结果时应对准物质。如写“A”的不应写成“B”的。 5.实验填空题或简答题,注意文字用语要准确 (1)不用错别字:如脂与酯、铵与氨、坩与甘、蘸与粘、蓝与兰、褪与退、溶与熔、戊与戌、催与崔、苯与笨、饱和与饱合及有机官能 团名称等。 (2) 不用俗语:如a、打开分液漏斗的开关(活塞),b、将气体通进(入)盛溴水的洗气瓶,c、酸遇石蕊变红色(酸使石蕊呈红色)等。(3)用语严谨:如pH试纸不能说湿润,其它试纸均要写湿润。三对共用电子对要竖写。离子浓度要用C( )表示。 6.原电池正负极不清,电解池、电镀池阴阳极不清,电极反应式 写反了。 7.求气体的“体积分数”与“质量分数”不看清楚,失分。求 “转化率”、“百分含量”混淆不清。 8.两种不同体积不同浓度同种溶液混和,总体积是否能够加和, 要看题目情景和要求。 9.有单位的要写单位,没有单位的就不要写了。如“溶解度”单 位是克,却不写出,“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无单位,

却加上“g”或“g.mol-1”。摩尔质量有单位(g.mol-1)却不写单位, 失分。 10.描述实验现象要全面、有序,与实验目的相联系,陆海空全方 位观察。11.气体溶解度与固体溶解度表示方法、计算方法混为 一谈。 12.m A(s) + n B(g) pC(l) + q D(g)这种可逆反应,加压或减压,平衡移动只考虑其中的气态物质(g)的化学计量数。 13.配平任何方程式,最后都要实行“系数化简”。书写化学反应 方程式,反应条件必须写,而且写准确。,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后, 得失电子要相等,离子反应电荷要守恒,不搞假配平。有机化学方程 式未用“→”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不写反应条件,不漏写物质的聚集状态,不漏写反应热的“+”或“-”,反应热的单位是kJ·mol-1。 14.回答简答题,一定要避免“简单化”,要涉及原理,应该有因 有果,答到“根本”。 15.有机结构简式中原子间的连结方式表达准确,不要写错位。结 构简式有多种,但是碳碳键、官能团不要简化,酯基、羧基的各原子 顺序不要乱写,硝基、氨基写时注意碳要连接在N原子上。如,COOHCH2CH2OH(羧基连接错),CH2CHCOOH(少双键) 等(强调:在复杂化 合物中酯基、羧基不要简化)。中文名称不能写错别字。酯的n元环是 碳原子数加O(或N)原子数。 16.解推断题,实验题。思维一定要开阔、活跃,联想性强。切不 可看了后面的文字,把前面的话给忘了,不能老是只从一个方面,一 个角度去考虑,应该是多方位、全方位实行考虑。积极地从考题中字字、句句中寻找出“突破口”。 17.看准相对原子质量,Cu是63.5还是64,应按卷首提供的用。

高考化学大题高分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大题高分解题技巧 一、理综化学学科大题的命题特点 理综化学大题不但能较好地考查考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区分考生成绩优秀程度、便于高考选拔人才。根据对近年高考理综第Ⅱ卷化学命题情况分析,其存在如下特点: 1.一般有4道大题,其中包括1道化学反应原理题、1道实验题、1道元素或物质推断题、1道有机推断题。 2.试题的综合程度较大,一般都涉及多个知识点的考查,如元素化合物性质题中常涉及元素推断、性质比较实验、离子检验、反应原理等问题,再如化学反应原理题中的几个小题之间基本上没有多大联系,纯粹就是拼盘组合,其目的就是增大知识的覆盖面,考查知识的熟练程度及思维转换的敏捷程度。 3.重视实验探究与分析能力的考查。第Ⅱ卷大题或多或少地融入了对实验设计、分析的考查,如基本操作、仪器与试剂选用、分离方法选择、对比实验设计等,把对实验能力的考查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实验设计上融入了实验数据的分析,题型新颖。 二、理综化学学科大题的答题策略 1.元素或物质推断类试题 该类题主要以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或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为命题点,采用提供周期表、文字描述元素性质或框图转化的形式来展现题干,然后设计一系列书写化学用语、离子半径大小比较、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判断及相关简单计算等问题。此类推断题的完整形式是:推断元素或物质、写用语、判性质。 【答题策略】元素推断题,一般可先在草稿纸上画出只含短周期元素的周期表,然后对照此表进行推断。(1)对有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目暗示的突破口,联系其他条件,顺藤摸瓜,各个击破,推出结论;(2)对无明显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示条件的限定,逐渐缩小推求范围,并充分考虑各元素的相互关系予以推断;(3)有时限定条件不足,则可进行讨论,得出合理结论,有时答案不止一组,只要能合理解释都可以。若题目只要求一组结论,则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有时需要运用直觉,大胆尝试、假设,再根据题给条件进行验证也可。 无机框图推断题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读图审题→找准“突破口”→逻辑推理→检验验证→规范答题。解答的关键是迅速找到突破口,一般从物质特殊的颜色、特殊性质或结构、特殊反应、特殊转化关系、特殊反应条件等角度思考。突破口不易寻找时,也可从常见的物质中进行大胆猜测,然后代入验证即可,尽量避免从不太熟悉的物质或教材上没有出现过的物质角度考虑,盲目验证。 2.化学反应原理类试题

高考化学备考策略.doc

2017高考化学备考策略 2017高考化学备考策略 一、明确高考化学考什么 1.选择题考什么? 高考立足基础,选择题中化学常识、周期律、离子共存及离子方程式、电化学、离子浓度比较、化学实验、有机物等将会成为重点考查内容。 2.大题考什么? 可以重点关注这几个板块的复习:实验题、流程题、原理题及有机题。 二、精选精练,规范解题 1.演练高考化学真题 高考题是各种学习材料的精华,认真研究近年高考命题的规律、常考点及设问方式,才能领悟高考考查恒久不变的知识和能力。因此,最后阶段尽量精练广东历年高考题。 2.规范解题 理综化学试卷对考生答题科学性和完整性要求较高。在平时的练习和考试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把好三关: (1)审题关 培养正确的审题方法、解题思路的分析、从题干中提取有效信息、选准切入点,不断通过提高审题能力,来提高审题的速度和审题的准确性。 (2)化学用语关 化学用语的应用必须准确、规范、严谨。

(3)文字表达关 在解答文字表述题时,内容要突出原理,层次分明,符合逻辑,文字精练。 三、高效率地提高薄弱环节 1.整理资料、明确不足、高效复习 明确高考化学的常考点之后,把之前做过的一些质量高的卷子整理在一起,如调研测、一模、二模卷等。将自己常错的点找出来,进行整理、回顾和反思,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哪里,然后各个击破。 比如,你的流程题得分率往往偏低。你可以先将做错的题回顾一遍,确定自己的错到底是没有思路造成的,还是有思路但是基础知识欠缺造成的。如果是思路问题,请找出相应的笔记,回忆老师当时是如何讲解的,或者直接去问老师。 如果是基础知识的问题,比如元素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实验基础等知识点不熟练,那你需要回头解决相应的问题。同时应该经常回顾错题集或者在本子上增加书写自己的复习收获或考前提醒,以便在高考时能得心应手,避免错误重现。 2.复习专注,提高效率,思考深入 根据自身化学水平的高低,确定每天应该留给化学的时间是多少,然后要不打折扣地给足时间。复习时集中精力解决自己的问题。适当和别人交流,问同学或者老师可以让你受益匪浅;但过多讨论会失去自己思考的空间。一定要将所研究的问题吃透,避免下次出类似问题又要重新开始,浪费时间。 四、保持信心,保证得分,注意技巧 理综考试中150分钟的时间完成的题量较大,所以要把握好试卷中的基础题,拿稳基础分。如果我们平时学习中注重了基础,我们肯定能拿到一个不错的底线分数。至于较难的大题,我们也可以对其中的几个较简单的小问保持信心。平时若把近年

高考化学答题策略和答题技巧

高考化学答题策略和答题技巧 高考复习进入了冲刺阶段,如何才能在考试中将分数稳稳的拿到,这次我们谈谈考试中的答题技巧。 审题要认真: 答题都是从审题开始的,审题时如果遗漏了题给信息,或者不能正确理解信息,就会给答题埋下隐患,使解题陷入困境,不但做不对题,还占用了考场上宝贵的时间,危害很大。 细心的审题,正确理解和把握题给信息,充分挖掘隐含信息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在化学学科的考试中,审题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审题型:审题型是指要看清题目属于辨析概念类型的还是计算类型的,属于考查物质性质的,还是考查实验操作的等等。审清题目的类型对于解题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类型的题目处理的方法和思路不太一样,只有审清题目类型才能按照合理的解题思路处理。 2.审关键字:关键字往往是解题的切入口,解题的核心信息。关键字可以在题干中,也可以在问题中,一个题干下的问题可能是连续的,也可能是独立的。 关键字多为与化学学科有关的,也有看似与化学无关的。 常见化学题中的关键字有:“过量”、“少量”、“无色”、“酸性(碱性)”、“短周期”“长时间”、“小心加热”“加热并灼烧”“流动的水”等等,对同分异构体的限制条件更应该注意,如:分子式为C8H8O2含有苯环且有两个对位取代基的异构体“含有苯环且有两个对位取代基”就是这一问的关键字。 3.审表达要求:题目往往对结果的表达有特定的要求。 例如:写“分子式”、“电子式”、“结构简式”、“名称”、“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数学表达式”、“现象”、“目的”。这些都应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避免“答非所问”造成的不必要的失分。 4.审突破口常见的解题突破口有:特殊结构、特殊的化学性质、特殊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特殊反应形式、有催化剂参与的无机反应、应用数据的推断、框图推断中重复出现的物质等等。 5.审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的三个依据: ①使用仪器的精度,如托盘天平(0.1g)、量筒(≥0.1mL)、滴定管(0.01mL)、pH试纸(整数)等。 ②试题所给的数据的处理,例如“称取样品4.80g……”,根据试题所给有效数字进行合

高考化学实验题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实验题解题技巧 一.制备型实验题 实验考察以某一物质的制备为中心来展开。 步骤:原料制备和净化过程→物质制备过程→净化除杂过程→物质收集过程→尾气处理过程 在原料处理过程中,从实验原理出发,找到所需要的实验原料,例如氮气的制备,可以从空气来提纯,也可以采用按盐和亚硝酸盐来制备,还要除去其中的杂质氧气和水。 物质制备过程中,主要考察包括实验仪器的选择和组装,实验试剂的选择和加入的先后顺序。例如氯气的制备,根据实验原理,采用固液加热装置,选用圆底烧瓶和分液漏斗及酒精灯加热的装置组合;在氨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就要采用直玻璃管通氨气及酒精喷灯加热的装置组合。 在净化除杂过程中,首先要分析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有哪些,每种杂质所采用的除杂试剂以及除杂的先后顺序等,例如在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时,制备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采用的除杂试剂是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先后顺序是先除氯化氢,最后除水。 在物质的收集过程中,分析物质的状态和性质,采用合理的方法来收集产物。例如氨气的收集就根据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来收集或集气瓶的导气管是短进长出的方式;如氯化铝的收集,根据其易凝华的性质,在收集氯化铝时,应采用装置浸泡在冰水中的方式来提高收集效率。 尾气处理过程中,从尾气性质入手,分析所采用的试剂。例如氯气的处理采用碱液来反应除去;如氨气的处理采用湿润的棉花或倒扣漏斗的盛水烧杯。

制备型实验题: 26.(2013年全国新课标1卷) 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 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 合成反应: 在a中加入20g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 mL浓硫酸。B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 分离提纯: 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10g。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名称是。

高中化学实验的注意事项

高中化学实验的注意事项 为了帮助同学巩固学过的知识点,小编准备了高中化学实验的注意事项,希望大家能用心去做题! 中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高考考点较多,为便于系统复习和认真掌握化学实验操作,现总结八点注意事项,以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注意事"先后"顺序 1.组装仪器顺序:先零后整,由低到高,由左到右,先里后外,拆装置与之顺序相反。 2.加热器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3.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4.使用容量瓶、分液漏斗、滴定管前先检查是否漏水,后洗涤干净。 5.用排液法收集气体时,先移导管后撤酒精灯。 6.用石蕊试纸、淀粉碘化钾试纸、醋酸铅试纸气体性质时,要先用蒸馏水将试纸润湿。再将试纸靠近气体检验。而用pH试纸时,要先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少许滴到放在表面皿中央的干燥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7.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洗净的滴定管、移液管要先用待盛液洗涤2~3次后,再盛装试液。注入滴定管中的液体液面开始在"零"刻度或"零"刻度以下。 8.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应先验纯后点燃。净化气体时,

应先净化后干燥。 9.焰色反应试验中,每做一次,铂丝都应当先蘸取浓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后再做下一次。 10.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溶液时,溶解或稀释后溶液应冷却再移入容量瓶。 11.气体在热固体表面时,应先将气体干燥后反应。 12.硫酸沾到皮肤上,先迅速用干布擦去,再用水冲洗,千万不得先用水冲洗;碱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较多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二、注意"数据"归类 1.托盘天平的准确度为0.1g;在测定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时,为保证加热过程中使结晶水全部失去,实验中需加热、称量、再加热、再称量,直到最后两次称量不超过0.1g。 2.滴定管的准确度为0.01mL。 3.酒精灯内酒精的量不能少于容积的1/3,也不能多于 2/3。 4.试管在加热时,所盛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且要与桌面成45°角。用试管夹夹试管时应夹在离管口1/3处。 5.烧杯、烧瓶加热时,盛液体量均在容积的1/3~2/3处,蒸发皿加热液体时,盛液体量不宜超过容积的2/3。 6.液体取用时,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1~2mL。 7.配制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烧杯、玻璃棒要洗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解题技巧

工艺流程题解题技巧 一、除杂、分离、提纯类工艺流程题 本质就是对混合物的除杂、分离、提纯。 ①首先,找出要得到主要物质是什么,混有哪些杂质; ②然后,认真分析当加入某一试剂后,能与什么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了什么产物; ③最后,思考要用什么样方法才能将杂质除去。 这样才能每一步所加试剂或操作的目的。 二、物质制备类工艺流程题 ①先是确定要制备什么物质,从题干或问题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产品的性质(具有某些特殊性质的产物,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避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其它杂质,比如:产品受热易分解,可能要低温烘干、减压烘干、减压蒸发等); ②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几个方面了解流程:反应物是什么?反应方程式是什么?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 ③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标准化问题要标准化回答。 题目中的信息往往是制备该物质的关键所在。产物如果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则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避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其它杂质。如: ⑴如果在制备过程中出现一些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或产物,则要注意对温度的控制。 ⑵如果产物是一种会水解的盐,且水解产物中有挥发性的酸产生时,则要加相对应的酸来防止水解。如:制备FeCl3、AlCl3、MgCl2、Cu(NO3)2等物质时,要蒸干其溶液得到固体溶质时,都要加相应的酸或在酸性气流中干燥来防止它水解,否则得到的产物分别是Fe2O3、Al2O3、MgO、CuO;而像Al2 (SO4)3、NaAlO2、Na2CO3等盐溶液,虽然也发生水解,但产物中Al(OH) 3、H2SO4、NaHCO3、NaOH 都不是挥发性物质,在蒸发时,抑制了盐的水解,最后得到的还是溶质本身。 ⑶如果产物是一种强的氧化剂或强的还原剂,则要防止它们发生氧化还原的物质,如:含Fe2+、SO32-等离子的物质,则要防止与氧化性强的物质接触。 ⑷如果产物是一种易吸收空气中的CO2或水(潮解或发生反应)而变质物质(如NaOH固体等物质),则要注意防止在制备过程中对CO2或水的除去,也要防止空气中的CO2或水进入装置中。 ⑸如果题目中出现了包括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溶解度信息,则要注意对比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改变的情况,根据它们的不同变化,找出合适的分离方法。三、工业流程题中常用的关键词 原材料:矿样(明矾石、孔雀石、蛇纹石、大理石、锂辉石、黄铜矿、锰矿、高岭土,烧渣),合金(含铁废铜),药片(补血剂),海水(污水) 灼烧(煅烧):原料预处理,不易转化的物质转化为容易提取的物质:如海带中提取碘 酸:溶解、去氧化物(膜)、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 碱:去油污,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二氧化硅,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 氧化剂:氧化某物质,转化为易于被除去(沉淀)的离子 氧化物: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 控制pH值:促进某离子水解,使其沉淀,利于过滤分离 煮沸:促进水解,聚沉后利于过滤分离;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气体,如氧气 趁热过滤:减少结晶损失;提高纯度 四、熟悉工业流程常见的操作与名词 工业流程题目在流程上一般分为3个过程: (1)原料处理阶段的常见考点与常见名词 ①加快反应速率(途径:升高温度、搅拌、粉碎) ②溶解: ③灼烧、焙烧、煅烧: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高温下氧化、分解 (2)分离提纯阶段的常见考点 ①调pH值除杂 a.控制溶液酸碱性使其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例如:已知下列物质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如下表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