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中考 语文成语及惯用语训练试题及解析

新人教版中考语文成语及惯用语训练试题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成语及惯用语

1.下列划线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卫生是饭店的生命底线,出现明显的卫生问题,食客的饮食体验会一落千丈。

B. 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相觑,都软倒了。

C. 当前,不少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网络流行语,针对这一现象,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D. 由于天气非常炎热,汉子担子里的酒就成了炙手可热的抢手货。

【答案】 D

【解析】【分析】A.一落千丈:原指琴声陡然降落。后用来形容声誉、地位或经济状况急剧下降。运用恰当;

B.面面相觑: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运用恰当;

C.莫衷一是: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运用恰当;

D.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运用不恰当;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基本词语使用的语境。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强调,“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实现战略对接、优势互补。

B.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它短小精悍,字不虚设但言简义丰,意境深美。

C. “二十四节气”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在中国北方,很多农村居民可能不知道一些现代节日,但是对于“二十四节气”却耳熟能详。

D. 2019年度淄博市青少年“中国达人”挑战赛决赛在张店区举行,比赛内容涵盖中华传统哲学、史学、文学、服饰、饮食、建筑等多个方面,可谓琳琅满目。

【答案】 D

【解析】【分析】琳琅满目指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用在这里不符合语境。

故答案为:D

【点评】成语使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的题型。解答此题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做好此题离不开平时的积累。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谈到央视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父亲来了兴致,一件件给我们介绍起了那些国宝,直说得天花乱坠。

B. 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处在发展关键节点的中国,瞻前顾后不仅难以维持现状,

而且可能前功尽弃。

C. 乱扔烟头虽是小事,但就是这心不在焉的小过失往往会酿成大祸,近来各地就发生了多起因烟头而引发火灾的事件。

D. 前几天,小明和他大学的同班同学萍水相逢,挤在一起,畅谈祖国各地建设情形,兴致很高。

【答案】 B

【解析】【分析】A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贬义词不能用于此褒义语境。

B前功尽弃:以前的功劳全部丢失。也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费。

C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这句话的意思是乱扔烟头的人把这种行为不放在心上,使用心不在焉不符合语境。

D萍水相逢:浮萍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和“小明和他大学的同班同学”的语境不符。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成语的正确使用。要从成语的意思、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角度考虑,同时结合语境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做好本题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认真阅读,多积累课文中以及课外的成语和意思,学会恰当的使用。

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防疫春耕两手抓,一列列钢铁巨龙昼夜兼程,飞驰在大江南北,为广袤的田野带去无限希望。

B. 爱心人士高飞和她的朋友沿着崎岖的山路,走进广西山区,给贫困的孩子们送去“温暖包”。

C. 被贬谪到永州的柳宗元,留连山水,俯仰古今兴废,感慨深沉,流露出怀古伤今的浓烈情思。

D. 虽然正如大家所预料的那样,小婷获得了市作文比赛的冠军,大家得知消息后还是喜出望外。

【答案】 D

【解析】【分析】D与原句表达的意思不相符合。“喜出望外”指的是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与前面的“大家预料”相反。故运用不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成语使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的题型。解答此题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做好此题离不开平时的积累。

5.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每到收获时节,看到满山粲然开放的菊花,人们就格外想念在这里牺牲的那个女红军。

B. 读时你的表情一定要自然,脸色一定要镇静,不能随着情节的跌宕而变化,更不能随着人物的喜怒而哀乐。

C. 马斯克曾宣称,送上太空的特斯拉跑车将在太空“待个10亿年”,有专家认为,马斯克并非异想天开。

D. 初夏时节,沙坪坝景区百花争艳。各地游客慕名而来,趋之若鹜。

【答案】 D

【解析】【分析】A.“粲然”形容鲜明发光,使用正确;

B.“跌宕”指文章富于变化,使用正确;

C.“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使用正确;

D.“趋之若鹜”意思是指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些不好的事物(含贬义),不合语境;

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词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词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词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到、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6.下列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 下课的空隙间不容发,有些同学抓紧时间做题,有些同学调整学习状态。

B. 虽然一年多没有见面了,但我从来没有忘记他,对他的思念与日俱增。

C. 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博学。

D. 我确信勤奋刻苦是学习成功的不二法门。

【答案】 A

【解析】【分析】A间不容发: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此处属于望文生义。

B与日俱增: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使用正确。

C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使用正确。

D不二法门: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准确运用,注意结合语境考虑成语的词义、词语范围、感情色彩是否运用恰当,是否有书面语和口语之别,用筛选法或淘汰法得出正确答案。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准确运用,注意结合语境揣摩是否准确。

7.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他说起话来唠唠叨叨,使人讨厌。

B. 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

C. 面对此情此景,他居然在心里无动于衷。

D. 文章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揭示了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答案】 C

【解析】【分析】“无动于衷”与“在心里”词义重复。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和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注意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8.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既然人称大学问,那就要打扮得斯文模样儿,于是穿起了长衫,说话也歇斯底里。

B. 近年来,贪官携巨额赃款外逃事件频发,面对巨款流失境外的现实,我国的诉讼制度目前还束手无策。

C. “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D. 命运对他实在太苛刻了。然而,尽管奄奄一息,他还是不情愿死。

【答案】 A

【解析】【分析】A 歇斯底里: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这里不合语境。

B束手无策:遇到问题,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这里使用正确。

C 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分辩。这里使用正确。

D奄奄一息: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这里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运用能力。要想准确地辨析成语使用的正误,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然后结合所给语境去判断正误。也可以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

9.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B. “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经不知不觉地荡然无存了。

C.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望洋兴叹。

D. 我们看颐和园风景,则是冠冕堂皇,给人金碧辉煌的印象。

【答案】 A

【解析】【分析】A:使用正确。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B:使用有误。荡然无存: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用于此处不恰当;

C:使用有误。望洋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用在此处不和语境;

D:使用有误。冠冕堂皇:形容外表庄严或正大的样子。用在此处不恰当。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首先学生要理解成语的意思,其次有些成语还要知道由哪些典故、文章演变流传而来,再次要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

10.下面词语中,划线的“载”与“厚德载物”的“载”,意思最接近的是()

A. 千载难逢

B. 风雪载途

C. 满载而归

D. 载歌载舞【答案】 C

【解析】【分析】A.意为“年”。

B.意为“充满”。

C.意为“承载”。与“厚德载物”的“载”意思相同。

D.意为“又”。

故答案为: 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及运用能力。解答此题,需要根据平时的词汇积累,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从词语的含义、对象、程度、范围、感情色彩等方面加以比较辨别,可使用排除法。

1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有些同学写文章喜欢拖泥带水,总以为越长越好。

B. 小明有点感冒,老师叫他去校医务室拿点药,可他竟然要求住院治疗,真是小题大做。

C. 联欢晚会上,他一会儿是妙语连珠的主持人,一会儿是才艺精湛的表演者,他哗众取宠的表现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D. 身为执法人员你应该大义灭亲,如果不能公平公正,法律还有什么约束力呢?

【答案】 C

【解析】【分析】A拖泥带水:形容在泥泞道路上行走的状貌。比喻办事拖沓不爽快或语言不简明扼要。

B小题大做:指拿小题目作大文章,比喻不恰当地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处理,有故意夸张的意思。

D大义灭亲: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这三个成语使用正确。

C哗众取宠:以浮夸的言行迎合群众,骗取群众的信赖和支持。这是一个贬义词,与语境不符。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准确运用,注意结合语境考虑成语的词义、词语范围、感情色彩是否运用恰当,是否有书面语和口语之别,用筛选法或淘汰法得出正确答案。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准确运用,注意结合语境揣摩是否准确。

1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吗?"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鲁迅《孔乙己》)

B. 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味同嚼蜡,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马南邨《不求甚解》)

C. 这个小村大人小孩有个头疼脑热,都来找她妙手回春。(刘绍棠,《蒲柳人家》)

D. 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李可染《山水画的意境》)

【答案】 B

【解析】【分析】A.不屑置辩,意思是认为不值得分辩。使用正确;

B.味同嚼蜡,意思是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不符合语境,应为咬文嚼字;

C.妙手回春,意思是医生医术高超,能把垂危的病人治愈。使用正确;

D.浮光掠影,意思是水面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致,没有深的印象;又指文章言论的肤浅,无真知实学。使用正确;故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1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网络诈骗数量如此惊人,这也就意味着即使受骗的只是一小部分,犯罪分子也能牟取暴利。

B. 电影《中国机长》讲述了机组成员凭借着极少仍在工作状态的仪器,艰难地进行手动驾驭的故事。

C. 70年峥嵘岁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坚守爱国心、心怀报国志,将个人梦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D. 他常常在同学面前自吹自擂为全班最聪明的人,真令人反感。

【答案】 B

【解析】【分析】A.“牟取”谋取(名利)。符合语境。

B.“驾驭”意思是驱使车马行进;使服从自己的意志而行动,掌控。不符合语境。

C.“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符合语境。

D.“自吹自擂”比喻自我吹嘘。符合语境。故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14.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不要轻觑了事业对精神的濡养或反之的腐蚀作用。

B. 遗憾的是,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汲取有益的见解。

C. 王丁在校运会上夺得了一百米短跑的冠军,他的丰功伟绩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赞赏。

D. 课堂学习时,我们应该增强效率意识,培养和养成抽丝剥茧、多思勤问的好习惯,这样就能及时理解消化当堂学习的内容。

【答案】 C

【解析】【分析】A.濡养:养育,培养的意思,另外也有滋养的意思。这里使用正确。

B.汲取:吸取。这里使用正确。

C.丰功伟绩:意为伟大的功劳和成就,泛指:对社会作出突出贡献,创造过巨大业绩。这里显然不合语境。

D.抽丝剥茧:丝得一根一根地抽,茧得一层一层地剥。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而且一步一步很有层次。这里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词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词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词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到、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15.下列语段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阳春三月,和煦的春风和沁人的花香相得益彰,广州处处春意盎然,美不胜收。无论在增城的白水寨、南沙的百万葵园,还是市内的流花湖公园、云台花园,到处都是碧草连天、花团锦簇,一派生机勃勃。在这美好的时节,与同学一起畅游花海,尽情享受天伦之乐,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A. 相得益彰

B. 美不胜收

C. 花团锦簇

D. 天伦之乐【答案】 D

【解析】【分析】A项,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符合语境,正确。

B项,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符合语境,正确。

C项,花团锦簇:像花朵、锦绣汇聚在一起。形容五彩缤纷、灿烂绚丽的景象。符合语境,正确。

D项,天伦之乐:指老一辈和小一辈有血缘亲属关系之间的家庭乐趣。使用对象错误,不符合语境。

故选D。

故答案为: D。

【点评】解答本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要做好该类题,平时的积累是离不开的。在出题时尤其是词义正确,而感情色彩不合乎题意的更应该注意。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

16.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少小离家老大回,看到家乡如今田园荒芜,我心里隐隐作痛。

B. 他总喜欢和别人比品牌、比档次,这种攀比的心理把他害得很苦。

C. 我们判断是非不能断章取义,而要用全面的眼光看问题。

D. 莫高窟是无数大师前仆后继,用智慧和汗水建造岀来的一座恢宏的艺术宫殿。

【答案】 D

【解析】【分析】A.荒芜:因无人管理田地杂草丛生;无人耕种。这里使用正确。

B.攀比:向高水平比较(多指不顾客观条件的行为)这里使用正确。

C.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这里使用正确。

D.前仆后继: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这里使用不合语境。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正确运用词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切忌望文生义;②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③注意词语运用的范围;④注意避免意思重复和矛盾;⑤注意区分近义义词语;⑥注意某些词语只能用于肯定句或否定句中。答题时,还要根据语言环境判断词语使用是否恰当。

17.下列句子中的划线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 任何有理性的人都不会相信这样异想天开的故事。

B. 企业家们将要开发新项目,附近的村民对此望眼欲穿。

C. 刘明被评为优秀团支书,这个称号他当之无愧。

D. 朱主任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地向上级领导请教。

【答案】 D

【解析】【分析】A.异想天开:比喻荒唐离奇,想象着暂时无法实现的事,还比喻超强的想象力。这里使用正确。

B.望眼欲穿: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这里使用正确。

C.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这里使用正确。

D.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这里是向上级领导请教,成语不符合语境。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

18.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姑妈是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

B. 那时,尽管我气得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无可奈何。

C. 老馆长注视着陨石的图片,喃喃自语:“如果真是这样就好了。”

D. 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答案】 D

【解析】【分析】A.宽宏大量:形容度量大,能容人。这里使用正确。

B.无可奈何: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这里使用正确。

C.喃喃自语:小声地自己跟自己说话。这里使用正确。

D.“一拍即合”比喻双方很容易一致,也比喻因情意相投或有利害关系,一下子就说到一起或结合在一起。与语境不符。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运用搭配的方法进行破题、解题是最快的一种方法,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因为在汉语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有些词语搭配的对象是不同的,词语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词语的搭配要符合两个原则:一是合乎事理,另一个是合乎习惯。

19.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所有同类题材的绘画和它比较起来,都黯然失色。

B. 小青龙河湿地公园内,杨柳依依,鲜花盛开。放眼望去,满目青山绿水。人行其间,进退维谷,仿佛在充满诗意的山水画中行走。

C. 校园艺术节画展上,大家纷纷在一幅梅花图前驻足,这幅妙手回春之作仿佛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D. 湛蓝的海,洁白的云,时而有几只海鸥掠过船舷,眼前的一切真是栩栩如生。

【答案】 A

【解析】【分析】A黯然失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这里使用正确。

B项,进退维谷: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处境艰难,进退两难。本句中用来形容人在公园中游玩,不符合语境。

C项,妙手回春:比喻把垂危的病人治好。形容医生医术高明。在此句中用来形容梅花图,不合语境。

D项,“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此处用错对象。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运用搭配的方法进行破题、解题是最快的一种方法,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因为在汉语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有些词语搭配的对象是不同的,词语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词语的搭配要符合两个原则:一是合乎事理,另一个是合乎习惯。

20.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 面对着太湖美丽的风景,清风吹来,让人觉得心旷神怡。

C. 我的班主任是一个待人亲切、和蔼、慈善的好教师,对我们总是悉心照顾、吹毛求疵。

D. 李可染是中国著名的画家,其山水画成就最高,每一幅画作都栩栩如生。

【答案】 C

【解析】【分析】A开卷有益:打开书本看一看,就会有收益。这里使用正确。

B心旷神怡:心情愉快,精神舒畅。这里使用正确。

C吹毛求疵:把皮上的毛吹开,寻找疵点。比喻故意挑毛病找错。这是贬义词,不能用于此褒义语境。

D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这里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运用能力。要想准确地辨析成语使用的正误,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然后结合所给语境去判断正误。也可以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