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微生物的检测(附录62)USP32-中文翻译

特定微生物的检测(附录62)USP32-中文翻译
特定微生物的检测(附录62)USP32-中文翻译

<62>非无菌供试品的微生物检测:指定微生物的检测

介绍

以下描述实验适用于确定指定微生物的不存在或者有限存在,这些指定微生物可能要在特定条件下才能被检测出来。

该实验最初设计来确定是否一个物质或者制剂符合确定的微生物质量标准。当出于此目的时,按照以下指导进行,包括取样的数量,并且按照下面所述解释结果。

此外的微生物程序包括自动化方法也可以被使用,只要证明该方法与药典方法具有等效性。

一般程序

样品的制备按照“<61>非无菌产品的微生物检查:微生物计数实验”的描述进行。

如果供试品具有抗菌活性,尽可能按照“<61>非无菌产品的微生物检查:微生物计数实验”中描述去除或中和。

如果样品制备使用了表面活性物质,那也必须按照“<61>非无菌产品的微生物检查:微生物计数实验”中描述的证明表面活性物质对微生物的无毒性,以及他们与抑制剂之间的兼容性。

培养基的生长促进和抑菌性,测试的适应性

必须确定在供试品存在的情况下该方法检测微生物的能力。

如果检验过程中发生变更或者供试品变更,且这些变更可能影响检验结果,适应性必须被确认。

检验菌株的制备

使用如下所述的稳定的标准菌悬液。使用菌种保存技术(种子批系统),以便用于接种的可萌发微生物从最初的主种子批开始不超过5代。

需氧微生物

将每个细菌检验菌株单独置于装有大豆酪蛋白消化物肉汤或者大豆酪蛋白消化物琼脂的容器内,在温度30~35℃之间培养18至24小时。将白色念珠菌的检验菌株单独置于沙氏葡糖琼脂或者沙氏葡糖肉汤中,在温度20~25 ℃之间

使用pH值7.0的缓冲氯化钠—蛋白胨溶液或pH值7.2的磷酸盐缓冲液来制备检测供试悬浮液。悬浮液在2小时内使用,或在存放于2~8℃的情况下,24小时内使用。

梭状芽孢杆菌

使用梭状芽孢杆菌如ATCC 11437 (NBRC14293, NCIMB 12343, CIP 100651) 或ATCC 19404 (NCTC 532或CIP 79.3)。于温度30~35℃,厌氧条件下,在梭状芽孢杆菌强化培养基里将梭菌检验菌株培养24至48小时。作为制备然后稀释新鲜的梭状芽孢杆菌体细胞悬浮液的替代方法,一种稳定的孢子悬浮液被用于检测接种。此稳定孢子悬浮液可以在2~8℃温度内保存,期限需验证。

阴性对照

为确认测试条件,用选定的稀释液代替供试制备品进行阴性对照实验。此试验中必须没有微生物的生长。

培养基的生长促进和抑菌性能

检测每批已制备的培养基和每批由脱水培养基或培养基成分制备培养基。按表1中所描述的内容来验证相关培养基的适用性能。

对生长促进性能的检测,液体培养基—接种少量(不多于100cfu)适当的微生物到一部分合适的培养基上。在指定的温度下进行培养,且时间不多于检测中规定的最短时间。发生了清晰可见的微生物生长,且与用此前检验并批准过的培养基批次所得到的微生物生长相当。

对生长促进性能的检测,固体培养基—用表面铺展法(见<61>非无菌产品的微生物检查:微生物计数实验下的平板计数法),用少量(不超过100cfu)适当的微生物给每个平皿接种。在指定的温度下培养,且时间不超过测试中规定的最短时间。发生了微生物生长,且与用此前检验并批准过的培养基批次所得到的微生物生长相当。

对抑菌性能的检测,液体或固体培养基—用至少100cfu适合的微生物接种合适的培养基。在指定的温度下进行培养,且时间不少于检测中规定的最长时间。应没有发生供试微生物的生长。

对指示性能的测试—用表面铺展法(见<61>非无菌产品的微生物检查:微生物计数实验下的平板计数法),用少量(不多于100cfu)的适当的微生物给每个平皿接种。在指定温度下进行培养,且时间为在检测中规定的时间范围内。菌落在外观和指示反应上与从此前已检测并批准的培养基批次所获得的菌落是相当的。

检查方法的适用性

按照“产品检测”下相关段落里的描述,对每种新供试品进行样品制备。混合的时候,在指定的增长培养基里加入每种供试菌株。单独接种供试菌株。在被接种的供试制备品中,使用数量相当于不多于100cfu的微生物。

按照“产品检测”下相关段落里的描述,使用所规定的最短接种时间进行检测。

规定的微生物必须按照“产品检测”下的描述,以指示反应进行检测。

供试品的任何抗菌活性会使修改检测规程(见<61>非无菌产品的微生物检查:微生物计数实验下的抗菌活性的中和/去除)成为必要。

对某个特定的供试品,如果其对于检测所指定的微生物的抗菌活性不能被中和,则可以假定为在供试品中不会存在此种被抑制微生物。

产品检测

胆汁耐受革兰氏阴性菌

样品的制备和预培养—按照“<61>非无菌产品的微生物检查:微生物计数实验”制备样品,将不少于1克的供试品以1:10稀释来制备样品,但是使用大豆酪蛋白消化物肉汤培养基作为所选择的稀释剂,混匀,并在20o至25 o时培养一段时间,此时间段足以使细菌复苏但不足以促进微生物的繁殖(通常2个小时而不超过5小时)。

确认微生物不存在的检测—除非另有规定,否则按“样品的制备和预培养”项下规定制备相当于1克的该供试品,接种至肠道菌增菌肉汤培养基Mossel。在温度30~35 ℃下培养24至48小时。再次在紫红色胆汁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皿上培养。在温度30~35 ℃下培养18至24小时。

如果没有菌落生长,则供试品符合该检测的要求。

定量检测—

选择和再次培养—将在“样品的制备和预培养”项下规定的制备品和/或分别包含0.1克,0.01克,和0.001克(或0.1毫升,0.01毫升,和0.001毫升)该供试品的稀释液,接种于适量的肠道菌增菌肉汤培养基Mossel。在温度30~35℃下培养24至48小时。在紫红色胆汁葡萄琼脂培养基的平皿上对培养物进行再次培养。在温度30~35℃下培养18至24小时。

说明—菌落的生长构成了阳性结果。记录产生阳性结果的最少量供试品和产生阴性结果的最大量供试品。从表2中大概确定细菌的数量。

大肠杆菌

样品的制备和预培养—按照“<61>非无菌产品的微生物检查:微生物计数实验”制备样品,将不少于1克的供试品以1:10稀释来制备样品,并使用10毫升或对应1克或1毫升的数量,接种于适量(按照“检查方法的适用性”项下的内容来确定)的大豆酪蛋白消化物肉汤培养基,混匀,并在温度30~35℃下培养18至24小时。

选择和再次培养—摇动容器,转移1毫升大豆酪蛋白消化物肉汤培养基至100毫升的麦康凯(MacConkey)肉汤培养基,并在温度42~44 ℃下培养24至48小时。在温度30~35℃下,于麦康凯(MacConkey)琼脂培养基的平皿上再次培养18至72小时。

说明—菌落的生长表明了大肠杆菌存在的可能性。这需通过鉴别检测来证明。

如果没有菌落存在或如果确认鉴别检测为阴性,则该供试品符合该检测的要求。

沙门氏菌

样品的制备和预培养—按照“<61>非无菌产品的微生物检查:微生物计数实验”制备供试品,并使用对应不少于10克或10毫升的数量接种于适量(按

照检查方法的适用性项下内容来确定)的大豆酪蛋白消化物肉汤培养基,混合,在温度30~35℃下培养18至24小时。

选择和再次培养—转移0.1毫升大豆酪蛋白消化物肉汤培养基至10毫升氯化镁孔雀绿沙门氏菌富集肉汤培养基,并在温度30~35℃之间培养18至24小时。在木糖赖氨酸脱氧胆盐琼脂培养基的平皿内再次培养。在温度30~35℃之间培养18至48小时。

说明—可能存在的沙门氏菌通过生长良好的红色菌落,带有或没有黑色中心来识别。这由鉴定试验来确认。

如果所描述类型的菌落不存在或如果确认鉴别检测为阴性,则该供试品符合该检测的要求。

绿脓杆菌

样品的制备和预培养—按照“<61>非无菌产品的微生物检查:微生物计数实验”制备样品,将不少于1克的供试品以1:10稀释来制备样品,并使用10毫升或对应1克或1毫升的数量,接种于适量(按照“检查方法的适用性”项下描述来确定)的大豆酪蛋白消化物肉汤培养基,混匀。当检测贴剂时,通过无菌膜过滤器来过滤对应一贴制备品的样品(见<61>非无菌产品的微生物检查:微生物计数实验章节中样品的制备项下贴剂),并置于100毫升大豆酪蛋白消化物肉汤培养基。在温度30~35℃之间培养18至24小时。

选择和再次培养—在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琼脂培养基的平皿内再次培养,并在温度30~35℃之间培养18至72小时。

说明—菌落的生长表明了绿脓杆菌存在的可能性。这需通过鉴别检测来证明。

如果菌落不存在或如果确认鉴别检测为阴性,则该供试品符合该检测的要求。

金黄色葡萄球菌

样品的制备和预培养—按照“<61>非无菌产品的微生物检查:微生物计数实验”制备样品,将不少于1克供试品以1:10稀释来制备样品,并使用10毫升或对应1克或1毫升的数量来接种适量(按照“检查方法的适用性”项下的描述来确定)于大豆酪蛋白消化物肉汤培养基,并使其均匀。当检测贴剂时,通过无菌膜过滤器来过滤对应一贴制备品的样品(见<61>非无菌产品的微生物检查:微生物计数实验章节中样品的制备项下贴剂),并置于100毫升大豆酪蛋白消化物肉汤培养基内。在温度30~35℃下培养18至24小时。

选择和再次培养—再次培养在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的平皿上,并在温度30~35℃之间培养18至72小时。

说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的可能性通过由黄色区域环绕的黄色或白色菌落的生长来识别。这需通过鉴别检测来证实。

如果所描述类型的菌落不存在或如果确认鉴别检测为阴性,则该供试品符合该检测的要求。

梭状芽孢杆菌

样品的制备及热处理—按照“<61>非无菌产品的微生物检查:微生物计数实验”制备供试品,分别取两等份相当于不少于1g或1ml的供试品。将其中一份在温度80℃加热10分钟,并快速冷却。不要加热另外一份。

选择和再次培养—分别将两份混合好的供试品放入两个容器(38mm×200mm)或者其他盛有100ml梭状芽孢杆菌强化培养基的容器中,在无氧的条件下、30~35℃之间,培养48小时。培养之后,将来自每个试管的培养物在哥伦比亚琼脂培养基上进行再次培养,并在无氧条件下、30~35℃之间,培养48小时。

说明—杆菌(带有或没有内生孢子)厌氧性生长出现阴性过氧化氢酶反应的现象,表明了梭状芽孢杆菌的存在。

如果哥伦比亚琼脂没有检测出厌氧微生物的生长或过氧化氢酶检测呈阳性,则供试品符合该检测要求。

白色念珠菌

样品的制备和预培养—按照“<61>非无菌产品的微生物检查:微生物计数实验”制备供试品,使用10毫升或对应不少于1克或1毫升的数量,接种于100毫升沙氏葡萄糖肉汤培养基,并混匀。在温度30~35℃之间培养3至5天。

选择和再次培养—在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平皿中进行再次培养,并且在温度30o至35o之间培养24至48小时。

说明—白色菌落的生长可以表明白色念珠菌的存在。这需通过鉴别检测来证明。

如果这样的菌落不存在或者如果确认鉴别检测为阴性,则供试品符合该检测的要求。

建议的溶液和培养基

[注—本节作为资料提供。]

以下溶液和培养基已经证实能够令人满意地用于药典微生物污染检测中所规定的用途。如果其他培养基具有类似的生长促进和抑制性能,则也可以使用。

贮备缓冲溶液—将34克磷酸二氢钾转移到一只1000毫升容量瓶内,溶解在500毫升纯净水中,用氢氧化钠调整pH值为7.2±0.2,加入纯净水至刻度,并混匀。分装在容器中,并灭菌。在温度2℃到8℃之间贮存。

磷酸盐缓冲液pH值7.2—制备纯净水与贮备缓冲溶液(800:1 v/v)的混合

调整pH的值,以使在灭菌后,温度为25℃时,pH值为7.3±0.2。在高压灭菌器内以经过验证的周期进行灭菌。

内以经过验证的周期进行灭菌。

内以经过验证的周期进行灭菌。

内以经过验证的周期进行灭菌。

内以经过验证的周期进行灭菌。

持续30分钟,立即冷却。

不得在高压灭菌器内加热。

内以经过验证的周期进行灭菌。

且持续摇动,然后在高压灭菌器内以经过验证的周期进行灭菌。

行灭菌。在加热和高压灭菌后,温度25℃时,pH值为5.2±0.2。

冷却到50℃,并倒进Petri培养皿内。不得在高压灭菌器内加热。

值为7.2±0.2。在高压灭菌器内以经过验证的周期进行灭菌。

值为7.4±0.2。在高压灭菌器内以经过验证的周期进行灭菌。

以使在灭菌后,温度为25℃时,pH值大约为6.8±0.2。在高压灭菌器内以经过验证的周期进行灭菌。

以使在灭菌后,温度为25℃时,pH值为7.3±0.2。在高压灭菌器内以经过验证的周期进行灭菌。静置冷却到温度为45℃至50℃之间;如需要,加入相当于20 mg庆大霉素盐基的硫酸庆大霉素,并倒进Petri培养皿内。

微生物检测培训考核试题-(附答案)

一、填空题(共35个空,共计70分) 1、菌落总数: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如培养基、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等)培养后,所得每g(mL)检样中形成的微生物菌落总数。 2、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成分有胰蛋白胨、酵母浸膏、葡萄糖、琼脂、蒸馏水。 3、菌落总数小于100 CFU 时,按“四舍五入”原则修约,以整数报告。 4、大肠菌群:在一定培养条件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和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5、GB 478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中第一法适用于大肠菌群含量较低的食品中大肠菌群的计数;第二法适用于大肠菌群含量较高的食品中大肠菌群的计数。 6、MPN法是统计学和微生物学结合的一种定量检测法。待测样品经系列稀释并培养后,根据其未生长的最低稀释度与生长的最高稀释度,应用统计学概率论推算出待测样品中大肠菌群的最大可能数。 7、GB 2992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n为同一批次产品应采集的样品件数;c为最大可允许超出m值的样品数;m为致病菌指标可接受水平的限量值;M为致病菌指标的最高安全限量值。 8、无菌生理盐水的制法:称取8.5g氯化钠溶于1000mL蒸馏水中,121℃高压灭菌15min。 9、霉菌和酵母平板计数法的培养过程:琼脂凝固后,正置平板,置28±1℃培养箱中培养,观察并记录培养至第5天的结果。 10、菌落总数的培养过程:待琼脂凝固后,将平板翻转,36±1℃培养48±2h。 11、霉菌和酵母平板计数法:若空白对照平板上有菌落出现,则此次检测结果无效。 12、大肠菌群平板计数法:在固体培养基中发酵乳糖产酸,在指示剂的作用下形成可计数的红色或紫色,带有或不带有沉淀环的菌落。 二、简答题(共1题,共计30分) GB 274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蛋与蛋制品》中液蛋制品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微生 菌落总数:25g(ml)样品+225ml稀释液,均质→10倍系列稀释→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各取1ml分别加入无菌培养皿中→每皿中加入15~20ml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混匀→培养→计数各平板菌落数→计数菌落总数→报告 大肠菌群(平板计数法):25g(ml)样品+225ml稀释液,均质→10倍系列稀释→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倾入VRBA平板(36±1℃培养18~24h)→计数典型和可疑菌落→BGLB肉汤(36±1℃培养24~48h)→报告结果 1/ 1

欧洲药典 10.0 EP 10.0 长春西汀 中文翻译

01/2008:2139 修订:7.3 长春西汀 Vinpocetine 欧洲药典10.0 Ph.Eur. 10.0 EP 10.0 C22H26N2O2Mr 350.5 [42971-09-5] 定义 乙基(13as,13bs)13α-乙基-2, 3 ,5 ,6-13α 13b六氢-1H-吲哚3, 2, 1-d吡啶3, 2, 1-ij,l, 5-二痰杂萘-12-羧酸。(Ethyl (13aS,13bS)-13a-ethyl-2,3,5,6,13a,13b-hexahydro- 1H-indolo[3,2,1-de]pyrido[3,2,1-ij][1,5]naphthyridine-12-carboxylate.) 含量:98.5%- 101.5%(干品)。 特征 外观: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 溶解性:几乎不溶于水,可溶于二氯甲烷,微溶于无水乙醇。 鉴别 A.比旋度(见检测项)。 B.红外吸收光谱(2.2.24)。 对比:长春西汀CRS。

检测 比旋光度(2.2.7):+127到+134(干品)。 取0.25 g溶于二甲基甲酰胺R,并用相同的溶剂稀释至25.0 ml。 有关物质。液相色谱(2.2.29). 供试溶液。取50.0mg供试品溶于流动相并用流动相稀释至50.0ml。 对照溶液(a).取1.0ml 供试品溶液用流动相稀释至50.0ml。 对照溶液(b).取5.0mg 长春西汀杂质B CRS,6.0mg长春西汀杂质A CRS,5.0mg 长春西汀杂质C CRS 5.0mg长春西汀杂质D CRS,溶于流动相,并用流动相稀释至50.0ml。 对照溶液(c).取1.0ml 对照溶液(a)和1.0 ml对照溶液(b)用流动相稀释至20.0ml。 色谱柱: -尺寸:l = 0.25m, ? = 4.6mm -固定相:色谱用末端封尾的十八烷基硅烷键和硅胶R(5μm)。 流动相:15.4g/l 的醋酸铵R溶液,乙腈R(45:55 V/V)。 流速:1.0ml/min。 检测器:分光光度计,280nm。 进样量:15 μl 运行时间:长春西汀保留时间的3倍。 相对保留时间,以长春西汀(保留时间=约16min)为参照:杂质A= 约0.4;杂质D=约0.68;杂质B= 约0.75;杂质C=约0.83。 系统适应性:对照品溶液(c): -分离度:杂质B和D之间的分离度不得少于为2.0。 限度: -杂质A:不得超过对照品溶液(c)色谱图中相应峰的峰面积(0.6%); -杂质B, D:每种杂质不得超过对照品溶液(c)色谱图中相应峰的峰面积(0.5%); -杂质C:不得超过对照品溶液(c)色谱图中相应峰的峰面积的0.6倍(0.3%);

常见的微生物检测方法

常见的微生物检测 方法

摘要:微生物的检测,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生产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生长量测定法,微生物计数法,生理指标法和商业化快速微生物检测简要介绍了利用微生物重量,体积,大小,生理代谢物等指标的二十余种常见的检测方法,简要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原理,应用范围和优缺点。 概述: 一个微生物细胞在合适的外界条件下,不断的吸收营养物质,并按自己的代谢方式进行新陈代谢。如果同化作用的速度超过了异化作用,则其原生质的总量(重量,体积,大小)就不断增加,于是出现了个体的生长现象。如果这是一种平衡生长,即各细胞组分是按恰当的比例增长时,则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发生繁殖,从而引起个体数目的增加,这时,原有的个体已经发展成一个群体。随着群体中各个个体的进一步生长,就引起了这一群体的生长,这可从其体积、重量、密度或浓度作指标来衡量。微生物的生长不同于其它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的个体生长在科研上有一定困难,一般情况下也没有实际意义。微生物是以量取胜的,因此,微生物的生长一般指群体的扩增。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是其在内外各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的综合反映。因此生长繁殖情况就可作为研究各种生理生化和遗传等问题的重要指标,同

时,微生物在生产实践上的各种应用或是对致病,霉腐微生物的防治都和她们的生长抑制紧密相关。因此有必要介绍一下微生物生长情况的检测方法。既然生长意味着原生质含量的增加,因此测定的方法也都直接或间接的以次为根据,而测定繁殖则都要建立在计数这一基础上。微生物生长的衡量,能够从其重量,体积,密度,浓度,做指标来进行衡量。 生长量测定法 体积测量法:又称测菌丝浓度法。 经过测定一定体积培养液中所含菌丝的量来反映微生物的生长状况。方法是,取一定量的待测培养液(如10毫升)放在有刻度的离心管中,设定一定的离心时间(如5分钟)和转速(如5000 rpm),离心后,倒出上清夜,测出上清夜体积为v,则菌丝浓度为(10-v)/10。菌丝浓度测定法是大规模工业发酵生产上微生物生长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这种方法比较粗放,简便,快速,但需要设定一致的处理条件,否则偏差很大,由于离心沉淀物中夹杂有一些固体营养物,结果会有一定偏差。 称干重法: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内容及检测技术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内容及检测技术 食品安全检验过程的主要内容 食品微生物的检验。食物在生产过程中以及放置过程中会受到环境中微生物的损坏或影响,在部分研究中,将食品中细菌数量对食品的损坏程度作为食品安全检测的首 要内容。在食品微生物的检验过程中,我们主要对人体有害微生物进行检验,其中在食品安全检验过程中,因为食品中有多种微生物共存现象,所以在检验前,微生物检验员要把不同的菌体进行分离,这样才能更加清楚的了解各种微生物的数量及菌体的分布情况,包括生产型食品微生物,如醋酸杆菌,酵母菌等和使食物变质的微生物,如霉菌、细菌等和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如溶血性大肠杆菌,肉毒杆菌等。对食品原辅料微生物的控制和产成品微生物的检验是保证食品安 全的重要途径。 针对食品致病菌的相关检验。不同的致病菌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像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吃到的大米,有些不法商家将发霉的大米加工后再次放入市场进行二次销售,虽然经加工后,在外表上和普通大米没啥两样,但这种大米中含有黄曲霉这一致病菌,据可靠信息表明,黄曲霉的危害性十分巨大,如果人们长时间吃这样的大米,出

现癌症的风险要比常人高出很多倍,由此可见,食品中致病菌的检验是保证我们能吃到放心食品十分关键的微生物检 测技术,所以我们在致病菌的检验上对不同种类的致病菌进行定量严格检验。如乳制品和肉制品的致病菌主要是黄曲霉菌和大肠杆菌,而蛋制品中则容易出现染沙门菌、大肠菌群、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罐头食品容易出现肉毒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蜡样芽胞杆菌。 食品微生物检验中的主要特点 对食品检测要求相对较高。在食品微生物的一系列检验中,由于食品中涉及的微生物种类较多,因此加大了食品微生物检验的难度。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对不同食品中微生物的含量特别是致病菌的含量有明确的要求。在食品的运输过程中,食品致病菌以及其他微生物对相应的食品有一定的污染,随着微生物种类的增多,检测人员需要对食品受致病菌影响的程度、食品保质期以及其他相关的标准进行测量,难度会随着微生物种类的增多而复杂。所以在微生物检验上我们对每一阶段的食品安全检测都要重视,在各个微生物的测量上,相关的检测技术要求就有所提高。 食品微生物检验效率。随着食品市场的商品流通提高,人们对食品需求不断增加,而食品安全问题却在日益严重,为了保障人们在能够及时满足食品种类和数量要求的同时,进一步促进食品安全的保障措施落实,必须加强食品安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测试题及答案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测试题及答案——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与诊断及细菌生理 一、名词解释 1.血清学诊断 2.培养基 3.基础培养基 4.选择培养基 5.鉴别培养基 6.菌落 二、填空题 1.实验室细菌学检查结果的准确与否和标本的选 择、、有直接关系。 2.辅助诊断风湿热的抗“O”实验属于。 3.血清学试验一般需作两次,其血清分别取自疾病 的和.第二次抗体效价比第一 次时方有诊断意义。 4.对流行性脑炎患者进行细菌学检查,可采集的标本 有、和。 5.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时,从有正常菌群部位采取的标本应接种 于培养基或培养基。 6.细菌感染实验室检查中,常用的血清学方法 有、和三大类。 7.属于直接凝集反应的血清学试验有和。 三、单项选择题 1.目前在传染病的预防接种中,使用减毒活疫苗比使用灭活疫苗普遍,关于其原因下述不正确的是 A.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灭活疫苗 B.减毒活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的持续时间比灭活疫苗长 C.减毒活疫苗能在机体内增殖或干扰野毒株的增殖及致病作用,灭活疫苗则不能 D.减毒活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分泌型IgA,故适用于免疫缺陷或低下的患者 E.减毒活疫苗一般只需接种一次即能达到免疫效果,而灭活疫苗需接种多次 2.白百破三联疫苗的组成是

A.百日咳类毒素,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 B.百日咳死疫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 C.百日咳死疫苗,白喉死疫苗,破伤风类毒素 D.百日咳活疫苗,白喉活疫苗,破伤风死疫苗 E.百日咳活疫苗,白喉死疫苗,破伤风死疫苗 3.使用时要注意防止Ⅰ型超敏反应的免疫制剂是 A.丙种球蛋白 B.胎盘球蛋白 C.抗毒素 D.白细胞介素 E.干扰素 4.关于胎盘球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健康产妇的胎盘和婴儿脐带中提取制备 B.一般含IgM C.一般不会引起超敏反应 D.主要用于麻疹,甲型肝炎和脊髓灰质炎等病毒性疾病的紧急预防 E.免疫效果不如高效价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5.伤寒病人发病第一周内,分离病原菌应采取的标本是 A.血液 B.尿液 C.粪便 D.呕吐物 E.脑脊液 6.咽喉假膜标本涂片染色后,镜检出有异染颗粒的棒状杆菌,其临床意义在于诊断 A.结核病 B.军团病 C.白喉

欧洲药典附录3.1.3.-推荐下载

3.1.3. 聚烯烃 定义 聚烯烃是通过乙烯或丙烯的聚合而成,或是通过这些不超过25%的高同系物的物质或羧酸或酯的共聚作用获得。某些材料可能是聚烯烃的混合物。 成品 添加一定数量的添加剂到聚合物中是为了优化它们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机械性能,为了使它们适用于预定用途。所有的这些添加剂都是选自附件列表,并指出了每一种产品中的最大允许含量。产品中最多包含有三种抗氧化剂,一种或几种润滑剂或抗粘连剂以及当材料必须提供光照保护时,还要添加二氧化钛作为遮光剂。 – 二叔丁基对甲酚(增塑剂07):限量:0.125% –四钛季戊四醇松香酸酯[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增塑剂09):限量:0.3%–1,3,5-三羟甲基氨基甲烷(3,5-二叔丁基-4-邻羟苄基)- 三嗪-2,4,6(1H,3H,5H)-三酮, (增塑剂 13): 限量: 0.3% – 二乙烯[3,3-二[3-(1,1-dimethylethyl)-4-羟苯基]丁酸甲酯] (增塑剂08):限量:0.3%– 二(十八烷基)二硫化物(增塑剂15)限量:0.3% 4,4′,4″-(2,4,6-三甲基苯-1,3,5-triyltrismethylene)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2,6-二(1,1-dimethylethyl)苯酚](增塑剂10)限量:0.3% 2,2′-二(octadecyloxy)-5,5′-spirobi[1,3,2-dioxaphosphinane](增塑剂 14): 限量:0.3 %; – didodecyl 3,3′-硫代二丙酸(增塑剂16): 限量: 0.3 %; – dioctadecyl3,3′-硫代二丙酸(增塑剂 17): 限量:0.3 %; –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2,4-二(1,1-dimethylethyl)苯基] 亚磷酸盐 (增塑剂 12): 限量:0.3 %; – 增塑剂 18: 限量: 0.1%; –琥珀酸二甲酯和 (4-hydroxy-2,2,6,6-tetramethylpiperidin-1-yl)乙醇的共聚物 (增塑剂 22): 限量:0.3% 上面列出的抗氧化添加剂总含量不超过0.3%。 –铝碳酸镁:限量:0.5%; –烷基酰胺:限量:0.5%; –烯烃酰胺:限量:0.5%; –硅铝酸钠:限量:0.5%;

食品中有害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概述

(一)、概述 食用被微生物污染的食品而导致的疾病,称作食源性疾病。导致这类疾病的微生物叫食源性致病菌。随着人们居住和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及抗生素的滥用,人类对病菌的抵抗能力却在不断下降,食源性疾病一直呈上升的趋势。因此,对食品中致病菌的监测和检验也就越显示其重要性,常规的检验大多依靠培养目标微生物的方法来确定食品是否受到此微生物的污染,这些方法需要一定的培养时间,少则2~3天,多至数周,才能确定。而现行有效的一些快速检测方法不仅可以大大缩短检测时间提高微生物检出率并可用于微生物计数、早期诊断、鉴定等方面,以做到快速、简便、准确。快速方法包括了微生物学、分子化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免疫学和血清学等领域。 (二)、常见、常用的快速、简便的检测微生物数量的方法如下: 1、活细胞计数的改进方法 (1)、旋转平皿计数方法 (2)、疏水性栅格滤膜法(HGMF)或等格法(isogrid method) (3)、血膜系统(Pertrifilm) (4)、酶底物技术(ColiComplete) (5)、直接外荧光滤过技术(DEFT) (6)、“即用胶”系统(SimPlate) 2、用于估计微生物数量的新方法 (1)、阻抗法 (2)、A TP生物发光技术 3、其他方法 (1)、微量量热法 (2)、接触酶测定仪 (3)、放射测定法 (三)、食品中沙门氏菌的快速筛检方法 1、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法 2、免疫学方法 3、分子生物学方法 4、自动传导法 (四)、大肠杆菌O157:H7快速检测方法 大肠杆菌O157:H7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主要血清型,自1982年在美国被分离并命名以来,陆续发现本菌与轻度腹泻、溶血性尿毒综合症、出血性肠炎、婴儿猝死综合症等多种人类病症密切相关,是食源性疾病的一种重要致病菌。E.coli O157:H7属于肠杆菌科埃希氏菌属,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有鞭毛。近年来作为食品卫生及流行病学的研究热点,E.coli O157:H7的分离和鉴定方法已取得了较大进展。利用其生化特征、免疫原性建立的方法以及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可以从多方面对E.coli O157:H7进行检测。 1、E.coli O157:H7鉴别培养基及显色培养基 2、免疫学检测方法 3、分子生物学方法 (五)、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方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呈普通串状排列无芽孢,无鞭毛,不能运动。该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如空气、水、土壤、饲料和一些物品上,是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之一,食品受其污染的机会很多。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是其肠毒引起的,目前已确认的肠毒素至少有A,B,C1,C2,C3,D,E和F8个型。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发的中毒爆发事件,近年来

微生物检验考试题目及答案

临床检验试题—微生物检验考试试题及答案(1)——肝炎病毒 一、概念 1.HBsAg 2.HBcAg 3.HBeAg 二、填空题 1.肝炎病毒有、、、和五种类型。 2.肝炎病毒中,由粪-口途径传播的有、;由血液和垂直途径传播的有、、;属于DNA病毒的有;属于缺损病毒的是;已有疫苗可主动免疫的是和;可进行细胞培养的是。 3.HBV的外衣壳由、和蛋白组成,构成HBV的;内衣壳由组成;核心由和组成。 4.甲型肝炎的传染源主要为和,猩猩和猿猴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 5.甲型肝炎的血清抗体中,表示现症感染的抗体是,而表示既往感染的抗体是。 6.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血清标本,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3种不同 形态结构的颗粒,其传染性也不同,即小球形颗粒和以及。 7.乙型肝炎基因组为双股环壮DNA,内含4个开放读框(ORF),分别称为S 区,C区,和。 8.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主要经4种传播途径,即血液传播,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和。 三、单选题 1.乙型肝炎病毒的核酸类型是 A.单股RNA B.双股RNA C.双股线状DNA

D.双股环状DNA E.单股DNA 2.可致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病毒为 A. HAV,HBV和HCV B. HBV,HCV和HDV C. HCV,HDV和HEV D. HDV,HEV和HAV E. HEV,HAV和HBV 3.可传播乙型肝炎病毒的途径有 A.分娩和哺乳 B.共用牙刷,剃须刀等 C.输血,血浆及血液制品 D.性接触 E.以上均可 4.不符合血清HBsAg(+), HbeAg(+)和抗HBc(+)的解释是 A.急性乙型肝炎; B.慢性乙型肝炎; C.乙型肝炎恢复期; D.无症状抗原携带者; E.血清有强传染性。 5.关于HAV,错误的是 A.是单股正链RNA病毒; B.能在体外细胞中培养; C.特异性预防可接种疫苗;

欧洲药典附录

欧洲药典附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第二部分、附录 附录1 溶液的澄清度 在内径15~25mm,平底,无色、透明、中性玻璃管中,加入等量的供试溶液与浊度标准液,使液位的深度都为40mm,按如下所述方法进行比较。浊度标准液制备5分钟后,以色散自然光照射浊度标准溶液和供试溶液,在黑色背景下从垂直方向观察、比较澄清度或浑浊程度。色散自然光必须较容易区分浊度标准溶液Ⅰ与水,浊度标准溶液Ⅱ与浊度标准溶液Ⅰ。 如果供试溶液的澄清、透明程度与水相同,或者与所用溶剂相同,或者其澄清度不超过Ⅰ号浊度标准溶液,那么可判定该溶液为澄清。 试剂: 硫酸肼溶液:取硫酸肼溶于水,加水稀释至,静置4~6小时。 乌洛托品(六亚甲基四胺)溶液:在100ml容量平中,以水溶解乌洛托品。 浊度标准贮备液:在存放乌洛托品溶液的100ml容量瓶中,加的硫酸肼溶液。混合,静置24小时,贮存在无表面要求的玻璃容器中,可在2个月内使用。该浊度液不得黏附玻璃,用前必须充分摇匀。 浊度标准原液:取浊度标准贮备液15ml,加水稀释、定容至1000ml。该液临用前制备,至多保存24小时。 浊度标准液:由浊度标准原液与水按表1-1配制,即得。本液应临用前配制。

附录2 溶液颜色检查 按本药典规定,用下面两种方法之一可以检出溶液在棕色-黄色-红色范围内的颜色。 如果溶液A的外观与水或所用溶剂相同,或者颜色浅于标准比色液B 9 ,则可判定溶液A为无色。 方法I 用外径为12mm的无色、透明中性玻璃管取2ml的供试溶液,与相同玻璃管中的2ml的水,或2ml本文所规定的标准比色液(见标准比色液表)进行比较。在散射自然光,白色的背景下,水平观察比较颜色。 方法Ⅱ 用同样平底、内径为15~25mm的无色透明中性玻璃管,液位的深度为40mm,将供试溶液与水或溶剂或本文中规定的标准比色液(见标准比色液表)对比。在散射自然光,白色的背景下,垂直地观察比较颜色。 贮备液 黄色液称取46克氯化铁,加大约900ml盐酸溶液(25ml浓盐酸和975ml水混和)溶解,继续添加,并定容。 滴定并以上述盐酸溶液调整,使黄色液每毫升含 FeCl 3﹒6H 2 O。避光保存。 滴定在一个配有磨口塞的250ml锥形瓶内,加入黄色液,15ml 水,5ml浓盐酸和4g碘化钾,塞上瓶塞,在暗处放置15分钟,再加100ml 水。用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游离的碘,在滴定接近终点时加淀粉试液作指示剂。 1ml 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相当于 FeCl 3﹒6H 2 O。 红色液称取60克氯化钴,加大约900ml盐酸溶液(25ml浓盐酸和975ml水混和)溶解,继续添加,并定容。 滴定并以上述盐酸溶液调整,使红色液每毫升含 CoCl 2﹒6H 2 O。 滴定在一个配有磨口塞的250ml锥形瓶内,加入红色液,5ml稀过氧化氢溶液和10ml 300g/l的氢氧化钠溶液,缓慢煮沸10分钟,冷却后,加60ml稀硫酸和2g碘化钾,塞上瓶塞,缓慢摇动锥形瓶,使沉淀溶解完全。用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游离的碘,在滴定接近终点时加入淀粉试液作为指示剂。溶液变成粉红色时到达滴定终点。 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相当于 CoCl 2﹒6H 2 O。 蓝色液称取63克硫酸铜加大约900ml盐酸溶液(25ml浓盐酸和975ml水混和)溶解,继续添加,并定容。 滴定并以上述盐酸溶液调整,使蓝色液每毫升含 CuSO 4﹒5H 2 O。

《微生物检测技术》教学大纲

《微生物检测技术》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教学目标:通过36个学时的教学,努力使学生了解微生物检验检测中的基本技术体系,了解微生物检测技术在研究工作中的用途和新技术的发展动态,使学生在微生物检验检测方面能够提高认识,并对技术体系有一定的了解,以适应就业后在动植物检验检疫、食品品质检测等方面的微生物检验检测业务的需要,也能适应学生今后在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研究性检测业务。 三、学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绪论我国粮食生产、我国农业的发展趋势及其和微生物的关系。 重点介绍我国粮食生产的趋势和供需关系,使学生理解微生物检验检测的重要性 无难点 了解微生物检验技术的重要性

第一章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作用和特征 第一节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第二节微生物在自然界的作用 第三节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特征 本章重点介绍微生物的多样性、微生物分布的普遍性和检测特定的微生物的难点 无难点 了解技术对微生物检验的重要性 第二章微生物检验技术和社会 第一节微生物检验技术和植物检疫 第二节微生物检验技术和食品安全 第三节微生物检验技术和研究 本章重点介绍微生物检验检测技术在植物检疫、食品安全、资源开发以及研究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 无难点 理解微生物检验技术对国民经济和国民生活安全的重要性,了解微生物检验技术作用范围 第三章微生物检测技术概述 第一节可培养微生物的检测 第二节VBNC的检测技术 第三节其它的微生物检测技术 针对本课程以各项技术为中心展开,缺乏系统性的特点,本章首先给各种微生物检测技术进行概述,尽量给学生提供一个整体观和一些关键技术的信息。 难点在于理解VBNC的检测 理解各种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技术和方法 第四章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第一节气体的采样和处理 第二节液体的采样和处理 第三节固体的采样和处理 从实际出发,本课程设置了采样技术,对用于微生物检验检测的样品的采集进行细致的介绍。 难点在于理解各种采样设备和工具(缺乏实物) 使学生注意到采样行为对微生物的检测结果带来的误差,并培养学生在自己今后的工作中尽量减少采样造成的误差的意识。 第五章微生物检测技术 第一节可培养微生物的检测 以国标为蓝本,介绍可培养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学生实验中有一定的基础,应无难点 使学生了解微生物检测的国家标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使学生学会如何利用国标。 第二节VBNC的检测技术 以最新的研究或最经典的研究例子为蓝本,介绍VBNC检测的各种方法 难点在于理解检测的理论原理和实际操作之间的差距 使学生了解VBNC的检测的方法及其特征,在必要的时候能选择使用。 第六章微生物分离和培养技术 第一节微生物的分离 介绍可培养以及难培养的微生物的分离方法,着重介绍菌根菌的分离 难点在于对于微生物的分离效果的理解 希望学生能掌握基本的微生物分离方法 第二节可培养微生物的培养 1 病原物的培养 2 非病原物的培养 介绍可培养微生物的培养方法,着重介绍病原菌培养时的注意事项 难点在于对于如何传达培养病原微生物时的临场感

欧洲药典附录译文

第二部分、附录 附录1 溶液的澄清度 (2) 附录2 溶液颜色检查 (3) 附录3 旋光度 (6) 附录4 铵盐检查法 (8) 附录5 氯化物检查法 (9) 附录6 硫酸盐灰分 (10) 附录7 铁 (11) 附录8 重金属 (12) 附录9 干燥失重 (15) 附录10 硫酸盐检查法 (16) 附录11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17) 附录12 pH测定 (20) 附录13 滴定 (22) 附录14 氯化物鉴别反应 (23) 附录15 指示剂颜色与溶液pH 的关系 (24)

在内径15~25mm,平底,无色、透明、中性玻璃管中,加入等量的供试溶液与浊度标准液,使液位的深度都为40mm,按如下所述方法进行比较。浊度标准液制备5分钟后,以色散自然光照射浊度标准溶液和供试溶液,在黑色背景下从垂直方向观察、比较澄清度或浑浊程度。色散自然光必须较容易区分浊度标准溶液Ⅰ与水,浊度标准溶液Ⅱ与浊度标准溶液Ⅰ。 如果供试溶液的澄清、透明程度与水相同,或者与所用溶剂相同,或者其澄清度不超过Ⅰ号浊度标准溶液,那么可判定该溶液为澄清。 试剂: 硫酸肼溶液:取1.0g硫酸肼溶于水,加水稀释至100.0ml,静臵4~6小时。 乌洛托品(六亚甲基四胺)溶液:在100ml容量平中,以25.0ml水溶解2.5g乌洛托品。 浊度标准贮备液:在存放乌洛托品溶液的100ml容量瓶中,加25.0ml的硫酸肼溶液。混合,静臵24小时,贮存在无表面要求的玻璃容器中,可在2个月内使用。该浊度液不得黏附玻璃,用前必须充分摇匀。 浊度标准原液:取浊度标准贮备液15ml,加水稀释、定容至1000ml。该液临用前制备,至多保存24小时。 浊度标准液:由浊度标准原液与水按表1-1配制,即得。本液应临用前配制。

第一篇 微生物检验基本技术

第一章细菌检验基本技术 一、形态学检查 意义:1.为后续的进一步检验提供参考依据 2.迅速了解标本中有无细菌及菌量的大致情况 3.对少数具有典型形态特征的细菌可以做出初步诊断,为临床选用抗菌 药物治疗起重要的提示作用。 分为:染色标本和不染色标本的检查 1、不染色标本的检查:用于观察细菌的动力及运动情况。常用方法有压滴法和悬滴法。 2、染色标本检查:检查的内容:对标本合格与否进行评价;了解标本有无细菌及大致菌量;根据细菌形态、染色性质等对病原菌初步识别分类,决定进一步的生化反应鉴定血清学鉴定、并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帮助。 常用染色方法有:革兰染色(常用)、抗酸染色(结核病、麻风病)、荧光染色(结核、麻风、白喉、痢疾)、负染色(墨汁负染色法用于新型隐球菌检查)、特殊染色(鞭毛染色、荚膜染色、异染颗粒(白喉))。 二、培养与分离技术(关键) 目的:鉴定细菌的种类和保存菌种,为进一步确定细菌的致病性、药物敏感性提供依据。 牛肉膏无糖,可作为肠道细菌鉴别培养基的基础成分。 流感嗜血杆菌需要X因子和V因子。 理想的凝固物质具有的特性:本身不被细菌利用;在微生物生长温度范围内保持固体状态,凝固点的温度对微生物无害;不因消毒灭菌而破坏,透明度好,黏着力强。(琼脂最合适) 半固体培养基琼脂含量 0.3%~0.5%;固体培养基1.5%~2.0%。 培养基质量检验:1、无菌试验:将灭菌后的培养基置35℃温箱培养过夜,判定是否灭菌合格。2、效果检验:按不同的培养要求,接种相应菌种(符合要求的标准菌种),观察细菌的生长、菌落形态、色素、溶血及生化反应等特征,判断培养基是否符合要求。 制备好的培养基存放于冷暗处或4℃冰箱,一般不超过七天,如果用塑料袋密封。保存期可延长,但至多两周。 专性需氧:结核分枝杆菌、霍乱弧菌 微需氧菌(5%氧气、10%二氧化碳、85%氮气):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兼性厌氧菌:大多数病原菌 专性厌氧菌:破伤风梭菌、脆弱拟杆菌 二氧化碳培养(5%~10%二氧化碳):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布鲁菌 菌落是单个细菌在培养基上分裂繁殖而成的肉眼可见的细菌集落。 菌苔是由众多菌落连接而成的细菌群落。 三、生物化学鉴定技术 1、碳水化合物代谢试验 2、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试验 3、碳源利用试验 4、呼吸酶类试验 5、其他

微生物学检验题库及答案

《微生物学与检验》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医院感染 2.肥达反应 3.内基小体 4. 噬菌体: 5.血浆凝固酶 6.败血症 7.灭菌 8.药物敏感试验 9.外 - 斐氏试验 10.L 型细菌 11.菌群失调:12.微生物 13.细菌 14.最小抑菌浓度 15.菌落 16.汹涌发酵 17.无菌操作18.流感杆菌“卫星现象” 19.培养基 20.包涵体 21.正常菌群 22. 内毒素 23. 干扰现象: 24.菌血症 25菌丝: 二.填空题 1 L 型细菌是指()。 2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3 细菌 H-O 变异是指()。 4 药敏试验所用标准培养基是,所用菌液相当于()个细菌/ ml ,细菌接种采用()划线接种法。 5 细菌致病因素包括()、()和()。 6 细菌引起的全身感染包括()、()、()和()四种类型。 7 不染色标本检查主要用于观察细菌的()。 8 影响革兰染色结果的关键步骤是()。 9 有动力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是穿刺接种线(),无动力细菌穿刺接种线()。 10 糖发酵试验用于观察细菌分解糖是否产()和()。 11 靛基质试验的原理为,细菌产生的色氨酸酶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而生成(),此代谢产物与加入的试剂反应,生成()。 12 链球菌根据溶血现象分为()、()和()三种类型。 13 葡萄球菌触酶试验结果为()性,链球菌触酶试验结果为()性。 14 呈现脐窝状菌落的球菌是()。 15 抗 O 试验是测定病人血清中()抗体效价的试验,用于风湿热等疾病的辅助诊断。 16 血平板上呈现草绿色溶血环的病原性球菌是()和()。 17 IMViC 试验包括()、()、()和()四项试验。 18 分解乳糖的细菌在肠道选择平板上呈现()菌落,不分解乳糖则为()菌落。 19 KIA 斜面红色表明,底层黄色、有气泡表明()、(),有黑色沉淀表明()试验阳性 20 霍乱弧菌生物型包括()和()。 21 AIDS 的传染源是()和(),传播途径主要有(),()和()。 22 真菌菌落有()、()和()三种。 23 病毒培养方法有()、()和()。 24 病毒的基本结构由()和()组成,有些病毒还具有()。 25 流感病毒根据抗原结构不同分()、()、()三型,其中容易引起流感大流行的是其中的()型。 26 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和物品的操作方法称为()。 27 含菌量较多的标本(如粪便)的接种通常采用()接种法。

EN 868-5中文翻译版

EN 868-5:1999 待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和系统 第5部分:纸与塑料膜组合的热封和自封袋和卷要求和试验方法 引言 本系列欧洲标准的第1部分规定了预期用作医疗器械包装的包装材料和系统的通用要求和试验方法。这些医疗器械最终在其包装内灭菌。 1 范围 EN 868的本部分规定了用符合EN 868-3规定的纸和符合本部分第4章规定的塑料膜制造的热封和自封袋的专用要求和试验方法。 4.2至4.7中的专用要求可用以证实符合第1部分的一项或多项要求,但不是其全部要求。 本标准规定的热封和自封袋和卷适用于包装最终灭菌的医疗器械。热封和自封袋和卷用作初包装能使使用者用前方便地无菌观察内装物,这一点非常重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EN 285 灭菌蒸汽灭菌大型灭菌器 EN 867-2 灭菌器中使用的非生物学系统第2部分:过程批示物(A级) EN 868-1待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和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和试验方法 EN 868-3待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和系统第3部分:袋(EN868-4所规定的)袋和卷(EN868-5所规定的)生产用纸要求和试验方法 EN 1422 医用灭菌器环氧乙烷灭菌器要求和试验方法 EN 28601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ISO 8601:1988和技术修改单1:1991) GB/T 7408-19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EQV ISO 8601-88 EQV ISO 8601-88 ASTM D 882:1995 塑料膜抗张性能试验方法 3定义 EN868-1的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4 要求 4.1 总则 EN868-1的要求适用。 注:下列专用要求和试验方法可用于证实EN868-1的一项或多项要求,但不是全部要求。 4.2 材料 4.2.1 纸 纸应符合EN 868-3的要求。 4.2.2 塑料膜 4.4.2.1 塑料膜应是由两层或多层复合而成。按附录A试验时,塑料结合层(interplybond)应不发生分离或发白。 4.4.2.2 塑料膜和粘合区,都不应有已知足以引起健康危害的有毒物质释出。 在相应的欧洲标准或国际标准发布前,可执行相关的国家法规。 4.2.2.3 按附录B试验时,塑料膜应无针孔。 4.2.2.4在发射光下(日光或良好的人工照明)用正常视力或矫正视力检验时,塑料膜应无

欧洲药典附录

第二部分、附录 附录1 溶液的澄清度 在内径15~25mm,平底,无色、透明、中性玻璃管中,加入等量的供试溶液与浊度标准液,使液位的深度都为40mm,按如下所述方法进行比较。浊度标准液制备5分钟后,以色散自然光照射浊度标准溶液和供试溶液,在黑色背景下从垂直方向观察、比较澄清度或浑浊程度。色散自然光必须较容易区分浊度标准溶液Ⅰ与水,浊度标准溶液Ⅱ与浊度标准溶液Ⅰ。 如果供试溶液的澄清、透明程度与水相同,或者与所用溶剂相同,或者其澄清度不超过Ⅰ号浊度标准溶液,那么可判定该溶液为澄清。 试剂: 硫酸肼溶液:取硫酸肼溶于水,加水稀释至,静置4~6小时。 乌洛托品(六亚甲基四胺)溶液?:在100ml容量平中,以水溶解乌洛托品。 浊度标准贮备液:在存放乌洛托品溶液的100ml容量瓶中,加的硫酸肼溶液。混合,静置24小时,贮存在无表面要求的玻璃容器中,可在2个月内使用。该浊度液不得黏附玻璃,用前必须充分摇匀。 浊度标准原液:取浊度标准贮备液15ml,加水稀释、定容至1000ml。该液临用前制备,至多保存24小时。 浊度标准液:由浊度标准原液与水按表1-1配制,即得。本液应临用前配制。 表1-1

附录2 溶液颜色检查 按本药典规定,用下面两种方法之一可以检出溶液在棕色-黄色-红色范围内的颜色。 如果溶液A的外观与水或所用溶剂相同,或者颜色浅于标准比色液B 9 ,则可判定溶液A为无色。 方法I 用外径为12mm的无色、透明中性玻璃管取2ml的供试溶液,与相同玻璃管中的2ml的水,或2ml本文所规定的标准比色液(见标准比色液表)进行比较。在散射自然光,白色的背景下,水平观察比较颜色。 方法Ⅱ 用同样平底、内径为15~25mm的无色透明中性玻璃管,液位的深度为40mm,将供试溶液与水或溶剂或本文中规定的标准比色液(见标准比色液表)对比。在散射自然光,白色的背景下,垂直地观察比较颜色。 贮备液 黄色液称取46克氯化铁,加大约900ml盐酸溶液(25ml浓盐酸和975ml 水混和)溶解,继续添加,并定容。 滴定并以上述盐酸溶液调整,使黄色液每毫升含 FeCl 3﹒6H 2 O。避光保存。 滴定在一个配有磨口塞的250ml锥形瓶内,加入黄色液,15ml 水,5ml 浓盐酸和4g碘化钾,塞上瓶塞,在暗处放置15分钟,再加100ml 水。用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游离的碘,在滴定接近终点时加淀粉试液作指示剂。 1ml 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相当于 FeCl 3﹒6H 2 O。 红色液称取60克氯化钴,加大约900ml盐酸溶液(25ml浓盐酸和975ml 水混和)溶解,继续添加,并定容。 滴定并以上述盐酸溶液调整,使红色液每毫升含 CoCl 2﹒6H 2 O。 滴定在一个配有磨口塞的250ml锥形瓶内,加入红色液,5ml稀过氧化氢溶液和10ml 300g/l的氢氧化钠溶液,缓慢煮沸10分钟,冷却后,加60ml稀硫酸和2g碘化钾,塞上瓶塞,缓慢摇动锥形瓶,使沉淀溶解完全。用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游离的碘,在滴定接近终点时加入淀粉试液作为指示剂。溶液变成粉红色时到达滴定终点。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5)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A1题型 1、人类ABO血型抗原包括 A、A抗原 B、B抗原 C、O抗原 D、AB抗原 E、A抗原和B抗原 答案:E 2、ABO血型物质在人体中可引起哪几种Ab产生 A、抗B抗体 B、抗AB抗体 C、抗A抗体 D、抗O抗体 E、抗A和抗B抗体 答案:E 3、免疫耐受就是 A、非特异性无反应性 B、特异性无反应性 C、机体无反应性 D、免疫抑制性 E、对任何抗原都不反应 答案:B 4、迟发型皮肤过敏反应与下列哪种物质有关 A、IgE B、IgA C、活化B细胞 D、活化T细胞 E、活化NK细胞

答案:D 5、佐剂作用是 A、将Ag送入机体各部位 B、将Ag固定在局部 C、增强Ag免疫原性 D、赋予Ag免疫原性 E、增强机体对Ag的免疫应答 答案:E 6、下列哪种物质既有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 A、IgG B、干扰素 C、IgA D、前列腺素 E、补体 答案:E 7、TDH 细胞是 A、产生Ab细胞 B、天然杀伤细胞 C、细胞毒细胞 D、迟发变态反应T细胞 E、依Ab杀伤T细胞 答案:D 8、关于霍乱弧菌是否侵入上皮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侵入 B、侵入 C、在特定条件下侵入 D、具有侵袭基因的霍乱弧菌侵入 E、侵入后局限于上皮细胞内 答案:A 9、葡萄球菌能产生多种溶血素,其中最主要的是

A、α、β溶血素 B、α、γ溶血素 C、β、γ溶血素 D、δ、ε溶血素 E、α、γ溶血素 答案:A 10、与其他肺部感染病原菌相比较,铜绿假单胞菌的毒力特点是 A、产生外毒素 B、具有内毒素 C、产生溶血素 D、产生绿脓素 E、具有菌毛 答案:D 11、有荚膜的流感嗜血杆菌含有荚膜多糖抗原称作: A、V抗原 B、M抗原 C、A抗原 D、X抗原 E、S抗原 答案:B 12、下列关于铜绿假单胞菌叙述中,正确的是 A、革兰氏阳性球菌 B、革兰氏阳性杆菌 C、无芽孢 D、具有荚膜 E、无鞭毛 答案:C 13、下列何种微生物具有荚膜结构 A、军团菌 B、支原体

欧洲药典附录中文版

欧洲药典附录中文版

第二部分、附录 附录1 溶液的澄清度 (3) 附录2 溶液颜色检查 (4) 附录3 旋光度 (9) 附录4 铵盐检查法 (11) 附录5 氯化物检查法 (13) 附录6 硫酸盐灰分 (14) 附录7 铁 (16) 附录8 重金属 (18) 附录9 干燥失重 (23) 附录10 硫酸盐检查法 (24) 附录11 红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26) 附录12 pH测定 (31) 附录13 滴定 (37) 附录14 氯化物鉴别反应 (40) 附录15 指示剂颜色与溶液pH 的关系 (41)

附录1 溶液的澄清度 在内径15~25mm,平底,无色、透明、中性玻璃管中,加入等量的供试溶液与浊度标准液,使液位的深度都为40mm,按如下所述方法进行比较。浊度标准液制备5分钟后,以色散自然光照射浊度标准溶液和供试溶液,在黑色背景下从垂直方向观察、比较澄清度或浑浊程度。色散自然光必须较容易区分浊度标准溶液Ⅰ与水,浊度标准溶液Ⅱ与浊度标准溶液Ⅰ。 如果供试溶液的澄清、透明程度与水相同,或者与所用溶剂相同,或者其澄清度不超过Ⅰ号浊度标准溶液,那么可判定该溶液为澄清。 试剂: 硫酸肼溶液:取1.0g硫酸肼溶于水,加水稀释至100.0ml,静置4~6小时。 乌洛托品(六亚甲基四胺)溶液:在100ml容量平中,以25.0ml水溶解2.5g乌洛托品。 浊度标准贮备液:在存放乌洛托品溶液的100ml容量瓶中,加25.0ml的硫酸肼溶液。混合,静置24小时,贮存在无表面要求的玻璃容器中,可在2个月内使用。该浊度液不得黏附玻璃,用前必须充分摇匀。 浊度标准原液:取浊度标准贮备液15ml,加水稀释、定容至1000ml。该液临用前制备,至多保存24小时。 浊度标准液:由浊度标准原液与水按表1-1配制,即得。本液应临用前配制。 表1-1

微生物检测手段及注意事项

微生物检测手段及注意事项

微生物检测手段及注意事项 微生物的检测,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生产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生长量测定法、微生物计数法、生理指标法和商业化快速微生物检测简要介绍了利用微生物重量,体积,大小,生理代谢物等指标的二十余种常用的检测方法,简要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原理,应用范围和优缺点。 一个微生物细胞在合适的外界条件下,不断的吸收营养物质,并按自己的代谢方式进行新陈代谢。如果同化作用的速度超过了异化作用,则其原生质的总量(重量,体积,大小)就不断增加,于是出现了个体的生长现象。如果这是一种平衡生长,即各细胞组分是按恰当的比例增长时,则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发生繁殖,从而引起个体数目的增加,这时,原有的个体已经发展成一个群体。随着群体中各个个体的进一步生长,就引起了这一群体的生长,这可从其体积、重量、密度或浓度作指标来衡量。微生物的生长不同于其他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的个体生长在科研上有一定困难,通常情况下也没有实际意义。微生物是以量取胜的,因此,微生物的生长通常指群体的扩增。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是其在内外各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的综合反映。因此生长繁殖情况就可作为研究各种生理生化和遗传等问题的重要指标,同时,微生物在生产实践上的各种应用或是对致病,霉腐微生物的防治都和他们的生长抑制紧密相关。所以有必要介绍一下微生物生长情况的检测方法。既然生长意味着原生质含量的增加,所以测定的方法也都直接或间接的以次为根据,而

测定繁殖则都要建立在计数这一基础上。微生物生长的衡量,可以从其重量,体积,密度,浓度,做指标来进行衡量。 1. 微生物计量法 1.1 体积测量法 又称测菌丝浓度法,通过测定一定体积培养液中所含菌丝的量来反映微生物的生长状况。方法是,取一定量的待测培养液(如10 mL)放在有刻度的离心管中,设定一定的离心时间(如5 min)和转速(如5000 rpm),离心后,倒出上清夜,测出上清夜体积为v,则菌丝浓度为(10-v)/10。菌丝浓度测定法是大规模工业发酵生产上微生物生长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这种方法比较粗放,简便,快速,但需要设定一致的处理条件,否则偏差很大,由于离心沉淀物中夹杂有一些固体营养物,结果会有一定偏差。 称干重法 可用离心或过滤法测定。一般干重为湿重的10~20%。在离心法中,将一定体积待测培养液倒入离心管中,设定一定的离心时间和转速,进行离心,并用清水离心洗涤1~5次,进行干燥。干燥可用烘箱在105 ℃或100 ℃下烘干,或采用红外线烘干,也可在80 ℃或40 ℃下真空干燥,干燥后称重。如用过滤法,丝状真菌可用滤纸过滤,细菌可用醋酸纤维膜等滤膜过滤,过滤后用少量水洗涤,在40 ℃下进行真空干燥。称干重发法较为烦琐,通常获取的微生物产品为菌体时,常采用这种方法,如活性干酵母(Activity Dry Yeast, ADY),一些以微生物菌体为活性物质的饲料和肥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