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道路建设的意义与环境保护措施

自然保护区道路建设的意义与环境保护措施
自然保护区道路建设的意义与环境保护措施

自然保护区道路建设的意义与环境保护措施自然保护区道路建设的意义与环境保护措

,

林敏

LinMin

(广东核力工程勘察院,广东广州510800)

(GuangdongHelloCourtyardofEngineeringGeotechnical,GuangdongGuangzhou 51080

0)

摘要:为保护国家生态安全,我国建立了众多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等功能的实现需要一定基础设施的

支持.本文探讨了自然保区道路建设在防火,护林,科学研究,宣传教育,优化原有道路网络的意义,以我国南方某一森林生态

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为例,提出道路建设应依据以保护为中心,优化道路系统,道路设计生态化等原则,并针对道路修建过程

中可能出现的对植物保护,野生动物行为,景观等方面造成的不良影响,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道路;生态旅游

中图分类号:X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792一(2009)8—0074—03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措

施和有效途径"】.截止至2008年1o月,我国已建立自然保

护区2538个,总面积达14894.3万公顷,保护了我国80%的

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类型,40%的天然湿地,2o茗的天然林,85% 的野生动植物种群和65鬈的高等植物群落,维护了国家生态

安全.

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等功能的实现需要一定基础设

施的支持.同时,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定的

环境影响,特别是区内道路建设.由于道路距离长,其建设影响范围广,对保护

区内生态环境的影响尤为明显.但是,道路建设的影响是局部的,也是可有效避免的.从长远来看,只要建设,管理得当,道路建设整体上是利于保护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为缓解这一矛盾,减轻道路建设对保护区的破坏,以南方某一森林生态系统类

型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乙保护区) 为例,针对道路修建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1自然保护区道路建设的意义

1.1防火,护林的需要

人类几千年来的活动,足迹几乎遍布全球各地,许多地方深受人类活动干扰,已丧失原始自然形态.自然保护区,特别是自然生态系统类保护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一

定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生态系统,又由于其历经人类千年历史而能保持相对

完整性,而具有保护价值.这类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干扰少,人迹罕至的原因通常在于其环境,地 Z4

形不利于人类进入,道路不通达.

L保护区位于我国南方,其主要保护对象是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国家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环境,天然药用植物资源,奇特的自然景观,道教和佛教历史文化遗产区内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整个保护区只有两条登山步道和部分不连续的采伐道和防火道.伐木道废弃不用已久,部分路段已被植

被覆盖.区内交通的不便,不利于保护区的管理,护林,抢险等工作.因此,拟修建道路以改善区内交通状况.

1.2科学研究及宣传教育的需要

科学研究是自然保护区的另一个重要功能.自然保护区

保持着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物种,生物群落及其生

存的环境这就为进行各种有关生态学,分类学及自然资源

学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成为设立在大

自然中的天然实验室[2_.另外,自然保护区作为"活的自然博

物馆",某些区域可接待一定数量的学生或旅游者,利用自然

保护区的资源,对其进行自然知识和自然保护的宣传教育.

适当开展生态旅游,已日渐成为我国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

的战略选择】.

L保护区是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保存较完整且面

积较大的林区之一,同时也是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基因

库.这些都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的基础.

如何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资源,走持续发展的道

路,是保护区管理者面临的重大课题.该保护区从建立至今,

发展缓慢,对民众自发的零散旅游行为更无监管,已造成一

些生态问题.为此,拟适当修建道路引导民众的旅游行径,开区开展生态旅游的线路,在道路的设置和路线设计上,应考

展生态旅游,规范和管理旅游行为.L保护区中道路的修建,虑适度引导旅客,尽可能控制旅客的行动范围,减少旅客对

既可改善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条件,又利于引导游客的走环境的影响.自向,尽量减低生态旅游对区内环境的破坏.(1)封闭不利于保护的道路.自然保护区某些原有的道然

1.3道路网络优化的需要路对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以及资源开发活动的意义不护

自然保护区的设立是五十年代后的事,三区分区模式更大,反而为不法分子进入保护区提供了通道,对保护区的潜区道

是1994年后的事.保护区建立后,经过分区,原有的建筑,道在性危害很大,同时由于

人力,物力的限制,很难对其实行有路

路等,可能存在于缓冲区,甚至核心区内.但是核心区内任何效的监管,有必要采取措施封闭其人口[131.L自然保护区,原设

人不得进入,缓冲区内只能进行科学活动[sl.保护区道路网有一条登山步道位于缓冲区,紧邻核心区,由于缺乏监管,容的

络的优化和改善势在必行,这其中,为发挥保护区的功能,可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偷砍偷伐的通道,且长期以来,旅游义

能会涉及道路的兴建.垃圾已造成一定污染.因此,这类道路应该采取必要措施封与

L保护区内的其中一条登山步道位于开放的某旅游景闭其入口.境点附近,游人可由此步道上至山顶.此步道全线皆位于核心(2)充分利用原有道路系统.保护区的道路建设,应尽可保

区和缓冲区内,非常不利于核心区和缓冲区的保护,也不符能考虑利用原有道路系统,以减少对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措

合有关法规要求.由于缺乏管理,运行10年来,沿线旅游垃响.L自然保护区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道路系统,其林区公

圾较多,已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拟全线封闭此步道,而路,拟在原有砍伐道和防火道的基础上改建扩建,而登山步

在原有砍伐道,防火通道的基础上,改建,扩建林区公路和整道,也拟在原有登山步道上修葺扩建.

修另一步道以改善保护区的交通状况,优化保护区内的道路(3)合理选择道路的等级和宽度.自然保护区内的道路

网络系统.自然保护区内道路网络系统调整前后见表一.分为干道,巡视便道和小道[141,不同的道路等级和道路宽度,

表一L保护区内道路网络系统调整前后对比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生态影响.一般来说,道路愈宽,造成的生

编号调整前/后道路类型位置长度(1)宽度(m)态影响愈大,因此应根据实际需要和区域敏感度合理选择道

前砍伐道,防火通道实验区.部分干缓冲区52—4路的类型和宽度.l 詹林区公路实验区I735

前盘山步道实验区I_5l5L自然保护区拟修建的林区公路,只通行电瓶车,以单2 后登山步道实验逸6l5车道为主,部分路段设双车道以便会车,路基宽4.5m,路面前登山步道校心区,

缓冲区31.5

3

后全线封闭窬3.5m.窄件为i(((视便猎.尽可能减少永久占地面积.减少 2自然保护区道路建设的环境影响及相应的保护措施对环境的影响. 基础设施的建设都不可避免地会给自然保护区带来一2.I.3道路设计生态化定的负面环境影响.道路的建设也不例外,且道路建设完毕自然保护区的道路从设计之初,就应遵循生态原则.道

后,其运行期间也会带来利用性危害.自然保护区道路建路线形应顺应自然,因

势而行,不大挖大填,利于水土保持且

设的环境影响既有一般道路建设的共性,也有特性.以下针尽量隐蔽,减少对植

被和自然景观的破坏;绿化方面,对森林

对森林生态系统这一特定类型自然保护区,提出道路建设原生态系统类型保护

区而言,其植被有地域性特点,且考虑到

则,总结其特定的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生物入侵等安全性问题,不应采用外来草种和树种,可选用

2.1道路建设原则合适的土着植被;道路的路牌,垃圾桶等附属结构,应和周围2.1.I以保护为中心环境协调.

自然保护区是国家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而划2.2自然保护区道路建设主要负面影响及相应对策

分出来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因此不管是为管理需2.2.I保护植物

要而兴建基础设施,还是为资源利用而进行开发,自然保护道路设计之时,除应对地形进行勘探外,对沿线植被类

区都必须坚持以保护为主的工作方针"",否则,自然保护区型也应全面了解.保护植物应作为选线的一个重要考虑因

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根本意义.素.建设过程中,对保护植物通过科学试验,进行异地补偿和

2.1.2优化道路系统人工移栽.

自然保护区内道路的布局对整个保护区功能的发挥及通过实地勘探,基本了解了L保护区拟建道路沿线植被

环境资源的保护影响甚大",但其设置同时也受保护区内众的类型.沿线有多种保护植物的分布,有些为孑遗植物,有些

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更需做好保护区总体规划和道路建设为濒危类型,为避免建设前后其生境的破碎化对保护植物的

规划,以形成合理的道路网络.影响,拟将沿线需要移栽的保护植物移至统一的移栽场.

道路的建设加强了保护区的可进入性,方便保护人员和2.2.2野生动物行为科研人员的相关工作,但同时,由于道路系统往往也是保护野生动物对人类的活动较为敏感.道路施工过程中,将

75

破坏部分野生动物的生境,而施工噪声也可能造成野生动物

的惊吓,干扰其正常的生活习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应控制

施工车辆,机械的数量,选择噪声小的筑路设备,避免多种设

备同时作业【l51.道路建成后,会阻碍动物觅食,繁殖,迁徙的

通道,其阻隔作用对野生动物的潜在影响较大,为减少这种

阻隔作用,应在谷地尽可能修建高架,桥梁和涵洞,增加生态

系统内的连通.

L保护区内沿线大型野生兽类基本绝迹,但也有狐狸,

野兔,野雉,青蛙,蟒蛇等野生动物存在,道路的建设将会对野生动物生境,习性等造成一定的影响,拟采取上述措施减轻影响.另外,道路建成后,只准行驶电瓶车,将大大减少噪声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2.2.3景观

道路的构建,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组成部分,将原有的生态斑块进行了分割,同时,道路形成了新的阻隔带,影响了原有生态斑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了生物发展进程和物种的多样化n.因此,可能会对原有景观造成影响.

L保护区道路修建前后各种景观斑块类型的面积及其所占比例变化不大,修建

公路后,景观斑块类型没有发生变化,景观丰富度保持不变,但景观斑块数目增加,同时景观破碎度上升,景观异质性上升,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变化不大,新修道路对评价区内的景观格局的总体特征没有大的影响.

3结束语

对自然保护区而言,道路是人和自然的桥梁.保护区内道路的修建既能保护自

然保护区的资源并保证自然保护区功能的充分发挥,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定的环境影响. 应以保护为中心,从全局的角度设置道路系统,并注重生态原则,在建设过程和运营过程采取相应的有效的保护措施, 去弊存利,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钰.自然保护区:保卫国家生态安全[J].环境保护,2006,(11):17—20.

[2】赵献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持续发展的关系[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4,4(1):16—2o.

[3]白琳.生态旅游与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J].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

学,2000,2(26):20—25.

【4JPo—HsinLai,SanjayK.NepalLocalperspec—

tiyesofecotourismdevelopmentinTawushanNature Z6

Reserve,Taiwan(J].TourismManagement,2006,(27):111 1129.

[5]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令(第167号),1994.

[6]万本太.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

环境保护,2006,(8A):21—25.

【7]蒋明康,王智等.我国自然保护区分级分区管理制度

的优化[J].环境保护,2006,(11A):34—37.

【8JDanielRamp,VanessaK.Wilson,DavidB.Croft. Assessingtheimpactsofroadsinperi——urbanre——

serves:Road—basedfatalitiesandroadusageby wiidlifeintheRoyalNationalPark,NewSouth Wales,Australia

【JJ.BiologicalconserVation,2006, (129):348—359.

【9]K.Sriyaraj,R.B.E.Shutes.Anassessmentof theimpactofmotorwayrunoffonapond,wetlandand

stream[J】.EnvironmentInternational,2001,(26):433- 439.

【10]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GB/TI4529-93.

[11]庞振刚.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发

展生态旅游[J].生态经济,2001,(5):20-24.

【12JNellG.Bayfield,GrahamM.Bathe.Experimen- talclosureoffootpathsinawoodlandnationalHa-- turereserveinScotland 【JJ.Biologicalconservation, 1982,3(22):229-237.

[13]郑铁钢,徐颂军.自然保护区道路设计研究[J】.广

东技术师范学院,2003,(8):69—72.

[14]自然保护区管护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规范HJ/T129— 2003.

[15]谢东营,李新华等.新疆公路建设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及协调发展对策.干旱环境监测,2005,19(2):76— 79.

[16】王迎化,苗维亚.基于景观生态学的自然风景区道路规划方法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2005,16 (8):74—77.

作者简介

林敏(1981一),女,汉族,硕士,助理工程师,于广东核力工程勘察院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