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答案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答案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答案

生物常识

1、遗传变异与特种演化是生物界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基因的重组或突变 )

2、鳄鱼流泪的原因是(鳄鱼的肾脏发育不完全,需要靠眼睛附近的腺体排除盐分 )

3、人体消化道中很长的器官是(小肠)。

4、葡萄传入中国的时间是( 西汉)

5、心脏血流方向是( 左心房→左心室→体循环→右心房→右心室→肺循环→左心房)

6、临床上以(血红蛋白值)作为判断贫血的依据。

7、覆盖在大脑半球表面的一层灰质称为(大脑皮层)。

8、医学伦理学具体原则包括(自主原则、不伤害原则、尊重原则、有利原则和公正原则)。

9、心肺复苏的正确步骤是(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10、(《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传统医学的四大经典著作。

1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是利用了( 基因的多样性)。

12、红药水能否和碘酒一起使用( 不能,会有毒性物质产生 )?

13、人的泪水里的咸味是从哪里来的( 血液中来的 )?

14、建国后,我国发行的第一枚生肖邮票的图案是哪种动物( 猴 )?

15、坐长途车要注意揉搓小腿、大腿这是为防止( 脚浮肿 )?

16、绿色食品是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17、误食重金属盐会引起中毒,可用于急救的解毒方法是(服用大量的牛奶或豆浆)。

18、( 单选题 )绿色食品是指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绿色食品标志是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

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正式注册的质量证明商标。绿色食品标志由三部分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标志为( A )。

A. 正圆形,意为保护

B. 椭圆形,意为安全

C. 正方形,意为安全

D. 长方形,意为保护

19、哪种维生素可促进钙的吸收( D )?

20、人体含水量很高的器官是(眼球) 。

21、具有止血功能的维生素是(维生素K)。

化学常识

1、被称为“化学的圣经”的元素周期表是由俄国化学家( 门捷列夫 )首先系统提出的。

2、蒸发时(吸热),结冰时(放热)。

3、物质构成的很小单元是(夸克和轻子)。

4、吃松花蛋时佐以(食醋),是为了减少松花蛋的涩味

5、电灯泡中加入少量(红磷),是为了防止灯丝氧化。

6、纯碱使馒头稀松多孔,是因为化学反应产生( 二氧化碳)。

物理科技

1、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物理学家( 伽莫夫)等提出了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宇宙起源于160亿年前温度和密度极高的“原始火球”的一次大爆炸。

2、宇航员在外太空中( 不会(没有空气作为介质,声音无法传播,即使有声音也听不见);)听到声音。

3、光纤通讯为人类提供了难以想象的巨大通信容量和超高速率。被称为“光纤之父”的是(高琨 )。

4、(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

5、汽车雾灯选择黄色是因为(黄色穿透力较强)。

6、安培、欧姆、伏特分别是(电流、电阻、电压)的国际标准单位。

7、“海市蜃楼”现象在不同时间内出现的影像不同,有时候呈正象,有时候呈倒象,呈倒象的是什么时段( 下午时段 )?

8、晴朗的夜空中,星星一闪一闪的原因是?大气的折射作用

9、“隐形飞机”是指什么样的飞机?( 雷达监测不到的飞机 )。

10、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从物理角度来看,深色的东西对太阳光的辐射热吸收多,反射少;而浅色的东西则反射多,吸收少。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 锡纸可以隔热的原因是大量的光线和辐射热都被反射掉了

B. 白色的东西能够反射所有颜色的光线,因此看起来就是白色的

C. 在积雪上撒上碳黑有助于积雪的融化是因为碳黑更容易吸收太阳的辐射热

D. 红衣服呈现红色的原因是由于衣服吸收了太阳光中的红色光(反射)

冶金物理化学研究方法 知识点总结-任翠东

《冶金物理化学研究方法》知识点总结:(个人总结,仅供参考) 绪论部分 1. 实验研究工作的分类、阶段划分及特点、程序 第一章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1.误差及误差分类,产生原因及特点 2.误差的表示与计算 3.几种可疑观测值的舍弃原则 4.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取舍规则 5.课后习题 第三章实验设计 1.优选实验设计(单因素、双因素) 2.正交试验设计(重点,可能考计算题) 包括正交设计实验安排,正交表极差分析(参考《冶金实验研究方法》56-59页),方差分析,显著性检验(参考《冶金实验研究方法》64页例题)。 3.课后习题 第五章固体电解质电池及其应用 1.氧化物固体电解质的制备 2.氧化物固体电解质电池的工作原理 3.固体电解质传感器的类型及应用,着重看例题,测算物质的ΔGo值、定氧或定硅传感器、(重点,可能考计算题,参考《冶金实验研究方法》118-123页例题) 4.课后习题 第六章温场获得与测量(参考上传至群共享的PPT) 1.低温场的获得 2.高温场的获得(获得方法、几种常用的电热体材料) 3.电阻炉设计是重点,会画示意图、根据温度及气氛选择合适电热体、正确选择热电偶、选择合适耐火材料及保温材料(参考《冶金实验研究方法》137页电阻炉设计实例,可能考计算题)

4.可以把群共享PPT打印出来做为考试资料。 5.课后习题 第8章气体净化及气氛控制(参考上传至群共享的PPT) 1.几种常用气体的特征及制取方法 2.常用气体的净化方法及气体净化剂 3.混合气配制 4.课后习题 笔记,群共享PPT(打印版),上课课件(可以考在手机里),计算器。 30号晚上7点准时考试,大家一定不要迟到! 最后祝大家都考个好成绩!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第四版答案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第四版答案 【篇一:5.天津大学《物理化学》第四版_习题及解答】ass=txt>目录 第一章气体的pvt性 质 ....................................................................................................... (2)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 律 ....................................................................................................... . (6) 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 律 ....................................................................................................... .. (24) 第四章多组分系统热力 学 ....................................................................................................... . (51) 第五章化学平 衡 ....................................................................................................... .. (66) 第六章相平 衡 ....................................................................................................... (76) 第七章电化 学 ....................................................................................................... (85) 第八章量子力学基 础 ....................................................................................................... . (107) 第九章统计热力学初 步 ....................................................................................................... ...... 111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 学 ....................................................................................................... . (117) 第一章气体的pvt性质 1.1 物质的体膨胀系数 与等温压缩率的定义如下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习题答案 精品

第一章气体的pVT性质 1.1 物质的体膨胀系数与等温压缩率的定义如下 试推出理想气体的,与压力、温度的关系。 解:根据理想气体方程 1.2 0℃,101.325kPa的条件常称为气体的标准状况,试求甲烷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 解:将甲烷(M w =16.042g/mol)看成理想气体: PV=nRT , PV =mRT/ M w 甲烷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m/V= PM w /RT =101.325 16.042/8.3145 273.15(kg/m3) =0.716 kg/m3 1.3 一抽成真空的球形容器,质量为25.0000g充以4℃水之后,总质量为125.0000g。若改充以25℃,13.33 kPa的某碳氢化合物气体,则总质量为 25.0163g。试估算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水的密度1g·cm3计算。 解:球形容器的体积为V=(125-25)g/1 g.cm-3=100 cm3 将某碳氢化合物看成理想气体:PV=nRT , PV =mRT/ M w M w = mRT/ PV=(25.0163-25.0000)×8.314×298.15/(13330×100×10-6) M w =30.31(g/mol) 1.4 两个容积均为V的玻璃球泡之间用细管连结,泡内密封着标准状态下的空气。若将其中的一个球加热到 100℃,另一个球则维持 0℃,忽略连接细管中气体体积,试求该容器内空气的压力。 解:由题给条件知,(1)系统物质总量恒定;(2)两球中压力维持相同。 标准状态:

因此, 1.5 0℃时氯甲烷(CH 3Cl )气体的密度ρ随压力的变化如下。试作p p -ρ 图,用外推法求氯甲烷的相 对分子质量。

2016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冶金物理化学考研真题A卷

2016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冶金物理化学考研真题A 卷 一、选择题。在题后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代号。(共15小题, 每小题2分,合计30分) 1、对封闭系统来说,当过程的始态和终态确定后,下列各项中没有确定的值的是:( )。 ( 1 ) Q ; ( 2 ) Q +W ; ( 3 ) W ( Q = 0 ); ( 4 ) Q ( W = 0 )。 2、某坚固容器容积100 dm 3 ,于25℃,101.3 kPa 下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容器内压力、温度分别升至5066 kPa 和1000℃。数日后,温度、压力降至初态(25℃和101.3 kPa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为:( )。 ( 1 )该过程?U = 0,?H = 0 ( 2 )该过程?H = 0,W ≠0 ( 3 )该过程?U = 0,Q ≠0 ( 4 )该过程W = 0,Q ≠0 3、如图,把隔板抽走后,左右两侧的两种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发生混合,则混合过程的熵变为( (选填 (1)0.416 J ·K ; (2)41.6 J ·K ;(3)4.16 J ·K -1 ; (4)-4.16 J ·K -1 ) 4、1 mol 理想气体经一等温可逆压缩过程,则:( )。 (1) ?G > ?A ; (2) ?G < ?A ; (3) ?G = ?A ; (4) ?G 与?A 无法比较。 5、已知在298 K 时有下列热化学方程: (1) Zn(s ) + O 2 (g) == ZnO(s),?r H ,1 = -351.4 kJ ·mol -1 ; (2) Hg(l) + O 2 (g) == HgO (s),?r H ,2 = -181.6 kJ ·mol -1 ; 则 Zn(s ) + HgO (s) == ZnO(s) + Hg(l)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r H 为( )。 (1)260.8 kJ ·mol -1 ; (2)-169.8 kJ ·mol -1 ; (3)169.8 kJ ·mol -1 ; (4)-260.6 kJ ·mol -1 。 6、物质的量为n 的理想气体等温压缩,当压力由p 1变到p 2时,其?G 是:( )。 (选填 (1) ; (2) ; (3) ; (4) ) 7、1000 K 时 ,CO (g) + 2 1O 2 (g) == CO 2(g ) 其K 1= 5.246×1012 ; C(s) + CO 2(g) == 2CO(g) 其 K 2= 1.719×10 -5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重点内容)

第一章 【理想气体的能与焓只是温度的函数,与体积或压力的变化无关,所以对理想气体 定温过程:dU=O, dH=O,A U=O,A H=0 变温过程:△ U=nC,m△H=nC,m △ T 节流膨胀:(特点)绝热、定焓,??? Q=Q △ H=0,无论是理想气体还是实际气体均成立】 1.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表示为:pV=nRT 2. 能量守恒定律: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不同形式,能 够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在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不变。 3. 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U=Q+;对微小变化:dU=8 Q+8 W(因为热力 学能是状态函数,数学上具有全微分性质,微小变化可用dU表示;Q和W 不是状态函数,微小变化用3表示,以示区别。) 4. 膨胀作功:①自由膨胀:W=0②等外压膨胀:W=-P外(V2-V i)=P2 (V1-V2); ③可逆膨胀:W=i RT In也=nRT In旦;④多次等外压膨胀,做 V2 P 的功越多。 5. ①功与变化的途径有关。不是状态函数。 ②可逆膨胀,体系对环境作最大功;可逆压缩,环境对体系作最小功。 6. 恒温恒压的可逆相变W= :P e dV :(R dP)dV P i△V nRT(恒温恒压的可 逆相变,气体符合理想气体方程) 7. 焓的定义式:H=U+PV等压效应Q p =△ H,焓是容量性质。

8.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仅是温度的函数:在恒温时,改变体积或压力,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保持不变。还可以推广为理想气体的Cv,Cp也仅为 温度的函数。 9. ①等压热容Cp:C p仝(-)p , △ H Q p C p dT dT T ②等容热容Cv:C v-Q v(—)V ,△u Q v C v dT ;③ Q p Q v△nRT dT T p 10. 理想气体的Cp与Cv之差:C p C V nR或C p,m C v,m R;单原子分子系统:C v,m 2R ,双原子分子系统:C v,m 2 R △H n C p,m △T , n C v,m △T 11. 绝热过程的特点:绝热压缩,使体系温度升高,而绝热膨胀,可获得低温。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C pm ln卫Rin空C vm ln^ Rln V2 壬P1 ,T1 V1 13. 绝热功的求算: ①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的功:W P2V2PM nR(T2 T1) 1 1 ②绝热状态变化过程的功:W nC v,m△T【适用于定组成圭寸闭体系的一般绝热过程,不一定是可逆过程。】 14. 焦-汤系数定义:J T ( T)H P 若TT > 0,经节流膨胀后,气体温度降低。(随着压力的降低气体温度也降低); 若TT V 0,经节流膨胀后,气体温度升高。(随着压力的降低气体温度升高) 若TT=0,经节流膨胀后,气体温度不变。(随着压力的降低气体温度不变) 此时的温度称为转化温度

《冶金物理化学研究方法》试题库

1名词解释 3填空 1)为了实现不接触测定高温,可选择的测温计有(光学高温计、光电高温计,红外辐射温度计)。 2)双铂铑热电偶的材料是铂铑合金,分度号为 B 3)热力学温度是常用的一种温度表示方法,其单位为K 。 4)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净化方法有:吸收、吸附、化学催化、冷凝。。 测量真空度的仪器叫真空规,通常使用的有麦克劳真空规,热电阻真空规、 6)该比例 常数称为物体的电导,单位是西门子。 7)表面张力的单位是N/m ,

8)实验室用旋转柱体法法测定炉渣粘度,用气泡最大压力法法测定表面张力。 9)常用的显微分析法有四种,分别是:金相法、显微硬度法、化学腐蚀法、岩相法。 10)冶金反应器内发生的过程有化学反应过程和传递过程。(两大类)。 4判断 1)随着铂铑合金电热体中铑含量的增加,最高使用温度下降。(错)铑含量越高,最高使用 温度越高 2)一般而言,电阻炉内温度越高,其对应的恒温带越长。(对) 3)体系的气体压力高,对应的真空度高。(错)气体压力低,真空度高。 4)旋片式机械真空泵一般作为前级泵使用。(对) 5)表面能和表面张力是从不同角度来描述不同材料间的界面性质。(对) 6)所有熔体的表面张力都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错) 7)固体电解质使用中要求有较高的电子迁移速率。(对) 8)从原理上来讲,计算热力学数据时标准态的选择是任意的。(错) 9)熔体粘度和温度之间是线性对应关系。(错)温度越低,变化率越大 10)夹杂物在钢中的作用都是有害的。(错) 11)在使用电解法进行相提取和分离时,应采取适当低的电解液温度。(错) 12)DTA曲线上向下的峰表示放热。(错)向下吸热 13)DSC曲线中,向上的峰表示试样吸热。(对) 14)热分析实验研究中,升温速率越快,检测灵敏度越高。(对) 15)表面张力与液体质点间的结合状态有关,以下液体表面张力由大到小为:金属液体>离子液 体>分子液体.( 对) 16)中频炉的频率范围在:150-10000Hz (对) 17)双铂铑热电偶的使用材料是:PbRh30-PbRh6 (对) 4简答、问答题: 4.1高温部分 1)简述恒温带的测定意义和测量方法。 研究目的是要了解炉膛内的温度分布规律,用于确定恒温带的位置,确保高温冶金恒温实验。 对于竖式电阻炉,测定恒温带的方法步骤为: ①用控温柜将炉子升到预定温度上,恒温一段时间; ②取测量热电偶,用双孔绝缘磁管套上,选用精密电位差计测量热电偶的电动 势; ③把测量热电偶置于炉管内轴线位置上,工作端由炉口一端拉向另一端,每隔 一段时间停留片刻,测出停留点的温度值; ④画出炉膛纵向温度分布曲线 ⑤为减少实验误差,重复测量取平均值 2)简述实验室获得高温的方法。(要求:至少举出四种并简要说明原理)。

【重磅】天大物理化学简明教程习题答案

第一章气体的pVT性质 1.1物质的体膨胀系数与等温压缩率的定义如下 试推出理想气体的,与压力、温度的关系。 解:根据理想气体方程 1.20℃,101.325kPa的条件常称为气体的标准状况,试求甲烷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 解:将甲烷(M w=16.042g/mol)看成理想气体:PV=nRT,PV=mRT/M w 甲烷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m/V=PM w/RT =101.32516.042/8.3145273.15(kg/m3) =0.716kg/m3 1.3一抽成真空的球形容器,质量为25.0000g充以4℃水之后,总质量为125.0000g。若改充以25℃,13.33kPa的某碳氢化合物气体,则总质量为25.0163g。试估算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水的密度1g·cm3计算。 解:球形容器的体积为V=(125-25)g/1g.cm-3=100cm3 将某碳氢化合物看成理想气体:PV=nRT,PV=mRT/M w M w=mRT/PV=(25.0163-25.0000)×8.314×298.15/(13330×100×10-6) M w=30.31(g/mol) 1.4两个容积均为V的玻璃球泡之间用细管连结,泡内密封着标准状态下的空气。若将其中的一个球加热到100℃,另一个球则维持0℃,忽略连接细管中气体体积,试求该容器内空气的压力。 解:由题给条件知,(1)系统物质总量恒定;(2)两球中压力维持相同。 标准状态:

因此, 1.50℃时氯甲烷(CH 3Cl )气体的密度ρ随压力的变化如下。试作p p -ρ 图,用外推法求氯甲烷的相对分 子质量。

1.6今有20℃的乙烷-丁烷混合气体,充入一抽成真空的200cm3容器中,直至压力达101.325kPa,测得容器中混合气体的质量为0.3897g。试求该混合气体中两种组分的摩尔分数及分压力。 解:将乙烷(M w=30g/mol,R1),丁烷(M w=58g/mol,R2)看成是理想气体: PV=nRTn=PV/RT=8.314710-3mol (R130+(1-R1)58)8.314710-3=0.3897 R1=0.401P1=40.63kPa R2=0.599P2=60.69kPa

07310690冶金物理化学研究方法

冶金物理化学研究方法 Research Approaches for Physical Chemistry of Metallurgy 课程编号:07310690 学分: 2 学时:30 (其中:讲课学时:30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先修课程: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高等数学 适用专业:冶金工程 教材:《冶金物理化学实验研究方法》;王常珍;冶金工业出版社(第3版),2002 开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冶金物理化学实验研究方法》包括“高温冶金物理化学研究的基本技术”和“高温冶金物理化学实验研究方法”两部分内容。本课程是冶金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为必修课程。其基本任务是: 1.掌握冶金实验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2.能够进行冶金学科方向的科学实验和数据处理。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绪论 1.教学内容 (1)冶金工艺流程 (2)冶金生产发展趋势:A、纯净钢;B、绿色冶金;C、冶金过程数值模拟;D、高性能合金 (3)本课程学习意义、课程特点、时间安排 2.学习要求 (1)了解常规冶金工艺流程和冶金工业发展新趋势; (2)了解本课程的意义和特点。 3.重难点 (1)重点是了解课程的学习内容; 第一部分高温冶金物理化学的基本技术 第一章实验室的高温获得 1.教学内容 (1)冶金实验的高温特点 (2)获得高温的方法电阻炉、感应炉、电弧炉和等离子炉等高温炉的基本原理(3)电阻炉的结构和设计,电阻炉的恒温带

(4)金属和非金属电热体的种类、特点和选择 2.基本要求 (1)了解冶金实验的高温特点和常用高温炉的原理、结构和特点;(2)能设计电阻炉,了解恒温带的概念; (3)了解实验室常用电热体的种类和使用。 3.重难点 (1)重点是高温炉恒温带的确定; (2)难点是高温炉的原理、结构和特点。 第二章温度测量方法 1.教学内容 (1)温标及温度的测量方法 (2)热电偶的工作原理、结构和使用 (3)辐射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介绍常用几种辐射温度计 2.基本要求 (1)了解温度的测量方法,热电偶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第三章实验室用耐火材料 1.教学内容 (1)耐火材料的性能指标 (2)常用耐火材料化合物 (3)耐火材料的制造工艺以及常见问题 2.基本要求 (1)掌握耐火材料的性能要求和常用化合物性质; (2)了解耐火材料制造工艺。 第四章气体净化及气氛控制 1.教学内容 (1)气体储备和安全使用防毒、防火、防爆 (2)常用气体净化方法吸收、吸附、催化和冷凝 (3)常用的气体净化剂干燥剂、脱氧剂和吸附剂 (4)气体流量的测定转子流量计和毛细管流量计 2.基本要求 (1)了解气体储备和安全使用常识; (2)掌握常用几种气体净化方法和气体净化剂; (3)了解气体流量计的工作原理。

2013年冶金物理化学考研试题

2013年冶金物理化学考研试题

北京科技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 ===================================== 试题编号:809 试题名称冶金物理化学(共7 页)适用专业:冶金工程、冶金工程(专业学位) 说明: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或草稿纸上无效。 考试用具:无存储功能计算器。 ======================================================================== ===================================== 此试卷包含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适用于冶金工程(不含生态学)考生,第二部分仅适用于生态学考生。 第一部分(适用于冶金工程<不含生态学>考生) 1、简要回答下列问题(第1-8小题每题7分,第9小题14分,共70分) 1)当铁液中组元i的浓度趋于零时,试推导以纯物质标准态的活度及活度系数与以1%标准态的活度及活度系数的关系。 2)对如下反应 (SiO2)+2[C]=[Si]+2CO (1) △G10=a1-b1T SiO2,(S)+2[C]=[Si]+2CO (2) △G20=a2-b2T 在T≤1873K时,讨论△G10与△G20的关系。 3)用热力学原理分析氧势图(Ellingham图)上,为什么标准状态下低位置的金属元素可以还原高位置的氧化物? 4)描述二元系规则溶液的活度系数的计算方法,并与Wagner模型计算进行对

简明物理化学第四版答案

简明物理化学第四版答案 【篇一:网《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相关练习题及 答案】 txt>一、判断题: 1.只有在比表面很大时才能明显地看到表面现象,所以系统表面增大是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 2.对大多数系统来讲,当温度升高时,表面张力下降。 3.比表面吉布斯函数是指恒温、恒压下,当组成不变时可逆地增大单位表面积时,系统所增加的吉布斯函数,表面张力则是指表面单位长度上存在的使表面张紧的力。所以比表面吉布斯函数与表面张力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 4.恒温、恒压下,凡能使系统表面吉布斯函数降低的过程都是自发过程。 5.过饱和蒸气之所以可能存在,是因新生成的微小液滴具有很大的比表面吉布斯函数。 6.液体在毛细管内上升或下降决定于该液体的表面张力的大小。 7.单分子层吸附只能是化学吸附,多分子层吸附只能是物理吸附。 8.产生物理吸附的力是范德华力,作用较弱,因而吸附速度慢,不易达到平衡。 10.由于溶质在溶液的表面产生吸附,所以溶质在溶液表面的浓度大于它在溶液内部的浓度。 11.表面活性物质是指那些加人到溶液中,可以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二、单选题: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比表面自由能的物理意义是,在定温定压下,可逆地增加单位表面积引起系统吉布斯自由能的增量; (b) 表面张力的物理意义是,在相表面的切面上,垂直作用于表面上任意单位长度功线的表面紧缩力; (c) 比表面自由能与表面张力量纲相同,单位不同; 2.在液面上,某一小面积s周围表面对s有表面张力,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表面张力与液面垂直; (b) 表面张力与s的周边垂直; (c) 表面张力沿周边与表面相切;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1 绪论 1.生物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解答:生物化学主要研究: (1)生物机体的化学组成、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及功能; (2)生物分子分解与合成及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3)生物遗传信息的储存、传递和表达; (4)生物体新陈代谢的调节与控制。 2.你已经学过的课程中哪些内容与生物化学有关。 提示: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并运用生物化学的知识。 3.说明生物分子的元素组成和分子组成有哪些相似的规侓。 解答:生物大分子在元素组成上有相似的规侓性。碳、氢、氧、氮、磷、硫等6种是蛋白质、核酸、糖和脂的主要组成元素。碳原子具有特殊的成键性质,即碳原子最外层的4个电子可使碳与自身形成共价单键、共价双键和共价三键,碳还可与氮、氧和氢原子形成共价键。碳与被键合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的性质,使得碳骨架可形成线性、分支以及环状的多种多性的化合物。特殊的成键性质适应了生物大分子多样性的需要。氮、氧、硫、磷元素构成了生物分子碳骨架上的氨基(—NH 2)、羟基(— OH )、羰基(C O )、羧基(—COOH )、巯基(—SH )、磷酸基(—PO 4 )等功能基团。这些功能基团因氮、硫和磷有着可变的氧化数及氮和氧有着较强的电负性而与生命物质的许多关键作用密切相关。生物大分子在结构上也有着共同的规律性。生物大分子均由相同类型的构件通过一定的共价键聚合成链状,其主链骨架呈现周期性重复。构成蛋白质的构件是20种基本氨基酸。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相连。肽链具有方向性(N 端→C 端),蛋白质主链骨架呈“肽单位”重复;核酸的构件是核苷酸,核苷酸通过3′, 5′-磷酸二酯键相连,核酸链也具有方向性(5′、→3′ ),核酸的主链骨架呈“磷酸-核糖(或脱氧核糖)”重复;构成脂质的构件是甘油、脂肪酸和胆碱,其非极性烃长链也是一种重复结构;构成多糖的构件是单糖,单糖间通过糖苷键相连,淀粉、纤维素、糖原的糖链骨架均呈葡萄糖基的重复。2 蛋白质化学 1.用于测定蛋白质多肽链N 端、C 端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基本原理是什么? 解答:(1) N-末端测定法:常采用2,4―二硝基氟苯法、Edman 降解法、丹磺酰氯法。 ①2,4―二硝基氟苯(DNFB 或FDNB)法:多肽或蛋白质的游离末端氨基与2,4―二硝基氟苯(2,4―DNFB )反应(Sanger 反应),生成DNP ―多肽或DNP ―蛋白质。由于DNFB 与氨基形成的键对酸水解远比肽键稳定,因此DNP ―多肽经酸水解后,只有N ―末端氨基酸为黄色DNP ―氨基酸衍生物,其余的都是游离氨基酸。② 丹磺酰氯(DNS)法:多肽或蛋白质的游离末端氨基与与丹磺酰氯(DNS ―Cl )反应生成DNS ―多肽或DNS ―蛋白质。由于DNS 与氨基形成的键对酸水解远比肽键稳定,因此DNS ―多肽经酸水解后,只有N ―末端氨基酸为强烈的荧光物质DNS ―氨基酸,其余的都是游离氨基酸。③ 苯异硫氰酸脂(PITC 或Edman 降解)法:多肽或蛋白质的游离末端氨基与异硫氰酸苯酯(PITC )反应(Edman 反应),生成苯氨基硫甲酰多肽或蛋白质。在酸性有机溶剂中加热时,N ―末端的PTC ―氨基酸发生环化,生成苯乙内酰硫脲的衍生物并从肽链上掉下来,除去N ―末端氨基酸后剩下的肽链仍然是完整的。④ 氨肽酶法:氨肽酶是一类肽链外切酶或叫外肽酶,能从多肽链的N 端逐个地向里切。根据不同的反应时间测出酶水解释放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按反应时间和残基释放量作动力学曲线,就能知道该蛋白质的N 端残基序列。(2)C ―末端测定法:常采用肼解法、还原法、羧肽酶法。 肼解法:蛋白质或多肽与无水肼加热发生肼解,反应中除C 端氨基酸以游离形式存 在外,其他氨基酸都转变为相应的氨基酸酰肼化物。 ② 还原法:肽链C 端氨基酸可用硼氢化锂还原成相应的α―氨基醇。肽链完全水解后,代表原来C ―末端氨基酸的α―氨基醇,可用层析法加以鉴别。③ 羧肽酶法:是一类肽链外切酶,专一的从肽链的C ―末端开始逐个降解,释放出游离的氨基酸。被释放的氨基酸数目与种类随反应时间的而变化。根据释放的氨基酸量(摩尔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便可以知道该肽链的C ―末端氨基酸序列。2.测得一种血红蛋白含铁0.426%,计算其最低相对分子质量。一种纯酶按质量计算含亮氨酸1.65%和异亮氨酸2.48%,问其最低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解答: (1)血红蛋白: 55.8100100131000.426??=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最低相对分子质量==铁的百分含量 (2)酶: 因为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所以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残基数之比为:1.65%:2.48%=2:3,因此,该酶分子中至少含有2个亮氨酸,3个异亮氨酸。()r 2131.11100159001.65M ??=≈最低 ()r 3131.11100159002.48M ??=≈最低 3.指出下面pH 条件下,各蛋白质在电场中向哪个方向移动,即正极,负极,还是保持原点? (1)胃蛋白酶(pI 1.0),在pH 5.0; (2)血清清蛋白(pI 4.9),在pH 6.0; (3)α-脂蛋白(pI 5.8),在pH 5.0和pH 9.0; 解答:(1)胃蛋白酶pI 1.0<环境pH 5.0,带负电荷,向正极移动; (2)血清清蛋白pI 4.9<环境pH 6.0,带负电荷,向正极移动; (3)α-脂蛋白pI 5.8>环境pH 5.0,带正电荷,向负极移动; α-脂蛋白pI 5.8<环境pH 9.0,带负电荷,向正极移动。 4.何谓蛋白质的变性与沉淀?二者在本质上有何区别? 解答:蛋白质变性的概念:天然蛋白质受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后,使其失去原有的生物活性,并伴随着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这种作用称为蛋白质的变性。变性的本质:分子中各种次级键断裂,使其空间构象从紧密有序的状态变成松散无序的状态,一级结构不破坏。

北京科技大学 冶金物理化学 第二章 作业答案汇编

P317 8 计算氧气转炉钢熔池(受热炉衬为钢水量的10%)中,每氧化0.1%的[Si]使钢水升温的效果。若氧化后SiO 2与CaO 成渣生成2CaO ?SiO 2(渣量为钢水量的15%),需要加入多少石灰(石灰中有效灰占80%),才能保持碱度不变(0.81kg ),即;增加的石 灰吸热多少?(答案:1092.2kJ)欲保持炉温不变,还须加入矿石多少kg? 已知:2229822;97.07kJ/mol r SiO CaO CaO SiO H +=??=- 钢的比定压热容p,0.84kJ /(K kg)st C =;炉渣和炉衬的比定压热容 p,, 1.23kJ /(K kg) sl fr C =;矿石的固态平均比热容p,ore 1.046kJ /(K kg)C =;矿石熔化潜热 fus ore 209.20/H kJ kg ?=; 2r [Si]2[O](SiO ) ; H -600kJ/mol +=?≈ 221r [Si]O (SiO ) ;H = 28314kJ/kgSi , H 792.792kJ/mol +=?-?≈- 解: 221 [Si]O (SiO ) ;H = 28314kJ/kgSi +=?- 硅氧化所产生的化学热不仅使钢水升温,而且也使炉渣、炉衬同时升温。忽略其他的热损失。设有钢水质量m st ,根据 p,p,p,()st st sl sl fr fr Q c m c m c m t =++? 11p,p,p,p,p,p,11 p,p,p,p,p,p,0.1%0.1%0.1% 10%15%(10%15%) 0.1%28314 = 0.84 1.2310%st st st sl sl fr fr st st sl sl fr fr st st st st sl st fr st st st sl fr m H Q t c m c m c m c m c m c m m H m H c m c m c m m c c c ????== ++++??????= = ?+??+???+?+??+?+- 1.2315% = 24.67 K ?-,升温 硅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钢水升温约24.67K 。 方案一: 过剩碱度:氧化后SiO 2与CaO 成渣生成2CaO ?SiO 2,即渣中的(CaO )减少,碱度减小,减少的量是与氧化后SiO 2结合CaO 的量。所以需要增加石灰,使得碱度不变。 工程碱度:氧化后的SiO 2使得(SiO 2)增多,(CaO )不变,碱度减小,所以需要增加石灰。 2(CaO) 3(SiO ) w R w = =

冶金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二版课件

冶金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二版课件Physical Chemistry of Metallurgy 冶金物理化学 参考书目 1. 2. 3. 4. 5. 6. 7. 8. 梁连科,冶金热力学及动力学,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89 黄希祜,钢铁冶金原理(修订版),冶金工业出版社,1990 傅崇说,有色冶金原理(修订版),冶金工业出版社,1993 车荫昌,冶金热力学,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89 魏寿昆,冶金过程热力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韩其勇,冶金过程热力学,冶金工业出版社,1984 陈永民,火法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冶金工业出版社1984 李文超,冶金热力学,冶金工业出版社,1995 Physical Chemistry of Metallurgy 第一章绪言 1. 本课程作用及主要内容 1.1地位地位冶金专业平台课之一。以普通化学、高 等数学、物理化学为基础。与物理化学相比,更接近与实际应用。目的:为开 设专业课和今后的发展作理论准备。 1. 本课程作用及主要内容火法冶金特点: 火法冶金特点:一高三多 1. 本课程作用及主要内容 1.2 作用将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及实验方法应用到冶金过程中,阐明冶金过程的物理化学规律,为控制和强化冶金过程提供理论依据。 为去除某些元素保留某些元素而选择合适的冶炼条件 (温度、气氛)。例如炼钢过程。此类问题将由本课程解决。 1. 本课程作用及主要内容注意:由于高温的特点,宏观测定难度大,微观就更难,有时只能使用常温数据外推,误差较大。本学科尚在不断完善发展中。应

学会灵活应用,依据冶物化理论,创造有利反应进行条件,抑制不利反应,提出合理工艺流程。 1. 本课程作用及主要内容 1.3 冶金实例 1.3.1高炉炼铁高炉炼铁 (a)炉顶煤气成分: N2 、CO、CO2,少量H2、CH4 N2<50,, CO(20,25,)、CO2(22,17,) CO+CO2(42,44,) CO为还原剂且属有毒气体,希望能够在炉内100% 消耗。无法实现的原因:存在化学平衡。 1. 本课程作用及主要内容 1.3 冶金实例 (b)矿石中含有Fe、Mn、S、P、Al、 Mg、Ca等多种元素,但被还原量却不同: 原因:氧化物稳定性问题 (c)S、P的去除炼钢、炼铁过程分别去除P、S 原因:反应条件是否适宜。 1. 本课程作用及主要内容 1.3 冶金实例 1.3.2 炼钢奥氏体不锈钢冶炼:去C 保 Cr。特种冶金(二次精炼)真空脱气,矿石中含有Fe、Mn、 S、P、Al、Mg、Ca等多种元素,但被还原量却不同。原因:氧化物稳定性问题。 1. 本课程作用及主要内容 1.3.3 有色冶金炼铜:氧化?还原? 炼铜:氧化?还 原?电解去铁 Cu2S?Cu2O?Cu 湿法:电解过程,电化学,ph, 湿法:电解过 程,电化学,ph,电位图浸出,萃取过程熔盐电解等等 1. 本课程作用及主要内容 1.4 主要内容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转化; 第 二定律:反应进行的可能性及限度; 第三定律:绝对零度不能达到。 1. 本课程作用及主要内容 1.4.1 冶金热力学主要为第二定律工具:等温方 程式 正向逆向平衡测定计算(查表)CP?K(0) CP?,A,BT 估计值统计热力 学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第四版)上册答案完整版

一章气体的pVT关系 1.1 物质的体膨胀系数与等温压缩率的定义如下 试推出理想气体的,与压力、温度的关系。 解:根据理想气体方程 1.2 气柜内贮有121.6 kPa,27℃的氯乙烯(C2H3Cl)气体300 m3,若以每小时90 kg的流量输往使用车间,试问贮存的气体能用多少小时? 解:假设气柜内所贮存的气体可全部送往使用车间。 1.3 0℃,101.325kPa的条件常称为气体的标准状况,试求甲烷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 解:将甲烷(M w=16g/mol)看成理想气体: PV=nRT , PV =mRT/ M w 甲烷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m/V= PM w/RT =101.32516/8.314273.15(kg/m3) =0.714 kg/m3 1.4 一抽成真空的球形容器,质量为25.0000g充以4℃水之后,总质量为125.0000g。若改充以25℃,13.33 kPa的某碳氢化合物气体,则总质量为 25.0163g。试估算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水的密度1g·cm3计算。 解:球形容器的体积为V=(125-25)g/1 g.cm-3=100 cm3 将某碳氢化合物看成理想气体:PV=nRT , PV =mRT/ M w M w= mRT/ PV=(25.0163-25.0000)8.314300.15/(1333010010-6) M w =30.51(g/mol)

1.5 两个容积均为V 的玻璃球泡之间用细管连结,泡内密封着标准状态下的空气。若将其中的一个球加热到 100℃,另一个球则维持 0℃,忽略连接细管中气体体积,试求该容器内空气的压力。 解:由题给条件知,(1)系统物质总量恒定;(2)两球中压力维持相同。 标准状态: 因此, 1.6 0℃时氯甲烷(CH 3Cl )气体的密度ρ随压力的变化如下。试作p p -ρ 图,用外推法求氯甲烷的相对 分子质量。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习题答案

第七章电化学 7.1用铂电极电解溶液。通过的电流为20 A,经过15 min后,问:(1)在阴极上能析出多少质量的?(2) 在的27℃,100 kPa下的? 解:电极反应为 电极反应的反应进度为 因此: 7.2 用Pb(s)电极电解Pb(NO3)2溶液,已知溶液浓度为每1g水中含有Pb(NO3)21.66×10-2g。 7.3用银电极电解溶液。通电一定时间后,测知在阴极上析出的,并知阴极区溶液中的总量减少了。求溶液中的和。 解:解该类问题主要依据电极区的物料守恒(溶液是电中性的)。显然阴极区溶液中的总量的改变等于阴极析出银的量与从阳极迁移来的银的量之差:

7.4已知25℃时溶液的电导率为。一电导池中充以此溶液,在25℃时测得其电阻为。在同一电导池中装入同样体积的质量浓度为的溶液,测得电阻为。计算(1)电导池系数;(2)溶液的电导率;(3)溶液的摩尔电导率。 解:(1)电导池系数为 (2)溶液的电导率 (3)溶液的摩尔电导率 7.525℃时将电导率为的溶液装入一电导池中,测得其电阻为。在同一电导池中装入的溶液,测得电阻为。利用表7.3.2中的数据计算的解离度及解离常熟。 解:查表知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为 因此,

7.7已知25℃时水的离子积,、和的分别等于,和。求25℃时纯水的电导率。 解:水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为 纯水的电导率 7.10电池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为 (1)写出电池反应;(2)计算25℃时该反应的以及电池恒温可逆放电时该反应过程的。 解:(1)电池反应为 (2)25℃时

因此, 7.20在电池中,进行如下两个电池反应: 应用表7.7.1的数据计算两个电池反应的。 解:电池的电动势与电池反应的计量式无关,因此 7.13写出下列各电池的电池反应。应用表7.7.1的数据计算25℃时各电池的电动势、各电池反应的摩尔Gibbs函数变及标准平衡常数,并指明的电池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解:(1)电池反应

冶金物理化学研究方法试题库图文稿

冶金物理化学研究方法 试题库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1名词解释

3填空 1)为了实现不接触测定高温,可选择的测温计有(光学高温计、光电高温 计,红外辐射温度计)。 2)双铂铑热电偶的材料是铂铑合金,分度号为 B 3)热力学温度是常用的一种温度表示方法,其单位为 K 。 4)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净化方法有:吸收、吸附、化学催化、冷凝。。 5)测量真空度的仪器叫真空规,通常使用的有麦克劳真空规,热电阻真空 规、 6)当一稳恒电流通过一个导体时,其电流和施加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 比,该比例常数称为物体的电导,单位是西门子。 7)表面张力的单位是 N/m , 8)实验室用旋转柱体法法测定炉渣粘度,用气泡最大压力法法测定表 面张力。 9)常用的显微分析法有四种,分别是:金相法、显微硬度法、化学腐蚀 法、岩相法。 10)冶金反应器内发生的过程有化学反应过程和传递过程。(两大类)。4判断 1)随着铂铑合金电热体中铑含量的增加,最高使用温度下降。(错)铑 含量越高,最高使用温度越高 2)一般而言,电阻炉内温度越高,其对应的恒温带越长。(对)

3)体系的气体压力高,对应的真空度高。(错)气体压力低,真空度 高。 4)旋片式机械真空泵一般作为前级泵使用。(对) 5)表面能和表面张力是从不同角度来描述不同材料间的界面性质。(对) 6)所有熔体的表面张力都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错) 7)固体电解质使用中要求有较高的电子迁移速率。(对) 8)从原理上来讲,计算热力学数据时标准态的选择是任意的。(错) 9)熔体粘度和温度之间是线性对应关系。(错)温度越低,变化率越大 10)夹杂物在钢中的作用都是有害的。(错) 11)在使用电解法进行相提取和分离时,应采取适当低的电解液温度。 (错) 12)DTA曲线上向下的峰表示放热。(错)向下吸热 13)DSC曲线中,向上的峰表示试样吸热。(对) 14)热分析实验研究中,升温速率越快,检测灵敏度越高。(对) 15)表面张力与液体质点间的结合状态有关,以下液体表面张力由大到小 为:金属液体>离子液体>分子液体.( 对 ) 16)中频炉的频率范围在:150-10000Hz (对) 17)双铂铑热电偶的使用材料是:PbRh30-PbRh6 (对) 4简答、问答题: 4.1高温部分 1)简述恒温带的测定意义和测量方法。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第四版_习题及解答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第四版习题 及解答 目录 第一章气体的pVT性质 (2)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6) 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24) 第四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51) 第五章化学平衡 (66) 第六章相平衡 (76) 第七章电化学 (85) 第八章量子力学基础 (107) 第九章统计热力学初步 (111)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 (117)

第一章气体的pVT性质 1.1 物质的体膨胀系数与等温压缩率的定义如下 试推出理想气体的,与压力、温度的关系。 解:根据理想气体方程 1.5 两个容积均为V的玻璃球泡之间用细管连结,泡内密封着标准状态下的空气。若将其中的一个球加热到100 °C,另一个球则维持0 °C,忽略连接细管中气体体积,试求该容器内空气的压力。 解:由题给条件知,(1)系统物质总量恒定;(2)两球中压力维持相同。 标准状态: 因此, 1.9 如图所示,一带隔板的容器内,两侧分别有同温同压的氢气与氮气,二者均可视为理想气体。

(1)保持容器内温度恒定时抽去隔板,且隔板本身的体积可忽略不计,试求两种气体混合后的压力。 (2)隔板抽取前后,H2及N2的摩尔体积是否相同? (3)隔板抽取后,混合气体中H2及N2的分压立之比以及它们的分体积各为若干?解:(1)等温混合后 即在上述条件下混合,系统的压力认为。 (2)混合气体中某组分的摩尔体积怎样定义? (3)根据分体积的定义 对于分压 1.11 室温下一高压釜内有常压的空气,为进行实验时确保安全,采用同样温度的纯氮进行置换,步骤如下:向釜内通氮气直到4倍于空气的压力,尔后将釜内混合气体排出直至恢复常压。重复三次。求釜内最后排气至恢复常压时其中气体含氧的摩尔分数。 解:分析:每次通氮气后至排气恢复至常压p,混合气体的摩尔分数不变。 设第一次充氮气前,系统中氧的摩尔分数为,充氮气后,系统中氧的摩尔分数 为,则,。重复上面的过程,第n 次充氮气后,系统的摩尔分数为 , 因此 。 1.13 今有0 °C,40.530 kPa的N2气体,分别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van der Waals方程计 算其摩尔体积。实验值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