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浅谈高校体育教育发展

2020-浅谈高校体育教育发展
2020-浅谈高校体育教育发展

浅谈高校体育教育发展

一、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一)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和质量

通常人们以数量指标来衡量某些或某地学校的教育发展水平,之所以把人、财、物等资源的增量作为衡量学校教育发展的尺度,是因为数量指标是硬件,容易测定,也因为数量的扩张和规模的膨胀给人的感受更直觉、更可观也更急功近利。教育资源是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前提和基础,而且教育资源的丰富,也可以为学校教育实践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数量的增长不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根本,它不能直接导致质量的提高,数量增长反映的只是学校教育发展的表层,属于“外延式发展”。而质量的提高才是反映学校教育发展的深层,属于“内涵式发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须转移工作重心、健全工作机制,要把工作的重心全面转移到“提高质量、内涵发展”上来,把主要精力放到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上来。在学校教育发展过程中,没有无数量的质量,也没有无质量的数量,数量增长是基础,质量提高是目的,没有数量增长就没有质量的提高,但有了数量的增长不一定能提高质量,没有质量保证的数量增长是没有意义的,质量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本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

(二)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影响体育教育发展的元素很多,但教育教学的质量是反映体育

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内容或主要指标。例如从学生的个体发展来看,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的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而内涵式发展则是指学生的身心、个性、能力等内在品格和机能上的质的变化。从学校体育工作过程看,学校在体育教学、体育活动、体育竞赛、场地器材建设等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均表现为数量,而体育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管理体制、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等则表现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学校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从学校体育教育活动的内容看,体育教学内容或课时的多少、组织群体活动或竞赛的次数多少、参加体育社团或运动队训练的人数多少等都表现为数量,而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师的素养和教学科研能力等则表现为影响内涵式发展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体育教育结果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毕业率、运动成绩高低以及奖牌榜等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数量,而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综合素养的提高、良好的体育精神和终身体育行为的培养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则直接反映出影响学校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质量和效果。所谓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就是抓住体育的本质属性,强调“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以“育人”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切入点,拓展体育教育范畴和教育内涵,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持续发展过程。

二、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改革思路和对策

(一)正确把握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目标人的发展是学校教育自

始至终追求的目标,促进人的发展既是学校教育的起点,也是学校教育的最终归宿。“内涵式发展”的本质就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人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也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是建立在对教育的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特征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因此,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必须在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正确把握体育教育目标,从教育的本质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突出育人的.基本功能,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内涵式发展。但就目前我国高校现状来看,在部分高校中存在体育教育的目标和定位偏离国家教育方针,脱离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的极端现象。首先,高校体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不明确,教育目标偏低且单一,使多数学生失去了体育教育特有的外在动力和内在动机。其次,高校体育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重复,教学缺乏文化育人和个性培养。第三,受各种因素影响很多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成为短期解决问题的形象工程或手段,缺乏科学的、长期的规划和发展对策,致使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逐年下降,直接影响了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因此,要正确把握高校体育的教育目标和发展目标,在教育教学目标上,注重人的全面发展,重视育人和思想、个性、智慧的培育,根据教育和人的发展规律把握高校体育的发展战略目标、发展定位、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务,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发展目标,全面推进高校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二)以育人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要把高校体育回归到教育层面,以育人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模式,以全民健身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高校体育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力;挖掘潜能,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品德,磨练意志,启迪智慧,提高能力。

(三)加强改革创新,确保体育课教育教学质量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提高质量既是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也是内涵式发展的目标。创新是质量提升,内涵式发展的动力源泉,要转变教育理念,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质量提升为核心,要大力推动学术创新。因此,高校体育应全面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着眼素质、扎实基础、全面发展、培养特长”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精神和终身体育行为,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确保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四)加强文化教育,强化文化育人学校不仅是传播文化的场所,也是发展和创新文化的园地。校园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环境;精神文化包括师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人际关系、文化生活、集体舆论、心理气氛、校风、教风、学风以及民族传统文化等。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是校园文化的无形资产,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大学生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形式,以身体竞争为特殊手段,以身体的完善为主要目标的体育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精神、制度财富的总和,是体育文化传承的载体和创新的源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高校要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但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高校体育教育在文化育人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还明显不足;教学中重技能传授、轻文化内涵教育现象比较普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整体文化素养有待提升等。因此,高校体育教育应积极拓展教育教学范畴和文化内涵,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理想人格;培养大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文化教育,强化文化育人,促进内涵式发展。

(五)以特色促内涵式发展强化特色是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高校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应百花齐放、各具特色。要依据自身的文化积淀、校本课程、学科特色以及自身的办学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形成本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建立独具风格的学校体育特色,并在不断凝练和彰显特色中提升本校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竞争力。首先,学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在育人环境、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教师和学生发展方向等方面创出自己教学特色。其次,学校特色项目的选择要以办学经验、教师优势、学生特长和教育教学资源情况,以彰显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民俗特色、校本特色、师生特色为基础。第三,学校特色的创建应确保制度的支撑和校园文化的积淀。第四,特色的创建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六)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师资建设为抓手,构建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平台。学科建设是一门学科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学科的强弱代表着学校办学综合实力的强弱,学科的特色代表着学校的特色,是该学科内涵式发展的基石。学术性是高校的本质属性,学术活动是高校的基本活动,学术水平是高校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志,学术发展是高等内涵式发展的主要任务。而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学术发展,提高学术水平的生命线。因此,随着内涵式发展战略的逐步推进,在学校总体发展规划中,发挥体育学科级高校应着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规模适度,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人才培

养需要的师资队伍。首先,加强教师职业理想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倡导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精神,引领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学生观,要突出抓好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其次,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要把教学能力、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当作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专业技能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基础条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从而增强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实力。

高校体育的目标

高校体育的目标 各位评委,上午好! 我是XXX,我的试讲题目是《高校体育的目标》 导入: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构成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才培养的规格密切相关。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树立,社会体育的不断发展,体育教学目标的单一性已显然不符合时代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如何把握好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定位,充分发挥体育在学生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便成了高校体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高校体育的总体目标 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促进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身体健康的高层次的合格人才。 二、影响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定位的相关因素分析 (1)增强体质是体育的本质功能,体育教学应注重学生体质的增强 身体是“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良好的体质是学生学习和步人社会后建设祖国的“本钱”,利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改善学生的体型,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健美的休格,发展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提高他们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定位要考虑的重点因素。 (2)素质教育是当今教改的主旋律,高校体育应为素质教育服务

从高等教育的角度来看,素质教育就是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使每个学生都形成相对完善的整体素质的教育。它强调人的基本素质的养成与发展。一般来说素质教育应包含思想、 道德、业务、人文和身心等方面的教育。人的整体素质的高低,取决于这些因素的有机合成。也就是说,人的高素质是相关的各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体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身心素质的发展方面,它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体育教学,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引导和满足他们对体育的心理需要,使他们对体育产生稳定和积极的学习动机,并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体验到体育的乐趣,受到体育文化的熏陶。要采用各种有效的体育手段,使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身体得到锻炼,体质得到增强;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意志得到磨合,心理素质得到改善,以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心理,健壮的体魄和顽强的毅力。 (3)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定位应注重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 高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今后能否适应社会体育环境和促进社会体育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体育需求和体育活动方式的不断调整,社会体育的新格局正在逐渐形成,体育的功能也在不断地扩展,确定体育教学目标时,既要注意它的现在,更要着眼它的未来。 (4)高校体育教育应当是全面的,并且要表现在学生的行为特征上 可以认为一个接受良好高等体育教育的学生应当具备的行为特征是: (l)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较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

浅谈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发展模式_杨雪梅

第7卷 第4期 Vol.7 No.4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J O URN AL OF HUANGHE S&T UNIV ERSITY 2005年12月 Dec2005 浅谈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发展模式 杨雪梅 (黄河科技学院,河南郑州450005) 摘 要:近两年,进行本专科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迅速增加,至2004年已达228所。这些民办高校的成长壮大,具有投资主体多元化、办学模式多样化的特点。主要办学模式有四种:一是以学养学滚动发展;二是以产养学资金注入发展;三是民办公助;四是国有民办整体转制。 关键词:民办高校;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424(2005)04-0001-03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快速发展,2002年毛入学率超过15%,跨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门槛。此后,继续扩大招生,到2004年,全国高校在校学生已达20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了19%。在全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民办高校在《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强力推动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才需求旺盛的社会背景下,实现了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和持续发展。据《中国教育报》2005年2月25日头版的一篇报道,具有独立颁发毕业证资格的本专科民办高校已达228所,在校生71.7万人。从这228所获准实施正规高等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的成长历程来看,具有投资主体多元化,办学模式多样化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办学发展模式。 一、以学养学滚动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制度,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大量涌现,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日趋迫切,推动了民办教育的恢复和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在中断了30多年之后,重新登上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舞台,走上了拼搏、重建、成长、发展的新路。 创办民间高等教育机构的大都是长期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的离退休老教师、校友会、同学会、民主党派或社会团体,以及热爱教育事业的知识分子。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性质决定办学者要自筹资金,在起始阶段有的是白手起家,有的是几个人凑一点钱,在一无校舍场地、二无教学设备和图书、三无教师队伍的条件下,凭着一股子热情就着手办学,采取“借鸡下蛋”的策略,租赁校舍教室,聘请兼职教师,借公办高校的教育资源这只“老母鸡”下民办教育机构这个“新鸡蛋”。绝大多数是举办业余辅导班、培训班之类的非学历教育机构,起点低,规模小,走低成本扩张的发展道路。学生的学费,是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因此,民办高校必须构建“自我积累、滚动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引入产业经营的模式。在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声誉越来越好的基础上,民办高校要努力招收更多的学生,迅速扩大办学规模,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追求规模效益,通过勤俭办学、精打细算、控制教育成本,实现自给自余,并将盈余逐年积累起来,用于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教学条件的改善,达到滚雪球式的发展。从教育经济学角度来说,在一定规模范围内,规模越大,生均成本越低,特别是文科和应用文科专业,不需要大量仪器和设备。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利用规模扩张,实现成本收益最大化,完成原始资本积累,推动了学校迅速发展。 以黄河科技学院为代表的一大批改革开放初期创办的民办高校,走的就是这样一条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办学道路。一般经过长达10年左右的时间,才逐步由租赁校舍到自建校园,由外聘兼职教师到建立自己的教师队伍,由教学条件简陋到逐步实现教学设施现代化,由非学历教育到学历教育,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了由“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蜕变。这不仅是对办学者毅力的考验,也是竞争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结果。 二、以产养学资金注入发展模式 1993年教育部出台了《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 1 收稿日期:2005-08-12  作者简介:杨雪梅(1970-),女,河南省滑县人,黄河科技学院副院长。

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的创新方法分析

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的创新方法分析 (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1120)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9-000-01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及现阶段物质生活较为丰富使得高等院校学生的锻炼时间越来越少的现状,高等院校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体育作为高等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达到通过体育教学来调节学生日常生活,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的目的,就要对现有的体育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本文从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实际情况出发简单介绍了现阶段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创新的创新方法。 关键词高等院校体育教学问题创新方法 现代社会对于高等院校学生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强健的体魄。对于高等院校的学生来说,通过体育课堂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学习能力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了使学生的体育方面的学习更加有效,体育老师就要针对现阶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一、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从实际的教学来看,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方面,体育老师的教学观念相对比较狭隘;第二方面,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设施不完善;第三方面,体育教学课程的地方特性还不够明显。 (一)体育老师的教学观念相对比较狭隘 现阶段的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的是运动技术的教学和灌输,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于运动理论知识和文化的教育。同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体育老师对于社会对于人才有关体育方面的需求考度的不够周到,在教学时仍然注重三基教授已经满足不了社会对于人才体能素质方面的需求。除此之外,高等院校的部分体育老师将高校的体育教育视为中学体育教育的再现,这种片面狭隘的观念使得部分老师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设施不完善 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和中学的体育教育相比学生的选择性更多了,很多中学中没有的运动都可以在高等院校中学习到,比如,网球、健美操、跆拳道等等。高等教育中的体育教学的范围较广,不同的体育项目对于场地和体育器械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然而现阶段的高等院校中的体育教学设施并不完善,很多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器材已经达到了一种瓶颈的状态。体育场地条件的欠缺和体育器械的不完善就

2020最新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排名

2020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排名 体育教育专业介绍 体育教育专业主要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基础宽厚,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以及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目的。 主干学科: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 核心课程:体育学概论、教育学、学校体育学概论、体育教学论、教育心理学、运动项目理论与实践。 设置背景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具备系统地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能在中等学校等从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主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人体科学、学校体育学、体育锻炼、训练与竞赛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 核心能力 1.掌握教育科学、心理科学、人体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体育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3.掌握体育锻炼、训练与竞赛的基本理论与力法; 4.具有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5.熟悉国家有关教育、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学校体育改革和体育科学的发展动态。 发展前景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训练、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教育、娱乐、新能源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教育/培训/院校; 2、娱乐/休闲/体育; 3、新能源; 4、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 5、互联网/电子商务; 6、公关/市场推广/会展; 7、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8、金融/投资/证券。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课程顾问、体育老师、体育教练等工作,大致如下: 1、课程顾问 2、体育老师 3、体育教练 4、篮球老师 5、教师 6、核心期刊高端写作专家 7、储备干部 工作城市: 毕业后,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就业机会比较多,大致如下: 1、上海 2、广州 3、深圳 4、北京 5、郑州 6、杭州 7、南京

浅谈民办高校的营销策略(一)

浅谈民办高校的营销策略(一) 【摘要】本文从民办高校内外部发展环境入手,简单分析民办高校营销现状及问题。站在现代市场营销的角度具体阐释民办高校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及渠道策略。以求为民办高校的发展提供新思路拓展新视野。 【关键词】民办高校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渠道策略 民办高校是企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或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高等学校。具有明显的独立性,自主性,灵活性和类企业性特点。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典的颁布实施。截止2009年6月19日,我国民办普通高等院校共有334所。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发展水平上,我国的民办院校已经逐步走向了产品的成熟期。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民办高校经过多年的加速发展,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只是更多层面上只是外延式的发展,而不是内涵式的提高。民办高校还存在不少问题,各方竞争也十分激烈,这就迫切要求民办高校必须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引入现代营销理念有效引导学校健康稳定发展。与市场紧密相连的民办高校来说实施营销战略尤为重要。 1民办高校营销现状及问题 现阶段,我国部分民办高校的营销手段依然停留在低层次水平上,方式单一粗放,过多的都是地毯轰炸式的广告战术,内容虚夸。加之高额的学费负担,教学质量,硬件基础设施差,产品没有特色,特色专业不多,部分学校定位模糊不明确,这些都已成为发展的障碍。各民办高校之间在抢夺客源方面盲目跟风效仿,似乎营销手段已无任何新意,其次民办高校竞争力最终表现还是产品的销售上,即学生的就业方面,营销不仅在于招生源更重要在于协助产出学生,推销学生就业,因此营销理念的指导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2民办高校的营销策略 2.1产品策略 市场营销中讲的产品是整体的概念指通过交换能够满足消费者某种需求的有形物体和非物质性的无形服务的总和。民办高校的产品即学生,区别于普通产品,具有双重属性是特殊产品。学生缴纳学费购买教育服务,学校通过知识转移、技能培训,最终向用人单位以支付薪酬的形式来输出这种特殊的“产品”,所以无论从“产品”还是“顾客”的意义上讲,都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营销理念。要想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可靠、适销对路,必须重视以下几点: (1)教师队伍建设 长久以来,我国多数民办高校自身教师整体素质和数量均很缺乏,依赖于公办教师兼职授课的专业长期没有形成自己的学科带头人,人才净瓶严重。而时代要求民办高校必须拥有一支稳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才能通过教师去传授知识,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并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教育服务产品,这也是民办高校品牌的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所以就要求民办高校根据学校教师的不同年龄、学历层次、学科结构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同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同时,建立有效地保障和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其次,充分发挥灵活的办学机制,聘请企业高层主管、专家学者、高级技工进行教学,传授先进知识、创新理念和操作技能,使学生所学符合市场的需求。 (2)学科建设 一般来说,公办高校定位为综合型、研究型,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培养人才的任务,设置了大量的基础学科,但这些基础学科的市场需求很低。而民办高校无论是在规模效益,还是在生源、资金等方面与公办高校相比都没有优势,因此,跟公办高校竞争,靠的不仅是人才培养的质量,更是人才培养的特色,这个特色就体现在培养出的人才跟市场需要的接轨上。因为专业设置最能体现人才培养的特色,所以民办高校专业的开设、课程的设置及学生培养的方向都必须紧跟市场,根据定期市场调研和就业情况反馈及时作出调整和改革,避免与公办高校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现代化走向探析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现代化走向探析 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大学体育教育和其他课程一样进入了改革的新世纪。审视过去,展望未来,以新的面貌、新的观点、新的思维、新的方法,迎接21世纪带来的挑战。 本文试图以目前大多数高校开设2年制或者3年制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并就改变现状提出一些探索性的思考。江泽民总书记在北大百年校庆大会讲话中提出,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这样的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由于高校加快了发展步伐,高等教育应从过去的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从知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随着现代体育教学理论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 一些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面临着新形势的考验和冲击。 要培养创造型人才,需要创新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模式,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新观念,创新思维,尊重客观现实,开创出一条既能顺利接轨又符合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体育教育的新格局。学院领导层对体育教育决策是至关重要的。体育教育重心转移、体育设施合理布局和现代化器材场地建设以及体育经费投入是顺利接轨并且着力体现出教育思想更新的根本。学院系部处层领导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是成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而又有特点人才的重要因素。更新观念,从漠视到关注,对体育教育中存在问题提出建议,能够起到直接作用。 学院体育部是体育教学直接实施部门,更应该不断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观念,并思考出一条具有学院特点的体育教学新途径。更新观念,思索改革,实施改革举措,力求改革举措落到实处。 《中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大学体育教学目标与《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中学体育教学目标有不少相雷同和重复。现行的大学体育目标没有体现出大学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价值取向。应重新审视“目标”,对“目标”进行改革,让大学体育教学目标具有多元化特点,并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建立一种综合学习能力,培养目标体系。

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新思考

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新思考 王艳雯江西省体育运动学校 摘要:文章以高校体育教学专业教学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目前教学存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师能力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从科目设置、教学手段、教学对象三个方面提出需要改革的几点意见。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改革 Some thoughts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bstract:T h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irst analyzes the current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teaching purpose, teachers' ability in four aspects of problems, and from the course setting, teaching means, teaching object three respects put forward to reform a few opinion. Keywords:College,Education teaching,Reformation 1.引言 国务院颁布的《全面健身计划(2011-2015)》中明确,2015年的总体目标是: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显著增加,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形成覆盖城乡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同时,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群众的健康意识有了极大的提高,但往往缺乏大量优秀的体育教育人员去引导大家进行科学的锻炼。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作为培养既能从事与健康的教学、训练、竞赛工作,又能从事学校工作、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多能一专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学科,应当能够胜任与之相应的责任,发挥专业的优势和特长。 2.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教学内容的守旧性,制约新型教学内容的开设

体育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 (2013年) 职 业 生 涯 规 划 姓名:穆盼阳 学号:541114010111 专业:社会体育

目录 第一章认识自我----------------------------------- 2 第二章职业生涯条件分析--------------------------- 4 第三章职业目标定位及其分解组合------------------ 10 第四章评估调整----------------------------------- 14 第一章认识自我

1、个人基本情况 本人是体育系社会体育专业11-01班的学生,从初中开始接受体育训练,在传统田径体育项目上有较好的基础,进入大学后开始接触各种社会体育娱乐健身体育运动,并准备以后从事体育经济(体育场馆经营与体育赛事中介服务)行业。 2、职业兴趣专业与爱好 我参与体育训练多年,对各种体育运动情有独钟,同时对各种大众体育健身运动的学习和传播有这深切的体会和深入的思考,我喜欢思考各种运动的技能,总结各种运动的学习和教授方法。我的爱好与我所学专业十分吻合。 3、职业能力与适应性 本人对各种运动的技能学习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特的见解,在运动技能方面领悟性较强,并能从多种运动角度来进行一种运动技能传授。 由于本人参加运动训练多年,性格外向、适应性强、喜欢刺激、爱与人交流、领悟性较强,但本人情绪波动较大,容易产生烦躁心理、语言表达较直白。 4、个人特质适合干什么 本人适合干一些多与人交流的、不枯燥的、同时注重动手能力和不重复性的工作。 5、职业价值观最看重什么 最看重该职业与我的爱好知否一致、是否能从中学习到我需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状况及对策研究

田径教学训练理论作业 体育教育训练学丛鹏 1032010935008 影响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因素及对策研究 摘要目前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供需矛盾已显现突出。通过调查研究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关对策。为拓展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缓解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压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对策研究 引言近年来高等院校连续的扩招以及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致使高等院校的毕业生面临着激烈的就业竞争。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因其专业的局限性,在就业市场竞争中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越来越大。体育教育专业是我国体育院校开设最早的体育类专业,也是我国与体育院校中规模最大的骨干专业。因此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的如何,对今后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和体育院系的发展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在目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形势下,研究分析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并寻求对策,对体育院系今后的发展和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现状分析 高校的扩引发的就业危机已经显现。目前据统计,我国现有体育教育专业190多个,社会体育专业106个,运动训练专业54个,民族传统体育专业33个,运动人体科学专业24个,在校学生40000余名,每年毕业学生近10000名。其中体育教育专业每年毕业生近5000名。1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逐步转到大众化教育。教育部门没有过多的考虑到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市场供求关系,过多地批准各高校开设体育专业,使原本就应经饱和的体育专业毕业生更加拥挤供求矛盾更加突出。2致使大量体育毕业生涌向工作稳定,工资不断提高的教师岗位,造成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雪上加霜。 2影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2.1社会就业制度的变革 我国在1985年以前实行的是“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计划经济体制下与之相适应的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难以适应新形势,于是,就业制度开始发生变化,国家提出通过人才劳务市场,自主择业就业的办法,并最终决定逐步建立和健全全国宏观管理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条件下的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3毕业生需要转变观念及时适应就业制度的变革。 2.2 毕业生个人因素影响就业 2.2.1 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目前很多毕业生在就业的时候只盯着高等院校、

浅谈民办职业高校的现状与发展

浅谈民办职业高校的现状与发展 陈虹羽 摘要:随着国家对民办教育行业的大力关注与支持,民办职业高校的发展数目日趋增多,各种专业性民办职业学校的出现层出不穷。但是,他们的现状却是如出一辙、大同小异,都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现状问题,应该如何解决;民办职业高校应该如何将自己发展壮大,这是些都是值得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民办高校管理师资建设发展 一、民办职业高校在国内的定位分析 随着国家对教育行业的高度重视,为提高全民素质,为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国家开始大力的扶持民办职业学校,并逐步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来支持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明确规定民办教育属于公益事业,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法律地位和办学主权。 2010年7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中国民办教育提出了新的战略定位。该纲要还提出,中国民办教育是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这一要求进一步体现了民办教育对于形成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可见现在的民办职业高校在国内的发展前景是不容估量的。 二、民办职业高校面临的现状 (一)学生管理,面临很大的挑战性 1,学生的知识教育难以提升 进入民办职业高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以前不好学习、游手好闲之人,基本都是高考分数最低层次的学生,偏科极其严重的学生。所以,针对这样的知识教育对象,要想他们能在高校期间很大提升自己的知识文化程度,这是对学校、教师极富挑战性的工作。有些学生的玩世不恭、有些学生的不谙世事、有些学生的消极颓废,这都让民办职业高校的教育开展难以有效实施,学校的教育成果难以得到提升。 2,学生的道德素质、文化修养难以提高 民办职业高校面临的就是大多数重点问题学生,这群学生有的是家里娇生惯养、有的是陋习成惯、有的是凡是都事不关己的态度,所以他们中很多都缺少基本的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比如,寝室内务杂乱不堪、楼道垃圾乱扔如山、公共场所打架斗殴等。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在这样的校园环境,如何从根本上、从实质上去教育学生、改变学生,提高他们的道德、文化修养,这都是我们民办职

[体育教育,我国,专业]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于体育人才的需求量在逐渐上升,体育人才正在向市场经济的方向进行转变与适应。针对这一系列的变化以及市场的需求,体育教育专业也需要开始顺应时代的发展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建立起多样化的培养目标及专业性的设置,进而增加体育专业人才。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依据我国当前体育专业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继续有针对性的改革,进而促使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 高校体育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加强体育教师的培养,推动我国高校体育专业的发展的使命。就目前而言,我国大部分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受传统竞技体育模式及教育观念的影响,进而使其始终都得不到有效地提升与发展。进而就造成了体育教育专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其教育的效果较差,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对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进行改革刻不容缓,需要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合理化建议。 一、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源质量的下降 近年来,国家为了普及高等教育,不断的降低高考的录取分数线,各大院校都在不断的进行扩招,进而带动教育消费,提升我国的经济增长。同时,正是由于这样的局面,就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以及高校的承受能力。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很多高校开设的体育专业中,缺乏高资历的体育教师,师资力量较差。同时,高校中的体育场中严重的缺少进行体育锻炼的相关设施等等。这些因素会造成其高校中学生的专业素质无法得到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较差。 (二)课程设置之后与现实需求 就我国目前高校体育专业目前的发展形式来看,高校中体育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仍旧拘泥于传统的理论基础教育及相关的竞技类的运动上,对于新型的体育类型及一些民间的体育活动项目涉及较少。近年来,虽然很多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都在进行相关的改革,开设了相关的选修的课程,但是其还仍旧是在体育专业类的相关领域,很少会延伸到与其相关的其他领域中。除此之外,高校学生所学习到的很多专业知识与社会实际的发展没有关联,与社会的需求不一致。进而就会使学生在激烈的就业中失去其专业优势,给学生带来了消极的负面作用。 (三)人才市场供过于求 随着我国社会的市场经济不断的完善与深入,高校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国家取消了对示范类毕业生的分配制度,导致了所有的毕业生都是面向人才市场的,进而给高校的毕业生带来了很大的就业压力,其造成了我国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同时,高校体育专业的毕业生没有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念。觉大多数的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去偏远的城镇甚至是农村那

对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研究

对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研究 2004年之前,高等院校毕业生一直实行的是“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在这种体制情况下,我国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高等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中的基础调节作用更加突出,这也预示着高等师范院校的发展要与人才市场运行相一致。教育部决定,从2005年开始,取消对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分配制度。所有毕业生全部面向人才市场,“双向选择”这一制度的颁布,使得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目前,我国许多专家对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其中,戴俊.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盐城师范学院体育科学研究所,江苏盐城224002。他认为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有其特殊性。要搞好体育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必须认真研究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从而希望能够帮助体育专业毕业生了解目前的就业形势,指导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社会需要的体育人才。另外,吴正中.沈阳体育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处,辽宁沈阳110032。则提出了,毕业生就业率直接关系到学院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要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客观分析就业形势,并采取相应对策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根本要求。 针对目前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国内专家的分析调查。毕业生该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如何根据变化了的毕业生形势及时制定相应的对策?这些问题都是各体育院校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加强对湖南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调查显示显得尤为紧迫。本文,通过影响毕业生就业因素和国家就业体制和用人单位选择标准,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可行性对策,为毕业生择业提供策略。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湖南省体育专业2006届200名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从中国期刊网、体育科技、体育报等途径收集了大量的有关信息。查阅近几年国内相关的文献资料,对目前国内体育专业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式与现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为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1.2.2.1 问卷的设计: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和遵循社会学有关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依据目前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以及研究成果,初步确定了调查问卷。再通过有关专家教授、老师的多次指导讨论,进一步的修改,最后确定调查问卷。此调查问卷从体育专业毕业生对就业政策、制度、期望及工作地点、工资要求等几方面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处理,分析出不同的学生对就业政策制度及期望等有不同的看法。此次调查共发放了200份调查问卷,收回172份回收率86%。其中有效问卷156份,有效率为89%。 1.2.2.2 问卷效度检验:本文通过发放“指标内容效度专家调查表”的形式,对从事体育理论的专家教授进行了指标内容效度咨询。发放专家问卷10份,有效回收10份,有效回收率100%。

2020-浅谈高校体育教育发展

浅谈高校体育教育发展 一、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一)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和质量 通常人们以数量指标来衡量某些或某地学校的教育发展水平,之所以把人、财、物等资源的增量作为衡量学校教育发展的尺度,是因为数量指标是硬件,容易测定,也因为数量的扩张和规模的膨胀给人的感受更直觉、更可观也更急功近利。教育资源是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前提和基础,而且教育资源的丰富,也可以为学校教育实践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数量的增长不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根本,它不能直接导致质量的提高,数量增长反映的只是学校教育发展的表层,属于“外延式发展”。而质量的提高才是反映学校教育发展的深层,属于“内涵式发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须转移工作重心、健全工作机制,要把工作的重心全面转移到“提高质量、内涵发展”上来,把主要精力放到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上来。在学校教育发展过程中,没有无数量的质量,也没有无质量的数量,数量增长是基础,质量提高是目的,没有数量增长就没有质量的提高,但有了数量的增长不一定能提高质量,没有质量保证的数量增长是没有意义的,质量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本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 (二)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影响体育教育发展的元素很多,但教育教学的质量是反映体育

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内容或主要指标。例如从学生的个体发展来看,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的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而内涵式发展则是指学生的身心、个性、能力等内在品格和机能上的质的变化。从学校体育工作过程看,学校在体育教学、体育活动、体育竞赛、场地器材建设等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均表现为数量,而体育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管理体制、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等则表现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学校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从学校体育教育活动的内容看,体育教学内容或课时的多少、组织群体活动或竞赛的次数多少、参加体育社团或运动队训练的人数多少等都表现为数量,而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师的素养和教学科研能力等则表现为影响内涵式发展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体育教育结果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毕业率、运动成绩高低以及奖牌榜等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数量,而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综合素养的提高、良好的体育精神和终身体育行为的培养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则直接反映出影响学校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质量和效果。所谓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就是抓住体育的本质属性,强调“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以“育人”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切入点,拓展体育教育范畴和教育内涵,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持续发展过程。 二、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改革思路和对策 (一)正确把握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目标人的发展是学校教育自

体育类专业大学生自我鉴定

体育类专业大学生自我鉴定 大学生活是光阴似箭的,很快就会过去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大学生自我鉴定,有需要的可以收藏哦 体育专业自我鉴定范文 时间不等人,美好时光更加飞逝,大学四年在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回顾这四年时间里,大学的生活深深地烙在我这颗心上了。虽然匆忙但是快乐且充实,不但知识面见长,而且更加学会了做人的道理。一下就是四年的自我鉴定。 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学四年,我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优秀,工作或生活上都本着”;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校训,时刻严格要求自己,鼓励自己勇往直前,不怕艰辛不怕困苦,向自己的成功彼岸迈进。特别在体育专业上具备牢固的专业理论知识。尤其在田径、篮球、足球等方面更为突出,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曾三次代表班际篮球联赛,并取得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代表系参加校篮球联赛、游泳比赛并获得第一名,第二名。此外我还积极参加篮球、田径、游泳、乒乓球等各种裁判工作,并获得”;优秀裁判员”;称号。本人把”;教育”;作为人生的目标,并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本人还热心于社会实践,曾多次参加社会实践工作,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本人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思想觉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自尊自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很好的人际关系,对人诚实。 大学四年我得到了母校的的教诲,老师的指导鼓舞与同学的帮助。因此,在进入社会之后,我始终会以一颗谦卑、热情而又执着的心来对待我的事业和我的朋友,始终以朴实的性格,实干的作风,豁达的态度,乐观的精神去诚诚恳恳地工作,踏踏实实地走好人生路!展望未来,我充满信心,我将以满腔热情迎接挑战,争做一名优秀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体育专业大学生自我鉴定 时间一晃而过,四年的大学生活结束了,这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经历,也给

浅谈中国民办高校的成功之路

有关中国内地民办高校成功之路的探讨 胡蝶、何永涛、毕铄、左怡、方程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商学部国际经济与贸易0912班) 摘要:中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历程、现状、影响中国民办高校发展的消极因素,如何促进好民办高校的发展(即如何更好解决消极因素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内地民办高校;不利因素;解决办法 简介:中国内地的民办教育一直在“取消”、“限制”、“鼓励”、“大力扶持”的过程中蹒跚慢行,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民办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所以民办教育的发展之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对于身于民办高校中的我们,对民办高校的发展有着更多的关心和探索。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究:外部因素—法律政策、产权制度,内部因素—融资盈利、师资力量。 一、中国内地民办高校的发展历程、现状 历程—新中国初期,全国高校227所,其中私立高校69所,占全国总校数的39%。不久后,高等教育按照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进行了全面改造。1953年,私立教育不存在,高等学校完全是国家举办。直到改革开放后,特别是邓小平南巡讲话,打破了人们对民办教育的传统认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依靠社会力量办学政策的日渐确立,民办高校如雨后春笋新建起来。在1984年到1986年的三年中,全国新建民办高校多达250所,形成第一个发展高潮,到1991年总量达450所。十四大后“鼓励多渠道、多形式社会筹资办学和民间办学,改变国家包教育的做法”的提出,民办教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现状—2002年后民办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规范发展阶段。截止2002年底,民办高等教育机构1202所(不含具有学历教育资格的133所民办高校)。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中学历文凭试点学生31.12万人,自考助学班学生53.05万人,在校总人数达到150万人以上,其中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具有学历文凭颁发资格的民办大学有122所,目前规模在万人以上的民办高校约有10余所。○1 2009年民办高校658所 (含独立学院322所),在校生446.14万人,其中本科生252.48万人,专科生193.66万人,另有自考助学班学生、预科生、进修及培训学生19.39万人;民办的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812所,各类注册学生85.22万人。○2 二、值得探讨的影响民办高校发展的几个消极因素 (一)法律政策保障的不足 就宏观上来说,名办高校的发展的外部环境是良好的。从名办高校复生至今,国家在法律和政策建设上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民办高等教育在其发展实践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 (1)现在我国实行的是国家垄断包办,高度的集权体制,走的是一切从穷国办大教育国情出发的思想路线。而社会是民办高等教育产品的受益者,民办高校每年为社会培养将近百万的大学生,理应得到政府的资助。但实际情况是政府对公办高校仍然实行全额资助,而对民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基础宽厚,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以及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训练、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多能一专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一)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二)掌握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体育锻炼、训练和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适应能力; (三)熟悉国家有关教育、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以及体育科研的发展趋势;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并具有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四)掌握一门外国语和一门计算机语言,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和运用计算机基本技能,并达到规定的大学英语四级等级和计算机二级等级的要求; (五)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较扎实的营养卫生知识,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全的人格和较好的心理素质; (六)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感与能力。 三、专业课程及课时分配 四年制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各类课程课内总学时为2600~2800,除公共课约720学时(按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外,按1900~2100学时,110~125学分安排专业课程,每门课时可按下面的时数浮动±10%。 (一)必修课程(1126学时、63学分) 1. 主干课程 必修课程中主干课程总学时约846学时,总学分约47学分。各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可根据下列所提供的7个领域自主地开设和组合各领域的课程。 课程名称参考学时参考学分

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特点

高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绝大多数的学生会由此走入社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高校的培养目标是通过高等教育,为我国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型的现 代科学技术的高级人才,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 迅速发展,高等学校体育也逐渐呈现从精英教育转向普及化、大众化教育的趋势,全国大多数高校幵办了体育类专业,招生人数也具有了一定规模。体育专业学生作为高校中的一批特殊 群体,在年龄、心理、知识等方面有着自身的特点,相比于其他专业学生在诸多方面具有迥然不同的特点。这些週然不同的自身特点与其体育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在专业教育中,体育专 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在课程设置,上课方式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在各种项目的锻炼中,造就了体育专业的学生永不言败,尤其是部分竞技性较强的运动锻炼了他们的好胜。这与原 本不相关联的生活方式在同一个个体上发生着各种意想不到的联系,面临着从心理到行为诸 多方面的差异,必然要对体育学生在体育生活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适应和改变。高校体育 学生比较容易出现打架斗殴多、突发事件多等现状,不仅影响了体育院系自身的形象和声誉,影响社会的安全稳定,也影响了体育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教育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和学校 领导也高度重视体育学生的人才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升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如何引导体育 专业的学生正确的体育生活方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的课题。 体育专业学生有其特殊性,由于专业和学生的特点,自控能力较差,学习和生 活的目的性、计划性不强,提高非专业能力意识不强[1] I以就业为导向体育专业学生 应具备的非专业能力 ◎李金辉齐齐哈尔大学体育学院 2.2 体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分析 体育专业的学生,具有与其他专业学生所不同的特点。在生理上,体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是20岁左右的青年,处在生理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的末期,体育专业学生的气质类型多数属于胆汁质和多血质,所以表现在性格上,主要是自我意识较强的外倾型性格。这种性格具有明显的两极性心理,喜欢表现却又经不起挫折,渴望被人尊重却又不拘小节。重感情、讲义气、待人坦诚、豪爽,直言快语,争强好胜。 体育专业学生的术科课学习大都在室外场馆学习为主,学习的内容也多以身体动作练习为主。这就促使体育专业的学生养成以运动场为课堂,以体育器材为学习的主要用具,长时间进行练习的习惯[7]。由于多年从事以身体活动为主的大区域体育训练使学生养成活泼好动、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等特点。这些现象都是影响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因素。虽然他们有良好学习动机,但又不能科学的安排学习时间,常常因外界环境的变化,放松学习和转移注意力或无法控制自己的意志力进行长时间的理论课学习。这些特点使得体育专业学生多以专业课的学、练为主要学习任务,而忽略了作为一名大学生所应培养的综合素质的目标,局限了学习的范围,对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重视程度不够,不愿意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对专业以外的知识不敢兴趣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专业和学生的特点造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