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敬畏_学习体会

心存敬畏_学习体会
心存敬畏_学习体会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学习《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心得体会

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敬”有“彬彬有礼”“恭恭敬敬”的意思,还指做事严肃,免犯错误;“畏”指“担心忧虑”,还形容之态。既敬重又害怕,对一切神圣的事物的敬畏,从内心中出发对其事物既尊敬而不敢逾越界限,反而带有些害怕而非亲切评论,宗教学:敬畏,意指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

明方孝孺有言:“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意味着为人做事要学会敬重和畏惧,要有底线,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人,要敬畏的有很多:要敬畏领导,要敬畏组织、敬畏权力、敬畏法纪”。敬畏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与为人境界,如果一个人总是得意忘形、忘乎所以,不把旁边的人放在眼里、置厂纪国法于不顾、没有敬畏之心,徇私枉法,为所欲为,最终结果是必须要受到厂纪国法的严惩。

敬畏要靠自觉。公司员工必须是要有信仰的,体现在具体的工作中,就是要牢固树立以厂为家,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思想;就是要有高尚的道德追求,珍重自己的人格,珍

爱自己的声誉,珍惜自己的形象;就是要始终以厂纪厂规和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保持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紧张感,一种在位一天、赶考一天的危机感,充分认识到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下岗努力找工作的危机感!我们托付的沉甸甸的责任,始终做到夙夜在公,勤勉工作,严守为底线,严守法纪红线,做到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办事,清清白白当好一名员工。

敬畏要靠约束。没有约束的权力,就像脱了缰的野马,在欲望的草原肆意狂奔。一旦“行”没有所“止”,就对什么都没有敬畏了。敬畏要靠制度约束。实际上,国家在权力运行体制中,各个领域的制度已经比较完善,关键在于制度的执行情况如何,敬畏要靠监督约束。紧紧依靠制度的约束也是不够的,制度毕竟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程序性,如果执行制度的人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的话,就很容易让制度变成摆设。道德的力量代替不了法制的约束,敬畏要靠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敬畏更需要靠行动!

祝公司全体员工周末快乐身体健康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敬畏: 【解释】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敬”有“彬彬有礼”“恭恭敬敬”的意思,还指做事严肃,免犯错误;“畏”指“担心忧虑”,还形容之态。既敬重又害怕,对一切神圣的事物的敬畏从内心中出发对其事物既尊敬而不敢逾越界限反而带有些害怕而非亲切评论, 宗教学:敬畏,意指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朱熹说:“然敬有甚物,只如畏字相似,不是块然兀坐,耳无闻目无见,全不省事之谓,只收敛身心,整齐纯一,不恁地放纵,便是敬。”(《朱子语类》卷12,“持守”)

明方孝孺有言:“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意味着为人做事要学会敬重和畏惧,要有底线,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人,要敬畏的有很多:要敬畏领导,要敬畏组织、敬畏权力、敬畏法纪”。敬畏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与为人境界,如果一个人总是得意忘形、忘乎所以,不把旁边的人放在眼里、置厂纪国法于不顾、没有敬畏之心,徇私枉法,为所欲为,最终结果是必须要受到厂纪国法的严惩。 敬畏要靠自觉。公司员工必须是要有信仰的,体现在具体的工作中,就是要牢固树立以厂为家,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思想;就是要有高尚的道德追求,珍重自己的人格,珍爱自己的声誉,珍惜自己的形象;就是要始终以厂纪厂规

和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保持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紧张感,一种在位一天、赶考一天的危机感,充分认识到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下岗努力找工作的危机感!我们托付的沉甸甸的责任,始终做到夙夜在公,勤勉工作,严守为底线,严守法纪红线,做到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办事,清清白白当好一名员工。 敬畏要靠约束。没有约束的权力,就像脱了缰的野马,在欲望的草原肆意狂奔。一旦“行”没有所“止”,就对什么都没有敬畏了。敬畏要靠制度约束。实际上,国家在权力运行体制中,各个领域的制度已经比较完善,关键在于制度的执行情况如何,敬畏要靠监督约束。紧紧依靠制度的约束也是不够的,制度毕竟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程序性,如果执行制度的人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的话,就很容易让制度变成摆设。道德的力量

演讲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

初中国旗下演讲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 今天讲话的题目就是《心有敬畏,行有所止》。 朱熹说:“君子之心,常怀敬畏。”敬畏,就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这里的“敬”除了“彬彬有礼”“恭恭敬敬”外,还指做事严肃认真,警惕自己,免犯错误;“畏”除了“担心忧虑”外,还形如“战战兢兢”之态。 一个人有了敬畏之心,胸中就有了方向、行为准则与规范,就能自觉约束自己,不做出格越轨之事。古人说:凡善怕者,心身有所正,言有所规,纠有所止,偶有逾矩,安不出大格。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肆无忌惮,甚至为所欲为,胆大包天。有了敬畏之心,就不会忘乎所以无法无天。所以常怀敬畏之心的人格外谦逊,敬畏之心就是一个有品味有思想的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人就是不能没有敬畏之心的,做人应该心怀敬畏才能行有所止。那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敬畏什么呢? 敬畏身份。身份,就是社会赋予某群人集体归属感的依据所在。身为中学生,我们就是到学校学习知识,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不就是乡野村夫,市井泼妇。所以就应该说话文明,行为礼貌。因为您所有的行为举止,应该符合自己的身份,也应该尊重自己的身份,要有一种生怕因某一次疏忽而亵渎了自己穿着的校服、佩戴的校徽的内心敬畏。 敬畏纪律。纪律就是对人行为的约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纪律也就是落实各项学习任务的保障,就是规范,就是秩序,就是行为规则。有些人不遵守纪律,时间长了,个人就变成了老油子,班级也被这些人拖得松松垮垮。班级没有良好班风,就会败坏一个年级乃至整个学校的风气。所以,身为中学生,要对纪

律心存敬畏。有句古话:“畏法度者最快活”,讲的就是怕法、怕纪律就不会逾越法律纪律的红线,才能坦荡快乐地生活。只要我们把纪律作为言行指南,我们的学习生活就一定会开心愉快。 敬畏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时间都就是公平的,一样的二十四小时,一样的每分每秒。但就是,有同学不懂得珍惜时间、敬畏时间,一天的事情,非要三天四天才完成。学习时间没有真正用在学习上,上课不专心、天马行空,课后又把功课抛在一边,我行我素,时间就这样在她手里一分一秒的过去,学业也在她的手里耽搁,一事无成。然而, “昨日骑竹马,今日白头翁”。等我们感觉到时不我待的时候,蓦然回首,就已经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敬畏同学。古人云:同门为朋,同志为友。而所谓同学,更就是指在一起学习并为相同或相近的学习目标奋斗的互相借鉴、共同进步的人。实际上,敬畏同学就就是尊重同学,就就是互相学习。要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同学间大有卧虎藏龙的英才,或在功课学习上高人一等,或在电脑操作上高人一筹,或在学习生活中创意不断;她们或性情豁达,或行事谨慎,或感恩孝顺,总之,身边的同学总有一样或多样的品质优秀于自己、超越于自己。与之相处就要学会瞧到别人的长处,敬畏别人的长处。所以说,不管我们身边的同学如何,只要找准了自己与她交往的相同志趣,与人为善地包容别人的不足,放大别人的长处,我们就能学到很多宝贵的东西。 敬畏师长。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口耳相传的千年祖训总有它的道理。不管人情如何淡薄,相亲相爱的家长老师不会把您往火坑里推。敬畏家长,把父母的嘱咐放在心上,您会少犯许多错误,少走许多弯路。敬畏老师,把谆谆教诲记在心上,您会明白更多道理,得到更多收益。敬仰高人,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明方孝孺有言“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意味着为人做事要学会敬重和畏惧,要有底线,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人,要敬畏的有很多,作为一名党的领导干部,我以为要比寻常百姓有更多的敬畏。赵乐际同志在组织部长培训班上指出:“领导干部要敬畏组织、敬畏权力、敬畏人民、敬畏法纪”。敬畏体现的是一种为官态度与为人境界,如果一个干部总是得意忘形、忘乎所以,不把群众放在眼里、置党纪国法于不顾、没有敬畏之心,徇私枉法,为所欲为,最终结果只能是被党和人民收回权力,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 敬畏要靠自觉。共产党的干部必须是要有信仰的,体现在具体的工作中,就是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就是要有高尚的道德追求,珍重自己的人格,珍爱自己的声誉,珍惜自己的形象;就是要始终以党性原则和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领导干部对待人民赋予权力上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保持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紧张感,一种在位一天、赶考一天的危机感,充分认识到权力是人民托付的沉甸甸的责任,始终做到夙夜在公,勤勉工作,严守为官底线,严守法纪红线,做到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办事,清清白白当官。 敬畏要靠约束。没有约束的权力,就像脱了缰的野马,在欲望的草原肆意狂奔。一旦“行”没有所“止”,就对什么都没有敬畏了。敬畏要靠制度约束。实际上,国家在权力运行体制中,各个领域的制度已经比较完善,关键在于制度的执行情况如何,有些领导干部觉得自己手握大权,自己说了算才有领导尊严,才够过瘾,于是千方百计地将权力抓在手中,含在口中,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某种程度上自己的威信得到了树立,但也让权力突破了制度的约束,其行为是对制度的不敬畏。敬畏要靠监督约束。紧紧依靠制度的约束也是不够的,制度毕竟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程序性,如果执行制度的人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的话,就很容易让制度变成摆设。只有让权力在监督的“阳光”下运行,在老百姓眼睛的注视下运行,才算给权力带上了“紧箍咒”,才能让领导干部真正感到敬畏。敬畏要靠法纪约束。对干部进行说教是必要的,但惩治和防范无德官员靠自律更要靠他律,道德的力量代替不了法制的约束,目前最需要的是严厉可行的法纪。只有提高违法成本,才能刹住当前干部群中存在的一些歪风,干部才能真正做到敬畏。 敬畏要靠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敬畏更需要靠行动,只有行动才能真正打动民心,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戴。一个有敬畏的干部可能人民群众不一定说他好,但是一个在人民群众中口碑好的干部一定是个有敬畏的干部,这中间的差别就体现在“行动”二字上,干部的口碑从哪来,当然是在从事其职责的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大家说你是好人,是好干部,不贪,肯为老百姓办事,原则问题上有立场,这就说明你的敬畏已经落实到了行动上,体现在了老百姓的口碑上,反馈到了人民群众的民心上了。

心存敬畏

心存敬畏,克念克敬 一(3)班董鸿雁 清晨的空气中飘荡着合欢花的清香,还未升起的太阳在天边凝成一片红霞。古色古香的大成殿和历经沧桑的碑廊静静的立在那里,而我们坐在教室里,一起诵读着书上的碑文,想着大成殿后沧桑又不失气势的碑廊,心头万千感慨。 “敬焉一焉,所当先务。匪一弗纯。匪敬弗聚”这是出自《敬一箴》的一段话, 是明嘉靖帝写的自勉自励的文章。他写此箴言,用以自勉,表现他在此时的勃勃朝气。我觉得一个封建君王尚且如此,为何我们处于青春黄金阶段的大好时间里,却不能像一个古人一般自励自勉呢? 《敬一箴》中的每一句话都有一个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道理。我们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就必须像嘉靖帝一般的“敬一",也就是所谓的做事要敬畏专一。对于学生来讲,就是让我们在学习上做到认真专一。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若想成为一德行健康发展的人,这是首先必要高重视一个环节。 “古有盘铭,目接心警。”这也是《敬一箴》里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同时也是一个充满警示的小故事:传说商汤把铭文刻在盘子上,用时眼睛看到就会在心里产生警示,然后用于警示自己,从而完善自身的道德修养,心安理得接受上天赋予自己的使命。 我们也许不需要把自己的目标警戒刻在盘子上,也不需要把它时刻挂在嘴边。可是当我们想到我们心中的理想目标和警戒时,我们自己会像商汤一样敬畏戒惧的心理瞬间上升吗?我们作为一个学生,难道不能以古人先贤自比吗?我相信只要我们学会如何的“敬一”,然后用心去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情,我们就一定会完成上天赋予我们的使命,同时不辜负父母对于我们的期盼。 从《敬一箴》中我感悟了一个的道理,只要消除怠慢还有荒废,那就一定可以做到敬一,学习上认真思考,理智分析,每天使自己有一个小小的进步,那就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色大亮,合欢树下大成殿依旧辉煌,碑廊依旧雄伟沧桑,我们依旧坐在教室里诵读着书中碑廊上的一行行真理。那些警惕世人的真理会依旧的传承下去。 (指导

郑州一中名师点评一模作文并作范文《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郑州一中名师点评一模作文并作范文《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材料一:泓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在他的遗体装龛时,要在龛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 材料二:在日本,施工单位清理场地时挖出的每一棵树,都必须及时存入树木银行,到工程结束时,再移栽到规划好的地方。 材料三:巴塞罗那建筑师高迪,从1883年开始接受建造圣家族大教堂的工程。他将全部心血都倾注于教堂的建造,反复推敲,精益求精,要使这个神圣工程尽善尽美。他造了整整44年才完成一个外立面。他去世后,他的学生继续建造。130年后的今天,这个工程还在继续。然而,这座未完工的建筑早已成为世界最著名的景点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材料四: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明)方孝孺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综合理解材料,并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考和认识。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审题与立意分析 郑州市2019年一模作文和18年作文相仿,均属于组合式材料作文,所给材料有事件,有名言,两年作文的不同之处也是异中有同,同大于异。 18年一模作文要求考生以其中两三则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在文中合理引用或适时,写一篇文章,而19年一模作文要求考生综合理解材料,并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 以其中的两三则为基础确定立意,就是对这18年所给六则材料中的两三则材料进行综合理解。 18年给的事件是湖南弑师案,虽没有要求社会现实,但想写出好作文,也必须社会现实。 对于组合式材料作文,常见的审题方法就是求同法或合异法。 1.求同法——同向自然归一,异向求同去异。即,内容指向相同的材料,可以从它们的相同点出发顺势自然提炼观点。 合异法——同向互补叠加,异向整合并归。即,有些材料从表面看它们的意义大相径庭,其实性质是同一的,但各自并不全面,而是互为补充的,只有将它们叠加起来,才能提炼出更为全面深刻的观点,这就是互补叠加法。 18年的适合用合异法审题,而19年的更适合用求同法审题。即,四则材料就像是四个圆,我们要找到四个圆的交集。 材料一:泓一法师怕火化自己时伤害蚂蚁,临终叮嘱弟子的举止,表现出一个得道高僧对蝼蚁一样的生命也心存敬畏。 材料二:日本施工单位怕施工时伤害树木,采取保护措施,表现出有良心的企业对草木的珍视,对环境的呵护、敬畏。 材料三:建筑师高迪怕自己负责建造的教堂不能尽善尽美,反复推敲,精益求精,表现出对神圣工程的敬畏。 材料四:方孝孺的名言是本次作文立意的触发点。是以前三则材料画圆,三圆交集的核心。 所谓善怕,不是怕困难,怕任务,怕担当,而是——怕伤了蝼蚁,妨害我佛慈悲,怕伤了树木,妨害绿树青山,怕建堂建造不好,伤了自己和民众对艺术和宗教的朝圣之心。

党员干部须戒“十心”

党员干部须戒“十心” 中央强调,各级党组织要以薄熙来严重违纪案为反面教材,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严明党的纪律,改进党的作风,加快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笔者认为,党员干部以薄熙来严重违纪案为反面教材,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就要力戒“十心”。 一要戒除浮漂之心,坚定信念、志向高远。有人说过“没有理想的人,就像没有翅膀的鸟。”鸟没了翅膀,无法飞翔,同样,人没有理想,没了目标,就没了前进的动力。崇高的理想让我们仰望星空,坚定的信念让我们脚踏实地。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仰的危机是最致命的危机。党员干部只有潜心学习、倾心工作、静心生活,才能抵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只有做到立信于人、立功于民、立德于世,才能始终保持理想不变、信念不失、宗旨不忘、传统不丢,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二要戒除狂妄之心,遵纪守法、心存敬畏。“心有敬畏,行有所止”,心存敬畏,是人生的大智慧。“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一个人有了敬畏之心,胸中才会有方向,行为准则才会有规范,才会自觉用法规、制度约束自己;才会提高警惕,有所

畏惧;才会如履薄冰,谨慎行事。党员干部心存敬畏,就是要敬畏法纪、敬畏历史、敬畏人民、敬畏权力、敬畏责任,就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有战战兢兢的体察心情,有小心翼翼的戒惧意念,有如负泰山的神圣责任。 三要戒除官僚之心,亲民爱民、心系百姓。官僚主义的实质是:随心所欲、滥用权力。官僚主义产生的主观根源是:是只顾自己名利。官僚主义产生的客观原因是:脱离人民,脱离实际。官僚主义的终极结果是:离心离德、形成腐败。党员干部一定要摈弃官僚主义,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群众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地沟通交流。不仅要“深入基层”,而且“心入基层”。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而且,“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党员干部只有深入群众,才能真正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这是我们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力量之源。 四要戒除懈怠之心,警钟长鸣、严格自律。古人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有的党员干部不习惯廉政教育是组织保护,反感廉政教育;不懂得规章制度是法纪保护,亵渎规章制度;不认识监督制约是强制保护,回避监督制约;不清楚严惩腐败是震慑保护,铤而以身试法;不明白廉洁自律是自我保护,放弃廉洁自律。党员干部掌权用权要如履薄冰,时刻保持戒备心理,做到不

对制度要心存敬畏

对制度要心存敬畏 张桂辉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相关制度,非常重要。但仅有制度还不够。实践表明,与健全制度同样重要的是,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从内心深处敬畏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带头学习、严格执行、自觉维护制度”。 敬畏,含有既敬重又畏惧的意思。党员领导干部若缺乏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缺乏对制度的敬畏意识,不能把制度内化为信念,就不可能自觉遵守制度。因为,再完善的制度,若不能严格执行和有效维护,都将会是一纸空文。任何制度都是人定的,不可能无懈可击。倘领导干部对制度没有心存敬畏的意识,就会对制度视而不见,甚至会明知故犯。 自觉接受监督,是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重要前提。有的腐败分子在被查处后说:“组织的管理监督对我而言,如同是牛栏关猫,进出自由。”此话值得分析。应当承认,我们有的制度不够完善,贯彻执行不力。然而,如果党员干部缺乏对制度的敬畏意识,即便组织严格管理和监督,他也会我行我素。 平心而论,我们有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制度不少,但在某些地方,执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是,有的领导干部对制度置若罔闻,甚至以“世人皆浊、我何独清”的态度,觉得照章办事,会被制度“捆住”手脚,啥事也办不成。他们往往用制度来规范别人,而不是约束自己,甚至铤而走险,以身试法,使制度成了“摆设”。 有了制度之后,关键在于坚决贯彻执行。常言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领导干部应当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制度,凡是要求下级遵守的,自己带头遵守;凡是要求下级执行的,自己带头执行。这样,群众自然会自觉仿效、积极跟进。党员领导干部不论资历深浅、职务高低、权力大小,若能敬畏制度,像执行命令那样执行制度,像维护自身形象那样维护制度,各项制度就能发挥应有的威力与作用,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公务员申论范文: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公务员申论范文:心存敬畏,行有所止,讲规矩扞卫发展净土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讲规矩扞卫发展净土 规矩是指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领域所应遵循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对个人、社会、国家的一种约束、规范。规矩是个人基本素质甚至是民族道德素养的体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然而,日常生活中行贿成风,旅游行业欺客宰客等等事件层出不穷,不讲规矩现象使得这个社会在抱怨中按照旧有的惯性前进,危机的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秩序,损害了政府的良好形象。对此,应该把讲规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不守纪律、不讲规矩者戴上“紧箍咒”。 敬守规矩,可为党的建设凝心聚力,架好规矩“高压线”。懂规矩、讲规矩、守纪律是针对当前我们党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症下药开出的一剂良方,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严重考验。当前,绝大多数同志都能自觉做到守规矩,但也有个别同志缺乏规矩意识,存在着忽视、轻视、漠视规矩的现象,如工作期间带彩打牌,违规操办宴会,公款旅游购物等等。如此种种,既影响个人的成长进步,又影响事业的康健发展,更是危机的损害了党和国家的良好形象。只有守纪律,懂规矩,架好高压线,给能为党的建设凝心聚力,因此,党员干部架好规矩高压线,始终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和责任感,时刻规范和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党的建设凝心聚力。 敬守规矩,可为社会进步添砖加瓦,划上规矩“警戒线”。规矩是个人基本素质甚至是民族道德素养的体现;是社会秩序得以维持、正常运转的底线要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对于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清明、社会的进步具有极为严重的作用。而现在社会中,不论是山东的“天价救护车”,还是野生动物园女游客的悲剧无疑不是没有遵守规矩,由此不仅危害自身,也晦气社会风气,影响社会调和。“登高,必先修其低;行远必先修其近,低不修,无以登高山;近不修,无以行远路”推动社会的进步应该敬守规矩,时刻谨记,着眼于长远,努力构建懂规矩,学规矩,用规矩,守规矩的的文化。

《心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李小菲

《心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心得体会 李小菲一转眼,投身教育事业已是三载有余,接触愈久,愈感任重道远。终日陪伴在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身边,如何使他们顺其天性的自然成长和发挥潜力成了我日常备课工作以外不可避免的研究课题。好在岁月总是有着不动声色的力量,时间流逝,在此中收获了一些感悟,借由本次活动难得的契机,和各位同仁们互相交流一下,希望我们都能丰富授课经验,矢志奉献于教学事业,真正做好孩子们的引路人、启明星。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能量。”近来拜读了先生大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后,对这句话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大梦初醒般感受到字里行间拨云见日的奥义。恍惚间思量起了自己从事教育行业的初心,思量甚久,大抵是因为“敬畏”二字得来的机缘吧。 孩提时代对“老师”这个美丽又庄严的称呼总有着朦朦胧胧的向往,幻想着自己长大后站上三尺讲台、拈着一支粉笔面对一张张稚嫩的脸庞讲经论道、挥洒自如的模样。那时的梦想多多少少带有不可言说的神圣光芒。毕业后,当我真正以老师的身份克谨克严的去备第一堂课时,儿时梦想达成的志骄意满全无一分,取而代之的是朝乾夕惕、谨终如始的压力,这种压力在自此以后的每一堂授课时都伴随着我日慎一日,使我日臻完善和修正自己的言行。追根求源,压力来自于我内心深处对教育的敬畏感。

所谓敬畏,孔子有语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在正确的自我认知及角色定位后,我时常提醒初入教育行业的自己不要自满于那微不足道的教学经验,更不要好自矜夸使自己固步自封、自以为是。 因着敬畏,每一次备课我都竭尽学思的编写教案、设计板书、增加趣味互动,力求遵循孩子们的成长规律,在有限的课堂时长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给予切合他们身心发展的教育,最终达到开发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因着敬畏,课上课下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克己慎行。我相信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鼓舞和唤醒,正如《礼记》中言:“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言传身教会在无形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既定思维的形成,因此要始终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反躬自省、规范言行,发挥教师的榜样力量,和孩子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都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首先就要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岗位职责。当我们怀着对教育岗位的敬畏之心,“传道”就不仅仅是向孩子们传播课业知识,在此之外,还要令他们明辨是非、带他们探寻奥义、使他们知晓真理,培养他们成为品学兼优的新时代少年;在此基础上,“授业”也不仅仅是教授课业技能,不是以分数来衡量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准或程度,而是不断引导并激发他们在完成课业过程中的独立能力和内在潜能,充分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真正意义上做到授人以渔;同样的,“解惑”也不仅仅是解释课业疑难,课业之外,作为教师也要细心体察学生的情绪变化,为他

国旗下讲话-心存敬畏 行有所止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与同学们分享的话题是《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敬畏,何为敬畏?敬畏是一个神圣的字眼,敬畏自然,敬畏祖先,敬畏神灵……由此可见,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敬”为尊敬;“畏”为畏惧,合在一起是“既尊敬又畏惧”。“尊敬”这两个字是后天修为,“畏惧”这两字是与生俱来的。一个人只有心存敬畏,才会三思而行,行有所循,行有所止。 近些年来,埃博拉病毒、SARS病毒、新冠病毒等的大范围流行,给人类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截止昨日下午六点,全国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84731例,全球累计超过780万,虽然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我们依然不能放松警惕,最近几日北京已经开始出现反弹现象,李兰娟院士表示,“原来我们已经做的措施都要继续,不要麻痹大意”,必须按照原来的要求,严格佩戴口罩、接触了外来的东西要及时洗手消毒。夏天到了,一定要注意卫生,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据研究报道称,2003年非典病毒,可能源于人类捕食野生动物果子狸。2014年的非洲埃博拉病毒,可能源于人类对于野生猴子和黑猩猩的狩猎。今年的新型冠状病毒最先也是起源于贩卖野生动物的海鲜市场。我们常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但是由于人类的活动,尤其是对于野生动物的猎杀、对于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破坏,原本与人类没有交集的病毒转而对人类产生“攻击性”。在疫情面前,人类需要深刻反思,“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于自然我们应当心存敬畏。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知道敬畏,懂得敬畏,是君子的处世之道;唯我独尊,不可一世,是小人的狂妄言行。

讲政治知敬畏守规矩党课讲稿

讲政治知敬畏守规矩党课讲稿 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和矩,本是校正圆形﹑方形两种不同的工具。现在我们所说的规矩,可以解释成遵守或养成一定的法则、标准、规范或行为习惯。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守规矩是以对党、对人民、对家庭、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 守规矩要靠自觉,这是党员干部最起码的行为准则。对自己要求严一些,标准高一些,才是把讲规矩视为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从懂规矩,到守规矩,是一种自觉,一种成熟,一种忠诚。只有自觉遵守规矩,按党性原则办事,按政策法规办事,按制度程序办事,才是担当起责任和使命。 守规矩不仅是把工作中该自己做的事主动做好,更要提高自身主观能动性,凡事不等不靠,处处为广大人民群众做出榜样。对既定决策部署,不折不扣,一抓到底,不敷衍应付;该配合的工作,不遗余力配合好,不推诿不扯皮。"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事杂而乱为,不以事急而盲为,不以事难而怕为。" 党员干部要养成这样一种习惯意识,守规矩,做遵守规章制度的模范,这是一种责任担当,更是让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不步入形式主义、不走过场的重要手段。 让守规矩成为习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要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让守规矩成为一种习惯。 虽然规矩是客观存在的,但要做到知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却非易事。"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思想意识一度盛行,一部分党员干部在这种意识影响下,用"活思维"看待规矩,为实现个人利益拼命钻政策法律空子、打 "擦边球" , "不为遵循规矩找理由,只为破坏规矩找借口".于是,一些不良风气迅速蔓延:不讲工作业绩讲感情,热衷于拉关系、走后门,人浮于事;不讲原则不守规矩搞变通,阳奉阴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人情大于法等。产生的蝴蝶效应是政府公信力下降,社会道德缺失。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任何破坏规矩的行为都会受到"规矩"的惩罚,从中纪委披露的一大批案件可以看出,心存侥幸、破坏规矩者,其结果必定会受到党纪国法的处罚。 守规矩就要知规矩、懂规矩,养成守规矩的行动自觉。有些党员干部工作能力很强,但规矩意识淡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的王松阳,任团结镇镇长期间,带领团结镇闯进全国百强镇之例,但因为不守规矩,由"公认"的"先进、典型、能人",沦落阶下之囚。党员干部要牢记在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树立法纪意识,真正做到知法、学法、用法、守法,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坚定性,时刻记住法律与纪律的"红线",在原则面前懂得坚守,在需求面前学会选择,在诱惑面前坚决抵制,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社会的认可,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出彩。

论述类文本江畅《心存敬畏行有所止》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些年来,埃博拉病毒、SARS病毒、新冠病毒等的大范围流行,给人类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一次次重大疫情表明,由于破坏自然环境和滥食野生动物,人类正在遭受大自然的报复。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就是自然对人类的警示,它在告诉我们:人类不能因为自身变得强大而无所顾忌,必须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天地万物之庞大、之幽深、之神秘,人类难以完全把握。大自然是人类获得物质、能量、信息和各种可利用资源的唯一源泉。没有大自然的恩赐,人类的生命旋即终止。单就人类处于食物链的顶端而言,整个食物链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断裂都会使人类崩溃。而自然中存在的生物都是这个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我们伤害它们,必然会被反噬。中国传统文化把天视为人类之父,把地视为人类之母,把万物视为人类的同胞。实际上,天地万物远在人类之前就存在,它们是我们的远祖,我们应慎终追远,常怀感恩之心。一般认为,敬畏天地万物包含以下基本要求: 首先,尊重和维护天地万物存在的地位和权利。天地万物是宇宙进化的结果,它们的存在是宇宙系统中的有机构成部分,像人类一样在宇宙中有其地位,也有其存在的不可侵犯的权利。这种地位和权利必须得到人类的尊重,如同人类的存在亦应得到宇宙万物的尊重一样。这就是佛教讲的“众生平等”,张载讲的“民胞物与”。 其次,尊重和遵循天地万物共同的和各自的规律。中国传统文化中推崇“道”和“德”,它们实际上都是事物的规律。“道”是万物共同的本根,而“德”则是万物循道而生以达至繁荣昌盛之道。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即道生万物,德蓄养万物。既然人是万物的顶端,作为万物本根的道也就是人的本根。人更因为有自主性、高贵性而能够充分体现道的精神,通过识道、得道、行道而获得与自身身份相匹配的至德,使自己真正成为天地之骄子、万物之灵长。因此,人类不仅要尊重和维护人与天地万物共享的本根,而且要彰显天地万物之大德,给宇宙增辉。 再次,尤其要敬畏和爱护生命。生命是天地万物中唯有生物才拥有的,敬畏生命就是敬畏生物。人类是宇宙生命中的一部分,与其他生命血肉相连,而其他生物又需要有主体性的人类加以呵护。王阳明讲“万物一体之仁”,认为具有观天地之生生之德并加以效仿能力的人,要把有知觉的动物、无知觉的植物,甚至无生命的砖石瓦砾都看作自己身体和心灵的一

心存敬畏范文:4篇

心存敬畏范文:4篇 心存敬畏范文篇一:上世纪初,莱特兄弟羡慕鸟的自由与飞翔,于是生出梦想,发明了飞机。二战时,人们为了和平而斗争,于是想出了打败舰船的潜艇。 人类的祖先——猿人,曾一丝不挂的生活,他们与自然同生,与天地共存,他们对自然万物充满着敬畏,对大自然充满了信服。然而,当人类大脑日渐发达,身躯以黄金比例空前发育,两腿站立在生物界的最顶端后,经过一战、二战和抗日战争等,冷血、残酷、凶狠便进入了我们的生活。 最近在看《狼图腾》。汉人眼中十恶不赦的动物——狼,具有字典中所有的贬义。在蒙古苍茫的大草原上,狼却是每个蒙古包的神,就像汉人崇拜龙王一样,如同常人崇拜着智慧的诸葛亮一样,蒙古人崇拜着狼。 汉人心中的狼,无非是《三只小猪》与《喜羊羊与灰太狼》中又丑又笨的大灰狼。在蒙古草原,狼却是所有军事家的化身。地道战,耐力战,疲劳战,它样样精通。狼是草原的保卫者。草原上牧民多,牛羊马更多。如果无节制的繁殖,昔日的大草原便会像罗布泊一样消逝了。只有狼群才能一次杀死一二百只羊。狼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保卫着草原生态的平衡。 心存敬畏,就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心存敬畏,就是要有战战兢兢的体察心情;心存敬畏,就是要有小心翼翼的戒惧意念;

心存敬畏,还应有如负泰山的神圣责任。因为心存敬畏,我们三思而后行,不再莽撞;因为心存敬畏,我们审时度势,永远谦逊和平。 常人说,“人定胜天”。这曾是人类盲目自大的代言词。“天意难违”,“命中注定”,更是没有本事,无知者用来搪塞的借口罢了。 一千个太阳系才组成的宇宙,养育着万物生灵。只有我们心存敬畏,才能构建我们大力提倡的小康社会啊。 心存敬畏范文篇二:我经常对身边的年轻人讲,人在世上走,无论何时何地,你都得心存敬畏。头上三尺有神明,这个世界始终都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你,你不可能天马行空、独往独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现在的年轻人不迷信,不盲从,思想解放,特立独行,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什么都大大咧咧、无所顾忌,什么都自以为是、满不在乎,就过犹不及了。敬畏是什么意思?敬就是尊重,畏就是害怕。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没有敬畏之心,“天不怕、地不怕”,百无禁忌,为所欲为,那是非常危险的。诚如易中天所言:“一个什么都不在乎的人,也不可能真正在乎自己;一个什么都不怕的人,最后就什么都不是;而一个民族如果什么都不敬畏,那就不但难有长进,没准连家底都保不住。” 过去,我不太理解我们的先人为什么对日月星辰、天地山川那么敬畏、那么虔诚、那么顶礼膜拜。一直把它看作是封建迷信,是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无法解释而产生的原始崇拜。直到有一天,当我听说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层黑洞、北极的亿年冰川正在消失;当我发现在火山、地震、飓风、海啸等自然灾害面前,曾经

领导干部为官修德应常怀“六心”

领导干部为官修德应常怀“六心” 胡锦涛同志曾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讲的就是领导干部要有良好的官德。每个领导干部都应该时刻注重提高自身的人品修养,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无论在任何情况、任何环境下,都自觉地做到德高不自矜、功高不自傲、位高不自显。我认为,领导干部提高官德修养,应常怀“六心”。 一是常怀感恩心。古人云:“唯贤者,能为报恩”。意思是说,唯有贤德者知道感恩图报。感恩不仅仅是一种情感,一种品行,一种生活态度,而且也是一种人生境界。有一首歌相信许多人都听过,这是一首手语歌《感恩的心》。很美的音乐,很美的歌词,却只能用无声的语言来表达它深刻的内涵。人是要有一点感情的。对工作要有激情,对朋友要有真情,对同志要有感情,对家庭要有爱情。我们现在弘扬孝道文化,孝道文化从实质上讲还是一种感恩文化。鸟儿感激天空,是因为天空给予它自由翱翔的空间;鱼儿感激大海,是因为大海是它尽情畅游的场所;鲜花感激雨露,是因为雨露的滋润让它绽放得更加美丽;小草感激阳光,是因为阳光的照射使它更加挺拔。同样,我觉得一个正常的公民都应该具备一颗感恩心。感激父母给予了生命,感激家人给予了亲情,感激朋友给予了友情,感激生活带给我们的快乐,领导干部更要感激党和人民的栽培。只有你感激生活,你才会热爱生

活,进而奉献生活。一个领导干部,如果连他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同事的帮助之恩都会忘记,我们很难相信他能回报党组织的教育和培养,会对党忠诚、对组织忠诚。只有感恩的人,往往才可能会善待组织、善待群众、善待他人、善待自我;只有感恩的人,往往不仅在单位工作干得好,而且家庭关系也处理得融洽。考察提拔干部,要把孝道文化纳入重要的考察内容,到被提拔的干部老家去,看看是否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到其所居住的区域去测评和考察,看看居住地群众的反应如何。考察干部要多听听老百姓的意见,听听服务对象的意见,听听老干部的意见,听听“两代表一委员”的意见,这样就可能更加客观一点、更加公正一点。 二是常怀敬畏心。什么是“敬畏”?我觉得就是敬重、畏惧之意。它是人生的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信念。心怀敬畏,为人行事如同野马有缰,不会肆意飞奔,即使偶尔超越法纪,也不会错得很多,不会出大格。一个领导干部应该心存一点敬畏之心。只有常存敬畏之心,才会时刻如履薄冰,谨言慎行,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确保自己始终有正确的人生航向,堂堂正正为人。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善于处理好“三个关系”。就是要经常把自己置身于过去去比较,置身于未来去思考,善于处理好激情与理性的关系,正如同小孩放风筝一样,只有把激情的风筝和理性的手结合起来,才不会把风筝放飞;处理好一生与一时的关系,犯错误就是一瞬间,一时的安逸可能换来一生的悔恨;处理好现实与未来的关系,牢骚太多

对培育党员干部敬畏意识的几点思考

对培育党员干部敬畏意识的几点思考 古人云:“人有祸则心畏恐,心畏恐则行端直。”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告诉我们,敬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做人之基、成事之道、从政之德、治国之本。对每名党员干部而言,敬畏是法则、是准绳、是根本、是本分、也是责任和义务。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如何加强国税系统党员干部敬畏意识的培养,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已经成为国税部门必须深入思考和认真对待的课题。 一、“敬畏”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敬畏,是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是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态度。敬畏是一种自觉的道德约束,是一种做人行事的操守,也是一种为官从政的品行。心怀敬畏,是一种修养和境界,是一种成熟和智慧的表现,是一种做人的信念和境界。 (一)敬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敬畏是文明起源的触角,是文明发展的一种线索,也是文明成熟的尺度。中国传统文化对敬畏有很深入的思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对敬畏都有较为深刻的论述。中国从来不缺乏敬畏,敬畏祖先、敬畏神灵、敬畏自然、敬畏正义……从古至今,众多的先贤和哲人更是用他们的不朽文笔书写着敬畏,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敬畏。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强调对天地人事要心存敬畏;老子说:“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南宋大学者朱熹《中庸注》中说:“君子之心,常存敬畏。”告诫人活着不能随心所欲,而要心有所惧。宋代文坛领袖欧阳修改定自己的文字时反复推敲,“不怕先生责怪,却怕后生笑”。我国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历来爱惜画名,晚年几近苛求,虽然他的画作在市场上寸纸寸金,但他从不屈从金钱,更不附庸世俗,每每将“不满意之作”付之一炬,以“绝不让谬种流传”要求自己。之所以心存敬畏,是因为他们都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真正做到了“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二)敬畏是成就完美人生的重要前提。敬畏是人最可贵的涵养,敬畏能够使人谦卑、使人崇高,心存敬畏的人充满仁爱、勇往直前。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成就幸福、完美和有价值的人生,是每个正常健康人的渴望和追求。“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人的生命本就值得敬畏和尊重。而我们每个人都生存在一个有规则、有道义、有法度的社会,只有心怀敬畏,这种渴望和追求才可能成为现实。“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明代方孝孺认为:“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规,亦不出大格”。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懂得敬畏了,懂得惧怕了,胸中就有了定盘星,就会知道什么是高压线,就会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就会遵循规矩、守住底线。反之,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就像脱缰的野马,无拘无束、肆无忌惮,甚至无法无天、为所欲为。大凡作奸犯科、伤天害理者,皆源于心无敬畏、欲壑难平。大量的事实证明,一个人心存敬畏,就能

心存敬畏,方能远行

心存敬畏,方能远行 心存敬畏,方能远行,敬畏,是一种高度的自律,是在认识觉悟提高基础上的自觉行为;“敬”体现出一种认识态度、一种价值追求,促使人们要“有所作为”敬,不是表面的供奉而是由衷的坦诚。“畏”则表示一种界限、一种自省,警示人们应“有所不为”畏,不是内心的懦弱而是灵魂的震撼。敬畏是人生的大智慧,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行为准则,更是一份修为,是回归人性不可缺少的条件。只有心存对生命的敬畏,才会珍爱生命,敬畏自然,才会热爱自然。一颗没有敬畏的心灵,很容易被邪魔占据,迷失了人生的方向。一个人,立身处世,心存敬畏,就会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从而,严于律己,谨言慎行。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无法无天。不懂敬畏的人是可怕的,不知道应敬畏什么的人是可悲的。内心有所敬畏者,才会懂得尊重、把握分寸、守住底线。 对待工作,我们常常强调的是要用心、要细心、要耐心等等,却鲜有人强调要有“敬畏之心”。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工作无非是安身立命的一份职业,甚至是养家糊口的一份营生,只有追求层次高一点的,才把自己的工作当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平台,当做事业来经营。而很少有人会常常想:我的工作在密切维系着他人的利益甚至是生命!常怀敬畏之心,时刻保有危机感,敬畏自己工作岗位,不管工作闲忙、职位大小、工作性质,对自己的工作要至始至终要有一种欠缺感,要有一种总是不能满意的心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紧迫感;常怀敬畏之心,才会有所贡献,才能在人生前进的道路上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创新的同时,不忘敬畏之心,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 我们每个人都应常怀“敬畏”之心,以尊重、谨慎的态度来对待我们每天的工作,对待每一项细微甚至是琐碎的工作,用心尽力将它做到最好,生活中才会减少许多让人揪心的“不应该”! 做为企业,各个方面的监管部门,因为对自己的工作没有了“敬畏”之心,没有了忧患意识,工作中多了麻木和漠视,体现出的是责任使命的浅薄认知、对工作任务的浮躁和应付。 工作中点点滴滴的事例都给我们一个真理:只有常怀敬畏之心,才会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才会认真做事,兢兢业业;才会尽职尽责,为公司竭力,这样才能在工作中、生活中永葆本色,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领导干部要有敬畏之心

领导干部要有敬畏之心 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9月5日举行2008年秋季开学典礼,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讲话中说,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要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李援朝同志提出的“三敬畏”非常切合实际,也十分中肯,是针对我们有的领导干部越来越缺乏敬畏之心的实际情况提出来的,既是对领导干部的提醒,更是对领导干部的忠告。 我们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一直十分重视要敬畏历史,一则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二则在创造历史和书写历史的过程中,要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我们党建党87年以来,无数共产党人在敬畏历史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既创造历史又敬畏历史,在历史的长卷上书写自己闪光的一页。然而,我们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在历史的长河中毫无敬畏之心,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不但经不起历史的检验,反而给党的历史、给自己的历史抹黑。为任一方,不是造福一方,而是祸害一方;不是为了给群众谋利益,而是为了损害群众的利益谋取私利……有的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污点,有的甚至是成为历史的罪人,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不齿。因此,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敬畏历史,要找准自己在历史长河中的坐标,书写自己亮丽的历史。 敬畏百姓,就是要把百姓看成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还有尚书里说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总之,都不外是民本思想,要敬畏百姓。我们手中的一切权力都是百姓所赋予的,我们要用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而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戴和信任,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赞誉。“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一个党员领导干部要想在人民群众中有好的口碑,就必须敬畏百姓。敬畏百姓,就是急百姓之所急,忧百姓之所忧,想百姓之所想,排百姓之所难,解百姓之所困,解决百姓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戴和信任,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和赞誉,否则,就会受到百姓的“唾骂”甚至是反对。百姓的眼睛是亮的,也是最真情的。要想了解到百姓的“心声”,高高在上不行,走走过场不行,夸夸其谈不行,不与百姓交心不行,最好的办法那就是敬畏百姓。 敬畏人生,就是要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对待生活和工作?人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要敬畏人生,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马克思主义人生观。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把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作为人生的最大目标,把服务人民群众作为最高的人生价值,把积极进取作为根本的人生态度,强调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人民服务”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的精辟概括。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人生观,切实担当起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实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文学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对人生有一段精彩的论述: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忆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这是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人生观。 党员干部要在创先争优中“敬畏感恩” 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党员干部要带头提高思想境界、工作标准、服务意识、办事效率和自身素质,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能力强、境界高、能够担当重任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要努力做到“敬畏、自信、团结、扎实、认真、廉洁、感恩”。 要有“敬畏”之心 所谓“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是指对某一事物又敬重又畏惧。其中,“敬”体现出一种认识态度、一种价值追求,促使人们要“有所作为”;“畏”则表示一种界限、一种自省,警示人们应“有所不为”。古人云:“不自重者致辱,不自畏者招祸”、“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各级干部是引导全处经济社会发展的组织者和指挥者,社会赋予了相应的职责和权力。在大胆工作、积极进取的同时,要常怀敬畏之心,始终做到头脑清醒,如履薄冰,尽量减少或避免权力运行中的消极作用和负面影响。 具体讲,要做到“七个敬畏”。即: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组织、敬畏群众、敬畏法律、敬畏规章制度、敬畏道德规范。 一要敬畏自然。人类是自然之子,人类之所以得以生存,关键是依赖于自然。大自然给人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是人类生存不可替代和缺少的依托。如果人类对大自然毫无节制地进行过度开发,人为的破坏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因此,我们人类不应该与大自然对立起来,而应该调整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为自身生存、发展得更好,必须珍爱自然,善待环境。对大自然常怀敬畏之心,就是要求我们必须按自然规律办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提倡简单、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当今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既要采取各种措施推动和促进发展,又要正确处理好发展与自然的关系,在发展中尽量减少或避免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力求实现健康发展、文明发展、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