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市化发展

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市化发展
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市化发展

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市化发展

摘要: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化带动城市的产业更新、人口与空间优化,是新型城市化的根本动力来源,要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发挥新型工业化在新型城市化进程中的动力机制作用。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

进入信息化时代后,城市化不再强调人口单向迁移与城市规模的扩大,而是注重于城市的品质发展与集约发展;信息化逐渐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相融合,使三次产业具备了新的内涵,并提升城市化过程的质量。与传统工业化不同,我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提出必然要求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

型工业化成为新型城市化的新动力。

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当前中国已进入城市化的中期阶段,信息化和工业化是新型城市化的根本动力,而新型城市化恰恰是四化融合在空间形态上的体现与要求。

一、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与特征

工业化赋之予“新型”两字,是相对于我们以往走过的、

发达国家曾经经历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而言的。“新型”工业化是把信息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相叠加,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背景下,推进现代工业化的进程。有的学者(简新华、向琳,2004;王新天,200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解释新型工业化的“新”,认为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化带动、以集约型增长为主、力求产业结构优化,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导向、市场推动型的工业化道路”。江小涓(2002)认为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条经济高速增长同时降低能耗和污染、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又扩大就业的效益与速度完美结合的工

业化道路”。胡鞍钢(2003)结合产业结构升级、就业、经济增长和环保等方面,认为“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在节能减排的条件下获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工业化”。

早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我国要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总结中央的指导思想与国内学者的拓展研究,我们认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涵义是:其一,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是科技,通过科技带动工业升级,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其二,通过科技进步,不断改善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经济发展绩效;其三,新型工业化要发挥人才优势,逐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以智力代替劳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其四,新型工业

化要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高新产业代替传统制造业,特别要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能,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与转型国家和发达国家曾经历的传统工业化道路相比,从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的角度来看,中国现在要走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

1.新型工业化是由科技创新和信息化驱动的工业化。信息化是一个过程,是由信息技术引起的工业社会向信息经济社会转变的过程。欧洲发达国家走的是一条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道路,不存在如何处理信息化与工业化同步推进关系的的问题。我国目前处于传统工业化的中期阶段,面临传统工业化进程与信息化时代相互融合的任务,意味我国要走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跨越式发展道路,必须在工业化过程中吸收当代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借助科技创新的力量,以信息化驱动工业化升级,以工业化提升信息化发展,实现二者的互动与融合。

2.新型工业化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经济效益强调社会成本的节约,符合现代集约发展的思想。传统工业化重速度、轻效益,重数量、轻质量,低产出、高能耗,尽管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比较快,但经济效益却比较低。新型工业化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的辩证关系、重视经济效益的重要性,注重科技创新的作用,使生产能力有质的突破,产品

质量不断提升,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新型工业化是以集约型增长为主的工业化道路。传统的中国工业化主要依靠投资拉动,上新项目、建新工厂,不断投入资金、物质和劳动力来带动工业生产,是典型的粗放型增长模式,高能耗、低投入,整个工业化过程付出了巨大的成本,成效却不理想。而新型工业化是强调以集约型增长为主的工业化,包括重视资源节约、能耗降低的生产过程,重视科技创新和科学研发的投入、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不断改善工业化的质量和效益。

4.新型工业化是力求产业结构优化的工业化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工业的战略选择,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了畸形的产业结构,造成严重的比例失衡。而新型工业化道路则根据工业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科技时代世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破解我国产业结构发展中的失衡问题,促进三次产业结构优化。

5.新型工?I化是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道路。中国工业化的前期阶段走的是西方国家的老路,过度依赖资源的投入、环境不断遭到破坏,水源土壤污染严重。以自然环境恶化为代价的工业增长得不偿失,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再不能走这样的老路,唯一的选择是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

技术替代资源消耗,以清洁生产替代污染排放,发展科技产业与绿色产业,保护环境和合理开发资源,走“边发展边保护”的新路子。

二、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市化的作用机理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驱动力,而新型城市化强调集约、环保、可持续生态经济高效,这就必然需要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转型,突出新型工业化的科技、高效、集约、环保的特性。

1.新型工业化以其创新特性增强城市的集聚功能。集聚功能是城市的基础功能,人口、资本与产业等要素的集聚造就了城市的繁荣。由于传统要素的有限性,传统产业面临生命周期的衰退期,围绕这些产业建立起来的城市集聚功能会不断弱化,城市经济发展逐渐停滞、走向萧条。中国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和美国的汽车城底特律,无一能逃过产业发展的规律。因此,对于城市来说,保持工业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城市的集聚功能至关重要。保持工业的自我更新能力关键在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传统工业化相比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是信息化,载体是知识经济,表现是创新能力。不断创新与生产力的释放使处于新型城市化阶段的城市拥有新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知识元素的无限扩展性和快速衍生能力使这些城市的集聚功能得以不断持续。

2.新型工业化推动城市空间的优化利用。传统工业化只注重

产业的集聚而缺乏对空间利用的规划,加上地方政府间的过度竞争,大量的产业园区造成土地利用的浪费,城市的扩张存在规模边际效应,会带来“规模不经济”。与传统工业化不同,新型工业化更关注空间优化利用,主张产业集聚与产业扩散的有机融合,标准化与模式化的生产制造环节,以及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从城市中心向周边扩散;与此同时,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创新型企业和商务活动频繁的企业内部管理部门向城市中心集聚。

3.新型工业化推动城市的人力资源优化。新型工业化对人力资源的要求更高,更有利于吸引高端的人力要素集聚。但同时新型工业化发展要重视对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关系的把握,重视高新产业与传统制造业的协调发展,毕竟工业部门是就业的主渠道,要吸取先行国家出现的就业问题的教训与经验,把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加大社会就业放在重要位置,通过信息化和新型工业化发展,起到提升城市人力资源整体素质水平的作用。

4.新型工业化推动城市“绿色”发展。新型工业化关注“绿色”,坚持资源集约利用与环境保护,把可持续发展放在根本和首要地位。从非流动经济要素上讲,新型工业化可实现土地、水、电力、能源等要素的集约利用,使区域内土地利用效率、万元GDP水耗和能耗达到最佳;从环境治理上讲,新型工业化可实现污染治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从可流动经济要素上讲,新型工业化可实现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要素的优化组合。因此,突出“绿色”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将极大提升城市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发挥新型工业化在新型城市化进程中的动力机制作用

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必须以新型工业化作为最核心的驱动力,实现以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为目标的一系列战略性的产业结构转型。

1.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地方政府要加强自主创新的统筹规划与部署引导,制定和完善鼓励创新的产业政策,扶持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财政对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研发的支持,改善金融机构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完善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等投融资支持,鼓励企业逐步成为科技投入、技术开发与高新技术产业化运用的主体。大力推进产学研三者联合,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成立研究发展机构、产业技术合作等技术创新组织;健全各类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有条件的科研院所可以转制为企业化经营的经济实体,为企业提供市场化的技术创新指导与咨询服务。

2.发展信息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要求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加快发展新型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前提要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现阶段要抓住国际信息技术革命的新浪潮带来的发展机遇,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信息技术,尤其是加快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培育,推动我国产业链向中高端升级,实现开放式、全方位、跨越式发展。发展信息产业重点要加大对软件产业、集成电路、新型材料、通信产品、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产业等的政策扶持力度,制定有利于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实现国内信息技术企业占我国国民经济各领域信息化建设的市场份额达到80%以上,主要电子信息产品销售量占全球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0%以上。

3.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行业。重点要放在大型装备制造、冶金、石化、汽车、纺织工业、建筑材料等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上,加大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培养,围绕着改进质量、提高效率、节能减排的目标,促使其科技水平、装备水平、工艺水平有质的飞跃。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和高科技手段,提升传统行业的管理水平,使企业产品的研发、设计、加工、制造、营销管理、仓储物流以及售后服务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水平有大幅的进步。企业生产经营效益改善、能耗水耗指标下降、污染废弃物排放大幅减少,传统工业技术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快速提升。

4.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新型工业化战略的重要构成,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带来的发展机遇,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获取科技与产业发展主导权,提升我国经济发展实力的核心战略。因此,2010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根据当代世界先进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我国所具备的科技、产业、人才基础,实现立足,着眼长远,明确提出现阶段重点培育发展节能环保等七大产业。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

左右,吸纳、带动就业能力显著提高,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5.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生活品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是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实践新型城市化的重要内容。智慧城市是信息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深度融合,其借助新一代的大数据、云计算与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将城市中各项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通过网络连接成为新一代的智慧化社区,从而整合人、商业、运输、通信、医疗、教育、供水和能源等城市运行的各个核心系统,达到城市运营智能化的目标。智慧城市在科技创新、新兴产业、食品安全等方面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是信息化作用于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推进新型城市化战略的重要抓

手。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新华网,2012-11-19.

[2]简新华,向琳.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J].当代经济研究,2004,(1).

[3]王新天,周振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与跨越式发展[J].求是,2003,(9).

[4]江小涓.?e极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J].求是,2002,(24).

[5]胡鞍钢.城市化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J].中国人口科学,2003,(6).

(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责任编辑:康伟

城市化道路的几个阶段

城市化道路的几个阶段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国现代化水平高低的核心指标。新中国成立前夕,我们就确定了两个重心转移(从乡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工业)的方针,城市化与工业化均提上现代化日程。从现代化融合的视角看,当代中国城市化道路可划分为以下六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新中国建立初期(1949-1952),为工作重心由乡村向城镇转移、城镇化恢复期。属于经济恢复、政治重构与社会秩序逐渐稳定的时期。1949年我国城镇人口为576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10.6%。到1952年,我国城镇人口已达716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12.46%。这一时期,我国还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各种经济成分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在国营经济主导下共存发展,城市化与市场化融合在一起。随着工业化的起步,城市建设逐步展开,农村人口流入城镇,城镇化水平稳步增长。但市场经济的作用也在强大的国有经济和国家力量干预下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限度。到1952年,国企职工已经占到职工总数的96.67%。新民主主义理论明确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到城市,从农业转到工业,以工业化与城市化为现代化根本方向的发展战略。要求城市领导农村,工业领导农业。农业与乡村必须在工业与城市领导下才能发展,才能机械化、现代化。这一时期虽然并没有太强调城市化,但极其强调工业化。要求即使商业占多数的城市也要以工业为主,城市化与工业化高度结合。但与市场化的结合逐渐削弱,国家力量组织的城市人口下乡与市场力量推动的农村人口进城二者并存,城市二元结构虽然存在,但城乡二元体制还没有形成。城市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机械增长不多。城市之间通过市场与政府的资源分配保持联系。城市结构是大城市主导的城市化结构。 第二阶段是“一五”计划(1953-1957)与“三面红旗”时期(1958-1960),为快速城镇化与急剧城镇化时期,城镇人口以机械增长为主。其中,“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城镇化率由12.46%上升为15.39%。到1957年,我国城镇人口已达9940万人。“三面红旗”时期(1958-1960),城市建设、城市发展、城市化均出现了“大跃进”。城镇化率进一步由15.39上升到19.3%。到1960年,我国城镇人口已达1.31亿人。新设城市33座,新设建制镇175个,城市达到208座,比1957年增加18%。这一时期提出了10-15年基本实现城市现代化的任务。决定以“人民公社”理念重新规划一切城市。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数量迅速增多,城市工业普遍发展,大城市与小城镇均得到快速发展,大城市的卫星城开始出现。由于城市化速度太快,以至城市规划多变。市场经济急剧向计划经济转型,计划经济体制与城乡二元体制初步形成,城市化与市场化逐渐分离。其中,“一五”计划时期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期,计划经济发挥主导作用,市场经济还没有完全消亡。“三面红旗”时期为初步形成的计划经济的自我调整期,计划经济已经占据绝对支配地位,但也开始暴露集权指挥的弊端而进行自我调整,中央计划权力下放地方,市场经济也重新发挥有限的作用。整体看来,全国市场、城乡市场已经被行政体系与公有制企业分割。当时的城乡市场很据国营商业及合作社商业分工负责的原则,划分经营范围。即大、中城市和工矿区的市场归国营商业负责;集镇和农村的市场归合作社商业负责;一般县城及大的集镇,由各省根据不同条件,划归国营商业或合作社商业单独负责,或由国营商业、合作社商业双方共同负责。城市化主要由工业化推动,工业化与城市化高度融合。这一阶段的城市化偏重内地,偏重建设新城镇,偏重发展工业城市,重点是华北、西北、华中等地新工业地区的建设。 第三阶段是“大调整”(1961-1965)与“大动乱”时期(1966-1977),为城镇化停滞、城镇乡村化与逆城镇化时期。在大调整时期(1961-1965),大量城市工业项目被取消或收缩,大量职工被精简,大量城镇人口被动员下乡。建制镇标准被提高,城市数量与城市规模被压缩。城市发展停止,城市建设停步,城市规划取消。1961-1962年,城镇化率由19.7%降为17.33%。1962-1965年,城镇化率只有微弱的上升,由17.33%升到17.98%。城市由208座削减到171座。精简近2000万职工和2600万城镇人口。大动乱时期(1966-1977),工业方面主要搞“三线建设”。为了配合“三线建设”,城市建设采取不要城市、不要规划的“山、散、洞”理念,开始了城市的乡村化、村落化建设,工厂与城市建在山沟里与山洞里,以消除工厂与城市特征,形成许多规模极小的工厂聚集点与工人居民镇,服务设施低标准,以消除城乡差别。由于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经济建设受到严重的干扰与破坏,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城镇新增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无法解决,同时还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1:4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练习题

第34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 例 基础落实练 (2017·保定期中)下表为“辽宁省与广东省不同年份城市人口比重比较表”。分析完成1~2题。 1965年1990年2000年2011年 辽宁省34.1% 50.6% 54.2% 63.3% 广东省17.6% 23.6% 55.1% 66.2% 1.两省城市化进程差异明显,主要原因有() ①辽宁省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主要得益于矿产资源的开发②在1990年~2000年间辽宁省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国家政策支持③广东省起步晚是由于气候条件优越、农业发达,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④广东省后来居上主要得益于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两省城市化要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A.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足 B.基础设施落后 C.严格的户籍制度 D.区域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升级 3.(2016·石家庄模拟)下图示意工业化、城市化与城市集聚效应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伴随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集聚效应增强 B.都市圈的形成增强了城市集聚效应 C.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时,人口由大城市向小城市迁移

D.大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导致城市集聚效应减弱 (2017·济南期中)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典型模式”。据此完成4~5题。 4.四个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A.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B.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C.政府投资促进城市化D.人口迁移导致城市化 5.以上四个地区城市化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是() A.资源短缺B.劳动力短缺 C.环境质量下降D.农产品供应不足 6.(2016·武汉模拟)读图并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泉州市素有“民办经济特区”之称,民营经济是该市的经济支柱,主要以服装、运动装备等轻型加工业为主。2007年民营经济的生产产值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92%;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城市化水平达到了51%,比2000年提高了12%,成为全省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区。 (1)分析福建省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有利区位条件。 (2)结合材料分析泉州市城市化的特点及成因。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到1999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达30.90%,城市数量达668个,其中市区非农业人口在50万以上的大城市已增加到81个,建制镇已发展到19244个。从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来看,自建国以来的城市化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1949—1957年的起步阶段,1958—1965年的波折阶段,1966—1978年的停滞阶段,1978年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其中1961年1月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80年国务院制定的“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1990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城市规划法》提出的“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等都对各个时期城市化的发展起着政策上的指导作用。国内有的学者认为,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发展的状态是“严重滞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国外城市化水平相比,我国城市人口比重过低,城市数量过少;二是对广大人民的需要而言,现有的城市还不能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 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学者们大致提出了四种方案:(1)农村城市化道路。中国的城市化,说到底就是如何让9亿多农民城市化,如何让农村城市化。农村城市化的主要载体是小城镇,利用小城镇可以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加快农村的工业化,改变农民的传统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2)区域城市化道路。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显著,区域城市化可以集中地区优势首先进行区域内部的城市化,然后再向周围扩散。(3)建新城市。前面已讲到,我国城市数量过少,建新城可以降低改造旧城的成本,使新的人群城市化。(4)城市现代化或再次城市化道路。让现有城市内部的城中村民、市民快速现代化、再次城市化,城市设施、经济、文化、环境设施现代化,不断与国际接轨,实现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根本转变。 我国的国情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验表明,我国不应走限制大城市发展、实行小城镇化的农村城市化道路,而应该选择以发展大中城市和大都市带为主、以小城市和城镇为辅的模式。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应分为三个层次:在具有优良的生存与发展条件、适宜建设和发展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平原地区, 集中了我国人口与经济的大部分, 以发展大中城市和以大都市为龙头的密集城市带, 作为主要城市载体, 吸纳农村人口;在西部高寒、沙漠、草原和南方山岭地区, 以点状分布状态大中小城市并举作为主要城市载体, 吸纳农村人口;在大都市带和点状城市的周围广大乡村地区, 发展小城镇作为城市载体, 吸纳农村人口。中国的国土面积广阔,各地情况不一,同一地区的各个方面的发展程度也不一样,因此在城市化的具体操作上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策略。比如西部应该注重开发、建设,但同时也要注意保持生态平衡;东部应该注重城市文化的建设,培养城市的人文气息。而在城市化的模式选择上,西部人口分散,应该先进行小城镇建设,使人口实现初步的聚集,然后再进行小城市、大城市建设;而东部的一些城市发展水平高,城市人口比较集中,城市建设应该向周围扩散,比如建设一些卫星城。四﹑简单的结论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和教训告诉我们,城市化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资源为代价,我国的实践和经验也表明,中国新时期的城市化必须在社会和自然和谐共生,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城市化理论的构建必须在新型现代性的视野下进行,以建设城乡结合、工农业结合的田园城市为基本目标,城市建设以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人与自然、人与资源环境和谐共生为前提,走出一条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效益统一的可持续的城市化道路。 《中国城镇化-机遇与挑战》摘抄 2006年07月13日星期四 09:47 1、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stiglitse在世界银行一次会上讲到:在21世纪初期,影响世界最大的两件事,一是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镇化。 2、根据世界银行统计,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000美元是城镇化的起飞线。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到了这一阶段,城镇化将会加速发展,基础设施的投入将会成倍增长。城市化水平达到30%,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的阶段,就意味着公用投资将超过私人投资,城市化将高速发展,经济社

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比较世界发展模型

图1. 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比较世界发展模型 资料来源:钱纳里(1988) 图2. 美国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关系的变动 资料来源:沃尔特·W·威尔科克斯(1979) 图3. 中国城市人口与工业化率的变动 注:工业化率为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市、镇全部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1990、1998、1999) 图4. 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的比较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97) 图5. 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的比较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97) 表1 1947-1996年各规模城市、建制镇数量(个) 注:括号内数据是该规模城市平均人口(万人)。 数据来源: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1982),国家统计局(1997),国家统计局综合司(1986),国家统计局城调队(1997),刘国光等(1986),民政部(1998) 表2 1979-1996年各规模城市、建制镇人口数量比较(万人) 数据来源:同表1。 表3 城市规模收益与外部成本:拟合值(GDP=100%)

100 % % % % % 200 % % % % % 300 % % % % % 400 % % % % % 600 % % % % % 800 % % % % % 1000 % % % % % 1200 % % % % % 1500 % % % % % 数据来源:计量分析和计算结果 表4 各类城市部分经济指标 规模(万人)数量全要素生产率% 人均GDP元人均财支元财支/GDP% 财支/财收0-5 23 86 1280 138 5-20 249 82 1472 117 20-50 113 93 2563 244 50-100 28 107 3645 308 100-200 21 114 3657 320 >200 9 151 4888 576 全部城市443 100 2582 243 注:综合要素生产率为生产函数的相对残差,根据各组城市GDP、劳动力、净资本(固定资本净值和流动资金之和)的合计值计算,以全部城市为100%。劳动和资本弹性分别取和,来自生产函数估计结果(见附录:表A1)。统计数据来自城调队《城市统计年鉴1990》,为1989年数据。 图8. 分组的城市综合要素生产率计算结果 A. 9年TFP B.1994年TFP

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教学设计

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教学设计(第1课时)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课程标准】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进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城市化的概念。 2. 了解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进程。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分布等相关案例的剖析,提高学生从图文资料中提却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分析、讨论“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在案例的分析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2. 在分组辩论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 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1. 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方法】

1.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教师指导结合 2.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对比深圳改革开放三十年前后的图片,提请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是深圳发展如此之快深圳发展成功的经验给我们什么启示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一下今天的内容——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进入主题] 活动1:体会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 合作探究:对比P66图2-35和2-36,与1983年相比,到2002年珠江三角洲新增加的城市有哪些这种变化从哪些方面反映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自主学习: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较高的表现。 活动2: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原因 读下列资料,获取、提炼并归纳促进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条件。 归纳:珠江三角洲的优势背景条件 国际背景:发达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契机) 国内背景: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先机)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良好的区位: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地价低廉、等条件。 思考:在以上优势条件中20世纪80年代促进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条件是什么

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教学设计(第1课时)—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课程标准】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进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 2.了解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进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分布等相关案例的剖析,提高学生从图文资料中提却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讨论“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案例的分析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2.在分组辩论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

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1.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教师指导结合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对比深圳改革开放三十年前后的图片,提请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是深圳发展如此之快?深圳发展成功的经验给我们什么启示?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一下今天的内容——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进入主题] 活动1:体会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 合作探究:对比P66图2-35和2-36,与1983年相比,到2002年珠江三角洲新增加的城市有哪些?这种变化从哪些方面反映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自主学习: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较高的表现。 活动2: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原因 读下列资料,获取、提炼并归纳促进珠江三角洲工

我国当前城市化的问题和发展战略

我国当前城市化的问题和发展战略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12年11月13日 编者按: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始终以两倍于世界同期平均速度的步伐高速发展。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城市化发展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是否可以一直持续下去,明晰这些问题对于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走向、提升国家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入到加速发展的新时期。但长期实施的城市化方针却严重阻碍了中国城市化向更高层次迈进。 我国当前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背景链接 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这必将引起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非均衡道路;是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非规整道路;是以抑制农村、农业、农民的经济利益来支持城市发展,导致不能兼顾效率和公平的非协调道路;是片面追求城市发展的数量和规模,而以生态环境损失为代价的非持续道路;是以生产要素的高投入,而不是投入少、产值高,依靠科技拉动经济增长的非集约道路。 传统的城市化存在着诸多弊端,中国未来的城市化必须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关于《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 该报告是由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教授担任主编,组织多名专家历时1年完成的研究成果。这是继2009年之后专门研究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第四部年度报告。 城市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的非同步 投资与消费失衡: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数,尤其2009年,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达到95%以上,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达到了8.7个百分点;而同期的消费贡献率只有45.4%,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点数只有4.1%,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为-40.6%,拉动经济增长百分点也出现了负值。在我国城市化发展中,一直存在着高投资、高出口、低消费的发展问题。按照国际惯例,发展中的转型国家,投资与消费的比例正常水平为30∶70,正常的下限是35∶65,但是我国的投资消费比接近1∶1。可见,我国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投资与消费比例的失调是我们重建设、轻消费、居民收入水平低下、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原因。 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如果按照三大产业投资水平来看,第二产业投资一直保持较高水平,长期以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向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倾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始终没有取得突破,2010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整个GDP的比重只有43.1%,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只有34%。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我国主要以商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为主;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等基础性服务业以及信息咨询、科研开发、旅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新兴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比重仍不高,发育仍不足。此外,我国服务业产品创新不足,服务品质和技术水平不高,在组织规模、管理水平与营销技术上与国外服务业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

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

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 城市化与工业化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二者相辅相成,只有协调发展才能带动经济的前进,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亦或工业化落后于城市化都会引起城乡结构的失调,阻碍社会前进的步伐。[1]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现状关系,找出阻碍两者协调发展的原因,对症下药,解决根源性的制度问题,制定合理、相关的政策。 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一般关系 城市化与工业化似同胞兄弟,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其中任何一方发生变化都会对另一方产生影响。二者相依相偎的紧密关系在漫长的经济发展史中得到了充分证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这种双向互动关系不管在经济发展的任何一个时期,不管在哪个国家都是存在的。 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与动力 城市化是以工业化为基础,在工业化的动力支持下向前发展的。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工业化导致产业结构高度化、多元化,产业结构的这种变动会引起产出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2],进而引导不同地域和不同行业之间人口的流动,最终推动了城市化。第二,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刺激并产生了服务经济的需求,从而使城市化水平得以丰富和提升。第三产业布局深受工业化的影响,工业化推进下的产业的兴起和壮大能促进企业的聚集,企业集聚越多,生活服务需求越多,城市化进程就越快。 2.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加速器 工业化对城市化具有推动作用,反过来,城市化对工业化具有促进作用,促进工业化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第一,城市化促进企业集聚,拉动工业化发展。企业的集聚需要低成本,拥有良好基础设施条件,配套设施齐全和充足劳动力资源的城市为此创造了条件。第二,城市化通过消费集聚促进工业化的广度发展。不同的企业集聚在城市,创造了庞大的生产消费市场;大量的人口集聚在城市,创造了巨大的生活消费市场。第三,城市化通过人才、科技和信息集聚促进工业化的深度发展。工业化的发展离不开尖端人才、高端科技和海量信息,而城市恰恰是这些资源的高度集中地。 二、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的偏差分析 工业化和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从世界经济发展的长期历史来看,是良性的。但具体到我国,又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的生成,是我国特殊的历史条件、经济基础、经济体制、社会发展所致。政府强有力地控制和参与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一个显著特点,而这种不尊重经济客观规律的介入是导致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不协调的主观原因。 从客观上来说,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农村仍滞留有大量的剩余人口,这极大地抑制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已成为一个严峻的事实。近年来,虽然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偏差值在逐年缩小,两者有协调发展的趋势,但不协调仍是主要现状,且这一现状正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三、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之路 城市化的水平跟不上工业化发展的步伐就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因此,我们必须尽快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改变现状。 1.培育完善的市场机制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城市化与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发生城乡产业的转移,从而促进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政府应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积极引导城乡产业合理有序的转移。[3]城乡产业合理有序的转移是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基础,而城乡产业的转移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进行的,因此政府打击不规范市场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势在必行。市场的自我调节还需政府的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以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市场统 一、开放、有序地发展。 2.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特征(详细)

二、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主要特征 与以往走过的城市化道路相比,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城市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同时推进的城市化道路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时期,工业化仍然是城市化的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既不能是中国过去走过的滞后型城市化道路,也不能是部分发展中国家所走过的过度型城市化道路,而应是一条城市化与工业化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适度同步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同时,中国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又处于信息化的启动和起步时期,因此必须大力推进信息化。也就是说,中国在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同时,面临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双重任务。在一些城市,特别是先进的大城市和科技城市,信息产业已处于重要的、突出的地位,成为城市发展的增长点,是优先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到什么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化发展到什么程度。 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还是一条城市化与现代化同时推进的城市化道路。现代化(modmeziatoin)这个术语开始被学者们广泛使用始于1958年丹尼尔·勒纳发表的《传统社会的消逝》一书。勒纳提出了相互对立的两种社会系统,一是传统社会,一是现代社会。所谓传统社会是指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比较落后,生产力较低的前工业社会;而现代社会则指市场经济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很大的提高,生活方式有很大的改进,生产力较高的工业社会及后工业社会。并且他认为现代化就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一个过程,是一个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社会、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学者英·克尔斯给现代化下了一般定义的同时,还给出10项指标来明确现代化的状态和发展水平,它们分别是①人均GDP3O00美元以上;②第一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下降至12%一巧%;③第三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上升至45%;④非农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所占比重超过45%;⑤成

工业化与城市化互相关系分析

工业化与城市化互相关系分析 摘要: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与城市化作为经济发展中两个重要指标,存在紧密联系。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常内容,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落实,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工业经济发展历史进程中.社会经济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并在发展中不断前进。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本文也对其不同阶段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字:工业化城市化关系中国 1 工业化与城市化概念及衡量指标 1.1 工业化概念及衡量指标 工业化首先是国民经济中制造业活动和第二产业所占比例的提高,其次是制造业活动和第二产业在就业人口的比例也有增加的趋势,还包括人均收入的增加、生产方法、新产品式样在不断变化、城市化提高、资本形成、消费等项开支所占比例发展变化。工业化阶段是—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过程的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工业发展史看,工业化进程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轻工业化阶段、以资金资源密集型为特征的重工业化阶段和以技术密集型为特征的高度化阶段。[1] 衡量一国工业化水平有一整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其中主要有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工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人数的比重等。 1.2 城市化概念及衡量指标 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或城市地带集中的现象或过程。它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的规律性现象。城市化表现为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及城市现代化水平提高,但城市化不仅仅是乡村人口向城市的移动,从本质上说城市化意味着更多的人由从事较低效率的农业劳动转变为从事较高效率的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它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综合体现。 城市化水平通常以城市人口比重指标或非农人口比重指标来衡量。 2 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分析 2.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据H·纳里和M·塞奎因的世界发展模型,初始城市化由工业化推动。在工业化过程中,从事工业生产活动的企业为获得“聚集的经济效益”而在地理上趋于集中。随之引起区域工业化的提高,带动了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相应提高,非农产业就业人口向城市迁移并引起了城市人口比重的提高。[2]工业化进程逐步诱导城市化进程并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 2.2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也会促进工业化的发展。 根据经济发展史,当工业化率、城市化率同处于13%左右的水平以后,人均收入增长使城市居民需求趋向多样化,工业结构的内部调整无法适应需求的扩大,消费、就业、资本及服务创造的需求就开始拉动第三产业发展,城市就业人口持续增加、城市规模逐步扩大,为工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城市化开始加速并吸引工业企业进一步向城市集中,聚集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城市化由工业化驱动后又借助需求拉动促进工业化的发展。

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机制

3 工业化促进城市化发展的机制 3.1 技术进步与工业化 分析工业化发展的历史所谓工业化发展运用新技术的新工业工业化的推动因素在于技术进步工业化走在前列 产业革命的启动与完成导致了工业化的启动与发展18世纪纺纱机的发明和应用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使工业最终建立在机器技术基础之上 从工场手工业形成现代大机器工业第二次产业革命发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电力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 第三次产业革命始于20世纪40年代 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为标志 形成现代大工业体系

一定很高则要看其技术是否已达到相当的水平工业化与技术进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工业化又推动着技术进步 发展就是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变 将资源由农业向工业的转移确定为这一转变的基本特征 [24]因此而结构转变的重点是需求 又由于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核心内容 只要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所以 分析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转变是如何作用于城市化的 各产业部门内部 产业结构的实质是社会生产力的空间结构 [25]现在国际上通用的产业分类法是三分法 目前第一产业包括农牧渔制造业电力与煤气的生产以及建筑业第三产业又分为两大部门包括交通通讯饮食和服务部门保险房地产居民服务和各种生产性服务业教育广播电视卫生 库兹涅茨把交通而我国把该部门作为第三产业在比较分析各国产业结构时

3.2.2 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的演变  早在17世纪 [27] 科?林?克拉克在配第发现的基础上对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进行了考察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 配第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 人们总是从低收入的产业向高收入产业移动 而且还可以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上的国家在同一时点的横截面比较中得到类似的结论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就越低[28] 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以此为基础他把57个国家和地区按1958年人口平均的国内生产总值分为8组农业I部门和S部门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以及在劳动力就业结构中的份额库兹涅茨选择了13个发达国家和4个能取得长期记录的欠发达国家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在所有发达国家 同时 而S部门的份额则或稍有上升或稍有下降所有国家劳动力的A 部门份额都在下降相应劳动力的I部门和S部门份额都上升了这与总产值中S部门份额没有持续上升形成对照用事实说明了具有普遍意义的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 对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对于揭示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变动方向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根据

浅论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

浅论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 摘要:城市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新中国建国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及其理论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城市发展观指导,受政策导向作用较大,甚至产生了“逆城市化”现象,导致我国城市化质量不高,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廉租房住宅供应短缺,城市用地和规划规模失控等,必须加强城市体系规划,走科学的、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关键词:新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最强有力的持续时间最长的发展趋势之一。城市化一般是指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一个国家的人口逐步由农业人口占多数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由居住在农村占多数转变为居住在城镇占多数、该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农业社会转变为城市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是一个国家经济形态的重大变化,也是一个国家社会结构的根本变革。在城市化过程中,大量人口被多样化的就业机会、多样化的文化和多样化的生活方式所吸引,从农村向城市转移。联合国有关机构预测,不远的未来,世界大多数人口将在城市居住。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城市化水平(这里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并成为衡量一国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当然,由于国情不同,各国的城市化道路以及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的完成在上世纪前半叶就已基本完成。而支撑现在和未来城市化发展趋势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发展较快,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在工业化没有完成的过程中进行的,因此,正确制定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战略,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很有必要。 一、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及其理论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及其理论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大体上分为五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1950年到1955年。这一时期,人们对城市的认识是积极的,认为城市是进步的,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这种认识的推动下,这一时期,我国城市化水平由1949年的%上升到1955年的%。 第二阶段是1955年至1960年。这一时期的城市化理论主要是反映在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上,要求基建战线厉行节约,限制非生产性投资,致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尽管如此,这一时期的城市化却处在一个高速发展期,城市化水

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教案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案目的: 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分析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并通过比较,认识到对外开放政策是其中的关键因素。b5E2RGbCAP 3.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并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p1EanqFDPw 4.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并尝试评价目前的一些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 教案重点: 1.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 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即及主要发展特点3.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 教案难点: 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即及主要发展特点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案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案过程: 第一课时 一、城市化与工业化 1.城市化、工业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2.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之间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3.一般发展中国家如何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 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以带动相邻区域以至全国其他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DXDiTa9E3d 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得益于优惠政策而迅速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地区之一。 二、对外开放的前沿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仅次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密集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的原因:RTCrpUDGiT 1.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发达国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产业结构调整: 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我国城市化道路和道路特点

中国城市化道路和道路特点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意义。 一、城市化起源与理论分析 (一)城市的产生与城市化 关于城市的起源一直有很多说法,由于各国历史不同,所以学界没有统一年限。西方学者一般认为从公元前3000年到希腊城邦的兴起为城市发展的第一阶段;第二个阶段从希腊城邦兴起到公元410年,即西罗马帝国灭亡;第三阶段是从公元410年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从这以后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 不同学科对于城市化的理解会有所不同,经济学上认为城市化是乡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换;地理学上是指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①,正确理解城市化的定义和相关概念是分析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前提条件,在人口社会学中认为城市化从动态上看是人口由乡村向城市转移;静态上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活在城市的人口比例;结构上指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人口分布。② (二)世界城市化(1950年以后)③ 城市化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可以根据城市化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划分。简单的看,可以将世界现代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大致分两种模式,一种是同步、滞后、过度城市化,一种是集中发展大城市、发展中小城市和建立卫星城。从1640年到1850年,世界城市化的代表国家是英国,欧美地区的城市化主要是在1850年至1950年,上世纪50年代以后则是亚非拉国家城市化飞速发展的时期。一个国家城市化发展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两个:一、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但与经济增长速度关系很弱;第二是社会文化条件(社会制度、社会结构背景,例如我国的户籍制度)。 世界城市化特点有:1、城市化速度加快,特别是发展中国家;2、城市人口稳步增长;3、人口向大城市集中,大都市圈出现;4、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三)城市化的相关理论分析 城市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重要理论,其中一些理论对我国城市化发展也起到了重大作用。首先是城市区位理论,区位论认为城市是不同的物质要素、生产资料在空间上的聚集,通过各个要素的聚集使整个系统产生了较好的效益,其中不同的子系统构成了城市④。第二,二元结构论,该理论代表人物有刘易斯、耶鲁大学的费景汉、拉尼斯⑤等人。他们认为城市化是由于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的差异,特别是物质上的差距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迁徙。二元结构论与人口迁移论有相似之处,但二元结构论强调工业部门吸收 ①《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版汪冬梅p17-18 ②《人口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四版佟新p249-250 ③附表一 ④《我国城市划化发展问题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黄升旗p17 ⑤费—拉尼斯模式是建立在对刘易斯模式的补充和发展之上的,认为刘易斯的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剩余产品的增加,而这两方面是农业劳动力转向现代工业部门的先决条件。

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及带来的问题

第2课时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及带来的问题 学习目标 1.理解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2.理解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问题。 一、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①____________与稳步发展阶段。 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1)工业化加速了②__________向城市的集中。 (2)工业化加速了③______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所带来的大机器生产为吸纳 ④__________提供了条件。随着珠江三角洲工业的蓬勃发展,大批农民进城⑤__________,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⑥__________规模的扩大,从而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3)工业化加速了⑦________和⑧__________的转变。现代化的运作模式和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先农村中的⑨______________,缩小了⑩__________。 二、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1.问题:?____________;城镇和工业?__________;?__________严重;产业结构?__________等。 2.妥善解决问题,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走?__________道路,是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 1.下列叙述中属于珠江三角洲夯实基础阶段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①工业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②基本上实现了乡村工业化③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企业④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工业发展迅速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考查点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2.下列关于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城市化必然带来工业化 B.区域工业化必然带动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会抑制工业化 C.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早晚虽不同,但水平基本相同 D.不同区域因发展条件不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及其起步早晚、水平高低存在着较大差异 考查点3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问题 3.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B.城市建设相对滞后 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 考查点4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问题的原因 4.造成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建设规模不合理 B.自然地理条件不宜于城市发展和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急剧膨胀 D.中小城市的发展,影响了大城市的环境质量 方法技巧练

中国城市化的道路和发展模式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时代标志与必然结果,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的城市化历史悠久,但发展缓慢,伴随着奴隶制的产生,城市也随之出现,一直到明清时期中国的城市虽然在不间断的发展着,但随度较慢,这和中国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有很大关系。随着工业革命的成果敲开中国的大门,中国的城市化开始以被迫的方式相对快速的发展着。进入近代以来,中国的城市化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的重要交通便利之处,还有就是像北京等历史悠久的政治文化中心。然后在抗日和内战期间中国的城市化基本停滞不前,直到新中国的成立后,中国才又开始城市的建设,但因为生产力的水平不高,和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中国的城市化依然缓慢。终于在78年改革开放开始,中国迎来了一个春天,中国的城市开始以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国的大地上,尤其是东南沿海。总体看来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是曲折的。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成为中国促进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及方式,承载着艰巨的历史使命。对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我国来说,城市化绝不仅仅是一个人口转移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经济问题,几乎涉及到一国发展的所有问题。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具有多元化、复杂性特征,不完全是工业化及经济发展的产物,主要是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性因素驱动的;同时,中国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也受到自然条件、经济水平、体制

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特殊性,不可避免地与其它国家城市化发展路径存在差异,也形成了一些独特的特征,积累了一些棘手的体制性障碍和社会矛盾,包括:城市化发展重数量轻质量,城市化发展模式偏重于粗放;城乡一体化程度低,差距较大,发展不协调;城乡二元结构凸显,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无法享有城市居民的待遇,难以融入城市主流;城市发展的区域协调不足等。如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矛盾、走一条新型城市化道路,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双重意义。 在改革开放早期,中国的城市发展模式不确定,有些地方甚至照搬国外的经验,但因为环境不同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后期出现诸多问题,而且现在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枷锁。现在看来中国必须寻找一个适合中国本身的城市化的发展模式。 城市化的发展必须与工业化相平衡,与经济的发展速度向相辅相成,进最大的努力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可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模式并非如此。我们必须考虑前一阶段中国城市化所带来的问题。中国过去30年,尤其是最近十年,发展方式的特征之一就是发展超级大城市,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经济学家主张建立以大城市为核心的超级城市圈,认为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在我看,以牺牲均衡发展,尤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