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的组成练习题附答案

空气的组成练习题附答案
空气的组成练习题附答案

课题一:空气的练习

一.选择题

1 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2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稀有气体

3桌子上有一个空烧杯,烧杯内()

A.是氮气 B.是氧气 C.是空气 D.没有物质

4空气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如下图,把它补充完整。

5空气的成分中,按体积计算由大到小的正确顺序是()

A.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 B.氧气、氮气、水蒸气、稀有气体C.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D.氧气、氮气、水蒸气、二氧化碳

6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7早期化学家为了认识空气的本质,将一些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每次都有约1/5的空气不知去向。当时化学家把这1/5的空气称为“有用空气”,这种“有用空气”是指()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8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空气中的()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

9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可制化肥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占21%,氮气占78%

C.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D.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它是由空气一种成分组成

1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C.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大气还能保持洁净

D.按体积分数计,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1%

1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_______,氧气占_________,___________占0.94%,_________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________。澄清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会逐渐变浑浊,这样说明空气中有少量的____________;盛有冰水的杯子,放在常温的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有_________。

13装在某容器中的空气经测定其中氮气的体积在相同条件下是10L,则该容器的容积为()

A.10L B.15L C.12.5L D.18L

14最早运用天平研究化学并得出“空气是由1/5体积氧气和4/5体积的氮气组成”的科学

家是()

A.汤姆生B.道尔顿C.拉瓦锡D.门捷列夫15空气中供我们呼吸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稀有气体

1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B.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

C.氮气用于制造化肥D.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

17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了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用氮气填充灯泡B.用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

C.用氦气填充气球D.用金属铜做电线

18为了经久耐用,在灯泡中可填充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19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需要用一些保护气,当焊接金属时,为了隔绝空气,能作为保护气的一组是

A.H2、N2B.N2、O2C.CO2、CO D.N2、Ar

20已知氦气是一种比氢气密度几乎大一倍的气体,在首都东亚远东会上作升空表演的“北京2000”遥控飞艇内,充的就是氦气而不是易燃易爆的氢气,这是因为使用氦气()A.不会使飞艇飞得太高 B.氦气发光 C.更安全 D.以上都正确

21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通电时一般都能发出有色光B.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一定不能和其他物质反应D.氙气可作麻醉剂

22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氧气—供人呼吸B.二氧化碳—造成酸雨

C.氮气—作保护气D.稀有气体—作电光源

23下列对空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灯泡里充入氮气和氩气使灯泡经久耐用

B.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大约是4:1

C.空气组成中各成分气体及含量总是保持不变的

D.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并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这个结论的是拉瓦锡

24食品腐败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有氧气存在而发生氧化反应。因此,吸收掉密封的食品包装盒内的氧气就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下列哪种物质适宜封入食品包装盒中用来吸收掉盒内的氧气,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A.红磷 B.固体烧碱 C.还原性铁粉 D.生石灰

25西藏地区独特的高原风景早就吸引了小刚,他很想在国庆期间前往观光。但爸爸说初到西藏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这是由于()

A.高原地区的氧气与平原地区的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B.高原地区空气中氧气含量过高,让人有压抑感

C.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

D.高原地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让人感到窒息

2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C.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物质是混合物

D.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27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液态氧B.石灰水C.冰水混合物D.四氧化三铁

28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铜B.空气C.矿泉水D.大理石

29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汽水B.液氧C.碘酒D.食醋

30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黄酒 B.矿泉水 C.24K黄金 D.铁矿石

3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加碘食盐B.澄清的石灰水C.海水D.冰水

32我们接触到的下列各组物质,都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醋、精盐B.白酒、纯碱C.铝合金、生铁D.红磷、氧化铜

3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A.空气,氧气B.氯酸钾,氮气C.液氧,食盐水D.金属镁,氧化汞

34用燃烧法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成分里的氧气,应选择下列物质中的

A.细铁丝B.红磷C.硫粉D.木炭

35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36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C.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D.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

37小明用右图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

A.使用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燃烧足够的红磷可使进入容器的水占容器的4/5

C.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容器内压强下降,水面上升

D.红磷一燃烧完,就要立即观察,并记录水进入容器的刻度

38某同学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广口瓶的液体液面高度超过广口瓶容积的1/5。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 B.实验装置可能漏气

C.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 D.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

39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我们在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下列分析的原因正确的是(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A.有残余氧气 B.未完全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C.生成物溶于水 D.空气中的某种成分溶于水

二,探究题

40如图所示,用该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在燃烧匙中加入红磷,红磷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请按要求填空:

(1)在空气中点燃红磷,并迅速插入玻璃罩内,塞紧橡皮塞,此时看到的主要现象是,该变化的化学表达式为。

(2)当红磷燃烧完毕,玻璃罩冷却到室温后,看到玻璃罩内水面的变化是,出现该现象的

原因是:红磷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而生成了固态的,从而使罩内的气体

体积,玻璃罩内气体压强玻璃罩外大气压。

(3)上述试验除了可以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结论外,还可以得出有关氮气的性质有哪些?,。(4)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21%,则造成此误差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4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1)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下图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 。

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

A B

【分组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

组别 1 2 3 4 5 6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20 21 19 21 21 22

(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

是 .

42如下图所示,有三种不同的实验装置,集气瓶中均充满空气,燃烧匙内所盛有的物质(装

置一中物质为红磷:装置二中物质为木炭;装置三中分别装有红磷和木炭)均为过量,大烧

杯内盛有水.当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

装置一 装置二 装置三

打开止水夹,请依次描述打开止水夹后三种装置所出现的现象及其原因:

(1)装置一中所出现的现象为_____ ____,原因是___ ___

________;

(2)装置二中所出现的现象为_____ ____,原因是____ __________;

(3)装置三中所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3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小强采

用了上图所示装置: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 空气,给装有细铜

丝的玻璃管加热,

同时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

止加热,待冷却

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 空气体积变化。

(1)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

(2)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3)小强测得实验结果如下: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25mL 22mL

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l %

(填“>”、“=”、 “<”)。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

(填序号)

①没有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

③加入铜丝量太少;④加入铜丝量太多

(4)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学到的测量混合物中某成分含量的方法

是 。

44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Mg3N2,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验证。

步骤l :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

红磷 木炭 红磷 木炭

所示的装置。另准备一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

步骤2: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待充分冷却,观察到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

占瓶内水面原上方空间的1/5左右。

步骤3: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点燃镁条,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续燃烧,

发出红光,放出热量。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

(1)步骤2的目的是。

(2)在步骤3“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是由于瓶内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气压。

(3)根据上述实验和你所学的知识,请写出镁在空气中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

45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O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够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 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

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

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

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6.按右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____ ,该气体

___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知识点梳理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 知识点梳理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考点一、空气的成分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实验 实验原理: 4P + 5O2点燃 2P2O5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检验装置气密性 2.集气瓶内装入少量水,并作记号 3.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4.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变化情况 实验现象 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2.打开止水夹后,集气瓶内液面上升约1/5 3.实验结束后,将燃着的木条伸进到集气瓶中,火焰立即熄灭,说明集气瓶中不含氧气 实验说明 1.其反应物必须是易燃物,且反应没有气体生成 2.反应物必须足量,且容器的气密性良好 3.装置不能漏气;集气瓶中预先要加入少量的水;红磷点燃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 紧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4.进入瓶中水的体积一般小于瓶内空间的1/5,可能原因是:a.红磷的量不足,使瓶内氧气 未消耗尽;b.胶塞未塞紧,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瓶塞,使进入瓶内 水的体积减小;d有部分水留在导管中 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气体成分体积比%性质用途 氮气78化学性质稳定,在一般条件下不易与其他物质 反应电焊的保护气、食品袋中的防腐剂等 氧气21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化学性质活泼供给呼吸,常做氧化剂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作保护气,充制霓虹灯,用于激 光技术,氦气密度小,用作填充 气球 二氧化碳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作温室气肥其他 3、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步骤现象结论 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瓶内充满无色气体空气和呼出的气体都是无颜色的 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分别加入等量澄清石灰水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无变化 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比 空气中大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空气中的木条继续燃烧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浓度很小, 二氧化碳含量很大 考点二、混合物、混合物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知识点梳理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实验 实验原理:4P + 5O2点燃 2P2O5 实验装置: 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3、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单质:有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 化合物:有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酸、碱、盐、氧化物) 氧化物:如果化合物仅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构成物质的微粒 微观的粒子有:原子、离子、分子、电子、质子等,它们都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可表示个数。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A、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 B、非金属单质、非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由分子构成。 C、化合物中既有金属元素又有非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由原子构成。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常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水、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改变,生成新的分子。】 B、分子的微观特性: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分子的质量很小。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原子构成分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属汞、稀有气体等。 1. 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复习提纲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 考点一、空气的成分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实验 实验原理:4P + 5O 2 点燃2P2O5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 检验装置气密性 2. 集气瓶内装入少量水,并作记号 3.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4. 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变化情况 实验现象 1.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2. 打开止水夹后,集气瓶内液面上升约1/5 3. 实验结束后,将燃着的木条伸进到集气瓶中,火焰立即熄灭,说明集气瓶中不 含氧气 实验说明 1. 其反应物必须是易燃物,且反应没有气体生成 2. 反应物必须足量,且容器的气密性良好 3. 装置不能漏气;集气瓶中预先要加入少量的水;红磷点燃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 中,并塞紧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4. 进入瓶中水的体积一般小于瓶内空间的1/5 ,可能原因是:a. 红磷的量不 足, 使瓶内氧气未消耗尽;b. 胶塞未塞紧,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c. 未冷却至室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气体成分体积比% 性质用途 氮气 78 化学性质稳定,在一般条 件下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 电焊的保护气、食品袋中的防腐剂等 氧气 21 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略大,化学性质活泼 供给呼吸,常做氧化剂 稀有气体0.94 化学性质稳定,通电时会 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作保护气,充制霓虹灯,用于激光技术,氦气密度小,用作填充气球 二氧化碳0.03 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作温室气肥 其他0.03 3、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步骤现象结论 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瓶内充满无色气体空气和呼出的气体都是无颜 色的 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分别加入等量澄清石灰水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无变 化 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浓 度比空气中大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有空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浓度很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灭,空气中的木条继续燃烧小,二氧化碳含量很大

《空气物质的构成》教案

2011-2012学年九年级粤教版初中化学 一. 教学内容: 2.1 空气的成分 2.3 保护空气的洁净清新 1、知道空气的组成以及干燥空气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 2、了解氮气和稀有气体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3、能够解释“探究空气成分”实验的设计原理和实验现象,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4、能说出我国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有害物质及其来源 5、了解并关注空气质量日报,增强防治大气污染的环保意识。 二. 重点、难点: 1. 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 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 三. 教学程序 2.1 空气的成分 1、引言: 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空气对我们,可以说如影随形,无处不在。我们本节就是要通过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探究空气的组成。 2、提问: 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但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 3、探究活动一: 把一个空的集气瓶放入盛满水的水槽中,用力向下压。 4、学生讨论:集气瓶内的水为什么不能升到顶端? 5、学生得出结论:说明集气瓶内确实存在空气。 6、提问:同学们回忆一下,小学自然课上是怎样研究空气的组成的?空气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 7、学生答:是用燃烧的方法研究的,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8、探究活动二: 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9、分析归纳实验现象。

10、归纳: 实验现象为①红磷燃烧;②放出大量的热;③生成大量白烟;④到燃烧停止,温度下降以后,瓶内水 上升约51 体积,同时白烟消失。 11、讲解: 在实验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红磷要足量,以确保瓶内的氧气完全消耗; 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动作要迅速,即要立即将其伸入瓶内,并把塞子塞紧,不能漏气; ③要等到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才能打开止水夹; ④实验开始时,导管应注满水,以防止实验后引起误差。 12、提问:瓶内约54 体积的空间还有没有气体?若有,它能支持燃烧吗? 13、思考、分析。 14、讲解:还有气体,因为液面没有上升到顶部。但是这部分气体不能支持燃烧,否则燃烧不会停止。 使用过量的红磷。 15、提问:该实验有时测得氧气的体积远小于51(或大于51 ),出现误差的可能原因在哪里? 16、分析原因 17、解答: 小于五分之一: ①红磷不足,使瓶内的氧气未反应完; ②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即装置漏气,有一部分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集气瓶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少; ④实验开始时,导管中未注满水,产生误差。 大于五分之一: (没有安装止水夹或止水夹夹得不紧,燃着的红磷送入集气瓶内动作过慢) 18、知识点总结: (1)P 红磷+2 O 氧气 ??→?点燃52O P 五氧化二磷 (2)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51 ; (3)氮气是不易溶于水的无色无味的气体。 19、空气的组成: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

第一轮复习知识点: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知识点 2.1空气的成分 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最早发现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法国的,他得出空气是由和组成的。 2.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a、原理(化学方程式): 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c、现象: d、结论:空气是混合物; 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 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 e、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氮气:惰性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 @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 三、1.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2.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3.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5H2O)都是纯净物 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四、保护空气的洁净清新 1、空气污染源:工业、交通、生活污染源 2、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PM2.5、臭等。 3.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_1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第二节 教学目的: 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 掌握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和部分有关计算。 重点难点: 重点:溶质质量分数的表示方法及关系式的含义。 难点:溶液组成的含义。 教学过程: [引言]在本章已学习了溶液的特征、组成、分类、物质的溶解度等知识,对溶液有了一定的认识。 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碰到溶液的“浓”或“稀”的问题。例如,使用农药时,太浓了可能伤害农作物,太稀了则达不到杀虫效果。这就要求了解溶液中溶质的确切数量,以便掌握。 提出课题,溶液的“组成”究竟是什么含义呢?这是本课时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溶液的组成 [说明]在实际应用中,简单的“浓溶液”、“稀溶液”的粗略划分,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很多情况下需要准确地知

道溶液中溶质的含量。例如,在一定数量的农药中究竟含多少溶质才能既满足杀虫的要求,既节约农药并且又不伤害作物。这就产生了从量的方面研究溶液的需要。 [指导阅读]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溶液组成的意义的内容。 要求学生理解:溶液的“浓”或“稀”是由溶质和溶液的量共同决定的。 当溶液中溶质的量和溶液的量都确定了,溶液的组成也就被确定下来了。 例如:已知50g氯化钠溶液里含2gNacl和50g氯化钠溶液里含4gNacl,我们就能确切知道后一种溶液的溶质比前一种溶液的溶质多一倍。 [引导讨论] 就上述例子展开讨论:由于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所以当溶质或溶剂的量有所变化时,会有以下情况:如果溶质量增大,溶剂量不变。则溶液量会增大,溶液会变浓。 如果溶质量减少,溶剂量不变。则溶液量会减少,溶液会变稀。 如果溶质量不变,溶剂量增加,则溶液量会增加,溶液会变稀。 如果溶质量不变,溶剂量减少,则溶液量会减少,溶液

4的分解组成

大班数学活动:学习4的组成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4的组成,并学会记录。 2.学习4的组成,初步理解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二、活动准备: 每位幼儿4根萝卜图片、一张记录卡、小兔胸饰4个、写有数字的树叶若干两棵大树背景(3号树和4号树)。 三、活动过程: (一)碰球游戏复习3的组成分解。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 幼:嘿嘿。你的1球碰2球····· 小结:总数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数,两个部分数合起来是总数。两个部分数交换位置总数不变。 (二)指导认知。幼儿操作学习4的组成分解。 1.幼儿操作:“分萝卜”,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4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兔妈妈有两个聪明可爱的孩子,一个叫宝宝,一个叫贝贝。今天,兔妈妈拔了4个萝卜回来,要分给宝宝和贝贝吃。你们知道兔妈妈可能会怎么分?兔宝宝和兔贝贝都要有萝卜,小朋友摆一摆,分一分,看怎么分?有几种分法?分一次就将分的结果记录下来,写在记录卡上,看谁分得又快又准? 2.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师:老师发现许多小朋友都分好了,谁来说说你找出了几种分法? 3.请个别幼儿说结果,老师写出分合式 444 ∧∧∧ 132231 4.根据分合式梳理,互补互换关系。 4分成1和3,还有3和1这两组数都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1)还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3)它们的数字相同,但是它们的位置不同,只要知道了一种分法后,将两个部分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就是另一种分法,左边的数后面一个

数比前面一个数多1,右边的数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少1,左右两边的数合起来都是4。 教师小结:4分成两份有三种分法,4可以分成1和3,3和1,还有2和2,1和3,3和1,还有2和2它们合起来都是4。 (三)复习巩固游戏:“拼贴五彩树”。 1.幼儿操作,张贴树叶。 师:小兔说:“在冬季里我们收获了萝卜,可是冬季里许多大树的树叶纷纷扬扬的从树上飘落下来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很不好看,我们班的小朋友不但聪明,还很乐于帮助别人,对不对?我们来为大树贴上美丽的树叶,让它变成‘五彩树’好吗”?请幼儿将带有数字的树叶粘贴到3,4号树上,树叶上的两个数字合起来是几,就粘贴在几号树上。 2.检查验证结果。 (四)游戏:“我们都是好朋友”。复习4的组成。 4只戴小兔胸饰的小朋友出场,我们数一数有几只小兔?(4只)4只小兔在一起做“我们都是好朋友”的游戏,围成圆圈,手拉手走,念儿歌:123,321,我们都是好朋友,好朋友,手拉手,你蹲下,我站起,4可以分成几和几?4可以分成1和3…… (五)、活动延伸:4分成两份有3种分法,4还有其它的分法,谁知道?(4分成3份……)

6.2-溶液组成的表示1-教案

6.2-溶液组成的表示1-教案

溶液组成的表示 一.溶液的组成 1.溶质、溶剂的判断 (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为溶质,液体为溶剂; 如:NaCl 固体溶于水中后形成氯化钠溶液,溶质为NaCl,溶剂为H2O; 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后形成盐酸,溶质为HCl,溶剂为H2O; (2)两种液体相互溶解时,通常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一种叫做溶质; 如:将90mL的汽油与10mL的植物油混合形成的溶液,汽油为溶剂,植物油为溶质 (3)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无论水的量有多少,习惯把水看成溶剂,其他物质为溶质; 如:将90mL的酒精与10mL的水相互混合而形成的溶液中,溶剂为水,溶质为酒精 (4)当物质溶解时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要判断准确溶质

如:将CO2气体通入水中后得到的溶液,溶剂是水,溶质应该为碳酸。 (5)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都是水溶液(四氯化碳、汽油、酒精等也是常见的溶剂)例1.写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溶剂 溶 液名称盐 酸 稀硫 酸 石灰水 白 磷 的 四 氯 化 碳 溶 液 硝酸 钾溶 液 医 用 酒 精 铁和 盐酸 反应 后的 溶液 碘 酒 溶质HC l H2S O4 Ca(OH )2 白 磷 KN O3 酒 精 FeCl 2 碘 溶剂H2 O H2O H2O 四 氯 化 H2O H2 O H2O 酒 精

碳 2.溶液、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 m (溶液)=m (溶质)+m (溶剂),即溶液的质量就有加和性; V (溶液)≠V (溶质)+V (溶剂),即溶液 中体积不具有加和性 3.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1)粗略的表达:浓溶液和稀溶液 (2)较为精确的表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100?+=?=溶剂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注意:(1)质量分数一般是呈小数,为比值,没有单位;(2)分子分母中单位应该相同;(3)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也有体积分数。 二.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大致包括以下四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教案(二)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案(二)Representation of solution composition teach ing plan (2)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案(二)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主要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在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本教案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 高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 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重点难点溶质的质量分数有关计算;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 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法。 教学用具仪器:烧杯、玻璃棒、药匙、天平、量筒。 药品:硝酸钾、水蔗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在相同质量的水中加入一匙糖或两 匙糖所形成的糖水的甜度不同,糖加的越多越甜,那么,从溶液 的有关知识分析糖、水及糖水各是什么量? [演示实验]用A、B两个烧杯各取50克水,烧杯A中加入5 克蔗糖,烧杯B中加入10克蔗糖,并用玻璃棒搅拌至蔗糖全部溶解。

[讨论]1、在上述两种溶液中,溶质、溶剂各是什么?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各为多少克? 2、两种溶液哪一种浓一些?哪一种稀一些?为什么 [引入]浓溶液与稀溶液只是说一定是的溶剂中溶质含量的多少,它不能准确的表明一定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多少,怎么才能确切的表明溶液的组成呢? 这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 [板书]溶液组成有几种表示方法,初中先学习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组成。 [板书]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定义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 [讨论]这两种食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板书]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 [投影]例题1、见课本 [讨论]例题1中的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各为多少克?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知识点总结新版粤教版

第二单元《空气、物质的构成》知识点 空气的成分 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选择红磷 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c、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d、结论:空气是混合物; 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 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 e、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氮气:惰性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 @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 三、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四、.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5H2O)都是纯净物 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一、空气污染源:工业、交通、生活污染源 二、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

(3)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废气除尘处理,煤炭综合利用,减少直接以煤为原料,开发新能源,植树种草等 (4)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温室效应(CO2、CH4等) 酸雨(NO2、SO2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构成物质的微粒 一、概述 微观的粒子有:原子、离子、分子、电子、质子等,它们都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可表示个数。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A、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 B、非金属单质、非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由分子构成。 C、化合物中既有金属元素又有非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 二、分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由原子构成。 例: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常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水、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改变,生成新的分子。】 B、分子的微观特性: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分子的质量很小。 三、原子: 1、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原子构成分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属汞、稀有气体等。 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变化,而原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构成新的物质,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第二章 空气、物质得构成 知识点梳理

第二章空气、物质得构成 1、空气中氧气含量得测定得实验 实验原理: 4P + 5O2 2P2O5 实验装置: 2、空气得成分与组成 3、对人体吸入得空气与呼出得气体得探究 混合物: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得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得石灰水、碘酒、矿泉水), 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

注意:氧气与臭氧混合而成得物质就是混合物,红磷与白磷混合也就是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得。 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O)都就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就是纯净物。 单质:有同种元素组成得纯净物。(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 化合物:有不同种元素组成得纯净物。(酸、碱、盐、氧化物) 氧化物:如果化合物仅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就是氧元素。 构成物质得微粒 微观得粒子有:原子、离子、分子、电子、质子等,它们都就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可表示个数。 分子、原子、离子都就是构成物质得粒子。 A、金属单质与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 B、非金属单质、非金属与非金属形成得化合物由分子构成。 C、化合物中既有金属元素又有非金属元素得离子化合物就是由离子构成。 分子就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得最小粒子。分子由原子构成。 A、分子就是构成物质得一种微粒,常见由分子构成得物质:水、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由分子构成得物质,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改变,生成新得分子。】 B、分子得微观特性:分子总就是在不断地运动着;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分子得质量很小。 原子就是构成物质得另一种微粒。原子构成分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属汞、稀有气体等。 2、原子得构成 原子得得构成:原子由核外带负电得电子与带正电得原子核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得质子与不带电得中子构成。

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1]

数的组成 数的组成: 1和1可以组成2 1和2可以组成3 1和3可以组成4 2和2可以组成4 1和4可以组成5 2和3可以组成5 1和5可以组成6 2和4可以组成6 3和3可以组成6 1和6可以组成7 2和5可以组成7 3和4可以组成7 1和7可以组成8 2和6可以组成8 3和5可以组成8 4和4可以组成8 1和8可以组成9 2和7可以组成9 3和6可以组成9 4和5可以组成9 数的组成 完成以下练习: 数的组成 1 1 2 1 2 3 1 3 4 1 4 5 1 5 6 1 6 7 1 7 8 1 8 9 2 2 4 2 3 5 2 4 6 2 5 7 2 6 8 2 7 9 3 3 6 3 4 7 3 5 8 3 6 9 4 4 8 4 5 9 3 2 1 1 5 3 3 1 6 2 7 2 3 5 2 2 5 4 4 3 1 3 4 5 2 4 8 1 6 2 4 1 3 2 2 7 4 5 3 3 4 4 3 3 8 1 6 1 4 1 3 6 2 5 4 2 2 6 6 3

完成以下练习: 数的组成 完成以下练习: 数的分解 数的分解: 2可以分成1和1 3可以分成1和2 4可以分成1和3 4可以分成2和2 5可以分成1和4 5可以分成2和3 6可以分成1和5 6可以分成2和4 6可以分成3和3 7可以分成1和6 7可以分成2和5 7可以分成3和4 8可以分成1和7 8可以分成2和6 8可以分成3和5 8可以分成4和4 9可以分成1和8 9可以分成2和7 9可以分成3和6 9可以分成4和5 3 5 1 2 5 8 3 7 2 5 2 6 3 9 2 4 4 8 4 9 1 5 5 6 2 7 1 5 2 3 4 7 3 6 7 9 5 6 3 7 4 8 3 9 8 9 1 7 1 4 3 8 5 7 2 6 2 9 6 7 4 2 1 5 5 8 3 7 2 8 3 5 1 1 5 3 1 4 6 9 2 7 1 6 3 8 4 1 2 6 5 4 2 6 4 7 3 6 4 4 7 2 1 8 3 4 5 8 4 7 5 8 2 4 6 9 3 6 5 4 2 1 1 3 1 2 4 1 3 4 2 2 5 1 4 5 2 3 6 1 5 6 2 4 6 3 3 7 1 6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4的分解和组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4的分解和组成》含反思 大班教案《4的分解和组成》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学习有顺序的分合一个数,引导幼儿归纳分合式中两边数列分别是递增、递减的关系,在实物操作的基础上,了解4的分解组合,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记录的习惯,并发展幼儿表达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4的分解和组成》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在实物操作的基础上,了解4的分解组合。 2.初步学习有顺序的分合一个数,引导幼儿归纳分合式中两边数列分别是递增、递减的关系。 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记录的习惯,并发展幼儿表达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让幼儿学习4的分解和组成。活动难点:引导幼儿归纳出分合式中两边数列的关系。 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4条小鱼,两个鱼缸,1、2、3数字卡片每人一份,数学练习册,画有分合号的纸条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复习3的分解和组成” 教师:“上次我们学习了3的组成和分解,一起来复习一下吧。” 导入,“我们来看这是数字几呢?”(3) 我们将数字3分解,可以有几种分法?(有两种) 分别是:(1和2、2和1)。小朋友真聪明,下面我们可以用3的分解来玩一个游戏,我说一个数字、请你也说一个数字,我和你们的数字合起来是“3”。如:“我说1”、幼儿答出“我说2”。 二、讲述问题情境,引起幼儿对数字的分解组合的兴趣。 小兔家里有两个鱼缸,小兔子买回来四条金鱼,要把四条鱼分开养在两个鱼缸里不过不知道怎么分了,想请小朋友们帮忙分一分。你们愿意吗?有几种分法? 三、解决问题,了解4的分解组合。 1、教师:“小兔有四条金鱼,想请小朋友把它们分到两个鱼缸里,可以怎么分呢?谁想来试一试?”“我要把它们记下来,不然过会儿我就忘了。” 2、教师:“教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份,请小朋友们都来分一分,分完以后做记录。”教师出示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操作并记录。 3、幼儿操作完后,请几个幼儿分别讲述自己是怎样分的,有几种分法。并把幼儿的分法记录在黑板上,教师有意识的选取两种分法,即按顺序分和无序分。 四、发现问题,学习有顺序的分合一个数。 1、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哪种分法好,容易看得清楚,记着方便,不容易漏掉,为什么?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复习提纲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实验 实验原理: 4P + 5O 2 点燃 2P 2O 5 实验装置: 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3、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5H2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单质:有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 化合物:有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酸、碱、盐、氧化物) 氧化物:如果化合物仅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构成物质的微粒 微观的粒子有:原子、离子、分子、电子、质子等,它们都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可表示个数。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A、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 B、非金属单质、非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由分子构成。 C、化合物中既有金属元素又有非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由原子构成。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常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水、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改变,生成新的分子。】 B、分子的微观特性: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分子的质量很小。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原子构成分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属汞、稀有气体等。

3、4的组成和分解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3、4的组成和分解 教育理念:应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3、4的组成,知道把3分成两份有2种份法,知道把4分成两份有3种份法。 2.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懂得交换两个部分数的位置合起来总数不变。 3.在游戏中学习3、4的组成,发展动手能力及观察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荷叶与蜻蜓的图片若干,黑板、糖果。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起幼儿兴趣。游戏:分蜻蜓。 2.初步探索3的组成。 (1)出示3只蜻蜓的图片请小朋友动动脑把它们分成两份、提问幼儿。(2)老师小结:3分成两份有2种分法,3可以分成1和2,2和,1和2;2和1合起来都是3、让幼儿指读加深映象。 3.初步探索4的组成。 (1)出示4片荷叶的图片请小朋友动动脑把它们分成两份 (2)让幼儿把荷叶分成两份你们会怎么分?有几种分法? (3)老师写出4 的分合式:4分成1和3,还有3和1这两组数都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它们的数字相同,但是它们的位置不同,只要知道了一种分法后,将两个部分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就是另一种分法,左边的数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多1,右边的数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少1,左右两边的数合起来都是4。

(4)老师小结:4分成两份有三种分法,4可以分成1和3,3和1,还有2和2,1和3,3和1,还有2和2它们合起来都是4。 4.幼儿操作练习,巩固游戏----"分糖果":3的组成3颗糖分成2份,4的组成4颗糖分成2份。 5.集体讲评幼儿操作练习,进一步巩固3、4的组成。 活动反思:教学不能只光教学当下的知识点,更要为以后的教学服务,好的方面是准备充分课堂氛围比较好幼儿积极性高,不足的方面是幼儿造作较少应让幼儿多动手多探索。

第2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第2章空气、物质的构成》测试卷一.选择题(共46小题) 1.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大约是4:1 B.氮气用于填充食品包装袋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 D.液氧可用作火箭发射时的助燃剂 2.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A.拉瓦锡B.达尔文 C.道尔顿D.牛顿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通常使用的物质是() A.硫B.木炭C.蜡烛D.红磷4.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B.空气中的氮气常用作保护气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常用作灭火剂 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相关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氧气易溶于水,使得鱼能在水中生存; ②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和食品仓库的保护气; 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 ④由于稀有气体有惰性,所以常用作保护气。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②④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物质的大量排放不违背该理念的是()A.工业废水B.二氧化硫C.固体粉尘D.氮气

7.打赢蓝天保卫战,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A.关停重污染企业B.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C.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D.露天焚烧作物秸秆 8.“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它是指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思考和推论。建立起对微小的原子、分子的认识。下列不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A.蔗糖溶解B.水的电解实验 C.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D.A烧杯中溶液变红 9.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闻酒知香”体现了()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隙D.分子可以再分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是由单原子构成的分子 B.只有单质与化合物才能形成混合物 C.一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D.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分子 11.下列粒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A.原子B.分子C.电子D.离子 12.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A.分子运动速率快,原子运动速率慢 B.分子大,原子小

空气物质的构成测试

空气物质的构成测试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测试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28分) 1.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2.虾条、薯片等易碎食品常充有一种廉价易得的气体,目的是防止食品变质,并可防止食品在运输过程中被压碎,该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3.电工使用的“电笔”内充有一种气体,通电后会发红光,用以帮助电工判断用电器是否通电。人们常把“电笔”内发红光的管称为() A.氧管 B.氮管 C.氖管 D.氦管 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凉茶 B.蒸馏水 C.苹果醋 D.可乐 5.空气污染给人类和大自然带来严重危害。下列措施中,对减少空气污染没有直接作用的是() A.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B.工厂的废气经净化处理后排放C.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D.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6.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7.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原子不运动 8.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给出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表示的是3个原子B.③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C.①③表示的是阳离子D.①②表示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9.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D.铝原子和铝离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第二章_空气、物质的构成_单元检测试卷(有答案解析)

2019年科粤版初三化学中考复习: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单元检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3 小题,每题 2 分,共计26分,) 1.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 拒报道,美国宇航局的专家发明了“月球制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使月球土壤发生化学反应制取氧气,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A.氧气 B.水 C.氧元素 D.空气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总是不断运动,原子不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原子没有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 下列关于空气各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 B.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可以将红磷换成铁丝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又被称为“惰性气体” 5. 下列事实与对应的解释相符合的是() A.空气能被压缩–分子体积可以变小 B.结冰的水不能流动以下,水分子不再运动 C.铵盐都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氨气–铵盐中含有 D.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6. 有人患咽喉炎或鼻炎,医生常用“冷冻法”治疗,其冷冻剂是下列物质中的() A.液态氧气 B.液态空气 C.液化石油气 D.液态氮气 7.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因为和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因为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发光、发热现象,所以有发光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因为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因为氧气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气体,所以固态氧气也呈无色 8. 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淡蓝色液体,此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A.氧分子的体积 B.氧分子的间隔 C.氧气的化学性质

空气物质的构成知识点梳理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考点一、空气的成分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实验 实验原理:4P + 5O2点燃 2P2O5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检验装置气密性 2.集气瓶内装入少量水,并作记号 3.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4.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变化情况 实验现象 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2.打开止水夹后,集气瓶内液面上升约1/5 3.实验结束后,将燃着的木条伸进到集气瓶中,火焰立即熄灭,说明集气瓶中不含氧气 实验说明 1.其反应物必须是易燃物,且反应没有气体生成 2.反应物必须足量,且容器的气密性良好 3.装置不能漏气;集气瓶中预先要加入少量的水;红磷点燃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 紧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4.进入瓶中水的体积一般小于瓶内空间的1/5,可能原因是:a.红磷的量不足,使瓶内氧气 未消耗尽;b.胶塞未塞紧,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瓶塞,使进入瓶内 水的体积减小;d有部分水留在导管中 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气体成分体积比% 性质用途 氮气78 化学性质稳定,在一般条件下不易与其他物质 反应电焊的保护气、食品袋中的防腐剂等 氧气21 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化学性质活泼供给呼吸,常做氧化剂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作保护气,充制霓虹灯,用于激 光技术,氦气密度小,用作填充 气球 二氧化碳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作温室气肥其他 3、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步骤现象结论 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瓶内充满无色气体空气和呼出的气体都是无颜色的 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分别加入等量澄清石灰水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无变化 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比 空气中大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有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浓度很小,

大班数学活动《4的分解与组成》

大班数学活动《4的分解与组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4的分解与组成》是学前教育大班的一节数学教学活动,主要让幼儿在活动过程知道4的分和法,以此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以及操作能力。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掌握4的组成,知道4的分合关系; 2、培养幼儿的分析、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三、活动重难点: 能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一个数多种分法,掌握4的组成。 四、活动准备: 小红花(每组4朵)、小兔子卡片和小猪卡片(每组各1个)、数字贴。 五、活动过程: 1、拍手活动复习 2、3的组成。 2、谈话导入。 刚才小朋友在拍手复习2、3的组成中表现的非常好,老师想表扬表扬小朋友,所以给每组小组都送了一份礼物,请小组长打开礼物袋,拿出礼物放在桌面上,让你们小组的小朋友看一看是什么。 3、分小组动手操作学习4的分法。 师:小朋友,你们都看到自己的礼物了吗?喜欢不喜欢老师送你们的礼物? 幼儿回答后,老师请小组长汇报他们组上的的礼物。组长汇报完后,老师提醒幼儿老师很公平,给每个小的礼物都是一样的。 师:你们桌上有几朵小红花?用数字几来表示?(老师贴出4) 师:各小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们是喜欢兔宝宝还是喜欢开爱的小猪?把这4朵小红花分给他们俩吧。 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分好的小组提醒他们小手不能再乱摸了。 让幼儿汇报他们组上的分法,教师在黑板上贴出相应的结果。对幼儿不同的分法给予鼓励和表扬。 4、教师总结4的分发有3种,然后教读两遍。 5、拍手巩固4的分法: 小朋友,我问你,4能分成几和几。 X老师,我答你,4能分成X和X…… 六、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用伸手指游戏来复习4的分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