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信息技术课程总复习

高一信息技术课程总复习
高一信息技术课程总复习

高一信息技术(必修)总复习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1信息及其特征

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描述:

信息论的奠基人香农从通信工程的角度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操纵论的奠基人维纳提出“信息确实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它是区不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我国专家学者认为信息是对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的表征,它能够消除认识

上的不确定性

从信息的发出方来看,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信号、消息、情报等内容,都能够称之为信息

信息的传播要素(P4)

信息来源、信息载体、传播途径、接收方式

信息的传播过程大致要通过信源,信道和信宿三个过程

信息的差不多特征(P5-P6)

通过大量的事例分析我们能够得到信息的一些重要特征

1、传递性

2、共享性

3、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4、价值相对性

5、时效性

6、真伪性

重点:结合课本第6页具体事例分析各体现了信息的那些特征。

1.2信息技术及其阻碍

信息技术及其进展(P7-P12)

1、什么是信息技术(P8)

目前信息技术(IT)要紧包括: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

计算机技术是信息处理的核心

微电子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更是计算机技术的基础和核心

2、信息技术的进展经历的五次历程:

第一次是语言的产生和使用

第二次是文字的发明和使用

文字的发明和使用使人类信息的存储和传递取得了重大的突破,首次超越了时刻和空间的局限

第三次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

使得知识能够大量生产、存储和流通,从而进一步扩大了信息交流的范围

第四次是电报、电话、电视及其它通讯技术的发明和使用,使信

息的传递

手段发生了历史性得变革

第五次是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

目前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掀起了新一轮得信息革命浪潮。

信息技术的进展趋势

多元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

信息技术的应用(课本P12),信息技术产生的积极阻碍和消极阻碍(课本P12-13)

电脑前如何爱护好视力(P14),

为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中学生应注意哪几点?(课本P14)

3、本章扼要回忆 P15

4、本章学习评价 P16

第二章 信息的猎取

一、猎取信息的一般过程

1、确定信息需求

猎取信息,首先要从分析问题开始,确定需要那些方面得信息以及最后希望达到如何样的目标

2、确定信息来源

3、采集信息(P19-20)

要紧方法:媒体、他人、事物本身(具体的方法示例)

采集原则:主动及时原则、真实性原则、准确性原则、全面系统性原则

采集工具: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录音设备、计算机等

4、保存信息 .DOC .PPT XLS

计算机中常用的信息存储格式(P22-P23)重点,文件名.扩展名abc.mp3 .wma .wav

二、猎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

1、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

直接访问网页、使用搜索引擎、查询在线数据库

2、搜索引擎的使用

搜索引擎的分类:目录类搜索引擎、全文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的技术(P27)

3、搜索引擎使用技巧

技巧:提炼搜索关键词、细化搜索条件、用好逻辑符号、强制搜索

逻辑符号与强制搜索:”与“、”或“、”非“、英文双引号(P27-P28)

常见的逻辑符号有“AND”、“OR”、“NOT”以及“+”、“—”、“&”(或)、“∧”(与)。合法下载网络中的文件

常见下载文件类型和下载工具的使用(P29)

二、信息的鉴不与评价

应当如何对获的信息的价值进行鉴不和评价呢?(P31-P33)

能够从:信息的来源、信息的价值取向、信息的时效性来进行

三、扼要回忆参考P37

四、本章学习评价P38

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一、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常见文本类型

日常文本信息、报刊类文本信息

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要点:

1)设置版面规格

2)确定文本正文主体样式

3)对需要强调的文本内容添加相应的显示效果,假如各级标题字的设定等

4)配合主题表达的需要,添加辅助图片、图案、背景等修饰,增强文本的表现力。

5)对多页文本添加页面提示信息

6)输出文本

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报刊一般制作过程

确定主题收集与选择素材设计版面制作作品评价修改报刊版面设计要点(P45):

1)确定版面尺寸大小和页边距1.5CM

2)确定主、次版面

3)确定版面的表现形式和风格

4)确定版面结构

报刊的版面结构

①报头;②报眉;③标题;④正文;⑤图片;⑥装饰图案。

制作作品的常用技术方法:

艺术字的使用、文本框的使用、图形对象的组合

二、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表格信息的加工和表达过程

明确任务建立表格分析数据形成报告

几种常用图表的用途及特点分析

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 SUM(求和函数),Average(求平均值)

三、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什么是多媒体?

一个典型的多媒体作品能够是文本、图像、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

任何几种信息的集成,多媒体作品的一个重要特性是交互性。

1、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差不多过程

常用多媒体制作软件有那些?

多媒体作品制作过程中有那些注意事项?

多媒体制作软件:PowerPoint、Photoshop、Firework、Flash、Ulead Cool3D、CoolEdit等

在多媒体作品中,声音、视频在PowerPoint中需要在幸运插件的支持下才能正常播放,他们是独立于多媒体作品之外的计算机文件。因此在PowerPoint中使用这些文件必须指明它在磁盘的存储路径。因此,当我们需要复制或公布该多媒体作品的时候,除了多媒体作品文件外,还要把其中所包含的声音、视频等文件一起复制或压缩成一个文件一起公布。

2、多媒体作品的制作流程

3、本章学习评价P72

材料分析:1、分析信息鉴不与评价的正确方法。

2、作为中学生将如何样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第四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下)

1、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差不多过程:

分析问设计算编写程调试运检测结

2、程序设计语言是人们编程时与计算机沟通的桥梁,是把算法转换为让计算机执行的程序来关心人们解决问题。构成程序的字符,通常总称为代码。

高中信息技术试题(有答案)

高中信息技术试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信息资源管理的是() A)使用blog管理个人日志B)通过阅读器浏览电子书籍 C)整理手机中的电话号码簿D)使用收藏夹管理喜爱的网站 2、高考成绩公布后,登录山东招生信息网,输入考生的考号、姓名通过身份验证即可查询分数。 该网站成绩信息的组织方式是()。 A)主题树B)文件C)数据库D)超媒体 3、对于自己邮箱常常收到大量的垃圾邮件,最好的办法是()。 A)不理它B)删除它C)安装防邮件病毒和过滤软件D)不使用这个邮箱 4、所谓“算法”就是()。 A)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B)能在计算机上解决的方法C)便于计算的方法D)能通过电脑进行计算的方法5、以下哪种软件不是程序设计语言()。 A)VB B)PowerPoint C)Java D)Pascal 6、人工智能的两个研究领域是()。 A)自动控制和网络化B)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C)模式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D)分类识别和语义分析 7、要让手疾人士使用计算机输入汉字,可以使用()。 A)语音输入系统B)手写笔C)OCR D)同步翻译 8、以下哪种不是信息发布方式()。 A)报刊B)新闻发布会C)公告栏D)软件下载 9、服务器的FTP是用来()服务的。 A)进行Web访问B)进行上传下载C)收发邮件D)进行网上论坛 10、要使重要的信息资源不被非法窃取,以下哪个措施是无效的。() A)设置使用权限B)设置口令密码C)对信息内容加密D)将文件属性改为隐藏 11.下列关于计算机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制的一种程序 (B)计算机病毒只感染扩展名为.exe的文件 (B)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磁盘、网络等媒介传播、扩散 (D)计算机病毒具有潜伏性、传染性和破坏性 12.最容易使计算机感染病毒的操作是()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完整版)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基本理念 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以进一 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过程中, 在通过交流与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能,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 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 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为契机,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力量,为高中学生提 供必备的软硬件条件和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营造良好的信息氛围;使学校学习与社会学习 相连续,使当前学习与未来发展相连续;既关注当前的学习,更重视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打 造终生学习的平台。 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充分考虑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强调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提倡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或拓 展,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关注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均 衡性,在达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鼓励因地制宜、特色发展。 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鼓励高中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并在此过程中分享思想、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强友谊,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 随着信息时代到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也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我是吉林省白城市的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九八年就开始教信息技术课。在我从教的这十年里,在不同年级的实际教学和与各年龄段学生的接触中,我越来越感到,小学信息技术课,要注重培养小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调动他们探索的积极性,掌握具有一般性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巧以及能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所以我认为其落脚点是重视德育,重视基础知识,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等基础学力的培养。 我们学校的机房经历了四次大的改造。我们最开始的机房是用软盘的DOS系统,DOS系统用了几年升级为无盘95的系统,无盘95淘汰后机房又升级为有硬盘的98操作系统。今年,学校又新进了一批计算机,淘汰了98,安装上了XP系统,又进行了网络的改造,这个学期学生终于可以在信息技术课上上网了。因为早期我们信息技术课没有教材,所以我们的教学内容也就跟着这几次的机房的升级改造而变化。最早的时候,我们上信息技术课只是单纯的教孩子熟悉键盘,练习打字。等到了有操作系统了,开始接触到了一些简单的练习软件,如JP1,CAI,WPS等。后来的98、XP系统后,接触到的软件就更多了。但在众多的软件中,小学生都应该学什么呢?小学信息技术课里应该收集哪些内容呢? 在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里提到:在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2、建立对计算

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4、能够在他人在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小学开展信息技术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计算机的兴趣,使学生知道计算机的一些基本常识,初步学全计算机的一些基本操作,如开、关机、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软磁盘及其驱动器等计算机主要组成部件的简单功能与使用,指法训练与汉字输入,计算机画图、唱歌,辅助教学软件和益智性游戏软件的使用等。小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以操作技能的训练和益智游戏为重点,计算机学科本身的教学内容和课时不易过多,而且要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趣味性,破除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里给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安排出了六个模块。 一、信息技术初步: (1)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如计算机、雷达、电视、电话等。(2)了解计算机各个部件的作用,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3)认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4)认识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责任。 二、操作系统简单介绍: (1)汉字输入。(2)掌握操作系统的简单使用。(3)学会对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基本操作。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版测试题信息技术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版)测试题 信息技术 一、选择题(1-7题为单项选择题,8-10为多项选择题) 1.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A.核心素养 B.求实创新 C.立德树人 D.健康体魄 2.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全面提升学生(),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的基础课程。 A.素质教育 B.核心素养 C.信息素养 D. 高尚情操 3.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是全面提升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强调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是每位高中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是学习的基础。 A. 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 B.选修课程 C. 选择性必修课程 D. 以上都不是 4.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学分为3学分,每个学分课时。 A.10 B.14 C.18 D.22 5.依据信息技术学科理论性、工具性和实践性并重的特征,设计活动情境,注重学生在中学习。 A.问题 B.课堂 C. 实践 D. 项目 6.下列不属于高中信息技术选择性必修课程的是。 A.数据与数据结构 B.数据管理与分析 C.信息系统与社会 D.网络基础 7.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模块1:“数据与计算”不包括 A. 数据与信息 B.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C. 数据处理与应用 D. 算法与程序实现 8.课程提供学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信息技术支持的中,体验知识的社

会性建构,培养信息意识,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提高信息社会参与的责任感与行为能力,从而成为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A. 沟通 B. 共享 C.合作 D.协商 9.课程结构遵循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和个性化学习需要,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 A.层次性 B.多样性 C.发展性 D.选择性 10.高中信息技术学业质量标准是命题的重要依据。 A.阶段性评价 B. 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C.常态化评价 D. 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 二、判断题 1.信息技术作为当今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网络强国的战略支撑。信息技术涵盖了获取、表示、传输、存储和加工信息在内的各种技术。() 2.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重塑了人们沟通交流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不断改变人们的思维与交往模式,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已经超越单纯的技术工具价值,为当代社会注入了新的思想与文化内涵。() 3.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是本学科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依据,学生学完必修课程后,可参加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4.在学习数组、链表以及线性表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基于真实问题的项目学习,经历建立数据模型、抽象数据、选择数据结构、算法实现、上机调试、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5.高中信息技术学业评价一般包括纸笔测试、上机测试等方式。纸笔测试和上机测试各有所长,适合不同的评价内容和目标,应分别进行并单独运用。 三、简答题 1.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2.请阐述你对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其内涵和表现的理解?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版)测试题参考答案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信息技术: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17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人民教育出版社 .北京.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信息技术作为当今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网络强国的战略支撑。信息技术涵盖了获取、表示、传输、存储和加工信息在内的各种技术。自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信息技术沿着以计算机为核心、到以互联网为核心、再到以数据为核心的发展脉络,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加快了全球范围内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推动了社会难息化、智能化的建设与发展,催生出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并存的信息社会,并逐步构建出智慧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重塑了人们沟通交流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不断改变人们的思维与交往模式,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已经超越单纯的技术工具价值,为当代社会注入了新的思想与文化内涵。提升中国公民的信息素养,增强个体在信息社会的适应力与创造力,对个人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变革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捑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的基础课程。课程围绕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精炼学科大概念,吸纳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内容;课程兼重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通过丰富多样的任务情境,鼓励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学习与实践;课程倡导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到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课程提供学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信息技术支持的沟通、共享、合作与协商中,体验知识的社会性建构,培养信息意识,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提高信息社会参与的责任感与行为能力,从而成为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二)基本理念 1.坚持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公民 课程标准面对网络和数字化工具不断普及的现实,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版测试题信息技术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版测试题信息技术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版)测试题 信息技术 一、选择题(1-7题为单项选择题,8-10为多项选择题) 1.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A.核心素养 B.求实创新 C.立德树人 D.健康体魄 2.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全面提升学生(),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的基础课程。 A.素质教育 B.核心素养 C.信息素养 D. 高尚情操 3.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是全面提升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强调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是每位高中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是学习的基础。 A. 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 B.选修课程 C. 选择性必修课程 D. 以上都不是 4.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学分为3学分,每个学分课时。 A.10 B.14 C.18 D.22 5. 依据信息技术学科理论性、工具性和实践性并重的特征,设计活动情境,注重学生在中学习。 A.问题 B.课堂 C. 实践 D. 项目 6. 下列不属于高中信息技术选择性必修课程的是。 A. 数据与数据结构 B. 数据管理与分析 C. 信息系统与社会 D. 网络基础

7.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模块1:“数据与计算”不包括 A. 数据与信息 B.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C. 数据处理与应用 D. 算法与程序实现 8. 课程提供学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信息技术支持的中,体验知识的社会性建构,培养信息意识,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提高信息社会参与的责任感与行为能力,从而成为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A. 沟通 B. 共享 C.合作 D.协商 9. 课程结构遵循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和个性化学习需要,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 A.层次性 B.多样性 C.发展性 D.选择性 10.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质量标准是命题的重要依据。 A.阶段性评价 B. 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C.常态化评价 D. 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 二、判断题 1.信息技术作为当今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网络强国的战略支撑。信息技术涵盖了获取、表示、传输、存储和加工信息在内的各种技术。() 2.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重塑了人们沟通交流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不断改变人们的思维与交往模式,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已经超越单纯的技术工具价值,为当代社会注入了新的思想与文化内涵。() 3. 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是本学科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依据,学生学完必修课程后,可参加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4. 在学习数组、链表以及线性表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基于真实问题的项目学习,经历建立数据模型、抽象数据、选择数据结构、算法实现、上机调试、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教学方法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教学方法 一、学科特点 根据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来分析,基于信息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有如下几方面: 1.发展性特点。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均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成就,开辟了许多新的领域,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这就使得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由于各地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配备及教师水平与学生的素质等条件差别较大,但不管条件差别有多大,我们都应该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角度出发,选取《信息技术课程》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作为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因为越是基础的东西越具有普适性和迁移性,也就越适应于中小学的素质教育。 2.综合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中小学其它学科比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比如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哲学、美学、文学……等等,这就是说,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本来就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所谓计算机学科性,它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从这一特点出发,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发展的状况,我们应该淡化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性”,强调它的综合性。特别是小学阶段,主要是用计算机,而不是学计算机,是以计算机为工具,与其它学科或活动整合在一起,其综合性非常强。 3.应用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体现这样一种的教学氛围: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既包括课内也包括课外)让学生亲自动手使用计算机,学生只有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才能学好计算机。 4.工具性特点。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是一般的工具,而是“人类通用的智力工具”,所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具有工具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严格执行“加强基础,淡化语言,注重应用,强化实践”的指导思想。 5.实验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离不开实验的学科。它的创立和发展都离不开计算机的操作。同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也必须突出实验性的特点。因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性质决定了它不能离开上机实验,上机实验操作直接关系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发展水平和教学水平。 6.趣味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趣味性,无论在哪个年级,无论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都应该重视挖掘和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趣味性,重视激发、培养和引导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现代化,教学方法、课堂结构高效化,教学手段多样化,学法指导经常化,能力培养始终化是新时期给我们计算机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常有如下几种: 1、愉快式教学法。众所周知,指法训练是一项机械、枯燥的教学内容,可作为一项“一朝学会终身受益”的基本技能,不学又不行,如何进行教学呢?创设一种愉快的环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练中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2、分解任务法。中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差,教师的授课时间一长,往往注意力就分散了。在备课时,将课程分解成若干个模块,每一个模块再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每次课讲解一个模块的一个知识点,马上动手进行训练,以增强趣味性,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例如:一节课先安排3分钟的英文指法训练,接着安排5分钟的艺术字的制作内容讲解,10分钟的制作艺术字的实践训练。再安排10分钟的创作比赛,5分钟的评一评,看谁学得好、做得对。最后的几分钟时间,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生动形象地讲解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设置几个小问题,留待下次课前抢答,对每一个知识点,每一次讲得虽少,但日子久了,积少成多,知识的聚集就越来越多。 3、任务驱动法。把教学内容设计在一个个实际任务中,教学过程变成教师带领学生在计算机上完成实际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新的知识。

(完整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二)基本理念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二)课程目标 三、课程结构 (一)设计依据 (二)结构 (三)学分与选课 四、课程内容 (一)必修课程 (二)选择性必修课程 (三)选修课程 五、学业质量 (一)学业质量内涵 (二)学业质量水平 (三)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 六、实施建议 (一)教学与评价建议 (二)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 附录 附录1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附录2项目教学案例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信息技术作为当今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网络强国的战略支撑。信息技术覆盖了获取、表示、传输、存储和加工信息在内的各种技术。自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信息技术沿着以计算机为核心、到以互联网为核心、再到以数据为核心的发展脉络,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加快了全球范围内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推动了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的建设与发展,催生出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并存的信息社会,并逐步构建出智慧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重塑了人们沟通交流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不断改变人们的思维与交往模式,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已经超越单纯的技术工具价值,为当代社会注入了新的思想与文化内涵。提升中国公民的信息素养,增强个体在信息社会的适应力与创造力,对个人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变革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旨在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的基础课程。课程圈绕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精炼学科大概念,吸纳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内容;课程兼重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通过丰富多样的任务情境,鼓励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学习与实践;课程倡导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到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课程提供学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信息技术支持的沟通、共享、合作与协商中,体验知识的社会性建构,增强信息意识,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提高信息社会参与的责任感与行为能力,从而成为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二)基本理念 1.坚持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课程标准面对网络和数字化工具不断普及的现实,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敏感度和适应性,帮助学生学会有效利用信息社会中的海量信息、丰富媒体和多样化技术工具,优化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课程标准引导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个人与社会关系、思考信息技术为人类社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履行个人在信息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成长为有效的技术使用者、创新的技术设计者和理性的技术反思者。 2.设计满足学生多元需求的课程结构,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课程结构遵循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和个性化学习需要,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层次性、多样性和选择性。课程的必修部分致力于构建我国高中阶段全体学生信息素养的共同基础,关注系统性、实践性和迁移性;选择性必修和选修部分致力于拓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程内容的广度、深度和问题情境的复杂度,为学科兴趣浓厚、学科专长明显的学生提供挑战性的学习机会。 3.选择体现时代性和基础性的课程内容,支撑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 课程内容紧扣数据、算法、信息系统和信息社会等学科大概念,结合信息技术变革的前沿知识与国际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感悟信息技术学科方法与学科思想;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在课程中嵌入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和情境;结合数据加工、问题解决和信息系统操作的真实过程,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增强他们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实现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 4.培养以学习为中心的教与学关系,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升信息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中信息技术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中信息技术 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所在单位和准考证号。 2.答题时,切记答案要填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都交给监考老师。 第Ⅰ卷:选择题(50分) 一、公共知识(2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已经成为教育改革追求的重要价值取向。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与“教育机会均等”相类似的朴素主张,他的“有教无类”的观点体现了() A.教育起点机会均等B.教育过程机会均等 C.教育条件机会均等D.教育结果机会均等 2.中小学校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培养人的教育目的的最基本途径是()A.德育工作B.教学工作C.课外活动D.学校管理 3.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学习方式有很多,其中,教师参与学校的案例教学活动属于() A.一种个体研修的学习方式B.一种群体研修的学习方式 C.一种网络研修的学习方式D.一种专业引领的研修方式 4.学校文化建设有多个落脚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这主要有利于落实课程三维目标中的() A.知识与技能目标B.方法与过程目标C.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D.课堂教学目标。5.在中小学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是() A.教育方针B.教材C.课程标准D.课程 6.某学校英语老师王老师辅导学生经验非常丰富,不少家长托人找王老师辅导孩子。王老师每周有5天晚上在家里辅导学生,而对学校安排的具体的教育教学任务经常借故推托,并且迟到缺课现象相当严重,教学计划不能如期完成,学生及家长的负面反响很大。学校对其进行了多次批评教育,仍然不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可给予王老师什么样的处理()。 A.批评教育B.严重警告处分C.经济处罚D.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7.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根据宪法,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下列描述与《未成年人保护法》不一致的是()A.保护未成年人,主要是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 B.教育与保护相结合是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C.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D.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8.小芳的父母均为大学毕业,从小受家庭的影响,很重视学习,初中期间,当她自己在看书学习时,旁边如果有人讲话,就特别反感。进入高中后,小芳成绩优秀,担任了班长,但同学们都认为她自以为是,什么工作都必须顺着她的思路和想法,一些同学很讨厌她,为此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析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析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曹红霞 2003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 其中《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部分,按计划,我省将于 2006年秋季开始实行新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即《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 术)》(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那么,新课标与现行的指导纲要(2000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相比有哪些不同呢?下面 我着重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教学评价三方面对二者作以比较。 关于课程目标,《指导纲要》将小学、初中、高中合在一起,列出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 的主要任务和各学段的教学目标: :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 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 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

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1.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社会的影响。 2.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学会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 3.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 4.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 5.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6.通过与他人协作,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编辑、综合、制作和传播信息及创造性地制作多媒体作品。 7.能够判断电子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8.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自觉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为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与信息有关的活动。 《课程标准》专门指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为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并沿着 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纬度,将信息素养进 一步分解和细化为11条,这11条从不同的方面对信息素养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诠释。 1.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常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解读汇总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解读 知识目标: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培养采集、加工以及发布信息等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情感目标:明确并接受参与未来信息社会特的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 能力目标:能够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通过评价信息、应用信息解决具体实际问题。 阶段教学目标理解为各学段各单元各课时的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制订阶段教学目标。总体目标中的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在各阶段有所侧重,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要贯穿本课程教学始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把握总体目标,又要实现具体目标,既要明确显性目标,又要重视隐性目标,既要达到终极 课程标准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 小学阶段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后)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带*号),基本模块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拓展模块是对学生的较高要求各区县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模块内容的基础上,适当选取拓展模块的内容。 课时安排: 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不少于68学时,建议102学时; 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 三、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 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

高中信息技术试题

高二信息技术(题卷) 2011.12 (第一、二题填涂到答题卡上,第三、四题写在答卷上。试卷科目请填涂数学)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题1.5分,共60分) 1.下列选项属于信息的是( ) A.电台 B.电视机 C.患者体温 D.计算机 2.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信息的传输需要载体 B.信息是可以共享的 C.信息是可以处理的 D.信息的价值不会改变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计算机输出设备的是( )。 A.显示器 B.键盘 C.音箱 D.打印机 4.下列关于计算机病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程序 B.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和破坏性 C.网络是病毒传播的途径之一 D.计算机病毒会传染到操作者身上 5.下列选项中,不是危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是( )。 A.安装了防火墙 B.人为的无意失误 C.人为的恶意攻击 D.网络软件的漏洞和缺陷 6.以下行为中,不违反使用计算机网络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的是( )。 A.利用计算机网络窃取他人信息资源 B.攻击他人的网络服务器 C.擅自删除他人计算机内重要数据 D.清除自己计算机中的病毒 7.在进行键盘操作时,正确的预备姿势是将左手的拇指和右手的拇指放在空格键上,左右两手食指分别放在( )键上。 A. S和L B. G和H C. F和J D. D和K 8.在Windows桌面上,创建了与某个应用程序关联的快捷方式,要运行该应用程序,可以用鼠标( )该快捷方式。 A.左键单击 B.右键单击 C.左键双击 D.右键双击 9.在Windows中,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汉字, 当出现如下图所示的界面时,不能输入“好”字的 操作是( )。 A.按空格键 B.按回车键 C.按“1”键 D. 按“2”键 10.下列选项中,不能退出处于激活状态的“写字 板”窗口的是( )。 A.单击标题栏右边的按钮 B.单击标题栏右边的按钮 C.选择“文件”菜单中的“退出”命令 D.按Alt十F4键 11.在Windows资源管理器左窗格中,通常以树状结构显示所有的文件夹,其中文件夹前的 表示( )。 A.可以折叠该文件夹 B.该文件夹中没有文件 C.可以展开该文件夹 D.该文件夹中没有子文件夹 12.在Windows资源管理器中,要选定一组连续排列的文件,可先选中第一个待选文件,再按下( )键不放,并同时选中最后一个待选文件。 A. Shift B. Alt C. Ctrl D. Tab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材(浙教版)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材(浙教版) 编写指导思想和教材特点 华东师范大学陶增乐 一、编写目的及编写指导思想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的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这门课程年轻而富有活力,但建设的时间还很短,教师和学生对如何教和学这门课程都缺乏经验,同时由于本课程的一些特点(如发展快、实践性强等),对教师的教和学都很具挑战性,提高教师素质的要求也显得更迫切。因此,编写高质量的教材和具有实际指导价值的教师用书是十分必要的。 编写本套教材的目的是: 1. 为全国高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提供基本的教学资源,同时也可探索高中学生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一般过程和规律。目前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人才的信息素养的培养,编写出能直接用于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信息技术课程教材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2. 为教师全面实施《标准》的基本理念提供具体的指导,保证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能得到正确的落实,便于教师科学、全面地把握本课程的内容体系和教学过程。 3. 作为师范大学长期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和研究的教师,我们将教材编写、实验区试验、课程评价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显然,做好当前的教材编写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我们为基础教育应作的贡献。 编写的指导思想: 1. 以《标准》为依据,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强化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特别重视培养未来公民的信息素养和创新精神。 2. 从高中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学科知识基础出发,结合他们已有的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关注信息技术与社会的联系和对推动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打下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基础。 3. 着力改变本课程现行教材内容以软件操作为主的倾向,强调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的奥秘,感受信息文化,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4. 教材以实践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法,如组织“讨论交流”、“实践体验”、“综合

高一信息技术试题

高一信息技术试题 说明: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共40题,每题0.5分,共20分) 1、“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这句话表达了信息的一个非常基本的特点是() A 载体依附性B价值性C时效性D共享性 2、雅虎提供的搜索引擎属于()搜索引擎 A全文检索类B目录索引类C元 3、计算机中的信息通常是以()的形式在存储器中保存的。 A字节B图片C文件 D 声音 4、下面属于下载软件的是() A Word B Netants C Excel D Flash 5、.在Excel 2000中,如要对表格内的一个连续区域的数据进行求和,使用的工具按钮:( ) A.B.C.D.∑ 6、有位同学从网上下载了一个图片,想放大加到自己的电子报中,结果发现图片放大后失真,那么他下载的图片属于() A点阵图像B向量图像C图表 7、Internet最初创建目的是用于() A政治 B、经济 C、军事 D、教育 8、在电子邮件地址中符号@后面部分是() A、IP地址 B、主机域名 C、用户名 D、本地计算机名 9、下列关于计算机软件版权的叙述,不正确的() A、计算机软件是享有著作权的作品 B、软件盗版是一种违法行为 C、未经软件著作人的同意,复制其软件的行为是侵权行为 D、盗版软件可以进行商业性销售 10、人们可以在()上浏览丰富的网页信息。 A、E-Mail B、Telnet C、FTP D、WWW 11、下列设备属于计算机的输出设备的是()。 A、显示器 B、键盘 C、扫描仪 D、数码相机 12、软盘加上写保护后,对它可以进行的操作是()。 A、只能读盘不能写盘 B、不能读不能写 C、只能写不能读 D、既能读又能写 13、在计算机软件系统中,下列软件不属于应用软件的是()。 A、VB B、Excel 2000 C、PowerPoint 2000 D、Windows98 14、下面不属于操作系统的是()。 A、DOS B、UNIX C、WORD D、LINUX 15、我们要在万维网上找到自己想查找的东西,应学会()。 A、搜索引擎 B、下载文件 C、超链接 D、E——mail 16、在以下四种存储设备中信息只能读出而不能写入的是()。 A、硬盘 B、RAM C、CD-ROM D、软盘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知识点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组成。课程结构如下表: 必修:模块1:数据与计算; 模块2:信息系统与社会; 选择性必修: 模块1:数据与数据结构; 模块2:网络基础; 模块3:数据管理与分析; 模块4:人工智能初步; 模块5:三维设计与创意; 模块6:开源硬件项目设计; 选修:模块1:算法初步; 模块2:移动应用设计; 二、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旨在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的基础课程。课程围绕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精炼学科大概念,吸纳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内容;课程兼重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通过丰富多样的任务情境,鼓励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学习与实践;课程倡导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到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课程提供学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信息技术支持的沟通、共享、合作与协商中,体验知识的社会性建构,增强信息意识,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提高信息社会参与的责任感与行为能力,从而成为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三、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坚持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2.设置满足学生多元需求的课程结构,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选择体现时代性和基础性的课程内容,支撑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 4.培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关系,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升信息素养。 5.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推动数字化时代的学习创新。 四、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素组成。 五:课程目标: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全面提升全体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 六、教学评价原则: 1.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 2.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评价应公平公正,注重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4.评价应科学合理,提高评价的信度和效度。 七、教学评价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价过程) 1.确定评价目标与内容 2.确定评价方式和评价的具体指标

高一信息技术试卷

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信息技术试卷 考试须知: 1.考试答案用2B铅笔填涂于答题卡上,若做在试卷中视为无效。 2.考试可用计算器。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 Photoshop部分 1.小挺同学运用Photoshop制作了一张自己的艺术照片,照片还没有加工完毕,准备下次 接着做。他最好将照片的格式保存为()。 (A)JPEG (B)PSD (C)GIF (D)BMP 2.某Photoshop文件打开后的图层面板如图所示: 则此文件包含的图层数为()。 (A)9 (B)4 (C)3 (D)2 3.小明用Photoshop制作作品过程中图层面板如下图所示,设置了图层样式的图层名称是 ()。 (A)效果(B)背景(C)2010 (D)海阔凭鱼

4.如下图所示,编辑图A得到图B,采用的操作是()。 (A)缩放(B)旋转(C)裁剪(D)调节亮度/对比度5.如下图所示,编辑图A得到图B,采用的操作是()。 (A)缩放(B)旋转(C)裁剪(D)调节亮度/对比度6.小敏用Photoshop软件制作作品的图层窗口如图所示: 发现作品中“手”图层内容未显示,其原因是()。 (A)“手”图层被隐藏 (B)“手”图层被“背景”图层挡住 (C)“手”图层被锁定 (D)“手”图层未添加图层样式

7.在Photoshop中,要将图中的米老鼠(不带背景色)选中,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 (A)裁切工具(B)切片工具(C)矩形选框工具(D)磁性套索工具8.在Photoshop软件中,将魔棒工具的“容差”值由5扩大到30,取消选区后,再使用该 工具单击同一个位置M(如图所示),获得的选区将()。 M (A)缩小(B)扩大(C)不变(D)无法确定 9.小张在制作一个Photoshop作品时图层面板如下图所示,发现“文字图层”中的文字内容 不能显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A)"文字图层"未被选定(B)"文字图层"被隐藏 (C)"文字图层"被锁定(D)"文字图层"被"图层1"挡住 10.在Photoshop软件中,对“ps.psd”文件进行下列操作,可能导致该图像文件图层数量 增加的是()。 (A)将“ps.psd”文件另存为“ps副本.jpg” (B)对“ps.psd”文件中某个图层设置滤镜效果 (C)对“ps.psd”文件中某个图层设置图层样式 (D)利用移动工具将“hua.jpg”文件中的图像拖曳到“ps.psd”文件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