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课 谈地理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课 谈地理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课 谈地理教案

课题:第一课谈地理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树立兴趣

过程与方法根据引入大量的地理资料,启发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储备充分发掘已有知识储备经验,建立系统的学科认识体系。进行分类学习的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地理学习,进步培养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是第一节课的难点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便签书写纸条;小奖品若干(随机而定)

四、教学过程

地理——内容;意义;方法

1 观察,发现

2 图表运用

3 实践

4 开放课堂

六、教学反思

开学的第一课,非常关键,培养地理兴趣,清晰了解地理学什么为什么学地理和怎样学地理,为自己未来选择分科,选择专业打基础。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球体。 2、运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说明地球是球形:(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2)月食现象。 3、经纬线特点。 纬线经线 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指示方向:南北方向。 长度:长度不一,赤道最长。长度:所有经线长度相等。形状:除极点外,纬线圈都是圆。形状:所有经线都是半圆。

纬度经度 起止度数0度(0度纬线叫赤道)—90 度N/S 0度(0度经线叫本初子午线)—180 度 代号北纬—N,南纬—S东经—E,西经—W 如何区分区分南、北纬(两种方法):1、 赤道(0度纬线)以北为北纬N, 赤道以南为南纬S;2、纬 度向北递增为北纬N,纬度向南 递增为南纬S。 区分东、西经(两种方法):1、本 初子午线(0度经线)以东为东经E, 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W;2、经 度向东递增为东经E,经度向西递增 为西经E。 半球划分赤道分南、北半球20度W和160度E分东、西半球 4、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180°。主要的纬线:赤道、北极点90°N、南极点90°S. 5、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160°E.

6、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 7、利用经纬网定位。 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7页,第5题。要会判断A、B两点的经纬度。 8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 地球绕什公运动方向运动周期地理现象

运动转面对赤道面对北极面对南极 自转地轴自西向东逆时针顺时针一天1、昼夜更替 2、时差3、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2、地球的公转 地球运动绕什么转运动方向运动周期地理现象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四季的变化 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 日期 3.21 6.229.2312.22 太阳直射点位置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五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五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1 【教材说明】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后两个标题内容。本节内容是:体会聚落差异源自环境差异,认识聚落与环境的关系;了解聚落的发展表现,在变化中发现问题――传统聚落在消失,在探讨传统聚落价值中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应该以体验领悟、分析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体验人地关系的和谐与发展,顺应学生心理发展趋势,深入浅出地突破学生学习的畏难心理,了解地理知识的现实和应用价值,在思想上获得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产生无限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创造力。为其合作学习、多元化学习、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2)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理解聚落是环境的产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 (2)通过理解体会传统聚落的内涵与价值,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聚落与环境的相互适应,进一步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体会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和思想实践上的智慧高度,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乐于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乐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 聚落对环境的适应表现,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 【教学难点】 聚落对环境的适应表现。 【教学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运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问题引 导法、交流合作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推陈出新,创设情境 展示课件中不同聚落的图片,启发学生分析:分出乡村还是城市,人们从事什么 样的劳动生产活动,师生互动得出聚落的本质差异在于劳动生产方式。 转承:劳动生产方式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适应环境,谋求生存与发展的 手段,所以必须立足于环境。因而,聚落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课件演示) 二、水到渠成,新知分布 1.聚落与环境 师:探究事物间的关系必须弄清两个方面:(1)弄清两者之间的作用与影响。(2) 理解相互适应表现。 师生共同分析归纳教材中影响聚落分布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设计意图:学生可以根据书上的图,还可以联系生活,活跃了思维并勇于探索发 现和推断,使他们在参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自信,能更好地投入到学 习当中去。 师:聚落是环境的产物。(学生认同后继续)是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 不仅具有鲜明的环境特征,还深刻地体现了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智慧和改造水平。 展示课件中东南_带雨林区的民居,西_带沙漠区的民居,学生讨论。 转承:民居建筑适应于环境,更适用于生活,它体现了环境更体现了人类的智慧。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聚落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可以说:传统聚落记录人类智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航海家________带领的船队环球航行证实地球的形状是_____________ 2、确证地球是不规则球体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3、地球的大小 表面积: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按比例制作的地球模型叫________。 2、地球仪上用不同的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地理事物。 3、地球的最北点叫______,对着_______方向,最南点叫______。 4、左图中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5、地轴的倾斜度是________。 三、纬线和纬度 1、左图中字母表示方向 2、最大的纬线圈是_____,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_。 3、低纬度范围__________,中纬度范围_________,高纬度范围_______。 4、纬线的形状是_____。纬线指示_____方向。 四、经线和经度 1、经线又叫______ ,0°经线又叫___________。经线指示_____方向。 2、经线的形状是______。 3、半球判断:西经0°到20°_______ 20°到180°________ 东经0°到160°________ 160°到180°_________ 4、半球范围:东半球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西半球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5、东西半球的分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五、利用经纬网定位 1、经线和纬线交织形成________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二、两分两至 3、两分两至与南半球昼夜长短和季节 三、五带的划分 1、地球表面的五带是根据各地获得________的多 少划分的。 2、看左图: (1)两种方法表示图中的纬线。 (2)写出图中的五带。 3、五带中四季变化最明显的是______和______。 4、我国大部分地区在五带中的_________。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一、学会阅读地图 1、地图的语言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例尺=__________ :___________ 3、比例尺的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1:50 000 000表达的意思: 5、常见的图例: 5、地图方向的判断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二、选择适用的地图: 1、进入公园后可选择导游图,外出可选择交通图,了解国际事件可选择世界和国家政区图。 2、相同图幅的地图,(1)比例尺小的地图表示范围_____,内容较____。 (2)比例尺大的地图表示范围_____。内容较____。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一、等高线地形图: 1、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_______。 2、连线等高线密坡度缓 等高线稀坡度陡 3、左图中填出山体的不同部位名称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1、陆地表面的地形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类型。 2、_________:海拔500m以上,面积大,边缘陡峻,内部较平坦 _________:海拔500m以上,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_________:海拔500米以下,地势起伏大 _________:海拔低于200m,地面平坦、起伏小

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

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

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 【篇一: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 1、使用教材是经教育部2012年审定通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 2、七年级109班共有学生人。 二、教学目标 2、能初步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形成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 3、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4、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三、教学内容分析: 本册地理教学内容,是新版教材,与老版教材相比,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侧重基 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旨在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共五大章内容,其中第二章、第四章是重难点,第三、五章是难点。 四、教学对象分析: 本期所教学生,均系一年级学生,对地理知识有所了解,但不是很全面,对一系列地理概念都非常陌生,故教学中应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兴趣,并在教学中将知识地理与生活地理相结合,使学生产生学习地理的强烈愿望,以促进地理教学。 五、教学时间安排: 本册教材共17节内容,具体课时安排如下: 第一章:3课时第二章:6课时第三章:5课时 第四章:8课时第五章:3课时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理知识就存在、应用于我们的生产、生活之中,明白学习地理的意义。 2、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还存在许许多多未解的地理之谜。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重点和疑点 三、师生探究、共同理解课文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课本1——10页) 1、地球的形状:球体。 2、生活中说明地球是球形的自然现象:(1)海边看船。 (2)月食现象等 3、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数据: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最大周长是约4万千米; 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4、经纬线特点: 归线(23.5°S)、北极点(90°N)、南极点(90°S) 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8、利用经纬网定位。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运动形式分自转和公转)(课本11——15页) 地球运动旋转 中心 运动方向运动周期地理现象面对赤道面对北极面对南极 自转地轴自西向东逆时针顺时针 一天 1、昼夜更替 2、时间的差异 3、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记忆口诀:“北逆南顺” 地球运 动中 心 运动方 向 周期地理现象 公转太 阳 自西向 东 一年 1、四季的变化 2、五带的划分(划分依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 3、昼夜长短的变化 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夏季最高、影子最短;冬季最低、 影子最长) 以北半球为例。二分二至点的日期、太阳直射点和昼夜长短情况: 二分二至点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日期 3.21前后 6.22前后9.23前后12.22前后 太阳直射点位 置 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北半球昼夜长 短 昼夜平分昼最长夜最短昼夜平分昼短夜长 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 季 6、7、8月为夏 季 9、10、11月为秋 季 12、1、2月为冬季 2、地球上的五带 划分依据:根据不同纬度地带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5个热量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的地区:热带——即南北回归线之间(23.5 O N--23.5 O S);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寒带(北寒带和南寒带)——即南极圈(66.5 O S)以南、北极圈(66.5N O)以北四季分明的地区:温带(北温带和南温带)——即回归线和极圈之间 N S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地理教案可以作为学校评价地理教师教学的标准之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希望你们喜欢。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范文世界的气候 一、背景与意义分析 本节课是前两节气温和降水知识的概括综合,也是前两节知识的延伸与深化,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探究意识,加强环境教育。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积累与疏导:了解气候的概念并能区别气候和天气,世界上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认知率达100%。 2、技能掌握与指导:说出影响气候的因素,学会收集有关气候的数据,运用图片、地图、填表、观察、比较、归纳总结、探究的方法获取知识。利用率达100%。 3、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观察图片地图中发现问题,共同探讨,学会与老师合作、学生合作,能举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互动率达100%。 4、情意修炼与开导:如何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以及对气候灾害预防和减灾。讨论活跃热烈又有序,提出问题、探究意识积极性高。

投入率达95%。 5、观念确认与引导:认识气候在自然地理中和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加强环境意识的教育。认同率100%。 (教学目标的分立表述,有利于教者全面考虑本课教学的思路,有利于课堂教学评估,但是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各教学目标之间是协同和合为一体的。)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 对气候影响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不容易准确分析各类型的气候特征及分布。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探究活动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录像:看几幅不同气候的景观图片 2、教师: ⑴同学们是否去过或看到过这些地方?你能从画面上感悟到是什么气候? ⑵同学们通过观察,你们对气候是如何理解的? ⑶谁能描述我们南通的气候特点吗? ⑷谁能知道气候与天气有什么不同? (通过生动形象的画片,让学生感悟到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出问题,学生相互讨论交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才能形成教学问题场。) 探究活动二:合作学习,分析图表。

七年级地理第一课地理教案

第一课 与同学们谈地理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2、知道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 3、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 4、初步学会举例说明学习地理的意义; 5、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挑战心理、冒险心理和坚韧性、求异性等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 【教学重点】 1)为什么要学习地理?从学生日常生活和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入手,让学生“想一想”。让学生从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出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继而诱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怎样学好地理?首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初步了解每一章的重要内容.学好地理的方法是“三多”,即多动脑筋想一想;多阅读运用地理图表;多参加地理课外活动,如阅读地理书籍,看电视、读报刊中的地理新闻,在现实生活中汲取地理知识和营养.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怎样处理好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是本节课的难点.突破此难点,结合当时国内外新闻地理内容,通过教师举例说明。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PPT课件,学生自由发言,并且讨论。 【教学过程】 一、做自我介绍 二、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 三、新课学习阶段: 1、学生自由发言,然后讨论,拿到地理书,会想到什么? 请同学们回忆小学已学过的自然知识,每个同学举一个例子,说说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中有哪些属于地理知识内容。 多动脑筋想一想,想什么? 2给同学讲解世界未解之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3讲解身边的地理知识。 4、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综合地分析地理。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总结、扩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最后思考归纳,为学好地理,应做好哪些准备?课前准备:除学习用具、教材外,还需要准备地图册,填充图册。课外准备:注意收集国内外,家乡的有关地理信息材料。 五、板书设计 一、生活离不开地理 二、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综合地分析地理。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综合测试题(A)(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 B.纬度越低,纬线越长 C.经线和纬线都长度相等 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2.地球仪上,0°纬线和0°经线相比() A.两者等长 B.0°纬线稍长 C.0°经线稍长 D.0°经线约为0°纬线的一半长 3.在地球表面,纬度30°、经度110°的地方一共有 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 4.实际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 A.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 B.0°和180°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 C.西经20°和东经160°所组成的经线圈 D.东经20°和西经160°所组成的经线圈 5.一艘科学考察船计划9月份从A点(20°N、20°E)出发,到达与A点纬度相同,经线正好相对的B点进行科学考察() A.160°W B.20°W C.160°E D.20°E 6.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南有极昼极夜现象,以北为温带地区,这一点地理坐标应是() A.23.5°N,180°B.66.5°N,180° C.66.5°S ,20°W D.66.5°S,160°E 7.下图中P点位置,同时符合①东半球;②北半球;③热带三个条件的是()

8.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是个球体 B.地球不停地自转 C.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 D.地球总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 9.某地位于东经170°,南纬20°,有关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位于东半球 B.该地处于北半球 C.该地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D.该地属于五带中的南温带 10.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下列说法中可信的是() A.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此时已是冬季 B.我国的河流都已经结冰 C.南极有极昼现象 D.哈尔滨比广州的白昼短 11.下列节日中,当地昼夜悬殊最大的是 () A.三月八日妇女节 B.五月一日国际劳动节 C.七月一日党的生日 D.九月十日教师节 12.判读比例尺大小的正确方法是() A.比例尺是个分数,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大 B.图上表示的内容愈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就愈大 C.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愈小,选用的比例尺就愈小 D.1/50 000的比例尺比的比例尺小

人教版初一地理上册教案全册

与同学们谈地理 知识教学点: 1、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2、知道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 3、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 能力训练点: 1、初步学会举例说明学习地理的意义; 2、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挑战心理、冒险心理和坚韧性、求异性等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 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是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 2、通过为什么要学地理,帮助学生树立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保护“人类家园”——地球而学习的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为什么要学习地理?从学生日常生活和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入手,让学生“想一想”。让学生从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出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继而诱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怎样学好地理?首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初步了解每一章的重要内容。学好地理的方法是“三多”,即多动脑筋想一想;多阅读运用地理图表;多参加地理课外活动,如阅读地理书籍,看电视、读报刊中的地理新闻,在现实生活中汲取地理知识和营养。 2、难点:让学生理解怎样处理好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是本节课的难点。突破此难点,结合当时国内外新闻地理内容,通过教师举例说明。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教学方法:学生自由发言,并且讨论。学生学法: 1、学生结合小学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学生阅读教材第二页中的彩图,思考他们是否与地理有关? 3、讨论要学好地理,在课外和课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学好地理的目的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做自我介绍 二、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 三、新课学习阶段: 1、学生自由发言,然后讨论,拿到地理书,会想到什么? 请同学们回忆小学已学过的自然知识,每个同学举一个例子,说说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中有哪些属于地理知识内容。 2、学生自学教材第二页彩图,说说与地理的关系。 多动脑筋想一想,想什么? 3、教师根据学校环境的实际情况,结合当时国内外和实际的地理知识,列举国内外和家乡中诸如大气污染、水污染、资源被破坏、垃圾的处理、人口增长过速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知识点大全

1. 地球 ①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 球体。 ②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卩3_图1.2 ) 2. 纬线与经线的特点 (卩5_图1.7) 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纬,用“ N”来表示;以南为南纬,用“ S ”来表示。 (判读方式:相邻度数向南增大则为南纬;相邻度数 向北增大,则为北纬)(P6—图1.1) 4. 经度的划分: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以东为东经,用“ E ”来表示;以西为西 经,用“ W 来 表示。 (判断方式:相邻经度数向东增大,则为东经;相邻经度数 1.10) 5. 特殊经线:(P6- 7_图1.10和1.13) 运动类 型 方向 周期 产生的现象 地球自 转 自西向 东 一天 昼夜交替现象,时间差 异 地球公 转 自西向 东 -——-^ 年 季节变化、昼夜长短 变化 五带划分: (图) ①划分依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 本初子午线( 180度经线: 经的界线。 20° W 160° 0°经线): 以东为西经, 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 以西为东经。 本初子午线(0°经线)和"180°;经线是 无H 光育射 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范 围:20° W 向西到160° E ) 6.特殊的纬线 冇阳光亘射 E 光直 射 以西是西半球; 160°E 以 E 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 W 以东是东半球, 东半球的经度范围:20° W 向东到_ 160° E ;西半球的经度 (P6_图 1.11; P12_ 图 1.12 ) 赤道(0°: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纬, 五带的分界线:23.5 ° N 、23.5 ° S 66.5 ° N 、66.5 ° S; 纬线低、中、高纬的分界线 :0 ° 30° 60° 90°极点:90 ° 以北是北纬。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形状 长度 指示的方向 纬线 圆圈 不相等,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东西方向 经线 半圆 长度都相等 南北方向 向西增大,则为西经)(卩6_图 3.纬度的划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测试卷

第一章测试卷 (6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认识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①天圆地方②麦哲伦环球航行③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④地球卫星照片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④②③① 2.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因为() A.太阳和星星绕着地球转 B.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 C.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太阳转 D.地球自西向东绕着星星转 3.(鸡西最新中考题)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0°、 180°B.20°W、 160°E C.20°W、 180°D.0°、 160°E (莆田最新中考题)2012年5月28日,河北唐山发生4.8级地震(震中:118.5°E,39.7°N)。图1是局部经纬网图, 读图回答4—6题。 4.图中四地离震中最近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5.图中四地有太阳光线直射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6.图中四地位于东半球、南半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7.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A.50°W、80°N B.45°E、60°S C.120°E、1°N D.120°W、80°S 8.下列有关经纬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经纬网在地球表面实际存在 B.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C.利用经纬网可以辨别方向 D.经纬网在军事、航空和旅行等方面都十分有用 9.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8844米,中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8693米 B.9003米 C.8690米 D.8999米 10.(鸡东最新中考题)黑龙江省白昼时间最短的一天是()A.春分日B.秋分日C.夏至日 D.冬至日 11.一幅残破的地图,比例尺已失去,但知地面上A、B两地相距120千米,图上两地相距为12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为() A.1:10000 B.1/100000 C.1:10000000 D.1/1000000 12.2013年放暑假时,家住河南的小明打算到桂林旅游,那么他应该 选择( )

热门-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

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2.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3.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教学重点】 1.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及主要领域。 2.联合国的宗旨和组成。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法、辩论法 【教学准备】 1.课前将学生分成四组,分别代表联合国安理会、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官员,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代表。由学生推选一们联合国秘书长和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 2.学生预习教材并搜集世界最近时期有关经贸磨擦方面和地区冲突方面的信息资料以及中国争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资料。(教师可具体指定内容,以免学生盲目搜集)按扮演角色各级别整理好资料,并理好发言稿,推选代表发言。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师生活动 教师(直接引入新课):这节课请同学们自己组织召开两个国际会议,讨论国际间的合作问题(同时板书:国际合作),主要是讨论解决巴以冲突问题的中国的入世问题。教师作为安南和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的秘书参加这两次会议。会议前,我将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情况向同学们作一下简介,以备大家对讨论中国入世问题的理解:世贸组织是……下面先请同学们推选的“安南秘书长”先生主持会议。 学生“安南”按会议程序主持会议(教师坐在该生旁边指点会议如何进行)。 (一)“安南”宣布大会开幕,并发表讲话:我宣布此次大会现在开幕,女士们、先生们,世界需要和平,需要共同发展。现在世界……,巴以冲突不断升级,引起了世界各国的不安和普遍关注,我现将巴以冲突问题提交大会审议,请大家讨论研究解决。 (二)巴以双方及安理会会员国代表讨论,然后代表发言。(教师应提示各方代表:要从自己扮演的角色的角度讨论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得出各自的观点和解决措施。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应表明以军撤不撤军,如何撤军?巴方要求以方应怎样做,提请大会裁决。)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 与同学们谈地理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说出一些生活中的地理事物与现象,初步学会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一些事 实。 2、知道学习地理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初步认识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初步形成地理表象; 2、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 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初步树立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 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3、关心家乡的环境和发展,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以及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 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二、【教学重点】 1、生活与地理 2、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学习地理的方法、学习地理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环境意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人文精神、爱国主义情感和国际合作价值观。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 谈话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六、【教学过程】 [导人新课] 老师: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学习一门课程,他可以使我们成为像诸葛亮那样,上知天文,下知——? 学生:地理!

老师:对,地理!教师:同学们,在第一节地理课上,你们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呢? 学生说,并可以提问,教师对学生所提问题进行简单讲评 教师:地理学科所学的内容很多,也很有趣,涉及到我们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学好地理是十分有用的。那么地理具体学些什么内容呢? 学生:读P1课文和卡片:1、说一说地理学习哪些内容; 2、尝试在空白卡片中填上地理的其它内容; 3、将这些内容按自然和人文进行分析。 教师:1、地理所学内容几乎涵盖了我们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2、用地理知识和方法指导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是十分有用的。 总结:生活离不开地理。(板书) 学生:读P2四幅图,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并讨论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指导意义。 教师:人类生产和生活必须因地制宜。 学生:阅读教科书中“风沙掩埋了古文明”和“听老家的姑姑说……”两段资料,围绕下述内容谈感想: 1、造成巴比伦文明消失的原因有哪些? 2、山区种植粮食和果树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3、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列举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违反自然规律和因地制宜原则, 遭到大自然报复的反面事例。 教师:小结学生的回答,归纳为板书:1、尊重自然规律。2、因地制宜。 学生:阅读教科书P4“综合分析问题”、“可持续发展观念”两段课文,结合上面所列举事例,说一说: 1、形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因素有哪些? 2、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特点? 3、怎样利用自然环境和资源? 教师:1、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的讲评; 2、小结:(1)形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必须用综合的观点学习地理; (2)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学习地理;(3) 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再生是有条件的,要求我们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学习地理。 板书:综合地分析问题,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总结全课:综上所述,地理是一门十分有用、有趣的科学。学好她对每一位同学终生有用。 七、【板书设计】 与同学们谈地理 一、生活离不开地理 二、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套)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序言 【教材分析】 俗语云:“万事开头难”,地理学科作为自然和人文交叉学科,在初中和高中的课程中扮演着一个相对“尴尬”的角色:初中不受重视,因为中考不考;高中则因为初中基础不好,成为高考薄弱学科,也受尽歧视。作为一线老师,我们无法更改考试制度,学科特色还许我们去体现,唯一的办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你,使其把学习地理当乐趣!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明白地理学科研究的内容和基本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谈话式 【教学过程】 课前营造气氛:播放《蓝猫淘气3000问》部分片段。 上课铃响:屏幕出现欢迎画面:欢迎同学们进入地理知识殿堂!(营造友好氛围) 地理学科是学什么的呢?《蓝猫淘气3000问》主题歌的歌词给我们做了一定方面的回答!大家应该很熟悉了,下面我们带着问题再一次去听听:根据你的了解判断,歌词中哪些属于地理学科研究的问题?可以解决的问题?师生互动,根据具体情况对话,让学生窥地理科学殿堂一角,激发学生求知欲! 解决关于学习地理的几个问题: 地理学科学什么? 一、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地理 用屏幕显示问题和课本图片,给学生分析的机会,让他们树立信心。 问:右边的图片,说明了一个地方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特长.你能分析它的地理原因吗? ●在沙特阿拉伯,一些旅店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 ●日本人爱吃鱼,市场上的海产品琳琅满目。 ●国际中长跑中,来自东非高原上的选手常能取得好成绩。 ●这些漂亮的服装大多出自我国江浙一带。 学生的分析有合理的、也可能有不合理的部分,教师该肯定的要肯定,即使说错了,也要巧妙地利用别的学生给以纠正,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不用吝惜赞美之词,至于答案,老师不必说出来,反是留给学生,留个悬念。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注意身边的地理知识、动态的地理知识、发展中的地理知识。 2、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 3、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释、解决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4、使学生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认识到地理知识就在大家身边,学习地理知识,能增强自己的生活和生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地理问题,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难点:让学生了解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风土人情的关系。 教学方法: 以学案为载体,实行小组教学形式,实施零距离课堂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创设情境(法),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的让学生参与(法)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积极探究(法),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平时,人们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样的词句来称赞一个人的博学多才、知识渊博。那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地理”吗?它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呢?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共同走进地理,了解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揭开地理之“谜” 1、自主学习: 读“解开地理之‘谜’”一框所有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你对那些问题疑惑不解?请说出两个。 2).小组展示搜集材料:“世界上的地理之迷” 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为什么我国新疆出产的瓜果特别甜? 【教师精讲点拨】白天糖分增加的多,晚上糖分减少的少,瓜果才会甜,想想、猜猜新疆的条件会是怎样呢? 【探究结论】 新疆白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学习任务(二)1、自主学习:读课本22页最后一段及23页的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读“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一框所有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讨论课本P.3的图1-1、1-2分别反映的是什么体育活动?这两种体育活动应该在哪些地方开展?(滑雪--在有冰雪地方才可进行;冲浪--在海边。) 2).说说你了解的商品及产地?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承担七年级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2个课时。新课标,新教材,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以及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中学地理课程是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能力、认识地理环境、学会地理思维、树立环球伦理观念、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的一门基础课程。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升入中学,有较强的进取心和上进心,且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地理知识有浓厚的兴趣,这是教与学中的优势因素,但学生年龄小,自理能力不强,不适应初中的学习方法,学习又存在不稳定的特点,会可能影响整体学习成绩,这些不利因素和未知困难,应该是教师提前考虑和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的。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已进入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系统思维能力,同时初中已开始分科学习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他们的实践、体验活动开始涉及社会生活中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因而可结合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一阶段的实践、体验是在小学基础上的递进。 四、学期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探索兴趣,让他们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存在许多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学会运用有关地球的基本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从而达到对地理事务描述能力的培养。通过世界人口增长与分布的学习,初步认识世界人口问题,理解人口过多或过少带来的人口问题,树立控制人口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会学生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气候类型的简单的天气图。掌握世界气候分布图上的主要分布地区。了解地球上有着形形色色的国家和地区,知道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学会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些国家,掌握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点和发展差 五、教材分析 本教材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本单元教材主要包括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形图的判读,地图的应用,地图的基本知识,包括地图的认识,地图的方向,怎样区别方向,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等知识。这些内容都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同时又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知识,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是地理知识的基础课,又是人生发展的奠基课。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全套】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 与同学们谈地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知识教学点: 1、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2、知道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 3、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 能力训练点: 1、初步学会举例说明学习地理的意义; 2、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挑战心理、冒险心理和坚韧性、求异性等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 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是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 2、通过为什么要学地理,帮助学生树立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保护“人类家园”——地球而学习的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为什么要学习地理?从学生日常生活和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入手,让学生“想一想”。让学生从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出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继而诱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样学好地理?首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初步了解每一章的重要内容。学好地理的方法是“三多”,即多动脑筋想一想;多阅读运用地理图表;多参加地理课外活动,如阅读地理书籍,看电视、读报刊中的地理新闻,在现实生活中汲取地理知识和营养。 2、难点: 让学生理解怎样处理好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是本节课的难点。突破此难点,结合当时国内外新闻地理内容,通过教师举例说明。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准备: 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教学方法:学生自由发言,并且讨论。 学生学法: 1、学生结合小学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学生阅读教材第二页中的彩图,思考他们是否与地理有关? 3、讨论要学好地理,在课外和课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学好地理的目的是什么?教学过程: 一、做自我介绍 二、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 三、新课学习阶段: 1、学生自由发言,然后讨论,拿到地理书,会想到什么? 请同学们回忆小学已学过的自然知识,每个同学举一个例子,说说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中有哪些属于地理知识内容。 2、学生自学教材第二页彩图,说说与地理的关系。 多动脑筋想一想,想什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测试题

第一章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对于地球的形状,最准确的描述是() 读“经纬网图”,完成2~4题。 图1 2.图中丁地的经纬度是() A.20°S、150°W B.20°S、150°E C.20°N、150°W D.20°N、150°E 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温带的是() A.甲地和丙地B.乙地和丙地 C.甲地和乙地D.乙地和丁地 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读太阳光照图,完成5~6题。

图2 5.此时,美国华盛顿的时间大概是() A.早晨B.正午 C.傍晚D.子夜 6.此时正值你生活中的什么时节() A.欢度春节时B.参加中考时 C.枫叶红似火时D.清明祭祖时 [潍坊中考]经纬网是我们在地球上准确定位地理事物的依据。下图是上海、孟买、莫斯科、堪培拉四城市经纬度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7~9题。 图3 7.随地球自转一周,四个城市中绕地轴旋转距离最长的是() A.上海B.孟买 C.莫斯科D.堪培拉 8.6月14日,四个城市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A.上海B.孟买 C.莫斯科D.堪培拉

9.四个城市中,每天最早迎来日出的是() A.上海B.孟买 C.莫斯科D.堪培拉 读下面四幅经纬网示意图,完成10~11题。 图4 10.如果四幅图的图幅大小相等,则比例尺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 11.①地位于②地的() A.正南方向B.正北方向 C.东北方向D.西南方向 12.下列活动应选择城市交通图的是() A.我们班准备到郊外山地进行越野活动,事先需要设计方案 B.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又发生了冲突,我们想知道这两个国家在哪里 C.了解益阳这几天的天气状况 D.星期天快到了,我想去博物馆参观,博物馆离我家比较远,我要想一想怎样去[淄博中考]如图5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3~14题。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免费)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目录 与同学们谈地理 (1)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3)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3)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9) 第三节地图 (12)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14)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14)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19)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21)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21)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24)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30) 第三节世界的气候 (33)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36)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36)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43)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46)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48) 与同学们谈地理 知识教学点: 1、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2、知道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 3、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 能力训练点: 1、初步学会举例说明学习地理的意义; 2、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挑战心理、冒险心理和坚韧性、求异性等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 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是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 2、通过为什么要学地理,帮助学生树立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保护“人类家园”——地球而学习的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为什么要学习地理?从学生日常生活和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入手,让学

生“想一想”。让学生从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出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继而诱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怎样学好地理?首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初步了解每一章的重要内容。学好地理的方法是“三多”,即多动脑筋想一想;多阅读运用地理图表;多参加地理课外活动,如阅读地理书籍,看电视、读报刊中的地理新闻,在现实生活中汲取地理知识和营养。 2、难点:让学生理解怎样处理好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是本节课的难点。突破此难点,结合当时国内外新闻地理内容,通过教师举例说明。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教学方法:学生自由发言,并且讨论。学生学法: 1、学生结合小学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学生阅读教材第二页中的彩图,思考他们是否与地理有关? 3、讨论要学好地理,在课外和课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学好地理的目的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做自我介绍 二、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 三、新课学习阶段: 1、学生自由发言,然后讨论,拿到地理书,会想到什么? 请同学们回忆小学已学过的自然知识,每个同学举一个例子,说说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中有哪些属于地理知识内容。 2、学生自学教材第二页彩图,说说与地理的关系。 多动脑筋想一想,想什么? 3、教师根据学校环境的实际情况,结合当时国内外和实际的地理知识,列举国内外和家乡中诸如大气污染、水污染、资源被破坏、垃圾的处理、人口增长过速等环境问题的典型事例,唤起学生装学习地理知识的强烈愿望,去探索适合国情的人类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真理。 4、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综合地分析地理。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四、总结、扩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最后思考归纳,为学好地理,应做好哪些准备?课前准备:除学习用具、教材外,还需要准备地图册,填充图册。课外准备:注意收集国内外,家乡的有关地理信息材料。五、板书设计一、生活离不开地理二、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综合地分析地理。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后记:刚进入初中,第一节课学生的表现很好。这节课主要让学生讨论一些与学生密切联系的实践内容,让学生自由发挥他们的想象,学生很感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