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原位肾脏移植模型

大鼠原位肾脏移植模型
大鼠原位肾脏移植模型

大鼠肾移植模型制作

大鼠肾移植模型目前仍是肾移植实验研究中非常有价值和常用的动物模型。这一模型具有许多优点: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使建立稳定可靠的实验动物模型成为可能;大鼠繁殖快,成本较低;有大批基因型明确的纯系大鼠供选择如SD大鼠、Wistar大鼠等。这一术式的基本方法如下。

一、手术器械

显微外科手术器械包,手术显微镜1台,自制S拉钩(用橡皮筋一端带弯成S形大头针)4个,眼科剪1把,其它外科器械若干及纱布、棉球、棉片和橡皮条等。

二、实验动物及麻醉

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同一品系或不同品系的大鼠,一般8~10周龄,体重150~250g,供鼠雌雄不限,受鼠最好为雄性大鼠,供受者体重相仿。腹腔注射0.3%戊巴比妥2ml/100g或氯胺酮

10mg/100g体重或已醚吸入麻醉均可。

三、供肾切取术

腹部正中切口,切开皮肤、腹直肌和腹膜,充分暴露左肾,以湿纱布覆盖周围组织器官。

1.供肾血管游离:使用棉签和无齿眼科镊钝性分离左肾动静脉及其分支,游离与其连接的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结扎肾上腺动、静脉。在游离完毕的左肾动脉上方和右肾动脉下方的腹主动脉部和腹主动脉远端及左肾静脉上下方的下腔静脉各以1号细丝线围绕,勿结扎。

2.左肾原位灌洗:以Lee氏夹阻断左肾动脉下方的腹主动脉血流,以血管钳夹闭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远端,在肾动脉以下的腹主动脉上切一小口插管,注入500u/ml肝素等渗盐水2ml使全身肝素化,然后相继结扎左肾动脉以上的腹主动脉和左肾静脉以下的下腔静脉,在左右肾静脉开口之间剪断下腔静脉,进行低温灌洗。用4℃等渗盐水10ml/min自腹主动脉插管处推注,灌洗5分钟,见左肾和附属血管完全苍白,停止灌注。

3.输尿管、膀胱分离:以小弯蚊式钳轻轻提起膀胱底,钝性分离膀胱和输尿管,并逐渐延伸至左肾门,注意适当保留部分输尿管周结缔组织(其内有输尿管滋养血管),整块剪下左肾肾血管、灌洗段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左输尿管及膀胱,立即置入4℃平衡盐溶液中保存。

4.供肾处理:4℃平衡盐溶液冰浴中修剪供肾血管、输尿管和膀胱。把连接肾动脉的腹主动脉修剪成一3×2mm2的椭圆形动脉瓣,并将连接左输尿管的膀胱亦修剪成直径3mm的膀胱瓣。

四、供肾原位移植术

受者麻醉后,将肠管推向右侧,湿纱布保护内脏器官和周围组织,用自制拉钩牵引暴露左肾及其周围组织。

1.受者血管游离:如前述钝性分离左肾动、静脉及其分支,并分离此处下腔静脉、腹主动脉和左输尿管肾门端,仔细除去左肾动脉根部腹主动脉血管外结缔组织,并结扎此处腹主动脉分支。用眼科剪锐性分离左肾,4号丝线结扎肾动、静脉远心端和左输尿管肾门部,将连有左肾动脉根部的腹主动脉完全分离,小心去除血管外结缔组织,并结

扎此处分支血管。

2.重建血管:将供肾置于腹部切口左侧缘,医用冰棉片覆盖供肾,术中若发现冰屑融化,需不断补充。在分离好的腹主动脉上下方各置一Lee氏夹,阻断腹主动脉血流,结扎并剪掉左肾动脉残端,在此处制备与供肾动脉瓣一致的纵行切口,肝素(25IU/ml)生理盐水冲洗管腔内残余血,用连续缝合法端-侧缝合腹主动脉瓣与受者腹主动脉纵行切口;肾静脉口径较大,可在显微镜下做供受者之间肾静脉端-端吻合。动静脉吻合完毕,同时松开远近端血管夹,开放血流,移植肾色泽逐渐红润,明亮,肾动脉搏动明显,肾静脉充盈,表示血运顺畅。如有漏血,以棉球轻压片刻,即可止血。血供好的供肾可见输尿管开口处尿液逐渐流出,输尿管营养血管供血良好。

3.尿路重建:观察供肾血运良好后,即行输尿管膀胱瓣和受者膀胱吻合术。常规采用端-端吻合或端-端套管吻合及带膀胱瓣的端-侧吻合,现多采用后一术式。在受者膀胱顶部剪一直径2.5cm切口,调整好供肾输尿管位置,勿扭曲,以6-0无损伤缝线间断全层缝合,完成后再次检查供者输尿管是否扭曲。移植术毕,缝合腹壁切口。

输尿管膀胱瓣与受者膀胱吻合示意图

受者自体肾切除:多主张择期手术,术后3天即可切除自体右肾。其它肾血管重建方式:主要为袖套法,供者血管从袖套管穿出并外翻,受者血管套入袖套,两者结扎即可。这种方法强调不需显微外科器械。

另外,供者肾静脉带下腔脉瓣(袖片),在肉眼下亦可直接吻合。

大鼠肾移植模型是一难度较大的显微外科手术,一般需3-6个月的显微外科训练才能熟练掌握。术中应注意:按照血管外科技术要求精细分离供受者相关血管;供者肾的原位灌洗,尽可能减轻热缺血损伤;肾血管和输尿管吻合注意勿扭曲。

五、手术常见并发症:

1.麻醉意外:术中呼吸骤停多与麻醉不当有关。乙醚麻醉可控性较好,正确操作可获满意的麻醉效果,且实验动物术后苏醒较快。

2.吻合口出血: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与针距过大,边角处漏针,血管壁撕裂等技术因素有关。出血过多时需补针。

3.血栓形成:多为静脉血栓,与血管内膜受损,血管外脂肪结缔组织残留,吻合口张力过大和血管扭曲有关。

4.感染:因手术是在清洁而非无菌条件下进行,感染时有发生,可在腹腔内注射青霉素40万U预防感染。

通络救脑注射液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2012年12月1日第12期No.12 1 Dec. 2012 中医学报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第27卷总第175期Vol.27 Serial No.175 *基金项目: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课题(编号:2011-JYBZZ - XS077) 通络救脑注射液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 记忆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 Effects of Tongluo Jiunao Injection on learning and memory and oxidative stress response for Alzheimer's Disease Rat Models 刘洋Liu Yang 1,李澎涛Li Pengtao 2,刘希伟Liu Xiwei 1,南一楠Nan Yinan 1,都文渊Du Wenyuan 1 1.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基础(病理),北京110029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Subject (Pathology )in Basic Medical College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Beijing ,China 110029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 Dongzhimen Hospit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China 100700 摘要:目的:探讨通络救脑注射液(Tong Luo Jiu Nao injection , TLJN )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s Disease ,AD )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其抗氧化机制。方法:采用脑内定位注射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1-42)建立AD 大鼠模型,在模型建立成功的同时给予TLJN 治疗。采用Morris 水迷宫进行AD 大鼠的行为学检测,用化学比色法检测大脑皮质丙二醛(MDA )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AD 模型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 <0.01),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 <0.01);TLJN 治疗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 <0.05),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增加(P <0.05)。AD 模型组大鼠脑皮质中MDA 含量增加(P <0.01);TLJN 治疗组,脑皮质MDA 含量显著减少(P <0.01)。结论:TLJN 具有改善学习记忆能力,对抗大鼠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有一定的作用,可能通过抑制AD 模型大鼠脑皮质MDA 产生发挥其保护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eventive and therapeutic effect and anti-oxidation mechanism of Tong Luo Jiu Nao injection (TLJN )in Alzheimer's Disease (AD )rat models.Methods :The AD rat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injecting β-amyloid1-42into the rat brain ,and successful model rats were given TLJN injection treatment at the same time.The behavioral changes of the AD rats were test-ed with Morris water maze.Chemical colorimetry was used to measure malondialdehyde (MDA )content in the cerebral cortex.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escape latent period of AD rats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P <0.01),retention time of the target quadrant significantly obviously reduced (P <0.01);After TLJN treatment ,the escape latent period of AD rats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P <0.05),and retention time of the target quadrant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 <0.05).In AD model group ,the MDA content in cerebral cortex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 <0.01);while after TLJN treatment ,the MDA content in cerebral cortex was decreased obviously (P <0.01).Conclusions :TLJN treatment has certain effects on improving learning and memory ability of AD rats and resisting retrogression of rats nervous system ,and plays protective role in AD rats possibly via inhibiting the production of MDA.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通络救脑注射液;Morris 水迷宫;学习记忆;氧化应激反应;大鼠 Key words :Alzheimer's Disease (AD );Tongluo Jiunao injection ;Morris water maze ;learning-memory ;oxidative stress response ;rat 中图分类号CLC number :R285.5 文献标识码Document code :A 文章编号Article ID :1674-8999(2012)12-1614-03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 s Disease ,AD )是一种继心血管病、癌症、脑卒中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高发性神经退变性疾病。但目前临床上对于AD 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对于其治疗仍旧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近些年来,对于AD 的发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进展,主要集中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炎性机制、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等方面,而氧化应激在AD 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结合本研究团队多年体内外实验研究, 发现AD 的中医病机关键为“毒损脑络”[1-2] 。因此,本实验采用大鼠双侧海 马注射A β1-42这一致毒片段以模拟“毒损脑络”病证,观察“毒损脑络”病证下AD 大鼠学习记忆变化情况及氧化应激反应的改变,采用针对该中医病机关键具有解毒通络作用的中药复方通络救脑注射液进行干预, 通过Morris 水迷宫行为学检测方法观察药物干预后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情况及通络救脑注射液的作用机制,为通络救脑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提供体外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分组 清洁级雄性SD 大鼠32只,体质量(250?20)g ,购自北 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中心。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正常组)、 A β海马注射组(模型组)、A β海马注射+通络救脑注· 4161·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概况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概况 【摘要】目的:综述近年来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对其优缺点进行评价和未来同类模型的展望。方法:主要对T2DM大鼠模型的建立技术和方法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T2DM大鼠模型目前可以分为自发性T2DM 和实验性T2DM模型,且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结论:经过综合评价研究,认为各种建模方法均有优缺点,目前较认可的是实验性T2DM大鼠模型,因价格低廉,造模方便而广受欢迎,但仍缺乏一定的造模标准。 【关键词】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研究概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等发生了很大改变,糖尿病发病率显著上升,尤其T2DM占了较高比例,大概占了糖尿病发病率的90%。T2DM是因人体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继而引发糖、蛋白质、脂肪和水电解质等代谢紊乱所导致的疾病。患者典型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表现,同时还伴有身体消瘦、疲乏、烦躁、口渴等临床症状。 选择一些合适的动物模型进行动物试验成了我们研究糖尿病的良好途径,我们可以从中比较一些糖尿病药物的作用效果以及其药动学的特点,在临床用药上对评价某套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及预后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目前研究的临床T2DM动物模型主要集中在大鼠上,这可能是由于大鼠作为T2DM动物模型相对较稳定且与人T2DM表现相似的优点。因此我们在下面综述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临床T2DM大鼠模型研究的情况。 总体上来说,目前临床T2DM研究的大鼠模型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发性T2DM大鼠模型,另一类则是实验性T2DM大鼠模型,考虑到成本及方便程度,目前以后者居多。 1 实验性T2DM大鼠模型 1.1 单纯高脂高糖引发的T2DM 在试验中,通过较长时间给予大鼠过量的高糖高脂饮食,发现能够诱导出较满意的T2DM大鼠模型,从而能为进一步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认为其机理可能是高糖高脂饲料会导致胰岛B细胞超负荷,进而使胰岛细胞发生损伤、萎缩甚至死亡,胰岛的功能因此下降,继而建立起伴胰岛素抵抗的T2DM模型。鲁瑾[1]等采用61%的高脂饮食,饲养大鼠7周后,大鼠就出现了高胰岛素血症,且形成了明显的胰岛素抵抗,是一个十分可靠的胰岛素抵抗模型。张丽锋[2]等给予W istar大鼠脂肪热比为59%的饲料, 喂养4周,均出现胰岛素抵抗,多项研究试验表明高脂饮食可以诱发产生可靠的糖尿病大鼠模型。 1.2 应用STZ药物诱导产生的大鼠模型由于高糖高脂饲料相对用时较长,且饲料成本相应较高,因此合理使用链脲菌素(STZ)是目前许多研究者所推崇的

大鼠二型糖尿病造模方法

大鼠二型糖尿病造模方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建立方法讨论 专业:药理班级:六班姓名:刘畅学号:150517 摘要: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nternationalDiabetesFederation,IDF)估计,现在全球约%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到2035年,该病患者人数预计会上升至亿。在2013年,全球约有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居全球之首,调查统计人数为亿。糖尿病导致约510万人死亡,平均大约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糖尿病。2012年1月9日,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公布的“中国慢病监测及糖尿病专题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2。6%,6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高达%。因此,为治疗糖尿病建立简单、稳定、经济的动物模型非常重要。因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占糖尿病患病人数的90%以上,本文主要综合讨论高糖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的建立方法和注意事项。得出结果为:使用体重在190g~240g之间的雄性SD大鼠,通过连续两次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并辅以去抗氧化剂处理,合理饲养并通过尾静脉采血方法建立的2型糖尿病模型较理想。 关键词:2型糖尿病,SD大鼠模型,链脲佐菌素STZ, 糖尿病(diabetes)是一种以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作用不足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葡萄糖、蛋白质、脂质代谢紊乱的综合征,基本治疗方案包括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糖尿病监测及糖尿病教育。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病毒感染、肥胖等,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长期的高血糖最终会引起很多严重的并发症,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1]。 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Type1diabetes)和2型糖尿病 (Type2diabetes)两种,1型患者因自身免疫β细胞破坏所致,每日胰岛素分泌量非常少,空腹基值及糖刺激后峰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值,表现为绝对分泌不足。2型糖尿病细分为两类:体重正常患者胰岛素分泌量低于正常人,糖刺激后峰值低并且延迟出现;肥胖糖尿病人胰岛素分泌量大于正常人,空腹基值和糖刺激后高峰明显高于正常人,但延迟出现,因此,表现为相对性胰岛素分泌不足且释放反应迟钝。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原因可能为:遗传因素、自身免疫、胰岛素拮抗。糖尿病患者中约有90%~95%属于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即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on-insulin-dependentdiabetesmellitus,NIDDM),根据体重可分为肥胖和不出现肥胖两

小鼠移植瘤模型动态观察

小鼠移植瘤模型动态观察 摘要:利用小鼠移植瘤模型动态观察血管生成拟态的时空变化。方法:采用B16黑色素瘤细胞和C57小鼠制作小鼠恶性黑色素移植瘤动物模型,成瘤后根据随机数字表每天随机抽取一只小鼠处死,共12d,获得肿瘤样本114例。常规HE染色和CD31、PAS染色。显微镜下分别计数肿瘤组织中央区和外周区的高倍视野(400)下血管生成拟态以及内皮依赖性血管。结果:在移植瘤形成的第1~8天,肿瘤组织内存在血管生成拟态。第9~12天该结构被内皮依赖性血管替代。肿瘤中央区、外周区血管生成拟态密度均呈现先递增后递减趋势;两个区域内的血管生成拟态密度比较:在第1~6天内肿瘤中央区高于外周区,在第7~8天肿瘤外周区高于中央区。内皮依赖性血管在肿瘤组织的中央区和外周区呈现递减趋势。两个区域内的内皮依赖性血管密度比较:在第1~7天肿瘤中央区内皮依赖性血管密度高于外周区,在第8~12d两个区域内的内皮依赖性血管密度无明显差别。血管生成拟态密度与肿瘤组织的坏死率之间呈密切负相关(r=-0.978,P<0.05);内皮依赖性血管密度与肿瘤组织坏死率之间亦存在负相关(r=-0.230,P<0.05)。结论:黑色素瘤移植瘤中血管生成拟态是肿瘤细胞为适应环境而产生的一种暂时性的血液供应方式,与内皮依赖性血管并存于肿瘤组织内。随肿瘤生长变化而与内皮依赖性血管之间存在一定的时空变化规律。 【关键词】血管生成拟态;肿瘤血管生成;恶性黑色素瘤 血管生成拟态是一种与传统的肿瘤血管生成途径完全不同的、不

依赖内皮细胞的全新的肿瘤细胞的血液供应方式。1999年由美国lowas大学的Maniotis和Folberg等提出,他们对眼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微循环研究时发现恶性黑色素瘤细胞通过自身变形和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模拟血管壁结构形成可输送血液的管道,从而重塑肿瘤的微循环,并且与宿主血管相连通,使肿瘤获得血液供应,命名为血管生成拟态[1~6]。 2005年10月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第5期2005年10月张凡等:小鼠黑色素瘤移植瘤中血管生成拟态的时空变化第5期血管生成拟态概念的提出丰富了肿瘤血液供应理论,但目前对它与内皮依赖性血管之间的演变规律缺乏认识,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血管生成拟态的时空变化概念:即血管生成拟态是肿瘤血液供应的一种暂时性替代模式,在肿瘤发生发展的一定时期内存在,在肿瘤的不同区域存在不同的变化趋势,并利用小鼠移植瘤模型连续观察对我们的假说进行验证。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C57小鼠购自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动物室,6~8周龄,共20只,雌雄各半,体重25~30g,编号后天津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洁净实验室饲养。 1.2 实验方法先将黑色素瘤细胞株B16复苏,1640细胞培养基上培养6d,使细胞排满瓶底,0.2%胰酶消化成单细胞悬液,调整细胞密度达到1107/ml。75%酒精消毒小鼠鼠蹊部,每只小鼠鼠蹊部皮下注射0.2ml细胞悬液。每天观察动物生命体征及肿瘤细胞生长状况,10d

小鼠肾脏移植模型具体步骤及说明

小鼠肾脏移植模型具体步骤及说明 动物案例 57BL/6、BALB/C 造模方法 血管吻合采用供受体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端-侧连续缝合,尿路重建采用供受体输尿管端-端吻合 供体手术 腹部正中切口,选择左肾作为供肾,显露左肾及血管,游离左肾血管下方1.0~1.2cm处的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结扎并剪断其侧支和左侧精索动静脉、左肾 上腺动静脉,游离左肾及输尿管,阻断远心端腔静脉和腹主动脉,于左肾血管上方分别结扎阻断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并在左肾血管下方约5mm处剪断下腔静脉,以使灌注液从此处流出,6号套管针穿刺腹主动脉远端,拔取针芯,低压、匀速(0.8~10ml/min)注入10~15ml4℃的H-CA液,直至从下腔静脉流 出清凉的灌注液和左肾变为黄白色为止。灌注完毕,在结扎线以上剪断腹主动脉和腔静脉,在左肾输尿管中段剪断输尿管。此时左肾、血管及输尿管均已完 全游离,将左肾及其附带的血管、输尿管放入4℃H-CA液中保存。 受体手术 腹部正中切口,肠管右置,盐水纱布覆盖,充分暴露左肾及血管。将4℃肝素盐水2ml(50U/ml)注入右侧腹膜后进行全身肝素化。以5/0的线结扎肾蒂,行包膜下肾切除。游离左肾动脉下方1.0~1.2cm处的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并结 扎其所有的侧支,在腹主动脉的预计吻合口处,仔细剪去部分血管外膜,以备血管吻合。在受体大鼠腹部左侧,将供肾放在两层冰棉片之间,维持供肾的低温状态。分别在左肾血管下方和髂血管水平处用阻血夹阻断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的血流。判断确无血液回流后,将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分别纵向剪开一与供

体血管口径相吻合的小口,长约4~6mm。在6~10倍手术显微镜视野下,先吻合动脉后吻合静脉,第1针从12点的位置开始,用9/0线做连续吻合血管右侧壁直至6点位置,然后连续吻合左侧壁,每侧缝6~7针,以同样的方法吻合下腔静脉。吻合结束后,开放阻血夹,可见供肾迅速转红,肾动脉有明显搏动,肾静脉充盈。如果吻合口有渗血,轻压2~3min,不要随便加针,以免造成吻合口狭窄。 尿路重建 血管吻合成功后,观察2~3min,见供肾输尿管蠕动并有清亮的尿液流出时开始重建尿路。在平受体左肾下极水平处锐性游离受体输尿管并剪断,修剪供体输尿管至合适长度,肝素盐水冲洗断端。25倍显微镜视野下,用11/0的显微手术缝线两定点法间断1~2针吻合输尿管前壁,以两定点牵引线翻转至输尿管后壁,间断1~2针吻合供受体输尿管后壁,完成尿路重建后,观察吻合口有无狭窄和血栓,若输尿管蠕动正常,将肠管左置,肾包膜下行受体右肾切除。 关腹 腹腔无出血渗血及棉球滞留后,将肠管复位。将肝素盐水2~4ml注入腹腔,以补充受体体液丢失并防止血栓形成。用1/0线腹壁分层连续缝合关腹。 造模周期 约1h一对 模型成功率 90%

稳定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2009年5月第6卷第13期 图1腹主动脉灌注图2修肝及套管 圈3肝脏血管系统吻合完成 当延长供肝的冷缺血时间并不明显增加术后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而术中过多地牵动供肝则会明显影响供肝的质量嗍。手术分离时尽可能去除血管壁周围的筋膜、结缔组织等。防止再通后造成套管腔狭窄及血栓形成。 3.2供肝灌注 先松开门静脉夹,再松开肝下下腔静脉夹,均缓慢松开。灌洗压力过大容易引起供肝的细胞器肿胀、细胞坏死和淋巴细胞浸润,导致细胞内钙超载和能量代谢障碍.从而影响移植肝的质量。本研究采用的是经腹主动脉的灌注法。以1 ̄2IliOn的速度灌注腹主动脉,灌注液体经过肝动脉和门静脉系统回流入肝脏,从而保证肝脏得到充分、缓慢而均匀的灌注,提高供肝的质量。 3.3袖套管放置 套管必须保证硬度适中、内壁光滑。由于不重建肝动脉,而胆道血供多由肝动脉供应.故供肝胆总管不应保留过长.有利于减少胆道并发症。在脾静脉水平安放门静脉袖套较为方便。在左肾静脉水平剪断ⅣC。有利于袖套的翻转。 3.4受体手术 笔者在进腹时习惯取中上腹横切口,而此过程中笔者建议结扎左右腹壁下静脉,首先该血管相对较粗大,出血会影响术野,其次该血管的出血量相对于只有12一13“血容量的大鼠来讲会是术后出血性休克死亡的重要原因。受体术前15rnin常规给予阿托品对于预防术后肺炎、肺不张有较好的效果fIq。供肝恢复血供后对于肝门部的处理,使用血供较好的大网膜覆盖,既有加压防止出血、使胆漏和胆道感染局限化的作用,同时可以适当供给胆道血供,可以预防胆道并发症的发生【lll。受体阻断门静脉后,经门静脉注入羟乙基淀粉 ?论著? 注射液可将肝内残存的血液及时推人体循环。起到“自身输血”的作用。在SVC的吻合过程中,缝线不宜过紧。防止血管狭窄。供肝门静脉及IVC“套管法”吻合前,必须排出阻断夹后方的一段积血。以防止血栓栓塞。Paeheco等旧研究表明,随门静脉淤血时间的延长。再灌注后闲肠道内菌群移位而使内毒素骤升。如此可激活肝脏Kupffer细胞,产生大量的TNF—Ot及一系列的级联反应。从而对供肝及受者的肺脏产生损伤17.La-l川。同时.IVC阻断时间的延长会导致血钾浓度显著升高。在供肝恢复血供的过程中.应缓慢放开无创血管夹,而且应按顺序先放开门静脉。后放开肝上上腔静脉,尽量使心脏逐渐适应血容量的增加。 4结论 重复是技巧之母.所以大量的练习是提高手术技巧的关键。认真、耐心、仔细的手术是成功的关键。对于供肝的提早冷缺血处理及对供肝植入后的细心操作。使得手术成功的机会大大增加。 【参考文献】 【1】KamadaN,CaMeBY.AsurgicalexperiencewithfivehundredthirIylivertransplantsintherat【J】.Surgery,1983,93(Ptl):64-69. 【2】宇汝胜,汪泳,钱海鑫.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手术操作技巧探讨阴.肝胆胰外科杂志.2008.20(1):7-9. 【3】权毅,付华。徐亮.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和术式改进阴.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2):226-229. 【4】WanCD,ChengR,WangHB。ela1.1ramunomodulatoryeffeetaofmesenchymalstemcellsderivedfromadiposetissuesinaratorthotopiclivertransplantationmodel陬HepatobiliaryPancreatDisInt,2008,7(1):29—33. 【5】汪根树。陈规划,朱晓峰.大鼠小体积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田.中国实验诊断学,2006,(10):儿19-1122. 【6】贾凯,徐钧.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术的改进们.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37(4):356-358. 【7】TianY,JoehumW,G∞晒evP,eta1.Kupffercell-dependentTNF-Mphasignalingmediatesinjuryinthearterializedsmall—f打一si∞livertransplantationintheInouoe叽PlocNailAcadSci.2006,103(12):4598-舢奶. 【8】UmtaKNanyenB,Bmuh&eta1.Decreasedsurvivalinratlivertrarmplantationwitllextendedcoldpreservation:role0fportalveinclampingtimeIJ].Hepatology,1998,28(2):366-373. 【9】邵堂雷,蔡伟耀,张明钧,等.影响肝移植鼠近期存活的术中因素分析叨.上海第--gg科大学学报,2001,21(3):223—225. 【10】彭勇,龚建平,刘长安,等.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制作过程中麻醉方法的选择【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3,120):673--676. 【1l】常顺伍,郑树森,梁廷波,等.大鼠原位肝移植术中胆道重建方法的改进【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7,(1):13—16. 【12】PaeheeoEG,GoraeaMC,RodriguesG凡eta1.Effectofliveriaehaemiepreconditioningincirrhoticratssubmittedtohepaticisehaemia/reperfusioninjury【J】.AetaCirBras,2006,21:24-28. 【13】OlluogluE,KeremM,PasaogluH,eta1.Delayedenergyprotection0fischemicpreconditioningonhepatic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inrats仞.EurSurgBes,2006,38:114-121. 【14]Kashti气Mehrabi气PahlavanIS,eta1.Areviewofvarioustechniquesoforthotopiclivertransplantationinthe呲忉.TransplantProet2005,37:185-188. (收稿日期:2009-02—17) CHINAMEDICAL HERALD中目医琦导囊35 万方数据

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器官移植、休克、动脉搭桥术后等普遍存在的问题。肾脏是发生IRI极为常见的器官之一,尤其肾移植,不可避免的要经历一定程度的IRI,肾脏缺血再灌损伤是急性肾衰的常见原因。对麻醉动物的肾动脉进行阻断和再通后,可引起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钙超载、线粒体能量合成障碍、氧自由基的增多等因素导致肾小管内皮细胞脱落,肾脏组织结构的破坏进而使肾脏功能发生障碍。 1.实验动物 SPF级Balb/C小鼠,雄性,周龄为4w~6w,体重为20g~22g。 2.实验分组: 实验分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受试药组,每组15只动物。 3.模型周期 24h、72h 4.建模方法 1. 选取20-22g左右小鼠,术前禁食12h,自由饮水。 2. 3%戊巴比妥钠(80mg/kg)腹腔注射麻醉,小鼠背部去毛,消毒备皮。 3. 在背部脊椎旁0.5cm、肋骨下缘0.5cm处剪开皮肤及肌肉,可见到肾脏,小心分离出两侧肾脏的肾动脉,迅速用动脉夹夹闭两侧肾动脉。 4. 缺血45min后松开动脉夹,恢复血流,观察肾脏恢复情况。 5. 分两层缝合开口,待小鼠清醒后,将其放回洁净笼具后放回饲养室饲养,定期观察小鼠状态及死亡情况并做好记录。 6. 对照组不做缺血处理,其他操作相同。 7. 分别取再灌注0h、3h、6h、12h、24h、72h六个时间点取材。麻醉小鼠,摘眼球取血,室温静置2h后于4℃3000r离心10分钟提取血清,放入-80冰箱冻存。同时取左肾组织留作病理标本,右肾组织分生标本。 5.模型的评价 1 血清生化指标检测: 取各时间点(0h、1h、3h、6h、12h、24h、72h)血清,检测血清BUN(尿素氮)和Scr(血肌酐)水平,评估肾功能。

Notch信号介导全反式维甲酸抑制大鼠后肢芽基质细胞软骨发育形成的作用

目录 目录...........................................................I 缩略语........................................................I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IV 第1章前言. (1) 第2章材料与方法 (5) 第3章结果 (19) 第4章讨论 (30) 第5章结论 (36) 部分实验试剂配制 (37) 参考文献 (38) 致谢 (41) 个人情况简介 (42) 附文 (44)

第1章前言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CF,congenial clubfoot)是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常见先天畸形之一,发病率约为1‰[1],我国每年有高达3万余名CCF患儿出生[2]。该病畸形顽固,容易复发,年龄及畸形的严重程度是选择治疗方法的最主要根据,早期一般采用软组织松解术,晚期或骨骼接近发育成熟时多采用骨性手术。手术使瘢痕组织增生,解剖结构遭到破坏,影响足的发育和活动度。目前CCF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因此,阐明CCF畸形形成的机制,对于CCF的产前诊断及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CCF的发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公认CCF 的致病因素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CCF的遗传模式被称为复合性遗传,其特点包括:①多因素遗传;②非遗传因子如环境毒物、病毒等作用;③有一个因素性的基因,但是受到其他因素如基因、环境的调控和影响;④虽然发生畸形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是表型相似[3]。 近期的研究表明: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程度与骨骼发育密切相关,CCF患者晚期骨骼病理改变明显:①跗骨排列异常,舟骨、跟骨向距骨的内侧和跖面移位;②距骨头、颈向跖面内侧旋转;③足部骨骼生长发育障碍,发生小足畸形。因此,多数学者认为CCF 原发病因主要是骨骼的发育异常。 Fritsch[4]通过对马蹄内翻足距骨骨化的不同发育阶段进行比较,发现本病的骨改变主要发生在距骨。在CCF的距骨中,骨化沟发育紊乱,软骨通道相对骨化中心来说数量较多,导致距骨骨化中心相对较小且偏位。距骨变形且比正常小,颈向内、跖面旋转,颈体角减小15o~4Oo距骨的舟面转向内、跖面。距舟关节呈半脱位,距骨滑车前部脱离踝穴,形成踝距下关节后方及跟腱挛缩纤维化继而产生马蹄畸形。跟距关节渐向内倾斜,跟骨内翻,骰骨转向内侧并且肥大,跟骰关节面亦向内、跖面旋转。这些导致了足的内翻畸形及足的内侧软组织挛缩[5]。Song等应用三维MRI重建结合标本切片技术,重构三维成像,清晰地显示了距、跟骨相对于双踝轴线角向中线旋转[6]。Miyagi等应用影像学方法,发现CCF中跗骨的骨化较正常的晚。认为距骨的改变是主导的,距骨颈的骨骺异常,比正常小且偏位,位于颈的前下方,而前上方血管少,过度早熟,有血管突破中断了软骨细胞增殖区,妨碍了软骨向软骨内成骨的连续发展过程[7]。 脊椎动物的骨骼发育主要有两种形式: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8]。软骨内成骨是脊椎

大鼠原位肾脏移植模型的建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第15卷第18期 2011–04–30出版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April 30, 2011 Vol.15, No.18 ISSN 1673-8225 CN 21-1539/R CODEN: ZLKHAH 3347 Department of Urology, Affiliated Hospital, 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71, China Mai Hai-xing★, Master, Department of Urology, Affiliated Hospital, 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71, China maimark24@ https://www.360docs.net/doc/868659989.html, Correspondence to: Chen Li-jun, Doctor, Professor, Master’s supervisor, Department of Urology, Affiliated Hospital, 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71, China chenlijun829@ https://www.360docs.net/doc/868659989.html, Received: 2010-10-26 Accepted: 2010-12-02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北京市100071 麦海星★,男,1981年生,广东省阳江市人,汉族,2008年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毕业,硕士,主要从事肾脏移植的研究。 maimark24@ https://www.360docs.net/doc/868659989.html, 通讯作者:陈立军,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北京市100071 chenlijun829@ https://www.360docs.net/doc/868659989.html, 中图分类号:R6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225 (2011)18-03347-04 收稿日期:2010-10-26 修回日期:2010-12-02 (20101026009/W ? W) 大鼠原位肾脏移植模型的建立★ 麦海星,曲楠,赵立,黄晨,王亚林,李学超,李建涛,陈立军 Rat models of orthotopic kidney transplantation Mai Hai-xing, Qu Nan, Zhao Li, Huan Chen, Wang Ya-lin, Li Xue-chao, Li Jian-tao, Chen Li-jun Abstract BACKGROUND:There are many ways to prepare kidney transplantation models in rat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about operation time, transplantation effect and so on.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icrosurgical technique of establishing a reliable rat model of orthotopic kidney transplantation. METHODS: Kidney transplantation was performed from SD to Wistar strain (allogeneic),the donor’s artery and renal vein were put on the self-make rubber septum and underwent the end to end anastomosis surgeon with the receptor’s arteriae renalis and renal vein. After that, the donor’s bladder valva was inosculated with the receptor’s bladder. All the ra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and Cyclosporin A (CsA) group, each group included 30 rat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1 mL D-hanks each day after transplantation; the CsA group received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CsA for 15 mg/kg. The serum creatinine levels were observed at days 3, 5 and 10 after transplantation, pathological changes were also observed at 10 days after transplantation. RESULTS AND CONCLUSION: Rat orthotopic kidney transplantation was performed in 60 rats, and the successful rate was 85%. The serum creatinine level in the CsA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but the survival time in the CsA group was long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Allografts of the control group exhibited typical severe acute rejection. It is indicated that this rat model of kidney transplantation is a reliable model with good reproducibility and high achievement ratio. Mai HX, Qu N, Zhao L, Huan C, Wang YL, Li XC, Li JT, Chen LJ.Rat models of orthotopic kidney transplantation. Zhongguo Zuzhi Gongcheng Yanjiu yu Linchuang Kangfu. 2011;15(18): 3347-3350. [https://www.360docs.net/doc/868659989.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868659989.html,] 摘要 背景:目前已有多种大鼠肾移植模型建模方式,但在移植时间、移植效果等方面都存在各种问题。 目的:探讨建立稳定、可靠的大鼠原位肾脏移植模型的方法。 方法:以SD大鼠为供体Wistar大鼠为受体行原位肾移植术。供体肾动脉、肾静脉在自制橡胶垫片上分别与受体的肾动脉、肾静脉端端吻合,供体输尿管膀胱瓣与受体膀胱吻合。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移植后每日腹腔内输注1 mL D-hanks 液;环孢素A组移植后每日皮下注射环孢素A 15 mg/kg。记录大鼠生存时间并于移植后第3,5,10天测定血肌酐值,移植后第10天,光镜下观察移植肾病理改变。 结果与结论:大鼠原位肾脏移植成功率为85%。移植后第5,10天环孢素A组血清肌酐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环孢素A组大鼠肾移植后存活天数明显长于对照组(P < 0.05),移植肾病理可见排斥明显减轻。提示该模型稳定性强、重复性好,具有较高的成功率。 关键词:模型,动物;肾;移植;显微外科;大鼠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1.18.028 麦海星,曲楠,赵立,黄晨,王亚林,李学超,李建涛,陈立军.大鼠原位肾脏移植模型的建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18):3347-3350. [http://www.crte https://www.360docs.net/doc/868659989.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868659989.html,] 0 引言 大鼠是目前器官移植实验中最常用的实验动物[1-5]。由于大鼠的肾血管短,手术视野小,端端吻合难度较大,因而以往实验大多采用端侧吻合,但这须阻断大鼠体循环,导致其下半身在吻合期间处于缺血状态。当开放血管夹后,将发生严重的缺血-再灌注损伤[6-9]。有的方法采用带有与供肾动脉和肾静脉相连的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片,分别与受者肾动脉、肾静脉端端吻合,膀胱与膀胱吻合,但术中往往发现主动脉与肾动脉管径相差甚远,吻合后容易漏血。另一种方法利用供、受体动、静脉袖口式套叠,此方法提高了受体的存活率并缩短了手术时间,但因所用的套管管径有限,在翻转血管壁形成袖口时,使血管腔变狭小,影响移植肾脏血流的恢复,腹腔静脉与肾静脉作端端吻合时,因静脉壁薄弱常引起静脉壁撕裂而导致手术失败。 不阻断大鼠体循环的肾血管端端吻合原位肾移植技术的建立,避免了上述的缺点,采用端端吻合法减少了供肾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术后动物的存活率较采用端侧吻合者有明显提高[10-12]。 实验采用供体肾动脉、肾静脉分别与受体的肾动脉、肾静脉端端吻合,供体输尿管膀胱瓣与受体膀胱吻合的方法。施行大鼠肾移植。

大鼠肝脏移植模型制作

大鼠肝脏移植模型制作 大鼠原位肝移植是研究器官保存、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免疫抑制剂、移植排斥反应以及免疫耐受机理等方面常用的动物模型。最初由Lee在1973年报道,经过许多学者的改进,其手术基本稳定,根据肝上下腔静脉吻合方式,大鼠原位肝移植可分为“二袖套法”和“三袖套法”,下面简单的将大鼠肝脏移植的模型制作介绍一下。 一、手术器械 显微外科手术器械包,手术显微镜1台,自制S拉钩(用橡皮筋一端带弯成S形大头针)4个,眼科剪1把,其它外科器械若干及纱布、棉球、棉片和橡皮条等。 二、供、受者大鼠的选择 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不同的动物品系,在同种移植模型中,一般采用两种纯系健康大鼠,如Lewis大鼠,Brown Norway 大鼠(BN),DA大鼠等,国内应用Wistar,SD大鼠也比较多。如果是异种移植可以选用豚鼠-大鼠,仓鼠-大鼠等不同品系的动物。 三、术前准备 供、受者术前禁食14h,自由饮水,采用乙醚吸入麻醉麻醉的方法,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受者术前肌肉注射阿托品0.03mg,防治分泌物阻塞呼吸道。 四、供者手术 麻醉成功后,经阴茎背静脉注射50U/ml肝素稀释液3.0ml,使供者全身肝素化。十字切口入腹,经腹主动脉穿刺灌洗供肝;灌洗前,剪开膈肌,阻断腹主动脉,离断胸腔段肝上下腔静脉,灌洗至流出液澄清为止,约需灌洗液20~30ml。游离肝下下腔静脉,分离结扎离断右肾静脉和右肾上腺静脉,自肠系膜上静脉置管,缓慢注入20ml含肝素的林格氏液,于右肾静脉下方离断肝下下腔静脉,剪开胆总管前壁,近肝端插入外径1.0mm,长4.0mm 的聚乙烯管约2.0mm(可用硬膜外导管制成),结扎固定后远肝端离断之,分离结扎离断肝固有动脉;游离门静脉,结扎离断其分支幽门静脉、脾静脉,于脾静脉下方离断门静脉,锐性分离肝周韧带,结扎左膈下静脉,绕肝上下腔静脉环切膈肌及其腱膜,保留2.0mm

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观察_张巨彪

7 摘要: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Z )建成可靠、稳定的1型大鼠糖尿病模型情况。方法选取 SDF 级雄性Wistar 大鼠70只,分成3个实验组,各20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STZ 30、65、100mg /kg ,对照组10只大鼠腹腔注射枸橼酸缓冲液,用拜安易血糖仪检测血糖,7d 后血糖>16.65mmol /L 判定为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观察大鼠的血糖、体质量、饮水量、胰岛素和C 肽等指标。结果大鼠注射STZ 65mg /kg 7d 后,大部分血糖值达到成模标准,并出现糖尿病表现,持续观察7周,有18只大鼠成模,未见糖尿病转复,糖尿病症状明显。结论腹腔一次性注射STZ 65mg /kg 剂量可成功制备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关键词:链尿佐菌素;1型糖尿病模型;大鼠 Establishment and Observation of Type I Diabetic Rat Models ZHANG Ju-biao 1, SU Xiu-lan 2,OUY-ANG Xiao-hui 1 .(1.Department of Tumor Surger ,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People's Hospital ,Hohhot 010010,China ;2.Central Lab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Hohhot 010010,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type I diabetic rat models b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streptozoto-cin and observe the stability of diabetic changes in rats.Methods 70male Wistar rats were divided into 3experiment groups of 20rats each and 1control group of 10rats.The experiment groups were intraperitoneally injected by 30mg /kg ,65mg /kg ,and 100mg /kg STZ respectively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injected cit-rate buffer.Bayer blood glucose meter was adopted to test the blood glucose ,setting >16.65mmol /L after 7d as the type 1diabetic animal model.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level ,body weight ,water intake ,insulin and C-peptide of the rat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were observed /measured.Results In the group of injection by 65mg /kg STZ ,after 7days most rats reached the model blood glucose standard and had diabetic manifes-tation ,after continuous observation of 7weeks ,18rats were qualified as the model with obvious symptoms and without conversion.Conclusion With the dose of 65mg /kg of STZ through one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type 1diabetic rat models can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Key words :Streptozotocin ;Type 1diabetic models ;Rat 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的 疾病。它是一种以持续性高血糖为特征的内分泌障碍疾病,可导致全身性代谢紊乱并继发眼、肾、神经和心血管等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最终引起功能损伤及衰竭。1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预防和治疗仍不完善,干细胞(stem cells )是体内存在的一类特殊细胞,有自我更新和不断增生的能力,又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只要掌握了胰腺干细胞的特异标志、转化调控机制、培养及分离技术,就可以体外操纵干细胞,进行大量扩增和定向诱导分化,最后将得到能分泌胰岛素的胰岛 样细胞[1-2],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因此,建立较理 想的动物模型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STZ 制备糖尿病大鼠 动物模型。该项实验根据吴清洪报道的方法[3] ,采用简单的腹腔一次注射的方法制备稳定并且可靠的动物模型。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喂养SDF 级成熟Wistar 雄性大鼠70只(体质量220 280g ),购自内蒙古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饲养室内氨浓 度<20g /L , 相对湿度40% 70%,室温18 25℃,保证良好的通风,避免增加造模后大鼠的感染概率,普通饲料喂养,饮水自由。 1.2主要仪器和试剂拜安易血糖检测仪及试纸(美国Bayer 公司);STZ (美国Sigma 公司);胰岛素、C 肽放射免疫分析药盒(均购自内蒙古泽生耗材)。 1.3主要实验试剂的配制STZ 液称取STZ 粉剂0.2g ,溶于pH 4.5,浓度为0.1mmol/L 的枸橼酸三钠-枸橼酸缓冲液20mL 中,制成1%溶 液,经0.22μm 滤器过滤除菌,要求5min 内配制完成,配好后,10min 内用完,STZ 和枸橼酸缓冲溶液低温保存,新鲜配制。 1.4实验分组和大鼠糖尿病模型的制备采取国内外普遍使用的STZ 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根据徐 华等[4] 报道, 雄性大鼠易于成模,且成模后血糖稳定性好,故选取成熟雄性大鼠用于实验。将所有大鼠(70只)使用代谢笼单只喂养,适应性喂养1周, 1周内注意观察大鼠的饮食情况、体质量等健康状况, 1周后,选取空腹血糖介于2.92 6.92mmol /L 的大鼠为实验对象。将空腹血糖介于2.92 6.92mmol /L 的大鼠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60只)分别接受STZ 液一次性腹腔注射,剂量为30、65、100mg /kg ,对照组(10只)注射枸橼酸三钠-枸橼酸缓冲液。实验前 大鼠禁食、水12h 。分别于注射后3、 7、14、28d 采用剪尾法采集血样,用拜安易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7d 后空腹血糖>16.65mmol /L ,出现多饮、多食、多尿 · 533·医学综述2013年1月第19卷第2期Medical Recapitulate , Jan.2013,Vol.19,No.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