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检查问题答案

癌痛检查问题答案
癌痛检查问题答案

癌痛检查问题答案

1.请问WHO癌症三阶梯止痛原则是哪五条?

(1)首选口服给药途径:应尽量选择无创、简便、安全的给药途径。患者能口服时应选择口服止痛药。

(2)按阶梯给药:是指止痛药物的选取用应根据疼痛程度由轻到重,按顺序选择不同强度的止痛药。即轻度疼痛首选三阶梯的第一阶梯:非甾体抗炎药;如果达不到止痛效果或疼痛继续加剧为中度疼痛,则选用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曲马多;重度疼痛,则选用强阿片类药如吗啡、羟考酮、芬太尼等,并可同时加用非阿片类药物,后者既能增加阿片类药物的止痛效果,又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药物成瘾性。

(3)按时给药:癌痛多表现为持续性慢性过程,按时给药时止痛药物可子啊体内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有效缓解基础疼痛,长选择持续时间较长的缓控释型制剂。

(4)个体化治疗:制定止痛方案前应全面评估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肝肾功能,基础疾病,全身状态等,有针对性展开个体化止痛。

(5)注意细节:细节是指可能影响到止痛效果的所有潜在因素,既包括疼痛的全面评估,准确的药物治疗,动态随访等,又包括患者的心理、精神、宗教信仰,经济情况等诸多方面。

2、请介绍贵院提供了哪些规格和品种的阿片类止痛药物?

芬太尼透皮贴剂8.4mg/贴;盐酸吗啡片10mg/片;硫酸吗啡缓释片30mg/片;盐酸吗啡缓释片30mg/片;硫酸吗啡栓20mg/粒;盐酸吗啡注射液10mg/只;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mg/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40mg/片;盐酸哌替啶注射液100mg支;磷酸可待因30mg/片;盐酸曲马多缓释片0.15g/片

3、请问贵院是如何对镇痛药物的应用进行监督的?

我院建立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医院文件《鄂州市中心医院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管理规定》。对癌痛止痛药物进行管理,在保证医疗需求的同时防止非法滥用。同时药学部建立有相关药事管理文件从采购、出入库、药品请领、调配、储存与保管、发放、报损、销毁等方面来规范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管理。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建立专用病历,患者领取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时,药师仔细核对病历信息与处方信息是否相符。药师按照相关的规定对癌痛治疗处方进行严格审核,且必须由取得麻醉药品调剂资格的药师负责调配和核发。审核内容主要包括医师是否具有麻醉

药品处方权,医师签名与药房备样是否相符,处方内容是否书写完整,内容与病历是否一致,麻醉药品开具的用量,天数、用法等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药物的联用是否合理以及是否有非术后的癌痛处方使用哌替啶注射液等。临床药师参与查房,定期撰写药历,详细记录患者的癌痛药物使用、病程的变化,对药物治疗的过程进行分析并作出总结,对于治疗中发现的问题与相关医师沟通。每季度对癌痛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动态分析。每月调取癌痛治疗病历按照癌痛规范治疗的原则从癌痛的评分、滴定、加量、转换、爆发痛的处理等各方面对癌痛用药的合理性做出分析评价,并将结果反馈给病房。

4请问贵院多长时间多镇痛药物的用药结构及用量进行通报?

5、请您介绍贵院提供了哪些辅助止痛药物?

答:包括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多虑平等;抗惊厥药,如加巴喷丁、卡马西平

6、患者在门诊开具麻醉处方必须出示哪些证明?

门(急)诊癌痛患者,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首诊医师在亲自检查患者后,需建立专用病历,患者需提供下列材料复印件:二级以上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患者户籍簿、身份证或者其他相关有效身份证明文件,为患者代办人员身份证明文件,并签署的《知情同意书》。

7、与麻醉性镇痛药相关的政策法规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疗机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够用印鉴卡管理规定》、《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

8、药师对麻醉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的内容包括哪些?

审核内容主要包括医师是否具有麻醉药品处方权,医师签名与药房备样是否相符,处方内容是否书写完整,内容与病历是否一致,麻醉药品开具的用量,天数、用法等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药物的联用是否合理以及是否有非术后的癌痛处方使用哌替啶注射液等。

9试简述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的“四查十对”。

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10请问你们的临床药师是怎样对癌痛用药进行知道的?

有指定的临床药师参与疼痛病房的日常查房工作,与医师一起组成治疗小组,参与癌痛镇痛方案的制定,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对医师、护士以及患者提出的咨询进行解答。临床药师定期撰写药历,详细记录患者的癌痛药物使用、病程的变化,对药物治疗的过程进行分析并作出总结,对于治疗中发现的问题与相关医师沟通。临床药师每季度对癌痛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动态分析,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弱阿片及强阿片制剂用量监控,尤其是吗啡速释片的用量。同时对口服、注射、外用等不同给药途径的止痛药物的用量进行监控。每月调取疼痛病房的癌痛治疗病历,阅读医嘱和病历,按照癌痛规范治疗的原则从癌痛的评分、滴定、加量、转换、爆发痛的处理等各方面对癌痛用药的合理性做出分析评价,并将结果反馈给病房。药师还积极参与到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合理用药的宣教中,包括由鄂州市卫计委、医学会组织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合理应用会议,我院疼痛示范病房启动会,我院新进人员培训会、我院医师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处方权培训会议,以及到区县医院进行宣讲等。

癌症疼痛诊疗规范标准

癌症疼痛诊疗规 (年版) 一、概述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初诊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约为;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其中的患者为重度疼痛。癌症疼痛(以下简称癌痛)如果得不到缓解,患者将感到极度不适,可能会引起或加重患者的焦虑、抑郁、乏力、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及整体生活质量。 为进一步规我国癌痛诊疗行为,完善重大疾病规化诊疗体系,提高医疗机构癌痛诊疗水平,改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 二、癌痛病因、机制及分类 (一)癌痛病因。癌痛的原因多样,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肿瘤相关性疼痛:因肿瘤直接侵犯压迫局部组织,肿瘤转移累及骨等组织所致。 .抗肿瘤治疗相关性疼痛:常见于手术、创伤性检查操作、放射治疗,以及细胞毒化疗药物治疗后产生。 .非肿瘤因素性疼痛:包括其他合并症、并发症等非肿瘤因素所致的疼痛。

(二)癌痛机制与分类。 .疼痛按病理生理学机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伤害感受性疼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 ()伤害感受性疼痛是因有害刺激作用于躯体或脏器组织,使该结构受损而导致的疼痛。伤害感受性疼痛与实际发生的组织损伤或潜在的损伤相关,是机体对损伤所表现出的生理性痛觉神经信息传导与应答的过程。伤害感受性疼痛包括躯体痛和脏痛。躯体性疼痛常表现为钝痛、锐痛或者压迫性疼痛。脏痛通常表现为定位不够准确的弥漫性疼痛和绞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于外周神经或中枢神经受损,痛觉传递神经纤维或疼痛中枢产生异常神经冲动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常被表现为刺痛、烧灼样痛、放电样痛、枪击样疼痛、麻木痛、麻刺痛、枪击样疼痛。幻觉痛、中枢性坠、胀痛,常合并自发性疼痛、触诱发痛、痛觉过敏和痛觉超敏。治疗后慢性疼痛也属于神经病理性疼痛。 .疼痛按发病持续时间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癌症疼痛大多表现为慢性疼痛。与急性疼痛相比较,慢性疼痛持续时间长,病因不明确,疼痛程度与组织损伤程度可呈分离现象,可伴有痛觉过敏、异常疼痛、常规止痛治疗疗效不佳等特点。慢性疼痛与急性疼痛的发生机制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慢性疼痛的发生,除伤害感受性疼痛的基本传导调制过

癌痛规范化诊疗规范

癌症疼痛诊疗规范 (2011年版) 一、概述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初诊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约为25%;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60%-80%,其中1/3的患者为重度疼痛。癌症疼痛(以下简称癌痛)如果得不到缓解,患者将感到极度不适,可能会引起或加重患者的焦虑、抑郁、乏力、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及整体生活质量。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癌痛诊疗行为,完善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体系,提高医疗机构癌痛诊疗水平,改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二、癌痛病因、机制及分类 (一)癌痛病因。癌痛的原因多样,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肿瘤相关性疼痛:因肿瘤直接侵犯压迫局部组织,肿瘤转移累及骨等组织所致。 2.抗肿瘤治疗相关性疼痛:常见于手术、创伤性检查操作、放射治疗,以及细胞毒化疗药物治疗后产生。 3.非肿瘤因素性疼痛:包括其他合并症、并发症等非肿瘤因素所致的疼痛。 (二)癌痛机制与分类。 1.疼痛按病理生理学机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伤害感受性疼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 (1)伤害感受性疼痛是因有害刺激作用于躯体或脏器组织,使该结构受损而导致的疼痛。伤害感受性疼痛与实际发生的组织损伤或潜在的损伤相关,是机体对损伤所表现出的生理性痛觉神经信息传导与应答的过程。伤害感受性疼痛包括躯体痛和内脏痛。躯体性疼痛常表现为钝痛、锐痛或者压迫性疼痛。内脏痛通常表现为定位不够准确的弥漫性疼痛和绞痛。 (2)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于外周神经或中枢神经受损,

痛觉传递神经纤维或疼痛中枢产生异常神经冲动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常被表现为刺痛、烧灼样痛、放电样痛、枪击样疼痛、麻木痛、麻刺痛、枪击样疼痛。幻觉痛、中枢性坠、胀痛,常合并自发性疼痛、触诱发痛、痛觉过敏和痛觉超敏。治疗后慢性疼痛也属于神经病理性疼痛。 2.疼痛按发病持续时间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癌症疼痛大多表现为慢性疼痛。与急性疼痛相比较,慢性疼痛持续时间长,病因不明确,疼痛程度与组织损伤程度可呈分离现象,可伴有痛觉过敏、异常疼痛、常规止痛治疗疗效不佳等特点。慢性疼痛与急性疼痛的发生机制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慢性疼痛的发生,除伤害感受性疼痛的基本传导调制过程外,还可表现出不同于急性疼痛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如伤害感受器过度兴奋、受损神经异位电活动、痛觉传导中枢机制敏感性过度增强、离子通道和受体表达异常、中枢神经系统重构等。 三、癌痛评估

癌痛规范化诊疗试题

癌痛诊疗规范考题(三) 、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1.精神药品按依赖性分成第一类和第二类,以下第一类精神药品为: () A 、咖啡因 B 、曲马多 C 、安定 D 、利眠宁 2.现有资料显示: ( ) A .癌症未发生转移时不发生癌性疼痛 B .低于50 %的癌症患者经历疼痛 C. 中、重度疼痛V 30 % D.尚有较多的癌痛病人未得到适当的镇痛治疗 3. 癌痛治疗不理想的原因是: ( ) A .医务人员普遍具有癌性镇痛知识,但病人怕吗啡成瘾 B .病人积极报告疼痛病史,认为 癌性疼痛完全能控制 C .许多医生对癌性疼痛评估不足,缺乏相关知识 D .医药管理部门 已经不对吗啡药品进行严格管理,癌症病人的吗啡处方量不需限制 4. 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 A .对疼痛的估计(包括性质和程度)应该以病人描述为主 B .对疼痛的估计应该由医生根 据临床判断 C.癌症病人合并的抑郁情绪不会加重癌性疼痛 D .尽管癌性疼痛的原因有多种, 但在一个病人身上仅具备一种疼痛原因 E.对同样严重程度的肺癌患者,他们所经历的癌痛 程度应该是一样的 5. 癌症病人使用麻醉药品控、缓制剂时,每张处方量不得超过常用量为() 。 A 、 10 天 B 、 5 天 C 、 7 天 D 、 15 天 6. 疼痛评佑原则中不正确的描述是: ( ) A .首先,医生应相信病人的主述 B.病人陈述、医生引导、家属帮助三者结合 C.查体要注意神经、肌肉体征 D .患者精神状态不在癌痛评估的范畴 E.评估包括促发因素、疼痛强度、持续时间、部位、缓解因素、加重因素等 7. 评估疼痛程度不正确的描述是 ( ) A .可以采用数字评分量表和视觉模拟量表 B. 2种评估量表所记录的疼痛程度完全不一样 C.轻度疼痛:(1-4 )/10 D.中度疼痛:(5-6 )/ 10 E .重度疼痛:(7-10)/10 8. 三阶梯癌痛治疗方案遵守四个基本原则中错误的描述是( ) A .按阶梯逐级给药 B .按需给药 C. 口服制剂首选 D.用药个体化 9. WHO 三阶梯癌痛治疗方案不正确的描述是 ( ) A .遵守2个基本原则 B .已经向全球推荐 C.可以使90%癌症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缓 解 D.具有简单、有效、合理的特点 辅助药物 C.重度疼痛:强阿片类加非阿片类镇痛剂加辅助药物 D .如果病人伴有抑郁, 应当使用抗抑郁剂 E.吗啡易导致腹泻,应该禁用缓泻剂 11. 第一阶梯药物特点中不正确的描述是( ) A .主要为非甾体类镇痛药 B .对中度疼痛亦可能有效 C.具有封顶效应(天花板效应) 不能无限增加剂量 D .治疗中,一种非甾体类镇痛药无效应更换另一种非甾体类镇痛药 12. 阿片类镇痛剂的特点有 ( ) 10. 癌痛治疗的药物选择中不正确的描述是 ( A ) B .中度疼痛:弱阿片类加非阿片类镇痛剂加

201X癌痛规范化治疗知识考题与答案

2016癌症疼痛诊疗规范考试题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6分) 1、癌症疼痛评估应当遵循“常规、量化、全 面、动态”评估的原则。 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痛三阶梯止痛治疗指南, 癌痛药物止痛治疗的五项基本原则是:口服给药、 按阶梯用药 按时给药、个体化给药、注意具体细 节。 3、短效阿片类药物用于爆发痛的解救治疗时,解救剂量为前 24小时用药总量的 10%-20% 。 4、阿片类镇痛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存在较大个体差异,需要 逐渐调整剂量,以获得最佳用药剂量,此称为剂量滴 定。 5、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日限制剂量为:布洛芬2400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mg/d, 对乙酰氨基酚2000 mg/d,塞来昔布 400 mg/d。 6、口服吗啡的大剂量标准是 >300-599 mg/d, 超大剂量标准是 >600 mg/d。 7、初次使用阿片类药物止痛的患者,使用口服即释吗啡片滴 定的初始剂量为 5-15mg 毫克/次。 8、、为门(急)癌症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的麻 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三日 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十五常用量; 其他剂型,处方不得超过七日用量。 9、疼痛是癌痛患者最常见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 量。初诊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约为25%;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 发生率约为60%-80%;其中1/3的患者为重度疼痛。 10、FDA对阿片耐受的定义为:已按时服用阿片类药物至少 一周以上,且每日总量至少为口服吗啡60 mg、羟考酮30 mg、 氢吗啡酮8 mg、羟吗啡酮25 mg或其他等效药物;用芬太尼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卫生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标准(2011版)

附件: 卫生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标准 (2011年版)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肿瘤性疾病诊疗行为,提高我国癌痛规范化治疗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改善对肿瘤患者的医疗服务,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制定本标准。 一、科室基本标准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或肿瘤专科医院,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肿瘤科、疼痛科或者晚期肿瘤治疗、临终关怀相关科室。 (一)肿瘤科。 1.三级肿瘤专科医院和三级综合医院: (1)开展肿瘤科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床位不少于30张,年收治中晚期肿瘤患者800例次以上,能够为肿瘤患者提供规范化疼痛治疗; (2)具有独立设置的肿瘤科门诊,能够为癌痛患者提供门诊服务,年开展癌痛治疗240例或1500例次以上; (3)技术水平达到三级医院肿瘤科专业重点科室技术标准,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 (4)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每年培训5名以上癌痛治疗医师、6名以上癌痛治疗护士的能力。 2.二级肿瘤专科医院和二级综合医院: (1)开展肿瘤科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床位不少于20张,年收治晚期肿瘤患者400例次以上,能够为肿瘤患者提供规范化疼痛治疗; (2)具有独立设置的肿瘤科门诊,能够为癌痛患者提供门诊服务,年开展癌痛治疗150例或900例次以上; (3)技术水平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级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 (4)具有培训同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经验和能力。 (二)疼痛科。 开展疼痛科临床诊疗工作2年以上,设置疼痛科门诊。 1.三级医院疼痛科门诊能够独立开展癌痛治疗等工作,每年开展癌痛治疗150例

或1000例次以上;或者疼痛科每年收治癌痛患者50例以上;具有年培训3名以上癌痛治疗医师、4名以上癌痛治疗护士的能力。 2.二级医院疼痛科门诊能够独立开展癌痛治疗等工作,每年开展癌痛治疗80例或500例次;具有培训同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经验和能力。 (三)其他晚期肿瘤治疗及临终关怀相关科室参照上述标准。 二、人员基本标准 (一)三级医院至少有5名医护人员专职负责癌痛评估与治疗工作,其中至少有2名医师、3名护士。 (二)二级医院至少有3名医护人员专职负责癌痛评估与治疗工作,其中至少有1名医师、2名护士。 (三)医师 1.有5年以上肿瘤科临床诊疗工作经验,或2年以上疼痛科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熟练掌握《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范性文件;熟练掌握癌痛患者全面疼痛评估方法;熟练掌握各种止痛药物的特性、使用方法以及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能够独立开展癌痛患者疼痛评估和治疗工作。 (四)护士 1.有3年以上肿瘤科护理工作经验,或2年以上疼痛科护理工作经验,具有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熟练掌握肿瘤科、疼痛科护理技能,掌握疼痛评分和疼痛护理操作流程,能够协助医师对患者进行癌痛全面评估和治疗。 3.能够配合医师做好癌痛患者治疗相关宣教工作。 三、科室基本管理标准 (一)建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规范化管理制度。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文件要求,完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制度,改进工作机制,优化管理流程,保障患者方便、足量、合理使用止痛药物,满足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需求。 (二)建立健全癌痛规范化治疗相关制度。

癌痛规范化治疗知识考题与答案(培训参考)

癌症疼痛诊疗规范考试题 一,填空题 1、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初诊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约为;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其中的患者为重度疼痛。 2、癌症疼痛评估应当遵循“、、、”评估的原则。 3、癌痛常规评估是指医护人员主动询问癌症患者有无疼痛,常规评估疼痛病情,并进行相应的病历记录,应当在患者入院后小时内完成。 4、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痛三阶梯止痛治疗指南,癌痛药物止痛治疗的五项基本原则是:、、 、、。 5、癌痛应当采用综合治疗的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有效应用止痛治疗手段,持续、有效地消除疼痛,治疗方法包括: 治疗、治疗和治疗。 6、短效阿片类药物用于爆发痛的解救治疗时,解救剂量为前24小时用药总量的。 7、阿片类镇痛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存在较大个体差异,需要逐渐调整剂量,以获得最佳用药剂量,此称为。 8、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日限制剂量为:布洛芬 mg/d, 对乙酰氨基酚 mg/d,塞来昔布 mg/d。

9、口服吗啡的大剂量标准是 mg/d,超大剂量标准是 mg/d。 10、初次使用阿片类药物止痛的患者,使用口服即释吗啡片滴定的初始剂量为毫克/次。 11、某癌痛患者经疼痛评估,NRS评分为7分,需剂量滴定,予口服即释吗啡片10mg,60分钟再次NRS评分为7分,需再给予口服吗啡片 mg,若再次NRS评分为4分,需再给予口服吗啡片 mg,若再次NRS评分为2分,需再给予口服吗啡片 mg。 二,选择题 1、癌痛的原因多样,大致可分为() A肿瘤相关性疼痛、抗肿瘤治疗相关性疼痛和非肿瘤因素性疼痛; B肿瘤相关性疼痛和非肿瘤相关性疼痛; C肿瘤相关性疼痛和抗肿瘤治疗相关性疼痛。 2,疼痛按病理生理学机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A伤害感受性疼痛及非伤害感受性疼痛 B神经病理性疼痛及非神经病理性疼痛 C伤害感受性疼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 3,癌痛量化评估通常使用那些方法。() A数字分级法(NRS)和面部表情评估量表法 B数字分级法(NRS)和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 C以上三种方法均可 4,使用《疼痛程度数字评估量表》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时,疼

癌痛规范化诊疗试题

癌痛诊疗规范考题(三)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精神药品按依赖性分成第一类和第二类,以下第一类精神药品为:() A、咖啡因 B、曲马多 C、安定 D、利眠宁 2.现有资料显示:() A.癌症未发生转移时不发生癌性疼痛B.低于50 %的癌症患者经历疼痛 C.中、重度疼痛<30 % D. 尚有较多的癌痛病人未得到适当的镇痛治疗 3.癌痛治疗不理想的原因是:() A.医务人员普遍具有癌性镇痛知识,但病人怕吗啡成瘾B.病人积极报告疼痛病史,认为癌性疼痛完全能控制C.许多医生对癌性疼痛评估不足,缺乏相关知识D.医药管理部门已经不对吗啡药品进行严格管理,癌症病人的吗啡处方量不需限制 4.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对疼痛的估计(包括性质和程度)应该以病人描述为主B.对疼痛的估计应该由医生根据临床判断C.癌症病人合并的抑郁情绪不会加重癌性疼痛D.尽管癌性疼痛的原因有多种,但在一个病人身上仅具备一种疼痛原因E.对同样严重程度的肺癌患者,他们所经历的癌痛程度应该是一样的 5.癌症病人使用麻醉药品控、缓制剂时,每张处方量不得超过常用量为()。 A、10天 B、5天 C、7天 D、15天 6.疼痛评佑原则中不正确的描述是:() A.首先,医生应相信病人的主述B.病人陈述、医生引导、家属帮助三者结合 C.查体要注意神经、肌肉体征D.患者精神状态不在癌痛评估的范畴 E.评估包括促发因素、疼痛强度、持续时间、部位、缓解因素、加重因素等 7.评估疼痛程度不正确的描述是() A.可以采用数字评分量表和视觉模拟量表 B. 2 种评估量表所记录的疼痛程度完全不一样C.轻度疼痛:( 1-4 )/10 D.中度疼痛:(5-6 )/ 10 E.重度疼痛:(7-10)/10 8.三阶梯癌痛治疗方案遵守四个基本原则中错误的描述是() A.按阶梯逐级给药B.按需给药C.口服制剂首选D.用药个体化 9. WHO 三阶梯癌痛治疗方案不正确的描述是() A.遵守2个基本原则B.已经向全球推荐C.可以使90%癌症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缓解D.具有简单、有效、合理的特点 10.癌痛治疗的药物选择中不正确的描述是() A.轻度疼痛:非阿片类镇痛剂加辅助药物B.中度疼痛:弱阿片类加非阿片类镇痛剂加辅助药物C.重度疼痛:强阿片类加非阿片类镇痛剂加辅助药物D.如果病人伴有抑郁,应当使用抗抑郁剂E.吗啡易导致腹泻,应该禁用缓泻剂 11.第一阶梯药物特点中不正确的描述是() A.主要为非甾体类镇痛药B.对中度疼痛亦可能有效C.具有封顶效应(天花板效应), 不能无限增加剂量D.治疗中,一种非甾体类镇痛药无效应更换另一种非甾体类镇痛药12.阿片类镇痛剂的特点有() A.杜冷丁适用于慢性癌性疼痛治疗B.美菲康应每4小时服一次C.吗啡口服吸收生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