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枯竭

心理枯竭
心理枯竭

最近,北师大心理学教授许燕针对职业人谈了职业枯竭的六大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生理耗竭。

对疾病的抵抗力也在下降,然后出现一些身心症状,比如说头疼、腰酸背疼、肠胃不适、失眠,饮食习惯的改变等等,严重的会导致精神疾患。

第二个特征是才智枯竭。

属于职业枯竭的一个认知维度,它主要表现在,感觉到一种空虚感,有一种被掏空的感觉,你会觉得自己的知识已经没有办法去满足工作的需要了,思维效率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够很好地去适应当代的知识更新。

第三个特征是情绪衰竭。

这是枯竭的一个压力维度,也是职业枯竭非常显著的一个特征,主要表现在工作热情消失了,尔后表现出许多情绪上的特点,比如说烦躁、易发脾气、易迁怒于人、对人冷漠无情、麻木不仁、没有爱心,甚至沮丧、抑郁、无助、无望,直至消沉。

第四个特征是价值衰落。

它属于枯竭的一个评价性维度。主要表现是,个人的成就感下降,同时自我效能感、自我评价也在降低,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做好工作。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意义和评价也在下降,觉得工作没有意思,工作变得非常机械化,然后出现一系列工作的问题。这样一种挫败感会使职业人减少心理上的投入,不再去付出努力了,会出现消极怠工,甚至出现离职或者转行的倾向。

第五个特征是“去人性化”。

它属于职业枯竭的一个人际维度,会直接影响到人际交往质量,其特征就是很消极的、否定的一种态度,即以冷漠的态度去对待自己周围的人,甚至是对待自己非常亲近的人,包括家人或者一些好朋友。这些人表现出多疑、猜忌,同时对别人充满了一种批判性。

第六个特征是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一般来说有两个方向。一是对别人的攻击行为会增多,比如说人际摩擦增多,会在极端的情况下出现打骂无辜人的情况。比如说有的人在公司里面受了老板的气,回家可能就会拿老婆孩子“开刀”,去找“替罪羊”。另外一种,他的攻击并不是指向外人的,而是指向自身,出现自残行为,甚至在极端的枯竭情况下出现自杀。

现代人的职业枯竭与心理健康

在现代社会里,几乎每个成年人都从事着某一份工作,人生的大部分时光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工作帮人们体现人生意义与价值,给予人们展现自我和能力的机会,使人保持与社会和环境的亲密接触,在繁忙的日子里,有不少人抱怨工作将自己累得半死,巴不得能将手上的工作抛到九霄云外,痛痛快快地休息一番。然而,当真的无事可做时,许多人却都惶惑不

安起来,突然发现“乐在工作”果真是一句至理名言!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我们需要工作,我们不仅要通过工作维持生存,更要通过工作来证明我们被需要,我们有价值。

“人生而为劳动,犹如鸟生而为飞翔。”难怪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工作”和“爱”是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工作得是否愉快,关系到我们人生的一半幸福。

我们离不开工作,但职场上不总是风调雨顺、阳光灿烂。日益加剧的竞争、超负荷的工作量、每天朝九晚五的生活,令不少人感觉压力不小。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人们承担着越来越大的各种压力,对职业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进而导致工作效率降低、人际关系紧张、家庭危机、身心疾病等。于是,“职业枯竭”(job burnout)一词及其研究由此产生。这个概念一经提出,立刻引起了广泛关注,被视作是现代社会的一种职业疾病,普遍发生在各种助人职业的群体中。在过去的近三十年里,国内外众多学者对职业枯竭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枯竭的行为表现、影响因素、干预措施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一、什么是职业枯竭

1961年,美国作家格林尼出版了一本小说,名为《一个枯竭的案例》,书中描写了一名建筑师因为不堪忍受精神上的痛苦和折磨,放弃自己的工作,逃往非洲原始丛林的故事。从此以后,“枯竭”这个词进入了美国大众的语汇,1974年美国精神分析学家Freudenberger首次将它使用在心理健康领域,用来特指从事助人职业的工作者由于工作所要求的持续情感付出、身心耗竭状态。

到了90年代,对于职业枯竭的研究范围从服务性质的行业逐渐扩展到教育业、技术业和培训业(如教师、电脑工程师、军人、管理人员等),并迅速从美国向欧洲乃至亚洲国家辐射。职业枯竭被看作是一种在工作重压之下身心俱疲、厌弃工作的感受,是一种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也称之为心理枯竭。其具体表现主要有:

疲乏:李先生已打定主意停薪留职一阵子,他最近工作不带劲,全身总觉得有气无力的,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一想到有一整天的工作要做,就感觉好像一晚上没睡似的疲乏,不只是身累,心也累。他力图改善目前的工作困境,却始终未能如意,只好选择暂时出走……

冷漠:张老师干教师工作15年了,最近不知道是为什么,本来最爱和学生们呆在一起的她总是有意无意地避免与学生们近距离接触,学生们凑在一起说话,她听见就心情烦躁,总想躲得远远的。在办公室里,原本爱说爱笑的她也不愿主动和同事聊天了,每天就只是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希望谁都不要来打扰自己……

丧失成就感:杨小姐跳槽到了一家新的单位,专业对口,收入颇丰,还很稳定。工作伊始,杨小姐满怀热情地投入工作,可是一年过去了,她发现工作永远是那样井然有序,没有任何新鲜感,自己再也不像刚来的时候那样为了某个项目的完成而沾沾自喜了。尤其是当她看到办公室的种种争斗时,更感到厌倦万分。她的情绪开始低落,经常发牢骚,甚至还怀疑自己根本就不适合做这份工作……

染上职业枯竭的人犹如失去水的鱼,备受窒息的痛苦。他们感到自己有明显的空虚感,觉得自己的知识好似被掏空了一样,无法满足工作需要;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效率降低;不能适应知识的更新。个人成就感降低,自我效能感下降,自我评价下降;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下降,工作变得机械化且效率低下;怀疑自己,时常感觉到无法胜任工作,感到无能和失败,退缩,从而减少心理上的投入,不再付出努力,消极怠工,缺勤;离职倾向加剧,甚至转行。

据调查,现代人产生工作枯竭的时间越来越短,有的甚至工作8个月就开始对工作厌倦,而工作一年以上的白领人士有高于40%的人想跳槽。产生职业枯竭的工作者会出现失眠、焦虑、烦躁等生理上的疾病、心理上的不适以及行为上的障碍,若不及时处理将会给自己带来不可预期的伤害。

二、职业枯竭在中国

在中国,职业枯竭也已成为在现代职业领域中广为流传的职业病。因工作压力而导致的心理与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心脏病发病年龄已低至30岁。

对1000名中年人健康状况的调查表明,他们的生活常态大多是超时工作,睡眠不足,压力巨大,没有休闲,健康负债。不少人说自己多梦,失眠,不易入睡;经常腰酸背痛,记忆力明显衰退;脾气暴躁、焦虑者占一半。

对135名银行职员的调查结果显示:他们的心理健康低于身体健康水平,其中情绪疲惫较为明显,工作满意度低,对身体健康影响最大。不少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不仅常感失眠、头痛,出现血压高、溃疡、背痛、筋疲力尽症状的也不少。

上海一项调查显示:在同一岗位工作满两年的人群中有33.3%的人出现了工作倦怠现象,有2.6%的人患上了工作枯竭症。

在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一个专项调查结果中,我国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为58岁,低于全国平均寿命10岁左右。北京中关村知识分子平均死亡年龄为53.34岁,比10年前缩短了5.18岁。

上海社科院的《社会科学报》今年公布一份跟踪了近10年的“知识分子健康调查”:北京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从10年前的58-59岁降至调查时期的53-54岁,比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北京市平均寿命75.85岁低近20岁。在上海地区,1994年调查的科技人员平均死亡年龄为67岁,较全市职业人群早逝3.26岁,其中15.6%发生在35-54岁的早逝年龄段。

据新华社报道,最近5年来,中国科学院所属的7个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的专家、教授共134人谢世,平均年龄53.3岁。

2002年上海10家主要新闻媒体联合调查结果,上海新闻工作者死亡年龄集中在40-60岁年龄段,平均死亡年龄为45.7岁。

当前,城市“过劳”人群已从20世纪80年代中年知识分子渗入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中年骨干。

安贞医院历时10年在70万人群中进行调查,脑梗塞,脑出血等急性脑猝在35岁年龄组男女发

病率分别增加136%和220%;急性冠心病男性在45-49岁年龄组增加了50%,女性55-59岁组增加32%。而且,青壮年突发心脏病往往比老年人严重得多。

工作枯竭还表现为对他人的攻击性行为加剧,人际摩擦增多,极端情况下会出现打骂无辜的人;有的出现自残行为,极端的枯竭状态会使人出现自伤或自杀的行为。1999年10月7日,陕西华阴市黄河工程机械厂子弟学校的优秀女教师用锥子在学生脸上刻“贼”字,再在伤口上点入红墨水。“这学期,我不知道怎么了,干事没头绪,遇事急躁,心里很难受。作为教师,感觉压力太大,因为我始终记得一句话:误人子弟,杀人父兄……”这是一份遗书中的一段话,2002年陕西一位年仅25岁的女教师因工作压力而患严重心理疾病,撇下不到1岁的儿子服毒自杀。

三、为什么会产生职业枯竭?

相信不少工作者几乎都会遇上这个敏感的问题,究竟是自己能力有限,满足不了工作的要求?还是工作环境不佳,发挥不了自己的才华?究其原因,部分来自个人,部分来自环境(单位或企业)。

从个人因素看,有些人是理及完美主义者,经常为自己制定很高的目标,通过狂热的工作来达到目标。但有的时候由于目标过高,非自己能力所及,或是自我要求过高,长此以往,工作非但不能带来愉快,反而经常体验挫折。此外,还有超负荷的工作量和额外的工作,社会变迁和革新所带来的适应不良,家庭和职场多重角色带来的冲突等等,都会引发职业枯竭。如果一个人本已处在这种压力之下,又得不到领导、同事的配合,同时缺乏家人、朋友的支持,只是一个人默默承受,则有可能在倦怠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从环境因素看,某些职业的工作负荷量很大,且需要工作者付出大量的脑力和情感,如教师、医护人员、警察、心理咨询师和新闻从业人员,因此这类职业的工作者也就成了容易出现职业枯竭的高危人群。此外,工作不能提供给个体他想要的东西,或是薪酬等物质层面的东西,或是成就感等心理层面的东西,也会导致闷闷不乐。还有一些人,他们工作清闲,报酬也不差,他们却觉得毫无乐趣,觉得体现不出自我的价值。有的人长时间地从事一项一成不变、没有任何新意的工作,也会导致枯竭。

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也是产生枯竭的原因之一。

职场就像是达尔文笔下的原始丛林,强者生存,弱者淘汰,不进则退。许多人都感受到了深深的危机感。可如果仅凭实力说话还好些,一些明争暗斗使得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一不小心就会碰到一个雷区,长年身处这样一个硝烟弥漫的场所,很难不产生排斥的心理。

此外,管理者与员工沟通不足、作决策不征求员工意见、政策不灵活、福利待遇不佳等等,会加剧员工职业枯竭的程度。角色冲突、工作过量、工作气氛、决策参与和同事支持是影响枯竭的重要组织因素,角色混乱、缺乏上级支持在这种因果关系中也很重要。组织文化因素和环境,如责任定义不明确、规则模糊、可用资源不足、工作条件禁闭、缺乏隐私都会对员工心理造成不利的影响。

向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惩罚冲动说“不”(一)

向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惩罚冲动说“不” 文/卢恒 摘要:近年来,在教育过程中,对能否对学生进行惩罚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声音。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提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但他同时解释:“我说的惩罚有几个观点,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 歧视,让你觉得难堪,打击你的自信心。惩罚是个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这一点必须意识到,弄不好会伤害人,必须要因人而异、适度。我认为越要惩罚,越要尊重。” 关键词:班主任;惩罚;心理惩罚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组织者,惩罚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一种常见的方法。惩罚可以分为体罚和心理惩罚两种。体罚对学生的伤害是显性的,受到国家政策法规的明令禁止。然而另一种变相的惩罚手段——心理惩罚,因其隐形的特征和缺乏相关的约束机制而得以滋生和蔓延。心理惩罚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提出超过受教育者心理承受度的强制要求,学生被动、消极执行,从而导致学生心理障碍或学习障碍的教育活动。心理惩罚旨在对学生的心灵造成威慑,强迫学生执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破坏学生的积极情感,侮辱学生的人格,是一种并不以明显的身体伤害为目的的惩罚方式。 哈尔滨师范大学心理学张守臣教授明确指出:“教育中的心理惩罚是严重的教 育病态……教育中的心理惩罚是一种反理性的教育行为。”当这种失范的教育行为对学生心理伤害达到一定的程度,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时,实际上就是对学生的一种心理虐待。那么班主任在工作中,如何远离心理惩罚,使班级管理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回归理性呢? 一、班主任,应该是精神丰富的榜样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对于学生来说,应当成为精神生活极其丰富的榜样, 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才有道德上的权利来教育学生,才能承担起教育学生的职责。”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人,教师就要积极地自我塑造。 多读书,阅读与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相辅相成、互相推动。通过博览群书开拓自己的视野,提升个人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班主任在精神和道德方面、在生活目标和生活准则方面的表率作用,是推动学生追求高尚美德的力量,班主任应使自己的阅读爱好成为影响学生教育力量的源泉。 多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积极自我调整。反思的目的在于增加班主任的理

每天一点心理学

每天一点心理学 1、有些事不愿发生,却不得不接受;有些人不可失去,却不得不放手。有时候,我们等的不是什么人、什么事,我们等的是时间,等时间让自己改变 2、当别人向你倾诉我的烦恼,那不是抱怨,那是别人对你的信任。 3、【处事心理】每一个人,并不是十分完美的。所以,不要评价别人的容貌,因为他不靠你吃饭;不要评价别人的德行,因为你未必有他高尚;不要评价别人的家庭,因为那和你无关;不要乱花钱,因为明天你可能失业;不要趾高气扬,因为明天你可能失势;不要吹嘘爱情,因为你明天可能失恋...... 4、【心灵探索】要小心你的思想,因为它不久就成为你的行动,小心你的行动,因为它不久就成为你的习惯,小心你的习惯,因为它不久就成为你的品格。 5、【情感心理】失恋时,又是会觉得是不是自己不够好?但其实不是,我们都够好了,只不过是不能相处而已。所以分手了,不要怀疑自己,这点很重要。恋爱是件美好的事情,痛苦过,没关系,我们成长了,不是我们不够好才需要成长,而是因为我们要更好地对待下一个对我好的或愿意对对方好的人。 6、有些事,不是不在意,而是在意了又能怎样。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成熟,就是用微笑来面对一切小事。 7、【恋爱心理】如果你真爱一个人,就不要急于对他太好,你现在把一切都做到极致,以后怎么做呢,只能慢慢地不好了,就会让他对你越来越不如意。要让他知道你的缺与失,清楚你的喜与悲,假如他能够包容你的不足,你再渐渐展示长处,这样的爱情才能有好结果。爱情里是不能仰视的,卑微的爱情多半会夭折。 8、认识一个什么样的人,就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知识达到什么样的层阶,就是瞩望什么样的未来。爱上一个人可以爱上一座城市,爱上一座城市可以爱上一种生活方式,爱上一种生活方式可以爱上一种人生道路,爱上一种人生道路可以成就一种人生梦想。好好牵一个人的手,闭着眼睛也不会迷路

个性心理状态

不安全的个性心理状态 可能超水平完成任务。在紧急情况出现之前,无论人的意识水平处在I 还是II 阶段,只要意识到情况异常,就会立即紧张起来,使意识水平提高到阶段III。但是,一旦惊慌失措,甚至产生恐惧,就会使意识水平达到IV 阶段,此时就会完全失去准确的综合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其结果是盲目蛮干或者手足无措,尤其一旦管理者出现这种情况,被他领导的人员也会受其影响产生恐慌心理,发生不安全行为,从而造成事故的隐患。 2)性格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点和成年人的心理状态,将性格分为以下几类,见表3。有些人具有很强的安全责任感,对工作始终抱着严肃认真的态度,这种性格特征属于安全型的,应该大力提倡;而有些人则缺乏责任心,对待安全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视安全制度、法规和措施于不顾,对人身安全表现出极不负责任的行为方式,如鲁莽、草率、懒惰等不良性格,这种性格特征往往是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原因,对安全生产的危害极大。因此,对于有不良性格的人,要通过不断地安全思想教育,促使其通过主观的自我心理调节逐渐改造不利的性格,或采取经济奖罚手段来约束他们的消极行为,使其逐渐形成认真负责、重视安全的良好性格。 表3 成年人的性格特点分类表 Table 3 Table of Adult Character Characteristics 序号类型特点归类 1 活泼型反映灵敏,适应性强,精力充沛,勤劳勇敢。安全型 2 冷静型善于思考,工作细致,头脑清楚,行动准确。安全型 3 急躁型反映迅速,大胆有余,求成心切,工作草率。非安全型 4 轻浮型做事马虎,不求甚解,心猿意马,轻举妄动。很不安全型 5 迟钝型反映迟钝,动作呆板,头脑简单,判别力差。不安全型 3)情绪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情绪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46]。从引发事故的角度分析,可以把情绪分为积极型、中间型、消极型三种状态。积极型情绪表现为开朗、欢快、激动,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中间型情绪就是情绪稳定,不易受外界刺激而波动。当受外界刺激时,情绪能保持平静、正常,所以不易出事故。消极型情绪受外界刺激时,表现为忧郁、恐惧、压抑,容易打乱人的正常行动而出现不安全动作,以致造成伤亡事故的发生[47]。- 29 - 在煤矿生产中,由情绪引起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有下列表现,这些行为对安全生产均可造成不良后果: (1)厌烦情绪。常年累月在井下作业的煤矿工人都可能产生这种情绪。这些人工作起来无精打采、思维懒惰、注意力不集中,对遵守作业规程、处理不安全因素持消极态度。 (2)悲观情绪。有些工人由于在工作上遇到困难,生产被动,安全受挫折就会产生对工作信心不足、忧郁惆怅、生产积极性减退的情绪,从而影响整个队伍的战斗力。 (3)急躁情绪。为了早出井或减少工序等就会出现急躁情绪,这种情绪往往会

心理学控制情绪的几种方法

四、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并不是要把它们压抑在自己心中,而是要根据情绪,情感的不同性质和程度采取适当方法加以经疏导,例如,我们在欢乐的时候,把自己不要遏制的欢乐情绪暴发开来,不仅会使自己心情舒畅,而且这种快乐的心情也会感染和影响自己的朋友和亲人,增进人际关系的融洽,但不是所有情绪都可以这样爆发的,消极情绪的爆发往往会造成不良影响。那么有哪些方式可以用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呢?1.渲泄渲泄的方法很多,可以直接表示自己的不满情绪,也可以向朋友倾诉,渲泄维持着人的心理平衡,减轻了自己内心的压力,情绪越紧张,越强烈,渲泄的必要性越大,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时时缓解自己激荡的情绪,获得感情上的平衡。2.转移排除消极有害的情绪,常常使用转移的方法,情绪激动时,转移可以使自己能够有时间冷静地考虑和分析自己,把情绪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如唱歌,运动,下棋等等有意义的活动,可以使消极的情绪尽快散去,抵消和冲淡原来的情绪。3.升华人的情感冲动往往蕴含着强大的活力,许多创造性的活动都是伴随着热情和执着,人的痛苦情绪也可以转化为学习和生活的力量,如果我们能正确地,积极地把自己的情感活动向学习转化,完全有可能创造学习的奇迹。4.克制有时人们需要控制自己暂的情绪,要用意志力来遏制感情的冲动,避免不良的后果,如我们可以采用自我暗示的方法提醒自己“深呼吸”、“不要紧张”、“千万要冷静”等,使理智战胜冲动。 (一)、合理发泄情绪: 1、哭——适当地哭一场 2、喊——放声歌唱或大声喊叫 3、诉——向亲朋好友倾诉衷肠 4、动——进行剧烈的运动 (二)、主动控制情绪: 1、自我暗示法:

当你发怒时,暗示自己“不要发怒,发怒有害无益”;当你陷入忧愁时,暗示自己“忧愁没有用,还是振作起来吧。” 2、自我激励法: 是用生活中的哲理或思想来鼓励自己。一个人在消极情绪中,通过名言、警句进行自我激励,能够有效地调控情绪。如林则徐写“制怒”条幅悬挂屋中,以此告诫自己。 3、回避法: 在苦闷、烦恼时,集中精力做一件有意义或感兴趣的事,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忘掉或者冲淡烦恼。 4、转视法: 有时候,同一事物,从一个角度看,可能引起消极情绪;从另一个角度看,可以发现其积极意义,从而摆脱消极情绪的困扰。 5、自嘲法: 当生活、学习受到挫折时,当人际交往出现难堪时,自嘲的语言,自嘲的行为,常常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从而使尴尬化为自然,使紧张转为轻松,最终摆脱消极情绪和心里困境。 6、心里换位法; 就是与他人换一个位置,站到对方的角度想问题。通过互换角色,体会别人的情绪与感受,有利于防止不良情绪的产生,或消除已产生的不良情绪。 7升华法: 困难和挫折,不是人们能够回避的,它会给人们带来心里上的压抑和焦虑。善于调节情绪的人,能把这种情绪引向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有利的方向,达到积极的心里平衡。 1、美国总统托马斯.杰弗逊告诉他的孙子:“当你气恼时,先数到十;假如怒火燃烧,那就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及处理方法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及处理方法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这迫使大学生不断学习以防止被飞速发展的社会所淘汰。然而,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也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承受着学业、恋爱、人际、择业、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失调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从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来看,我们身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那么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确保大学生以良好的心态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成为了现在社会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心理健康、不适应、调试方法、大学生 现代社会,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社会 压力,社会环境变化及其身心巨变加深了他们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使得 其心理、行为问题增多,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数增加。许多学生因经受不住在 别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压力和挫折而产生极大的挫折感、高度焦虑和抑郁。 据1998――2001年对各类高校大学生的心理调查表明,大学生中有心理障 碍的学生比例占学生总人数的15%――20%,呈上升趋势。各高校都有因心 理疾病而导致盗窃、自杀、流氓等行为的现象。最新研究表明,大学生具有 灰色心理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很多地方已达到30%。这说明,大学生的心理 健康状况让人甚忧,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急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其心理素质,提高其心 理适应能力,这是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健康人格、增强其应 对社会压力及挫折能力、形成个体健康个性的客观需要,是时代的要求和挑战。进入大学后,大学新生必须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新的学习任务、新的人 际交往及新的社会角色。但是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会出现不适应现象。 1、生活环境不适应 新生入学首先面临的就是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在上大学前,许多学生的 饮食起居由父母包办,形成了较强的依赖心理。进入大学后失去了往日家庭 的特殊照顾,一时生活上不能自理;的学生开支无计划,时常出现“经济危机”;有的学生每天循环往复于三点一线(宿舍—教室—食堂),面对丰富多彩、目不暇接的校园文化生活无所适从。其次是理想与现实的期望落差太大

心理学---意识与注意

第二章意识与注意 一、意识:是人类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内容:1.对外部事物的觉知。2.对内部刺激的觉知。3.对自身的觉知。 意识的状态: 1.可控制的意识状态:行为过程中,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最能集中注意。 2.自动化意识状态:按一定目的完成任务,意识参与少,变为自动化。注意要求少,并不妨碍同时进行的其他活动。 3.白日梦状态:包含很低水平意识,努力的意识状态。介于,主动意识与睡眠做梦之间。醒着做梦。不需要集中注意。意识处于迷糊状态。 4.睡眠状态:虽然有意识活动,但自身并没意识到。 无意识:个体不能察觉到心理活动和过程。按照弗洛伊德似的说法,无意识中包括了大量的观念、想法、欲望、冲动等。这些观念和想法。因为与社会理论道德相冲突而被个体压抑在无意识中,个体无法察觉到。 二、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特点: 注意的指向性:人在每一瞬间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其余对象。 注意的集中性: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精神贯注,兴奋性提高。 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朝向哪个对象,集中性就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程序。 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从大量信息中,选择有用的给以反应,排除无用的干扰。 2.维持功能:保持,持续的紧张状态。 3.调节功能:注意转变,实现活动转变,适应环境。

注意与意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注意不等同于意识:注意是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注意决定意识的内容。 2.密不可分: 可控制意识状态,注意集中; 自动化状态,本身要求很少的注意,相应意识的参与较少; 白日梦状态,意识变化注意极少,紧张性低; 睡眠状态,无意识,注意停止。 注意的种类: 1.不随意注意:无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由刺激物本身特点和人自身状态引起。 2.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个人意志。 3.随意后注意:指向一个对象后期出现的一种形式。类似随意,但不需要意志的努力。即服从当前的任务要求,又可以节省意志的努力。 生物节律:有机体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的结果。它们的存在表明有机体内部有一个生物钟。随时监视着时间的进程。 日节律:人和动物都存在,主要是睡和醒周期性循环。还有一些生理方面节律变化。血压,排尿,荷尔蒙分泌等。 四、睡眠阶段及脑电波特点! 睡眠作用:1.恢复机能2.保护自己 正常清醒状态时脑电波为β波,13-20cps,频率快,振幅小。 第一阶段:过渡期,α8-12,频率慢,振幅大 第二阶段:轻睡期,θ4-7,频率更慢 第三四阶段:沉睡期,δ2-4,振幅极大,梦游,呓,尿床 第五阶段:快速眼动睡眠(REM)呼吸心跳不规则,难唤醒,做梦。

心理惩罚 2

“心理惩罚” 随着整个社会文明素质的提高,教师对学生的“体罚”已成了“过街的老鼠”,但还有一种形式的惩罚却依然常时发生而被人们所忽视,那就是“心理惩罚”。“心理惩罚”说得直白些,就是精神虐待或是心灵施暴。由于它的隐蔽性使得它并不象“体罚”那样引起人们的重视,肉体创伤可以医治,但心灵上的伤害是无法用药治愈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惩罚”比“体罚”具有更大的危害性。 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稍不注意就会发生“心理惩罚”的现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伤害,归结起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一是冷漠。我们会因为一些学生在学业和纪律上的表现不够好,即所谓的“双差生”,对他们失去了转化的信心,认为关心他们也是白费劲,于是他们就成了班上可有可无的人,对他们的要求也臵之不理,使他们处在一种被轻视甚至是歧视的地位,让他们始终有一种“矮人一等”的“低贱感”,成了老师的一个“弃儿”。二是羞辱。就是臵学生的人格与自尊于不顾,恶言厉色地任意辱骂训斥,挖苦讽刺学生。以前我曾感叹过这样一个实例。一个原来较好的学生由于几次失误就被原来就不大喜欢他的班主任在班上当众冠之以“刺头”、“蠢材”、“朽木不可雕”,并把他从第二排调到最后一排以示羞辱。从此这个学生的成绩直线下降,一蹶不振,令

人痛惜!三是威胁。由于教师本身的不切实际的高标准、高目标,而学生却又达不到,此时轻则训斥,重则以“以后再这样就滚回家别来上课了”、“把你家长叫来”等等,对他们的“闪光点”也视而不见,动辄发脾气,搞得学生精神紧张、手足无措。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学生心理受到伤害必就会产生消极的后果,其常常表现在,一是情感损害。有研究表明,在小学高年级开始,学生在受到“心理惩罚”时往往不是考虑今后如何改正错误,而是体验当时的难堪和痛苦,因此对抗的情绪由然而生并驱使他们动脑去考虑如何对付老师,而且“心理惩罚”也会引发其他同学对受罚者的同情。因此这样做,既破坏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同时也伤害了师生感情。实践证明,“心理惩罚”越厉害,师生关系就越紧张。二是使学生的羞耻感泯灭,破坏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教师对学生的“心理惩罚”,学生既无力反抗又无法摆脱的,长此下去,他们就变得麻木不仁,辱耻心泯灭,“破罐破摔”,不思进取。三是使学生产生了学习的消极取向。也就是说施行“心理惩罚”的教师往往成为学生效法的榜样。教师的粗暴、羞辱和冷漠让学生耳濡目染,使学生的情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变得粗暴、羞辱和冷漠,他们在自己受到伤害的同时还会将自己的痛苦转嫁到别人身上或物品上,从而导致他们产生诸如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破坏公物、虐待小动物等一系列的攻击行为。当然“心理惩罚”由于其讽刺挖苦性

心理学100条格言

心理学教你怎么去看懂人心,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心理学,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越来越高的抑郁症,越来越高的自杀率充分说明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是要比身体上的健康更重要的,甚至心理健康的人身体上也会起到很大的正面作用,那么本文就为大家提供了心理学教你怎么去看懂人心的一百条格言,把这些东西熟练利用,您将会在人前变得游刃有余,轻松自如地去面对每一天的生活。 1.那个人突然不联系你了,很正常; 那个人突然又联系你了,也很正常,这什么也不说明。 这句话就如同,别人访问你主页并不代表别人想念你或者对你感兴趣, 也有可能别人正在给身边人举例解说什么是**。 2.原谅是容易的。再次信任,就没那么容易了。所谓的百毒不侵,也不过是人麻木的表现而已。 3.“爱”和“喜欢”的区别很简单,如果你爱花你会给它浇水,喜欢则会摘下它。同理一个人,如果你爱一个人就会悉心呵护她,喜欢则想要不择手段占有她。 4.【白痴定律】 永远不要和白痴争辩。因为他会把你的智商拉到和他同一水平,然后用丰富的经验打败你! 5.【两性心理学】 男人不能原谅女人身体出轨,女人不能原谅男人精神出轨。男人更注重对女人身体的独占与,女人更看重对男人心灵的占有。女人可以接受有故事的男人,男人普遍不爱有故事的女人。 6.【墨非定律】 当你越讨厌一个人时,他就会无时无刻不出现在你的面前; 而当你想念一个人时,翻遍地球都找不到他。 7.你对着一个异性讲出一些很肉麻但是你自己却不认为肉麻的语句时,你可能已经爱上这个异性了。 8.但凡真爱上一个人,你会患上感情洁癖,忍受不了对方一点点感情不洁,不论身体还是精神上。 9.男女思考角度不一样。 10.有时候人就像只刺猬,当别人抱着他,血滴在他身上时,他说“我把你伤害了”,可他却不知道那血是那个人的。 11.人总是这样,对亲近的人太苛求,对陌生人显得过于宽容。 12.女生最讨厌听到的话

心理惩罚

心理惩罚 与体罚相比,心理惩罚给学生身心造成的伤害更大。心理惩罚容易使学生处于一种被轻视、被侮辱的无助状态,这往往会造成学生自我评价偏低或不正确,因而自暴自弃,有时还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后果,造成消极的无法估量的影响,有的学生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一、心理惩罚行为对学生的危害及影响 1.心理惩罚会导致师生关系高度紧张 心理惩罚容易产生师生之间的隔阂,扩大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容易导致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形成弩张即发的局面。在教育中,部分教师出于种种原因,会有意无意地使用一些心理惩罚的手段教育学生,刺激学生心理承受的底线,这实际是把学生逼到了对立面,学生容易产生对抗性行为,这种行为反应模式一旦成为习惯,对学生的个性和社会适应发展是贻害无穷的。对抗行为模式不仅使师生关系紧张,使学生消极适应环境,而且学生极易产生相应的抵触情绪。 2.心理惩罚可能导致学生形成变态心理 心理惩罚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极大,可能导致变态心理的形成。教师对学生心理惩罚不可避免的会影响着教师与家长、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造成学生对教师的反感和对抗情绪,学生会对教师产生敌视、仇恨的态度,严重的可能导致心理的变态,对一切事物充满敌意。在教育实践中可以看到,学生受到侮辱和伤害后,精神上的巨大压力使他们容易养成孤独、执拗的性格,且缺乏自信心,自卑感加重,在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就极有可能发生对一切无关物体的发泄报复行为,甚至会导致违法犯罪的产生。 3.心理惩罚压抑了学生的聪明才智 心理惩罚使得学生畏于教师的惩罚,自甘于平庸。因此,心理惩罚的本质是对人才的摧残。施教过程中,教师有意或无意实施这种惩罚,在客观上都能把学生的上进心、求知欲摧残殆尽,因此学生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弱、想象力贫乏、观察力迟钝、思维混乱和缺乏独立判断是非能力等情形。在学生发展的心理上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业、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心理惩罚行为产生的原因 1.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有关调查显示,中小学教师存在心理障碍的比例较高。我们要关注教师的心理状态,没有健康心理状态的教师,教不出有健康人格的孩子。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

心理学:教你怎样看懂一个人

1.那个人突然不联系你了,很正常;那个人突然又联系你了,也很正常,这什么也不说明。这句话就如同,别人访问你主页并不代表别人想念你或者对你感兴趣,也有可能别人正在给身边人举例解说什么是**。 2.原谅是容易的。再次信任,就没那么容易了。所谓的百毒不侵,也不过是人麻木的表现而已。 3.“爱”和“喜欢”的区别很简单,如果你爱花你会给它浇水,喜欢则会摘下它。同理一个人,如果你爱一个人就会悉心呵护她,喜欢则想要不择手段占有她。 4.【白痴定律】永远不要和白痴争辩。因为他会把你的智商拉到和他同一水平,然后用丰富的经验打败你! 5.【两性心理学】男人不能原谅女人身体出轨,女人不能原谅男人精神出轨。男人更注重对女人身体的独占欲,女人更看重对男人心灵的占有。女人可以接受有故事的男人,男人普遍不爱有故事的女人。 6.【墨非定律】当你越讨厌一个人时,他就会无时无刻不出现在你的面前;而当你想念一个人时,翻遍地球都找不到他。 7.你对着一个异性讲出一些很肉麻但是你自己却不认为肉麻的语句时,你可能已经爱上这个异性了。 8.但凡真爱上一个人,你会患上感情洁癖,忍受不了对方一点点感情不洁,不论身体还是精神上。 9.男女思考角度不一样。 10.有时候人就像只刺猬,当别人抱着他,血滴在他身上时,他说“我把你伤害了”,可他却不知道那血是那个人的。 11.人总是这样,对亲近的人太苛求,对陌生人显得过于宽容。 12.女生最讨厌听到的话

“不是早和你说过吗?” “随便。” “以后再说。” “你自己看着办。” “你可以找到比我更好的。” “你要这么想我也没办法。” “你想多了。” “那就这样吧。” “恩。” “无所谓。” “算我错了行吧。” “您所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 13.这句话适应于那些还放不下的孩子:其实有时候要想想,是真的爱的深,还是因为不甘心。 14.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对语调特别敏感,所以“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摩丝 15.上帝之所以创造指纹,是因为他想让人们知道:其实,每个人都有伤痕。 16.生命中最美好的都是看不见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在接吻,哭泣,许愿的时候闭上眼睛。 17.心理科普:越是拥有越是不满足。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会想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平衡,这在心理学叫“配套效应”。

心理健康状态

心理健康状态 从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一般可以分为4个等级: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1.心理健康状态从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和社会功能状况三方面分析:本人不觉得痛苦,即在一个时间段中(如一周、一月、一季或一年)快乐的感觉大于痛苦的感觉;他人不感觉到异常,即心理活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出现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现象;社会功能良好,能够胜任家庭和社会角色,能在一般社会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或者创造条件)实现自我价值。 2.不良状态又称第三状态,是介于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之间的状态,是正常人群中常见的一种亚健康状态,它是由于个人心理素质、生活事件、身体不良状况等因素所引起。它的特点是:时间短暂,一般在一周左右就能得到缓解;损害轻微,该状态对当事人社会功能影响较小,处于此类状态的人一般都能处理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是感觉到的愉快感小于痛苦感,“累”、“没劲”、“不高兴”、“应付”是他们常说的词汇;能够自己调整,此状态者大部分能够通过自我调整如休息、聊天、运动、钓鱼、旅游、娱乐等放松方式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 3.心理障碍心理障碍是因为个人及外界因素造成心理状态的某些方面发展超前、停滞、延迟、退缩或异常。特点如下: a. 不协调性。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与其生理年龄不相称

或反应方式与常人不同。例如:成人表现出幼稚状态(停滞、延迟、退缩);儿童出现成人行为(不均衡的超前发展);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异常等。 b. 针对性。处于此类状态的人往往对敏感的事、物及环境等有强烈的心理反应(包括思维、情绪及动作行为),而面对其它对象可能表现很正常。 c. 损害较大。此状态对当事人社会功能影响较大。可能使当事人不能按常人标准完成某项(或几项)社会功能。例如:社交焦虑者(又名社交恐惧)不能完成社交活动,锐器恐怖者不敢使用刀、剪,性心理障碍者难以与异性正常交往等。 d. 需求助于心理医生。此状态者大部分不能通过自我调整和非专业人员的帮助而解决根本问题,心理医生的指导是必需的。 4.心理疾病心理疾病是由于个人及外界因素引起个体强烈的心理反应(思维、情感、动作行为、意志)并伴有明显的躯体不适感,是大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特点是: a. 强烈的心理反应。可出现思维判断上的失误,思维敏捷性下降,记忆力下降,头脑粘滞感、空白感,强烈自卑感及痛苦感,缺乏经历,情绪低落成忧郁,紧张焦虑,行为失常(重复动作,动作减少,退缩行为等),意志减退等。 b. 明显的躯体不适感。由于中枢控制系统功能失调可引起所控制人体各个系统功能的失调,如影响消化系统则可出现食欲

20条传说中的犯贱心理学

20条传说中的犯贱心理学 1天前|阅读原文 20条传说中的犯贱心理学,有时,做人不要太拧巴。 1、当一个男人同时对两个女孩子有好感时,他更爱谁,取决于谁更不爱他。这就是传说中的犯贱心理学。 2、女生最讨厌听到的话,深表同感。 “不是早和你说过吗?” “随便。” “以后再说。” “你自己看着办。” “你可以找到比我更好的。” “我没办法对你……” “你要这么想我也没办法。” “你想多了。” “那就这样吧。” “嗯。” “无所谓。” “算我错了行吧。” “您所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 3、那个人突然不联系你了,很正常;那个人突然又联系你了,也很正常,这什么也不说明。这句话就如同,别人访问你主页,并不代表别人想念你或者对你感兴趣,也有可能别人正在给身边人举例解说什么是傻逼。 4、如果有一天,你在街上碰到了你的前任恋人和他的新欢在一起,请不要心酸。不想输就

记得妈妈说过的话,自小我们的妈妈就教我们要把旧玩具,捐赠给比自己更不幸的人。 5、原谅是容易的,再次信任,就没那么容易了。所谓的百毒不侵,也不过是人麻木的表现。 6、白痴定律:永远不要和白痴争辩。因为他会把你的智商拉到和他同一水平,然后用丰富的经验打败你! 7、墨非定律:当你越讨厌一个人时,他就会无时无刻不出现在你的面前;而当你想念一个人时,翻遍地球都找不到他。 8、用心理学来认识自己和他人。你恨一个人是因为你爱他;你喜欢一个人,是因为他身上有你没有的东西;你讨厌一个人,是因为他身上有你有的东西;你经常在别人面前批评某人,其实潜意识中是想接近他。 9、心理学上说,人们大多数只对有安全度的人发脾气。因为在那个安全度之内,你潜意识知道对方不会离开你。胡闹,是一种依赖。 10、心理科普:越是拥有,越是不满足。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会想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平衡,这在心理学叫“配套效应”。 11、自我保护心理:对于自己喜欢的人态度冷淡,而对于自己讨厌的人却非常热情,即采取与意识相反的行为。当遇到使用压抑法已经无法处理的强烈感情时,人会采取反向行为来进行自我防卫。 12、墨菲定理:越害怕发生的事情,就越会发生。因为害怕发生,所以会非常在意,注意力越集中,就越容易犯错误。 13、对着情人左耳说情话,更能打动他的芳心。实验结果显示,人们能够写下从左耳听到的70%的情感词语,而右耳只记得58%。原因是人脑分工不同,左脑掌控逻辑思维,右脑进行感性直观思维,而左耳正是由右脑控制的。 14、恋爱中的人,往往吃些苦头才会觉得爱情来之不易,才会珍惜。 15、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越是容易得到的东西,越不懂得珍惜,而越是难以的到的,越想得到,这与这个东西(或者感情、亦或者是一种征服别人、奴役别人的心理)的真正价值大小并无多大关系。 16、在恋爱中,女生喜欢倾心于不重视自己的男生,而真心喜欢她的人,她越不在乎。 17、在日常生活中,自己某些行为希望被别人关注,往往看似无意,实际上故意表现给不认识的陌生人看。 18、从失恋中走出来的人无法爱上别人,只因你依然留恋那个伤害你的人,哪怕知道那个人已不爱自己。 19、其实有时候想想,是真的爱的深,还是因为不甘心。 20、骨子里自卑的人,他们总希望看到别人出丑。

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

第七章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自身性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认识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特点,了解大学生在性心理和恋爱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对性心理和恋爱心理的正确认识。 教学内容: 1. 性心理的发展和大学生性心理的特点; 2. 大学生性心理问题及调适; 3. 大学生恋爱心理发展的规律特点和常见问题; 4. 培养健康恋爱观和择偶观。 教学重点: 大学生恋爱心理发展的规律特点和常见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健康恋爱观和择偶观。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教学进程: 导入: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大学校园里亮丽的风景。随着性生理的成熟和性心理的发展,想谈恋爱已成为大学生中较为普遍的心理状态性心理的发展和大学生性心理的特点。掌握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的规律特点,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恋爱观择偶观。 一、性心理的发展和大学生性心理的特点 1、性心理的发展规律 关于人的性心理发展,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提出过性心理学发展模式,弗洛伊德把性理解为广泛的身体快感,并按身体快感区的特点描述了性心理的发展。在弗洛伊德看来,性心理的发展大致经历六个阶段:①口唇期;②肛门期; ③生殖器期;④潜伏期;⑤青春期;⑥生殖期。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引来了许多批评,其中最激烈的批评集中在婴儿的性欲问题上,婴儿的口唇快乐和排便快乐到底算不算做性欲,它们在人格的构成中有弗洛伊德所说的那样重要吗?令人遗憾的是,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模式仅仅是一些假设,并未得到科学的证明;而对他观点的批评也都出自假设,亦没有科学的证明。 青春期性意识的发展一般可分为四个时期: (1)异性隔膜期。青少男在第二性征降生后的1—2年内,朦胧的意识到两性差距,起首有了不安和胆怯的心理,很怕异性注意本人的变化,于是男女彼此隔膜,就算是青梅竹马的童年同志也较少来往。有的孩子在家里在还不由自主地

心理学情绪理论

ABC情绪理论 有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故事。有两个秀才一起去赶考,路上他们遇到了一支出殡的队伍。看到那一口黑乎乎的棺材,其中一个秀才心里立即“咯登”一下,凉了半截,心想:完了,真触霉头,赶考的日子居然碰到这个倒霉的棺材。于是,心情一落千丈,走进考场,那个“黑乎乎的棺材”一直挥之不去,文思枯竭,果然名落孙山。 另一个秀才也同时看到了,一开始心里也“咯登”了一下,但转念一想:棺材,噢,那不就是有“官”又有“财”吗?好,好兆头,看来今天我要鸿运当头了,一定高中。于是心里十分兴奋,情绪高涨,走进考场,文思如泉涌,果然一举高中。 回到家里,两人都对家人说:那“棺材”真的好灵。 第一个秀才之所以落得个名落孙山的结果,是因为他考场上文思枯竭,而文思枯竭是因为情绪不好,情绪不好是因为他看到令他感到“触霉头”的棺材。 另一个秀才之所以金榜题名,是因为他考场上文思泉涌,而文思泉涌是因为情绪高涨,情绪高涨又是因为看到令他感到“好兆头”的棺材。 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有一个著名的“ABC情绪理论”。他认为,人的情绪主要根源于自己的信念以及他对生活情境的评价与解释的不同。即事情的前因(Antecedent),透过当事者对该事情的评价与解释,以及对该事情的信念(Belief)这个桥梁,最终才决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Consequence)。 ABC理论的基本观点就是: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Belief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C。ABC理论则指出,诱发事件A 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也就是说由于所持的信念不同,同样的一件事情发生在不同的两个人身上会导致截然不同两种情绪反应。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之如何面对情绪造成的心里困惑

如何面对情绪造成的心理困惑 美国爱默生曾说:健康是人生的第一笔财富!健康是智慧的条件,是愉快的标志! 每个人都知道,真正的健康不仅是身体健康,也要心理健康。现在的我们面临着学业、情绪、人际关系等许多问题。这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在这个历程中我们必然会遇到心理困惑,如何解决心理困惑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 根据我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经验还有通过阅读一些资料,我认为解决自己成长中遇到的心理困惑的不错的方法就是倾诉、倾听、自我调节、自我反省、直面不逃避! 一、在我们生活、成长和学习中常见的心里困惑有: 1.1焦虑 焦虑是个体主观上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威胁出现时的一种不安情绪,并伴有忧虑、烦恼、害怕、紧张等情绪体验。 焦虑会明显地影响着一个人的精神状态、认知、行为和身体状况,被焦虑所困扰的大学生常表现出烦躁不安、思维受阻、行为不灵活、动作不敏捷、身体不舒服、失眠、食欲不振等。严重的焦虑能使人失去一切情趣和希望,甚至导致心理疾病,在心理上摧垮一个人。 比如要考试的时候,没有复习或复习不好,经常会出现焦虑这种状况,有的时候,整个宿舍的人都会焦虑!这些是比较轻的,甚或中还有更严重的焦虑,这时该怎么办呢? 防治措施有如下几点: ⑴)自我疏导。轻微焦虑的消除,主要是依靠个人,当出现焦虑时,首先要意识到自己这是焦虑心理,要正视它,不要用自认为合理的其他理由来掩饰它的存在。其次要树立起消除焦虑心理的信心,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运用注意力转移的原理,及时消除焦虑。当你的注意力转移到新的事物上去时,心理上产生的新的体验有可能驱逐和取代焦虑心理,这是一种人们常用的方法。 (2)向别人诉说一下自己的焦虑,话是开心锁,别人会安慰你一下,这是你心里可能会放松些,或想开些,感觉会好多了;或者自己好好想一下,告诉自己,这件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努力就行了,有点阿Q精神! ⑶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首先要乐天知命,知足常乐。古人云:“事能知足心常乐。”老人对自己的一生所走过的道路要有满足感,对退休后的生活要有适应感。不要老是追悔过去,埋怨自己当初这也不该,那也不该。理智的老年人不注意过去留下的脚印,而注重开拓现实的道路。其次是要保持心理稳定,不可大喜大悲。“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君子坦

心理学视野中的惩罚教育

心理学视野中的惩罚教育 随着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全社会都在提倡“赏识教育”,认为教育中只有表扬和鼓励才是正道,而批评和惩罚与新的教育思想相悖,因此,惩罚学生已被公认为现代社会中最不文明、最不科学、最不人道的教育手段。然而,教育理论可以是彩色的,但教育实践却经常是灰色的。时下,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激励和赏识是否就意味着不能惩罚和批评?学生犯了严重的错误,该如何处置?教育究竟是否有惩戒权?惩戒的范围有多大?怎样使用惩戒等等。的确,人们在批判惩罚教育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对抽象的人道主义的错误认识,需要做理论上的清理,以使我们能够理性地看待并科学地使用惩罚这一教育手段。 一、关于惩罚的心理学理论及惩罚教育的心理学含义 惩罚作为一种行为强化手段,往往与奖励相提并论。关于奖励和惩罚,现代学习心理学有两大学说,即联结派学说和认知派学说。联结主义学习论认为,学习是在刺激情境与行为反应之间建立的联结,从而形成新行为。从桑代克、巴甫洛夫到华生,从赫尔到斯金纳,几乎所有联结派的学习理论家都强调奖罚或强化在学习中的价值。在惩罚问题上,他们的观点有些自相矛盾,一方面强调惩罚在矫正行为方面所起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质疑惩罚的效果。认知派学习理论家则是以一种全新的视角理解奖罚的,他们认为学习是一个认知和加工的过程,奖罚作为影响学习的变量之一在对学习发生作用前必然要经过个体的认知和加工过程。所以,在他们看来,诸如强化之类的外部奖惩,不可能自动地影响学习者的行为,只是通过影响学习者的注意,从而影响他们的活动过程而作用于学习结果。因此,只有当学习者将惩罚内化为其内部经验时,才能产生作用,调控其行为。 显然,联结派学习理论强调的是外部奖惩对学习的影响,从行为结果的角度去探讨奖惩;认知派学习理论强调的是内部奖惩的效果,从关心行为过程去研究奖罚。到目前为止,心理学家班都拉关于奖罚的论述最为全面、深刻。他既承认外部奖罚,但更强调内部奖罚,把两者结合起来,突出行为变化的内因,闪烁着辩证法的火花。同时,班都拉研究“替代强化”,探讨了外部强化提高内在动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 综上所述,虽然关于惩罚的心理机制和效果在心理学理论上并没有达成共识,但不同的心理学流派和心理学家都从不同的研究视角认可了惩罚在控制行为中的作用,并把它作为行为矫正的有效手段。同时,强调了有效惩罚的前提和条件。 关于惩罚的心理学含义,联结派心理学家华生、斯金纳等用实验的方式,在微观层面上解释了奖励和惩罚在强化和纠正人的特定行为方面所起的作用。他们认为:如果人们做出某种行为后得到奖励,人们以后就会倾向多做出更多同类的行为;如果人们在做出某种行为后受到了惩罚,人们就会倾向于回避这种行为。因而,惩罚是指当行为者在一定情景或刺激下产生某一行为后,若及时使之承受厌恶刺激(又叫惩罚物)或撤销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那么其以后在类似情景或

心理学经典语言

心理学经典语言 1.那个人突然不联系你了,很正常;那个人突然又联系你了,也很正常,这什么也不说明。这句话就如同,别人访问你主页并不代表别人想念你或者对你感兴趣,也有可能别人正在给身边人举例解说什么是**。 2.原谅是容易的。再次信任,就没那么容易了。所谓的百毒不侵,也不过是人麻木的表现而已。 3.“爱”和“喜欢”的区别很简单,如果你爱花你会给它浇水,喜欢则会摘下它。同理一个人,如果你爱一个人就会悉心呵护她,喜欢则想要不择手段占有她。 4.【白痴定律】永远不要和白痴争辩。因为他会把你的智商拉到和他同一水平,然后用丰富的经验打败你! 5.【两性心理学】男人不能原谅女人身体出轨,女人不能原谅男人精神出轨。男人更注重对女人身体的独占欲,女人更看重对男人心灵的占有。女人可以接受有故事的男人,男人普遍不爱有故事的女人。 6.【墨非定律】当你越讨厌一个人时,他就会无时无刻不出现在你的面前;而当你想念一个人时,翻遍地球都找不到他。 7.你对着一个异性讲出一些很肉麻但是你自己却不认为肉麻的语句时,你可能已经爱上这个异性了。

8.但凡真爱上一个人,你会患上感情洁癖,忍受不了对方一点点感情不洁,不论身体还是精神上。 9.男女思考角度不一样。 10.有时候人就像只刺猬,当别人抱着他,血滴在他身上时,他说“我把你伤害了”,可他却不知道那血是那个人的。 11.人总是这样,对亲近的人太苛求,对陌生人显得过于宽容。 12.女生最讨厌听到的话 “不是早和你说过吗?” “随便。” “以后再说。” “你自己看着办。” “你可以找到比我更好的。” “你要这么想我也没办法。” “你想多了。” “那就这样吧。” “恩。” “无所谓。” “算我错了行吧。”

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以及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的区分原则

心理问题的划分及鉴别标准 需要区分的是: 1、重性精神病与神经症、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区分的重点——自知力、求医行为。 2、神经症与一般、严重心理问题的区别: 区分的重点——心理冲突的性质。 2.1心理冲突有常形与变形两种。 2.2常形与变形的区分有两个标准:是否具有道德性质(是否能区分开道德与不道德)、是否与现实有直接联系。如出现第三者后,在离婚与不离婚中矛盾,这就与现实事件直接联系,并能区分开道德与非道德性质。这就是常形。如一个人整天想着是该吃饭还是不吃饭,与现实事件无直接联系,并且无法区分开道德与非道德性质。这就是变形。 2.3心理冲突如是常形,就可能是一般、严重心理问题,最多是心理障碍 2.4心理冲突如是变形,就可能是神经症。 3、一般心理问题与严重心理问题的区别: 3.1一般心理问题:符合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持续一个月或间断持续两个月)、 情绪反应仍在理智控制之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效率下降)、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状态。 3.2严重心理问题: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刺激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靠自然发展和非专业干预难以解脱)、持续时间长久(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有时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 4、在心理诊断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词: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 4.1 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即是指:除了重性精神病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包括: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4.2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又被称为可疑神经症:第三种类型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已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或者它本身就是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有时,我们也把有严重心理问题但没有严重的人格缺点者(如均衡性较差的人格)列入这一类。 4.3因此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以总结为:可疑神经症,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严重心理问题但没有严重人格缺陷的求助者。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严重心理问题但没有严重人格缺陷的求助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