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用能企业能源计量审查规范JJF1356

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办法

XXXXXX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办法 一、总则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计量器具管理的管理职能、管理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计量器具的管理。 二、引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 电力部《供电企业计量管理规程》 三、管理职能 1、计量管理中心为公司电能表和电测仪表的归口管理单位,其职能: ①负责电能表和电测仪表的登记建帐及所属标准装置送检,基层单位标准装置及仪表的检定。 ②负责督促各供电分公司送交标准装置及仪表清单,添置、注销计划并监督实施。 ③负责提供各供电分公司电能表、电测仪表送检和计量器具使用情况的考核处理意见。 ④负责公司电网各级关口和高压供电的电力客户计费、计量器具的周期检测轮换工作。 ⑤负责公司所属在用的计量器具的封存、降级、停用管理工作。 ⑥负责公司所辖的计量器具台帐管理。做到帐、卡、物一致。按规定要求,定期送检各类测试仪表器具。 四、管理内容与要求 1、计量器具的购置。

①凡需购置标准计量器具或构成固定资产的计量器具及设备,提出申购计划报公司计划管理部同意后,由计量管理中心提供选型参数和厂家推荐,由电力物资公司组织采购。批量或购置金额较大时,应组织招投标采购。 ②为保证仪表质量和便于仪表检测,在购置新建变电站的指示盘表及电能表时,应事先征求计量管理中心意见,按计量管理中心提供的规格型号和生产厂家购置。 ③采购单位购置的计量器具应是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许可生产厂家的产品,并有进网许可证,产品必须具MC标志,并有“检定合格证”,否则计量管理中心有权拒绝检定。 2、标准计量器具 ①新建标准计量装置需经计量管理中心组织的技术考核,经计量标准考核合格后,方可使用。 ②标准计量装置必须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并随时将设备的技术状况记入档案,保持设备状况和档案的一致性。 ③标准计量器具要严格执行周期检定,超期未检的,不得作为标准器具使用,检定数据无效。 ④标准装置使用人即为标准装置的负责人,负责日常维护,出现故障应立即通知计量专责。 3、工作计量器具 ①在用工作计量器具购入后,必须经检定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②在用工作计量器具,应由计量管理中心建立帐、卡,并做到帐、卡、物相符。 ③在用计量器具的购入、报废、封存,都必须填写申请表,经审批手续后方可执行,不可擅自处理。 ④外出送检的标准器具和使用的工作计量器具,运输时必须采取妥善的防震措施,防止碰撞。因主观原因造成计量器具损坏的,追究个人经济责任。

《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

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 (修订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控制能 源消费总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本办法所称重点用能单位是指: (一)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一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用能单位; (二)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指定的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五千吨以 上不满一万吨标准煤的用能单位。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可根据节能管理工作需要将一定用能规模以上的用能单位纳入 重点用能单位管理范围,参照重点用能单位进行管理。 能源消费的核算单位是法人单位。 注:依据《节约能源法》第五十二条,考虑实际情况制定。 第三条【重点用能单位基本义务】 重点用能单位应当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节能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按照合理用能的原则,加强节能管理,

降低能源消耗,接受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的监督管理。 注:依据原《办法》第九条修订。 第四条【职责分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全国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监督管理 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注:依据《节约能源法》第十条制定。 第五条【管理原则】国家对重点用能单位管理实行属地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 则。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国家统计局定期公布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一万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名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本级统计部门定期公布指定的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一万吨标准煤以下的重点用能单位和纳入重点用能单位管理的用能单位名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对重点用能单位按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的大小实施分级管理,制定本行政区域内重点用能单位分级管理方案,并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

能源计量管理规定

能源计量管理规定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迁安轧一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文件 环字 [2009]020号签发人:蔺福成 能源计量管理制度 1 总则 1.1 为加强我公司能源计量管理工作,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结合我公司生产、能源计量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2 能源计量工作是企业经营生产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能源、降低消耗,促进企业科学计量的一项基础管理工作。 2 管理体系 2.1公司能源计量管理,实行公司、各厂(部室)、作业区(班组)的三级管理体系,能源环保部是公司能源计量监督管理部门,动力厂、计质计量部、生产厂为主要职能执行单位。 2.2 各厂、有关部室,工段(班组)配备专(兼)职能源计量管理人员,组织协调并统一管理本单位的能源计量工作和有关的监督、检查、测试、统计工作。 3职责 3.1能源环保部职责 3.1.1 宣传贯彻国家计量法、节约能源法,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完善能源计量管理制度。 3.1.2 按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标准要求,协调、组织公司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接受上级管理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3.1.3 监督、检查、完善公司、各厂各种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计量数据的准确、完整。 3.1.4 组织节能、能源计量新技术、新器具的推广。 3.1.5 负责公司能源计量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3.2计质计量部职责

3.2.1 负责公司焦碳、洗精煤等固体燃料的能源计量工作。 3.2.2 参加上级单位及公司组织安排的各项能源计量管理检查落实工作。 3.2.3 宣传贯彻国家计量法、节能法,执行公司有关能源计量工作的计划、检查等工作。 3.2.4 结合公司实际组织制定本部门及各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管理、使用、检定等的专项管理制度和计量工作规划并监督执行。 3.2.5 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及加强能源管理的要求,组织落实各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能源计量器具分类管理等工作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促进能源计量器具使用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3.2.6 健全公司焦碳、洗精煤等固体能源计量管理网络及器具台帐,绘制能源计量网络图。 3.2.7 负责组织并监督各厂及相关部室能源计量器具的外送校准及各厂的计量器具鉴定基础工作。 3.2.8 协助公司做好能源计量新技术、新器具的推广和应用。 3.2.9 组织落实各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设备技术档案和能源计量人员档案,组织各单位能源计量人员参加上级机关举办的业务培训和技术考核。 3.3 动力厂职责 3.3.1负责公司电力、煤气、氧气、氮气、蒸汽、水等能源介质的计量工作。 3.3.2 负责公司外供电力、煤气、水、蒸汽等能源介质的计量工作。 3.3.3 定期组织安排各项能源计量管理检查活动,并督促整改落实。 3.3.4负责宣传贯彻国家节能法、计量法,执行公司有关能源计量工作的计划、检查等工作。 3.3.5 健全公司能源计量管理网络,绘制能源计量网络图,开展能源计量检查和交流评比活动,总结、推广、应用能源计量工作先进经验。 3.3.6 建立所计量能源介质计量器具台帐并按期进行检定。

能源计量统计管理制度范本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 能源计量统计管理制度(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38245能源计量统计管理制度 Energy measurement statistics management system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1、能源计量是企业计量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由企业的计量机构(企业计量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企业通过能源计量管理,促进企业实行能源定量化管理,做到能耗有数据,制定生产工序和产品能耗定额有依据,考核用能状况有标准,为制订节能的操作制度创造条件,同时为合理开展节能技术改造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采用新技术,提高监测、控制水平。 2、企业计量主管部门应做到企业用能实行全面计量,各种能源(包括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含能工质在其分配、加工、转换、储运和消耗的全过程中,按生产过程需要实行分别计量。 3、在企业的计量主管部门中,设置能源计量的机构,并配备适当的专业人员,负责完成能源计理的管理、检定、测

试和维修工作。 4、计量主管部门按生产工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按工艺流程路线,设计绘制本企业能源计量点网络图,编制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规划。 5、计量主管部门为实施企业能源计量的统一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的有关能源计量的具体、管理制度。 6、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的范围应做到: ⑴进出厂的一次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二次能源(电、焦炭、成品油、煤气、蒸汽等)以及含能(或称载能)工质(压缩空气、氧、氮、水等)的计量; ⑵自产二次能源和含能工质及能源生产单位自用的一次能源的计量; ⑶生产过程中能源和含能工质的分配、加工、转换、储运和消耗的计量; ⑷生活和辅助部门(办公室、食堂、浴室、宿舍等)用能的计量; ⑸为能源平衡测试所需要安排的计量。 7、第6项所涉及的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做到不少于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规定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 理规定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XXXXXX有限公司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制度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一、目的 为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合理配置计量器具,确保计量性能稳定,促进节能降耗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山东XXXXXX有限公司。 三、术语和定义 一级能源计量:是指进出公司进行结算的能源计量。 二级能源计量:是指生产车间进行成本或消耗核算的能源计量。 三级能源计量:是指生产车间内部对装置、系统、工序、工段和主要用能设备进行核算的能源计量。 四、职责 生产部 4.1.1负责制定公司的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对生产车间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指导。 4.1.2必要时参与能源计量器具技改项目的评审。 技质部 4.2.1负责能源计量器具实物资产的管理。 4.2.2对能源计量器具报废提出评判意见,按程序进行报批。

生产车间 4.3.1负责能源计量器具的识别、配备工作,建立能源计量档案、台帐及管理办法。 4.3.2负责做好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及考核工作。 五、工作程序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 5.1.1能源计量的种类 本制度所指能源为:煤炭、焦炭(无烟煤)、水、电、煤气、蒸汽、空气、成品油(柴油、汽油)等。 5.1.2能源计量的范围 a输入生产车间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耗能工质; b输出生产车间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耗能工质; c生产车间和用能设备使用(消耗)的能源及耗能工质; d生产车间和用能设备自产的能源及耗能工质; e生产车间和用能设备可回收利用的余能资源。 5.1.3能源计量器具的配置原则 a公司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要充分考虑现行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的指导作用,要满足生产工艺和相关标准的具体要求。 b公司能源计量,应满足能源分类、分级和分项统计和核算的要求。c 应配备必要的便携式能源检测仪表,以满足自检自查的要求。 5.1.4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

能源计量管理制度

XXXXXX有限公司 能源计量管理手册 编制:能源计量管理办A版本:版 受控状态:审核: 批准:持有者编号: 20月82013 年日发布日期: 年2013 实施日期日21月8

目录 1.总则 (1) 2.企业概况 (2) 3.组织与管理 (4) 4.能源计量管理机构任命 (5) 5.能源计量目标 (9) 6.能源计量管理制度 (11) 7.计量采购与领用 (17) 8.计量器具的评估方案 (19) 9.计量器具档案管理制度 (20) 10.计量检测设备证书、标记、封印管理制度 (21) 11.计量检测、标定与校准 (24) 12.能源节能管理与考核 (28) 13.计量检测仪表的分级管理制度 (29) 14.不合格计量检测设备管理制度 (31)

文件编号 Q/GL-JLG.01.01 有限公司XXXX1/0 /修订次版次能源计量管理手册1 次页 1.总则 1.1为加强公司能源计量管理,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公司经济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等国家及地方计量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1.2能源计量是企业计量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能源计量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能源计量数据管理为中心,以计量器具管理为基础,确保所采集数据的真实、完整、准确和连续。企业通过实行能源定量化管理,实现能耗有数据、生产工序和产品能耗定额有依据、考核用能有标准,从而为节能、降耗、减排的工作开展提供可靠依据和良好基础。 1.3企业用能实行全面计量,各种能源(包括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载能工质在其分配、加工、转换、储运和消耗的全过程中,按生产过程需要实行分别计量。

公司能源计量管理制度

能源计量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各部门能源计量工作,提高能源计量管理水平,有效发挥能源计量工作在节约能耗建设节约型企业中的重要作用,现就加强各单位能源计量工作作出以下管理规定: 一、能源管理机构的设置 总经理--------分管副总经理--------生产能源办-------各用能部门 二、能源管理组织机构职能 1、分管副总经理 a、传达公司节能责任目标和能源计量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b、确保开展能源管理工作所需要的资源的获得; c、建立公司能源计量职能部门,审批公司各部门能源计量管理职能 分配; d、批准公司能源管理方面的制度。 2、生产能源办 a、宣传贯彻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能源计量法律法规和文件,支持建立、 实施和持续改进能源计量管理体系。 b、负责具体落实和实施公司节能责任目标,编制公司节能规划。 c、监督检查公司和各部门对能源管理文件、能源计量管理工作的执 行情况,增强员工的能源计量意识。 d、对公司各部门能源计量管理工作绩效情况作出奖惩决定。 e、组织公司各部门能源计量管理人员的培训。

f、管理公司各部门能源计量器具,负责能源计量器具的维修、校准 和计量确认工作。 3、各用能部门 a、落实公司制定的各项能源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能源管理规定, 做好部门内的能源消耗计量工作。 b、积极参加各项能源管理、节能技术和能源计量方面的培训。 c、对能源消耗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做出整改措施,确保能耗指标正 常。 三、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 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按照公司《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能源统计管理 1、数据采集 a、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必须规范、真实、可靠。 b、能源计量数据记录应采用规范的表格样式,便于数据的汇总与分 析。 2、数据汇总(能源统计) a、能源购进、消费和库存统计 b、能源加工转换统计 c、能源经济效益统计 d、能源单耗指标统计 3、数据分析(能耗分析)

能源计量管理手册

目录 1.0 公司简介 (3) 2.0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3) 3.0手册说明 (4) 4.1 能源计量管理总则 (5) 4.2 能源计量管理组织机构与职责 (7) 4.4 能源计量管理方针及目标 (10) 5.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11) 6 能源计量设备控制程序 (13) 7 能源计量数据管理程序 (17) 8 内部审查控制程序 (21) 8.6 改进控制程序 (25) 8.7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28)

颁布令 xxxxxxxxxxxx公司依据JJF1356-2012《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编制完成了《能源计量管理手册》第A版/0次版本,阐述了公司的能源计量的目标,并对公司能源计量控制的程序规定了具体要求,是公司能源计量管理的纲领性和指导性文件,也是公司实施和持续改进能源计量管理的准则,公司各部门人员在各自工作中应认真学习,并遵照规定予以实施。 现将《能源计量管理手册》正式予以颁布,同时自2014年11月1日在公司内正式实施运行。 总经理: 日期:2014年11月1日

1.0 公司简介 2.0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为在公司内部有效贯彻执行JJF1356-2012《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以及GB 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加强对能源计量管理的领导,特任命为公司能源计量管理的管理者代表,即能源计量管理分管负责人。其除依旧行使原有的部门岗位职责外,同时还应做到以下管理者代表的职责: 1) 确保按本规范要求,建立、实施能源计量管理制度; 2) 组织对能源计量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自查; 3) 提出改进能源计量工作的建议。 管理者代表应认真完成以上职责,对公司建立、实施能源计量管理负主要责任。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企业自查工作材料

附件4: 相关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档案材料说明 一、企业基本概况 1、企业整体情况介绍 2、企业合法证明文件 3、2008、2009年企业能源及载能工质消费分析 (数据为附件5表9) 3.1、企业能流网络图 3.2、2008、2009年企业能源及载能工质消耗及构成 3.3、2008、2009年企业能源费用、组成及成本分析 3.4、2008、2009年企业能源平衡情况 4、企业节能效益评价 4.1、企业节能折算标煤数(2009年同比2008年节煤)4.2、单位GDP能耗及其分析(2009年同比2008年节能百分比) 二、能源计量状况(2009年度情况汇总) (一)、能源计量器具配备 1、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网络图 2、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检定情况(附件5表3--8) 2.1、进出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检定情况 (附件5表3-1、检定、校准证书) 2.2、主要次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检定情况

(附件5表4、检定、校准证书) 2.3、主要用能设备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检定情况(附件5表5、检定、校准证书) 4、各类计量器具一览表、统计表、汇总表 (附件5表3、表6、表7、表8) (二)、能源计量管理 1、能源计量管理组织结构网络图 2、能源计量管理制度 (三)能源计量人员情况(附件5表10) 1、能源计量管理人员情况 2、能源计量检定、校准、维修人员情况(四)能源计量数据 1、能源计量数据检测记录 2、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处理、汇总及分析情况 3、能源统计报表制度实施情况 4、能源计量数据网络化管理情况 三、存在的问题和企业承诺、整改及完成情况 1、存在的问题 2、企业承诺及自我申明等 3、整改及完成情况

企业能源管理情况

宜城市安达特种水泥有限公司 企业能源管理制度 1.1企业能源管理目标 企业能源管理的目标是不断完善企业能源管理的体系建设,加强能源的科学管理,科学利用,坚持管理与技术创新,努力提高能源利用率,初步实现“节能、降耗、减排、增效”的目标,使企业成为节约型、科技型企业。规划“十二五”期间,单位产品达到或低于国家能耗限额。 2.2 企业能源管理组织结构、人员及职责 1.2.1 能源管理组织结构 公司实行三级能源管理体系管理模式: 1)一级能源管理机构:公司生产部、产品技术部、财务会计部、综合管理部等公司相关管理部门 2)二级能源管理机构:生料车间、烧成车间、成品车间、包装车间等生产部门。 3)三级能源管理机构:公司各班、队、组和各单位下设各班组。 1.2.2 能源管理人员 公司成立能源管理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长:总经理:周明山 副组长:生产副总经理:殷建华

成员:生料车间、烧成车间、成品车间、包装车间、产品技术部、财务会计部、综合管理部等管理、生产部门主要负责人。 1.2.3 能源管理职责 各级能源管理机构职责: 总经理是公司节能减排工作第一责任人,节能减排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负责宣传贯彻国家、地方节能减排的政策和法规,执行司有关节能减排的规章制度和标准,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 2)、负责节能减排战略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重大事项的决策。 3)、负责研究和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 4)、负责组织制定节能减排规章制度和标准,构建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 5)、负责对节能减排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协调和服务。 6)、负责组织节能减排投资项目的技术方案确认和竣工验收。 7)、负责组织对重点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的检查和验证。 8)、负责各类节能减排统计报表、分析、总结资料的填报及上报工作。 9)、负责监督节能减排计量器具的配备、周期检定和节能减排的现场稽查。 10)、负责组织开展群众性节能减排宣传教育与岗位立功竞赛活动。

能源计量管理规定

能源计量管理规定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能源计量管理制度 1、能源计量管理机构及人员岗位责任制 (1)能源计量管理工作由能源管理办公室负责。 (2)每月月底公司水、电的一、二级计量由生产技术处、制造分厂抄表、统计、汇总并报送。 (3)生产技术处负责能源计量器具的选型、配备、检定。 (4)生产技术处负责能源计量器具的校准工作。 2、能源计量器具的选型、采购、入库、报废管理 (1)生产技术处依据最新《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17167-2006)所规定的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进行选型。 (2)通则规定准确度等级静态计量衡器准确度级、动态计量衡器准确度级、电能表级。 (3)能源计量器具正确选型后,由电仪工段申报请购,由物资供应处采购,电仪工段验收合格后方能入库。 (4)当能源计量器具到达使用年限或因故障无法使用时由生产技术处鉴定后提出报废深情报生产副总经理审批。 3、计量器具的配备、使用、维护、保养 (1)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应根据生产、经营和成本核算的实际需要,按公司级、处室级、工段级重点耗能班组或机组三级计量要求进行配备。 (2)能源计量器具使用单位依据说明书正确使用,提供良好的使用环境,并负责能源计量器具的维护、保养。 (3)当能源计量器具出故障时由计划检查科统一安排维修校准。 4、能源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

(1)能源计量器具中法定要求检定的计量器具属强检范围,由生产技术处电仪工段联系相关法定单位依据法定周期进行强检。静态计量衡器校准检定周期一年。电能表由供电公司首检。 (2)能源计量器具中计量皮带秤的检定依据皮带秤实物标定方法进行检定。(3)公司无能力检定的非强检计量器具由生产技术处依据具体情况决定如何检定。 5、计量数据采集、处理、使用、保管及监督制度 (1)公司水、电的一、二级计量由生产技术处每月月底负责抄表、统计、汇总上报财务。 (2)原煤进厂的使用的数量的计量由磅房负责记录、上报; (3)油品进厂及使用的计量由库房负责记录、上报; (4)一级(进厂的)电能计量和二级(车间级)电能消耗的计量数据,由电仪工段负责采集、填报; (6)燃油和成品油的采购、供应的数据,由采购部按月报送 (7)生产用水的计量数据,由能源管理办公室负责采集、填写报表并报送财务审计处和相关部门领导审批。 (8)三级能源消耗由班组填写能耗台帐并报送部门能源管理员,对于重点能耗机组的能源消耗数据,如果要求报送能源部,则有工段确立专人及时报送。 能源使用及节能管理规定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17167-2006 代替GB/T17167-1997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1

目次 前言 (3) 1 范围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 术语和定义 (4) 4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 (4) 4.1能源计量的种类及范围 (4) 4.2 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 (4) 4.3 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 (4) 5 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要求 (7) 5.2 能源计量人员 (7) 5.3 能源计量器具 (7) 5.4 能源计量数据 (8) GB17167-2006

前言 本标准的4.3.2、4.3.3、4.3.4、4.3.5、4.3.8是强制性条款,其余是推荐性的。 本标准是对GB/T17167—1997 《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导则》的修订。 本标准规定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的基本要求,有关行业(或部门)可在本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本行业(或部门)的实际需要,制定本行业(或部门)的具体要求。从事生产经营的用能单位在配备能源计量器具时,要充分考虑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的指导作用,要满足生产工艺的具体要求。与原标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改为“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标准变为强制性标准; ——增加了非工业企业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要求; ——对用能单位、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进行了调整; ——对能源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要求进行了调整。 本标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司、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计量司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交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全国节能监测管理中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湖南省节能监测中心、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万路、王顺安、何相助、贾力、李爱仙、辛定国、叶元乔、康治清。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7167—1997 。

能源计量管理制度

能源计量管理制度

乌审旗蒙格沁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梅林庙煤矿筹建处 能 源 计 量 管 理 制 度 1月1日 一、总则 1、为加强公司能源计量管理,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公司经济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等国家及地方计量法律、法规,特定本制度。 2、能源计量是企业计量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源计量管理

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能源计量数据管理为中心,以计量器具管理为基础,确保所采集数据的真实、完整、准确和连续。企业经过实行能源定量化管理,实现能耗有数据、生产工序和产品能耗定额有依据、考核用能有标准,从而为节能、降耗、减排的工作开展提供可靠依据和良好基础。 3、企业用能实行全面计量,各种能源(包括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在其分配、加工、转换、储运和消耗的全过程中,按生产过程需要实行分别计量。 二、能源计量管理及职责 (一)能源计量管理:暂时由机电部负责 (二)职责 1、能源计量管理部门职责:(1)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地方、行业有关能源计量的法律、法规、规程和标准。 (2)统一领导、管理全公司的能源计量工作,并接受政府计量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3)组建公司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审定公司能源计量管理各有关制度。 (4)编制并组织实施能源计量工作发展规划和计划,审定公司能源消耗定额指标,积极开发应用计量新技术、新设备,并审查引进的计量技术和设备。 (5)监督、检查公司计量工作的执行状况。

(6)按照GB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要求,做好能源计量器具的选用、安装、检验、鉴定、使用、巡检、维护、保养以及档案和技术资料的存档、保管等管理工作。 (7)制定公司能源计量技改方案,审查基建项目中能源计量方案。 (8)根据企业生产装置大修计划,制定能源计量大修方案,并组织实施和竣工验收。 (8)完成好各种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处理、汇总的统计工作,保证能源计量数据的真实、完整、准确和连续。 (9)协调处理能源计量数据方面的异议和纠纷。 (10)对公司各部门能源计量工作进行考核,并提出奖惩建议。 2、专、兼职能源计量人员职责:(1)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地方、行业有关能源计量的法律、法规、规程和标准。 (2)建立和管理本部门的能源计量器具台帐。 (3)负责所管辖岗位的能源计量器具的巡检、维护、保养、测试等具体工作,并做好记录;严格执行在用能源计量器具的周检和抽检计划。 (4)协助或指导能源计量器具使用单位对能源计量器具的准确使用、维护,及时处理能源计量器具的故障,保障能源计量器具的良好运行。 (5)能源计量数据有异议时,负责提供有关能源计量数据和原始记录凭证。

企业能源计量统计管理制度

企业能源计量、统计管理制度 1、能源计量是企业计量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由企业的计量机构(企业计量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企业通过能源计量管理,促进企业实行能源定量化管理,做到能耗有数据,制定生产工序和产品能耗定额有依据,考核用能状况有标准,为制订节能的操作制度创造条件,同时为合理开展节能技术改造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采用新技术,提高监测、控制水平。 2、企业计量主管部门应做到企业用能实行全面计量,各种能源(包括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含能工质在其分配、加工、转换、储运和消耗的全过程中,按生产过程需要实行分别计量。 3、在企业的计量主管部门中,设置能源计量的机构,并配备适当的专业人员,负责完成能源计理的管理、检定、测试和维修工作。 4、计量主管部门按生产工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按工艺流程路线,设计绘制本企业能源计量点网络图,编制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规划。 5、计量主管部门为实施企业能源计量的统一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的有关能源计量的具体、管理制度如下: ⑴能源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 ⑵能源计量测试实验室的工作制度;

⑶能源计量测试人员岗位责任制; ⑷能源计量器具使用、维护、保养制度; ⑸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测试、修理定额管理制度; ⑹能源计量器具采购、入库、流转、降级、作废核准制度; ⑺能源计量测试原始数据,统计报表管理制度; ⑻能源计量测试档案,技术资料使用保管制度。 6、企业能源计量配备的范围应做到: ⑴进出厂的一次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二次能源(电、焦炭、成品油、煤气、石油气、蒸汽等)以及含能(或称载能)工质(压缩空气、氧、氮、氢、水等)的计量; ⑵自产二次能源和含能工质及能源生产单位自用的一次能源的 计量; ⑶生产过程中能源和含能工质的分配、加工、转换、储运和消耗的计量; ⑷生活和辅助部门(办公室、食堂、浴室、宿舍等)用能的计量; ⑸为能源平衡测试所需要安排的计量。

企业能源管理手册

企业能源管理手册 *********************XX公司企管部、节能管理办公室 主编人:******* 高级工程师 email:*******126. tel:******** 二○○八年三月

第一部分企业能源管理 ◆企业的能源管理工作: 建立体系(组织体系、计量体系、统计体系)、完善制度、宣传培训、巡查监测、指标考核、系统评价、能耗分析、奖惩整改、合理使用、经济运行 ◆节能的最终目的: 合理使用、经济运行、节能减排、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能源管理机构: 公司能源管理领导小组组成成员 组长:邓乃伏 成员:白平一、胡新慧、X先锋、岳玉峰、X勤轩、X艳刚、田文生 能源管理小组组成成员 组长:X先锋 成员:王巍巍、肖英军、X国珍、郭文静、X晓慧、赵璐 节能管理中心组成成员 主任:X先锋 成员:王巍巍、肖英军、X国珍、郭文静、X晓慧、赵璐、X珊珊、田文生

1、主要环节 主要生产系统 辅助生产系统 转换系统 外转供 2、能源流向 购入储存传输加工转换终端消费余能回收 3、重点环节: 电力系统、热力系统、供水系统、重点耗能设备、物料回收、余热余能等 4、企业能源管理内容 企业能源管理方针和目标 企业能源管理机构与职责(节能管理体系) 企业能源管理制度 企业能源计量管理状况 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置 企业能源统计管理状况 企业能源定额考核指标分析 5、不同用能单元采用不同的考核办法 主要生产系统:定额考核、物料考核 辅助生产系统:指标考核、日常检查 转换系统:效率考核、运行参数评价

其它:综合针对考核 6、企业总体用能状况: 经济指标状况:能源成本战生产成本的比例及升降情况、自耗率等 能耗指标状况: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万元产值电耗等 企业能源利用状况分析 7、企业能源利用分析内容: 企业能源消费状况 ?企业能源消费结构、流向 ?企业综合能耗的核定 产品能耗指标的计算分析 ?产品产量的核定 ?主要能耗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产值、工业增加值能耗及能源成本指标计算分析 ?工业总产值及工业增加值的核定 ?单位工业总产值及工业增加值能耗的计算分析 ?产品能源成本的计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重点用能设备效率计算分析 ?主要用能设备运行效率的计算分析 ?淘汰设备情况

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办法

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办法 第一条能源计量工作是企业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为了加强企业能源计量工作,提高能源计量管理水平,搞好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均适用于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能源,指电力、煤炭、原油、天然气、焦炭、煤气、热力、成品油、液化石油气、生物质能和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第四条能源计量:为使全社会各领域各单元能够合理使用和有效节约能源,并持续不断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而将能源的消耗量和能源的利用效率采用可以溯源到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量值定量化地管理能源事业行为的活动。 第五条能源计量范围: 1、输入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2、输出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3、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和用能设备使用(消耗)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4、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和用能设备自产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5、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和用能设备可回收利用的余能资源。 第六条技术中心为集团公司能源计量职能管理部门,在董事

长、总经理、总工程师领导下开展能源计量管理和监督工作。 第七条各用能单位应当建立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明确计量管理职责,加强能源计量管理,确保能源计量数据真实可靠。 第八条充分发挥能源计量管理职能作用,对能源消耗实行量化管理,应对能源实行分类计量,规范能源计量人员行为,加强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和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汇总等工作。 第九条集团公司设专人负责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负责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使用、检定(校准)、维修、报废等管理工作。 第十条集团公司所有能源计量管理人员应通过相关部门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集团公司应建立和保存能源计量管理人员的技术档案。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和维修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质。 第十一条各用能单位应当配备符合规定要求的能源计量器具,须绘制《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网络图》。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应满足集团公司实施能源分类、分级、分项考核的要求。 第十二条各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应按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第4.3.3、4.3.4条要求加装能源计量器具。 第十三条各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应符合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第4.3.5、4.3.6、4.3.7条的要求。 第十四条各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加装的能源计量器具,其准确度等级应符合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

能源计量网络图绘制说明

能源计量网络图绘制说明 能源计量网络图即进出用能单位、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网络图,直观地概括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计量检测系统的全貌。是企业各种能源流动和计量过程的图形表示,也是企业能源统计数据来源过程的表示。通过能源计量网络图对各用能单元的用能计量分析,可以摸清企业节能潜力,明确节能技改方向,是企业进行能源管理的重要手段。 一、按照GB 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要求,能源计量网络图要按进出用能单位、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绘制。 主要次级用能单位能源消耗量(或功率)限定值

主要用能设备能源消耗量(或功率)限定值 二、能源计量网络图按企业使用能源品种绘制,用方框图加计量检测点,详细绘出企业各种能源流动和计量过程。 三、已配备合格的计量检测点用:表示;待配备计量检测点用:表示。 计量检测点名称符号圆框内,字母A B—计量器具序号。

四、计量器具类别用英文的字头表示方法:

五、企业某种能源流动和计量过程较简单,可在一张图中绘制出进出用能单位、进出主要次级 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能源计量网络图。对较复杂的能源流动和计量过程,要分张绘制,但要与上级网络图有衔接,衔接口处应将上级计量检测点所在位置标出后,在按能源流动和计量过程绘制。如图二。 六、计量网络图标题栏中,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 R p =l s N N ×100% R p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 N s ——能源计量器具实际的安装配备数量; N l ——能源计量器具应需要量。 在计量网络图计量检测点中,应可以明确得出。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及管理制度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及管理制度 为确保本厂能源计量器具能及时有效的配备和得到合理妥善的管 理,以确保得到准确可靠的能源消耗数据,经本厂节能降耗小组研究 决定,特制定本制度。 1、后勤是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部门,并负责能源计量器具的入库和 贮存。 2、各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能源计量器具的日常维护。 3、供销科负责能源计量器具的采购。 4、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 4.1 能源计量配备率 表 1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要 求单位:% 能源种类进出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 电力100 95 水95 80 蒸汽95 80 煤100 95 可回收利用的余能80 -- 4.2 用能单位能源消耗量(或功率)限定值 表2 用能单位能源消耗量(或功率)限定值 能源种类电力煤蒸汽水其它 单位kW/月t/月GJ/a t/月 限定值 4.3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 表3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要求 计量器具类别计量目的准确度等级要求衡器进出用能单位燃料的静态计量0.1 电能表进出用能单位有功 交流电能计量 I类用户0.5s II类用户0.5 III类用户 1.0 IV类用户 2.0 V类用户 2.0 气体流量表(装置)进出用能单位的气体能源计量蒸汽2.5 水流量表(装置)进出用能单位水量管径不大于250mm 2.5

计量管径大于250mm 1.5 温度仪表用于液态、蒸汽能源的温度计量 2.0 与气体、蒸汽质量计算相关的温度计量1.0 压力仪表用于气态、液态能源的压力计量 2.0 与气体、蒸汽质量计算相关的压力计量1.0 注1:当计量器具是由传感器(变送器)、二次仪表组成的测量装置或系统时,表中给出的准确度等级应是装置或系统的准确度等级。装置或系统未明确给出其准确度等级时,可用传感器与二次仪表的准确度等级按误差合成方法合成。注2:运行中的电能计量装置按其所计量电量的多少,将用户分为五类。I类用户为月平均用电量500万k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10000kWh及以上高压计费用户;II类用户为小于I类用户用电量(或变压器容量)但月平均用电量100万k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2000kWh及以上的高压计费用户;III类用户为小于II类用户用电量(或变压器容量)但平均用电量10万k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315kWh及以上的上费用户;IV类用户为负荷容量为315kWh以下的计费用户;V类用户为单相供电的计费用户。 4.4 能源作为生产原料使用时,其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应满足相应 的生产工艺要求。 4.5 能源计量器具的性能应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及使用环境(如温度、 温度变化率、湿度、照明、振动、噪声、粉尘、腐蚀、电磁干扰等) 要求。 5、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要求 5.1 能源计量器具的采购:由供销科按批准后的采购计划实施采购。 5.2 能源计量器具的验收 5.2.1 验收的内容应包括包装、标记、外观、规格、型号、计量特性、 技术文件资料以及采购文件中的特殊要求等。 5.2.2 设备采购到厂后,需要制造厂家或专业人员进行安装和调试 的,由生产科负责落实。 5.2.3 本厂无检定/校准能力的能源计量器具,由质检科委托有资质 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校准,并按照计量机构出示的检定/校准报告 进行验收。 5.2.4 采购的能源计量器具经验收合格的,质检科出具《入库通知 单》;不合格的,质检科出具《不合格测量设备通知单》,退回采购部 门或制作部门处理。 5.3 能源计量器具的入库、储存 5.3.1 仓库保管员凭采购文件、《入库通知单》,在对能源计量器具的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

GB/17167—2006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社会团体等独立核算的用能单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标准。 GB/T6422 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导则 GB/ 15316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 GB/18603—2001 天然气计量系统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3.1 能源计量器具measuring instrument of energy 测量对象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载能工质的计量器具。 3.2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equipping rate of energy measuring instrument 能源计量器具实际的安装配备数量占理论需要量的百分数 注:能源计量器具理论需要量是指为测量全部能源量值所需配备的计量器具数量。 3.3 次级用能单位sub-organization of energy using 用能单位下属的能源核算单位。 4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 4.1 能源计量的种类及范围 本标准所称能源,指煤炭、原油、天然气、焦炭、煤气、热力、成品油、液化石油气、生物质能和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能源计量范围: a)输入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b)输出用能单位、次及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c)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使用(消耗)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d)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自产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e)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可回收利用的余能资源。 4.2 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 4.2.1应满足能源分类计量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