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数与数模转换器的仿真

模数与数模转换器的仿真
模数与数模转换器的仿真

课程设计任务书

摘要

目前,无论是模拟通信还是数字通信,在不同的通信业务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数字通信的发展速度已明显超过模拟通信,成为当代主流,因为它有很多模拟通信所没有的优点,因此模拟信号往往要被编码成数字信号,从而在数字信道中传输。

本次课程设计是在MATLAB软件环境下进行的,完成的是对A/D和D/A转换器的设计。A/D转换负责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即用一串数字编码(如0101)去表示对应的一个模拟信号的一点的值,其转换过程是先对输入的模拟信号进行抽样,所使用的抽样频率要满足抽样定理的要求,然后对抽样结果进行幅度离散化(称为量化)并编码为二进制序列。D/A转换的功能与A/D转换相反,它将输入的数字信号序列转换为模拟信号,其转换过程是将输入(二进制)数字序列恢复为相应电平的抽样值序列,然后通过满足抽样定理要求的低通滤波器恢复模拟信号。A/D转换采用平顶抽样技术,所以恢复模拟信号存在高频段的失真,若对恢复信号质量要求严格,需采用均衡器来补偿这种孔径失真。A/D转换器的输出数据形式可以是并行的,也可以是串行的。

关键词:MATLAB;抽样;量化;编码

目录

1.课程设计目的 (1)

2.课程设计要求 (1)

3.相关知识 (1)

3.1 模拟信号数字化 (1)

3.2 A/D和D/A转换的原理 (2)

4.课程设计分析 (3)

4..1 A/D和D/A转换器的模型 (3)

4.2 模块参数设置 (8)

5.仿真 (8)

6.结果分析 (10)

7.参考文献 (11)

1.课程设计目的

(1)加深对A/D和D/A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

(2)培养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和编程能力。

(3)掌握A/D和D/A结构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2.课程设计要求

(1)掌握课程设计的相关知识、概念清晰。

(2)程序设计合理、能够正确运行。

3.相关知识

3.1模拟信号数字化

通信系统可以分为模拟和数字通信系统两大类。数字通信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传输差错可控;便于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数字信息进行处理、变换、存储;易于集成,使通信设备微型化,重量轻;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性好等优点,所以应用非常广泛,已经成为现代通信的主要发展趋势。自然界中的信号都是模拟信号,这就需要我们对模拟信号进行抽样、量化、编码,形成数字信号后,在数字信号系统中传输。在接收端则通过相应的逆变换恢复成模拟信号。若要利用数字通信系统传输模拟信号,一般需要三个步骤:(1)把模拟信号数字化,即模数转换(A/D);

(2)进行数字方式传输;

(3)把数字信号还原为模拟信号,即数模转换(D/A)。

如果电信号的参量取值连续(不可数、无穷多),则称之为模拟信号。例如,话筒送出的送出电压包含有话音信息,并在一定的取值范围内连续变化。模拟信号有时也称连续信号,这里连续的含义是指信号的某一参量连续变化,或者说在某一取值范围内可以取无穷多个值,而不一定在时间上也连续。

如果电信号的参量仅可能取有限个值,则称之为数字信号。如电报信号、计算机输入/输出信号、PCM信号等。数字信号有时也称离散信号,这个离散是指信号的某一参量是离散变化的,而不一定在时间上也离散。

由于A/D或D/A变换的过程通常由信源编(译)码器实现,所以把发送端的A/D变换称为信源编码,而接收端的D/A变换称为信源译码,如语音信号的数字化叫做语音编码。由于电话业务在通信中占有最大的业务量,所以模拟信号数字化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模拟信号数字化的方法大致可划分为波形编码和参量编码两类。波形编码是直接把时域波形变换为数字代码序列,比特率通常在16kbit/s-64kbit/s范围内,接收端重建信号的质量好。参量编码是利用信号处理技术,提取语音信号的特征参量,再变换成数字代码,其比特率在16kbit/s以下,但接收端重建(恢复)信号的质量不够好,这里只介绍波形编码。

目前用的最普遍的波形编码方法有脉冲编码调制(PCM)和增量调制( M)。采用脉码调制的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系统如下图所示,首先对模拟信息源发出的模拟信号进行抽样,使其成为一系列离散是抽样值,然后将这些抽样值进行量化并编码,变换成数字信号。

k k

模拟随机信号数字随机序列数字随机序列模拟随机信号

图1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3.2 A/D和D/A转换的原理

A/D转换负责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即用一串数字编码(如0101)去表示对应的一个模拟信号的一点的值,其转换过程是:首先对输入的模拟信号进行采样,所使用的采样速率要满足采样定理的要求,然后对采样结果进行幅度离散化(称为量化)并编码为符号串,一般输出为二进制序列。

D/A转换的功能与A/D转换相反,它将输入的数字信号序列转换为模拟信号,其转换过程是:将输入(二进制)数字序列恢复为相应电平的采样值序列,然后通过满足采样定理要求的低通滤波器恢复

模拟信号。

A/D转换采用平顶采样技术,所以恢复模拟信号存在高频段的失真,若对恢复信号质量要求严格,需采用均衡器来补偿这种孔径失真。A/D转换器的输出数据形式可以是并行的,也可以是串行的。

A/D转换的一般步骤:

(1)定理抽样。为了正确无误地用抽样信号V

s 表示模拟信号V

I

必须满足:f

s ≥2f

m a x

i

,式中,f

s

抽样频率;f

max

i

为输入信号V

I

的最高

频率分量的频率。

在满足抽样定理的条件下,可以用一个低通滤波器将信号V

s

原为V

I ,这个低通滤波器的电压传输系数)

(f

A在低于f

max

i

的范围内

应保持不变,而在f

s - f

max

i

以前迅速下降为零。因此,抽样定理规定

了A/D转换的频率下限。

(2)量化和编码。我们知道,数字信号不仅在时间上是离散的,而且在数值上的变化也不是连续的。这就是说,任何一个数字量的大小,都是以某个最小数量单位的整倍数来表示的。因此,在用数字量表示抽样电压时,也必须把它化成这个最小数量单位的整数倍,这个转化过程就叫做量化。所规定的最小数量单位叫做量化单位,用?表示。显然,数字信号最低有效位中的1表示的数量大小,就等于?。把量化的数值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称为编码。这个二进制代码就是A/D转换的输出信号。既然模拟信号是连续的,那么它就不一定能被?整除,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引入误差,我们把这种误差称为量化误差。在把模拟信号划分为不同的量化等级时,用不同的划分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量化误差。

4.课程设计分析

4.1 A/D和D/A转换器的模型

A/D和D/A转换器的模型如下:

1.此模型中实现A/D 转换的功能模块是:

A/D 转换包括了对模拟信号的抽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步骤。

① Zero-Order Hold 模块完成的是对模拟信号的抽样; 抽样定理指出:设一个连续模拟信号m(t)中的最高频率< f H ,则以间隔时间为T ≤1/2f H 的周期性冲激脉冲对它抽样时,m(t)将被这些抽样值所完全确定。由于抽样时间间隔相等,所以此定理又称均匀抽样定理。

设有一个最高频率小于f H 的信号m(t),将此信号和周期性单位冲激脉冲

T δ(t)相乘,T δ(t)的重复周期为T ,

重复周期为f s =1/T 。乘积就是抽样信号,它是一系列间隔为T 秒的强度不等的冲激脉冲,这些冲激脉冲的强度等于相应时刻上信号的抽样值。现用m s (t)=∑m(kT)表示此抽样信号序列。故有: m s (t)=m(t)T δ(t)

现令M(f)、?Ω(f )和M s (f)分别表示m(t)、T δ(t)和m s (t)的频谱,按照 卷积定理,m(t)T δ(t)的傅里叶变换等于M(f)和?Ω(f )的卷积,因此m s (t)的傅里叶变换M s (f)可以写为

M s (f)=1/T[M(f)* ] 而上式又可利用卷积公式:

f(t)*δ(t )= =f(t) 进行计算得到

M s (f)= 1/T[M(f)* ]=1/T 由于M(f-nf s )是信号频谱M(f)在频率轴上平移了nf s 的结果,所以抽样信号的频谱M s (f)是无数间隔频率为f s 的原信号频谱M(f)相叠加而成。因为已经假设信号m(t)的最高频率小于f H ,所以频率间隔f s ≥2f H ,则M s (f)中包含的每个原信号频谱M(f)之间互不重叠。这样就能够从M s (f)中用一个低通滤波器分离出信号m(t)的频谱M(f),也就是能从抽样信号中恢复原信号,或者说能由抽样信号决定原信号。

恢复原信号的条件是:f s ≥2f H ,即抽样频率f s 应不小于f H 的2倍,这一最低抽样速率2f H 称为乃奎斯特抽样速率。

② Quantizer 模块的作用是对抽样信号进行量化;

设模拟信号的抽样值为m(kT),其中T 是抽样周期,k 是整数。此抽样值仍然是一个取值连续的变量,即它可以有无数个可能的连续取值。若仅用N 个二进制数字码元来表示此抽样值的大小,则N 个二进制码元只能代表M=2N 个不同的抽样值,因此,必须将抽样值的范围划分成M 个区间,每个区间用一个电平表示。这样,共有M 个离散电平,称为量化电平。用这M 个量化电平表示连续抽样值的方法称为量化。

m(kT)表示模拟信号抽样值,m q (kT)表示量化后的量化信号值,q 1,q 2,……q i ,……q 6是量化后信号的6个可能输出电平,m 1,m 2,……m i ……,m 5为量化区间的端点。一般公式:

m (kT)= q i ,当m 1-i ≤ m(kT)< m i

将此式作变换,就把模拟抽样信号m(kT)变换成了量化后的离散抽样信号,即量化信号。

此模块进行的量化属于均匀量化,即M 个抽样值区间是等间隔划分的,设

?∞

∞--τ

τδτd t f )()(∑∞

∞--)(s nf f M ∑∞-∞=-n s nf f )

(δ∑∞-∞=-n s nf f )

(δq

模拟抽样信号的取值范围在a 和b 之间,则在均匀量化时的量化间隔为 ?v=(b-a)/M

且量化区间的端点

m i =a+i ?v i=0,1,……,M

若量化输出电平q i 取为量化间隔的中点,则

q i =(m i + m 1-i )/2 i=1,2,……,M

显然,量化输出电平和量化前信号的抽样值一般不同,即量化输出电平有

误差。这个误差常称为量化噪声,并用信号功率与量化噪声之比(简称信号量噪比)衡量此误差对于信号影响的大小。对均匀量化的平均信号量噪比作定量分析:

在均匀量化时,量化噪声功率的平均值N 可以用下式表示:

N =E[(m k - m )2]= = 信号m k 的平均功率可以表示为

S 0=E(m 2k )= 若已知信号m k 的概率密度函数,则可以计算出平均信号量噪比。

③ Integer to Bit Converter 模块的作用是进行二进制编码;

脉码调制和A/D 变换的原理一样,是将模拟信号变换成二进制信号,输

入信号抽样脉冲电流(或电压)I s 由保持电路短时间保持,并和几个称为权值电流的标准电流I w 逐次比较。每比较一次得出1位二进制码。权值电流I w 是在电路中预先产生的。I w 的个数决定于编码的位数,现在共有三个不同的I w 值。因为表示量化值的二进制码有3位,它能够表示8个十进制数,从0~7。因此,若按照“四舍五入”原则编码,则此编码器能够对-0.5~+7.5的输入抽样值正确编码。

将模拟信号为常数18.6抽样、量化、编码成二进制数据,由于存在量化误

差,量化后得整数值19,再进行二进制编码,用19除以2,将每次得到的余数颠倒顺序就是A/D 转换得到的二进制码00010011。

2.其他模块的功能

①完成并串转换功能的模块是:

q ?-b a k k q k dm m f m m )()(2∑?=--M i m m k k i k i i dm m f q m 121

)()(?b

a k k k dm m f m )(2q q

经过此模块转换之后,得到高速率的串行传输二进制数据流,如下图:

②完成串并转换功能模块是:

经过此模块的转换,又将串行传输的二进制数据流转换为8位并行数据,是上图的逆过程。

4.2 模块参数设置

Constant模块:Constan value设为18.6;

Zero-Order Hold模块:Sample Time为1

Quantizer模块:Quantization interval为1;Treat as gain when linearizing使能;

Integer to Bit Converter模块:Number of bits per integer设为8;

Buffer模块:Output buffer size设为1;Buffer overlap设为0;Initial conditions 设为0;

Buffer1模块:Output buffer size设为8;Buffer overlap设为0;Initial conditions 设为0;

Reshape模块:Output dimensionality设为1-D array;

Bit to Integer Converter模块:Number of bits per integer设为8;

Scope模块:Y

min

-设为-5;Y

max

-

设为5;Title(‘%’replaced

by signal name)设为%

5.仿真

通过理论与编程实践,我完成了这次设计的任务,其运行结果如图所示:

图1 图1

图2

6.结果分析

1.Stimulink 的通信模块库提供了Integer to Bit Converter 模块可以将0~2M -1之间的整数转换为长度为M 个比特的二进制数据输出,同时也提供了反向转换模块Bit to Integer Converter 将比特数据转换为整数值。利用这两个模块,结合零阶保持器模块作为采样保持模型,量化器模块Quantizer 作为量化模型,就可对A/D 和D/A 过程进行建模,实现比特流的并串和串并转换。

2.发送信号也就是模拟信号,为常数18.6时,零阶保持器采样时间间隔为1s ,量化器的量化间隔为1,属于均匀量化,将采样输出结果进行四舍五入量化后,得到整数值19,因为Integer to Bit Converter 模块的转换比特数设置为8,于是进行8位转换。转换输出的比特序列为00010011,即常数19,从Display1模块显示出来,如图1所示。

3.经过并串转换后得出高速率的串行传输二进制数据流。示波器显示了传输数据流的波形,它表示的比特序列为00010011……00010011,周期为1s,如图2所示。

4.串行数据经过串并转换还原为8位并行数据后,送入Bit to Integer Converter,它的转换比特数也要设置为8,这样就将8位并行二进制数据转换为整数值19,然后通过Display 显示出来,如图1所示。

5.D/A 的输出结果与原信号值之间存在误差,这是由于量化器四舍五入过程

中产生的,称为量化误差或量化噪声。量化噪声功率的平均值N = = , 量化电平数M=28,平均信号量噪比 =M 2,即为48dB 。

q 12)(2v 121q N S 0

7.参考文献

[1]Mokhtari Mohand,Marie Michel.MATLAB与SIMULINK工程应用.赵彦玲,

吴淑红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2] Proakis John G.数字通信(第4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3] 王国玉,肖顺平,汪连栋.电子系统建模仿真与评估. 长沙:国防科技大学

出版社,1998

[4] 徐明远,邵玉斌.MATLAB仿真在通信与电子工程中的应用.西安:西安电

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5] 薛定宇,陈阳泉.基于Matlab/Simulink的系统仿真技术与应用.北京:清

华大学出版社,2002

[6] 曾兴雯,孙献璞.扩展频谱通信及其多址技术.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

版社,2004

[7] 樊昌信,张甫诩,徐炳祥,吴成柯.通信原理(第5版).北京:国防工业

出版社,2001

[8] 陈理荣.数学建模导论.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9

[9] 王维平,朱一凡,华雪倩,蔡放.仿真模型有效性确认与验证.长沙:国防

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10] 姚东,王爱民,冯峰,王朝阳.MATLAB命令大全.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0

模数与数模转换

3. 模数转换器 (1) 模/数(A/D )转换器 A/D 转换器是模拟信号源与计算机或其它数字系统之间联系的桥梁,它的任务是将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计算机或数字系统进行处理、存储、控制和显示。在工业控制和数据采集及其它领域中,A/D 转换器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1) 逐次逼近型A/D 转换器 逐次逼近型A/D 转换器又称逐次渐近型A/D 转换器,是一种反馈比较型A/D 转换器。逐次逼近型A/D 转换器进行转换的过程类似于天平称物体重量的过程。天平的一端放着被称的物体,另一端加砝码,各砝码的重量按二进制关系设置,一个比一个重量减半。称重时,把砝码从大到小依次放在天平上,与被称物体比较,如砝码不如物体重,则该砝码予以保留,反之去掉该砝码,多次试探,经天平比较加以取舍,直到天平基本平衡称出物体的重量为止。这样就以一系列二进制码的重量之和表示了被称物体的重量。例如设物体重11克,砝码的重量分别为1克、2克、4克和8克。称重时,物体天平的一端,在另一端先将8克的砝码放上,它比物体轻,该砝码予以保留(记为1),我们将被保留的砝码记为1,不被保留的砝码记为0。然后再将4克的砝码放上,现在砝码总和比物体重了,该砝码不予保留(记为0),依次类推,我们得到的物体重量用二进制数表示为1011。用下表7.1表示整个称重过程。 表7.1 逐次逼近法称重物体过程表 图7.7 逐次逼近型A/D 转换器方框图 利用上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原理可构成逐次逼近型A/D 转换器。 逐次逼近型A/D 转换器的结构框图如图7.7所示,包括四个部分:电压比较器、D/A 转换器、逐次逼近寄存器和顺序脉冲发生器及相应的控制逻辑。 逐次逼近型A/D 转换器是将大小不同的参考电压与输入模拟电压逐步进行比较,比较结果以相应的二进制代码表示。转换开始前先将寄存器清零,即送给D /A 转换器的数字量为0,三个输出门G 7、G 8、G 9被封锁,没有输出。转换控制信号有效后(为高电平)开始转换,在时钟脉冲作用下,顺序脉冲发生器发出一系列节拍脉冲,寄存器受顺序脉冲发生器及控制电路的控制,逐位改变其中的数码。首先控制逻辑将寄存器的最高位置为1,使其输出为100……00。这个数码被D/A 转换器转换成相应的模拟电压U o ,送到比较器与待转换的输入模拟电压U i 进行比较。若U o >U i ,说明寄存器输出数码过大,故将最高位的1变成0,同时将次高位置1;若U o ≤U i ,说明寄存器输出数码还不够大,则应将这一位的1 保留。数码的取舍通过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经控制器来完成的。依次类推按上述方法将下一位置1进行比较确定该位的1是否保留,直到最低位为止。此时寄存器里保留下来的数码即为所求的输出数字量。 2) 并联比较型A/D 转换器 并联比较型A/D 转换器是一种高速A/D 转换器。图8-9所示是3位并联型A/D 转换器,

数模及模数转换器习题解答

数模及模数转换器习题解答

————————————————————————————————作者: ————————————————————————————————日期: ?

自我检测题 1.就实质而言,D/A转换器类似于译码器,A/D 转换器类似于编码器。 2.电压比较器相当于1位A/D 转换器。 3.A/D 转换的过程可分为 采样 、保持、量化、编码4个步骤。 4.就逐次逼近型和双积分型两种A /D 转换器而言, 双积分型 的抗干扰能力强, 逐次逼近型 的转换速度快。 5.A/D转换器两个最重要的指标是分辨率和转换速度。 6.8位D /A 转换器当输入数字量只有最低位为1时,输出电压为0.02V ,若输入数字量只有最高位为1时,则输出电压为 V 。 A.0.039 B .2.56 C .1.27 D .都不是 7.D/A 转换器的主要参数有 、转换精度和转换速度。 A .分辨率 B .输入电阻 C .输出电阻 D.参考电压 8.图T7.8所示R-2R网络型D/A 转换器的转换公式为 。 R R R I V REF 2R 2R 2R 2R 2R S 3 S 2 S 1 S 0 D 3 D 2 D 1 D 0 R F =R A + -v O i ∑ 图T 7.8 A .∑ =?- =3 3 REF o 22 i i i D V v ??B .∑=?- =3 4 REF o 2 232i i i D V v ??C .∑=?- =3 4 REF o 2 2 i i i D V v ??D .∑=?= 3 4 REF o 2 2 i i i D V v 9.D/A 转换器可能存在哪几种转换误差?试分析误差的特点及其产生误差的原因。 解:D/A 转换器的转换误差是一个综合性的静态性能指标,通常以偏移误差、增益误差、非线性误差等内容来描述转换误差。 偏移误差是指D/A转换器输出模拟量的实际起始数值与理想起始数值之差。 增益误差是指实际转换特性曲线的斜率与理想特性曲线的斜率的偏差。 D/A 转换器实际的包络线与两端点间的直线比较仍可能存在误差,这种误差称为非线性误差。 10.比较权电阻型、R -2R 网络型、权电流型等D/A 转换器的特点,结合制造工

数模与模数转换器 习题与参考答案

第11章 数模与模数转换器 习题与参考答案 【题11-1】 反相运算放大器如图题11-1所示,其输入电压为10mV ,试计算其输出电压V O 。 图题11-1 解:输出电压为: mV mV V R R V IN F O 10010101 =?=-= 【题11-2】 同相运算放大器如图题11-2所示,其输入电压为10 mV ,试计算其输出电压V O 。 图题11-2 解:mV mV V R R V IN F O 110101111 =?=+=)( 【题11-3】 图题11-3所示的是权电阻D/A 转换器与其输入数字信号列表,若数字1代表5V ,数字0代表0V ,试计算D/A 转换器输出电压V O 。 11-3 【题11-4】 试计算图题11-4所示电路的输出电压V O 。 图题11-4 解:由图可知,D 3~D 0=0101 因此输出电压为:V V V V O 5625.151650101254 === )( 【题11-5】 8位输出电压型R/2R 电阻网络D/A 转换器的参考电压为5V ,若数字输入为,该转换器输出电压V O 是多少?

解:V V V V O 988.21532565100110012 58≈== )( 【题11-6】 试计算图题11-6所示电路的输出电压V O 。 图题11-6 解:V V V D D V V n n REF O 5625.1516501012 5~240==-=-=)()( 【题11-7】 试分析图题11-7所示电路的工作原理。若是输入电压V IN =,D 3~D 0是多少? 图题11-7 解:D3=1时,V V V O 6221234== ,D3=0时,V O =0。 D2=1时,V V V O 3221224== ,D2=0时,V O =0。 D1=1时,V V V O 5.1221214== ,D1=0时,V O =0。 D0=1时,V V V O 75.0221204 ==,D0=0时,V O =0 由此可知:输入电压为,D3~D0=1101,这时V O =6V++=,大于输入电压V IN =,比较器输出低电平,使与非门74LS00封锁时钟脉冲CLK ,74LS293停止计数。 【题11-8】 满度电压为5V 的8位D/A 转换器,其台阶电压是多少?分辨率是多少? 解:台阶电压为mV mV V STEP 5.192/50008== 分辨率为:%39.00039.05000/5.195000/===mV V STEP

第九章:数模和模数转换器

第九章:数模和模数转换器 一、单选题 1:想选一个中等速度,价格低廉的A/D转换器,下面符合条件的是()。 A 逐次逼近型 B 双积分型 C 并联比较型 D 不能确定 2:下面抑制电网公频干扰能力强的A/D转换器是()。 A 逐次逼近型 B 双积分型 C 并联比较型 D 不能确定 3:不适合对高频信号进行A/D转换的是()。 A 并联比较型 B 逐次逼近型 C 双积分型 D 不能确定 4:四位DAC和八位DAC的输出最小电压一样大,那么他们的最大输出电压()。 A 一样大 B 前者大于后者 C 后者大于前者 D 不确定 5:四位权电阻DAC和四位R—2R倒T型DAC在参数一样的条件下最大输出电压()。 A 一样大 B 前者大于后者 C 后者大于前者 D 不确定 6:四位权电阻DAC和四位R—2R倒T型DAC在参数一样的条件下分辨率()。 A 一样大 B 前者大于后者 C 后者大于前者 D 不确定 7:下列A/D转换器类型中,相同转换位数转换速度最高的是()。 A 并联比较型 B 逐次逼近型 C 双积分型 D 不能确定 8.一个无符号8位数字量输入的DAC,其分辨率为位。 A.1 B.3 C.4 D.8 9.将一个时间上连续变化的模拟量转换为时间上断续(离散)的模拟量的过程称为。 A.采样 B.量化 C.保持 D.编码 10.以下四种转换器,是A/D转换器且转换速度最高。 A.并联比较型 B.逐次逼近型 C.双积分型 D.施密特触发器 二、判断题 1:D/A转换器的建立时间等于数字信号由全零变全1或由全1变全0所需要的时间。()2:D/A转换器的转换精度等于D/A转换器的分辨率。() 3:采用四舍五入量化误差分析时,A/D转换过程中最小量化单位与量化误差是相等的。() 4:在A/D转换过程中量化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5:由于R-2R 倒T 型D/A转换器自身的优点,其应用比权电阻DAC广泛。() 6:倒T型网络D/A转换器由于支路电流不变,所以不需要建立时间。() 7:A/D转换的分辨率是指输出数字量中只有最低有效位为1时所需的模拟电压输入值。() 8.权电阻网络D/A转换器的电路简单且便于集成工艺制造,因此被广泛使用。()9.D/A转换器的最大输出电压的绝对值可达到基准电压V REF。()

7数模及模数转换器习题解答

7数模及模数转换器习题解答119 自我检测题 1.就实质而言,D/A转换器类似于译码器,A/D转换器类似于编码器。 2.电压比较器相当于1位A/D转换器。 3.A/D转换的过程可分为采样、保持、量化、编码4个步骤。 4.就逐次逼近型和双积分型两种A/D转换器而言,双积分型的抗干扰能力强,逐次逼近型的转换速度快。 5.A/D 6.8位D/A转换器当输入数字量只有最低位为1时,输出电压为0.02V,若输入数字量只有最高位为1时,则输出电压为V。 A.0.039 B.2.56 C.1.27 D.都不是 7.D/A转换器的主要参数有、转换精度和转换速度。 A.分辨率B.输入电阻C.输出电阻D.参考电压 8.图T7.8所示R-2R网络型D/A转换器的转换公式为。 V REF v O 图T7.8 A.∑ = ? - = 3 3 REF o 2 2i i i D V v B.∑ = ? - = 3 4 REF o 2 2 3 2 i i i D V v D.∑ = ? = 3 4 REF o 2 2i i i D V v 9.D/A转换器可能存在哪几种转换误差?试分析误差的特点及其产生误差的原因。 解:D/A转换器的转换误差是一个综合性的静态性能指标,通常以偏移误差、增益误差、非线性误差等内容来描述转换误差。 偏移误差是指D/A转换器输出模拟量的实际起始数值与理想起始数值之差。 增益误差是指实际转换特性曲线的斜率与理想特性曲线的斜率的偏差。 D/A转换器实际的包络线与两端点间的直线比较仍可能存在误差,这种误差称为非线性误差。 10.比较权电阻型、R-2R网络型、权电流型等D/A转换器的特点,结合制造工艺、转换的精度和转换的速度等方面比较。

第8章-数模和模数转换习题解答

思考题与习题 8-1 选择题 1)一输入为十位二进制(n=10)的倒T 型电阻网络DAC 电路中,基准电压REF V 提供电流为 b 。 A. R V 10REF 2 B. R V 10REF 22? C. R V REF D. R V i )2(REF ∑ 2)权电阻网络DAC 电路最小输出电压是 b 。 A. LSB 21V B. LSB V C. MSB V D. MSB 2 1V 3)在D/A 转换电路中,输出模拟电压数值与输入的数字量之间 a 关系。 A.成正比 B. 成反比 C. 无 4)ADC 的量化单位为S ,用舍尾取整法对采样值量化,则其量化误差m ax ε= b 。 A.0.5 S B. 1 S C. 1.5 S D. 2 S 5)在D/A 转换电路中,当输入全部为“0”时,输出电压等于 b 。 A.电源电压 B. 0 C. 基准电压 6)在D/A 转换电路中,数字量的位数越多,分辨输出最小电压的能力 c 。 A.越稳定 B. 越弱 C. 越强 7)在A/D 转换电路中,输出数字量与输入的模拟电压之间 a 关系。 A.成正比 B. 成反比 C. 无 8)集成ADC0809可以锁存 8 模拟信号。 A.4路 B. 8路 C. 10路 D. 16路 5)双积分型ADC 的缺点是 a 。 A.转换速度较慢 B. 转换时间不固定 C. 对元件稳定性要求较高 D. 电路较复杂 8-2 填空题 1)理想的DAC 转换特性应是使输出模拟量与输入数字量成__正比__。转换精度是指DAC 输出的实际值和理论值__之差_。 2)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采用 __A/D__ 转换器,将数字量转换为模拟量,采用__D/A_____ 转换器。 3)A/D 转换器的转换过程,可分为采样、保持及 量化 和 编码 4个步骤。 4)A/D 转换电路的量化单位位S ,用四舍五入法对采样值量化,则其m ax ε= 0.5s 。 5)在D/A 转换器的分辨率越高,分辨 最小输出模拟量 的能力越强;A/D 转换器的分辨率越高,分辨 最小输入模拟量 的能力越强。 6)A/D 转换过程中,量化误差是指 1个LSB 的输出变所对应的模拟量的范围 ,量化误差是 不可 消除的。

数模转换器和模数转换器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实验项目实验五 数/模转换器和模/数转换器实验实验仪器 TPC-USB通用微机接口实验系统 系别计算机系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学号 学生 _ 实验日期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王欣

实验五数/模转换器和模/数转换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数/模转换器的基本原理,掌握DAC0832芯片的使用方法。 2. 了解模/数转换器的基本原理,掌握ADC0809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 1.PC微机系统一套 2.TPC-USB通用微机接口实验系统一套 三.实验要求 1.实验前要作好充分准备,包括程序框图、源程序清单、调试步骤、测试方法、对运行结果的分析等。 2.熟悉与实验有关的系统软件(如编辑程序、汇编程序、连接程序和调试程序等)使用方法。在程序调试过程中,有意识地了解并掌握TPC-USB通用微机接口实验系统的软硬件环境及使用,掌握程序的调试及运行的方法技巧。 3.实验前仔细阅读理解教材相关章节的相关容,实验时必须携带教材及实验讲义。 四.实验容及步骤 (一)数/模转换器实验 1.实验电路原理如图1,DAC0832采用单缓冲方式,具有单双极性输入端(图中的Ua、Ub),编程产生以下锯齿波(从Ua和Ub输出,用示波器观察) 图1 实验连接参考电路图之一 编程提示: 1. 8位D/A转换器DAC0832的口地址为290H,输入数据与输出电压的关系为:

(UREF表示参考电压,N表示数数据),这里的参考电压为PC机的+5V电源。 2. 产生锯齿波只须将输出到DAC0832的数据由0循环递增。 3. 参考流程图(见图2): 图2 实验参考流程图之一 (二)模/数转换器 1. 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3。将实验(一)的DAC的输出Ua,送入ADC0809通道1(IN1)。 图3 实验连接参考电路图之二 2. 编程采集IN1输入的电压,在屏幕上显示出转换后的数据(用16进制数)。编程提示: 1. ADC0809的IN0口地址为298H,IN1口地址为299H。 2. IN0单极性输入电压与转换后数字的关系为:

数模与模数转换

第8章数模与模数转换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在自动控制、自动检测通信等领域中,广泛采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处理各种模拟信号,这样,必须先把这些模拟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数字信号,计算机系统才能进行分析、处理,处理后的数字信号还需再转换为模拟信号才能实现对执行机构的控制。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称为模—数转换,简写为A/D。把能完成A/D转换功能的电路称为模数转换器,简称为ADC(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从数字信号到模拟信号的转换称为数—模转换,简写为D/A,把能完成D/A转换功能的电路称为数模转换器,简称DAC(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之间的转换可用图8-1所示,由此可见,ADC和DAC就是连接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的“桥梁”—接口电路。 图8-1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换过程 8.1 数模转换 数模转换的基本思想是,把数字量中的每一位代码按对应权的大小转换成相应的模拟量,这些模拟量之和与数字量成正比。 数模转换器由输入寄存器、电子模拟开关、解码网络、基准电压源和求和电路组成,其组成的方框图如图8-2所示。 图8-2 DAC构成框图 DAC电路的工作过程为:数字量以并行或串行方式输入并存储在输入寄存器中,寄存器输出的每位数码驱动对应数位上的电子模拟开关,解码网络就能获得相应的模拟量,再将这些模拟量送到求和电路相加即得到与数字量相对应的模拟量。 数模转换器按解码网络结构分为T形及倒T形电阻网络D/A转换器,权电阻网络D/A 转换器,权电流D/A转换器等。按模拟开关电路的不同可分为CMOS开关型和双极开关型D/A转换器,下面介绍常见的两种即倒T形电阻网络型和权电流型D/A转换器。 8.1.1 倒T形电阻网络D/A转换器

模数与数模转换器的仿真

课程设计任务书

摘要 目前,无论是模拟通信还是数字通信,在不同的通信业务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数字通信的发展速度已明显超过模拟通信,成为当代主流,因为它有很多模拟通信所没有的优点,因此模拟信号往往要被编码成数字信号,从而在数字信道中传输。 本次课程设计是在MATLAB软件环境下进行的,完成的是对A/D和D/A转换器的设计。A/D转换负责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即用一串数字编码(如0101)去表示对应的一个模拟信号的一点的值,其转换过程是先对输入的模拟信号进行抽样,所使用的抽样频率要满足抽样定理的要求,然后对抽样结果进行幅度离散化(称为量化)并编码为二进制序列。D/A转换的功能与A/D转换相反,它将输入的数字信号序列转换为模拟信号,其转换过程是将输入(二进制)数字序列恢复为相应电平的抽样值序列,然后通过满足抽样定理要求的低通滤波器恢复模拟信号。A/D转换采用平顶抽样技术,所以恢复模拟信号存在高频段的失真,若对恢复信号质量要求严格,需采用均衡器来补偿这种孔径失真。A/D转换器的输出数据形式可以是并行的,也可以是串行的。 关键词:MATLAB;抽样;量化;编码

目录 1.课程设计目的 (1) 2.课程设计要求 (1) 3.相关知识 (1) 3.1 模拟信号数字化 (1) 3.2 A/D和D/A转换的原理 (2) 4.课程设计分析 (3) 4..1 A/D和D/A转换器的模型 (3) 4.2 模块参数设置 (8) 5.仿真 (8) 6.结果分析 (10) 7.参考文献 (11)

1.课程设计目的 (1)加深对A/D和D/A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 (2)培养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和编程能力。 (3)掌握A/D和D/A结构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2.课程设计要求 (1)掌握课程设计的相关知识、概念清晰。 (2)程序设计合理、能够正确运行。 3.相关知识 3.1模拟信号数字化 通信系统可以分为模拟和数字通信系统两大类。数字通信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传输差错可控;便于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数字信息进行处理、变换、存储;易于集成,使通信设备微型化,重量轻;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性好等优点,所以应用非常广泛,已经成为现代通信的主要发展趋势。自然界中的信号都是模拟信号,这就需要我们对模拟信号进行抽样、量化、编码,形成数字信号后,在数字信号系统中传输。在接收端则通过相应的逆变换恢复成模拟信号。若要利用数字通信系统传输模拟信号,一般需要三个步骤:(1)把模拟信号数字化,即模数转换(A/D); (2)进行数字方式传输; (3)把数字信号还原为模拟信号,即数模转换(D/A)。 如果电信号的参量取值连续(不可数、无穷多),则称之为模拟信号。例如,话筒送出的送出电压包含有话音信息,并在一定的取值范围内连续变化。模拟信号有时也称连续信号,这里连续的含义是指信号的某一参量连续变化,或者说在某一取值范围内可以取无穷多个值,而不一定在时间上也连续。 如果电信号的参量仅可能取有限个值,则称之为数字信号。如电报信号、计算机输入/输出信号、PCM信号等。数字信号有时也称离散信号,这个离散是指信号的某一参量是离散变化的,而不一定在时间上也离散。

数模转换与模数转换

第六章数模转换与模数转换 授课题目: 6.1 D/A转换器 教学目标: 1、掌握数模、模数转换的概念。 2、理解数模转换的原理。 3、熟悉D/A转换器集成芯片的性能,学习其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包括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数模转换的基本原理。 2、D/A转换器集成芯片的使用。 教学难点:1、转换电路的分析计算。 2、知识的综合复习应用。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并导入新课 问题:回忆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的加权和公式和电阻的串联、并联。 ●就新课内容提出问题 1、什么是模拟量? 2、什么是电模拟量? ●讲授新课 计算机对生产进行实时控制的过程如下: 模拟量:温度、压力、湿度、流量、速度等 电模拟量:电压、电流 6.1 D/A转换器

D/A 转换—从数字信号到模拟信号的转换。 D/A 转换器(简称DAC )—完成D/A 转换的电路。 一、D/A 转换电路原理图 数据锁存器:暂时存放输入的数字量; 模拟电子开关:这些数字量控制模拟电子开关,将参考电压源UREF 按位切换到电阻译码网络中变成加权电流。 集成运放:加权电流经运放求和,输出相应的模拟电压,完成D/A 转换过程。 二、倒 T 形电阻网络DAC 1、电路图 2、工作原理—电流分流形成加权值。 3、转换公式 4、特点 电阻值一致。倒T 形电阻网络支路电流恒定,电路转换速度高。 举例1:若U R=10V ,求对应D3D2D1D0分别为1010、0110和1100时输出电压值。 三、主要性能指标 1、分辨率 分辨率:说明DAC 输出最小电压的能力。它是指最小输出电压(对应的输入数字量仅最低位为1)与最大输出电压(对应的输入数字量各有效位全为1)之比: 分辨率= n :表示输入数字量的位数。n 越大,分辨最小输出电压的能力也越强。 举例2:n=8, DAC 的分辨率为 分辨率= =0.0039 数据锁存器 … D 0D 1 D n -1 … 模拟电子开关 … 电阻译码网络 … 求和运放 参考电压源 模拟输出 U )2...22(2 0022101?++?+?- =----D D D U U n n n n REF n 1 21-n 1 21 -n

数模和模数转换

一、选择题 1.一个无符号8位数字量输入的DAC,其分辨率为位。 A.1 B.3 C.4 D.8 2.一个无符号10位数字输入的DAC,其输出电平的级数为。 10 A.4 B.10 C.1024 D.2 3.一个无符号4位权电阻DAC,最低位处的电阻为40KΩ,则最高位处电阻为。 A.4KΩ B.5KΩ C.10KΩ D.20KΩ 4.4位倒T型电阻网络DAC的电阻网络的电阻取值有种。 A.1 B.2 C.4 D.8 5.为使采样输出信号不失真地代表输入模拟信号,采样频率≥ B. ≤ C. ≥2 D. ≤2 和输入模拟信号的最高频率的关系是。 A. 6.将一个时间上连续变化的模拟量转换为时间上断续(离散)的模拟量的过程称为。 A.采样 B.量化 C.保持 D.编码 7.用二进制码表示指定离散电平的过程称为。 A.采样 B.量化 C.保持 D.编码 8.将幅值上、时间上离散的阶梯电平统一归并到最邻近的指定电平的过程称为。 A.采样 B.量化 C.保持 D.编码 9.若某ADC取量化单位△=,并规定对于输入电压,在0≤<时,认为输入的模拟电压为0V,输出的二进制数为000,则≤<时,输出的二进制数为。 A.001 B.101 C.110 D.111 10.以下四种转换器,是A/D转换器且转换速度最高。 A.并联比较型 B.逐次逼近型 C.双积分型 D.施密特触发器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

1.权电阻网络D/A转换器的电路简单且便于集成工艺制造,因此被广泛使用。() 2.D/A转换器的最大输出电压的绝对值可达到基准电压V REF。() 3.D/A转换器的位数越多,能够分辨的最小输出电压变化量就越小。() 4.D/A转换器的位数越多,转换精度越高。() 5.A/D转换器的二进制数的位数越多,量化单位△越小。()6.A/D转换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量化误差。() 7.A/D转换器的二进制数的位数越多,量化级分得越多,量化误差就可以减小到0。() 8.一个N位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完成一次转换要进行N次比较,需要N+2个时钟脉冲。() 9.双积分型A/D转换器的转换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因此常用于数字式仪表中。() 10.采样定理的规定,是为了能不失真地恢复原模拟信号,而又不使电路过于复杂。() 三、填空题 1.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需要经过、、、四个过程。 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CD 3. B 4. B 5. C 6. A 7. D 8. B

数模及模数转换器习题解答

自我检测题 1 ?就实质而言,D/A 转换器类似于译码器,A/D 转换器类似于编码器。 2 ?电压比较器相当于1位A/D 转换器。 3 ? A/D 转换的过程可分为 采样、保持、量化、编码 4个步骤。 4 ?就逐次逼近型和双积分型两种 A/D 转换器而言, 双积分型 的抗干扰能力强, 逐次逼近型的转换速度快。 5 ? A/D 转换器两个最重要的指标是分辨率和转换速度。 6 ? 8位D/A 转换器当输入数字量只有最低位为 1时,输出电压为0.02V ,若输入数字量只有最 高位为1时,则输出电压为 V 。 A. 0.039 B ■ 2.56 C ? 1.27 D .都不是 7 ? D/A 转换器的主要参数有 ______ 、转换精度和转换速度。 A .分辨率 B ?输入电阻 C ?输出电阻 D ?参考电压 8 ?图T7.8所示R-2R 网络型D/A 转换器的转换公式为 _________ 。 图 T7.8 9 . D/A 转换器可能存在哪几种转换误差?试分析误差的特点及其产生误差的原因。 解:D/A 转换器的转换误差是一个综合性的静态性能指标,通常以偏移误差、增益误差、非线 性误差等内容来描述转换误差。 偏移误差是指D/A 转换器输出模拟量的实际起始数值与理想起始数值之差。 增益误差是指实际转换特性曲线的斜率与理想特性曲线的斜率的偏差。 D/A 转换器实际的包络线与两端点间的直线比较仍可能存在误差,这种误差称为非线性误差。 10. 比较权电阻型、R-2R 网络型、权电流型等 D/A 转换器的特点,结合制造工艺、转换的精度 和转换的速度等方面比较。 解:权电阻型D/A 转换器的精度取决于权电阻精度和外接参考电源精度。 由于其阻值范围太宽, 很难保证每个电阻均有很高精度,因此在集成 D/A 转换器中很少采用。 R-2R 网络型D/A 转换器电阻网络中只有 R 和2R 两种阻值的电阻,且比值为2。虽然集成电路技 术制造的电阻值精度不高, 但可以较精确地控制不同电阻之间的比值, 从而使R-2R 网络型D/A 转换 器获得较 高精度。 权电流型D/A 转换器可以消除模拟开关导通电阻产生的影响。同时可获得较高的转换速度。 11. 工—A 模/数(A / D )中包括哪些主要部分?它们各起什么作用? 解:工—A 模/数转换器由1个差分放大器、一个积分器、1个比较器、1个1bit 的DAC 和数 字滤波器组成。 差分放大器:将输入信号 V I 减去来自1位DAC 的反馈信号得到误差信号,V e = V I — V f 。 积分器:积分器对误差信号 v e 进行积分。 电压比较器:当积分器的输出电压 v g > 0V 时,输出V g /为高电平(逻辑1 );当V g W 0V 时,V g z 为低电平(逻辑0)。实际上,该电压比较器可以看成是 1位的ADC 1位的DAC 由一模拟选择开关构成。当输入为逻辑 1时,把输出端V f 接+V REF ;当输入为逻辑0 时,把输 出端V f 接地。 A . V 。 V REF 23 、D i i =0 B. V o 3 24 J 2i 2 V REF C . V o V 3 V R 4^' Di 2i 24 y D. V o V REF J 2 i =0 D i 2i

数模模数转换实验报告

数模模数转换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数模和模数转换电路的接口方法及相应程序设计方法。 2、了解数模和模数转换电路芯片的性能和工作时序。 二、实验条件 1、DOS操作系统平台 2、数模转换芯片DAC0832和模数转换器ADC0809芯片。 三、实验原理 1、数模转换: (1)微机处理的数据都是数字信号,而实际的执行电路很多都是模拟的。因此微机的处理结果又常常需要转换为模拟信号去驱动相应的执行单元,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控制。这种把数字量转换为模拟量的设备称为数模转换器(DAC),简称D/A。 (2)实验中所用的数模转换芯片是DAC0832,它是由输入寄存器、DAC 寄存器和D/A 转换器组成的CMOS 器件。其特点是片内包含两个独立的8 位寄存器,因而具有二次缓冲功能,可以将被转换的数据预先存在DAC 寄存器中,同时又采集下一组数据,这就可以根据需要快速修改DAC0832 的输出。 2、模数转换: (1)在工程实时控制中,经常要把检测到的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如温度、压力、速度等转换为离散的数字量,才能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实现模拟量到数字量转换的设备就是模数转换器(ADC),简称A/D。

(2)模数转换芯片的工作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要启动模数转换过程。其次,由于转换过程需要时间,不能立即得到结果,所以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一般模数转换芯片会有一条专门的信号线表示转换是否结束。微机可以将这条信号线作为中断请求信号,用中断的方式得到转换结束的消息,也可以对这条信号线进行查询,还可以采用固定延时进行等待(因为这类芯片转换时间是固定的,事先可以知道)。最后,当判断转换已经结束的时候,微机就可以从模数转换芯片中读出转换结果。 (3)实验采用的是8 路8 位模数转换器ADC0809 芯片。ADC0809 采用逐次比较的方式进行A/D 转换,其主要原理为:将一待转换的模拟信号与一个推测信号进行比较,根据推测信号是大于还是小于输入信号来决定增大还是减少该推测信号,以便向模拟输入逼近。推测信号由D/A 转换器的输出获得,当推测信号与模拟信号相等时,向D/A 转换器输入的数字就是对应模拟信号的数字量。ADC0809 的转换时间为64 个时钟周期(时钟频率500K 时为128S)。分辨率为8 位,转换精度为±LSB/2,单电源+5V 供电时输入模拟电压范围为04.98V。 四、实验内容 1、把DAC0832 的片选接偏移为10H 的地址,使用debug 命令来测试 DAC0832 的输出,通过设置不同的输出值,使用万用表测量Ua 和Ub 的模拟电压,检验DAC0832 的功能。选取典型(最低、最高和半量程等)的二进制值进行检验,记录测得的结果。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第九章:数模和模数转换器电子版本

第九章:数模和模数 转换器

第九章:数模和模数转换器 一、单选题 1:想选一个中等速度,价格低廉的A/D转换器,下面符合条件的是()。 A 逐次逼近型 B 双积分型 C 并联比较型 D 不能确定 2:下面抑制电网公频干扰能力强的A/D转换器是()。 A 逐次逼近型 B 双积分型 C 并联比较型 D 不能确定 3:不适合对高频信号进行A/D转换的是()。 A 并联比较型B逐次逼近型 C双积分型D不能确定 4:四位DAC和八位DAC的输出最小电压一样大,那么他们的最大输出电压()。 A一样大B前者大于后者C后者大于前者 D不确定 5:四位权电阻DAC和四位R—2R倒T型DAC在参数一样的条件下最大输出电压()。 A一样大B前者大于后者C后者大于前者 D 不确定 6:四位权电阻DAC和四位R—2R倒T型DAC在参数一样的条件下分辨率()。 A一样大B前者大于后者C后者大于前者 D 不确定 7:下列A/D转换器类型中,相同转换位数转换速度最高的是()。 A并联比较型B逐次逼近型

C双积分型 D不能确定 8.一个无符号8位数字量输入的DAC,其分辨率为位。 A.1 B.3 C.4 D.8 9.将一个时间上连续变化的模拟量转换为时间上断续(离散)的模拟量的过程称为。 A.采样 B.量化 C.保持 D.编码 10.以下四种转换器,是A/D转换器且转换速度最高。 A.并联比较型 B.逐次逼近型 C.双积分型 D.施密特触发器 二、判断题 1:D/A转换器的建立时间等于数字信号由全零变全1或由全1变全0所需要的时间。() 2:D/A转换器的转换精度等于D/A转换器的分辨率。() 3:采用四舍五入量化误差分析时,A/D转换过程中最小量化单位与量化误差是相等的。() 4:在A/D转换过程中量化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5:由于R-2R 倒T 型D/A转换器自身的优点,其应用比权电阻DAC广泛。() 6:倒T型网络D/A转换器由于支路电流不变,所以不需要建立时间。()7:A/D转换的分辨率是指输出数字量中只有最低有效位为1时所需的模拟电压输入值。() 8.权电阻网络D/A转换器的电路简单且便于集成工艺制造,因此被广泛使用。() 9.D/A转换器的最大输出电压的绝对值可达到基准电压V REF。() 10.A/D转换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量化误差。()

模数、数模转换器工作原理及应用

模数、数模转换器 本章讨论的问题 1、为什么要进行模数和数模转换? 2、怎样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 3、怎样将数字量转换为模拟量? 4、怎样保证数据转换的精度和速度? 随着数字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用数字电路处理模拟信号的应用在自动控制、通信以及检测等许多领域越来越广泛。 自然界中存在的大都是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如温度、时间、速度、流量、压力等等。要用数字电路特别是用计算机来处理这些物理量,必须先把这些模拟量转换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数字量,经过计算机分析和处理后的数字量又需要转换成相应的模拟量,才能实现对受控对象的有效控制,这就需要一种能在模拟量与数字量之间起桥梁作用的电路--—模数和数模转换电路。 能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的电路称为模数转换器(简称A/D转换器或ADC);能将数字量转换为模拟量的电路称为数模转换器(简称D/A转换器或DAC)。A/D和D/A 转换器是数字控制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用计算机实现工业过程控制的重要接口电路。 6.1 模数(A/D)转换器 6.1.1 A/D转换的基本概念 A/D转换器的作用就是将输入的模拟量转换成与其成比例的数字量,实质上,A/D转换器是模拟系统到数字系统的接口电路。一个完整的模数转换过程必须包括采样→保持→量化→编码等四个部分。 1. 采样定理 图6.1是某一输入模拟信号经采样后得出的波形。为了保证能从采样信号中将原信号恢复,必须满足条件

f s ≥2f i(max) (6.1) 式中:f s 为采样频率,f i(max)为输入信号u i 中最高次谐波分量的频率。这一关系称为采样定理。 A/D 转换器工作时的采样频率只有满足式(6.1)所规定的频率要求,才能做到不失真地恢复出原模拟信号。这就像用照相机拍摄世界级运动员跨栏瞬间的镜头一样,如果相机的速度太慢,是无法留住那精彩瞬间的。采样频率越高,进行转换的时间就越短,对A/D 的工作速度要求就越高。一般取f s =(3~5)f i(max)。 2、采样保持电路 A/D 转换器在进行模数转换期间,要求输入的模拟信号有一段稳定的保持时间,以便对模拟信号进行离散处理,即对输入的模拟信号进行采样。 一个实际的采样保持电路如图6.2所示。图中A 1、A 2是两个集成运算放大器, S 是电子模拟开关,L 是控制S 工作状态的逻辑单元电路。二极管D 1、D 2组成保护电路。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当O u '比O u 所保持的电压高出一个二极管的正向压降时,D 1管导通,O u '被钳位于1D i U u +(1D U 为D 1的正向导通压降)。同理,当O u '比O u 低一个二极管的压 降时,D 2管导通,O u '被钳位于2D i U u -。保护电路的作用就是防止在S 再次接通以前,i u 发生变化而引起O u '的更大变化,导致O u '与i u 不再保持线性关系,并使开关电路有可能因承受过高的O u '电压而损坏。该电路的整个采样保持过程如下: 当1=L u 时,电子模拟开关S 闭合。A 1、A 2接成电压跟随器,故输出 i O O u u u =='。与此同时, O u '通过电阻R 2对外接电容C h 充电,使i ch u u =。因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电阻 图6.1 采样波形图 u u i u u o 图6.2 采样保持电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