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六项机制”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实施细则

构建“六项机制”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实施细则
构建“六项机制”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实施细则

构建“六项机制”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全省全面深入开展各类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以下简称“安全风险管控”),着力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有效防范较大、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构建“六项机制”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7〕16号),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是指对涉及安全生产领域各类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及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其他不良社会影响的单位、场所、部位、建设项目、设备设施和活动(范围见附件1)进行风险排查、评估和管控等工作。

第三条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分级、属地管理”的要求,坚持分级管控、分类实施、属地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本实施细则重点对各类风险点查找、风险研判、风险预警、风险防范、风险处置、风险责任等“六项机制”提出指导性要求,旨在规范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基本流程,提高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安全风险管控闭环管理。

第五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全省行政区域内安全风险管控工作。

第二章风险点查找

第六条准确把握查找对象。风险点又称危险因素、危险源,是指本身具有危险性,或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危险性,存在着导致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风险的场所、部位、状态和活动。

第七条科学建立查找依据。市、县(市、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单位负责组织协调指导辖区、行业领域风险点的查找工作,要分行业、领域和场所(各行业领域和场所分类见附件1)科学制定《安全生产风险点查找指导手册》(参考格式见附件2),作为基层单位具体组织开展安全风险点查找的依据。

第八条合理划分网格单元。各地区、单位(含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港区、风景区等功能区等,下同)要根据各自实际,以网格化、全覆盖的方式,合理划分风险点查找的最小单元(地理区域、单位、设备设施、作业或活动场所、

某项活动等),明确每个单元的范围和风险点查找工作的责任单位、责任人,落实查找责任。

第九条动态查找风险点。

1.考虑外部动态变化。风险点查找的范围应覆盖所有区域,所有设施和场所,覆盖所有人员的活动;在实施查找时,应充分考虑外部情况变化对风险点的影响,认真分析平时条件、特殊时段、特殊自然条件下不同风险点的出现;以及同一风险点在不同外部条件下,出现不同的风险,充分识别各种潜在风险。

2.考虑内部动态变化。各地区、行业、单位应根据自身发展变化特点,合理制定工作周期,反复开展风险点查找工作。原则上各层级、各单位应结合隐患排查治理活动,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全面的风险点查找工作,并对风险点清单进行同步更新。

当环境、设施、组织、人员、活动等发生变更时,要随时对相关风险点开展重新查找工作。

在策划、筹备可能涉及群体性安全的活动或进行重大的设施、环境变更前,应提前开展风险点查找工作。

3.社会联动查找风险。查找风险点工作要依据《安全风险点查找指导手册》,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层层组织发动基层群众和单位员工,自下而上全面开展;同时鼓励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并通过网络、移动通信等多种方式,建立稳定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接收社会公众提供的风险点信息。

4.规范填报查找结果。各层级对下级提交的风险点信息,经筛选、确认、分类汇总,填报风险点清单。清单要全面动态反映各地区、行业、单位内风险点的部位、状态等,清楚描述每个风险点的产生条件、表现特征,初步判定风险类型和等级,以及在风险一旦失控的情况下可能导致的后果等。

5.各地区、行业、单位要将确认后的风险点清单,录入风险点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点信息采集、审核、报送流程图详见附件3)。根据风险点的变化情况,做好动态实时更新,为后续开展风险研判,进而有效管控各类风险提供基础。

第三章风险研判

第十条各级政府要建立完善安全风险评估与论证机制。对风险点查找阶段发现的风险应进行分类、分级,实时调整风险等级,逐级核定风险级别,并及时公告风险信息,提高风险研判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高效性,以便对各风险点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第十一条合理进行风险分类。

对于查找阶段提交的风险清单,按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分类标准,分行业、领域和场所(见附件1)对风险进行分类。

第十二条科学实施风险分级。

1.对于风险点查找阶段发现的风险,综合考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事故发生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点按其风险大小由高到低分为红色、橙色、黄色、蓝色四个等级(见附件4)。每个风险点分级结果录入风险点管理信息系统,并对红色、橙色等级风险点专门建档。

2.生产经营单位的风险分级工作由本单位组织实施,其他场所的风险分级工作由所在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办事处)等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也可委托第三方服务机构协助实施。

3.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及生产经营单位及时核定风险级别,形成清单报上一级部门和单位。

第十三条实时调整风险等级。

各地区、行业、单位针对风险点的动态变化,须及时调整风险等级,实施动态评估分级。

1.风险点自身发生变化;

2.风险点周边环境发生变化;

3.组织管理形式发生变化;

4.同类型风险点或相关行业发生较大影响的事故灾害;

5.国家、地方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发生变化;

6.其他情况。

第十四条及时公告风险信息。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在风险点管理信息系统上,结合风险分类、分级结果,形成安全风险点空间分布图,在信息化平台上及时公告。

第四章风险预警

第十五条对于风险研判阶段确定的红色、橙色、黄色、蓝色四个等级的风险点,加强预测预警,强化监测监控,做到早预警、早干预,及时督促整治,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

第十六条科学进行风险预警分级。风险预警由高到低分为四级:Ⅰ级预警(特别严重)、Ⅱ级预警(严重)、Ⅲ级预警(较重)、Ⅳ级预警(一般),预警级别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四种颜色表示(见附件5) 。

第十七条及时发布风险预警信息。

1.各地区、行业、单位的责任部门,结合各自情况,确定各级预警信息发布的具体条件。各级政府应急机构或者有关部门(以下统称预警发布单位)确定相应的预警级别、发布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采取的措施、预警时效等。省、市、县级政府授权的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机构在接收预警发布单位送发的预警信息后,按照指定的范围和时间,通过网站、广播、电视、微博等渠道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

2.各地区、行业、单位采用监测预警、巡查预警、综合预警等方式进行预警。鼓励采用监测系统进行监测预警。

(1)监测预警由各地区、行业、单位采用安全风险预警系统对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达到预警条件时,预警系统自动报警并上传数据,自动发布监测预警信息。

(2)巡查预警由各地区、行业、单位对风险点进行现场巡查,预估风险状况,逐级上报,并由预警发布单位发布巡查预警信息。

(3)综合预警由预警发布单位,依据风险预警的监测数据、现场巡查信息及现场风险状况,同时参考相关单位提出的综合预警建议,进行综合判定,由预警发布单位发布综合预警信息。

第十八条快速响应风险预警。

1.对于红色预警,各地区、行业、单位要立即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实施预警处理,加强监测、巡查和跟踪,同时在规定时限内逐级上报至省政府应急办及有关部门。

2.对于橙色预警,各地区、行业、单位要立即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实施预警处理,加强监测、巡查和跟踪,同时逐级上报至市政府应急办及有关部门。

3.对于黄色预警,各地区、行业、单位要立即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实施预警处理,加强监测、巡查和跟踪,同时逐级上报至县(市、区)政府应急办及有关部门。

4.对于蓝色预警,各单位须随时关注预警的风险状况,加强监测、巡查和跟踪。

第十九条实时调整风险预警级别。预警发布单位在发布预警信息后,需要密切关注风险的发展趋势,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时调整风险预警级别,并及时发布调整后的预警信息。

第二十条适时解除风险预警信号。各地区、行业、单位采用技术与管理措施后,导致发生预警的因素已得到妥善处置或消失,具备预警解除条件时,由预警发布单位及时解除预警信号。

第二十一条分析触发风险预警原因。预警发布单位要对触发预警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改进风险防范的措施和建议,督促完善防范措施,持续改进完善预警机制,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第五章风险防范

第二十二条各地区、行业、单位根据风险研判结果,依据国家标准、规范及有关规定,制定、完善风险防范措施,并严格组织落实,实现风险可控。

第二十三条认真组织制定防范措施。

1.企业或单位是风险防范的主体,要实行安全风险自查自改自报闭环管理。应针对高危工艺、设备、物品、场所和岗位,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制定并落实相应风险级别的具体风险防范措施,通过隔离风险点、实施个体防护、设置监控设施等手段,达到消除、降低风险的目的。在风险点醒目位置设置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的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

2.各级政府和部门按照“分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采取制度、标准、技术、经济、管理等措施,依法督促相关企业和单位采取风险防范和技术保障措施,降低和消除事故风险。

第二十四条强化风险源头管理。

1.制定重大政策、实施重大工程、举办重大活动时,要先期开展专项安全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2.项目审批部门在项目审批时,要抄送同级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全面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各个阶段的监督和审查责任;

3.高危项目审批必须把安全生产作为前置条件,城乡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各项工作必须以安全为前提,实施风险评估,对重大风险项目“一票否决”。

4.持续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通过安全管理、操作行为、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的标准化,夯实安全基础。

5.要科学合理确定企业选址和基础设施建设、居民生活区空间布局。要紧密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危产业转型升级。

第二十五条突出高风险重点管控。加大高风险等级风险点检查频率和监管力度,红色、橙色等级的风险点要建立专门档案,强化风险防范技术、制度、管理措施,其中红色等级风险点每3年要组织第三方进行1次全面分析、评估,确保高等级风险点安全可控。

第二十六条加强防范措施落实检查。

1.要结合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并根据风险点查找和研判结果组织制定安全隐患排查清单。

2.各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开展厂(公司)、车间、班组级巡回检查、例行检查、综合检查和专业检查,及时掌握管理范围内各风险防范措施落实情况。对红色、橙色等级风险点每班至少检查1次,黄色等级风险点每周至少检查1次,蓝色等级风险点每半月至少检查1次,其他风险点每月至少检查1次。乡(镇、街道、办事处)政府、行政村(居委会、社区)参照组织检查。

3.各级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通过安全生产大检查、专项检查、执法检查、专家会诊、区域性评估等方式,按照执法计划或工作计划,定期对较高风险等级风险点的防范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综合检查或专项检查。

4.对排查出的所有安全隐患,要按照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的要求,制定并严格落实隐患治理方案,确保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红色、橙色等级风险点安全隐患排查记录、治理方案和销案台账应纳入专门档案管理。

第二十七条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执法。对高风险且无法有效管控降低风险的单位、企业,要依法采取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供电和查封扣押、关闭、取缔等措施,按规定给予上限经济处罚,对构成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一时无法关闭、取缔的重大风险点,要结合实际划定禁区,尽可能把风险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内。要严格实施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制度,推进重大安全隐患整改。

第二十八条实施防范措施动态管理。各地区、行业、单位进行风险点清单周期性更新,因环境、设施、组织、人员、活动等变更而导致风险点和风险研判结果变化时,要对防范措施的适用性等重新进行检查评估。对不适用的安全防范措施要及时修订完善。

第六章风险处置

第二十九条针对不同风险点可能发生的后果,坚持抢早抢小的原则,采取科学有效措施,实行风险差异化处置,加强应急处置保障能力建设,确保关键时刻处置准、处置快、处置好。

第三十条加强事故初期处置。发生险情或出现事故苗头时,网格单元现场人员应根据风险点的性质特点、危害程度,立即按现场处置方案科学处置,并同时向本单位负责人或者有关部门报告,防止事态扩大。

第三十一条准确应对事故险情。事故发生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接到事故报告后,根据险情程度或已造成的损失大小,研判应启动的响应等级,并按照应急预案立即组织实施。

第三十二条科学组织施救。响应事故救援的有关政府或单位,按照有关应急预案规定,成立事故应急处置现场指挥部。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科学制定具体的施救方案。要合理调配相关专业救援队伍、医疗、公安力量和物资、装备、器材,加强宣传和舆情引导,加强组织协调和现场管控,迅速开展施救。救援过程中要注意防止事故的扩大及次生事故的发生。

第三十三条妥善处置善后工作。事故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地方政府和事故发生单位要采取必要措施,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受影响人员,开展遇难人员善后和赔偿、征用物资补偿、协调应急救援队伍补偿等工作,尽快消除事故影响,恢复社会正常秩序。

第三十四条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业技术力量,对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应对处置工作进行统计、调查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第三十五条提高风险处置保障能力。

1.完善应急预案。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应根据本地区风险特点和可能发生的事故情况,负责制订、指导辖区、行业领域做好预案优化工作,推动预案简明化、专业化、实用化。预案编制单位应根据风险类别等级、特点及性质,制定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突出预案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组织事故应急处置效果评估,查找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并不断修改完善。

2.强化应急预案演练。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应按相关规定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并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应急预案培训,普及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提高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的应急处置技能。

3.推进专业应急队伍建设。加强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等行业领域专业应急队伍建设。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应建立由各行业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组成的应急处置专家库。各地要建立健全应急处置队伍建设、装备物资、征用补偿等保障制度。

第七章风险责任

第三十六条按照“五级五覆盖”和“五落实五到位”的要求,对照风险点清单,将风险管控责任进一步分解细化,划分网格单元,明确责任单位,落实责任人,确保风险管控工作落实到位。

第三十七条科学划分网格责任。

1.以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社区)等各层级行政区划为责任单位,以村(居委会、社区)为最小风险责任单元,逐层逐级划分网格,通过“范围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覆盖全省的网格化责任体系,确保每个网格有人管、管到位、出成效。

2. 各生产经营单位或有关单位,要划分最小风险责任单元,落实全员网格化管理责任。要建立风险管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风险管控责任。同时,动员全员参与,做到上下联动、全域覆盖,延伸安全风险排查触角,夯实安全基础。

第三十八条明确推进风险管控工作职责。

1.省政府负责指导协调、检查督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风险管控工作,并将风险管控工作纳入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考核重要内容,定期听取汇报,协调解决重难点问题,统筹建设安徽省风险管控信息系统。

2.省有关部门和中央驻皖单位负责组织实施本行业领域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分别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编制《安全风险点查找指导手册》及配套文件方案,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培训工作,组织确定风险点分级及其管控措施,对风险管控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每年度向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报送风险管控工作报告。

3.各市、县(区、市)政府负责组织落实本辖区风险管控工作,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编制《安全风险点查找指导手册》,收集、填报风险点的数据信息,汇总风险点清单,审核、确认风险点等级,编制风险点排查管控清单;根据风险评级结果,落实不同风险等级的差异化动态管理,明确风险管控和监管责任单位。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培训工作,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预警信息。每年度向上一级政府安委会办公室报送风险管控工作报告。

4.乡(镇、街道)政府落实村(居委会、社区)网格划分、网格责任人,收集网格内风险点信息,并进行初步风险研判,及时录入或者督促填报信息。村(居委会、社区)负责将区域内小微企业及公共区域划分为若干网格,明确各网格责任人,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做好风险点基本信息采集、上报等工作。

第三十九条加强责任落实检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开展“三查三单”制度落实、安全生产巡查及执法检查、大检查时,要将开展安全风险管控构建“六项机制”工作的落实情况纳入巡查、督查、检查的重要内容。要对照风险管控责任清单,逐一对照检查,督促落实责任分工,利用信息化手段掌握辖区内各级、各单位风险管控工作和风险点实时情况,及时提醒、提示、督促风险管控责任落实到位。

安全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工作流程图详见附件6。

第八章信息化支撑保障

第四十条为实现安全风险管控构建“六项机制”工作的数据共享,确保安全风险管控工作顺利开展,在省安全监管局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上,由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统筹建设“安徽省风险管控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省风控系统”),并为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社区)、网格员等不同层级用户设置相应的权限。

第四十一条通过建设“省风控系统”,实现风险点的数字化管理。

1.实现风险点的清单化、动态化的数据信息管理,能够及时更新,保证风险点信息的准确性、风险级别的可调整性,方便相关人员对风险点数据的管理。

2. 实现风险点的图形化管理。建立分辖区、分行业领域、分种类的多图层地图信息系统,实现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以及相关人员均可在其权限范围内查询、显示和管理风险点电子地图资源。

3. 实现预警信息的电子化管理。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生产经营单位或主管部门开发建设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对风险点实时监控、及时预警。

4.实现不同系统的关联和交互功能。“省风控系统”具备与其他相关系统进行数据关联和交互的功能,并为各地市和相关部门后续可能出现的新系统预留接口。

第九章附则

第四十二条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要根据本实施细则,制定或完善本地区、单位、本行业领域风险管控工作,以及落实安全风险“六项机制”的实施细则、工作标准,结合实际明确风险管控工作的流程和分工。

第四十三条安全风险管控工作中涉及的秘密信息和敏感信息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四十四条本实施细则由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附件:1. 各行业领域和场所分类

2.《安全生产风险点查找指导手册》(参考格式)

3. 风险点信息采集、审核、报送流程图

4. 风险分级方法和标准

5. 风险预警分级标准

6. 安全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工作流程图

附件1

各行业领域和场所分类

1. 单位类:矿山、尾矿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冶金工贸等各类生产经营单位。

2. 场所类:城市综合体、高层建筑、客运车站、地铁站、渡口、码头、民用机场、商场(市场)、医院、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福利院、养老院、宾馆、饭店、体育场馆、会堂、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寺庙、教堂和公共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

3. 部位类:交通事故易发多发路段、余泥渣土(建筑垃圾)受纳场、垃圾填埋场和焚烧站、危房危楼、老旧房屋、烂尾楼、人防工程,以及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塌陷、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和内涝灾害等重点区域和部位。

4. 活动类:体育赛事、户外运动、文艺演出、演唱会、游园、灯会、庙会、花会、焰火晚会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现场。

5. 建设项目类:建筑工程、城市交通设施、水利工程、电力工程、市政工程、地下空间等大型建设项目。

(三)《安全风险点清单》填表说明

1.【序号】请按照“一点一号”(即1个风险点1个序号)方式,顺序填写。

2.【上报单位】县级数据(或报告报告)请填写县级行业主管单位名称,市级报告请填写市级行业主管单位名称。

3.【填报日期】市级报告请填写递交省有关部门的日期,县级报告填报日期由市级规定。

4.【类别】请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地级市如在“类别”之外增加,请(选项表)中修改,同时报表中进行说明。

5.【分类名称】请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地级市如在“分类名称”之外增加,请在(选项表)中修改,同时报表中进行说明。

6.【具体名称】请填写具体风险点、危险源名称,请注意名称的唯一性。

7.【市】请填写地级市的名称,如“合肥市”、“芜湖市”,请勿填写“合肥”、“芜湖”不带市的名称和“凤台县”等县级市名称。

8.【县/区】请填写县、县级市、区的名称,如“包河区”、“明光市”。

9.【主管(监管)单位、街道】请填写主管(监管)单位、街道的名称,如“芜湖路街道”、“吴山镇”。

10.【单位名称】:请填写风险点、危险源的主体责任单位营业执照名称或法定名称。

11.【详细地址】请填写详细的地址到门牌号,如“××市××区××街道××小区××幢××室”。

12.【坐标】请填写风险源危险点中心的经纬度。

13.【负责人】:法定代表人或企业实际控制人。

14.【联系电话】:法定代表人或企业实际控制人的联系电话。

15.【风险等级】:下拉菜单中选择,不允许修改。

16.【管控措施】:一般填写以下内容:①主体责任单位管控措施。②主管部门管控措施。③应急措施。

附件3.

附件4

备注:除红、橙、黄、蓝外,其他等级风险不列入清单管理。

附件5

风险预警分级标准

Ⅰ级预警:可能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巨大财产损失,可能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舆论和政治影响;事故或事件会随时发生,事态正在不断蔓延。

Ⅱ级预警:可能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严重财产损失,可能造成恶劣的社会舆论,产生较大的政治影响;事故或事件即将发生,事态正在逐步扩大。

Ⅲ级预警:可能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需要外部援救才能缓解,较大财产损失或赔偿支付,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不良的舆论影响,产生一定的政治影响;事故或事件已经临近,事态有扩大的趋势。

Ⅳ级预警:可能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中度财产损失,有较小的社会舆论,一般不会产生政治影响;事故或事件即将临近,事态可能会扩展。

附件6

安全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工作流程图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制度 1、目的 为加强安全管理,消除或减少危害,实现安全生产关口前移,增强事故防控能力,有效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降低安全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危害因素识别,风险分析、评价、管控等全过程的管理工作。 3、编制依据 DB37/T 2882-2016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37/T 2971-2017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DB37/T 2883-2016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DB37/T 3010-2017 化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GB50156-2012(2014版)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AQ3010-2007 加油站安全作业规范 4、主要职责 4.1 主要负责人负责本单位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活动的宣传、策划与组织工作,同时组织审批重大危险源,审批危险源风险评价结果和风险控制措施。 4.2双重预防体系领导小组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职能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指导本单位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管理工作,并负责本单位重要风险的评价分析;负责本单位风险评价记录的审查与控制措施落实、效果验收,建立、健全及维护重要危险源管理档案,定期进行风险信息更新。 4.3双重预防体系领导小组负责人负责本单位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明确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选择科学的风险评价方法和评价准则,进行风险评价;确定本单位危险源、风险点、控制措施,并负责落实监督或整改危险源,确保危险源分析准确、可控。 4.4 双重预防体系领导小组负责新、改、扩建项目的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在规划设计前应交由有资质机构做安全预评价;负责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4.5 各岗位员工负责本岗位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评价初期,可由双重预防体系领导小组负责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示范,逐渐转变由从业人员自行进行评价。

六项机制工作方案

“六项机制“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构建“六项机制”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7〕16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构建“六项机制”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快推进我村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六项机制”体系建设。结合我村实际,研究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贯彻落实《构建“六项机制”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实施细则》,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分级、属地管理”的要求,坚持分级管控、分类实施、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安全生产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责任“六项机制”,规范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基本流程,提高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安全风险管控闭环管理,有效防范和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确保全村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主要任务 (一)制定安全风险点查找指导手册。各村民组、要根据安全生产风险点查找指导手册、风险分级评定标准,《安

全生产风险点查找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指导手册》),督促和指导本辖区、本行业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点查找工作。要建立风险点信息采集、审核、报送机制,认真筛选、确认提交的风险点信息,汇总编制本地、安全风险点清单,逐级落实风险管控责任。 时间节点及成果:7月底前,各村民组要建立完善安全风险评估与论证机制,10月底前,各村民组要建立风险点清单,绘制本辖区、本行业风险点空间分布图。 (二)全面推行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网格化管理。各村民组要按照《关于开展全县基层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的通知》强化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网格化管理,进一步明确各村民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责任和工作内容,全面落实政府、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以县、乡镇、行政村为责任单位,以行政村为最小风险责任单元,逐层逐级划分网格,通过范围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三定”,建设专兼职安全风险管控网格员队伍,逐步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村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网格化责任体系。 时间节点及成果:7月底前,村委会所辖区域、所属行业领域的一张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责任网。 (三)加强基层安全监管人员培训。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建设具有全行业、长链条和大数据等特点,企业经营模式、生产工艺、危害类型、风险程度千差万别,基

构建六项机制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实施细则

构建“六项机制”强化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全县全面深入开展各类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以下简称“安全风险管控”),着力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有效防范较大、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根据《××××关于构建“六项机制”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实施意见》(××办〔××〕××号),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是指对涉及安全生产领域各类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及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其他不良社会影响的单位、场所、部位、建设项目、设备设施和活动(范围见附件1)进行风险排查、评估和管控等工作。 第三条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分级分类、属地管理”的要求,坚持分级管控、分类实施、属地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本实施细则重点对各类风险点查找、风险研判、风险预警、风险防范、风险处置、风险责任等“六项机制”提出指导性要求,旨在规范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基本流程,提高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安全风险管控闭环管理。 第五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全县内安全风险管控工作。

第二章风险点查找 第六条准确把握查找对象。风险点又称危险因素、危险源,是指本身具有危险性,或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危险性,存在着导致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风险的场所、部位、状态和活动。 第七条科学建立查找依据。各乡镇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本辖区、行业领域风险点的查找工作,要分行业、领域和场所(各行业领域和场所分类见附件1)科学制定《安全生产风险点查找指导手册》(参考格式见附件2),作为各单位具体组织开展安全风险点查找的依据。 第八条合理划分网格单元。各乡镇、单位(含经开区、功能区、码头、风景区等,下同)要根据各自实际,以网格化、全覆盖的方式,合理划分风险点查找的最小单元(区域、单位、设备设施、作业或活动场所、某项活动等),明确每个单元的范围和风险点查找工作的责任单位、责任人,落实查找责任。 第九条动态查找风险点。 1.考虑外部动态变化。风险点查找的范围应覆盖所有区域,所有设施和场所,覆盖所有人员的活动;在实施查找时,应充分考虑外部情况变化对风险点的影响,认真分析平时条件、特殊时段、特殊自然条件下不同风险点的出现;以及同一风险点在不同外部条件下,出现不同的风险,充分识别各种潜在风险。 2.考虑内部动态变化。各乡镇、行业、单位应根据自身发展变化特点,合理制定工作周期,反复开展风险点查找工作。原则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制度1目的 为加强风险管理和岗位风险控制,预防事故发生,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及《民用爆炸物品生产、销售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并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2职责 2.1公司成立两个体系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总经理担任组长,保障体系工作展开所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 2.2安全管理部是风险分级管控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风险分级管控相关工作。 2.3其他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负责职责范围内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2.4公司全员均应掌握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相关标准、程序、方法,做到全员参与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 3风险分级管控程序 3.1步骤 风险分析与管控的工作步骤是:制定风险判定原则→风险点确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公告→实施效果验证→持续改进→规范文件管理等关键控制环节。

3.2风险判定原则 根据人的作业活动、机械设备和工艺技术的安全可靠性、物料的危险性、环境和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凡是有可能发生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的,皆判定为风险。 风险等级判定应遵循从严从高的原则,应同时考虑以下因素:——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法》、《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政府令第303号、《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建立民爆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工信部安全[20xx]18号等); ——行业设计规范、标准管理、技术标准的强制性条款(《民用爆炸物品生产、销售企业安全管理规程》GB28263-20xx、《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设计安全规范》GB50089-2007、《民用爆破器材安全检查表方法检查表法》WJ9075-20xx、《民用爆炸物品生产、销售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等); ——公司自身的安全管理、技术标准及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潍坊龙海民爆有限公司生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潍坊龙海民爆有限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汇编》等); 3.3风险点确定 风险点划分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风险点划分,涵盖公司所有生产线及其设备设施、储存场所和作业活动,包括:铵油类炸药(乳化炸药、改性铵油炸药)生产线区域、原辅材料和成品库区域、生产辅助设施区域(理化室、机修间、锅炉房、变电所)、试验场以及

湖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办法(试行)

湖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有效管控全省安全生产风险,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以下简称“风险管控”)及其相关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风险管控工作应当坚持源头预防、分级管控、综合治理,构建政府领导、部门监管、企业负责、社会支持的工作格局。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是风险管控的责任主体,应当建立风险管控责任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从业人员的全员管控责任,通过采取管控措施,把可能导致事故的风险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加强对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风险管控工作全面负责,各分管负责人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风险管控工作具体负责,其他人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的,应当在专门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承包、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风险管控责任。 在同一作业区域内有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建立风险管控沟通协调机制,明确各自的风险管控责任和管控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委托社会服务机构提供风险管控服务的,安全生产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

第五条省应急管理厅负责统筹、协调全省风险管控工作,并将风险管控工作纳入省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 第六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法规规定,领导并实施本地区风险管控工作,建立健全风险管控责任体系和工作协调机制,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实行风险预警控制,建立完善重大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将风险管控工作纳入本地区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 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等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按照职责,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管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协助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履行风险管控监督管理职责。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风险管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并负责职责范围内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管控工作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负责各自行业(领域)风险管控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八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新闻媒体依法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风险管控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以及公众的风险防范意识。 第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风险管控纳入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具体履行下列风险管控责任: (一)建立包括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分级和确定风险管控措施、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等内容的风险管控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流程(总)

精心整理

2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精心整理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 4 5 副组长:生产厂长 成员:部门负责人及班长等。 5.3各级职责 精心整理

组长职责:负责组织安全风险分级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领导小组成员做好组织、协调、计划、实施、总结、归纳、汇总、上报、专家审核等过程的工作,批准重大及重要的风险清单。 副组长职责:负责体系建设工作组织协调、过程培训、技术指导,完成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文件编制,对体系建设过程中各部门提出奖惩建议。 有害因 7 风险管控方法 7.1公司根据需要,常规活动每年一次,分析采用以下方法: 公司发动员工参与风险评估,管理人员与员工一起参与风险评估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 精心整理

法采用工作危害分析(JHA)和安全检查表法(SCL)。 7.2进行风险评估时的程序: (1)作业危害分析主要采用工作危害分析(JHA),由岗位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对本岗位的所有作业活动列出清单,并进行工作危害分析(JHA),上报公司评价小组进行会审,对不合格者提出修改意见返回岗位再进行修改,修改后公司风险管控小组再进行会审和确定。 ---对作业活动我们选择工作危害分析(JHA); ---对设备设施我们选择安全检查分析(SCL)的方法进行评价; ---非常规活动在开始之前,按照作业活动采取工作危害分析(JHA)的方法进行评价。 精心整理

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方案

江苏增钬云表面处理有限公司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双重预防机制方案 二零一七年十二月六日 江苏增钬云表面处理有限公司关于建立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的方案 各部门、车间: 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重大决策部署,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区安委办《洪泽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办法》(洪安办【2017】64号)、朱坝街道办《朱坝街道构建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朱街办发【2017】75号)文件精神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任务目标 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行动,深入研究重特大事故的规律特点,认真分析安全风险大的生产区域和关键环节,加快推行隐患排查治理、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力争2018年底实现双重预防机制落实到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实现闭环管理,涵盖风险辨识评估、风险预警预控、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等所有安全生产环节。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公司成

立工作领导组,对工作进行全面组织、指导和检查。 组长:梁学云 副组长:梁学军梁学林 成员:曹加法成桂余朱启银朱启月朱启舞梁学东赵通江张国旺袁安沈楚梅香梁翠红杜伏云杜守玉朱从亚 领导组下设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环部,梁学军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组织、开展、协调、监督、考核、总结工作。 三、职责分工 (一)安环部(梁学云、梁学军、梁学林、朱从亚)负责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方案的制定,并对机制建设情况进行全程监督管理;负责组织安全设施与管理方面风险点的辨识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措施的落实。分析存在问题,监督治理方案以及相应实施工作;监督隐患的整改、预防措施、资金、期限的落实;负责职业危害的防控和风险公告警示工作;负责双重预防机制的组织、开展、协调、监督、考核、总结工作。 (二)生产部(曹加法、朱启月、朱启舞、赵通江)负责组织生产专业管理方面风险点的辨识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措施的落实。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隐患,监督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工作。 (三)质量部(成桂余)负责组织质量专业管理方面风险点的辨识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措施的落实。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隐患,监督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工作。 (四)财务部(梁翠红、杜伏云)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方面的所需资金投入,做好财务账目及记录。 (五)污水处理房(袁安沈、张国旺)负责污水处理方面风险点的辨识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准确把握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确保企业的生产安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要求,全面推行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安全生产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职业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第三条本制度对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提出了要求,适用于集团公司总部、各直属单位。全资及控股权属企业,应根据本制度和国务院安委办《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等文件精神,结合各自实际,实现本制度的转化、对接和落实。 第二章安全生产风险分级 第四条各单位应当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的规定,充分考虑危害的根源和性质,对本单位潜在的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安全生产危害因素进行辨识。 第五条各单位应当结合实际,选择有效、可行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可使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选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第六条各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和全体员工,采取安全绩效奖惩等有效措施,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完善,安全生产风险评估过程要突出遏制重特大事故,高度关注暴露人群,聚焦重大危险源、劳动密集型场所、高危作业工序和受影响的人群规模。 (一)生产工艺固有风险重点评估内容。 1.设计施工情况、边坡高度、边坡角、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封闭圈以下深度、排土场情况和周边环境等。 2.设计施工情况、库容、坝高、汇水面积、筑坝方式、浸润线控制情况、库址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等。 (二)设备设施重点评估内容。 1.生产设备设施系统的机械化程度和自动化水平。 2.生产、调度、管理、监控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3.设备设施的技术水平,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的应用情况。 4.设备设施取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情况。 5.设备设施定期检测检验执行情况。来安全生产监管指令落实情况。 第七条各单位应当对辨识出的安全生产风险进行分类梳理,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对不同类别的安全风险,采用相应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 第八条各单位应当将安全生产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D级\1级(重大风险)、C级\2级(较大风险)、B级\3级(一般风险)和A级\4级(低风险),分别用红、

构建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工作实施计划方案

广宁高速路基工程第三合同段 . 构建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 工作实施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安徽省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高宁高速路基工程第三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广宁高速路基03标项目经理部 构建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工作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安委会《关于印发<构建“六项机制”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皖安办〔2017〕19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公路水运重点项目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落实情况专项督查的通知》(皖政明电办2017〕18号)、省质监局《关于开展公路水运重点项目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落实情况专项督查的通知》(皖交质监局〔2017〕30号)文件精神,根据项目办及公司《构建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实施方案》广宁高速路基03标项目部制定本方案,并组织落实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专项活动。 一、目标任务 以整治我标段工程质量安全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为切入点,全面排查、坚决整治工程建设质量安全隐患,坚持标本兼治,严把工程建材和产品质量进场关,严厉打击质量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举措,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行为监管责任,着力构建质量安全隐患治理长效机制,提升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分级、属地管理”的要求,坚持分级管控、分类实施、属地管理的原则,坚决杜绝质量安全责任事故。 二、组织机构 项目部成立构建“六项机制”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如下: 组长:张辉 副组长:卢康维、马传志

成员:沈剑、王猛、邢世伟、谷生发、岳磊、王家勇、陈龙盼、许琼、张为及各施工队伍班组长 领导小组下设“百日除患铸安”行动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项目部安全环保部,负责活动期间的日常事务、协调、督促指导及相关资料收集上报工作。沈剑任办公室主任。 二、工作目标 根据工作要求,编制完成我项目部风险清单,初步构建完成各类风险点查找、风险研判、风险预警、风险防范、风险处置、风险责任等“六项机制”,并持续运行完善。 三、主要任务 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和组织本标度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构建工作;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布置和检查“六项机制”构建推进工作;对项目部所属各部门各班组“六项机制”构建工作落实进行监督考核,将“六项机制”构建工作完成情况作为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 (一)建立风险点查找机制。根据危险源辨识相关要求,安全部组织进行本标段所属范围内的风险点查找工作,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的查找工作,并对风险点清单进行同步更新。当环境、设施、组织、人员、活动等发生变更时,要随时对相关风险点开展重新查找工作。并将收集好的风险信息上报。 (二)建立风险研判机制。根据上级主管部门、项目办及公司的统一部署,接受相关培训,对于查找阶段识别的风险清单,根据风险分级方法和标准,对风险清单实施科学分析,确定风险等级,实施风险分级管理。加强风险点的动态变化管理,及时调整风险等级,实施动态评估分级。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制度 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的通知》,结合公司实际,现就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制订本制度。 一、目标 全面认真分析安全风险大的生产区域和关键环节,加快推行隐患排查治理、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实现标准化、信息化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从根本上防范事故发生,构建公司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公司成立“两个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工作进行全面组织、指导和检查。 组长:洪性久 副组长:刘俊安金春 成员:姚留青徐德军薛慧陈志军金泰城李明国 领导小组下设“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管理部,具体负责“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开展、协调、监督、考核、总结工作。 三、标准和依据 1. 《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的通知》。 2.《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

3.《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第16号令。 4.《公司安全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四、工作计划 1.宣传发动,排查风险点。为切实做好“两个体系建设”活动。要求各车间认真做好此次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条幅、积极进行宣传。利用学习时间和班前班后会时间,组织员工认真学习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围绕如何发现风险点,确定风险等级进行学习和讨论,员工要人人参与“两个体系建设”活动。根据各自岗位特点,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排查本单位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包括安全基础管理、区域位置和总图布置、工艺管理、设备管理、电气系统、危险化学品管理、危化品储运系统、、消防系统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具体排查内容依据《公司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 2.确定风险等级。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先确定风险类别(泄漏、火灾、爆炸、中毒、坍塌、坠落等危险因素和高温、粉尘、有毒物质等有害因素),然后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1、2、3、4级(1级最危险,依次降低) 1级风险指该风险点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导致较大以上事故即指能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级风险该风险点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导致一般事故,即指能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级风险指该风险点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导致轻伤事故(包括急性中毒,下同)或轻微经济损失。 4级风险指该风险点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导致不损失工作的伤害。(风险具体分级标准依据《公司安全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新编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新 编版)

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新编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为实现公司的安全生产,实现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做到事前预防,达到消除减少危害、控制预防的目的,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评价目的 识别生产中的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产现场使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加强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措施,遏止事故,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 二评价范围 (一)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二)常规和异常活动; (三)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四)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 (五)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六)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七)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八)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九)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三评价方法 (一)工作危害分析法、安全检查表分析法 1.工作危害分析法:从作业活动清单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该方法是针对作业活动而进行的评价。 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是一种经验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员针对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再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安全检查表分析可用于对物质、设备、工艺、作业场所或操作规程的分析。 四评价时机 常规活动每年一次,非常规活动开始之前.

构建六项机制实施方案范本

XXXXXXXX矿业有限公司 构建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 工作实施方案 编制: 审核: 核准: XXXXXXXXX矿业有限公司 二○一七年十二月

目录 一、目标任务 (1) 二、组织机构 (1) 三、工作目标 (2) 四、主要任务 (2) (一)建立风险点查找机制 (2) (二)建立风险研判机制 (2) (三)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3) (四)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4) (五)建立风险处置机制 (5) (六)建立风险责任机制 (6) 五、工作进度安排 (6) (一)宣传动员,制定方案 (6) (二)风险点查找,建立风险清单 (7) 1、总平面布置类 (7) 2、开拓运输系统类 (7) 3、通风系统类 (8) 4、供配电系统类 (8) 5防排水系统类 (8) 6、安全管理类 (9) 7、重大危险源类 (9) (三)确认分级,检查评估 (9) (四)总结提高,不断完善 (9) 六、工作要求 (9)

XXXXXXXX矿业有限公司 构建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构建“六项机制”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7〕16号)、省政府安委会《关于印发<构建“六项机制”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皖安办〔2017〕19号)、《芜湖市非煤地下矿山安全风险点查找指导手册》,进一步巩固“百日除患铸安”行动成果,夯实矿山安全基础,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以整治我矿基建工程质量安全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为切入点,全面排查、坚决整治工程建设安全隐患,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构建安全隐患治理长效机制。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全”和“分级、属地管理”的要求,坚持分级管控、分类实施,坚决杜绝安全责任事故。 二、组织机构 矿山成立构建“六项机制”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 一、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为了降低我司经营风险,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特建立我司安全风险管控机制。 二、为实现我司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促进公司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大力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控机制。 三、建立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一)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全公司的安全 生产管理工作。 (二)设置专门安全管理部门,按国家有关规定,配备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相适应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对安全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与考核,提高素质和管理水平。 (三)制定安全生产条例和安全生产职责,明确安全生 产职责,和各级管理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四)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对风险管理,建立健 全档案,严格执行“预防为主,强制维护”的规定,定期对各级维护,严格执行管理规定。

(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安全和技术的教育 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加强对安全和业务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应急及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六)完善管理,加强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及时 掌握员工的动态,收集和反馈各种安全信息,并及时处理,消除安全隐患。 (七)制定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和事故处理规定,保 障安全事故处理及时、有序和高效地进行,有效地防范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 (八)建立事故责任追究制,按照事故“四不放过”的 原则,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使相关责任人得到教育,并督促其认真履行职责,共同做好安全工作。 (九)制定监督检查制度,对重点部位、人员进行重点 检查,并及时纠正不安全因素,限期整改事故隐患。 (十)制定各种安全会议制度,及时认真分析安全生产 形势和研究安全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总结安全管理经验,指导安全生产工作。

六项机制方案

固镇经济开发区构建“六项机制”强化安全生产风 险管控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县安监局《关于印发固镇县构建“六项机制”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固安﹝2017﹞8号),结合开发区实际,特制定开发区构建“六项机制”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根据县安委办工作要求,编制完成全区企业风险点清单,具备将完整的风险点信息录入“安徽省风险管控信息系统”的条件;初步构建完成各类风险点查找、风险研判、风险预警、风险防范、风险处置、风险责任等“六项机制”,并持续运行完善。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此次大检查的组织领导,开发区管委会成立安全生产大检查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孟庆伟 副组长:洪新河 成员:赵永放高保才王朋 王廷忠张春梅严亮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负责此次大检查组织协调工作,赵永放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包保企业联系人员为此次检查具体责任人;各分管领导为领导责任人。 三、工作任务 (一)建立风险点查找机制。准确把握查找对象,合理划分网格单元,以网格化、全覆盖的方式,合理划分风险点查找的最小单元(地理区域、单位、设备设施、作业或活动场所、某项活动等),明确每个单元的范围和风险点查找工作的责任单位、责任人,落实查找责任。依据《安全风险查找指导手册》和标准规范组织开展风险点查找工作,经筛选、确认、分类汇总,填报风险点清单。 (二)建立风险研判机制。合理进行风险分类;科学实施风险分级,将风险点按其风险大小由高到低分为红色、橙色、黄色、蓝色四个等级,实行分级管控;对查出的风险点,形成空间分布图,实现风险点清单化、动态化管理。 (三)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查出的风险点,加强预测预警,对风险早预警、早干预,增强风险管控主动性;将风险预警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级;及时发布风险预警信息,快速响应风险预警,实时调整风险预警级别,适时解除风险预警信号,持续改进完善预警机制,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制度

陶日木风电场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制度 1.目的和适用范围 2.1工程项目实行风险控制的目的就是要以最经济、科学合理的方式消除项目施工中的风险所导致的各种灾害及事故后果。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的危害进行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从而针对本车辆段存在的风险做出客观而科学的决策,预防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标准化和科学化。 2.2 本制度适用于生产机械设备、设施、存储、运输的风险评价与控制,适用于施工作业现场,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和非正常情况,包括本项目工程范围内各个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以及风险信息的更新。 2.职责 3.1 场长直接负责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价的领导工作,组织制定风险评价程序和指导书,明确风险管理的目的和范围。 3.2 副场长协助风险管理和评价工作,成立风险管理组织,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主持年终风险评审工作。 3.3 各值带班领导必须对项目的风险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并组织风险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风险巡查,主持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风险问题。 3.4 各值兼职安全员,负责对项目重大风险分析记录的审查与控制,定期进行风险信息更新。

事故的后果与可能性的综合评价结果可得出风险级别见表

4.2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步骤。 1、详细划分作业活动;编制作业活动表,其内容包括作业区域、设备、人员和流程,并收集有关信息。 2、辨识与各项作业活动有关的主要危害(见重大危险源清单)。 3、在假定现有的或计划的控制措施有效的情况下,对与各项危害有关的风险的程度做出主观评价,并给出风险的分级。 4、制定并保存辨识工作场所存在的各种物理及化学危害因素和生产过程的危险、生产使用的设备及技术的安全信息资料。 5、进行工作场所危险评价,包括事故隐患的辨识,灾难性事故引发因素的辨识,估计事故影响范围,对职工安全和健康的影响。别 6、根据评价结果确定风险级,并编制计划以控制评价中发现的,需要重视的任何风险,尤其是不可承受的风险。 7、建立一套管理体制或控制措施落实工作场所危险评价结果,包括事故预防、减缓以及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8、针对已修正的控制措施,重新评价风险,并检查风险是否不可承受。 9、修订完善并向职工下发、培训、实施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程序)包括每个操作阶段的程序、操作极限值、安全措施;

风险管控制度

风险管控制度 第一章目的 为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有效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 第二章术语和定义 1.安全风险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因特定生产工艺、特定设施设 备和物品、特定环境、特定承载从业人员数量等客观因素影响引发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可能引发人身伤害、健康损害、财产损失或环境危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2.风险管控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对本单位开展风险识别与评估、风 险分级管控、风险沟通并持续改进的动态过程。 3.风险评价是对风比风险分析结果和风险准则,确定风险等级的 过程。风险等级人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红色)、较大风险(橙色)、一般风险(黄色)和低风险(蓝色)。 第三章职责 生产单位应组织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控制度,建立和定期更新清单,制作岗位风险告知卡,设置较大以上风险公告栏,定期组织风险管控培训,确保风险管控落实到位,消除、降低或控制安全风险管控

第四章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的常用方法 1.风险识别可采用以下一种或几种方法的组合: 询问与交流、现场检查、查阅有关记录、检查表法、流程图法、系统分析法等 2.风险分析可采用以下一种或几种方法的组合 1)定性法:检查表法、类比法、故障类型与影响分析法等。 2)半定量方法:风险矩阵法、事件树、故障树等 3)定量方法:概率法、指数法等 第五章风险分析、风险评级结果的表达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析 事故发生的后果严重性分析

风险评级(风险矩阵)

注:评级结果为无颜色区域的风险点、危险源不列入清单管理 第六章风险管控告知制度 1、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告知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 2、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 3、为作业人员提供必需的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并确保其熟悉和掌握有关内容和违章操作的危害。 4、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组织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技术人员进行辨识、评估专项培训。对全员进行安全风险、危险源辨识评估为主的教育培训,确保涉险岗位每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安全风险的基本特征及防范、应急措施。 5、每季度定期向属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和理职责的区有关部门报送风险清单,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汇编

附件: XX、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目录 第一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责任体系 (1) 第二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例会制度 (6) 第三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7) 第四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辨识范围和辨识方法确定制度9第五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流程制度 (12) 第六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年度辨识评估制度 (12) 第七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专项辨识工作制度 (15) 第八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辨识评估结果应用制度 (17) 第九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18) 第十章重大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方案制定制度 (19) 第十一章重大安全风险公告制度 (19) 第十二章重大安全风险区域作业人数上限管理制度 (20) 第十三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定期检查分析工作制度 (22) 第十四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信息化管理制度 (23) 第十五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23) 第十六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责任追究和奖惩制度 (24)

第一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责任体系 一、总体要求 按照“全员参与,领导负责,职责明确,落实到位”的原则进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结合各部门实际情况,严格落实,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模式。 二、工作目标 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关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要求,开展年度辨识评估和专项辨识评估,并通过建立风险管控体系做到有效遏制建设事故发生,保障公司员工建设财产安全。 三、基本原则 坚持“统一指导、标准先行、分级推进,全面实施、持续改进”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各部门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主导作用,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及三级责任。 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领导机构 成立以总经理、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安全监察处、生产技术部、经营管理部、综合办公室、各队组正职 五、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机构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得 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准确辨识安全风险,评价其风险程度,并进行风险分级,从而进行有效控制,实现事前预防、消减危害、控制风险得目得。 第二条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安全风险得辨识、评价分级与控制管理。安全生产双体系 第三条编制依据 《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号) 《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2006 年6月1日) 《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得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 《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得通知》(鲁安发﹝2016﹞16号) 《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鲁安办发〔2016〕10号) 第四条术语与定义 1)危险源(风险点):危险源就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与物质释放危险得、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得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得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它得实质就是具有潜在危险得源点或部位,就是爆发事故得源头,就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得核心,就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得地方。 2)风险辨识:识别风险点得存在并确定其特性得过程。 3)风险评价分级: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就是否可容许得全过

程。 第五条公司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建设负全面领导职责。 组长:李佩法 副组长:汪树岐 成员:张文天袁立伟 负责制定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全面推行开展安全生产危害辨识工作并指导、审查、批准;负责审查重大风险改进措施方案? 安全科负责组织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工作,指导各单位进行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工作,组织重大风险改进措施方案得审查。? 其她科室确保本单位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得人员有足够得培训,组织本科室得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工作,在日常生产工作中不间断进行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工作,编制本科室得危害/风险记录,开展隐患治理工作。 第二章安全风险得辨识 第六条风险点得分类 根据公司生产得特点及生产现场得实际情况,将公司范围内得风险点分成以下两大类: 1、生产现场及其她区域得物得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得不安全因素及管理缺陷; 2、作业过程中得人得不安全行为。 第七条危害因素造成得事故类别及后果 危害因素造成得事故类别,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与窒息、其它伤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