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知识竞赛试题题库

安全知识竞赛试题题库
安全知识竞赛试题题库

全市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题

共145题/ /2014.05编发

一、选择题(共35小题)

1、2014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主题是 ( )

A.实施安全生产法,人人事事保安全 B.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C.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

2.新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是指( ) 、车间教育和班组教育。

A、启蒙教育 B.厂级教育 C.礼仪教育

3.对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 ( ),同时( ),同时( )。

A.设计、施工、投产 B.新建、改建、扩建 C.改造、设计、建成4.( )不须经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A.起重工 B.电工 C.清洁工

5.安全监察是一种带有( )的监督。

A.强制性 B.规范性 C.自觉性

6.企业经理、厂长对企业的安全生产( )。

A.全面负责 B.负主要责任 C不负责任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于2002年()经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A、6月9日

B、6月19日

C、6月29日

8.《安全生产法》立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A、生产安全事故

B、火灾、交通事故

C、重大、特大事故

9.《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B、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C、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10.《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六个方面的职责,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A、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B、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C、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11.《安全生产法》规定,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上述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2.依据《安全生产法》第十六条的规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

A、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B、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允许生产经营

C、经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批准后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13.《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

A、职工食堂

B、员工宿舍

C、职工俱乐部

14.《安全生产法》所指的危险物品包括()。

A、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

B、枪支弹药

C、高压气瓶、手持电动工具

15.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

A、行业标准

B、地方标准

C、企业标准

16.《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命安全的()。

A、工艺、设备

B、工具

C、原材料

17.《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

A、安全宣传标语

B、安全宣教挂图

C、安全警示标志

18.依照《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保证上岗的从业人员都经过(),否则,生产经营单位要承担法律责任。

A、安全生产教育

B、安全技术培训

C、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19.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

A、建议

B、批评

C、检举

20.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

A、防暑用品

B、防寒用品

C、劳动防护用品

21.《安全生产法》规定,个人经营的投资人未能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对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2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的罚款。

22.《安全生产法》第九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

A、行政处罚

B、处分

C、追究刑事责任

23.从业人员经过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岗位操作规程,但未遵守而造成事故的,行为人应负()责任,有关负责人应负管理责任。

A、领导

B、管理

C、直接

24.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后逃匿的,由()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A、公安机关

B、检察机关

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25.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给予撤职处分或者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在()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A、3

B、5

C、7

26.不依法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给予()处分。

A、降级

B、降职

C、撤职

27、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规定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逾期又未整改的,安监部门可以责令其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以下的罚款。

A、1万元

B、2万元

C、3万元

28、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的,安监部门应责令其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以下的罚款。

A、5000元

B、1万元

C、2万元

29、生产经营单位未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的,逾期不改正的,安监部门应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以下的罚款。

A、3万

B、4万

C、5万

30、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未登记建档,或者未进行评估、监控,或者未制订应急预案,逾期未改正的,安监部门应责令其停产停业整顿,并可处2万元以上()以下的罚款。

A、10万

B、20万

C、30万

31、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该协议无效;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2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的罚款。

A、5

B、8

C、10

32、《安全生产法》规定安全行政处罚,应由()部门决定。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B、劳动和社会保障

C、卫生监督

33、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

A、特殊社会保障

B、特殊劳动保护

C、特殊劳动保险

34、对企业发生的事故,坚持( ) 原则进行处理。

A.预防为主 B.四不放过 C.三同时

3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性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性评价。

A、半

B、1

C、2

37、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消防车道的宽度应不小于()米,道路上空有管架、栈桥等障碍时,其净高不应小于4米。

A.3.5米; B. 4米 C. 5米 D. 6米

38、灭火器A类火灾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为中级时,手提式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为()米。

A.15米; B. 20米; C. 25米; D.30米

39、设有车间和仓库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宿舍,经公安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责令停产停业,可以并处()。

A.行政处分;

B.警告;

C.拘留;

D.罚款

40、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报警。任何单位、个人应当()为报警提供便利。

A. 无偿;

B. 有偿;

C. 自愿;

D. 自觉

41、营业性场所不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经公安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

A.警告; B. 罚款; C.警告或罚款; D. 拘留

42、刑法规定,对失火罪处()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A.六个月; B. 一年; C. 二年; D. 三年

43.对违反《消防法》规定行为应给予拘留的处罚,由公安机关依照()的规定裁决。

A.消防法;

B.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C. 人民警察法;

D. 刑事诉讼法

44.特大火灾是指死亡10人以上;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以上;受灾5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100万以上的火灾。

A. 10人;

B. 15人;

C. 20人;

D. 30人

45.公安消防机构管辖的两类刑事犯罪是失火罪和()。

A.消防事故罪;

B.消防责任肇事罪;

C.消防责任事故罪;

D.消防肇事罪

46.灭火器应设置稳固,其铭牌朝向()。

A.必须朝外;

B. 应当朝外;

C. 必须朝内;

D. 应当朝内

47.室内消火栓栓口离地面高度为1.1米,其出水方向宜向( )或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成90度角。

A. 上;

B. 下;

C. 左;

D. 右

48.室外搭建的集贸市场,其顶棚应采用()材料。

A.可燃;

B. 难燃;

C. 非燃;

D. 非燃或难燃

49.消防安全疏散门的开启方向()。

A.应向外; B. 应向内; C. 应向左; D. 方向不定

50.扑救带电火灾应选用以下哪类灭火器()。

A.二氧化碳和泡沫; B. 干粉和水型; C. 泡沫; D.二氧化碳和干粉

51.某公共娱乐场所发生火灾,现场的经理未履行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义务,造成了人身伤亡,尚不构成犯罪,应对其处以()。

A.警告; B. 罚款; C. 十日以下拘留; D. 十五日以下拘留

52.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

A、方便群众 B有利于生产 C科学管理 D依法管理

53.国家对机动车实行登记制度。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个工作日内完成机动车的登记审查工作,发放机动登记证书、号牌和行驶证。

A、三

B、五

C、七

D、十五

5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驾驶机动车。

A、服用麻醉品

B、饮酒

C、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

D、

过度疲劳

55.对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在()内无累积记分的机动车驾驶人,可以延长机动车驾驶证的审验期。

A、3个月

B、6个月

C、一年

D、二年

55.高速公路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公里。

A、100

B、110

C、120

D、150

5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行为的处罚种类包括()。

A、警告

B、暂扣或者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C、没收违法所得

D、拘留

57.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A、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

B、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

C、二百元以上二千以下

D、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上

58、道路交通信号包括()。

A、交通信号灯

B、交通标志

C、交通标线

D、交通警察的指挥

59、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责任。

A、民事

B、刑事

C、行政

D、经济

60、《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五条规定:医疗机构对交通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应当及时抢救,不得因抢救费用未及时支付而拖延救治。抢救费用超过责任限额的,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先行垫付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

A、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

B、警方

C、热心群众

D、受害者亲属

61、建筑工地密目式安全网标准:。

A 1000目/100cm2

B 1200目/100cm2

C 2000目/100cm2

D 2400目/100cm2

62.手持照明灯电压应使用 V。

A 1 2

B 24

C 36

D 42

6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规范》规定:凡用电设备在台以上或总容量 KW 以上的工地,都要单独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A 3 50

B 5 50

C 5 30

D 3 30

64.外电线路电压10KV时,建筑物与外电高压线最小安全操作距离米。

A 2

B 4

C 6

D 8

65、高空作业是指在坠落高度基准面 A 米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A 2

B 3

C 64

D 6

66.施工现场氧气瓶、乙炔瓶间距米,距明火米。

A 3 5

B 5 10

C 5 20

D 3 10

67.建筑业最常发生的事故有。

A 高处坠落

B 物体打击

C 机械伤害

D 触电事故

E 坍塌事故 F火灾事故

68.遇到时,禁止高处作业。

A八级以上大风 B 六级以上大风 C大雾 D大雨

二、填充题:(共4小题)

1、“三宝”主要指。“四口”主要指。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规范》规定:在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中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设置专用,使用电缆。

3、塔吊“四限位”:,“两保险”:。

4、企业中发生的工伤事故,有60%--70%是由“三违”现象引起的,三违“现象是指的行为。

三、判断题(共15小题)

36、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企业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时,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以技术保密、业务保密等理由拒绝检查。

3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配合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不得拒绝、阻挠。违反这一义务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使用暴力拒绝、阻挠检查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8.任何单位或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举报。

39.制定《安全生产法》最重要的目的是制裁各种安全生产违法犯罪行为。

40.《安全生产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这里所指的生产经营单位包括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但不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

41.《安全生产法》不仅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同时也适用于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方面的管理。

42.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可以通过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宣传教育等形式具体落实到基层,落实到每个职工。

43.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一项最基本的安全生产制度,是其他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得以切实实施的基本保证。

44.特种作业人员未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导致事故的,应追究生产经营单位有关人员的责任。

45.2001年4月21日国务院发布第302号令,公布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46.生产经营单位为了逃避应当承担的事故赔偿责任,在劳动合同中与从业人员订立“生死合同”是非法的,无效的,不受法律保护。

47.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提供劳动防护用品时,可根据情况采用货币或其他物品替代。

48.生产经营单位对国家明令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落后工艺、设备,可采取加强管理和加强安全教育措施后继续使用。

49.依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从业人员有权了解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如实告之,不得隐瞒和欺骗。

50.从业人员享有批评、检举控告权和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权利。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行使上述权利而对其进行打击报复,如:降低工资、降低福利待遇和解除劳动合同等。

1、机动车报废的,应当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办理登记。

2、因工程建设需要占用、挖掘道路,或者跨越、穿越道路架设、增设管线设施,应当事先征得道路主管部门的同意;影响交通安全的,还应当征得公安

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同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