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抗体IgG金标检测试剂盒批生产记录

肺炎支原体抗体IgG金标检测试剂盒批生产记录
肺炎支原体抗体IgG金标检测试剂盒批生产记录

肺炎支原体抗体IgG金标

检测试剂盒批生产记录

生产批号:

制造总量:人份产品总量人份盒投产日期:年月日记录总页数:页负责人(签字):

1

报告编号:

名称:肺炎支原体抗体IgG金标检测试剂盒

批号:有效期至:亚批号/数:1/1 生产日期:规格:25人份/盒报告日期:

结论:合格 依据:肺炎支原体抗体IgG 金标检测试剂盒注册标准 附注:

报告人:

审核人: 负责人:

No.

名称:肺炎支原体抗体IgG金标检测试剂盒

批号:抽样数:

规格:试验日期:

检定依据:

结果判定:

试验人:核对人:

名称:肺炎支原体抗体IgG金标检测试剂盒

试验日期:批号:

检定依据:肺炎支原体抗体IgG金标检测试剂盒产品注册标准

检定标准:

1 阴性质控品符合率

试剂盒测试阴性质控血清10份,假阳性判断结果不多于1份,符合率应≥90%。

2 阳性质控品符合率

试剂盒测试阳性质控血清10份,假阴性判断结果不多于1份,符合率应≥90%。

3阴性质控品重复性

使用试剂检测阴性质控血清10次,同一份质控血清的阴性判定结果应基本一致,假阳性判定结果分别不多于1份,检测阴性重复率≥90%。

4阳性质控品重复性

使用试剂盒检测阳性质控血清10次,同一份质控血清的阳性判定结果应基本一致,假

阴性判定结果分别不多于1份,检测阳性重复率≥90%。

5精密度

每批试剂盒随机抽取10个检测卡样品,用阳性质控血清进行检测,要求各检测卡的显色

应均一,且假阴性判断结果不多于1份,符合率≥90%。

6 批间差

每批试剂随机抽取10个检测卡,用阳性质控血清进行检测,三个批号产品间检测结果应应基本一致,批间差<5%

1 阴性质控品符合率

向检测卡加样孔中用移液器加入10ul阴性质控品和100uL稀释液,静置15分钟观察结果。结果:

2 阳性质控品符合率

向检测卡加样孔中用移液器加入10ul阳性质控品和100uL稀释液,静置15分钟观察结果。

结果:

3 阴性质控品重复性

向检测卡加样孔中用移液器加入10ul阴性质控品和100uL稀释液,静置15分钟观察结果。结果:

4阳性质控品重复性

向检测卡加样孔中用移液器加入10ul阳性质控品和100uL稀释液,静置15分钟观察结果。结果:

5精密度

向检测卡加样孔中用移液器加入10ul最低阳性质控品和100uL稀释液,静置15分钟观察结果。

结果:

6批间差

每批试剂随机抽取10个检测卡,用阳性质控血清进行检测,三个批号产品间检测结果应应基本一致,批间差<5%

结果:

结论:

报告日期:年月日

试验人:核对人:

制品名称:肺炎支原体抗体IgG金标检测试剂盒批号:

检查人员:日期:年月日核对人员:日期:年月日

1

肺炎支原体抗体IgG金标检测试剂盒制造及检定记录制造批号:

1、主要原辅材料

工作人员核对人员工作日期

2、配液

2.1检查检查日期:洁净间编号:

检查人员:核对人员:

2.2配制(电子天平2004型,编号YH-Z-10;沃特浦超纯水机RM-220型,实验室精密PH 计PHS-3C型,编号YH-Z-18)

2.2.1磷酸盐缓冲液(pH7.4 0.01M)

称取磷酸氢二钠g,磷酸二氢钠g,加沃特浦超纯水至ml,待完全溶解后,

1

肺炎支原体抗体IgG金标检测试剂盒制造及检定记录

制造批号:

测定pH值为,室温保存待用。

沃特浦超纯水制备日期:配制日期:

工作人员:核对人员:

2.2.2 0.9%的NCL溶液

称取NaCL g,加沃特浦超纯水至 ml,待完全混匀后,室温保存待用。

2.2.3 0.1M碳酸钾溶液

称取无水碳酸钠g,加沃特浦超纯水至ml,待完全溶解后,室温保存待用。

沃特浦超纯水制备日期:配制日期:

工作人员:核对人员:

2.2.4 1%氯金酸溶液

称取氯金酸g,加沃特浦超纯水至ml,待完全溶解后,测定pH值为,室温保存待用。

沃特浦超纯水制备日期:配制日期:

工作人员:核对人员:

2.2.5 1%柠檬酸三钠缓冲液

称取柠檬酸三钠g,加沃特浦超纯水至ml,待完全溶解后,室温保存待用。

沃特浦超纯水制备日期:配制日期:

工作人员:核对人员:

2.2.6 Tris-HCL缓冲液

称取Tris g,量取1M HCl ml,加沃特浦超纯水至ml,待完全混匀后,室温保存待用。

超纯水制备日期:配置日期:

工作人员:核对人员:

2.2.7清场

检查人员:核对人员:清场日期

1

肺炎支原体抗体IgG金标检测试剂盒制造及检定记录

制造批号:

3制备

3.1硝酸纤维素膜的制备

3.1.1检查

检查人员:核对人员:

3.1.2包被肺炎支原体抗原

3.1.2.1领用包被抗原(批号,ml,)加入磷酸盐缓冲液(pH7.5 0.01M)稀释至终点浓度为1.5mg/ml,终体积为ml.

工作人员核对人员

3.1.2.2包被(ZX-1000型喷膜机,编号YH-S-1)

以1μl/cm的包被量进行包被,共包被硝酸纤维素膜条。包被结束后将硝酸纤维素膜放置在45°干燥箱内干燥 1 小时。

工作人员:核对人员:核对日期:

3.1.3清场

工作人员:核对人员:核对日期:

3.2制备胶体金溶液(YH-Z-17湘仪离心机GL-21M型)

3.2.1检查

检查日期洁净间编号

检查人员:核对人员:检查日期

1

肺炎支原体抗体IgG金标检测试剂盒制造及检定记录

制造批号:

3.2.2取沃特浦超纯水ml,煮沸后加入ml1%氯金酸溶液,再加入ml 1%

柠檬酸三钠溶液,继续煮沸分钟。冷却后检测吸光度,其最大吸收波长为nm。

(YH-Z-1紫外可见光光度计754N型)

工作人员:核对人员:工作日期:

3.23胶体金标记抗人IgG单克隆抗体抗体

3.24标记

3.25领用标记抗体(批号)ml

3.2.6将标记抗体ml加至ml胶体金溶液中PH ,振荡20分钟,加稳定

剂ml,放入冰箱2小时,取出离心30分钟。

3.2.7 称取g牛血清白蛋白,加至胶体金标记溶液中,振荡6分钟后,使其最大吸收峰OD值为10,最大吸收波长为nm。

3.2.8将条27.5*1.0cm无纺布浸入重悬好的胶体金标记物溶液中,室温浸泡 5

分钟后捞起放置常温、相对湿度(标准<20%),干燥24 小时。

工作人员:核对人员:工作日期:

3.2.9 清场

工作人员:核对人员:清场日期:

3.3粘贴

领取样品垫、标记物垫、已包被的硝酸纤维素膜、吸水垫、塑料背衬,依次首尾衔接粘贴以上各组分,共粘贴27.5cm的大卡 2 张。粘贴好的大卡切成0.4cm宽的试纸条人份,加干燥剂装入铝箔袋中封口备用。

工作人员:核对人员:工作日期:

1

肺炎支原体抗体IgG金标检测试剂盒制造及检定记录

制造批号:

4半成品检定

4.1稳定性试验

将备用的试纸条37度条件下放置(标准12天)12 天,共组装50 袋。

放置日期:取出日期:

工作人员:核对人员:

4.2阴性质控品符合率

4.2.1质量控制标准

试剂盒测试阳性质控血清10份,假阴性判断结果不多于1份,符合率应≥90%。

结果:

4.3阳性质控品符合率

4.3.1质量控制标准

试剂盒测试阳性质控血清10份,假阴性判断结果不多于1份,符合率应≥90%。

结果

4.4阴性质控品重复性

4.4.1重复性质量控制标准

使用试剂检测阴性质控血清10次,同一份质控血清的阴性判定结果应基本一致,假阳性判定结果分别不多于1份,检测阴性重复率≥90%。

检测阳性为:阴性为:

4.5阳性质控品重复性

4.5.1重复性质量控制标准

使用试剂盒检测阳性质控血清10次,同一份质控血清的阳性判定结果应基本一致,假阴性判定结果分别不多于1份,检测阳性重复率≥90%

检测阳性为:阴性为:

4.6 精密度

4.6.1精密度质量控制

每批试剂盒随机抽取10个检测卡样品,用阳性质控血清进行检测,要求各检测卡的显色应均一,且假阴性判断结果不多于1份,符合率≥90%。

结果:

4.7批间差

4.7.1每批试剂随机抽取10个检测卡,用阳性质控血清进行检测,三个批号产品间检测结果应基本一致,批间差<5%

结果:

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被动凝集法)

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 (被动凝集法) 1.目的:规范实验室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操作。 2.范围: xxxx院xxxx科 3.测定原理: 将肺炎支原体(Mac株)的细胞膜成分致敏人工载体明胶粒子制造而成。这种致敏粒子和样本中的肺炎支原体抗体进行反应发生凝集,由此可以检测出血清和血浆中的肺炎支原体抗体,并且用来测定抗体的效价。 4.标本: 4.1采用正确医用技术收集血清/血浆样本,血浆样本推荐使用肝素钠抗凝血浆,枸橼酸钠和EDTA抗凝剂。 4.2样本中的沉淀物和悬浮物,红细胞等其它有形成分可能会影响试验结果,应离心除去,并确定样本未变质方可使用。 4.3严重溶血或脂血的样本不能用于测定。 4.4样本收集后在室温放置不可超过8小时;如果不在8小时内检测需将样本放置在2~8℃的冰箱中;若需48小时以上保存或运输,则应冻存于-20℃以下,避免反复冻融。使用前恢复到室温,轻轻摇动混匀。 5.试剂: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 5.1试剂盒在2℃—10℃储存,防止冷冻,避免强光照射,有效期12个月。 5.2 试剂盒开启使用后,冷冻干燥品配好后,2℃—10℃保存可使用7日,使用前必须做对照试验。 5.3试剂组成 5.3.1血清稀释液(液体):用于稀释样品和复溶致敏粒子和未致敏粒子。 5.3.2致敏粒子(冷冻干燥):肺炎支原体(Mac株)抗原致敏的明胶粒子。使用时加入规定量的血清稀释液。复溶后的试剂含有0.9%的致敏粒子。 5.3.3未致敏粒子(冷冻干燥)鞣化的明胶粒子冻干制品。使用时加入规定量的血清稀释液。 5.3.4阳性对照血清(液体)肺炎支原体(Mac株)抗体阳性的兔血清用血清稀释液1:10 稀释后的制品。 6.临床标本测定 6.1试剂的准备 6.1.1溶解液(液体):按照测定操作规则使用。 6.1.2血清稀释液(液体):按照测定操作规则使用。 6.1.3致敏粒子(冷冻干燥):加入一定量的溶解液进行调制。请在使用前30分钟于室温(15~30℃)下进行调制。 6.1.4未致敏粒子(冷冻干燥):加入一定量的溶解液进行调制。请在使用前30分钟于室温(15~30℃)下进行调制。 6.1.5阳性对照血清(液体):按照操作规则使用。 6.2 手工操作步骤 6.2.1 用微量滴管将血清稀释液滴入微量反应板第1孔中,共计4滴(100ul),从第2孔至第8孔(或更多)各滴入1滴(25ul)血清稀释液。 6.2.2 用微量移液管取样品25ul至第1孔中,然后用微量加样器或微量移液管以倍比稀释的方式从第1孔稀释至第8孔中(或更多)。 6.2.3用试剂盒中提供的滴管在第2孔中加入1滴(25ul)未致敏粒子,用另一个滴管向第3

肺炎支原体简介

肺炎支原体简介: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一种无细胞壁的原核细胞性微生物。人类在1944年已经从一个急性肺炎患者Eaton痰液中分离出来,当时命名为Eaton因子,1963年,正式 确认为肺炎支原体。 生物学性状: 肺炎支原体只是支原体的一种。 生物学分型:属于柔膜体纲,具体省略 细胞生物学:链接图标:源自外文综述肺炎支原体二 分裂繁殖 肺炎支原体的一端有一种特殊的末端结构(terminal structure),能使支原体粘附于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表面,与致病性有关。这有别于一般的支原体。 简介:肺炎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具有高度多态性,呈球形,分支张或颗粒状等形态。其革兰染色阴性,但不易染色。大小为长0.2μg,宽约0.1-0.2μg,约为杆状细菌的的五分之一,故可通过一般细菌的除滤器。电子显微镜下支原体细胞膜的超微结构分三层,内外层含蛋白质及糖类;中间层含脂质,其中胆固醇含量较多,约占36%,所以凡能作用于胆固醇的物质如二性霉素B等均可引起支原体细胞膜破裂而死亡。由于支原体无细胞壁,因此肺炎支原体对理化的抵抗力较细菌弱,对常用消毒剂敏感,且不能独立生活与自然界,故其为寄生菌。因而对干扰蛋白合成及作用于

胆固醇的抗菌药物敏感,对干扰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有耐药性。菌体是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其在无细胞生培养基生长缓慢,且绝对需氧,可1-6小时分裂一代,在含血清、胆固醇及酵母浸膏的培养基上培养2-9天可行程微小菌落,典型呈油煎蛋样。肺炎支原体的一端有一种特殊的末端结构(terminal structure),能使支原体粘附于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表面,与致病性有关。这有别于一般的支原体。 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能引起人类致病的支原体有两种,一种是引起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感染的支原体,第二种就是能引起人类呼吸道致病的支原体,全名为“肺炎支原体”。这里讲的是肺炎支原体(以下简称“支原体”)。 发病机理】肺炎支原体能粘附在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受体上,首先通过其顶端结构粘附在宿主细胞表面,并伸出微管插入胞内吸取营养、损伤细胞膜,从细胞膜获得脂质和胆固醇,引起细胞损伤;继而释放出核酸酶、过氧化氢等代谢产生引起细胞的溶解、上皮细胞的肿胀与坏死,支原体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如溶神经支原体能产生神经毒素,引起细胞膜损伤。呼吸道分泌的SlgA对再感染有一定防御作用,但不够牢固。 其次诱导产生自身免疫抗体,产生交叉免疫效应。MP可能与多种宿主细胞膜有着共同的抗原成分。MP 感染后, 机体产生自身免疫抗体,并与相关抗原结合产生免疫复合物,最终激活补体系统从而发挥强大的免疫效应。 另外,产生各种细菌毒素,侵犯全身各处器官,可释放释放出核酸酶、过氧化氢等代谢产生引起细胞的溶解、上皮细胞的肿流行病学 MP主要通过飞沫及经人传人传播,可引起散发或小范围内流行,是导致社区获得性肺炎重要病因。它在社会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波动于10-25%。而且Mp肺炎每4-7年流行,间中爆发。在流行期间,其比率可升至50% 。我国相关研究显示MP肺

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SOP

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SOP 一、检验目的 规范实验室人员操作,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二、预期用途 该产品用于定性检测血清、血浆或全血中的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是引起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可以导致支气管炎和非典型性肺炎。主要引起人非典型肺炎、气管炎及支气管炎,多经口和呼吸道等途径传播,多发于儿童和青年人。MP感染已占小儿呼吸道疾病30%以上,且有增加趋势。人体感染肺炎支原体后,能产生特异性IgM和IgG抗体。IgM 抗体出现早,一般在感染后1周出现,3~4周达高峰,以后逐渐降低。再次感染或重复感染后,常在1-2周内出现较高水平的IgG抗体。MP肺炎与一般呼吸道感染和肺炎的临床症状没有明显区别,MP感染早期诊断有利于MP肺炎的治疗。血青学诊断法是临床常用的主要诊断方法之一,灵敏度和特异性适中,常用的主要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凝集试验。 三、检验原理 本产品以胶体金作为指示标记,用胶体金标记抗人IgM单抗,以基因工程技术表达肺炎支原体P1蛋白抗原标被硝酸纤维素膜,应用“间接法”免疫层析技术原理,检测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人血清、血浆或全血中的肺炎支原体抗体IgM,在检测过程中,若样本中存在肺炎支原体抗体gM, 则肺炎支原体抗体1gM与样本吸附垫中的胶体金一抗人IgM单抗结合物形成复合物,复合物沿硝酸纤维素膜移动到检测区,与检测线上包被的肺炎支原体P1蛋白抗原结合,多余的未被结合的结合物继续移动到质控区,与质控线上包被的羊抗鼠IgG 抗体结合,反应膜上出现1条红色的检测线和1条红色的质控线;若样本中不存在肺炎支原体抗体IgM,则胶体金一抗人IgM单抗结合物直接沿硝酸纤维素膜移动到质控区,与质控线上包被的羊抗鼠IgG抗体结合,仅形成一条红色的质控线。 四、主要组成成份 1、试剂盒组分 包括肺炎支原体1gM抗体检测卡,样品稀释液。 1.1、检测卡主要组分:包括金标垫和硝酸纤维素检测膜,金标垫内包被有胶体金标记的抗人IgM单克隆抗体;硝酸纤维素检测膜的检测线上包被有基因工程技术表达的肺炎支原体P1蛋白抗原,质控线上包被有羊抗鼠IgG抗体。

儿童支原体RNA检测及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比较

儿童支原体RNA检测及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比较 发表时间:2016-05-09T11:40:39.23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月第2期作者:王玉琪 [导读] 比较2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结论:MP-RNA、MP-IgM均是诊断MP感染的有效指标,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王玉琪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江杭州 310052 【摘要】目前:通过对肺炎支原体(MP)RNA检测及抗炎支原体抗体(MP-IgM)的研究,探讨两种检测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对208例肺炎住院患儿行呼吸道分泌物MP-RNA及血清MP-IgM测定,比较2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结论:MP-RNA、MP-IgM均是诊断MP感染的有效指标,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RNA检测 肺炎支原体是(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可引起上呼吸道及下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重要病原[1]。MP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有很多,血清学检测是目前MP感染的常规实验室手段[1],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如检测持续高滴度MP-IgM或恢复期抗体滴度较急性期4倍或4倍以上变化可诊断。近年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RNA恒温扩增实时荧光检测(SAT)技术应用于临床,为MP感染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检测方法。本研究对本院208例疑似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分别采集呼吸道分泌物及血清同时检测患儿的MP RNA及MP-IgM,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1日~2015年12月1日在本院住院的疑似MP呼吸道感染的患儿208例,其中男性106例,女性102例,年龄1个月~13岁。根据年龄分为两组,A组(0~3岁,n=128),B组(3~12岁,n=80)。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仪器与试剂 杭州……………… 1.3方法 采集患静脉全血,常规分离血清后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同时用灭菌棉签采集受试者咽部样本(大于1岁患儿)或痰液(小于1岁)行MP RNA检测。操作方法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4 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标准:持续咳嗽,可伴有发热,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高,X线提示两肺均匀一致改变的片状阴影或大叶性肺炎改变。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8例患中,MP-IgM阳性率34.1%(71/208),MP RNA检测结果阳性共率31.2%(65/20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临床表现为干咳、发热,部分患儿可出现胸腔积液、肺纤维化,肺外损害,如皮肤、胃肠道、血液系统损害、骨关节肌肉、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2-4]。MP感染症状可持续或迁延数周或数月,常可引起慢性咳嗽和反复呼吸道感染,还可能引起喘息。MP感染患儿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常规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因此,早期诊断对临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多种检测方法针对MP-IgM,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快速的特点,已作为早期诊断MP感染的客观指标而应用于临床。本研究结果显示,208例患儿中,痰液标本或咽拭子SAT法,MP RNA阳性率34.6%,ELASA法测定MP-IgM阳性率29.3%,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血清标本留取时间有关,MP感染后约7d可在血清中检测出MP-DNA抗体,疾病早期可呈假阴性[5]。同时,在组内两种检测手段也呈现了不同结果。A组中的MP RNA的阳性率高于MP-IgM的检测 (P<0.01),这可能由于婴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当MP感染后不能产生或产生效价较低的抗体而导致漏诊,提示MP RNA方法更适于年幼儿和免疫损害患儿的MP感染的早期诊断[5];而核酸检测受年龄影响较小,故阳性率较高。B组中,两种检测方法阳性率分别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咽拭子MP RNA检测方法同样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同时需结合MP-IgM检测结果,以除外假阳性结果。综上所述,MP-IgM检测及MP RNA检测在诊断MP感染均有较高的价值,二者联合应用可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依据。 参考文献: [1]Vervloet LA,Marguet C,Camargos PA.Infection byMycoplasma pneumoniae and its importance as an etiologicalagent in childhood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s[J].Braz J Infect Dis,2007,11(5):507—514. [2]Gaillat J,Elahault A,deBarbeyrac B,et https://www.360docs.net/doc/8713973757.html,munity epidemiology of Chlamydiaand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 LRTI in France over 29 months[J].Eur JEpidemiol,2005,20(7):643-651. [3]Blasi F.Atypical pathogens and respiratory tract infee—tions[J].Eur Respir J,2004,24(1):171—181. [4]Hansbro PM,Beagley KW,Horvat JC,et a1.Role ofatypical bacterial infection of the lung in predisposition/protection ofasthma[J].Pharnlaeol Ther,2004,101(3):193-210. [5] Kim NH,Lee JA,Eun BW,et a1.Comparison of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the indirect particle agglutinationantibody test for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分析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04-30T21:23:24.4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18期供稿作者:胡俊杰沙帮武[导读]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重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发病人数呈逐年增加趋势 胡俊杰沙帮武 (湖北省荆门市石化医院儿科湖北荆门 448000) 【中图分类号】R72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8-0113-02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重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发病人数呈逐年增加趋势[1]。除可以损伤呼吸系统,还可引起肺外器官病受损,临床表现多样,可造成多器官、多系统损害。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MP感染患儿30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全文31例中,年龄最下10个月,最大12岁。男18例,女12例。表现为呼吸道感染24例(上感3例,支气管炎8例,肺炎13例),儿童复发性腮腺炎2例,腹腔淋巴结炎2例,合并EB病毒感染2例,川崎病1例。全年均有发病,以秋、冬季发病最多。 1.2 检测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ELLSA法血清MP-IgM抗体滴度1:80者为阳性。同时行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及胸部X线等检查。 1.3 临床表现发热19例,热程在1周至10天者16例,10天以上者3例。其中10例以高热为主,体温39℃︿40℃,热型为不规则。咳嗽21例,咳嗽均持续在1周以上,其中干咳10例,咳嗽有痰11列,夜间拼房剧咳6例。喘息5例。头痛、呕吐1例。腹痛3例。胸痛2例。心悸1例。皮疹1例(其中1例为猩红热样皮疹)。关节痛1例。肌痛2例。咽部充血8例。颈部淋巴结肿大3例。腹膜后淋巴结肿大2例。单侧腮腺肿大2例。肺部体征:双肺呼吸音粗9例,其中干啰音6例,中小水泡音7例,肺部无阳性体征9例。 1.4 辅助检查血细胞正常22例,均增高9例。查血沉25例,增快9例。抗链球菌溶血素“O”检查10均正常。心肌酶谱检查24例,6例AST、LDH均增高,5例AST、LDH、CK、CK-MB同时增高。肝功能检查24例,5例转氨酶增高。肾功能24例均正常。镜下血尿1例。心电图检查24例,窦性心律不齐5例,房早2例,室早1例。X线检查30例,9例正常,肺纹理增强、模糊8例,云絮片状影13例,肺门阴影增大3例,胸腔积液2例。 1.5 治疗 确诊后首选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剂量为10mg/kg/d,1次/d,连用3天后停药7天,再按前剂量口服3天,为1疗程。治疗1个疗程14例,2个疗程11例,3个疗程4例。2例不耐受者口服罗红霉素治疗。对伴有高热、白细胞明显升高的患者,联合应用三代头孢类抗生素治疗;对合并肝功能异常、心肌受损者给予保肝、护心治疗。31例患儿经1-3疗程治疗均临床治愈。 2 讨论 MP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超过滤病原微生物,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感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2]。除引起呼吸道感染炎症外,尚能引起多系统多脏器损害。临床变现多样,而且各系统损害时临床变现无特异性,特别以肺外变现为首发症状时,易造成误诊。对于发热时间长,咳嗽一般治疗效果差应常规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查。 MP感染治疗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首选,由于红霉素静滴时间长,胃肠反应较大,部分患儿难以耐受。阿奇霉素是15元环的大环内酯类, 不易发生分子内环化,引起消化系统症状较少[3],且有较强的抑制蛋白质合成和穿透细胞膜的作用,半衰期长,有抗生素的后效应,且药物在细胞内浓度高于血清和组织间隙,每天只需给药1次,是一种很好的替代药物。本文所述病例中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效果满意,无明显毒副作用,且依从性好。因为MP感染呈长时间缓慢持续传播的特点[4],故应根据病情变化决定治疗时间长短。参考文献 [1] 陈慧中,沈叙庄,陈育智等.第四届全国儿科呼吸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1999,33(3):168-169. [2] 黄建军.支原体感染血清学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1,3(6):699-701. [3] 张或,黄东亮,黄雨荪等.阿奇霉素的药理与毒理[J].中国药房,1996,7(2):89-90. [4] 刘勇,郭小玲等.399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4,11(3):476-477.

肺炎支原体抗体

简易卡 一.【肺炎支原体抗体(IgG)检验方法】 1.将待测血清样本和试剂盒,恢复至室温(20~37℃). 2.取出反应板,于反应板孔中滴入血清二滴,静置,待血清完全吸入. 3.在20分钟内观察反应板孔中现象. 三.【单纯疱疹检验方法】 1.用一次性真空采血针与抗凝采血管抽取静脉血2-5 ml,轻轻颠倒混匀8-10次,3000r/min 离心10-15分钟,分离血浆. 2.取出反应板,用吸管吸取样本垂直加入,2-3滴. 3.15分钟内观察反应板孔中现象. 七.【革兰氏染色的检验方法】 目的: 1.涂片:取灭过菌的载玻片于实验台上,用移液器吸取10ul待检样品滴在载玻片的中央,用移液器分别吸取10ul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位于待检品的两侧(中间要有足够的空间),分别作为阴阳性对照。用无菌接种环将液滴涂布成均匀的薄层,涂布面不宜过大。 2.干燥:将标本面向上,手持载玻片一端的两侧,小心地在酒精灯火焰高处微微加热,使水分蒸发,但切勿紧靠火焰或加热时间过长,以防标本烤枯而变形。 3.固定:固定常常利用高温,手持载玻片的一端,标本向上,在酒精灯火焰处尽快的来回通过2-3次,共约2-3秒种,并不时以载玻片背面加热触及皮肤,不觉得烫为宜(不超过60℃),放置待冷后,进行染色。 4.初染:在涂片薄膜上滴加革兰氏结晶紫试剂1-2滴,使染色液覆盖涂片,染色约1min。 5.水洗:斜置载玻片,用洗瓶小股水流冲洗,直至洗下的水呈无色为止。 6.媒染:取1-2滴革兰氏碘液滴在涂片薄膜上,使染色液覆盖涂片,染色约 1min。 7.水洗:斜置载玻片,用洗瓶小股水流冲洗,直至洗下的水呈无色为止。 8.脱色:斜置载玻片,滴加革兰氏脱色剂脱色,至流出的脱色剂不现紫色为止,大约需时20-30S,随即水洗。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120例临床检验分析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120例临床检验分析 发表时间:2017-09-21T17:21:35.90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7期作者:黄敏 [导读] 针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测采用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法的检出率较为准确,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四川成都 610100) 【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临床检验探究。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并选择了健康儿童进行对比分析,其具体检测方式为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法。结果:所有患者中,采用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法检测结果为阳性且占比为93.3%(112例)。此外,在病因的探索上,自身免疫反应、呼吸道上皮细胞吸附及细胞毒作用等均可能引起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问题。结论:针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测采用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法的检出率较为准确,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法;漏诊误诊;检出率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7-0088-02 肺炎支原体感染(MP)的多发人群为儿童,在临床症状上多与肺部感染相类似,无其它特异性表现,因此,常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小儿支原体肺炎占小儿肺炎比例较高,即为20%,其原因多与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相关,进而导致了菌群失调。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法,进一步探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手段和准确性的相关影响,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9例,女性51例,患儿年龄在2~1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1.2)岁。在临床症状上均表现为呼吸道感染,具体包括发热、高烧、干咳、恶心、腹泻和呼吸困难,且由于部分患儿年龄较小,情绪波动大,有食欲减退等问题。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 >0.05)。 1.2 诊断方法 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法,即将试剂打开,滴加洗涤液2滴于反应孔中,待液体将膜完全湿润后加入50μl血清于反应孔中待液体充分吸入,再滴加洗涤液2滴待液体充分吸入,滴加金标液3滴待液体充分吸入,最后滴加洗涤液3滴待液体充分吸入后于3分钟内观察结果,其有两个红点视为阳性[1]。 1.3 统计方法 本研究中对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x-)以及百分比(%)进行表示,并选取P<0.05为置信区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就本次实验结果来看,所有患者中检测结果为阳性且占比为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法93.3%(112例),具体情况如表所示。此外,在病因的探索上,自身免疫反应、呼吸道上皮细胞吸附及细胞毒作用等均可能引起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问题。 3.讨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在临床表现上多为肺部症状,包括高热、咳嗽、呕吐等,且部分首发患者症状以肺外表现为主要形式,在诊断上有漏诊、误诊等情况。与此同时,及时的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能够防止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对患者的康复和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现阶段,我国在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上采用的方法较多,包括高倍显微镜法、微生物快速培养法、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法、冷凝集试验法等,但是由于MP-IgM检测阳性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患儿免疫功能、年龄等,因此加大了检测的难度和准确性。据相关实验表明,血清中肺炎支原体异性IgM抗体通常发生于感染后的一周,并在3~4周达到峰值,在9~12周逐渐减弱直至消失[2]。因此,需格外关注该疾病的潜伏期,特别是IgM抗体尚未达到检测水平的情况,其结果多显现为阴性。 在本次实验中选用的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法检出率最高,且具有费用低、操作便捷的优势。但是,该检测也存在不定量的缺陷,即难以对比急性期和恢复期的数值。与此同时,检测结果为阳性并不能被判断为本次疾病感染所致,而抗体一旦出现则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因此,在疾病的判定上需要结合临床症状。此外,当患者检测结果为阴性时也不能完全排除患有支原体感染的可能性,即检测结果会受到患者免疫力(其他疾病使用的药剂所致)的影响,可呈现为假阴性。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数据不能被认定为疗效的最终结果和绝对的判定指标,需要在数月后的复查中进一步了解患者的康复状况。 与此同时,我们也对其他检测方式进行了了解,即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方面的方法包括:超高倍显微镜法、微生物快速培养法、冷凝集试验法等。其中,超高倍显微镜法通常需要对患者的咽后壁深部的咽腔分泌物进行处理和消毒,并将分泌物涂于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置于超高倍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即可见支原体呈现为蜂窝状排列,并为细小的黑色颗粒状[3]。当患者上皮细胞有支原体;白细胞或吞噬细胞内吞噬数量不等时,可判定为阳性。微生物快速培养法需要在口腔咽喉处采取分泌物,使用无菌咽喉拭子放于瓶内对着瓶壁进行挤压后取出,将其放置在37℃恒温箱内进行24小时观察,当培养基液变成清亮的淡黄色液体时则判断为阳性。冷凝集试验法对阳性滴定效价在1:32以上,且为恢复期效价的4倍增加更具意义。 综上所述,针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测采用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法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法的检出率较为准确,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肺炎支原体简介

肺炎支原体简介:肺炎支原体(m 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一种无细胞壁的原核细胞性微生物。人类在1944年已经从一个急性肺炎患者Ea ton痰液中分离出来,当时命名为Eaton因子,1963年,正式确认为肺炎支原体。 生物学性状: 肺炎支原体只是支原体的一种。 生物学分型:属于柔膜体纲,具体省略 细胞生物学:链接图标:源自外文综述肺炎支原体二分裂繁殖 肺炎支原体的一端有一种特殊的末端结构(terminal structure),能使支原体粘附于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表面,与致病性有关。这有别于一般的支原体。 简介:肺炎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具有高度多态性,呈球形,分支张或颗粒状等形态。其革兰染色阴性,但不易染色。大小为长0.2μg,宽约0.1-0.2μg,约为杆状细菌的的五分之一,故可通过一般细菌的除滤器。电子显微镜下支原体细胞膜的超微结构分三层,内外层含蛋白质及糖类;中间层含脂质,其中胆固醇含量较多,约占36%,所以凡能作用于胆固醇的物质如二性霉素B等均可引起支原体细胞膜破裂而死亡。由于支原体无细胞壁,因此肺炎支原体对理化的抵抗力较细菌弱,对常用消毒剂敏感,且不能独立生活与自然界,故其为寄生菌。因而对干扰蛋白合成及作用于胆固醇的抗菌药物敏感,对干扰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有耐药性。菌体是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其在无细胞生培养基生长缓慢,且绝对需氧,可1-6小时分裂一代,在含血清、胆固醇及酵母浸膏的培养基上培养2-9天可行程微小菌落,典型呈油煎蛋样。肺炎支原体的一端有一种特殊的末端结构(terminal structure),能使支原体粘附于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表面,与致病性有关。这有别于一般的支原体。 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能引起人类致病的支原体有两种,一种是引起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感染的支原体,第二种就是能引起人类呼吸道致病的支原体,全名为―肺炎支原体‖。这里讲的是肺炎支原体(以下简称―支原体‖)。 发病机理】肺炎支原体能粘附在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受体上,首先通过其顶端结构粘附在宿主细胞表面,并伸出微管插入胞内吸取营养、损伤细胞膜,从细胞膜获得脂质和胆固醇,引起细胞损伤;继而释放出核酸酶、过氧化氢等代谢产生引起细胞的溶解、上皮细胞的肿胀与坏死,支原体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如溶神经支原体能产生神经毒素,引起细胞膜损伤。呼吸道分泌的SlgA对再感染有一定防御作用,但不够牢固。 其次诱导产生自身免疫抗体,产生交叉免疫效应。MP可能与多种宿主细胞膜有着共同的抗原成分。MP 感染后,机体产生自身免疫抗体,并与相关抗原结合产生免疫复合物,最终激活补体系统从而发挥强大的免疫效应。 另外,产生各种细菌毒素,侵犯全身各处器官,可释放释放出核酸酶、过氧化氢等代谢产生引起细胞的溶解、上皮细胞的肿流行病学 MP主要通过飞沫及经人传人传播,可引起散发或小范围内流行,是导致社区获得性肺炎重要病因。它在社会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波动于10-25%。而且Mp肺炎每4-7年流行,间中爆发。在流行期间,其比率可升至50%。我国相关研究显示MP肺炎占儿童社会获得性肺炎20%。在大于五岁的儿童,有研究表明MP占该年龄段的社会获得性肺炎50%,而且常随着增长,发病率也相应的提高,并且有相应的两个峰值,分别是5-9岁和10-15岁。小于五岁的儿童发病率稍低,但是病情明显严重。支原体肺炎在医院获得性肺炎中,发病率相对较低。有研究在医院获得性肺炎中仅有3%. 肺炎支原体是目前成人和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而且,其感染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支原体有很强的传染性,经常在儿童集居的场所传播,引起集体感染,例如托儿所和幼儿园。也常常在家庭成员中交叉传染,导致久治不愈。 近年来,支原体的感染越来越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儿科门诊中,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占20%以上。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有一半是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因为支原体有一定的传染性,所以,与患儿密切接触的人(家长、玩伴、保姆等)也要做检查,排除支原体感染,如果已经感染支原体,要同时治疗胀与坏死 对全身各系统的作用: 呼吸系统 临床症状: 肺炎支原体肺炎以学龄前、学龄期儿童多见。支原体感染的特点是病程很长,通常数周甚至数月,迁延难愈,对青霉素和头孢类抗菌素耐药。肺炎支原体主要感染的部位是呼吸道,常常会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支原体性肺炎。临床表现:潜伏期约为2~3周,一般起病较缓慢,但亦有急性起病者,常以发热、热型不定、热程1~3周、多为弛张热及不规则发热,平均4-5 d;刺激性咳嗽为突出表现,有的酷似百日咳样咳嗽,多见干咳,可咳少量黏稠痰,甚至痰中带血丝。伴喘息。婴幼儿起病急、病程长,可表现喘憋、呼吸困难;年长儿可伴咽痛、胸闷、胸痛等症状,肺部常在整个病程中无任何阳性体征,这是本病的特点之一,少数病例呼吸音减弱,双肺可闻及干湿性音,这些表现常在X线改变之后发现,临床表现多样,可为轻度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乃至肺脓肿、肺大泡及胸膜炎.小龄儿童(〈5岁)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经常无症状而消失或只导致轻度呼吸道感染。由于感染后没有足够的免疫力存在,会出现需要长时间康复期并不断加重的再感染(多次)。正因为这些不同症状的存在,诊断不能仅靠临床现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小儿血常规变化的研究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小儿血常规变化的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小儿血常规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12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124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的血常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的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相比于?φ兆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淋巴细胞比例为(36.03±9.92)%,淋巴细胞绝对值为(3.17±1.06)×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为(0.62±0.09)%,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为(6.25±3.47)×109/L,白细胞计数为(10.68±5.94)×109/L,单核细胞比例为(4.45±2.06)%,单核细胞绝对值为(0.47±0.22)×109/L,相比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感染后患儿的血常规会明显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感染;血常规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4-0-01 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感染MP所致肺炎的患儿在全部肺炎患儿中的比例约为20%。MP感染患儿的高发季节为秋冬季,潜伏期约为2.5w,

可损伤患儿支气管、气管、上呼吸道等,使患儿表现出咽痛、咳嗽等症状,甚至损伤重要器官、系统,影响其生长发育[1]。因此,及早诊断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和改善预后十分重要。本研究分析了MP感染后小儿的血常规情况,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124例MP感染患儿为观察组,纳入标准:均表现出咳嗽等症状;经头孢类、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未取得明显效果;冷凝集素IgM或MP抗体呈阳性。124例患儿中,男、女分别为60例、64例;年龄1~11岁,平均(4.89± 2.53)岁;病程3~70d,平均(35.59±6.88)d。并选择同期12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对照组,男、女分别为57例、67例;年龄1.5~12岁,平均(5.14±1.26)岁;病程5~65d,平均(36.07±5.45)d。两组的一般资料均可比(P>0.05)。 1.2 检测方法抽取两组空腹时2ml静脉血,经EDTA抗凝处理后,应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液标本,项目包括红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例及绝对值、中性粒细胞比例及绝对值、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单核细胞比例及绝对值等。分析比较两组检查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19.0软件分析两组结果,计量资料表示为均值±方差(),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28例临床检验分析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28例临床检验分析 发表时间:2019-06-28T14:48:43.20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5期作者:王庆丰 [导读] 研究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疾病诊断的检验方法。 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黑龙江鹤岗市 154101 摘要:目的:研究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疾病诊断的检验方法。方法:分析2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生化、血细胞分析、血常规、细菌培养、痰支原体培养、酶联免疫法检验、冷凝集试验、血气分析等临床检验的结果。结果:酶联免疫法检验结果显示,28例患儿中9例肺炎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10例急性支气管炎,5例支气管肺炎,4例支气管哮喘。痰微生物培养结果显示:28例患儿中支原体阳性10例,肺炎链球菌阳性6例,肺炎克雷伯菌阳性6例,阴沟肠杆菌阳性6例。血常规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明显上升,其中白细胞计数<4.0×109/L 7例, (4.0~10.0)×109/L 8例,>10.0×109/L 13例;血小板计数明显上升,血小板计数<10.0×109/L 5例,>10.0×109/L 23例。冷凝集实验结果显示:阴性患儿11例,阳性患儿17例。血沉>20mm/h患儿5例,C反应蛋白(CRP)>10mg/L患儿7例。治疗后,患儿血清CRP水平为(4.41±0.13)mg/L,低于治疗前的(21.43±1.2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一检验结果对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不具特异性,只有通过多种实验室检测技术,结合多种检验的结果综合分析,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提高诊断率。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疾病诊断 Clinical analysis of 28 cases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in children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agnostic method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in children.Methods: blood biochemistry, blood cell analysis, blood routine, bacterial culture, sputum mycoplasma culture, enzyme-linked immunoassay, condensation test and blood gas analysis were analyzed in 28 children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Results: enzyme-linked immunoassay showed that among the 28 cases, 9 cases had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e,10 cases had acute bronchitis,5 cases had bronchopneumonia, and 4 cases had bronchial asthma.Sputum microbial culture results showed that among the 28 patients, 10 were positive for mycoplasma, 6 were positive for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6 were positive for klebsiella pneumoniae, and 6 were positive for enterobacter cloacae.The results of 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the white blood cell count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mong which the white blood cell count <4.0 109/L in 7 cases,(4.0~10.0) 109/L in 8 cases, and >10.0 109/L in 13 cases.The platelet count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5 cases of platelet count <10.0 109/L and 23 cases of >10.0 109/L.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1 children were negative and 17 were positive.Blood sedimentation rate >20mm/h in 5 children, c-reactive protein (CRP)>10mg/L in 7 children.After treatment, the serum CRP level was (4.41 0.13)mg/L, lower than (21.43 1.22)mg/L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the single test result is not specific for the diagnosis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in children, only through a variety of laboratory testing techniques, combined with a variety of test result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reduce false positive and false negative, improve the diagnostic rate. Keywords: pediatric pneumonia;Mycoplasma infection;Disease diagnosis 前言: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小儿呼吸系统感染中比较多见,其具有流行性,易引发咽喉炎和扁桃体炎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让患儿脏器损伤,多器官功能出现障碍,危及生命[1]。所以,临床上要尽快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做出诊断、采取有效措施对症治疗[2]。本次研究旨在提升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疾病的诊断效率,回顾了本院近两年诊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28例的临床资料,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近两年收治的2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7个月~5岁,平均年龄(3.4±2.2)岁,病程11~45d,平均病程(21.4±10.2)d。患儿均表现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符合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标准。呼吸道感染症状表现为阵咳、干咳、呼吸困难,伴有高热、哭闹、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肺部听诊可闻及少量啰音,双肺呼吸音较粗、较低,X线检查可见肺部大片絮状阴影,肺门阴影增厚。 1.2检验方法 对患儿进行血生化、血常规、细菌培养、痰支原体培养、酶联免疫法检验、冷凝集试验、血气分析等临床检验。酶联免疫法:检测对象为特异免疫球蛋白M抗体的含量。在患儿空腹的状态下取静脉血液2ml进行离心分离,取血清放入肺炎支原体检测试剂盒中进行检验。检测结果呈阴性的患儿均需在7d后进行复查[3]。微生物培养:用无菌免拭子在患儿的口腔及咽喉部位反复捻转,采集足够的检验标本,涂抹至细菌培养基,将患儿痰液收集至无菌痰液收集器中,然后放入肺炎支原体鉴定培养基中,在37℃培养箱培养1d后观察培养基颜色:若由红色变黄色且清亮,则检验结果呈阳性;若颜色仍为红色,则检验结果呈阴性;若培养基变黄色但呈浑浊状态,则检验结果无效。冷凝集试验:患儿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液2ml,放入离心机中分离血清,将上层血清与明胶颗粒反应,若效价>1∶32,则检验结果呈阳性,反之则结果呈阴性。血常规检查:主要检测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血气分析:采集患儿前臂动脉血,用肝素抗凝,冰中待检,30min内放入相应仪器中进行检测。 1.3治疗方法 患儿进行阿奇霉素10mg/kg静脉滴注,1次/d,连续使用5d,若患儿症状较重则加用地塞米松辅助治疗;待症状缓解后继续口服阿奇霉素10mg/kg,1次/d,服用3~5d。 1.4观察指标 分析临床检验结果,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CRP水平。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2.结果 酶联免疫法检验结果显示,28例患儿中9例肺炎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10例急性支气管炎,5例支气管肺炎,4例支气管哮喘。痰微生物培养结果显示:28例患儿中支原体阳性10例,肺炎链球菌阳性6例,肺炎克雷伯菌阳性6例,阴沟肠杆菌阳性6例。血常规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明显

肺炎支原体检测的SOP内容

HQBJS/MYXM-9-2015 SOP文件B9.1【检验目的】 肺炎支原体是人类原发性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经呼吸道感染。多发生于儿童、青年,发病初期临床症状不明显,隐性感染和轻型感染较多,也可致严重肺炎,出现头痛、发热、咳嗽等,本试验用胶体金法定性检测人血清中的肺炎支原体IgM 抗体。 B9.2【检验原理】 用肺炎支原体抗原固相硝酸纤维素膜,应用渗滤式间接法原理,检测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 B9.3【样本要求】 血清样品不能溶血,应为新鲜血清或2℃~8℃条件保存不超过3天。高脂血症血清不能使用。 B9.4【样本采集】 不抗凝血2ml,避免溶血、混浊、或脂血标本 B9.5【试剂盒主要组成成份】 斑点反应板:40块(或20块) 试剂A: 1瓶, 约10ml 试剂B: 1瓶,约8ml, 胶体金标记物 B9.6【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产品应储存在2℃~8℃条件中,不能冷冻;有效期8个月。

HQBJS/MYXM-9-2015 SOP文件 B9.7【检验方法】 滴入二滴试剂A于反应板中央孔中,待完全渗入; 滴入100μl血清于反应板孔中,待完全渗入; 滴加三滴试剂B于反应板孔中,待完全渗入; 渗入三滴试剂A于反应板孔中,待完全渗入。 B9.8【结果解释】 阳性:反应板孔中出现红色圆斑和清晰的红色质控线,为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 阴性:反应板孔中只显现清晰的红色质控线,为肺炎支原体抗体阴性;失效: 反应板孔中未显现红色质控线,为操作失误或试剂失效。 B9.9【检验方法的局限性】 本试剂试验仅用于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而非直接检测肺炎支原体,因而阳性结果并不能确诊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对患者状况的诊断应结合患者临床体征与症状和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 抗体含量低的血清样品,不能被检测出来是可能的。部份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不产生抗体或产生少量的抗体。此时,可能显示阴性结果。 试验结果可疑时,应用培养基进行培养确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