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1:500数字地形图测量

论文1:500数字地形图测量
论文1:500数字地形图测量

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任务概况 (2)

2.1测量任务 (2)

2.2测区概况 (2)

2.3作业要求 (2)

第三章已有资料的收集及分析利用 (3)

3.1 已有地形图 (3)

3.2 已有控制点 (4)

3.3 本次平面控制测量所用已知点 (4)

第四章控制测量 (5)

4.1平面控制测量 (5)

4.2 高程控制测量 (15)

第五章碎部点野外数据采集 (18)

5.1数字测图测量规 (18)

5.2测图方法与技术要求 (18)

5.3平面精度 (19)

5.4 全站仪测图程序 (19)

5.5 绘制测站草图及展点 (21)

第六章业数字化成图 (22)

6.1数字化传输及展点 (22)

6.2 数字化成图作业步骤 (24)

6.3各类地物绘制要求 (25)

结束语 (28)

致 (29)

参考文献 (30)

附录 (31)

1.控制网闭合水准计算成果表 (31)

2.控制网闭合导线计算成果表 (32)

3.角度和距离测量记录簿 (33)

4.四等水准测量观测记录手簿 (34)

5.黄河水院1:1000地形图 (35)

6.黄河水院1:500地形图 (36)

第一章绪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计算技术的迅猛及其向各专业的渗透,以及电子测量仪器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地形测量的自动化和数字化。测量成果不止是可以绘制在图纸上的地形图,而主要是以计算机磁盘为载体的数字地形信息,其提交的成果是可供计算机处理、远距离传输、多方共享的数字地形图。数字测图法是一种全解析的计算机辅助测图方法,与图解法测图相比,其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它将成为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化测图以其成图精度高、成图周期短、即用即测,快速建立城市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等特点,已被一些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的领导所青睐和引用。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全数字地形测图在现代机助制图技术支持下已经发展成为了高新的制图技术。而全站仪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测绘仪器,是电子技术与光学技术结合发展的光电测量仪器,集测距仪、电子经纬仪的优点于一体。因此全站仪也是目前实用的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工具。

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于航测成图方法和技术基本上还是模拟和手工的,航测成图过程所花费的时间周期长,财力和物力投入大,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20世纪末,由于数字化、自动化测量和制图技术的发展,测量与制图的效益大大提高,时间明显缩短。而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迅速,社会急需加速空间数据的更新及变化的监测。据了解,过去大比例尺的地图通常采用白纸测图,局部全站仪外业采集成图和模拟摄影测量成图,但由于航摄资料跨年代,使成果存在一定问题。

目前国外在有条件的时候,通常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利用最新的航摄资料,进行影像扫描,像片连测加密、调绘、形成文件,为GIS提供空间数据。

第二章任务概况

2.1测量任务

对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进行1:500数字地形图测量。

2.2测区概况

本测区位于金明区东京大道西,金明区位于市区西部。

本测区位于东经114°23′、北纬34°52′附近。位于市西北,东邻黄河大街,北邻北环路,西邻夷山大街,南邻东京大道,与大学新校区毗邻。东西长782米,南北长965米,西侧有宽约80米贯通南北的地下古城墙遗址,南侧有100米贯通东西的城市绿化带。学校部地势较为平坦,有教学楼、宿舍楼、各种运动场、湖泊、河流和假山等主要地物分布其中。平均高程73m,中央子午线精度为114°。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4.24—14.50度之间,无霜期213—215天,年降雨量平均670毫米,新校区距黄河水院老校区(东院教学区)约4.2㎞,离市中心8㎞,距火车

站约10㎞,离连霍高速公路市入口约3㎞。测区地势平坦,一条主环道路贯通整个测区,通视条件较好。

2.3作业要求

⑴测图比例尺:1:500;方式:全野外数字化测绘。

⑵数字地形图测绘要以国家及省有关最新技术规程及要求作为技术依据,精度必须满足1:500的规定要求。

⑶测绘系统采用1980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18°30′,1.5°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测区布设城市一级导线和四等闭合水准网。

第三章已有资料的收集及分析利用

3.1 已有地形图

黄河水院新校区1:1000 地形图,可作为测区围划定与控制测量网形设计及实地选点之用。

图3-1 黄河水院新校区1:1000 地形图

3.2 已有控制点

表3-1 平面及高程控制点

点号横坐标X(m)纵坐标Y(m)高程H(m)备注

H033 52795.225 47474.168 73.954 平面静态GPS

高程二等水准联测

H037 53321.221 47287.823 73.842 平面动态RTK

高程四等水准联测H051 53433.605 47675.075 73.790 平面静态GPS

高程二等水准联测

3.3 本次平面控制测量所用已知点

表3-2本次平面控制所用已知点

第四章控制测量

4.1平面控制测量

4.1.1平面控制方案选择

4.1.1.1 GPS网做首级控制网

本测区位于市西郊,地形地物简单,测区较小、测区通视条件较好,测区有E级GPS 控制点可以利用,GPS观测耗人力较少,但观测时需要时间多,受信号影响明显。

4.1.1.2 导线网做首级控制网

导线测量布设灵活,推进迅速,受地形限制小,边长精度分布均匀。

4.1.1.3 所选方案

平面控制网可选择GPS网作首级控制,亦可选择导线网作首级控制考虑到本测区较小、仪器使用方便、全站仪做导线精度相对较高,所以经过论证比较决定使用导线网做平面控制。

4.1.2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设计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学生姓名:孙文磊 年级:2011 专业:工程测量技术 指导教师:高润喜 完成日期:2014年5月1日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工程测量的测量仪器 第三章隧洞地面和地下高程控制网略图 第四章隧洞地面和地下平面控制测量设计说明 4.1 确定遂洞地面和地下平面控制网的等级进行遂洞横向贯通误差的预计4.2 地面和地下平面控制测量等级的各种技术要求 4.2.1 地面控制测量的等级标志形状和尺寸的设计 4.2.2 平面控制测量所用的仪器

第五章隧洞地面和地下高程控制测量设计说明 5.1 地上高程控制测量误差引起的竖向贯通误差≤15mm 5.1.1 竖向贯通误差的预算 5.2 地面和地下高程控制测量的等级的各种技术要求 5.2.1 高程控制点的标志设计 5.2.2 确定所使用的仪器和工具 5.2.3 高程控制测量的外业观测方法、各项限差及内业计算的计算要求5.2.4 外业成果的整理与平差计算 第六章隧洞施工放样方法、精度的设计说明 6.1 洞外中心线的测设方法及要求的设计 6.2 隧洞中心控制桩外的设计 6.3 洞内施工导线、基本导线、主要导线的精度、测量方法设计6.4 隧洞内高程控制点测量方法、精度要求 6.5 隧洞进出口点的设计高程、个100 整数桩的设计高程 6.6 隧洞施工面的放样方法

6.7 纵、横和竖向贯通误差的测定方法 第七章总结 第一章 东山隧洞施工测量工程位于维州市东山镇西南方向,其东南方向是东山小学,离东山镇约2km ,离东山小学约1.5km ,距其不远有一条穿过东山镇的南北公路。公路对隧洞的施工提供了比较方便的交通路线。 隧洞全长为3156m ,穿过东山山头,东山山头的高程H=198.236m 。隧洞进口的设计高程HA=78.000m ,隧洞的设计坡降为0.3% 。 第二章本工程测量单位所拥有的测量仪器为 (1)全站仪,测程3km ,测距精度:±(2mm +2ppm · D ) 测角精度:± 2 ″ (2)DS3 水准仪 (3)30m 钢尺 根据所拥有的仪器及遂洞的地形图采用光电测距导线网作为平面控制网。由东山地形图可知道该地形比较陡,通视条件差,不宜布设多边形的平面控制网,测角网测量的角数比较多降低测量的速度,随着全站仪测距精度的提高,采用边角网的平面控制网可以提高测量的速度同时也可以保证测量的精度。由表 2.1.1 可知道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可能为三等或四等,而且三、四、五等平面控制网,可以用相应等级的导线网来代替。所以本工程的控制网采用了光电测距导线网。平面控制网见东山地形图。 表 2.1.1 洞外控制网等级选择

地形图测量技术要求

1 地形图测绘 1.1 图根控制测量 图根控制点是直接供地形图测绘使用的依据。图根控制点的密度应根据实地地物、地貌的复杂程度,地形图测绘的测量手段和作业方式等情况决定;图根点的密度不得小于每平方公里14个。 图根控制点相对于邻近等级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0.2米,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0.1米。 图根控制点宜选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地方并应设定标志,相邻点间必须通视。 根据实地情况结合目前的测量设备以及技术手段,本测区图根控制点的平面测量可采用光电测距导线、GPS快速静态/静态相对定位和GPS RTK等满足精度要求的方法。图根控制点的高程测量可采用水准测量、光电测距导线、GPS快速静态/静态相对定位和GPS RTK等满足精度要求的方法。 当解析图根点不能满足测图要求时,可增补少量图解交会点或视距支点作为测站点测图。由图根点上可支出一个支点,支点边长不宜大于地形点最大于400米。 1.1.1 图根控制测量采用光电测距导线施测时的要求 图根平面控制测量应闭合或符合于路线等级控制点上。当需要加密时,图根控制点不宜超过两次符合;条件受限时,可布设成支导线,支导线的边数不得超过3条。 图根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导线全长小于3000米,平均边长300米, 40,不小于1个测回,测角中误差小于±20秒,导线的方位角闭合差小于n 导线相对闭合差小于1/4000。组成节点后,节点间或节点与起算点的长度不得大于2100米。 1.1.2 图根控制测量采用GPS快速静态/静态相对定位施测时的要求 图根控制测量采用GPS快速静态/静态相对定位施测时的要求基本等同首级GPS控制测量的要求。区别为标准差计算时固定误差a和比例误差系数b的取值不同,图根控制测量时a取10mm,b的取20mm/km。 测定图根控制点的高程采用GPS快速静态/静态相对定位时,必须联测6个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范文2篇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范文2篇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范文一:建筑工程测量错误与对策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和企业效益。其中建筑工程测量工作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基础工作,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建筑工程测量工作中常见的错误 1.1轴线定位错误 轴线定位出现错误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整体建筑物的定位会随之出现偏差,相应的规划布局和前期的设计工作都失去意义,会给建设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2单根桩定位错误 由于桩基础测量定位的过程繁琐,实践当中有很多因素都能够对单根桩定位造成影响,进而产生错误。在施工中经常发生这种错误,对于基础开挖前的单根桩位定位错误通常可以采取补救措施,对于基础开挖后发生的单根桩位定位措施很难补救和处理。 1.3测量放样错误 有很多原因都能够造成测量放样错误,主要包括: (1)没有复核或正确理解红线交点和设计图纸尺寸。没有依据图纸上的建筑尺寸复核所交的红线点,因需根据设计图纸的相关坐标定位红线放样,所以在这个过程中经常出现此类错误。 (2)没有正确理解图纸。连体大型基础工程和建筑物相连接的

工程经常出现图纸理解错误问题。一般建筑设计通常分成几张图纸出图,局部和整体的关系错误经常出现在测量放样的过程中。 (3)标错施工桩位表编号图中的尺寸。设计基础平民图桩位的出图通常有桩基础施工单位编号进行,在当前的cad绘图中经常出现编号图尺寸标错,如果改正不及时施工测量也会发生错误。 (4)现场放样的过程中计算出现错误及尺寸拉错。天气、场地、其他因素都会对桩基基础施工造成影响,因此经常在施工前才开始实时测量定位所定位的桩位,计算错误、尺寸拉错、计算书写错误经常出现。 (5)因计算器、仪器等测量设备造成的错误。实践中一些单位使用的仪器经常存在有误差或者不准的情况,进而造成测量错误。还有一些测量错误是由于计算器没有进行校核、功能设置不当等原因造成的。 2基础工程测量的有效措施 2.1建筑物定位测量 根据设计所给定的条件,在地面上测设建筑物四周外廓主轴线交点,建筑物桩位轴线的据此进行测量,是建筑物定位测量的主要过程。 2.2编制桩位测量放线图和说明书 为了促进桩基础施工测量的顺利进行,工程人员应当根据工程资料在作业前对桩位测量放线图和说明书进行编制。 (1)对定位轴线进行确定。通常将外形整齐、平面呈矩形的建筑物的外廓墙体中心线作为建筑物定位主轴线,这样便于工程人员进行实测操作;外形不规则、平面呈弧形的复杂建筑物的定位主

地形图测绘技术要求

1:1000地形图测绘技术要求综述 一、地形图要素 地形图应表示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和垣栅、工矿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交通及附属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水系及附属设施、境界、地貌和土质、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地理名称注记等。并着重显示与城市规划、建设有关的各项要素。 二、测量控制点 各等级天文点、三角点、导线点、图根点、水准点等测量控制点,应以展点或测点位置为符号的几何中心位置,按《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条款规定符号表示;利用全球定位系统确定的等级控制点均按图式条款符号表示(不含图根点),分别在点名前加级别代号,A、B、C、E;水准点和经水准联测(或代水准联测)的各等级控制点高程注至;用三角高程测定的高程注至。 三、居民地和垣栅的测绘 1、居民地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应准确测绘实地外围轮廓和如实反映建筑结构特征。 2、房屋的轮廓应以墙基外角为准,墙角如防震加固垛的房屋,以垛外角测绘。 3、房屋一般不综合,应逐个表示,不同层数,不同结构性质、主要房屋和附加房屋都应分割表示。城镇内的老居民区,房屋毗连、庭院套递,应根据房屋形式不同、屋脊高低不一、屋脊前后不齐等因素进行分割表示,所有分割线均用实线绘制。A、房屋性质注记一般

1—2层注“砖”、3—7层注“混”、8层以上注“砼”。B、房屋层次注记凡楼顶搭建的临时性房屋不记层数;楼顶层阁楼、小型楼梯间低于米的不记层数;房屋地下室不算层数,在房屋性质后加注“D”字。 C、建筑物和围墙轮廓凸凹在图上小于,简单房屋小于时,可用直线连接。 D、1:1000比例尺测图,图上6mm2以下的天井可不表示。 E、走廊、悬空走廊及挑楼(多层房屋、上部是楼房、下面是走廊)。均依《图式》表示。 F、阳台落地的按房屋测绘,不落地的一般阳台宽度在图上大于的依《图式》表示。不落地阳台距地面高度不足1米的按落地处理。 G、栅房只表示固定的,临时性的不表示。 H、房屋、河岸边、码头及大型桥梁等地的台阶用图式条款表示。图上不足绘三级符号的一般不表示。 I、室外楼梯宽度在图上小于1mm的不表示。螺旋式楼梯根据投影图形描绘。支柱不表示。旁边加注“梯”字。 4、垣栅A、围墙高度在1米以上的应表示。栅栏,半墙半栏的以1/2认定,墙基高度大于1/2的用围墙表示,栏高度大于1/2的用栅栏表示。B、篱笆、活树篱笆、铁丝网只表示正规的、固定永久性的;临时性的易的不表示。C、单位和大的居民院落大门应表示。有门墩的用图式、符号表示;没有门墩的大门用条款表示。D、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的支柱(架)、墩不分建筑材料,图上能依比例尺表示的实测表示,不能依比例尺表示的按其形状相似的符号表示。E、城墙按城基轮廓依比例尺表示,城垛符号向里绘在外侧的轮廓线上。 F、围墙宽度图上大于时依比例尺表示;图上宽度小于时,用黑实线加黑块符号表示。黑块符号一般向里绘。墙上有电网者加注“电”字。

地形图测量的方法与技术要求

地形图测量的方法与技术要求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类科学的进步,地形图测量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应用于地形图测量的手段和设备也越来越先进,这就给地形图测量质量的提高奠定了扎实的技术基础,同时也给国民经济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本文分析了地形图测量工作的特点,并详细阐述了地形图测量的技术要求和常用的测量方法。 关键词:地形图测量;全站仪;数字化测量;GPS-RTK;精度 一、地形图测量工作的特点 地形图测量指的是测绘地形图的作业,即对地球表面的地物、地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置和高程进行测定,并按一定比例缩小,用符号和注记绘制成地形图的工作。地形图的测绘基本上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利用航空像片主要在室内测图。但面积较小的或者工程建设需要的地形图,采用平板仪测量方法,在野外进行测图。地形图的测量一般在空旷城郊、偏远的农村、山区人口密度低的环境 中。 二、地形图测量的技术要求和常用的测量方法 (一)地形图测量的技术要求 1、地形图测图的比例尺,根据工程的设计阶段、规模大小和运营管理需要选用。1:5000 用于可行性研究、总体规划、厂址选择、初步设计等;1:2000 用于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矿石总图管理、地质灾害监测评估等的基础性工作,城镇详细规划等;1:000、1:500 用于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城镇、工况总图管理;竣工验收等。 2、地形图的类别划分和地形图基本等高距的确定,应分别根据地面倾角(α)的大小,确定地形类别。平坦地α<3°;丘陵地3°≤α<10°;山地10°≤α<25°;高山α≥25°。 3、地形测图,可采用全站仪测图、GPS- RTK测图和平板测图等方法,也可采用各种方法的联合作业模式或其他作业模式。数字地形测量软件的选用应该适合工程测量作业特点;满足规范的精度要求、功能齐全、符号规范;操作简便、界面友好;采用常用的数据、图形输出格式。对软件特有的线型、汉字、符号,应提供相应的库文件;具有用户开发功能;具有网络共享功能。 4、地形图应经过内业检查、实地的全面对照及实测检查。实测检查量不应少于测图工作量的10%,检查的统计结果,应满足规范的规定。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设计

一、绪论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测绘仪器设备迅速发展,新仪器不断出现。在全站仪方面的重要发展是长距离棱镜全站仪的出现,免棱镜全站仪的免棱镜视距由初期几十米发展到当前的一千米以上。 地形测量指的是测绘地形图的作业。即对地球表面的地物、地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置和高程进行测定,并按一定比例缩小,用符号和注记绘制成地形图的工作。 地形测量包括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①控制测量是测定一定数量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为地形测图的依据。平板仪测图的控制测量通常分首级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首级控制以大地控制点为基础,用三角测量或导线测量方法在整个测区测定一些精度较高、分布均匀的控制点。图根控制测量是在首级控制下,用小三角测量、交会定点方法等加密满足测图需要的控制点。图根控制点的高程通常用三角高程测量或水准测量方法测定。②碎部测量是测绘地物地形的作业。地物特征点、地形特征点统称为碎部点。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常用极坐标法测定,碎部点的高程通常用视距测量法测定。按所用仪器不同,有平板仪测图法、经纬仪和小平板仪联合测图法、经纬仪(配合轻便展点工具)测图法等。它们的作业过程基本相同。测图前将绘图纸或聚酯薄膜固定在测图板上,在图纸上绘出坐标格网,展绘出图廓点和所有控制点,经检核确认点位正确后进行测图。测图时,用测图板上已展绘的控制点或临时测定的点作为测站,在测站上安置整平平板仪并定向,然后用望远镜照准碎部点,通过测站点的直尺边即为指向碎部点的方向线,再用视距测量方法测定测站至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和高程,按测图比例尺沿直尺边沿自测站截取相应长,即碎部点在图上的平面位置,并在点旁注记高程。这

样逐站边测边绘,即可测绘出地形图。传统的平板仪测图和经纬仪(或测距经纬仪)测图通称白纸测图,它主要采用解析法和极坐标法,其成果为模拟式的图解图。由于其成图周期长、精度低、劳动强度大等局限逐渐被淘汰。而全数字地形测图顺应现代测绘技术新潮流,利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如GPS接收机、电子全站仪等)和自动化成图软件,采用各种灵活的定位方法进行的以数字信息表示地图信息的测图工作,它的成果为模型式的数字图。具体讲就是,以传统的白纸测图原理为基础,采用数据库技术和图形及数字处理方法,实现地图信息的获取、变换、传输、识别、存贮、处理、显示、编辑修改和计算机绘图。与传统白纸测图相比,全数字地形测图不仅仅是方法的改进,而是技术本质的飞跃。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打破了外业的界线,从首级控制到最终成图,实行一体化作业,并且大大减轻了室外作业的强度,缩短了成图周期。 2、打破了分级布网、逐级控制的原则。一个测区可一次性整体布网、整体平差,控制网可以是任意混合,所需控制点数目比传统白纸测图大大减少,图根控制的加密可与碎部测量同时进行。 3、碎部点的记录要求具有特定的格式,这种格式能被数字测图软件所识别,能和数据库的建立统一起来;碎部点测量时可较多地应用自由设站的方法建立测站点,确定碎部点坐标的方法除极坐标方法外,还可灵活采用方向交会法、距离交会法、直角偏距法、导线法、对称点法等诸多方法,根据测区情况,可采用无码作业和编码作业。 4、碎部量测时不受图幅边界的限制,外业可不分幅作业,由业成图时自动进行分幅与接边处理。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

精品文档一、绪论 测绘技术是一个很古老的学科。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就已经绘制了水平很高的“地形图”。随着历史的改革,测绘技术已拓展成为一门庞大的、系统的多分支的学科。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电子、通信等先进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应用,已基本实现了传统测量技术向数字化技术体系的转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测绘仪器设备迅速发展,新仪器不断出现。在全站仪方面的重要发展是长距离棱镜全站仪的出现,免棱镜全站仪的免棱镜视距由初期几十米发展到当前的一千米以上。 地形测量指的是测绘地形图的作业。即对地球表面的地物、地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置和高程进行测定,并按一定比例缩小,用符号和注记绘制成地形图的工作。地形图的测绘基本上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利用航空像片主要在室内测图。但面积较小的或者工程建设需要的地形图,采用平板仪测量方法,在野外进行测图。 地形测量包括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①控制测量是测定一定数量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为地形测图的依据。平板仪测图的控制测量通常分首级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首级控制以大地控制点为基础,用三角测量或导线测量方法在整个测区内测定一些精度较高、分布均匀的控制点。图根控制测量是在首级控制下,用小三角测量、交会定点方法等加密满足测图需要的控制点。图根控制点的高程通常用三角高程测量或水准测量方法测定。②碎部测量是测绘地物地形的作业。地物特征点、地形特征点统称为碎部点。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常用极坐标法测定,碎部点的高程通常用视距测量法测定。按所用仪器不同,有平板仪测图法、经纬仪和小平板仪联合测图法、经纬仪(配合轻便展点工具)测图法等。它们的作业过程基本相同。测图前将绘图纸或聚酯薄膜固定在测图板上,在图纸上绘出坐标格网,展绘出图廓点和所有控制点,经检核确认点位正确后进行测图。测图时,. 精品文档在测站上安置整平平板仪用测图板上已展绘的控制点或临时测定的点作 为测站,通过测站点的直尺边即为指向碎部点的方向然后用望远镜照准碎部点,并定向,按测图比例尺沿直再用视距测量方法测定测站至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和高程,线,这并在点旁注记高程。尺边沿自测站截取相应长,即碎部点在图上的平面位置,(或测距经纬即可测绘出地形图。传统的平板仪测图和经纬仪样逐站边测边绘,其成果为模拟式的图解测图通称白纸测图,它主要采用解析法和极坐标法,仪)图。由于其成图周期长、精度低、劳动强度大等局限逐渐被淘汰。而全数字地形电子全站GPS接收机、测图顺应现代测绘技术新潮流,利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如采用各种灵活的定位方法进行的以数字信息表示地图仪等)和自动化成图软件,以传统的白纸测图具体讲就是,信息的测图工作,它的成果为模型式的数字图。变实现地图信息的获取、原理为基础,采用数据库技术和图形及数字处理方法,与传统白纸测换、传输、识别、存贮、处理、显示、编辑修改和计算机绘图。它主要有而是技术本质的飞跃。图相比,全数字地形测图不仅仅是方法的改进,以下几个特点: 、打破了内外业的界线,从首级控制到最终成图,实行一体化作业,并且 1 大大减轻了室外作业的强度,缩短了成图周期。、打破了分级布网、逐级控制的原则。一个测区可一次性整体布网、整体 2图根所需控制点数目比传统白纸测图大大减少,平差,控制网可以是任意混合,控制的加密可与碎部测量同时进行。这种格式能被数字测图软件所识别,、碎部点的记录要求具有特定的格式,

.....1:500地形测绘技术总结

密级:编号: ....1:500地形测绘 技术总结 …………. 2013年07月

....1:500地形测绘 技术总结 编写单位(盖章): 编写人: 年月日 审核意见: 审核人: 年月日

目录 1 概述 (1) 1.1 任务来源及目的 (1) 1.2 工作量 (1) 1.3 任务的安排及完成情况 (1) 1.3.1 任务的安排 (1) 1.3.2 任务完成情况 (2) 1.4 测区概况和已有资料利用情况 (2) 1.4.1 测区概况 (2) 1.4.2 已有资料利用情况 (2) 2 技术设计执行情况 (3) 2.1 技术依据 (3) 2.2 技术执行情况 (3) 2.2.1 坐标系和高程基准 (3) 2.2.2 成图比例尺及地形图分幅 (3) 2.2.3 时间系统 (4) 2.2.4 主要精度指标 (4) 2.3 图根控制测量 (4) 2.4 1:500地形图的测绘 (5) 2.4.1 基本要求 (5) 2.4.2 地物、地貌的测绘方法 (5) 2.4.3 地形图的编辑 (7) 2.5 质量保证措施执行情况 (8) 2.6 经验教训及建议 (9) 2.6.1 经验教训 (9) 2.6.2 建议 (9) 3 成果质量说明与评价 (9) 4 上交测绘成果及资料清单 (10)

....1:500地形测绘 技术总结 1概述 1.1 任务来源及目的 为适应…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 展的需要,及时准确地为城区的规划、税收及土地整理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受……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委托,……(以下简称“我….”)承担....1:500地形测绘项目。 经过我单位的努力,现已完成了全部工作,特作如下总结。 1.2 工作量 1、布设了GNSS一级控制网点4点; 2、施测了GNSS-RTK图根点119点; 3、完成1:500全野外数字化测图3.5㎞2。 1.3 任务的安排及完成情况 1.3.1 任务的安排 1、项目参与人员情况(见表1-1) 表1-1 2、投入的主要仪器设备(见表1-2) 表1-2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一、绪论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测绘仪器设备迅速发展,新仪器不断出现。在全站仪方面的重要发展是长距离棱镜全站仪的出现,免棱镜全站仪的免棱镜视距由初期几十米发展到当前的一千米以上。 地形测量指的是测绘地形图的作业。即对地球表面的地物、地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置和高程进行测定,并按一定比例缩小,用符号和注记绘制成地形图的工作。 地形测量包括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①控制测量是测定一定数量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为地形测图的依据。平板仪测图的控制测量通常分首级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首级控制以大地控制点为基础,用三角测量或导线测量方法在整个测区内测定一些精度较高、分布均匀的控制点。图根控制测量是在首级控制下,用小三角测量、交会定点方法等加密满足测图需要的控制点。图根控制点的高程通常用三角高程测量或水准测量方法测定。②碎部测量是测绘地物地形的作业。地物特征点、地形特征点统称为碎部点。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常用极坐标法测定,碎部点的高程通常用视距测量法测定。按所用仪器不同,有平板仪测图法、经纬仪和小平板仪联合测图法、经纬仪(配合轻便展点工具)测图法等。它们的作业过程基本相同。测图前将绘图纸或聚酯薄膜固定在测图板上,在图纸上绘出坐标格网,展绘出图廓点和所有控制点,经检核确认点位正确后进行测图。测图时,用测图板上已展绘的控制点或临时测定的点作为测站,在测站上安置整平平板仪 并定向,然后用望远镜照准碎部点,通过测站点的直尺边即为指向碎部点的方向线,再用视距测量方法测定测站至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和高程,按测图比例尺沿直尺边沿自测站截取相应长,即碎部点在图上的平面位置,并在点旁注记高程。这样逐站边测边绘,即可测绘出地形图。传统的平板仪测图和经纬仪(或测距经纬仪)测图通称白纸测图,它

建筑工程测量毕业设计模板

建筑工程测量毕业 设计

河南理工大学高职学院 毕业设计 课题紫金山庄1#楼施工测量 系别采矿工程系 班级测量10-1 学号 姓名严新华 指导老师何有生 目录

一. 工程概况 (1) 二. 编制依据 (1) 三. 测量前准备 (1) 四. 施工测量基本要求 (3) 五. 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6) 六. 建筑轴线测设 (12) 七. 建筑定位和放线测量 (13) 八. 建筑的基础施工测量 (16) 九. 工程细部测量 (19) 十. 沉降观测 (26) 十一.设计总结 (30)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新县艾洼紫金山庄,由信阳市良友建筑勘察设计公司设计,河南万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造。本工程位于新县潢河南路北侧,其建筑总面积为61722平方米,该建筑地上7层,建筑结构形式为砌体结构,建筑高度为20.1500米。 地区地质情况,本工程地基采用天然地基,场地类别为Ⅰ类场地,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地基形式为条形基础。基础施工完毕后清理基坑,并用素土分层回填夯实至室外设计标高,再进行施工上部结构,回填系数不得小于0.94,灰土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5. 工程依据设计图纸和甲方给定的坐标点,进行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控制网点必须留在便于施工复测而又不易破坏的地方,应用混凝土包裹以防施工中扰动网点,造成测量误差。 二.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 01-21-95); 3.《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 01-51- ); 4.《建设工程监理规程》(DBJ 01-41- ); 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6. 设计图纸。 三.测量前的准备

专科工程测量毕业论文-超级好用

经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科毕业论文( 作业题目工程测量 学生姓名:熊涛 年级:7145 专业:基础工程 形式:业余 指导教师:史磊 完成日期:2016年2月25日

工程测量概述 工程测量地位和研究领域应用 工程测量的定义 当代人对工程测量学的定义是:工程测量技术指在工程建设的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中运用的各种测量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总称。 传统工程测量技术的服务领域包括建筑、水利、交通、矿山等部门,其基本容有测图和放样两部分。现代工程测量己经远远突破了仅仅为工程建设服务的概念,它不仅涉及工程的静态、动态几何与物理量测定,而且包括对测量结果的分析,甚至对物体发展变化的趋势预报。黎世高等工业大学马西斯教授指出:“一切不属于地球测量,不属于国家地图集的陆地测量,和不属于法定测量的应用测量都属于工程测量”。我国近代以来工程测量可追溯至 1932年,同济大学工学院高等测量系正式成立,成为当时国立大学中惟一的测量系,并成为我国民用测绘高等教育事业的发祥地。随着传统测绘技术向数字化测绘技术转化,我国工程测量的发展可以概括为“四化”和“十六字”,所谓“四化”是:工程测量外业作业的一体化,数据获取及其处理的自动化,测量过程控制和系统行为的智能化,测量成果和产品的数字化。“十六字”是:连续、动态、遥测、实时、精确、可靠、快速、简便。 工程测量仪器 工程测量仪器可分通用仪器和专用仪器。通用仪器中常规的光学经纬仪、光

学水准仪和电磁波测距仪将逐渐被电子全测仪、电子水准仪所替代。电脑型全站仪配合丰富的软件,向全能型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带电动马达驱动和程序控制的全站仪结合激光、通讯及CCD技术,可实现测量的全自动化,被称作测量机器人。测量机器人可自动寻找并精确照准目标,在1 s完成一目标点的观测,像机器人一样对成百上千个目标作持续和重复观测,可广泛用于变形监测和施工测量。GPS 接收机已逐渐成为一种通用的定位仪器在工程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将GPS接收机与电子全站仪或测量机器人连接在一起,称超全站仪或超测量机器人。它将GPS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与全站仪灵活的3维极坐标测量技术完美结合,可实现无控制网的各种工程测量。 专用仪器是工程测量学仪器发展最活跃的,主要应用在精密工程测量领域。其中,包括机械式、光电式及光机电(子)结合式的仪器或测量系统。主要特点是:高精度、自动化、遥测和持续观测。 用于建立水平的或竖直的基准线或基准面,测量目标点相对于基准线(或基准面)的偏距(垂距),称为基准线测量或准直测量。这方面的仪器有正、倒锤与垂线观测仪,金属丝引线,各种激光准直仪、铅直仪(向下、向上)、自准直仪,以及尼龙丝或金属丝准直测量系统等。 在距离测量方面,包括中长距离(数十米至数公里)、短距离(数米至数十米)和微距离(毫米至数米)及其变化量的精密测量。以ME5000为代表的精密激光测距仪和TERRAMETER LDM2双频激光测距仪,中长距离测量精度可达亚毫米级;可喜的是,许多短距离、微距离测量都实现了测量数据采集的自动化,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铟瓦线尺测距仪DISTINVAR,应变仪DISTERMETER ISETH,石英伸缩仪,各种光学应变计,位移与振动激光快速遥测仪等。采用多谱勒效应的双频激光干涉仪,能在数十米围达到0.01μm的计量精度,成为重要的长度检校和精密测量设备;采用CCD线列传感器测量微距离可达到百分之几微米的精度,它们使距离测量精度从毫米、微米级进入到纳米级世界。 高程测量方面,最显著的发展应数液体静力水准测量系统。这种系统通过各种类型的传感器测量容器的液面高度,可同时获取数十乃至数百个监测点的高程,具有高精度、遥测、自动化、可移动和持续测量等特点。两容器间的距离可达数十公里,如用于跨河与跨海峡的水准测量;通过一种压力传感器,允许两容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一.前言: 大学四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就在自己还在迷茫混沌的时候,大学时光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过了将近三分之一,回头看看自己一路走来的足迹,竟发现自己什么都没留下,什么都没得到,而当初来大学前的那些美好梦想也在这庸庸碌碌的时光中被一点一点的消磨。庆幸的是,这不是故事的结局,在上了近一学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后,我明发现梦想不曾消失,它只是被掩埋,现在就行动起来,规划自己的未来,我不期许能成就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希望可以微笑着回首往事,拥抱属于自己的成功、属于自己的丰富人生。 二.自我分析: 性格开朗外向,对人友善,善于表达,富于想象力,喜欢具有创造性的工作,能够很快的找出事件和资料之间的关联性。缺点也不少,自己在办事能力、学习能力、独立能力等等方面差,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总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没有责任感等。这也导致自己到目前为止,没有真正用心去体会和学习这个专业。所以我要克服懒惰心理,克服散漫。学会自己做决定,自己拿主意,学会控制自己。

三.社会环境及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当初选择工程测量专业,谈不上喜欢,就是感觉上这个专业就业很好,到处跑跑不用一直坐办公室,具体谈不上什么了解,而我从小就在设计方面有些天分,只是由于家庭因素,不得不放弃,这就让自己在接触这个专业时没有任何动力。在专业的学习工程中,自己也渐渐喜欢上了这门学科,觉得它的发展也是不错的。它主要是培养掌握测量工程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测绘技能,从事工程建设中的测量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展望21 世纪,工程测量将在以下方面将得到显著发展,测量机器人将作为多传感器集成系统在人工智能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影像、图形和数据处理方面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和大型工程建设中,将发展基于知识的信息系统,并进一步与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工程与水文地质以及土木建筑等学科相结合,解决工程建设中以及运行期间的安全监测、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的各种问题。大型复杂结构建筑、设备的三维测量,几何重构及质量控制,以及由于现代工业生产对自动化流程,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检验与监控的数据与定位要求越来越高,将促使三维业测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工程测量将从土木工程测量、三维工业测量扩展到人体科学

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第一章项目概况 一、自然地理概况 该项目测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XXXXXXXX,属于高山地区、地势起伏较大,通视条件较差,给控制测量及地形测量带来较大的困难。 二、项目内容 该项目为XXXXXXXX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主要内容有: (一)、控制测量,布设约6平方公里的E级或一级GPS 控制网。 (二)地形测量 1、对测区范围内的地形地貌进行全面测绘,比例尺为1:1000。 2、编制1:1000比例尺地形图。 第二章项目进度安排 ;.

第三章已有资料的分析利用 1.平面、高程控制资料 根据开阳县城GPS(E)级控制网(贵州省第一测绘院所施测的控制点,该网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为:1.5cm,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为:1/185590)作为测区首级控制起算点。 2.图件资料 用已有测区1:1万地形图, 作为本次测量工作的选埋、埋石、控制点联测提供参考。 第四章坐标高程系统及技术标准 一、坐标高程系统 1、平面坐标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二、技术标准 ;.

第五章控制测量 一、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平面坐标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二、平面控制测量 (一)平面控制点的基本精度要求 三、四等GPS控制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 一、二级控制点相对于起算点的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 (二)一、二级GPS控制网控制测量 1.一、二级GPS控制网布设 该测区E级GPS控制网共布设12点,平均边长0.6 km;E级GPS控制网基础下加密一级GPS控制网,共布设约60 点,平均边长0.2 km。 2.选点、埋石 ;.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范文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范文 【实习报告】 实习不单是为了落实工作,更包括要明确自己与岗位的差距以及自己与职业理想的差距。下面是X为大家精选的工程测量实习报告,仅供参考!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1) 实习目的:通过实地的测量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水准仪、经纬仪的基本操作,掌握导线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计算方法,学习如何进行实地的地形控制测量和地形图的展绘、拼接,在实习的同时也体验一下实际测量工作的生活、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实习时间:20xx年5月11日到20xx年5月19日 实习地点: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 实习人员:14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全体学生及老师 实习仪器:经纬仪,水准仪,水准尺,尺垫,计算器,记录本,三角板等 实习计划:踏勘选点一天,控制测量三天,控制点坐标计算和展绘一天,地形测量四天,拼图一天(计划天,实际实习时间为九天)。 实习经历及体会:

20xx年5月11日上午,带着愉快的心情,坐上一路向南的汽车,开始了我们本学期的工程测量实习,这也是我们专业第三次的实习!一个多小时之后,我们来到了我们实习的目的地江西省桑蚕茶叶研究所! 在这里不得不介绍一下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了,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经50年的建设,现已发展成集蚕桑、茶叶科学研究与科技服务,农业良种繁育与推广,园林设计与苗木栽培及现代农业展示为一体的科研事业单位。所内主要经营项目有:蚕种培育、茶叶加工、苗木种植、园林设计和果树栽培等。我们所住的招待所周围空气清新,树木繁茂,山塘众多,地貌丰富,植被覆盖率超高,而且民风淳朴,安居乐业,的确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是人民居住的天堂啊! 当日下午,在招待所门前,我们的欧阳老师简单地开了个动员大会,他重申了我们此次实习的意义和要求,强调了应当遵守的一些纪隶和安全事项,还为我们打气,鼓励我们勇敢机智面对将要到来的困难!接着马上就是踏勘选点,围绕着招待所外面的“8”字圈,我们选取了A·B两条线路,每条12个点,就这样,我们10几个小组被分成4路! 接下来的头3天是平面控制测量!我们小组先是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完成角度测量,然后用一天半来完成高程测量。 1、用经纬仪来测角度,架设仪器:将经纬仪放置在架头上,使架头大致水平,旋紧连接螺旋。

数字化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编写要求和实例范本

:数字化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编写要求和实例范本

————————————————————————————————作者:————————————————————————————————日期: 2

测绘专业技术设计书内容及实例 根据测绘行业标准《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 1004-2005)要求,为测绘项目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保证测绘成果(或产品)符合技术标准和满足顾客要求,并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每个测绘项目作业前都应进行技术设计。 一、测绘技术设计分类 测绘技术设计分为项目设计和专业技术设计。 项目设计是对测绘项目进行的综合性整体设计,一般由承担项目的法人单位负责编写。 专业技术设计是对测绘专业活动的技术要求进行设计,它是在项目设计基础上,按照测绘活动内容进行的具体设计,是指导测绘生产的主要技术依据,专业技术设计一般由具体承担相应测绘专业任务的法人单位负责编写。 对于工作量较小的项目,可根据需要将项目设计和专业技术设计合并为项目设计。 二、测绘专业技术设计内容 专业技术设计书的内容通常包括概述、测区自然地理概况与已有资料情况、引用文件、成果(或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技术设计方案等部分。 1、概述 主要说明任务的来源、目的、任务量、测区范围和作业内容、行政隶属以及完成期限等任务基本情况。 2、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与已有资料情况 1)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 应根据不同专业测绘任务的具体内容和特别,特别需要说明与测绘作业有关的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 2)已有资料情况 主要说明已有资料的数量、形式、主要质量情况(包括已有资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等)和评价、说明已有资料利用的可能性和利用方案等。 3、引用文件 说明专业技术设计书编写过程中所引用的标准、规范或者其他技术文件,文件一经引用,例构成专业技术设计书设计内容的一部分。 4、成果(或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根据具体成果(或产品),规定其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一般包括成果(或产品)类型及形式、坐标系统、高程基准、时间系统、比例尺、分带、投影方法、分幅编号及其空间单元,数据基本内容、数据格式、数据精度以及其他技术指标等。 5、设计方案 具体内容应根据各专业测绘活动的内容和特点确定。设计方案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硬件、软件环境及其要求:规定作业所需的测量仪器的类型、数量、精度指标以及对仪器校准或检定的要求,规定对作业所需的数据处理、存储、传输等设备的要求;规定对专业应用软件的要求和其他软、硬件配置方面需特别规定的要求。 (2)作业的技术路线或流程。 (3)各工序的作业方法、技术指标和要求。 (4)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环节和产品质量检查的主要要求。 (5)数据安全、备份或者其他特殊的技术要求。 (6)上交和归档成果及其资料的内容和要求。 (7)有关附录,包括设计附图、附表和其他有关内容。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第一章概况 为满足沈阳工业园区建设用地的需要,受沈阳工业园区规划部的委托,我公司对小焦港河以西东海大道(四环路)两侧东西约500米南北约900米的测区进行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工作。整个测绘过程将于2005年11月结束。 测区概况: 测区位于沈阳镇平桥村十九组与海南村六、七、八、十组。地形图测绘具体范围:东至小焦港,南至东海路南600米,西至永安南路延伸段,北至沈阳镇二里村界河。 地理位置:东经:120o27′-28′,北纬:32o30′。 测区地貌:测区地势平坦,平均高程在4.0米左右,以水浇地、菜地为主,地面附着物以民用建筑及其附属设施为主,测区交通便利,沟渠纵横。 作业时间为9、10、11三个月,因受季风气候影响,加以测区内草木茂盛,给测绘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测区地形困难类别定为一般地区I类。 第二章编制方案的技术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以下简称《GPS规范》 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以下简称《图式》) 3、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GJJ8-99(以下简称《规范》) 第三章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方案 一、平面控制点资料 测区附近有我公司2003年施测的E级点D002、C级点HA002两个GPS点。 经踏勘检查,标志完好。 成果可供利用。 二、高程控制点资料 在测区附近有我公司2005年6月测的SW09和WD10两个国家四等水准成果。 经踏勘检核无误。 成果可作为本次测量起算成果。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郑州大学毕业论文 题目:测量平差理论及在检测中的应用指导教师:赫晓慧职称:副教授学生姓名:张浩学号: 专业:工程测量技术 院(系):佛罗里达国际学院 完成时间: 2013年4月19号 2013年 4 月 19 日

目录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步骤 1 1 1 1 2 2 4 4 5 5 7 8 9 摘要

测量平差是测绘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是测绘学科中测量数据处理方法 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引入测量平差理论求得观测量的最可靠结果并检验测量成果的精度.论文以村庄居民地为研究,对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因为即使经过对已确定的 系统误差的修正,仍只是测量值的一个估计值。测量平差的任务就是对在一些带有偶然 误差的观测值,按最小二乘原理,消除各观测值之间的不符值,合理地配赋误差,求出 未知量的最可靠值。运用合理的方法来评定测量成果的精度。 关键词:测量平差测量不确定因素误差分类 Abstract Measuring adjustment is an important course of various kinds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is discipline in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measurement data processing method. Obtained by introducing the theory of measurement adjustment of observation of the most reliable results and test the accuracy of measurement results. As the research papers on village residents, uncertainty analysis of measurement results. Because even after the established system error correction, is still only an estimate of measurement value of. Task of measuring adjustment is in some observations with accidental error, according to the least squares principle, eliminate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observed value, reasonable assignment of match error, the most reliable values of an unknown quantity. Reasonable use of methods to assess the accuracy of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Key Words:survey adjustment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 Error classification 1 绪论 测量平差理论的发展 经典平差理论的发展 主要介绍高斯创立最小二乘原理和马尔可夫创立高斯-马尔可夫平差模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近代平差理论的发展

浅谈四等水准测量——测绘、测量毕业论文(设计)

浅谈四等水准测量 目录 摘要 (2) 一、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3) (一)水准测量的概念 (2) (二)高差及高程计算 (4) 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 (4) (一)单一水准路线形式 (4) (二)水准网形式 (4) (三)水准点的布设 (5) 三、四等水准测量 (6) (一)基本要求 (6) (二)观测程序 (6) (三)限差 (6) 四、仪器的使用和检验 (8) (一)水准仪的构造 (8) (二)水准仪应满足的几何条件 (9) (三)水准仪的检验 (9) 五、实例 (10) (一)测区概况 (10) (二)技术设计 (10) (三)作业方法 (11) (四)计算成果及评价 (13) 六、误差来源及消除方法 (15) (一)仪器误差 (15) (二)观测误差 (15) (三)外界条件的影响 (15) 结束语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辽宁水利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摘要 摘要 在测量工作中,要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经常要确定地面点的高程。我们把确定地面点高程的测量工作称为高程测量。高程测量是测量任务中的一部分,其中,水准测量是高程测量中精度最高,用途最广、一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确定建筑工程地面点高程的方法之一。实施测量过程中,要求测量人员要精心操作、以高度负责认真的态度来对待测量工作,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下面将会配合千缘财富商汇的实例简单进行介绍。

一、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几何关系,利用仪器提供的水平视线观测立在两点上的水准尺以测定两点间的高差。如图1-1所示,在需要测定高差的A、B两点上分别立上水准尺,在A、B两点的中点安置可获得水平视线的仪器,水平视线在A、B两尺上的截尺数分别为a、b,由于AB距离很短,地球曲率影响可忽略不计,则A、B两点的高差为 若水准测量是沿着AB方向前进,则A点称为后视点,其竖立的标尺称为后视标尺,读数值a称为后视读数;B点称为前视点,其竖立的标尺称为前视标尺,读数值b称为前视读数。当B点高程比A点高时,前视读数b比后视读数a要小,高差为正;当B点比A点低时,前视读数b比后视读数a要大,高差为负。 图 1- 1 (一)水准测量的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