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2015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2015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学院专业考生编号姓名总分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政治经济学院民商法学107185620905721马孝磊2935433101105

政治经济学院民商法学107185650705723库拉西·爱不的拉斯287553710590

政治经济学院思想政治教育107185530405831张成慧24955418271

政治经济学院思想政治教育107185530405833李金岚288573511482

政治经济学院思想政治教育107185620405845刘珍26047409875

政治经济学院学科教学(思政)107185620209092张丽霞3476460107116

政治经济学院学科教学(思政)107185640109098杨彦杰27861616294

政治经济学院学科教学(思政)107185650609100韩静24564445285

政治经济学院行政管理107185422205924白玉龙297673991100

政治经济学院行政管理107185510805933黄磊316675588106

政治经济学院行政管理107185520705937黄利晓25349368088

政治经济学院行政管理107185530405940陈佑康290633510488

国际商学院会计学107185612200176李逍雯331675798109

教育学院教育学原理107185612202743王敏捷2715341177——教育学院教育学原理107185150204162王淑颖2975855184——教育学院教育学原理107185530404758李姣姣2815648177——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107185612202769哈燕3486667215——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107185361004302樊淑珍2815850173——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107185410204424朱晓敏3286763198——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107185421404640刘晓艳3346454216——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107185530404759李永素2996547187——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107185620804861秦丽娜2996840191——教育学院比较教育学107185612202889马娇3296258209——教育学院比较教育学107185531104769武星棋2545543156——教育学院比较教育学107185620104796韦杰程2556451140——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107185612202901张秦2846340181——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107185150104158哈日格纳2976647184——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107185152304180王丽杰2626049153——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107185220304206高凯歌2695844167——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107185421804645覃阿敏3226046216——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107185450804683李枳薛2576230165——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107185521104753韦秀英2566231163——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107185150404175青格勒2524635171——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107185450704680韦施婷2976553179——教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107185450804681潘姿曲3086639203——教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107185530404761王锦雁2996648185——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107185612200631潘严3137437100102

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107185371106053陈晓雯297584310294

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107185131810047李静319556511386

新闻与传播学院戏剧与影视学107185612200718李琰27058398390

新闻与传播学院戏剧与影视学107185450806177覃叶梅297623611188

国际汉学院汉语国际教育107185620605446谭生梅3526353116120

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107185150209191张佳敏27458655893

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107185511709287莎仁高娃276574574100

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107185530309290陶思允311634986113

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107185620609304康婧26057426992

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107185152107032高俊306624211785

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107185150107019包智慧316645298102

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107185152307037李茜263633910160

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107185422107245罗凯26666509159

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107185500407285陈骁26465368776

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107185520207302杨照坤255613610157

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107185520307305伍鹏飞24853308481

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107185520307306周英莲27967569066

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107185620107340陆丹27762409679

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107185150107018高莉娜3426757118100

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107185520207301龙晓灵290624912158

外国语学院学科教学(英语)107185612201780申汇31260709389

外国语学院学科教学(英语)107185612201788叶尔登吐牙286536210467

外国语学院学科教学(英语)107185612201801杨晓丽294585510675

外国语学院学科教学(英语)107185152309403张宇彤28560726390

外国语学院学科教学(英语)107185153209407方亚楠321627010089

外国语学院学科教学(英语)107185450809545黄耀春3616274121104

外国语学院学科教学(英语)107185460309547邢泽舟30169707092外国语学院学科教学(英语)107185520309569杨再超26157605688外国语学院学科教学(英语)107185620309588刘波涛28460617390外国语学院学科教学(英语)107185620809599何爱琴31363719485外国语学院学科教学(英语)107185630109604马慧玲26053607473外国语学院学科教学(英语)107185650609614麦尔哈巴·亚森江317556610492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107185422210561刘宇虹27856629763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107185640110657库兰·艾比西25953629549外国语学院英语笔译107185153210448陈佳欣3225051114107外国语学院英语笔译107185620710510朱丽珍3575971114113外国语学院英语笔译107185650610521杨敬冉299594810884外国语学院英语笔译107185650610524金宝珠299476110784外国语学院英语口译107185640110517马欣年319605411491外国语学院英语口译107185650610520马英龙3665764122123音乐学院音乐107185432210278杨点睛3316052109110音乐学院舞蹈107185650610322李慧子268514010671美术学院艺术学理论107185520707602王菊24946457979美术学院艺术学理论107185640107625苏小晶256533011855美术学院艺术学理论107185650407628陈晨曦258533111460美术学院美术学107185640107624张冬3305940128103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中国史107185650606269陆昱君3056346196——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民族学107185650407686迪丽奴尔246543310356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民族学107185431508972王丽3776768117125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中国少数民族经济107185520107683王文波24756339068历史文化学院学科教学(历史)107185501709651张磊320596084117历史文化学院学科教学(历史)107185640109657杨璐璐258624448104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107185210206447孟银鸽3477460213——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107185450806697朱其贵3056330212——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107185511606721吉古呷哈3106244204——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107185520306723卢熙3166154201——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107185542806727张曼3166844204——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107185640106806李小明2806530185——历史文化学院文物与博物馆107185620110250马丽3556643246——化学化工学院学科教学(化学)107185450809776陆雪闻26658576388化学化工学院科学与技术教育107185650709801李景玉276613555125旅游与环境学院学科教学(地理)107185612202121安欣3606758107128旅游与环境学院学科教学(地理)107185130309803杨小更25346625590旅游与环境学院学科教学(地理)107185620309855李强293614771114旅游与环境学院自然地理学107185612200405马博26651389186旅游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107185360909009郭佳波28351359998生命科学学院学科教学(生物)107185520209957卢娅24854497075生命科学学院学科教学(生物)107185650209975魏文倩304595911670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107185360108753刘丹妮3506361104122心理学院基础心理学107185650605310阿依努古丽·图尔荪2524837167——心理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107185150105013赵媛3226460198——心理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107185450805217韦文君2905959172——心理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107185640105300王萍2946147186——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107185150105012何美娜2475535157——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107185152305020张雅静2535144158——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107185521105252韦晓2605337170——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107185640105301仇梦婷2625733172——民族教育学院民族教育107185130408512李莉2646750147——

2020考研少数民族骨干计划

2017考研已经拉开序幕,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中公考研为考生们提供相关2017考研复习资料、考研辅导、往年考研真题等。希望2017考研学子金榜题名,考入自己理想院校。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是指国家实施的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个人才培养计划。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简称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是五部委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以科教兴国战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举措。计划从2006年起用五年时间为西部培养一批少数民族高学历专业人才,培养学校为211以上重点大学,生源为西部省市区。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要求,采取“统一考试、适当降分”等特殊政策措施招收新生。毕业生一律按定向培养和就业协议到定向地区和单位就业,硕士服务期限为5年,博士8年。经费享受中央级高校研究生的拨款政策。 简介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全称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又称“民族骨干”“少骨计划”“骨干计划”等,是一项由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财政部、人事部等五部委联合实施的人才培养计划。主要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和第五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为西部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高层次骨干人才。报考就读该计划的研究生毕业之后必须回到原籍省份服务满规定年限,报考前为在职人员的研究生,原则上毕业后须回原单位继续工作;报考前为应届生的研究生,毕业后回原籍省份工作(只定区域,不定行业、不定单位、不定工作岗位,培养高校统一发放就业推荐表,在原籍范围内与统分统招研究生相同待遇)。研究生就读期间由财政部提供全额奖学金及一定比例的生活补贴保证其顺利完成学业。 培养详情招生生源 招生生源范围为西部12省(区、市),海南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4省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湖南湘西自治州、张家界(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和湖北恩施自治州;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基地和民族硕士基础培训基地的教师和管理人员。重点招收教育(双语师资)、农牧业、医学、少数民族语言及特色文化艺术、信息技术、经济、能源和公共事业管理等领域从业人员。 报考方式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硕士生考生采取与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报名方式。

员工管理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员工管理)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 实施意见

中共扬州市委文件 扬发〔2011〕35号 ★ 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 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各县(市、区)委、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区、新城西区、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工委、管委会,市委各部委办,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人民团体,驻扬各单位: 《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已经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扬州市委 扬州市人民政府2011年4月21日 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高层次人才是推动扬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主要包括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进壹步加快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速集聚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更好地服务“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建设,现就加强我市高

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壹、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把人才优先发展作为强市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强力推动人才创新,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服务的政策体系,加大人才投入、创新人才机制、优化人才环境,以人才优先发展引领和支撑“三个扬州”建设。 2.目标任务。围绕我市重点发展的石油化工、汽车船舶、机械装备、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智能电网、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产业以及城市建设、文化旅游、教育卫生、环境保护等领域,重点引进壹批具有较强创业创新能力、能够突破关键技术、转化重大成果、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创业创新领军人才,重点培养壹批主导产业发展紧缺的技术精尖、技能娴熟的高技能人才,着力打造壹支结构合理、活力充沛、持续创新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二、完善引进使用政策,集聚创业创新领军人才 3.深入推进“绿扬金凤计划”。符合“绿扬金凤计划”申报条件,经评审认定为创业领军人才的,分别给予3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的资金资助;经评

中南大学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南大学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20190919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财政部人事部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意见》(教民[2004]5号)及《教育部等五部委关于印发<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教民[2005]11号)精神,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坚定地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定地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乐于奉献、具有较高科学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我校决定开展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为国家定向培养专项招生计划,2020年我校预计招收59名。重点向理工类、应用型专业倾斜,且招生比例原则上不低于招生总数的50%。我校招收汉族在职考生比例不得超过10%。 一、培养目标 培养坚定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定地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立志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发展服务;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招生政策 1.招生工作按“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原则,实行“自愿报考,统一考试、单独划线、择优录取”政策。 2.被录取考生需签订三方(或四方)定向培养协议书。协议先由考生与我校签订,再与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所在单位签订。被录取在职考生入学不迁转户口。 三、生源范围及招生对象: 1.生源地在内蒙古、广西、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在上述地区工作满3年以上,报名时仍在当地工作的汉族考生。 2.生源地在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甘肃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河北、辽宁、吉林、湖北、湖南(含张家界市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等6个省的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在上述地区国务院公布的民族自治地方工作满3年以上,且报名时仍在民族自治地方工作的汉族考生。 3.内地西藏班、新疆班承担教学和管理任务的教职员工;在西藏工作且满5年以上的“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计划”毕业生。 四、报考条件 (一)参加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全国统一招收硕士研究生考试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合格,立志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发展服务。 2.考生的学历学位条件必须符合我校统考报名的各项条件。 3.承诺毕业后回定向地区(单位)就业。其中,在职考生回原单位

人才信息采集表1

人才资源库信息采集表 为使人才信息能够一目了然,同时保护个人隐私,添加的信息分为“基本信息”和“详细信息及联系方式”两个部分: A、基本信息 姓名性别警号 照片 民族出生年月籍贯 政治面貌行政职务工作部门 入党/团 时间 行政级别工作岗位 参加工作时间 学历专业情况第一学历及 学位 现有学历 及学位毕业院校毕业院校所学专业所学专业 取得全国资格考试证书 人才类别见岗位目录职称名称 及取得证 书时间 见职称名称 是否聘任 及聘任起 止时间 才艺类别见才艺目录有关证书才艺程度 B、详细信息及联系方式 学习简历获奖情况 工作简历主要成绩 手机座机 QQ Email 联系地址邮政编码

录入说明(录入标准字段) 1、政治面貌:中共党员、共青团员、民主党派、群众 2、行政职务:(按三定方案) 3、行政级别:正厅级、副厅级、正处级、副处级、正科级、副科级、科员、办事员 4、工作部门:先分为机关和基层,然后再细分为科室、监区等部门 5、学历: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中央党校研究生、省委党校研究生、本科、专科、中专、职高、技校、普通高中、初中、小学 6、学位:博士、硕士、学士、无 7、所学专业:先分为六个核心专业(法律、监所管理、信息工程、医学(卫生)、教育学、心理学),然后再细分为各个专业 8、资格证书:注册会计师、注册内部审计师、注册安全工程师、造价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监理工程师、注册建筑师(一级、二级)、建造师(一级、二级)、心理咨询师(一级、二级、三级)、质量(初级、中级)、翻译(二级、三级)、计算机与软件(初级、中级、高级) 注:除以上证书外,用户还可以自己添加其他国家认可的证书 9、人才类别:(见岗位目录) 10、才艺类别:(见才艺目录) 11、职称名称: 1)政工系列2)高校教师3)中学教师4)小学教师 5)技校教师6)工程系列7)农业系列8)卫生系列 9)经济系列10)会计审计11)统计系列12)档案系列 13)图书系列14)翻译系列15)工艺美术16)艺术系列 注:每个系列下面分为:正高、副高、中级、初级以及取得职称的专业 A、岗位目录 (一)党政人才 1、组织 2、人事 3、人才 4、宣传 5、工会 6、老干 7、共青团 8、纪检监察 9、信访10、工人管理 11、党务

浅谈如何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人力资源协作组 发布专题论文之六 浅谈如何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专业人员管理组 摘要:高层次人才队伍的状况,代表一个国家、地区和企业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随着国际及国内人才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全面落实人才强企战略,努力培养和建立适应公司发展战略需要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公司高级技术专家为例,就高层次人才队伍现状进行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应采取的措施和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技术专家高层次人才队伍现状分析应对措施 中国加入WTO后,人才的全球化竞争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当今人才相对短缺的环境下企业只有更好地吸引、保留和发展其所需人才,才能拥有竞争优势而立于不败之地。国家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但关键是抓好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那么如何选拔、培养和管理好高层次人才这一最有效的资源,使之成为引领企业技术发展方向,代表公司最高科研水平,产生最有效利润的资源,这是企业能否顺利成长、是否具有后力的关键。公司确定的

“2356”人才工程,即“五年内培养20名行业知名专家,30名懂技术、善管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50名熟悉国际惯例的国际项目经理和600名具有执业资格的专门人才”的目标,就是为了建设一支掌握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具有竞争能力的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推动公司持续协调高效快速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现以公司三级专家队伍建设情况为例,就培养和建立高层次人才队伍,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公司专家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公司现有员工2817人,专业技术人员1902人,占员工总数的67.5%,根据公司2356人才工程计划,公司在2004年建立了由54人组成的公司一、二、三级技术专家队伍。 (一)基本情况 1.年龄结构

国家定向培养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非在职考生)定向协议书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国家定向培养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非在职考生)定向协议书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硕士学位研究生(非在职考生)定向协议书 甲方(招生单位): 乙方(定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 丙方(定向生本人): 根据《20 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十人才计划”招生管理办法》,就丙方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事宜,甲、乙、丙三方经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为乙方录取丙方为20 年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二、甲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丙方进行管理,按培养方案对丙方进行培养。甲方按学校规定向丙方发放硕士研究生普通奖助学金。丙方学习期满、符合硕士研究生毕业条件,甲方准予毕业,符合硕士学位授予条件,甲方授予硕士学位。丙方学习结束离校后,甲方将丙方的毕业证书、硕士期间档案等一并直接寄送乙方,乙方负责指导丙方就业。 三、丙方人事档案、户口转入甲方。党、团组织关系转入基础培训学校,基础培训结业考核合格后转入甲方,丙方在甲方的学习结束后必须回到乙方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就业,且服务年限不得少于5年。甲方在丙方毕业后负责将其人事档案、户口及党、团组织关系直接转回到乙方。 四、丙方必须遵守学籍管理规定等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完成学业。丙方在校期间受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等处分,由甲方通知乙方。丙方中途退学、受开除学籍处分,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学习,由甲方依据有关规定处理。丙方在学期间欲变动学籍(休学、延期毕业等),须提供乙方的同意证明,否则不予办理。 五、丙方第一学年须到教育部指定的基础强化培训基地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

甘肃省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扶持办法(试行)

甘肃省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扶持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大对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团队)创新创业项目的扶持力度,根据《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引进需紧缺人才的意见》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坚持公开、透明、科学、公正,按照自愿申报、专家评审、政府决策、社会公示的原则,对符合条件的人选及项目进行扶持资助。 第三条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扶持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由省科技厅牵头,省发改委、省工信委、省财政厅等部门共同负责项目申报、组织评审、资金管理、跟踪考核等工作。 第二章扶持对象和类别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是指具有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掌握或能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对我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具有重大影响,在我省开展成果转化或科技研发,能创造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层次人才或团队。 第五条对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的项目扶持主要分两类: 1、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扶持: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带高新技术研发成果、专利技术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与我省

企业合作实现产业化,或在我省创办、领办企业,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经评审,最高可给予1000万元的转化扶持资金; 2、重大科技研发项目扶持: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依托我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其他科研平台,承担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或开展对我省科技创新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攻关活动的,经评审可给予最高500万元的研发扶持资金。 第三章申报和推荐 第六条用人单位是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团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的主体,负责推荐引进人选及相关项目。 第七条符合条件但尚未有承接单位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可以采取自荐方式直接申报。 第八条申报评审扶持项目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必须具备良好的工作基础,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掌握核心技术或知识产权,由带头人和若干名核心人员组成,在国内外科研机构或重大项目稳定合作2年以上,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科研作风和科学、求实、团结、协作的精神,学术水平在本领域内具有明显优势,已取得突出成绩或具有明显的创新和产业化潜力。 第九条申报评审扶持项目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所创办或领办企业,原则上应已在我省完成工商注册(注册资本不低于100万元)和税务登记手续,企业成立5年以下(时间计算以申报当年1月1日为限),且该企业由引进人才控股,或引

高层次人才培养办法

高层次人才培养办法 (草案) 为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培养达到省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使我校高层次人才梯队的培养与教育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以及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工作相衔接,优先做好人才储备,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制定本培养计划。 一、总体目标 高层次人才培养共分四个梯队:第一梯队为入选省部级及以上人才工程和省高校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第二梯队为院级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第三梯队为院级骨干教师;第四梯队为系部级骨干教师。通过选拔和培养,到2018年,力争使学校拥有1-3名省级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5-10名院级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10-20名院级骨干教师和20-30名系部级骨干教师。 二、培养周期 培养期为四年。动态管理,二年进行一次中期考核,四年进行一次期满考核。 三、选拔条件 (一)省部级及以上人才工程和省高校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选拔条件按省人事厅、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要求。 (二)院级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选拔条件 1.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热爱教育事业,德才兼备,为人师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 2.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具有副教授专业技术以上职务,年龄55周岁以下(以申报当年1月1日为限,下同)。 3.学风端正,治学严谨,有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善于团结协作,具有组织带领学科梯队建设的能力。 4.已系统熟练地讲授过两门及以上课程,教学工作、教学改革或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成绩突出。 5.具有本学科、本专业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深的学术造诣,能在本学

科主流和前沿领域指导和开展研究工作。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掌握计算机等现代教学科研手段。 6.近两年年度考核在合格及以上。 7.近两年科研、教学成果较丰硕,出版学术专著1部或编写两部以上教材; (三)院级骨干教师选拔条件 1.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热爱教育事业,德才兼备,为人师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 2.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专业技术职务,年龄45周岁以下。 3.具有本学科领域内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能力,能在本学科前沿开展工作;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4.已系统讲授过两门及以上课程,教学工作、教学改革或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教学效果突出。 5.近两年年度考核在合格及以上。 6.具有稳定的科研或教学研究方向,在该方向上有较明显的研究成果,近两年科研、教学成果较丰硕,出版学术专著或编写教材1部以上; (四)系部级骨干教师选拔条件 1.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热爱教育事业,德才兼备,为人师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 2.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具有博士学位(含在读,下同)或讲师专业技术职务,年龄40周岁以下。 3.具有本学科领域内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能力;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 4.已系统讲授过一门课程,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教学效果较好。 5.近两年的教学科研成果条件:由各系部根据实际自行制定。 四、选拔程序 省部级及以上人才工程和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选拔程序和办法按省人事厅、教育厅的有关文件要求。

教民[2005]11号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实施方案

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实施方案 教民[2005]11号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的有关精神和《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财政部、人事部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意见》(教民[2004]5号)(以下简称《意见》)的要求,为确保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简称《民族骨干人才计划》)的顺利实施,保证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培养工作的社会效益,促进西部大开发和我国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和第五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工作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增强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中的战略作用。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坚定地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定地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乐于奉献、具有较高科学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逐步缓解和扭转西部和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匮乏的状况,改善少数民族人才的层次结构,提升少数民族人才存量的综合水平,为我国民

族团结进步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 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二、培养任务、主要措施和计划管理 (一)2006年度的招生规模为2500人,其中博士生500人,硕士生2000人;到2007年度招生规模为5000人,其中博士生1000人,硕士生4000人。 (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培养任务主要由国家部委所属重点高等学校和有关科研院(所)承担和组织实施。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要求,采取“自愿报考、统一考试、适当降分、单独统一划线”等特殊措施招收学生。 (三)被录取的少数民族硕士研究生先在基础培训点集中进行一年的强化基础培训,重点补修英语、大学语文(汉语)、计算机、高等数学等基础知识,兼顾其它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和宗教理论的学习。基础培训结束经考核合格者,转入招生学校硕士阶段研究生课程教学。 三、招生范围、招生计划和经费 (一)招生范围。主要面向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招生,兼顾享受西部政策待遇的民族自治地方和需要特别支持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以及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基地和少数民族硕士基础培训基地的教师和管理人才的培养,重点确保上述地区

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实施方案

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实施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的有关精神和《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财政部、人事部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意见》(教民[]号)(以下简称《意见》)的要求,为确保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简称《民族骨干人才计划》)的顺利实施,保证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培养工作的社会效益,促进西部大开发和我国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和第五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工作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增强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中的战略作用。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坚定地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定地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乐于奉献、具有较高科学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逐步缓解和扭转西部和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匮乏的状况,改善少数民族人才的层次结构,提升少数民族人才存量的综合水平,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二、培养任务、主要措施和计划管理 (一)年度的招生规模为人,其中博士生人,硕士生人;到年度招生规模为人,其中博士生人,硕士生人。 (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培养任务主要由国家部委所属重点高等学校和有关科研院(所)承担和组织实施。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要求,采取“自愿报考、统一考试、适当降分、单独统一划线”等特殊措施招收学生。 (三)被录取的少数民族硕士研究生先在基础培训点集中进行一年的强化基础培训,重点补修英语、大学语文(汉语)、计算机、高等数学等基础知识,兼顾其它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和宗教理论的学习。基础培训结束经考核合格者,转入招生学校硕士阶段研究生课程教案。 三、招生范围、招生计划和经费 (一)招生范围。主要面向西部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招生,兼顾享受西部政策待遇的民族自治地方和需要特别支持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以及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基地和少数民族硕士基础培训基地的教师和管理人才的培养,重点确保上述地区和单位教育、科技、医学和特色文化艺术、信息技术以及经济、公共事业管理等领域对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的需要。 (二)招生计划。本方案的招生计划属于国家定向培养计划,纳入招生单位总规模。根据少数民族和西部地区对人才的需求,

整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调研建议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调研建议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调研建议 按照省委组织部关于开展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情况专题调研的要求,7月中旬至9月下旬,我们会同市直有关部门,围绕**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障碍性因素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调研主要采取听取情况和下发调查问卷两种形式进行。期间,重点调查了磐石市、高新区开展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情况,走访了北华大学、中国农科院左家特产研究所、中油**石化公司、中油吉化集团公司、**化纤集团公司、市中心医院等十几家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工作座谈,并分别由市人事局、中小企业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国资委下发了调查问卷,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全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一、**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市现有各类人才总量为32.37万人,其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87万人、专业技术人才12.22万人、技能人才8.32万人,农村实用人才6.92万人。副高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才、规模以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技师以上技能人才等高层次人才2.22万人,占全市人才总量的6.7%。(此次调研未含高层次党政人才) 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全口径统计数据10788人,占全市专业技术人才的8.8%和全市人才总数的3.3%。其中国突7人,国贴99人、

省突46人。(见附表) **市专业技术人才构成表(单位:人)高级职称 中级职称 初级职称 人才总数 国有单位 10056 44764 57524 112344 民营单位 732 3615 5498 9843 总计 10788 48377 63022 122187

从职业分布上看,教育方面占34.5%、工程技术方面占28.3%、卫生技术方面占13.1%、经济方面占7.6%、会计方面占6.9%、科研方面占3%,其他人才占6.6%。(见附表) 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全口径统计数据4866人,占全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26%,占全市人才总数的1.5%。(见附表) 其中,国有企业2394人(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企业高管),民营企业2472人(规模以上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及规模以下企业中副高级职称以上的经营管理人员)。 技师以上高技能人才:全口径统计数据5850人,占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总数的9.8%,占全市人才总数的1.8%,占全市技能劳动者的 1.6%。(见附表) 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做法和经验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对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非常重视,积极强化措施、创新制度,营造有利于高层次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氛围,并且打破常规,构筑域外高层次人才、智力引进“绿色通道”,营造了良好的高层次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政策环境。几年来,各企事业单位人才意识显著提高。大多企事业单位都能把人才工作同单位自身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狠抓培养、引进和使用几个环节,突出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工作效能,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1.注重人才培养,不断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调研中发现,多数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培养工作都比较重视,注重通过岗位锻炼和继续教

2018少年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非在职考生)定向协议书(格式)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 (非在职考生 )定向协议书(格式) 甲方(招生单位): 乙方(定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行政部门): 丙方(定向生本人):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8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就丙方攻读硕士研究生事宜,甲、乙、丙三方经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录取丙方为2018年____________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二、甲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丙方进行管理,按培养方案对丙方进行培养。丙方在校学习期间的学费、住宿费等按国家及甲方相关规定缴纳。甲方按国家和本单位有关规定向丙方发放硕士研究生奖励资助资金。丙方学习期满、符合硕士研究生毕业条件,甲方准予毕业,符合硕士学位授予条件,甲方授予硕士学位。丙方学习结束离校后,甲方将丙方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硕士期间档案等一并直接寄回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乙方会同当地人社、民族等部门指导丙方就业。 三、丙方户口、人事档案转入甲方,党、团组织关系转入甲方,丙方在甲方的学习结束后必须回到乙方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就业,且服务年限不得少于5年(含5年)。允许丙方毕业后到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含兵团)就业。丙方毕业后甲方负责将其派遣回生源所在地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 四、丙方必须遵守甲方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完成学业。丙方在校期间教育管理服务的各类事项,如出国交换学习、学籍变动、学生奖助等,均按甲方有关规定执行。 五、丙方直接进入招生学校进行基础强化学习,不再单独安排强化基础培训,甲方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及时办理入学手续并注册学籍,修业年限和学习年限与 - 1 -

2020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调查报告

2020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调查报告 2020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调查报告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增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把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摆上重要位置”、“ 持续推动制度创新, 形成有利于高层次人才成长的机制和环境”。针对这个要求,结合中 央及省、市委组织部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为进一步增强高层次人才 队伍建设,推动县域经济的跨跃式发展。最近,我们采取问卷调查、 座谈走访等形式,对藁城市人才队伍现状实行了深入调查,并在此基 础上,就如何增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增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第一,增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需要。当前,我市的企业无论是国有还是非公有制企业,多数都面临着经营 管理机制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低、更新换代慢、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企业基础科技力量弱、人才整体素质偏低,尤其是缺乏高级管理人才和科研人员。随着我国加入 wto及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而这种 竞争归要到底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一支宏大的高素 质人才队伍,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无论 从当前还是长远来看,培养、引进、用好、用活高层次人才已经成为 促动我市国有和非公有制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环节。 第二,增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加快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农业在我市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对农业提出了新 的更高的要求,农业逐渐开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这种转变 当前集中体现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两高一优”农业的 拓展,它对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在数量上要求越来越多,在素质 上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现 代人才观,把本地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尤其是掌握“高、精、尖”农业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博士学位研究生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博士学位研究生 (在职考生)定向协议书 甲方(招生单位):乙方(定向单位): 丙方(定向生本人):丁方(定向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 辖市教育行政部门): 根据《20 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管理办法》,就丙方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事宜,甲、乙、丙、丁四方经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录取丙方为20 年____________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 二、甲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丙方进行管理,按培养方案对丙方进行培养。丙方学习期满、符合博士研究生毕业条件,甲方准予毕业,符合博士学位授予条件,甲方授予博士学位。丙方学习结束离校后,甲方将丙方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博士期间档案直接寄送乙方,乙方负责安排丙方工作。。 三、丙方在学习期间不转户口。乙方负责管理丙方学习期间的户籍关系和人事档案,保证丙方的学习时间。丙方学习期间的工资、医疗保险、福利待遇和职务(职称)晋升等,由乙方和丙方协商解决。丙方党、团组织关系转入甲方,丙方在甲方的学习结束后党、团组织关系转回乙方。 四、丙方必须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完成学业。丙方在甲方的学习结束后,必须回乙方工作,且服务年限不得少于8年(含8年,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基地和民族硕士基础强化培训基地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服务期为12年)。 五、丙方中途退学、受开除学籍处分,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学习,由甲方退回乙方处理。丙方在学期间欲变动学籍(休学、延期毕业等),须提供乙方的同意证明,否则不予办理。延长修读年限期间,费用自理。 六、本协议一式五份,经甲、乙、丙、丁四方签字并盖公章后,自丙方取得正式学籍(报到)之日起生效。甲、乙、丙、丁四方各持一份,一份存入丙方个人档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七、违约情形及处理 丙方有以下情况,乙方有权追究其相应的违约责任: 毕业后未按本协议去定向单位工作的,应在违约处理决定公布后1个月内,一次性向甲方退还财政拨付的生均经费和在读期间培养单位发放的相关经费,并缴纳该费用50%的违约金。丙方在读期间乙方提供的工资及其他福利待遇的退还问题由乙丙双方另行协商解决。 八、未尽事宜,由甲、乙、丙、丁四方协商解决。 甲方单位公章:乙方单位公章: 甲方负责人签字:乙方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丙方签字:丁方单位公章: 丁方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

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高层次人才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建设一支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善于引领和带动科学发展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促进殷实和谐经济文化强市建设,根据《淄博市人才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淄发〔2009〕9号),就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总体要求和认定分类 (一)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坚持以用为本,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布局,立足产学研紧密结合,以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载体为依托,不断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使我市拥有的高层次人才数量到2012年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把我市建成高层次人才聚集的区域性高地,为建设殷实和谐经济文化强市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认定分类。本意见所称高层次人才是指在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有较深造诣和较大影响,能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较大作用的优秀人才。高层次人才具体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指在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处于国内、省内、市内领先水平的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见附件)。

二、增创政策优势,吸引集聚高层次人才 (三)实行高层次人才无障碍引进。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其配偶、子女、父母均可随迁来淄,在本人工作所在地或居住地选择落户;其配偶需安置工作的,由人才引进单位负责落实,原属机关事业编制的,由组织、人事编制部门按照专业对口原则协调安置,不受接收单位编制限制,特别急需的优秀高层次人才的配偶安置实行一事一议;其子女需进入中等及以下学校学习的,由教育主管部门按照就近就优原则协调办理;需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不受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职数限制。 (四)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积极参与国家“蓝火计划”,促进研发项目、研发机构和研发团体整体引进,提高产学研人才引进的规模和水平。鼓励科研院所来淄设立分支机构,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产学研合作基地等。对新设立的院士工作站,院士(含助手)每年在站工作时间累计2个月以上、研究课题与设站单位发展目标一致并符合我市产业发展要求的,补助20万元;对新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3名以上博士进站工作并有明确研究开发任务的,补助15万元;对创建为国家级和省级技术中心或工程技术中心的企业,分别一次性奖励200万元、30—50万元。 (五)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智力引进工程”。加强与驻外机构、

南开大学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复试说明

年南开大学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复试说明 一、南开大学确定“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分数要求为:(除了历史教育医学门类以外的门类)总分不低于分并且政治不低于分、外语不低于分、两门业务课分别不低于分;(历史教育医学门类)总分不低于分并且政治不低于分、外语不低于分、业务课不低于分。确定复试名单除了依据复试的基本分数要求外,同时结合教育部下达给我校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分省名额及汉族考生的比例按照总分从高到低确定。 二、我校不接收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调剂生。 三、复试安排: 参加复试的考生须在网上进行复试确认。考生复试网上确认时间:月日至月日中午,具体确认网址请留意南开大学研究生院网站招生信息栏目。具体复试时间地点于月日以后到各学院网站上查询,逾期不到者取消复试资格。 四、特别说明: 、以下这些材料在参加面试时必须携带,缺少其中任何一项即取消复试资格。材料如下:

()身份证原件。 ()毕业证书原件(应届生持学生证)。 ()大学期间的成绩单(成绩单要求加盖学校教务处公章或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公章,本科成绩单如果遗失考生可以去本科毕业院校教务处补或从档案中复印,公章是复印的黑章也可以)。 ()在职人员需携带本单位人事部门开具的同意报考的证明(要求有人事部门公章)。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必须是在报考时报考类别为“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考生,不允许后期更改报考类别或补开证明。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录取类别都必须是定向,必须在录取前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书。在职考生与所在单位签订协议书,非在职考生(含应届毕业生)与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书。毕业后全部回定向地区或单位就业。 、复试成绩不满分不予录取。 南开大学研究生院 招生办公室

员工管理高层次紧缺人才队伍的调查思考

(员工管理)高层次紧缺人才队伍的调查思考

高层次紧缺人才队伍的调查和思考 高层次紧缺人才的界定,壹般地说,是指于壹个国家、壹个地区或壹个单位人才队伍中起骨干和核心作用且且是急需的人才。就我市而言,高层次紧缺人才是指于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中素质最超强、表现最出色、成绩最突出、公认最优秀的急需人才。具体分解为几个主要方面,就是胡锦涛总书记于全国人才会议上提出的“品质、知识、能力、业绩”均优。于县级市,高层次紧缺人才的作用能否得到有效发挥以及发挥的潜力有多大,将对该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我们对全市的高层次紧缺人才队伍情况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于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壹个时期全市高层次紧缺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措施。 壹、全市高层次紧缺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 (壹)全市高层次紧缺人才队伍的总体现状 宜城市总人口53万。自1992年提出“科技兴市”战略以来,全市壹直把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作为重要内容,通过采取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使全市人才队伍情况不断得到改善。2004年底,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高层次人才(具有中、高级职称或本科之上学历)4423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083%,其中,管理人才964人,专业技术人才3459人。先后有5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有70人被省、市有关部门授予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或学科带头人。 (二)全市高层次紧缺人才队伍建设采取的主要措施

1、制定了积极的人才政策 全市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先后出台了多项人才政策,尤其是“九五”以来,分别制定了《宜城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实施优惠政策引进高层次人才及激励人才发挥作用的通知》、《宜城市人发政府关于给予引进人才优惠待遇的通知》和《宜城市关于进壹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及壹系列关联的配套政策,且建立了人才奖励基金。各项人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指导和保证了人才工作的有效开展。 2、积极搞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1999年以来,政府下达指令性计划,由组织人事部门共引进各类高层次急需人才210多名。通过各种形式培养高中等人才4000多名,近年开展的各类人才培训达2万余人次。 3、组建专家智囊团,群策群言献智慧 集全市各行业、各领域最优秀、最有代表性的专家、学者近百人组成专家智囊团,针对改革、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中存于的突出问题发表意见和建议,然后由人事部门收集整理成《专家谏言快报》,定期呈送市政府主要领导参阅,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全面、及时、有效的参考。专家谏言的采纳率达到了80%。通过这壹途径,充分发挥了高层次人才的才智,让他们的才智有效地转化成了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全市高层次紧缺人才队伍建设存于的主要问题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协议书

国家定向培养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攻读 硕士学位研究生(在职考生)定向协议书 甲方(招生单位):乙方(定向单位): 丙方(定向生本人):丁方(定向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 辖市教育行政部门): 根据《20 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管理办法》,就丙方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事宜,甲、乙、丙、丁四方经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为乙方录取丙方为20 年____________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二、甲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丙方进行管理,按培养方案对丙方进行培养。丙方学习期满、符合硕士研究生毕业条件,甲方准予毕业,符合硕士学位授予条件,甲方授予硕士学位。丙方学习结束离校后,甲方将丙方的毕业证书、硕士期间档案等直接寄送乙方,乙方负责安排丙方工作。 三、乙方负责管理丙方学习期间的户籍关系和人事档案,保证丙方的学习时间。丙方学习期间的工资、医疗保险、福利待遇和职务(职称)晋升等,由乙方和丙方协商解决。丙方党、团组织关系转入基础培训学校,基础培训结业考核合格后转入甲方,丙方在甲方的学习结束后转回乙方。 四、丙方必须遵守学籍管理规定等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完成学业。丙方在甲方的学习结束后,必须回乙方工作,且服务年限不得少于5年(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基地和民族硕士基础强化培训基地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服务期为8年)。 五、丙方若受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等处分,由甲方通知乙方。丙方中途退学、受开除学籍处分,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学习,由甲方退回乙方处理。丙方在学期间欲变动学籍(休学、延期毕业等),须提供乙方的同意证明,否则不予办理。 六、丙方第一学年须到教育部指定的基础强化培训基地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收攻略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 划招收攻略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7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收攻略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财政部人事部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意见》(教民〔2004〕5号)及《教育部等五部委关于印发<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教民〔2005〕11号)精神,促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加速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决定开展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为国家定向培养专项招生计划,2007年计划招收3000名硕士研究生,招生任务由教育部指定院校承担。录取人员中汉族学生比例原则上不得超过10%,非在职人员比例原则上不得超过50%。 凯程2014法硕考研录取10人,8人法律硕士非法学,2人法律硕士法学,录取的学校有北大、清华、人大、公安大学、政法、中央民族大学,其中有三本学生1人,2本学生5人,4人为一本院校。在凯程法硕集训营,全日制封闭式高三式集训,加上凯程严格的管理授课督导,确保学生把法律基础、法律综合应试化掌握,切中考研要点,迅速提高考试成绩。在复试阶段,凯程动用一切关系资源为学生复试保录。2016年凯程法硕保录班开始报名,每个学校的法硕限额招生2-3人,避免在复试中资源冲突。 一、培养目标

培养坚定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定地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立志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发展服务;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招生政策 招生工作按“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原则,采取“自愿报考,统一考试、适当降分、单独统一划线”的特殊措施。 三、招生生源 生源范围:西部12省、自治区、直辖市,东北三省以及河北、海南省、湖南湘西自治州、湖北恩施自治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基地和民族硕士基础培训基地的教师和管理人员。 四、报考条件 (一)参加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全国统一招收硕士研究生考试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立志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发展服务。 2.毕业后保证到定向地区或单位就业。其中,在职考生回原单位;非在职考生(含应届本科毕业生),全部回定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就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