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 资料(考研、期末复习)试题库完整

传热学试卷

一.填空题:(共20分)[评分标准:每小题2分]

1. 导温系数是材料 物体内部温度扯平能力 的指标,大小等于 λ/ρC 。

2. 影响强制对流换热的主要因素有 流体的物性,状态,壁面结构。

3. 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的雷诺比拟的解为5/4Re 0296.0x x Nu =,适用条件是Pr=1。

4. 影响膜状凝结传热的主要热阻是液膜层的导热热阻。

5. 自膜化现象是对流换热系数与壁面尺寸无关,其发生的条件是流体处于湍流自然对流。

6. 同一壳管式换热器,逆流布置时对数平均温压最大,顺流布置时对数平均温压最小。

7. 在热辐射分析中,把单色吸收率与波长无关的物体称为灰体。

8. 通常,把k m w ./12.0≤λ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

9. 有效辐射是单位时间内离开物体单位表面的辐射能,它包括本身辐射和反射辐射两部分。

10.傅立叶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x

t A Q ??-=λ。 二.问答及推导题:(共50分)

1.名词解释:(10分)[评分标准:每小题2分]

① 辐射力:单位表面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向半球空间发射得全部波长的能量.

② 热边界层:在壁面附近温度剧烈变化的薄层.

③ 导温系数:c

a ρλ= 表示物体内部温度扯平的能力.

④ 膜状凝结:凝结液能很好的润湿壁面,在壁面上铺展成膜.液膜的热阻为主要热阻.

⑤ 太阳常数:大气层外缘与太阳射线相垂直的单位表面积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为1367W/m 2

2.试介绍三种强化管内湍流换热的措施,并说明措施的传热学原理。(10分)

答:三种方法(1)流速u 提高,(2)直径d 减小,(3)采用强化的换热面。

—————(6分)

原理n

f f f Nu Pr Re 023.08.0= 或2.08

.0d

u h ∝———————(4分) 第一章 概 论

一、 名词解释

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2.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

3.导热: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4.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

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表面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7.对流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 是的对流传热量,单位为W /(m 2·K)。对

流传热系数表示对流传热能力的大小。

8.辐射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 是的辐射传热量,单位为W /(m 2·K)。辐

射传热系数表示辐射传热能力的大小。

9.复合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 是的复合传热量,单位为W /(m 2·K)。复

合传热系数表示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

10.总传热系数: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大小。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1K 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

的传热量。

三、选择题

1.下列哪几种传热过程不需要有物体的宏观运动?

(1)导热 (2)对流 (3)辐射 (4)复合传热

2.热流密度q与热流量的关系为(以下式子A为传热面积,λ为导热系数,h为对流传热系数):

(1)q=φA (2)q=φ/A (3)q=λφ (4)q=hφ

3.如果在水冷壁的管子里结了一层水垢,其他条件不变,管壁温度与无水垢时相比将:

(1)不变(2)提高 (3)降低 (4)随机改变

4.下列哪一种表达式是错误的? ( )

(1)q=λΔt/δ (2)q=hΔt (3)q=kΔt (4)q=r tΔt

5.导热系数的单位是: ( )

(1)W/(m2.K) (2)W/m2 (3)W/(m·K) (4)m2.K/W

6.在传热过程中,系统传热量与下列哪一个参数成反比? ( )

(1)传热面积 (2)流体温差 (3)传热系数(4)传热热阻

7. 在稳态传热过程中,传热温差一定,如果希望系统传热量增大,则不能采用下述哪种手段? ( )

(1)增大系统热阻 (2)增大传热面积

(3)增大传热系数 (4)增大对流传热系数

8. 试判断下述几种传热过程中哪一种的传热系数最小?

(1)从气体到气体传热 (2)从气体到水传热

(3)从油到水传热 (4)从凝结水蒸气到水传热

9.若已知对流传热系数为78W/(m2.K),则其单位面积对流传热热阻为多少?

(1)78W/(m·K) (2)1/78m·K/W

(3)1/78m2·K/W (4)78W/(m2·K)

10.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称为什么?一般用什么符号表示?

(1)热流密度,q (2)热流密度,φ

(3)热流量,q (4)热流量,φ

11.太阳与地球间的热量传递属于下述哪种传热方式?

(1)导热 (2)热对流

(3)热辐射 (4)以上几种都不是

12.热流量与温差成正比,与热阻成反比,此规律称为什么?

(1)导热基本定律(2)热路欧姆定律

(3)牛顿冷却公式 (4)传热方程式

13.传热过程热路图的原理是什么?

(1)傅里叶定律 (2)牛顿冷却公式

(3)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4)热路欧姆定律

14.某一传热过程的热流密度q=500W/m2,冷、热流体间的温差为10℃,其传热系数和单位面积的总传热热阻各为多少?( )

(1)K=50W/(m2.K),r t=0.05m2.K/W

(2)K=0.02W/(m2.K),r t=50m2.K/W

(3)K=50W/(m2.K),r t=0.02m2.K/W

(4)K=50W/(m2.K),r t=0.05K/W

15.平板的单位面积导热热阻的计算式应为哪一个?

(1)δ/λ (2)δ/(KA) (3)1/h (4)1/(KA)

第二章热传导

一、名词解释

1.温度场:某一瞬间物体内各点温度分布的总称。一般来说,它是空间坐标和时间坐标的函数。

2.等温面(线):由物体内温度相同的点所连成的面(或线)。

3.温度梯度:在等温面法线方向上最大温度变化率。

4.热导率:物性参数,热流密度矢量与温度降度的比值,数值上等于1 K/m的温度梯度作用下产生的热流密度。热导率是材料固有的热物理性质,表示物质导热能力的大小。

5.导温系数:材料传播温度变化能力大小的指标。

6.稳态导热:物体中各点温度不随时间而改变的导热过程。

7.非稳态导热:物体中各点温度随时间而改变的导热过程。

8.傅里叶定律:在各向同性均质的导热物体中,通过某导热面积的热流密度正比于该导热面法向温度变化率。9.保温(隔热)材料:λ≤0.12 W/(m·K)(平均温度不高于350℃时)的材料。

10.肋效率:肋片实际散热量与肋片最大可能散热量之比。

11.接触热阻:材料表面由于存在一定的粗糙度使相接触的表面之间存在间隙,给导热过程带来额外热阻。12.定解条件(单值性条件):使微分方程获得适合某一特定问题解的附加条件,包括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三、选择题

1.当采用加肋片的方法增强传热时,最有效的办法是将肋片加在哪一侧? ( )

(1)传热系数较大的一侧(2)传热系数较小的一侧

(3)流体温度较高的一侧(4)流体温度较低的一侧

2.下列各参数中,属于物性参数的是:

(1)肋化系数 (2)导热系数(3)导温系数(4)传热系数

3.导温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1)表明材料导热能力的强弱

(2)反映了材料的储热能力

(3)反映材料传播温度变化的能力

(4)表明导热系数大的材料一定是导温系数大的材料

4.常温下,下列物质中哪一种材料的导热系数较大?

(1)纯铜 (2)碳钢

(3)不锈钢 (4)黄铜

5.温度梯度表示温度场内的某一点等温面上什么方向的温度变化率?

(1)切线方向(2)法线方向

(3)任意方向 (4)温度降低方向

6.接触热阻的存在使相接触的两个导热壁面之间产生什么影响?

(1)出现温差 (2)出现临界热流

(3)促进传热 (4)没有影响

7.下述哪一点不是热力设备与冷冻设备加保温材料的目的?

(1)防止热量(或冷量)损失 (2)提高热负荷

(3)防止烫伤(或冻伤) (4)保持流体温度

8.某热力管道采用两种导热系数不同的保温材料进行保温,为了达到较好的保温效果,应将哪种材料放在内层?

(1)导热系数较大的材料 (2)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

(3)任选一种均可 (4)无法确定

9.金属含有较多的杂质,则其导热系数将如何变化?

(1)变大(2)变小

(3)不变(4)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10.下列材料中,导热材料较差的材料是什么?

(1)铝合金 (2)铸铁

(3)不锈钢(4)普通玻璃

11.物体之间发生热传导的动力是什么?

(1)温度场(2)温差

(3)等温面 (4)微观粒子运动

12.下面哪种物质材料具有较大的导热系数?

(1)水(2)空气

(3)水蒸气(4)冰块

13.通过大平壁导热时,大平壁内的温度分布规律是下述哪一种?

(1)直线 (2)双曲线

(3)抛物线 (4)对数曲线

14.若已知某种气体的密度为0.617kg/m3,比热为1.122 kJ/(kg·K),导热系数为0.0484W/(m.K),则其导温系数是多少? ( )

(1)14.3m2/s (2)69.9×10-6m2/s

(3)0.0699m2/s (4)1.43×104m2/s

15.已知某一导热平壁的两侧壁面温差是30℃,材料的导热系数是22W/(m.K),通过的热流密度是300W/m2,则该平壁的壁厚是多少? ( )

(1)220m (2)22m (3)2.2m (4)0.22m

16.第二类边界条件是什么?

(1)已知物体边界上的温度分布。

(2)已知物体表面与周围介质之间的传热情况。

(3)已知物体边界上的热流密度。

(4)已知物体边界上流体的温度与流速。

17.冬天用手分别触摸置于同一环境中的木块和铁块,感到铁块很凉,这是什么原因?

(1)因为铁块的温度比木块低 (2)因为铁块摸上去比木块硬

(3)因为铁块的导热系数比木块大(4)因为铁块的导温系数比木块大

18.什么情况下圆筒壁导热可以按平壁处理?

(1)当其长度大于其外半径的10倍时 (2)当其长度是其壁厚的10倍时

(3)当其外径大于2倍的内径时(4)当其外径大于其壁厚的4倍时

19.温度升高时,气体的导热系数一般随温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 )

(1)增大 (2)减小

(3)不变 (4)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0.一般情况下,对于材料的导热系数,下述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1)合金小于纯金属 (2)气体小于固体

(3)液体小于固体(4)导电体小于非导电体

21.下列那种情况内燃机汽缸温度场不会随时间发生变化?

(1)内燃机启动过程 (2)内燃机停机(3)内燃机变工况运行(4)内燃机定速运行

22.在稳态导热中,已知三层平壁的内外表面温度差为120℃,三层热阻之比Rλ1 、Rλ2、 Rλ3=1:2:3,则各层的温度降为。

(1)60℃、40℃、20℃ (2)70℃、40℃、10 ℃(3)20℃、40℃、60℃ (4)10℃、40℃、70℃23.材料的导热能力与吸热能力之比称为。

(1)放热系数 (2)传热系数(3)导热系数(4)导温系数

24.蒸汽管道的内外直径分别为68mm和100mm,导热系数λ1=63W/(m. ℃),内表面温度为140℃。今采用玻璃棉垫料保温,λ2=0.053W/(m. ℃)。若要求保温层外表面的温度不超过50℃,且蒸汽管道允许的热损失ql=50W/m,则玻璃棉垫料保温层的厚度至少为。

(1)41mm (2)54mm (3)91mm (4) 104mm

25.导热体中不同温度的等温面将。

(1)互相相交(2) 互不相交(3)互相相切 (4)不定

26.材料的导温系数是材料和的比值。

(1)吸热能力/导热能力(2) 导热能力/吸热能力(3)比热容/导热系数 (4)导热系数/比热容

27.固体壁面上敷设肋片后,其实际散热量与假设整个肋表面处于肋基温度下的散热量的比值为。

(1)肋壁效率 (2) 肋化系数(3)肋片效率 (4)无明确的专用名称

28.忽略物体内部导热热阻的分析方法称为。

(1)正规状况法(2)数学分析法(3)数值解法 (4)集总参数法

29.下列哪个是非稳态导热的表达式?

(1)t=f(x,y,z)(2)t=f(y,τ)(3)t=f(x,y) (4)t=f(z,x)

30.下列那个表示非稳态导热过程的无因次时间?

(1)Bi (2)Fo(3)Re (4)Pr

第三章对流传热

一、名词解释

1.速度边界层:在流场中壁面附近流速发生急剧变化的薄层。

2.温度边界层:在流体温度场中壁面附近温度发生急剧变化的薄层。

3.定性温度:确定换热过程中流体物性的温度。

4.特征尺度:对于对流传热起决定作用的几何尺寸。

5.相似准则(如Nu,Re,Pr,Gr,Ra):由几个变量组成的无量纲的组合量。

6.强迫对流传热:由于机械(泵或风机等)的作用或其它压差而引起的相对运动。

7.自然对流传热:流体各部分之间由于密度差而引起的相对运动。

8.大空间自然对流传热:传热面上边界层的形成和发展不受周围物体的干扰时的自然对流传热。

9.珠状凝结:当凝结液不能润湿壁面(θ>90?)时,凝结液在壁面上形成许多液滴,而不形成连续的液膜。10.膜状凝结:当液体能润湿壁面时,凝结液和壁面的润湿角(液体与壁面交界处的切面经液体到壁面的交角)θ<90?,凝结液在壁面上形成一层完整的液膜。

11.核态沸腾:在加热面上产生汽泡,换热温差小,且产生汽泡的速度小于汽泡脱离加热表面的速度,汽泡的剧烈扰动使表面传热系数和热流密度都急剧增加。

12.膜态沸腾:在加热表面上形成稳定的汽膜层,相变过程不是发生在壁面上,而是汽液界面上,但由于蒸汽的导热系数远小于液体的导热系数,因此表面传热系数大大下降。

三、选择题

1.下列各参数中,属于物性参数的是:

(1)传热系数K

(2)吸收率α

(3)普朗特数Pr

(4)传热系数h c

2.流体纯自然对流传热的准则方程可写成

(1)Nu=f(Re,Pr) (2)Nu=f(Gr,Pr)

(3)Nu=f(Re,Gr,Pr) (4)Nu=f(Bi,Fo)

3.流体掠过平板对流传热时,在下列边界层各区中,温度降主要发生在:

(1)主流区 (2)湍流边界层(3)层流底层

(4)缓冲区 (5)湍流核心区

4.空气自然对流传热系数与强迫对流时的对流传热系数相比:

(1)要小的多 (2)要大得多

(3)十分接近 (4)不可比较

5.沸腾的临界热流量q c是:

(1)从过冷沸腾过渡到饱和沸腾的转折点

(2)从自由流动过渡到核态沸腾的转折点

(3)从核态沸腾过渡到膜态沸腾的转折点

(4)从不稳定膜态沸腾过渡到稳定膜态沸腾的转折点

6.流体在大空间沿竖壁自然对流传热时,在湍流状态下;对流传热系数正比于竖壁高度的( )

(1)0次方 (2)0.8次方 (3)l/4次方 (4)l/3次方

7.液体沸腾时,汽泡内的压力大于汽泡外液体的压力,主要由于下列哪个因素造成的?

(1)传热温差(2)表面张力 (3)浮升力 (4)重力

8.定型准则是指:

(1)包含定型尺寸的准则(2)全部由已知量构成的准则

(3)含有待求量的准则 (4)待定准则

9.工程中,较为常用的沸腾工况是指:

(1)膜态沸腾(2)核态沸腾 (3)自然对流沸腾(4)以上都不是

10.下述哪种手段对提高对流传热系数无效?

(1)提高流速(2)增大管径

(3)采用入口效应 (4)采用导热系数大的流体

11.已知某气体的密度为1.26kg/m3,比热为1.02kJ/(kg·K),导热系数为0.025W/(m·K),粘度为15.1×10-6m2/s,其Pr(普朗特)准则数为多少? ( )

(1)0.78 (2)0.02 (3)0.7 (4)0.62

12.Nu(努谢尔特)准则反映: ( )

(1)惯性力和粘滞力的相对大小(2)对流传热强度

(3)浮升力和粘滞力的相对大小 (4)导热能力大小

13.描述浮升力与黏滞力的相对大小的准则数称为:

(1)Re (2)Gr (3)Pr (4)Ra

14.当管长远大于管径时,圆管横向布置时的管外膜状凝结传热系数与竖放时相比如何?

(1)横放时大

(2)两者差不多

(3)竖放时大

(4)无法比较

15. 无量纲组合23

ναtl g v ?称为什么准则?

(1)雷诺Re (2)普朗特Pr

(3)努谢尔特Nu (4)格拉晓夫Gr

16. 判断管内湍流强制对流是否需要进行人口效应修正的依据是什么?

(1)l/d ≥70 (2)Re ≥104

(3)l/d<50 (4)l/d<104

17. 对流传热以 作为基本计算式。

(1)傅里叶定律 (2)牛顿冷却公式

(3)普朗克定律 (4)欧姆定律

18. 从传热角度看,下面几种冷却方式中,哪种方式的冷却效果会最好?

(1)水冷 (2)氢冷 (3)气冷 (4)水沸腾冷却

19. 相变传热的特征为 。

(1)工质比体积变化较大 (2) 汽化潜热 (3) (1)+(2) (4)工质比体积较大

20. 冷却液润湿壁面的能力取决于 。

(1)液体的表面张力 (2)液体与壁面间的附着力 (3) (1)+(2) (4) (1)或(2)

21. 在饱和沸腾时,随着 的增高,将会出现 个换热规律全然不同的区域。

(1)壁面过热度 ,4 (2)壁面过热度,6 (3)热流密度 ,4 (4)热流密度,6

22.对流传热微分方程组共有几类方程?

(1) 2 (2) 3 (3) 4 (4)5

23. 凝结液能很好的润湿壁面,形成完整的膜向下流动,称为 。

(1)凝结 (2)膜状凝结 (3) 珠状凝结 (4)稳态凝结

24.下列哪个不是影响对流传热的主要因素?

(1)流动起因;

(2)t w ;

(3)ε;

(4)换热面的几何形状。

25.对于Pr 数,下列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1)它是动力粘度与热扩散率的比值;

(2)它是研究对流传热最常用的重要准则;

(3)对于层流流动,当Pr=1时,δ=δt ;

(4)它反映了流体中热量扩散和动量扩散的相对程度。

26.自由对流传热的流态主要取决于 的数值。

(1)Pr (2)Fo (3)Re (4)Gr

27.如果流体的流动是由流体内部温差产生的密度差引起的,称为 。

(1)强迫对流(2)自由运动 (3)湍流对流(4)层流对流

28.对流传热微分方程组包括 。

Ⅰ、付立叶定律 Ⅱ、对流传热微分方程 Ⅲ、基尔霍夫定律 Ⅳ、连续性方程 Ⅴ、动量微分方程 Ⅵ、能量微分方程

(1) ⅡⅢⅣⅤ (2) ⅠⅡⅢⅣ (3)ⅡⅣⅤⅥ (4) ⅢⅣⅤⅥ

29.Nu m 其特征温度为 。

(1)流体温度 (2) 平均温度 (3)壁面温度 (4)不定

30.当流体外掠圆管时,10

(1) 湍流,1400,低 (2) 层流,1400,高 (3) 湍流,820,低 (4) 层流,820 ,低

31.自然对流传热的准则方程为 。

(1)14.031Pr Re 86.1???

? ??μμ???? ??=w f e f f f L d Nu (2).3121Pr Re 664.0m m m Nu = (3)31Pr)(53.0Gr Nu m = (4). ()31

Pr ..943.0Ja Ga Nu m =

32.影响膜状换热系数的主要因素是 。

(1)蒸汽流速 (2)不凝结气体 (3)表面粗糙度 (4) (1) + (2)

生态学考研试的题目

生态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40分,每体4分)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生态因子生活型谱构件生物 原生演替林德曼效率群落排序生态对策种间关联 二、填充(共15分,每空1分) 1、生物多样性一般有三个水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群落演替按演替发生的时间进程可分为: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3、影响陆地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 4、种群动态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5、生物地化循环可分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三、问答题(共30分,每题10分) 1、简述群落的基本特征。 2、试述种群两种进化动力的关系。 3、用能量流程图简述在最适条件下植物利用太阳能形成净初级生产力(千卡·米-2·天-1)。 四、计算题(15分) 用比例重叠法计算A、B两物种利用食物资源(以食物大小表示)的生态位重叠值 物种食物资源大小(mm) 1-10 11-20 21-30 A 11 2 0 B 5 2 1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生态型协同进化生态入侵演替群落排序 生态位食物链初级生产力负载量(carrying capacity) 同资源种团(GUILD)

二、问答题(70分) A 必答题(10分) 绘图说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和基本特点。 B选答题(任选4题,每题15分) 1、试论Logistic种群增长模型中各参数的生物学意义及该模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2、试分析野生生物管理应遵循的生态学原则。 3、试述捕食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4、比较三种演替理论模型的异同点。 5、试论“冷血生物——温血生物(cold-blood vs warm-blood)";"同温生物——异温生物(homentherm vs poikilotherm)";"内热生物——外热生物(ectotherm vs endotherm)"三对术语的含义及适用范围。 一、名词解释 生态位内禀增长能力生物地化循环生态入侵生活型顶极群落 生物多样性林德曼效率种群增长类型K选择 二、问答题 1、光作为重要的生态因子有哪些特点对动物和植物各有什么生态作用 2、解释“耐受性定律”,并举例说明在环境保护研究中的作用。 3、评述几种(至少3种)当前流行的种群调节学说。 4、用种群消长数学公式或曲线图结合文字讨论两物种竞争的过程和结果。 5、概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测定的常用方法。 6、请自选一个生态系统,说明其主要结构和功能。 xxxxx学校森林生态学试题(二)

专升本《工程传热学》_试卷_答案

专升本《工程传热学》 一、 (共18题,共156分) 1. 说明得出导热微分方程所依据的基本定律。 (8分) 标准答案:能量守恒方程和傅利叶定律。 2. 写出肋效率的定义。对于等截面直肋,肋效率受哪些因素影响? (8分) 标准答案: 3. 在液体沸腾过程中一个球形汽泡存在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需要这样的条件? (8分) 标准答案:在液体沸腾过程中一个球形汽泡存在的条件是液体必须有一定的过热度。这是因为从汽泡的力平衡条件得出 ,只要汽泡半径不是无穷大,蒸汽压力就大于液体压力,它们 各自对应的饱和温度就不同有 ;又由汽泡热平衡条件有 ,而汽泡存在必须保持其 饱和温度,那么液体温度,即大于其对应的饱和温度,也就是液体必须过热。 4. 什么是速度边界层?动量方程在热边界层中得到简化所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这样的简化有何好处? (8分) 标准答案:流体流过壁面时流体速度发生显著变化的一个薄层。 动量方程得以在边界层中简化,必须存在足够大的Re 数,也就是具有的数量级。 此时动量扩散项才能够被忽略。从而使动量微分方程变为抛物型偏微分方程,成为可求解的形式。 5. 在导热过程中产生了Bi 数,而在对流换热过程中产生了Nu 数,写出它们的物理量组成,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差别是什么? (8分) 标准答案: 从物理量的组成来看,Bi 数的导热系数 为固体的值,而 Nu 数的则为流体的值;Bi 数的特征尺寸Ls 在固体侧定义,而Nu 数的Lf 则在流体侧定义。从物理意义上看,前者反映了导热系统同环境之间的换热性能与其导热性能的对比关系,而后者则反映了换热系统中流体与壁面地换热性能与其自身的导热性能的对比关系。 6. 外径为50mm ,表面温度为180 的圆筒,在它的外面用导热系数为0.14W/ 的保温材料 包扎起来,保温材料的厚度为 30mm 。要求外表面温度小于60,试计算每米管道的散热量。如 果将保温材料换成导热系数为0.034 W/的保温材料,导热量同上,其它条件也不变。试计算 新保温材料的厚度。 (12分) 标准答案: 7. 针对如下导热微分方程写出方程各项的含义,并说明得出导热微分方程所依据的基本定律? (8 分) 标准答案: 导热微分方程所依据的基本定律是傅里叶定律和导热微分方程。 8. 写出Bi 数的定义式并解释其意义。在Bi 0 的情况下,一初始温度为t0的平板突然置于温度为的流体中冷却(如图1 ),粗略画出τ=τ1>0和 时平板附近的流体和平板的温度分布。 (8分) 标准答案:反映了导热系统同环境之间的换热性能与其导热性能的对比关系。

传热学试题(答案)

①Nu准则数的表达式为(A ) ② ③根据流体流动的起因不同,把对流换热分为( A) ④A.强制对流换热和自然对流换热B.沸腾换热和凝结换热 ⑤C.紊流换热和层流换热D.核态沸腾换热和膜态沸腾换热 ⑥雷诺准则反映了( A) ⑦A.流体运动时所受惯性力和粘性力的相对大小 ⑧B.流体的速度分布与温度分布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⑨C.对流换热强度的准则 ⑩D.浮升力与粘滞力的相对大小 ?彼此相似的物理现象,它们的( D)必定相等。 ?A.温度B.速度 ?C.惯性力D.同名准则数 ?高温换热器采用下述哪种布置方式更安全( D) ?A.逆流B.顺流和逆流均可 ?C.无法确定D.顺流

?顺流式换热器的热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100℃和70℃,冷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20℃和40℃,则其对数平均温差等于() A.60.98℃B.50.98℃ C.44.98℃D.40.98℃ ?7.为了达到降低壁温的目的,肋片应装在( D) ?A.热流体一侧B.换热系数较大一侧 ?C.冷流体一侧D.换热系数较小一侧 21黑体表面的有效辐射( D)对应温度下黑体的辐射力。 22A.大于B.小于 C.无法比较D.等于 23通过单位长度圆筒壁的热流密度的单位为( D) 24A.W B.W/m2 C.W/m D.W/m3 25格拉晓夫准则数的表达式为(D ) 26 27.由炉膛火焰向水冷壁传热的主要方式是( A ) 28 A.热辐射 B.热对流 C.导 热 D.都不是 29准则方程式Nu=f(Gr,Pr)反映了( C )的变化规律。 30A.强制对流换热 B.凝结对流换热

31 C.自然对流换热 D.核态沸腾换热 32下列各种方法中,属于削弱传热的方法是( D ) 33A.增加流体流度 B.设置肋片 34 C.管内加插入物增加流体扰动 D.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 料使导热热阻增加 35冷热流体的温度给定,换热器热流体侧结垢会使传热壁面的温度( A ) 36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有时增 加,有时减小 37将保温瓶的双层玻璃中间抽成真空,其目的是( D ) 38A.减少导热 B.减小对流换热 39 C.减少对流与辐射换热 D.减少导热与对流换热 40下列参数中属于物性参数的是( B ) 41A.传热系数 B.导热系数 42 C.换热系数 D.角系数 43已知一顺流布置换热器的热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300°C和150°C,冷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50°C和100°C,则其对数平均温差约为( )

上海理工大学高等传热学试题及答案

1.试求出圆柱坐标系的尺度系数,并由此导出圆柱坐标系中的导热微分方程。 2 .一无限大平板,初始温度为T 0;τ>0时,在x = 0表面处绝热;在x = L 表面以对流方式向温度为t f 的流体换热。试用分离变量法求出τ>0时平板的温度分布(常物性)。(需求出特征函数、超越方程的具体形式,范数(模)可用积分形式表示)。(15分) , 3.简述近似解析解——积分法中热层厚度δ的概念。 答:近似解析解:既有分析解的特征:得到的结果具有解析函数形式,又有近似解的特征:结果只能近似满足导热解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边界温度 的变化对于区域温度场的影响只是在某一有限的范围内,把这个有限的范围定义为热层厚度δ。 4.与单相固体导热相比,相变导热有什么特点 答:相变导热包含了相变和导热两种物理过程。相变导热的特点是 1.固、液两相之间存在着 移动的交界面。 2.两相交界面有潜热的释放(或吸收) | 对流部分(所需量和符号自己设定) 1 推导极坐标系下二维稳态导热微分方程。 2 已知绕流平板流动附面层微分方程为 y u y u V x u u 22??=??+??ν 取相似变量为: x u y νη∞ = x u f νψ∞= 写出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求问题的相似解。 3 已知绕流平板流动换热的附面层能量积分方程为: ?=∞?? =-δ00)(y y t a dy t t u dx d 当Pr<<1时,写出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求问题的近似积分解及平均Nu (取三次多项式)。 4 ] O x

5写出常热流圆管内热充分发展流动和换热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求出速度和温度分布及Nu x.辐射 1.请推导出具有n个表面的净热流法壁面间辐射换热求解公式,并简要说明应用任一种数值方法的求解过程。 2.试推导介质辐射传递方程的微分形式和积分形式,要求表述出各个步骤和结果中各个相关量的含义。 3.根据光谱辐射强度表示下面各量:1)光谱定向辐射力;2)定向辐射力;3)光谱辐射力;4)辐射力;5)辐射热流量。要求写清各量的符号、单位。 4.说明下列术语(可用数学表达式)(每题4分) a)光学厚度 b)漫有色表面 c)? d)兰贝特余弦定律 e)光谱散射相函数 f)定向“灰”入射辐射

2015年重点大学考研生态学考点整理(含试题及答案)

2015重点大学考研生态学核心考点整理 一、名词解释 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存因子:在生态因子中凡是有机体生活和发育所不可缺少的外界环境因素。 生态环境:研究的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中,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生境: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总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这一特定环境叫生境。 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同种有机体的结合。 群落: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不同种群的集合。 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因素的集合。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都将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限制因子原理:一个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和繁荣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状况,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限制的状况都可说是限制状况或限制因子。 似昼夜节律:动物在自然界所表现出来的昼夜节律除了由外界因素的昼夜周期所决定的以外,在内部也有自发性和自运性的内源决定,因为这种离开外部世界的内源节律不是24小时,而是接近24小时,这种变化规律叫似昼夜节律。 阿朔夫规律: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并且这种延长的增强,这种延长越明显。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并且这种缩短随着光强的增强,这种缩短越明显。

同济大学传热学题库共6套含答案

传热学(一)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21. 导热基本定律 22. 非稳态导热 23. 凝结换热 24. 黑度 25. 有效辐射 ?简答题 ( 本大题共 2 小题 , 每小题 8 分 , 共 16 分 ) 26. 简述非稳态导热的基本特点。 27. 什么是临界热绝缘直径?平壁外和圆管外敷设保温材料是否一定能起到保温的作用,为什么? ?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24 分) 28. 一内径为 300mm 、厚为 10mm 的钢管表面包上一层厚为 20mm 的保温材料,钢材料及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分别为 48 和 0.1 ,钢管内壁及保温层外壁温度分别为220 ℃及 40 ℃,管长为 10m 。试求该管壁的散热量。 29. 一内径为 75mm 、壁厚 2.5mm 的热水管,管壁材料的导热系数为 60 ,管内热水温度为 90 ℃,管外空气温度为 20 ℃。管内外的换热系数分别为和 。试求该热水管单位长度的散热量。 ?名词解释 ( 本大题共 5 小题 , 每小题 4 分 , 共 20 分 ) 21. 导热基本定律 : 当导热体中进行纯导热时 , 通过导热面的热流密度 , 其值与该处温度梯度的绝对值成正比 , 而方向与温度梯度相反。

22. 发生在非稳态温度场内的导热过程称为非稳态导热。 或:物体中的温度分布随时间而变化的导热称为非稳态导热。 23. 蒸汽同低于其饱和温度的冷壁面接触时 , 蒸汽就会在壁面上发生凝结过程成为流液体。 24. 物体的辐射力与同温度下黑体辐射力之比。 25. 单位时间内离开单位表面积的总辐射能。 ?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16 分) 26. ( 1 )随着导热过程的进行 , 导热体内温度不断变化 , 好象温度会从物体的一部分逐渐向另一部分转播一样 , 习惯上称为导温现象。这在稳态导热中是不存在的。 ( 2 )非稳态导热过程中导热体自身参与吸热(或放热),即导热体有储热现象,所以即使对通过平壁的非稳态导热来说,在与热流方向相垂直的不同截面上的热流量也是处处不等的,而在一维稳态导热中通过各层的热流量是相等的。 ( 3 )非稳态导热过程中的温度梯度及两侧壁温差远大于稳态导热。 27. ( 1 )对应于总热阻为极小值时的隔热层外径称为临界热绝缘直径。 ( 2 )平壁外敷设保温材料一定能起到保温的作用,因为增加了一项导热热阻,从而增大了总热阻,达到削弱传热的目的。 ( 3 )圆筒壁外敷设保温材料不一定能起到保温的作用,虽然增加了一项热阻,但外壁的换热热阻随之减小,所以总热阻有可能减小,也有可能增大。 ?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24 分) 28. 解:已知 d 1 =300mm d 2 =300+2 × 10=320mm d 3 =320+2 × 20=360mm m t w1 =220 ℃ t w2 =40 ℃ =9591.226W 29. 解:已知 d 1 =75mm=0.075m d 2 =75+2 × 2.5=80mm=0.08m t f1 =90 ℃ t f2 =20 ℃

新版内蒙古大学生态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在我决定考研的那一刻正面临着我人生中的灰暗时期,那时发生的事对当时的我来讲是一个重大的打击,我甚至一再怀疑自己可不可以继续走下去,而就是那个时候我决定考研,让自己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的人生方向。那个时刻,很大意义上是想要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再让自己纠结于一件耗费心力和情绪的事情。 而如今,已相隔一年的时间,虽然这一年相当漫长,但在整个人生道路上不过是短短的一个线段。 就在短短的一年中我发现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曾经让自己大为恼火,让自己费尽心力和心绪的事情现如今不过是弹指的一抹灰尘。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境变化,我认为,是因为,在备考的这段时间内,我的全身心进入了一个全然自我,不被外界所干扰的心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着同样枯燥、琐碎、乏味的事情。 这不正是一种修行吗,若说在初期,只是把自己当作机器一样用以逃避现实生活的灾难的话,但在后期就是真的在这过程中慢慢发生了变化,不知不觉中进入到了忘记自身的状态里。 所以我就终于明白,佛家坐定,参禅为什么会叫作修行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所以经过这一年我不仅在心智上更加成熟,而且也成功上岸。正如我预期的那样,我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了新的人生方向。 在此,只是想要把我这一年备考过程中的积累的种种干货和经验记录下来,也希望各位看到后能够有所帮助,只不过考研毕竟是大工程,所以本篇内容会比较长,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看完,文章结尾会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内蒙古大学生态学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84)生态学专业课一 ④(882)生态学专业课二 参考书目: 《生态学》李博主编,2000 ,高等教育出版社; 《生态学》(第2版)杨持主编,2008 ,高等教育出版社; 《基础生态学》孙濡泳等编,2002 ,高等教育出版社 先说说真题阅读的做法… 第一遍,做十年真题【剩下的近三年的卷子考试前2个月再做】,因为真题要反复做,所以前几遍都是把自己的答案写在一张A4纸上,第一遍也就是让自己熟悉下真题的感觉,虐虐自己知道英语真题的大概难度,只做阅读理解,新题型完形填空啥的也不要忙着做,做完看看答案,错了几个在草稿纸上记下来就好了,也不需要研究哪里错了为什么会错…第一遍很快吧因为不需要仔细研究,14份的试卷,一天一份的话,半个月能做完吧,偷个懒一个月肯定能做完吧【第一遍作用就是练练手找到以前做题的感觉,千万不要记答案,分析答案…】ps:用书选择:木糖英语闪电单词+木糖英语真题。 第二遍是重点…你回头再从97年做起会发现答案是记不住的,还会错很多,甚至错的还不一样,以前对的现在错了,上次错的现在对了,正常……第二遍一份卷子大概要4,5天才能完成吧,比如第一天你做完了,第二天从第一篇文章开始从头看,不会的单词全部记下来到自己的单词本子上,最好是专门记真题单

(完整word版)高等传热学复习题(带答案).doc

高等传热学复习题 1.简述求解导热问题的各种方法和傅立叶定律的适用条件。 答:导热问题的分类及求解方法: 按照不同的导热现象和类型,有不同的求解方法。求解导热问题,主要应用于工程之中,一般以方便,实用为原则,能简化尽量简化。 直接求解导热微分方程是很复杂的,按考虑系统的空间维数分,有 0 维, 1 维, 2 维和 3维导热问题。一般维数越低,求解越简单。常见把高维问题转化为低维问题求解。有稳态导热和非稳态导热,非稳态导热比稳态导热多一个时间维,求解难度增加。有时在稳态解的基础上分析非稳态稳态,称之为准静态解,可有效地降低求解难度。根据研究对象的几何形状,又可建立不同坐标系,分平壁,球,柱,管等问题,以适应不同的对象。 不论如何,求解导热微分方程主要依靠三大方法: 甲.理论法 乙.试验法 丙.综合理论和试验法 理论法:借助数学、逻辑等手段,根据物理规律,找出答案。它又分: 分析法;以数学分析为基础,通过符号和数值运算,得到结果。方法有:分离变量法,积分变换法( Lapl ace 变换, Four i er 变换 ) ,热源函数法, Gr een 函数法,变分法,积分方程法等等,数理方程中有介绍。 近似分析法:积分方程法,相似分析法,变分法等。 分析法的优点是理论严谨,结论可靠,省钱省力,结论通用性好,便于分析和应用。缺点是可求解的对象不多,大部分要求几何形状规则,边界条件简单,线性问题。有的解结构复杂,应用有难度,对人员专业水平要求高。 数值法:是当前发展的主流,发展了大量的商业软件。方法有: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直接模拟法,离散化法,蒙特卡罗法,格子气法等,大大扩展了导热微分方程的实用范围,不受形状等限制,省钱省力,在依靠计算机条件下,计算速度和计算质量、范围不断提高,有无穷的发展潜力,能求解部分非线性问题。缺点是结果可靠性差,对使用人员要求高,有的结果不直观,所求结果通用性差。 比拟法:有热电模拟,光模拟等 试验法:在许多情况下,理论并不能解决问题,或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或不能完美解决问题,必须通过试验。试验的可靠性高,结果直观,问题的针对性强,可以发掘理论没有涉及的新规律。可以起到检验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的作用。理论越是高度发展,试验法的作用就越强。理论永远代替不了试验。但试验耗时费力,绝大多数要求较高的财力和投入,在理论可以解决问题的地方,应尽量用理论方法。试验法也有各种类型:如探索性试验,验证性试验,比拟性试验等等。 综合法:用理论指导试验,以试验促进理论,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如浙大提出计算机辅助试验法 ( CAT) 就是其中之一。 傅立叶定律的适用条件:它可适用于稳态、非稳态,变导热系数,各向同性,多维空间,连续光滑 介质,气、液、固三相的导热问题。 2.定性地分析固体导热系数和温度变化的关系 3.什么是直肋的最佳形状与已知形状后的最佳尺寸? 答:什么叫做“好”?给定传热量下要求具有最小体积或最小质量或给定体

2021中央民族大学生态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那些年研究生考试的经验。 政治: 关于政治,宝贝们可以多参考下考高分的大神。我政治复习开始的晚(9月中旬),花的时间不是很多。但是这里建议就是,政治复习跟着一个人就好,好好复习李凡《政治新时器》就是我参考的书籍。 政治如果不太想花太多时间复习,可以在暑假期间报一个考研政治集训营班,比如李凡辅导班啊就挺不错的,在暑假大概一个月时间集中复习,这样之后可以在政治上面少花点时间,然后剩下的几个月就可以专心复习英语和专业课了。 英语: ⑴如果你英语基础不好,处于担心过不了线的层次。建议你关注蛋核英语公众号的课程。原因①考研经验丰富②你能得到一些考研相关信息 ⑵单词语法是基础,长难句分析是重点。学习英语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能急躁。单词要天天背,①推荐大家使用《一本单词》,背单词方法比较科学。大家背单词跟学政治也一样,只背一本单词书,不要这本背了一半又去背另外一本,刷题用《木糖英语真题手译》 专业课: 首先大致浏览一遍课本,自己做一个大纲出来,大标题小标题小小标题这样,第一遍可以不细看,但要有个印象,知道书大概讲的是什么,分几章,每章又在说什么,建立一个知识框架出来。 第二遍开始仔仔细细地看课本,把这个知识框架逐步逐步地填满,不能有知识上的盲点,如果看书看不明白,就去问在校授课的专业课老师,老师会慈爱地给你详细解答。可以自己根据书本内容做笔记,做完笔记印象更深刻。 第三遍再返回去扫一下课本,可以结合真题去针对性地复习,真题的答案试着自己去总结,有个自己的答题思路是最好的。反反复复把课本多看几遍,做到尽可能的充分理解(不要觉得自己看过两三遍就能记得全部内容啦,指不定考试那天没睡醒或者天气太冷,脑袋短路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就真的玩完了),看到考试前你都不记得你看过多少遍,每看一遍都会有新发现(真的真的不骗你),一本书可以延伸出很多知识。 专业课复习时间,我也是从上半年开始的,每个人情况不同,自己安排好复

生态学考研题库

生态学考研题库 名词解释 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生存因子:在生态因子中凡是有机体生活和发育所不可缺少的外界环境因素。 生态环境:研究的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中,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生境: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总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这一特定环境叫生境。 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同种有机体的结合。 群落: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不同种群的集合。 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因素的集合。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都将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限制因子原理:一个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和繁荣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状况,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限制的状况都可说是限制状况或限制因子。 似昼夜节律:动物在自然界所表现出来的昼夜节律除了由外界因素的昼夜周期所决定的以外,在内部也有自发性和自运性的内源决定,因为这种离开外部世界的内源节律不是24小时,而是接近24小时,这种变化规律叫似昼夜节律。 阿朔夫规律: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并且这种延长的增强,这种延长越明显。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并且这种缩短随着光强的增强,这种缩短越明显。 生物钟:是动物自身具有的定时机制。 临界温度:生物低于或高于一定的温度时便会受到伤害,这一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冷害:喜温生物在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到的伤害。 冻害:生物在冰点以下受到的伤害叫冻害。 霜害:在0℃受到的伤害叫霜害。 超冷:纯水在零下40℃以后开始结冰,这种现象叫超冷。 适应性低体温:它是一种受调节的低体温现象,此时体温被调节很低,接近于环境温度的水平,心律代谢率及其它生理功能均相应的降低,在任何时候都可自发的或通过人工诱导,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 贝格曼规律:内温动物,在比较冷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大,在比较暖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小。 阿伦规律:内温动物身体的凸出部分在寒冷的地区有变小的趋势。 乔丹规律:鱼类的脊椎数目在低温水域中比在温暖水域中多。 生物学零度:生物生长发育的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生物完成某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 露点温度: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叫露点温度。 蓄水量:生产单位重量干物质所需的水量。

传热学模拟试卷与答案汇编

传热学模拟试卷与答案汇编 《传热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 1、一个表面的吸收比和( )无关。 a 投射表面温度 b 吸收表面温度 c 吸收表面面积 d投射表面性质 2、在一维平板瞬态导热问题中,可采用近似拟合公式(即第一项近似解)进行计算的条件是( )。 a Fo<0.2 b Bi>0.1 c Bi<0.1 d Fo>0.2 3、管内强迫层流充分发展段,如其他条件不变,半径增大时对流换热表面传 热系数会( )。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先减后增 4、通过无内热源、常物性、对称第一类边界条件的平壁非稳态导热正规状况 阶段,温度分布包括以下特性( )。 xa 线性 b仅是位置的函数 c 不再受边界条件的影响 d 仅与Fo和有关 ,5、蒸汽含有不凝结气体时,凝结换热的效果会( )。 a 减弱 b 无影响 c 增强 d 可能增强,也可能减弱 6、下面哪种方法能够减少蒸汽通道内热电偶测温误差( )。 a热电偶靠近通道内壁 b增加热节点黑度 c 减小气流流速 d 通道外保温、通过圆筒壁的传热过程,传热面上的总热阻与( )无关。 7 a 两侧流体流速 b 计算基准面积 c 壁厚 d 固体壁物性 o8、一个温度为27C的表面在红外线范围内可看作灰体,那么在的近,,,8m 红外范围内当波长增加时,灰体的光谱辐射力会( )。

a 持续增加 b持续减少 c 先增后减 d 先减后增 9、是否可以通过安置肋片来强化换热,主要取决于( )。 a 肋片材料 b 对流传热系数 c Bi 准则 d 肋高 10、流体强迫外掠平板时,边界层厚度会( )。 a一直增加 b 逐渐减小 c 先增后减 d 保持不变 二、名词解释 1 膜状凝结 2 傅立叶定律 3 强制对流 4 漫灰表面 5 格拉晓夫数Gr 三、简答题: 1、导热系数为常数的无内热源的平壁稳态导热过程,若平壁两侧都给定第二类边界条件,问能否唯一地确定平壁中的温度分布? 为什么? 1 2、如图所示,在一个稳态、二维导热的温度场中划分网格,水平节点之间的间距为Δx,竖直节点之间的间距为Δy,导热系数为λ,粗黑线为边界,边界为绝热边界,请写出节点1和2的用于数值计算的节点方程。 3 2 1 5 4 3、某流体横掠平板,其热扩散率为a,运动粘度为ν,且a>ν,请画出流动边界层和温度边界层的发展规律,并说明为什么。 4、一换热器,重油从300?冷却到180?,而石油从20?被加热到150?,如换热器流动方式安排成(1)顺流;(2)逆流,问平均温差各为若干? 参考答案: 1、不会。因为稳态、无内热源的条件下,通过各个截面的热流量为常数,即只有一个边界条件。 t,tt,tyx,,41212、节点1: ,,0,,x2y2,, t,tt,tt,t,,yy325212 节点2: ,,,,,,x,0x2x2y,,,

生态学考研历年试题及复习资料

生态学考研历年试题及复习资料 中国科学院历年生态学考研试题 2011年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考研生态学试题(甲) 一、简述下列每组两个概念并阐述其异同(每组6分,共60分) 1.生态型与生活型 2.上行控制效应与下行控制效应 3.生物量与生产力 4.表型适应与进化适应 5.种群与异质种群 6.r-对策者与k-对策者 7.生物富集作用与富营养化 8.优势种与建群种 9.原生演替与次生演替 10.群落的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 二、问答题(7选6 .每题15分 .共90分) 1.光的生态作用?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和动物对光周期适应的生态类型? 2.生态系统由幼年期到成熟期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什么变化特征? 并论述对退化群落自然恢复的指导意义和对生态系统管理的指导意义. 3.内禀增长率rm?(lnR0)/T 中R0 和 T的生态学意义. 根据该公式指出控制人口增长的途径. 4.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中四个层次的影响. 5.协同进化?简述竞争物种间,捕食者与猎物种群间,寄生与寄生物间,植物与食草动物间的协同进化. 6.外来入侵种?外来入侵种带来的可能生态后果? 从外来种自身遗传特性与侵入地的自然、生物环境角度,探讨外来种爆发的可能机制? 7.中国植被分的原则和主要系统单位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主要分类单位? 2011中科院植物生态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14个70分) 资源、生态阈限、种群、群落、生态入侵、光周期现象、竞争、三向地带性、成层现象、生物地化循环、演替系列、黄化现象 二、名词辨析(6个24分) 长日照植物与短日照植物、生态型与生活型、生物量与现存量、表现性与基因型、

传热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传热学基础试题 一、选择题 1.对于燃气加热炉:高温烟气→内炉壁→外炉壁→空气的传热过程次序为 A.复合换热、导热、对流换热 B.对流换热、复合换热、导热 C.导热、对流换热、复合换热 D.复合换热、对流换热、导热 2.温度对辐射换热的影响( )对对流换热的影响。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可能大于、小于 3.对流换热系数为1000W/(m 2·K )、温度为77℃的水流经27℃的壁面,其对流换热的热流密度为( ) A.8×104W/m 2 B.6×104 W/m 2 C.7×104 W/m 2 D.5×104 W/m 2 4.在无内热源、物性为常数且温度只沿径向变化的一维圆筒壁(t 1 >t 2,r 1 B. 21r r r r dr dt dr dt ==< C. 2 1r r r r dr dt dr dt === 5.黑体的有效辐射____其本身辐射,而灰体的有效辐射( )其本身辐射。 A .等于 等于 B.等于 大于 C.大于 大于 D.大于 等于 6.有一个由四个平面组成的四边形长通道,其内表面分别以1、2、3、4表示,已知角系数X1,2=0.4,X1,4=0.25,则X1,3为( )。 A. 0.5 B. 0.65 C. 0.15 D. 0.35 7.准则方程式Nu=f(Gr,Pr)反映了( )的变化规律。 A.强制对流换热 B.凝结对流换热 C.自然对流换热 D.核态沸腾换热 8.当采用加肋片的方法增强传热时,将肋片加在( )会最有效。

A. 换热系数较大一侧 B. 热流体一侧 C. 换热系数较小一侧 D. 冷流体一侧 9. 某热力管道采用两种导热系数不同的保温材料进行保温,为了达到较好的保温效果,应将( )材料放在内层。 A. 导热系数较大的材料 B. 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 C. 任选一种均可 D. 不能确定 10.下列各种方法中,属于削弱传热的方法是( ) A.增加流体流速 B.管内加插入物增加流体扰动 C. 设置肋片 D.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使导热热阻增加 11.由炉膛火焰向水冷壁传热的主要方式是( ) A.热辐射 B.热对流 C.导热 D.都不是 12.准则方程式Nu=f(Gr,Pr)反映了( )的变化规律。 A.强制对流换热 B.凝结对流换热 C.自然对流换热 D.核态沸腾换热 13.判断管内紊流强制对流是否需要进行入口效应修正的依据是( ) A.l/d≥70 B.Re≥104 C.l/d<50 D.l/d<104 14.下列各种方法中,属于削弱传热的方法是( ) A.增加流体流度 B.设置肋片 C.管内加插入物增加流体扰动 D.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使导热热阻增加 15.冷热流体的温度给定,换热器热流体侧结垢会使传热壁面的温度(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有时增加,有时减小 16.将保温瓶的双层玻璃中间抽成真空,其目的是( ) A.减少导热 B.减小对流换热 C.减少对流与辐射换热 D.减少导热与对流换热 17.下列参数中属于物性参数的是( ) A.传热系数 B.导热系数 C.换热系数 D.角系数 18.已知一顺流布置换热器的热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300°C和150°C,冷流体进 出口温度分别为50°C和100°C,则其对数平均温差约为( ) A.100°C B.124°C C.150°C D.225°C 19.有一个由四个平面组成的四边形长通道,其内表面分别以1、2、3、4表示,已知 角系数X1,2=0.4,X1,4=0.25,则X1,3为( ) A.0.5 B.0.65 C.0.15 D.0.35 20.一金属块的表面黑度为0.4,温度为227°C,它的辐射力是( );若表面氧化

新版扬州大学生态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若在几十年前,我们的父辈们或许还可以告诉我们,未来从事怎样的职业,会有很好的发展,不至于失业。而如今,他们大抵再也不能如此讲话了,只因这个世界变化的如此之快,在这变化面前,他们大概比我们还要慌乱,毕竟他们是从传统的时代走来的,这个更新换代如此迅速的世界只会让他们措手不及。 但是,虽然如此,他们却可以告诉我们一条永远也不会过时的生存法则,那就是掌握不断学习的能力。 所以,经过各种分析考量我终于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当然,这是只是,千万条路中的一条。只不过我认为,这条路可操作性比较强,也更符合我们当下国情。幸运的是,我如愿以偿,考到自己希望的学校。 一年的努力奋斗,让自己从此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秋冬轮回,又是一年春风吹暖。 在看到录取名单之后,我终于按捺不住发了我一条朋友圈,庆祝考研胜利。当时收到了很多平时不太联系的同学,发来的询问信息,这也促使我想将我的备考经验写下来,希望真的可以帮助接下来备考的学弟学妹们! 因为想要讲的话太多,所以这篇文章会比较长,希望各位能够一点点看完。或许会从我的经验教训中找到自己的方向以及方法来面对考研。 在结尾处会奉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35)化学(无机、有机)或(644)高等数学(农) (830)生态学

参考书目: 635化学(无机、有机):《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董元彦主编,科学出版社,2011年;《有机化学》(第二版)汪世新主编,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 644高等数学(农):《高等数学》(第二版)蒋兴国、吴延东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二版)宗序平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线性代数》(第二版)陈建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 830生态学:《生态学》李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有关英语的一些经验 大家都说“得阅读者得天下”。阅读一共占40分,但如果把所有精力都花在阅读练习上,不注意其他题型的应试技巧,也是得不偿失的。建议大家抽出3个小时的时间,完整地做一套题。做完一套卷子之后,正确率是次要的,重点是发现自己的弱点,同时了解试卷结构并调整自己的时间安排与做题节奏。对于真题,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能像无头苍蝇一样一下子就扎进了哪个老师的长难句网课或者哪本阅读书当中。不是说辅助网课和书不好,而是说要有的放矢,先整体,后局部深入。 没有哪个做题顺序是最好的,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大家可以自由决定。做真题一定要注意做题顺序,我是先从阅读开始,然后写完作文,最后再做完形填空。完形填空分值比较小,但是若较难的话则可能花费半小时时间,一开始做有可能打乱做题节奏。这是我最顺手的做题顺序,也有同学先写作文,再按顺序做题,这个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

中南大学传热学试题+答案

传热学(机械 2009级)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1-- 2012学年下学期 时间 120分钟 传热学 课程 32 学时 2 学分 考试形式: 开卷 专业年级:机械 09级总分 100分,占总评成绩 70 % 注:此页不作答题纸,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填空(每空 1分,总计 20分) 1. 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有 热传导 、 热辐射 、 热对流 。 2. 毕渥数是导热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的无因次准则,它表征了 固体内部导热热 阻与界面上换热热阻之比 。 3. 对流换热过程的单值性条件有 几何 、 物理 、 时间 、 边界 四项。。 4. 肋效率的定义为 肋片实际散热量与肋片最大可能散热量之比 。 5. 已知某一导热平壁的两侧壁面温差是30℃,材料的导热系数是22W /(m.K), 通过的热流密度是300W /m 2,则该平壁的壁厚是 2.2m 6. 从流动起因,对流换热可分为 自然对流 、 强制对流 。 7. 格拉晓夫准则的物理意义 流体流动时浮升力与粘滞力之比的无量纲量 ; 表达式Gr =32v c g tl αν?。 8. 黑体是指 反射率 为0的物体,白体是指 吸收率 为0的物体。 9. 一个由两个表面所构成的封闭系统中,若已知两表面面积A1=0.5A2,角系数 X1,2=0.6,则X2,1= 0.3 。 10. 角系数具有 相对性 、 完整性 、 可加性 的特性。 二、简答题(25分) 1、简单归纳一下导热问题中常见的几类边界条件以及其定义。

(5分) 解:导热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类边界条件:(1)第一类边界条件:该条件是给定系统边界上的温度分布,它可以是时间和空间的函数,也可以为给定不变的常数值。(2)第二类边界条件:该条件是给定系统边界上的温度梯度,即相当于给定边界上的热流密度,它可以是时间和空间的函数,也可以为给定不变的常数值。(3)第三类边界条件:该条件是第一类和第二类边界条件的线性组合,常为给定系统边界面与流体间的换热系数和流体的温度,这两个量可以是时间和空间的函数,也可以为给定不变的常数值。 2、求解导热问题有哪三种基本方法,简述各自的求解过程及特点。(6分) 解:求解导热问题的三种基本方法是:(1) 理论分析法;(2) 数值计算法;(3) 实验法 三种方法的基本求解过程有: (1) 所谓理论分析方法,就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直接对微分方程在给定的定解条件下进行积分,这样获得的解称之为分析解,或叫理论解;(2) 数值计算法,把原来在时间和空间连续的物理量的场,用有限个离散点上的值的集合来代替,通过求解按一定方法建立起来的关于这些值的代数方程,从而获得离散点上被求物理量的值;并称之为数值解;(3) 实验法就是在传热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对所研究对象的传热过程所求量的方法 三种方法的特点:分析法能获得所研究问题的精确解,可以为实验和数值计算提供比较依据;局限性很大,对复杂的问题无法求解;分析解具有普遍性,

新版重庆师范大学生态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考研,说不痛苦都是假的,但其实最多的是辛苦。下定决心准备考研是从大三结束的那个暑假开始的,所以想说:只要努力开始,一切都来得及。 在这场考试中,我确实也发挥出了最佳实力,多少也算是逆袭,成功上岸。对于开始的过程来说谁也做不到完美,所以只能在有限时间内,争取做最有效的提升,更要关注自己不擅长的地方。避免在不擅长的地方出现更大的问题。话说回来,对于所有科目来说,付出与分数是成正比的,所以千万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去学习!一定要掌握好基础,循序渐进的努力用功才行! 对于备考策略,之前从很多学长学姐经验贴里学到的再加上自己这几个月的经验,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我不是什么大神级别的人,也不能够帮助自认为是学渣的孩子复习没几天就能逆袭成学神,但是我的这些经验对于跟我一样,资质普通的考生来讲应该还是有一些借鉴意义的。首先,我不鼓励大家去经历头悬梁锥刺股的那种学习的刻苦,都什么年代了,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多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远比头悬梁锥刺股来的让人开心。 下面就讲讲我的备考经验吧,也希望大家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和学习方法。篇幅总体会比较长,只因,考研实在是一项大工程,真不是一两句话可描述完的。所以希望大家耐心看完,并且会有所帮助。文章结尾处附上我自己备考阶段整理的学习资料,大家可以自取。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26)分子生物学

《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二版)朱玉贤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 (837)普通生态学 《生态学》李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先聊聊英语 单词部分:我个人认为不背的单词再怎么看视频也没用,背单词没捷径。你想又懒又快捷的提升单词量,没门。(仅供个人选择)我建议用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一天200个,用艾宾浩斯曲线一个月能记完,每天记单词需要1小时(还是蛮痛苦的,但总比看真题时啥也看不懂要舒服多)。好处在于是剔除了初高中的简单词,只剩下考研的必考词,能迅速让你上手真题。背单词要一直从3-4月份持续到考研前几天,第一遍记完必须要在暑假前。 阅读完形部分:木糖英语真题手译就挺好用的,不需要做真题以外的任何阅读题。因为真题就是最贴近实战的练习题了,还记得近十年的真题我是刷了大概有四五遍。 不过,我建议从05年的开始抠真题,需要一个单词都不放过,因为考研英语的试卷有80%的单词,去年的卷子重复过。抠真题需要每句都看懂,每个单词都会。尽量在暑假前结束抠题的过程这决定你英语能否考70+,最迟到暑假结束(尽量别这么干,这会拖其他科目的节奏),因为需要大量时间,前期抠真题,一套得一整天。这是为了不让看不懂卡你的阅读,但阅读拿分重要的是逻辑结构,就算看懂了也不一定能做对。在抠完第一遍后,必看木糖的课和木糖的课或者方法。今年的找不到就去找去年的。里面有超级多做题的逻辑,教你提高正确率。然后再做真题,用木糖英语教的方法。最迟10月份搞定。

最新《传热学期末复习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传热学试题 第一章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2.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 3.导热: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4.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 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表面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7.对流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对流传热量,单位为W/(m2·K)。对流传热系数表示对流传热能力的大小。 8.辐射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辐射传热量,单位为W/(m2·K)。辐射传热系数表示辐射传热能力的大小。 9.复合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复合传热量,单位为W/(m2·K)。复合传热系数表示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 10.总传热系数: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大小。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二、填空题 1.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为、、。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2.热流量是指,单位是。热流密度是指,单位是。 (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W,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W/m2) 3.总传热过程是指,它的强烈程度用来衡量。 (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总传热系数) 4.总传热系数是指,单位是。 (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W/(m2·K)) 5.导热系数的单位是;对流传热系数的单位是;传热系数的单位是。 (W/(m·K),W/(m2·K),W/(m2·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