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类特殊老年群体生存现状调查:留守老人与狗相伴

5类特殊老年群体生存现状调查:留守老人与狗相伴
5类特殊老年群体生存现状调查:留守老人与狗相伴

世界这么大,何处安放你的晚年?

——中国五类特殊老年群体生存现状调查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2亿老年人口,遍布中国城乡。“银发浪潮”裹挟下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老年人口大国。

本该含饴弄孙,乐享天伦,但对于一些特殊的老年群体而言,生活却充满艰辛。他们中,有农村留守老人、有城市空巢老人,还有失独、失能和“候鸟”老人。这些有着特殊境遇的群体,处在“中国式养老”中最寂寞、最脆弱、最需要被照亮的角落。

两个月来,新华社记者兵分多路,前往“北上广”一线城市、中西部农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实地体察老年群体的生活状况,记录下这些来自你我身边的真实故事……

农村留守老人:与狗相伴,只求子女“常回家看看”

盛夏的川南腹地,骄阳似火,热浪袭人。

在宜宾市李端镇新权村狮子山脚下,记者见到了85岁的李松权老人。还没进屋,一条大黄狗就扑出来,叫声打破了小村的寂静。村里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李老汉的儿女也不例外。自老伴6年前去世后,只留下这条狗与他做伴。

老人住的泥土瓦房,修建于上世纪80年代。屋里陈设比较简单,除了杂乱的卧室还有些生活气息,其余几间布满了灰尘。

“我的生活很简单,没事就去村里转转,跟老朋友摆摆龙门阵打打麻将。”老人一开口,露出仅剩的两颗门牙。

除儿女回家看望时给点钱,老人固定的经济来源主要就是每月70元的老年补贴,每年107元的粮食补贴和35元的退耕还林补贴。

李松权告诉记者,家里还有4亩多土地。“前几年转包了1亩多给别人种,现在村里青壮年都出去了,地没人种,大部分在放荒。”“听说村里要搞莲藕连片种植,那个时候可以把土地流转出去,看能不能得到一点租金……”说这话时,老人眼里满是期盼。

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守着土地、守着老屋,成了他风烛残年里执拗的信仰。尽管一个人孤苦伶仃,老人还是不愿离开。“去养老院做啥子?我哪都不会去!”他有很多理由:生活还能自理;怕给子女丢脸抹黑;在自家老房子住了几十年,习惯了……

“只希望孩子和孙子常回家看看。希望他们在外面过得好。”一提起晚辈,老人顿时眼含泪光,他把自己的梦想和祝福全都给了下一代。

子女被城镇化浪潮卷走,他们却留守在故土家园。

城市空巢老人:孤独这种痛,谁来抚慰

每逢节假日,76岁的吉林省长春市市民林爱琴就盼望着孩子们能回家团聚。

“我把所有房间的灯都打开,把电视声音也开得很大,自己跟自己说话,隔两个小时关一个房间的灯,好像孩子们真的回来了一样。”失去丈夫多年的林爱琴说。

同一座城市里,78岁的李媛和老伴在一家老年公寓生活多年,平日里和和气气,但一过节就要闹别扭。

“看到别的老人被孩子们接出去吃饭,我就难受,因为我的孩子在国外,根本回不来。”李媛说时心酸。

在这家老年公寓里生活的老人,吃喝不愁,生活无忧,孤独却常伴左右。

“我不需要孩子来养活,更不需要钱,他们只要经常来看看我就行了。”同住养老院的80岁的王恩军大爷说,他曾为儿女不来看自己,给孩子单位打过电话。“我只是想提醒他们,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老爸需要他们来看一眼!”

跟农村老人比,城市老人生活条件要好很多,但也难免遭遇“空巢”之痛——有的因为思念子女儿孙,整晚都守在电话机旁等着铃声响起;有的因为很少与人沟通,长期不到户外活动,食欲减退患上了厌食症;有的因为身边乏人照料,猝死家中多日后才被发现……

记者调研中发现,还有一些老人因孤独感无处释放,选择了错误的表达方式,如接受“聊天服务”。有老人告诉记者,他们在公园散心有时会碰到陌生人搭讪,等聊完后对方便伸手要钱,老人被迫掏钱付“聊天服务费”。还有的老人被传销组织、虚假广告欺骗,被营销人员的花言巧语所打动……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空巢”老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据全国老龄办统计,目前我国约有近三分之二老人家庭出现“空巢”现象。

吉林省心理教育协会秘书长万恩说,长期做老年人心理咨询工作发现,很多老人能忍受生活的清贫,但不能忍受对子女长久的思念。“照顾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亚于解决物质需求。”我国已把“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各地也出现了不少老人把子女告上法庭的案例。但对老年人来说,往往是“赢了官司、输了亲情”。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发出如此感叹,如今依然是对“中国式养老”的严峻拷问。

失独老人:老无所依,还要忍受精神煎熬

在云南省安宁市八街街道,4万多居民里就有失独家庭25户。

记者沿着路边的果园,走进失独村民吴清泉家里,看到一片落寞景象——铁门紧闭,一只小狗无精打采地趴在门前,家里最显眼的摆设是一台老旧的电视机。

提起孩子,老伴刘翠仙的眼泪哗地涌了出来:“是个姑娘,1984年生的。2009年因为医疗事故,上了手术台就再没下来……”

丧子之痛,何以抚慰?

吴清泉自己家的果园,每年有千余元收入,还有两亩水田流转给别人,每年能收租金6000元。

“国家给的失独家庭特别扶助资金,从每年1000多块钱提到了近3000元。昆明市每人每月还补50元。”吴清泉说。

对于老两口来说,生活还能过得去,最大的痛苦是精神煎熬。“这么多年了,一想起女儿来我就整夜整夜睡不着,只好起来瞧瞧电视。”“也想过收养,但家里条件不算好,害怕收养的孩子长大以后抱怨我们。”刘翠仙说。

在3000公里之外的北京,同样失去独子的马文元夫妇,因体弱多病无人照料,在经过无数次心理斗争后,最终还是打算去养老院。

“儿子死的时候我们把房都卖了,是西三旗的一套两居室。给孩子治病没钱啊!20多岁的小伙子得了尿毒症,前后一共花了60多万。”

马文元说,他和老伴每月退休金加起来7000块钱,刚够支付养老院的费用。“住在养老院,最大的烦恼就是看见别人家的孩子来看望,心里真承受不了!”

为了寻求安慰,马文元夫妇上网找到了几个“失独关爱群”,同病相怜,抱团取暖。

失独老人,是“中国式养老”所面对的另一个日渐庞大、急需关爱的特殊群体。承受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后,更要在风烛残年中备受煎熬。

失能老人:需要专业护理,有尊严地活下去

在河北保定市金秋老年公寓“特护一组”,记者见到了80岁的刘庭华老人。

他躺在床上,因严重脑血栓,右半身失去知觉,生活不能自理。今年5月,他被儿子刘欣送到了这里。

“我是我爸唯一的孩子。小时候家里条件非常好,父母对我特别疼爱。说实话,把他送来养老院,我心里挣扎了很久……”刘欣告诉记者,20年前,父母生意失败,母亲没有经受住打击一病不起,不久后离世;父亲突发脑溢血,出院后同他一起生活。

“当时我家里孩子小,朋友多,常来家里聚会。他嫌太吵了,非要自己搬回去住。”刘欣同意了,为父亲请了保姆。

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研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 研报告正式版

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研报告正式 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片叶子只属于一个季节,年轻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今年八月我被分到xx区xx镇xx村担任村主任助理一职,从此踏上村官之路,任重道远。 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我来自xx农村,大学毕业后再次回归家乡农村。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挥洒汗水,奉献青春,为家乡农村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己绵薄之力,深感荣焉。 驻村以后,可能与我是师范生的缘故,我对本村的留守儿童问题十分关注。工作后积极调研,掌握分析情况,建立留

守儿童档案。同时,积极参与本镇08届优秀大学生村官贾苑同志创办的留守儿童服务中心的关爱活动,现在在中心担任留守儿童的语文与数学的教辅工作。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国家的未来,所以我觉得关爱留守儿童是一件十分值得去做的事情。虽然日复一日,牺牲了自己的业余时间和假期,但是每次看到孩子们收获知识时天真的笑容,一身的疲倦随即消失,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我想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的。 xx镇xx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研报告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

2021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最新)

篇1: 一、调查的村的基本情况和现状 本村住户一共196家,总人口1224人,其中60岁以上256人,占总人口的20.4%。子女外出的留守老人69家,105人。占60岁人口的41.0%。所以本村的老人的基数还是比较大,进一步本村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而这些老人大多以种田为生,而强大的劳动强度使得很多老人身体不适,在今年有三位老人因为身体不适而猝死在家中。 二、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 1. 生活简朴,居住坏境差。根据走访调查,大多数留守老人饮食非常简单,尤其是留守老人,他们只求温饱,特别是在农忙季节饱一餐饿一顿是经常的事;因年纪大无法对房屋进行修缮,房前屋后杂草丛生、屋顶瓦片支离破碎,逢雨天室外下大雨、室内下小雨更是家常便饭,让人特别担忧他们的生活。而少数条件比较好的留守老人家里,依旧饮食简单,甚至有时候为了干农活,经常饿一天,晚上回家做饭吃。可想而知,他们的身体状况让人担忧! 2.留守老人医疗情况不容乐观。在调查中,虽然现在的医疗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是许多的老人们为了节省用钱,常常,“小病抗、大病挨”仍是多数老人的选择,因此,他们在生病时往往就这么拖着,只有少部分会去看医生。然而就是这样想法使得许多老人们的身体越来越差,有些人甚至错过了治疗的黄金时间。 3.留守老人安全问题。在调查中,有许多老人们都有被骗的经历,许多骗子利用老人们贪小便宜的心理,对他们进行诈骗。还有些骗子利用老人们对养生的热衷,于是与老人攀近乎,认老人们当亲人等行为骗取老人的信赖,从而达到他们的目的。另一方面,在用火安全上,在我们农村老人们大部分都是使用柴火的,烧完后他们没有把碳火用灰覆盖掉,导致事故发生。在防盗上,留守老人居住的房子的锁特别简单,又加上家里一般只有两老口,抵抗能力弱。所以小偷容易关顾他们家里。 4. 教育下一代很困扰。单从照顾孙辈的生活起居方面而言,只是增加老人的生活压力,增加劳动强度。但对小孩教育方面心理负担更重,主要因为农村老年人大多数识字不多,无法辅导小孩的学习,担心学习成绩差。其次目前农村交通、通讯得到迅速改善,电视、网吧到处有,孩子在外的时间长,担心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老年人总觉得管理小孩力不从心。 5. 缺少精神慰藉。对于农村老人来说过惯了苦日子,对物质生活往往无过高的奢求,因此来自子女的精神慰籍是老人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主要来源之一。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农村老人大多过着“出门一孤影,进门一盏灯”的寂寞生活,这很容易使他们感到孤独。特别是独居老人感到有心里话没处述说,有时间没事打发,很可能出现抑郁症状,觉得生活没有意思,严重的会产生自杀的念头。

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为弘扬社会责任,体验农村生活,提高个人素质,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我们赴新乡延津县魏邱乡“450行动计划”科技支农服务团就朱寨村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进行了了解,并结合当地实际探究了一条适合当地的农村养老模式。 1、身体健康。血压是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医疗组成员利用随身携带的电子血压计为村民进行了免费测量。在几天的测血压活动中,他们共测量了238人(其中有复测者)。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高血压比率不断攀升,依次为12.6%(≤50岁)、16.3%(50--60岁)、23.8%(60--70岁)、 54.8%(≥70岁)。由此可见,高血压在老年人群中是易高发的。当然血压高低受时间、季节、运动、温度、环境、精神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尽力确保测量数据的科学性,可靠性。但从这一数据分析中,也能反映一定的问题。此外,通过走访发现中老年人群中还存在着其他一些慢性病,如颈椎病,腰间盘突出,风湿类风湿等,这些疾病都是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不容忽视的问题。当然,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大多数老年人的身体还是健康的,人的寿命大约在75--80岁(该村有一93岁高龄的老人),但以上所反应的问题仍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2、心理健康

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外部环境,随着现代社会生活频率的加快和部分地区社会尊老养老风气的退化,一些人见到老年人不会主动打招呼,视而不见,这对老年人心理笼罩了阴影使之产生了社会不再尊重老年人的想法,加之自己认为老了无用的心理,更加重了其心理负担,使其生活相对比较封闭,缺乏与外界交流,这一点尤其表现在80岁以上的身上。二是来之于家庭内部,老人与子女关系不融洽,子女外出武功缺少对老人的关心,子女忙于事务对老人关怀不够入微等都使老人谢了产生失落感。同时,年轻一代对老年人行为不理解也极易对老年人的心理造成创伤,相对应,老年人对年轻人的行为也存在困惑。 3、饮食健康 通过走访发现,村民尤其是老年人的饮食并不科学,这对老年人的健康或多或少的产生一些影响。对于农村人来说,他们吃的蔬菜大多是自己种的。虽然食品安全上有保证,但基本上是种啥吃啥,而不注重食物的广泛搭配。肉制品由于物价上涨,物源减少,农民对其望而却步,加之农民生活较为俭朴,经常改善生活的相对较少。据调查分析,一月改善一次的约占50%,每周一次的约为25%,约14%的人平时很少或根本不改善生活,食品搭配缺乏多样化,很难保证营养的供应。水果方面,村民平时水果的摄入量比较少,有3.4%的人天天吃,经常吃的占34.4%,偶尔吃的占24.1%,37.9%的人一般不吃,经常补充水果在农村尚未真正实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及问题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及问题分析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及问题分析 一、引言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远走他乡离开年幼的孩子,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普遍处于生活上缺少照应、行为上缺少管教、学习上缺少辅导和亲子关系上亲情疏远的状态,面临着道德、心理、教育、安全等诸多问题的考验,所以关注并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迫在眉睫。 二、调查目的 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6100万人(相当于英国人口的总和)。%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自己的孩子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如人意处,给这些孩子留下了一生的遗憾。 曾经,我也是一名留守儿童,在我5-8岁这三年时间里,我的爸爸妈妈在城市里打拼,留下我在老家由爷爷奶奶抚养照顾,半年甚至一年见父母一面。在爷爷奶奶的悉心照顾下,我健康的长大,坚强乐观,自信懂事。但是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没有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让我直到现在都缺乏安全感,做事渴望得到认同。因为儿童时期的这段经历,让我格外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我的老家在鲁西南农村,经济

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老人问题调研 ——以xx村为例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收入差距日益增大,现在在农村仅凭耕种所得收入已远远满足不了人们正常的生 活需要,其中,大多数年轻人为了能够更好的生存纷纷选择背井离乡去城市打拼。因而,留守老人这个特殊群体不断扩大,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本次调研主要以走访、查阅文献、入户调查等方法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造成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几条建议。 关键词:留守老人、农村、现状、对策 一、留守老人概念的界定 目前相关的各权威部门并没有对留守老人给出其明确的定义。 一部分学者从老人年龄角度考虑,例如王学芳在《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支持网络结构探析》一文中,则认为留守老人是子女长期外出流动时留守在户籍地村的60岁以上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指出了留守老人的年龄限制。 也有一部分学者从子女外出原因及外出时间角度考虑,例如陈浩(2007《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研究》)一文中的界定: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农民工在进城时把父母留在了农村,催生了留守老人这一特殊的群体。我们把这种由于农村人口迁移引起的特殊现象所构成的老人群体称为农村留守老人群体。 还有学者从子女及子女配偶是否在老人身边的角度考虑,例如:王乐军《济宁市农村留守老人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一文的研究对象为济宁各县市农村留守老人,其农村留守老人的确定标准为:常住农村的老人,年龄大于等于60周岁;其子女及子女配偶因外出工作均常年不在本村居住者。突出子女及子女配偶都不在老人身边。 因此,本文对留守老人的概念做了一个具体的定义:留守老人是指那些因子女长期离开户籍地的60周岁以上或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 二、农村留守老人生存现状 (一)家庭氛围缺失、精神生活单调 由于子女们外出打工,老人们在生活上缺人照顾,精神生活单调,很是孤独。很多年迈的老人必须自给自足,但是他们已经年迈,更需要子女的照顾。因此子女在老年人心目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子女外出后,电话称了老人与子女的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和精神慰藉。有时甚至连这些基本的精神慰藉都没有,老人大多过着“出门一孤影,进门一盏灯”的寂寞生活。(二)生活来源缺乏应有的保障 大部分的留守老人基本没有经济来源,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比如通过种植庄稼,像小麦,花生,油菜,还有种菜等再拿到菜市场上卖所得,收入来源单一。在走访中,我发现,一般老人都是用柴火来做饭,每年的秋天,他们就会上山砍柴以备过冬。就拿我的奶奶举例,她一年四季始终住在一座可能被年轻人叫做“破烂房”的地方,一个人生火做饭,一个人生活,这在人们看来会是相当可怜和孤独的。而且,她是没有养老和医疗保险的,就算有,也只是很微小的福利。因此,在农村地区,留守老人的生活保障问题显得十分突出,应得到社会和国家的重视。 (三)生活照料问题 子女对父母的生活照料需以空间距离的接近为基础,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两代人的分离,因此子女的乡城迁移客观上减少了留守老人在日常生活、安全和医疗等方面得到的照料,使留守老人普遍处于家庭照料不足的困境。另外,家庭代际关系的失衡、尊老敬老养老关系的淡化,加剧了留守老人的艰难处境。

【实习报告】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一)留守儿童现状调查分析 在5天的社会实践过程中,重庆工商大学外语学院2012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城口县葛城镇友谊村、红坪村、城口中学、城口葛城二小、城口县示范幼儿园展开调查,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入户走访、个别访谈、集体座谈的形式。 据调查,葛城二小有留守儿童200余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0%,据葛城二小一位三年级的班主任老师反映,留守儿童在学校各年级和各班均有分布,约占1/3左右。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问卷60份,有效问卷58份,有效率为97%。通过对问卷进行分析,发现:如表1所示 调查题目 比例 说明 父母外出打工时,由(外)祖父母照料学习、生活 35% 其他的儿童由亲戚照顾或者自己住 希望与父母生活在一起 90% 10周岁左右更加明显 学校、社会对自己十分关心

78% 父母在电话中教授孩子为人处世道理 11% 更多关心学习状况 具备生活自理能力 81% 在学校有伙伴 55% 因为是留守儿童,交友会受到影响 害怕与陌生人交流 14% 自己目前的性格形成是因为父母外出打工 50% 从表1的调查结论,我们可以看出:35%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照看,90%的留守儿童希望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尤其是10周岁左右的留守儿童表现得更明显,70%的留守儿童一年以上才能与父母见一次面,87%的留守儿童通常与父母进行电话联系,81%的留守儿童经常在家做家务,生活自理能力较强,55%的留守儿童在学校有不少伙伴,14%的留守儿童害怕见陌生人,性格较内向,比较自卑。在调查问卷的主观题部分,绝大多数留守儿童理想中的生活就是能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在调查留守儿童“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时,多数孩子“希望爸爸

关于农村留守老人的调查报告(完整版)_1

报告编号:YT-FS-2492-62 关于农村留守老人的调查 报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关于农村留守老人的调查报告(完整 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农村空巢老人是我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的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急剧扩大的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子女和老人在迁移时间上的不同步,以及相当一部分老人对原居住地的留恋,养老载体和对象在时空上发生了巨大变化,跨省流动越来越多离家时间越来越长,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独守空巢。 此次寒假社会实践对空巢老人的关注活动旨在呼吁全社会共同关心空巢老人并能制定系列有效措施解决此越发严重的社会问题,老年人过去都为社会创造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他们有享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权利,如果一个社会的老年群体晚境凄凉,势

必严重影响劳动人口的积极性,不利于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如何解决打工子女外出挣钱与陪在父母身边成了一个深思之待解决的问题,从诸多方面讲我团队对空巢老人的调研帮扶活动意义深远。 总之,在现代新农村的建设中,农村空巢老人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农村留守老人作为老人这一弱势群体中的一个“脆弱群体”,我们必须采取措施为这一群体做些帮助,为促进和谐老龄生活做贡献,为老龄事业的发展做贡献,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分别选取以郚山镇黄皿旺村的留守老人作为本次调查的个案。 吾山镇隶属于山东潍坊安丘市,位于安丘市西南部,西与临朐交界,南与沂水接壤,面积113平方公里,该镇有10886户,人口3.7万,耕地面积5.6万亩。下辖店子村,亭子村, 小洼村,卜家庄村,河西村,小吾山村,黄皿旺村,闭门山村等68个村委会。

留守儿童的现状与分析

留守儿童的现状与分析 我们所在的山区学校留守儿童比例达90%以上,因此留守儿童所存在的问题随之而来,根据我们多年的教育、调查了解,留守儿童存在以下问题: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分析 1.学习成绩不容乐观 留守儿童在山区农村往往由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看护,他们的文化水平偏低以及文化觉悟不高,导致了留守儿童的成绩不好。通过对山区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出现两极分化问题,学习成绩好的留守儿童往往是因为他们的监护人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指导,让留守儿童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而学习成绩差的儿童,往往是监护人关心不足,认为学习是没有用的,不注意对留守儿童学习兴趣的培养,没有让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认识,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2.不好的行为习惯 很多农村的留守儿童由于从小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养成了不好的行为习惯。这主要归结为留守儿童往往不听从年迈的监护人劝导,认为自己的爷爷奶奶不能理解自己,更有甚者不但不听从长辈的教导还顶撞自己的长辈。大部分留守儿童宁愿与自己的朋友去家乡以外的地方玩乐,也不愿意听从长辈的教导,从而出现了留守儿童不听管教、违反校规的现象,尤其是正处于叛逆期的男孩子,逃课上网,结伙闹事。正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让留守儿童养成了不好的行为习惯。 3.情感教育的不足 目前,留守儿童存在十分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缺失,尤其是父爱的缺失。通过对留守儿童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儿童难以感觉到幸福,并且会产生负面情绪,加之农村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缺失,让留守儿童遇到情感和心理问题时无处倾诉,渐渐变得自卑、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流,加之,随着父母外出打工时间的延长,心理问题更加严重。此外,部分学生出现严重的性格问题,不懂得与人和睦相处,并对别的小伙伴存在敌意,这些问题的出现都要归结为学校教育的不完善,无法及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让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 二、留守儿童出现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1.学校因素 留守儿童出现教育问题,主要归结为教育理念的不足和师资队伍的不完善,

社区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_2

社区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xx社区老龄人口较多。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的繁忙,父母与子女共同生活动家庭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到底怎么样安享晚年?面临困难问题怎样解决?XX年6月25日拱辰街道xx社区青年汇同xx大学共同开展针对“老年人社区生活状况”调查活动,活动工作人员5人,活动志愿者3人,被访老年50余人。 本次调查数据中最为突出的三个问题: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问题:老年人的年龄和收入成反比,即年龄越大收入越低,老年人很难与社会其他成员共同分享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成果,而日益成为贫困阶层。除个别子女条件特别好的,大多普通老人的月收入都仅仅能维持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需求,他们收入的低,成为直接影响他们生活质量的主因。二、老年人的思念:因为思念不能常来探望的儿女成了许多老年人的心病,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更加渴望亲情。尽管老年人的自理能力不强,但不管是独居,还是与子女合住,老人们大都不愿意请保姆,更想让子女能抽空多陪陪。“物质上的东西我们并不缺,最大的希望就是儿女常回家看看,不要让我们孤独!”三、老年人的出行问题:当城市的高楼大厦将人与人彻底阻隔开时,一些年过七旬的老人也因这高大的建筑,失去了在阳光下散步的机会。因为出行的不便也导致了许多生活必备物品不能及时填补。

针对老年人生活现状和面临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作为社会工作者、敬老志愿服务团队的工作者我们应多方面入手,大力倡导和宣传共同营造爱老敬老的氛围。要提倡在广阔的空间交流,帮助老人走出家门,加强与年轻人接触。老龄社会不仅是人口类型转变的标志,也是社会、经济、科技、医疗卫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体现。老年问题既是家庭问题更是目前的社会问题。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每个人都面临着自己的老年。除了物质上的关照外,老年人更需要的是感情上的关注。我们应该都来关心、爱护他们。关爱老年人,理解老年人,重视老年人,为他们创造一个幸福愉快的生活氛围。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报告 近两个星期我们小组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教育情况做了一个实践调查。对现在农村留守儿童情况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并对我们的调查结果给以了总结和分析,对其面临的问题给以文字表现。并经过我们组员的讨论与研究提出了几点解决建议。 一、农村儿童成长与教育调查统计表问题调查选项比例父母外出打工比例父亲母亲双方外出打工31% 父亲单方外出打工60% 母亲单独外出打工9% 父母探亲时间一年一次74% 两年一次17% 三年一次9% 监护人状况与母亲居住51% 与父亲居住5% 与祖父母居住30% 与外祖父母居住11% 独居3% 感到孤独烦躁时找朋友倾诉64% 看电视14% 玩耍16% 无法解脱5% 学习态度对学习感兴趣51% 一般37% 学不进去9% 旷课逃学3% 遵守纪律情况遵守纪律85% 经常迟到15% 课外活动与娱乐做家务56% 干农活29% 玩3% 遇到困难时靠家人45% 靠朋友20% 靠自己17% 靠老师18% 生病时母亲照顾56% 父亲照顾29% 祖父母照顾5% 亲戚或其他人10% 二、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软弱无力,社会对这一弱势群体又关心不够。他们被父母“遗弃”,被学校“遗弃”,也被社会所“遗弃”。由于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

管、教育处于一种“真空”状态,从而导致许多留守儿童人格发展不健全、学习成绩滑坡、人际交往出现障碍、良好思想树立出现危机,有的行为甚至表现得很极端。具体而言,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教育欠缺 农村留守儿童形成的直接原因就是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务工,致使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亲子间沟通中断,互动缺失。外出务工父母即使想要好好教育子女,但终因天各一方,对留守子女的教育难免陷入“鞭长莫及”的境地。更糟糕的是许多外出务工父母连与子女的基本交流都没有,更何谈对子女的引导、教育与关心。有的父母半个月或一个月才与孩子联系一次,有的甚至长年累月没有联系。抑或一年回家探亲一次,抑或数年不知家里的境况。子女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联系,使得父母无法了解子女的心理、思想的变化,从而对其缺乏必要的关爱与引导。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被祖父母、外祖父母或是父母的亲朋好友取代。在祖父母、外祖父母监管的情况下,出现隔代教育力不从心的状况,,祖辈的文化程度不高,他们对孙辈的监护仅仅从物质生活方面予以满足,这难免会走向一个极端:他们对孙辈过分的溺爱,使得留守儿童变得娇生惯养。即使是在父母面前,也有这种情况的发生,父母对留守子女照顾不周,内心感到愧疚,为了补偿孩子,他们就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因此,留守儿童也就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这种以物质的满足代替精神上的安抚,将孩子一步步往悬崖边上推,一不留意孩子就有可能掉进深渊。而委托他人监护

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老人是我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的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急剧扩大的群 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子女和老人在 迁移时间上的不同步,以及相当一部分老人对原居住地的留恋,养老载体和对象在时空上发 生了巨大变化,跨省流动越来越多离家时间越来越长,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独守空巢。 我国民工总数已经超过了一亿,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4,形成了举世瞩目的“民工潮”。目前媒体舆论、政府官员和学者多在关注民工艰苦和边缘化的生存状态,而对于更多的滞留在农村的民工家人却关注不够。留守老人们的心理和生理上都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在一些报道中我们时常会听到有留守老人因过度劳累而瘫痪等问题,而且回家后我看到村里的老人们生活得真的很辛苦。 此次寒假社会实践对空巢老人的关注活动旨在呼吁全社会共同关心留守老人并能制定 系列有效措施解决此越发严重的社会问题,老年人过去都为社会创造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他们有享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权利,如果一个社会的老年群体晚境凄凉,势必严重影响劳 动人口的积极性,不利于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如何解决打工子女外出挣钱与陪在父母身边成 了一个深思之待解决的问题,从诸多方面讲我团队对留守老人的调研帮扶活动意义深远。 总之,在现代新农村的建设中,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农村留守老人作为 老人这一弱势群体中的一个“脆弱群体”,我们必须采取措施为这一群体做些帮助,为促进 和谐老龄生活做贡献,为老龄事业的发展做贡献,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一、留守老人生活状况 1.打工子女的经济支持不可高估,留守老人经济状况依然较差,而且劳动强度 增加 子女外出务工的确带来了农村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但是单靠外出打工子女的给父母的 支持还不能给予父母充足的经济支撑。由于农村绝对收入水平较低,农民长期以来储蓄率较低,在调查中有人估计农村老人没有养老积蓄的要占到70%以上,以至于大部分老人还要靠 自身劳动来维持平时生计。一般老人和儿子一起生活时开支主要负担由儿子负担,但是子女外出后,除了极少数有权威的老人主持全家财政外,大多数老人需单独理财。电费每月10 -20元,米每斤 1.1元,电话月租费15元,柴每担15元,煤球3元一个,自来水??, 按当地标准一个老年人一年需要700-1000元才能基本维持生活,且老人不能生病。外出打工子女对老人每年的转移支付平均要低于上述数字,因此我们不可过高估计打工子女的经济 支持。由于收入较低,老人们的生活很拮据,我们在调查中经常听到老人们如下的描述:“儿子一年能搞几万把块钱,回来好点的时候会给两包烟。” “我一个月只点灯二三十元钱,最多三十几块,电话,我不打。” “大儿子每年给千把块钱,小儿子给四五百斤水稻,现在钱不值钱。” “就怕刮大风下大雨,房子用的是大瓦,大雨会 ” 漏。 “彩电又耗电,一开就要钱,我不看电视”。 一般农村家庭虽说有多个儿子,但是每个儿子收入都不高,勉勉强强维持生活,每年拿出千把元,但都不能维持生活,尤其是生活不能自食其力的。我们注意到老人的住房条件通常要 差于子女的住房条件,子女外出打工并没有十分显著地改善留守老人的物质生活水平, 反而往往间接的加重了老人的劳动强度。调查时老人们说过去大集体年青人做工,老年人在家做饭,而现在老年人要做农活。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俗语:“白头发,下田畈;黑头发,打

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报告

有关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报告

序言 在时代变迁,社会进步的今天,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已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仅仅是衣食无忧就表示老年人获得了高质量的生活么?事实上,老人希望得到更多尊严,拥有阳光心情,过上富足的晚年,在家庭中更受重视。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理念的多重影响下,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日趋加重,很多家庭甚至面临需要单独赡养四个老人的问题。因此,老年人的赡养问题逐渐成为了社会热点问题,引起了多方关注。 我国衡量老年人生活幸福的标准通常是:有基本的物质保障,没有疾病或伤残。这只是一个人生存的基本要求,与幸福无关。如果老龄化是人生的一个积极经历,老人就应该有继续获得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权利。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积极老龄化”的概念,这是一个以提高老年生活质量为目的、最大程度地向老年人提供健康、参与和保障机会的过程。其中,老人的经济收入、心理健康和家庭各方面对积极老龄化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 老年人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生活状态处在特定时期,了解老年人生活的现状,积极解决他们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建立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作为在校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深入调查,了解老年人的生活,针对各个方面做出深入分析,从而得出一系列结论,为和谐社会贡献我们的微薄之力。 关键字:老龄化生活质量物质保障老年生活

目录 一调查方案 (4) (一)调查背景 (4) (二)调查范围和对象 (5) (三)调查内容 (5) (四)调查方案 (5) 1. 前期准备 (5) 2. 调查方法 (6) 3. 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6) 4. 调查结果和对策 (6) 5. 调查小组成员 (6) 二调查分析 (7) (一)被调查者的身体健康状况 (7) (二)被调查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11) (三)被调查者的物质生活保障 (13) (四)被调查者的日常生活情况 (17) 三调查结果 (23) 四调查总结 (24)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示范文本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示范文本 After completing the work or task, record the overall process and results, including the overall situation,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and summari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tur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示范文 本 使用指引:此报告资料应用在完成工作或任务后,对整体过程以及结果进行记录,内容包含整体情况,进度和所取得的的成果,并总结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对应策略与解决方案。,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全国妇联XX年5月发布《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 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报告中根据《中国XX年第六次人 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 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 XX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 守儿童增加约242万。 XX年5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全国农 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调查在河南省、安徽省、湖南 省、江西省、重庆市、贵州省等6个劳务输出大省(直辖市) 的12个县(市、区)进行,共调查四至九年级农村留守儿童 4533人(占61.7%)、非留守儿童2731人(占37.2%)、教

师687人、校长42人。 一、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总体上形成了比较积极的价值观,对未来怀有希望,向往城市生活,家庭关系良好。有92.1%的留守儿童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91.9%对自己生活在中国感到满意;有82.4%的留守儿童对未来抱有希望,77.7%希望以后在城市生活;有90.2%的留守儿童与母亲关系很好,89.4%与父亲关系很好,大多数留守儿童将母亲视为最重要的支持来源。 二、成长中的九个突出问题 1.留守儿童的意外伤害凸显 在过去一年中,有49.2%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非留守儿童高7.9个百分点,遭遇割伤、烧伤烫伤、被猫狗抓伤咬伤、坠落摔伤和蛇虫咬伤、车祸、溺水、触电、中毒、火灾、自然灾害等各种意外伤害的留守儿童比

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调查报告范文2017

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调查报告范文2017 一、农村留守老人调查背景 目前,我国民工总数已经超过了一亿,形成了举世瞩目的“民工潮”。随着大量劳动力外出,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对农民工留守家属们在生活、情感等方面的生存状态产生了明显的影响。留守老人们的心理和生理上都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在一些报道中我们时常会听到有留守老人因过度劳累而瘫痪等问题,而且回家后我看到村里的老人们生活得真的很辛苦。 二、农村留守老人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状况依然较差 子女外出务工使家庭经济条件得以改善,但由于他们的相对收入也不高,且他们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家庭,还要供子女上学,所以大部分老人还要靠自身劳动来维持平时生计。一般老人和儿子一起生活时开支主要由儿子负担,但是子女外出后,他们就得自己担负起生活重任。少数子女每月会给予一定的赡养费,但大部分还是得靠他们自己。因为是在偏远的农村,交通很不方便且经济情况不允许,所以他们所吃的菜和米都是自己种的,使用柴火而不是煤气或沼气。由于收入较低,老人们的生能很拮据,一般农村家庭虽说有多个儿子,但是每个儿子收入都不高,勉勉强强维持生活,尤其是生活不能自食其力的。 (二)老人们成了家里的劳动力,下地干活,劳动强度加大 子女在家时总是会帮忙干一些农活,但外出后,老人们就得

自己干,在农村约83%的老人每天平均有5个小时都在忙着干农活,像是种菜,锄草,翻地,收割等等。一般每户都会养一些牲畜,因为他们还要靠这些来获取收入,增添家用,这是大部分留守老人的主要收入来源。而饲养这些也给老人们增加了劳动负担。此外,由于妇女外出参工率的增加,而能进城随父母在城市接受教育的农村儿童据估计在只有5%左右,老人们再度增加了照顾孙子孙女的家务责任。 (三)留守老人的医疗卫生状况仍不容乐观 人到老年,身体的抵抗力就会下降,因此也就更容易患病。如今,虽然医疗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是由于经济收入不高,还是存在着“生不起病,拿不起药”的现象,有病不医的情况不在少数,由于支出习惯和现实经济能力的考虑,“小病抗、大病挨”仍是多数老人的选择。大多数农民医药费的支出占了他们收入的绝大部分,想做到有病就医实在是难啊,因此,他们在生病时往往就这么拖着,只有少部分会去看医生。现在通讯方便,老人一旦生病,子女马上就能得到消息,大部分老人认为如果通知子女,他们会回到身边,否则再有能力人家也瞧不起你,周围的舆论会造成很大的压力。但也有一些子女因为工作忙或是路途远而没有回来,只是打来电话询问。一些老人最关心的事是怕自己生病时没人问,老人们发出了“不求长寿,但求健康”这样的悲观感慨。 (四)留守老人的安全问题 在调查中显示出两种安全问题,一是被欺骗,二用火用电安

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Template of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the status of left behind chi ldren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前言: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 的文章。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 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本文档根据调查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 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 理等方面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协同合作。 关键词:留守儿童现状原因建议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随着政治经 济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 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即为留守儿童。 调查显示,本地的留守儿童中有大部分处于0—14周岁。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在当地留守儿童问题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我将我在调查中发现的几个问题整理如下: 一、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 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地的留守儿童中大部分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面临许多方面的问题和烦恼,需要有渠道倾诉,有亲人安慰。但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务工,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几年都难以给孩子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见一次面,以此维系亲情很难勾通思想,倾听烦恼,给孩子予以足够的关怀。有的父母多年不与孩子见面,至使孩子遗忘了父母的相貌,更谈不上有何亲情。 二、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偏下 尽管有许多留守儿童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求学愿望,然而,留守儿童实际学习情况却不容乐观。从总的调查情况来看,留守儿童只有2%的成绩优秀,10%的成绩中等偏上,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和相当差的却占到了88%!这主要是由于心理问题的干扰以及学习自控力较差所造成的。在我们的问卷中,有绝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反映无人督促学习,这反映出监护人本身

六十岁以上老人晚年生活状况社会调查

“六十岁以上老人晚年生活状况”社会调查 -----以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老塘关村为例 报告书 学生姓名及学号__ 所在学院__ 年级专业班级____ 指导教师_____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3) (一)调研的目的 (3) (二)调研的内容 (4) (三)调研的地点、方法 (4) (四)调研过程 (4) (五)调研时间 (4) (六)调研结果 (4) 二、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6)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7) 四、结语 (8) 附录一 (8)

六十岁以上老人晚年生活状况社会调查 -------以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老塘关村为例 报告书 摘要: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六十岁以上老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应该受到社会的更多关心。此次对贵州省安顺市西秀七眼桥镇老塘关村六十岁以上老人进行分组,根据不同类型的老人对其晚年生活做了衣、食、住、行各方面的调查,特别是对于老人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及政府的管理不足等问题,并且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我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老人,晚年生活,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每一户人家都有年迈的老人;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老的时候。我们都希望自己的老年生活过得快乐,那我们身边的老人过得快乐吗?为什么会这样问呢。因为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要想我们的明天快乐,就要让他们的今天快乐。怎样才能让他们更快乐就是此次调查的目的。贵州省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老塘关村是一个普通的村子,全村绝大部分的人家都是铁匠,靠手艺为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铁匠再不像以前那样能让全家人都吃得饱穿得暖。很多人被迫外出打工,只留下年迈的父母和幼小的孩子在家里。通过对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老塘关村的252户人家、278位六十岁以上老人中一部分人的调查,发现他们生活中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争对不同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快乐幸福。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一)调研的目的 通过本次调查,具体充分地了解老塘关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状况,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同时让那些在外打工的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让老人们能够过一个快乐而舒适的晚年。

留守儿童现状分析

关爱留守儿童中的现状分析及具体措施我们学校地处农村,服务人群多是靠种地为生的农民,现在,光靠种地收入,难以养家活口,于是青壮年农民大多离开农村走入城市去打工,有的是父母双方同时外出,有的是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由于经济原因,无法把子女呆在身边,就有的交给爷爷奶奶,有的交给外公外婆,有的托付给亲戚朋友,有的独自在家无人监护,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无法象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变化。这些留守儿童全面健康发展就受到.不良影响,隔代教育又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结果导致这些留守儿童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脾气暴躁、冲动易怒等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的偏差,学习受到影响。为此我校对留守儿童现象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留守儿童数量日益增多,而且其现状令人担忧。首先留守儿童缺乏或缺失父母监护已成为必然趋势,而且其委托监护不足,此外社会方面也监护不力,造成留守儿童各个方面问题突出。 首先,留守儿童缺乏或缺失父母监护已成为必然趋势。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56%,随着我国近几年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其中的已婚人员由于户籍制度、教育制度、经济水平及工作强度等因素将自己的未成年子女留在原籍地,使其成为留守儿童。

第二,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选择委托监护的办法对孩子进行监护。父母外出务工时,一般将孩子委托长辈或亲属、朋友监护。从而形成单亲监护、隔代监护、上代监护及同辈监护三种监护类型。这些人往往对孩子骄纵和溺爱,并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此外,祖父母、外祖父母受自身教育知识水平所限,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文盲,既使有心辅导留守儿童的学习,事实上也无力辅导。 由上述两点原因导致留守儿童在生活、心理和学习方面出现了不少问题。生活方面,由于委托监护不力,留守儿童的人生安全受到威胁,留守儿童被狗咬伤、烧伤、发生车祸的事件时有发生。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心理方面,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大部分父母和自己的孩子一年只有几天相处的时间,有的甚至几年才能见到一次,农村留守儿童长期处于缺乏父母双亲正常关爱的状态,在日常生活中缺少倾诉对象,时常会感受到人间的冷漠,孤独感十分强烈,造成儿童心理出现障碍扭曲,或者由于过度溺爱放纵,重养轻教,导致孩子无故旷课、夜不归宿、接触社会不良分子等。学习方面,由于委托监护的不足,有的有抚养意愿却没能力,有的精力有限,还有的甚至都没有监护意愿。造成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无人辅导帮助,据调查发现,留守子女缺少家庭教育,其成绩却不容乐观。根据我们走访调查,我校116名学生中有留守学生9人,学习成绩较好、品行较端正的只有2人,占留守学生的22%,学习成绩和品行一般的有3人,占33%,成绩较差和有劣迹的4人,占44%。以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现阶段留守儿童的现状存在着诸多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和思考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和思考 一、何谓农村留守儿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其中一部分孩子随父母涌入城市。但是更多的孩子没有条件随父母流动到城市,只好继续留在在农村。他们由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料,这类未成年的特殊群体称为留守儿童。简言之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或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而被留在老家的那些孩子。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留守儿童在他的作文里这样写道:“一个人就是一个家,一个人想,一个人笑,一个人哭。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出去打工了。不知道什么是父爱什么是母爱,就连他们的样子都记不清了。。”这是许多留守儿童的心声,读后不免让人揪心。在亲情长期缺失的状态里,这些孩子已经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道德、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安全问题。留守儿童虽然有一定的监护人,但父母所委托的监护人如长辈家属、亲戚以及代理家长等,由于年龄、经济、生活等等各方面的原因,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管。而且他们往往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算尽到了监护责任了,至于其他的事情则是孩子学校的事了。因此在课余和节假日等老师无法监管的情况下,留守孩子则成了绝对自由的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知道孩子往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父母不在身边,没有他们直接的关爱和教育,孩子往往易成为某些不法分子的攻击对象,。此外,由于父母不在孩子的身边,孩子缺乏亲情的温暖照顾,导致孩子轻生自杀的案例也不少。 第二,心理人格问题。据大部分有关留守儿童的调查显示: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最突出的问题。由于留守孩子缺乏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而其他监护人替代不了父母应该要履行的完整的监护职责。所以留守孩子在遇到成功、失败、进步、忧郁、悲愤、孤寂等不同的情形时,没有自己信赖的长辈可以倾诉和指导,往往只能自己处理。尤其当他们遭遇挫折时,他们不愿意与监护人交流,在心理、性格上很容易走上极端,多出现以下方面的问题:(1)自卑封闭、自暴自弃、缺乏自信,上进心不强。不愿意与人交流、性格内向,不开朗。老师找其谈话容易掉眼泪。 (2)自尊心过强内心较敏感对老师亲友等的管教和批评容易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总感觉有人在欺负他,斤斤计较,不合群。(3)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认为父母为了赚钱而抛弃了自己,对父母的外出不理解,父母回家了甚至故意疏远他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