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物理名词解释

高分子物理名词解释
高分子物理名词解释

一、概念与名词

第一章高分子链的结构

高聚物的结构

指组成高分子的不同尺度的结构单元在空间相对排列,包括高分子的链结构和聚集态结构。

高分子链结构

表明一个高分子链中原子或基团的几何排列情况。

聚集态结构

指高分子整体的内部结构,包括晶态结构、非晶态结构、取向态结构、液晶态结构和织态结构。

近程结构

指单个大分子内一个或几个结构单元的化学结构和立体化学结构。

远程结构

指单个高分子的大小和在空间所存在的各种形状称为远程结构

化学结构

除非通过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新的化学键才能改变的分子结构为化学结构。

物理结构

而一个分子或其基团对另一个分子的相互作用

构型

分子中各原子在空间的相对位置和排列叫做构型,这种化学结构不经过键的破坏或生成是不能改变的。

旋光异构

结构单元-CH2--C*HR-型的高分子,由于每一个结构单元含有一个C*,因此,它们在高分子链中有三中键接方式,即全同、间同、无规立构,此即为旋光异构。

全同立构

结构单元-CH2--C*HR-型的高分子,由于每一个结构单元含有一个C*,因此,它们在高分子链中有三种键接方式,若高分子链中C*的异构体是相同的,此即为全同立构。

间同立构

结构单元-CH2--C*HR-型的高分子,由于每一个结构单元含有一个C*,因此,它们在高分子链中有三种键接方式,若高分子链中C*的两种异构体是交替出现的,此即为间同立构。

无规立构

结构单元-CH2--C*HR-型的高分子,由于每一个结构单元含有一个C*,因此,它们在高分子链中有三种键接方式,若高分子链中C*的两种异构体是无规则出现的,此即为无规立构。

有规立构

全同和间同立构高分子统称为有规立构。

等规度

全同立构高分子或全同立构高分子和间同立构高分子在高聚物中的百分含量。

几何异构

当主链上存在双键时,而组成双键的两个碳原子同时被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取代时,即可形成顺反异构,此即为几何异构。

顺反异构

当主链上存在双键时,而组成双键的两个碳原子同时被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取代时,即可形成顺反异构,此即为几何异构。

键接异构

是指结构单元在高分子链中的联接方式,在烯类单体的加成聚合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异构。如头头、头尾异构,异构化聚合,共聚合等。

序列

在多种结构单元组成的高分子链中,一种结构单元构成的链段称为序列。

序列分布

在多种结构单元组成的高分子链中,一种结构单元构成的链段称为序列,显然各个序列的长度是不同的,这种序列的长度的多分散性称为序列分布。

数均序列长度

在多种结构单元组成的高分子链中,一种结构单元构成的链段称为序列,显然各个序列的长度是不同的,若按数量进行统计平均所得到的序列长度。

支化度

指支化点的密度或两相邻支化点间链的平均分子量

交联度

相邻两个交联点之间的链的平均分子量(Mc)或交联点的密度。

IPN

两种不同的单体各自聚合形成的网络互相贯穿,称为互穿网络高分子。

Semi-IPN

当一线形聚合物在另一聚合物网络形成时均匀分散其中,宏观上成为一整体,称为半互穿网络,即Semi-IPN。

构象

由于单键的内旋转而产生的分子中原子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化叫做构象

单键内旋转

单键是由σ电子组成,电子云分布是轴性对称的,因此高分子在运动时C-C单键可以绕轴旋转,这种现象被称为单键内旋转。

链段

高分子上划分出来的可以任意取向的最小链单元,即高分子链上能够独立运动的最小单元。

近程相互作用

高分子链上相邻链段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近程相互作用

远程相互作用

高分子链上非相邻链段间的相互作用远程相互作用

无规线团

单键内旋转导致高分子链呈卷曲构象,我们称这种不规则地卷曲的高分子链的构象为无规线团。

柔顺性

所谓高分子链的柔顺性,正是高分子链能够改变其构象的性质。

平衡态柔顺性

指热力学平衡条件下的柔性,取决于反式与旁式构象间的能量差△u

tg

动态柔顺性

在外界条件影响下,从一种平衡态构象向另一种平衡态构象转变的难易程度,转变速度取决

于位能曲线上反式与旁式构象之间转变的位垒△u

b

末端距

直线型高分子链的一段至另一端的直线距离,以h表示。

均方末端距

末端距是指线形高分子的一端至另一端的直线距离,它是一个向量,用h表示。末端距平方的平均值为均方末端距,用

_

h2表示。

均方回转半径

_ Z _ S2=1/Z(ΣS2

i )

i=1

Z为高分子链段的总数,S

i

为质心至第i个质点的矢量。

自由结合链

键长l固定,键角θ不固定,内旋转自由的理想化的高分子链。

自由旋转链

键长l固定,键角θ固定,内旋转自由的理想化的高分子链。

等效自由结合链

将一个原来含有n个键长为l、键角θ固定、旋转不自由的键组成的链视为一个含Z个长度为b的链段组成的、旋转自由的链,这种链被称为等效自由结合链。

高斯链

末端距分布符合高斯函数的高分子链称为高斯链。

无扰尺寸

在条件下测得的高分子的尺寸称为无扰尺寸,只有无扰尺寸才是高分子本身结构的反映。

空间位阻参数

_ _

σ=[ h

o 2/h2

f.r

]1/2

特征比

_

Cn=h

o

2/nl2

_

h

o

2为无扰均方末端距,n、l分别为键数和键长

一级近程排斥力

高分子链上非键合原子或基团之间存在着排斥力,这种力称为一级近程排斥力。

二级近程排斥力

相邻结构单元上的非键合原子或基团间的相互作用称为二级近程排斥力

热塑性聚合物

指加热时可以塑化、冷却时则固化成型,能如此反复重复的受热行为。

热固性聚合物

有很多聚合物在树脂合成阶段,停留在线形或少量支链的低分子阶段,在成型加工阶段后,聚合物固化,继续加热时不再塑化,这种行为称为热固性聚合物。

热力学链段长度

用热力学方法测定的链段长度称为热力学链段长度。

动力学链段长度

用动力学方法测定的链段长度称为动力学链段长度。

第二章聚合物的凝聚态结构

内聚能与内聚能密度

把一摩尔液体或固体分子移到其分子引力范围之外所需要的能量称为内聚能,单位体积的内聚能称为内聚能密度。

晶体

当物质内部的质点(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地重复排列时,该物质称为晶体

空间点阵

把组成晶体的质点抽象成为几何点,由这些等同的几何点的集合所形成的格子,称为空间格子。

球晶

在通常的条件下,从浓溶液或熔体冷却结晶时,高聚物倾向生成的一种结晶形态。呈圆球状,尺寸从几微米到几毫米,在正交偏振片作用下呈现黑十字消光现象。

黑十字消光现象

在偏光显微镜的正交偏振片之间,由于球晶具有径向光学对称晶体的性质,通过双折射分析,可以得知其有四个消光位置,呈现出典型的黑十字图像。

结晶度

试样中结晶部分的质量百分数或体积百分数,分别用x

c w或x

c

v表示。

淬火

将高聚物熔体骤冷的加工工艺过程称为淬火。

退火

这是一种材料加工处理工艺,即材料快速加工成型后,在高于室温的情况下长时间热处理,通过链的调整消除内应力,使分子链排列更加规整。

液晶

液晶是某些物质在熔融态或在溶液状态下所形成的有序流体的总称

取向

在某些外场(如拉伸应力或剪切应力)作用下高分子链、链段或微晶可以沿着外场方向有序排列,称为取向。

取向度

f=1/2(3cos2θ-1),f为取向度,θ为分子链主轴方向与取向方向之间的夹角,

高分子合金

它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高分子组分组成的具有类似合金结构的材料,包括嵌段与接枝共聚物、两种(种或两种以上)高聚物通过机械共混或溶液共混或熔体共混等方法制得的共混物。

相容性

一种材料与另外一种材料亲合性的好坏称为相容性,亲合性的好坏可由混合自由能来判定。

HIPS

高抗冲聚苯乙烯,是聚苯乙烯接枝聚丁二烯(或其他橡胶)或聚苯乙烯与聚丁二烯(或其他橡胶)的共混物。

增强材料

高聚物树脂与其他增强材料复合,使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这种材料通常被成为增强材料。

复合材料

如果在聚合物基体中加入第二相物质所形成的材料称为复合材料,或连续的高聚物相和不连续的填充剂相构成的材料通称为复合材料。

活性填料

能对特定聚合物起补强作用的填充剂统称为活性填料

惰性填料

能对特定聚合物起补强作用的填充剂统称为活性填料,而有些填料的引入往往会降低聚合物的强度,这类填料称为惰性填料。

第三章、高分子溶液

溶胀

溶剂分子渗入高聚物内部,即溶剂分子和高分子的某些链段混合,使高分子体积膨胀,这种现象称为溶胀。

无限溶胀

溶剂分子渗入高聚物内部,即溶剂分子和高分子的某些链段混合,使高分子体积膨胀,同时高分子也缓慢地向溶剂中扩散,若这一过程的最终结果是形成了高聚物溶剂均匀分散体系,则被称为无限溶胀

有限溶胀

溶剂分子渗入高聚物内部,即溶剂分子和高分子的某些链段混合,使高分子体积膨胀,对于交联高聚物,随着链构象的改变所产生的回弹力将阻止这一过程的进行,溶胀达到平衡,故被称为有限溶胀。

溶度参数

δ=ε1/2

定义内聚能密度的平方根为溶度参数,单位为(J/cm3)1/2。

摩尔吸引常数

把组合量(ΔE·V)1/2=F称为摩尔吸引常数(其中V为结构单元的摩尔体积)

混合熵

ΔS= -R[n

1lnΦ

1

+n

2

lnΦ

2

]

ΔS为混合热,n

1、n

2

分别为溶剂、溶质的摩尔数,Φ

1

、Φ

2

分别为溶剂、溶质的体积分数。

混合热

ΔH=χ

1RTn

1

Φ

2

ΔH为混合热,χ

1为哈金斯参数,n

1

为溶剂的摩尔数,Φ

2

为溶质的体积分数。

混合自由能

ΔG= RT[n

1lnΦ

1

+n

2

lnΦ

2

1

n

1

Φ

2

]

ΔG为混合热,χ

1为哈金斯参数,n

1

、n

2

分别为溶剂、溶质的摩尔数,Φ

1

、Φ

2

分别为溶剂、

溶质的体积分数。哈金斯参数

χ

1=(Z-2)ΔW

12

/KT

χ

1为哈金斯参数,Z为高分子链段的最大配位数,ΔW

12

为溶剂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过量化学位

ΔμE

1=RT(χ

1

-1/2)ф2

2

高分子稀溶液溶剂化学位变化中非理想的部分。

溶胀度

将高聚物溶胀后的体积与溶胀前的体积之比称为溶胀度

第二维利系数

_

A 2=(1/2-χ

1

)/V

1

ρ2

2

表征了高分子链段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θ溶液

如果链段间的相互作用力等于链段与溶剂的相互作用力,这一状态即为θ溶液的微观状态。

θ溶剂

如果链段间的相互作用力等于链段与溶剂的相互作用力,这一状态即为θ溶液的微观状态。则该溶剂即为此种高聚物的θ溶剂。

θ温度

如果链段间的相互作用力等于链段与溶剂的相互作用力,这一状态即为θ溶液的微观状态。则该时的温度即为此种高聚物的θ温度。

冻胶

高聚物溶液失去流动性时即成为冻胶或凝胶,冻胶是由范德华力交联形成的,加热时冻胶溶解,冷却时冻胶形成。

凝胶

高聚物溶液失去流动性时即成为冻胶或凝胶,凝胶是高分子链之间以化学键形成的交联结构的溶胀体,加热不能溶解也不能熔融。

第四章、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级分

将高聚物按分子量大小进行分级,所得到的各个部分被称为级分。

数量分数

由于高聚物具有多分散性,相同分子量的大分子的摩尔数与各种分子量的大分子的摩尔总数之比。

重量分数

由于高聚物具有多分散性,相同分子量的大分子的重量与各种分子量的大分子的总重量之比。

数均分子量

n M =∑∑==n

i n

i i i i N M N 1

1

/

_

Mn 为数均分子量,Ni 为第i 个级分的数量分数,Mi 为第i 个级分的分子量。

重均分子量

W M =∑∑==n

i n

i i i i W M W 1

1

/

_

Mw 为重均分子量,Wi 为第i 个级分的重量分数,Mi 为第i 个级分的分子量。

粘均分子量 _ n Mw={ΣWiMi a }1/a i=1

Wi 为第i 个级分的重量分数,Mi 为第i 个级分的分子,a 为Mark--Houwink 方程的指数。

Z 均分子量

z M =i n

i n

i i i

i M W M W ∑∑==1

1

2/

_

Mz 为重均分子量,Wi 为第i 个级分的重量分数,Mi 为第i 个级分的分子量。

分子量分布

大多数天然高聚物和人工合成高聚物的分子量都不均一,每一种高聚物均为同系物的混合物,其分子量分散情况称为分子量分布。

多分散性指数

是指试样中各种分子量与平均分子量之间的差值的平方平均值。

多分散性系数

d=Mw/Mn或d=Mz/Mw

特性粘数

[η]=limη

sp /c=limlnη

r

/c,表示高分子单位浓度的增加对溶液增比粘度或相对粘度对数的

贡献。

校正曲线

logM=A-BVe

A、B为仪器常数,M为分子量,Ve为淋洗体积。

普适校正曲线

log[η]M=A-BVe

B为仪器常数,[η]为特性粘度,M为分子量,Ve为淋洗体积。

第五章、聚合物的转变与松弛

玻璃化转变

非晶态高聚物从玻璃态进入高弹态或从高弹态回到玻璃态的转变区称为玻璃转变。

粘流转变

非晶态高聚物从高弹态进入粘流态或从粘流态回到高弹态的转变区称为粘流转变。

玻璃化温度

非晶态高聚物从玻璃态进入高弹态或从高弹态回到玻璃态的转变区称为玻璃转变,这一转变区对应的温度称为玻璃化温度。

粘流温度

非晶态高聚物从高弹态进入粘流态或从粘流态回到高弹态的转变区称为粘流转变,这一转变区对应的温度称为粘流温度。

自由体积

液体或固体,它的整个体积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为分子本身占据的,称占据体积;另一部分是分子间的空隙,称为自由体积。

一级相转变

自由能对温度T和压力P的一级导数发生不连续变化,这时的转变称为一级相转变。

二级相转变

自由能对温度T和压力P的一级导数还是连续变化的,而二阶导数发生不连续变化,这时的转变称为一级相转变。

玻璃化转变的多维性

如果保持温度不变,改变其他因素,我们也能观察到玻璃化转变现象,这就是玻璃化转变的多维性。

次级转变

在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尽管链段运动被冻结了,但还存在着需要能量更小的小尺寸运动单元的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次级转变。

内增塑

通过共聚引入软单体,其共聚物的Tg较原有均聚物显著下降,其他性能也得到改善,这种方法称为内增塑。

外增塑

通过向高聚聚树脂中引入小分子增塑剂,使共混物的Tg较高聚物树脂有显著下降,其他性能也得到改善,这种方法称为外增塑。

松驰时间

材料形变Δx(t)松驰到Δx(0)的1/e倍时所需的时间。

松弛时间谱

因为高聚物中每一根分子键所处的状态及构象不尽相同。再加上运动单元具有多重性,分子量具有多分散性,所以高聚物松弛时间的变化范围是很宽的,短的可达10-3s,长的可达10-1--10-4s甚至更长,即松弛时间不是单一的值,而是一个较宽的时间分布,可称作“松弛时间谱”。

熔限

晶态高聚物熔化过程中,开始熔化时的温度到熔化完成时的温度称为熔限。

最大结晶速率温度

Tmax≈(0.80--0.85)Tm

Tmax为最大结晶速率温度,Tm为熔点。

在Tg--Tm之间,高聚物熔体结晶速率

Avami方程

(Vt-V∞)/(Vo-V∞)=exp(-Kt n),K为结晶速率常数;n为Avami指数

第六章、橡胶弹性

应变

当材料受到外力作用而所处的条件使其不能产生惯性移动时,它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将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就称为应变。

应力

材料发生宏观变形时,材料内部将产生一种附加内力,单位面积上的附加内力称为应力。

泊松比

拉伸试验中材料横向单位宽度的减少与纵向单位长度的增加之比值。

υ=-(Δm/m。)/(Δl/l。)

高弹性

高聚物处在高弹态时所表现出的独特的力学性能称为高弹性

能弹性

当材料受到外力作用时,外力所做的功使材料的内能增加,当除去外力后,材料对环境做功,这时体现的弹性即为能弹性。

熵弹性

当材料受到外力作用时,外力所做的功使材料的熵减少,分子链的构象发生了改变,当除去外力后,链构象恢复,材料对环境做功,这时体现的弹性即为熵弹性。

粘弹性

在外力作用下,高聚物材料的形变行为介于弹性材料和粘性材料之间,这种行为反映了固体的弹性和液体的粘性两者的组合。这就是粘弹性。

第七章、聚合物的粘弹性

静态粘弹现象

若应力或应变不是时间的函数,这时研究的力学松弛现象称为静态粘弹现象。

动态粘弹现象

若应力或应变是时间的函数,这时研究的力学松弛现象称为动态粘弹现象。

线性粘弹性

如果高聚物的粘弹性是由理想固体的弹性和理想液体的粘性组合起来的,这种粘弹性为线性粘弹性。

非线性粘弹性

如果物体的粘弹性行为不符合理想固体的弹性和理想液体的粘性两个定律的组合,这种粘弹性为非线性粘弹性

蠕变

在一定温度下,当固定应力时,观察形变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的现象称为蠕变。

蠕变推迟时间

分子链从一个平衡态构象(松驰构象)到另一个平衡态构象(紧张构象)所需的时间,ε(t) 松驰到ε(∞)的(1-1/e)倍所需的时间。

应力松驰

在一定温度下,当固定形变时,观察应力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衰减的现象。

滞后与内耗

在一定的温度和交变应力作用下,应变滞后于应力的现象称为滞后。由于滞后,在每一个循环中就有能量的损失,称之为内耗。

时温等效原理

从高分子运动的松弛性质可以知道,同一个力学松弛现象,既可以在较高的温度下、在较短的时间内观察到,也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在较长时间内观察到。因此,升高温度与延长观察时间对观察分子运动是等效的,对高聚物的粘弹行为也是等效的。这就是时温等效原理。

Boltzmann叠加原理

此原理指出,高聚物的蠕变是整个负荷历史的函数,每个负荷对高聚物的蠕变的贡献是独立的,因而各个负荷的总的效应等于各个负荷效应的加和,最终的形变是各负荷所贡献形变的简单加和。

第八章、聚合物的屈服于断裂

应变软化

晶态或非晶态高聚物在拉伸过程中,当材料屈服后出现的应变增加而应力基本不变的现象,称为应变软化

应变硬化

晶态或非晶态高聚物在拉伸过程中,当应变软化结束后出现的应变增加应力同时增加的现象,称为应变硬化

冷流

在应变硬化过程中,其形变是不可逆的,产生永久形变,这时候的粘流是在强大外力作用下及室温下发生的分子链的位移。

屈服

但应力超过比例极限后,应力、应变之间不在保持线性关系,张应力达到某一最大值时(Y 点),曲线开始出现应变增加而应力不便或先降低后不变的现象。

韧性破坏

材料在出现屈服点以后发生的断裂或破坏称为韧性破坏

脆性破坏

高聚物材料在屈服点之前的断裂称为脆性破坏

强迫高弹形变

玻璃态高聚物在大应力作用下发生的这种大形变,其本质与橡胶的高弹形变一样,但表现形式却有差别。为了与普通的高弹形变区别开来。通常称其为强迫高弹形变。

冷拉

结晶高聚物和玻璃态高聚物的拉伸过程造成的大形变,本质上都是高弹形变,通常把他们统称为冷拉。

细颈

晶态高聚物在拉伸过程中,当达到一定拉伸程度时,试样的一处或几处突然变细,在继续的拉伸过程中,细的部分横结面积和粗的部分横结面积均保持不变,只是二者的长度一个增加一个减少,这种现象即为细颈。

银纹

是在拉伸应力作用下高聚物中某些薄弱部位由于应力集中而产生的空化条纹状形变区。在透明玻璃态高聚物中,这些条纹状形变区的平面强烈地反射可见光,并且由于条纹状形变区内银纹往往非常稠密,则材料表面可形成一片银色的闪光,因此习惯上称为银纹。

应力集中

如果材料存在缺陷,受力时材料内部的应力平均分布状态将发生变化,使缺陷附近局部范围内的应力急剧地增加,远远地超过应力平均值,这种现象称为应力集中。

拉伸强度

在规定的实验温度、湿度和实验速度下,在标准式样上沿轴向施加拉伸载荷直到式样被拉断为止,断裂前式样承受的最大载荷P与式样的宽度b和厚度d的乘积的比值。

σ

t

=P/bd(MPa)

抗弯强度

在规定实验条件下,对标准式样施加静弯曲力矩,直到式样折断为止,取实验过程中的最大载荷P,并按下式计算抗弯强度

σ

t

=1.5Plo/bd2

弯曲模量

弯曲模量E

t =Δpl

o

3/4bd3δ

式中δ叫挠度,是式样着力处的位移

冲击强度

是衡量材料韧性的一种强度指标,表征材料抵抗冲击载荷破环的能力。通常定义为式样受冲击载荷而折断时单位截面积所吸收的能量

σ

i

=W/bd(kJ/m2)

硬度

是衡量材料表面抵抗机械压力的能力的一种指标。因压头的形状的不同和计算方法的不同又有布氏、洛氏和邵氏等名称。

第九章、聚合物的流变性

牛顿流体

符合牛顿流动定律

η=τ/

的流体均称为牛顿流体。

非牛顿流体

许多液体包括高聚物的熔体和浓溶液,高聚物分散体系(如胶乳)以及填充体系等并不符合牛顿流动定律,这类液体通称为非牛顿流体。

幂律定律

τ=K

?

n γ

K为稠度系数、是一材料常数,n非牛顿指数,τ为剪切应力,

?

γ为切变速率

表观粘度

大多数高聚物熔体或浓溶液的粘度是随着剪切应力或剪切速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即形变包括了可逆的弹性形变和不可逆的塑性形变,因此,特定剪切速率下的艿度被称为表观粘度。

零切粘度

在低切变速率下,流动符合牛顿流动定律,这时的粘度通常称为零切粘度。

无穷大剪切粘度

在高切变速率下,流动符合牛顿流动定律,这时的粘度通常称为无穷大剪切粘度

熔融指数

在一定温度和恒定压力下,10min流出指定长度和内径毛细管的高聚物熔体的重量克数,用MI表示。

巴拉斯效应

又称为挤出物胀大效应,是指聚合物熔体挤出口模后,挤出物的截面积比口模截面积大的现象。

挤出物胀大现象

又称为巴拉斯效应,是指聚合物熔体挤出口模后,挤出物的截面积比口模截面积大的现象。

挤出物胀大比

B=D

max /D

o

挤出物直径的最大值D

max 与口模直径D

o

之比。

韦森堡效应

也称法向应力效应,高分子熔体或溶液受到向心力作用,液面在转轴处是上升的,在转轴上形成相当厚的包轴层下降。

熔体破裂现象

高聚物熔体在挤出时,如果剪切速率过大超过一极限值时,从模口出来的挤出物不在是平滑的,而会出现表面粗糙、起伏不平、有螺旋波纹、挤出物扭曲甚至为碎块状物。这被称为熔体破裂现象

管理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行使管理职能,调动和配置组织资源,进而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及过程。 企业流程再造:即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使企业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获得进一步的改善,将以职能为核心的传 统企业改造成以流程为核心的新型企业。 知识管理:对组织的集体知识与技能进行有效的规划,并通过适当的手段和方法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分布到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最大产出和环节的过程。 企业社会责任:是工商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的长远目标的义务,而不是法律或经济所要求的义务。 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将精细化的操作、控制、核算、分析、规划、思想和作风贯彻到整个企业的所有管理活动中的管理模式。 柔化管理:是以“人性化”为标志,强调跳跃和变化、速度和反应、灵敏与弹性,注重平等和尊重、创造和直觉、主动和企业精神、远见和价值控制,依据信息 共享、虚拟整合、竞争性合作、差异性互补、虚拟实践社团等实现管理和运 营知识由隐性到显性的转化,从而创造优势的管理模式。 决策:是指组织为使未来行动目标优化或达到某种满意程度,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上佳方案并组织实施的过程,即管理者为实现一定的目标, 在所指定的若干方案中选择的过程。 程序化决策:是对常规的、经常重复发生的问题的决策,也就是对例行问题进行的决策。 非程序化决策:是对不经常发生的业务工作和管理工作所做的决策,也就是对例外问题进行的决策。 风险性决策:管理者在决策事件中面临者不可控因素,各种备选方案会出现多种不同结果,到底会出现哪种结果不能确定,但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即概率) 是预先知道的。无论选择哪个方案都存在风险,只能在计算各种方案不同的 自然状态(发难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损益值的情况下,比较各方案损益值后 在进行的决策。 计划:是组织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工作内容及方式的预案,也就是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而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 目标管理: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 组织: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按一定规则和程序而设置的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的有机群体。 非正式组织:是人们在共同的工作或生活中,基于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以共同的利益和需要为基础的而自发形成的群体。 管理幅度:又称管理跨度,是指一名管理者直接管理的下属人员的数量。直接管理的下属多,称为管理幅度大或跨度宽。实际反映管理者直接控制和协调业务活 动的多少。 管理层次:又称组织层次,是组织内部管理从最高一级到最低一级的等级划分。实质反应组织内部纵向分工的关系,各个层次担负不同的管理职能。 事业部制:是一种具有分权性的组织形式,在公司总部下设一层独立经营的“事业部”,实行统一政策,事业部是独立经营的一种组织体制。

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管理 目标管理 预测 决策 人员配备 激励 控制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管理的性质不包括() A.二重性 B.科学性 C.理论性 D.艺术性 2.人们常说,身体是“三分治七分养”,对于这件事() A.反馈控制比前馈控制更重要B.现场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 C.反馈控制比现场控制更重要D.前馈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 3.打电话请供应商来换一台同目前用坏的机器一样的设备,这是设备的简单替换问题,需要的管理技能主要是() A. 概念技能和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 C.技术技能 D.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4.差别计件工资制是()的内容之一。 A.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B.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C.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D.现代管理理论 5.没有一个固定的信息中心,成员之间总是互相传递信息的是() A.园型沟通B.Y型沟通 C.全通道型沟通D.轮型沟通 6. 根据计划的明确性,可以将计划分为() A.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B.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 C.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D.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

7.()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反映有预计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 A.经营预算B.投资预算 C.财务预算D.成本预算 8.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高度和难度,这体现了目标的() A. 差异性B.层次性 C. 时间性D.先进性 9.某企业制造并销售单一成品,固定成本总额为60万元,产品售价为每件3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该企业的盈亏平衡时的产量为() A. 3000 B.2000 C. 30000 D.20000 10.按照决策的主体,可以将决策分为() A. 长期决策和短期决策B.个体决策和群体决策 C. 程序化和非程序化决策D.确定型、风险型和不确定型决策 11.下列关于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共同决定组织规模 B. 为了保证管理效果,管理幅度越大越好 C.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规模成正比关系 D.管理幅度越窄,管理层次就越多,组织结构就呈扁平型 12.如何留住人才、减少人才的流失、发挥人才优势,这体现的是领导艺术中的() A.授权艺术B.决策艺术 C.用人艺术D.创新艺术 13.对应试者进行全面的考核和考察,避免以偏概全,这是指人员招聘和选拔原则中的() A.全面考核原则B.公开招聘原则 C.择优录取原则D.公平竞争原则 14.一个企业的精神文化是指() A.厂容厂貌B.职工风貌 C.沉淀于企业职工心里的意识形态D.产品形象 15.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是()的典型代表 A.领导特质理论B.领导行为理论

周三多版管理学必背名词解释考研复习期末复习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 1.管理: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2.管理的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3.管理的自然属性: 管理的出现是由人类活动的特点决定的;管理是人类社会劳动过程中一种特殊职能;管理也是生产力。 4.管理的社会属性: 管理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进行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管理从来就是为了统治阶级、生产资料所有者服务的;管理是一定社会关系的反应; 5.管理者的角色: 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人)、信息角色(发言人、监督者、传播者)、决策角色(企业家、风险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人) 6.管理者的技能: 人际技能:成功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7.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宏观的治国学和微观的治生学。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对策、节俭、法治。 8.泰罗制的三个观点: ①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达到最高工作效率; ②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③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对管理人员和工人在思想上和精神上来一个彻底的变 革。 9.泰罗制的五项制度: ①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的利用工时,提高工效; ②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③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拔、培训和提高; ④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以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 ⑤将管理和劳动分离,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 10.泰罗制的四点评价: ①将科学引入管理领域,并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这是管理理论的创新,为 管理实践开辟了新局面; ②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生产的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③由于管理职能和执行职能的分离,使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实践基础; ④把人看做纯粹的“经济人”,而忽视了工人之间的交往以及工人的感情、态度等社会 因素的影响。

医学统计学 名词解释+问答题-1

医学统计学 1、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计算相对数时分母不能太小; ②分析时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 ③当各分组的观察单位数不等时,总率(平均率)的计算不能直接将各分组的率相加求其平均; ④对比时应注意资料的可比性:两个率要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即要求研究方法相同、研究对象同质、观察时间相等以及地区、民族、年龄、性别等客观条件一致,其他影响因素在各组的内部构成应相近; ⑤进行假设检验时,要遵循随机抽样原则,以进行差别的显著性检验。 2、正态分布的特点及其应用 性质:①两头低中间高,略呈钟形; ②只有一个高峰,在X=μ,总体中位数亦为μ; ③以均数为中心,左右对称; ④μ为位置参数,当σ恒定时,μ越大,曲线沿横轴越向右移动; σ为变异度参数,当μ恒定时,σ越大,表示数据越分散,曲线越矮胖,反之,曲线越瘦高; ⑤对于任何服从正态分布N(μ,σ2)的随机变量X作的线性变换,都会变换成u 服从于均数为0,方差为1的正态分布,即标准正态分布。 应用:①概括估计变量值的频数分布; ②制定参考值范围; ③质量控制; ④是许多统计方法的理论基础。 3、确定参考值范围的一般原则和步骤、方法 一般原则和步骤:①抽取足够例数的正常人样本作为观察对象; ②对选定的正常人进行准确而统一的测定,以控制系统误差; ③判断是否需要分组测定; ④决定取单侧范围值还是双侧范围值; ⑤选定适当的百分范围; ⑥选用适当的计算方法来确定或估计界值。 方法:①正态分布法:②百分位数法(偏态分布) 4、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与参考值范围的区别 概念:可信区间是按预先给定的概率来确定的未知参数μ的可能范围。 参考值范围是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某指标范围。所谓正常人,是指排除了影响所研究指标的疾病和有关因素的人;所谓绝大多数,是指范围,习惯上指正常人的95%。 计算公式:可信区间① ② ③ 参考值范围①正态分布 ②偏态分布 用途:可信区间用于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 参考值范围用于表示绝大多数观察对象某项指标的分布范围

管理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附件五 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业综合评价课程综合测验 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业综合评价课程综合测验试卷(期中□期末□) 姓名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 课程适用_____年___月考期测验时间____年___月 ____日(上午、下午、晚上) 测验得分__________ 阅卷人:_______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 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原理中,属于人员配备工作原理的是( ) A.许诺原理 B.目标统一原理 C.责权利一致原理 D.命令一致原理 2.20世纪初,提出图表系统法的人是( ) A.甘特 B.泰罗 C.维纳 D.穆登 3.管理控制工作的基本目的是( ) A.维持现状 B.打破现状 C.改变现状 D.实现创新 4.管理的主体是( ) A.企业家 B.全体员工 C.高层管理者 D.管理者 5.利用过去的资料来预测未来状态的方法是( ) A.因果法 B.外推法 C.德尔菲法 D.头脑风暴法

6.一般认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 ) A.泰罗 B.法约尔 C.韦伯 D.德鲁克 7.下列哪种组织结构又称为“斯隆模型”( ) A.多维立体结构 B.矩阵结构 C.职能型 D.事业部制 8.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指的是( ) A.人和物的因素 B.信息与环境的因素 C.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D.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9.利克特的管理模式认为,极有成就的管理者一般采用的管理方法是( ) A.利用—命令 B.温和—命令 C.集体参与 D.商议式 10.管理的核心是( ) A.决策 B.领导 1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出现在( ) A. 19世纪末20世纪初 B. 20世纪30年代 C. 20世纪40年代 D. 20世纪60年代 12.头脑风暴法属于( ) A.外推法 B.直观法 C.因果法 D.德尔菲法 13.弗鲁姆提出的激励理论认为( ) A.激励力=期望值×效价 B.人是社会人 C.对一主管人员来说,最重要的需求是成就需求 D.激励不是一种简单的因果关系 14.控制活动应该( ) A.与计划工作同时进行 B.先于计划工作进行 C.在计划工作之后进行 D.与计划工作结合进行 15.组织结构设计中,划分管理层次的主要原因是( )

管理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篇一: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管理 目标管理 预测 决策 人员配备 激励 控制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管理的性质不包括() A.二重性 B.科学性 c.理论性D.艺术性 2.人们常说,身体是“三分治七分养”,对于这件事() A.反馈控制比前馈控制更重要B.现场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c.反馈控制比现场控制更重要D.前馈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3.打电话请供应商来换一台同目前用坏的机器一样的设备,这是设备的简单替换问题,需要的管理技能主要是()

A.概念技能和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 c.技术技能D.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4.差别计件工资制是()的内容之一。 A.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B.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c.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D.现代管理理论 5.没有一个固定的信息中心,成员之间总是互相传递信息的是() A.园型沟通B.y型沟通 c.全通道型沟通D.轮型沟通 6.根据计划的明确性,可以将计划分为() A.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B.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 c.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D.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 7.()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反映有预计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 A.经营预算B.投资预算 c.财务预算D.成本预算 8.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高度和难度,这体现了目标的() A.差异性B.层次性 c.时间性D.先进性 9.某企业制造并销售单一成品,固定成本总额为60万元,产品售价为每件3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该企业的盈亏平衡时的产

医学统计学简答题

医学统计学简答题 1.简述标准差、标准误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1)含义不同:标准差S表示观察值的变异程度,描述个体变量值(x)之间的变异度大小,S越大,变量值(x)越分散;反之变量值越集中,均数的代表性越强。标准误..估计均数的抽样误差的大小,是描述样本均数之间的变异度大小,标准误越大,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间差异越大,抽样误差越大;反之,样本均数越接近总体均数,抽样误差越小。 (2)与n的关系不同: n增大时,S趋于σ(恒定),标准误减少并趋于0(不存在抽样误差)。 (3)用途不同:标准差表示x的变异度大小、计算变异系数、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计算标准误等,标准误用于估计总体均数可信区间和假设检验。 联系:二者均为变异度指标,样本均数的标准差即为标准误,标准差与标准误成正比。 2.简述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1.建立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2.选择适当的假设检验方法,计算相应的检验统计量。 3.确定P值,下结论 3.正态分布的特点和应用:? 特点:?1、集中性:正态曲线的高峰位于正中央,即均数所在的位置;? 2、对称性:正态分布曲线位于直角坐标系上方,以x=u为中心,左右对称,曲线两端永远不与横轴相交; 3、均匀变动性:正态曲线由均数所在处开始,分别向左右两侧逐渐均匀下降;?

4、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即均数μ和标准差σ,可记作N(μ,σ):均数μ决定正态曲线的中心位置;标准差σ决定正态曲线的陡峭或扁平程度。σ越小,曲线越陡峭;σ越大,曲线越扁平; ?5、u变换:为了便于描述和应用,常将正态变量作数据转换;?? 应用:?1.估计医学参考值范围?2.质量控制?3.正态分布是许多统计方法的理论基础 4.简述参考值范围与均数的可信区间的区别和联系 可信区间与参考值范围的意义、计算公式和用途均不同。 ?1.从意义来看?95%参考值范围是指同质总体内包括95%个体值的估计范围,而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是指?95%可信度估计的总体均数的所在范围? 2.从计算公式看?若指标服从正态分布,95%参考值范围的公式是:±1.96s。?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的公式是:??前者用标准差,后者用标准误。前者用1.96,后者用α为0.05,自由度为v的t界值。 5.频数表的用途和基本步骤。 用途:(1)揭示资料的分布特征和分布类型;(2)便于进一步计算指标和分析处理;(3)便于发现某些特大或特小可疑值。 基本步骤:(1)求出极差;(2)确定组段,一般设8~15个组段;(3)确定组距;组距=R/组段数,但一般取一方便计算的数字;(4)列出各个组段并确定每一组段频数。 6.非参数统计检验的适用条件。 (1)资料不符合参数统计法的应用条件(总体为正态分布、且方差相等)或总体分布类型未知;(2)等级资料;(3)分布呈明显偏态又无适当的变量转换方法使之满足参数统计条件;(4)在资料满足参数检验的要求时,应首选参数法,以免降低检验效能 7.线性回归的主要用途。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大全精编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 1.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2.管理: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3.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份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的系统的组成部份。 4.霍桑试验:1924-1932年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了一项研究。由于研究是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因此后人称之为霍桑试验。分为:工场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室试验;大规模的访问和普查;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 5.管理理论丛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人们对管理理论的普遍重视并从各自所处的角度,结合自己本专业的知识去研究现代管理问题,形成了多种管理学派。美国管理学家孔茨把管理理论的各个流派称之为"管理理论丛林". 6.战略管理:是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保组织的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 7.全面质量管理TQM: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8.环境的不确定性:是指组织环境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 9.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10.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的主观可能,通过科学地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11.许诺原理:是指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能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的时间越长,因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越小。 12.目标:是根据组织的使命而提出的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 13.目标管理:是让组织的管理人员和员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 14.战略:是为了实现企业的使命和目标对所要采取的行动方针和资源使用方向的一种总体项目。是为了回答使命和目标而对发展方向,行动方针,以及资源配置等提出的总体规划。分为:企业总体战略,事业战略和职能战略。 15.政策:是组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昔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与行动的方针和明文规定。 16.决策:是为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17.外推法:是利用过去的资料来预测未来状态的方法。 18.德尔菲法:专家预测法,美国兰德公司在50年代初与道格拉斯公司协作研究如何通过有控制的反馈使得收集专家的意见更为可*,以德菲尔作为方法的名称。 19.组织工作:是设计和维持一种有助于有效的集体活动的组织结构的活动过程。 20.组织结构:是组织中划分,组合和协调人们的活动和任务的一种正式的框架,表现为组织各部份的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集状态,联系方式和相互关系。 21.目标统一原理:是指组织中每个部门或每个人的贡献越是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就越是合理有效。 22.职位设计:就是将若干工作任务组合起来构成一项完整的职位。

管理学原理题库与答案

《管理学原理》练习测试题库(4套版)本科 一、客观题(单选题) 1.“管理活动的构成要素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提出这个观点的代表人物是(A )。 A、法约尔 B、西蒙 C、孔茨 D、罗宾斯 2.管理的归宿是(D ) A、行使管理职能 B、参与社会实践 C、合理配置资源 D、实现组织目标 3.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管理的二重性是(B )。 A、科学性与艺术性 B、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C、科学性与技术性 D、技术性和艺术性 4.在管理的实践中,强调管理的创造性和权宜应变,这是指管理的(C )。 A、科学性 B、技术性 C、艺术性 D、现实性 5.在一个组织中,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行使管理职能的人是(C )。 A、领导者 B、组织者 C、管理者 D、决策者 6.按环境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来划分,大学组织属于(B )。 A、简单稳定环境 B、复杂稳定环境 C、简单动态环境 D、复杂动态环境 7.在下列要素中,属于一般环境因素的是(A )。 A、技术因素 B、竞争者 C、顾客 D、资源供应者 8.在下列要素中,属于具体环境因素的是(C )。 A、经济因素 B、社会因素 C、顾客 D、技术因素 9.组织内部环境的构成要素是(B )。 A、物质环境和政治环境 B、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 C、物质环境和经济环境 D、物质环境和技术环境 10.组织文化的核心要素是(A )。 A、组织价值观 B、组织宗旨 C、组织精神 D、组织形象 11.某企业明确纪律的要求是令行禁止,服从命令。它表明该企业文化具有(C )。 A、凝聚功能 B、导向功能 C、约束功能 D、激励功能 12.首钢集团提出了“科技首钢”、“绿色首钢”和“人文首钢”的口号,这指的是(C )。 A、企业价值观 B、企业精神 C、企业形象 D、企业规范 13.管理学研究的主要是(D )。 A、经济管理问题 B、企业管理问题 C、行政管理问题 D、一般管理问题 14.从管理的学科性质来看,管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它具有很强的(B )。 A、综合性 B、实践性 C、一般性 D、社会性 15. 在管理思想史上,首先重视“资本所有者与企业管理分离”的时期是(C )。 A、传统管理思想 B、科学管理思想阶段 C、行为科学思想阶段 D、现代管理思想阶段 16. 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A )。 A、解决分工与协作的问题 B、处理人际关系 C、作好经营计划 D、提高劳动生产率 17. 法约尔认为企业经营活动的类型是(B )。 A、技术活动和商业活动 B、财务活动与安全活动 C、会计活动和管理活动 D、A、B和C 18. 法约尔提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的五大职能,这是指(D )。 A、技术活动 B、商业活动 C、管理活动 D、财会活动 19. 韦伯在管理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D )。 A、一般管理理论 B、科学管理理论 C、理想行政组织理论 D、人际关系理论 20.在韦伯看来,涉及到行政组织基础的权力是(C )。 A、理性的、法定的权力 B、传统的权力 C、现代的权力 D、超凡的权力 21. 梅奥根据霍桑实验的成果,认为企业存在着(C ) A、团队 B、群体 C、正式组织 D、非正式组织 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提出“管理理论丛林”现象的管理学家是(A ) A、巴纳德 B、孔茨 C、卡斯特 D、德鲁克

《管理学原理》总复习

A, 题型: 一、 单项或多项选择题 二、 判断题 三、 名词解释 四、 简答题 五、 论述 / 案例分析 B,复习内容 一、选择 1. 中层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是( )。 A 、战略管理; B 、现场管理; C 、组织协调; D 、开拓创新; E 、组织实施 2. 之于管理,最形象的描述是( )。 A 、艺术; B 、科学; C 、知识; D 、能力; E 、以上都不是 3. 下面几项,能够被列入技术技能范畴的是( )。 A.生产技能 B.财务技能 C.营销技能 D.协调技能 E.激励技能 4. 下列属于在整个组织的管理活动中,领导者发挥的主要作用的有( )。 A.协调作用 B.指挥作用 C.打击作用 D.激励作用 E.宽容作用 5. 根据“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的缺失将导致员工( )。 A.满意 B.没有满意 C.不满 D.很不满 6. 决策过程中,不能只是着眼于需要,而不考虑可能性,这一观点体现 装 订 线

了决策的()。 A. 可行性的原则 B. 系统性的原则 C.对比择优原则 D. 风险性 D、下属部门工作非管理特征明显; E、以上皆是 7.行为科学最基本的理论核心是()。 A.动机激励理论 B.组织与冲突理论 C.企业管理中的“人性”理论 D.领导方式的理论 8.培训和发展项目是否有效的检验标准是( )。 A、培训是否影响生产工期; B、培训者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 C、被培训者的工作绩效在培训后是否得到了提高; D、被培训者实际工作能力提升; E、被培训者是否乐于参加培训 9.中层管理者比基层管理者更多地依靠() A.正式权力与沟通技巧 B.个人权力与技术技能 C.人际关系技能与技 术技能D.沟通技能与人际关系技能E.规划能力 10.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生了许多组织变革举措。下列属于这些举措的 有()。 A.组织文化多样化 B.组织结构扁平化 C.组织运行柔性化 D.组织协作团队化 E.大企业内部的“小企业化经营” 11.为了强调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和决策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由此而 提出的 论断是____ 。

医学统计学名词解释

统计学(Statistics):运用概率论、数理统计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数据的搜集;分析;解释;表达的科学。 总体(population):大同小异的研究对象全体。更确切的说,总体是指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全部研究单位的观测值。 样本(sample):来自总体的部分个体,更确切的说,应该是部分个体的观察值。样本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总体的特征。利用样本信息可以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在抽样过程中由于抽样的偶然性而出现的误差。表现为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的差异,以及多个样本统计量之间的差异。可用标准误描述其大小。 标准误(Standard Error) 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反映样本统计量的离散程度,也间接反映了抽样误差的大小。样本均数的标准差称为均数的标准误。均数标准误大小与标准差呈正比,与样本例数的平方根呈反比,故欲降低抽样误差,可增加样本例数 区间估计(interval estimation):将样本统计量与标准误结合起来,确定一个具有较大置信度的包含总体参数的范围,该范围称为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又称可信区间。 参考值范围描述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某项指标所在范围;正态分布法(标准差)、百分位数法,参考值范围用于判断某项指标是否正常 置信区间揭示的是按一定置信度估计总体参数所在的范围。t分布法、正态分布法(标准误)、二项分布法。置信区间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 参数统计(parametric statistics) 非参数统计(nonparametric statistics)是指在统计检验中不需要假定总体分布形式和计算参数估计量,直接对比较数据(x)的分布进行统计检验的方法。 变异(variation):对于同质的各观察单位,其某变量值之间的差异 同质(homogeneity):研究对象具有的相同的状况或属性等共性。 回归系数有单位,而相关系数无单位 β为回归直线的斜率(slope)参数,又称回归系数(regression coefficient)。 线性相关系数(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又称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Pearson product moment coefficient),是定量描述两个变量间线性关系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的统计指标。 参数(parameter):描述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 统计量(statistic):描述样本特征的统计指标。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考试复习专用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考试复习专用 管理:是指住址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原理。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管理的特点:一般性。历史性,多科性,实践性。系统的特性:整体性,目的性,开放性,较换性,相互依存性。系统的观点:整体观点,开放性与封闭性,封闭则消亡的观点,模糊分界的观点,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信息反馈的观点,分级观点,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等效观点。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管理道德:道德是指规定行为是非的惯例或原则组织活动本身极其结果往往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促使人们关注组织的管理者如何做出决策或采取行动,以及其背后所依据的准则,即管理道德问题。一般环境包括哪些因素:一般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和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科技环境,全球化环境。具体环境,往往称为产业环境或者行业环境,是指哪些对管理者的决策和行动产生直接影响并实现组织目标直接相关的要素,包括,顾客,供应商,竞争者,其他具体环境因素。简述外部环境的类型:依据环境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可以将组织环境划分为四种状况,简单动态,复杂动态,简单稳定,复杂稳定。简述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管理者所处的道德阶段,管理者的个人特征,组织结构,组织文化,道德问题的强度等。计划工作:是指指定计划,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的主管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索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限定因素原理:是指在计划工作中越是能够了解和找到对达到所要求目标起限制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因素,就越能准确的客观的选择可行方案。灵活性原理:是指计划工作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则由于未来意外事件引起的损失的危险性就越小。许诺原理:是指任何可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时间越长,因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小。改变航道原理:是指计划工作为将来承诺的越多,管理者定期地检查现状和预期前景,以及保证所要达到的目标而重新制定计划就越重要。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有四个方面,1目标性,组织是通过精心安排的合作去实现目标而得以生存和发展的。2主导性,计划工作应在组织工作,人员配备,领导工作以及控制工作之前进行。3普遍性,计划工作是各级管理者的一个基本职能,具有普遍性。4经济性,也就是说计划工作要讲究效率。计划工作的意义:1弥补不肯定性和变化带来的问题2有利于管理人员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3有利于更经济地进行管理4有利于控制。计划工作的程序:1估量机会2确定目标3确定前提条件4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5评价各种方案6选择方案7制定派生计划8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5W1H:做什么,讨论为什么要做,确定何时做,何地做,何人做,以及如何做。目标:是根据组织的使命而提出的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目标是使命的具体化,是一个组织在一定的时间内奋力争取达到的所希望的未来状况。目标管理:是指组织的最高管理层根据组织面临的形势和社会需,制定出一定时期内组织经营活动索要达到的总目标,然后层层落实,要求下属部各部门管理人员以至每个员工根据上级指定的目标和保证措施,形成一个目标体系,并把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各部门或个人的考核依据。使命:是社会对该组织的基本要求,各种有组织的活动都应当有一个使命。使命表明组织是干什么的,应该干什么。政策:是组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与行动的方针和明文规定。战略:是为了回答使命和目标而对发展方向,行动方针,以及资源配置等提出的总体规划。核心能力:是竞争对手无法迅速模仿的能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目标的性质:;1目标可分为突破性目标和控制性目标2目标的纵向性3网络性4多样性5时间性6可考核性。目标的作用;1为管理工作指明方向2激励作用3凝聚作用4是考核管理人员和员工绩效的客观标准。目标的SMART特点;目标要具体明确specific,目标可以测量或度量measurable,目标可以实现achievable,目标之间相互关联relevant,时间限定timebond。目标管理的特点;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2强调“自我控制”3促使下放权力4注重成果第一的方针。目标管理的过程;1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2组织实施3检查和评价4进入下一轮循环。目标管理的局限性;1对目标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宣传的不够2没有

管理学原理试题B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试题B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管理的主体是()。 A.顾客 B.管理者 C.组织 D.决策 2.下列哪种组织结构又被称为单线型组织结构()。 A.直线型 B.事业部制 C.矩阵结构 D.职能型 3. 采用“集中政策、分散经营”的组织结构的是()。 A.直线型 B.职能型 C.事业部制 D.矩阵型 4.组织中的最高决策权交给两位以上的主管人员,也就是把权力分散到一个集体中去,即为()。 A.个人管理 B.委员会制 C.集权 D.分权 5.管理学中的人员配备,是对()的配备。 A.全体人员 B.主管人员 C.非主管人员 D.高层管理者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6分,共30分) 1.目标管理 2.领导工作 3.限定因素原理 4.授权 5.上向沟通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目标管理的局限性有哪些? 2.集权制组织有哪些特点? 3.预测有哪些作用? 4.简答组织工作的特点。 四、论述题(每题14分,共28分) 1.试述委员会管理的缺点。 2.请结合实际分析有效授权的要求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BACBA 二、名词解释题 1.目标管理:是指组织的最高管理层根据组织面临的形势和社会需要,制定出一定时期内组织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总目标,按后层层落实,要求下属各部门管理人员以至每个员工根据上级指定的目标和保证措施,形成一个目标体系,并把目标完成的情况作为各部门或个人考核的依据。 2.领导工作:是指对组织内每个成员(个体)和全体成员(群体)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使个体和群体能自觉而有信心地为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而努力。 3.限定因素原理:指在计划工作中,越是能够了解和找到对达到所要求目标起限制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就越能准确地、客观地选择可行方案。 4.授权:指上级委授给下属一定的权力,使下级在一定的监督之下,有相当的自主权、行动权。授权者对被授权者有指挥监督权,被授权者对授权者负有报告与完成任务的责任。 5.上向沟通:主要指下属依照规定向上级所提出的正式书面或口头报告。此外许多机构还采取某些措施以鼓励向上沟通,如意见箱、建议制度、意见调查等。 三、简答题 1.目标管理的局限性有: (1)对目标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宣传得不够 (2)没有把指导方针向拟定目标的各级管理人员讲清楚 (3)目标难以确定 (4)目标一般是短期的 (5)不灵活的危险 2.集权制组织的管理权限较多的集中在组织的最高管理层。其特点是: (1)经营决策权大多集中在高层领导,中下层只有日常的决策权限 (2)对下级的控制较多 (3)统一经营 (4)统一核算 3.预测的作用: (1)帮助认识和控制未来的不肯定性,使对未来的无知降到最低限度 (2)使计划的预期目标同可能变化的周围环境与经济条件保持一致 (3)事先了解计划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结果 4.组织工作的特点: (1)组织工作是一个过程 (2)组织工作是动态的 (3)组织工作要充分考虑非正式组织的影响 四、论述题 1.管理委员会的缺点(要点): (1)耗费时间和成本高 (2)妥协与犹豫不决 (3)职责分离 (4)一个人或少数人占支配地位

管理学原理论述题参考答案

管理学原理论述题参考答案 这是整理的管理学原理论述题参考答案,判断和名词解释可以按照提纲复习。?论述题?1。请谈谈你对企业管理的理解和体会。 答:企业管理就是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而对企业的资源进行有效合理配置的手段。只要能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就是最好的管理,企业管理是个很概括的概念!简单的说就是能让企业,以正常的模式运行!实现企业利润,?如何运用人才和宏观调控市场经济发展战略,让公司所有员工团结一致,互助友爱,积极向上,把公司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做。爱岗敬业,尽职尽责。采纳一切对公司有利益的建议和批评,让公司在短期内成为规模。并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实企业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企业管理者,如何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利,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在现代社会,企业管理是一门学科.说穿了,企业管理就是用一种合理的方法,使员工即听从你的,而又对你没有反感,这其中的方法就是艺术.企业管理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它的领域很广泛,包括几个分支。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等等。企业管理是先有了理,再有管。理即制度,管即措施.要想管理好企业,应先制定出合理的制度,然后再制定出措施,如员工违反的哪一条制度该怎么办,如何处置;企业管理目的就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的同时使的顾客达到最高的满意度,就是通过合理组织协调机制,科学的管理机构和严密的规章制度,对于一个企业的人。财.物进行合理,科学,严密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以及企业所需要达到的目的, 2。企业的目的是什么?谈谈你对企业宗旨的理解。P81-82?答,企业的目的是创造利润,并且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企业的宗旨是关于企业存在的目的或对社会发展的某一方面应做出的贡献的陈述,有时也称为企业使命,企业宗旨不仅陈述了企业未来的任务,而且要阐明为什么要完成这个任务以及完成任务的行为规范是什么。一个良好的宗旨陈述应包括五方面的内容:1。应该明确企业是什么和希望成为什么;2。在战略上允许企业创造性地发展,而在战术上限制企业进行一些冒险行为;3.使本企业或机构有别于其他同类型的企业或机构;4。应指出作为评价企业现在和未来活动的框架;5.陈述应该准确明白,易于被整个企业或机构所理解。概括起来说,宗旨陈述应包括以下九个方面的内容:顾客,产品/服务,市场,技术,关注生存、增长和盈利,哲学,自我意识,对公共事业的关注和对企业内部职工的考虑。 3.管理者的工作与角色有哪些?P5,11?答:管理者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上(如监工、领班、部门负责人、行政官员、副总裁等),他们动用人员和资源来完成组织及其下属部门的工作任务。无论是在领班一级还是在高层经理一级,当我们讨论管理者时,总是集中于探讨共同的管理职责——确保通过许多人的努力,以实现较高的工作绩效。工作绩效的实现正是通过管理——计划、组织、领导以及控制资源的使用,以实现工作目标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正如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所说的,当一位管理者是最重要的工作:“没有什么工作会比管理者的工作对我们的社会更为重要的了.正是管理者决定我们的社会机构能否为我们提供有效的服务,或者他们是否浪费我们的才能和资源." 管理者必须准备承担的角色包括3个类型。管理者的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包括与工作单位内部和外部人员的交往。信息方面的角色包括传播、接收和分析信息.决策方面的角色包括利用信息来进行决策、解决问题,或者把握机遇。?4。企业为什么要研究非正式组织?(你怎么看待组织中的小团体,小宗派)P112-113?每一种正式结构的背后都存在一种非正式结构。这是一种“影子"组织,由组织成员之间非正式的但往往是很重要的相互关系组成。 由于组织的复杂本质和对绩效要求的持续变化,非正式组织在完成必要工作方面很有帮助。通过非正式结构自然而然地自发联系,人们得以进入情感支持和产生友谊的人际关系网,以满足重要的社会需要。他们也从与其他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和任务的人的接触中获益。通过人们在工作日和各种非结构环境中的非正式接触,就可以进行有价值的学习和知识共享。?当然,非正式结构也有潜在的弱点。它们可能容易受到谣言的影响,传递不确切的信息,产生对变革的抵制,甚至转移重要目标的工作努力.那些感觉被排除在非正式群体之外的人会滋生不满情绪。?5.简述扁平化组织结构的特征。P120-123?答:现代的企业大都倾向于采用扁平组织结构?1。扁平结构的主要优点.?(1)节省管理费用开支.(2)高层领导可以较容易了解基层情况.(3)有利于促进基层管理人员的成长。(4)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程度。(5)纵向沟通联系渠道缩短,可以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和减少信息失真.

医学统计学-名词解释

统计学 1.医学统计学: 是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研究生物医学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一门学科。(医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人体以及与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相关的各种因素) 2.同质: 性质相同的事物成为同质的,否则成为异质的或间杂的。 (观察单位间的同质性的进行研究的前提,也是统计分析的必备条件,缺乏同质性的观察单位的不能笼统地混在一起进行分析的) 3.变异: 是指在同质的基础上各观察单位(或个体)之间的差异。 4.总体: 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5.样本: 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个体。(样本中包含的个体数称为样本含量) 6.随机: 即机会均等,是为了保证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可靠性,使各对比组间在大量不可控制的非处理因素的分布方面尽量保持均衡一致,而采取的一种统计学措施。(包括抽样随机、分组随机、实验顺序随机) 7.统计量: 由样本所算出的统计指标或特征值称为统计量。(反映样本特性的有关指标) 8.参数: 总体的统计指标或特征值称为参数。 (总体参数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变的,为常数) 9.抽样误差: 从某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来进行研究,而所得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常不一致,这种由抽样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称为抽样误差。这种在抽样研究中不可避免。(抽样误差有两种表现形式:①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②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10.概率: 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个度量,常用P表示,取值为0≤P≤1。 11.频率: 用随机事件A发生表示观察到某个可能的结果,则在n次观察中,其中有m次随机事件A发生了,则称A发生的比例0≤f≤1为频率。显然有 f = m / n 12.小概率事件: 当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小于或等于0.05时,统计学上称该事件为小概率事件,其涵义为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进而认为其在一次抽样中不可能发生。(为进行统计推断的依据) 13.定量资料: 以定量值表达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观察指标,如血脂,心率等。 14.定性资料: 以定性方式表达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观察指标,表现为互不相容的类别或属性,如血型、性别等。 15.等级资料: 以等级表达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观察指标,如疗效分级、血粘度、心功能分级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