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鉴赏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鉴赏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鉴赏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鉴赏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是我国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无论在诗、词还是散文等诸多方面均有较高的成就。他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写的美轮美奂,是描写西湖作品中的佳品,至今无人超越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根据资料记载这首诗是写于宋神宗熙宁六年,当时的苏轼任杭州通判。诗人应朋友之邀乘船畅游西湖,一边欣赏美丽的湖光山色 , 一边把酒言欢,重叙旧情,面对湖中变幻的晴雨,以及美不胜收的西湖景致,诗人心底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我们现在鉴赏的是这两首里面的后一首,这首传诵古今、美誉中外的佳作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首先,我们从题目入手,《饮湖上初晴后雨》简单的七个字就让我们对出游的时间、地点及天气有了详细的了解。“饮湖上”说明诗人所处的位置是乘船在湖上漂游,“初晴后雨”指的就是天气的变化情况,刚开始是晴,马上又下雨了,天气变化快,侧面反映是初夏时节。如此精炼概括性的诗题让我们见识到了大文豪苏轼的妙笔生花。

接着,我们来分析下整首诗的内容和形式。拿到这首诗,从外在的形式看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通读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写景状物的七言绝句。

诗的头两句写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第一句描绘的是天气放晴时候的湖面景色,“潋滟”二字是个叠韵词,意为水面波光流动的样子,就好像水要溢出来了。仿佛水是活的,是有生命的。“方好”就是恰到好处的好,“晴方好”晴的恰到好处,不炽热也不阴凉,让人倍感舒适。闭上眼睛我们可以感受到在艳阳高照的太阳底下,波光粼粼的西湖宁静而不空寂,阳光洒满湖面,蓝天、白云、柳枝映在水中,微风吹来,碧波荡漾,银光闪烁。再望远处,堤岸山色交相辉映,千姿百态。这是一幅多么唯美的画面,多么令人心

动的场景。第二句是写山在雨中呈现出的缥缈与多姿。“空蒙”指的是细雨迷茫的样子。“空濛”二字将雨中的变幻无穷、绚丽多姿的“山色”活灵活现的衬托了出来,让人感觉有种若隐若现,若有若无,朦胧的美。接着“雨亦奇”,一个“亦”字让我们感到即使是雨天,西湖同样具有美的价值,且又不同于晴天的那种美。天气变化,艳阳消失不见,雨水蔓延了整个西湖,雨后的西湖山色朦胧,似有若无,远远望去,在雨雾笼罩下的山影忽明忽暗,飘渺不定,形成一种浑然天成的朦胧美,让我们欣赏到西湖另有一番风味。

从结构上讲,两句诗形成对偶,给人听觉和视觉上的整齐美,以最精练的话语形式,言简意赅地传递了形和神以及巧妙的譬喻。而且这两句不仅呼题还与下文相映衬,“水光潋滟”和“初晴”、“淡妆”相应,“山色空濛,和“后雨”、“浓抹”相应,可以看出这首诗结构严谨,前后联系紧密。“方”、“亦”对仗也十分工整。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两句诗,宛若两幅风景画,一幅是水彩,一幅是淡墨,互相映衬,把西湖水光山色、晴雨变幻的美,表现得那么生动逼真,丰富多彩,空灵迷人。让我们读完之后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心旷神怡、美不胜收。同时我们可以想象出诗人,在领略大自然美妙的情形下,内心的烦恼和抑郁被冲淡了,唤醒了对西湖的爱、对大自然的爱。在他眼里,不论是山是水,或晴或雨都是美好的。“晴方好”“、雨亦奇”就是他对西湖山水的高度评价,表现出诗人乐观、洒脱的性格和宽广的胸怀。

诗的三、四句转入抒情议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的第三句中的“西子”,就是古代越国的美女西施。诗人在这里把大自然美丽的山水风景比做人间的美女,比喻十分贴切、新颖,可谓空前绝后,让我们浮想联翩。我们都知道西施很美,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但没有人见过她,所以她的那种美没有具体的参照物,对于这种美,我们有无尽的美好的想象空间,我们会把头脑中最漂亮、最完美的形象加于她身上。苏轼把西湖比作西施,间接的让西湖之美也具备了无限的想象空间,那种美也正如西施之美一样,无法用言语表达。还有古代美女那么多,为什么苏轼偏偏选西施呢?我认为苏轼并不是随便将西湖比成西施的,原因应该是她们名称里都有一个“西”字,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

致,这就是她们之间的共通点。

深层思考,其实我们会发现把西湖比作西子,也暗示这我们一些哲理: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美的形态是丰富多彩的,人须有宽广的审美心态和富于包容性的审美情趣,才能更多地发现美、欣赏美;而美的人和事物,往往是天然自生的,有了天然本色的美质,不管是否装饰打扮,它都是美的。

诗的最后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中“总相宜”是“都合适”的意思。诗人巧妙地将西湖的晴天和雨天比喻成西施的浓妆和淡妆。西施不管淡妆也好,浓抹也好,总是恰到好处,惹人怜爱,而西湖无论是雨天还是晴天,都会令人迷醉,她的美像西子的美一样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这个奇妙的比喻融情入景,贴切地比拟出了湖山的风采神韵又赋予了西湖极美的生命灵气。美妙无比,令人神往。

从整体上来把握这首诗,此诗在结构上前后呼应点题明确,总分结合,结构严谨;在修辞方面巧妙的运用了对偶和比拟,特别是这个比拟的方式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让我们领略到诗人对西湖的美倾注了浓厚的感情,在我们心理上荡起了波澜,引发出美感第三句的“欲把”实际上是转折,是个假设的句式,三、四句不跟一、二句一样保持严密的对偶格式,而是改为散体单行,从而使这首绝句的艺术结构更加的具有灵活性、转折性、立体性。

这首诗仅仅用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就将忽睛乍雨、气象万千的西湖晴雨景观形象生动的描绘,呈现出西湖那妩媚多姿的神态,并抒发了诗人对美丽的大自然无比热爱、无比向往的情怀。并且留给人们一个极大的艺术想像空间,即使从未到过西湖的人,读了如此美妙的诗句,也会有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西湖秀美的风光的感觉。这首诗经历了千年,至今仍留在我们的心中,由此可见她超越时空的艺术生命是多么的强大,强大的令人叹服。

苏轼《定风波》及赏析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教学目的: 1.具体感受苏轼被贬黄州、备受打击后胸怀旷达、淡泊人生、意存退隐的心情; 2.理解本词言在此而意在彼、隐喻寄托的艺术特点; 3.了解“披文入情”在文学鉴赏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作品提供的文本出发,“披文入情”,取得共鸣,具体感受苏轼被贬黄州、备受打击后胸怀旷达、淡泊人生、意存退隐的心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这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第三年。词的小序交代了写作的缘起:“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东坡志林》中又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可见,这首词应当是苏轼在前往沙湖相田的途中遭遇阵雨后的即景生情之作。它表达了苏轼当时被贬黄州、备受打击后胸怀旷达、淡泊人生、意存退隐的心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鉴赏这首词。 一说到鉴赏文学作品,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作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的写作背景,以为这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前提和基础,这是在中学语文课上形成的习惯。但是,它们并不等于文学作品。大家都知道,文学作品只是一个审美对象,它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直接形式是文本(语言文字),它通过文本所表现的文学形象来传情达意。所以,在鉴赏文学作品时,我们应该在作品文本提供的文学形象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和情感积累,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去具体再现和丰富作品所描述的情景或生活,把自己溶入作品,感同身受,取得“共鸣”,从中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这个过程就是古人所说的“披文入情”的过程,它才是文学鉴赏的真正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才可能真正理解作品,并进一步分析和评价作品。 当然,作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的写作背景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作品,但我们不能把它们作为文学鉴赏的起点。因为这样往往会让人先入为主、画地为牢,从而“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甚至抛开作品本身,仅用作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的写作背景去主观臆测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就背离了文学鉴赏的目标,也失去了文学鉴赏的乐趣。事实上,在某些情况下,读者在文学鉴赏中所得到的东西与作者在作品所要表现的东西之间可能有较大的不同。因为“所指”和“能指”完全是两回事。 下面我们就从作品的文本出发,必要时联系作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的写作背景,

苏轼《定风波》赏析

苏轼《定风波》赏析 作者:不详时间:2007-5-22 21:58:42 来源:会员转发人气:104732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想象一下,在某个早晨是天高气朗的日子,几个朋友一起去郊游,待到高兴时,却下起了大雨,同行的人皆抱怨连连。怪天公不作美,这是游玩的兴致全无,可是有一人却与众不同。别人都在奔跑找避雨的地方,而他却听着雨打竹叶声,哼着小曲,慢慢的走着。同行的人一定都笑他疯癫。 然而,别人笑‘痴’,谁解其中味啊。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 上片,写遇雨后的情境。 “莫听穿林打叶声”雨滴打在竹叶上发出响声,你不要感到扫兴。如果你把它当着美妙的音乐来欣赏,就不妨“吟啸且徐行”了。可见“莫听”两字,到出了苏轼的心境。对客观事物,客观存在不要太在意。不妨去欣赏它。人们都说,生活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么如何才能善于发现呢?不妨学学苏轼。我们多数人都被外界的各种不顺心的事手烦恼,整天抱怨老天不公,有用吗?没用。可能当你抱怨后,却来个“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这时人们又要说。真是天意弄人呢?是吗?我说你这么认为就应该好好像苏轼学习了。不要被客观存在所牵绕。不妨去学着欣赏,大不了就像学看一幕悲剧一样,其实悲剧的人生才有价值。 生活条件不好。“竹杖芒鞋轻胜马”又有什么好怕的呢,“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才旷达吗。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既然朝廷不给我兼济天下的机会。“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初入庐山》诗)也涂个清净逍遥,说到底。谁不想,逍遥自在的生活呢。我觉得这才是人追求的最终生活境界。 “一蓑烟雨任平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有这样一种解释:“:“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胡云翼《宋词选》)。我到不这么觉得,我觉得是:我没有什么身外之物,下雨也只要有一蓑衣就行了,管你三七二十一。燕子很轻盈才能飞的很敏捷。风筝很轻,才能飞的很高。人只有不被声明荣誉所累才能,领悟人生真谛。 下片是写,天转晴了。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古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古诗 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 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 “ 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饮湖上初晴后雨 》原文: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 通:濛)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淡妆浓抹 一作:浓妆淡抹) 《饮湖上初晴后雨》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 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 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 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 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 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 家;画学文同, 论画主张神似, 提倡“士人画”。 著有 《苏东坡全集》 和《东坡乐府》等。 《饮湖上初晴后雨》赏析 诗的上半首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水光 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 西湖水波荡漾, 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 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第一首诗可知, 这一天诗人陪着客人在西湖游宴终日,早晨阳光明艳,后来转阴,入暮后下起雨 来。而在善于领略自然并对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诗人眼中,无论是水是山,或晴或 雨, 都是美好奇妙的。 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翻译及赏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翻译及赏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首·其二》是宋代苏轼创作的诗词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翻译及赏析 ,欢迎阅 读。 原文 :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作者: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注音: shuǐ guāng liàn yàn qíng fāng hǎo , shān sè kōng méng yǔ yì qí 。 yù bǎ xī hú bǐ xī zǐ , dàn zhuāng nóng mò zǒng xiàng yí 。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翻译: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 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 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字词解释: 1.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好:正显得美。 2.空濛:细雨迷蒙的样子。濛,一作“蒙”。亦:也。奇:奇妙。 3.欲:可以;如果。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4.总相宜:总是很合适,十分自然。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背景: 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 西湖景物的诗。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 年)正、二月间。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赏析: 第二首诗的上半首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 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 “水光 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 闪闪,十分美丽。“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 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第一首诗可知,这一天诗人陪着 客人在西湖游宴终日,早晨阳光明艳,后来转阴,入暮后下起雨来。而在善于领 略自然并对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诗人眼中,无论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 妙的。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 也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性格、 开阔的胸怀。 上半首写的景是 交换、对应之景,情是广泛、豪宕之情,情景交融,句间情景相对,西湖之美概 写无余,诗人苏轼之情表现无遗。 下半首诗里, 诗人没有紧承前两句, 进一步运用他的写气图貌之笔来描绘湖 山的晴光雨色, 而是遗貌取神, 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 韵。喻体和本体之间,除了从字面看,西湖与西子同有一个“西”字外,诗人的 着眼点所在只是当前的西湖之美, 在风神韵味上, 与想象中的西施之美有其可意 会而不可言传的相似之处。而正因西湖与西子都是其美在神,所以对西湖来说, 晴也好,雨也好,对西子来说,淡妆也好,浓抹也好,都无改其美,而只能增添 其美。对这个比喻,存在有两种相反的解说: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的西湖比 淡妆的西子,以雨天的西湖比浓妆的西子”;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比浓妆, 雨天比淡妆”。两说都各有所见,各有所据。但就才情横溢的诗人而言,这是妙 手偶得的取神之喻,诗思偶到的神来之笔,只是一时心与景会,从西湖的美景联 想到作为美的化身的西子,从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想象西子应也是 “淡妆浓抹总相宜”,当其设喻之际、下笔之时,恐怕未必拘泥于晴与雨二者, 何者指浓妆, 何者指淡妆。 欣赏这首诗时, 如果一定要使浓妆、 淡妆分属晴、 雨, 可能反而有损于比喻的完整性、诗思的空灵美。 个人资料 : 苏轼(1037 年 1 月 8 日—1101 年 8 月 24 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 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宋代重要的文学 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 人。宋仁宗嘉祐(1056—1063)年间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 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

《定风波》(苏轼)

定风波(苏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本诗主要内容和苏轼面对风雨的人生态度。 2、赏析本词情、理、意、趣完美结合的特点,从文本中体会哲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诗歌的鉴赏理解,掌握知人论世、披文入情的诗歌鉴赏方法。 2、通知分析本词真正理解东坡的旷达与乐观,并付诸人生实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宠辱皆忘、超乎物外的人生态度,积极面对人生的起伏。 2、通过理解苏轼的旷达,增强学生对生命的感悟以及人生意义的理解。 3、用心阅读文学作品,表达真实的感受。 【教学重点】 1、置身诗境,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2、赏析并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准确、生动地解读诗歌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处世哲学。 【难点突破】抓住诗词内容,通过知人论世、分析、探究等方式突破。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举例法、师生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个人能在某一个领域做出成就“一枝独秀”已很不易,而苏轼的成就遍地开花,被称为“古今第一全才”。我想原因不仅仅是天资聪明。性格决定命运,这肯定和他的思想性格有关。苏轼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定风波》去寻找答案吧。 二、知人论世。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文学成就:苏轼是有多方面的创作才能的大家,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有独到的成就。在文学创作方面:他倾注了毕业精力,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反对“贵华而贱实”,强调作者要有充实的生活感受。重视文艺创作技巧的探讨,他用“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进一步“了然于口与手”来解释“辞达”(《答谢民师书》)。在写作方面:今存有他的诗2700多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在北宋词坛上,他一改词坛婉约之风,把游仙、咏史、宴赏、登临、悼亡、哲理探讨等写进诗词里。扩大词境,对词起到开疆拓土的作用。对散文也有很大贡献,他发展了欧阳修平易舒缓的文风,为散文创作开拓了新天地,有谈史议政的论文,包括奏议、进策、史论,如《进策》、《思治论》等,尤其是叙事记游的散文艺术价值最高,有不少是广为传诵的名作,如《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是他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除诗词文赋而外,他对书画也很擅长,书法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他善长画竹石,自成风格。总之,苏轼学识广博、才华横溢。文、诗、词、书、画,无所不通,他是一位罕见的通才人物。 苏轼生活在宋神宗时期,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变法派当权时,他看到了变法的弊端反对变法;变法失败,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当权时,他看到了变法的可取之处支持变法,受到了双方的排挤和打击,一生仕途坎坷三起三落。 “乌台诗案”:因李定等人诬告苏轼诗文“毁谤君相”,苏轼被囚于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很多,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期

人教版【新教材】部编版三年级语文17 饮湖上初晴后雨1

一、激情导入: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杭州,最有名的景点要数西湖了。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去过西湖吗?今天,陈老师把西湖请进了咱们的教室,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播放课件:《动人的西湖》) 旁白:西湖的美景,晨昏各异,四时不同。这儿夏天的荷花很有名。雪后的西湖是否别有一番风味呢?雨中的西湖又增添了几分诗意! 西湖美吗?是啊!西湖以其秀美的景色,吸引了无数游客。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雅士在此留下了他们的笔墨。宋代大诗人苏轼就在这儿留下了他的传世佳作——《饮湖上初晴后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从诗题中你读懂了什么?(在西湖上饮酒,开始是天晴,后来下雨了。)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苏轼)你了解苏轼吗?(生答。师补充:苏轼曾在西湖的所在地杭州当通判,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当杭州市的市长。他在此为官期间,关心人民的生活,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深受百姓爱戴。苏轼曾无数次在西湖漫步,他对西湖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大诗人苏轼,一同去领略西湖的美景吧!)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读书效果。 3、师范读古诗。 4、根据出示的诗歌朗读节奏提示,生齐读诗歌。 5、针对诗歌,学生质疑,师相机板书。 三、精读诗歌: 1、学习诗歌的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句) (1)诗句中哪个字提示了我们天气? (“晴”) (2)诗人告诉我们晴天的西湖是什么样的? (“水光潋滟”)(板书:水光潋滟) (3)课件出示:晴天的西湖图片。 创设情境:瞧!这就是晴天的西湖!在万里晴空下,宝塔掩映在青山之中,微风徐徐吹来,亲切地抚摸着游人的脸庞,灿烂的阳光洒在宽阔的湖面上,湖面“水光潋滟”。(4)你读懂“潋滟”了吗? (波光闪动的样子。)(课件出示) (5)你还能用其它的词来形容水光潋滟的湖面吗? (波光闪闪、波光粼粼、银光闪闪) (6)诗句导读。 晴天的西湖里仿佛满是金子,刺得人连眼睛都睁不开了。(带着理解读第一句)。 (7)晴天的西湖真美啊!假设你就是苏轼,在万里无云的晴空下,此刻你正坐在西湖的凉亭中,迎着徐徐的微风,你惬意地举起了手中的酒杯。除了波光闪闪的湖面,你还会看到哪些美景呢? (随风飘动的柳条、开得正艳的桃花、欢唱的鸟儿、鱼儿在水中嬉戏、人们在湖中荡舟……)(8)看到如此美丽动人的西湖,你感觉诗人此刻的心情如何呢?(带着体会个别读,全班读。) 一个“好”字道出了西湖的美!(板书:好) 2、学习诗歌的第二句。 (过渡:晴天的西湖真美!看着眼前的美景,诗人有些陶醉了。看着看着,不知不觉,湖面

《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文赏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文赏析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嘉佑二午(1057)进士,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量移诸州。哲宗元佑元年(1086)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九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归,卒于常州。著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进士。虽与王安石同出欧阳修门下,但政见不同,反对王安石的新党所推行的变法,在政治上属于旧党。在新党执政时,他屡遭贬谪,先后外放到不同的地方任官,结果卒于常州。苏轼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有名的散文家,世称“三苏”,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此外,苏轼在诗、词、赋、书法等各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作品视野广阔,风格豪迈,个性鲜明,意趣横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之一。 背景资料 苏轼于神宗熙宁四年元七年(公元1071-1074)在杭州任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西湖,在杭州市西,周长十五公里,三面环山,东侧是冲积平原。湖中有苏堤、白堤,分水为里湖、外湖、后湖,以十景驰名中外。十景中的“苏堤春晓”即因苏轼而来。他在杭州任官其间,疏导了西湖,灌溉了民田千顷,并筑堤防洪,当地人即称之为“苏堤”。这一首作于熙宁六年(公元1073),是他题咏西湖的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共两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三.赏析重点这是一首脍炙人口题咏西湖的诗歌。这一天,诗人到西湖游览,最初,天色晴朗,阳光照射到湖面,水波闪动,非常好看。后来天色转阴,下起雨来,雨雾迷漫,山色朦胧,又别有一番情调。西湖正如那仪态万方的美人西子一样,

《饮湖上初晴后雨》 的诗意

《饮湖上初晴后雨》 的诗意 从《饮湖上初晴后雨 》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两种 不同的景致, 让苏轼都很欣赏。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苏轼所作的饮湖上初晴后雨的 诗意,供大家理解这两首诗的内涵。 《饮湖上初晴后雨》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 通:濛)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淡妆浓抹 一作:浓妆淡抹) 《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意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 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 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饮湖上初晴后雨》解析 一天, 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美酒。 开始天气晴朗, 不大工夫竟然阴了天, 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 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 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西湖无 论是晴是雨无时不美。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 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 不管她怎样打扮, 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 的神韵。 这首小诗前两句是描写:写晴天的水、雨天的山,从两种地貌、两种天气表 现西湖山水风光之美和晴雨多变的特征,写得具体、传神,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 性,以致有人评论说,古来多少西湖诗全被这两句扫尽了。后两句是比喻:天地 之间,人类最灵;人类之中,西子最美。在前两句描写的基础上,把西湖比做美 女西施, 说它和西施一样同为天下灵与美的极至, 何况又经过淡妆或浓抹的精心 打扮呢! 然而,极写西湖之美还不是这个比喻的全部奥妙。历史上有些女子,美名和 西子不相上下,诗人何以偏偏要拿西子来和西湖相比呢?这是因为,西子除了她
1/6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①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②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①指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这是作者贬谪黄州的第三年。②啸:撮口长啸,魏晋者常作此以示洒脱。②吟啸:吟咏啸歌。 ③芒鞋:草鞋。④向来:此处为“方才”之意。 (1)古人评苏轼这首词时说,“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且“能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词人是如何“任天而动”的。(4分) (2)古今不同读者对这首词的理解各异,有人认为这首词是“旷达人语”,也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归隐人语”。谈谈你对此的理解。(4分) 答案: (1)谓“任天而动”即自然景物引发、牵动人的主观情感。这首词表面写道中遇雨,雨过天晴遂又感春风,又见阳光;实指人生亦会遭遇突如其来的风雨(如政治生活的风浪),而这一切终会过去,

不要把它们放在心上。这便是作者的“以曲笔直写胸臆”。(本题3分,答出“任天而动”的意思给1分,结合作品分析曲笔表意给2分。)(2)(示例一)风雨不定,依然“吟啸”与“徐行”;暂失鞍马,内心依然轻松;纵然是“蓑衣烟雨”,也可了此一生;在作者眼中,春风、朝阳终会有,风雨阴晴以及一切的如意不如意总会“归去”……由此可见这首词确是“旷达人语”。(示例二)隐居山林,“吟啸”“徐行”;视竹杖草鞋胜过鞍马品级;情愿蓑衣独钓,了此一生;在作者眼中,“归去”的生活中无所谓风雨阴晴……由此可见这首词确是“归隐人语”。(本题3分,能结合作品自圆其说即可给分。若认为“旷达人语”与“归隐人语”二者皆有,只要言之成理亦可。) 二: (1)这首词,写眼前景,寓心中事,谈人生哲理。请结合词的上片,作简要赏析。(3分) (2)比较“独钓寒江雪”的柳宗元和“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谈谈本词主人公的形象特点。(3分) (3)上片哪些词语表现了作者豁达的胸襟? (4)你如何理解“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 参考答案: (1)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只“莫听”二字便写出性情,穿林打叶声,既是眼前实景,又何尝不是作者在官场多遭打击的写照,“何妨”句是前一句的自然延伸,徐行又吟啸,增加了挑战色彩,“谁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诗意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诗意 【学习总结(1)】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提示:湖指杭州西湖。湖光山色相映,风景绮丽。全诗先写“晴”,次写“雨”,最后两句结合起来概括,而用新奇的妙语赞美西湖无时不美的迷人景色。幸福的个性签名 将西湖喻为美女西施,已成千古定论。湖因诗而名“西子湖”,可证也。 然而明人唐宜久,有一文,谓“昔人以西湖比西子,人皆知其为誉西子也。而西湖之病,则寓乎其间乎?可见古人比类之工,寓讽之隐:不言西湖无有丈夫气,但借其声称以誉天下之殊色,而人自不察耳。”(《明小品三百篇》)黑、白转色,褒、贬易位,他从诗里看到的是“西湖无有丈夫气”。 莫非此公读诗,喜欢头朝下、脚朝上“拿大顶”,何以其所见翻了个儿?帮会名字 因喜“山色空?佑暌嗥?”句,而画其意。想及此,附记之。 注释: [饮湖上]在湖上喝酒。[(li4n)滟(y4n)]水波荡漾、波光闪闪的样貌。[方]正,恰恰。[空蒙]形容山岚迷蒙的样貌。[亦]也。[欲]想要。[西子]西施,春秋末年越国的美女。[相宜]适合。 诗意:

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学习总结(2)】 【饮湖上初晴后雨】 作者: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1】 西湖水光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动着,波光粼粼,看起来美丽极了。山色在云雾的笼罩下。半明半暗,隐隐约约,雨中的西湖也显得十分奇妙。想把西湖比作古代美女西施。空蒙的山色是她淡雅的装饰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怎样装扮都那么美丽。 【译文2】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十分奇妙。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诗意1】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翻译及赏析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翻译及赏析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 也是一首写景状物的诗, 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 期间。 杭州美丽的湖光山色冲淡了苏轼内心的烦恼和抑郁, 也唤醒了他内心深处 对大自然的热爱。 [注释] ①饮湖:在西湖上饮酒。 ②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③方好:正显得美。 ④空蒙:形容细雨迷茫的样子。 ⑤亦:也。 ⑥西子:西施,春秋时越国的美女。 ⑦淡妆:淡雅朴素的妆饰。 ⑧浓抹:浓艳华丽的打扮。抹,涂脂抹粉。 ⑨相宜:合适、适宜。 [1]西湖:这里指杭州西湖,又叫西子湖,因为它在杭州西面;叫西子湖, 则是从这首小诗而来。 解释 1:晴天的西湖波光粼粼多么美好,雨中的山峦苍茫也很奇妙。若把西 湖比作绝代佳人西施,不管淡妆浓妆总是如此多娇。 解释 2: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 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 妙。若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的美丽多娇。 含义 诗人在饮酒时同时享受了西湖的两种风光——晴、 雨, 于是把西湖比作美女 西施,推出西湖的阴柔之美和天然姿态。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

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眉州(今四 川眉山县)人。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创作背景 本文出自《四部丛刊》影宋本《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卷十。是一首赞美西 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 杭州西湖,又叫西子湖,因为它在杭州西面;叫西子湖,则是从这首小诗而 来。 苏轼于神宗熙宁四年元七年(公元 1071-1074)在杭州任通判,曾写下大量 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西湖,在杭州市西,周长十五.一公里,三面环山,东侧是 冲积平原。湖中有苏堤、白堤,分水为里湖、外湖、后湖,以十景驰名中外。十 景中的「苏堤春晓」即因苏轼而来。他在杭州任官其间,疏导了西湖,灌溉了民 田千顷,并筑堤防洪,当地人即称之为「苏堤」。这一首作于熙宁六年(公元 1073),是他题咏西湖的诗歌 中最有名的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 》一共有两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 赏析: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 西湖水波 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 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 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 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 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子”即西施, 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 也是中国四大美女之一最有名的 一个哦。不管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西施都一样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 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样美不胜收。 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 人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而西湖的 美景不也是如此吗?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 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它对读者不只诉之于感受,同时也诉之于思考,让 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挥诗的内涵。 这一出色的比喻, 被宋人称为“道尽西湖

《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文赏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注释 ①湖:即杭州西湖。 ②潋滟(liàn yàn) :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③方好:正是显得很美。 ④空濛:细雨迷茫的样子。 ⑤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或称先施,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之首。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市)西,所以称为西施。 ⑥相宜:也显得十分美丽。▲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注释 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方好:正显得美。 空濛:细雨迷蒙的样子。濛,一作“蒙”。亦:也。奇:奇妙。 欲:可以;如果。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总相宜:总是很合适,十分自然。▲ 解析 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美酒。开始天气晴朗,不大工夫竟然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西湖无论是晴是雨无时不美。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这首小诗前两句是描写:写晴天的水、雨天的山,从两种地貌、两种天气表现西湖山水风光之美和晴雨多变的特征,写得具体、传神,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以致有人评论说,古来多少西湖诗全被这两句扫尽了。后两句是比喻:天地之间,人类最灵;人类之中,西子最美。在前两句描写的基础上,把西湖比做美女西施,说它和西施一样同为天下灵与美的极至,何况又经过淡妆或浓

苏轼《定风波》全诗解析

苏轼《定风波》全诗解析 古代文人经常借诗咏怀,苏轼的《定风波》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为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这首词,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苏轼《定风波》全诗解析,一起来学习吧!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八月,苏轼于湖州知州任上,以作诗指斥乘舆、讥切时政的罪名下御史台,酿成有名的“乌台诗案”。年底,诏责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翌年二月至黄州(今湖北黄冈市)。这首《定风波》词就作于到黄州第三年的春天。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 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前小序云:“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借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据《东坡志林》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全词紧扣途中遇雨这样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来写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篇中的“风雨”、“竹杖芒鞋”、“斜照”等词语,既是眼前景物的实写,又不乏比兴象征的意味,是词人的人

生境遇和情感体验的外化。全篇即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东坡词独特的审美风格。 词的上片写冒雨徐行时的心境。首句写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声响,这是客观存在;而冠以“莫听”二字,便有了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作者的性格就显现出来了。“何妨”句是上一句的延伸。吟啸,吟诗长啸,表示意态安闲,在这里也就是吟诗的意思。词人不在意风雨,具体的反应又怎样呢?他在雨中吟哦着诗句,甚至脚步比从前还慢了些哩!潇洒镇静之中多少又带些倔强。“竹杖芒鞋”三句并非实景,而是作者当时的心中事,或者也可看作是他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宣言。芒鞋,即草鞋。谁怕,有什么可怕的。平生,指平日、平素。作者当时是否真的是“竹杖芒鞋”,并不重要;而小序中已言“雨具先去”,则此际必无披蓑衣的可能。所应玩味的是,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本是闲人或隐者的装束,而马则是官员和忙人用的,所谓的“行人路上马蹄忙”。都是行具,故可拿来作比。但竹杖芒鞋虽然轻便,在雨中行路用它,难免不拖泥带水,焉能与骑马之快捷相比?玩味词意,这个“轻”字并非指行走之轻快,分明指心情的轻松,大有“无官一身轻”之意,与“眼边无俗物,多病也身轻”(杜甫《漫成二首》之一)中的“轻”字亦同。词人想,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自然界的风雨也好,政治上的风雨(指贬谪生活)也好,又都算得了什么,有什么可怕的呢?况且,我这么多年,不就是这样风风雨雨过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苏轼《定风波》赏析(沈天祐)(通用)

《定风波》赏析(沈天祐)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苏轼元丰五年(1082)三月七日所作。当时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官在黄州。为能深入地去理解这首词表现出来的那种复杂而微妙的感情,有必要把作者在当时政治斗争中的遭遇作个简单的回顾。 苏轼从小就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曾热切期望能继承和发扬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的事业,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因此,在他考中进士走上仕途不久,就向朝廷提出了改革政治的主张。由于他对尖锐的社会矛盾的认识没有王安石深刻,所以当王安石提出比他激进的变法主张并雷厉风行加以推行的时候,他就接受不了了。终于站到以司马光为首的反对变法的旧党营垒中去了。但是苏轼的反对新法与旧党领袖司马光等人的顽固态度是很有区别的。对新法,苏轼并没有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凡是新法中符合他所提出的“丰财”“强兵”“择吏”等主张的各项措施,他是予以肯定的,为此,他遭到了旧党中顽固派的排斥。激烈的新旧党争,使他遭致了一连串的打击。可贵的是,挫折和不幸,没有使他消沉颓丧,他总是以豪爽乐观的性格和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把自己从苦闷和失意中解救出来。这首《定风波》词就表现了他的这种态度。 在《定风波》词牌下,作者加了一个小序,对为什么写这首词作了说明。小序说:“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其中“沙湖”是地名,位于黄冈东三十里。“雨具先去”是指携带雨具的人先走了。“狼狈”,是进退都感到困难的意思。 词开头的第一句,“莫听穿林打叶声”,“穿林打叶声”是指风雨穿过树林在叶子上发出的沙沙声响。用“穿林打叶声”来描写风雨声,很形象,给人以十分真切的感受。风雨来临时,作者正在野外出游,身边并没有雨具,一般的人在这样的

苏轼诗词《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原文译文赏析

苏轼诗词《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原 文译文赏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宋代:苏轼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译文】 天色朦胧就去迎候远道而来的客人,晨曦渐渐地染红了群山。傍晚泛舟西湖,天上飘来了一阵阵雨,客人不胜酒力已渐入醉乡。 西湖晴雨皆宜,如此迷人,但客人并没有完全领略到。如要感受人间天堂的神奇美丽,还是应酌酒和西湖的守护神“水仙王”一同鉴赏。 【注释】 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饮酒。 朝曦:早晨的阳光。 水仙王:宋代西湖旁有水仙王庙,祭祀钱塘龙君,故称钱塘龙君为水仙王。 【赏析】 这组诗共二首,但许多选本只看中第二首,因而第一首已鲜为人知。其实第二首虽好,却是第一首的注脚。第一首所说的“此

意自佳君不会”的“此意”,正是指第二首所写的西湖晴雨咸宜,如美人之淡妆浓抹各尽其态。不选第一首,题中的“饮”字也无着落。苏轼的意思是说,多数人游湖都喜欢晴天,殊不知雨中湖山也自有其佳处。湖上有水仙王庙,庙中的神灵是整天守在湖边,看遍了西湖的风风雨雨、晴波丽日的,一定会同意自己的审美观点,因而作者要请水仙王共同举杯了。这一首的首句“艳”字下得十分精到,把晨曦的绚丽多姿形容得美不胜收。若只看第二首,则“浓抹”一层意思便失之抽象。 扩展阅读:人物轶事之打饼祭佛 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有一天,他们打面饼吃。二人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过了一会儿,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番。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祷告说:“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佛印在帐中答道:“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来打扰?”

饮湖上初晴后雨1(最后)

饮湖上初晴后雨 昭乌达小学王会哲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亦、妆”两个生字,诵读诗句,利用注释及学过的方法学习古诗。 2、借助图片,发挥想像,走进诗境,能有感情朗读诗文,背诵诗文,并体会诗人的感情。 3、拓展学习,注重积累。 二、教学重点:朗读古诗,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三、教学难点:欣赏古诗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预习:搜集写西湖的诗,有条件的上网了解西湖、欣赏西湖美景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预习了21课《古诗两首》,谁来说说,这两首诗分别描绘了哪的景色?那你们更喜欢先学哪一首? 看来,大家都很喜欢西湖,因为它太美了。你看,(出示图片)西湖是一首诗,是一幅画,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从古至今,它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的诗篇。看过她的人,无不被她的美丽所倾倒。 二、明诗题 西湖的美真是无处不在呀,宋朝大诗人苏轼,一生曾两度任职杭州,对杭州西湖的美景情有独钟。话说,900多年前的一天,苏轼和好友泛舟

湖上,饮酒赏景。湖面上先是——晴空万里,后来又——细雨蒙蒙,诗人看到这样不同的景象,有感而发,不禁吟诵出这首千古佳作——《饮湖上初晴后雨》。 那么这西湖的晴姿雨态,在诗人的眼中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让我们赶快走进这首古诗,走进美丽的西湖吧。 三、读诗句 自己读一读古诗,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谁想读一读? 诗中还有几个生字呢,会读吗?谁来读?一起读。字音读准了,相信你们能把古诗读得更好了。咱们一起读。 四、解诗意,悟诗情 读通古诗,这仅仅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我们要想真正理解一首诗的内容和感情,还需要理解每句诗的意思。同学们,回想一下,以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读懂一首诗的?(看注释、查工具书、查资料、结合插图、看图片、结合上下文、反复诵读) 总结了这么多方法,你们可真会学习。那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用这些方法自学古诗,在预习的基础上完善你的批注,有不懂的地方,和小组同学商量商量。 汇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同学们,看看这两行诗句,你都读懂了什么? 1、学生汇报:水光潋滟;第一行诗句的意思。 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水光潋滟”的?看注释真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那请你来读一读吧。 就第一行诗句,谁还想谈谈自己的理解?带着你的理解和感受读一读吧。

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及注释

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及注释 《饮湖上初晴后雨 》是苏轼描写西湖的一首经典诗句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及注释,欢迎参考阅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 通:濛)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淡妆浓抹 一作:浓妆淡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 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注释 ①湖:即杭州西湖。 ②潋滟(liàn yàn) :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③方好:正是显得很美。 ④空濛:细雨迷茫的样子。 ⑤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或称 先施 ,居古 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之首。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市)西,所以称为西施。 ⑥相宜:也显得十分美丽。 诗句赏析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从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两种 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 正好; 下雨时, 西湖周围的青山, 迷蒙苍茫, 若有若无, 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

“潋滟”,波光闪动。“空蒙”,烟雨迷茫。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歌 语言的音乐性。 这里,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 说内容是很多的。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 又很笼统, 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 其实,这正是诗人笔法高妙之处。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 没人说得清。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 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苏轼这两句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同时 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 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子”即西施, 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 无论是淡雅妆饰, 还是盛装打扮, 西施都一样美丽动人; 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 那么不管是晴是雨, 是冬是春, 它都同样美不胜收。 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 人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而西湖的 美景不也是如此吗?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 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它对读者不只诉之于感受,同时也诉之于思考,让 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挥诗的内涵。 这一出色的比喻, 被宋人称为“道尽西湖 好处”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名。也难怪后来的诗人为之搁笔: “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

苏轼《定风波》词赏析

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词赏析 许隽超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八月,苏轼于湖州知州任上,以作诗指斥乘舆、讥切时政的罪名下御史台,酿成有名的“乌台诗案”。年底,诏责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翌年二月至黄州(今湖北黄冈市)。这首《定风波》词就作于到黄州第三年的春天。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前小序云:“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借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据《东坡志林》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全词紧扣途中遇雨这样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来写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篇中的“风雨”、“竹杖芒鞋”、“斜照”等词语,既是眼前景物的实写,又不乏比兴象征的意味,是词人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体验的外化。全篇即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东坡词独特的审美风格。 词的上片写冒雨徐行时的心境。首句写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声响,这是客观存在;而冠以“莫听”二字,便有了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作者的性格就显现出来了。“何妨”句是上一句的延伸。吟啸,吟诗长啸,表示意态安闲,在这里也就是吟诗的意思。词人不在意风雨,具体的反应又怎样呢?他在雨中吟哦着诗句,甚至脚步比从前还慢了些哩!潇洒镇静之中多少又带些倔强。“竹杖芒鞋”三句并非实景,而是作者当时的心中事,或者也可看作是他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宣言。芒鞋,即草鞋。谁怕,有什么可怕的。平生,指平日、平素。作者当时是否真的是“竹杖芒鞋”,并不重要;而小序中已言“雨具先去”,则此际必无披蓑衣的可能。所应玩味的是,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本是闲人或隐者的装束,而马则是官员和忙人用的,所谓的“行人路上马蹄忙”。都是行具,故可拿来作比。但竹杖芒鞋虽然轻便,在雨中行路用它,难免不拖泥带水,焉能与骑马之快捷相比?玩味词意,这个“轻”字并非指行走之轻快,分明指心情的轻松,大有“无官一身轻”之意,与“眼边无俗物,多病也身轻”(杜甫《漫成二首》之一)中的“轻”字亦同。词人想,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自然界的风雨也好,政治上的风雨(指贬谪生活)也好,又都算得了什么,有什么可怕的呢?况且,我这么多年,不就是这样风风雨雨过来的吗?此际我且吟诗,风雨随它去吧! 下片写雨晴后的景色和感受。“料峭春风”三句,由心中事折回到眼前景。刚才是带酒冒雨而行,虽衣裳尽湿而并不觉冷。现在雨停风起,始感微凉,而山头夕阳又给词人送来些许暖意,好象特意迎接他似的。“相迎”二字见性情。作者常常能在逆境中看到曙光,不让这暂时的逆境左右自己的心情,这也就是他的旷达之处了。“回首”三句复道心中事,含蕴深邃。向来,即方才的意思。“回首向来萧瑟处”,即是指回望方才的遇雨之处,也是对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的感悟和反思。词人反思的结果是:“归去”。陶渊明的退隐躬耕,是词人所仰慕的,但终其一生,词人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退隐。“未成小隐聊中隐”(《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五)。质言之,他所追求的并非外在的“身”的退隐,而是内在的“心”的退隐;所欲归之处,也并非家乡眉州,而是一个能使他敏感复杂的灵魂得以安放的精神家园。“此心安处,即是吾乡”。也正因如此,词人以“也无风雨也无晴”收束全篇,精警深刻,耐人寻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