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案

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案
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案

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联系《21世纪议程》,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教材,掌握分析可持续发展思想本质的方法。

2.通过阅读分析案例学会归纳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逐步树立起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参与意识。

教学重点

1.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教学难点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课件、填充图册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导入新课

师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所有这些环境问题直接威胁到整个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人类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寻求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之路,即可持续发展之路。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概念及其基本内涵等。

板书: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

推进新课

课件展示:

资源预期寿命图

图的右侧表示世界14种重要资源的预期寿命,其中深色条框表示按指数增长的预期寿命,浅色条框表示消费水平不增长条件下的预期寿命。左侧条框表示各种矿物消费的年增长率。据图谈一谈你对未来资源环境状况的看法。

板书:

历史背景及必然性

生(合作探究)维系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自然资源,在不久的将来被消耗殆尽,人类将出现严重的资源短缺现象。

师多媒体播放“环境问题案例”图示。

师请学生分析哪一地区的环境问题有可能影响到其他地区甚至全球。

注意:全球性是当前环境问题分布的突出特点。这种特点的出现不仅意味着某些环境问题的影响可以大大超越其产生地甚至达到全球,而且还意味着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全球的普遍关注与共同努力。

生(合作探究)读图析图完成填注。

师(多媒体依次展现答案,纠错后提问)人类面对资源枯竭、生态失调、环境恶化的绝境,怎样才能摆脱绝境,使人类社会有一个共同美好的未来?

生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由之路。

师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全球发展的基本战略,其行动纲领是什么?主要内容包括哪几部分?

“阅读”,了解《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并作简要记忆。

生浏览P

99

板书:

行动纲领——《21世纪议程》

师(承转)依据《21世纪议程》许多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提出了各自的行动纲领,制定了相应的21世纪议程,我国颁布了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我国为什么更有紧迫性和必然性呢?多媒体依次播放如下联系式知识结构,请同学们完成。

生1 庞大的人口压力

生2 资源短缺

生3 深刻的环境危机

师激励性评价后,请学生浏览“阅读”,了解《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

生阅读《中国21世纪议程》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承转)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及其迫切性,其理论发展也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那么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呢?

板书: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课件展示:

活动,请学生回答问题。

P

101

生1 第二种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第一种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因为第一种生产方式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掠夺式),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对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也构成威胁。

生 2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师多媒体展示“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

说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复合系统。

(承转)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包括哪几个方面?

板书:

发展的内涵、公平的内涵、公平的观念、环境的观念、权利的观念。

生(略)

师为何把社会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

生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社会经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权利;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贫富悬殊、生态危机等问题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才能逐步实现现代化,最终摆脱贫穷、愚昧和落后。

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是资源分配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应体现公平,也即公平性原则,具体体现在资源分配上的时间公平性和空间公平性。请同学们阅读“公平的观念”自然段,解释时间公平性和空间公平性的涵义。

生1

时间上的公平即“代际公平”。主要指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都是有限的,需要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生2

空间上的公平即“代内公平”。可持续发展主张人与人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是平行的,应互相尊重,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的资源,同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并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优先考虑的问题。

师可持续发展为何把环境保护作为追求的基本目标呢?

生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彼此联系,互为因果。发展社会经济和提高生活质量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它需要足够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依托。

师可持续发展还认为,在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背景下,全人类都应享有健康而富裕生活的权利;每个国家和地区都享有平行发展的权利;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

(承转)通过以上学习,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追求的目标又是什么?

生1

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生2

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师列举各年代“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请同学们说明它们所体现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生只有一个地球——持续性观念;

一个地球,一个家庭——权利的观念;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持续性观念;

世间万物,生命之网——公平性的观念。

课件展示:

课堂训练

下图所示为我国某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景观图,该地区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是60°,位于东8区,其中A为山区,B为丘陵梯田地区,C为平原地区,D为水库,E为乡镇企业和居民区,F为库区北侧丘陵低山,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对于该地区的开发利用,当地政府有三种方案,你认为哪一种方案最能科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一种方案:A.营造薪炭林 B.栽种苹果 C.种植水稻 D.养鱼、发展旅游业 E.建苹果加工厂 F.营造防护林

第二种方案:A.营造防护林 B.种花生 C.种植水稻 D.养鱼、发展旅游业E.办花生加工厂 F.种油菜、小麦

第三种方案:A.营造薪炭林 B.栽培柑橘、茶叶 C.种植水稻 D.养鱼、发展旅游业 E.办柑橘茶叶加工厂 F.营造防护林

(2)随着人口增长,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地表现出来,H处有大面积的湖泊沼泽地,G处是喀斯特地貌,既要发展经济,又不降低环境质量,从可持续发

展考虑,如何开发利用G、H两处土地资源?

(3)从该地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持续发展考虑,请你为该地区设计远景规划。

参考答案:

(1)第三种方案。

(2)H处湖泊沼泽地可种植莲藕,喀斯特地貌可发展旅游业。

(3)这是一道考查发散思维能力的创新题目,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联想,只要符合我国东部亚热带丘陵地区实际,方案科学即可。如利用水库开发小水电,利用喀斯特地貌的溶洞进行疗养、生物培养,利用山区种植野蘑菇,利用丘陵果园、茶园、水库、喀斯特地貌发展旅游业,改良湖泊沼泽地,养鱼种藕与平原配

课堂小结

课件展示:

两个表格(总结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内容地位目标

生态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改

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

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

和文明消费

社会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

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原则内容和要求

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代际之间的纵向公平性,人类生存与其他物种生存的公平性,各国有权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

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人类需要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等

持续性原则面对有限的地球面积和有限的地球承载力,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人类应做到合理

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

保护环境的关系等

共同性原则地方性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的整体协调;许多跨国界的全球性问题必须进行全球合作;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

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

标和政策等

板书设计

一、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

1.历史背景及必然性

2.行动纲领——《21世纪议程》

二、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教案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掌门1对1 基本要求: 1. 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环节,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分析和论证、评价与反思、合作与交流。 2. 会应用“比值”的方法探究物质的性质,建立密度的概念,认识密度公式和单位的由来。 3. 学会查物质的密度表,并能说出一些常见物质的密度。 4. 会测量一些物质的密度。 5. 会应用物质的密度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密度的概念、测量和应用 教学难点: 密度的概念、测量和应用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授 一. 密度概念的引入 我们这个世界就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如:空气、水、泥土、石头、铁、铜等等。每种物质又都有自己的特性。如:空气是气体,水是液体,泥土是软的,石头是硬的,金属有光泽,非金属无光泽等等。形状、颜色、软硬、气味等这些就是物质的特性,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性来鉴别物质。我们可以根据它的气味鉴别它是水还是酒精,可以根据它们的颜色及锈迹,鉴定是铜还是铁。如果我们桌上放的这两个物体,外面涂有同样的颜色,我们要怎样判断它们是什么物质呢? 我们鉴别物质,有很多时候,仅靠气味、颜色、软硬、形状等特性是不够的,那么物质是否还有其它特性呢? 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些实验: A. 将涂有同种颜色、同体积的两物体放在托盘天平的两个盘上,结果天平失去平衡. B. 取同体积的水和酒精倒入质量相等的两个空烧杯中,然后分别放到天平的两个盘上,结果天平也失去平衡。 两物体的体积相同,质量不同;水和酒精的体积相同,但质量不同. 这说明不同物质在体积相同时,质量是不同的。这也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为此在物理学中我们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密度。 二. 密度的概念 密度是表示不同物质,在体积相同时质量并不相同这一特性的物理量。现在我们只知道了涂有同种颜色的两个物体不是同种物质,还不知道它们各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对于同一种物质来说,它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样的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实验来研究 我们取大小不同的外形规则的小木块和小铁块,然后用天平称出铁块或木块的质量,用刻度尺测出其体积,并计算第一个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将这些数据填入下表:

空中飞行的动物鸟教案

空中飞行的动物鸟教案 杨村中学张媛媛 一、教案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阐明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锻炼其分析资料的能力。 二、教案流程 (演示课件2、3、4)本节教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根据生活经验,对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进行合理假设。利用多媒体展示探究材料,并结合实物观察,通过课本资料分析,鼓励学生从鸟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以及生理方面来分析问题。 三、教案重点和难点 1.教案重点: 探究和观察“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使学生能阐明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特征。 2.教案难点: 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特点这一实验过程及组织教案。 四、教案方法

谈话法、演示法、探索实验法、电教法(多媒体演示) 五、教案过程 (一)创造情景(演示课件5),导入新课。 (二)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1、形态特征 请同学们思考:“鸟类在形态上有哪些特征以适应它们的飞行生活?”让学生发表一下看法,可以举手回答。( 演示课件6)你们看到了什么特征,以及这一特征是怎样和飞行生活相适应的。小结:从体型上看,鸟的身体呈纺锤形,被覆羽毛,具有流线型的外廓。大家可以看出,鸟类身体的线条极为流畅,没有任何棱角,减少了高速飞行时的与空气的摩擦,降低了空气的阻力。 提出问题:鸟能够飞行,什么成为它的运动器官?学生答:前肢特化成翼,作为它的运动器官,使鸟类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将鸟类的翅膀展开,让学生思考它的形状与飞行的关系。(演示课件7)呈扇面形,能够很好的扇动空气而飞行。引导学生观看翅膀上的羽毛,找出有利飞行的羽毛,怎么排列,有什么好处。 (演示课件8)有利飞行的羽毛是正羽,正羽对鸟的飞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们彼此重叠的排列在翅膀上,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便于产生飞行的动力。 ( 演示课件9) 让学生观察鸟的肌肉,需要同学们灵活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想想与飞行的关系。小结:鸟类的胸肌十分发达,胸肌收缩使翼下搧上举,为飞行提供了机械动力,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接下来请大家观察鸟类的骨骼, 提醒学生注意鸟的胸骨(演示课件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采菱》教案

《采菱》教案 教材分析: 是一首江南水乡风格的民歌,通过描写水乡的景色和水乡孩子划船采菱的情景,表达了水乡孩子爱水乡的思想感情。这首歌曲节奏比较复杂,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中我通过吸引学生有兴趣地、认真地听范唱,学好本歌,感受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目标: 1、能用连贯流畅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采菱》,感受江南水乡民歌细腻委婉的风格特点。 2、能唱出歌曲中抒情和活泼的对比,表现水乡孩子对家乡热爱、自豪的情感。 3、初步掌握切分音的演唱方法,初步认识D.S.反复记号。 教学重难点: 一、用连贯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能唱出抒情和活泼、跳跃的对比。 二、难点乐句的学唱。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播放一组江南水乡图片,初步感受江南水乡优美如画的风景,播放歌曲《采菱》做背景音乐。

2.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美丽的江南水乡,那里的孩子们,每天生活的可开心了!他们不但生活在风景如画的地方,而且还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撑起小船,泛舟水上采摘一种他们那里特有的‘水果’:它生长在池塘里,花开在水面呈三角形状,花白色的果实硬壳有角,有哪位同学知道是什么吗?”[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江南水乡图片,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关于本课当中菱角的相关知识,并初步感受江南水乡民歌细腻委婉的风格特点,为学习歌曲做好铺垫。] 二、新授歌曲《采菱》 1.初次聆听歌曲《采菱》 听情绪、节拍(板书:行板,愉悦的;1=C 2/4 四二拍)提问学生:“为什么歌曲要用中速来表现快乐的情绪?” 学生讨论并回答(因为他们是划船去采菱,歌曲用的是行船的速度) 2.再次聆听歌曲《采菱》,学生跟歌曲节奏用划船的动作表现歌曲。 3.教师范唱歌曲。 4.用“la”音模唱旋律,请学生自己找出音乐记号(出示曲谱) (1)介绍圆滑线(课件出示音乐记号讲解) 师:“我们江南水乡有许多河,那横跨在河上连接道路

《代数式的值》教案

《代数式的值》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代数式的值的意义,能准确地求出代数式的值; 2、通过代入法求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提高运算能力与创新设计能力; 3、通过字母取不同的值的变化来认识世界发展变化及全面的观点. 【学习重点】能准确地求出代数式的值. 【学习难点】能准确地求出代数式的值. 【学习过程】 『问题情境、研讨』 情境一:某公园依地势摆若干个由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构成的花坛,并在各正方形花坛的顶点与各边的中点布放盆花以营造节日气氛, (1)填写下表 图形编号(1)(2)(3)(4) 盆花数 (2)若要求第100个图案要用多少盆花,怎样去解答? 情境二: (1)看图,如果小朋友的年龄为x岁,那么工人的年龄怎么表示? (2)当x=9时,工人过了40岁了吗? (3)想一想:当x=6时工人的年龄呢?

结论:根据问题的需要,用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 照代数式中的运算关系,计算出的结果,就叫做这个代数式的值. 『例题讲评』P70/例1、P/71议一议 『学生练习』P71/练一练:1、2 补充:(1)当x=1时,求代数式4-x+x2的值. (2)当a=2,b=-5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①(a+b)(a-b)②a2-b2. (3)当x+y=-2,xy=-4时,求代数式-的值. 3.3代数式的值(1)随堂练习 评价_______________ 1.当x=-1时,代数式|5x+2|和1-3x的值分别为,则M、N之间的关系为() A.MN B.M 2.当a=-2时,代数式-a2的值是() A.4 B.-2 C.-4 D.2 3.已知a-b=-2,则代数式3(a-b)2-b+a的值为() A.10 B.12 C.-10 D.-12 4.当a=2,b=-3,c=-4时,代数式b2-4ac的值为___________. 5.如果a+b=-3,ab=-4,代数式的值为__________. 6.已知:x=-1,y=2,则(x-y)2-x3+x2y2=. 7.已知:a=,b=,则a2-2ab+b2=. 8.当m-n=5,mn=-2时,则代数式(n-m)2-4mn=. 9.已知:x2+xy=1,xy-y2=-4,则x2+2xy-y2=.

探究物质的密度教案

东升中学小组合作教案主备人:刘晓艳小组成员:张生雷万忠新任胜利石生亮王来 《探究——物质的密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②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③会用量筒和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探究实验,归纳出物体的质量、体积和密度三个物理量之间的数学 关系,初步体验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②初步理解科学探究的七个基本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通过对密度知识的探究与测量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②通过密度知识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应用物理 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的良好品质。 ③通过对各种物质密度的了解,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乐于 探究日常现象中物理道理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密度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密度概念的建立。 教学过程: ㈠引入新课 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质,不同的物质有着不同的特性,我们可以根据物质的不同特性来区分、鉴别它们。比如: 教师出示一杯清水和一杯盐水,问:哪个同学知道这里哪一杯是清水哪一杯是盐水?你是根据什么来鉴别的? 学生回答:可以尝一尝,有咸味的是盐水,根据味道。 教师出示一颜色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问:同学们怎么分辨老师手上拿的哪是铁块哪是铝块? 学生回答:测质量,质量大的是铁块。 教师问:“铁比棉花重”这名话对不对?为什么不对?如果不对,加上什么条件才对? 学生回答:不对,因为它们的体积不同。 这说明:物质除了上面的(颜色、味道、熔点等)这些特性以外,还存在其它的某种特性,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究一下,物质的另一种特性——密度 ㈡新课教学 1:学生预习课本49页图2—17,问:同学们观察了图2—17后有什么发现?(生: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而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又不相同) 2: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同种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不同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3:猜想与假设

(完整版)七年级语文鸟教案

11 鸟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脉络及梁实秋散文小品的风格。 2.理解状物散文的特点托物言志。作者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寄托着作者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的现实的不满。 教学重难点: 理解状物散文的特点托物言志。作者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寄托着作者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的现实的不满。 学法指导: 把握“物”的特点,理清“情”的脉络,就能较为妥帖地体察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诗歌中鸟的形象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微风燕子斜,细雨鱼儿出。 大自然鸟语花香,充满欢乐,充满灵气,生机勃勃。而梁实秋笔下的鸟却带给人悲苦,什么原因呢?就让我们一起品读梁实秋的散文小品文《鸟》。 二、作者简介: 梁实秋是台湾卓有成就的文学研究家、翻译家,同时也是被台湾尊为散文一代宗师的小品散文大家。他的散文小品,广涉人生世态,内容丰富,或回忆往事、记述个人经历,或叙写家庭生活、读书生涯,或忆念故乡、发家国之思,或描写社会面貌、文化习俗,作品幽默典雅、雍容大度、舒徐自在、韵味浓郁。 三、整体把握文章

第一层(1-2小节)写自己爱鸟而感受到鸟的苦闷。 第二层(3-5小节)写生动细腻的描写了鸟悦耳的鸣叫和优美的形体,表达了对鸟的欣赏喜爱之情。 第三层(6-7小节)写鸟在带给人喜悦的同时,也给人悲苦。 四、问题探讨 1.作者写了哪些鸟? 《鸟》并不限于某一鸟,有杜鹃、麻雀、喜鹊、乌鸦、猫头鹰、鹭鸶等,有家养的,有野外的,更多更多是“不知名的小鸟” 2.请同学们轻声散读课文,整理出描写鸟的声音、外形的词语。 清脆、嘹亮、圆润、和谐、色彩斑斓、玲珑饱满 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临风顾盼、高踞枝头、俊俏、轻灵 这些词语在词性和词语的感情色彩上有什么共同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都是褒义词 表示作者喜爱、赞美之情的词语。对鸟的浓浓的喜爱之情 3.从文中找“爱鸟”的原因。 有对笼中鸟的同情(2节);对比写鸟的苦闷;有对鸟的美丽的赞美;还有通过鸟来写人的心情,实际也是对鸟的爱:绘鸟鸣的清脆、嘹亮,先排除“吱吱喳喳”、“呱呱噪啼”,再刻画其长叫而音阶丰富,短叫圆润而不单调,似和谐的交响乐,细腻地创造了悦耳的效果;绘形,先用“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 4.前面4节写作者对鸟的喜爱,为何后面两节却写了“悲苦”、“伤感”之情?这两种矛盾的感情出现在同一篇课文里是否不太协调? 如果说前面四节是真实而生动地体现了作者“喜爱着鸟的可爱”的话,那么后面两节却是诉说了作者“悲苦着鸟的悲苦”,同样反映了作者对鸟的关爱,这种爱比前面四节可能要显得更深刻更丰富。 5.第五段中“我对鸟并不存任何幻想”的原因以及“幻想”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爱鸟只爱其声音形体,并非受人们赋予鸟身上的各种文化意蕴的影响。 含义:指历代诗文在杜鹃、夜莺、云雀等身上长期形容、渲染而成的象征意蕴。 6、最后一段说“自从离开四川以后”,再也看不到那些“跳荡”的鸟儿,听不到“悦耳的鸟鸣”了,字里行间蕴含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对鸟类自由、活泼、俊俏的尽情赞美。

《采菱》教案及试讲稿

《采菱》教案及试讲稿 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学生能够受到音乐美的熏陶,领略水乡音乐独具的风格和魅力,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聆听和模仿的过程中,能够学会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通过小组合作演唱和表演,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掌握节奏“X X XX”,并能够熟练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熟练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达到背唱的效果。 三、教学难点 掌握节奏“X X XX”,用课本中固定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演唱北方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引导学生探讨音乐特点(北方歌曲粗狂嘹亮)之后,引出不同地域的音乐作品《采菱》。 (二)教授新课 体验歌曲 (1)运用多媒体完整播放歌曲,提出问题“想象一下歌曲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江南水乡的孩子们在划船采菱的画面) (2)教师范唱歌曲,提出问题“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表现了水乡的孩子热爱南湖、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唱歌曲 (1)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再次体会歌曲的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用科尔文手势进行发声练习,提示不要大声撕喊,要合理发声。 (3)教师弹琴,学生跟琴模唱旋律,并处理歌曲中的难点节奏X X XX。(将X X XX和X X X进行对比,感受区别后画出正确时值,多次练习后掌握难点) (4)再次完整演唱旋律。 填词演唱 (1)老师弹琴,学生尝试填词演唱,并讲授正确的演唱顺序,引出反复记号“D.S.”。(表示从记号“D.S.”处重复至“Fine.”处结束) (2)跟随多媒体的伴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注意歌曲所表达的感情。 (三)音乐活动

代数式的值公开课教案

江都市周西中学数学组公开课教案 年级:七年级 课题:§3.2代数式的值 教案设计:叶新军 执教时间:二00三年十月十六日

§3.2代数式的值 执教老师:叶新军 教材分析:“代数式的值”是在继“列代数式”之后学习的内容,用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代数式中运算关系求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求代数式的 值体现了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过程,是字母与数,代数式与数之间转化的 桥梁。 在求代数式的值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求值的步骤:第一步,用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简称“代入”;第 二步,按照代数式指定的运算计算出结果,简称“计算”。 2、书写格式:代数式的值是由代数式中的字母所取的值决定的,因此,求 代数式的值必须确定代数式中字母的值,在代入前,必须先写“当……时”, 表示这个代数式的值是在这种情况下求得的。 例:当X=15 时,求代数式5+( X-3)·1.5的值。 当X=15时,5+( X-3)·1.5=5+(15-3)·1.5=23 3、在将数值代入时,应注意代数式中省略了乘号,代入数值时,出现数字 与数字相乘时必须先添上乘号。另外,如字母给出的值是分数或负数时, 作乘方运算时,必须加上括号。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列代数式”掌握得较好,初步有了解决“代数式的值”的基础,加之初一学生生性活泼、求知欲强,这些都是学习本课内容的有利条件, 所以我在设计上尽量体现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历经探索数量 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给学生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在知识的呈现过 程中尽量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 力。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让学生在探索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建立符号意识。 2、通过列代数式表示数,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中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和事物 的特殊与一般性可以相互转化的辨证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数 学表达能力和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用具体的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求出代数式的值。 教学重点:求代数式的值。 教学难点: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计算时,容易混淆和运算顺序出错,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 教学过程:

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一种特性。 (2)知道密度单位、含义及写法读法,会进行不同密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3)了解常见物体的密度大小。知道水的密度大小。 (4)初步运用密度公式进行物质密度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和比较方法,认识到某中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进一步体会比值定义法在密度概念建立过程的应用。 ●情感态度目标:用实验探究引起学生对密度知识的直觉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密度是物质本身特性的讨论,对生活中有关密度的知识或现象产生关注。 二.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及策略 ●重点:是密度概念理解。 突破策略:充分利用学生感性认识,通过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的方法,借助“比值”定义密度概念。 ●难点:是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本身一种性 质”。 突破策略: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类比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回顾利用比值定义速度的方法来建立密度的概念。 关键点:通过组织好实验探究建立密度的概念是本节的关键点。 三设计思路 八年级学生现阶段能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形象思维能力较强,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水平不高,学生已有“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大”生活经验,已初步掌握了测量固体、液体质量的方法,同时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欲望比较强,乐于参与实验,但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欠缺,在本课密度概念教学时,将通过实验、讨论、辨析和训练,强化学生对密度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 教师演示器材:天平,相同烧杯两个,水、煤油。 学生实验器材:天平,刻度尺,两个体积不同的长方体铁块,2个体积不同的长方体木块,各25组。 五教学设计 1 展示目标自学反馈 教师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规定好自学任务和限定时间,学生结合学习手册对教材进行预习并完成预习习题,教师在此过程中可巡回指导,再纠错补漏。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首先外形相同,表面镀有相同颜色的铜块和铝块,在不损坏的情况下,让学生充分讨论,思考如何辨别?有的学生可能认为根据轻重来辨别,有的可能反驳,教师不急于否定学生的想法。 教师演示:取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铝块,放在调节好平衡的天平上,让学生猜想天平哪端下降,问学生为什么?

教案《快乐的小鸟》

快乐的小鸟教案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以“人际间的关怀和温暖”为取向,引导同学在此情感基调上学习“点、线、色”等美术语言。小鸟是小朋友们熟悉又感到亲切的动物,鸟儿们在大自然中会做着什么快乐的事情呢它们身上又衣着怎样的花衣服呢让我们化身小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去感受小鸟们的快乐吧! 二、教学对象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依然对学校生活感到新鲜而陌生,需要更多的交流机会从自我中心走向与他人共处。我们班的同学,天真、善良、乐于表达自身,自身就是一群“快乐的小鸟”,希望他们在这节课中可以快乐感受、快乐表达、快乐交流。他们上学期曾经接触过“点、线、色”的概念,但还没得到具体的深入强化,这节课将对这一表示技能作进一步的深化。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了解小鸟的形态、结构、花纹以和色彩。 2、懂得用点、线、色来表示小鸟。 3、知道一些生态环境的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在欣赏、比较中了解小鸟,培养审美能力。 2、合作探究小鸟的表示方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引导同学喜欢小鸟、懂得保护小鸟。 2、喜欢小鸟的形态和色彩。 四、教学重难点: 1、围绕小鸟的结构、外形、色彩、花纹等进行绘画练习。 2、启发创意,运用点、线、色画出不同形态和花纹的小鸟。 五、教学过程: 一、参盛宴。 1、听鸟声,结合课本图片,想象情景,学鸟叫。 2、由课本图片引导同学观鸟舞,学鸟跳,感受小鸟的快乐。说一说你们见过的小鸟是怎样的呢(形状、色彩)刚才有的同学说得很好,所见过的小鸟都很漂亮,很可爱。现在大家想不想去大自然那里看一看那漂亮、可爱的小鸟呀好!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3、看课件图片,感受小鸟各种动态,为表示小鸟的快乐动态作铺垫。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采菱》人音版

《采菱》教案 课时目标: 一,能用连贯流畅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采菱》,感受江南水乡民歌 细腻委婉的风格特点。 二、能唱出歌曲中抒情和活泼的对比,表现水乡孩子对家乡热爱、自豪的 情感。 三、初步掌握切分音的演唱方法,初步认识D.S.反复记号。 教学重难点: 一、用连贯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能唱出抒情和活泼、跳跃的对比。 二、难点乐句的学唱。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播放一组江南水乡图片,初步感受江南水乡优美如画的风景,播放歌曲《采菱》做背景音乐。 2.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美丽的江南水乡,那里的孩子们,每 天生活的可开心了!他们不但生活在风景如画的地方,而且还经常和小伙伴们 一起撑起小船,泛舟水上采摘一种他们那里特有的‘水果’:它生长在池塘里,花开在水面呈三角形状,花白色的果实硬壳有角,有哪位同学知道是什么吗?”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江南水乡图片,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关于本课当 中菱角的相关知识,并初步感受江南水乡民歌细腻委婉的风格特点,为学习歌 曲做好铺垫。] 二、新授歌曲《采菱》 1.初次聆听歌曲《采菱》 听情绪、节拍(板书:行板,愉悦的;1=C 2/4 四二拍)提问学生:“为 什么歌曲要用中速来表现快乐的情绪?” 学生讨论并回答(因为他们是划船去采菱,歌曲用的是行船的速度) 2.再次聆听歌曲《采菱》,学生跟歌曲节奏用划船的动作表现歌曲。 3.教师范唱歌曲。 4.用“la”音模唱旋律,请学生自己找出音乐记号(出示曲谱)

(1)介绍圆滑线(课件出示音乐记号讲解) 师:“我们江南水乡有许多河,那横跨在河上连接道路的叫什么呢?(桥)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的谱子里也有许多这样的“桥”呢?(课件出示音乐记号讲解)同学们要注意,有“桥”的地方我们演唱时音要连在一起。” (2)介绍反复记号。 师:这首歌曲只有一段歌词呀!怎么刚才音乐中都唱了两遍呢?(课件出示音乐记号)原来都是因为有了它(D.S.)。这是一个反复记号,见到它,我们就要从 再唱一遍,一直唱到Fine结束。 5.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师: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自豪感一起来朗读歌词。(出示歌词) 6.填词学唱。 师:现在,我们就把歌词加入到旋律中吧!同学们要注意出现音乐记号的地方我们要唱准确哦!(跟伴奏演唱,发现问题) 教师:“同学们刚刚有两句的演唱啊有些不够标准,我们来看看是什么阻碍了大家的演唱呢?”(板书间奏:不需要演唱。并介绍前奏和尾声)提问:“为什么去采菱的孩子们唱完‘山中的清泉香喷喷’以后突然不唱了呢?他们怎么知道泉水是香喷喷的” 学生讨论并回答:“因为他们喝了泉水!” 教师:“泉水和水菱是那样的香甜!我们可不可以在间奏的地方加上喝泉水,采菱角的动作?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动作,我们一起跟着音乐,用轻快的声音演唱这两个乐句,并把动作加到歌曲中来试一试!” 教师:“尝到了香喷喷的泉水,摘到了甜又香的水菱。看!孩子们还发现了不远处有一大片香甜的水菱!让我们快快用力划起小船,一起到那边去看看!” 7.有感情的跟伴奏表演唱,体会用连贯流畅的声音唱出江南水乡民歌的细腻委婉,抒情活泼的风格特点,以及水乡孩子们对家乡热爱自豪的情感。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让学生创编动作,解决了重难点乐句。初步聆听歌曲,教师范唱和钢琴跟唱,以及伴奏跟唱等分层次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和学习歌曲《采菱》。既巩固学生对歌曲的熟练程度,又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风格特

代数式教学设计

2代数式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结合具体情景给字母赋于实际意义;理解代数式和代数式的值的意义,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在具体情景中能求出代数式的值.(知识与技能) 2.通过创设实际背景和引用符号,经历观察、体验、验算、猜想、归纳等数学过程,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增强符号感,发展运用符号解决问题和数学探究意识.(过程与方法)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类比、联想等思维,体验数学美,增强学习自信心。(情感与态度) 二、教学重点:列代数式。 教学难点:正确列出代数式表示现实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不同的角度给代数式赋予实际意义。 三、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旧知归纳,直奔主题 内容: 承接先前的若干实例,回顾具体代数式所表达的含义,归纳它们的基本特征。 目的: 通过复习上一节知识内容,直接点出本节主题,在于降低教学难度,激发兴趣,使 学生在注意力集中前提下顺利过渡到本节知识内容.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体验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同时在解答问题中形成认知冲突. 效果: 学生在通过上一节知识的回顾,知道像4+3(x -1),x +x +(x -1),a +b ,ab , 2(m +n ),t s ,a 3 …… 这样一些式子都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而探求当x =200时4+3(x -1)的代数式的值,不仅理解了代数式和代数式的值的意义,而且了解到学习这些知识的重要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滲透了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一般思想方法. 第二环节 创设背景,理解概念 内容: 讲解教材中的例1 列代数式,并求值.

门票 成人:10元/ 张 学生:5元/ 目的: 经过多媒体展示实际背景,学生演板、师生交流,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学会列代数式和求代数式的值,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现实生活服务,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规定代数式的书写要求,代数式求值的格式并用多媒体展示,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规范性,严密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 效果: 本环节开始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交流较为充分,学生成功的交流,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结果的多样性,数学符号的美妙性,同时初步学会了列代数式和求代数式的值的方法. 第三环节反设探究,意义升华 内容: 承接上面的例子,继续提出问题:前面10x+5y表示的是x个成人、y个学生进公园的门票费,那么它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请大家想一想后,写出一种或两种表示的内容. 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做小组交流,随后全班交流。 根据讨论结果,共同归纳: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或者任何一个量,“10x+5y”可以赋于很多的实际的意义,投影展示学生思考的多种结果。 目的: 用多媒体将问题展示后,让学生充分地观察、思考,进而产生联想,针对“10x+5y”所表示的意义让学生各自发表自己观点,并在小组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学生意识到了“10x+5y ”可以表示很多不同的问题,接着让各小组长上台进行展示和师生对答

《密度》教学设计

《密度》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版九年级物理第11章第3节 【整体设计】 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重点内容之一,也是课程标准中要求的七个掌握层次的重点知识之一。学好本节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所以“密度”这节课是本章的重点课。“密度”是在学习了“质量”之后而引入的一个新的物理量,它在全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在质量的基础上对物质世界的进一步探索,也是掌握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和解决有关密度的实际问题的基础,并为更深入学习液体压强、浮力等知识做铺垫。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是物理课程的目标,同样也是本节教学的重要内容。 本课教学可分为4部分: 1.课题引入。展示一些实物让学生分辨,由对于一些物质用通常辨别物质的一些办法无法直接辨别,引到需要用新的科学方法解决来引入。 2.密度概念的引出。应通过直观的实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自主建构密度概念。所以,组织学生做好“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是本节教学的关键。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对初中生来说有一定难度,突破此难点的方法是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类比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回顾利用比值定义电功率的方法来建立密度的概念。 3.密度的公式、单位。要注意公式书写的规范和变形公式的教学。但密度的单位属于组合单位,是第一次在初中物理中出现。教学时应让学生弄清密度单位的组成、符号、读法、写法。㎏/m3与g/m3之间的关系学生易混,也要加以强调。在后面的例题教学时,也要注意强调统一单位。还要运用教材中的小资料来加深学生对密度这一概念的认识。 4.密度的应用。可以用教材上的例题来进行教学,也可以补充习题,为了让学生熟练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解题时,应注意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启发学生“一题多解”。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用比值的方法定义密度的概念。 2.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教学关键】 通过组织好实验探究建立密度的概念是本节的关键点。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手掌鸟教案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棕榈鸟教案 中班美术活动掌鸟教学案例主要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根据手型,联想使用点和线绘制棕榈鸟的美丽形状,并体验手型绘画活动带来的乐趣。适合幼稚园老师参加中班美术活动课。快来看棕榈鸟课程计划。活动目标: 1.根据手的形状展开联想,并用点和线画出棕榈鸟的美丽形状。 2.体验手绘活动的乐趣。 3.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在同龄人之间大胆交流的能力。 4.引导幼儿丰富辅助材料,培养大胆的创新能力。 5.让孩子体验独立,独立和创造力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掌上五彩鸟ppt课件(各种鸟的链接图) 2,五彩鸟的装饰工艺画三。 3,彩色蜡笔,记号笔,白皮书,手, 4.教师预先绘制的“手掌彩鸟”图片 活动程序: 首先,听声音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ppt课件,老师:这是什么声音?鸟儿尖叫着去森林参加选美比赛,他们都想成为最美丽的鸟。老师:那里有什么鸟? 其次,感受鸟羽毛色彩的丰富和美丽。 在ppt课件中播放各种鸟类的链接图,以了解您是否了解它们。鹦鹉(会说话的穗),丹顶鹤(腿),孔雀(会打开屏幕),猫头鹰(大眼睛)孔雀(会打开屏幕),燕子 第三,导致“棕榈鸟”。 1.老师:你见过这样的鸟吗? '我们之前看过的彩绘鸟之间有什么区别?“(特别,有趣,有趣)”什么? '请给它起一个好听的名字。“你认为手掌可以抢先吗?” '为什么?' 老师:“是的,棕榈鸟也觉得它不漂亮,所以应该打扮得很好。 (显示五彩鸟II的图片)然后用三角形,圆形,矩形,半圆形等装饰身体。打扮您的翅膀,尾巴等。“这可以是第一个吗?”幼儿:“美丽就是美丽,只是没有颜色。 '(显示五彩鸟图片三):老师问:'是的,这只小鸟仍然觉得自己不够漂亮。看,它穿上了自己色彩鲜艳的衣服。“仔细看,衣服上漂亮的颜色是什么?” '请用一个词形容它! '儿童:丰富多彩。儿童:丰富多彩。 2.幼儿发展想象力,并在他们的脑海中画出最美丽的五彩鸟。 如果你是一只美丽的棕榈鸟,你会如何打扮?(2)好!现在,“让我们用笔在我们的脑海中画出一只五颜六色的鸟!”

小学音乐四年级歌曲采菱

教学内容: 1、认识D.S.反复记号 2、歌曲《采菱》 教材分析: 歌曲《采菱》 是一首富有江南水乡色彩的歌曲,采用六声宫调式,曲调流畅、婉转,歌曲运用了许多十六分音符构成的节奏型;以及切分节奏,给人以轻盈活泼之感。歌曲是一段体结构,为五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引子后第1-4小节)和第二乐句(第5-8小节)都是方整的4小节乐句,对称呼应;第三乐句(第9-14小节)分裂为由间奏隔开的两个乐节,显得更为活跃,生动;第四乐句(第15 -18小节)节奏拉宽,运用了“”这样的切分节奏,前后模进,模拟了划船时有力的重复的动作节奏;最后乐句扩充为6个小节,旋律较多地出现在高音区,酣畅地抒发了水乡的孩子对自己乡土的深厚情感。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D.S.反复记号,能够准确运用到歌曲之中。 2、能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采菱》,知道这是一首具有浙江民歌风格的歌曲。 3、即兴创编歌词,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https://www.360docs.net/doc/871567966.html,]的创编能力,从而受到爱家乡的教育。 教学重点: 1、掌握D.S.反复记号的作用,并准确运用于歌曲之中。 2、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歌曲《采菱》。 3、准确为歌曲创编新歌词。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进行表演。 2、准确创编新歌词,并试唱。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设问导入:谁吃过菱角?知道菱生成在何处吗? 介绍有关菱的知识:菱是生成在池塘的一种植物,根在泥里,叶子浮在水面呈三角形状,花白色,果实的硬壳有角,因此称菱角,果肉可吃,甜而爽(出示挂图,或展出实物)。

(菱角) 教师引出歌曲,学生读出歌曲名字 板书歌曲《采菱》 二、寓教于乐 1、.请学生认真地听范唱。(教师的范唱要非常投入有情感,去打动学生的心灵。唱得要细腻亲切,在吐字和行腔上要有江南风格。)学生回答对歌曲的感受。 教师揭示歌曲主题:这又是一首富有江南水乡色彩的歌曲,用优美的旋律抒发了水乡的孩子对自己乡土的深厚情感。 看江南水乡的图片(课件),加深了解。 2、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绪,让学生想象歌曲的情景,跟随录音轻声哼唱,感受水乡的美,孩子们的快乐。 过渡语: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这首歌曲,我们再来听一遍。 (1)这首歌都唱了些什么? (2)演唱者带着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的?(播放音乐,学生回答) 3、教师范唱歌谱。 (歌谱的范唱要同样的有感情,流畅而动听,有力度起伏。) 4、以乐句为单位进行学唱曲调。 (1)教师教唱2遍。 (2)生随琴视唱。 (3)师生进行接唱练习。 (4)随琴完整视唱曲谱。 5、学唱歌词 (1)听音乐唱词,初步做到节奏、音准。 师生一起随琴唱词 (2)随琴加前奏演唱歌曲。 过渡语:有进步,同学们在唱歌曲时,你发现歌曲里有你不认识的新朋友了吗? 生:有!D.S。 (3)认识反复记号D.S. 师:这首歌曲只有一段,但有了反复记号D.S.,我们就要再唱一遍。 (4)请同学们说说歌曲的演唱顺序。自己写一段旋律用上D.S。 (5)现在我们就完整的把这首歌曲唱一遍。 师小结:同学们唱得不错,看来大家已经和D.S.反复记号交上朋友了,请你不要把这位新

代数式的值教案2教案

课题 代数式的值 时间 , 课时1 教学目标 单项式概念 教学重点 单项式概念 教学难点 三个板块即概念产生的知识背景;概念形成的理解过程和概念巩固的应用过程。 教学方法 独立活动与合作交流 教学用具 环保教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四个同学在做一个传数游戏.第一个同学任意报一个数给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把这个数加1传给第三个同学,第三个同学再把听到的数平方后传给第四个同学,第四个同学把听到的数减去1报出答案.(多个数及x ) 若第一个同学报给第二个同学的数是5,而第四个同学报出的答案是35.你说结果对吗(4个小组5个人) 我们只需按照图的程序做下去(叫学生来答),不难发现,第四个同学报出的答案是 正确的.实际上,这是在用具体的数5来代替最后一个式子(x +1)2-1中的字母x ,然后 算出结果: 二:引入:(板书) 三:新课: 一般地,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中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叫做 代数式的值(变式中)94页的1-3; 例1 当a =2,b =-1,c =-3时,求下列各代数式的值:(1)ac b 42-;(2)ac bc ab c b a 222222+++++; (3)()2c b a ++.(1,2的相同处,再我代几组数去)(书上的p 96练习中的)注意(1)如果字母取值是负数 和分数,作乘方运算时要加括号;(2)注意书写格式,“当……时”的字样不要丢;(3)代数式里的字母可取不同的值,但是所取的值不应当使代数式或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失去实际意义,如此例中a 不能为零,在代数式2n+10中,n 是代数班的个数,n 不能取分数.最后,请学生总结出求代数值的步骤:①代入数值 ②计算结果在将数值代入时,应注意代数式中省略了乘号,代入数值时,出现数字与数字相乘时必须先添上乘号。 例2 另外,如字母给出的值是分数或负数时,作乘方运算时,必须加上括号。 例2 某企业去年的年产值为a 亿元,今年比去年增长了10%.如果明年还能按这个速度增长,请你预测一下,该企业明年的年产值将能达到多少亿元如果去年的年产值是2亿元,那么预计明年的年产值是多少亿元

鸟教案

科目:语文周次: 课题名称鸟计划课时1 课型 新授班级 七一 七二 本课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了解梁实秋散文小品的语言风格。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课文,理解作者的爱鸟之情。 情感、态度、 价值观 感悟作者爱鸟、爱自由的情感,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从不同方面写鸟的特点,感受作者的爱鸟之情。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线索,学习多角度描写的方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 情。 教法和学法情境教学法、讨论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鸟儿是大自然的精灵,给美丽的自然增添了亮丽的风景,你喜欢听鸟鸣吗?你爱鸟吗?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大师梁实秋笔下的鸟儿。 二、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1987),原名梁治华,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有散文集《雅舍小品》,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 三、整体感知 1.学生泛读课文。指导阅读时,要求学生用序号标出意义段,用波浪线标出写作对象的特点,批注自己的阅读理解,列出不懂之处。 2.梳理文章结构,找出本文的线索。 本文的线索是:我爱鸟。 3.快速阅读第②~⑦自然段,概括作者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见到笼中鸟,羽翮不振,蜷伏不动,我感到苦闷 听到鸟声音,清脆嘹亮,圆润和谐,我感到喜悦 看到鸟形体,俊俏优美,玲珑饱满,我感到快乐 知道杜鹃鸟,蛮横无情,鸠占鹊巢,我感到坦然 教师小结:梁实秋先生在文中,写鸟的喜,鸟的悲,鸟的生,鸟的死,无不牵动着他的情思。作者这种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也寄托着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四、课文精读 1.作者在本文的一开头便点出自己喜爱鸟,“我爱鸟”。通读全文,请分条概括作者喜爱鸟的原因。 (1)“我”爱鸟的声音。声音,如交响乐,如哀乐,让我的心情为之沉醉; (2)“我”也爱鸟的形体。鸟的形体较之世界其他生物,更俊俏,就是盘旋着的鸢鹰亦有一种令人喜悦的雄姿; (3)鸟给“我”的悲楚也是让“我”喜爱鸟的原因之一。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读出韵味并作简要分析。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课堂,解决疑难,并组织全班交流。 (1)有的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

《采菱》-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

《采菱》-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 音乐教案《采菱》小学第十一册教材科目音乐任课教师任课班级五年级授课日期年月课题采菱课时课时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演唱歌曲,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培养学生自学歌曲的能力并了解与歌曲相关的音乐常识。 利用音乐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及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歌曲的音乐表现。 歌曲的演唱处理。 所用教具黑板钢琴背头计算机板书设计歌篇教学过程学生活动形式质疑一.复习歌曲导入新歌:.我们来复习《茉莉花》这支歌,唱后请大家告诉我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 .南北方音乐特色有什么不同吗?二.新授:.范唱今天我们学唱新歌的名字叫《采菱》。 请大家听我唱一遍,之后请告诉我()这是什么风格的歌曲?()什么情绪?()采菱是在做什么?.介绍歌曲:这是一首用中国五声音阶创编的儿童歌曲。 旋律有浓郁的江南风格,抒发了水乡孩子热爱劳动和对家乡的依恋之情。 .划分乐句:()这是一首一段体的歌曲,由五个乐句组成。 ()这首歌曲里出现较多是什么音符?()出现几种形式的切分

音。 .分小组识谱:()请组长带领小组视谱,每组一个乐句,用指位读谱法。 ()请各小组汇报视唱结果。 ()各组唱的都不错,但每个同学只学唱了这支歌的一个乐句,下面按小组教唱。 ()连唱全曲,注意唱名要清楚。 .学唱歌词:()配乐朗诵请大家跟着钢琴,高位置有语气的朗诵歌词。 并展开联想,进入意境。 ()看到什么画面?()采菱的孩子在唱什么?我们来听听。 .歌曲处理:()第一二乐句什么地方相同?()谁来唱唱第三乐句?()他们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演唱,哪种更适合歌曲的情趣?请大家体会一下。 ()为什么?.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这个问题。 .歌曲处理(四五乐句):()请大家听老师唱第四乐句,有什么感觉?()这种起伏推动感在音乐中用什么节奏表示?()这里出现了弱拍弱位两个十六分音符,有什么作用?()第一乐句主题在第五乐句中再次出现,前后两个爱含义一样吗?()把第一段歌词完整地唱一遍。 .欣赏:()请大家听我唱《洪湖水浪打浪》,这是歌剧《洪湖赤

初中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代数式的值》教案模板

初中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代数式的值》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代数式的值的概念,能用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求出代数式的值; 2.培养学生准确地运算能力,并适当地渗透特殊与一般的辨证关系的思想。 教学建议 1.重点和难点:正确地求出代数式的值。 2.理解代数式的值: (1)一个代数式的值是由代数式中字母的取值而决定的.所以代数式的值一般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它会随着代数式中字母取值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谈代数式的值时,必须指明在什么条件下.如:对于代数式n-2 ;当n=2 时,代数式n-2 的值是0;当n=4 时,代数式n-2 的值是2. (2)代数式中字母的取值必须确保做到以下两点:①使代数式有意义,②使它所表示的实际数量有意义,如: 1/(x-1)中 不能取1,因为x=1 时,分母为零,式于1/(x-1) 无意义;如果式子中字母表示长方形的长,那么它必须大于0. 3.求代数式的值的一般步骤: 在代数式的值的概念中,实际也指明了求代数式的值的方法.即一是代入,二是计算.求代数式的值时,一要弄清楚运算符号,二要注意运算顺序.在计算时,要注意按代数式指明的运算进行. 4。求代数式的值时的注意事项: (1)代数式中的运算符号和具体数字都不能改变。 (2)字母在代数式中所处的位置必须搞清楚。

(3)如果字母取值是分数时,作乘方运算必须加上小括号,将来学了负数后,字母给出的值是负数也必须加上括号。 5.本节知识结构: 本小节从一个应用代数式的实例出发,引出代数式的值的概念,进而通过两个例题讲述求代数式的值的方法. 6.教学建议 (1)代数式的值是由代数式里的字母所取的值决定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渗透对应的思想,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函数观念. (2)列代数式是由特殊到一般, 而求代数式的值, 则可以看成由一般到特殊,在教学中,可结合前一小节,适当渗透关于特殊与一般的辨证关系的思想. 教学设计示例 代数式的值(一)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代数式的值的概念,能用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求出代数式的值; 2 培养学生准确地运算能力,并适当地渗透特殊与一般的辨证关系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和难点:正确地求出代数式的值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提出问题 1 用代数式表示:(投影) (1)a与b的和的平方; (2)a,b两数的平方和; (3)a与b的和的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