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20T657-2006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

DL%20T657-2006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
DL%20T657-2006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

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

Code for acceptance test of modulating

control system in fossil fuel power plant

DL/T 657—2006

代替DL/T 657—1998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度电力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6]1093号文)的安排,对DL/T 657-1998《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进行修编的。

近几年来,新建火电机组模拟量控制系统的应用水平随着控制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在调试质量控制上已打破了基建与试生产的界线;随着分散控制系统的发展,大量300MW等级以下的火电机组通过DCS自动化改造也实现了协调控制,并参与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GC);编制一本测试项目和质量指标都较为统一和完整的模拟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标准是从事热工自动化工作所迫切需要的。

本标准对DL/T 657-1998的主要修订内容是:

——扩大了适用范围,机组容量扩大到125MW~600MW等级机组;

——涵盖了新建或技术改造工程验收测试的各个阶段;

——在测试项目和质量指标上涵盖整个模拟量控制系统。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DL/T657-1998。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北恒、尹峰。

本标准首次发布时间:1998年3月19日,本次是第一次修订。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的内容、方法,以及应达到的品质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装设单机容量为125MW~600MW等级机组的火力发电厂新建工程各个阶段和技术改造工程的模拟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

其他容量机组的验收测试以及机组检修后的验收测试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L/T 655 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

DL/T 656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

DL/T 659 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

DL/T 701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术语

DL 5000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75 火力发电厂热工控制系统设计技术规定

DL/T 5190.5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5部分:热工自动化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本标准采用的其他术语、定义和缩略语参见DL/T 701。

3.1模拟量控制系统(MCS) modulating control system

通过前馈和反馈作用对机炉及辅助系统的过程参数进行连续自动调节的控制系统的总称。包含过程参数的自动补偿和计算、自动调节、控制方式无扰动切换以及偏差报警等功能。

3.2协调控制系统(CCS) 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m

对动态特性差异较大的锅炉和汽轮发电机组进行整体负荷平衡控制,使机组尽快响应调度的负荷变化要求,并保持主蒸汽压力和机炉各主要运行参数在允许的范围;在一些特定的工况下,通过保护控制回路和控制方式转换保持机组的稳定和经济运行;主要包括机组负荷指令控制、汽炉主控、压力设定、频率校正、辅机故障减负荷等控制回路;它直接作用的执行级是锅炉控制系统和汽轮机控制系统。

3.3控制子系统 control subsystem

构成机炉CCS的机炉各主要参数的调节系统,主要包括锅炉燃烧控制系统、汽轮机控制系统、锅炉给水控制系统、汽温控制系统等。

3.4自动发电控制(AGC) 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

根据电网负荷指令,控制发电机有功功率的自动控制系统。

3.5 负荷变动试验 load change test

在一定的负荷变化范围内,CCS负荷指令以确定的变化速率和变动量,单方向增加负荷和减少负荷的试验,以考核CCS在不同负荷下稳定工况之间的转换能力。

CCS模拟在AGC控制方式下的负荷跟随试验。由调度中心或CCS负荷给定回路发出负荷变化指令,在一定的负荷变化范围内以确定的负荷变化速率进行双向变动试验,以考核CCS的负荷响应能力和适应负荷连续变化的能力。

3.7辅机故障减负荷(RB) runback

当发生部分主要辅机故障跳闸,使机组最大出力低于给定负荷时,CCS将机组负荷快速降低到实际所能达到的相应出力,并能控制机组在允许参数范围内继续运行称为辅机故障减负荷;RB试验通过真实的辅机跳闸来检验机组在故障下的运行能力和CCS的控制性能,RB功能的实现保障了机组在高度自动化运行方式下的安全性。

3.8动态品质指标 transient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指控制系统在受到内外扰动时,动态调节过程中被调参数偏离新给定值的允许偏差指标。

3.9稳态品质指标 steady-state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指机组负荷变动率小于1%P e/min,且无明显内外扰动时,被调参数偏离给定值的允许偏差以及对控制系统稳定性的要求。P e为机组额定负荷。

3.10 过渡过程衰减率 decay ratio

定值扰动试验中,被调参数首次过调量(M1)与第二次过调量(M2)的差值与首次过调量(M1)

之比称为过渡过程衰减率,用ψ示:ψ=(M1-M2)/M1。

3.11稳定时间 settling time

从扰动试验开始到被调参数进入新稳态值的允许偏差范围内不再越出时的时间。

3.12实际负荷变化速率 actual-load-change rate

实际负荷变化速率(%Pe/min)一实际负荷变化量△P e/变化时间△t(△t为从负荷指令开始变化至实际负荷变化达到新的目标值所经历的时间)。

3.13负荷响应纯迟延时间 dead time of load response

负荷扰动试验开始后实际负荷变化的迟延时间,即从负荷指令开始变化的时刻到实际负荷发生与指令同向连续变化的时刻所经历的时间。

4 验收测试内容及测试条件

4.1各阶段验收的主要内容

4.1.1 MCS在完成对系统整试验工作后,调试方应附录A的A.1~A.4的要求对系统进行扰动试验,以及按第5章的要求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测试结果填入附录B的表B.1、B.3和附录C的表C中。

4.1.2 新建机组的进行满负荷连续168h(72h)试运行期间,以及机组商业或技术改造机组正式移交生产前,应提供MCS可用率统计运行记录,可用率的统计计算和考核按第8章的要求。

4.1.3 在CCS完成细调整试验后,应按6.1的要求进行CCS负荷变动试验。

4.1.4在新建机组商业移交或技术改造机组正式移交生产前,应按6.3、6.4的要求进行协调控制系统AGC负荷跟随试验和RB试验。

4.1.5 MCS在完成4.1.1~4.1.4要求的全部试验之后,还应按第7章的要求提供试验报告,按第8章的要求提供MCS可用率统计运行记录。在机组商业移交或正式移交生产前,验收方可决定对MCS 的全部项目或抽查部分项目进行最终验收测试。最终验收测试应按第5章、第6章的要求进行。4.2最终验收测试应具备的条件

4.2.2实现MCS的分散控制系统(DCS)已符合DL/T 659的要求。

4.2.3与MCS相关的热工自动化现场设备完好,安装和调试质量符合DL/T 5190.5的要求。

4.2.4与MCS自动化设备相关的电源、气源、接地、环境条件安装和调试质量符合DL/T 5190.5的要求。

4.2.5汽轮机控制系统已完成功能验收测试,符合DL/T 656的要求。

4.2.6 MCS已完成4.1.1~4.1.4要求的全部试验,与验收测试有关的控制系统已投入自动。

4.2.7以下记录参数准确可用:机组负荷指令、机组实际负荷、主蒸汽压力设定值、主蒸汽压力、烟气含氧量、炉膛压力、主蒸汽温度、再热蒸汽温度、汽包水位等。

4.2.8 记录设备分辨率应能满足对其控制系统品质指标评价的要求。

4.2.9 与MCS有关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及故障处理等资料齐全、有效,技术文档应满足第7章的要求。

4.2.10验收测试前应由测试单位编写测试方案,由运行单位编写操作方案。

5 功能测试

5.1 MCS的功能设计应满足DL 5000及DL/T 5175的要求。功能测试主要包括控制方式无扰动切换、偏差报警功能、方向性闭锁保护功能、超驰控制保护功能的测试。

5.1.1控制方式无扰动切换试验主要包含以下内容:AGC远方/就地控制方式的无扰动切换;CCS的协调控制方式、锅炉跟随控制方式、汽轮机跟随控制方式之间的无扰动切换;MCS所有手动/自动方式之间的无扰动切换;给水控制系统单/三冲量控制方式之间的无扰动切换;其他要求控制系统实现的无扰动切换。在满足切换条件的情况下,MCS在各种控制方式之间进行切换时,不应对控制系统产生任何扰动。检查上述控制方式无扰动切换是否能正确实现。

5.1.2 MCS应包含以下偏差报警:测量信号偏差报警;执行器偏差报警;调节器偏差报警;其他要求控制系统实现的偏差报警。检查上述偏差报警值是否正确设定,报警输出的开关量信号能否正确送至相应的报警显示和控制保护回路。

5.1.3 MCS应包含以下方向性闭锁保护功能:CCS负荷指令增减闭锁;炉膛压力高/低送引风机动叶调节开/关闭锁;燃料量和风量交叉限制;其他要求控制系统实现的方向性闭锁。检查上述方向性闭锁保护是否能正确实现。

5.1.4 MCS应包含以下超驰控制保护功能:CCS负荷指令迫增/迫降;炉膛压力防内爆超驰保护控制;机组启停时磨煤机超驰控制;其他要求控制系统实现的超驰控制保护功能。检查上述控制保护回路是否能正确动作。

5.2 进行最终验收的功能测试时可根据情况进行抽测,将功能测试结果填入附录B的表B.1中。

6 性能测试

6.1 CCS负荷变动试验

6.1.1 测试条件见4.2。

6.1.2调整机组负荷到试验负荷段,稳定机组运行工况;在机炉协调控制方式下,负荷指令以直吹式机组2%P e/min或3%P e/min的变化速率、中储式机组3%P e/min或4%P e/min的变化速率、△P=15%P e 的负荷变动量进行单方向变动试验;待机组负荷及各主要参数稳定运行10min后,再进行反方向的

6.1.3当机组运行工况稳定(机组负荷稳定,或机组给定负荷变化速率小于1%P e/min,且各子系统无明显内外扰动)后,分别记录机组各主要参数变化曲线(试验时间不少于1h,也可利用DCS的历史数据),将各参数波动量最大偏差数据填入附录B的表B.2中。

6.1.4负荷变动试验时,CCS及各控制子系统被调参数的动态、稳态品质指标应满足附录A中表A.1的要求。

6.2 MCS性能测试

6.2.1 最终验收测试时应由考核方根据被考核方提供的调试报告情况,确定对MCS全部重新进行测试,或只进行部分抽查测试。

6.2.2 在部分抽测的情况下,可结合CCS负荷变动试验和AGC负荷跟随试验对外扰下MCS的调节品质进行验证;必要时增加对MCS的定值扰动测试,将测试结果填入附录B的表B.3中。

6.2.3 MCS的性能测试应满足附录A的要求。

6.3 协调控制系统AGC负荷跟随试验

6.3.1测试条件:CCS负荷变动试验验证合格;试验期间宜解除机组一次调频功能,当系统无法解除时,应采取措施避免一次调频造成的干扰;其他要求见4.2。

6.3.2调整机组负荷到试验负荷段,稳定机组运行工况,机炉协调控制投入AGC方式;测试指令从调度中心或CCS负荷给定回路以1.5%P e/min(直吹式机组)或2.0%P e/min(中储式机组)的变化速率、负荷变动量为△P=10%P e的斜坡方式增加(或减少),斜坡指令到达目标值并稳定2min后,再进行反方向的变动试验;负荷变动试验各进行1次~3次,可选择其中一次的试验数据作为验收测试结果,填入附录B的表B.2中。

6.3.3 AGC负荷跟随试验时,CCS及各控制子系统被调参数的动态、稳态品质指标应满足附录A中表A.1的要求。

6.4 RB试验

6.4.1 新建机组最终验收测试前应进行RB动态试验,其他情况下(如对CCS的组态进行了修改)可进行RB功能模拟试验。

6.4.2 RB功能模拟试验的方法和要求见附录A中A.5.4.1RB功能模拟试验。

6.4.3 RB动态试验的方法和要求见附录A中A.5.4.2RB动态试验。

7 文档验收

7.1最终验收测试时,应提供MCS的调试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主辅设备概述、MCS简要说明、调整试验经过、主要修改记录、控制系统对象特性(必要时)、调整门的流量特性(必要时)、系统中主要整定值、表明调节系统品质指标的内外扰动下的过渡过程曲线、结论和存在问题等。

7.2最终验收测试时,应提供CCS负荷变动试验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CCS简要说明、负荷变动试验过程的描述、主要修改记录、系统中主要整定值、负荷变动试验下的过渡过程曲线、结论和存在问题等。7.3最终验收测试时,应提供协调控制系统AGC负荷跟随试验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CCS的AGC功能简要说明、AGC负荷跟随试验过程的描述、主要修改记录、系统中主要整定值、AGC负荷跟随试验下的过渡过程曲线、结论和存在问题等。

7.4最终验收测试时,应提供RB试验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机组RB功能的简要说明、RB试验过程的描述、主要修改记录、RB试验曲线、结论和存在问题等。

7.5新建机组在完成满负荷连续168h(72h)试运行后,应提供168h(72h)试运行期间MCS可用率统

8 可用率考核

8.1 MCS投入试运行起,开始考核其可用率。单元机组MCS的统计工作宜借助编入DCS的程序自动进行统计。考核统计时间:168h试运行不得少于7天,72h试运行不得少于4天,最终验收测试不得少于60天。

8.2 MCS的“统计套数”(n i)可按下列原则确定:有特定的被调量并由PID(或其他)调节器形成的闭环调节回路。协调控制系统(n i=4):AGC方式、协调方式、锅炉跟随、汽轮机跟随。给水控制系统(n i=2):单冲量控制、三冲量控制。其余控制系统单独统计(n i=1):如给水控制系统的给水差压控制、最小流量再循环控制;燃烧控制系统的炉膛压力控制、送风机动叶风量控制(或二次风门风量控制)、风箱与炉膛差压控制(或二次风压控制)、氧量控制、燃料风控制、燃尽风控制、一次风压控制;制粉系统的磨煤机出口温度控制、给煤量控制、直吹式制粉系统一次风量控制、中储式制粉系统钢球磨煤机入口风压控制;过热汽温控制的各级减温水控制;再热汽温的摆动燃烧器/尾部烟道挡板控制、减温水控制;辅助设备自动控制系统的除氧器水位、除氧器压力、加热器水位、凝汽器水位、轴封压力、凝结水再循环流量控制,以及其他单回路控制系统等。

8.3 单套MCS的可用率Ai的计算公式:

式中:

t ai——被统计的第i套系统达到附录A的模拟量控制系统品质指标后累计投入自动运行的时间,h; t t——机组运行在该系统应投自动的负荷范围内时间,h。

8.4 MCS的总可用率A的计算公式:

式中:

n i——被统计的第i套系统的统计套数;

N——机组MCS的总套数。

MCS可用率考核统计表见附录C。

8.5 MCS的总可用率A应满足各个阶段的验收要求。

8.5.1满负荷连续168h(72h)试运行:300MW等级及以上机组A不少于80%;300MW等级以下机组A 不少于70%;

8.5.2最终验收测试:300MW等级及以上机组A不少于90%;300MW等级以下机组A不少于80%。8.6单元机组(锅炉、汽轮机及辅助系统)宜与全厂公用辅助系统和辅助车间分别统计和考核MCS的可用率。

8.7可用率统计数据填入附录C的表C中。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模拟量控制系统品质指标

A.1给水控制系统的验收测试

A.1.1汽包锅炉的给水控制系统定义

由启动给水泵出口旁路调节门、电动调速给水泵和汽动调速给水泵(或者由给水泵出口调节门、定速给水泵)组成的单/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和给水泵最小流量再循环控制系统。

A.1.2汽包水位的测量

A.1.2.1汽包水位信号应分别取自3个独立的差压变送器进行三选中值逻辑判断后的信号,并且该信号应进行必要的参数修正。

A.1.2.2差压式水位测量装置的平衡容器设置正确。

A.1.2.3汽水侧取样管、取样阀门,以及平衡容器等安装正确。

A.1.3对象特性试验(必要时进行)

A.1.3.1汽包水位动态特性试验。

给水流量扰动下汽包水位动态特性试验:保持机组负荷稳定、锅炉燃烧率不变;给水控制置手动,手操并保持在下限水位稳定运行2min左右;一次性快速改变给水调节门开度,使给水流量阶跃增加15%额定流量左右;保持其扰动不变,记录试验曲线;待水位上升到上限水位附近,手操并保持在上限水位稳定运行;一次性快速改变给水调门开度,使给水流量阶跃减小15%额定流量左右;保持其扰动不变,记录试验曲线;待水位降到下限水位附近结束试验。

重复上述试验2次~3次,分析给水流量阶跃扰动下汽包水位变化的飞升特性曲线,求得其动态特性参数ε(飞升速度)和τ(迟延时间)。

A.1.3.2给水调节门特性试验。

新投入使用或检修后的调节门(给水泵出口调节门、启动给水泵出口旁路调节门)应满足以下质量要求: a) 给水泵出口调节门全开时的最大流量应满足单台给水泵最大负荷要求,并有10%的裕量;启动给水泵出口旁路调节门全开时的最大流量应满足30%机组负荷下的流量要求,并有10%的裕量。

b) 调节门全关时,漏流量应小于调节门最大流量的10%。

c) 调节门特性曲线的线性工作段应大于全行程的70%,其回程误差不大于调节门最大流量的3%。

d) 调节门的死行程应小于全行程的5%。

给水调节门流量特性试验。试验前检查调整门全开时给水压力是否达到额定值,否则应通过调整提高给水压力;试验时,置给水调节于手动控制方式;在机组运行工况稳定的情况下,手动单方向间断地开大调节阀,每次以10%幅度为宜,直至调节阀全开;然后再以同样方式关小,直至全关;每次减小或开大操作都必须待流量稳定后进行。

A.1.3.3 电动液耦调速给水泵特性试验。

新投入使用或检修后的电动液耦调速给水泵在不同转速(调速泵勺管位置开度)下的给水出口压力和给水流量关系特性应满足以下质量要求:

a) 液压联轴节的调速范围应达到25%~100%。

b) 液压调速泵勺管位置开度和反馈电压应为线性关系,其回程误差应不大于2%。

A.1.3.4汽动调速给水泵特性试验。

新投入使用或检修后的汽动调速给水泵在不同转速下的给水泵出口给水压力和给水流量关系特性应满足以下质量要求:

a) 调节范围应按给水泵汽轮机确定的调速范围设定为0~100%。

b) 给水流量与负荷指令呈线性关系,其回程误差应不大于2%。

c) 在调速范围内,泵出口给水压力和给水流量特性应符合制造厂的技术要求。

A.1.3.5给水泵最小流量再循环控制门特性试验。

新投入使用或检修后的给水泵最小流量再循环控制门应满足以下质量要求:

a) 再循环控制流量应高于给水泵最小设计流量。

b) 再循环阀能瞬间提升10%~30%阀门开度(可调)。

c) 当切除再循环流量时,再循环阀能在瞬时关闭,隔绝10%的再循环流量。

A.1.4 给水控制系统的品质指标

a) 控制系统正常工作时,给水流量应随蒸汽流量迅速变化;在汽包水位正常时,给水流量与蒸汽流量应基本相等。

b) 稳态品质指标:300MW等级以下机组±20mm,300MW等级及以上机组±25mm;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不应频繁动作。

c) 水位定值扰动(扰动量为300MW等级以下机组40mm,300MW等级及以上机组60mm):过渡过程衰减率ψ=0.7~0.8;稳定时间为300MW等级以下机组小于3min,300MW等级及以上机组小于5min。

d) 机组启停过程中,汽包水位控制的动态品质指标:在30%负荷以下单冲量方式运行时,汽包水位允许动态偏差为±80mm;在30%~70%负荷范围三冲量给水控制运行时,汽包水位允许动态偏差为±60mm;在70%~100%负荷范围三冲量给水控制运行时,汽包水位动态品质指标见表A.1。

e) 机炉协调控制方式下的动态、稳态品质指标见表A.1。

A.2汽温自动控制系统的验收测试

汽温自动控制系统包括过热蒸汽温度和再热蒸汽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A.2.1对象特性试验(必要时进行)

A.2.1.1过热蒸汽温度动态特性试验。

试验内容主要包括二级减温水扰动下主蒸汽温度、二级导前汽温动态特性,一级减温水扰动下中间点温度、一级导前汽温动态特性等;试验宜分别在70%和100%两种负荷下进行,每一负荷下的试验宜不少于两次。

置减温控制于手动控制方式,在机组运行工况稳定的情况下,手动一次阶跃关小(开大)减温水调节阀开度,幅度以减小(开大)10%减温水流量为宜,记录主蒸汽温度变化情况,待主蒸汽温度上升(下降)并稳定在新值时结束试验。

A.2.1.2再热蒸汽温度动态特性试验。

试验内容主要包括摆动燃烧器倾角或尾部烟道控制挡板摆动下的再热蒸汽温度动态特性、再热器减温水扰动下的再热蒸汽温度动态特性;试验宜在70%和100%两种负荷下进行,每一负荷下的试验宜不少于两次。

A.2.1.3减温水调节门特性试验。

新投入使用或检修后的调节门应满足以下质量要求:

a) 调节门的最大流量应满足锅炉最大负荷要求,并约有10%的裕量;

c) 调节门特性曲线应呈线性,工作段应大于70%,其回程误差应小于最大流量的3%;

d) 调节门的死行程应小于全行程的5%。

在机组运行工况稳定的情况下,手动单方向间断地开大减温水调节阀,每次以10%幅度为宜,直至调节阀全开;然后再以同样方式关小,直至全关;每次减小或开大操作都必须待流量稳定后进行。

试验中,若出现减温水流量过大可能使汽温低于允许范围时,为了保证机组的安全,应改为在不同运行工况按上述方法分段进行特性试验。为了防止过热汽温超越允许范围,试验过程中应加强监视,发现汽温越限严重或失控应立即中止试验,并将阀门开度迅速恢复至试验前位置直至参数稳定。

A.2.1.4摆动燃烧器特性试验。

摆动燃烧器应满足以下质量要求:

a) 热态下摆动燃烧器机械部分动作灵活,无卡涩:

b) 摆动燃烧器四角倾角误差范围为±2°。

A.2.1.5尾部烟道控制挡板摆动特性试验。

锅炉尾部烟道控制挡板在热态下要求其机械部分动作灵活,无卡涩。

A.2.2汽温控制系统的品质指标(负荷范围70%~100%)

a) 稳态品质指标:过热汽温300MW等级以下机组为±2℃,300MW等级及以上机组为±3℃;再热蒸汽温度300MW等级以下机组为±3℃,300MW等级及以上机组为±4℃;执行器不应频繁动作。

b) 过热汽温和再热汽温给定值改变±5℃时,过渡过程衰减率ψ=0.75~1;稳定时间为300MW 等级以下机组小于15min,300MW等级及以上机组小于20min。

c) 机炉协调控制方式下的动态、稳态品质指标见表A.1。

A.3燃烧自动控制系统

A.3.1燃烧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内容

内容包括燃料量控制及热值(BTU)校正、风量氧量控制(送风机动叶风量控制/二次风门风量控制、风箱与炉膛差压控制/二次风压控制、氧量校正、燃料风控制、燃尽风控制)、炉膛压力控制、一次风压控制、磨煤机控制(直吹式制粉系统一次风量控制/中储式制粉系统钢球磨煤机入口风压控制、出口温度控制、给煤量控制)等自动控制系统。

A.3.2对象特性试验(必要时进行)

A.3.2.1 一次风门风量特性试验。

一次风门风量特性试验宜在磨煤机系统冷态通风试验中进行。手动单方向间断地开大磨煤机一次风流量调节挡板,每次以10%幅度为宜,直至调节挡板全开;然后再以同样方式关小,直至全关;每次减小或开大操作都必须待流量稳定后进行。

在磨煤机运行工况下,宜选择在磨煤机启动时暖磨,停运时清磨阶段进行;其他情况,可以按上述方法分段进行开度—流量的检查,但不宜进行全程一次风流量特性试验。

A.3.2.2中储式制粉系统给煤/粉量调节特性试验。

对于中储式制粉系统,必要时在投入前进行给煤量/给粉量调节特性试验。应满足以下要求:

a) 给粉机最高转速下的给粉量应能满足锅炉最大负荷的要求,并略有裕量;

b) 在给粉机控制信号量程范围的二分之一处,各台给粉机的转速偏差应小于50r/min;

c) 锅炉最大负荷下的给粉机转速与锅炉最低负荷下的给粉机转速之比值应不小于3。

A.3.3炉膛压力控制系统品质指标(负荷范围70%~100%)

a) 稳态品质指标:300MW等级以下机组为±50Pa,300MW等级及以上机组为±100Pa。

渡过程衰减率ψ=0.75~0.9;稳定时间为300MW等级以下机组小于40s,300MW等级以上机组小于1min。

c) 机炉协调控制方式下的动态、稳态品质指标见表A.1。

A.3.4风量氧量控制系统品质指标(负荷范围70%~100%)

a) 氧量稳态品质指标:±1%。

b) 燃烧率指令增加时,风量应能在30s内变化,氧量应能在1min内变化。

c) 风压/差压定值扰动(扰动量:300MW等级以下机组±100Pa、300MW等级及以上机组±150Pa):过渡过程衰减率ψ=0.75~0.9;稳定时间为300MW等级以下机组小于30s,300MW等级以上机组小于50s。

A.3.5一次风压控制系统品质指标(负荷范围70%~100%)

a) 稳态品质指标:±100Pa。

b) 一次风压给定值改变300Pa时,过渡过程衰减率ψ=0.75~1;稳定时间为300MW等级以下机组小于30s,300MW等级以上机组小于50s。

A.3.6直吹式制粉系统磨煤机控制系统品质指标(负荷范围70%~100%)

a) 稳态品质指标:磨煤机入口一次风流量为±5%;磨煤机出口温度为±3℃。

b) 一次风量给定值改变5%时,过渡过程衰减率ψ=0.75~0.9,稳定时间小于20s。

c) 磨煤机出口温度给定值改变3℃时,过渡过程衰减率ψ=0.75~0,9,稳定时间小于5min。

d) 高温风(或低温风)挡板开度改变10%时,控制系统应能在3min内消除扰动,磨煤机出口温度最大偏差应不大于5℃。

中储式制粉系统也可参照本条要求。

A.3.7钢球磨煤机入口风压控制系统(中储式制粉系统)品质指标

a) 稳态品质指标:±40Pa。

b) 磨煤机入口风压给定值改变50Pa时,过渡过程衰减率ψ=0.75~0.9,稳定时间小于20s。

c) 磨煤机入口高、低温风挡板开度改变10%时,控制系统应能在30s内消除扰动。

A.4 辅助设备控制系统的验收测试

A.4.1辅助设备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内容

内容包括除氧器水位、压力、加热器水位、凝汽器水位、其他辅助设备自动控制系统。其中其他辅助设备自动控制系统主要有以下单回路自动控制系统:空气预热器冷端温度控制、凝结水再循环流量控制、燃油压力控制、辅助蒸汽温度控制、暖风器疏水箱水位控制、密封风滤网差压控制、闭式水压力控制、闭式水温度控制、闭式水膨胀水箱水位控制、汽轮机润滑油温控制、发电机定冷水温度控制、发电机氢温控制、发电机密封油温控制、电泵工作油温控制、汽泵润滑油温控制等自动控制系统等。

A.4.2 除氧器水位控制系统品质指标(负荷范围70%~100%)

a) 稳态品质指标:±20mm。

b) 当水位给定值改变100mm时,过渡过程衰减率ψ=O.7~0.8;稳定时间为300MW等级以下机组小于10min,300MW等级及以上机组小于20min。

A.4.3除氧器压力控制系统品质指标(负荷范围70%~100%)

a) 稳态品质指标:±20kPa。

b) 当除氧器压力给定值改变50kPa时,控制系统应在1min内将压力稳定在新的给定值,过渡过程衰减率ψ=0.75~1。

A.4.4 加热器水位控制系统品质指标(负荷范围70%~100%)

b) 定值扰动(立式50mm、卧式30mm)时,过渡过程衰减率ψ=0.75~1。

A.4.5凝汽器水位控制系统品质指标(负荷范围70%~100%)

a) 稳态品质指标:±20mm。

b) 凝汽器水位给定值改变50mm时,上升方向过渡过程衰减率ψ=0.75~1;稳定时间为300MW 等级以下机组小于5min,300MW等级以上机组小于8min。

A.4.6其他辅助设备自动控制系统品质指标(负荷范围70%~100%)

a) 稳态品质指标:给定值附近,不振荡。

b) 定值扰动时,控制系统衰减率ψ=0.75~1。

A.5 CCS的验收测试

A.5.1 CCS包括内容

内容包括机组负荷指令设定、汽炉主控、压力设定、频率校正、RB等控制回路。

A.5.2对象特性试验及质量要求

A.5.2.1负荷动态响应特性(必要时进行)。

机组负荷对汽轮机调门的响应特性试验:保持锅炉燃烧率(燃料量和风量)不变,阶跃(快速)改变汽轮机调门开度,记录负荷和主蒸汽压力的变化。

机组负荷对燃烧率的响应特性试验应包括定压和滑压两种运行方式。定压运行方式负荷动态响应特性试验宜分别在60%、90%负荷段进行,为了保持主蒸汽压力不变应投入主蒸汽压力自动;滑压运行方式负荷动态响应特性试验宜在70%~80%负荷段进行,置汽轮机调门为手动,保持其开度不变。分别按上述要求进行锅炉燃烧率阶跃扰动,记录试验曲线。

A.5.3 CCS的品质指标

A.5.3.1负荷变动试验。

在机炉协调控制方式下,在70%~100%负荷范围内负荷指令以直吹式机组2%P e/min或3%P e/min 的变化速率、中储式机组3%P e/min或4%P e/min的变化速率、负荷变动量为△P=15%P e分别进行负荷单向变动试验;机组各主要被调参数的动态、稳态品质指标见表A.1。

A.5.3.2 AGC负荷跟随试验。

在AGC控制方式下,在70%~100%负荷范围内负荷指令以 1.5%P e/min(直吹式机组)或2.0%P e/min(中储式机组)的变化速率、负荷变动量为△P=10%P e的斜坡方式连续增、减(或减、增)各一次的双向变动试验;机组各主要被调参数的动态、稳态品质指标见表A.1。

A.5.4 RB试验

A.5.4.1 RB功能模拟试验。

A.5.4.1.1在机组停运的情况下,按设计的功能依次模拟RB产生的条件,进行RB功能模拟试验。A.5.4.1.2试验中,主要应检查以下内容:

a) 不同原因的RB发生时,DI通道应正确动作;

b) 负荷运算回路、负荷指令变化速率等RB控制参数已正确设定;

c) CCS输出至FSSS的DO通道应正确动作;

d) FSSS跳磨煤机或给粉机的控制逻辑正确,满足DL/T 655的要求;

e) CCS应切换到汽轮机跟随(TF)方式运行;

f) RB时,主蒸汽压力采用的定压/降压方式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应切换到降压方式运行;

g) 降压运行方式时,降压的速率参数设定应根据不同RB的特点正确设定。

A.5.4.2 RB动态试验。

A.5.4.2.1 进行RB动态试验应具备以下条件:

a) CCS及控制子系统已正常投用,并完成相应的定值扰动和负荷变动试验,调节品质合格。

b) CCS在TF方式下的定值扰动试验已完成,调节品质符合要求。参考指标:在0.6MPa~0.8MPa

c) RB功能模拟试验已完成,其结果满足要求。

d) 机组保护系统已正常投入。

A.5.4.2.2在进行正式的RB动态试验之前,宜进行预备性试验,以确认CCS在RB工况下能正确进行控制,并调整不同RB工况下的目标负荷、降负荷速率的设置。

A.5.4.2.3在90%P e以上负荷工况下进行RB正式试验,以考核机组和CCS在RB工况下的控制能力。按设计的RB功能分项进行动态试验,如分别进行磨煤机、送风机、引风机、一次风机、炉水循环泵、给水泵等RB试验,记录各被调量的动态曲线。

A.5.4.3 RB试验的品质指标。

a) 机组进行RB功能分项试验时,不需要人工干预,其参数波动范围不危及机组安全和不引起机组保护动作跳闸,即认为该项RB试验合格。

b) RB试验项目宜按设计的功能全部进行,也可按用户要求根据现场条件选择部分项目,但RB 功能模拟试验应全部进行。

注:本附录所列的内容是当进行这些模拟量控制系统项目验收测试时应达到的品质指标及相应方法,不表明验收测试时必须完成所有这此具体项目。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模拟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项目及测试结果

B.1 机炉协调系统功能测试结果见表B.1。

表B.1 机炉协调系统功能测试结果汇总表 测 试 项 目

功能测试正常的 被抽查系统或回路 功能测试有缺陷的 被抽查系统或回路 AGC 远方/就地

协调/锅炉跟随/汽轮机跟随

控制系统手/自动

给水控制系统单/三冲量

控制方式

无扰切换 其他无扰切换

测量信号偏差报警

执行器偏差报警

调节器偏差报警

偏差报警

其他偏差报警

协调控制系统负荷指令增/减闭锁

炉膛压力高/低

送引风机动叶调节开/关闭锁 燃料量和风量交叉限制

方向性

闭锁保护 其他方向性闭锁

CCS 负荷指令迫增/迫降

炉膛压力防内爆超驰保护控制

机组启停时磨煤机超驰控制

超驰控制保护

其他超驰控制保护功能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模拟量控制系统投运情况一览表

单元机组(或全厂公用辅助系统)模拟量控制系统投运情况见表C.1。

表C.1 单元机组(或全厂公用辅助系统)模拟量控制系统投运情况一览表 年 月

年 月 年 月 机组运行时间: 机组运行时间: 机组运行时间: 序 号 系统

名称 自动投运

时间t ai 自动应投 时间t t 自动投运时间t ai 自动应投时间t t 自动投运时间t ai 自动应投 时间t t 单个系统 可用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测试报告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一. 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项目背景 (1) 1.3定义 (1) 1.4项目简介 (1) 1.5操作系统 (1) 1.6参考资料 (2) 二.测试范围 (2) 三.测试策略 (3) 3.1 测试完成标准 (3) 3.2 测试类型 (3) 功能测试 (3) 性能测试 (4) 用户界面(UI)测试 (4) 安全性与访问控制测试 (5) 兼容性测试 (6) 回归测试 (6) 测试实施阶段 (7) 四.测试计划 (7) 4.1测试阶段 (7) 4.2测试进度 (8) 4.3测试软件 (9) 4.4测试环境 (10) 五.测试项目说明 (10) 5.1单位测试 (10) 5.2测试用例 (15) 5.3安全性与访问控制测试 (23) 5.4兼容性测试 (23) 5.5 回归测试 (23) 六.报道总结 (24)

一.引言 1.1 编写目的 根据软件的功能及结构设计出相应的测试用例,目的在于尽可能发现程序中的存在的错误,并加以改正,以达到减低系统运行的故障,使交付到用户手中的系统是一个尽可能安全的、可靠的和有效地系统。本文档将为测试人员提供测试用例,对测试人员进行测试指导,使测试工作顺利进行。 1.2 项目背景 小组名称:ABC小组 项目名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1.3 定义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1.4项目简介 1.4.1平台:主要使用.net平台用来完成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1.4.2功能:本系统为员工、部门经理和管理员提供职工和 部门信息的填加,修改和删除功能,包括职工档案、员工履历、员工合同、部门名称、部门经理等,可以记录奖惩情况,包括获奖人员、奖惩时间、奖惩内容等,并能够维护和查询教育培训信息,最后还可以让系统管理员进行后台管理,包括组织管理、安全控制。 1.5操作系统:

软件产品(系统)验收测试规范及流程

软件产品(系统)验收测试规范及流程 1验收测试简介 验收测试即由产品开发方按照需求文档中所有内容进行开发、内测完毕,提交的版本符合验收测试标准。通过验收测试判断产品质量是否符合产品需求,功能实现是否正确并可以最终上线。 2验收测试目的 通过验收测试判断产品质量是否符合产品需求、功能实现是否正确,性能和安全性方面是否符合发布标准,并且产品可以最终上线。3验收测试范围 3.1界面测试 所有界面浏览、链接正确、所有功能按钮及界面显示正确。 3.2功能测试 所有需求文档描述的功能实现正确。 3.3性能测试 重点业务功能、性能能满足上线运营需求。 3.4安全性测试 接口和数据调用等方面符合安全性规范;没有安全性漏洞。

4验收测试流程 验收测试基本工作流程如下: 4.1准入条件检测 4.1.1文档 进入验收测试的文档准备齐全: a) 验收版本的需求文档(提交方提供):要求需求文档与最终提交验收测试的程序完全匹配; b) 验收版本的测试用例(提交方提供):要求测试案例覆盖最终版本的需求文档; c) 验收版本的测试报告(提交方提供):在测试报告书中说明测试总体情况,缺陷列表及修复情况; 4.1.2缺陷 要求开发方在合同双方约定的环境中对需求文档上提及的所有功能进行全面测试,且提交验收测试时,开发方发现的所有缺陷都已解决。 4.1.3测试环境 验收测试环境准备完成,与线上真实环境一致。 4.1.4沟通和联系 1. 提交验收测试的开发方负责人联系方式及测试工程师联系方式齐全;

2. 提交验收测试缺陷的沟通渠道建立完毕,要求快捷、准确、反馈及时; 4.2验收测试 4.2.1文档验收 ?进入标准: 文档准备必须齐全且符合标准,可以进入文档验收流程。 ?中断标准: 1. 需求文档并非最终版,需求文档上描述的功能程序并未实现。 2. 测试用例与需求文档不匹配,测试用例中测试的模块在需求文档。中不存在或者需求文档中的功能模块未在测试用例中体现。 3. 测试报告书不完整,遗留缺陷不符合遗留缺陷允许限制的数量。 ?退出标准: 文档符合标准并通过验收,进入程序验收流程。 4.2.2程序功能验收 ?进入标准: 文档验收流程结束。 ?中断标准: 1. 出现 A,B级缺陷 2. C级缺陷达到5个 3. 验收测试过程中,提交新的版本

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的重要性

浅谈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的重要性 张振明 (神华准能氧化铝中试厂设备维修部,内蒙古薛家湾 010300) 摘 要:热控保护系统是火力发电厂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机组主辅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主、辅设备发生某些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的故障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保护,从而软化故障,停机待修,避免发生重大的设备损坏和人身伤亡事故。对故障的防范,关键是如何尽早检测、发现故障,然后预防、软化、控制和排除故障,避免故障的进一步扩大,使热工保护工作的精密性趋于高度完善,从而为电厂热力设备的安全运行把好最后的一道关。 关键词:火电厂;热工控制;保护 中图分类号:T M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23—0033—01 1 高度重视火电厂热工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保护工作 随着DCS控制系统的成熟发展,热工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但热工保护误动和拒动的情况还时有发生。如何防止DCS系统失灵和热工保护误动、拒动成为火力发电厂日益关注的焦点。由于热控设备覆盖着热力系统和热力设备的所有参数,各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任何一个环节的故障都有可能通过热工保护系统发出跳机停炉信号,从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提高保护系统的可靠性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迫切的工作。在主辅设备正常运行时,保护系统因自身故障而引起动作,造成主辅设备停运,称为保护误动,并因此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在主辅设备发生故障时,保护系统也发生故障而不动作,称为保护拒动,同样会造成重大事故和不可避免的经济损失。 2 热控自动化保护系统常见故障及成因 因DCS软、硬件故障而引起的保护误动也时有发生。主要原因是信号处理卡、输出模块、设定值模块、网络通讯等故障引起。热控元件故障是因热工元件故障(包括温度、压力、液位、流量、阀门位置元件、电磁阀等)误发信号而造成的主机、辅机保护误动、拒动占的比例也比较大,有些电厂因热工元件故障引起热工保护误动、拒动甚至占到了一半。主要原因是元件老化和质量不可靠,单元件工作,无冗余设置和识别。电缆接线断路、断路、虚接引起的保护误动主要原因是电缆老化绝缘破坏、接线柱进水、空气潮湿腐蚀等。设备电源故障是因为随着热控系统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热工保护中加入了DCS系统一些过程控制站电源故障停机保护。因热控设备电源故障引起的热工保护误动、拒动的次数也有上升的趋势。主要原因是热控设备电源接插件接触不良、电源系统设计不可靠。因人为因素引起的保护误动大多是由于操作失误引起。设计、安装、调试存在缺陷。许多机组因热控设备系统设计、安装、调试存在质量缺陷导致机组热工保护误动或拒动。 3 应对热控保护故障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3.1 技术性操作要逐步科学化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热控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故障处理能力至关重要。其中过程控制站的电源和CPU冗余设计已普遍,对一些保护执行设备(如跳闸电磁阀)的动作电源也应该监控起来。对一些重要热工信号也应进行冗余设置,并且对来自同一取样的测点信号进行有效的监控和判断,重要测点的测量通道应布置在不同的卡件以分散危险,提高其可靠性。重要测点就地取样孔也应该尽量采用多点并相互独立的方法取样,以提高其可靠性,并方便故障处理。一个取样,多点并列的方法有待考虑改进。尽量采用技术成熟、可靠的热控元件。在合理投资的情况下,一定要选用品质、运行业绩较好的就地热控设备,保护逻辑组态进行优化。优化保护逻辑组态,对提高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降低热控保护系统的误动、拒动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 管理、制度、环境要趋于规范化 工作人员对设计、施工、调试、检修质量要严格把关。严格执行定期维护制度。做好机组的大、小修设备检修管理,及时发现设备隐患,使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做好日常维护和试验;停机时,对保护系统检修彻底检修、检查,并进行严格的保护试验;提高和改善热控就地设备的工作环境条件。就地设备工作环境普遍十分恶劣,提高和改善就地设备的工作环境条件,对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严格控制电子间的环境条件,要明确认识温度、湿度、灰尘及振动对热控电子设备有 33  2012年第23期 内蒙古石油化工

火电厂计算机控制作业_1~4_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第1~4章思考题 第一章概述 1.计算机控制系统与连续控制系统之间有何异同? 2.简要说明过程控制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及其各部分作用。 3.按实现的功能分,计算机控制系统可分成哪几种? 4.分散控制系统DCS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有何区别与联系? 5.大型火电机组应用计算机控制的主要功能系统包括哪些?各自的主要功能是什么?6.火电厂计算机控制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第二章过程通道 1.香农采样定理的内容是什么?采样频率的选取对控制系统有什么影响? 2.试结合采样定理和实际采样过程的要求分析选定采样电路的采样电容的方法。 3.简述模拟量输入通道的组成和任务。 4.在模入通道中,什么是数字滤波?什么是模拟滤波?两者能互相取代吗?为什么?5.模拟量输入通道的采样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分别分析如果要提高采样因素因如何处理? 6.如果要实现模拟量输入通道的同步采样有几种常用方案?分别作简要分析。 7.简述逐位逼近式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8.简述D/A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9.简述数字量输入通道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10.开关量输入信号的采集有哪两种常用方法?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 11.开关量输入通道的时间分辨率指什么?有什么意义? 12.常用的数字量输出驱动电路有哪些?就其中一种作简要说明。 13.什么是串模干扰?如何抑制串模干扰? 14.什么是共模干扰?如何抑制共模干扰? 15.简述系统供电与接地的抗干扰措施。 16.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敷设信号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三章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软件基础 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软件系统包括哪些部分? 2.简介操作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软件。 3.试绘图分析说明进程的基本状态及转换方式。 4.什么是进程的抢占式调度和非抢占式调度?对于最高优先级进程两种方法最多相差多长时间?如何理解进程的抢占式调度具有更好的实时响应特性? 5.试分析说明下图中iRAX86操作系统状态迁移图中各状态迁移的含义。

实验四 控制系统频率特性的测试(实验报告)

实验四 控制系统频率特性的测试 一. 实验目的 认识线性定常系统的频率特性,掌握用频率特性法测试被控过程模型的原理和方法,根据开环系统的对数频率特性,确定系统组成环节的参数。 二.实验装置 (1)微型计算机。 (2)自动控制实验教学系统软件。 三.实验原理及方法 (1)基本概念 一个稳定的线性定常系统,在正弦信号的作用下,输出稳态与输入信号关系如下: 幅频特性 相频特性 (2)实验方法 设有两个正弦信号: 若以)(t x ω为横轴,以)(y t ω为纵轴,而以t ω作为参变量,则随t ω的变化,)(t x ω和 )(y t ω所确定的点的轨迹,将在 x--y 平面上描绘出一条封闭的曲线(通常是一个椭圆)。这 就是所谓“李沙育图形”。 由李沙育图形可求出Xm ,Ym ,φ,

四.实验步骤 (1)根据前面的实验步骤点击实验七、控制系统频率特性测试菜单。 (2)首先确定被测对象模型的传递函数, 预先设置好参数T1、T2、ξ、K (3)设置好各项参数后,开始仿真分析,首先做幅频测试,按所得的频率范围由低到高,及ω由小到大慢慢改变,特别是在转折频率处更应该多取几个点 五.数据处理 (一)第一种处理方法: (1)得表格如下: (2)作图如下: (二)第二种方法: 由实验模型即,由实验设置模型根据理论计算结果绘制bode图,绘制Bode图。

(三)误差分析 两图形的大体趋势一直,从而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在拐点处有一定的差距,在某些点处也存在较大的误差。 分析: (1)在读取数据上存在较大的误差,而使得理论结果和实验结果之间存在。 (2)在数值应选取上太合适,而使得所画出的bode图形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3)在实验计算相角和幅值方面本来就存在着近似,从而使得误差存在,而使得两个图形之间有差异 六.思考讨论 (1)是否可以用“李沙育”图形同时测量幅频特性和想频特性 答:可以。在实验过程中一个频率可同时记录2Xm,2Ym,2y0。 (2)讨论用“李沙育图形”测量频率特性的精度,即误差分析(说明误差的主要来源)答:用“李沙育图形”测量频率特性的精度从上面的分析处理上也可以看出是比较高的,但是在实验结果和理论的结果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误差主要来自于从“李沙育图形”上读取数据的时候存在的误差,也可能是计算机精度方面的误差。 (3)对用频率特性测试系统数学模型方法的评测 答:用这种方法进行此次实验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其过程,原理及方法。但本次实验的数据量很大,需要读取较多坐标,教学软件可以更智能一些,增加一些自动读取坐标的功能。 七.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加深了对线性定常系统的频率特性的认识,掌握了用频率特性法测试被控过程模型的原理和方法。使我把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联系起来,加深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在处理数据时,需要进行一定量的计算,这要求我们要细心、耐心,作图时要注意不能用普通坐标系,而是半对数坐标系进行作图。

软件产品系统验收测试规范及流程

软件产品(系统)验收测试规范及流程 验收测试简介 验收测试即由产品开发方按照需求文档中所有内容进行开发、内测完毕,提交的版本符合验收测试标准。通过验收测试判断产品质量是否符合产品需求,功能实现是否正确并可以最终上线。 验收测试目的 通过验收测试判断产品质量是否符合产品需求、功能实现是否正确,性能和安全性方面是否符合发布标准,并且产品可以最终上线。 验收测试范围 界面测试 所有界面浏览、链接正确、所有功能按钮及界面显示正确。 功能测试 所有需求文档描述的功能实现正确。 性能测试 重点业务功能、性能能满足上线运营需求。 安全性测试 接口和数据调用等方面符合安全性规范;没有安全性漏洞。 验收测试流程 验收测试基本工作流程如下: 准入条件检测 文档 进入验收测试的文档准备齐全: a) 验收版本的需求文档(提交方提供):要求需求文档与最终提交验收测试的程序完全匹配; b) 验收版本的测试用例(提交方提供):要求测试案例覆盖最终版本的需求文档; c) 验收版本的测试报告(提交方提供):在测试报告书中说明测试总体情况,缺陷列表及修复情况; 缺陷 要求开发方在合同双方约定的环境中对需求文档上提及的所有功能进行全面测试,且提交验收测试时,开发方发现的所有缺陷都已解决。 测试环境 验收测试环境准备完成,与线上真实环境一致。

沟通和联系 1. 提交验收测试的开发方负责人联系方式及测试工程师联系方式齐全; 2. 提交验收测试缺陷的沟通渠道建立完毕,要求快捷、准确、反馈及时; 验收测试 文档验收 ?进入标准: 文档准备必须齐全且符合标准,可以进入文档验收流程。 ?中断标准: 1. 需求文档并非最终版,需求文档上描述的功能程序并未实现。 2. 测试用例与需求文档不匹配,测试用例中测试的模块在需求文档。中不存在或者需求文档中的功能模块未在测试用例中体现。 3. 测试报告书不完整,遗留缺陷不符合遗留缺陷允许限制的数量。 ?退出标准: 文档符合标准并通过验收,进入程序验收流程。 程序功能验收 ?进入标准: 文档验收流程结束。 ?中断标准: 1. 出现A,B级缺陷 2. C级缺陷达到5个 3. 验收测试过程中,提交新的版本 ?退出标准: 验收测试合格,缺陷按照标准修复完成。 ?通过标准: 要求验收测试结束后,未解决的缺陷达到以下要求时,才能验收通过: a) A级缺陷:0个; b) B级缺陷:0个; c) C级缺陷:小于等于总缺陷数的3%; d) D级缺陷:小于等于总缺陷数的5%个; e) E级缺陷:小于等于总缺陷数的15%个。 注:对于放弃处理的提案,必须提前经过我方同意。 验收完成 1.验收完成后质量保证部提交的文档: a) 最终版需求文档

关于模拟量控制变频器的调试讲解

移位指令与模拟量控制的运用 在实际工作中,常常碰到一些例如机械手等等之类的步进控制。如果在步进控制中再参入一些检测之类的其它工作要求,按照步进指令一步一步的编写程序,将会使程序变得异常繁琐。此时如果使用移位指令来控制步进动作,则会使步骤清晰,程序之间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干扰。如果只是单纯的几个简单的气缸之类的控制,适合于用步进指令来编写程序。 下面是电机的多段速模拟量控制,使用欧姆龙PLC,(CP1H-XA型)用移位指令来编写动作步进控制程序。此程序节选自福特汽车门锁门铰链耐久测试控制系统。模仿福特汽车开门、关门动作,测试门铰链的耐久程度。 一、控制要求:如下图1-0所示。 图1-0 整体分为左门速度控制,右门速度控制两大类,它们的控制要求相同。电机速度可调,循环次数可调,可以在触摸屏上任意设置速度。多段速控制有四个要求:开门过载模式、正常循环模式、带冲击开门模式、带冲击关门模式。当整个动作的行程出现意外时,有个最大行程保护,也就是行程保护控制。 整体动作控制有两个。停止---开门---停止----关门----停止。即电机的正转,反转。多段速运行分为以下几种: 正常循环模式。模仿车门在轻轻的开门,轻轻的关门动作时,门铰链的耐久程度。在开门动作时的多段速(启动加速---正常速度---停止减速)。在关门动作时的多段速(启动速度---正常速度---停止减速)。 带冲击开门模式。模仿车门在用力的开门,轻轻的关门动作时,门铰链的耐久程度。在开门动作时的多段速(启动加速---正常速度---冲击加速)。在关门动作时的多段速(启动速度---正常速度---停止减速)。 带冲击关门模式。模仿车门在轻轻的开门,用力的关门动作时,门铰链的耐久程度。

自动控制理论在火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应用

自动控制理论在火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控制理论日趋成熟,自动化机械设备已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火电厂中的运用,对我国电力事业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介绍了我国火电厂现阶段热工自动化应用现状,以及自动化控制理论在火电厂应用技术的最新进展,提出了今后自动控制理论在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以期与同行交流。 关键词:自动控制火电厂热工自动化应用 近年来,我国在自动控制技术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研究成果不断被应用在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火电厂热工自动化作为一种自动控制技术,其融合了热能工程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智能仪表仪器等相关技术,可实现对火电厂生产过程的各类参数进行实时监控。这一技术的运用,将有助于提高该行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企业利润,有效降低人力物力成本,实现火电企业的现代化革新与可持续发展。 一、火电厂热工自动化发展现状 自动控制通常是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采用自动化仪器设备代替部分甚至是全部人工操作,并依靠这些仪器设备进行自动生产,达到甚至超过人工操作的目的。自动控制理论早在上世纪前期就已经被提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主要分为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三个不同阶段。其中经典控制理论主要以传递函数理论为基础,通过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研究系统运行的状态和规律,从而实现自动控制。而现代控制理论中,线性控制和优化估值是其理论基础,从而使得火电厂在发电过程中实现对过程的自控。智能控制综合了前两者的优势,主要以数值计算。逻辑运算为理论基础,实现对复杂系统的精确控制。 在我国火电企业中,自动化控制理论主要运用于热工自动化中,如图1所示。

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一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认识实验 过程控制及检测装置硬件结构组成认识,控制方案的组成及控制系统连接 一、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简介 过程控制是指自动控制系统中被控量为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变量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控制。本系统设计本着培养工程化、参数化、现代化、开放性、综合性人才为出发点。实验对象采用当今工业现场常用的对象,如水箱、锅炉等。仪表采用具有人工智能算法及通讯接口的智能调节仪,上位机监控软件采用MCGS工控组态软件。对象系统还留有扩展连接口,扩展信号接口便于控制系统二次开发,如PLC控制、DCS控制开发等。学生通过对该系统的了解和使用,进入企业后能很快地适应环境并进入角色。同时该系统也为教师和研究生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学习和研究开发的平台。 二、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组成 本实验装置由过程控制实验对象、智能仪表控制台及上位机PC三部分组成。 1、被控对象 由上、下二个有机玻璃水箱和不锈钢储水箱串接,4.5千瓦电加热锅炉(由不锈钢锅炉内胆加温筒和封闭外循环不锈钢锅炉夹套构成),压力容器组成。 水箱:包括上、下水箱和储水箱。上、下水箱采用透明长方体有机玻璃,坚实耐用,透明度高,有利于学生直接观察液位的变化和记录结果。水箱结构新颖,内有三个槽,分别是缓冲槽、工作槽、出水槽,还设有溢流口。二个水箱可以组成一阶、二阶单回路液位控制实验和双闭环液位定值控制等实验。 模拟锅炉:锅炉采用不锈钢精致而成,由两层组成:加热层(内胆)和冷却层(夹套)。做温度定值实验时,可用冷却循环水帮助散热。加热层和冷却层都有温度传感器检测其温度,可做温度串级控制、前馈-反馈控制、比值控制、解耦控制等实验。 压力容器:采用不锈钢做成,一大一小两个连通的容器,可以组成一阶、二阶单回路压力控制实验和双闭环串级定值控制等实验。 管道:整个系统管道采用不锈钢管连接而成,彻底避免了管道生锈的可能性。为了提高实验装置的使用年限,储水箱换水可用箱底的出水阀进行。 2、检测装置 (液位)差压变送器:检测上、下二个水箱的液位。其型号:FB0803BAEIR,测量范围:0~1.6KPa,精度:0.5。输出信号:4~20mA DC。 涡轮流量传感器:测量电动调节阀支路的水流量。其型号:LWGY-6A,公称压力:6.3MPa,精度:1.0%,输出信号:4~20mA DC 温度传感器:本装置采用了两个铜电阻温度传感器,分别测量锅炉内胆、锅炉夹套的温度。经过温度传感器,可将温度信号转换为4~20mA DC电流信号。 (气体)扩散硅压力变送器:用来检测压力容器内气体的压力大小。其型号:DBYG-4000A/ST2X1,测量范围:0.6~3.5Mpa连续可调,精度:0.2,输出信号为4~20mA DC。 3、执行机构 电气转换器:型号为QZD-1000,输入信号为4~20mA DC,输出信号:20~100Ka气压信号,输出用来驱动气动调节阀。 气动薄膜小流量调节阀:用来控制压力回路流量的调节。型号为ZMAP-100,输入信号为4~20mA DC或0~5V DC,反馈信号为4~20mA DC。气源信号 压力:20~100Kpa,流通能力:0.0032。阀门控制精度:0.1%~0.3%,环境温度:-4~+200℃。 SCR移相调压模块:采用可控硅移相触发装置,输入控制信号0~5V DC或4~20mA DC 或10K电位器,输出电压变化范围:0~220V AC,用来控制电加热管加热。 水泵:型号为UPA90,流量为30升/分,扬程为8米,功率为180W。

软件项目验收标准 ()

文档修订记录 *变化状态:C = 创立,A = 增加,M = 修改,D = 删除 *正式发布时文档版本号从开始。对文档进行小改动时,版本号以进阶;大改动时版本号以进阶。文档审批记录

目录

前言 1.1.目的 在参考了大量的实践案例和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特征、客户需求及当前业务实际制定本验收标准,确立项目质量目标,规范本软件的验收。 1.2.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类型项目(包括产品研发类、合同开发类、项目实施类以及系统集成类)的验收标准确定。 本标准应在软件合同签订时制定,并作为软件的质量标准指导软件生产。 1.3.术语定义 {提供所有为正确解释本软件开发计划所必需的术语和缩略语的定义。术语很多时,用列表作为本文档的附件。} 1.4.预期读者与阅读建议 {描述本文档的主要读者,以及这些读者在阅读时的阅读重点与建议。可用列表的方式 1.5.参考 〔列出描述参考的所有文档。〕 《GB/T?16260-1996?信息技术/软件产品评价/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 《GB/T 17544-1998软件包质量要求和测试》 《GB/T 15532-2008 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

项目概述 验收原则 验收参与部门:客户代表、时尚德源品质部、最终用户单位、专家小组或第三方验收人。 在软件开发合同的签订阶段就提出软件验收项目和验收通过标准的意见;在软件的需求评审阶段,仔细审阅软件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指出不利于测试和可能存在歧义的描述;在开发完软件并经过开发方内部仔细的测试后,对完成的软件进行评审或第三方的验收测试,提供完整的错误报告提交给客户代表,由客户代表根据之前签订的开发合同中相应的验收标准判断是否进行验收。 总体验收标准 总体验收标准是本公司结合国家标准、软件行业惯例所提出的对于软件系统质量的最低要求,所有交付的软件必须满足本标准的约定。 1.6.标准定义 1)测试用例覆盖全部需求且测试用例不通过数的比例< %; 2)不存在错误等级为1 的错误; 3)不存在错误等级为2 的错误; 4)错误等级为3 的错误数量≤ 5; 5)所有提交的错误都已得到更正; 1.7.验收标准的详细说明 总体验收标准,即每一级别的错误量的可接受范围。一般来说,不允许存在1 级和2级错误,而3 级错误的数量则可按本标准确定或由用户方和开发方根据软件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进行商定,并在软件开发合同中明确地列出。 在软件验收测试中,测试的依据包括软件的投标文件、开发合同、需求规格说明书, 同时还包括特定软件的相关行业标准(这些行业标准应在开发合同中明示出来)。

模拟量控制系统

随着控制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智能决策方法在现场控制系统中的成功应用,大型生产过程模拟量控制系统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控制性能上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型单元机组模拟量控制系统是火力发电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电力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电网从自身的安全和经济利益出发,对火电厂单元机组调频与调峰的范围和速度提出了一些系列的要求,竞价上网的市场原则迫使火电厂必须最大限度的挖掘机组潜力,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污染。要想实现这些目标,无一例外地需要设计结构合理且性能优良的模拟量系统。 MCS基本要求 1.控制系统由机组协调控制系统,锅炉主控和汽控主控,各子系统构成,实现单元机组及辅机系统的调节控制。 2.系统将锅炉-汽机-发电机组作为一个单元整体进行控制,使锅炉和汽机同时响应控制要求,确保机组快速和稳定地满足负荷变化,并保持稳定的运行。 3.控制系统能满足机组安全启,停及定压,滑压运行的要求。 4.控制系统划分为若干子系统,子系统设计遵守“独立完整”的原则,并保持数据通讯总线上信息交换量最少。 5.冗余组态的控制系统,在控制系统局部故障时,不引起机组的危机状态,并将这一影响限到最小。 6.协调控制系统与汽机控制系统,燃烧器控制和炉膛安全系统完全协调。 7.控制的基本方法是必须直接并快速地响应代表负荷或能量指令的前馈信号,并通过闭环反馈控制和其他先进策略,对该信号进行静态精确度和动态补偿的调整。 8.控制系统具有一切必要的手段,自动补偿及修正机组自身的瞬态响应及其它必须的调整和修正。 9.在自动控制范围内,控制系统能处于自动方式而不需任何性质的人工干预。 10.控制系统能操纵被控设备,从机组启动准备阶段到满负荷范围内运行。 11.控制系统有联锁保护功能,以防止控制系统错误的及危险的动作,联锁保护系统在锅炉及辅机安全工况时,为维护,实验和校正提供最大的灵活性。 12.如系统某一部分必须具备的条件不满足时,联锁逻辑能阻止该部分投“自动”方式,同时,在条件不具备或系统故障时,系统受影响部分不再继续自动运行,或将控制方式转换为另一种自 动方式。 13.控制系统任何部分运行方式的切换,不论是人为的还是由联锁系统自动的,均平滑进行,不会引起过程变量的扰动,并且不需运行人员的修正。 14.当系统处于强制闭锁、限制、辅机故障或其它超驰作用时,系统受其影响的部分会随之跟踪,并不再继续其积分作用(积分饱和)。在超驰作用消失后,系统所有部分均平衡到当前的过程状 态,并立即恢复其正常的控制作用,这一过程不会有任何延滞,并且被控装置不会有任何不正 确的或不合逻辑的动作。并提供报警信息,指出引起各类超驰作用的原因。 15.对某些重要的关键参数,将采用三重冗余变送器测量。对三重冗余的测量值,系统能自动选择中值作为被控变量,而其余变送器测得的数值,若与中值信号的偏差超过预先整定的范围时, 能进行报警。如其余二个信号与中值信号的偏差均超限报警时,则控制系统受影响部分会切换 至手动。 16.运行人员能将三选中的逻辑切换至手动,而任选三个变送器中的某一个信号供自动用。 17.对某些重要参数,采用双重冗余变送器测量时,系统能选择大值/小值/平均值,若这二个信号的偏差超出一定的范围,则有报警,并将受影响的控制系统切换至手动。 18.运行人员可将比较逻辑切换至手动,并任选一变送器投自动控制。 19.在使用不冗余变送器的测量信号时,如信号丧失或信号超出工艺过程实际可能范围,均有报警,同时系统受影响部分切换至手动。

火力发电厂协调控制系统的分析

大型火电厂锅炉-汽轮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分析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杨景祺 目前我国火电站领域的技术具有快速的发展,单元机组的容量已从300MW 发展到600MW,外高桥电厂单元机组容量已达到900MW。DCS系统在火电站的成功应用,大大提高了电站控制领域的自动化投入水平。本文主要对大型火电机组的两种主要炉型—汽包炉和直流炉机组的协调控制系统的设计机理进行概要性的说明。 1.协调控制系统的功能和主要含义 协调控制系统是我国在80年代引进的火电站控制理念,主要设计思想是将锅炉和汽机作为一个整体,完成对机组负荷、锅炉主汽压力的控制,达到锅炉风、水、煤的协调动作。对于协调控制系统而言包含三层含义:机组与电网需求的协调、锅炉汽轮机协调以及锅炉风、水、煤子系统的协调。 1.1.机组与电网需求的协调 机组与电网需求的协调主要是机组最快的响应电网负荷的要求,包括了电网AGC控制和电网一次调频控制两个方面。目前华东电网已实现了电网调度对电厂机组的负荷调度和一次调频控制。 1.2.锅炉汽轮机的协调 锅炉汽轮机的协调被认为是机组的协调,主要是协调控制锅炉与汽轮机,提高机组对电网负荷调度的响应性和机组运行的稳定性。从协调控制系统而言,对汽包锅炉和直流锅炉都具有相同的控制概念,但由于两种炉型在汽水循环上有很大的差别,导致控制系统具有很大的差别。 1.3.锅炉协调 锅炉协调主要考虑锅炉风、水、煤之间的协调。 2.汽包锅炉机组的协调控制系统 汽轮机、锅炉协调控制系统概念的引出,主要在于汽轮机和锅炉对于机组的负荷与压力具有完全不同的控制特性,汽轮机以控制调门开度实现对压力、负荷的调节,具有很快的调节特性,而锅炉利用燃料的燃烧产生的热量使给水流量变为蒸汽,其控制燃料的过程取决于磨煤机、给煤机、风机

DL/T774- 2004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计算机控制系统 4.1基本检修项目及质量要求 4.2试验项目与技术标准 4.3计算机控制系统运行维护 5检测仪表及装置 5.1基本检修与校准 5.2通用检测仪表检修与校准 5.3温度检测仪表检修与校准 5.4压力测量仪表检修与校准 5.5液位测量仪表检修与校准 5.6流量测量仪表检修与校准 5.7分析仪表检修与校准 5.8机械量仪表检修与校准 5.9特殊仪表及装置检修与校准 5.10称重仪表检修与校准 6过程控制仪表及设备 6.1控制器单元检修与校准 6.2计算单元检修与校准 6.3操作和执行单元检修与校准 7共用系统、电气线路与测量管路 7.1共用系统检修与试验 7.2取源部件检修 7.3机柜、电气线路、测量管路检修与试验 8数据采集系统 8.1基本检修项目与质量要求 8.2校准项目与技术标准 8.3运行维护 9模拟量控制系统 9.1基本检修项目及要求 9.2给水控制系统 9.3汽温控制系统 9.4燃烧控制系统 9.5辅助设备控制系统 9.6机炉协调控制系统 10炉膛安全监控系统 10.1基本检修项目与质量要求 10.2系统试验项目与要求 10.3检修验收与运行维护 11热工信号与热工保护系统 11.1系统检查、测试及一般要求 11.2系统试验项目与要求 11.3运行维护 12顺序控制系统 12.1基本检修项目及要求 12.2热力系统试验项目与要求 12.3发电机变压器组和厂用电系统试验项目与要求

12.4运行维护 13汽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 13.1基本检修项目与质量要求 13.2系统投运前的试验项目及质量要求 13.3系统各功能投运过程及质量要求 13.4系统的动态特性试验与质量指标 13.5DEH系统运行维护 14汽动给水泵控制系统 14.1基本检修项目与质量要求 14.2系统投运前的试验项目及质量要求 14.3系统功能投运过程试验与质量要求 14.4系统动态特性试验与质量指标 14.5汽动给水泵控制系统运行维护 15高低压旁路控制系统 15.1基本检修项目和质量要求 15.2试验项目与技术要求 15.3系统运行维护 16热工技术管理 16.1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管理 16.2计算机控制系统软件、硬件管理 16.3技术规程、制度与技术档案管理 16.4热工指标考核、统计指标 16.5备品备件的保存与管理 附录A(规范性附录)热工设备检修项目管理 附录B(规范性附录)考核项目、误差定义与计算、名词解释附录C(资料性附录)抗共模差模干扰能力测试 附录D(资料性附录)热工技术管理表格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二)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 ——网上招聘系统 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 背景: 如今网上招聘越来越普遍,但有些招聘系统的综合性能不是很好,

比如系统的冗余、系统的性能、安全性、完整性等等都有待提高,本次测试的目的就是针对本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得到对软件质量的评价 2、分析测试的过程,产品,资源,信息,为以后制定测试计划提供参考 3、评估测试测试执行和测试计划是否符合 4、分析系统存在的缺陷,为修复和预防bug提供建议 二、实验内容 该文档的目的是描述网上招聘系统项目客户端系统测试的总结报告,其主要内容包括: ●系统环境简介 1、软件名称:网上招聘求职系统 2、软件功能:为求职者提供求职、收藏、信息交互等功能;为招聘单位提供招聘、收藏、信息交互等功能;为管理员提供管理网站公告、友情链接和网站会员的管理功能。 3、用户:求职者、招聘单位、管理员 4、开发者:ZSS ●系统数据度量 ●系统结果评估 用户群:1、项目管理人员 2、测试人员 范围:该文档定义了客户端系统测试的结果,总结了测试客户端的

职位查询、网上提交简历、在线答题的基本功能,以及支持大数据量并发访问的性能,给出了测试的结论。 2.1严重bug:出现以下缺陷,测试定义为严重bug 系统无响应,处于死机状态,需要其他人工修复系统才可复原。 点击某个菜单后出现“The page cannot be displayed”或者返回 异常错误。 进行某个操作(增加、修改、删除等)后,出现“The page cannot be displayed”或者返回异常错误 2.2缩写说明 HR--- Human Resource(人力资源管理)的缩写。 MVC---Model-View-Control(模式-视图-控制)的缩写,表示一个三层的结构体系。 2.3测试类型 a、功能性测试:按照系统需求定义中的功能定义部分对系统实行的系统级别的测试。 b、非功能性测试:按照系统需求定义中的非功能定义部分(如系统的性能指标,安全性能指标等)对系统实行的系统级别的测试。 c、测试用例:测试人员设计出来的用来测试软件某个功能的一种情形 2.4参考资料 [1] 《LoadRunner使用手册》北京长江软件有限公司编制 [2] 《网上招聘客户端需求说明》北京长江软件有限公司编制

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教程文件

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 火电厂控制系统总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主控部分,第二部分是副控部分。下面就这两部分具体内容做个介绍。 一、火电厂主控系统 火电厂主控系统是保证火电厂安全、稳定生产的关键,随着控制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Web技术的飞跃发展,火电厂主控系统的控制水平和工程方案也在不断进步,火电厂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主控系统的一体化无缝连接必将成为未来火电厂管控系统的发展趋势,传统火电厂的DCS系统也必将向这一趋势靠拢。火电厂主控系统以控制方式分类可分为:DAS、MCS、SCS、BMS及DEH等系统。 下面分别加以阐述: 1.数据采集系统-DAS: 火电厂的主控系统中的DAS(数据采集系统)主要是连续采集和处理机组工艺模拟量信号和设备状态的开关量信号,并实时监视,保证机组安全可靠地运行。 ■数据采集:对现场的模拟量、开关量的实时数据采集、扫描、处理。 ■信息显示:包括工艺系统的模拟图和设备状态显示、实时数据显示、棒图显示、历史趋势显示、报警显示等。 ■事件记录和报表制作/ 打印:包括SOE 顺序事件记录、工艺数据信息记录、设备运行记录、报警记录与查询等。 ■历史数据存储和检索 ■设备故障诊断 2.模拟量调节系统-MCS系统: ■机、炉协调控制系统(CCS) ● 送风控制,引风控制 ● 主汽温度控制 ● 给水控制 ● 主蒸汽母管压力控制 ● 除氧器水位控制,除氧器压力控制 ● 磨煤机入口负压自动调节,磨煤机出口温度自动调节 ■高加水位控制,低加水位控制 ■轴封压力控制 ■凝汽器水位控制 ■消防水泵出口母管压力控制 ■快减压力调节,快减温度调节 ■汽包水位自动调节

3.炉膛安全保护监控系统-BMS系统: BMS(炉膛安全保护监控系统)保证锅炉燃烧系统中各设备按规定的操作顺序和条件安全起停、切投,并能在危急情况下迅速切断进入锅炉炉膛的全部燃料,保证锅炉安全。包括BCS(燃烧器控制系统)和FSSS(炉膛安全系统)。 ■锅炉点火前和MFT 后的炉膛吹扫 ■油系统和油层的启停控制 ■制粉系统和煤层的启停控制 ■炉膛火焰监测 ■辅机(一次风机、密封风机、冷却风机、循环泵等)启、停和联锁保护 ■主燃料跳闸(MFT) ■油燃料跳闸(OFT) ■机组快速甩负荷(FCB) ■辅机故障减负荷(RB) ■机组运行监视和自动报警 4.顺序控制系统—SCS: ■制粉系统顺控 ■锅炉二次风门顺控 ■锅炉定排顺控 ■射水泵顺控 ■给水程控 ■励磁开关 ■整流装置开关 ■发电机灭磁开关 ■发电机感应调压器 ■备用励磁机手动调节励磁 ■发电机组断路器同期回路 ■其他设备起停顺控 5.电液调节系统—DEH: 该系统完成对汽机的转速调节、功率调节和机炉协调控制。包括:转速和功率控制;阀门试验和阀门管理;运行参数监视;超速保护;手动控制等功能。 ■转速和负荷的自动控制 ■汽轮机自启动(ATC) ■主汽压力控制(TPC) ■自动减负荷(RB) ■超速保护(OPC) ■阀门测试

测试过程控制及样例

测试过程控制及样例

测试过程控制及样例 1目的 确保测试的有效性和验证结果的可靠性,从而保证软件实现阶段质量和最终质量。并作为验证及确认软件版本发布、项目验收的依据。 2适用范围 部门:应用开发事业部总监、系统测试部、软件部门、业务部门。 业务:模块测试、系统测试,β测试及试运行测试结果的收集。 3职责 1)1)系统测试部经理负责组织测试人员编写测试工作计划和测试大纲,审 核测试记录和测试报告,申请发布β测试版或软件试运行。 2)2)测试人员按照测试工作计划和测试大纲进行测试,填写测试记录,编 写系统测试报告和用户测试报告。 3)3)业务部门负责提供用户测试名单,系统测试部收集β测试结果 4)4)应用开发事业部(副)总监审批测试报告,批准β测试版发布或软件 试运行,通知业务部门。 5)5)市场部为产品发布做准备。 6)6)总经理批准紧急放行。 7)7)系统测试部负责解释和修订本程序文件。 4工作程序 1)1)测试准备 除单元测试外,在进行各种测试前应准备做好如下准备: ●●配备测试用硬件环境; ●●建立相应的运行环境和网络环境; ●●准备测试数据; 2)2)测试依据 测试依据主要包括:测试工作计划、测试大纲、上阶段测试记录、上版软件产品用户反馈意见记录等。 3)3)测试工作计划及测试大纲 系统测试部经理组织测试人员按照/3-07/QR/001《测试工作计划》编写测试工作计划,测试工作计划应主要包括测试进度、人员安排、设备环境的建立等。测试工作计划经应用开发事业部(副)总监批准后实施。 系统测试部经理组织测试人员,根据软件《需求分析规格说明书》、《软件设计说明书》,按照/3-07/QR/002《测试大纲编写指南》编写测试大纲。 测试大纲作为测试的主要依据,测试大纲经应用开发事业部(副)总监批准后实施。

(完整版)预防性试验验收标准测试题2015

预防性试验规程测试题 格式与数量为:单项选择题(15题)、多选题(8题)、是非题(15题)、问答题(5题) 一、单选题(15题) 1、不均匀的绝缘试品,如果绝缘严重受潮,则吸收比k将(C)。 A、远大于1 B、远小于1 C、约等于1 D、不易确定 2、预试中,绕组额定电压为6~10kV的变压器测量绕组泄漏电流时,直流试验电压为(C)kV。 A、5 B、6 C、10 D、20 3、一般母线绝缘电阻不应低于(B)MΩ/kV。 A、0.5 B、1 C、2 D、5 4、下列缺陷中能够由工频耐压试验考核的是(D)。 A、绕组匝间绝缘损伤 B、绕组相间绝缘距离过小 C、高压绕组与高压分接引线之间绝缘薄弱 D、高压绕组与低压绕组引线之间的绝缘薄弱 5、变压器绝缘普遍受潮以后,绕组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A)。 A、均变小 B、均变大 C、绝缘电阻变小、吸收比和极化指数变大 D、绝缘电阻和吸收比变小,极化指数变大 6、新安装的变压器充电时,应将其差动保护(A)。 A、投入 B、退出 C、投入,退出均可 D、闭锁 7、不属于交叉互联系统的预防性试验项目的是(B)。 A、电缆外护套、绝缘接头外护套与绝缘夹板的直流耐压试验 B、电缆外护套、绝缘接头外护套与绝缘夹板的交流耐压试验 C、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的绝缘电阻或直流伏安特性 D、互联箱闸刀(或连接片)接触电阻和连接位置的检查 8、变压器感应耐压试验的作用是考核变压器的(D)强度。 A、主绝缘 B、匝绝缘 C、层绝缘 D、主绝缘和纵绝缘 9、测量三芯交联电缆内衬层绝缘电阻时,电压加在(C)。

A、铜屏蔽与导体之间 B、金属护套与导体之间 C、铜屏蔽与金属护套之间 D、金属护套与外护套之间 10、根据预防性试验规程,对电力变压器的测温装置及其二次回路、气体继电器及其二次回路、冷却装置及其二次回路要进行绝缘电阻测试,使用(D)兆欧表。 A、500V B、250V C、1000V D、2500V 11、如果变压器进水受潮,油的气相色谱中,唯有一种气体的含量偏高,这种气体是(C)。 A、乙炔(C2H2) B、甲烷(CH4) C、氢气(H2) D.二氧化碳(CO2) 12、试品绝缘表面脏污、受潮,在试验电压下产生表面泄露电流,对试验tanδ和C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是(C)。 A、试品电容量越大,影响越大 B、试品电容量越小,影响越小 C、试品电容量越小,影响越大 D、与试品电容量的大小无关 13、在电介质上施加直流电压后,由电介质的电导所决定的电流就是(A)。 A、泄漏电流 B、电容电流 C、吸收电流 D、极化电流 14、额定电压为110kV及以下的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及消弧线圈应在充满合格油,静置一定时间后,方可进行耐压试验。其静置时间如无制造厂规定,则应是(C)。 A、≥6h B、≥12h; C、≥24h; D、≥36h 15、断路器操动机构的试验中,直流控制电压为最低分闸动作电压为(A)。 A、30~65%Ue B、65~80%Ue C、80~100Ue D、未作规定 16、介损测试环境温度应大于(C)。 A、0℃ B、5℃ C、10℃ D、15℃ 17、电磁型继电器耐压试验可用(C)兆欧表测试。 A、500V B、1000V C、2500V D、5000V 二、多选题(8题) 1、电气试验结果的正确性很大承度上要依赖(ABCD)是否正确和合适。 A、方法 B、环境 C、步骤 D、工具 2、试验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ABC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