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过程装备控制考试复习资料

华工过程装备控制考试复习资料
华工过程装备控制考试复习资料

《过程装备控制》考试复习

华工14过控(轻机)

教材:《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第二版》---王毅著

第1章:过程装备控制原理

1.自动控制系统主要是由那几个环节组成的?(P4)(课后习题1-2)

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被控对象、测量元件和变送器、调节器、执行器等环节组成。

2.什么是开环控制系统?什么是闭环控制系统?(P6、P40)(课后习题1-5)

闭环控制:是指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的改变会返回影响操纵变量的控制方式。开环控制:是指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不会影响操纵变量的控制方式。

3.例1-1,控制系统的组成与方框图。 (P5)

4 在阶跃干扰下,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有哪几种基本形式?(P8)

1.发散振荡过程

2.等幅振荡过程

3.衰减振荡过程

4.非振荡的单调过程

5什么是被控对象的控制通道?什么是被控对象的干扰通道?(P13) 被控对象的控制通道:操纵变量与被控变量之间的联系。

被控对象的干扰通道:干扰作用与被控变量之间的联系。

6.被控对象有哪些特性参数?这些参数如何确定?(P16)

放大系数K

时间常数T

滞后时间

确定单点法

7 比例度的计算。(P29)

8.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有什么特点?(P26)(课后习题2-12)

比例控制反应快,控制及时,但有余差存在;积分控制作用缓慢,但能消除余差;微分控制具有一定的超前控制作用,能抑制系统振荡,增强稳定性(但微分作用不宜过强)。若将三者结合起来,并选择合适的比例度、积分时间、微分时间,将比例、积分和微分作用结合起来,就可以得到无余差、控制及时又稳定的高质量控制。

9.简述调节控制规律的选择原则。(P29)

第2章:过程参数检测技术

1.粗大误差有哪些判别方法?(P62)

拉依达准则(3 准则)、肖维奈准则、格拉布斯准则

2.各类误差的计算、仪表的选用。(P65)

3.什么是传感器的定义和传感器的作用?(P68)

定义:将被测物理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的输出量器件或装置,或者把从被测对象中感受到的有用信息进行变换、传送的器件称之为传感器。

作用:主要应用在在自动测试与自动控制领域中,将诸如温度、压力、流量等参量转换为电量,然后通过电的方法进行测量和控制。

4.常用的压力测量仪表有哪几种?简述其测压的原理?(P78)

液柱式压力计:将被测压力转化为液柱的高度来进行测量的一种仪表

弹性式压力计:利用测量弹性敏感元件在压力作用下产生的弹性形变的大小来测量压力的一种仪表

电测式压力计:将被测压力转化为电量进行测量的仪器,有压阻式压力计和压电式压力计

5.接触式测温法与非接触式测温法有何特点?(P86)

6.热电偶测温系统主要是由那几个部分组成的? (P86)

热电偶、电测仪表和连接导线

7.什么是热电偶的基本定律?(P88)

8.热电偶测温系统回路电势和温度的确定。(P89)

9.常用流量计有哪几种?(P94)

压差式流量计、转子式流量计、电磁式流量计

10.液位(物位)检测有那些目的和作用?(P100)

主要目的在于测知容器中物料的存储量,以便对物料进行监控,保证顺利和安全生产。

第3章:过程控制仪表及装置

1.什么是过程控制装置的三大硬件?各有什么作用与功能?(P127)

测量变送单元(变送器)、调节器和执行器(如调节阀)三个环节构成了过程控制装置的三大硬件。

2.变送器的理想输入x 和输出y 特性应为什么关系? 如何确定? (P127) 成线性关系 确定:max min min min max min ()()()i i

y y y y x x x x -=+-- 3.变送器有哪些类型?(P127)

压力变送器、差压变送器、温度变送器、流量变送器、液位变送器

4.简述调节器的作用与分类。

(P147)

作用;将参数测量值和规定的参数值(给定值)相比较后,得出被调量的偏差,在根据一定的调节规律产生输出信号,从而推动执行器工作,对生产过程进行自动调节。

分类:

直接作用调节器(自力式调节器)

间接作用调节器

5 PID调节器是由那几个部分电路组成的?(P150)

主要由输入电路、PID运算电路和输出电路三部分组成

6.简述执行器的作用与分类(按照工作能源可分)?(P161)

作用;接受调节器送来的控制信号,自动的改变操纵量(如介质流量、热量等),达到对被调参数(如压力、温度、液位等)进行调节的目的。

按照工作能源可分为三大类:液动、气动和电动执行器

7.何谓安全火花?为什么仪表应具有安全火花防爆性能?(P138)

安全火花是指火花的能量不足以对其周围可燃介质构成点火源。若仪表在正常或事故状态所产生的火花均为安全火花,则称为安全火花型防爆仪器

第4章:计算机控制系统

1.计算机控制系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P178)

计算机控制系统是由工业对象和工业控制计算机两大部分组成。

2. A/D与D/A转换器有什么作用?(P183)

A/D(模/数转换器)主要是把输入的模拟量转化为数字量,而D/A则是把数字量转化为模拟量

3.计算机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DC有什么特点?(不要)

4 DDC的PID算法有哪几种?(P197)

DDC的理想PID算法有三种:位置式、增量式、速度式

5. 提高计算机控制系统可靠性有那些措施?(不要)

参考:《安全检测技术》

第5章:机械及压力容器安全测试

1.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P1)

金属电阻应变片:工作原理是基于应变片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半导体应变片:工作原理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压阻效应,即半导体电阻率变化引起电阻的变化。

2..简述提高应变测量精确度的措施。(P6)

1.选择合适的仪器并进行准确的标定。

2.消除导线电阻引起的影响。

3.减小读数偏移。

4.补偿温度影响,主要方法是采用温度自补偿应变片,或采用电路补偿片。

5.减少贴片误差。

6.力求使应变片实际工作条件和额定条件的一致。

7.排除测量现场的电磁干扰。

3.电阻应变片测量点选择应考虑那些问题?(P9)

1.预先对结构进行大致的受力分析,预测其变形形式,找出危险断面及危险位置。这些地方一般是处在应力最大或变形最大的部位,而最大应力一般又是在弯矩、剪力或扭矩最大的截面上。然后根据受力分析和测试要求,结合实践经验最后选定测点。

2.在截面尺寸急剧变化的部位或因孔、槽导致应力集中的部位,应适当多布置一些测点,以便了解这些区域的应力梯度情况。

3.如果最大应力点的位置难以确定,或者为了了解截面应力分布规律和曲线轮廓段应力过渡的情况,可在截面上或过渡段上比较均匀地布置5-7个测点。

4.利用结构与荷载的对称性,以及对结构边界条件的有关知识来布置测点,往往可以减少测点数目,减轻工作量。

5.可以在不受力或已知应变、应力的位置上安排一个测点,以便在测试时进行监视和比较,有利于检查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4.常用力的测量方法有哪几种?(P10)

1.用已知重力或电磁力去平衡被测力,从而直接测得被测力。

2.通过测量一个在被测力作用力的已知质量的物体的加速度来间接测量被测力。

3.通过测量由被测力产生的流体压力来测得被测力。

4.当被测力张紧一振动弦,该弦的固有频率将随被测力的大小而改变。通过测量

该频率的变化来测得被测力。

5.通过测量在被测力作用下某弹性元件的变形或应变来测得被测力。

5.无损检测有哪几种方法?(P17)

无损检测常规方法有直接用肉眼检查的宏观检验和用射线照相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涡流探伤等仪器检测。

6.射线的安全防护有那些措施?各自有何特点?(P25)

屏蔽防护:在射线源与操作人员及其他邻近人员之间加上有效合理的屏蔽物来防止射线的一种方法。

距离防护:是用增大射线源距离的办法来防止射线伤害的一种防护方法。

时间防护:是减少操作人员与射线接触的时间,以达到防止射线损伤的一种防护方法。

7.什么是磁粉探伤法?(P31)

磁粉探伤法:把钢铁等强磁性材料磁化后,利用缺陷部位所发生的磁极能吸附磁粉的探伤方法。

第6章:工业噪声与振动测试

1.噪声有那些主要来源?(P33)

主要来源有:

自然界的噪声:火山爆发、地震、潮汐、下雨和刮风等自然现象所产生的空气声、雷声、地声、水声和风声等。

人类活动产生的噪声: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噪声。

2.噪声污染的有何特点?(P33)

具有能量性、具有波动性、具有局限性、具有难避性、具有危害潜伏性。

3.什么是听阈声压?(P33)

听阀声压:人耳能够感觉到的最低声压,是5210Pa -?。

4.振动有那些传播途径?(P41)

空气传播、固体传播、液体传播

5.振动的测量时传感器的安装有那些要求?(P62)

原则上要求将传感器设置在无缓冲物,并经过充分砸实的坚硬的、无倾斜(或凹凸不平),并能充分确保为水平面的场所。注意以下几点:

1.当放置在混凝土、钢板等坚硬面上时,注意不得晃动。当表面易滑时,使用橡泥胶粘牢。

2.当放置在坚硬的地表面(如沥青面)上时,轻轻地放平稳即可。使用底部有立爪的传感器时,注意使所有的立爪都能很好的接触地表面。

3.原则上要避开松软的地表面,不得已时,应先充分将地面砸实后再安装传感器。第7章:电气设备故障监测

1.电气设备故障有那些监测方式?(P67)

离线监测—实现初级诊断,人工调控。

在线监测—实现初级诊断或高级(精密)诊断,人工或自动调控。

2.电气设备在线故障监测有那些主要参数?(P70)

1.绝缘电阻

2.温度

3.电流

4.电压

5.其它参数

r≤Ω。

A.接地网接地电阻阻值增大。电气设备接地点接触电阻0.05

B.绝缘油的油质

C.导体连接电阻

D.旋转电机的振动、位移

3.电气设备绝缘值下降有那些原因?(P71)

温度升高绝缘值下降是有机绝缘材料的固有特性,各种绝缘材料绝缘值下降的原因是:

1.绝缘材料老化、破损。

2.绝缘材料吸潮。

3.绝缘材料高温变质。

4.绝缘材料表面不清洁,放电碳化。

5.绝缘材料受瞬变过压冲击表面放电碳化。

6.绝缘层厚度不够或绝缘薄弱点漏电恶化。

7.绝缘油气化、含杂质、受潮等。

4.简述电机温度升高和发生事故的演变过程。(P71、P74)

电机升温原因:

1.受现场环境温度的影响。

2.设备长期过载运行、冷却装置不良。

θ=,3.导体连接点松动,接触电阻大,局部严重发热,其发热量为2

0.24I Rt 散热不及时,热量积累升温。

4.机械部分摩擦生热。

5.空载电流大、绕组功耗损失大发热。

6.匝间、相间短路发热。运行中缺相发热。

7.机械卡住或严重过载,致使电机转速下降或堵转,使绕组中电流增大发热。电机升温会导致短路击穿烧坏绕组,其演变方式如下:

5.简述电压引起电气事故的原因及其后果。(P72)

1,瞬变电压大(dV/dt)击穿绝缘体

2.雷电电压击穿绝缘物

3.网路电压升高,经常或长期过压

4.天气潮湿或绝缘物表面不清洁,放电击穿

5绝缘材料受机械损伤被电压击穿

6.导体间或导体对地距离不足,如空气潮湿或空气中含导电粉尘等物被电压击穿

7.绝缘老化击穿等

电压导致电气事故表

6.电气设备的故障有那些形式?(P74)

两种类型:

1.电气故障。由电气设备的内在质量及安装质量、人为因素等如绝缘、距离、接地、连接、清洁、能源介质不合格及过载运行等引起电流、电压参数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引发电击穿、短路事故。

2.机械故障。由电气设备材质、安装、维护、生产条件变化等因素引起动平衡不好、轴不对中、油膜振荡、磁力线偏差、轴承缺陷、安装尺寸误差,能源介质不足等引起轴承振动、机体振动、轴承烧坏、电机部件损坏,造成设备的机械性故障。

7.简述电机的监测有那些主要内容?(不要)

布置的作业及答案:

(P11)

1-7.图1-14为贮糟液位控制系统,工艺要求液位保持为某一数值。(P11)(1)试画出该系统的方框图;

(2)指出该系统中被控对象、被控变量、操纵变量、干扰作用各是什么?

解:(1)系统的方框图

(2)在该液位控制系统中:

被控对象---贮糟液

被控变量---液位h

操纵变量---调节阀控制的液体流量q v2

干扰作用---q v1的变化

2-5.试从图2-67某对象的反应曲线中,表示出该对象的放大系数、时间常数和滞后时间。(P57)

解:如图所示: k=

()(0)()(0)H H x x ∞-∞-=1()(0)H H qv ∞-? T 如图所示,以起始速率变化至新稳态值所对应的时间,

T=10t t -,00τ=

c τ

如图所示,不存在容量滞后,

∴0c τ=

Δq v 1 T H H()

0t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题A卷

A 卷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10分) 1、 在水箱水温控制系统中,受控对象为 ,被控量为 。 2、 对自动控制的性能要求可归纳为___________、快速性和准确性三个方面, 在阶跃响应性能指标中,调节时间体现的是这三个方面中的______________,而稳态误差体现的是______________。 3、 闭环系统的根轨迹起始于开环传递函数的 ,终止于开环传递函数的 或无穷远。 4、 PID 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关系的时域表达式是 ,其相应的传递函数为 。 5、 香农采样定理指出:如采样器的输入信号e(t)具有有限宽带,且有直到ωh 的频率分量,则使信号e(t) 完满地从采样信号e*(t) 中恢复过来的采样周期T 要满足下列条件: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10分) 1、 设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 (S )=1 52512++s s ,则系统的阻尼比为( )。 A .21 B .1 C .51 D .25 1 2、 非单位负反馈系统,其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G(S),反馈通道传递函数为H(S),当输入信号为R(S),则从输入端定义的误差E(S)为 ( ) A 、 ()()()E S R S G S =? B 、()()()()E S R S G S H S =?? C 、()()()()E S R S G S H S =?- D 、()()()() E S R S G S H S =- 3、 伯德图中的低频段反映了系统的( )。 A .稳态性能 B .动态性能 C .抗高频干扰能力 D ..以上都不是 4、 已知某些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属于最小相位系统的是( )。 A 、 (2)(1)K s s s -+ B 、(1)(5K s s s +-+) C 、2(1)K s s s +- D 、(1)(2) K s s s -- 5、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00(0.11)(5)s s ++,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 )。 A 、 100 B 、1000 C 、20 D 、不能确定

最新过程控制系统考试试题汇总

精品文档过程控制系统考试试题汇总(预测) 编辑:郭长龙河南工业大学 一:填空题28分 1?过程控制系统一般由控制器、执行器、被控过程、测量变送等环节组成。 2.过程控制系统由工程仪表和被控过程两部分组成。 3?过程控制仪表的测量变送环节由传感器和变送器两部分组成。 4.过程检测仪表的接线方式有两种:电流二线制四线制、电阻三线制 5?工程中,常用引用误差作为判断进度等级的尺度。 6?压力检测的类型有三种,分别为:弹性式压力检测、应变式压力检测、压阻式压力检测 7?调节阀按能源不同分为三类:气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液动调节阀&电动执行机构本质上是一个位置伺服系统。 9 ?气动执行结构主要有薄膜式和活塞式两大类。 10. 理想流量特性有四类,分别是直线、对数、抛物线、快开。 11. 过程数学模型的求取方法有三种,分别是机理建模、试验建模、混合建模。 12?PID调节器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两种。 13?造成积分饱和现象的内因是控制器包含积分控制作用,外因是控制器长期存在偏差。 14?自动控制系统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是:闭环回路形成负反馈。 15?DCS的基本组成结构形式是三点一线”。 二:名词解释20分 1?过程控制:指根据工业生产过程的特点,采用测量仪表、执行机构和计算机等自动化工具,应用控制理论,设计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实现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 2?积分饱和:在积分控制范围内,积分控制输出与偏差的时间积分成正比,当控制输出达到一定限制后就不在继续上升或下降,这就是积分饱和现象。 3?串级控制系统:值采用两个控制器串联工作,主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副控制器的设定值,由副控制器的输入去操纵调节阀,从而对住被控变量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4?比例控制系统:凡是两个或多个参数自动维持一定比例关系的过程控制系统,称为比例控制系统。5均匀控制系统:控制量和被控量在一定范围内都缓慢而均匀的变化的系统,称为均匀控制系统。6?超驰控制系统:指在一个控制系统中,设有两个控制器,通过高低值选择器选出能适应安全生产状态的控制信号,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7?分程控制系统:一个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分段分别去控制两个或两个以上调节阀动作的系统称为分程控制系统。 8?阀位控制系统:是综合考虑快速性、有效性、经济性和合理性的一种控制系统。 9?集散控制系统:是把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像显示技术及通信技术结合起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视控制和管理的系统。 10?现场总线:是指将现场设备与工业控制单元、现场操作站等互联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具有全数字化、分散、双向传输和多分枝的特点,是工业控制网络向现场级发展的产物。 三:简答题32分 1?什么是PID,它有哪三个参数,各有什么作用?怎样控制? 答:PID是比例-积分-微分的简称。其三个参数及作用分别为: (1 )比例参数KC,作用是加快调节,减小稳态误差。 (2)积分参数Ki,作用是减小稳态误差,提高无差度 精品文档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题

《 自动控制原理B 》 试题A 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若某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5 (1) s s +,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 D )。 A .(1)0s s += B. (1)50s s ++= C.(1)10s s ++= D.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 2.梅逊公式主要用来( C )。 A.判断稳定性 B.计算输入误差 C.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D.求系统的根轨迹 3.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 ( B )。 A.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B.传递函数不仅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给定输入和扰动对传递函数也有影响; C.传递函数一般是为复变量s 的真分式; D.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 4.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C )。 A .当时间常数较大时有超调 B .有超调 C .无超调 D .当时间常数较小时有超调 5. 如果输入信号为单位斜坡函数时,系统的稳态误差为无穷大,则此系统为( A ) A . 0型系统 B. I 型系统 C. II 型系统 D. III 型系统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一个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___稳定性、快速性、__准确性___。 2.对控制系统建模而言,同一个控制系统可以用不同的 数学模型 来描述。 3. 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为 开环控制 和 闭环控制 。 4. 某负反馈控制系统前向通路的传递函数为()G s ,反馈通路的传递函数为()H s ,则系统 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 s H s ,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 1()() G s G s H s + 。 5 开环传递函数为2(2)(1) ()()(4)(22) K s s G s H s s s s s ++= +++,其根轨迹的起点为0,4,1j --±。 6. 当欠阻尼二阶系统的阻尼比减小时,在单位阶跃输入信号作用下,最大超调量将 增大 。 7.串联方框图的等效传递函数等于各串联传递函数之 积 。 三、简答题(本题10分) 图1为水温控制系统示意图。冷水在热交换器中由通入的蒸汽加热,从而得到一定温度的热水。冷水流量变化用流量计测量。试绘制系统方框图,并说明为了保持热水温度为期望值,系统是如何工作的?系统的被控对象和控制装置各是什么?

考试点考试过程控制

省级安全生产考试点考试过程控制 标准建设制度 一、考试点职责 1.承担由省安监局颁发安全生产培训证书人员的安全生产理论及实操考试工作。 2.设立考务组,具体负责现场考务管理,布置考场,派员监考,维持考场秩序。 3.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加强内部人员培训,树立良好职业道德。 4.负责考试点所有考试考核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确保接到考试任务后,系统、网络正常运行,设备安全运转。 5.加强考试点自身建设,按照省安监局制定的考试点建设标准相关要求,不断提高软硬件水平。 6.提高考试过程安全防范意识,确保无安全事故发生。 7.建立应急管理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8.其他有关工作。 二、监考人员职责 1.监考人员必须佩带统一的工作证件,提前1小时到达考试场地。 2.严格核查考生准考证及有效的身份证件。 - 1 -

3.对考生进行考风考纪教育,宣读考试注意事项。 4.严格执行考试实施程序,严肃考场纪律,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报告。 5.严格遵守监考有关纪律和规定,不得擅离职守、协助考生答题等,一经发现,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6.对考场发生的考生违纪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与劝告、警告、终止考核或宣布成绩无效处理,考试结束后认真填写《考场记录表》并上报考试中心。 7.考试结束,将考试成绩提交到安全生产培训考核管理系统或收集纸质试卷,并清点整理考场。 8.学习考场应急预案,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三、考评人员职责 1.考评人员必须佩带统一的工作证件,提前30分钟到达考试场地。 2.严格核查考生准考证及有效的身份证件。 3.严格执行考试有关规定,对考试场地、设备、工具和辅材等进行核查和检验,并告知考生安全注意事项。 4.考评人员应严格按照考评作业标准规定的考核方式、方法、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认真填写考评记录,具有独立的考核评分权利。 5.严格遵守监考纪律,不得擅离职守、协助考生操作等,一经发现,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 2 -

华南理工大学《电路与电子技术》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随堂练习提交截止时间:2020-11-30 23:59:59 当前页有1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9题。 1.(单选题) 计算元件功率时应注意和的正方向,当和的正方向一致时,计算公式=,当和的正方向相反时,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若>0表示元件()功率,表明此元件起()作用。 A. 吸收,电源 B. 发出,电源 C. 吸收,负载 D. 发出,负载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2.(单选题) 额定值为110V,60W的一个白炽灯和额定值为110V,40W的一个白炽灯串联后接到220V的电源上,后果是()的白炽灯烧坏。 A. 40W B. 60W C. 40W和60W D. 40W或60W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3.(单选题) 如图所示电路中,供出功率的电源是()。 A. 理想电压源 B. 理想电流源 C.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 D. 电阻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4.(单选题) 如图所示电路,电压源和电流源的功率分别为()。 A. 12W,-4W B. -12W,4W C. 12W,4W D. -12W,-4W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5.(单选题)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压UAB的值为()。 A. 2V B. 3V C. 1V D.4V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6.(单选题) 理想电压源,内阻=(),理想电流源,内阻=()。 A. 0,0 B. ∞,∞ C. 0,∞ D. ∞,0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7.(单选题) 如图示电路中,对负载电阻RL而言,点划线框中的电路可用一个等效电源代替,该等效电源是()。 A.理想电压源 B.理想电流源 C.不能确定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8.(单选题) 在图所示电路中,已知=2V,=1A。A、B两点间的电压为()。 A. 1V B. -1V C. 0 D. -2 V

华南理工大学期末考试

,考试作弊将带来严重后果! 华南理工大学期末考试 《计算机网络》试卷A 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 分 评卷人 填空题(14分,每空1分) 局域网中,最常使用的传输介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层提供的主要功能是:在两个网络设备之间提供__ ___________。 请列举三个传统的应用:电子邮件、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一台主机的MAC地址是00-01-4A-83-72-1C,它对应的EUI-64 地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题2分)。 IPv6分组可以由基本头、 和数据(传输层PDU)三部分组成。 TCP段头中有一个域叫窗口数,它的值由_______________决定。 (纠正一位错),原码字长8位,现接收到一个码字为111001001111,发送方发送的原始码字应为: 。(本题3 分) POP3和IMAP的一个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地址库不稳定等问题,可以使用 来消除冗余环带来的这些问题。 OSPF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路由选择协议的局域网段中,假设有一条线路的带宽是10M,那么它对应的链路代价(度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对错(10分,每题1分,对的画 √,错的画×) No. 1 2 3 4 5 6 7 8 9 10 Answer .电子邮件系统通常由用户代理和消息传输代理两大部分组成。 .PPP的两种认证方式中,PAP比CHAP更加安全。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题A卷

A 卷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10分) 1、在水箱水温控制系统中,受控对象为 ,被控量为 。 2、对自动控制的性能要求可归纳为___________、快速性与准确性三个方面, 在阶跃响应性能指标中,调节时间体现的就是这三个方面中的______________,而稳态误差体现的就是______________。 3、闭环系统的根轨迹起始于开环传递函数的 ,终止于开环传递函数的 或无穷远。 4、PID 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关系的时域表达式就是 ,其相应的传递函数为 。 5、 香农采样定理指出:如采样器的输入信号e(t)具有有限宽带,且有直到ωh 的频率分量,则使信号e(t) 完满地从采样信号e*(t) 中恢复过来的采样周期T 要满足下列条件: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10分) 1、设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S)=1 52512++s s ,则系统的阻尼比为( )。 A.21 B.1 C.51 D.25 1 2、非单位负反馈系统,其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G(S),反馈通道传递函数为H(S),当输入信号为R(S),则从输入端定义的误差E(S)为 ( ) A 、 ()()()E S R S G S =? B 、()()()()E S R S G S H S =?? C 、()()()()E S R S G S H S =?- D 、()()()() E S R S G S H S =- 3、伯德图中的低频段反映了系统的( )。 A.稳态性能 B.动态性能 C.抗高频干扰能力 D.、以上都不就是 4、已知某些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属于最小相位系统的就是( )。 A 、 (2)(1)K s s s -+ B 、(1)(5K s s s +-+) C 、2(1)K s s s +- D 、(1)(2) K s s s -- 5、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00(0.11)(5)s s ++,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 )。 A 、 100 B 、1000 C 、20 D 、不能确定 三、(6分)系统方框图如图所示,画出其信号流图,并求出传递函数()() C S R S 。

2010华南理工大学期末考试电路(答案)

诚信应考,考试作弊将带来严重后果! 拳皇大学期末考试 《2010级电路》B 试卷 注意事项:1. 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信息填写清楚; 2. 所有答案请答在答题纸上; 3.考试形式:闭卷; 4. 一、填空(共26分) 1)在下左图电路电压源发出的功率是 ;电流源发出的功率是 ;(2分) 2)上右图中的诺顿戴维宁等效电路的电压源电压为: _______;等效电阻为: __________(4分) 3)下左图电路的输入电阻R ab = ____。(4分) 4)上右图电路中: R =10Ω,ωL =10Ω,t t u S ωω3sin 230sin 25010++=V ,电流为 i = _______________。(4分) 5) 流过5Ω电阻的电流为i (t )=5+14.14cost+42.42cos2t A ,则电阻上消耗的平均功率为____________。(4分) 6)某三相交流发电机绕组接成星形时线电压为6.3kV ,若将它接成三角形,则线电压为____________。(4分)

7)当ω=5000rad/s 时,RLC 串联电路发生谐振,已知L =400mH ,则电容C=___________。(4分) 二、求图示电路的电压比u o /u s 。(10分) 三、用结点电压法求解图示电路中各支路电流。(10分) 四、RLC 串联电路的端电压u =14.14cos(2500t +10o )V ,当C=8μF 时,电路中吸收 的功率为最大,P max =100W ,求电感L 和Q 值。(10分) 五、图示电路中开关S 闭合前,电容电压u C 为零。在t =0时S 闭合,求t >0时的 u C (t)和i C (t)。(10分) 六、图示电路在开关S 动作前已达稳态;t =0时S 由1接至2,求t >0时的i L (t )。(10分)

过程控制系统考试知识点复习和总结终极版

过程控制系统考试知识点复习和总结 终极版 第五章复杂控制系统(串级、比值、均匀、分程、选择、前馈、双重控制)

串级控制系统 定义:采用不止一个控制器,而且控制器间相串接,一个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另一个控制器的设定值的系统。 调节过程: 当燃料气压力或流量波动时,加热炉出口温度还没有变化,因此,主控制器输出不变,燃料气流量控制器因扰动的影响,使燃料气流量测量值变化,按定值控制系统的调节过程,副控制器改变控制阀开度,使燃料气流量稳定。与此同时,燃料气流量的变化也影响加热炉出口温度,使主控制器输出,即副控制器的设定变化,副控制器的设定和测量的同时变化,进一步加速了控制系统克服扰动的调节过程,使主被控变量回复到设定值。 当加热炉出口温度和燃料气流量同时变化时,主控制器经过主环及时调节副控制器的设定,使燃料气流量变化保持炉温恒定,而副控制器一方面接受主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同时,根据燃料气流量测量值的变化进行调节,使燃料气流量跟踪设定值变

化,使燃料气流量能根据加热炉出口温度及时调整,最终使加热炉出口温度迅速回复到设定值。 特点: 能迅速克服进入副回路扰动的影响 串级控制系统由于副回路的存在,改进了对象特性,提高了工作频率 串级控制系统的自适应能力 设计: ⑴主、副回路 副回路应尽量包含生产过程中主要的、变化剧烈、频繁和幅度大的扰动,并力求包含尽可能多的扰动。设计副回路应注意工艺上的合理性;应考虑经济性;注意主、副对象时间常数的匹配 ⑵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控制器控制规律 主控制器起定值控制作用,副控制器对主控制器输出起随动控制作用,而对扰动作用起定值控制作用。主被控变量要求无余差,副被控变量却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变动。主控制器可采用比例、积分两作用或比例、积分、微分三作用控制规律,副控制器单比例作用或比例积分作用控制规律。 ⑶主、副控制器正、反作用的选择

华南理工大学模电试题(附答案)

B 选择题(在题末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的号码。每空1分,共14分) 1. 已知常温下26mV T U =,二极管D 正偏电压U D =0.6V ,电流I D =0.8mA ,其交流电阻 r D =( )。 A. 750Ω B. 32.5Ω C. 375Ω D. 16.25Ω 2. BJT 放大电路中,测得三个电极①、②、③对地电位分别为12V 、12.2V 、0V ,据此 可判定BJT 为( A )型三极管,其三个电极中①为( D )极。 A. PNP B. NPN C. 发射极 D. 基极, E. 集电极 3. 图1所示共射放大电路,设静态时CQ 5mA I =,晶体管 饱和管压降CES 0.6V U =,当输入信号幅度增大到一定值时,电路将首先出现( )失真,其输出波形的( )将削去一部分。 A. 截止 B. 饱和 C. 顶部 D. 底部 4. 在图1所示电路中,已知晶体管的100β=, be 1k r =Ω,i 20mV U =;静态工作时BEQ 0.7V U =,CEQ 5V U =,BQ 20uA I =, 相应的电压增益为( )。 A .u 1003 3001A ?=-=-& B .u 1001.5 1501 A ?=-=-& C .u -352502010A =-=-?& D .u 57.140.7 A =-≈-& 5. 根据不同器件的工作原理,试判断( )可以构成复合管。 (A ) (B )(C ) (D ) 6. 在设计两级放大电路的过程中,要求输入电阻i R 约为150k Ω,电压放大倍数的数值 u A &约为100,第一级电和第二级电路应采用( )。 A. 共集电路;共射电路 B .共基电路;共射电路 C. 共集电路;共基电路 D. 共射电路;共射电路 7. MOS FET 构成的两级放大电路,总电压增益u 2000A =倍,其中第一级的电压增益

华南理工大学期末考试物理化学试卷2006年试卷B附答案__2_

物理化学上学期试卷 (应用化学专业上学期用) 校名:华南理工大学系名:专业:得分: 班级:本班排序号:姓名:日期:年月日 一、选择题( 共10题20分) 1. 2 分(2435) 2435 CuSO4与水可生成CuSO4?H2O,CuSO4?3H2O,CuSO4?5H2O三种水合物,则在一定温度下 与水蒸气平衡的含水盐最多为: ( ) (A) 3种 (B) 2种 (C) 1种 (D) 不可能有共存的含水盐 2. 2 分(1192) 1192 用130℃的水蒸气(蒸气压为 2.7p?)与1200℃的焦炭反应生成水煤气: C+H2O??→CO+H2,如果通入的水蒸气反应掉70%,问反应后混合气体中CO的分压为多少? 设总压2.7p?不变。 ( ) (A) 0.72p?(B) 1.11p? (C) 2.31p?(D) 1.72p? 3. 2 分(0485) 0485 氧气的燃烧热应为何值? ( ) (A) 大于零(B) 小于零 (C) 等于零(D) 不确定 4. 2 分(1513) 1513 气体CO和N2有相近的转动惯量和相对分子摩尔质量,在相同温度和压力时,两者平 动和转动熵的大小为:( ) (A) S t,m(CO)=S t,m(N2), S r,m(CO)>S r,m(N2) (B) S t,m(CO)>S t,m(N2), S r,m(CO)>S r,m(N2) (C) S t,m(CO)=S t,m(N2), S r,m(CO)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2017年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卷与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20分) 1、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 稳定性 、快速性和 准确性 。 2、控制系统的 输出拉氏变换与输入拉氏变换在零初始条件下的比值 称为传递函数。 3、在经典控制理论中,可采用 劳斯判据(或: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或奈奎斯特判据(或:频域分析法) 等方法判断线性控制系统稳定性。 4、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取决于系统 结构 和 参数, 与外作用及初始条件无关。 5、线性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纵坐标取值为20lg ()A ω(或:()L ω),横坐标为lg ω 。 6、奈奎斯特稳定判据中,Z = P - R ,其中P 是指 开环传函中具有正实部的极点的个数,Z 是指 闭环传函中具有正实部的极点的个数,R 指 奈氏曲线逆时针方向包围 (-1, j 0 )整圈数。 7、在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图中,s t 定义为 调整时间 。%σ是超调量 。 8、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2(1)(1) K s T s T s ++,频特性为 01112()90()() tg T tg T ?ωωω--=---。 9、反馈控制又称偏差控制,其控制作用是通过 给定值 与反馈量的差值进行的。 10、若某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0.20.5()105t t g t e e --=+,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G (s)为 105 0.20.5s s s s + ++。 11、自动控制系统有两种基本控制方式,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无反向联系时,称为 开环控制系统;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不但有顺向作用而且还有反向联系时,称为 闭环控制系统;含有测速发电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属于 闭环控制系统。 12、根轨迹起始于开环极点,终止于开环零点。 13、稳定是对控制系统最基本的要求,若一个控制系统的响应曲线为衰减振荡,则该系统 稳定。判断一个闭环线性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在时域分析中采用劳斯判据;在频域分析中采用奈奎斯特判据。 14、频域性能指标与时域性能指标有着对应关系,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幅值越频率c ω对应时域性能指标 调整时间s t ,它们反映了系统动态过程的快速性

过程控制考试作业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课程大作业 1、(15分)如图所示为加热炉的两种控制方案。试分别画出(a )、(b )所示两种情况的方框图,说明其调节过程并比较这两种控制方案的特点。 解:图A 为串级控制系统,主变量为加热炉出口温度T ,福变量为燃料油流量Q ,引入副变量Q 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克服由于燃料油压力波动对主变量T 的影响,以提高主变量T 的控制质量。 图B 调节器TC 和FC 串级工作,但没有副回路,所以不是串级控制系统。如果FC 选为比例调节器,那么原油的流量变化仍能及时通过FC 来改变燃料油的流量,起到静态前馈作用,而TC 能根据被控量?的变化起到反馈作用。为前馈反馈控制系统,系统的被控变量时原油的出口温度T

两种控制系统的比较: (1)(1)串级控制包含一个主回路和一个副回路,改善了被控制过程的动态特性,增强了对一次和二次扰动的克服能力,提高了对回路参数变化的自适应能力。 (2)从前馈控制角度,由于增加了反馈控制,降低了对前馈控制模型的精度要求,并能对未选做前馈信号的干扰产生校正作用。从反馈控制角度,由于前馈控制的存在,对主要干扰作了及时的粗调作用,大大减少对控制的负担。 2、(20分)(用MATLAB仿真实现)某液位控制系统,在控制阀开度增加10%后,液位的响应数据如下: t(s)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h(mm) 0 0.8 2.8 4.5 5.4 5.9 6.1 6.2 6.3 6.3 6.3 (3)如果用具有延迟的一阶惯性环节近似,确定其参数K,T,,并根据这些参数整定PI控制器的参数,用仿真结果验证之。 (4)解:(1)输入命令 (5)t=[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6)h=[0 0.8 2.8 4.5 5.4 5.9 6.1 6.2 6.3 6.3 6.3]; (7)plot(t,h); (8)xlabel('时间t(s)'); (9)ylabel('液位h(mm)'); (10)grid on; (11)hold on; (12)[x,y]=ginput(1) (13)[x1,y1]=ginput(1) (14)gtext('tao=5.5326') (15)gtext('T=34.3')

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电路基础

计算机电路基础复习 一、填空题 1、戴维南定理说明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线性网络可用1个电压源U 0c 和电阻R 0串联等效电路来等效。 2、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是加正向电压时导通,加反向电压时截止。 4、三态门电路的输出有三种状态:分别为高电平,低电平和高阻状态。 5、、稳压管是利用二极管的反向特性制作的,使用中必须设置限流电阻与之相配。 6、时序电路的自启动是指若由于某种原因使该电路处于无效状态时,在CP 脉冲作用下会自行转入有效状态,并开始有效循环的工作方式。 7、ROM 电路主要由地址译码器、存储矩阵和输出缓冲器三部分组成。 8、二进制编码器就是将输入信号编成二进制代码的电路。四位二进制编码器有十六个输入端,4个输出端。 10、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是时序电路某一时刻的输出不仅取决于该时刻输入信号的状态,还与电路原状态有关。 11、同步RS 触发器的特性方程Q n +1= ,其约束方程是 。 11、0=+RS Q R S n n n 12、单稳态触发器是一种脉冲整形电路,用555定时器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其脉冲宽度t w ≈1.1RC 13、在直流电路中,电容相当于开路,电感相当于短路。 14、硅NPN 三极管截止时,u BE <0.5V ,i B =i C =__0_____A 。 15、将BCD 代码翻译成十个对应的输出信号的电路称为二—十进制译码器(或4线—10线)。它有 4 个输入端。 16、在逻辑电路中,任意时刻的输出状态仅取决于该时刻输入信号的状态,而与电路原状态无关,这种电路称为_组合逻辑电路 。在电路结构上,一般由门电路组成。 17、同步RS 触发器的特性方程Q n +1= ,其约束方程是 。 17、.0=+SR Q R S n n n 18、多谐振荡器是一种脉冲 产生 电路,用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周期T = 0.69(R 1+2R 2)C 。 19、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两种工作状态分别是线性放大和非线性饱和。 20、将JK 触发器的 K 端串接一个非门后再与 J 端相连作为输入端,就构成D 触发器。 二、选择题 1.电路如图所示,A 点的电位U A 应为( C )。 A.-10V B.-6V

华南理工大学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_B2009a

诚信应考,考试作弊将带来严重后果! 华南理工大学期末考试 《 信号与系统 》试卷B 答案 注意事项:1. 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信息填写清楚; 2. 所有答案请直接答在试卷上(或答题纸上); 3.考试形式:闭卷; 一、 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 2 分) 1、()?? ? ??π+ =3t 4cos 3t x 是 (选填:是或不是)周期信号, 若是,其基波周期T=2/π。 2、[]??? ??+=64 cos ππn n x 是 (选填:是或不是)周期信号,若是,基波周期 N= 8 。 3 、 信 号 ()()() t 3s i n t 2c o s t x +π=的傅里叶变换 () ωj X = 3)](3)([j )]2()2([++--++-ωδωδππωδπωδπ。 4、一离散LTI 系统的阶跃响应[][][]12-+=n n n s δδ,该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 []=n h ]2n [2]1n []n [---+δδδ 。 5、一连续LTI 系统的输入()t x 与输出()t y 有如下关系:()() ()ττ=? +∞ ∞ -+τ--d x e t y 2t ,该 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t h ) 2t (e +- 。 6、一信号()()2u 34+=-t e t x t ,()ωj X 是该信号的傅里叶变换,求()=ωω?+∞ ∞-d j X π6。 7、周期性方波x(t)如下图所示,它的二次谐波频率= 2ωT 4π 。 _____________ ________

8、设)e (X j ω是下图所示的离散序列x[n]傅立叶变换,则 =? ωπωd )e (X 20 j π2 。 9、已知一离散实偶周期序列x[n]的傅立叶级数系数a k 如图所示,求x[n]的周期N= 8 。 10、一因果信号[]n x ,其z 变换为()()() 2z 1z 1 z 5z 2z X 2++++=,求该信号的初值[]=0x 2 。 二、 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对的打√,错的打×)(共20分,每小题2分) 1、已知一连续系统的频率响应为) 5j(2 3e )H(j ωω ω+-=,信号经过该系统不会产生相 位失真。( × ) 2、已知一个系统的单位冲击响应为)2t (u e )t (h t +=-,则该系统是非因果系统。( √ ) 3、如果x(t)是有限持续信号,且绝对可积,则X(s)收敛域是整个s 平面。( √ ) 4、已知一左边序列x[n]的Z 变换()()() 2 3151 11+++=---z z z z X ,则x[n]的傅立叶变换存在。( × ) 5、对()()2 t t 1000s i n t x ?? ????ππ=进行采样,不发生混叠现象的最大采样间隔=m ax T 0.5ms 。 ( √ ) [] x n k a 8 k . . . . . . T 1 -T 1 T -T T/2 -T/2 t ()x t

过程控制考试试卷

过程控制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本题共计10分,包括3小题,10个填空,每空1分) 1.一般一个简单控制系统由(检测/变送)装置、(被控对象)、(调节)器和(执行)机构组成。 2.过程控制系统常用的参数整定方法有:(经验法)、(衰减曲线法)、(稳定边界法/临界比例度法)和(响应曲线法)。 3.在PID调节器中,调节器的Kc越大,表示调节作用(越强),Ti值越大,表示积分作用(减弱),Td值越大表示微分作用(增强)。 4.常见的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分为下列几种典型形式:(操作指导控制系统)、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5.在闭环控制系统中,根据设定值的不同形式,又可分为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 1)定值控制系统 特点:设定值是(固定不变); 作用:保证在(扰动)作用下使被控变量始终保持在设定值上。 2) 特点:设定值是一个(变化量); 作用:保证在各种条件下系统的输出(及时跟踪设定值变化)。 3)程序控制系统

特点:设定值是一个(按一定时间程序变化的时间函数); 作用:保证在各种条件下系统的输出(按规定的程序自动变化)。 6.热电偶温度计的基本组成部分部分是(热电偶)、(测量仪表)、(连接热电偶)和(测量仪表的导线)。 7.串级控制系统能迅速克服进入(副)回路的扰动,改善(主)控制器的广义对象特性,容许(副)回路内各环节的特性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动而不影响整个系统的控制品质。 8.定值控制系统是按(偏差)进行控制的,而前馈控制是按(扰动)进行控制的;前者是(闭)环控制,后者是(开)环控制。 二、选择题(本题共计10分,包括5小题,每题2分) 1.由于微分调节规律有超前作用,因此调节器加入微分作用主要是用来(C): A.克服调节对象的惯性滞后(时间常数T),容量滞后τc和纯滞后τ0. B.克服调节对象的纯滞后τ0. C.克服调节对象的惯性滞后(时间常数T),容量滞后τc. 2.定值调节是一种能对(A )进行补偿的调节系统。 A.测量与给定之间的偏差 B.被调量的变化 C.干扰量的变化 D. 设定值的变化 3.定值调节系统是(X)环调节,前馈系统是(X)环调节( B )。

自控》期末考试试卷

自动控制试卷 一、选择题: 1. 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D ) A、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 B、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 C、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 D、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 2.下列哪种措施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没有效果(A ) A、增加开环极点 B、在积分环节外加单位负反馈 C、增加开环零点 D、引入串联超前校正装置 3.系统特征方程为32 D s s s s =+++=,则系统(C ) ()2360 A、稳定 B、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单调指数上升 C、临界稳定 D、右半平面闭环极点书Z=2 4.系统在2 e=∞,说明(A ) () r t t=作用下的稳态误差 ss A、型别2 v

8.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50()(21)(5) G s s s =++,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C ) A 、50 B 、25 C 、10 D 、5 9. 若某题的根轨迹有两个起点位于原点,则说明该系统( B ) A 、含两个理想微分环节 B 、含两个积分环节 C 、位置误差系数为0 D 、速度 10. 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相角裕度γ对应时域性能指标( A ) A 、超调%σ B 、稳态误差ss e C 、调整时间s t D 、峰值时间p t 二、填空题: 1. 反馈控制又称偏差控制,其控制作用是通过 给定值 与反馈量的差值进行的。 2. 复合控制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按 输入 的前馈复合控制和按 扰动 的前馈复合控制。 3.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1()G s 与2()G s 的环节,以并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为()G s ,则()G s 为 ()()s G s G 21+ (用1()G s 与2()G s 表示)。 4.根轨迹起始于 开环极点 ,终止于 开环零点 。 5.判断一个闭环线性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可采用 劳斯判据 、 根轨迹 、 奈奎斯特判据 等方法。 6.最小相位系统是指 S 右半平面不存在系统的开环极点及开环零点 。 三、分析设计: 1. 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 (1)写出闭环传递函数()()() C s s R s Φ=表达式; (2)要使系统满足条件:707.0=ξ, 2=n ω,试确定相应的参数K 和β;

过程控制考试内容

一、填空题 1.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是指过程在各输入量(包括控制量与扰动量)作用下,其相应输出量(被控量)变化函数关系的数学表达式。p10 2.过程的数学模型有两种,非参数模型和参数模型。 p10 3.过程控制系统通常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被控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分、粘度、湿度和 pH(酸碱度或氢离子浓度)等这样的一些过程变量的系统。 p4 4.表示过程控制系统控制关系的方框图,两个框之间的带箭头连线表示其相互关系和信号传递方向,但是不表 示方框之间的物料关系。 p5 5.一种测量体与被测介质接触,测量体将被测参数成比例转换成另一种便于计量的物理量,再用仪表加以显示, 通常把前一种过程叫做一次测量,所用的仪表称为一次仪表,后面的计量显示仪表称为二次仪表。 p32 6.在热电偶测温回路中接入第三种导体时,只要接入第三种导体的两个接点温度相同,回路中总电动势值不变。 p36 7.DDZ-III型变送器是一种将被测的各种参数变换成 DC 4~20mA统一标准信号的仪表。 p42 8.正作用执行机构是指当输入气压信号增加时,阀杆向下移动。 p114 反作用执行结构是指当输入气压信号增加时,阀杆向上移动。 p114 9.流通能力C定义为调节阀全开,阀前后压差为0.1Mpa、流体密度为1g/cm3时,每小时流过阀门的流体流量。 (体积(m3)或质量(kg))。 p115 10.执行器的流量特性是指被控介质流过阀门的相对流量与阀门的相对开度之间的关系。 p116 11.接触式测温时,应保证测温仪表与被测介质充分接触,要求仪表与介质成逆流状态,至少是正交,切 勿与介质成顺流安装。 p40 12.干扰通道存在纯时间滞后,理论上不影响控制质量。 p146 13.扰动通道离被控参数越近,则对被控过程影响越大。 p146 14.正作用调节器的测量值增加时,调节器的输出亦增加,其静态放大倍数K C取负值。反作用调节器的测量 值增加时,调节器的输出减小,其静态放大倍数K C取正值。 p154 (﹙给定值-测量值﹚的信号给调节器) 15.气开式调节阀,其静态放大倍数K V取正,气关式调节阀,其静态放大倍数K V取负。 p154 16.常见复杂控制系统有串级控制、补偿控制、比值控制、分程与选择控制和多变量解耦控制等。 P178 17.串级控制系统与单回路控制系统的区别是其在结构上多了一个副回路,形成了两个闭环。 p180 18.一般认为纯滞后时间τ与过程时间常数T之比大于0.3,则称该过程为大滞后过程。 p200 19.凡是两个或多个参数自动维持一定比值关系的过程控制系统,统称为比值控制系统。 p208 20.分程控制系统从控制的平滑性来考虑,调节阀应尽量选用对数调节阀,可采用分程信号重叠法来控制调节阀开度。p213 21.选择性控制系统的特点是采用了选择器。它可以接在两个和多个调节器的输出端,对控制信号进行选择,也可以接在几个变送器的输出端,对测量信号进行选择。p216 22.常见DDZ-III型温度变送器有热电偶温度变送器、热电阻温度变送器、直流毫伏温度变送器。p42 23.绝对误差是指仪表指示值与被测变量的真值之差。p32 24.典型的过程控制系统由检测元件、变送器、调节器、调节阀和被控过程等环节构成。p6 25.按过程控制系统结构特点来分类可分为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前馈-反馈控制系统。p7 26.按过程控制系统给定值来分类可分为定值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p8 27.被控过程输入量与输出量的信号联系称为过程通道。控制作用与被控量之间的信号通道联系称为控制通道。p11 28.当阶跃扰动发生后,被控过程能达到新的平衡,该过程称为自衡过程,如果不能达到新的平衡,则称该过程为无自衡过程。p11 29.研究建模过程的目的主要有设计过程控制系统和整定调节器参数、指导设计生产工艺设备、进行仿真试验研究、培训运行操作人员。p11 30.量程调节的目的是使变送器的输出信号的上限值ymax(DC 20mA)与测量范围的上限值xmax相对应。p42 31.正迁移是指测量起点由零迁至某一正值。p43 负迁移是指测量起点由零迁至某一负值。p43 32.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某一截面的物料数量,即瞬时流量。p50 同题目42、50 33.差压变送器主要用于测量液体、气体或蒸汽的压力、差压、流量、液位等过程参量,并将其转换成标准统一信号DC 4~20mA电流输出,以便实现自动检测或控制。p?? 34.执行器由执行机构和调节机构(阀)两部分组成。p112

华南理工大学分布式计算期末考试卷题整理

华南理工大学分布式计算期末考试卷题整理 第一章:分布式 1)并行计算与分布式计算区别? (1)所谓分布式计算是一门计算机科学,它研究如何把一个需要非常巨大的计算能力才能 解决的问题分成许多小的部分,然后把这些部分分配给许多计算机进行处理,最后把这些计算结果综合起来得到最终的结果。 与并行计算不同的是,并行计算是使用多个处理器并行执行单个计算。 2)分布式计算的核心技术是? 进程间通信IPC!!! 3)解决进程间通信死锁的两种方法? 超时和多线程 4)分布式系统的CAP理论是什么? 一致性,可用性,分区容忍性 第二章:范型 1)网络应用中使用的最多的分布式计算范型是? 客户-服务器范型(简称CS范型) 2)消息传递范型与消息中间件范型异同? ●消息传递:一个进程发送代表请求的消息,该消息被传送到接受者;接受者处理该请求, 并发送一条应答消息。随后,该应答可能触发下一个请求,并导致下一个应答消息。如此不断反复传递消息,实现两个进程间的数据交换. 基于该范型的开发工具有Socket应用程序接口(Socket API)和信息传递接口(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MPI)等 ◆消息系统模型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两种子类型:点对点消息模型 (Point-to-point message model)和发布订阅消息模型 (Public/Subscribe message model)。 ◆在这种模型中,消息系统将来自发送者的一条消息转发到接收者的消息队 列中。与基本的消息传递模型不同的是,这种中间件模型提供了消息暂存 的功能,从而可以将消息的发送和接受分离。与基本的消息传递模型相比,点对点消息模型为实现异步消息操作提供了额外的一层抽象。如果要在基 本的消息传递模型中达到同样的结果,就必须借助于线程或者子进程技术。 3)一个分布式应用能否使用多个分布式计算范型? 可以,部分。 4)抽象层次最低的分布式计算范型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