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生理

生殖生理
生殖生理

生殖生理

第一节Introduction

Sex来自拉丁词Sexus,它的意思为分化,分开,切断的意思。

一、性征、性决定和性分化

区别雌雄的特征有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之分。

第一性征是产生配子的性腺,如睾丸、卵巢。

第二性征包括形态、机能和心理三方面。

生殖器第二性征(附性器官)是运送配子的管道和相连的腺体。

男:附睾、输精管、尿道、阴茎、前列腺、精囊及尿道球腺

女:输卵管、子宫、阴道、生殖道粘膜中的腺体

生殖器外第二性特征:是区别男女性别的特征,这些特征自青春发育期逐渐突出,成年后最为明显,性征是性决定和性分化的结果,生物学上性的决定和分化是由染色体的性别、性腺和生殖器的性别、身体的性别、生后的养育和社会心理学上的性别等多个环节和步骤相继发育,交互影响造成的。

二、生殖过程

新生个体的产生是两性性细胞结合后,在母体的子宫经发育、生长、最后娩出的过程。

三、性成熟和体成熟

1、性成熟(sexual maturity):哺乳动物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生殖器官基本发育完全,并且具备繁殖能力,这一时期叫做性成熟。

初情期:母畜第一次发情或第一次排卵的时期。此期发情与发情周期的周期不正常或不规律,经过一定时期达到性成熟,开始排成熟的卵子。

如何确定雄性初情期?一次射精50000000个精子,其中10%以上是具有活力,即具有受精能力。

性成熟的年龄随动物性别、气候、营养和管理而有所不同,一般讲:小动物比大动物性成熟早,如牛8-12个月,家兔4-5个月,羊4-8个月,臭虫:一晚72代,母畜比公畜早,气温高的地区比气温低的地区家畜早。

2、体成熟:动物的生长基本结束,并具有成年动物所固有的形态和结构特点,称为体成熟。体成熟比性成熟晚,性成熟后身体仍在发育、生长,到一定时间后才达到体成熟,因此家畜开始配种的年龄要比性成熟晚些。

四、性季节(繁殖季节)

家畜的繁殖有季节性,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因为在未驯养前,处在原始的自然调节下,只有那些再全年中比较良好的环境条件下产仔的,才能保证其新生的幼仔能够活下来,如马,发情在春季,妊娠11个月,则分娩在春季,绵羊的繁殖季节在秋季,妊娠5个月,则分娩季节也为春季。

牛、猪、兔—终年多次发情,马、羊、驴在一定季节呈多次发情。

第二节雄性生殖生理

一、睾丸的功能

睾丸是雄性动物的主性器官,它具有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两大功能。

(一)睾丸的生精作用

睾丸由曲精细管与间质细胞组成,曲精细管上皮有两种C:精原C(精子)与支持C(营养C,起营养和支持作用)。

精子生成后储存在附睾内,射精释放,不射精,经一定时间后将衰老、死亡并吸收。

支持C与支持C之间有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而其底部又与基膜紧贴,这一特殊结构使体液成分难以直接进入曲精细管管腔,形成“血睾屏障”。“血睾屏障”可以防止生精细胞的抗

原性物质进入血液循环而引起自身过敏性反应。

精子的生成需要适宜的温度(阴囊内较腹腔低4-7度)

(二)睾丸的内分泌功能

1、睾丸激素睾丸的间质细胞可产生雄性激素(androgen)和少量雌激素,化学本质是类固醇,作用最强的是睾丸间质C所分泌的睾丸酮—睾酮。

2、雄性激素的生理作用:

①维持生精。睾酮进入曲细精管转变为双氢睾酮,与ABP结合,促进生精。曲细精管微环境中高浓度的雄激素是维持生精的必要条件。②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及副性征的出现,维持正常的性欲和性反射。睾酮主要刺激内生殖器(曲细精管、输精管、附睾、精囊、射精管等)的生长发育,而双氢睾酮则促进外生殖器(尿道、阴茎、前列腺等)的生长发育。③促进蛋白质的合成,特别是促进肌肉和生殖器官的蛋白质合成,从而使尿氮排出减少,呈现正氮平衡。④促进骨的生长和钙磷沉积。⑤促进红细胞的生成(睾酮可促进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

二、睾丸活动的调节

睾丸的活动受到下丘脑—腺垂体—性腺(睾丸)轴及其靶激素的反馈性调节。

(1)在内外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下丘脑可释放GnRH,GnRH通过垂体门脉作用于腺垂体,促进腺垂体分泌FSH和LH。FSH和LH都能控制精子的生成。

(2)雄激素在血浆中达到一定浓度时,可反馈性抑制GnRH和FSH、LH的分泌,从而使睾酮的分泌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

(3)支持细胞所分泌的抑制素(inhibin)是蛋白激素,由α、β两个亚单位合成,分子量为31000-32000,它对FSH的释放具有很强的负反馈抑制作用,而同样生理剂量的抑制素对LH 分泌却无明显影响。

三、附睾及副性腺的主要功能

(一)附睾的主要生理功能

附睾为细长管道,叫附睾管,功能主要为对精子的转运、浓缩、成熟和储存。

(二)副性腺的主要生理功能

指尿道球腺、前列腺和精囊腺3种。它们的分泌物共同组成精液的液体部分(或叫精液)内含果糖蛋白。

1.尿道球腺分泌透明粘液,在射精前排出,呈碱性,主要冲洗尿道和中和阴道内酸性物质的作用。

2.前列腺分泌物较稀,不透明,有特殊臭味,含阮较多,呈碱性,可中和阴道内酸性物,并吸收精子排出的CO2以利于精子的活动。

3.精囊腺分泌量大,白色胶状粘液,进入雌性阴道中可凝固成栓,防止精液倒流,有利于受精。

四、精液

(一)精子

精子是在睾丸的曲细精管内产生、贮存于附睾并由附睾排出的。它是雄性动物的生殖细胞,带有父本遗传信息。

精子由头和尾两部分组成。头部包括细胞膜和顶体等,能进入卵细胞并与卵细胞结合,而尾部则是精子运动的部分。

精子运动的动力:向流性:逆流游动

向触性:向异物

向比性:向化学物质

(二)精清

精清的主要生理作用有:①稀释精子,便于精子的运行和输入雌性动物的生殖道。②提供精

子运动和存活的适宜环境。③提供精子活动的能源(精清含有果糖、山梨醇和甘油磷酸胆碱等能源物质)。④保护精子、防止氧化剂对精子的损害(精清中的巯基组氨酸三甲基钠盐具有抗氧化作用),和防止精子的凝集(精清中含有抗精子凝集素)。⑤精清中的PG能刺激雌性生殖道的运动,有利于精子的运行。⑥有些动物的精清能在雌性生殖道内凝固成栓塞,防止精液倒流。

第三节雌性生殖生理

雌性生殖包括卵细胞的形成、排卵、受精、妊娠和分娩等生殖过程。

一、卵巢的功能

(一)卵巢的生卵作用

雌性生殖过程有明显的周期性,卵子的生成与性腺的分泌活动是有节律进行的,这与体内激素调节有关,这种生殖周期,在灵长类以外的哺乳动物称动情周期,灵长类称月经周期。

母畜达到性成熟的主要生理特征是卵C在卵巢中的成熟和排出。

卵子的发生和卵泡的发育过程如下:

性C→卵原C→初级卵母C→ 次级卵母C→ 卵母C→ 初级卵泡→次级卵泡→ 卵子→成熟卵泡→ 破裂排卵

卵子的结构:包括放射冠、透明带、卵黄膜及卵黄。

牛、马、蹄类、灵长类动物每次发情只排一个卵子;猪、山羊、犬、兔可排出两个以上卵子。成熟卵泡破裂后,卵泡的外壁因压力减小而塌陷,卵泡腔内充满着由卵泡膜血管破裂时流出的血液,以后卵泡上皮细胞又逐渐形成新的C层,代替血凝块,并在细胞的原生质内积蓄黄色颗粒,使破裂的卵泡形成黄体。黄体存在的时间要看是否受精而定,若是卵子已受精,黄体就继续生长,这时叫妊娠黄体,直到妊娠末期才逐渐萎缩,如未妊娠,黄体不久就萎缩退化,最后形成一个白色物叫白体。

黄体可以看作是一个内分泌器官,LH通过cAMP使黄体分泌大量孕酮和少量雌激素,一般于排卵后7-8天,黄体发展到顶峰,若没受精,黄体则退化。

卵巢活动的周期性变化:

卵泡生长发育成熟→排卵→ 黄体生长→退化→下一周期

每一周期包括以下两个期:卵泡期:

卵泡由生长、发育到排出的时期

黄体期:黄体生长发育到退化的时期

(二)卵巢的内分泌功能

卵巢除产卵外,还能分泌性激素,有雌激素(estrogen, E)、孕激素(progestogen)及少量的雄激素。妊娠期间还可分泌一种使耻骨韧带松弛的松弛素。

人的卵巢只能合成雌二醇和雌酮。

1.雌激素及其生理作用体内雌激素包括雌二醇(E2)、雌酮及雌三醇,化学结构亦为类固醇。雌二醇是由卵巢的卵泡内膜C分泌的,效力最强,另外两种是雌二醇的代谢产物,怀孕期间,胎盘产生大量雌三醇。

雌二醇的生理作用:

(1)刺激附性器官的生长:使子宫内膜增厚,增加血流和C活动,提高子宫对催产素的反应,为怀孕做准备。

(2)促进阴道上皮的增生和角化,增强抵抗力。

(3)刺激输卵管的生长和运动。

(4)促进乳腺导管系统得生长发育。

(5)与雌体形发育有关。

(6)促进水、Na、Ca、N和P的潴留,对骨代谢有影响。

(7)促进发情行为和表现。

(8)大剂量能抑制FSH的分泌,而刺激LH分泌。

2.孕激素及其生理作用孕激素主要是由黄体和胎盘所分泌的,类固醇,以孕酮作用最强,它在尿中的代谢产物是无活性的孕二醇;马和绵羊由胎盘产生孕激素,黄体消失后不会发生流产;猪、山羊、兔的黄体是产生孕激素的唯一来源,因此,妊娠阶段切除卵巢,会引起流产。孕H通常要在雌H作用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二、性周期(发情周期)

母畜性成熟后,卵巢中就规律性的出现乱泡成熟和排卵过程,哺乳动物的排卵是周期性发生的,伴随每次排卵,母畜的机体特别是生殖器官,发生一系列的形态和生理性变化。

性周期:指从一次发情开始到下次发情之前,或由一次排卵到下次排卵的结个间隔时间。马、驴、牛、猪→多周期动物,狗及多种野生动物→少周期动物;绵羊在每一季节内出现几个彼此相继的性周期→长乏情期

性周期的分期:

除灵长类动物以外,所有哺乳动物的性周期又叫发情周期(Estrus cycle),根据母畜生殖器官所发生的变化,一般可分为发情前期(proestrus)、发情期(estrus)、发情后期(metaestrus)、休情期(diestrus)四个时期。

三卵巢活动的调节

内、外环境的变化可通过下丘脑—腺垂体—性腺(卵巢)轴及靶腺激素的反馈作用来调节卵巢的活动。

(1)在内外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下丘脑释放GnRH,作用于腺垂体使其释放FSH和LH作用于卵巢。

(2)FSH与类胰岛素生长因子和上皮因子等可促进卵泡的生长发育并使其分泌雌激素,同时能使颗粒细胞产生芳香化酶,将内膜细胞产生的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而血中雌激素达到一定浓度时,又可对GnRH和FSH的分泌产生负反馈作用。LH作用于内膜细胞,使胆固醇转变为雄激素。

(3)卵巢中的雌激素又可通过局部正反馈作用,增加卵泡对LH和FSH的敏感性,在FSH 分泌减少的情况下,继续促进卵泡的生长发育。在排卵前夕高浓度的雌激素又对GnRH和LH 的分泌产生正反馈作用。

(4)卵泡的颗粒细胞能分泌抑制素,对FSH的分泌产生抑制作用。

(5)PRL具有维持黄体的作用。

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对卵巢活动的调节及卵巢内的自身调节过程,既保证血液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浓度的水平,又保证性周期不同时期对雌激素和孕激素的需要,从而维持雌性动物的正常生殖过程。

四、附性器官的功能

(一)输卵管的功能

输卵管的主要生理作用如下:

1.接纳卵巢排出的卵子卵巢排出的卵子,一般均被纳入输卵管的伞端。

2.卵子和精子的转运作用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可促使输卵管上皮纤毛和管壁肌发生有规律的蠕动,而使精子和卵子分别向着输卵管上1/3的壶腹部转运。

3.输卵管还是精子获能和受精的地点(详见受精)。

4.是受精卵卵裂和早期胚胎发育的场所输卵管分泌细胞分泌的液体可提供受精卵卵裂、胚胎早期发育的营养,有利于受精卵向子宫方向转运。

(二)子宫的机能

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妊娠期所形成的胎盘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子宫的主要生理作用如下:

1.子宫肌的运动对生殖机能的影响发情期在卵巢激素和交配等因素的作用下,子宫肌发生节律性的收缩,可促进精子向输卵管方向移动,有利于受精;妊娠期在孕激素的作用下,子宫肌运动减弱,处于相对静止,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分娩时,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子宫肌发生强力收缩,促进胎儿排出。

2.提供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物质和环境胎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所有营养物质及其代谢产物的排出,均是通过胎盘而实现的,胎盘是母体子宫组织和胚胎组织共同构成的临时性器官。

3.子宫能分泌前列腺素前列腺素可通过子宫-卵巢的局部循环而引起黄体溶解。

4.子宫颈分泌的粘液的作用发情期子宫颈分泌较为稀薄的粘液而有利于精子的通过;在妊娠期,其分泌物粘稠,闭塞子宫颈,可以防止感染物进入子宫。

5.子宫的内分泌功能(见内分泌章)。

第四节生殖过程

包括受精、妊娠和分娩

一受精

受精(fertilization)是指两性配子(卵子和精子)结合而形成一个新细胞—合子的复杂生理过程。它包括精子和卵子的运行、精子的获能作用、精子和卵子的相遇及顶体反应、精子进入卵细胞及合子的形成和透明带反应等重要生理过程。

1.精子的运行

精子在母畜生殖道内由射精部位到受精部位的运动过程。

精子运行的能力

来自本身的运动(次)

借助母畜输卵管的收缩和蠕动(主)

精子进入母畜生殖道之后,须经过一定变化后才能具有进入透明带和使卵子受精的能力,这一变化过程叫精子的受精获能过程(或受精获能作用),获能时间大约在子宫或输卵管内停留2-4小时。

2.卵子的运行

排卵时,卵子随卵泡液被纳入输卵管伞部,并借助伞部上皮C纤毛的颤动和平滑肌的收缩很快进入输卵管,卵子在输卵管内运行时发生着变化,马、狗和狐的卵子排出时是初级卵母细胞,在输卵管中成熟,绵羊、牛和猪排卵时是次级卵母细胞。

次级卵母C包括一个核,核心周围是卵黄,卵黄的边界是卵黄膜,卵黄膜被一层厚而透明的膜保围着,这层膜叫透明带。

卵子保持受精能力的时间:即卵子运行到输卵管峡部以前的时间。

3.受精过程

(1)精子与卵子相遇:精子与卵子在输卵管壶腹相遇而受精,射精9亿个精子→几千个到壶腹→1个精子进入卵子而受精

(2)精子进入卵子:精卵相遇,精子顶体释放出透明质酸酶,溶解卵子周围的放射冠,穿过透明带之后,卵子产生受精素与精子起特异性反应,使精子固定在透明带某一点上,继而精子又释放顶体素(蛋白水解酶),使精子突破透明带,而达卵黄膜,精子失去顶体,头进入卵黄膜→发育

(3)原核形成和配子组合

精子进入卵子后,脱掉尾巴,头部膨大,细胞核形成雄性原核,卵子的核形成雌性原核,两个原核接近,核膜消失,各自形成染色体,进行组合,完成受精的全过程,接着发生第一次卵裂。

二、妊娠(pregnancy)

受精卵在母体子宫内生长发育为成熟的胎儿的过程。

卵裂和胚泡种植:

受精卵(合子)沿输卵管向子宫移动的同时,进行细胞分裂,叫卵裂。约3天,变成16-32个细胞的桑椹胚,约4天,桑椹胚即进入子宫,继续分裂,体积扩大,形成中央含有少量液体的空腔,叫胚泡。在胚泡周围形成一层滋养层,供给胚泡迅速增殖所需的营养,其后胚泡逐渐埋入子宫内膜而被固定,叫种植。种植后胚泡继续生长,由母体供给养料和排出代谢产物。胎盘形成与胎儿发育

种植后的胚泡滋养层迅速向外增生,形成含胚泡血管组织的绒毛,与此同时,子宫内膜与胚泡相接的粘膜增生,形成覆盖胚胎的脱膜,绒毛深入脱膜内构成胎盘,从此胚胎在胎盘内发育成胎儿。

母体妊娠时的变化

妊娠黄体分泌大量孕酮,起安胎作用。在雌激素的协同作用下,袭击乳腺腺泡生长,使乳腺发育完全,准备泌乳。

随胎儿增大,引起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等一系列变化,如胸式呼吸,呼吸浅而快,血沉加快,心脏负担增加,排尿、粪次数增加,代谢旺盛,前期食欲旺盛。

妊娠期间的发情

母畜发情周期一般由妊娠开始而中断,但有的妊娠母畜还可能出现发情,叫妊娠期发情。

假妊娠

母畜发情排卵后,如卵子并没有受精,而黄体继续存在,经一定时间后,出现乳腺发育、泌乳、做窝等妊娠征候,这一现象叫假妊娠。

三、分娩

分娩时成熟的胎儿自子宫排出母体的过程。通常分三期:

开口期:子宫节律收缩,子宫颈扩大。

娩出胎儿期:子宫更为频繁而持久收缩,腹隔肌收缩,内压升高。

胎衣排出期:胎儿出,经短时间间歇,子宫又收缩排出胎衣。

可见,胎儿从子宫中娩出的动力是靠子宫和腹壁肌的收缩来实现的。

生殖医学全国较好的学校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 1996年中心列为广东省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重点专科;“九五”以来科室承担了多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项目3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6项、广东省博士启动基金2项、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5项、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7项;公开发表80余篇论文,其中SCI引用论文6篇,国际杂志发表4篇,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级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 中心拥有强大的技术队伍,包括医疗、技术、护理人员共22人。其中博士导师2人、硕士导师6人;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9人;博士生11人,硕士6人。周灿权、教授、研究生、博士导师1978年至1983年就读中山医学院医学系,毕业获学士学位,同时留校于本院妇产科一直工作至今,期间接受了系统和严格的临床训练。1985年至1988年在中山医科大学攻读研究生,毕业获生殖生理学硕士学位。先后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和德国波恩大学学习生殖医学技术各一年。1986年开始从事生殖医学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在系列的辅助生殖技术以及妇科内分泌的临床和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作为卫生部的专家组成员参加了许多省、市、自治区的辅助生殖中心的技术评审工作,积累了丰富临床和研究经验。以包括试管婴儿技术等各种辅助生殖技术和妇科内分泌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先后承担或参与了包括国家973、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项目、CMB等科研项目。先后获得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在各级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百多篇。现任中华医学会全国生殖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全国计划生育专科学会常委、广东省妇产科分会常委、《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副主编、《中华妇产科杂志》编委、《生殖医学》等杂志编委,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学首席专家、学科术带头人。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浙江省妇女保健院、浙江省妇女医院)是浙江省妇产科医疗、教学、科研及计划生育、妇女保健工作的指导中心,是在华东区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三级甲等妇产科专科医院。 医院成立于1951年,核定床位750张,婴儿床260张。目前职工1200余人,其中副高及以上专家160余人。年门诊人次超过100万人次,年收治病人达3万余人次,年分娩量超过1万,业务规模居全国同类专科医院之首,临床诊治综合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国际水平。是妇产科学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妇产科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妇产科学》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妇科、产科均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优势突出,专业特色鲜明,设有普通妇科、妇科肿瘤科、产科、计划生育科、生殖内分泌科、外科、妇女保健等专科。拥有卫生部妇产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辅助生育技术培训基地、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和浙江省母婴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并设有浙江省计划生育指导站、浙江大学妇产科计划生育研究所、浙江省女性生殖健康研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生殖健康重点实验室及浙江省产前诊断中心、生殖医学中心、胎儿医学中心和宫颈疾病诊治中心。2009年通过国家药监局组织的临床药物试验机构专家认证。有28人次在全国性学术组织任职,其中副主任委员4名,在国内享有声誉 黄丽丽,女,1961年出生,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计划生育科主任。1983年6月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获医学学士;1989年7月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1999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一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从事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曾在德国基尔大学妇产科系生殖与免疫实验从事人类生殖方面的研究工作,也曾赴美国加州大学短期进修。参加计划生育领域的“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十五”“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的研究,主持省厅级课题多项,发表论文多篇。作为项目主持人获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目前任中华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五脏——脾的生理特性、肝的生理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五脏一一脾的生理特性、肝的生 理功能 现在上课,上一节我们讲脾的生理特性,讲了第一个特性,叫脾主 升清,又称脾气宜升,得出来脾宜升则健这样一个著名的原理。由这个特性,推理出脾宜升则健。 下面我们讲脾第二个生理特性,脾喜燥恶湿,这也是咱们中医理论当中的一个难题,在这一节也是一个重点,涉及到中医的气化、涉及到运气,在这里只要求同学们做一般了解,旨在了解它的实践意义就可以了。根据气化学说、运气学说(至于什么是运气学说?以后同学们再学习,暂时就这样理解),规定脾和胃在五行中同属土。根据运气学说,还要分阳土和阴土,是湿土还是燥土,脾和胃这二者规定它们的阴阳属性,胃为阳,脾为阴。同属土,胃为阳土,脾为阴土。就气化来说,胃为燥,脾为湿。湿和燥两者相比较而言,按照阴阳的属性,湿属阴,燥属阳。把阴阳去掉,从气化来说,燥湿来说,规定脾为湿土,胃为燥土,同学们先理解到这个程度。湿土指脾而言,燥土指胃而言,那么燥和湿有什么关系呢?根据阴阳学说,燥湿相对,阴阳相对,应该处于和谐状态。也就是说脾湿和胃燥处于一个和谐的状态,意味着脾胃的生理功能是正常的。这是一。 第二、就燥与湿相比较而言,中医还认为燥能胜湿,燥能抑制湿, 使湿处于和谐状态,叫做无过无不及。那么燥和湿,燥属阳,湿属阴C 我们上一节课讲阳和阴的关系,阳起主导作用。为什么强调湿与燥的问

题?强调阳燥能胜湿,没有阴湿能胜燥。这里也体现了阴阳之间的关系,阳主阴从的关系,强调是阳气的重要作用。所以第二记住,燥能胜湿。至于为什么燥能胜湿?有兴趣的同学就这个问题将来学习运气的时候再进一步探讨。这里只记住脾湿胃燥这两者比较而言,燥能胜湿,胜湿的结果使湿处于无过无不及的状态,这样才能保证脾的功能正常。燥不能胜湿,那就是会出现湿太过,也就说胃的燥不能抑制脾的湿,达不到两者和谐状态,就会出现脾的湿太过,在这种情况下脾由正常生理状态转化为病理状态。就这个意义讲脾恶湿,和燥相对,所以古人得出结论叫脾喜燥恶湿。由于这个性质,我们有两点需要注意,脾是运化水液,脾要运化水湿,换言之,脾能运湿,而这里讲脾恶湿,那就是说脾既运湿又恶湿,运湿保证燥和湿处于和谐状态,使体内的水液代谢维持正常状态,不致于有水湿停聚。那么又恶湿,一旦湿气太重,就要影响了脾的功能,这就有些矛盾,这也体现中医思维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就这个意义讲脾喜燥恶湿。我们今天理解喜燥,什么意思呢?本来燥能胜湿,不应是喜应该是怕燥。所谓喜燥,在这里是指燥对湿要有一定的抑制程度,如果燥太过也不可以,这里喜燥理解为需要燥和它(湿)维持平衡。恶湿是恶湿之太过,不是湿之适度。湿之适度是它正常的状态,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这样来理解脾喜燥恶湿,这是脾的一个重要生理特性。这样一个生理特性,在理论上我们从脾胃,脾为湿土,胃为燥土,从燥湿之间的关系强调燥与湿的和谐;从性能上也可以进一步的论证,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为后天之本。只有脾和胃,燥湿适度,既无太过又无不及;从生理特性上来说,在这样的条件下,意味着脾的生理功能处于正常状态,脾的升、胃的降处于正常状态。脾的功能正常,它才能化生气血,成为气血生化之源,它才能够成为后天之本,它才能够维持调节体内的水液代谢平衡,这是从脾胃的属性气化的属性来说,又进一步来说明脾胃的功能。中医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来回答一个问题。我们讲脾主升清,从气机升降的角度来说明脾胃正常状态需要什么条件?那么从脾与胃、燥与湿之间的关系又进一步论述了,在这样条件下,又叫脾胃的生理功能正常,那么脾的生理正常意味着脾胃执行气机升降枢纽的作用正常,脾胃能够执行气机升降枢纽的作用保证了五脏系统气机运行正常,意味着人体处于正常生理状态,各个脏腑都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中医理论在讲述每个概念每个原理都从不同角度回答一个什么问题,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不能就概念记概念,进一步探索它想说明什么问题?在什么角度它想回答这个问题,最终要想说明什么问题,它的实践意义。这样一个属性决定了中医对脾的病变,一旦出现各种各样的改变的时候,它的治疗,特别是处方用药,要注意它喜燥恶湿,要注意不能用加重脾湿的药物,将来学中药、学方剂的时候老师会进一步讲,多用辛、温、散这样的药物,取它燥湿的作用,保证维持湿土和燥土之间关系的平衡。将来学习中药,讲胜湿药物,多辛温香燥,这个结论哪来的呢?脾喜燥恶湿而来。那么强调病理的情况下,多强调脾的阳气不多,在虚证状态下,湿

血小板生理知识

血小板生理知识 血小板(platelet)哺乳动物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它有质膜,没有细胞核结构,一般呈圆形,体积小于红细胞和白细胞。血小板在长期内被看作是血液中的无功能的细胞碎片。直到1882年意大利医师J.B.比佐泽罗发现它们在血管损伤后的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才首次提出血小板的命名。 血小板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和生化组成,在正常血液中有较恒定的数量(如人的血小板数为每立方毫米10~30万),在止血、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血小板只存在于哺乳动物血液中。低等脊椎动物圆口纲有纺锤细胞起凝血作用,鱼纲开始有特定的血栓细胞。两栖、爬行和鸟纲动物血液中都有血栓细胞,血栓细胞是有细胞核的梭形成椭圆形细胞,功能与血小板相似。无脊椎动物没有专一的血栓细胞,如软体动物的变形细胞兼有防御和创伤治愈作用。甲壳动物只有一种血细胞,兼有凝血作用。 血小板的生成由骨髓造血组织中的巨核细胞产生。多功能造血干细胞在造血组织中经过定向分化形成原始的巨核细胞,又进一步成为成熟的巨核细胞。成熟的巨核细胞膜表面形成许多凹陷,伸入胞质之中,相邻的凹陷细胞膜在凹陷深部相互融合,使巨核细胞部分胞质与母体分开。最后这些被细胞膜包围的与巨核细胞胞质分离开的成分

脱离巨核细胞,经过骨髓造血组织中的血窦进入血液循环成为血小板。新生成的血小板先通过脾脏,约有1/3在此贮存。贮存的血小板可与进入循环血中的血小板自由交换,以维持血中的正常量。每个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的数量每立方毫米大约200~8000,一般认为血小板的生成受血液中的血小板生成素调节,但其详细过程和机制尚不清楚。血小板寿命约7~14天,每天约更新总量的1/10,衰老的血小板大多在脾脏中被清除。 形态结构循环血中正常状态的血小板呈两面微凹、椭圆形或圆盘形,叫做循环型血小板。人的血小板平均直径约2~4微米,厚0.5~1.5微米,平均体积7立方微米。血小板虽无细胞核,但有细胞器,此外,内部还有散在分布的颗粒成分。血小板一旦与创伤面或玻璃等非血管内膜表面接触,即迅速扩展,颗粒向中央集中,并伸出多个伪足,变成树突型血小板,大部分颗粒随即释放,血小板之间融合,成为粘性变形血小板。树突型血小板如及时消除其刺激因素还能变成循环型血小板,粘性变形的血小板则为不可逆转的改变。血小板有复杂的结构和组成。血小板膜是附着或镶嵌有蛋白质双分子层的脂膜,膜中含有多种糖蛋白,已知糖蛋白Ⅰb与粘附作用有关,糖蛋白Ⅱb/Ⅲa与聚集作用有关,糖蛋白Ⅴ是凝血酶的受体。血小板膜外附有由血浆蛋白、凝血因子和与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有关分子组成的血浆层(血小板的外覆被)。血小板胞浆中有两种管道系统:与表面相连的开放管道系统和致密管系统。前者是血小板膜内陷在胞浆中形成的错综分布的管道系统,管道的膜与血小板膜相连续,管道膜内表面也有

《生理学》各章知识点 总结

精心整理 生理学基础总结 绪论 I.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命的基本特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及生殖。 3.兴奋性是指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 4.胞外液。 5.信息,使反债调节与控制部分的原发作用一致,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 负反馈调节是指受控部分的活动通过发出回馈信息,使回馈调节与控制部分的原发作用相反.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方式主要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单纯扩散是只取决于膜两例物质浓度差进行转运的一种方式出胞和入胞作用 易化扩散是物质借助细胞膜上特珠蛋白质的帮助,顺浓度梯度或电一化学梯度的转运过程。分为载体转运和通道转运两种。 载体转运具有特异性、饱和性和争议抑制性; 通道转运具有离子选择性和门控特性,又可分为化学门控信道、电压门控信道和机械门拉信.吞饮 动。它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由去极化和复极化构成,是Na +内流与K +的外流及Na +—K +泵转运共同形成的、其引起取决于阈电位, 阈电位是使膜上Na +通道突然大量开放的临界膜电位值。 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形式进行传导。动作电位具有“全或无”特性和不衰减的可传播性。 3.肌肉收缩是指肌肉的长度缩短或张力增加.其过程包括肌细饱的兴奋、兴奋一收缩耦联,收缩三部分,主要步骤如下图

血液 1. 占体重的 2. 透压) 3. 对保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具有重要作用; 血浆蛋白产生胶体渗透压,主要成分是白蛋白,具有免疫功能。 作用是:能使组织液中的水分渗入毛细血管以维持血容量及调节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换。 等渗溶液是0.9%Nacl,5%葡萄糖溶液。 4.血浆的正常酸碱度:PH7.35-7.4 5.低于7.35为酸中毒,高于7.45为碱中毒。 5.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我国成年男性红细胞数为(4.0-5.5)x1012/L;成年女性为(3.5-5.0)x1012/L。6.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Hb)。 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浓度为120一160g/L,成年女性为110-150g/L。 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称为贫血。 7.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包括可塑变形性、悬浮稳定性(血沉,红细胞叠连)、渗透脆性(溶血,低渗溶液)。 红细胞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运愉O2和CO2以及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 红细胞原料是蛋白质和铁(缺铁性贫血),成熟因素是维生素B12,叶酸。 8.正常成人的白细胞:其主要功能是吞噬作用和 免疫作用。 9.正常成人血小板有(100一 其主要功能为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和生理性止 A抗原与 。 )和 也是由于K+外流产生的电一化学平衡电位。 动作电位由去极化和复极化两个过程组成,但复极化比较复杂,持续时间较长动作电位共分为五个期,即 去极化期(Na+内流形成)、 复极化l期(快速复极初期,K+外流形成)、 2期(缓慢复极期也称平台期,K+外流和Na+内流形成)、 3期(快速复极末期,K+外流形成) 4期(静息期,离子泵转运形成)

生理功能.

生理功能 (一)人腦 乃是控制身體的中心,接受關於環境及人體的內部功能持續而大量的感覺訊息。它處理此種訊息並且與儲存的資料比較,同時決定某些動作是否需要適應環境或調節身體內部的一些功能。腦亦被視為身體的資料儲藏室,同時是意識和情感的主要部位。 活生生的腦乃是一個柔軟、容易壓縮的灰白組織的質塊,表面有明顯摺曲。鮮紅的動脈以及紫色的靜脈通過此種有溝的質塊。腦與它的血管完全被包覆在稱為腦膜的三層膜裡面。最外層形成一層堅韌、保護性的外套。腦的重量約為1.3公斤,包含數目非常多的神經細胞以及有支持作用的膠細胞。 大腦被分為4葉-----額、、頂、枕葉,與顱骨的骨頭相對應。有些腦葉被深溝所分開,稱之為裂或溝。而小腦掌控一些無意識及自動的功能,譬如平衡,以及控制和協調身體隨意的運動。血管連接著心臟,不停地來回輸送血液到全身各個部分。用過的血液從身體回到心臟再喞送到肺臟,在肺臟與氧氣結合,然後回到心臟,再輸送到全身。 (二)胃 是一個中空的肌肉性囊袋,是消化道中最重要的部分。食物從食道進入之後,然後會從胃轉入十二指腸(小腸的第一部分)。胃有二個主要的功能:首先是將所吃的食物加以處理,並暫時貯存起來。以及胃會慢慢地將處理過的食物送入小腸。如果胃沒有貯存食物之功能,那我們可能必須經常的進食。 胃可貯存食物並將其轉變為小份子,以便小腸內的酵素可對其作用。伴隨著此分解作用的是機械性的攪拌作用,其可利於食物和胃壁細胞產生之胃液均勻混合。這種胃液含有消化酵素和胃酸,胃酸可促進酵素作用並分解一些食物,而胃泌素則可增加胃肌肉的活動性刺激胃酸分泌。胃壁由肌肉層構成,以使其攪拌及混合食物。這些肌肉可使胃擴張及收縮。位可收縮到只剩50cc的容量,但又可迅速擴張至1500cc的容量。當吞嚥食物時,胃便由休息狀態中待命。這種放鬆狀態是由腦部的吞嚥中心所控制。強而有力的食道收縮迫使食物走向食道出口,亦既胃及食道接合處,此處可打開以便食物進入胃。食物在位中開始進行初步的消化,而其產物則會被迫推向十二指腸入口處之強勁肌肉環(稱為幽們括約肌)。當胃的內容物被轉變為食糜進入十二指腸。在食物之黏稠度足夠時,可使幽門括約肌打開,相反地如果一個時團碰到幽門則會刺激幽門則會刺激幽門括約肌收縮而關閉。這種反應可防止較大塊的食團進入小腸,而這些食團便會在送回胃中在接受胃酸及機械性消化作用,以便於分解為更小的食糜。 (三)肺部 是指兩個圓椎狀的器官位於胸腔內中心縱膈腔的兩側,主私人體與外界空氣進行氣體交換。肺是由海綿樣組織所構成,上面綴著無數個稱為肺泡的小氣囊。這個組織填滿了位於分枝成樹枝狀網路的呼吸道和血管之間的空隙。肺的底面坐落在橫膈膜之上,這是一片向上拱入胸腔的肌肉,把胸腔和腹腔完全隔開。肺的上尖處一直延伸到頸部,約比鎖骨高3~4公分。整個肺部都包圍在肋骨骨架之內。 (四)肝 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佔成人体重的五份一。分二葉:右葉比左葉大六倍。此葉從肝靜脈及肝動脈取到雙倍的血液功應。繫於肝下端的表面,有膽囊。 除了熱量與蛋白質外,維生素A,B群,C,E都是特別需要注意的營養素。它們除了有利於

女性特殊时期的生理知识

女性特殊时期的生理知识 月经、带下、妊娠、分娩、哺乳是妇女的生理特点,这都是脏腑、经络、气血乃至天癸的化生功能作用于胞宫的结果,特别是与肾气、天癸的主导作用分不开的。 一、月经 胞宫周期性地出血,月月如期,经常不变,称为“月经”。因它犹如月亮的盈亏,海水之涨落,有规律和有信征地一月来潮一次,故又称它为“月事”、“月水”、“月信”等。明·李时珍说:“女子,阴类也,以血为主,其血上应太阴,下应海潮。月有盈亏,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故谓之月水、月信、月经。” (一)月经的生理现象健康女子到了14岁左右,月经开始来潮。月经第一次来潮,称为初潮。月经初潮年龄可受地区、气候、体质、营养及文化的影响提早或推迟,在我国女子初潮年龄早至11周岁,迟至18周岁,都属正常范围。健康女子一般到49岁左右月经闭止,称为“绝经”或“断经”。在我国女子 46-52岁期间绝经,都属正常范围。 月经从初潮到绝经,中间除妊娠期、哺乳期外,月经都是有规律地按时来潮。正常月经是女子发育成熟的标志之一。正常月经周期一般为28天左右,但在 2l-35天也属正常范围。经期,指每次行经持续时间,正常者为3-7天,多数为4—5天。经量,指经期排出的血量,一般行经总量约为50-8ml;经期每日经量,第一天最少,第二天最多,第三天较多,第四天减少。经色,指月经的颜色,正常者多为暗红色;由于受经量的影响,所以月经开始时的颜色较淡,继而逐渐加深,最后又转呈淡红。经质,指经血的质地,正常经血应是不稀不稠,不凝结,无血块,也无特殊气味。经期一般无不适感觉,仅有部分妇女经前和经期有轻微的腰酸,小腹发胀,情绪变化等,也属正常现象。 由于年龄、体质、气候变迁、生活环境等影响,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等有时也会有所改变。当根据月经不调之久暂、轻重、有症、无症而细细辨之,不可概作常论,贻误调治良机。 此外,有月经惯常二月一至的,称为“并月”;三月一至的,称为“居经”或“季经”;一年一行的,称为“避年”;终生不行经而能受孕的,称为“暗经”。还有受孕之初,按月行经而无损于胎儿的,称为“激经”、“盛胎”、“垢胎”。根据避年、居经、并月的最早记载,即晋·王叔和著《经脉》所述,避年、居经、并月应属病态,后世《诸病源候论》、《本草纲目》等也认为是病态或异常,只有《医宗金鉴》将并月、居经、避年列为月经之常,似不切实际。 (二)月经的产生机理月经的产生机理,是妇女生理方面的重要理论。在了解女性生殖脏器(胞宫)、冲任督带与胞宫、脏腑与胞宫、天癸等理论基础上,根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的记载,可以明确月经产生的主要过程及其环节,即“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的作用机制。 1.肾气盛肾藏精,主生殖。女子到了14岁左右,肾气盛,则先天之精,化生的天癸在后天水谷之精的充养下最后成熟,同时通过天癸的作用,促成月经的出现。所以在月经产生的机理中,肾气盛是起主导作用和决定作用的。

人体生理功能

第一单元绪论 学习主要内容及要点 一、人体生理功能的概述 人体生理功能研究的是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包括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过程、机理、意义以及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生命活动的影响等。 二、人体生理功能的主要研究方法 有动物实验、人体实验和调查研究。动物实验包括急性和慢性实验两大类,是生理学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主要是在细胞和分子、器官和系统,以及整体这三个水平上进行的。 三、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有新陈代谢、兴奋性和生殖。 (一)新陈代谢 是指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包括两个过程:①人体不断地从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合成自身新的物质,并贮存能量的过程称做合成代谢;②人体不断分解自身旧的物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并把分解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分解代谢。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称为物质代谢;伴随物质代谢而产生的能量的贮存、释放、转移和利用的过程称为能量代谢。 (二)兴奋性 人体对环境条件变化发生功能活动改变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1.刺激与反应 (1)刺激:能引起人体发生功能活动改变的内外环境变化称为刺激。刺激按其性质可分为:①物理刺激②化学刺激③生物性刺激④社会因素和心理活动构成的刺激。 (2)反应:接受刺激后,人体内部的代谢活动及其外部功能状态的改变称为反应。刺激要引起人体或组织产生反应必须具备三个条件:①刺激强度,②刺激作用的时间,③强度-时间变化率。 (3)阈值:单位时间内,在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不变的条件下,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或阈值。其可作为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客观指标(阈值的大小和组织兴奋性的高低呈反变关系)。 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刺激;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上刺激;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则称为阈下刺激。阈刺激和阈上刺激都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而单个阈下刺激则不能引起组织的反应。 (4)可兴奋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和腺体组织的兴奋性较高,对刺激的反应迅速而明显,生理学中习惯上将这些组织称为可兴奋组织。 2.兴奋与抑制

初中生生理健康知识讲座

初中生生理健康知识讲座 一、什么是青春期 每个人从呱呱坠地开始,都要经过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成年期和老年期。这是人从出生、成长、发育到衰老所必经的历程。由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就称为“青春期”,或者说,青春期就是由性机能不成熟转变为性机能成熟的过渡时期。 由于人体发育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开始发育和发育结束的时间便参差不齐,进入青春期的年龄随着环境、气候、生活条件的不同而不同。世界卫生组织(WHO)对青春期的年龄范围规定为10——20岁,我国一般将青春期的年龄范围定为11——18岁,分为三期:即青春早期,大约女孩从10岁开始,男孩从12岁开始,表现为生长突增;青春中期,表现为男女孩的第二性征发育,女孩月经初潮,这是女孩发育的显著标志;青春晚期,生长发育稍缓慢,此时性发育成熟,第二性征发育如成人,体格发育逐步完全,最后发育达到成人水平。每期约持续2——4年。 女孩开始青春期发育的年龄比男孩约早2年,我国在校学习的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 二、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进入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像开了闸的河水,飞速向前,迅猛发育起来。 1、身高突增。长得快的,上半年穿的衣服,下半年就显得小了。女孩身高增长在月经初潮前后(11——13岁)速度最快,一般到19——23岁后停止长高。男孩身高增长稍晚(13——15岁),一般长到23——26岁停止。个子的

高矮与遗传有一定关系,但不是绝对的,它与后天的营养、体育锻炼及生活习惯都有很大关系。在青春期,充足的睡眠能使人长高,体育锻炼、保证足够的营养也是影响身高的极为重要的因素。 2、体重显著增加。 3、体态发生变化——男女有别。在青春期,男孩比女孩显得瘦一些,其原因是:在发育的时候,男孩体内其他的细胞都猛长,惟独体内的脂肪细胞长得较慢,而女孩体内的脂肪细胞和其他的细胞一起猛长。结果,女孩体内的脂肪要比同年龄的男孩多两倍,因而男孩显得瘦长,而女孩显得丰满。由此可见,女孩体内脂肪含量高是正常现象,过分担心自己患上了“肥胖症”是没有必要的。有些女孩错误地认为越瘦越好,害怕自己发胖而节食,这样反而会影响女孩的正常发育。 4、肺活量显著增大。 5、心脏急剧发育。 6、大脑处于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三、青春期女孩的发育 关于第一性征:人类男女不同的生殖系统在胎儿时期就出现了,这种生来就具有的两性特征叫做第一性征,又叫主性征。 第二性征:青春期的女孩越来越靓丽,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她们在身材、体态、相貌、声音等方面都与男孩有着明显的不同,这种除了生殖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特征,就叫做第二性征,又叫副性征。女孩第二性征有四大显著特征:一是乳房隆起,二是臀部突出,三是皮肤变得细腻、光滑、柔软,体态丰满,四是音调开始变高,嗓音逐渐变得圆润。

家兔生殖系统

家兔生殖系统(The reproductive system) 生殖数据(Reproductive parameters) 性成熟(sexual maturity):16-24周 动情周期(oestrous cycle):诱发性排卵者(induced ovulators) 怀孕时间(gestation period):30-33天 窝仔数(litter size):4-12 离乳年龄(weaning age):7-8周 性成熟(Sexual maturity) 行为的改变可能在性成熟的开始前。母兔可能变得有攻击性,尤其如果牠与其它兔子饲养在一起时,牠可出现驾乘行为或与其它兔子打斗,或开始绕圈圈及像公兔一样喷尿(spraying),母兔也可能开始挖洞或筑巢。小型品种例如Miniature Lop在3.5个月时性成熟,然而大型品种例如Flemish Giant 性成熟较晚,约5-7个月间。在平均上,当兔子达到牠成年体重的80%时发生性成熟。 在公兔睪丸一般大约在14周龄时下降至阴囊,在这个时后牠们将表现出驾乘、绕圈和喷尿行为。在公兔的初次发情发生在4到5月龄间;虽然,最适当的精子产生及储精能力直到6-7个月仍尚未达成。 性行为(Sexing) 兔子可以藉由温和地触压生殖孔(genital orifice),使阴茎(penis)或外阴部(vulva)外翻来判别性别。阴茎突出像圆柱状器官,当突出是外阴部时显现像叶片状。在公兔睪丸下降至阴囊时大约12-14周龄,虽然睪丸可以缩回到腹腔,如果兔子在紧张的时候。 两种性别皆有2个深的鼠蹊囊(inguinal pouches)各位于生殖孔的两侧,在会阴部香腺(perineal scent gland)充满有像耳垢样的物质(ceruminous material)位在这些囊中。 发情期(Oestrus) 兔子是诱发性排卵者(induced ovulators),且没有规律性动期周期,牠们可能有很长时间的发情期,且如果母兔没有发生交配,卵巢滤泡会消退以及新的滤泡成熟,这样的形式所产生能接受公兔的时间维持12-14天,随后1-2天母兔将会拒绝交配。当母兔能接受公兔时,牠的外阴部(vulva)会更为肿胀且通常为紫粉红色。经由公兔交配将触发排卵,而驾乘其它母兔的作用一样也会。排卵在交配10-12小时后发生。 交配(Mating) 母兔是具有领域性,而如果母兔放置在公兔的兔笼中,或如果牠们被引进到

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殖生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题) 1.某大豆品种的临界日长为15小时, 以下( B )方法经周期性诱导后可使其开花。错误正确答案:A A.14h光照+10h黑暗A B.16h光照+8h黑暗B C.13h光照+11黑暗并在暗期开始后3小时处用红光中断15分钟C D.8h光照+16h黑暗并在暗期中间用白光中断15分钟D 2.不存在临界日长, 可在任何日照条件下开花的植物,称为( C )植物。正确 A.长夜植物A B.短夜植物B C.日中性植物C D.中日性植物D 3.短日植物在春末夏初播种,其生育期与在夏末秋初播种比较( A )。正确 A.要长A B.要短B C.一致C D.可长可短D 4.一植物只有在日长短于16小时的情况下开花,该植物是( A )。正确 A.长夜植物A B.短夜植物B C.日中性植物C D.中日性植物D

5.下列植物中哪些是( C )长日植物。正确 A.秋大豆和晚稻A B.春大豆和晚稻B C.小麦和大麦C D.四季豆和番茄D 6.已知某一短日植物的临界日长为14小时,而某一长日植物的临界日长为12小时,生长在( B )的日照长度下,二者才都会开花。正确 A.11小时A B.13B C.15C D.9D 7.要让菊花提早开花,可进行( C )处理。错误正确答案:A A.缩短日照A B.夜间照光B C.用强光中断暗期C D.白天中午断光期D 8.感受光周期刺激的植物器官是( C )。正确 A.根A B.茎B C.叶C D.芽D 9.多数植物受低温诱导后产生的春化效应,可通过( A )传递下去。正确

B.嫁接B C.分蘖C D.种子D 10.植物感受春化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A )。正确 A.顶端分生组织A B.嫩茎B C.叶片C D.根端D 11.下列哪种植物开花不需经历低温春化作用( D )。正确 A.冬小麦A B.胡萝卜B C.天仙子C D.棉D 12.萌动的种子就可接受低温,通过春化的称( B )。正确 A.萌芽春化A B.种子春化B C.绿体春化C D.苗期春化D 13.植株只有在苗长到一定大小后,才可接受低温,通过春化的称( C )。正确 A.萌芽春化A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一)感受器官适宜刺激 各种感受器的一个共同功能特点,是它们各有自己最敏感、最容易接受的刺激形式;这就是说,用某种能量形式的刺激作用于某种感受器时,只需要极小的强度(即感觉阈值)就能引起相应的感觉。这一刺激形式或种类,就称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如在一定波长的电磁波是视网膜光感受细胞的适宜刺激,一定频率的机械震动是蜗毛细胞的适应刺激等。正因为如此,机体内、外环境中所发生的各种形式的变化,总是先作用于和它们相对应的那种感受器。这一现象的存在,是因为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各种特殊结构和功能的感受器以及相应的 附属结构的结果,使得它们有可能对内、外环境中某些有意义的变化进入灵敏的感受和精确的 分析。不同动物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不同,因此在进化中有可能形成一些异于人体的特殊感 受装置,这在广大的动物界屡见不鲜,早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和注意。研究这些可能是极低等

动物的特殊感受装置,不仅对理解感受器活动的一般规律有帮助,而且有很大的仿生学意义。 (二)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各种感受器在功能上的另一个共同特点,是能把作用于它们的各种刺激形式,转变成为相应的传入神经末稍或感受细胞的电反应,前者称为发生器电位(generator potential),在后者称为感受器电位(receptor potential)。发生器电位和感受器电位的出现,实际上是传入纤维的膜或感受细胞的膜进行了跨膜信号传递或转换过程的结果。和体内一般细胞一样,所有感受器细胞对外来不同刺激信号的跨膜转换,也主要是通过两种基本方式进行的,如声波振动的感受与蜗毛顶部膜中与听毛受力有关的机械细胞对外来中与听毛受力有关的机械门控通道的开放和关闭有关,这使毛细胞出现与声波振动相一致的感受器电位(即微音器电位);视杆和视锥细胞则是由于它们的外段结构中视盘膜上存在有受体蛋白(如视紫红质),它们在吸收光子后,再通过特殊的G-蛋白和作为效应器酶的磷酸二酯酶的作用,引起光感受器细胞外段胞浆中cGMP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第十二章-生殖

第十二章生殖 一、名词解释 1、生殖 2、月经 3、排卵 4、妊娠 5、分娩 二、填空题 三、选择题 1、精子的发育过程正确的是( A ) A、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精子 B、初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精子 C、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

D、精原细胞→精子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 E、精原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精子 2、体内精子储存在 D A、睾丸 B、前列腺 C、精囊腺 D、附睾和输精管 E、尿道球腺 3、睾酮的主要产生部位是 B A、睾丸生精细胞 B、睾丸间质细胞 C、睾丸支持细胞 D、曲细精管上皮细胞 E、肾上腺皮质网状带细胞 4、下列哪项不属于睾酮的生理作用 C A、维持生精作用 B、刺激生殖器官生长发育 C、促进乳腺发育 D、促进蛋白合成 E、促进男性副性征出现 5、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可分泌 D A、孕酮 B、黄体生成素 C、卵泡刺激素 D、雌激素和孕酮 E、黄体生成素和孕酮 6、妊娠时维持黄体功能的主要激素是 E

A、雌激素 B、孕激素 C、卵泡刺激素 D、黄体生成素 E、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7、血液中哪种激素出现高峰可以作为排卵的标志 C A、雌激素 B、孕激素 C、黄体生成素 D、卵泡刺激素 E、卵泡刺激素释放激素 8、下列哪项不属于雌激素的生理作用 B A、使卵泡发育成熟、排卵 B、使子宫内膜发生分泌期变化 C、使输卵管运动增强 D、刺激阴道上皮细胞增生、角化 E、促进乳腺发育 9、关于孕酮的生理作用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E A、使子宫内膜呈分泌期变化 B、使子宫肌活动减弱 C、抑制母体免疫排斥反应 D、促进乳腺腺泡发育 E、使排卵后基础体温降低 10、女性基础体温在排卵后升高0.5℃左右,并在黄体期维持在此水平。基础体温的升高与下列哪种激素有关 B A、雌激素 B、孕激素 C、卵泡刺激素 D、黄体生成素 E、甲状腺激素

生理学知识点整理

生理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生命得基本特征 1、兴奋性:就是指可兴奋得组织细胞对刺激产生兴奋(即产生动作电位)得能力或特性 2、刺激:能引起机体或细胞发生反应得外环境得变化称为刺激 3、反应:机体或组织受到刺激后所出现得理化过程与生理功能得变化,称为反应 4、反应形式(兴奋与抑制):①兴奋就是指组织接受刺激后,活动得产生或加强②抑制就是 指组织接受到刺激后,活动得停止或减弱 5、阈值:能引起组织产生兴奋得所需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值 6、阈值越高,兴奋性越低,反之亦然 第二节体液与环境 1、细胞外液就是细胞直接生活得体内环境,称之为内环境 2、保持内环境得理化因素与各种物质浓度得相对稳定状态,称为稳态 3、稳态能保证机体细胞新陈代谢得正常进行,就是机体赖以生存得条件 第三节机体功能活动得调节 1、指通过神经系统得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得调节,它就是机体调节得最主要方式 2、在中枢神经系统得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作得规律性反应 3、反射活动得结构基础称反射弧 4、机体活动调节得方式:①神经调节②体液调节③自身调节 5、反馈:受调节部分(即受控部分)反过来对调节部分(即控制部分)得影响,称为反馈 6、负反馈:受调节部分得活动反过来使调节部分得原发作用向相反得方向发展,称负反馈 7、正反馈:受调节部分得活动反过来使调节部分得原发作用得到促进或加强得过程,称为正反馈 第二章细胞得基本功能 第一节细胞膜得基本功能 1、主动转运:①物质得转运就是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进行②转运物质得过程细胞要消耗能量 2、被动转运:①物质得转运就是顺浓度差或电位差进行②转运物质得过程细胞不要消耗能量 第二节细胞得生物电现象 1、细胞在安静状态(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得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电位值-70~—90MV 2、细胞在安静状态下,膜两侧存在得内负外正得状态,称为极化状态 3、以静息电位为准,若膜内电位向负值增大方向变化,称超极化 4、若膜内电位向负值减小方向变化(即膜内电位升高),称为去极化或除极 5、当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得基础上,发生一次快速可逆而且可以扩布得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6、动作电位得产生就是细胞兴奋得标志 第三章血液 第一节概述 1、正常成人得血液总量占体重得7%~8% 2、血液又称全血 3、在有防凝剂得分血计玻璃管中,离心沉淀后,血液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淡黄色透明得液体为血浆,约占血容积得50%~60%;下层不透明得为血细胞,下层上面尖刀一薄层灰白色得物质,即白细胞与血小板,下层绝大多数为红色不透明得红细胞

五脏的生理功能

五脏的生理功能 ——中医对五脏的认识 五脏,是心、肺、脾、肝、肾的合称。五脏的生理功能,虽然各有所司,但有其共同点,主要体现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五脏都与精神活动有关。如《灵枢》说: “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也。”这说是说,心、肺、脾、肝、肾五脏都与精神活动有密切关系,这里所说的“精神血气魂魄”,即代表着不同的精神活动,并分别归属于五脏。如“心藏神”、“肺藏魄”、“脾藏意”、“肝藏魂”、“肾藏志”等。二是五脏主藏,以藏精气为主,藏而不泻。在古代,脏写作“藏”,含有储藏之意。五脏主藏,即五脏能储藏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各种精微物质,如气、血、精、津等。具体来说,“心藏脉”、“肺藏气”、“脾藏营”、“肝藏血”、“肾藏精”等。五脏之间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是相互依存、相互协调平衡的。 肺肺居胸中,在诸脏腑中,肺的解剖位置最高,故称"华盖"。华盖原指古代帝王所乘车子的伞形遮蔽物,在此引申为肺的位置最高,居于诸脏腑之首。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娇脏"。肺在五行属金,专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协助心君调节气血运行,故称"相傅之官"。 其附属功能为: 在志为忧(悲),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肺的经脉与大肠相连,互为表里关系。 肺的附属功能 (一)在志为忧(悲),以五志分属五脏来说,肺之志为忧(悲)。忧愁和悲伤,均属非良性刺激的情绪反映,它对于人体的主要影响,是使气不断地消耗。由于肺主气,所以悲忧易于伤肺。反之,在肺气虚时,机体对外来非良性刺激的耐受性就下降,而易于产生悲忧的情绪变化。

(二)在液为涕,涕是由鼻粘膜分泌的粘液,并有润泽鼻窍的功能。鼻为肺窍,正常情况下,鼻涕润泽鼻窍而不外流。若肺寒,则鼻流清涕;肺热,则涕黄浊;肺燥,则鼻干。 (三)在体合皮,其华在毛所谓"合",即配合之意。皮毛,包括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为一身之表,是抵御外邪侵袭的屏障。肺与皮毛的相合关系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一是肺主气属卫,具有宣发卫气,输津于皮毛等生理功能,从而滋润、温养皮毛;二是皮毛与肺配合,协调肺的呼吸作用。皮毛汗孔的开合,具有宣散肺气和调节呼吸的作用,《内经》称汗孔为"气门",即气体出入之门。因为肺与皮毛在生理方面具有相互配合的密切关系,所以在病理方面,也常相互影响。例如,外界邪气伤人,常先从皮毛而入,首先影响到肺的生理功能,出现恶寒、发热、鼻塞、咳嗽等症状;若肺气虚弱,宣发功能失职,卫气、精津布散障碍,则肌肤苍白、憔悴,皮毛枯槁;或卫气机能虚弱,则自汗出,易于感受外邪;若肺气闭塞,毛窍闭敛,则可出现无汗而喘等症状。 (四)在窍为鼻,鼻是肺之门户,为气体出入之通道,其生理功能包括通气和嗅觉,而鼻的功能主要依赖肺气的作用。肺气调和,则鼻窍通畅,呼吸通利,嗅觉灵敏。正因为鼻为肺窍,肺与鼻有密切联系,所以若肺或者鼻发生病变时,常相互影响。例如邪气犯肺,肺气失宣,则鼻的功能失常,可见鼻塞,流涕,不闻香臭,或鼻衄等。另外,外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可直接影响到肺,特别是温热邪气,多首先侵犯肺脏,从而出现发热,口渴,咳嗽,痰黄,鼻翼煽动等症状;而鼻的症状亦多从治肺入手。 肺的生理功能 (一)主气。司呼吸主,即主持、管理之意。肺主气,即指全身的气均由肺来主持和管理。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与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肺主气,与呼吸功能有关,即肺主呼吸之气。呼吸功能是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人体一生中,都在不断地进行着新陈代谢,在物质代谢过程中,一方面要消耗大量的清气,同时又不断地产生大量的浊气,清气需不断地进入体内,浊气需不断地排出体外,都要依靠肺的生理功能。

胶原蛋白的生理功能特性及其应用

胶原蛋白的生理功能特性及其应用 摘要胶原蛋白是一种多糖蛋白,含有少量的半乳糖和葡萄糖,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主要阐述胶原蛋白的分子结构、分类、理化特性和生物学性质,并介绍了在医学、美容保健、食品、饲料等其他工业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胶原蛋白生理功能特性应用 胶原蛋白(也称胶原)是蛋白质中的一种,英文名“collagen”,由希腊文演化来,是一种多糖蛋白,呈白色,含有少量的半乳糖和葡萄糖,是细胞外基质(ECM)的主要成分,分子量为300ku。胶原蛋白最普遍的结构特征是三螺旋结构,其由3条a一链多肽组成,每一条胶原链都是左手螺旋构型,3条左手螺旋链相互缠绕成右手螺旋结构,形成胶原蛋白独特的三重螺旋结构,使其分子结构非常稳定。胶原蛋白中含有大量的甘氨酸,约占总氨基酸的27%,也有报道说占1/3,胶原一链N一端氨基酸是焦谷氨酸,它是谷氨酰胺脱去一分子氨而闭环产生的毗咯烷酮羧酸,它在一般蛋白质中少见的。胶原蛋白中脯氨酸和羟脯氨酸的含量也特别高,是胶原蛋白质的特有氨基酸,二者均14%左右,而色氨酸、酪氨酸以及蛋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含量低,因此,胶原蛋白属于不完全蛋白质。胶原蛋白主要由成纤细胞或与其来源相类似的细胞如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合成,生物体内胶原的合成一般包括一系列的过程,首先在胞内合成胶原蛋白分子形成前胶原,进而在胞外进一步聚合成胶原纤维和胶原束。又叫胶原质,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主要以不溶性纤维蛋白的形式存在。其广泛存在于动物的结缔组织中,占动物体内蛋白质总量的25%一30%,对机体和脏器起着支持、保护、结合以及形成界隔等作用u J。胶原蛋白的营养十分丰富,其富含除色氨酸和半胱氨酸外的18种氨基酸,同时还含有在一般蛋白质中少见的羟脯氨酸和焦谷氨酸口引。胶原蛋白的结构特征是三螺旋结构,其独特的三重螺旋结构,使该分子结构非常稳定,且具有低免疫原性和良好的可生物降解性等特征。胶原蛋白作为天然的生物资源,其独特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是当今合成高分子材料无法比拟的,另外还有其他特性如高拉伸强度、低免疫性、止血性能以及促进细胞生长等性能。因此,被广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习题答案

第一章学前儿童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习题答案 第一节奇妙的人体 一、概念解释 1、细胞:是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与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 2、组织:是人体内由许多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和细胞质组成的结构。 3、器官:是指不同组织经发育分化,并相互结合构成特定形态和特定功能的结构。 4、系统:在人体内,若干功能和结构相近的器官,共同执行某一完整的生理功能而组成系统。 5、新陈代谢:是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人体内物质的能量的转化过程。 二、填空题 1.头和躯干相连的部分是__颈_。 2.人体结构由表及里可分为_皮肤、肌肉和骨骼_等。 3.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有_60_多种,其中含量较多、生理功能比较明确的约__20_种,体内含量最高的4种元素是碳、氢、氧、氮_,合起来占总量的96%左右. 4.人体内的组织有上皮组织_、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四大类。 5.上皮组织具有_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_等功能。 6.在人体内种类很多,广泛地分布于身体各部的是结缔组织。

7.神经组织存在于_脑、脊髓和周围经系统_中,对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8.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这种催化能力称为酶的活性。 9.人体内如果缺乏酶或酶分泌不足时,就会导致代谢紊乱,引起疾病。 三、单项选择题 1.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 )。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2.下列不属于器官的是( B )。 A.肾B.心肌C.肝D.胰 3.下列属于器官的是( B )。 A.骨骼肌B.胃C.血液D.神经4.人体能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系统能密切配合协调地活动,起调节作用的是( C )。 A.大脑和神经B.大脑脊髓C.神经和体液D.体液和脊髓 5.人在幼年时期新陈代谢的特点是( A )。 A.同化作用占优势B.异化作用占优势 C.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相对平衡D.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是绝对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