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与卫生学复习题A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复习题A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复习题A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复习题A

一、填空题

1、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美拉德反应是糖类在加热或长期贮存时,_____ _ 与_ ______ __发生的褐变反应。

3、___ 食品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于特定人群,但不以_____

_ 为目的。

4、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包括EAR、_____ _、_____ _和UL。

5、根据污染物的性质,食品污染可分为_____ _、_____ ____和__ _。

6、马铃薯如贮藏不当、发芽或表皮变绿时,食用后可发生食物中毒,这与其中的______

成分有关;苦杏仁、桃仁中含有_____ _,食用不当也可引起食物中毒。

7、与食品质量管理相关的技术标准主要有___ __ _、___ __ _、SSOP和__ ___ _。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四种营养素不属于宏量营养素的是()

A. 蛋白质

B. 脂肪

C. 糖类

D. 微生素

2.、RDA指的是()

A. 推荐营养素摄入量

B. 适应摄入量

C. 估计平均需要量

D.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3.、下列对于膳食纤维的生理作用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 降低胆固醇浓度

B. 促进肠道蠕动作用

C. 促进糖分的吸收

D. 具有一定的免疫作用

4.、下面列出的氨基酸中,属于人体必需氨基酸的是()

A. 甘氨酸、半胱氨酸

B. 丙氨酸、赖氨酸

C. 半胱氨酸、组氨酸

D. 赖氨酸、组氨酸

5.、下面哪种矿物质是人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成部分?()

A. Se

B. Zn

C. Fe

D. Cu

6.、由上方的太阳、下方的植物叶片及中心的蓓蕾构成的标志图案代表()

A. 无公害食品

B. 有机食品

C. 绿色食品

D. 功能食品

7.、在通常条件下并不致病,但当条件改变时就有可能致病,即属于条件致病菌的是

()

A. 伤寒杆菌

B. 大肠杆菌

C. 假单胞菌

D. 微球菌

8.、下面哪种处理措施可有效去除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

A. 加酸

B. 加热

C. 加碱

D. 紫外线照射

9.、副溶血性弧菌污染食物中毒的最常见的中毒食品为()

A. 肉类

B. 蔬菜类

C. 粮油类

D. 海产品

10.、下面哪一项被认为是目前控制食源性危害的最经济和最有效的食品质量管理体

系?()

A. ISO9000

B. HACCP

C. SSOP

D. FDA

三、名词解释

1、营养价值

2、平衡膳食

3、食物中毒

4、食品添加剂

5、限制性氨基酸

四、简答题

1、简述功能性低聚糖的生理作用。

2、简述婴儿母乳喂养的好处。

3、简述影响植物性钙、铁人体吸收的因素。

4、简述食品污染的分类及危害。

5、简述食物中毒的分类和特点。

6、简述食品添加剂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五、论述题

1、试述影响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因素及膳食蛋白质的质量评价方法。

2、试述蔬菜、水果的营养价值特点及可能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加工、食用时应注意

什么。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复习题B

一、填空题

1、人体所需要的宏量营养素分为__ ___、__ ___和__ ____;__ ____是人体中

惟一氮的来源。

2、_____ _是指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但不能由机体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脂肪

酸,其中最为常见的有__ ___、__ ___和__ ____。

3、___ 食品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于特定人群,但不以_____

_ 为目的。

4、缺乏__ ___可导致夜盲症;脚气病的发生与机体缺乏__ ___有关;补充_ _元素

可有效预防克山病的发生。

5、根据污染物的性质,食品污染可分为_____ _、_____ ____和__ _。

6、食物中毒类型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_____ 食物中毒、__ ___食物中毒、__

食物中毒和_____ 食物中毒。

二、单项选择题

1.、恢复期的病人应该保持哪种氮平衡?()

A. 零氮平衡

B. 正氮平衡

C. 负氮平衡

D. 零氮平衡并富裕5%

2.、下列对于膳食纤维的生理作用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 降低胆固醇浓度

B. 促进肠道蠕动作用

C. 促进糖分的吸收

D. 具有一定的免疫作用

3.、下面列出的维生素中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是()

A. 维生素B1

B. 烟酸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

4.、下面列出的氨基酸中,属于人体必需氨基酸的是()

A. 甘氨酸、半胱氨酸

B. 丙氨酸、赖氨酸

C. 半胱氨酸、组氨酸

D. 赖氨酸、组氨酸

5.、下面列出的食物中属于碱性食品的是()

A. 蔬菜

B. 肉类

C. 米面

D. 鱼类

6.、按照生产标准要求的高低,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B. 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

C. 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

D.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

7.、食品污染日趋严重,其中最常见的食品污染类型是()

A. 生物性污染

B. 化学性污染

C. 放射性污染

D. 细菌性污染

8.、副溶血性弧菌污染食物中毒的最常见的中毒食品为()

A. 肉类

B. 蔬菜类

C. 粮油类

D. 海产品

9.、膳食蛋白非必需氨基酸中具有节约苯丙氨基酸的是()

A. 酪氨酸

B. 蛋氨酸

C. 胱氨酸

D. 甘氨酸

10.、目前陶瓷和搪瓷制品的安全性问题主要是()

A. 重金属溶出

B. 细菌污染

C. 增塑剂

D. 化学残留物

三、名词解释

1、基础代谢

2、限制性氨基酸

3、食品营养强化

4、平衡膳食

5、HACCP

四、简答题

1.简述膳食纤维的生理作用。

2.简述脂肪的主要生理功能。

3.从营养素角度分析牛奶的营养价值。

4.简述老年人膳食原则。

5.简述食品中毒的分类和特点。

6.预防亚硝基化合物危害的措施。

五、论述题

1、试述人体能量消耗的构成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2、试述影响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因素及膳食蛋白质的质量评价方法。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复习题C

一、填空题

1、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__ ___、__ ___和__ ____。

2、_____ _是指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但不能由机体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脂肪酸,其

中最为常见的有__ ___、__ ___和__ ____。

3、如果人体的摄入氮量大于排出氮量,称为__ ___平衡。

4、__ ___是谷类蛋白质的限制氨基酸,__ ___是大豆、花生、牛奶和肉类蛋白质的限制氨

基酸。

5、缺乏__ ___可导致夜盲症;脚气病的发生与机体缺乏__ ___有关;补充_ _元素可有效

预防克山病的发生。

6、与食品质量管理相关的技术标准主要有___ __ _、___ __ _、___ __ _和__ ___ _。

7、常用的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指标包括__ ___、__ ___和__ ___。

二、单项选择题

1.、基础代谢是指()

A. 维持生命的最低能量消耗

B. 食物的热效应

C. 轻体力活动

D. 生长发育

2.、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必需脂肪酸?()

A. 亚油酸

B. 亚麻酸

C. 花生四烯酸

D. 软脂酸

3.、RDA指的是()

A. 推荐营养素摄入量

B. 适应摄入量

C. 估计平均需要量

D.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4.、下列食物中生物学价值最接近于100的是()

A. 鱼类蛋白质

B. 大豆蛋白质

C. 鸡蛋蛋白质

D. 肉类蛋白质

5.、下面列出的氨基酸中,属于人体必需氨基酸的是()

A. 甘氨酸、组氨酸

B. 丙氨酸、赖氨酸

C. 半胱氨酸、异亮氨酸

D. 赖氨酸、组氨酸

6.、可通过加热的方法来避免食物中毒是()

A. 河豚毒素中毒

B. 四季豆中毒

C. 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

D. 赤霉病麦中毒

7.、食品污染日趋严重,其中最常见的食品污染类型是()

A. 生物性污染

B. 化学性污染

C. 放射性污染

D. 细菌性污染

8.、保健食品不具有的作用是()

A. 免疫调节

B. 延缓衰老

C. 治疗糖尿病

D. 改善胃肠道功能9.、膳食蛋白非必需氨基酸中具有节约苯丙氨基酸的是()

A. 酪氨酸

B. 蛋氨酸

C. 胱氨酸

D. 甘氨酸

10.、下面哪种处理措施可有效去除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

A. 加酸

B. 加热

C. 加碱

D. 紫外线照射

三、名词解释

1、食物的热效应

2、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3、酸性食品

4、保健食品

5、食源性疾病

四、简答题

1.简述影响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因素。

2.简述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

3.简述食品中毒的分类和特点。

4.简述食品添加剂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简述老年人膳食原则。6.简述减少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措施。

五、论述题

1、膳食纤维被称为人体所需的第七种营养素,试述膳食纤维的生理作用。

2、试述蔬菜、水果的营养价值特点及可能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加工、食用时应注意什么。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复习题A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复习题A 一、填空题 1、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美拉德反应是糖类在加热或长期贮存时,_____ _ 与_ ______ __发生的褐变反应。 3、___ 食品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于特定人群,但不以_____ _ 为目的。 4、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包括EAR、_____ _、_____ _和UL。 5、根据污染物的性质,食品污染可分为_____ _、_____ ____和__ _。 6、马铃薯如贮藏不当、发芽或表皮变绿时,食用后可发生食物中毒,这与其中的______ 成分有关;苦杏仁、桃仁中含有_____ _,食用不当也可引起食物中毒。 7、与食品质量管理相关的技术标准主要有___ __ _、___ __ _、SSOP和__ ___ _。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四种营养素不属于宏量营养素的是() A. 蛋白质 B. 脂肪 C. 糖类 D. 微生素 2.、RDA指的是() A. 推荐营养素摄入量 B. 适应摄入量 C. 估计平均需要量 D.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3.、下列对于膳食纤维的生理作用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 降低胆固醇浓度 B. 促进肠道蠕动作用 C. 促进糖分的吸收 D. 具有一定的免疫作用 4.、下面列出的氨基酸中,属于人体必需氨基酸的是() A. 甘氨酸、半胱氨酸 B. 丙氨酸、赖氨酸 C. 半胱氨酸、组氨酸 D. 赖氨酸、组氨酸 5.、下面哪种矿物质是人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成部分?() A. Se B. Zn C. Fe D. Cu

食品营养与卫生习题与答案.docx

(一)名词解释 1. 功能性食品:指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适宜特定人群食用,有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一类食品。 2. 新资源食品:在一个国家新研制、新发现、新引进的,无食用习惯或仅在个别地区有食 用习惯,符合食品基本要求的食品,部分新资源食品经保健功能检测后,可申报批准为保健 食品。 3. 营养:指人体获得必须营养素并利用它们合成所需物质的过程,主要包括摄食、消化、吸收、代谢和利用等过程。 4. 营养素:人类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生活和劳动需要,必须不断从外界摄入必要的物质,用以供给能量、构成机体组织、调节生理活动等,这种所摄取的必要物质被称为营养素。 5. 营养价值:食品中所含营养素和能量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 7. 完全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彼此比例适当,不但可以维持人体健康,还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如奶、蛋、鱼、肉中的蛋白质都属于完全蛋白质。 8. 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而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 9. 必需脂肪酸:指人体不能自行合成,必须由食物中供给,并且能够预防和治疗脂肪酸缺乏 症的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 10. 限制性氨基酸:体内蛋白质代谢中各种必需氨基酸存在一个相对比值以适应人体蛋白质 合成的需要。某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缺少或数量不足,就使食物蛋白质合成为机体蛋白质 的过程受到限制,即限制了此种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一种或几种AA就被定为该蛋白质的 限制性氨基酸。 11. 蛋白质互补作用不同食物混合食用,其所含必需氨基酸取长补短,相互补充,达到较好 比例,从而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的作用。 12.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而引起的营养缺乏病。 (水肿型PEM( KWaShiorkor):由于蛋白质缺乏而引起的严重临床综合征被称为加西卡病,即热能摄入基本满足而蛋白质严重不足的儿童营养性疾病。多见于断乳期的婴幼儿。 消瘦型PEM(maramus):指蛋白质和热能摄入均严重不足的营养性疾病。多见于母乳不足、喂养不当。) 13. 氨基酸模式指构成人体或食物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种类、数量及相互比值。 计算方法是将该种蛋白质中的色氨酸含量定为I ,分别计算出其它必需氨基酸的相应比值, 这一系列的比值就是该种蛋白质氨基酸模式。 14. 氨基酸评分食物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与参考蛋白质或理想模式中相应的必需氨基酸的比值。 15. 节约蛋白质作用当肌体能量供给不足时,将动员身体内的蛋白质分解产生能量。当摄入 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时,可以防止体内和膳食中的蛋白质转变为葡萄糖,这就是所谓的节约蛋 白质作用。 16. 抗生酮作用如缺乏碳水化合物,脂肪在体内大量氧化代谢不完全而形成丙酮、β-羟丁 酸和乙酰乙酸,在体内达到一定浓度即发生酮血症,影响机体的酸碱平衡。膳食中充足的碳 水化合物可防止以上现象发生,称为抗生酮作用。 17. 维生素维生素(Vitamin)又称维他命,是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一类微量有机小分子化合物。 18. 矿物质人体具有一定的化学组成,其中C、HON构成有机物质和水(约占体重的96%,

《天气学原理》理论测试题答案

《天气学原理》理论测试题答案 单位:姓名:分数: 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 1、冬季北半球的对流层东部环流的最主要特点是在中高纬度以极地低压(或极涡)为中心地环绕纬圈的西风环流。 2、在极地环流圈和哈得来环流圈之间的中高纬度地区存在一个与直接环流方向相反的闭合环流圈称为间接环流圈,亦称为费雷尔环流。 3、在7月份北半球热带对流层高层有明显的反气旋中心,分别在北美、波斯湾和青藏高原。 4、云滴增长的条件,主要取决于云层厚度,而云的厚度,又决定于水汽和垂直运动条件。 5、我国华北及江淮地区有些低压在大陆本来没有很大发展。但是当他们东移入海后,又可再度迅速发展,这一方面因为海上的摩擦力影响比陆地小;另一方面是由于暖海上非绝热加热影响所致。 6、大气环流形成和维持是由影响大气运动的一些基本因子在长期作用下造成的,最主要的因子是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球表面不均匀(海陆和地形)和地面摩擦。 7、寒潮的中期过程是以北大西洋脊和北太平洋脊的发展为开始,而以东亚大槽的重建为结束。 8、对流性天气形成的基本条件:水汽条件、不稳定层结条件和抬升力条件。 9、下图中为T-lnP图,其中A为抬升凝结高度,B为自由对流高度,C为层结曲线,D为状态曲线,E为对流上限。

10、西太平洋副高是由动力因子而形成,属于暖性高压,Hadley环流是最主要的成因贡献者,脊线呈西西南-东东北走向。 11、影响季风形成的基本因子主要是下垫面附近的热力因子,由太阳辐射的经向差异,海陆热力差异,青藏高原和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三个基本因子组成。12、所谓的振荡是指大气环流周期性的变化,一般来说东亚季风环流和热带季风环流均具有显著的准双周周期振荡。 13、位势不稳定层结的建立主要取决于高低空水汽平流和热量平流的差异。即高层冷平流,低层是暖平流,或中低层比上层增暖更明显。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920年前后挪威学派V.J.皮叶克尼斯和伯杰龙等人以为主要特征提出了气团与锋的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从千变万化的天气现象与天气过程中总结了许多天气分析和预报规则。 A、气压场 B、温度场 C、风场 D、湿度场 答案:B 2、大气环流的最终能源来自 A、下垫面 B、水汽相变 C、太阳辐射 D、感热 答案:C 3、寒潮中短期过程的关键系统是 A、北大西洋高压脊 B、北太平洋高压脊 C、极地低压 D、乌拉尔山地区高压脊 答案:D 4、在槽前脊后沿气流方向相对涡度减少,为,等压面高度,在槽后脊前沿气流方向相对涡度增加,为,等压面高度。 A、正涡度平流升高负涡度平流降低 B、负涡度平流降低正涡度平流升高 C、负涡度平流升高负涡度平流降低 D、正涡度平流降低负涡度平流升高 答案:D

营养和食品卫生学试题库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哪种氨基酸对于婴幼儿来说是必需氨基酸() A.精氨酸 B.组氨酸 C.丝氨酸 D.胱氨酸 2.浮肿型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主要是由于缺乏哪种营养素()A.蛋白质 B.热能 C.维生素 D.矿物质 3.下列哪种营养素缺乏会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 A.锌 B.铁 C.叶酸 D.尼克酸 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A.铜 B.铁 C.锌 D.硒 5.牛奶中含量最低的矿物质是以下哪一种() A.钙 B.铁 C.钾 D.钠 6.膳食中可促进铁吸收的因素是() A.抗坏血酸 B.脂肪酸 C.草酸 D.植酸 7.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E D.叶酸 8.食物中长期缺乏维生素B1易引起() A.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B.癞皮病 C.脚气病 D.败血病 9.人体所需的一部分尼克酸可由体内哪种氨基酸转化() A.苏氨酸 B.赖氨酸 C.色氨酸 D.蛋氨酸 10.下面那种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 A.肉类 B.奶类 C.水果 D.大豆 11. RDA指的是() A.推荐营养素供给量 B.适宜摄入量 C.可耐受的高限摄入水平 D.估计平均需要量 12.粮谷类食物蛋白质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 A.苯丙氨酸 B.蛋氨酸 C.苏氨酸 D.赖氨酸 13.消瘦型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主要是由于缺乏哪种营养素:()A.蛋白质 B.热能 C.维生素 D.矿物质 14.下列哪项是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 A.肥胖 B.多尿 C.高血压 D.佝偻病

15.维生素B2的良好来源是() A.白菜 B.菠菜 C.大米 D.动物肝脏 16.与老年人容易发生的腰背酸痛有较密切关系的营养素是()A.钠 B.钙 C.铜 D.维生素A 17.下列哪项不是脂类的营养学意义() A.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B.提供能量 C.构成机体组织和重要物质 D.提供必需氨基酸 18.下列哪项不是维生素的特点() A.天然食物组成成分 B.维持健康所必需 C.每日需要较多 D.维持人体生长 19.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是() A.马铃薯 B.梨子 C.小麦 D.动物肝脏 20.人体所需的一部分尼克酸可由体内哪种氨基酸转化() A.苏氨酸 B.赖氨酸 C.色氨酸 D.蛋氨酸 21.下列哪项不是维生素D在人体的缺乏症() A.在成人发生骨软化症 B.在儿童发生癞皮病 C.在婴幼儿发生佝偻病 D.在老年人可发生骨质疏松症22.婴幼儿常见的营养问题不包括()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 1、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而对人类生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称为大气污染。 2、大气稳定度:是指气块受任意方向振动后,返回或远离原平衡位置的趋势和程度。 3、干洁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4、气团:一定范围内,水平方向上气象要素相对比较均一的大块空气。 5、气候:一个地区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是时间尺度较长的大气过程。 6、水汽压: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称为水汽压。 7、辐射能:辐射就是以各种各样电磁波的形式放射或输送能量,它们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它们透过空间并不需要媒介物质,由辐射传播的能量称为辐射能。 8、辐射地面有效辐射:指地面辐射E地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辐射E气之差。 9、光谱:太阳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 10、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空气涡旋,在北半球,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逆时针旋转,在同一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低。 11、高气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水平气压梯度自中心指向外圈。 12、低气压:由闭合等压构成的低气压区,水平气压梯度自外向中心递减。 13、反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度空气涡旋,在北半球,反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在同一高度上,反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高。 14 锋面气旋——生成和活动在温带一区的气旋称为温带气旋,而具有锋面结构的低压,称锋面气旋。 15、锋:是冷暖气团之间狭窄的过渡带,是一个三度空间的天气系统。 16、暖锋:是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线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17、冷锋:指冷气团势力比较强,向暖气团方向移动而形成的锋。 18、海陆风:由于海陆热力差异而引起的以一日为周期变化的风,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海风);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陆风)。 19、山谷风:大山区,白天日出后山坡受热,其上的空气增温快,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因距地面较远,增温慢,于是暖空气沿山坡上升,风由山谷吹向山坡,称谷风。夜间山坡,辐射冷却,气温迅速下降,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冷却慢,于是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下层风由山坡吹向山谷,称为山风。这种以一日为周期而转换风向的风称为山谷风。 20、季风:以一年为周期,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着改变的现象,风向不仅有季节改变,且方向的变化在120°以上 21、气候资源:指能为人类合理利用的气候条件,如光能、热能、水分、风等。 22、地转风:是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时,空气作等速、直线水平运动的形式。 23、梯度风:自由大气中作曲线运动的空气,当G、A、C这个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的风称为梯度风 24、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具有的水汽压与同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25、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风度小于1KM的物理现象。如果能风度在1-10KM范围内,则称为轻雾。 26、台风:当地面中心附近最大风速大于或等于32.6m/s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热带气旋是形成于热带海

2014年江南大学701食品营养与卫生综合考研真题答案

2014年江南大学食品营养与卫生综合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营养部分: 一、名词解释 膳食纤维基础代谢氮平衡蛋白质互补作用食品强化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二、判断 1、缺铁小幼红细胞贫血缺锌巨幼红细胞贫血 2、人体之所以发烧,就是因为产热与散热不等造成的 3、关于色氨酸合成尼克酸的,尼克酸缺乏会引起坏血病 (只记得这么多了) 三、选择 1、下列哪一种情况下不能使人体的基础代谢率提高的?答案有5个(情 绪高温寒冷饥饿饱食) 2、关于BMI的范围判断的问的是我国健康人群的范围 3、人体必须微量元素 4、合理营养(考的定义) 四、简答题 42、按膳食指南原则如何选择搭配蛋白质类食物以提高蛋白质利用率?解释其原理。 43、举出三种与能量代谢有关的水溶性维生素及其活性形式,简述他们在那些能量代谢相关过程中发挥作用? 44、简述脂蛋白种类与主要功能,分析高血脂形成原因,提出降低血脂的营养对策。 45、绝经后妇女经常出现骨质疏松的症状,分析其原因,对其膳食提出建议。 46、根据蔬菜水果营养成分特点,说明其对…… 五、论述题 47、从生物化学能量代谢的电子传递途径与自由基发生及其氧化还原状态失衡,分析高脂高塘食物对肥胖发生的影响。如何通过合理膳食控制体重,哪些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植物化合物可能有助于改善减肥效果?

卫生部分 一、名词解释 食品污染三致毒性兽药的停药期最大耐受量终末致癌物蓄积毒性 二、判断 食品加工企业中操作人员手上的细菌主要是链球菌。 关于员工为提高生产效率可穿工作服上卫生间的。 某些加工过程可能没有关键控制点。 蚕豆病是巢菜碱酐(也出了选择的)(几种特殊生物体自身毒素, 木薯、马铃薯、黄花菜、蚕豆) 食品运送时的温度范围在10~60摄氏度不可以。 三、选择: 霉菌不能生长的水分活度0.7. 超高温瞬时灭菌。 关键控制点的判断。(A专家讨论,B判断树C忘了D 以上所有) 从食品加工企业库房里拿出来的土豆经过检验人员检验后发霉,退回原库房属于什么行为(A纠正B当废物处理C纠正措施D 忘了) 次氯酸用来清洗表面的浓度是多少 危害识别不能确定A产品质量B成本C流程图D用途 肉制品中的污染以下哪个不是?A弧菌B真菌C 寄生虫D不记得了 哪一类不会繁殖反而减少的。(答案:病毒) 四、问答题 27.简述影响清洗剂清洗效果主要因素 28.食品加工企业预防虫鼠害关键措施有哪些 29.简述食品加工过程减少微生物繁殖的卫生措施 30.将下面产品流向图按优劣顺序排列,加以说明(无图)PS:根据12年 补充出来的图。 五、计算题 成人平均赭曲霉A消费2~3ng/kg b.w/天,高消费人群消费6~8 ng/kg b.w/天.动物研究结果显示,赭曲霉A的最小有害作用剂量(LOAEL)为8ug/kg b.w/天,针对这一动物研究结果,设定种间差异不确定系数为3.计算赭曲霉素A 的ADI,比较ADI和暴露量,计算风险特征描述。 假设成年人每日摄入大米400g,蔬菜500g,水200g,肉、蛋100g,计算大米最大容许限量及其大米产品的限量标准。(注:通过食品摄入有害物质占总摄入量80%计算;平均体重60kg,限量以mg/kg表示)

历年江南大学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试题(精)

江南大学2004年营养与卫生学考研试卷一、填空题50分每一空格1分 1、食品的____是指食品中以单位热量为基础所含重要营养素的浓度这些营养素包括____ ____和____三类. 2、食品中含有的纤维素是由____借____糖苷键组成的多糖人体消化道没有分解此类糖苷键的____故不能消化纤维素. 3、多数矿物质结合在食品的 ____上例如乳酪蛋白中的____结合在磷酸根上____存在于血红蛋白之中许多微量元素存在于____内. 4、营养素的吸收方式有三种____方式需要载体蛋白质是一个耗能过程并且是____浓度梯度进行的____方式是物质由高浓度区到低浓度区吸收速度慢方式是在微绒毛的载体帮助下完成速度加快但不消耗能量. 5、钙的吸收通过____方式进行并需要____的存在.钙盐大多在____状态且在不被肠腔中任何其它物质____的情况下被吸收. 6、蛋白质与糖类的反应是蛋白质或氨基酸分子中的____与还原糖____之间的反应称为____该反应主要损害的氨基酸是____蛋白质消化性和营养价值也因此下降. 7、水溶性维生素中对热较不稳定的是____和____. 8、对肿瘤有一定抑制作用的微量元素主要是:________和____. 9、食品的化学性污染包括 ____________和____. 10、反映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污染指标有____和____前者是食品的____指标后者是食品____的指标. 11、突变可以分为____和____前者是染色体____发生变化后者是染色体____发生变化. 12、细菌性食物中毒一般表现有明显的____症状如伴有发热可能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____型如无发热可能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____型. 13、河豚鱼中的有毒物质称为____是一种____毒素存在于鱼的____中____可视为无毒适当处理后可食用. 14、黄曲霉毒素是____等产毒菌株的____是一类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它们在紫外线下发生____可作为分类和检测的方法其中黄曲霉毒素____具有最强的致癌作用. 二、名词解释40分每题5分 1、营养密度 2基础代谢 3酸败 4氮平衡 5、乳糖不耐症 6食物中毒 7LD50 8积蓄中毒三、问答题60分每题12分 1、什么是合理的膳食结构 2、食品加工对蛋白质营养价值有哪些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06 一、名词解释共40分 1、DRIs 2、必需脂肪酸 3、基础代谢率 4、营养标签 5、LD50 6、农药残留 7、食物中毒 8、ADI 二、填空题共20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人体必需氨基酸的九种氨基酸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和____。 2、机体维生素B1不足可能影响与_____代谢有关的生化过程。膳食中维生素B1缺乏症临床表现主要为______。 3、微量元素硒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农业气象学试题(1)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共16分,每小题2分) 1、辐射的波动性: 辐射以波动的形式发射或传播能量的过程。 2、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 3、长日照作物需要经过一段时间长的白天和短的黑夜才能开花结果的植物,称为长日照植物。 4、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气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气压的百分比。 5、温度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的月平均温度与一年中最冷月的月平均温度之差。 6、季风环流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引起的东西方向的垂直环流。 7、副热带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指由于热带环流圈的下沉在30°N附近堆积下沉形成的高压系统。

8、农业气候资源可供农业生产利用的光、热、水等气候资源,称 为农业气候资源。 二、填空(共10分,每空0.5分) 1、广东大部分地区的年降雨量多在 1500mm 到 2000mm 之间,通常把一年的降水分成两大部分,前一部分的降水,称为 前汛期降水,主要是由锋面引起的;后一部分的降水 称为后汛期降水,主要是由台风引起的。 2、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地球上昼夜交替变化.由于 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不垂直 ,且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方 向保持不变,因而形成了地球上的季节交替和各地昼夜长 短不等。 3、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主要是短波辐射,地面和大气 向外发出的辐射,主要是长波辐射。 4、植物在繁育期期对低温的反应比生长期对低温的 反应更为敏感,这一时期往往就是植物的温度临界期期。 5、水面蒸发速度的大小,与风速和饱和差成正比, 与大气压力成反比。 6、台风是指形成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气旋。当台风在东经180度以西,赤道 以北的西北太平洋海区形成后,我国气象部门将对其进行命名和编

电大食品营养与卫生期末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食品营养与卫生期末复习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⒈基础代谢:是指维持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热量。即在无任何体力活动及紧张思维活动,全身肌肉松弛、消化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情况下,用以维持体温、心跳、呼吸细胞内外液中电解质浓度差及蛋白质等大分子合成的热量消耗。 ⒉PER(蛋白质功效比值):是指测定生长发育中的小动物摄入1g蛋白质所 (Engel 指数 维生素: 11.美拉德反应:高温过程中,食物蛋白质、氨基酸等的氨基和糖以及脂肪氧化的醛、酮等羰基所发生的反应,使食品发生褐变。 12.水分活性aw:仅限于能供微生物利用的那部分水分。在同一条件(温度、湿度、压力等)下,食品水分蒸气压(P)与纯水蒸气压(Po)之比 13.冷链(coldchain):对不耐保藏的食品进行冷冻保藏时,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商业网应一直处于适宜的低温下,称为冷链。

14.食品腐败变质: 15.推荐摄入量(RNI):相当于传统使用的RDA,指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97%~98%个体需要量的推荐摄入水平。 16.限制氨基酸:当某蛋白质中某一种成就必须氨基酸的缺乏或不足时,则 立 工艺的需要而加入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24.INQ(营养质量指数):是评价食品营养价值的指标,即营养素密度(待测食品中某营养素占供给量的比)与能量密度(待测食品所含能量占供给量的比)之比。 25.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是存在于食物中不能被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类化合物的总称。 26.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是指将两种或种以上的食物混合食用

27.HACCP:沿着食品加工的整个过程,连续地、系统地对造成食品污染发生和发展的各种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在关键控制点对危害因素进行控制,并同时监测控制效果,随时对控制方法进行校正和补充。 28.中性脂肪:中性脂肪即甘油三酯,是长链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脂肪分子。甘油三酯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脂类,大部分组织均可以利用甘油三酯分解产物供给 分( 9.硫胺素在(碱性)条件下易被氧化失活,缺乏它易引起(脚气)病。 10.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特效解毒剂是(美兰)。 11.能量消耗主要用于(基础代谢)、生活活动和劳动的消耗以及(食物热效应作用)。 12.大豆蛋白质富含的必需氨基酸为:(赖氨酸)。 13.营养状况评价的内容包括(膳食营养摄入情况)和(机体营养水平)两方面。 14.评价人体V C营养状况时常用(尿负荷试验)较简便易行的方法。

食品营养与卫生试卷B附答案

。 红河学院成人高等学历教育2018年第二学期2017级酒店管理(高起专) 《食品营养与卫生》 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卷别:B卷 考试单位:单击输入考试单位考试日期:年月日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 分) 1.老年人发生腰背酸痛时在营养学上首先应考虑的疾病是()A.骨质软化症B.类风湿性关节炎C.更年期综合征D.骨质疏松症 2.钙的最好来源是() A.小虾皮B.各种瓜子 C.奶及奶制品D.白菜 3.与儿童佝偻病关系较密切的营养素有() A.铁、碘B.氯化钾、必需脂肪酸C.钙、维生素D D.葡萄糖、必需氨基酸 4.哪种保健功能卫生部不受理和批准() A.抗疲劳B.辅助抑制肿瘤,防癌C.减肥D.调节血脂 5.下列什么饮料的致肥成份最高( ) A、可乐 B、红茶 C、水果汁 D、牛奶 6.下列哪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牲畜肉经后熟后可食用()A.猪瘟B.猪水疱病 C.口蹄疫D.结核 7.河豚毒素的毒作用部位为() A.消化系统B.神经系统 C.血液系统D.生殖系统 8.超高温瞬间灭菌法的温度为() A.62.8℃,保持30分钟B.137.87℃,保持2秒C.80~85℃,保持10~15秒D.71.7℃,保持15秒9.肝损害型毒蕈中毒的特殊治疗药物是() A.阿托品B.巯基解毒剂 C.美兰D.抗菌素 10.下列哪些矿物质在孕妇膳食中强调要增加() A.钙、氯、钠、钾B.铁、锌、铬、锰

。 C.钙、铁、锌、碘D.铜、钙、碘、硒 11.以下哪种氨基酸对于婴幼儿来说是必需氨基酸() A.精氨酸B.组氨酸 C.丝氨酸D.胱氨酸 12.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E D.叶酸 13.哪种食物不含食物纤维( ) A、南瓜 B、燕麦 C、鱼 D、黄豆 14.下列哪项是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 A.肥胖B.多尿 C.高血压D.佝偻病 15.维生素B2的良好来源是() A.白菜B.菠菜 C.大米D.动物肝脏 16.与老年人容易发生的腰背酸痛有较密切关系的营养素是()A.钠B.钙 C.铜D.维生素A 17.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是()A.马铃薯B.梨子 C.小麦D.动物肝脏 18.牛奶中含量最低的矿物质是以下哪一种() A.钙B.铁 C.钾D.钠 19.下列哪项不是维生素D在人体的缺乏症() A.在成人发生骨软化症B.在儿童发生癞皮病 C.在婴幼儿发生佝偻病D.在老年人可发生骨质疏松症 20.婴幼儿常见的营养问题不包括() A.缺铁性贫血B.缺锌所致生长发育迟缓 C.缺乏维生素D所致佝偻病D.缺钙所致骨质软化症 二、判断题(在你认为正确的题前画“√”,不正确的画“×”。每题2分,共10分) ()1.吃饭应细嚼慢咽,最标准的用餐时间,约为一餐20分钟。 ()2.全脂牛奶、冰淇淋等虽然吃起来没有油腻感,但它却含有相当高的不可见脂肪。()3.用毛豆,黄豆及一些豆制品来取代部分肉类,能增加食物纤维,又可减少油脂,一举两得。 ()4.食物纤维不能帮助肠道擩动,会造成孩子的肥胖及便秘。 ()5.高温油反复使用会产生致癌物质。

食品营养与卫生教案设计

科技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编号

实用文档 营养学基础 一、组织教学(10’) 1.组织学生开始上课; 2.提出教学目标,本次课主要容与重点难点; 3.简述上节课容 二、导入新课(5’) 任务:了解食品营养与卫生在邮轮乘务专业的重要性。 以食品为引,对营养进行简单的概述,讨论我国健康饮食的现状,引起同学们的兴趣从而教师分析本节课要讲述的容,那些重难点,引出教学容。 三、讲授新课——教学主要环节 (50’) 1.讲解: (1)蛋白质的元素组成(15分钟) (2)蛋白质的功能(5分钟) (3)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10分钟) (4)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代(10分钟) (5)食物蛋白质营养学评价(10分钟) 五、巩固与拓展 (10’) (1)食物蛋白质营养学评价; (2)蛋白质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 六、课堂小结 (10’) 1.点评:对学生食物蛋白质营养学评价; 2.知识:了解蛋白质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 3.技能:掌握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代。

实用文档 七、布置作业 (5’) 课后作业:《食品营养与卫生》(教材P3)。 2015版 科技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编号

膳食指南与合理营养 一、组织教学(10’) 1.组织学生开始上课; 2.提出教学目标,本次课主要容与重点难点; 3.简述上节课容 二、导入新课(5’) 任务:膳食指南与合理营养。 提问,大家喜欢肥胖吗?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教学主要环节 (50’) 1.讲解: (1)膳食指南(15分钟) (2)合理膳食(10分钟) (3)居民营养状况调查与监测(5分钟) (4)膳食结构(20分钟)

气象学试题

第三章温度 一、名词解释题: 1. 温度(气温)日较差:一日中最高温度(气温)最低温度(气温)之差。 2. 温度(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温度(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温度(气温)之差。 3. 日平均温度:为一日中四次观测温度值之平均。即 T平均 = (T02+T08+T14+T20)÷4。 4. 候平均温度:为五日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5. 活动温度: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温度。 6. 活动积温:生物在某一生育期(或全生育期)中,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气温的总和。 7. 有效温度: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之差。 8. 有效积温:生物在某一生育期(或全生育期)中,有效温度的总和。 9. 逆温: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现象。 10. 辐射逆温:晴朗小风的夜间,地面因强烈有效辐射而很快冷却,从而形成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逆温。 11. 活动面(作用面):凡是辐射能、热能和水分交换最活跃,从而能调节邻近气层和土层温度或湿度状况的物质面。 12. 容积热容量:单位容积的物质,升温1℃,所需要的热量。 13. 农耕期:通常把日平均温度稳定在0℃以上所持续的时期,称为农耕期。 14. 逆温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发生逆温现象的气层,称为逆温层。 15. 三基点温度:是指生物维持生长发育的生物学下限温度、上限温度和最适温度。 二、填空题: 1. 空气温度日变化规律是:最高温度出现在 (1) 时,最低温度出现 (2) 时。 年变化是最热月在 (3) ,最冷月在 (4) 月。 2. 土温日较差,随深度增加而 (5) ,极值(即最高,最低值)出现的时间,随着深度的增加而 (6) 。 3. 水的热容量(C)比空气的热容量 (7) 。水的导热率(λ)比空气 (8) 。粘土的热容量比 沙土的要 (9) ,粘土的导热率比沙土 (10) 。 4. 干松土壤与紧湿土壤相比: C干松土

食品营养与卫生试卷B附答案

红河学院成人高等学历教育2018年第二学期2017级酒店管理(高起专) 《食品营养与卫生》 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B卷 考试单位:考试日期:年月日 5.下列什么饮料的致肥成份最高()? A、可乐 B、红茶 C、水果汁 D、牛奶 6.下列哪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牲畜肉经后熟后可食用(???) A.猪瘟???????????B.猪水疱病 C.口蹄疫??????????D.结核 7.河豚毒素的毒作用部位为(?) A.消化系统???????B.神经系统 C.血液系统???????D.生殖系统 8.超高温瞬间灭菌法的温度为(??) A.62.8℃,保持30分钟????B.137.87℃,保持2秒 C.80~85℃,保持10~15秒???D.71.7℃,保持15秒 9.肝损害型毒蕈中毒的特殊治疗药物是()

()1.吃饭应细嚼慢咽,最标准的用餐时间,约为一餐20分钟。 ()2.全脂牛奶、冰淇淋等虽然吃起来没有油腻感,但它却含有相当高的不可见脂肪。 ()3.用毛豆,黄豆及一些豆制品来取代部分肉类,能增加食物纤维,又可减少油脂,一举两得。? ()4.食物纤维不能帮助肠道擩动,会造成孩子的肥胖及便秘。 ()5.高温油反复使用会产生致癌物质。?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24分) 1.蛋白质互补作用 2.HACCP 3.必需脂肪酸 四.简答题( 1. 2. 1. 各种优点。 √ (每小题8分,共24分) :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蛋白质同时食用,其中所含有 2.HACCP:沿着食品加工的整个过程,连续地、系统地对造成食品污染发生和发展的各种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在关键控制点对危害因素进行控制,并同时监测控制效果,随时对控制方法进行校正和补充。 3.必需脂肪酸:是指那些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而又是正常生长所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16分) 1.什么是碳水化合物?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答:碳水化物是人体最主要的热量来源,参与许多生命活动,是细胞膜及不少组织的组成部分;维持正常的神经功能;促进脂肪、蛋白质在体内的代谢作用。? 2.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哪些??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练习题

绪言 1.何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营养、营养学P1;合理营养P187;营养素P15? 答: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从预防医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类营养、食物与健康关系的科学。 营养:是指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它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生理作用和有益影响。 合理营养:是指通过合理的膳食和科学的烹调加工,向机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营养素之间的平衡,以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需要、维持人体健 康的营养。 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 2何为食品卫生学?P1 答:研究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威胁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加强食品卫生管理,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以保证使用者安全的科学。 第一章营养学基础 3.哪些属于营养素?P15 答:营养素六大类: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水。 4.何为必需氨基酸(EAA)?P19 答:不能在人体内合成或合成的速度远不能适应集体的需要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 5.必需氨基酸有哪些?P19 答:有9种包括缬AA蛋AA,异AA,苯丙AA,亮AA,色AA,苏AA ,赖AA 组AA(携带一本亮色书来组) 6.何为氨基酸模式?P19 答:是指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 7.限制氨基酸?P20 答:某些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须氨基酸不但不能满足机体合成蛋白质的需要,还会使其他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而造成浪费,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8.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有哪些常用的方法?方法是如何表示的?针对某种食物如何评价其蛋白质的营养价值?1蛋白质含量2蛋白质消化率3 蛋白质利用率(1生物价2蛋白质净利用率3蛋白质功效比值4氨基酸评分) 9.蛋白质互补对人们的膳食有何作用?P20 答:为了提高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人们往往将不同的食物混合食用,使各种蛋白质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相互补偿,可使混合膳食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接近于人体要求的氨基酸模式,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10.蛋白质对人体有哪些营养学意义?P21 答:①参与机体的构成,促进组织的生长; ②参与机体的各种功能、代谢和组织修补; ③产热营养素之一,人体氮元素的主要来源; 11.“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PEM)分几型?每型称谓?有何区别?P25 答: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两型: ⑴消瘦型(干瘦症):由于蛋白质和能量均长期严重缺乏出现的疾病。 ⑵水肿型(加西卡病):是蛋白质严重缺乏而能量供应勉强维持最低需要水平的极度营养不良症。区别:干瘦症:①蛋白质、热能均不足;②明显消瘦,皮下脂肪消失,形似枯干老人; ③生长迟缓,肌肉萎缩; 加西卡病:①蛋白质严重缺乏,热能相对不缺乏;②体重减轻,下肢凹陷性浮肿; ③肝脏肿大、浮肿,血浆白蛋白含量显著降低; 12.蛋白质参考摄入量(占总热能合适的比。成人、儿童、青少年)?P25 答:参考摄入量:可用占膳食总热量的百分率表示,一般蛋白质供热量,成人占膳食总热量10%-12% 较为合适,儿童、青少年则以12%-14%为宜。 13.试述膳食蛋白质的来源。P25 答: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动植性食物中,特别是动物性食物,大豆类食物,粮食作物。蓄,禽,鱼类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为16-20%;蛋类11%-14%;鲜奶2.7—3.8%;干豆类20%-24%;大豆40%;谷类6%-10%。 14.试述脂类的生理意义。P30 答:①提供能量和储存能量;②提供必需脂肪酸,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③内分泌作用; ④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对人体有保护作用;⑤维持体温正常;⑥其他如增加人体的饱腹感;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而对人类生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称为大气污染。 2、大气稳定度:是指气块受任意方向振动后,返回或远离原平衡位置的趋势和程度。 3、干洁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4、气团:一定范围内,水平方向上气象要素相对比较均一的大块空气。 5、气候:一个地区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是时间尺度较长的大气过程。 6、水汽压: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称为水汽压。 7、辐射能:辐射就是以各种各样电磁波的形式放射或输送能量,它们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它们透过空间并不需要媒介物质,由辐射传播的能量称为辐射能。 8、辐射地面有效辐射:指地面辐射E地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辐射E气之差。 9、光谱:太阳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 10、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空气涡旋,在北半球,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逆时针旋转,在同一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低。 11、高气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水平气压梯度自中心指向外圈。 12、低气压:由闭合等压构成的低气压区,水平气压梯度自外向中心递减。 13、反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度空气涡旋,在北半球,反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在同一高度上,反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高。 14 锋面气旋——生成和活动在温带一区的气旋称为温带气旋,而具有锋面结构的低压,称锋面气旋。 15、锋:是冷暖气团之间狭窄的过渡带,是一个三度空间的天气系统。 16、暖锋:是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线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17、冷锋:指冷气团势力比较强,向暖气团方向移动而形成的锋。 18、海陆风:由于海陆热力差异而引起的以一日为周期变化的风,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海风);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陆风)。 19、山谷风:大山区,白天日出后山坡受热,其上的空气增温快,而同一高度的风由山谷吹向于是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增温慢,山谷上空的空气因距地面较远,山坡,称谷风。夜间山坡,辐射冷却,气温迅速下降,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冷却慢,于是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下层风由山坡吹向山谷,称为山风。这种以一日为周期而转换风向的风称为山谷风。 20、季风:以一年为周期,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风向不仅有季节改变,且方向的变化在120°以上 21、气候资源:指能为人类合理利用的气候条件,如光能、热能、水分、风等。 22、地转风:是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时,空气作等速、直线水平运动的形式。 23、梯度风:自由大气中作曲线运动的空气,当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惯性

食品营养与卫生_习题集(含答案)

《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习题集 一、单选题 1.以下哪种氨基酸对于婴幼儿来说是必需氨基酸() A.精氨酸B.组氨酸C.丝氨酸D.胱氨酸 2.浮肿型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主要是由于缺乏哪种营养素() A.蛋白质B.热能C.维生素D.矿物质 3.下列哪种营养素缺乏会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 A.锌B.铁C.叶酸D.尼克酸 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A.铜B.铁C.锌D.硒 5.膳食中可促进铁吸收的因素是() A.抗坏血酸B.脂肪酸C.草酸D.植酸 6.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E D.叶酸 7.食物中长期缺乏维生素B1易引起() A.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B.癞皮病C.脚气病D.败血病 8.人体所需的一部分尼克酸可由体内哪种氨基酸转化() A.苏氨酸B.赖氨酸C.色氨酸D.蛋氨酸 9.下面那种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 A.肉类B.奶类C.水果D.大豆 10. RDA指的是() A.推荐营养素供给量B.适宜摄入量 C.可耐受的高限摄入水平D.估计平均需要量 11.牛奶中含量最低的矿物质是以下哪一种() A.钙B.铁C.钾D.钠 12.粮谷类食物蛋白质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 A.苯丙氨酸B.蛋氨酸C.苏氨酸D.赖氨酸 13.消瘦型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主要是由于缺乏哪种营养素:() A.蛋白质B.热能C.维生素D.矿物质 14.维生素B2的良好来源是() A.白菜B.菠菜C.大米D.动物肝脏 15.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是() A.马铃薯B.梨子C.小麦D.动物肝脏 16.钙的最好来源是() A.小虾皮B.各种瓜子C.奶及奶制品D.白菜 17.下列哪项是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

食品营养与卫生试题及答案

《食品营养与卫生》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1*22) 1、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水、食物纤维为人体所需的七大类营养素。 2、SSOP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GMP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HACCP 指___________________。 3、食品污染中对人体的“三致”,是指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规定,食品企业标示食品营养成分、营养声称、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时,应首先标示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种核心营养素及其含量。 5、食品卫生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卫生技术规范,可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其中国家标准可分为 _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三种类型。 6、河豚所含的有毒物质为河豚毒素,鱼体含毒量在不同部位有差异,以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部位最多;新鲜黄花菜中所含的有毒成分为___________ ;发芽马铃薯所含毒素为___________。 二、连线题(1*8)(请将下列营养素与对应的缺乏症连线) 1、维生素B1(硫胺素)新生儿神经管畸形 2、维生素B2(核黄素)坏血病 3、叶酸甲状腺肥大(大脖子病) 4、维生素C 佝偻病 5、维生素A 伤口难愈合、异食症、食欲不振 6、维生素D 脚气病 7、碘夜盲症 8、锌口角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