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法原理与实务盛杰民

反垄断法原理与实务盛杰民
反垄断法原理与实务盛杰民

反垄断法原理与实务

盛杰民

一、反垄断法的基本原理

二、中国的反垄断法律制度

三、反垄断执法机构的法治理念

一、反垄断法的基本原理

关于反垄断法最基本的原理,或者说要了解它的价值追求和理念,首先一定要认认真真的去推敲反垄断法的第一条。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宣誓性的东西,它不是空洞的,用中国的话来讲纲举目张。那么它这样规定,就是为了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请注意一个词垄断行为。“促进经济效率,维护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和社会公共利益”,后面就是结合中国的实际了,什么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本法。那么中间有几个词,一个垄断行为,一个经济效率,一个保护公平竞争,一个叫维护消费者。

(一)反垄断法制止和预防的是垄断行为

第一个,反垄断法,制止和预防的不是垄断状态,而是垄断行为。反垄断法,这部法听起来叫反垄断法,垄断是一种状态,反垄断法不是反对垄断状态,而是反对垄断行为。

换通俗的话来说,反垄断法不是反做大做强,反的是以大欺小。反对的不是富,反对的是为富不仁。反对的不是强,反对的是以强凌弱。所以在中国的反垄断法里面,其实也是贯彻了世界反垄断法的一个趋向,就是由结构主义为主,逐渐的向行为主义为主发展的这么一个趋向。

(二)反垄断法促进的是效率

第二点,反垄断法促进的是效率,讲的是经济效率。这点上,它和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共同点,有不同点。反垄断法,它规制调整的是整个的竞争环境,竞争格局,它追求的是竞争的自由度。不正当竞争法,它规制的和禁止的是某一种不道德的,违反商业道德的,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一些行为。

所以用法律的性质来说,反垄断法它具有公法性质,它维护的是一个社会公共利益,维护的是整个竞争环境。那么在一定程度上说,反不正当竞争法,私法性质的意义就比较多了。美国一位经济法学家提出了一个观点,特别具有哲理的一句观点——反垄断法保护的是竞争,不是竞争者。

我们的反垄断法说是维护公平竞争,或者保护正当竞争者。请注意,我们不是保护某一个被侵权的具体竞争者、经营者,保护的是整个竞争环境,它的立意,它的价值追求和理念是在这里。当我们也通过民事诉讼,你受到侵权也可以救助,但不是最主要的目的,最主要的目的是竞争的自由度。

(三)反垄断法通过竞争促进经济的发展

第三点,一般我们都会问这套法律是追求公平,追求效率。但请注意,这个公平的竞争目的是什么呢?目的是促进整体经济效率的发展。反垄断法,它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使企业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外在的压力。那么我讲究成本,追求质量,改进工艺,发展科技,做好善后的服务等等,使企业在竞争过程中间赢得了市场,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它是通过这样一个机制,使得企业发展,有限的资源得到了合理的分配,整体经济得到了发展。所以反垄断法在这里,它是通过竞争,它是促进经济的发展,这点是特别特别重要的。

所以在公平和竞争这一对矛盾,就是法学界的一个长青话题。反垄断法着重讲的是效率,大家请注意,这里的效率不是指某一个企业的效率,是指社会整体经济发展的效率和效益。所以美国的经济学家们曾经形容过垄断企业,垄断企业是一个生金蛋的鹅。它平时很嚣张,又咬人又追人的,但是它生的蛋是金蛋,你把它杀了么?不,我们让它规矩点,用反垄断法来规制它,但是让它不断的生金蛋。所以这里又回到我们刚才讲的规制的是垄断行为,不是垄断状态。

(四)反垄断法和消费者

那么第四点,就是关于反垄断法和消费者的关系问题。虽然我们有这么一句,维护消费者利益,而且我们讨论一个行为是否是垄断行为的时候,我们经常这样讨论,它促进没促进效率,它有没有损害竞争等等。但是到最后,我们和境外的律师,法官,或者是反垄断法学家们在讨论某一个具体事件的时候,他们往往都会问一句话,总体上来说,对消费者有好处吗?就是说它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但是请注意,反垄断法的所谓维护消费者利益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应该是角度完全不一样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它讲的是消费者的实际具体法律权利。比如说公平交易权,安全权,等价交换权,要求赔偿权,知情权等等。侵犯了这个权利以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说你侵犯了他的权利,你要赔偿他。所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一定程度上说,它是一部侵权法,它很大程度上来说,它的私法含义也是比较大的,公法含义不一定是那么决定的。

但是反过来,反垄断法对消费者的保护,不是说你侵犯了他的权利以后他来追究你的责任。主要是由于垄断,整体影响了竞争,所以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利。那么反垄断法规制了垄断行为以后带来了竞争,带来了充分的竞争,合理的竞争,公平的竞争。竞争带来繁荣,繁荣造福于消费者,它是一个间接的关系,它是通过竞争来造福消费者,这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中国的反垄断法律制度

那么下面讲关于中国的反垄断法律制度,那么就从立法的一些主要内容,以及它在具体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的案子来跟大家讨论。那么反垄断法,世界各国其实都是惯例的,就凡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国家,都颁布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而且规制的些行为也都是有共性的,就是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及对经营者集中的控制,叫做三大支柱或者叫做垄断行为。

(一)垄断协议

先讲讲垄断协议,垄断协议分为两类垄断协议,它是根据经营者在整个经济交易过程中间所处的地位来分,一种叫做横向垄断协议。所谓横向垄断协议就指的是从经济生产到销售,这样一个过程中间,处在平行的横向商业地位或者经营地位中间的经营者,他们互相之间形成的这种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那么顾名思义,纵向就是上下游之间的。

横向垄断协议,假如要给它概念,大概就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在具有竞争关系的横向关系上的经营者所共谋达成的目的在于排除和限制竞争的合同或者协议。那么请注意,首先主体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通过共谋,来达成的一种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

那么中国的反垄断法列举了几种,一个是固定价格,互相之间约定把价格定在什么标准。当然,肯定是维持高价。使本来竞争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竞争行为——价格竞争,处于没有价格竞争的状态。由于成本的不同,管理的不同等等,价格是企业竞争的一种比较重要的手段。但是它们的价格都固定,大家都把价格定很高,当然本来有价格优势竞争者的价格竞争就被排除和限制了。这是也是不利于经济发展,不利于消费者的。固定销量,划分市场,这块归你,这块归我,井水不犯河水。不能够进行一种竞争的交流,对技术标准等的限定,本身技术已经发展了,新的产生已经出来了,大家约定不出新的,把旧的卖了以后再说,阻碍了竞争的发展等等。

那么当然还有反垄断执法机关所认定的其他横向垄断行为,固定价格,划分销售市场,划分产量,限制技术,或者联合起来拒绝和另外的具有竞争关系的人进行竞争,这样的一些行为。那么请注意,由于横向垄断行为,是具有竞争关系相互经营者之间的一种协议和共谋,它对竞争的破坏是相当突出的,相当严重的,危害性是相当大的。因此这类行为,也是经营者们经常容易达成的一种垄断协议。它是非常典型的,非常普遍的,比较广泛的。同时,也是在反垄断法当中处罚最严的一种。中国的反垄断法和其他的处罚比起来,它的处罚力度是比较重。

纵向垄断协议,就是处于产业的上下游之间的经营者互相之间达成的协议,它对竞争的影响当然也是有的,主要是处在同等地位竞争关系的下游企业,它也有排除和限制竞争。我们国家规定的纵向垄断协议主要是两类,一个是固定转售价格,一个是规定转售价格,只是在转售价格上做了规定。当然,别的国家还有一些,但主要就是在转售价格。转售价格对竞争的影响也是有的,

比如到了下游,我根据的情况,把成本降的很低,不行,你固定你的价格是多少。或者叫做规定它的转移价格。那么它对下游企业的竞争,肯定也是有排除竞争的影响。

但是最近很长一段时间来,经济学家们分析,纵向垄断协议有它很多的合理性,它有它的积极利益,有它的两面性。同时,由于达成协议的经营者相互之间的关系,不是具有竞争关系的。所以它对竞争的影响,相比横向垄断协议来说小。因此反垄断法对于它采用是比较宽容的一种态度。比如反垄断法的第十三条对横向垄断就规定了很多很多条,对纵向垄断协议就规定了一个转售价格。对于横向垄断协议,一般采用的是叫做当然违法原则,本身违法原则。

(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再说一说关于反垄断法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规制了,请注意,由于这个企业它在市场上具有对价格、销售、市场、技术等等发展的一个很大的支配力量,所以它对市场的竞争影响特别特别大。于是应该说在反垄断法中间,我个人认为,它是三大垄断行为的核心,它是个关键。

为什么呢?在垄断协议当中,始作俑者往往都是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这是一种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垄断协议相互交错的一种行为。而且,如果在垄断协议行为中间有市场支配地位企业的参与,那这个危害就更大。或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始作俑者去阻止垄断协议,目的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市场支配地位。还包括一会儿要讲的经营者集中的控制里头,控制什么?就是经营者集中,往往可能形成市场支配地位而滥用。所以应该说这三个垄断行为,其实它是以市场支配地位为核心的。但是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它本身并不违法,问题是不能滥用。

首先,反垄断法是讲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垄断行为的表现,拒绝交易,附加不合理的条件,利用市场支配地位。你要买这个东西,我再搭个别的东西给你,或者附带其他不合理的条件,指定交易。你只能买跟我有关系人的,不买不行。另外还有拒绝交易,他跟我有竞争关系,你不能跟他做生意,你跟他做生意,那咱们俩就一刀两断等等一些的限制竞争、排除竞争的行为。但是请注意,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和处理,都是以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为前提。先看你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如果没有市场支配地位,那就不适用反垄断法。

市场支配地位的关键因素还是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超过50%,那肯定有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市场占有率,应该是对市场支配地位认定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条件,但是请注意不是唯一条件。除了市场占有率以外,还有当时的竞争状况,你的财力,你的技术能力,别的企业对你的依赖程度,你对其他企业进入市场的影响能力等等。就是从社会的、经济的、技术的等等各方面来考虑你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这个应该说在世界各国是吸取了别人的经验,加上了中国的特色。为了节约执法成本,在反垄断法关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第三部分还规定了叫做市场支配地位的推定。因为,对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太难了。我经常讲到反垄断法的一个不确定性,反垄断法和其他的法不太一样。因为它是和市场,和效率密切联系的,所以它的这种不确定性是很大。它和刑法不一样,刑法罪就是罪。那么反垄断法,它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是不一样的,在这样的竞争状况、这样的竞争经济条件下是合法的。过一段时间,可能就是了。以前是违法的,现在随着竞争的发展被取代了,新的竞争状况出现了,可能就是合法的了。在这个国家是合法的,在那个国家就不一定合法。它是一个很不确定的,随着经济,随着竞争不断发展的一部法律。

(三)经营者集中

第三种行为,也就是说经营者集中。那关于经营者集中,请注意用的词,假如对刚才讲到的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用的是制止、禁止,对经营者集中用的词就叫做预防,或者叫做控制。预防和控制怎么理解呢?就是说它不是去禁止它,它是达到了国务院规定的一定标准,要去申报。达到这个标准,可能会影响竞争。

并购,本身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很好的产业结构变化。所以反垄断法不是反对做大做强,不是反对经营规模的调整和重新洗牌。所以并购是一种形式,其中还包括了通过收买其他经营者的股份,或者其他资本,掌握他的实际控制权的也算。

另外就是通过合同或者其他的交易形式,掌握对经营者支配权的也是。所以在这里,形式应该是多样的。

在经营者集中过程中间,有一个补救措施。90%无条件通过的,那么其中有一个附条件通过。附条件通过是什么呢?就是加一些预防措施。怕你滥用市场支配定位,怕你从事垄断行为,那么可以有两类补救措施。一类就叫做结构救济,还有一种叫行为救济,就是你参与并购或者经营者集中的,我承诺,或者跟商务部约好一些条件,不从事某种商业行为,或者不提供某些交易条件的承诺等等。

(四)行政垄断

1.立法

接下来要讲一种行为,虽然不是三大支柱的,但是在中国反垄断法的总则里头已经有一个专章来规定了,就是对政府和具有公共管理职能部门的,对经过的滥用行政权利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禁止。通俗的来讲,我们就把它叫做行政性垄断。

跨国公司的垄断现象,固然在中国也是比较突出的,但是同时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中国的大国企,尤其是中央企业的垄断现象,无限制竞争。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恐怕也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所面临的又一个难题,也是一个挑战。那么反垄断法,应该说在这方面做出了它仅有的,只能有的一些努力。

首先来讲行政性垄断,我想反垄断法把它规定为叫做滥用行政权利,排除、限制竞争,这个也许更准确。但是从法理上来说,行政性垄断是相对于刚才我讲到的经济性垄断而言的。一个是靠经济力量来取得垄断地位,一个是运用行政权利。既然经济性垄断,垄断状态不违法。那么同样的,行政性垄断也不能一概而论。行政性垄断,也有合法和违法。所谓违法,也就是说说反垄断法规定的比较确切的就是滥用行政权利。也就是说用行政权力去排除、限制竞争,不一定完全违法,只有滥用才违法。那么我这里列举的所谓不违法,就是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有的时候可能不是一视同仁的,可能会体现了对竞争的排除和限制,但是有必要的。

那么一般来说,国家的这种排除和限制,在经济学里面把它叫做强制,或者叫做规制。指的是什么呢?就是有些行业,他可能是受众很多,涉及到国际民生,并不是竞争越多越好的,也并不是任何企业都能够去投资的。比如电、水、燃气、石油、交通、电信等等,当然这其中又有区别了,并不是谁都有机会投资的,也不是谁都愿意去投资的。而且影响到国际民生,影响到经济的安全和生活等等。那么国家有必要在一定的情况下予以强制。

表现主要指的是对于市场进入的规制,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对价格的规制。在世界各国,其实都有这种表现,像这种就应该说,或者是对某些特殊行业的一种强制。比如像黄金、烟草,现在我们放松了对盐的国家专卖,但是对黄金,或者对烟草这种可能会危害健康,利润过大的行业,国家可能要加以一定的规制。

那么在这里就要讲到一个,在反垄断法中间,把对滥用行政权利的规制做专门一章的立法,它的阻力重重。行政性垄断在世界各国都有,在美国也会有这种现象。但是由于中国的市场,应该说是很不成熟,长期的计划经济,在转型经济过程中间,世界国的反垄断法,是由于市场经济本身已经形成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它自己的异化、它自己的反面,垄断现象。中国实行过长期的计划经济,我们要在政府的主导和培育下,去构建一个市场经济。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这个经济体制改革是政府领导的,政府说什么,就得怎么做。另外,政府已经习惯用行政手段去干预经济了,所以这种东西不自主的就会在干预经济过程中间体现出来。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说规定这章的意义还是很大的。那么可能有的人说了,规定了也只是宣誓性的,有什么用?中国的行政垄断问题,关键还得要政治体制改革以后再说。那么起码的一个理论,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体制,是由经济体制决定的。政治体制方面的民主与法制,它是以经济的反垄断,民主作为前提的。所以不是说政治体制改革完了以后才能反垄断,首先要经济的反垄断,才能在政治上的反对专制、独裁,才能实行真正的民主和法制。

所以经济上的反垄断是多么的重要?所以我觉得反垄断法的意义,恐怕不仅是促进经济的发展。它的社会意义,以及对于建成中国真正的民主法制社会,都有一种我们现在预见不到的伟大作用。所以在它的推行过程中,真的是非常非常艰难。

反垄断法中间禁止政府及具有公共管理职能的部门他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文件,那么行政性垄断行为主要表现为部门利益,或者是地方利益的狭隘部门主义。那这种行为,现在真的赤裸裸的,已经不是特别多了,主要的都是发布红头文件,发布政府规章,命令,通知红头文件,通过文件的办法来发布。但如果其中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反垄断法予以禁止。

在反垄断法中间,起码在这个方面做了一个突破,是违反法律的。我想这个应该是一种对行政法,行政诉讼法,是否审查抽象行政能力的一种突破。其实,我们国家在加入WTO的时候也做了承诺了,对抽象行政行为也可以审查了,但我觉得这起码是个突破。而且在具体的工商局查处案件的过程中间,这类行为也被查处,虽然不是行政诉讼,这是一个突破。

另外一个突破,就是对于违法的政府机关,社会组织等等,包括行政领导人,他的处罚权,是由他的上级主管机关。大家说搞了半天,这个反垄断执法机关的权威性怎么体现?对他都不能处罚。所以现在是这样,由他的上级主管机关对他警告、撤职等等,用这种办法。但基本上都是行政处罚,没有经济处罚。

2.实施

实施是分两个部分,一个是行政执法,就是由国务院系统的实施,还有一个是司法。因为在反垄断法的50条里头规定,如果产生侵权行为,受到经济损失的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来要求赔偿。那么这个在国外,现在非常的时兴,就叫做民事救济,或者叫做私人执行,叫做民事诉讼。当时对这条,我是持置疑意见。因为我说了,因为反垄断法在中国历史还不长,对于它的诉讼要求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有时候不是特别强。第一,会不是形成滥诉。二,中国的反垄断法,你看它的全文,其实它是以行政执法为主的。而司法,应该是个辅助。而且我一再强调,反垄断法保护的是竞争,不是竞争者,在这里民事补救主要是保护竞争者了。

那么中国当时没有成立一个专一的机构,叫做中国的二元三架马车,非常形象的,就是在行政执法过程中间有二元。二元就是国务院设立反垄断委员会,他是组织协调、指导反垄断执法工作,它负责制定、发布中国的竞争状况报告,制定中国的竞争政策。另外对反垄断执法过程,实行一个指导协调和控制,其他的一些工作等,它是由国务院负责工业、信息、经济、外贸的副总理负责的。那么国家各部委的部长是委员,应该说在反垄断法的发展过程中间,他们起了一定的作用。

二元就是由行政执法机关来组成,在中国也不是独立的,分别处于三个政府职能部门。一个就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国务院的三定方针,它是负责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查处和处理。那么价格的垄断行为归发改委,由发改委的价格监督与反垄断局来负责。经营者集中的申报,归商务部三家。这三家在中国反垄断法出台之前,已经在分别做有关的工作了。比如商务部,已经在接受外资企业并购中国企业的一些申报工作了,工商局已经在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一些规制行为了,那么发改委一直在做价格的规制工作。

所以我想建立一个权威性的,专业化的机构是更重要的。工商局它以往,一直是管理市场的,基本上就是贯彻贯彻反不正当竞争法,侵犯商标权等等的,他习惯的执法方法也是一种比较粗暴的,比较简单的一些执法行为,那么你到了反垄断法,需要贯彻人文观念的执法,对于他们来说也有个转变。

三、反垄断执法机构的法治理念

(一)宽严结合的法治理念

那么第三个大问题,我想跟大家讲讲关于反垄断执法机构的法治理念问题了,法治理念怎么说呢?今天主要跟大家讲关于宽和严的问题,其实执法理念是很复杂的。美国到现在反垄断法应该有一百多年了,它在执法过程中,从制定到经济大萧条的四十年里头,基本上每年也就四起案

子。那时候处理是比较宽松的。那么到了大萧条期间就比较严,因为垄断的危害性比较显着,所以那时候就逐步形成了一个本身违法原则。

但是后来发现这样的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做大做强,所以在里根政府的时候叫芝加哥学派的出现,就是要进行经济的分析,讲究效率。而且里根政府的一大批法官和政府官员都是经济学家,主张放松。那么在这个时候,美国面临着日本和德国的经济挑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它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就做一个合理分析的,比较宽松谨慎的、保守的反垄断执法。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使美国又在信息产业基础上,重新站在了世界经济的制高点。欧洲也类似,欧洲执法比法国严一点,这个应该说是一个国家的竞争合理不合理,充分不充分,企业的竞争文化深入不深入有关,欧洲稍次一点,所以它比较严格一些。

我觉得宽严怎么相结合,是一个特别的,要我们执法机关贯彻理解,以及不断的学习、总结的过程,如何的宽严结合。反垄断法的执法,一切都应该从市场本身的竞争出发,从竞争状况出发,是否有利于发展竞争出发,是否能够最后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出发,这才是它最重要的立足点。

(二)反垄断法实施过程中的特点

那么我下面讲讲反垄断法实施过程中的一个特点,第一个就是重视程序规定,尽力做到细致、透明,具有可操作性。那么这个反垄断法特别注重它的程序,它的程序保障,是它的实体公平的保障。所以反垄断执法,它的程序上的公平,程序上的合法,跟其他执法都是不一样的,特别的严谨,所以要求这点具体的贯彻。

所以必须立足于市场,立足于竞争。所以我提出来,就是反垄断法必须要持一个保守的态度,谦抑的态度,非常非常谨慎。一定要看它最后给行业带来的是好处,对竞争到底是带来促进还是不利于竞争的发展。不能仅仅看罚了多少钱,或者它降了多少价,那都不是我们最后立足点。

(三)本身违法原则和合理分析原则

1.本身违法原则

那么我后面就讲到两个原则,本身违法原则和合理分析原则。

外国的专家、法官、律师跟我们讲,你们中国现在还在用什么本身违法原则,在我们那里本身违法原则基本上都不用了,基本上都是用合理原则,因为本身违法原则的优点还是很明显的。首先是严厉性,法律明文规定的,而且你对竞争带来的影响比较大的,本身没有什么合理因素的,毫不客气的处罚,严厉性,它有它的优点。

第二,能够使经营者,使竞争者能够明了自己行为的后果,这个行为是个违法行为,能够对自己行为进行一个明确的判断,这也是本身违法原则的明确性。

第三个,就从执法成本上来说了,本身违法节约执法成本和司法成本,很清楚。

但是它的缺点,应该说是很明显的,一刀切。反垄断法它有个变化性,竞争有变化,经济是瞬息万变的。如果一刀切,未免过于简单,所以应该说合理分析原则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出现的。合理分析原则的一个最大优点就是具体分析,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从竞争出发去分析。分析对竞争的损害,是否排除、限制竞争。但竞争是一个抽象名词,对竞争的影响怎么量化?量化是通过竞争带来的后果去量化,一个就是竞争对手是否受到你的影响,这是在评估的时候可以量化的。第二,对整个的行业经济发展效率是否影响,这个可以量化,对技术,对降低成本,对整体行业的发展。第三,最后是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还是能够带来竞争的影响而造福于消费者,这个可以量化的。

因此,对具体的案件进行合理的分析,就是从这个角度来分析的,这三大方面,对竞争对手是否排除和限制,对整体效率的分析,以及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来分析的。那么这又是一己非常专业化,非常技术化的一个分析过程,往往是交给经济学家们去做,最后由法律来拍板。

合理分析原则,它就要权衡,因为这个行为,肯定是带有某些排除、限制性效果的。那么比较它对竞争的负面影响,负能量和正能量,虽然它对竞争稍稍有所影响,但是更大的是促进了竞

争,促进了效率,促进了消费者福祉的造成,给消费者带来好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合理分析,不认为你是违法的,有的人把它称作为豁免,有的人称作为适用除外,适用除外更合理一些。

合理分析原则,应该说在执法中间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所以我提出来慎用本身违法原则,多用合理分析原则。所以现在互联网的案件中间,在创新行业中间,在知识产权滥用方面特别强调合理分析原则。

当然了,合理分析原则适用过程当中也要考虑到它的负面,一个是执法成本特别特别高,要动用经济分析专家,专业分析专家,没完没了的研究讨论、分析。另外被指控人,也会动用大量的资源去论证合理性,成本是很高的。

当然还有一个,就是在中国也要慎用,因为在这里就给执法人员、裁定人员和司法人员太大的自由裁量权了。就是这种自由裁量权,可能会带来案件判定的不确定性,就是说让经营者和竞争者对某一个行为的行为后果难以判定,我这么做到底违法不违法,可以有好多好多的理由来分析。那么在中国当前这样的一个分析能力还不十分丰富的情况下,的确也要慎用,别再带来腐败、寻租等等这种东西出来,所以在一定情况下也要限制。

2.合理分析原则

还有一个合理分析原则,世界各国的反垄断法中都没有合理分析原则的,这是长期积累经验的一种理念。你在分析案子,也要分析他哪些合理哪些不合理,这是个主动的,双向的。所以我觉得合理原则,它本身的执法理念就贯彻着政府对垄断案件的分析,你的立足点到底在那里。

发改委的反垄断局,它原来是个价格监督部门,那些人基本上都不是搞反垄断法的。反垄断法的立法和执法非常非常神秘的,它背后的理念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法律经济理念,他原来是查价格,就是价格的高低、合理不合理,从这个角度。现在出来反垄断法,我们又多了一部法律武器。

当然这个过程中间他慢慢学习,慢慢积累。所以反垄断在执法过程中间有非常辉煌的成绩以外,他也可能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在打破僵化的过程中间,可能也有一些乱干预经济的一些过程。但是我想起码在这里,它这个理念还是对的,就是反垄断法的执法,它的确要有一种经济分析精神和迁移精神。

另外一个就是反垄断法的程序规定中间有一个叫做承诺制度,我们说是借鉴国外的,其实也不是,中国过去一直也有。所谓承诺制度就是在立案以后,在调查过程中间,这个企业整顿自己的企业,对照法律以后发现的确自己有些行为是排除、限制竞争。于是对执法机关作出承诺,就是不从事哪些行为,放弃哪些垄断的交易条件,作出这样的承诺。那么作为执法机关可以中止调查,然后对他进行监督。以后如果发现他的确按自己的承诺做了,那么这个案件就这么结了。如果发现你违背了承诺,那么继续调查进行处罚,用这个制度,这个制度应该也是反垄断法的特殊执法理念、方法。

(四)企业如何规避反垄断的风险

1.提高法制意识

那么我再讲讲关于我们企业界和律师怎么样规避反垄断的风险,以及我们怎么样维护自己权利的一些应对建议。第一个建议,就是一定要提高法制意识,自觉的杜绝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发生。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可能都是一些大企业,也要注意不要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因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对市场支配地位的滥用已经成为一种自觉不自觉的,这是人类的一种习惯,那么一定要贯彻反垄断,一定要注意对垄断行为的预防。

如果在那里讨论垄断协议的话,那么明确表态我不参加,或者中间退出,你就可以不是这个垄断协议的参加者,要不然都会受到牵连。纵向垄断协议,往往现在常用,但要注意的,我给企业出的主意就是这样,就是在你的一些转售价格的规定上,不要用太强硬的限制词,尤其不要规定法则。

因为现在发改委对纵向垄断协议还比较关注,所以我们行业里面的一些商业惯例的纵向垄断协议就稍微谨慎一点。不是涉及到国际民生的行业,现在不在他们的视野之内,大家基本上还可以按原来的去做,把合同中稍微注意一点就行了。现在看来,他不按常规出牌,所以大家还是适当的关注一些。

2.进行反垄断风险评估

第二个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对自己市场的反垄断风险进行评估,可以请律师为你做,可以请经济学家为你做,包括你自己可以先试着做。你的相关市场如何界定,你竞争对手的发展如何,你在市场中间的地位究竟如何,你的支配力到底有多大,你有没有潜在的竞争对手,你的取代品有哪些,要做到心中有数。那么这样的话,一旦被查处,你就比较主动了,你就可以拿出你在写合同、写协议、写章程的时候,你就把这些内容都写进去,为你以后的合理分析找出理由来。

另外,如果是创新企业,胆子就可以更大一点,因为我已经讲了,对创新企业的认定,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是持一个非常谨慎的态度。比如对互联网的行为,投诉很多很多,但工信部法规司一个观点就是稍微放任一点,稍微谨慎一点的态度。我觉得这个态度是特别好,因为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发展,就是政府打了个盹,没去关注它,它就快速的发展起来了。

3.了解宽大制度和承诺制度

第三点,就是学习和熟悉垄断协议规制当中的一个宽大制度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中间的承诺制度,变被动为主动。如果你一旦参与了垄断协议,处罚是非常严格的。怎么办?第一个去自首。因为反垄断法中间的具体详细规定是这样的,国家经验也是这样。第一个自首的,提供信息和有利证据的话,免于处分。第二个减半,第三个再严一点,组织者不在这个范围之中。如果你是组织者,第一个举报也没用,所以你别组织。第二,一旦不慎参加了,赶紧去举报。所以这个程序规定很重要,这个程序大家要熟悉。

还有一个就是承诺,一旦碰到突击,要学会用承诺制度,做出不碍我经济大发展的一些承诺。

4.弘扬竞争文化,构建文明合作的竞争关系

第四点,弘扬竞争文化,构建文明和合作的竞争关系。在市场经济建立初步的情况下,竞争往往贯彻的是有优胜劣汰的丛林规则,真的是你死我活。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它并不是说以你输我赢这个为结果的,它完全可以取得共赢。在竞争过程中请注意,就是我们的企业家们往往就是我在竞争中非把对手整死不可。这种竞争意识,到最后弄不好就两败俱伤。何不把力量多花在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和造福于消费者。

企业的这种竞争意识、竞争文化,也要不断提高的。注意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把精力都放在发展技术,促进经济发展,造福消费者,把精力多花在这个方面,而不是非把对方整垮。

5.运用法律武器维护企业权利

最后一点,就是运用法律武器,维护企业的权利。这个在前提是守法合规,这点是大前提。所以作为一个企业家,首先合规,守法,一定贯彻反垄断法,不要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不要参与垄断协议。尤其跟政府走的远点,别去送点什么好处,寻租什么的,不要靠他的行政垄断,要靠自己技术上的发展,创新能力等等。一旦你受到了指责、受到查处,那么充分运用法律的权利,运用抗辩权力,运用合理分析原则,为自己获得应有的权利。

反垄断法是一部魅力十足的法,它真的是体现一个市场起决定作用,竞争推动市场的一个理念。希望这个理念能够深入人心,希望大家引起对反垄断法法治理念的一种关心和学习,贯彻到我们以后的经营管理活动中间去。

反不正当竞争法案例分析

反不正当竞争法案例分析 案例一: 四川某甲厂生产的“不倒翁”牌的白酒行销本省及西南地区。该酒自1980年起销售,广告力度较大,在西南各省乡镇.农村都可见到此酒的广告及销售点。此酒物美价廉,在西南农村地区广受欢迎。该酒的包装装潢是将酒瓶设计成葫芦型,并贴有黑底及金色字体的“不倒翁”名称。贵州某乙厂从2000年起生产“醉翁”牌酒。酒瓶也设计成葫芦型,并贴有黑底金字瓶贴。该酒也在西南地区销售。 甲厂向执法部门投诉,诉乙厂行为属假冒仿冒行为。乙方辩称:(1)甲厂生产使用的是“不倒翁”商标,乙厂使用的是“醉翁”商标,购买者不会误认;(2)将两种酒摆在一起,细细观察,差别是明显的,所以不能认定为假冒仿冒。 试问: 1.乙厂的行为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为什么? 2.乙厂辩称的理由是否成立? 参考答案: 1.乙厂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 2.因为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的行为属不正当竞争行为。本案中乙厂生产的“醉翁”牌酒的外观设计及商标的颜色均与甲厂的“不倒翁”特有外观及包装相同,且“不倒翁”酒已经在西南农村根深蒂固。在偏远的农村,由于人们的文化水平及认知能力较低,人们往往只从表面现象去判断事物的真伪,所以“醉翁”酒已经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构成了不正当竞争。 案例二: 某厂生产的白酒一直知名度不高,为打开销路,该厂在2000年6月18日举办了“G牌”白酒新闻发布会。省内有关负责人及各界人士对“G牌”和另两种著名品牌白酒进行品尝评级,还请了市公证处在现场监督审查。事后,该厂大肆宣传其所生产的“G牌”白酒名列第一。但事实是该评比人员并无评比并授予名次的资格,参评的产品之采样也无合法监督程序,评委中很多人是该厂经销商和关系单位人员,该厂又为其提供了价格昂贵的纪念品。 问题: 1.该厂的行为构成哪些不正当竞争行为? 2.该厂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参考答案: 1.该厂行为构成了虚假宣传和诋毁他人商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依《反不正当竞争法》

南京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 一、填空题:在题目中的空格上填入正确答案(每一空格1分,共12分) 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解决问题是资源利用问题。 2.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领土内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国在某一给定时期内所生产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3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增量和收入增量之比,它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收入时消费的变动情况。 3.乘数是指自发总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在二部门模型中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 4.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与国民收入成同方向变动。 4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 5.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上实现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 5.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上实现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 6.总需求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依存关系的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 6.总需求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依存关系的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 7.当就业人数为1600万,失业人数为100万时,失业率为5.9%。 7.若价格水平1970年为80,1980年为100,则70年代的通货膨胀率为25%。 8.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 8.经济周期是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衰退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9.针对单纯经济增长造成的问题,罗马俱乐部的第一个报告麦都斯的《增长的极限》提

公共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公共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的标注T ,错误的标注 F 。每题 2 分,共20 分) 1 .导致市场运转失灵的基本原因在于价格信号总是能充分地反映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 2 .存在正外部效应时,物品生产和销售将呈现过多状态。 3 .纯粹公共品的最佳产量在这样的点实现,即所有消费者因此而获得的边际效益之和恰好等于该公共品的社会边际成本。 4 .只要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双峰形,那么不论他们所须承担的税收份额如何,中间投票者定理均可以成立。 5 .征税是政府获取公共收入的最佳形式。 6 .在供给缺乏弹性的情况下,税收不易向前转嫁,而会更多地向后转嫁或不能转嫁。 7 .在长期的U 型平均成本曲线上,曲线的下降阶段表示生产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 8 .国债管理的流动性效应是指在国债管理上通过调整国债的流动性程度来影响整个社会的流动性状况,从而对经济施加扩张性或紧缩性影响。 9 .存在负外部效应时,物品生产和销售将呈现不足状态。 10 .信息不对称会增加市场的交易成本。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20 分) 1 .当供求力量自由作用时,一次谷物欠收的效果通过什么显示在市场上?() A 政府规定的个人谷物购买量限制; B 谷物价格上升; C 报纸上劝告人们减少谷物消费量的广告; D 谷物贸易量增加。 2 .替代品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 A 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减少; B 需求曲线右移; C 个人减少他所消费的所有商品数量; D 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增加。 3 .如果人们变得更加关注他们食谱中的饱和脂肪,牛肉需求会左移,牛肉销售量也减少。这种变化是()

A 沿着牛肉需求曲线的移动; B 牛肉供给曲线移动; C 沿着牛肉供给曲线的移动; D 以上都不对。 4 .需求收入弹性衡量的是()的反应。 A 消费对价格变化; B 收入对消费变化; C 价格对消费变化; D 消费对收入变化。 5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意味着() A 边际商品的价值高于以前购买的单位价格; B 随着更多商品的买入,边际效用递增; C 边际商品的价值低于以前购买的单位价格; D 随着买进商品越来越多,支付意愿越来越高。 6 .当经济中所生产的产品组合反映消费者的偏好时,经济达到了() A 效用的效率; B 产品组合的效率; C 生产的效率; D 交换的效率。 7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竞争性市场相比,价格(),产量()。 A 较高,较低; B 较低,较高; C 较低,较低; D 较高,较高。 8 .公共品的两个显著特点是() A 非竞争性和排他性; B 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C 竞争性和排他性; D 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9 .下列属于商品税的是() A 消费税; B 所得税; C 遗产税; D 车船使用税。 10 .边际税率是指() A 全部应征税额除以课税对象数额的值; B 单位商品缴纳税收数额占商品价格的比例; C 课税对象数额的增量中税额增量所占的比例; D 一国税收总额占GDP 总额的比例。 三、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20 分) 1 .外部效应; 2 .垄断; 3 .税收制度;

反垄断法及案例分析资料报告

目录 一、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反垄断法案大事记 二、商务部审理的阶段 三、商务部审理可口可乐细节 四、辨析商务部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的相关理由 一、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反垄断法案大事记 2008年9月3日,可口可乐公司宣布,计划以二十四亿美元收购在上市的汇源公司。 2008年9月4日,有调查显示,在参与投票的四万余人中,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持不赞同意见的比例高达82.3%。 2008年11月3日,汇源发布声明称,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目前已正式送交商务部审批,预计审批结果有望在年底前出台。 2008年12月4日,商务部首次公开表态,已对可口可乐并购汇源申请进行立案受理。 2009年3月5日,汇源董事长朱新礼表示,可口可乐董事会部反对并购汇源的声音越来越多。但随后,上市的汇源果汁连夜发布澄清公告。 2009年3月10日,商务部部长德铭表示,商务部正在根据反垄断法依法审核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不会受任何外部因素的影响。 2009年3月18日,商务部正式宣布,根据中国反垄断法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 二、商务部审理阶段 中华人民国商务部收到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简称可口可乐公司)与中国汇源果汁集团(简称中国汇源公司)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申报,根据《反垄断法》第三十条,现公告如下: 1、立案和审查过程。2008年9月18日,可口可乐公司向商务部递交了申报材料。9月25日、10月9日、10月16日和11月19日,可口可乐公司根据商务部要求对申报材料进行了补充。11月20日,商务部认为可口可乐公司提交的申报材料达到了《反垄断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标准,对此项申报进行立案审查,并通知了可口可乐公司。由于此项集中规模较大、影响复杂,2008年12月20日,初步阶段审查工作结束后,商务部决定实施进一步审查,书面通知了可口可乐公司。在进一步审查过程中,商务部对集中造成的各种影响进行了评估,并于2009年3月20日前完成了审查工作。 2、审查容。根据《反垄断法》第二十七条,商务部从如下几个方面对此项经营者集中进行了全面审查: (1)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及其对市场的控制力; (2)相关市场的市场集中度;

反垄断法及案例分析

反垄断法及案例分析 国别 实施主体 反垄断法组成 执法队伍特征 美国 司法部反托拉斯司;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各州政府和民间主体反托拉斯法 克莱顿法 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专家型、终身制 日本 公正交易委员会 禁止垄断法 不正当赠品及不正当表示防止法 承包合同法 设事务总局,目前人员650人。 欧盟 欧共体委员会

欧共体法院 欧共体竞争法 竞争局大约有450名工作人员,其中200名是经济学和法学领域的家。 德国 联邦卡特尔局 垄断委员会 联邦经济与科技部 反限制竞争法 工作人员约250人,其中110人拥有法律或经济学学位,任高级主管。 美国:《保护贸易和商业不受非法限制与垄断之害法》 (An Act to Protect Trade and Commerce against Unlawful Restraints and Monopolies) 简称《谢尔曼法》(Sherman Act) 欧盟European Union 欧盟委员会-竞争总局Competition Directorate General / The Eupopean Commission 欧共体条约The Treaty Establishing European Community

中国反垄断法平等地适用于市场主体即经营者。 适用范围 中国反垄断法对横向垄断协议和纵向垄断协议分别做出了禁止规定。 关于垄断协议 中国反垄断法不反对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但严格禁止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排除、限制竞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垄断行为。 关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中国反垄断法第五章对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进行了专门规定关于滥用行政权力 中国反垄断法鼓励经营者通过依法实施集中等方式做大做强,同时依法规制经营者集中行为 关于经营者集中 微软 可口可乐 波音 Microsoft Corporation (NASDAQ:MSFT and NYSE:MSFT) is an American public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headquartered in Redmond, Washington, USA that develops, manufactures, licenses, and supports a wide range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 predominantly related to computing through its various product divisions1>. Established on April 4, 1975 to develop and sell BASIC interpreters for the Altair 8800, Microsoft rose to dominate the home computer operating system market with MS-DOS in the mid-1980s, followed by the Microsoft Windows line of operating systems.

经济学基础思考题答案

经济学基础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1. 一般的,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欲望而言,生产人类所需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就是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不是指资源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指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不足的。即稀缺性是就相对意义而言的。 欲望的基本特点在于无限性,即人们的欲望永远没有完全得到满足的时候,人的欲望要用各种物品或劳务来满足,而物品要用各种资源来生产,这些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然而,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这样无限的欲望与有限的资源的矛盾就形成了经济学所说的稀缺性。 2. 面对资源稀缺性的事实,人类社会都必须面对和解决三个基本的经济问题。他们是: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 (1)生产什么商品和生产多少。一个社会必须决定,在诸多可能的物品和劳务中,每一种应该生产多少以及何时生产,生产多少消费品和投资品。 (2)如何生产物品。一个社会必须决定谁来生产,使用何种资源,以及采用何种生产技术。 (3)为谁生产。谁来享用经济活动的成果?收入和财富的分配是公平合理的吗?社会产品如何在不同的居民之间进行分配?是否会出现贫富差距? 3.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可见,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即家庭和企业的经济行为;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相对而言,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可见,与微观经济学的几个方面相对应的,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而不是经济中的各个单位;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它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现有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的原因,达到充分利用的途径,以及如何增长等问题;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总量是指能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在研究对象、解决问题、中心理论、研究方法等方面具有不同点。但并不是说二者是完全割裂开的。实际上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有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可以说,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对总体的分析离不开对个体的分析,但宏观经济学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简单相加,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 4. 在经济学中,经济分析的基本工具是模型。在经济学中的模型是一种组织框架,它可以搭建我们思考问题的途径。模型可以忽略现实世界的某些细节而集中研究本质问题,以达到简化的目的。现实生活中的模型很多,比如地图。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1附答案

一、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1.The government reports that "GDP increased by 1.6 percent in the last quarter." This statement means that GDP increased a. by 6.4 percent for the year. b. at an annual rate of 6.4 percent during the last quarter. c. at an annual rate of 1.6 percent during the last quarter. d. at an annual rate of .4 percent during the last quarter. 2.A Brazilian company produces soccer ball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xports all of them. If the price of the soccer balls increases, the GDP deflator a. and the CPI both increase. b. is unchanged and the CPI increases. c. increases and the CPI is unchange d. d. and the CPI are unchanged. 3.The price of CD players increases dramatically, causing a 1 percent increase in the CPI. The price increase will most likely cause the GDP deflator to increase by a. more than 1 percent. b. less than 1 percent. c. 1 percent. d. It is impossible to make an informed guess without more information. 4.A nation's standard of living is measured by its a. real GDP. b. real GDP per person. c. nominal GDP. d. nominal GDP per person. 5.In 2002 President Bush imposed restrictions on imports of steel to protect the U.S. steel industry. a. This is an inward-oriented policy which most economists believe have adverse effects on growth. b. This is an inward-oriented policy which most economists believe have beneficial effects on growth. c. This is an outward-oriented policy which most economists believe have adverse effects on growth. d. This is an outward-oriented policy which most economists believe have beneficial effects on growth. 6.Generally when economists and the text talk of the "interest rate," they are talking about the a. real interest rate. b. current nominal interest rate. c. real interest rate minus the inflation rate. d. equilibrium nominal interest rat e. 7.An increase in the budget deficit a. makes investment spending fall. b. makes investment spending rise. c. does not affect investment spending. d. may increase, decrease, or not affect investment spending. 8.Norne Corporation is considering building a new plant. It will cost them $1 million today to build it and it will generate revenues of $1,121 million three years from today. Of the interest rates below, which is the highest interest rate at which Norne would still be willing to build the plant? a. 3 percent b. 3.5 percent c. 4 percent d. 4.5 percent 9.Recent entrants into the labor force account for about a. 1/2 of those who are unemployed. Spells of unemployment end about 1/5 of the time with people leaving the labor force. b. 1/3 of those who are unemployed. Spells of unemployment end about 1/2 of the time with people leaving the labor force. c. 1/4 of those who are unemploye d. Spells of unemployment end about 1/2 of the time with people leaving the labor force. d. 1/4 of those who are unemployed. Spells of unemployment end about 1/5 of the time with people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

帕累托效率效率最大化 如果社会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调整都不可能在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使任何一人的境况更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的状况就是最佳的,也就是具有效率的;否则就说明资源配置的状况不是最佳的,也就是缺乏效率的。这就是著名的帕累托效率准则。 效率的实现条件:MSB=MSC (重点) MSB是指人们对该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MSC则指的是每增加一个单位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所需增加的资源消耗的价值。 MSB=MSC 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即帕累托效率的条件是:配置在每一种物品或服务或劳务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结论一种具有效率的经济制度,可使其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满足这样一种条件,即每一种物品和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社会总效益 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总效益(total social benefit,TSB)是指人们从消费一定量的该种物品或服务中所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社会边际效益 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marginal social benefit,MSB)则是指人们对该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公共财政的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存在外部效应的存在不完全竞争状态的存在 调节收入分配职能政府拥有强制征税的权力税制设计的巧妙安排各种类型转移性支出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职能维持总供求的大体制通过制度性安排,使财政发挥某种“自动”的稳定作用 外部效应就是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如造纸厂在生产纸张时,除了生产的纸张以外,对于河流的污染,空气的污染也是一种成本)。 只要一个人和一个企业的行为影响了另一个人或另一个企业,而后者没有为此付费或者收费,外部性就会出现。 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效益,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成本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通常指厂商或个人在正常交易以外为其他厂商或个人提供的便利或施加的成本 外部效应的分类方法正的外部效应负的外部效应

反垄断法案例及分析

反垄断法案例 1、两拓结盟 2009年6月5日,力拓宣布与竞争对手必和必拓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合并各自的西澳大利亚矿石业务,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并各持股50%。由于两者的铁矿石出口量之和占到了澳大利亚的80%以上,已构成了实质性的垄断。而作为对进口澳矿依赖度超过40%的中国,如何应对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国际钢协、中钢协、欧洲钢铁工业联盟、日本钢铁联盟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商务部称,至今未收到两拓的反垄断申报。 2、北京首起反垄断诉讼案宣判界定“相关市场”概念 原告唐山人人公司诉称,由于其降低了对百度搜索竞价排名的投入,被告即对全民医药网在自然排名结果中进行了全面屏蔽,从而导致了全民医药网访问量的大幅度降低。而被告这种利用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的支配地位对原告的网站进行屏蔽的行为,违反了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定,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强迫原告进行竞价排名交易的行为。故请求法院判令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1106000元,解除对全民医药网的屏蔽并恢复全面收录。 被告百度公司辩称,被告确实对原告所拥有的全民医药网采取了减少收录的措施,实施该措施的原因是原告的网站设置了大量垃圾外链、搜索引擎自动对其进行了作弊处罚。但是,该项处罚措施针对的仅仅是百度搜索中的自然排名结果,与原告所称的竞价排名的投入毫无关系,亦不会影响原告竞价排名的结果。其次,原告称被告具有《反垄断法》所称的市场支配地位缺乏事实依据。被告提供的搜索引擎服务对于广大网民来说是免费的,故与搜索引擎有关的服务不能构成《反垄断法》所称的相关市场。因此,请求人民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法院经审理认为,首先,认定经营者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原则上应当根据《反垄断法》第十八条所规定的市场份额、竞争状况、控制销售市场和原材料市场的能力等因素进行判断。当然,在经营者的市场份额能够予以准确确定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反垄断法》第十九条的规定进行市场支配地位的推定。但当反垄断民事诉讼中的原告选择适用上述推定条款来证明被告具有市场支配地位时,应当就其对被告市场份额的计算或者证明方式提供充分的证据予以支持。本案中的相关市场是中国搜索引擎服务市场,原告仅提交了两篇有关被告市场地

反垄断法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关系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本科生课程论文(设计) 题目:反垄断法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关系姓名:张瑞桐 学号:1307714011 专业:旅游管理 年级:2013级 班级:13715 任课教师:秦喜杰 20 15 年 5 月

内容摘要 反垄断法作为“经济宪法”,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于2008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生效,作为确立市场基本规则,维护市场秩序的一部重要法律,反垄断法的制定和颁布将是我国建立健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建设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里程碑。我国反垄断法规定了禁止垄断协议、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控制经营者集中、反对行政垄断等制度。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尚未彻底完成,反垄断法也存在很多不足,但反垄断法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相互配合,相互发展,研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将从反垄断法的颁布背景,内容及其修改和实施效果来论述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关系。关键词:反垄断法;市场经济;实施效果

目录 一、反垄断法颁布的市场经济发展背景 (1) (一)当时的经济发展条件和入世对健全经济法的影响 (1) (二)颁布反垄断法必要性 (1) 二、中国反垄断法的具体细则和我国市场经济的联系 (2) (一)具有针对中国市场经济的细则分析 (2) (二)其中的主要指导思想 (4) 三、实施情况 (5) 参考文献: (6)

反垄断法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反垄断法颁布的市场经济发展背景 (一)当时的经济发展条件和入世对健全经济法的影响 经过2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已具备了反垄断法的立法和执法条件:一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价格垄断制度已被打破,市场竞争已普遍存在;二是企业所有制结构已经实现了多元化;三是国有企业已经成为独立自主的市场主体,享有越来越大的经营自主权;四是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要求我国的经济体制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建立健全保护竞争和反对垄断的法律制度,为企业营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1993年,国家出台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于规范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急需出台反垄断法,对限制竞争性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不适当的企业合并等进行禁止,并对行政垄断和地方封锁等妨碍充分竞争的行为进行必要抑制,以创造充分竞争的法律环境。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这一重大事件不仅标志中国的经济体制基本实现了市场化,而且还标志中国的经济越来越融入了世界经济,中国的经济越来越全球化。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也越来越注重竞争政策和竞争法的问题,以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国内市场的竞争和国际市场的竞争。为此,中国在入世前后很短的时间内修订了《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制定了《反倾销条例》、《反补贴条例》和《保障措施条例》,并且在2002年6月颁布了《政府采购法》和《中小企业促进法》。 (二)颁布反垄断法必要性 事实上,一个国家是否需要反垄断法,决定性是它的经济体制。如果一个国家要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资源的根本手段,这个国家就得反垄断,就得制定反垄断法,就得为企业营造一个公平和自由的竞争环境。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反垄断立法在中国显得更为必要和迫切。

格里高利.曼昆宏观经济学期末试卷

《宏观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Ⅰ部分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平均消费倾向表示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之比。 2、在二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总支出和国民收入相等时的国民收入。 3、宏观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4、交易余额和预防余额主要取决于国民收入,投机余额主要取决于利息率。 5、宏观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有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调整贴现率。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如果您认为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号中打上“√”号,否则请打上“×”号,每题1分,共10分) 1、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有助于缓和经济的波动。(对) 2、从短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0时,消费支出也为0。(×)。 3、消费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4、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我们就可以说,发生了通货膨胀。(×), 5、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 6、当投资增加时,IS曲线向右移动。(对) 7、在IS曲线的右侧,I

将其代号填入括号中,每题2分,共20分) 1、消费曲线位于45o线的上方表明,储蓄是( c )。 A、正数 B、0 C、负数 2、在边际储蓄倾向等于20%时,边际消费倾向等于( b )。 A、20% B、80% C、30% 3、当总需求增加时,国民收入将(c )。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4、假定边际储蓄倾向等于20%,则增加100万美元的投资,可使国民收入增加(b )。 A、200万美元 B、500万美元 C、800万美元 5、哪一对变量对国民收入具有同样大的乘数作用(b )。 A、政府支出和政府减税 B、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 C、政府减税和政府支出 6、假定边际消费倾向等于60%,政府同时增加20万美元的支出和税收,将使国民收入( a )。 A、增加20万美元 B、保持不变 C、增加12万美元 7、要消除通货膨胀缺口,政府应当(c)。 A、增加公共工程支出 B、增加福利支出 C、增加税收 8、技术的进步造成部分人不适应新的工作要求,由此产生的失业是(b )。 A、自愿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需求不足的失业 9、如果通货膨胀没有被预料到,则通货膨胀的受益者是(a ) A、股东 B、债权人 C、退求金领取者 10、下面哪一种说法表达了加速原理(c ) A、消费支出随着投资支出增长率的变化而变化; B、国民收入随着投资支出的变化而变化; C、投资支出随着国民收入增量的变化而变化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 一、名词解释:(考5) 帕累托最优:指资源配置已达到了这样一种境地,无论作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他人受损.也就是说,当经济运行达到了高效率时,一部分人改善处境必须以另一部分人的处境恶化为代价。这种状态就被称为帕累托最优。(P21) 政府失灵:是指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供给水平不能使个人的需求在现代化议制民主政治中得到很好的满足。具体体现在供给数量过多、公共支出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表现在:信息有限;对私人市场反应的控制能力有限;决策时限与效率的限制;政治决策程序的局限性;成本过大) 公共选择:是使用经济学的一系列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政府决策制定的过程,研究在既定的社会公众偏好和政治程序下,政府的决策是怎样制定出来的以及如何改革政治程序和改进决策结果。公共选择理论是对政府决策过程的经济分析,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是对投票及相关决策程序的研究,是用经济学的工具揭示公共产品供应和分配的政治决策过程。 用脚投票理论:以自由迁徙为前提,每个居民从个人效用最大化出发,不断迁徙,只有当其个人迁徙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一致时才会停止寻找最佳的地方政府的努力而定居下来,迁徙的根本目的是在公共产品与货币收入中进行选择。 利益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共同利益的人们,为了共同的目的而结合起来,并试图通过影响政府的公共政策实现自身利益的社会集团。它与政党的不同之处在于,利益集团的领导人并不执掌政治机构的权力,但他们通过对政府官员、投票者施加各种压力和影响,以谋求对其成员有利的提案的支持。 外部效应:也称外部性、外溢性、外部经济性或外部不经济性,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种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会使这种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外的第三者无端收益或受损。包括正的外部效性和负的外部效性。它是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之一,也是政府运用财政支出等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干预的一个重要领域。 国家预算:是指政府,也即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在每一个财政年度的全部公共收入和支出的一览表。换言之,国家预算是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公共收支计划的总和。它的主要功能有:反映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政策取向;对政府规模的控制;是监督和调节国民经济、实施反周期的宏观调控的有力武器。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关立法手段建立专门资金,在劳动者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和机会时提供基本生活上的物质帮助的形式与制度。社会保险主要由退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构成,其享受者以对社会尽义务为前提,是社会保障的主干部分。 林达尔均衡:即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所获得的公共物品或劳务的边际效益的大小来主动捐献自己应当分担的公共物品或劳务的资金费用,则公共物品或劳务的供给量可以达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这在公共部门经济学中被称为“林达尔均衡”。 拉弗曲线:在一定限度以内,税收收入将随税率的提高而增加,因为税源不会因税收的增加而等比例地减少;当税率超过了这个限度,继续提高税率,则税收收入不但不能增加反而会下降。描绘这种税收与税率关系的曲线叫做拉弗曲线。(P193)

竞争法案例分析

例一: 甲旅行社的欧洲部副经理李某,在劳动合同未到期时提出辞职,未办移交手续即到了乙旅行社,并将甲旅行社的欧洲合作伙伴情况、旅行路线设计、报价方案和客户资料等信息带到乙社。乙社原无欧洲业务,自李某加入后欧洲业务猛增,成为甲社的有力竞争对手。现甲社向人民法院起诉乙社和李某侵犯商业秘密。 问题1:法院如认定乙社和李某侵犯甲社的商业秘密,须审查什么事实? 答案:甲社所称的“商业秘密”是否属于从公开渠道不能获得; 乙社的欧洲客户资料是否有合法来源; 乙社在聘用李某时是否明知或应知其掌握甲社的上述业务信息。 问题2:如法院判定乙社和李某侵权成立,确定其赔偿责任可以采用何种办法? 答案:两种,一、按照甲社在侵权期间的利润损失进行赔偿,乙社和李某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二、甲社在侵权期间的利润损失无法计算时,按照乙社所获利润进行赔偿,李某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例二: 安徽省知名制药企业华佗国药厂以吉林一家药业公司使用的“华佗银屑王”商标与其申请注册的“华佗”商标相近似为由,将该企业告上法庭。11月6日,安徽省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银诺克药业公司销毁全部的华佗银屑王产品,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10万元。 原告华佗国药厂在安徽省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主营中、成药及保健品制造、销售,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相关技术出口业务等。2005年12月, “华佗”商标被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著名商标。 华佗国药厂称,被告银诺克公司在其商品的外包装上使用与“华佗”商标相近似的“华佗银屑王”五个字,误导了相关公众,侵犯了“华佗”注册商标专用权。同时,使公众误认为“华佗银屑王”是华佗国药厂产品,其行为构成了不正当竞争,请求法院确认原告注册的“华佗”药品商标为驰名商标,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40万元。 问题1:这起案件的纠纷性质是什么? 答案:应是商标名称的侵权纠纷。 问题2:如果你是法官,你会如何审理? 答案:我认为,“华佗”二字是原告注册的,是按照商标法落入保护范围的二字,被告并未正当使用“华佗”二字,构成了对原告注册商标的侵权。由于商标法在调整商标侵权方面属于市场竞争的行为,而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专门法,按照专门法优于普通法的法律适用原则,本案不能对同一行为再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故对原告要求认定被告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的诉讼请求不再支持。

反垄断法律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反垄断法律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摘要]反垄断法是维护市场竞争的重要政策工具。当前,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反垄断政策的实施力度日趋加强,甚至在很多市场经济并不发达的国家,亦纷纷制订和实施反垄断法。经济学的分析对于反垄断政策的制订和实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章旨在在从经济学视角对反垄断法律制度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反垄断;经济学;法学 一、反垄断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现代反垄断法出现之前的历史 反垄断经济观的萌芽,可追溯到古罗马时期,一是关于粮食商业的法律规定了对粮食擅自提高价格的禁止。二是在公元482年颁布的宪法中对提高价格在内的垄断的禁止,这时主要以保护公平价格为中心。当时的观念认为,营业者所得利润太多,价格自然就不会公平,因此,法律应干预有悖道德的获利。① 对于现代美国及欧洲反垄断立法有影响的是19世纪后期之前的英国普通法中有关反垄断的规则,这些规则主要涉及对贸易的限制。相关的判例主要涉及两类行为:一类是限制贸易的合同,另一类是垄断性行为。法院一般不会直接认为条款违法,而是考察该条款是否与合同的中心相一致。如果为服务于合同的中心目的所必需的,则不认为违法;如果偏离合同所要达到的目的,则裁定该条款无效。这种分析方法也被美国早期法院在处理反垄断问题时采用。 (二)现代反垄断法的发展 现代社会第一部专门的反垄断立法是加拿大在1889年颁布的《预防和制止限制贸易之联合行为的法律》。但是这部法律并未被有效实施,也没有产生多大影响。1890年美国颁布的《谢尔曼法》不仅奠定了美国反托拉斯法的基础,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现代意义的反垄断法,为后世各国的反垄断立法树立了典范。② 1890年,时任美国总统哈里逊签署了《谢尔曼法》。《谢尔曼法》全文共8项条款,但最重要的是前两款:禁止企业间限制贸易的协调性行为,禁止垄断及试图垄断的行为。《谢尔曼法》的实行,一定程度上制止了垄断组织的某些极端劣行,限制了垄断资本的恶性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谢尔曼法》的诞生为此后反托拉斯政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它对于美国经济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当年立法者的预想。③ 在美国《谢尔曼》法颁布至今的一百多年里,世界上制定和实施反垄断法的国家越来越多,反垄断法律制度在世界各国得到普遍的建立和发展。④目前世界上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反垄断法或与公平竞争有关的法律。这些国家和地区包括欧盟各国以及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韩国等新兴工业国家或地区,也包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一国某年的名义GDP为1500亿美元,当年的实际GDP为1200元,则GDP平减指数等于() A、125﹪ B、150 ﹪C、100﹪D、180﹪ 2、假如某国目前的均衡国民收入为5500亿元,若政府要把国民收入提高到6000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等于90﹪的条件下,应增加投资() A、50亿元 B、500亿元 C、450亿元 D、540亿元 3、IS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使() A、投资等于储蓄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B、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的货币量 C、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均衡的货币量 D、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 4、引起IS曲线右移的原因有() A、政府消减国防开支 B、对未来利润预期变得悲观 C、实际货币需求大于供给 D、其他国家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5、在IS不变的情况下,货币减少会引起() A、y增加,r上升 B、y增加,r下降 C、y减少,r上升 D、y减少,r下降 6、若支出乘数为2,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亿美元 A、左移10 B、右移10 C、左移20 D、右移20 7、()将导致LM曲线向右移 A、交易货币需求减少 B、投机货币需求增加 C、货币供给增加 D、货币供给减少 8、税收增加将使(),利率(),收入() A、IS曲线右移提高提高 B、IS曲线左移降低降低 C、IS曲线右移降低提高 D、LM曲线右移降低提高 9、在凯恩斯区域内() A、货币政策有效 B、财政政策有效 C、财政政策无效 D、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同样有效 10、反周期波动的财政政策为经济()时应()政府开支,()税收 A、衰退增加消减 B、高涨增加消减 C、高涨增加提高 D、衰退减少消减 11、中央银行向公众大量购买政府债券的意图是() A、增加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经济学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155252--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经济学期末备考题库155252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 单选题: (1)20世纪30年代以来,从经济运行角度提出的新颖的课税根据学说认为,国家征税除了为公共产品的供给筹措经费外,还发挥了调节经济的功能。下列哪一种不属于这种功能() A.优化产业结构 B.协调收入分配 C.刺激有效需求 D.稳定社会结构 正确答案:D (2)按照发展阶段增长理论,在经济发展早期,政府应注重为经济发展提供() A.社会救济 B.社会基础设施 C.社会治安 D.社会福利 正确答案:B (3)财政联邦制的具体形式是() A.中央集权制 B.分税制 C.转移支出 D.地方负责制 正确答案:B

(4)产权归政府所有或受政府直接控制的企业的总和称() A.公共事业部门 B.公共部门 C.私人企业部门 D.公共企业部门 正确答案:D (5)充分就业是指没有() A.非自愿性失业 B.自愿性失业 C.摩擦性失业 D.结构性失业 正确答案:A (6)从当今世界各国的税制情况看,税制模式主要有()。 A.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直接税制模式、以流转税为主体的间接税制模式及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双主体的税制模式 B.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直接税制模式、以财产税为主体的间接税制模式及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双主体的税制模式 C.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直接税制模式、以财产税为主体的间接税制模式及以财产税和所得税为双主体的税制模式 D.以财产税为主体的直接税制模式、以流转税为主体的间接税制模式及以流转税和财产税为双主体的税制模式 正确答案:A (7)从理论上说,经常性支出的补偿方式应为() A.税收

B.收费 C.公债 D.公债加收费 正确答案:A (8)对经济效率的不利影响最小的税种是()。 A.企业所得税 B.消费税 C.增值税 D.人头税 正确答案:B (9)对政府所提供的特定公共设施的使用者按照一定的标准收取使用费,是公共收入的一 个有偿性的来源。下列对于使用费特点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收取使用费的特定设施通常属于具有自然垄断性的设施 B.使用费的特点是谁使用谁付钱。享受政府所提供的特定的公共物品或劳务的效益, 应当相应地为此支付一部分费用,即所谓谁受益谁出钱 C.政府收取的使用费,通常低于其提供该种物品或劳务的平均成本。平均成本和使 用费之间的差额,便是对使用者的补贴,而这一补贴是以税收为资金来源的 D.使用费收入的获取稳定,与使用者的意愿无关 正确答案:D (10)分税制是一种中央与地方政府划分公共收入的财政管理体制;实行分税制,要求按照 税种实现“三分”。“三分”指的()。 A.分权;分税;分管 B.分钱;分税;分管 C.分钱;分税;分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