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其计算 知识讲解

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其计算

【要点梳理】

要点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步骤

1.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应遵循两条原则: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这一原则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时一定要配平,使反应前后的各种原子的个数相等。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五个步骤(以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例)

(1)“写”:根据实验事实,短线左边写反应物的化学式,右边写生成物的化学式,不止一种物质的用加号连接。

KMnO4─K2MnO4+MnO2+O2

(2)“配”:调整化学式前边的化学计量数,使短线左右两边同种原子的数目相等。

2KMnO4─K2MnO4+MnO2+O2

(3)“注”:注明反应条件、气体放出符号“↑”和沉淀符号“↓”。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都有固体,气体生成物或固体生成物就不要注“↑”或“↓”。

(4)“改”:配平后必须把短线改为等号。

2KMnO4K2MnO4+MnO2+O2↑

(5)“查”:一查化学式;二查配平(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总数是否相等);三查条件;四查生成物的状态。

【要点诠释】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歌诀: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写准化学式,系数要配平;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清;生成气沉淀,箭头(↑↓)来标明。

要点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指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左、右两边同种原子的数目相等。常用的配平方法有如下几种:

1.最小公倍数法:配平时找出方程式左右两边各出现一次,且原子数相应较大的元素,并找出其最小公倍数。将这个最小公倍数除以化学式中该原子个数,所得的值确定为该化学式的计量数,再配出其他化学式的计量数。

例如:P + O2 ─P2O5 (高清课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计算》)

P + 5O2 ─2P2O5

4P+5O22P2O5

2.奇数配偶数法:找出方程式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且在两端一奇一偶的元素,作为配平起点,再由此

推出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例如:H2O2 ─ H2O + O2

反应前过氧化氢中氧原子数为2(偶数),反应后水中氧原子数为1(奇数),将水配为偶数2,再配出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即可。

2H2O2MnO2

2H2O+O2↑

3.观察法:从化学式比较复杂的一种物质入手推求各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

例如:Fe + O2─Fe3O4

Fe3O4中有4个氧原子,3个铁原子,因而Fe应配为3,O2应配为2。

3Fe+2O2Fe3O4

4.归一法:找到化学方程式中较复杂的化学式,定其化学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该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

例如:C H3OH+O2─H2O+CO2

(1)首先定C H3OH的化学计量数为1,可得其燃烧后生成H2O与CO2的化学计量数:

C H3OH+O2─2H2O+CO2

(2)然后配平氧原子(并将横线写成等号):

C H3OH+(3/2)O2=2H2O+CO2

(3)再将各化学计量数同乘以2化为整数:

2C H3OH+3O24H2O+2CO2

【要点诠释】

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切记不可改变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所配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应是最简整数比。

要点三、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及格式

1.设未知量;

2.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化学方程式把各物质的质量比列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

4.把题中的已知条件和待求的未知量列在相应物质的化学式下面;

5.列比例式求解;

6.写出简明答案。

例: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请问制取1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解:①根据题意设未知量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CaCO3 高温 CaO+CO2↑

③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 100 56

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及已知量和 x 1t 未知量

④列出比例式,求解

x =1.8t

⑤简明地写出答案 答:需要碳酸钙1.8t 。 【要点诠释】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注意的问题:

1.计算过程必须规范,步骤可概括为“一设、二写、三列、四解、五答”。

2.设未知数X 时,不能在X 后面带上单位。

3.只写出已知条件和未知量相关的物质的质量比。

4.计算过程中已知量一定要带上单位。

5.一定要将化学方程式配平后才能进行化学计算。

6.计算出的结果一定要带上单位。

7.不纯物质的质量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典型例题】

类型一、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按下列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

⑴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 ⑵在通电条件下只有两种气体生成的分解反应 。

2.(2015•贺州中考)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 .Mg+O 2

MgO 2 B .CH 4+O 2

CO 2+H 2O

C .2H 2O 2H 2O+O 2

D .S+O 2SO 2

3.下列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正确的一组是( ) ( )C 2H 2+( )O 2 —( )CO 2+( )H 2O

A.1,2,2,1

B.2,5,4,2

C.1,3,2,1

D.2,5,4,4 【变式1】下列有关铁的化学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

x

56

100 1 t

A. 3Fe+2O2Fe3O4 B.2Fe+6HCl=2FeCl3+3H2↑

C .Fe+CuSO4=FeSO4+Cu D. 3CO+Fe2O3高温2Fe+3CO2【变式2】(2015·南宁中考)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A.C+CO2高温2CO

B.CO+Fe2O3△

2Fe+CO2

C.Ca(OH)2+HCl==CaCl+H2O

D.2KMnO4△

K2MnO4+MnO2+O2

类型二、考查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4. 20g红磷完全燃烧可生成多少克五氧化二磷?(精确到0.1g)

【答案】

解:设可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为X。

4P + 5O22P2O5

4×31 2×142

=124 =284

20g X

124:20g = 284:x

X=45.8g

答:20g红磷完全燃烧可生成45.8克五氧化二磷。

举一反三:

【变式】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4.8 Kg的氧气,需要多少千克高锰酸钾?【答案】解:设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

2KMnO4 K2MnO4+MnO2+O2↑

316 32

X 4.8 kg

316∶32= X∶4.8 Kg X =47.4 kg

答: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47.4 kg。

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其计算(基础)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如下:

则关于淀粉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含碳、氢元素

B.含有碳、氧、氢三种元素

C.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确定

2.如图所示,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3. 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2H2+O22H2O的读法正确的是()

A.氢气和氧气生成水B.氢气加氧气等于水

C.两个氢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水分子D.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4.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可读作()

A.铁加氧气等于四氧化三铁B.三个铁加两个氧气等于一个四氧化三铁

C.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D.铁加氧气点燃等于四氧化三铁

5.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S + O2SO2↑ B.4Al +3O22Al2O3

C.P + O2PO2 D.Mg + O2MgO2

6.(2014·黄冈中考)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2Fe+6HCl==2FeCl3+3H2↑B.C+2CuO==CO2↑+2Cu

C.Cu+2AgNO3==Cu(NO3)2+2Ag D.Mg+O2点燃MgO2

7.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

A. 27∶32∶102 B. 27∶24∶43

C. 4∶3∶2 D. 108∶96∶204

8.(2015•泸州中考)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OH+H2SO4=Na2SO4+H2O B.Fe+2NaCl=2Na+FeCl2

C.6HCl+Fe2O3=3H2O+2FeCl3D.3KCl+Al(NO3)3=AlCl3+3KNO3

9.相同质量的H2、CH4和CO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是()

A.CO最多,H2最少 B.H2最多,CH4最少

C.H2最多,CO最少 D.CH4最多,CO最少

二、填空题

10.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C2H5OH+O2─CO2+H2O

(2)Fe(OH)3+H2SO4─Fe2(SO4)3+H2O

(3)FeCl3+NaOH─Fe(OH)3↓+NaCl

(4)CO+Fe2O3─Fe+CO2

(5)Ca(OH)2+Na2CO3─CaCO3↓+NaOH

11.(2015•宁波中考)1879年10月,经过对1600多种材料进行几千次试验后,爱迪生制成了第一个可供实用的碳丝灯泡(灯丝由竹丝炭化后制成)。

碳丝通电后产生高温,在空气中立即烧断,这是因为(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所以碳丝灯泡必须抽成真空。

1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

(3)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13.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

(2)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

(3)有水参加的分解反应。

14. 在反应A+B=C+D中,5gA和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gC;若2.5gA和足量的B反应,可生成D的质量是。

三、计算题

15.(2016•大连模拟)氧在氧气中燃烧得到氧化铝,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为()A.108:96:204 B.27:32:108 C.4:3:2 D.54:96:108

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其计算(基础)

【答案与解析】

1.【答案】C

2.【答案】C

【解析】根据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排除A、D,再根据各物质的质量比为1∶8∶9,排除B。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B

【解析】A中二氧化硫化学式后不加“↑”;C、D中生成物化学式都不正确,应分别为:P2O5 和MgO。6.【答案】C

7.【答案】D

8.【答案】C

9.【答案】C

【解析】2H2+O22H2O,CH4+2O2CO2+2H2O,

4 32 16 64

2CO+O2 2CO2,

56 32

分析以上反应物的质量关系,可知相同质量的三种物质完全反应需要氧气的质量:H2最多,CO最少。

10.【答案】(1)C2H5OH+3O22CO2+3H2O

(2)2Fe(OH)3+3H2SO4=Fe2(SO4)3+6H2O

(3)FeCl3+3NaOH=Fe(OH)3↓+3NaCl

(4)3CO+Fe2O32Fe+3CO2

(5)Ca(OH)2+Na2CO3=CaCO3↓+2NaOH

11.【答案】C+O2CO2

12.【答案】(1)3Fe+2O2Fe3O4

(2)2KMnO4K2MnO4+MnO2+O2↑

(3) Fe+CuSO4=FeSO4+Cu

(4) 2H2O2MnO2

2H2O+O2↑

13.【答案】(1)2H2O2MnO2

2H2O+O2↑

(2)2H2+O22H2O

(3)2H2O2H2↑+O2↑

14. 【答案】3.5g

15.【答案】A

【解析】在此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为108:96:204=27:24:51。

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其计算(提高)

【巩固练习】

二、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配平方程式:FeS2+O2-Fe2O3+SO2,其化学计量数正确的一组为( )

A.4、11、2、8

B.5、11、2、8

C.4、13、2、8

D.4、11、2、9

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S+O2=SO2

B.S+O2SO2↑

C.S+O2=SO2↑

D.S+O2SO2

3.10 g 细铁丝在充足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是( )

A.一定小于10 g

B.一定等于10 g

C.一定大于10 g

D.约等于10 g

4.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中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比是( )

A.4∶5∶2

B.31∶24∶47

C.31∶32∶142

D.124∶160∶284

5.下列化学方程式①~④中书写错误的有( )

①在空气中点燃镁带:2Mg+O22MgO

②用稀盐酸除铁锈:FeO+2HCl=FeCl2+H2O。

③用锌粒和稀盐酸制氢气:Zn+2HC1=ZnCl2+H2↑

④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贝壳投入稀盐酸:CaCO3+HCl=CaCl2+CO2↑+ H2O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A物质和B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C,mgA和ngB发生反应,生成C的质量是 ( )

A.等于(m+n)g

B.小于或等于(m+n)g

C.小于(m+n)g

D.大于(m+n)g

7.(2014·哈尔滨中考)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氧化钙,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而变质,经测定该固体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8%,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已变质的氧化钙占变质前纯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

A.80%B.66.7%C.40%D.18.8%

8.(2014·武汉中考)二氧化钛(TiO2)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用四氯化钛(TiCl4)与某常见物质X反应可制得二氧化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TiCl+□X==TiO2+4HCl

关于物质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该物质的化学式为H2O2

C.该物质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

D.该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5%

二、填空题

9.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C2H5OH+O2─CO2+H2O

(2)Fe(OH)3+H2SO4─Fe2(SO4)3+H2O

(3)FeCl3+NaOH─Fe(OH)3↓+NaCl

(4)CO+Fe2O3─Fe+CO2

(5)Ca(OH)2+Na2CO3─CaCO3↓+NaOH

10.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

(2)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

(3)有水参加的分解反应。

11.在反应A+B=C+D中,5gA和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gC;若2.5gA和足量的B反应,可生成D的质量是。

12.有化学反应A+B=C+2D。已知49gA恰好与29gB完全反应,生成了60gC,则同时生成D g。现已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A为98,B为58,C为120,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

13.(2015·宿迁中考)图a是某金属元素形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该金属在空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自光,图b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

(1)该金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________;图a所示微粒的符号为________。

(2)图b所示的该金属在空气中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计算题

14.实验室用锌跟足量的稀盐酸(HCl)反应,可以制得氯化锌和氢气。如果用32.5g的锌可制得氢气多少克?

15.(2015·辽宁中考)甲醇(CH3OH)是一种有毒、有酒的气味的可燃性液体。甲醇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可发生如下反应:8CH3OH + nO2mCO2 + 2CO + 16H2O。若反应生成3.6g水,请计算:

(1)m值是。

(2)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规范计算步骤)

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其计算(提高)

【答案与解析】 1.【答案】A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D 【解析】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 2O 3而不是FeO ,故②中错在反应物的化学式;④中未将化学方程式配平。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C 9.【答案】(1)C 2H 5OH+3O 2

2CO 2+3H 2O

(2)2Fe(OH)3+3H 2SO 4=Fe 2(SO 4)3+6H 2O (3)FeCl 3+3NaOH=Fe(OH)3↓+3NaCl (4)3CO+Fe 2O 3

2Fe+3CO 2

(5)Ca(OH)2+Na 2CO 3=CaCO 3↓+2NaOH

10.【答案】(1)2H 2O 2 MnO 2

2H 2O+O 2↑

(2)2H 2+O 22H 2O (3)2H 2O

2H 2↑+O 2↑

11.【答案】3.5g

12.【答案】18 18

13.【答案】(1)12 Mg 2+ (2)2Mg+O 2

点燃

2MgO

14.可制得氢气的质量为1g 。 15.【答案】(1)6

(2)解:8+2n=6×2+2+16 n =11

设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X 。 8CH 3OH + 11O 2

6CO 2 + 2CO + 16H 2O

11×32 16×18 X 3.6g

g

X

6.318163211=⨯⨯

X=4.4g

答: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4.4g 。

【解析】根据碳原子数反应前后相等可得到:8=m+2 ,m=6 ;根据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相等可得到:8+2n=6×2+2+16 ,n=11 。然后再根据化学方程式,由生成3.6g 水,求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中考重点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

中考重点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中考重点: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与变化的科学,而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是表达物质组成与变化的重要工具。正确书写和计算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是中考化学考试的重点内容。本文将详细介绍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并给出一些计算方法,以帮助同学们顺利备考。 一、化学式的书写 1.元素符号的书写 元素符号是用来表示各种化学元素的简写。根据约定,元素符号通常用拉丁字母的一个大写字母或一个大写字母和一个小写字母组成。例如,氧元素的元素符号为O,氢元素的元素符号为H。 2.原子量与原子数的关系 元素的原子量是指元素中一个原子的质量,通常用原子单位表示(u)。原子数是指一个元素在物质中含有的原子数目。 原子量与原子数的关系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 质量(g)= 原子量 ×原子数 例如,氢气分子(H2)的质量可以通过下式计算: 质量(g)= 1.008 u × 2 = 2.016 g 3.离子的书写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在化学式中应简洁清晰地表示。正离子在化学式中写在负离子的前面。离子中的电荷一般用上标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上方。如果电荷为1,则可省略。 例如,氯化钠的化学式为NaCl,其中Na+表示正离子钠离子,Cl-表示负离子氯离子。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表示 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组成,反应物在方程式的左侧,生成物在方程式的右侧,中间用箭头“→”表示反应。 例如,氢气与氧气生成水的方程式为: 2H2 + O2 → 2H2O 2.配平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目必须满足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为了满足这些守恒定律,我们需要进行配平。 配平的基本原则是保持化学式的整数比例。通过调整系数,使得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原子数目相等。 例如,对于反应: Fe + S → FeS

热化学方程式计算方法和书写

热化学方程式计算方法和书写 化学方程式是化学解题的关键,学好化学方程式很重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热化学方 程式计算方法和书写,希望大家喜欢。 热化学的计算方法: ①根据能量:△H =E总(生成物)-E总(反应物) ②根据键能:△H =E总(断键)-E总(成键) ③燃烧热:Q(放) =n(可燃物)·△H(燃烧热) ④中和热:Q(放) =n(H2O )·△H(中和热) ⑤将ΔH看作是热化学方程式中的一项,再按普通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格式进行 计算,得出有关数据。 ⑥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 反应热是相同的,即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一.定义 表示化学反应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注意: 1.热化学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也可以表示反应中的能量 变化。 2.中学化学中的四大守恒定律:质量守恒:所有反应都遵守。能量守恒:所有反应都 遵守。得失电子守恒:氧化还原反应遵守。电荷守恒:离子反应遵守。 二.书写原则 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相比,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除了要遵守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外还应 注意以下几点: 1. 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物质的量,并 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以“mol”为单位,数值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2. 反应物和产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H也不同。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g___ 气态,l___ 液态,S___固态,aq___溶液,由于已经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和↑。

中考化学复习指导: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 化学方程式准确表达了化学反应的许多信息,是学习化学的核心工具。本文围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展开,帮助同学们厘清知识要点、发现解题规律。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例1.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在氧气中燃烧: 。 (2)硫粉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 (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 (4)铁在氧气中燃烧: 。 (5)镁在空气中燃烧: 。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 (7)双氧水制氧气: 。 (8)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 (9)加热高锰酸钾: 。 (10)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 (11)高温缎烧石灰石: 。 解析:知道了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依照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四个步骤——写、配、注、等,就可规范、正确书写。 答案:(1) 2 2C+O CO 点燃 (2) 22S+O SO 点燃 (3) 2254P+5O 2P O 点燃 (4) 2343Fe+2O Fe O 点燃 (5) 2 2Mg+2O 2MgO 点燃 (6) 22 22H +O 2H O 点燃 (7) 2222MnO 2H O 2H O+O 2

(8) 32MnO 2KClO 2KCl+3O ↑2 (9) 4 2422 2KMnO K MnO +MnO +O ∆↑ (10) 2222H O 2H +O ↑↑通电 (11) 32CaCO CaO+CO ↑高温 【方法指津】①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正确书写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式(注意左反应右生成);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一般为整数);注: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如加热、点燃、催化剂、高温、通电)和“↑”“↓”符号;等:用等号把反应物与生成物连接起来。②养成按四步书写的习惯很重要。化学方程式书写注意事项比较多,同学们出错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按步骤书写。③推理很重要。切忌像记单词一样死记化学方程式,应充分利用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推理得出生成物。 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 例2.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232C+Fe O Fe+CO 高温 (2) 242432 Al+H SO Al SO )H +↑( 解析:如(1)中,左边有3个氧原子,右边有2个氧原子,左右两边氧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6,因此,在23Fe O 的前面配上化学计量数2,在2CO 的前面配上化学计量数3。 答案:( 1 ) 2323C+2Fe O 4Fe+3CO ↑高温 ( 2 ) 2424322Al+3H SO =Al SO )3H +↑( 【方法指津】①配平思路:第一步,入手点——找左右两边各出现1次且原子数变化较大的元素;第二步,求该元素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第三步,推求化学式计量数(系数)。②原子团当作一个整体。③通常先配化合物,后配单质。 (2)奇偶配平法。 例3.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2222MnO H O H O+O ↑2 (2) 22222C H +O CO H O +点燃

第四章 化学方程式讲解

第四章化学方程式 学法导引 (一)用比喻法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抓住关键词语:“参加”、“化学反应”、“生成”、“两和相等”。 质量守恒的实质: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1.质量守恒定律运用的范围是一切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质量守恒”,并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守恒。 3.质量守恒定律的“质量”指的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质量而不是反应物任意质 量的简单相加。 一设二解最后答,化学方程式不能差。准确寻找质量比,纯量代入不掺假。所有单位要一致,列式计算解决它。 (四)解题规律提示: 认真审题并构成解题方案:仔细阅读和分析题目,弄清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找出各有关条件在量的方面的内在联系,构成解题方案。 做化学计算题要重视解题格式的规范,因为格式是解题思路和步骤物反映。通过对典型题的剖析,总结出解同一类型习题的步骤和方法,做到“由例及类”。 第一节质量守恒定律 Ⅰ学法点拨 (一)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如何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要抓住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关键词语:“参加”、“化学反应”、“质量总和”、“前后相等”。 1.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范围是一切化学变化,不包括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质量守恒”,并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守恒。如反应物和生成均是气体的反应来 说,反应前后的总质量守恒,但其体积不一定“守恒”。 3.质量守恒定律的“质量”指的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而不是反应物的任意质量的简 单相加。如:若4g碳与8g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最多只能生成11g二氧化碳,其中1g碳没有参加反应。 (二)比喻法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质量守恒”的“实质”在于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Ⅱ基础知识: 一、必记知识:

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其计算 知识讲解

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其计算 【要点梳理】 要点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步骤 1.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应遵循两条原则: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这一原则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时一定要配平,使反应前后的各种原子的个数相等。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五个步骤(以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例) (1)“写”:根据实验事实,短线左边写反应物的化学式,右边写生成物的化学式,不止一种物质的用加号连接。 KMnO4─K2MnO4+MnO2+O2 (2)“配”:调整化学式前边的化学计量数,使短线左右两边同种原子的数目相等。 2KMnO4─K2MnO4+MnO2+O2 (3)“注”:注明反应条件、气体放出符号“↑”和沉淀符号“↓”。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都有固体,气体生成物或固体生成物就不要注“↑”或“↓”。 (4)“改”:配平后必须把短线改为等号。 2KMnO4K2MnO4+MnO2+O2↑ (5)“查”:一查化学式;二查配平(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总数是否相等);三查条件;四查生成物的状态。 【要点诠释】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歌诀: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写准化学式,系数要配平;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清;生成气沉淀,箭头(↑↓)来标明。 要点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指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左、右两边同种原子的数目相等。常用的配平方法有如下几种: 1.最小公倍数法:配平时找出方程式左右两边各出现一次,且原子数相应较大的元素,并找出其最小公倍数。将这个最小公倍数除以化学式中该原子个数,所得的值确定为该化学式的计量数,再配出其他化学式的计量数。 例如:P + O2 ─P2O5 (高清课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计算》) P + 5O2 ─2P2O5 4P+5O22P2O5 2.奇数配偶数法:找出方程式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且在两端一奇一偶的元素,作为配平起点,再由此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计算 一. 最小公倍数法 适用条件:所配原子在方程式左右各只出现一次。 例1. 配平: 解析:先根据两边氧原子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2,可确定的系数为3, 的系数为4。进一步确定铝的系数为8,铁的系数为9。 结果得 二. 奇数配偶法 适用条件:方程式中所配元素的原子个数的奇数只出现一次。 例2. 配平: 解析:方程式中只有水中的氧原子数为奇数,先把的系数配成2。再根据氢原子数确定的系数为2,最后确定的系数为1。 配平结果为 三. 定一法 适用条件:如大多数碳氢化合物或含碳氢氧的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以及某些分解反应。 例3. 配平: 解析:先设定的系数为1,再确定CO 2的系数为2,H 2 O的系数为3。方 程式右边氧原子总数为7,中有一个氧原子,可确定O 2 的系数为3。配得结果为 四. 代数法(又叫待定系数法) 适用条件:反应物或生成物种类较多,配平不知从何下手的比较复杂的反应。

例4. 配平: 解析:可先假设和前的配平系数分别为x和y,再由此配平 和。即得 ①(假设)①(假设) + ②(Mn守恒)③(O守恒) 由K元素守恒(即等式两边K原子数应相等)可得:。所以,当时,则。再代入上述待定系数的反应方程式,即可得配平结果为 由上述可知,配平有法,但无定法。对于同一个反应方程式,可能用不同的方法去配平,有时又甚至几个方法同时使用。这就要求我们平常应多多练习,方可熟能生巧。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 反应。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使等号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按一定步骤进行,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如漏掉反应条件和“↑”“↓”等。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一般步骤可概括为:“一写,二配,三注” (以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例) 1.写:根据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左反、右生),并在 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画一条短线。 2.配:配平化学方程式的目的是使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与数目相等,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后要加以检查。

化学方程式书写计算步骤及配平技巧大全

化学方程式书写计算步骤及配平技巧大全 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所有的计算和定量分析也都围绕着化学方程式展开。那么化学方程式书写计算步骤是怎样的?化学方程式又该如何配平呢?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们将两篇文章汇总到一篇,让大家一次学好化学方程式。 一、初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写:正确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 (2)配:配平化学方程式 (3)注:注明反应条件 (4)标:如果反应物中无气体(或固体)参加,反应后生成物中有气体(或固体),在气体(或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标出“↑”(或“↓”).若有气体(或固体)参加反应,则此时生成的气体(或固体)均不标箭头,即有气生气不标“↑”,有固生固不标“↓” 二、根据初中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 (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量

(2)方:正确书写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3)关:找出已知物、待求物的质量关系 (4)比:列出比例式,求解 (5)答:简要的写出答案 三、根据初中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 最小公倍数法 本法也是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惯用的方法,通常用于较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或者作为配平复杂反应的辅助方主。运用此法一般可按下述步骤去进行: 具体步骤: 1.首先,找出反应式左右两端原子数最多的某一只出现一次的元素,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其次,将此最小公倍数分别除以左右两边原来的原子数,所得之商值,就分别是它们所在化学式的系数。 3.然后,依据已确定的物质化学式的系数、推导并求出它化学式的系数,直至将方程式配平为止。

4.最后,验证反应式。配平是否正确。 例题 试配平磁铁矿(Fe3O4)与铝粉共燃的反应方程Fe3O4十Al→Fe十Al2O3 (1)该反应氧原子数较多且在两边只出现一次,故先求出两边氧原子数的最小公倍数:4×3=12。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要使反应式左右两边的氧原子数相等,Fe3O4的系数必须为3(12/4),AI2O3的系数必须为4(12/3)即:3Fe3O4十A1→Fe十4A12O3 (3)再配Fe和AL原子。由已配得的3Fe3O4和4Al2O3可知,Fe和Al的系数分别为9和8时,左右两边的Fe和Al的原子数才相等,故有:3Fe3O4+8Al=9Fe+4Al2O3 (4)最后检验,得完整的化学方程式为:3Fe3O4+8A=9Fe+4Al2O3 奇数配偶数法 用奇数配偶数法去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原理是: 一、两个奇数或两个偶数之和为偶数;奇数与偶数之和则为奇数——简称加法则。奇数与偶数或两个偶数之积为偶数;两个奇数之积则仍为奇数——简称乘法则。 二、依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其配平方法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具体步骤: 1.找出化学反应式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且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在反应式左右两边有奇数也有偶数; 2.选定含该元素奇数个原子的化学式,作为配乎起点,选配适当系数,使之偶数化; 3.由已推得的系数,来确定其它物质的系数。 4.最后,验证方程式是否正确。 例题 配平FeS2十O2→Fe2O3十SO2 (1)从反应方程式可知,氧元素在两边出现的次数较多,且其原子个数在两边有奇数亦有偶数。 (2)反应式左边有O2,由“乘法则”可知,其系数无论为何,O原子总数必为偶,而由“加法则”可知,要使右边O原子总数亦为偶,

热化学方程式计算方法和书写

热化学方程式计算方法和书写 热化学方程式计算方法和书写 热化学的计算方法: ①根据能量:△H =E总(生成物)-E总(反应物) ②根据键能:△H =E总(断键)-E总(成键) ③燃烧热:Q(放) =n(可燃物)·△H(燃烧热) ④中和热:Q(放) =n(H2O )·△H(中和热) ⑤将ΔH看作是热化学方程式中的一项,再按普通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格式进行计算,得出有关数据。 ⑥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是相同的,即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一.定义 表示化学反应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注意: 1.热化学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也可以表示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中学化学中的四大守恒定律:质量守恒:所有反应都遵守。能量守恒:所有反应都遵守。得失电子守恒:氧化还原反应遵守。电荷守恒:离子反应遵守。 二.书写原则 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相比,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除了要遵守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以“mol”为单位,数值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2.反应物和产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H也不同。因此,必须

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g是气态,l是液态,S是固态,aq是溶液,由于已经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和↑。 3.反应热△H与测定条件如温度、压强等有关。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明△H的测定条件。若不注明,则表示在298K、101325Pa 下测定的。 4.在所写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写下△H的“+”与“-”、数值和单位,方程式与△H应用空格隔开。若为放热反应,△H为“-”,若为吸热反应,△H为“+”,由于△H与反应完成的物质的量有关,所以化学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H的单位为kJ/mol。 例1. 0.3 mol气态高能燃料(分子式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 kJ的热量,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1molB2H6(g)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649.5 kJ÷0.3=2165 kJ。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为:B2H6 (g)+3O2 (g)=B2O 3(s)+3H2O(l) △H=-2165 kJ∕mol。 三.正误判断 1.检查△H的单位是否正确。 2.检查△H的“-”“+”是否与放热、吸热一致。 3.检查物质的聚集状态是否标明及标明的聚集状态是否正确。 4.检查△H是否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相对应(成正比)。 例2.已知在101 kPa、25℃条件下,2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H2O(g)=H2 (g)+ 1/2O2(g) △H=+242 kJ∕mol B. 2H2 (g)+ O2(g) =2H2O(l) △H=-484 kJ∕mol C. H2 (g)+ 1/2O2(g) =H2O(g) △H=+242 kJ∕mol D. 2H2 (g)+ O2(g) =2H2O(g) △H=+484 kJ∕mol 解析: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从右往左进行):1.检查△H的单位是否正确。2.检查△H的“-”“+”是否与放热、吸热一致。3.检查物质的聚集状态是否标明及标明的聚集状态是否正确。4.检查△H是否

化学方程式书写计算步骤及配平技巧大全

化学方程式书写计算步骤及配平技 巧大全 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数学符号表示,其中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化学计量比以及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等。化学方程式书写在化学学科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研究化学反应和确定反应的性质的基础。本文将提供化学方程式书写和配平的全面指南。 一、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步骤 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步骤主要有以下几个: 1. 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 首先,需要确定一种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物是反应开始时存在的化学物质,而生成物是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新化合物。例如,在自由基聚合中,单体是反应物,而聚合物是生成物。 2. 写出反应式 接下来,需要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组合起来,写成反应式。反应式应按照化学元素的原子量相加的方式写成,以确保反应式中的原子数是相对均衡的,并遵循化学反应的法则。例如,化学方程式“2H2O+2Na-->2NaOH+H2”就是一种组合反应式。 3. 平衡反应式

最后,应该平衡反应式。平衡反应式是指在反应式中使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量相等从而维持守恒定律。这对于确定化学反应的准确性是必要的。为了平衡反应式,应该调整系数,从而使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原子数相等。例如, “CH4+2O2-->CO2+2H2O”可以被平衡成: “CH4+2O2-->CO2+2H2”。 二、常用化学方程式书写技巧 为了书写一份清晰、精准的化学方程式,需要知道一些常见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技巧。 1. 必须遵循化学反应的法则 在化学方程式中,必须遵循化学反应的法则,包括质量守恒或质能守恒准则。这意味着反应式中的原子数必须相等,以便于化学反应的发展与性质分析。 2. 遵循摩尔比率 在化学方程式中,摩尔比率是指反应物之间的质量比例关系。摩尔比率可以通过在反应式中添加符号化学式来实现。例如“2H2+O2-->2H2O”中,摩尔比率是2:1:2,即两个氢分子与一个氧分子反应时生成两个水分子。 3. 使用有机化学方程式常见表示法 在有机化学中,化学方程式使用一些常见的精简标记。例如,在反应式中,“R”表示烷基或任何有机基团,而“Ar”表示任何含苯环的有机分子。这些缩写可帮助化学家更快和精确的描述反应。

[全]中考初中化学必考点-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详解[优质]

中考初中化学必考点-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中考化学里的重要考点,涉及到的知识比较多,是对化学知识综合性的考查。要求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熟悉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掌握关于化学方程式中物质质量的关系。这一知识点的考核也就无形中成为了拉开学生成绩差距的重要因素。其实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并不是很难,只要掌握“未、式、列、比、解、答”六个字,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问题。下面就对如何解答“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进行详细阐述。 1、“未”-设未知数,就是对于题目中要求计算的未知量进行“题设”。 在化学中的计算题一般都需要“设未知数”,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在解题的过程中便于计算。中考化学试卷评分标准中明确规定化学计算题严格按照步骤给分。“题设”这一步要计算在该题的总分内,也就是说“设未知数”占一定比例的分值,一般为“0.5分或1.0分”不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严谨的解题思维。 化学计算中的“设未知数”是有严格的要求,即未知数的后面不能带单位,例如“要制取8克,需要多少克高锰酸钾?”。解题的第一步就是设未知数,可以设为“要制取8克的氧气,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而不能设为“要制取8克的氧气,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克”。正确的“题设”是在设未知数的后面不能带上单位;对于需要计算体积和百分比浓度的题目,题设的未知数后面不

能够带上单位,可以“设需要某气体的体积为X,或生成某气体的体积为X;某物质的百分比浓度为X等”。 2、“式”-写出涉及到相关计算的化学方程式。 这也是计算步骤的第二步书,写化学方程式是解题的关键步骤,方程式的正误关系到整道题目解答的成败;如果化学方程式书写错了,那该题目解答几乎得不到分,所以大家一定要能够写得出来常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对于“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第二步,要把握以下两点。 首先,书写化学方程式一定要遵循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必须符合化学实验事实,不能随意臆造根本不存在的物质,物质的化学式书写遵循“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的原则。化学方程式不仅要符合化学实验客观事实,而且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方程式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其次,要正确理解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含义。 化学方程式就是用化学式是符号表达某一化学反应的式子,其包含着反应的条件、参加反应的物质、生成物以及它们的质量的关系。所以要解答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题目,就要理解化学方程式中包含的意义。化学方程式一般可以表达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下面就以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例,来分析其三个方面的意义。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

第五章第二节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二.化学反应前后的“变”与“不变” 1、不变:①反应前后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的质量总和不变;②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2、一定变:反应前后物质、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3、可能变:分子的总数可能改变。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意义): 以下面的方程式为例:2H2 + O2= 2H2O 4 :32 :36 1、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2、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3、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四.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 ①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②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五.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常出现的错误: 1、不尊重科学实验,随意臆造化学式或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反应。 2、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没有配平或计量数不是最简比。 3、化学式书写错误。 4、写错或漏写反应条件。 5、错标或漏标“↑”(气体生成符号)、“↓”(沉淀符号)。 “↑”:如果在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应该在生成气体的化学式后面标“↑”; 如果在反应物中也有气体,生产物中的气体后不要标“↑”。 “↓”:在初中阶段,只有在溶液中发生反应时生成沉淀,才在生成沉淀的化学式后标“↓”。六.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在化学式前填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个数都相等。 1、最小公倍数法:①P+O2——P2O5中,左边的氧原子数是2,右边的氧原子数是5,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0。因此在O2前面配上系数5,在P2O5前面配上系数2。 ②P+5O2——2P2O5式子右边的磷原子数是4,左边的磷原子数是1,因此,要在P的前面配上系数4。4P+5O2==2P2O5 练习:Al+ O2= Al2O3Fe(OH)3+ H2SO4 = Fe2(SO4)3+ H2O 2、设“1”法:设方程式中最复杂的物质系数为1,注意系数若出现分数的时候乘以分母化为整数,其余同时扩大该倍数。 练习:CH3OH + O2 = CO2+ H2O C2H2+ O2 = CO2+ H2O CH4 + O2 = CO2+ H2O C2H5OH + O2 = CO2+ H2O 3、难题解析:CO + Fe2O3== Fe + CO2. 得失氧法: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变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要得到1个氧原子,而一个氧化铁分子变成一个铁原子要失去3个氧原子,我们知道,一氧化碳得到的氧原子个数应该等于氧化铁失去的氧原子个数(质量守恒定律),一氧化碳与三氧化二铁的比应为3:1,所以在一氧化碳前配3,氧化铁前配1,不行再用6和2,9和3 练习:Fe2O3+ C= Fe+ CO2CO+ Fe3O4= CO2+ Fe

化学方程式的解读

化学方程式的解读 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一种符号表示方法,通过化学方 程式,我们可以了解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化学变化及其摩尔比例关系。本文将对化学方程式进行解读,并介绍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化学 方程式。 一、化学方程式的基本结构 化学方程式通常由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三部分组成。 1. 反应物: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通常写在方程式的左边。 反应物之间以"+"号分隔。 2. 生成物:化学反应后形成的物质,通常写在方程式的右边。生成 物之间也以"+"号分隔。 3. 反应条件:描述化学反应进行的条件,如温度、压力、催化剂等。通常写在方程式的右下方。 例如,以下是一条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2H2 + O2 -> 2H2O 该方程式表示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反应条件省略不写。 二、化学方程式的解读方法 正确解读化学方程式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反应过程和化学变化。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解读方法。

1.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关系 化学方程式中的数字称为系数,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摩尔比例关系。在上述示例方程式中,2H2表示2摩尔的氢气与1摩尔的氧气反应生成2摩尔的水。 2.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化学方程式通常会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如固体(s)、液体(l)、气体(g)和溶液(aq)。这些状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反应条件和反应过程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3. 能量变化 某些化学方程式涉及到能量的变化,如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吸热反应表示在反应过程中吸收了热量,从而使周围温度下降;放热反应表示在反应过程中释放了热量,使周围温度升高。 4. 催化剂的作用 催化剂是一种可以改变反应速率但本身不参与反应的物质。在化学方程式中,催化剂通常以箭头上面的符号或方括号表示,并写在反应条件后面。 通过以上的解读方法,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化学方程式所描述的化学反应过程。 三、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化学方程式所表达的意义及书写方法

化学方程式所表达的意义及书写方法 。 表达意义 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了什么物质。 2.表示个物质间的原子和分子的个数比。 3.表示反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4.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5.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简明的表达形式。它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表达了化学反应的意义。 (1)“质”的含义表示什么物质参加了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以及反应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 (2)“量”的含义从宏观看,表示了各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如果反应物都是气体,还能表示它们在反应时的体积比。从微观看,如果各反应物、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那么化学方程式还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间的分子个数比。书写方法 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的客观事实 1.反应物化学式写在左边,生成物化学式写在右边,中间用“=”相连接。 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即在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前边配上必要的系数使反应物与生成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3.要注明反应所需要条件,如需要加热,使用催化剂等均需在等号上边写出。如需要两个以上条件时,一般把加热条件写在等号下边(或用Δ表示)。 4.注明生成物状态,用“↑”表示有气体生成(反应物中不含气体),“↓”表示有难溶物产生或有固体生成(反应物中不含固体)。 常用的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有: (1)最小公倍数法: 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观察反应前后出现”个数”较复杂的元素,先进行配平。先计算出反应前后该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数,用填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的方法,对该原子进行配平,然后观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致使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都相等。

初三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守恒定律及相关计算讲解

初三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守恒定律及相关计算 讲解 化学方程式也称化学反应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守恒定律及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点内容。 1、化学方程式的组成 1.1、反应物: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 1.2、反应条件:发生反应需要的条件,反应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种: 1、加热(写成Δ):反应温度在400℃~500℃左右,实验室使用的工具为:酒精灯。 2、高温:反应温度在600℃以上,实验室使用的工具为:酒精喷灯。

3、点燃:反应物在反应时燃烧起来。 4、催化剂:加速或降低化学反应速率,比较常见的催化剂为二氧化锰(MnO2);如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MnO2)催化下分解。 5、通电:通过电流使物质发生电解,从而发生反应,如水通电分解。

1.3、生成物(也叫反应产物):经过化学反应后所得到的物质。 1.4、生成物的沉淀符号(↓)与气体符号(↑) •沉淀符号(↓):在溶液中反应中,在生成的沉淀物(不溶于溶液的物质)后面加注沉淀符号(↓)。 •气体符号(↑):反应无气体,生成物有气体产生,在气体生成物的后面加气体符号(↑)。 2、化学方程式中的三大守恒定律 2.1、元素种类相同 反应物中元素的种类与生成物中的元素种类一致,反应物中没有的元素,生产物中也没有。

2.2、原子个数相等 同种原子在反应物中的个数等于在生成物中的个数。 2.3、质量守恒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产物的总质量,注意要搞清楚: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与反应物剩余质量的关系。 ①完全反应:如12g的碳与32g的氧气完全反应产生44g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书写计算步骤及配平技巧

化学方程式书写计算步骤及配平技巧 化学方程式书写计算步骤及配平技巧大全 一、初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写:正确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 (2)配:配平化学方程式 (3)注:注明反应条件 (4)标:如果反应物中无气体(或固体)参加,反应后生成物中有气体(或固体),在气体(或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标出“↑”(或“↓”).若有气体(或固体)参加反应,则此时生成的气体(或固体)均不标箭头,即有气生气不标“↑”,有固生固不标“↓” 二、根据初中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 (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量 (2)方:正确书写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3)关:找出已知物、待求物的质量关系 (4)比:列出比例式,求解 (5)答:简要的写出答案 化学方程式书写计算步骤及配平技巧大全 三、根据初中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 最小公倍数法 本法也是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惯用的方法,通常用于较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或者作为配平复杂反应的辅助方主。 运用此法一般可按下述步骤去进行: 具体步骤: 1.首先,找出反应式左右两端原子数最多的某一只出现一次的元素,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其次,将此最小公倍数分别除以左右两边原来的原子数,所得之商值,就分别是它们所在化学式的系数。 3.然后,依据已确定的物质化学式的系数、推导并求出它化学式的系数,直至将方程式配平为止。 4.最后,验证反应式。配平是否正确。 例题 试配平磁铁矿(Fe3O4)与铝粉共燃的反应方程Fe3O4十Al→Fe十Al2O3 (1)该反应氧原子数较多且在两边只出现一次,故先求出两边氧原子数的最小公倍数:4×3=12。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要使反应式左右两边的氧原子数相等,Fe3O4的系数必须为3(12/4),AI2O3的系数必须为4(12/3)即:3Fe3O4十A1→Fe十 4A12O3 (3)再配Fe和AL原子。由已配得的3Fe3O4和4Al2O3可知,Fe和Al的系数分别为9和8时,左右两边的Fe和Al的原子数才相等,故有: 3Fe3O4+8Al=9Fe+4Al2O3 (4)最后检验,得完整的化学方程式为:3Fe3O4+8A=9Fe+4Al2O3 奇数配偶数法 用奇数配偶数法去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原理是: 一、两个奇数或两个偶数之和为偶数;奇数与偶数之和则为奇数——简称加法则。奇数与偶数或两个偶数之积为偶数;两个奇数之积则仍为奇数——简称乘法则。 二、依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其配平方法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具体步骤: 1.找出化学反应式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且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在反应式左右两边有奇数也有偶数; 2.选定含该元素奇数个原子的化学式,作为配乎起点,选配适当系数,使之偶数化; 3.由已推得的系数,来确定其它物质的系数。

化学方程式所表达的意义及书写方法

化学方程式所表达的意义及书写方法 学习了理科的同学们都知道,化学方程式对于化学解题的重要性,下面是作者整理的化学方程式所表达的意义及书写方法,希望大家喜欢。 表达意义 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了什么物质。 2.表示个物质间的原子和分子的个数比。 3.表示反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4.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5.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简明的表达形式。它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表达了化学反应的意义。 (1)“质”的含义表示什么物质参加了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以及反应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 (2)“量”的含义从宏观看,表示了各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如果反应物都是气体,还能表示它们在反应时的体积比。从微观看,如果各反应物、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那么化学方程式还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间的分子个数比。 书写方法 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的客观事实 1.反应物化学式写在左边,生成物化学式写在右边,中间用“=”相连接。 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即在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前边配上必要的系数使反应物与生成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3.要注明反应所需要条件,如需要加热,使用催化剂等均需在等号上边写出。如需要两个以上条件时,一般把加热条件写在等号下边(或用Δ表示)。 4.注明生成物状态,用“↑”表示有气体生成(反应物中不含气体),“↓”表示有难溶物产生或有固体生成(反应物中不含固体)。

常用的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有: (1)最小公倍数法: 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观察反应前后出现”个数”较复杂的元素,先进行配平。先计算出反应前后该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数,用填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的方法,对该原子进行配平,然后观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致使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都相等。 例如:教材介绍的配平方法,就是最小公倍数法。在P+O2――P2O5反应中先配氧:最小公倍数为10,得化学计量数为5与2,P+5O2――2P2O5;再配平磷原子,4P+5O2==2P2O5。 (2)观察法: 通过对某物质的化学式分析来判断配平时化学计量数的方法。 例如:配平Fe2O3+CO――Fe+C O2。在反应中,每一个CO结合一个氧原子生成CO2分子,而Fe2O3则一次性提供三个氧原子,因而必须由三个CO分子来接受这三个氧原子,生成三个CO2分子即Fe2O3+3CO――Fe+3CO2,最后配平方程式Fe2O3+3CO==2Fe+3CO2,这种配平方法是通过观察分析Fe2O3化学式中的氧原子个数来决定CO的化学计量数的,故称为观察法。 (3)奇数变偶数法: 选择反应前后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配平起点,将奇数变成偶数,然后再配平其他元素原子的方法称为奇数变偶数法。 例如:甲烷(CH4)燃烧方程式的配平,就可以采用奇数变偶数法:CH4+O2――H2O+CO2,反应前O2中氧原子为偶数,而反应后H2O中氧原子个数为奇数,先将H2O前配以2将氧原子个数由奇数变为偶数:CH4+O2――2H2O+CO2,再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CH4+2O2==2H2O+CO2。 (4)归一法: 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例如:甲醇(CH3OH)燃烧化学方程式配平可采用此法:CH3OH+O2――H2O+CO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 一、目标与策略 明确学习目标及主要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首要条件,要做到心中有数! 学习目标: ● 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读法,特别是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 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能进行简单的质量关系的计算。 ● 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简单计算。 ● 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 初步体会定量研究在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重点难点: ●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 解题格式的正确书写。 学习策略: ● 从简单到复杂,善于把问题分类,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是此节学习的方法。 ● 多做针对性的训练,要养成解题的正确格式。

二、学习与应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学地预习才能使我们上课听讲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我们要在预习的基础上,认真听讲,做到眼睛看、耳朵听、心里想、手上记。 知识回顾——复习 学习新知识之前,看看你的知识贮备过关了吗? (一)请填写下列表格 意义实例(S+O2SO2) 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反应物是、,生成物是二氧化硫,反应条件是

②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即质量 比) S + O2 SO2 32 :16×2 :32+16×2 :: 即 1 : 1 : 2 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关系(粒子 个数比)放到第二页比较好 S + O2 SO2 ::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①质的方面: ②量的方面: ③粒子方面: (二)配平下列方程式 H2+O2 ── H2O H2O2 ── H2O+O2 Fe+O2 ── Fe3O4 CH3OH+O2──H2O+CO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