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化学二轮最新讲义:专题四 氧化还原反应

江苏高考化学二轮最新讲义:专题四 氧化还原反应
江苏高考化学二轮最新讲义:专题四 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四 氧化还原反应

在江苏近三年的高考中,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判断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考题分布既有客观题又有主观题,它们与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及有关化学实验密切联系在一起,尤其是重要物质制备与氧化还原反应的结合,陌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成为近年来考查的亮点。在的备考中,需要重点关注书写提供信息的陌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或离子)方程式:书写时不要有心理负担,只要利用所给的信息并按氧化还原反应或离子反应规律预测产物,再加以配平。

一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及其原理

1 (2011·上海高考题)雄黄(As 4S 4)和雌黄(As 2S 3)是提取砷的主要矿物原料,二者在自然界中共生。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 As 2S 3和SnCl 2在盐酸中反应转化为As 4S 4和SnCl 4并放出H 2S 气体。若As 2S 3和SnCl 2正好完全反应,As 2S 3和SnCl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 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________________吸收。 氧化还原反氧化剂、还原氧化性、还原反应类判断 转移电子数计化学方程式书常见反应式 推理反应式

流程中的反应

(3)As2S3和HNO3有如下反应:As2S3+10H++10NO错误!===2H3AsO4+3S+10NO

↑+2H2O。

若生成2mol H3AsO4,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若将该反应设计成一原电池,则NO2应该在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附近逸出。

(4)若反应产物NO2与11.2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用水吸收全部转化成浓HNO3,然后与过量的碳反应,所产生的CO2的量________(填字母)。

A.小于0.5mol B.等于0.5mol

C.大于0.5mol D.无法确定

解答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题的两个关键

1.要理清知识线索,即价升高—失电子—还原剂—氧化反应—氧化产物(或价降低—得电子—氧化剂—还原反应—还原产物)。

2.要明确解题的方法思路:理解概念抓实质,解题应用靠特征,即从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转移,去分析理解有关的概念,而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应从分析元素化合价有无变化这一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入手。具体方法思路是:找变价、判类型、分升降、定其他。其中“找变价”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特别是反应物中含有同种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必须弄清它的变化情况。

【变式训练1】(2012·扬州市期中)用硫酸铁电化浸出黄铜矿精矿工艺中,有一主要反应:CuFeS

+4Fe3+===Cu2++5Fe2++2S,反应结束后,经处理获得单质硫x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

A.反应中硫元素被氧化,所有铁元素均被还原

B.氧化剂是Fe3+,氧化产物是Cu2+

C.反应中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2xmol

D.反应结束测得溶液中三种金属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为ymol,则原Fe3+的总物质的量为(y—x)mol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规律

2(2012·上海高考题)二氧化硒(SeO2)是一种氧化剂,其被还原后的单质硒可能成为环境污染物,通过与浓HNO3或浓H2SO4反应生成SeO2以回收Se。完成下列填空:(1)Se和浓HNO3反应的还原产物为NO和NO2,且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写出Se和浓HNO3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Se+2H2SO4(浓)===2SO2↑+SeO2+2H2O

2SO2+SeO2+2H2O===Se+2SO错误!+4H+

SeO2、H2SO4(浓)、SO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收得到的SeO2的含量,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测定:

1SeO2+KI+HNO3===Se+I2+KNO3+H2O

2I2+2Na2S2O3===Na2S4O6+2NaI

配平方程式1,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实验中,准确称量SeO2样品0.150 0g,消耗了0.200 0mol/L 的Na2S2O3溶液25.00mL,所测定的样品中Se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主要遵循三条规律:价态规律、先后规律、守恒规律。

1.氧化还原反应的价态规律及其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价态规律有两层含义:

(1)同一元素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可简记为“高价氧,低价还,中价态两边转”。

(2)同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时,遵循“只靠拢,不交叉”的规律。规律也被称为归中规律。此规律可用于判断物质氧化性与还原性及判断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2.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规律及其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中若有多种物质具有氧化性,则氧化性最强的物质充当氧化剂,最先被还原;同理,氧化还原反应中若有多种物质具有还原性,则还原性最强的物质充当还原剂,最先被氧化。这一规律称为氧化还原的先后规律。根据先后规律,可利用化学方程式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来判断不同氧化剂的氧化能力强弱和不同还原剂的还原能力强弱;也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及还原产物;还可以判断电化学中电极反应的反应物及产物。

3.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守恒规律及其应用

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与还原剂失去电子相等。此规律常用于氧化还原反应题、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4.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由强到弱

强氧化剂+强还原剂―→氧化产物(弱氧化性)+还原产物(弱还原性)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由此可判断反应能否进行和比较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变式训练2】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3Cl2+6FeI2===2FeCl3+4FeI3

B.Cl2+FeI2===FeCl2+I2

C.Co2O3+6HCl===2CoCl2+Cl2↑+3H2O

D.2Fe3++2I—===2Fe2++I2

三氧化还原反应式推理性书写

3(2011·浙江理综改编)食盐中含有一定量的镁、铁等杂质,加碘盐中碘的损失主要是由于杂质、水分、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光照、受热而引起的。已知:

氧化性:IO错误!>Fe3+>I2;还原性:S2O错误!>I—

3I

+6OH—===IO错误!+5I—+3H2O;KI+I2KI3

(1)某学习小组对加碘盐进行如下实验:取一定量某加碘盐(可能含有KIO3、KI、Mg2+、Fe3+),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盐酸酸化,将所得溶液分为3份。第一份试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第二份试液中加足量KI固体,溶液显淡黄色,用CCl4萃取,下层溶液显紫红色;第三份试液中加入适量KIO3固体后,滴加淀粉试剂,溶液不变色。

1加KSCN溶液显红色,该红色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CCl4中显紫红色的物质是________(填电子式)。

2第二份试液中加入足量KI固体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KI作为加碘剂的食盐在保存过程中,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作用,容易引起碘的损失。

写出潮湿环境下KI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I2溶于KI溶液,在低温条件下,可制得KI3·H2O。该物质作为食盐加碘剂是否合适?________(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提高加碘盐(添加KI)的稳定性,可加稳定剂减少碘的损失。下列物质中有可能作为稳定剂的是________。

A.Na2S2O3B.AlCl3

C.Na2CO3D.NaNO2

(4)对含Fe2+较多的食盐(假设不含Fe3+),可选用KI作为加碘剂。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该加碘盐中的Fe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见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关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1.常见的氧化剂及对应的还原产物、还原剂及对应的氧化产物

类型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剂

非金属单质F2、Cl2、O2、S等

F—、Cl—、H2O或OH—、

S2—高价金属阳离子Cu2+、Ag+、Fe3+等Cu、Ag、Fe2+

较高价含氧化合物H2SO4(浓)、HNO3、MnO2、

KMnO4、K2Cr2O7、HClO、HClO3等

SO2、NO或NO2、Mn

2+、Cr3+、Cl—某些过氧化物Na2O2、H2O2等NaOH、H2O

还原剂活泼或较活泼的金属K、Na、Mg、Al、Zn、Fe等

K+、Na+、Mg2+、Al3

+、Zn2+、Fe2+低价金属阳离子Fe2+等Fe3+非金属阴离子Cl—、Br—、I—、S2—等Cl2、Br2、I2、S

较低价的化合物CO、SO2、H2SO3、Na2SO3、

NH3等

CO2、SO2、N2某些非金属单质C、H2、Si等CO2、H2O、SiO2

2.相关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1)书写未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步骤

第1步:根据氧化还原顺序规律确定氧化性最强的为氧化剂,还原性最强的为还原剂,根据化合价规律及题目信息和已知元素化合物性质确定相应的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根据氧化还原守恒规律确定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的相应化学计量数。

第2步:根据溶液的酸碱性,通过在反应方程式的两端添加H+或OH—使方程式两端的电荷守恒。

第3步:根据原子守恒,通过在反应方程式两端添加H2O(或其他小分子)使方程式两端的原子守恒。

(2)有附加信息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一般情况下,氧化还原反应都是在特定环境中进行的,即氧化还原反应受到特定情境的影响,在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时,必须认真考虑情境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除遵循氧化还原规律外,还须遵循化学反应的一般规律,如守恒规律,生成物之间不能相互反应,生成物与反应物不能反应等规律(在反应物的量充足的情况下)。在流程题中一般已明确部分反应物或部分产物,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特性补充其他物质,尝试书写相关方程式。

【变式训练3】(2012·江苏各地模拟组题)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1)有大量Cl—存在时,Na2SO3可将CuCl2还原,得到[CuCl2]—,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性介质中NaClO3氧化FeSO4·7H2O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MnSO4·H2O在1150℃高温下分解的产物是Mn3O4、含硫化合物、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氧化氯和双氧水以及烧碱反应,放出氧气和亚氯酸钠(NaClO2)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NH4)2Cr2O7受热分解制取Cr2O3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Fe3+、O2、H2O2三种微粒只具有氧化性,没有还原性

B.木炭与浓硝酸反应可能生成CO和NH4NO3

C. 因为SO 2具有还原性,所以不能用浓H 2SO 4干燥SO 2

D. Cl 2转变为HClO 时一定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

2. 已知I —、Fe 2+、SO 2、Cl —和H 2O 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顺序为SO 2>I —>Fe 2+>H 2O 2>Cl —,则下列反应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2Fe 3++SO 2+2H 2O===2Fe 2++SO 错误!+4H +

B. I 2+SO 2+2H 2O===H 2SO 4+2HI

C. 2Fe 2++I 2===2Fe 3++2I —

D. H 2O 2+SO 2===H 2SO 4

3. 在碘酸钠(NaIO 3)的碱性溶液中通入氯气,可以得到高碘酸钠(Na 2H 3IO 6)。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该反应中碘酸钠作还原剂

B. 碱性条件下,氯气的氧化性强于高碘酸钠的氧化性

C. 反应中生成1mol Na 2H 3IO 6,转移4mol 电子

D. 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4. (2012·南通一模)汞(熔点—39℃,沸点356℃)是制造电池、电极等的重要原料,历史上曾用“灼烧辰砂法”制取汞。目前工业上制粗汞的一种流程图如下

纯汞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灼烧辰砂法”过程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可表示为:

B.辰砂与氧化钙加热反应时,CaSO 4为氧化产物

C.洗涤粗汞可用5%的盐酸代替5%的硝酸

D.减压蒸馏的目的是降低汞的沸点,提高分离效率

— 得

5.自3月起,从墨西哥、美国等国逐渐扩散到全世界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引起了全球关注和积极应对。防控专家表示,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物等强氧化性消毒剂可预防甲型H1N1流感。

(1)过碳酸钠是一种有多种用途的新型氧系固态漂白剂,化学式可表示为Na2CO3·3H2O2,它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

1H2O2有时可作为矿业废液消毒剂,有“绿色氧化剂”的美称。如消除采矿业胶液中的氰化物(如KCN),经以下反应实现:KCN+H2O2+H2O===A+NH3↑,则生成物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H2O2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强酸性反应体系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如下:O2、MnO错误!、H2O、Mn2+、H2O2、

H+。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了如下过程:H2O2―→O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不配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在常温与黑暗处可保存一年。亚氯酸不稳定,可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lO2=ClO2↑+H++Cl—+H2O(未配平)。在该反应中,当有1mol ClO2生成时转移的电子个数是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

【例1】(1)1∶1

(2)As2S3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铜溶液

(3)10mol 正极

(4)a

解析:(1)根据电子得失守恒知1mol As2S3作氧化剂得到2mol电子,而1mol SnCl2作还原剂失去2mol电子,所以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2)H2S是还原性气体,可用碱液或硫酸铜溶液吸收。(3)As2S3作还原剂,转移电子的个数是2×(5—3)+3×(0+2)=10。NO2属于还原产物,在正极生成。(4)根据电子守恒可知生成CO2的量是0.5mol×4/4=0.5mol,但考虑到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的浓度会降低,而稀硝酸不与碳反应。

【变式训练1】 C

解析:中的Fe2+和Cu2+未被氧化,选项A、B错误;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2xmol,选项C正确;选项D中的Fe3+、Fe2+和Cu2+的物质的量为ymol,设生成的n(Cu 2+)=xmol,则n(Fe2+)=5xmol ,消耗的n(Fe3+)=4xmol。故原Fe3+的总物质的量为=y—6x +4x=y—2x,选项D错误。

【例2】

解析:(1)根据信息,Se被硝酸氧化生成+4价的SeO2或H2SeO3。

(2)根据Se+2H2SO4(浓)===2SO2↑+SeO2+2H2O,氧化性H2SO4(浓)> SeO2;根据2SO2+SeO2+2H2O===Se+2SO错误!+4H+,氧化性SeO2> SO错误!、SeO2> SO2。

(4)根据(3)的反应,SeO2~4Na2S2O3,n(SeO2)=0.200 0mol/L×0.025L÷4=0.00125mol,ω(SeO2)=0.00125mol×111g/m ol÷0.150 0g=0.925。

【变式训练2】 A 解析:选项A中的结论是氧化性Cl2>Fe3+、Fe3+I2、Fe3+>I2,选项C的结论是氧化性Co2O3> Cl2,选项D的结论是氧化性Fe3+>I2,显然选项A的反应式错误。

【例3】(1)1Fe(SCN)3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2IO错误!+5I—+6H+===3I2+3H2O 2Fe3++2I—===2Fe2++I2

(2)4KI+O2+2H2O===2I2+4KOH 否KI3在常温下不稳定性,受热(或潮湿)条件下易分解为KI和I2,KI又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I2易升华,所以KI3·H2O作为食盐加碘剂是不合适的(3)BD

(4)取少量加碘盐,溶于水,向其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无现象,再滴加少量H2O2溶液,溶

液呈血红色,说明原溶液含Fe2+

解析:(1)某加碘盐可能含有KIO3、KI、Mg2+、Fe3+,用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盐酸酸化后将溶液分为3份。从第一份试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可知该加碘盐中含有Fe3+,反应:Fe3++3SCN—=== Fe(SCN)3,Fe(SCN)呈血红色;从第二份试液中加足量KI固体,溶液显淡黄色,用CCl

萃取,下层溶液显紫红色,可知有碘生成。这是因为“氧化性:IO错误!>Fe3+>I2”,加足量KI后,4

IO错误!和Fe3+均能将I—氧化成I2,由此也可以知道该加碘盐添加KIO3;第三份试液中加入适量KIO3固体后,滴加淀粉试剂,溶液不变色。由此可知该加碘盐中不含KI。所以,1该加碘盐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的物质是Fe(SCN)3; CCl4中显紫红色的物质是I2,电子式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2第二份试液中加入足量KI固体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O错误!+5I—+6H+===3I2+3H2O ; 2Fe3++2I—===2Fe2++I2。

(2)KI作为加碘剂的食盐在保存过程中,KI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KI在潮湿空气中氧化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KI+O2+2H2O===2I2+4KOH。

(3)提高加碘盐(添加KI)的稳定性,主要是防止I—被氧化,根据题给信息“还原性:S2O错误!>I—”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规律,可以选Na2S2O3作稳定剂;又由题给信息“3I2+6OH—===IO 错误!+5I—+3H2O”,可知I2与OH—会发生反应生成IO错误!和5I—,而Na2CO3水解呈碱性,因而也可以用Na2CO3作稳定剂,防止加碘盐(添加KI)在潮湿环境下被氧气氧化。至于AlCl3,水解后呈酸性,且还原性I—> Cl—,所不能作稳定剂;NaNO2当遇强还原性物质时能表现出氧化性,所以NaNO

与KI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NO错误!+2I—+4H+=== 2NO↑+I2+2H2O ,不能作稳定2

剂。

(4)实际上就是设计实验方案,检验Fe2+。首先可取足量该加碘盐溶于蒸馏水中,然后用盐酸酸化后,滴加适量氧化剂(如氯水、过氧化氢等),使溶液中Fe2+转化为Fe3+,再滴加KSCN溶液,若显血红色,则该加碘盐中存在Fe2+。

【变式训练3】(1)H2O+SO错误!+2Cu2++4Cl—===2[CuCl2]—+SO错误!+2H+(2)ClO错误!+6Fe2++6H+===Cl—+6Fe3++3H2O

(3)3(MnSO4·H2O)错误!Mn3O4+SO2↑+2SO3↑+3H2O

(4)2ClO2+H2O2+2NaOH错误!O2+2NaClO2+2H2O

(5)(NH4)2Cr2O7===Cr2O3+N2↑+4H2O

解析:(1)氧化剂是Cu2+、还原剂是SO错误!。

(2)氧化剂是ClO错误!,还原产物是Cl—;还原剂是Fe2+,氧化产物是Fe3+。

(3)+2价锰升高至3/8,则+6价S降低至+4,又根据Mn和S原子配比,应该还有S的化合价不变的产物,故产物中还有SO3生成。

(4)氧化剂是ClO2,还原剂是H2O2。

(5)+6价Cr降低至+3价,则N的化合价升高(相对N比O易升高)。

随堂训练

1.B 解析:H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选项A 错误;SO2和H2SO4中S属于邻位价态,之间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选项C错误;Cl2与水反应,不需要加氧化剂,选项D错误。

2.C 解析:选项C中体现还原性Fe2+>I—,此结论错误。

3.CD 解析:该反应是NaIO3+Cl2+3NaOH===Na2H3IO6+2NaCl,选项C中应转移2mol电子,选项D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1∶2。

4.C 解析:铜不与盐酸反应,不能用盐酸代替硝酸,选项C的说法错误。

5.(1)1KHCO3H2O2是氧化剂,其还原产物是H2O,H2O没有污染性22MnO错误!+5H2O2+6H+===2Mn2++8H2O+5O2↑

(2)6.02×1023

解析:(1)1根据元素守恒,A是KHCO3;2H2O2―→O2,H2O2是还原剂,则需要氧化剂反应物MnO错误!。

(2)亚氯酸钠(NaClO2)在空气中与CO2发生复分解反应,再发生HClO2===ClO2↑+H++Cl—+H2O,化合价从+5→+4,转移的电子物质的量是1mol。

(完整)高中化学专题复习之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专题复习之—— 氧化还原反应 一、基本概念 概念定义注意点氧化反应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物质失去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升高还原反应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物质得到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降低被氧化元素失去电子的过程元素失去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升高被还原元素得到电子的过程元素得到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降低 氧化产物通过发生氧化反应所 得的生成物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可以是同一种产物, 也可以是不同产物,还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物。如 反应4FeS 2 +11O 2 =2Fe 2 O 3 +8SO 2 中,Fe 2 O 3 和SO 2 均既为氧化产 物,又为还原产物。 还原产物 通过发生还原反应所得的生成物 氧化剂得到电子的反应物常见氧化剂:(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卤素单质(X 2 )、O 2 、 S等(2)高价金属阳离子;如Fe3+、Cu2+等(3)高价或较高价 含氧化合物;如MnO 2 、浓H 2 SO 4 、HNO 3 、KMnO 4 等(4)过氧化 物;如Na 2 O 2 、H 2 O 2 等 还原剂失去电子的反应物常见还原剂:①活泼或较活泼的金属;如K、Na、Z n 、Fe 等②一些非金属单质;如H 2 、C、Si等③较低态的化合物; CO、SO 2 、H 2 S、Na 2 SO 3 、FeSO 4 氧化性得到电子的能力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与其得失电子能力有关,与 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 还原性失去电子的能力 ⑵.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 氧化剂有氧化性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还原剂有还原性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例1、制备氰化钙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2HCN = Ca(CN)2 + CO↑+ H2↑+ CO2↑,在反应中() A. 氢元素被氧化,碳元素被还原 B. HCN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 Ca(CN)2是氧化产物,H2是还原产物 D. CO为氧化产物,H2为还原产物 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 CaCO3+ 2HCN = Ca(CN)2 + CO↑+ H2↑+ CO2↑(注意生成物中CO2碳元素来自CaCO3,它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即氢元素化合价降低,碳元素化合价升高,故HCN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a(CN)2 是氧化产物,H2是还原产物。答案:B、C。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氧化和还原、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等概念。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和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能应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规律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2.能配平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包括常规配平、缺项配平、离子方程式配平、简单的有机反应配平等)。 3.掌握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等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并能进行判断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是高考每年必考的内容,从考查试题类型来说可以是氧化还原概念的应用、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和书写或有关氧化还原的化学计算等等。近几年有深化加难的趋势。 过程与方法: 通过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的学习,提高知识的综合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一般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理解事物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加深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思想观念。 (2)通过一些配平技巧、配平的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创造和发现化学学科的科学美、规律美,从中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原则和步骤。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技巧,熟练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 教学中主要通过学生的练习来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总结发现配平的规律,提高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能力。 教学方法和过程 一、氧化—还原反应概念

以K2Cr2O7与浓HCl为例分析 K2Cr2O7 + HCl(浓)——KCl + Cr Cl3 + Cl2 + H2O 问题1 判断上述反应是否氧化—还原反应?(复习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既是特征也是判断依据)。 【思考】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被氧化元素化合价升高总数和被还原元素化合价降低总数有什么关系?(引出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深化】凡是反应物中原子或离子有电子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问题2 什么是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氧化性、还原性 归纳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概念 (1)氧化反应物质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2)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是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是氧化剂。 (3)氧化性物质得电子的性质。若某物质得电子能力强,则该物质氧化性较强;较难得电子的氧化剂,其氧化性较弱。 还原性物质失电子的性质。若某物质失电子能力强,则该物质还原性较强;较难失电子的还原剂,其还原性较弱。 (4)氧化产物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还原产物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综合得出如下的氧化还原反应对立统一关系的两根推断线: 记忆技巧 实质判断依据元素变化反应物称为反应物性质 失e —→升价—→被氧化—→还原剂—→还原性 得e —→降价—→被还原—→氧化剂—→氧化性

(完整版)氧化还原反应配平习题,带答案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提高题) 一、配平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1、 C + HNO3(浓)→ CO2↑ + NO2↑ + H2O 2、Cu + HNO3(浓)→ Cu(NO3)2+ NO2↑ + H2O 3、Zn + HNO3(稀)→ Zn(NO3)2+ N2O↑ + H2O 4、Zn + HNO3(稀)→ Zn(NO3)2+ NH4NO3+ H2O 5、K2Cr2O7 + HCl(浓)→ KCl+ Cl2 ↑+ CrCl3+ H2O 6、Cu2S + HNO3(浓)→ Cu(NO3)2+ NO2↑ + H2SO4+ H2O 7、Cu2S + HNO3(稀)→ Cu(NO3)2+ NO↑ + H2SO4+ H2O 二、配平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Fe2+ + MnO4— + H+ → Mn2+ + Fe3+ + H2O 2、Cr2O72— + Fe2++ ()→ Cr3++ Fe3++ H2O 3、Cr2O72— + Br—+ ()→ Cr3++ BrO3—+ H2O 三、填空题 1.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回答有关问题. (1) ____Cl2 + _____KOH →___ KCl + ___ KClO3 + ___ H2O 氧化剂______,还原剂是______,二者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 (2) ___ KClO3 + ____HCl →____Cl2 + ____H2O + ___ KCl HCl的作用是___________,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_,当反应过程中有3mol电子转移时,可产生氯气是_________mol 2.(05上海)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氧化还原反应

三、氧化还原反应 1、准确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1 氧化还原反应各概念之间的关系 (1)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反应。 (2)反应物: 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物质-----表现氧化性 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物质-----表现还原性 (3)产物: 氧化产物:失电子被氧化后得到的产物-----具有氧化性 还原产物:得电子被还原后得到的产物-----具有还原性 (4)物质性质: 氧化性:氧化剂所表现出得电子的性质 还原性:还原剂所表现出失电子的性质 注意:a.氧化剂还原剂可以是不同物质,也可以是同种物质 b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可以是不同物质,也可以是同种物质 C.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是指物质得到(或失去)电子的能力,与物质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5)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1.2 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 (1)物质在反应中是作为氧化剂还是作为还原剂,主要取决于元素的化合价。 ①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它的原子只能得到电子,因此该元素只能作氧化剂,如+7价的Mn和+6价的S ②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它的原子随反应条件不同,既能得电子,又能失电子,因此该元素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如0价的S和+4价的S ③元素处于最低价时,它的原子则只能失去电子,因此该元素只能作还原剂,如-2价的S (2)重要的氧化剂 ①活泼非金属单质,如F2、Cl2、Br2、O2等。 ②元素处于高价时的氧化物、高价含氧酸及高价含氧化酸盐等,如MnO2,NO2;浓H2SO4,HNO3;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及答案解析

一、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锂离子电池能够实现千余次充放电,但长时间使用后电池会失效,其中的化学试剂排放至环境中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实验室模拟回收锂离子电池中的Co、Ni、Li的流程如图。 已知:LiCoO2难溶于水,易溶于酸。回答下列问题: (1)LiCoO2中Co的化合价是__。 (2)LiCoO2在浸出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 (3)浸出剂除了H2O2外,也可以选择Na2S2O3,比较二者的还原效率H2O2__(填“>”或“<”)Na2S2O3(还原效率:还原等物质的量的氧化剂消耗还原剂的物质的量)。 (4)提高浸出效率的方法有__。 (5)利用Cyanex272萃取时,pH对钴、镍萃取分离效果的影响如图。从图中数据可知,用Cyanex272萃取分离时,最佳pH是__。 (6)反萃取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R2=Co2++2HR,则反萃取剂的最佳选择是__。 (7)常温下,若水相中的Ni2+的质量浓度为1.18g·L-1,则pH=__时,Ni2+开始沉淀。 [K sp(Ni(OH)2=2×10-15] (8)参照题中流程图的表达,结合信息设计完成从水相中分离Ni和Li的实验流程图(如图)___。 已知: 提供的无机试剂:NaOH、Na2CO3、NaF。 【答案】+3 2LiCoO2+6H++H2O2=2Co2++O2↑+2Li++4H2O < 适当升高温度,适当增加H2SO4浓度 5.5 H2SO4 7.5 ①NaOH ②Ni(OH)2 ③NaF

【解析】 【分析】 (1)通过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进行计算; (2)由流程图中有机相反萃取得到CoSO4,可知LiCoO2与H2O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写出化学方程式; (3)根据等物质的量H2O2和Na2S2O3作为还原剂转移电子的多少进行判断; (4)提高浸出效率即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5)分离Co2+和Ni2+时,由于Co2+进入有机相,Ni进入水相,因此,应该选择钴的萃取率高而镍的萃取率低的pH范围; (6)将钴洗脱进入水相中时,应该使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同时不能引入新杂质; (7)根据K sp(Ni(OH)2的表达式进行计算; (8)根据表格中所给物质溶解度信息,调节pH应该用碱性物质,但要考虑分离Ni和Li元素不能使Ni和Li元素同时沉淀。 【详解】 (1)LiCoO2中O元素为-2价,Li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进行计算得Co的化合价为+3价; (2)由流程图中有机相反萃取得到CoSO4,可知LiCoO2与H2O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LiCoO2+6H++H2O2=2Co2++O2↑+2Li++4H2O; (3)1molH2O2作为还原剂转移2mol电子,1molNa2S2O3作为还原剂转移8mol电子,则 Na2S2O3的还原效率更高; (4)提高浸出效率可以适当升高温度,适当增加H2SO4浓度等; (5)分离Co2+和Ni2+时,由于Co2+进入有机相,Ni进入水相,因此,应该选择钴的萃取率高而镍的萃取率低的pH范围,所以最佳pH是5.5; (6)将钴洗脱进入水相中时,应该使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同时,为不引入新杂质,反萃取剂最好选择H2SO4; (7)c(Ni2+)=1.18 59 mol/L=0.02mol/L,则开始沉淀时,c(OH-)= -6.5mol/L,则pH=14-6.5=7.5; (8)根据表格中所给物质溶解度信息,调节pH应该用碱性物质,但要考虑分离Ni和Li元素不能使Ni和Li元素同时沉淀,所以选用NaOH,则Ni(OH)2先沉淀,过滤后滤液中加入NaF生成LiF沉淀。 【点睛】 本题(5)选择合适的pH时,注意读懂图中信息,要根据实验的具体操作情况来分析。 2.根据当地资源等情况,硫酸工业常用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作为原料。完成下列填空: (1)将0.050mol SO2(g) 和0.030mol O2(g) 充入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Q。经2分钟反应达到平衡,测得n(SO3)=0.040mol,则O2的平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练习题及答案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练习题 一、配平下列方程式 (1)23____O NH +催化剂 加温加压=====O H NO 2____+ (2)O H CO NO HNO C 2223______)(____+↑+↑?→? +浓 (3)O H NO NO Cu HNO Cu 2233____)(__)(____+↑+?→? +稀 (4) Cu+ HNO 3(浓)---Cu(NO 3)2+ NO 2+ H 2O (5) H 2S+ SO 2 S ↓+ H 20 (6) KClO 3+ HCl KCl+ Cl 2+ H 2O (7) CuS+ HNO 3(浓) Cu(NO 3)2+ H 2SO 4+ NO ↑+ H 2O (8) Al(NO 3)3 Al 2O 3+ NO 2+ O 2↑ (9) NH 3+ CuO N 2↑+ Cu+ H 2O (10) 32____HNO S K +(稀)O H NO S KNO 23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___44242242722+++?→? ++SO Cr SO K CO SO H O Cr K C (12) FeCl 3+ Na 2S----S+ FeS+ NaCl 1 NH 3+ Cl 2----N 2+ NH 4Cl 2 NH 3+ Cl 2----N 2+ HCl 3 Cu 2S+ HNO 3--- Cu(NO 3)2+ NO+ H 2O+ S 4 As 2S 3+ HNO 3 + H 2O+ ---- H 2SO 4+ H 3AsO 4 + NO 5 Fe 3C+ HNO 3 + H 2O+ ---- CO 2+ Fe(NO )3+ NO 2 6 (NH 4)2PtCl 6---- Pt+ NH 4Cl+ HCl+ N 2 7 Ca(OH)+ S---CaS x + CaS 2O 3+ H 2O 8 C 2H 2+ KMnO 4+ H 2SO 4-- K 2SO 4+ MnSO 4+ HCOOH+ H 2O 9 P+ CuSO 4+ H 2O----H 3PO 4+ Cu 3P+ H 2SO 4 10 K 2Cr 2O 7+ Fe 3O 4+ H 2SO 4----K 2SO 4+ Fe 2(SO 4)3+ Cr 2(SO 4)3+ H 2O 11 H 2S+ KMnO 4+ H 2SO 4----S+ K 2SO 4+ MnSO 4+ H 2O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①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③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 应; ④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 应。 从数学集合角度考虑: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基本概念 . 2.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

氧化剂 有氧化性 化合价降低 得电子 被还原 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还原剂 有还原性 化合价升高 失电子 被氧化 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例1]金属钛(Ti)性能优越,被称为继铁、铝制后的“第三金属”。工业上以金红石为原料制取Ti的反应为: aTiO2+ bCl2+ cC aTiCl4+ c CO ……反应① TiCl4+2Mg Ti + 2MgCl2 ……反应② 关于反应①、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①TiCl4在反应①中是还原产物,在反应②中是氧化剂; ②C、Mg在反应中均为还原剂,被还原; ③在反应①、②中Mg的还原性大于C,C的还原性大于TiCl4; ④a=1,b=c=2; ⑤每生成19.2 g Ti,反应①、②中共转移4.8 mol e-。 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D.②⑤ 标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双线桥法、单线桥法) ①单线桥法。从被氧化(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指向被还原(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标明电子数目,不需注明得失。例: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②双线桥法。得失电子分开注明,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同种元素)注明得失及电子数。例: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两类特殊的化学反应 ①歧化反应,同种元素同价态在反应中部分原子化合价升高,部分原子化合价降低。例: 3Cl2+6KOH KClO3+5KCl+3H2O ②归中反应。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趋于中间价态,解此类题最好将该元素的不同价态用数轴标出,变化的区域只靠拢,不重叠。例: 得2e-—— 2e- 失2e-— — 失5e 得5×e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精选课件)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氧化还原反应 三、氧化还原反应 1、准确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1 氧化还原反应各概念之间的关系 (1)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反应. (2)反应物: 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物质—----表现氧化性 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物质---——表现还原性 (3)产物: 氧化产物:失电子被氧化后得到的产物-—---具有氧化性 还原产物:得电子被还原后得到的产物-—---具有还原性(4)物质性质: 氧化性:氧化剂所表现出得电子的性质 还原性:还原剂所表现出失电子的性质 注意:a.氧化剂还原剂可以是不同物质,也可以是同种物质 b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可以是不同物质,也可以是同种物质 C。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是指物质得到(或失去)电子的能力,与物质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

(5)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1。2 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 (1)物质在反应中是作为氧化剂还是作为还原剂,主要取决于元素的化合价。 ①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它的原子只能得到电子,因此该元素只能作氧化剂,如+7价的Mn和+6价的S ②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它的原子随反应条件不同,既能得电子,又能失电子,因此该元素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如0价的S和+4价的S...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③元素处于最低价时,它的原子则只能失去电子,因此该元素只能作还原剂,如-2价的S (2)重要的氧化剂 ①活泼非金属单质,如F2、Cl2、Br2、O2等。 ②元素处于高价时的氧化物、高价含氧酸及高价含氧化酸盐等,如MnO2,NO2;浓H2SO4,HNO3;KMnO4,KClO3,FeCl3等。...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③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 (3)重要的还原剂 ①金属单质,如Na,K,Zn,Fe等. ②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2,C,Si等。 ③元素处于低化合价时的氧化物,如CO,SO2等。

高中化学 氧化还原专题练习题 (答案)

高三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专题练习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C-23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硒是人体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补充适量的硒还可以延缓衰老。中国科学家尝试用Na2SeO3清除人体内能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下面有关Na2SeO3在该反应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A) A.该反应中是还原剂B.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反应过程中Se的化合价从+2→+4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2.氢化亚铜(CuH)是一种难溶的物质,可用CuSO4溶液和“另一种物质”在40oC~50oC时反应来制备,CuH不稳定,它既能与HCl反应产生气体,又能在氯气中燃烧,以下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D)A.CuH既可做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 B.另一种物质一定具有还原性 C.CuH跟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H+2HCl=CuCl2+2H2↑+Cu D.CuH在Cl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uH+Cl2 CuCl+HCl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A.元素的单质可由氧化含该元素的化合物来制得 B.失电子越多的还原剂,其还原性就越强 C.阳离子只能得电子被还原,作氧化剂 D.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还原性的强弱与失电子多少无关,B错,Fe2+有还原性,C错,NaCl没有强氧化性,D错 4.据广州日报:2008年2月23日深圳市龙岗宝龙工业区小食店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经调查该事件已正式确定为食品或水受到亚硝酸盐污染而引起的中毒事件。为了食品安全,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滴定实验,定量检测NaNO 2的含量:NO2-+MnO4-+H+NO3-+Mn2++H2O(未配平)。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C A.滴定过程中不需加入指示剂 B.滴定实验后溶液的pH增大 C.滴定实验时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盛装在碱式滴定管中 D.1molKMnO4参加反应时消耗2.5molNaNO2 根据溶液颜色变化,可以确定滴定终点,不需加入指示剂,A对;该反应中消耗H+,滴定实验后pH增大,B对;高锰酸钾溶液盛装在碱式滴定管下端的橡胶部分,C错;该反应中亚硝酸钠作还原剂,KM nO 4 作氧化剂, A对;MnO 4-Mn2+,NO 2 -NO 3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1molKMnO 4 参加反应时消耗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例题+练习版)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得失电子守恒 方程式配平原则:质量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离子方程式) 配平方法:化合价升降法(电子得失法) 【例1】: C + HNO3 —— CO2↑ + NO2↑ + H2O 【例2】:NH3 + O2 —— NO + H2O 【例3】:H2S + HNO3 —— H2SO4 + NO2 + H2O 配平技法: 1、全变左边配:某元素化合价完全变化,先配氧化剂或还原剂的系数 ①KNO3 + FeCl2 + HCl —— KCl + FeCl3 + NO↑ + H2O ②Pt + HNO3 + HCl —— H2PtCl4 + NO2↑ + H2O 2、部分变两边配:某元素化合部分变,含该元素的物质先配生成物。 ①Mg + HNO3 —— Mg(NO3)2 + NH4NO3 + H2O ②KMnO4 + HCl —— MnCl2 + Cl2↑ + KCl + H2O 3、自变右边配: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包括歧化反应)先配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①NO2 + H2O —— HNO3 + NO ②Cl2 + NaOH —— NaCl + NaClO3 + H2O 1

③AgNO3 —— Ag + NO2↑ + O2↑ 4、多变整体配:某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同时升高或同时降低时,将这种物质当作一个整体来计算化合价变化数 【例4】:FeS2 + O2 —— Fe2O3 + SO2 ①Cu2S + HNO3 ——Cu(NO3)2 + NO↑+H2SO4 + H2O ②P4 + CuSO4 + H2O —— Cu3P + H3PO4 + H2SO4 5、零价法:将某物质中价态难确定时,可假设其中各元素化合价均为零价。 【例5】:FeSi + HNO3 —— H4SiO4 + Fe(NO3)3 + NO↑ + H2O ①Fe3C + HNO3 —— CO2↑ + Fe(NO3)3 + NO2↑ + H2O ②Fe3P + HNO3 —— Fe(NO3)3 + NO↑ + H3PO4 + H2O 6、离子方程式的配平(可利用电荷守恒进行配平) ①Cr(OH)4-+ OH-+ ClO-—— CrO42-+ Cl-+ H2O ②MnO4-+ Cl-+ H+ —— Mn2+ + Cl2↑+ H2O ③MnO4-+ H2O2 + H+ —— Mn2+ + O2↑+ H2O 7.关于有缺项的方程式的配平:(缺项一般是酸、碱或水) 【例6】:KMnO4+ KNO2+_______—— MnSO4+ K2SO4+ KNO3+ H2O 2

高中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练习(带答案)上课讲义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练习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C-23 一、选择题 1.硒是人体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补充适量的硒还可以延缓衰老。中国科学家尝试用Na2SeO3清除人体内能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下面有关Na2SeO3在该反应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是还原剂B.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反应过程中Se的化合价从+2→+4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2.氢化亚铜(CuH)是一种难溶的物质,可用CuSO4溶液和“另一种物质”在40oC~50oC时反应来制备,CuH 不稳定,它既能与HCl反应产生气体,又能在氯气中燃烧,以下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CuH既可做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 B.另一种物质一定具有还原性 C.CuH跟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H+2HCl=CuCl2+2H2↑+Cu D.CuH在Cl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uH+Cl2 CuCl+HCl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元素的单质可由氧化含该元素的化合物来制得 B.失电子越多的还原剂,其还原性就越强 C.阳离子只能得电子被还原,作氧化剂 D.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4.据广州日报:2008年2月23日深圳市龙岗宝龙工业区小食店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经调查该事件已正式确定为食品或水受到亚硝酸盐污染而引起的中毒事件。为了食品安全,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滴定实验,定量检测NaNO2的含量:NO2-+MnO4-+H+NO3-+Mn2++H2O(未配平)。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滴定过程中不需加入指示剂 B.滴定实验后溶液的pH增大 C.滴定实验时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盛装在碱式滴定管中 D.1molKMnO4参加反应时消耗2.5molNaNO2 5.在一定条件下,硫酸铵的分解反应为:4(NH4)2SO4=N2↑+6NH3↑+3SO2↑+SO3↑+7H2O,当有n mol电子转移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中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练习题及答案

配平方程式 i.下列化学方程式配平正确的是 A 2KMnO4+11H2S+5H2SO4=K2SO4+2MnSO4+13S↓+16H2O B 2KMnO4+8H2S+4H2SO4=K2SO4+2MnSO4+9S↓+12H2O C 2KMnO4+5H2S+3H2SO4=K2SO4+2MnSO4+S↓+4H2O D 2KMnO4+5H2S+3H2SO4=K2SO4+2MnSO4+5S↓+8H2O ii.配平下列以KMnO4为氧化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1) KMnO4+ SO2+ H2O- MnSO4+ K2SO4+ H2SO4 (2) KMnO4+ K2SO3+ H2O- MnO2+ K2SO4+ KOH (3) KMnO4+ KNO2+- MnSO4+ K2SO4+ KNO3+ H2O (4) KMnO4+ H2S+ H2SO4- K2SO4+ MnSO4+ S↓+ H2O (5) KMnO4+ H2O2+ H2SO4- K2SO4+ MnSO4+ O2↑+ H2O (6) KMnO4+ HCl- MnCl2+ Cl2+ KCl+ H2O (7) KMnO4+ NaOH+ PH3- K2MnO4+ Na2MnO4+ Na3PO4+ H2O (8) KMnO4+ FeCl2+ H2SO4- K2SO4+ MnSO4+ Fe2(SO4)3+ Cl2+ H2O iii.配平下列以Cr(Ⅵ)为氧化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1) K2Cr2O7+ C+ H2SO4- K2SO4+ Cr2(SO4)3+ CO2+ H2O (2) KI+ K2CrO4+ HCl- CrCl3+ KCl+ I2+ H2O (3) K2Cr2O7+ Fe3O4+ H2SO4- Cr2(SO4)3+ Fe2(SO4)3+K2SO4+ H2O (4) K2Cr2O7+ KI+- CrPO4+ K3PO4+ I2+ H2O iv.配平下列以HNO3为氧化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1) Cu+ HNO3- Cu(NO3)2+ NO+ H2O (2) FeSO4+ HNO3+ H2SO4- Fe2(SO4)3+ NO+ H2O (3) Zn+ HNO3- Zn(NO3)2+ NH4NO3+ H2O (4) As2S3+ HNO3- H3AsO4+ S+ NO2+ H2O (5) P+ HNO3+ H2O- H3PO4+ NO (6) P+ HNO3- H3PO4+ NO2+ H2O (7) AsH3+ HNO3- H3AsO4+ NO2+ H2O (8) As2O3+ HNO3+ H2O- H3AsO4+ NO (9) Cu2S+ HNO3- S+ NO+ Cu(NO3)2+ H2O (10) Cu2S+ HNO3- H2SO4+ NO+ Cu(NO3)2+ H2O (11) FeS 2+ HNO3= Fe(NO3)3+ SO2+ NO+ H2O (12) Fe3P+ HNO3- Fe(NO3)3+ NO+ H3PO4+ H2O (13) Fe3C+ HNO3- CO2+ NO+ Fe(NO3)3+ H2O v.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 (1) KNO2- K2O+ NO+ O2 (2) P+ KOH+ H2O- PH3+ KH2PO2 (3) FeS2+ CuSO4+ H2O- FeSO4+ Cu2S+ H2SO4 (4) P+ CuSO4+ H2O- Cu+ H3PO4+ H2SO4

2020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1.已知氧化还原反应:2Cu(IO 3)2+24KI +12H 2SO 4===2CuI↓+13I 2+12K 2SO 4+12H 2O 其中1 mol 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 ( ) A .10 mol B .11 mol C .12 mol D .13 mol 解析:由题目中给出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Cu (IO 3)2为氧化剂,且有两种元素化合 价发生了变化,C u +2+C u +1,I +5→I 0 ,1 mol Cu(IO 3)2得到电子为1 mol +2×5 mol=11 mol 。 答案:B 2.一定条件下,碘单质与砹单质以等物质的量进行反应,可得AtI 。它与Zn 、NH 3都能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如下: 2AtI +2Zn===ZnI 2+ZnAt 2 AtI +2NH 3(l)===NH 4I +NH 2At 。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ZnI 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 .ZnAt 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 .AtI 与液氨反应,AtI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AtI 与液氨反应,是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在AtI 中,At 显+1价,I 显-1价,所以ZnAt 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B 项正确。AtI 与液氨反应时,是非氧化还原反应。NH 2At 中,At 显+1价。AtI 与液氨的反应可类比IBr 与H 2O 的反应:IBr +H 2O===HBr +HIO 。 答案:B 3.利用碱性氧化性溶液的氧化作用,在钢铁表面形成一层Fe 3O 4(也可表示为FeFe 2O 4)薄膜,保护内部金属免受腐蚀,这种方法叫做烤蓝。烤蓝时发生如下反应: ①3Fe+NaNO 2+5NaOH===3Na 2FeO 2+H 2O +NH 3↑ ②Na 2FeO 2+NaNO 2+H 2O===Na 2Fe 2O 4+NH 3↑+NaOH(未配平) ③Na 2FeO 2+Na 2Fe 2O 4+2H 2O===Fe 3O 4+4NaOH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Fe 3O 4既可看做是氧化物,又可看做是亚铁盐

高三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复习

专题一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考案】 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得就是() A.CO2+H2O H2CO3 B.2Na2O2+2H2O=4NaOH+O2↑ C.3Fe+4H2O(g) 高温 Fe2O4+4H2 D.2Na+2H2O=2NaOH+H2↑ 2、已知A2O2 n -可将B2-氧化为B单质,A 2O 2 n -则被还原为A3+,又知100mL得0、3mol/L得A 2O 2 n -与150mL得0、 6mol/LB2-恰好完全反应,则A2O2 n -中得n值为() A.4 B.5 C.6 D.7 3、F2与Xe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氧化性极强且极易水解得XeF2、XeF4与XeF6三种化合物。如XeF4与水可发 生如下反应:6XeF4+12H2O==2XeO3+4Xe↑+24HF+3O2↑。下列判断中正确得就是() A.XeF2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八电子结构 B.XeF6分子中Xe得化合价为+6价 C.上述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得物质得量之比为1∶2 D.XeF4按已知方式水解,每生成4molXe,转移12mol电子 4、下列环境下物质处于还原性氛围得就是() ①地球表面②沼气池③漂白粉溶液 A.②③ B.①② C.只有① D.只有② 5、吸进人体内得氧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得活性氧,这些活性氧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生命杀手”。中 国科学家尝试用Na2SeO3清除人体内活性氧,Na2SeO3得作用就是() A.还原剂 B.氧化剂 C.既就是氧化剂又就是还原剂 D.既不就是氧化剂又不就是还原剂 6、Cl2在70℃得NaOH水溶液中,能同时发生两个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完全后测得溶液中NaClO与NaClO3 得物质得量比为4∶1,则溶液中NaCl与NaClO得物质得量之比为: A、9∶4 B、5∶1 C、11∶2 D、1∶1 7、MnO2与Zn就是制造干电池得重要原料,工业上用软锰矿与闪锌矿联合生产MnO2与Zn得基本步骤为: ⑴软锰矿、闪锌矿与硫酸共热:MnO2+ZnS+2H2SO4=MnSO4+ZnSO4+S+2H2O。 ⑵除去反应混合物中得不溶物 ⑶电解混合液MnSO4+ZnSO4+2H2OMnO2+Zn+2H2SO4 下列说法不正确 ...得就是() A.步骤⑴中MnO2与H2SO4都就是氧化剂 B.步骤⑴中每析出12、8gS沉淀共转移0、8mol电子 C.电解时MnO2在阳极处产生 D.硫酸在生产中可循环使用

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配平的常用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方法 一、配平原则 ⒈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即质量守恒。 ⒉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即电子守恒。 ⒊氧化剂化合价降低的总数值与还原剂化合价升高的总数值相等。 二、配平步骤 ⒈标变价: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 ⒉列变化:列出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变化值。 ⒊求总数:使化价升高和降低的总数相等。 ⒋配系数:用观察的方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配平后,把单线改成等号。 ⒌查守恒:检查方程式两边是否“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三、配平方法 1. 逆配法:部分氧化还原反应、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反应等宜选用此种方法配平,即先从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开始配平。 例1. (1) 解析: 首先确定CrCl 3和Cl 2 的化学计量数分别是2和3,然后根据反应前后各种原 子个数相等配平得: 2. 零价法:对于不易确定元素化合价的物质(如铁、砷、碳等组成的化合物)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把组成该物质的各元素化合价看作零价,然后计算出各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值,并使升降值相等。 例2. 解析:

首先确定Fe 3C和NO 2 的化学计量数分别是1和13,然后根据反应前后各种原 子个数相等配平得: 3. 待定系数法:一般设组成元素较多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1,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分别设为a、b、c……,根据原子个数守恒列等式求解,若化学计量数为分数,应化为整数。此法适用于一切氧化还原反应,主要用于变价元素在三种或三种以上的复杂氧化还原反应。 例3. 解析:设CuSO 4的化学计量数为1、FeS 2 的化学计量数为a、H 2 O的化学计量 数为b,根据Cu、Fe、H的原子个数守恒,则Cu 2S、FeSO 4 、H 2 SO 4 的化学计量数 分别为、a、b,再根据S、O的原子个数守恒得: 解得 配平得: 4.平均标价法:当同一反应物中的同种元素的原子出现两次且价态不同时,可将它们同等对待,即假定它们的化合价相同,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予以平均标价,若方程式出现双原子分子时,有关原子个数要扩大2倍。 例4. NH4NO3-HNO3 +N2+ H2O 分析:NH4NO3中N的平均化合价为+1价,元素化合价升降关系为:NH4NO3→HNO3:+1→+5 升4×1价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配平

1、氧化还原反应及其配平 1.复习重点:1、氧化还原反应概念。 2、电子守恒原理的应用。 3、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守恒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 2.难点聚焦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与规律: 一、五对概念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五对既相对立又相联系的概念。它们的名称和相互关系是: 二、五条规律 1、表现性质规律 同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可变价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2、性质强弱规律 3、反应先后规律 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若加入氧化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还原剂作用;同理,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若加入还原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氧化剂作用。例如,向含有FeBr2溶液中通入Cl2,首先被氧化的是Fe2+ 4、价态归中规律 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的规律。 5、电子守恒规律 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总数一定相等。

三.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1)由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 <1>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随其单质还原性的增强而减弱 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随其单质的氧化性增强而减弱 (2)由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 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如:

前者比后者容易发生反应,可判断氧化性:。同理,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3)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不同进行比较 当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还原剂被氧化的程度越大,氧化剂的氧化性就越强。如 ,根据铁被氧化程度的不同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习题和答案及解析

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一、选择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否有元素的电子转移B.是否有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 C.是否有氧元素的参加D.是否有原子的重新组合 2.下列有关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C.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3.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中,其原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实验室中用稀硫酸与锌粒反应制取H2B.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制Cl2(见 P3-20) C.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O2D.实验室中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 4.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Na2CO3+CaCl2===CaCO3↓+2NaCl B.Fe+CuSO4===Cu+FeSO4 C.2NaHCO3Na2CO3+CO2↑+H2O D.CaO+H2O===Ca (OH)2 5.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生产、生活中的事例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金属冶炼B.燃放鞭炮C.食物腐败D.点制豆腐 6.从硫元素的化合价态上判断,下列物质中的硫元素不能表现氧化性的是()A.Na2S B.S C.SO2D.H2SO4 二、选择题(有1-2个答案,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 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共10小题,每小题4分,计40分。) 7.下列说法中,能够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反应前后,元素是否有电子转移B.反应前后,元素是否有化合价变化C.反应前后,是否有氧元素参加D.反应前后,是否有氢元素参加 8.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存在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B.只能是复分解反应 C.可能是置换反应D.可能是化合反应 9.下列水溶液中的各组离子因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Na+、Ba2+、Cl?、SO42-B.Ca2+、HCO3?、C1?、K+ C.MnO4?、K+、I?、H+D.H+、Cl?、Na+、CO32?

高一化学专题复习_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

1.以油类为溶剂的防锈漆称为油基防锈漆,由于环保方面的原因,目前要推广使用水基防锈漆,但水基漆较易溶解O2,在干燥之前易导致金属表面产生锈斑,为此要在水基漆中加入缓蚀剂,以下可作为缓蚀剂添加的是() A.KMnO4B.NaNO2C.FeCl3D.HNO3 2.下列物质转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SO32-→SO2B.HCl→Cl2C.Na→Na+D.SO2→S 3.下列反应中有一种物质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的是() A.2KI+Br2=2KBr+I2 B.2AgNO32Ag+2NO2↑+O2↑ C.Cu2(OH)2CO32CuO+CO2↑+H2O D.2Na2O2+2H2O=4NaOH+O2↑ 4.下列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但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2Na2O2+2H2O=4NaOH+O2↑B.C+H2O CO+H2 C.Cl2+H2O=HCl+HClO D.2F2+2H2O=4HF+O2 5.在反应3BrF3+5H2O=HBrO3+Br2+9HF+O2中,若有5mol水发生氧化反应,则被还原的BrF3物质的量为() A.2mol B.5mol C.5 3mol D. 10 3mol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B.含氧酸可作氧化剂而无氧酸则不能 C.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就强D.氯气分子可作氧化剂,但也可被其他氧化剂所氧化7.在一定条件下,PbO2与Cr3+反应,产物是Cr2O72-和Pb2+,则与1mol Cr3+反应所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 A.3.0mol B.1.5mol C.1.0mol D.0.75mol 8.R2O8n-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Mn2+离子氧化为MnO4-,若反应后R2O8n-离子变为RO42-离子,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n值是() A.4 B.3 C.2 D.1 9.已知Cu2S与某浓度的硝酸反应时,生成硝酸铜和硫酸,若反应中Cu2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3,则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 A.N2O B.NO C.NO2D.N2O3 10.臭氧可以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化学方程式为:KI+O3+H2O→KOH+I2 +O2(未配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O3在反应中被还原为O2B.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I2 C.1mol O3在反应中得到2mol电子D.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3 11.根据下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