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畜免疫接种技术

牲畜免疫接种技术
牲畜免疫接种技术

牲畜免疫接种技术

一、各型疫苗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亚洲I型口蹄疫灭活疫苗:

1、预防病种:预防牛、羊、猪亚洲I型口蹄疫。

2、用法用量:牛肩前颈部上三分之一处肌肉注射,猪耳根后肌肉注射,羊后肢肌肉注射。成年牛每头2毫升,2月龄以上犊牛1毫升,个体较大的牛可增加注射剂量,最多每头牛不超过3毫升;成年羊每只1毫升,1月龄以上羔羊0.5毫升;成年猪每口1毫升,1月龄以上仔猪每口0.5毫升。

3、不良反应:本疫苗注射后1—3天,注射部位肿胀,动物可能会有体温反应或减食,因品种、个体的差异,严重的可能出现急性过敏反应,如:焦躁不安、呼吸加快、肌肉震颤、口角出现白沫、鼻腔出血等,部分妊娠母畜可能出现流产,及时使用肾上腺素,强力解毒敏地塞米松等药物任选一种肌肉注射,同时采用适当的辅助治疗措施。

4、保存条件:在2—8℃避光保存,有效期为1年。

(二)牛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

1、预防病种:预防牛、羊O型口蹄疫。

2、用法用量:肌肉注射(注射部位同亚洲I型口蹄疫灭活疫苗),成年牛每头3毫升,1岁以下犊牛2毫升;5月龄以上羊每只2毫升,5月龄以下羔羊1毫升。

3、不良反应:一般反应表现注射部位肿胀,体温升高,减食或停食

1—2日,随着时间的延长,反应逐渐减轻,甚至消失。

严重反应因品种、个体的差异,少数牛可能出现急性过敏反应,如:焦躁不安、呼吸加快、肌肉震颤、口角出现白沫、鼻腔出血等,部分妊娠母牛可能出现流产,及时使用肾上腺素,强力解毒敏地塞米松等药物任选一种肌肉注射,同时采用适当的辅助治疗措施。

4、贮藏与有效期:在2—8℃下避光保存,有效期1年。

(三)牛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高效型):

1、预防病种:预防奶牛O型口蹄疫。

2、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贮藏与有效期同牛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

二、器械、注射部位的消毒:

(一)器械的消毒:将注射器针筒与玻璃制筒心拆开进行彻底的清洗,每只用纱布包好或布袋装好,针头按所用数量另外包开,连同镊子、剪刀等放入煮沸消毒器或铝锅内,加盖煮沸15分钟,煮沸消毒后,将水倾出,待器械冷却后用已消毒的手进行装配,装好的注射器放在已消毒的搪瓷盘内备用。防疫注射期间,每注射一头牲畜应更换一次针头,每户使用一架注射器。

(二)注射部位的消毒:注射部位应先剪毛,将泥污、粪便等污物刷拭干净,洗净擦干,注射前和注射后,用5%碘酊棉球各消毒一次。

三、其它注意事项:

(一)注射疫苗时,针头与皮肤呈45°,由上向下进针,避免疫苗回流。

(二)各型疫苗之间不能混用一架注射器。

(三)过期和保存条件达不到要求的疫苗禁止使用。

(四)疫苗在运输过程中避免阳光直射,严禁冷冻或过热;口蹄疫疫苗在使用前应先使疫苗达到室温,使用时充分摇匀疫苗;如果出现疫苗瓶破损、有异物或破乳分层现象是禁止使用;用过的疫苗瓶及器具等,应消毒处理,不可乱扔。

生物制品常识与动物防疫技术

(一)生物制品的分类:

1.疫(菌)苗:接种动物后能产生自动免疫和预防疾病的一类生物制品的总称。包括病毒性、细菌性(菌苗)和寄生虫性疫苗等。

2.免疫血清:用抗原多次免疫动物获得的免疫血清。

3.诊断液:诊断抗原或诊断抗体。

(二)常规疫苗介绍:

1.灭活苗(死苗或灭能苗):将标准毒、菌种经大量培养后,用物理、化学方法将其灭活再加入佐剂(如油、蜂胶等)而制得。如常用的口蹄疫苗、禽流感苗等。优点:使用安全、不散毒,易保存,好运输。缺点:接种剂量大,需多次接种,产生抗体慢,免疫期较短。

2.活疫苗(弱毒苗):通过人工致弱或筛选的自然弱毒株制成的疫苗。分为组织苗、细胞苗两种。优点:接种剂量少,免疫力产生快,免疫期较长。缺点:贮存运输条件要求高。

3.多价苗和联苗

多价苗:将不同血清型的同种致病微生物混合制成的疫苗。

联苗:由两种以上不同种病原微生物联合制成的疫苗。优点:注射一次能预防多种疾病。缺点:联数越多,每种抗原的含量就相对越少,有针对性的防疫效果就相对越差。实际防疫中不提倡。

(三)疫苗稀释

每种疫苗一般都有特定的稀释剂,稀释疫苗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并用规定的稀释剂进行稀释。如猪瘟疫苗需用生理盐水或注射用水稀释,禽出败、仔猪副伤寒菌苗需用氢氧化铝胶水稀释等。稀释前要注意检查疫苗质量,如疫苗瓶已破损、失去真空或已干缩、变色等不能使用的疫苗应剔出并妥善处理。稀释时要防止污染,注意消毒。要现用现稀释,并掌握在1-2小时内用完为宜。

(四)免疫剂量

免疫接种后在体内有个繁殖过程,接种到体内的疫苗必须含有足量的有活力的病源,才能激发机体产生相应抗体而获得免疫。若免疫的剂量不足将导致免疫力低下,而免疫的剂量过大也会产生强烈应激,使免疫应答减弱甚至出现免疫麻痹现象。因此,正确的免疫剂量是保证免疫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按照说明书的推荐剂量就足以产生较高的免疫力,不必擅自增加或减少剂量。

(五)油乳佐剂灭活疫苗注射前要预温

油苗从冰箱取出后如果立即进行注射,会导致油苗吸收不良,在注射部位形成大小不等的疙瘩,不但影响免疫效果,而且在群众中造成负面影响,增加防疫注射的难度。预温方法是在注苗前4-5小时,

把从冰箱中取出的油苗放到37-40℃左右的温水中,使油苗的温度接近家禽的正常体温时再进行注射,注射时还要经常摇动疫苗。

(六)生物制品的贮藏

1.建立必要的贮藏设施:如冷库、冰柜、冰箱、冷藏箱、液氮罐等。要求有专人负责,并定期检查。

2.严格按规定温度贮藏:活疫苗一般在—15℃以下,温度愈高对其效力影响愈大,还须避免温度忽高忽低、反复冻融;灭活苗、免疫血清、诊断液等一般要求2~8℃贮藏,不结冻。

3.要求避光保存并防止受潮。

二、免疫知识

(一)动物免疫的基本原理:

采用不同的生物制品注射到动物体内,使其产生某种相应的抗体物质,该抗体具有特异性,它能与同种病源微生物发生特异性结合,使病源微生物失去致病作用,从而使动物不受传染而起到预防传染病的作用

(二)免疫接种和抗体的概念:

1.免疫接种的概念:给动物接种免疫原即抗原(如菌苗、疫苗、类毒素)或免疫血清(高免血清、抗毒素),使动物机体自动产生或被动获得特异性的免疫力(抗体),以预防和治疗传染病的一种手段。

根据免疫时机的不同,免疫接种分为预防接种和紧急接种两类。前者是平时有计划地对健康动物进行的免疫,后者是在有疫情时,对疫区和受威胁区未发病动物进行的紧急免疫。

2.抗体的概念:在抗原的刺激下,使动物机体产生一种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这种物质称为抗体。抗体是一种免疫球蛋白(简称lg),由于抗体主要存在于体液中(主要是血清),所以又称为体液免疫。

抗体形成的一般规律:

(1)初次应答:初次接触抗原引起的抗体产生过程称为初次应答,从注射抗原到抗体出现,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免疫空白期)。如注射猪瘟疫苗的潜伏期为3-5天,一般灭活疫苗均在14-21天左右,如口蹄疫和禽流感灭活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应答还具有延迟性的特征,潜伏期高达28天。潜伏期之后,抗体量不断增加,经过一定时间后,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初次应答产生抗体量少,持续的时间也短。

(2)再次应答:初次注射抗原产生抗体后,再次注射同一抗原,可出现抗体暂时下降,之后迅速上升,很快达到高峰,其抗体量比初次应答高,持续时间长。

因此,在检查抗体时,要在潜伏期之后,否则没有产生抗体,在预防上可利用两次应答,以使抗体产生量大,持续时间长,免疫效果好。

(三)免疫程序

制定免疫程序的依据:

1.当地经常发生的传染病或有可能传入的传染病;

2.动物的免疫状况:体内抗体滴度的高低、母源抗体的有无;

3.动物的生长期或生长周期。

4.其他。如不同种疫苗间的相互干扰性,减少捕捉动物次数等。

免疫程序不是统一的或一成不变的,要按本场(地)疫情科学地制定,不要盲目地接种。

附:农业部推荐的参考免疫程序:

1.商品猪:

1日龄:预防猪瘟,肌肉注射猪瘟弱毒疫苗1头份(超前免疫);

23-25日龄:预防高致病性兰耳病,肌肉注射2毫升;

28-35日龄:预防口蹄疫,肌肉注射灭活苗2毫升,高效苗1毫升;

60日龄:口蹄疫灭活苗、猪瘟弱毒疫苗加强免疫1次。

2.肉鸡:

4日龄: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应用传支H120疫苗滴口、滴鼻。

7日龄:预防法氏囊炎,应用中毒株疫苗滴鼻、点眼或滴口。

10日龄:预防新城疫,应用Ⅳ系苗滴鼻或点眼。

14日龄: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肌肉注射呼吸型、肾型、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油乳剂灭活苗0.3毫升。

14日龄:皮下或肌肉注射禽流感疫苗,每羽0.3毫升。

17日龄:预防法氏囊炎,用中毒株法氏囊炎疫苗饮水。

28日龄:预防新城疫,肌肉注射Ⅰ系苗。

3.肉鸭

1-2日龄:预防鸭病毒性肝炎,肌肉注射鸭病肝活疫苗。

6日龄:预防鸭传染性浆膜炎,肌肉注射鸭浆膜炎灭活苗0.5毫升。

14日龄:皮下或肌肉注射禽流感疫苗,每羽0.5毫升,首免后3周加强免疫一次。

30日龄:预防鸭瘟,肌肉注射鸭瘟活疫苗1头份。

(四)免疫接种部位及注意事项

1.接种方法:主要有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点眼、滴鼻、饮水等几种方法。

肌肉注射:选择肌肉丰满、血管少、远离神经干处。大家畜在颈部或臀部猪在耳后、颈部或臀部,羊、犬、兔在颈部,禽在胸部肌肉或翅内侧等部位。

皮下注射:应选择皮薄、被毛少、皮肤松、皮下血管较少处。大家畜在颈中侧1/3处,猪、羊在耳根后或股内侧,禽在颈背部下1/ 3处,针头向下,与皮肤成45°角。

刺种:多用于鸡痘的接种,常选择在翅内侧无毛处。

点眼、滴鼻、饮水:多用于雏禽的免疫。

2.免疫接种须注意的五个问题:

(1)要进行健康检查:体弱、怀孕、有病,如不是受到疫病威胁,可暂不注射,但要登记,待后补防。切记有病的动物不要注射。

(2)要认真检查疫苗:使用前要逐瓶检查,看瓶口是否松动、漏气、破裂;产品名称、批号、有效期是否清楚;产品的色泽、物理性状是否符合标准等。凡过期或很快就要过期的疫苗不要使用。

(3)要备足防疫器械。

(4)注意交叉感染和散毒:先消毒再接种;一户或一圈换一枚针头;剩余不用的疫苗(瓶)要集中处理(深埋或高压消毒),不得随意丢弃。

(5)同时注射多种疫苗。多种疫苗同时注射,疫苗之间相互干扰,影响抗体的形成,注射两种以上不同的疫苗最好间隔7天以上。

(五)免疫耳标和免疫档案

1、免疫耳标:今年秋防开始,全省全面实行二维码标识制度,原用的旧耳标全部停止使用。二维码耳标是一种新的动物溯源标识,实行新的动物标识制度,是国家为建立和完善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保证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必要手段。目前实施的二维码标识,能快速、准确地实现动物产品原产地、防检疫等信息的追溯。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对动物从初生到餐桌各环节进行标记,达到快速、准确追溯的目的。

从二维码上可查出生猪所在地省、市、县、乡镇和村的名称,以及村防疫员姓名、联系电话和身份证号码等相关信息。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很快追溯到相关责任人。

2、免疫档案:秋防沿用春防使用的全省统一的免疫记录表,记录要真实完整。秋防结束后要装订成册,交畜牧水产站统一保管。

(六)强制免疫

《动物防疫法》规定: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行计划免疫制度,实施强制免疫。实施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病种名录由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并公布。对饲养的动物不按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进行免疫接种的可以给予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今年秋防开始,强制免疫的病种由过去的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两种调整为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四种。凡强制免疫所需疫苗全部由政府买单。

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强制免疫用疫苗简介:

猪瘟疫苗:常用的有组织苗、细胞苗和脾淋苗三种。今年秋防全省统一使用脾淋苗,其特点是注射疫苗后4天即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免疫期可持续18个月。脾淋苗安全性高,对隐性感染猪只有特别的治疗作用。脾淋苗应在-15℃以下保存,有效期为12个月。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3周龄及以上仔猪,每头肌肉注射2毫升,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可在首免后28日加强免疫一次,母猪配种前注射4毫升,种公猪每隔6个月免疫一次,每次4毫升。怀孕母猪不得免疫,避免引起机械性流产。本疫苗应冷藏保存。

四种强制免疫病种所用疫苗详细使用方法应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

三、免疫反应及正确处理

(一)产生免疫应激反应的原因:

产生免疫接种应激反应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主要有生物制品本身的原因,运输与保存的原因、免疫器械消毒不严的原因、动物个体的原因、动物健康状态的原因等。主要表现为:①免疫接种途径错误,操作不规范;②注射疫(菌)苗剂量过大,部位不准确;③疫(菌)苗贮藏、运输等不当,质量不高;④接种前临床检查不细,带病接种疫苗;⑤接种对象错误,忽视品种和个体差异或过早接种疫(菌)苗。

(二)不良反应的三种类型及处理:

1.正常反应:短时间内精神不好或食欲减退,一般不用处理。

2.异常反应:一次注射后发生反应的动物较多,表现为震颤、流涎、流产、瘙痒等,其发生多与疫苗接种有一定的联系,或者是免疫方法不当等,要注意分析和及时对症治疗和抢救。

3.严重反应:多属于超敏反应和过敏性休克,轻则体温升高、黏膜发绀皮肤出现丘疹等,重则全身瘀血,鼻盘青紫,呼吸困难,口吐白沫或血沫,骨骼肌痉挛、抽搐,最后循环衰竭导致猝死。多在0.5~1小时内死亡。主要与生物制品的性质和动物本身体质有关,仅发生于个别动物,需用抗过敏药物和激素疗法及时救治,如有全身感染,可配合抗菌素治疗。

四、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一)原因分析

1.疫苗因素

(1)疫苗本身的质量:疫苗中免疫原成份的高低是疫苗能否达到良好免疫效果的决定因素。使用时要注意是否有外观可见的可能影

响质量的因素,对那些瓶签说明不清、有裂缝破损,色泽性状不正常(如灭活苗的破乳分层现象)或瓶内发现杂质异物等,应停止使用。

(2)疫苗的保存不当。

(3)疫苗使用不当。

a.疫苗稀释的问题。各种疫苗所用的稀释剂、稀释倍数及稀释的方法都有一定的规定,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如饮水免疫时饮水器未消毒、清洗,或饮水器中含有消毒药等都会造成免疫不理想或免疫失败。稀释倍数也很重要,如果任意加大稀释倍数,则会导致抗原量的不足。

b.疫苗选择不当。一些疫苗,如鸡新城疫、法氏囊、传支等,本身容易引起免疫损伤,造成免疫水平低下。某些肉鸡场忽视肉鸡生长快、抵抗力相对较弱的特点,选用一些中等毒力的疫苗(如用毒力偏强的法氏囊苗、新城疫Ⅰ系苗饮水),也起不到很好的免疫作用。

c.首免时间选择不当。雏鸡刚出壳的几天内,体内往往存在大量母源抗体,若此时进行免疫(尤其是进行活疫苗的免疫),则体内母源抗体与免疫源结合,一方面会中和免疫原,干扰病毒的复制,另一方面会造成免疫损伤,影响免疫效果。但马立克氏病疫苗除外,因雏鸡体内不存在相应的母源抗体,故接种越早越好。

d.疫苗间干扰作用。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无交叉反应的抗原同时接种或接种的时间间隔很短,机体对其中一种抗原的抗体应答显著降低。如鸡传支疫苗可干扰新城疫疫苗等。

e.免疫方法不当。滴鼻、点眼免疫时,疫苗未能进入眼内或鼻腔;肌肉注射时,“打飞针”,疫苗根本没有注射进去,或注入的疫苗又从注射孔流出,或注射针头过短,刺入深度不够,疫苗注入皮下脂肪。

2.畜群机体状况:

(1)遗传因素。不同品种,免疫应答各有差异,即使同一品种的不同个体,因日龄、性别等不同,对同一疫苗的免疫反应强弱也不一致。

(2)母源抗体的干扰。主要是干扰疫苗病毒在体内的复制,影响免疫效果。同时母源抗体本身也被中和。

(3)营养因素。维生素及许多其它营养成分都对畜禽机体免疫力有显著影响。特别是缺乏维生素A、D、B、E和多种微量元素时,能影响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免疫反应明显受到抑制。

(4)健康原因。患病动物不仅不会产生免疫效果,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a.血清型。许多病原微生物有多个血清型,甚至有多个血清亚型,如果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与使用的疫苗毒(菌)株在抗原上存在较大差异或不属于一个血清型,则可导致免疫失败。

b.免疫抑制性疾病。如鸡马立克氏病毒、法氏囊病毒、猪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等都可能造成免疫抑制。

c.免疫程序不合理。

3.其他因素。

(1)饲养管理不当。如消毒卫生制度不健全,导致在用苗早期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饲喂霉变饲料,引起胸腺、法氏囊的萎缩,饲料中蛋白质不均衡,影响抗体产生等等。

(2)化学物质的影响。许多重金属如铅、镉、砷等,某些化学物质如卤素、农药等均可抑制免疫应答,引起免疫失败。

(3)滥用药物。许多药物如痢特灵、氯霉素、卡那霉素等对B 淋巴细胞的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能影响疫苗的免疫应答反应。而在使用细菌类活疫苗时,若在用苗前后的10天内使用抗菌素和磺胺类药物,则菌苗可被抗菌药物杀灭,引起免疫失败。

(二)预防免疫失败的主要措施

1.改变人们“重养轻防、轻防重治”的观念,走出人们只重视饲养硬件设施建设,不注重饲养管理环节中软件完善的误区。

2.注意严格控制疾病的传染源,严防病原的入侵,从防控疫病的源头抓起。重视动物养殖场的环境卫生,改善动物生态环境。

4.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动物的体质,增强动物抗病能力。

5.加强检疫、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传染病的水平传播。

动物免疫接种

动物免疫接种

————————————————————————————————作者:————————————————————————————————日期:

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给动物接种疫苗或免疫血清,使动物机体自身产生或被动获得对某一病原微生物特异性抵抗力的一种手段。通过免疫接种,使动物产生或获得特异性抵抗力,预防疫病的发生,保护人、畜健康,促进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 第一节疫苗基础知识 一、疫苗的概念 由病原微生物、寄生虫以及其组分或代谢产物所制成的、用于人工自动免疫的生物制品,称为疫苗。给动物接种疫苗,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产生抵抗特定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力,从而预防疫病。 二、疫苗种类 由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等完整微生物制成的疫苗,称为常规疫苗。常规疫苗按其病原微生物性质分为活疫苗、灭活疫苗、类毒素。 利用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免疫化学等技术研制的疫苗,称为新型疫苗,主要有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合成肽疫苗、核酸疫苗等。 (一)活疫苗

活疫苗是指用通过人工诱变获得的弱毒株,或者是自然减弱的天然弱毒株(但仍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或者是异源弱毒株所制成的疫苗。例如布鲁氏菌病活疫苗、猪瘟活疫苗、鸡马立克氏病活疫苗(Ⅱ型)、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活疫苗等。 1、活疫苗的优点 (1)免疫效果好。接种活疫苗后,活疫苗在一定时间内,在动物机体内有一定的生长繁殖能力,机体犹如发生一次轻微的感染,所以活疫苗用量较少,而机体所获得的免疫力比较坚强而持久。 (2)接种途径多。可通过滴鼻、点眼、饮水、口服、气雾等途径,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局部黏膜免疫。 2、活疫苗的缺点 (1)可能出现毒力返强。一般来说,活疫苗弱毒株的遗传性状比较稳定,但由于反复接种传代,可能出现病毒返祖现象,造成毒力增强。 (2)贮存、运输要求条件较高。一般冷冻干燥活疫苗,需-15℃以下贮藏、运输,因此必须具有低温贮藏、运输设施,进行贮藏、运输,才能保证疫苗质量。 (3)免疫效果受免疫动物用药状况影响。活疫苗接种后,疫苗菌毒株在机体内有效增殖,才能剌激机体产生免疫保护力,如果免疫动物在此期间用药,就会影响免疫效果。 (二)灭活疫苗

家禽实用免疫接种技术

家禽实用免疫接种技术 一、禽类的免疫系统 禽类免疫系统具有抵御传染性疾病因子的入侵及其所造成的危害的功能, 同时 , 它具备免疫记忆能力 , 在某一特定致病因子再次入侵时产生更快、更为有效的免疫应答。 维持禽类免疫系统功能正常发挥可通过改善环境、强化生物安全措施来实现 , 如:维持合理饲养密度 , 保温 , 湿度 , 通风 ; 公母比例恰当或分饲 ; 环境卫生 ; 鸡苗质量 ; 营养平衡 ; 减少应激 ; 控制免疫抑制性疾病 ; 正确免疫接种等。 通过接种疫苗 , 使家禽免疫系统产生主动免疫 , 以防制某些特定传染性疾病 , 保障生产效益。 通过种鸡接种疫苗 , 传给下一代 , 预防蛋传疾病及早期感染。主要靠母抗的传染病为有 : 传染性贫血病(CAA) 、禽脑脊髓炎 (AE) 、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 、传染性呼肠孤病 (REO) 。后两者种鸡要打油苗。 免疫失败是指疫苗接种后无法剌激鸡群产生相应的抗体或免疫反应。其造成的原因如下 : ①疫苗储存 , 使用不当 , 或稀释过度 , 或疫苗本身质量低劣 , 所造成的失败。 ②家禽已经潜伏感染疫苗所要预防的疾病。 ③家禽遗传特性和免疫反应的差异所致的失败。 ④母源抗体的干扰。 ⑤家禽已感染免疫抑制疾病。 二、接种疫苗时应遵循的原则 2.1 接种前对疫苗质量进行检查 , 若有以下情形之一者 , 应弃之不用 ①没有标签 , 无头份和有效期或不清者。 ②疫苗瓶破裂或瓶塞松动者。 ③生物制品质量与说明书不符 , 如色泽、沉淀发生变化 , 瓶内有异物或已发霉者。 ④过了有效期者。 ⑤未按产品说明和规定进行保存的疫苗。 2.2 使用前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注意事项和疫苗生产商所推荐的使用方法 疫苗稀释 , 应按说明所规定或相应稀释液进行稀释 , 注意水的质量要求 , 稀释时应反复冲洗以防疫苗损失 , 并小心操作 , 避免疫苗漏失。 2.3 器械消毒 ①疫苗接种用注射器、针头、镊子、滴管、稀释用的瓶子要事先清洗 , 并用沸水煮 15~30 分钟消毒 , 切不可用消毒药消毒。 ②一个注射器和针头注射一定数量禽只后 , 一定要换用新的 , 如果有疫情发生 , 宜一只禽只用一个针头 , 但现实中只有原种鸡场能做到 , 国内已有很多种鸡场会每100~500 只禽更换一个针头。 2.4 禽群的健康状况 ①有病或不健康禽群不宜接种。 ②在恶劣气候条件下也不应该接种。 ③免疫接种前后 , 加强饲养管理。 2.5 应按规定妥当保存疫苗 三、疫苗的类型与接种方式 活苗: 可用多种方式接种。 灭活苗 : 只能通过注射途径接种。

动物疫病免疫接种技术

动物疫病免疫接种技术 一、概念 免疫接种是给动物接种疫苗或免疫血清,使动物机体自身产生或被动获得对某一病原微生物特异性抵抗力的一种手段。通过免疫接种,使动物产生或获得特异性抵抗力,预防疫病的发生,保护人、畜健康,促进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 二、免疫接种 (一)免疫接种的类型 根据免疫接种的时机不同,可分为预防接种、紧急接种和临时接种。 1、预防接种。指在经常发生某类传染病的地区、或有某类传染病潜在的地区、或受到邻近地区某类传染病威胁的地区,为了预防这类传染病发生和流行,平时有组织、有计划地给健康动物进行的免疫接种。 2、紧急接种。指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传染病的流行,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动物进行的免疫接种。紧急接种应先从安全地区开始,由外向内,逐头(只)接种,以形成一个免疫隔离带。 3、临时接种。指在引进或运出动物时,为了避免在运输途中或到达目的地后发生传染病而进行的预防免疫接种。 (二)免疫接种的准备 1、器械。 (1)接种器械根据不同的免疫方法、畜禽的大小,准备所需要的接种器械。注射器、针头(大小)、镊子、刺种针;点眼(滴鼻)

滴管;饮水器、玻璃棒、量筒;喷雾器等。 (2)消毒器械剪毛剪、镊子、消毒灭菌器等。 (3)动物保定器。 (4)带盖瓷盘、疫苗冷藏箱、冰袋、体温计、听诊器、废弃疫苗瓶收纳器等。 (5)动物防疫人员防护用具:防护服、防护靴、防护帽、防护目镜、防护口罩等。 2、药品 (1)注射部位消毒75%酒精、5%碘酊、脱脂棉等。 (2)防疫人员专用消毒药及肥皂等。 (3)抗应激过敏药品 0.1%盐酸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磷酸钠等。 3、注意事项 (1)器械清洗一定要保证清洗的洁净度,不能有污染。 (2)灭菌后的器械一个周内不用,下次使用前应要重新消毒灭菌。 (3)禁止使用化学药品消毒,因为用化学消毒药消毒后,器械上难免会残留化学消毒剂,与疫苗接触会造成疫苗的失效。 (4)使用一次性无菌塑料注射器时,要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和是否在有效期内,开袋要马上使用,不能开袋在空气中放置太长时间,以免造成污染。 (三)检查待接种动物健康状况 为了保证免疫接种动物安全及接种效果,接种前应观察了解预接种动物的健康状况。按照几不打的原则: (1)检查动物的精神、食欲、体温,不正常的不接种。 (2)检查动物是否发病、是否瘦弱,发病、瘦弱的动物不接种。 (3)幼小、怀孕的动物不接种。 (4)对上述动物进行登记,以便以后补免,不能漏免。

各种免疫接种方法优缺点比较

各种免疫接种方法优缺点比较 (1)免疫接种的方法免疫接种的方法很多,主要有注射免疫法(皮下免疫、皮内免疫、筋肉接种、静脉接种)、经口免疫法、气雾免疫法、滴鼻、点眼等 1. 注射免疫 (1)皮下接种法皮下接种是最常用的免疫接种途径,凡是易溶解的无强烈刺激性菌苗、疫苗等均可作皮下注射。家畜应选择皮肤容易移动的部位,马、骡多在颈侧;牛在颈侧或肩胛后方的胸侧;猪在耳根或股内侧;犬、猫在颈侧或背部、股内侧;家禽:颈部、大腿内侧。优点:操作简单,吸收较皮内接种为快,免疫效果好,缺点是工作量大、需要逐只免疫,注射剂量大,有刺激性等 皮内接种法马:颈侧、眼睑部位。牛及羊:除颈侧外,可在尾根或肩胛中央部位。猪:耳根后。鸡:肉髯部位。目前兽医制品用作皮内接种的,仅有羊痘弱毒菌苗、猪瘟结晶紫疫苗等少数制品,其它均属于诊断液方面。一般使用专供皮内注射的注射器,也可使用lml注射器和相应的注射针头。 皮内接种的有点:是使用药液少,同样的疫苗皮内注射较之于皮下注射反应小。同时,真皮层的组织比较致密,神经末梢分布广泛,特别是猪的耳根皮内比其他部位容易保持清洁。同量药液皮内注射时所产生的免疫力较皮下注射为高。皮内接种的缺点是操作较难,技术含量高。

肌肉接种法马、牛、猪、羊:臀部和颈部两个部位。鸡:多在胸肌,在龙骨外侧胸部l/3处,以15号针头成30°,倾斜朝背部方向刺人胸肌,切忌垂直刺入胸肌,以免刺穿胸腔。在翅膀靠近肩部无毛处的翼下内侧肌肉注射比较确实。在腿部肌肉注射时,可抓住鸡脚,朝身体方向刺入外侧腿肌。 兽医生物制品,除猪瘟弱毒疫苗、牛肺疫弱毒疫苗、新城I系苗以及在某些情况下接种血清采用肌肉接种外,其他生物制品一般都不应用此法进行接种。肌肉接种的优点是药液吸收快,操作方便。注射方法也较简便。其缺点是工作量大、需要逐只免疫,注射剂量大,有刺激性。同时臀部接种如部位不当,易引起跛行。 静脉接种法马、牛、羊:颈静脉,猪:耳静脉。鸡:翅静脉。兽医生物制品中的免疫血清,除了皮下或肌肉接种外,亦可采用静脉接种,特别在急于治疗传染病患畜时。疫苗、菌苗、诊断液一般不作静脉注射。静脉接种的优点:可使用大剂量,奏效快,可以及时抢救病畜。缺点:比较麻烦;如所应用的血清为异种动物者,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血清病)。 胸腔注射胸腔注射目前仅见猪喘气病弱毒疫苗的免疫,它能很快刺激胸部的免疫器官产生局部的免疫应答,直接保护被侵器官,但是免疫时需要保 定猪只,免疫刺激大,接种技术较高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experimental animals)是指经过人工饲养、繁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及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应用于科研、教学、生产和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这些个体具有较好的遗传均一性、对外来刺激的敏感性和实验再现性。 一、常用实验动物的种类和特点 (一)狗(dog)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犬科动物。其嗅觉、视和听觉均很灵敏,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消化、循环和神经系统均发达,且与人类很相似。适用于各类实验外科手术学的教学和临床科研工作,是复制休克、DIC、动脉粥样硬化等动物模型首选的动物之一,由于其价格较昂贵,教学实验中不如某些中小动物常用。 (二)家兔(rabbit) 属于哺乳纲、啮齿目、兔科、草食类动物。品种有:青紫蓝兔(livor blue rabbit)、中国白兔(china white rabbit)、新西兰白兔和大耳白兔(maximus ear white rabbit)等。具有性情温顺,对温度适应敏锐和便于静脉注射等特点,是教学实验中最常用的动物之一。可用于血压、呼吸、泌尿等多种实验,还可用于体温实验和热原的研究与鉴定。 (三)大白鼠(rat) 属哺乳纲、啮齿目、鼠科类动物。其性情凶猛、喜欢啃咬、繁殖周期短、抗病能力较强、心血管反应敏锐。用于水肿、休克、炎症、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和应激反应等实验。大鼠不能呕吐,故不能做催吐实验。 (四)小白鼠(mouse) 属哺乳纲、啮齿目、鼠科类动物。具有繁殖周期短、产仔多、生长快、体型小、温顺易捉、易于饲养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药物的毒理实验、药物筛选实验、生物药效学实验,以及癌症研究、营养学、遗传学、免疫性疾病研究等项实验。 (五)豚鼠(cavy) 属哺乳纲、啮齿目、豚鼠科类动物。又名天丝鼠、荷兰猪。其性情温顺,嗅觉和听觉较发达。对某些病毒反应敏锐,易引起变态反应。适用于药理学、营养学、各种传染病的实验研究。细菌、病毒诊断学研究、过敏、变态反应性实验研究和内耳及听神经疾病研究。也常用于离体心脏实验研究。 (六)蛙和蟾蜍(frog and toad ) 均属两栖纲、无尾目类动物。常用于教学实验。其心脏在离体后仍可有节律地跳动。常用于心脏生理、药理和病生实验。蛙舌与肠系膜是观察炎症和微循环变化的良好标本。此外,蛙类还可用于水肿和肾功能不全的实验研究。 二、常用实验动物的品系

动物免疫接种不良反应及应急措施

动物免疫接种不良反应及应急措施 在动物免疫接种实践中,注射疫苗出现的不良反应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动物免疫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特别是免疫注射引起的死亡,不仅给养殖场(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而且影响到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对免疫接种不良反应采取积极的应急措施,是一个非常现实和急迫的问题,备足备好抢救药品,做好随时应急准备工作,是我们在免疫接种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1、免疫接种的不良反应 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强度和性质与疫(菌)苗的种类、质量、毒性以及动物个体和品种差异、接种时操作方法、被免疫动物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①免疫接种途径错误,操作不规范;②注射疫(菌)苗剂量过大,部位不准确;③疫(菌)苗贮藏、运输等不当,质量不高;④接种前临床检查不细,带病接种疫苗;⑤接种对象错误,忽视品种和个体差异或过早接种疫(菌)苗。根据不良反应的强度和性质,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 1.1 正常反应 是指疫苗本身的特性引起的反应。大多数动物在接种疫苗后不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少数动物在接种疫苗后,常常出现一过性的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注射部位出现短时轻度炎性水肿等局部或全身性异常表现。 1.2 严重反应 指与正常反应在性质上相似,但反应的程度重或出现反应的动物数量较多。引起严重反应的原因通常是由于疫苗的质量低劣、毒

(菌)株的毒力太强、注射剂量过大、操作错误、接种途径或使用对象不准等因素引起。 1.3 过敏反应 是指疫苗本身或其培养液中存在某些过敏源,导致动物在接种疫苗后迅速出现过敏反应。发生过敏反应的动物表现为缺氧、黏膜发绀、严重的呼吸困难、呕吐、腹泻、虚脱或惊厥等全身反应过敏性休克。 2、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 根据反应的程度和临床表现,可分为最急性过敏、急性过敏和慢性过敏3种。 2.1 最急性过敏 被接种疫苗后的动物在10 min之内,迅速出现呼吸困难,口吐白沫,呕吐,无意识排便,鸣叫呻吟,站立不稳,倒地抽搐,体温降低,可视黏膜,皮肤苍白,心跳快而弱,脉沉细数,虚脱或惊厥等全身反应和过敏性休克,整个过程短则几秒钟,长者不超过1 h,抢救不及时,很快休克或死亡。 2.2 急性过敏 呆立不动,精神委靡,呼吸急促,口流涎沫,全身肌肉颤抖,出汗,呕吐食物,拒食,强迫行走则步态不稳或突然倒地,大小便失禁,瞳孔散大,反射减弱,四肢冰凉,偶而有鼻腔出血,猪有时可见皮疹,体温升高1 ℃~2 ℃,心率增快,脉沉细数。 2.3 慢性过敏型 1 d~3 d表现临床症状,慢食或不食、蹄部疼痛,注射部位肿胀或炎性水肿,有急性型症状,但较轻微,自然或稍微对症治疗即可痊愈。

牲畜免疫接种技术

牲畜免疫接种技术-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牲畜免疫接种技术 一、各型疫苗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亚洲I型口蹄疫灭活疫苗: 1、预防病种:预防牛、羊、猪亚洲I型口蹄疫。 2、用法用量:牛肩前颈部上三分之一处肌肉注射,猪耳根后肌肉注射,羊后肢肌肉注射。成年牛每头2毫升,2月龄以上犊牛1毫升,个体较大的牛可增加注射剂量,最多每头牛不超过3毫升;成年羊每只1毫升,1月龄以上羔羊0.5毫升;成年猪每口1毫升,1月龄以上仔猪每口0.5毫升。 3、不良反应:本疫苗注射后1—3天,注射部位肿胀,动物可能会有体温反应或减食,因品种、个体的差异,严重的可能出现急性过敏反应,如:焦躁不安、呼吸加快、肌肉震颤、口角出现白沫、鼻腔出血等,部分妊娠母畜可能出现流产,及时使用肾上腺素,强力解毒敏地塞米松等药物任选一种肌肉注射,同时采用适当的辅助治疗措施。 4、保存条件:在2—8℃避光保存,有效期为1年。 (二)牛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 1、预防病种:预防牛、羊O型口蹄疫。

2、用法用量:肌肉注射(注射部位同亚洲I型口蹄疫灭活疫苗),成年牛每头3毫升,1岁以下犊牛2毫升;5月龄以上羊每只2毫升,5月龄以下羔羊1毫升。 3、不良反应:一般反应表现注射部位肿胀,体温升高,减食或停食1—2日,随着时间的延长,反应逐渐减轻,甚至消失。 严重反应因品种、个体的差异,少数牛可能出现急性过敏反应,如:焦躁不安、呼吸加快、肌肉震颤、口角出现白沫、鼻腔出血等,部分妊娠母牛可能出现流产,及时使用肾上腺素,强力解毒敏地塞米松等药物任选一种肌肉注射,同时采用适当的辅助治疗措施。 4、贮藏与有效期:在2—8℃下避光保存,有效期1年。 (三)牛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高效型): 1、预防病种:预防奶牛O型口蹄疫。 2、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贮藏与有效期同牛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 二、器械、注射部位的消毒: (一)器械的消毒:将注射器针筒与玻璃制筒心拆开进行彻底的清洗,每只用纱布包好或布袋装好,针头按所用数量另外包开,连同镊子、剪刀等放入煮沸消毒器或铝锅内,加盖煮沸15分钟,煮沸消毒后,将水倾出,待器械冷却后用已消毒的手

动物免疫接种及疫苗基础知识.doc

动物免疫接种及疫苗基础知识 第一章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给动物接种疫苗或免疫血清,使动物机体自身产生或被动获得对某一病原微生物特异性抵抗力的一种手段。通过免疫接种,使动物产生或获得特异性抵抗力,预防疫病的发生,保护人、畜健康,促进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C 第一节疫苗基础知识 一、疫苗的概念 由病原微生物、寄生虫以及其组分或代谢产物所制成的、用于人工自动免疫的生物制品, 称为疫苗。给动物接种疫苗,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产生抵抗特定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力,从而预防疫病。 二、疫苗种类 由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等完整微生物制成的疫苗,称为常规疫苗。常规疫苗按其病原微生物性质分为活疫苗、灭活疫苗、类毒素。 利用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免疫化学等技术研制的疫苗,称为新型疫苗,主要有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合成肽疫苗、核酸疫苗等。 (一)活疫苗 活疫苗是指用通过人工诱变获得的弱毒株,或者是自然减弱的天然弱毒株(但仍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或者是异源弱毒株所制成的疫苗。例如布鲁氏菌病活疫苗、猪瘟活疫苗、鸡马立克氏病活疫苗(H型)、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活疫苗等。 1、活疫苗的优点 (1)免疫效果好。接种活疫苗后,活疫苗在一定时间内,在动物机体内有一定的生长繁殖能力,机体犹如发生一次轻微的感染,所以活疫苗用量较少,而机体所获得的免疫力比较坚强而持久C (2)接种途径多。可通过滴鼻、点眼、饮水、口服、气雾等途径,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局部黏膜免疫。 2、活疫苗的缺点 (1) W能出现毒力返强。一般来说,活疫苗弱毒株的遗传性状比较稳定,但由于反复

鸡免疫接种技术要点

鸡免疫接种技术要点 由于饲养管理不善或免疫方法不当等方面的原因,鸡在免疫接种后,容易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导致鸡生产性能下降、体质虚弱,甚至出现死亡,给养鸡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一、常见不良反应及原因 1、呼吸道不良反应。雏鸡在接种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发生呼吸道免疫反应,一般在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因为养鸡场为保暖而紧闭门窗,致使鸡舍内空气污浊,有害气体增多,此时给鸡进行呼吸道病免疫接种,就会引起严重呼吸道免疫反应,常表现呼吸罗音、摇头和水样眼等症状。 2、头颈部不良反应。选择在颈背部皮下注射疫苗时,因注射部位不当,针头刺到肌肉或神经,或将疫苗注入颈部肌肉,引起颈部活动僵硬,表现为扭曲状。 3、腿部不良反应。选择在腿部肌肉注射疫苗时,因失手易造成血管或神经损伤,或注射疫苗的用量过大,或带菌免疫,引起腿部注射部位发炎,出现肿胀、跛行症状。 4、免疫后不良反应。出现鸡免疫接种后反而发病了,主要原因:⑴接种时鸡群内已潜伏有强毒病原微生物,只是未表现明显的临诊症状;⑵疫苗免疫剂量过大。例如雏鸡大剂量使用新城疫Ⅱ系疫苗或鸡新城疫Ⅳ系(Lasota株)疫苗会导致扭头、转圈等神经症状。大剂量使用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会出现流泪、喉头出血等传染性喉气管炎症状;⑶引起并发症状。例如鸡新城疫Ⅱ系(或Ⅳ系)疫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法氏囊病疫苗的接种,可能造成本来不明显的败血性支原体病的爆发;⑷不同种类疫苗间的相互干扰作用。一个养鸡场往往不止进行一种疫苗的免疫接种,往往几种疫苗同时使用,例如有的养鸡户同时接种鸡新城疫Ⅰ系疫苗和鸡痘疫苗,由于鸡新城疫Ⅰ系苗具有很强的干扰作用,可导致鸡痘疫苗免疫失败,从而有可能感染并发生鸡痘;⑸由于消毒不严,使鸡舍内漂浮大量的有害细菌或病毒,当进行接种时,易使细菌或病毒从伤口进入体内,发生疾病;⑹对无母源抗体或母源抗体水平较低的雏鸡,选用毒力较强毒株的疫苗免疫,使免疫的鸡群发病;⑺雏鸡在免疫前,由于母源抗体水平低,遭受外界环境中强毒的感染,免疫接种后激发已感染鸡发病。⑻在未发病的鸡场,使用毒力较强的疫苗免疫时,可引起鸡群发病;⑼鸡群体质较弱,接种疫苗后,易发生疾病;⑽接种疫苗后,因饲养管理不善,使鸡体质下降导致发病。 二、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环境。鸡舍应干净卫生、通风良好,日照充足,饲养密度合理,为鸡群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2、建立定期消毒制度。对孵化设备、鸡场饲养用具及环境进行定期消毒,防止有害病菌及其它强毒感染。对注射器械也要严格消毒。

2015-动物实验基本操作

动物实验基本操作一(固定、性别判定、标识) 【实验目的】在做动物试验时,为确保给药、实验顺利进行,防止被动物咬伤、准确辨别动物性别、准确标识动物,要学会用正确方法捉拿实验动物、掌握辨别动物性别的方法以及掌握标识动物的方法。 【实验对象】SD大鼠,KM小鼠,雌雄各半,体重180-250g。 【实验器材和药品】 器材:鼠笼、大小鼠固定器、方木板、美式图钉、细绳、防护手套 药品:苦味酸80%~90%酒精饱和溶液、20%乌拉坦 【实验步骤】 一、小鼠的捉拿 1、徒手固定:用右手提起尾巴中部,放在鼠笼盖或其他粗糙面上。向后上方轻拉,此时,小鼠前肢紧紧抓住粗糙表面。左手拇指和食指迅速捏住小鼠颈背部皮肤,再置小鼠于左手心,并以左手掌心和中指夹住小鼠背部皮肤,无名指压住小鼠尾根部,将其固定于手中。右手可行注射或其它操作。 2、固定器固定:尾静脉注射或给药时,将小鼠放进固定器中或者大小和重量适当的容器(如烧杯),只露出尾巴,该类容器能够压住尾部,避免其活动。勿固定过紧造成窒息死亡。进行腹腔手术或心脏采血时,先准备一个15-20cm的方木板,边缘钉入五颗钉子。将小鼠四肢分别用20-30cm的线绳捆绑,线的另一头分别绑在方木板的钉子上,并且在头部上颚切齿牵引一根线绳,也固定在钉子上,达到完全固定。 二、大鼠的捉拿

4-5周内的大鼠,方法同小鼠。周龄较大的,则:1、首先戴好防护手套。2、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大鼠尾巴中部将大鼠提起,放在大鼠饲养盒的面罩上。3、左手顺势按、卡在大鼠躯干背部,稍加压力向头颈部滑行。4、以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大鼠两耳后部的头颈皮肤,其余三指和手掌握住大鼠背部皮肤,完成抓取保定。三、性别判定 小鼠、大鼠性别判定 (1)幼鼠外生殖器与肛门间隔短的是♀,外生殖器与肛门间隔长的是♂。 (2)成年动物可直接肉眼辨认,雄性有膨起的阴囊和阴茎,雌性动物有阴道口。四、动物的标记 小鼠的短期标记法:苦味酸80%~90%酒精饱和溶液(黄色),标出属于自己的编号【注意事项】 1、实验人员要有精神准备:掌握方法,胆大心细,做好防护。 2、动物兴奋的时候不要抓取,待其安静下来。 3、根据受试动物的给药部位或采血方法的不同,事先选择徒手固定还是固定器固定。 4、固定时把握好力度,过分用力会使小鼠颈椎脱臼或窒息死亡,若用力过轻头部能反转过来咬伤实验者的手。 【思考题】 1.在固定实验动物时如何才能快、准、稳?

动物防疫操作技术培训材料

动物防疫操作技术培训材料 一、疫苗的概念、原理及种类 1、疫苗的的概念: 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动物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其中,由细菌制成的为菌苗;由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制成的为疫苗,有时也统称为疫苗。 2、原理: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生物制品。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动物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 3、种类: 动物免疫接种常用的疫苗主要有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两种。 ①灭活疫苗:是将病原生物大量繁殖后,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其失活,但仍保留其免疫原性制成的生物制品即灭活疫苗。常用的灭活疫苗有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灭活疫苗进入人体后不能生长繁殖,对机体刺激时间短,要获得持久免疫力需多次重复接种。

②弱(减)毒活疫苗:用人工定向变异方法,或从自然界筛选出毒力减弱或基本无毒的活微生物制成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常用活疫苗有猪瘟兔化弱毒苗、鸡新城疫疫苗、狂犬病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等。弱毒活疫苗接种后在体内有生长繁殖能力,接近于自然感染,可激发机体对病原的持久免疫力。活疫苗用量较小,免疫持续时间较长。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死疫苗。 二、疫苗的保存和运输 疫苗的保存是保证免疫效果的重要环节,运输保存不当极易造成免疫失败。通过以上了解,可以看出疫苗均是由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次体等微生物制成,其本质还是微生物的活体或死体因此疫苗的保存和运输应遵循低温、避光的要点: 1、保存: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的活疫苗都必须在-15℃以下保存,大多数灭活疫苗必须在2-8℃保存,不得冻结。活疫苗用多少取多少,以免反复冻溶,降低疫苗效价。 2、运输 运输途中,必须有冷藏设施,没有冷藏设施的一定要加冰运输,温度超过25摄氏度,疫苗效果会受损,避免阳光直射,运输过程要短,速度要快,弱毒疫苗一定要用疫苗冷藏箱加冰运输,各站不拿疫苗冷藏箱不得运输弱毒疫苗。 三、免疫前的准备 1、疫苗检查:主要目的是检查疫苗的质量是否合格。

动物免疫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动物免疫操作规程 (一)、器械的准备和消毒。注射器、针头、镊子、针盒等严格冲洗,经煮沸20--25分钟后备用。并备体温表、包裹纱布、药棉、耳标钳、耳标、疫苗专用储存箱、登记簿、动物免疫证、疫苗、碘酒、酒精和抢救药品等。 (二)、严格遵照各种疫(菌)苗使用说明中的各项要求和注意事项。 (三)、掌握片区内及周围的动物疫情,并对预防对象进行健康检查。对于疫区内的、正在患病的、瘦弱的、母源抗体尚未消失的和重胎临产的动物暂时不免疫接种,待上述原因消除后再进行预防接种。 (四)、疫(菌)苗的稀释。按各种疫(菌)苗的要求进行稀释,猪瘟冻干苗用生理盐水、猪二联苗用氢氧化铝液按每头份疫苗1毫升稀释;禽流感-新城疫二联苗、鸡新城疫苗、狂犬病疫苗用注射用水按使用方法酌情份量进行稀释;口蹄疫疫苗、牛出败苗、蓝耳病、禽流感等不需稀释,只需在使用时振荡均匀即可。稀释、吸药所用注射器和针头都必须严格消毒。稀释、吸药的针头留在药未用完的瓶塞上,用挤干的酒精棉花包裹,作专门吸药用。 (五)、注射时,在注射部位用碘酒、酒精消毒后,准确、足量注射(我县现行规格的猪瘟冻干苗、猪二联苗、猪三联苗每瓶40头份,注射38头猪;每瓶20头份,注射19头猪;牛出败苗100毫升,注射18头牛;口蹄疫苗按猪苗每头份2毫升,牛苗每头份3ml进行注射)。 (六)、注射后,打耳标进行标识,并作好登记、应填发免疫证的填发免疫证,嘱咐畜主保存好免疫证,以备以后查验。 (七)、疫(菌)苗药瓶及沾有疫(菌)苗药液的废弃物等均需烧毁或深埋,器械立即消毒。 (八)注意事项: 1、吸药时只准吸出,不准推入。需排空气时,针头尖孔处用消毒药棉吸干排出的药液。

常用免疫接种方法及注意事项

常用免疫接种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滴鼻、点眼、滴口免疫法 1 配兑稀释 分别开启盛有疫苗和稀释液或灭菌生理盐水的瓶子。为防止两瓶在空气中互相倾倒受污染或将疫苗洒落瓶外,一般用塑料接头连接再倾倒,然后轻轻旋转摇晃至疫苗完全溶解,将其移到滴瓶中或直接加上滴嘴。配兑溶液量根据滴瓶和滴管的大小差异而有变化,可根据1ml水有几滴来推算。由于活毒疫苗配后1小时活力即有较大降低,在2小时后或在高温育雏等环境下活力将大大降低,故应坚持现用现配原则,一般配制1小时内使用完的疫苗量。 2 滴瓶操作 五指分开捏着,将装有疫苗的滴瓶滴头朝上掌心向天,轻捏瓶身,挤出一部分空气,然后倒转过来,使滴头朝下掌心向地,即可开始接种。在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该姿势。若滴头自然滴液,可稍松手指让其吸回。 3 滴鼻点眼法 将一滴疫苗溶液自1cm高处,垂直滴入 一侧眼睛或鼻孔里,等疫苗扩散到整个角膜 或被吸入鼻孔后才可放鸡,否则滴入的疫苗 易被甩丢,影响免疫效果。若疫苗停在鼻孔 处,可按压对侧鼻孔,让其吸进。在接种过 程中,严禁攀比速度、马虎了事,若没有滴 中应补滴。禁止将滴头伸入眼结膜内滴液, 不仅易损伤结膜,而且滴液大小不一。 4 滴口法 鸡腹部朝天,食指托住头颈后部,大拇指轻按前面头颈处,待张口后在口腔上方1cm 处滴下1滴疫苗溶液。在滴口免疫前后24小时内停饮任何有消毒剂的水。 二翼翅刺种法 1 该方法多用于鸡痘接种,配有专用稀释液 用塑料接头对接后,溶解摇匀。为防被打翻,可将疫苗瓶放在木块或泡沫上的小孔中。拉开一侧翅膀,抹开翼翅上的绒毛,刺种者将蘸有疫苗的刺种针从翅膀内侧对准翼膜用力快速穿透,使针上的凹槽露出翼膜。 2 注意事项 每次剌种针蘸苗都要保证两凹槽能浸在疫苗液面以下,出瓶 时将针在瓶口擦一下,将多余疫苗擦去。在针刺过程中,要避免 针槽碰上羽毛以防疫苗溶液被擦去,也应避免刺伤骨头和血管。 为防止传播疾病,每剌种完一群鸡要更换刺种针。在接种后6~8 天,接种部位可见到或摸到1~2个谷粒大小的结节,中央有一干 痂。若反应灶大且有干酪样物,则表明有污染;若无反应出现, 则可能是由于:鸡群已有免疫力,或接种方法有误,疫苗保存运 输不当,曾受阳光暴晒或受热,以及疫苗本身质量问题。一般至 少应有2%的鸡只有局部红肿反应现象。 三颈部皮下注射法 本方法较多的是使用灭活苗。灭活苗在用前应使疫苗温度升至室温,并摇匀。注射器具严格消毒,剔除钝卷针头。一般使用18号针头,若针头孔径太小,会影响疫苗质量。针头长短根据接种鸡群个体大小而异。检查连续注射器密封性能,有无滴漏现象。

动物免疫接种制度

动物免疫接种制度 ⑴准时准量免疫接种,做到头头免疫注射。 ⑵注射疫苗时,小猪1栏换1个针头,种猪1针筒疫苗换1个针头。病猪不能注射,病愈后及时补注。 ⑶接种活菌苗前后1周停用各种抗菌素。 ⑷发生过敏反应肌注肾上腺素;为预防过敏反应及加强免疫效果,可在注射疫苗前饮水添加维力康等抗应激、免疫增效剂药物。

卫生消毒制度 1、进入猪场大门和生产区大门口处设消毒池,并设人员过往消毒通道,消毒药物可用2%的火碱溶液,消毒对象主要是车辆的轮胎和人员的鞋底。 2、大门口处设喷雾器械,消毒对象是车身和车底盘。 3、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之前,必须经过消毒间,淋浴,更换工作衣、帽、胶鞋,脚踏消毒池进入。经批准允许入场参观人员的消毒方法与工作人员相同,并按制定路线参观。 4、空猪舍在引入猪群前应彻底消毒,程序为:清扫杂物、粪尿,用高压水管冲洗墙壁、地面及栏架。水冲洗干燥后可用0.3%的过氧乙酸或2-3%的火碱溶液喷雾消毒。对于封闭舍可随后关闭门窗及出风筒,用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24小时(甲醛30毫升/立方米,高锰酸钾15克/立方米,加水15毫升/立方米)。熏蒸时先将甲醛称好放入容器内(按猪舍面积均匀放开)。最后放入高锰酸钾,放高锰酸钾时动作要快,以免溶液溢出,烧伤皮肤。并迅速离开现场,封闭门窗。 5、猪场过道及运动场每周可用2%的火碱溶液或1:800的百毒杀消毒一次,饲养用具(如饲槽)必要时每周刷洗一次,同时可用0.1%的新洁尔灭消毒。 6、母猪进入产房前,将产房彻底冲洗干净,干燥后再用消毒药喷雾消毒。母猪进入产房前,全身冲洗干净,经过消毒、驱除体表寄生虫后再上产床。母猪分娩前用0.1%的高锰酸钾消毒乳房和阴部,分娩后再用消毒药布擦拭乳房、阴部和后躯,并及时清理胎衣和产房。 7、作好配种时的卫生消毒工作。 8、作好接产时的卫生消毒工作。 9、作好经常性的环境消毒、带猪消毒,消毒剂应按性质经常更换。

动物防疫员免疫操作技术规范

仁寿县北斗中心畜牧兽医站 动物防疫员免疫操作技术规 1、适用围 本标准规定了动物防疫员免疫前的准备、畜禽、免疫方法、免疫过敏反应处置、免疫档案管理及相关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动物防疫员对各类畜禽养殖场(户)的免疫操作。 2 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仁寿县北斗中心畜牧站兽用生物制品冷链技术规 仁寿县北斗中心畜牧兽医站防疫物资管理制度 3、名词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动物防疫员为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由乡(镇)、村或养殖场聘用,具有一定动物疫病防治基本知识和技能,主要负责当地畜禽养殖场(户)动物免疫等工作的人员。 3.2免疫接种利用人工制备的抗原或抗体通过适宜的途径对动物有计划的接种,使动物获得对某种疫病的特异免疫力,以提高个体或群体的免疫水平,预防和控制针对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3.3疫苗用于人工自动免疫的生物制品。包括用细菌、霉形体、

螺旋体制成的疫苗,用病毒、立克氏体制成的疫苗和用细菌外毒素制成的类毒素。 4、免疫接种前准备 4.1 制定免疫接种工作计划 4.1.1 调查统计所辖区域养殖场(户)、饲养动物种类与待免畜禽数量。 4.1.2 确定所需疫苗种类,统计所需疫苗用量(头份或羽份)。 4.1.3 确定接种途径和方法、接种日期等。 4.1.4 根据养殖规模制定免疫接种前采血比例。 4.2 动物及免疫标识检查 4.2.1 动物防疫员在免疫前应到畜禽养殖场(户)检查畜禽标识佩戴情况,畜禽标识如有磨损、破损、脱落的,应在免疫时重新佩戴防疫标识,防疫标识不得重复使用。 4.2.2 日常免疫,免疫前对动物健康状况应进行检查,患病畜禽、产前产后15天母猪暂缓进行免疫。 4.3 免疫器材 4.3.1 注射器 根据需要,准备金属注射器、连续注射器、皮注射器。 4.3.2 兽用接种针头 家禽选用7号、12号针头(不超过13mm长);1月龄以下仔猪选用9号针头(15mm长),1月龄以上3月龄以下猪只选用12号针头(25mm 长),3月龄以上猪只选用16号针头(38mm长);绵羊和山羊选用9

常用实验动物的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常用实验动物的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第一节常用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特征 1.蛙(或蟾蜍)的生物学特点是什么?主要用于哪些实验? 属于两栖变温动物,皮肤光滑湿润,有腺体无外鳞。蛙的心脏有两个心房,一个心室,心房与心室区分不明显,动静脉血液混合,有冬眠习性。生存环境比哺乳动物简单,在机能学实验中有多种实验选择该动物。如:①离体蛙心实验,常用来研究心脏的生理功能及药物对心脏活动的影响。②蛙的腓肠肌和坐骨神经可用于观察外周神经及其肌肉的功能,以及药物对周围神经、骨骼肌或神经肌肉接头的影响。③缝匠肌可用于记录终板电位。脊休克、脊髓反射、反射弧分析、肠系膜微循环等。在临床检验中,可用雄蛙作妊娠反应实验。 2.小白鼠的生物学特征是什么?主要用于哪些实验? 小白鼠性情温顺,易于捕捉,胆小怕惊,对外来刺激敏感。它胃容量小,不耐饥渴,随时采食。在机能学实验中常选用该动物。故适用于大量的实验动物,如:某些药物的筛选实验、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药效比较、毒性实验、妊娠期20天左右,常用于避孕药实验及抗癌药实验。 3.大白鼠的生物学特征是什么?主要用于哪些实验? 大白鼠性情温顺,行动迟缓,易于捕捉,但受惊吓或粗暴操作时,会紧张不安甚至攻击人。大鼠嗅觉发达,对外界刺激敏感,抵抗力较强。大鼠无胆囊,肾单位表浅,肝再生能力强。大鼠的血压反应比兔稳定,可用它作血压实验,也可用于慢性实验、抗炎、降脂、利胆、子宫实验及心血管系统的实验。药典规定该动物为催产素效价测定及药品指控中升压物质检查指定动物。 4.豚鼠生物学特征是什么?主要用于哪些实验? 豚鼠性情温和,胆小,饲养管理方便,可群养。豚鼠耳蜗管发达,听觉灵敏,存在可见的普赖厄反射(听觉耳动反射),乳突部骨质薄弱。豚鼠对组织胺、人型结核杆菌很敏感。能耐受腹腔手术,使用于肾上腺机能的研究。其自身不能制造维生素C,是研究实验性坏血症的唯一动物。 5.家兔生物学特征是什么?主要用于哪些实验? 家兔属于草食性动物,性情温顺但群居性差,听觉、嗅觉十分灵敏,胆小易惊,具夜行

实验三 实验动物基本操作技术

实验三实验动物基本操作技术 学习目标 ●熟悉大鼠、小鼠及家兔的捉拿与固定;熟悉小鼠腹腔注射、家兔耳 缘静脉注射的方法与技术;熟悉动物的编号方法。 ●了解其他动物实验技术。 大多数药理实验是以动物为实验对象的,常用实验动物有青蛙与蟾蜍,小白鼠,大白鼠,豚鼠,家兔,猫,狗等,实验前了解其特点,掌握常用的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技术,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本节重点介绍青蛙与蟾蜍,小白鼠,大白鼠,豚鼠,家兔的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一、实验动物的编号 为了分组和辨别的方便,实验时常需对实验动物进行编号。常用的编号方法如下: 1.染料标记法 (1)常用染料:红色染料:5%中性红或品红液;黄色染料:3%~5%苦味酸溶液;咖啡色染料:2%硝酸银溶液;黑色染料:煤焦油的酒精溶液。 (2)标记规则:根据实验动物被毛颜色的不同选择不同化学药品涂染动物。 A.家兔等动物的标记方法:一般用毛笔蘸取不同颜色的染料溶液直接在动物背部涂写。若用硝酸银溶液涂写,则需在日光下暴露1min。 B.大鼠、小鼠的标记方法:通常在动物不同部位涂上有色斑点来表示不同的。如需要对数只实验动物编号,将小白鼠背部划分为前肢、腰部、后肢的左、中、

右部九个区域,从右到左标记。 2.穿耳打孔法用专门的打孔器在动物耳朵的不同部位打孔表示。 3.挂牌编号法此法常用于狗、猴、猫等大动物的编号。将牌固定于动物的颈圈或耳上。 4.人工针刺法先将动物被毛去除,用针在动物皮肤上刺出,再用酒精墨汁涂染即可。 二、实验动物的捉拿与固定方法 1.蛙和蟾蜍用左手握住动物,以食指按压其头部前端,拇指按压背部。 2.小白鼠捉拿法有二种,一种是用右手提起尾部,放在鼠笼盖或其他粗糙面上,向后上方轻拉,此时小鼠前肢紧紧抓住粗糙面,迅速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小鼠颈背部皮肤并用小指和手掌尺侧夹持其尾根部固定手中;另一种抓法是只用左手,先用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尾部,再用手掌尺侧及小指夹住尾根,然后用拇指及食指捏住其颈部皮肤。 3.大白鼠捉拿时,右手抓住鼠尾基部(因抓尾尖动物会扭动易使其尾部的皮肤脱落,影响实验的进行)将大鼠放在粗糙面上,左手戴上防护手套或用厚布盖住大鼠,抓住其整个身体并固定其头部以防咬伤。捉拿时勿用力过猛,勿捏其颈部,以免引起窒息。 4.豚鼠捉拿时以拇指和中指从豚鼠背部绕到腋下抓住豚鼠,另一只手托住其臀部。体重小者可用一只手捉拿,体重大者捉拿时宜用双手。

动物免疫操作技术规范

动物免疫操作技术规范 动物免疫操作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动物免疫操作原则、人员要求、免疫前的准备、免疫操作程序和要求及免疫后续工作等。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动物免疫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兽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04号)《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67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免疫操作 指免疫过程中的具体步骤、动作要领以及注意事项。 3.2 免疫剂量 疫苗瓶签上标定的特定年龄动物,经特定免疫途径,一次接种疫苗量。 3.3 免疫程序 根据动物种类、日龄、母源抗体水平、用途、肌体状况、疫苗类型而制订的疫苗接种时间、方式、剂量、次数和顺序。 3.4 免疫副反应 疫苗接种到动物体内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4 免疫操作原则 4.1 先检查后免疫 操作人员应认真检查免疫动物健康状况、疫苗质量、器械配备,确认无误后,方可实施免疫。 4.2 消毒 免疫操作时应对接种器械及接种部位进行消毒。 4.3 生物安全防护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生物安全操作相关规定,避免病原

微生物传播和对人体的伤害。免疫废弃物应进行生物安全处理。 5 人员要求 免疫操作人员应具备兽医专业知识,掌握动物疫病传播流行与预防、生物制品的相关知识,熟悉动物保定和疫苗使用技术,身体健康,无人畜共患性疾病。 6 免疫前准备 6.1 接种器械准备 6.1.1 根据动物种类、日龄、用途等合理选择器械。 6.1.1.1 猪、牛、羊使用(10~20)ml金属注射器,猪使用(7~12)号针头,牛使用(9~16)号针头,绵羊和山羊使用(7~12)号针头,犬使用(6~9)号针头进行免疫。 6.1.1.2 家禽采用1ml、2ml、5ml注射器或连续注射器,使用(5~9)号针头。 6.1.2 注射器、针头、疫苗稀释瓶等器械应洁净,使用前用高压灭菌法、加热煮沸消毒法等消毒。灭菌后器械应无菌保存备用。 6.2 疫苗检查

免疫接种技术及免疫接种注意事项

免疫接种技术及免疫接种注意事项 免疫接种技术及免疫接种注意事项 摘要:动物免疫接种是通过给健康动物接种某种抗原物质,激发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使易感动物转化为不易感染的一种手段。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尤其对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有关键作用,如每年进行的禽流感、口蹄疫、伪狂犬、猪瘟等的预防接种。笔者从事动物免疫多年,现就动物免疫接种技术及注意事项作以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动物动物免疫注意事项 1、家禽免疫接种技术 1.1滴眼、滴鼻。这种方法适用于新城疫Ⅱ系、Ⅲ系、Ⅳ系疫苗、传染性法氏囊、弱毒毒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苗及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型疫苗的接种,对幼雏应用这种方法,可以避免疫苗病毒被毒源抗体中和。 1.2翼下刺种。此法适用于鸡痘疫苗、新城疫I系疫苗等的接种。 1.3羽毛囊涂擦。此法可用鸡痘疫苗的接种,但已少用。 1.4滴肛或擦肛。此法仅用于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强毒型疫苗。 1.5皮下注射。马立克氏疫苗,宜用颈背皮下注射接种。各种油乳剂灭活疫苗也适用皮下注射法。 1.6肌肉注射。此法是把疫苗直接注射于肌肉内,禽霍乱弱毒菌苗或灭活菌苗以肌肉注射较好。此法作用迅速,剂量准确。新城疫I 系苗肌肉注射免疫效果比滴眼、滴鼻好,灭活苗必须用注射法,不能口服或于滴眼、滴鼻。 肌肉注射一般按使用说明书稀释后,较小的禽只注射0,3毫升,成禽则每只注射0.5毫升。肌肉注射以胸部肌肉为好,应斜向前,以防刺入肝脏、心脏或胸腔内造成死亡,对较小禽尤其注意。 1.7饮水法。对于大群禽只(万只)逐只进行免疫接种费时费力,且不能于短时间内达到全群免疫。对于产卵期和产卵盛期的鸡群为避免骚扰禽群,常采用群体免疫法。群体免疫法中最常用,最易做的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