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建筑设计规和博物馆评估标准(包括一级馆的标准)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和博物馆评估标准(包括一级馆的标准)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和博物馆评估标准(包括一级馆的标准)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适应博物馆建设的需要,保证博物馆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社会历史类和自然历史类博物馆的新建和扩建设计。改建设计及其它类别博物馆设计可参照本规范有关条文执行。

第1.0.3条博物馆分为大、中、小型。大型馆(建筑规模大于10000㎡)一般适用于中央各部委直属博物馆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博物馆;中型馆(建筑规模为4000~10000㎡)一般适用于各系统省厅(局)直属博物馆和省辖市(地)博物馆;小型馆(建筑规模小于4000㎡)一般适用于各系统市(地)、县(县级市)局直属博物馆和县(县级市)博物馆。

注:建筑规模仅指博物馆的业务及辅助用房面积之和,不包括职工生活用房面积。

第1.0.4条藏品库区和陈列区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大、中型馆的耐久年限不应少于100年,小型馆的耐久年限不应少于50年。

第1.0.5条博物馆建筑必须符合城镇文化建筑的规划布局要求,并应反映所在地区建筑艺术、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先进水平。

第1.0.6条博物馆建筑设计必须与完整的工艺设计相配合,满足藏品的收藏保管、科学研究和陈列展览等基本功能,并应设置配套的观众服务设施。

第1.0.7条对古建筑的改建设计必须符合各项文物法规,保持原有建

筑风貌,并应满足防火、防盗等安全要求。藏品库房以新建为宜。

第1.0.8条博物馆建筑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

第2.0.1条基地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交通便利、城市公用设施比较完备、具有适当的发展余地;

二、不应选在有害气体和烟尘影响较大的区域内,与噪声源及贮存易燃、易爆物场所的相关距离应符合有关部门的规定;

三、场地干燥,排水通畅、通风良好。

第2.0.2条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因地制宜,全面规划,一次或分期建设;

二、大、中型馆应独立建造。小型馆若与其它建筑合建,必须满足环境和使用功能要求,并自成一区,单独设置出入口;

三、馆区内宜合理布置观众活动、休息场地;

四、馆区内不应建造职工生活用房。若职工生活用房毗邻馆区建筑布置,必须加以分隔,并各设直通外部道路的出入口;

五、馆区内应功能分区明确,室外场地和道路布置应便于观众活动、集散和藏品装卸运送;

六、陈列室和藏品库房若临近车流量集中的城市主要干道布置,沿街一侧的外墙不宜开窗;必须设窗时,应采取防噪声、防污染等措施;

七、除当地规划部门有专门规定外,新建博物馆建筑的基地覆盖率不

宜大于40%;

八、应根据建筑规模或日平均观众流量,设置自行车和机动车停放场地。

第三章建筑设计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3.1.1条博物馆应由藏品库区、陈列区、技术及办公用房、观众服务设施等部分组成。

第3.1.2条观众服务设施应包括售票处、存物处、纪念品出售处、食品小卖部、休息处、厕所等。

第3.1.3条陈列室不宜布置在4层或4层以上。大、中型馆内2层或2层以上的陈列室宜设置货客两用电梯;2层或2层以上的藏品库房应设置载货电梯。

第3.1.4条藏品的运送通道应防止出现台阶,楼地面高差处可设置不大于1∶12的坡道。珍品及对温湿度变化较敏感的藏品不应通过露天运送。

第3.1.5条当藏品库房、陈列室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时,必须有可靠的防潮和防水措施,配备机械通风装置。

第3.1.6条藏品库房和陈列室内不应敷设给排水管道,在其直接上层不应设置饮水点、厕所等有可能积水的用房。

第3.1.7条除特殊藏品或展品外,藏品库房和陈列室的楼面活荷载应按4KN㎡设计。

第四章藏品防护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4.1.1条藏品防护应包括温湿度、防潮、防水、光照、防烟尘、防有害气体、防虫、防鼠和防盗等要求。其它如防火、防雷等要求除应符合专业规范外,尚应执行本规范第五、六章的有关规定。

第4.1.2条藏品库房和陈列室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要求应根据室内温湿度要求、当地室外气象的计算参数以及是否设置采暖、通风、空气调节等设备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门窗应密闭,外墙的热惰性指标(D)不应小于4,屋顶的热惰性指标(D)不应小于3。

第4.1.3条当藏品库房和陈列室设置采暖时,围护结构的总热阻(Ro)应按现行的《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JGJ24)计算所得的最小总热阻的基数上,外墙再增加20%、屋顶再增加30%进行设计。

第4.1.4条当藏品库房和陈列室设置空气调节时,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o)可参照现行的《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JGJ19)中推荐的数值采用。

第4.1.5条当藏品库房和陈列室不设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时,外墙的总热阻(Ro)不应小于0.66㎡·K/W,屋顶的总热阻(Ro)不应小于0.90㎡·K/W。

第4.1.6条藏品库房应分别装置厚度不小于0.8mm的金属板窗、玻璃窗、金属板门和金属栅栏门;若设置采暖、空气调节设备时则应采取密闭保温措施。

第4.1.7条绿化设计宜选用有利于降温、滞尘、净化空气的树种,不得选用易生虫害和飞花扬絮的树种,并应防止紧贴藏品库房和陈列室的散水坡或排水沟种植。

第五章防火

第一节建筑防火

第5.1.1条藏品库区的防火分区面积,单层建筑不得大于1500㎡,多层建筑不得大于1000㎡,同一防火分区内的隔间面积不得大于500㎡。陈列区的防火分区面积不得大于2500㎡,同一防火分区内的隔间面积不得大于1000㎡。

第5.1.2条藏品库房、陈列室的隔墙应为非燃烧体。防火分区内的隔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分隔。封闭式竖井的围护结构应采用非燃烧体及丙级防火门。

第5.1.3条藏品库房和陈列室内的固定装修应选用非燃烧体或阻燃材料。

第六章建筑设备

第一节给排水

第6.1.1条馆区内应有完整的排水系统将水就近排入城市的排水管网或水体。污水排放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的规定。

第6.1.2条中、小型馆雨水管道的暴雨量设计重现期宜采用一年,大型馆宜采用二年。

第6.1.3条应根据结构形式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屋面排水方式。藏品库房和陈列室的屋面应采用外排水系统,当必须采用内排水时应由管道将雨水以最短的距离引至室外。

附录一名词解释

1博物馆建筑:供收集、保管、研究和陈列、展览有关自然、历史、

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方面的实物或标本之用的公共建筑。

2馆区:对基地内各类建筑物及道路、广场、绿地等占用的整个区域的总称。

3藏品库区:对藏品库房及为保管藏品而专设的房间、通道、场地等占用的空间的总称。

4藏品库房:存放各类文物和标本的专设房间。

5暂存库房:暂时存放尚未清理、消毒的各类文物和标本的专设房间。

6珍品库房:存放各类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一级藏品及保密性藏品、经济价值贵重藏品的专设藏品库房。

7藏品库房总门:藏品库房及其室外通道、场地等所在区域的大门,位于藏品库区之内。

8缓冲间:在藏品库区或藏品库房的入口处专设的过渡房间,主要用以防止藏品在短时间内经受较剧烈的温湿度变化。

9装具:陈列和保管中使用的橱柜、台座、屏风、支架、板面、箱盒、镜框、瓶罐等器具。

10熏蒸室:用化学药品气化的方法对文物和标本进行杀虫灭菌工作的专设房间。

11陈列区:对陈列室及为参观、教育、休息而专设的房间、通道、场地等占用的空间的总称。

12陈列室:陈列、展览各类文物和标本的专设房间。

13技术用房:对藏品和展品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处理的专设房间。

附录二用词说明

一、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作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二、条文中指明按其它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要求(或规定)”。非必须按所指定的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可参照………的要求(或规定)”。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加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

主编单位:华东建筑设计院

参加单位:中国历史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

主要起草人:范守中李保国费钦生许德光陈志伟

唐林潘德琦王巧臣屠涵海刘焕泉

博物馆评估暂行标准

目次

1、前言

2、范围

3、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文件

4、引用的标准和规范

5、术语

6、博物馆等级及标志

7、博物馆等级划分条件

8、评分细则

1、前言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规范博物馆行业管理和分类指导,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收藏研究、宣传展示和社会服务功能,保护和继承优秀文化和自然遗产,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彰显博物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博物馆管理办法》以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旨在评估博物馆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发挥公共文化传播功能的能力和实绩,科学考评博物馆的藏品保护、科学研究,特别是展示水平和服务质量,引导博物馆加强自身建设,焕发生

机和活力,提高社会贡献率,同时便于社会关注与监督。

本标准由国家文物局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文物局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

2、范围

2.1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所有正式登记、注册并接受年检,具有文物、标本收藏保管、科学研究、陈列展览功能的,对外开放的各类博物馆。

2.2 本标准明确规定了博物馆等级划分的条件及评定的基本要求。

3、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

《博物馆管理办法》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通知》

《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博物馆宣传展示和社会服务工作的通知》

《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向未成年人等社会群体免费开放的通知》

《中共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全

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

《中国文物博物馆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准则》

《博物馆馆长专业资格条件(试行)》

《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

《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

4、引用的标准和规范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自然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版(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A27-2002《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

GB/T 16571-1996《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JGJ66-9l《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

GBJl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193-9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63-97《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1-9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控制规范》GB 3096-19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规范》

GH ZBl-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规范》

GB 10001.1-2000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GB/T17775-2003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24001-2004 《环境管理行为规范》

GB/T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GB 9664 《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

GB 16153 《饭馆(餐厅)卫生标准》

《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

5、术语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博物馆:是指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过文物行政部门审核、相关行政部门批准,取得法人资格,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

藏品:是指具有收藏、研究、展示价值的文物、标本、模型等的总称。

藏品库房:是指藏品集中保存的特定建筑物。

藏品保护修复场所:是指博物馆运用传统修复工艺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藏品进行科学分析、检测和保护、修复的特定建筑物。

展厅:是指博物馆用作向公众展示藏品的特定建筑物。

出境展览:是指单独或合作在境外(含港、澳、台地区)举办的展览。

6、博物馆等级及标志

6.1 博物馆划分为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一级、二级、三级。博物馆等级一经评定,即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

6.2 博物馆的等级证书、标牌由国家文物局统一制作和颁发。

7、博物馆等级划分条件

7.1 一级

7.1.1 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

7.1.1.1 法人治理结构

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有理事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或其他形式的决策、监督机构,能按照工作章程积极开展活动,运行机制效率高。

7.1.1.2 博物馆章程与发展规划

有明确的博物馆章程,有符合本馆性质和功能定位的事业发展规划,经过专家论证,并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有切实可行的年度工作计划。

7.1.1.3 建筑与环境

a) 建筑功能区块布局合理,自成系统。

b) 环境整洁、美观、舒适,绿化率高;室内空气质量好。

7.1.1.4 人力资源

a) 人才结构、梯次合理,具有专业资质的人员应占在编人员的75%以上;高、中级管理人员具备大学以上文化程度。

b) 有科学、规范的员工考核、培训等管理制度;专业人员培训经费落实到位,培训工作有效开展;上岗专业人员培训合格率达到100%。

7.1.1.5 财务管理

a) 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并能有效实施, 有充足的事业经费来源和保证。

b) 有多渠道、来源稳定的社会资助。

7.1.1.6 安全保障

a) 一、二、三级风险单位按要求落实完善的安全防范系统,

一、二、三级风险部位按要求落实完善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b) 有与博物馆规模相适应的管理严格、人员配置齐全的保卫工作机构;保卫工作规章制度健全,措施得当,有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保卫人员受过专业培训,素质高、业务精,工作程序规范、准确;档案齐全,交接班制度完善、记录齐全;定期组织安全演练。

c) 消防组织健全,责任明确,管理制度完善,有处置各类火灾的应急预案;消防设施完善,有与单位规模相适应的消防配套设施、设备及安全、有效的防雷装置,并有专人管理,定期进行检查、维修、更新、补充;消防设备操作规程科学、规范;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消防人员设备操作准确、熟练。

d) 公共安全制度完善,应急预案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安全出口、疏散通道通畅,标志醒目;应急照明、救生等设施、设备完好;节日期间有应急医护人员。

7.1.1.7 办公信息化

有完善的行政、业务工作数据库;有功能完善、运行可靠的局域网。

7.1.2 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

7.1.2.1 藏品管理

a) 藏品资源与本馆的性质、任务相符,并形成基本完整的体系。

b) 藏品数量很大,或种类很多,或珍贵文物数量很多;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或其中一类具有世界意义。

c) 有适应本馆藏品状况、功能完善的藏品数据库。

d) 有与本馆性质、任务相符的藏品征集政策和收藏范围;有规范的藏品征集组织与制度,对征集的藏品进行鉴定;有多种征集渠道,征集经费使用合理、效果好。

e)藏品管理制度完善;藏品入藏手续齐全、资料完整;藏品总登记账清晰,账物相符;分类账准确合理,编目科学详实;藏品档案记录规范,新入藏的藏品及时备案,并及时登记入藏品总账。

f) 库房面积满足收藏需要;库房管理制度非常完善;库房设施、设备齐全,藏品存放环境达标;藏品提用手续齐全,进、出

库记录完整;藏品存放科学、合理、规范; 三级以上藏品均配备有符合要求的装具,一级文物和其它易损易坏的珍贵文物有专柜或专库存放,并由专人负责保管;根据藏品质地控制温湿度,照明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库房非常整洁,空气质量好。

g)有规模较大、设备较多的藏品保护修复场所,并能有效运转;有文物藏品修复资质和具备文物藏品修复资质的人员;藏品修复、保养程序科学、规范,效果好。

7.1.2.2 学术研究与科技

a) 有相对完善的学术机构,有较多数量的学术带头人;定期举办国际、国内学术活动;定期出版高质量的学术刊物;馆内人员经常发表专业论文、出版学术专著;系统收藏相关中外文学术期刊。

b) 有科技部门,有较大规模的实验室及相应科研仪器设备,能独立承担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科技队伍建设成绩突出;取得重大科技成果或引进新技术,并运用到工作中,取得显著效果。

7.1.3.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

7.1.3.1 影响力

a) 具有独特的博物馆品牌形象并形成外在品牌标志;对博物馆品牌标志进行注册、运用;有系统的博物馆及陈列、展览宣传计划;新闻报道质量高。

b) 在国内外有极高的知名度和极好的声誉;公众影响力极

强,吸引国内外观众,或国外观众占较高比例;经常举办出境展览或引进外展。

7.1.3.2 展示和教育

a) 展厅环境优美、空气质量好,照明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展柜内微环境适宜展品保护。

b) 采取多种合作模式,紧扣社会主题和公众需求,经常举办有影响力的临时展览;临时展览有周密的前期策划和具体、可行的营销计划,媒体宣传力度大,展览的社会、经济效益好。

c) 有社会教育机构和专门从事社会教育工作的人员,馆内设有专门的教育服务区;有周密的社会教育工作方案和针对不同观众群体的社会教育计划;经常与教育部门以及其他单位联系或建立共建单位,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积极举办不同形式的讲座等活动,服务学校、工厂、社区和农村等不同观众群体。

d) 有高素质、稳定的讲解员队伍,其中部分可用外语讲解,定期进行义务讲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适合不同观众群体的讲解词,讲解科学、准确、生动、有文采;有针对特殊观众群体的讲解服务;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现代化自助语音讲解设备。

7.1.3.3 社会服务

a) 有“博物馆之友”等群众组织,章程明确,人员结构合理,定期开展相应活动。有稳定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博物馆志愿者队伍,并结合本馆特点和社会服务需求(要求)对志愿者进行培训,

培训合格的志愿者每年应为博物馆或观众服务4次以上。

b)国有博物馆每年开放时间应在300天以上,非国有博物馆在240天以上;基本陈列定期免费开放,且在60天以上;日常免费、优惠开放制度和措施向社会公示;每年免费接待的青少年观众群体的人数应占观众总人数的一定比例。

c)交通便捷;可进入性好,外部中、外文引导标识清楚、美观;博物馆出入口处道路通畅,有无障碍通道。

d)售票地点设在室内;参观游览线路合理、顺畅;免费为观众提供博物馆介绍、展览介绍、文物藏品介绍等中、外文有关资料;主要陈列的标牌、展品等有中、外文说明;设有免费物品寄存处、特殊人群服务设施和设备、餐饮服务设施和纪念品、书籍销售服务设施等;展厅内有观众休息设施;卫生设施、设备布局合理,数量满足需要,并与环境相协调;各种设施、设备中、外文标识清楚。

e) 有专门网站,网页制作精美,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活泼,支持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网页更新及时;馆内建立有多种形式的互动式或参与式的文化、科普、教育服务设施,服务有特色、质量高。

f) 文化产品开发体现本馆特色,品种较多,制作精美,品位高、有内涵,产品销售情况好。

g) 有藏品代为保管、鉴定、养护、修复及咨询等便利公众的服务项目,向社会公示,并积极开展服务。

h) 利用互联网、观众留言本、观众调查表等方式,定期进行观众调查工作,征求观众意见或建议,及时反馈,并尽可能采纳或实施。

7.2 二级

7.2.1 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

7.2.1.1 法人治理结构

有理事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或其他形式的决策、监督机构,按照工作章程开展活动。

7.2.1.2 博物馆章程与发展规划

有博物馆章程,有符合本馆性质和功能定位的发展思路或规划;有年度工作计划。

7.2.1.3 建筑与环境

a) 建筑功能区块布局合理。

b) 环境整洁,绿化率高;室内空气质量较好。

7.2.1.4 人力资源

a) 人才结构、梯次合理,具有专业资质的人员应占在编人员的60%以上;高、中级管理人员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b) 有切实可行的员工考核、培训等管理制度;有一定的专业人员培训经费,并按计划开展培训工作;上岗专业人员培训率达到90%。

7.2.1.5 财务管理

a) 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并能有效实施, 有基本满足需要

的事业经费来源和保证。

b) 有稳定的社会资助。

7.2.1.6 安全保障

a) 一、二、三级风险单位按要求落实相应的安全防范系统,

一、二、三级风险部位按要求落实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b) 有专门的保卫工作机构;保卫工作规章制度健全,措施得当,有处置一般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保卫人员受过专业培训,工作程序规范;档案齐全,有交接班制度和记录;有安全演练。

c) 消防责任明确,管理制度完善,有针对特定火灾的消防应急预案;消防设施、设备配备合理,有安全、有效的防雷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查、维修、更新、补充;消防设备操作规程规范,保卫人员能够准确操作消防设备。

d) 公共安全制度健全,应急预案科学、规范;安全出口、疏散通道通畅,标志醒目;应急照明设备完好。

7.2.1.7 办公信息化

有行政、业务工作数据库。

7.2.2 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

7.2.2.1 藏品管理

a) 藏品资源与本馆的性质、任务相符,形成一定的体系。

b) 藏品数量较大,种类或珍贵文物数量较多,且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

c) 有藏品数据库。

d) 有与本馆性质、任务相符的藏品征集政策和收藏范围;对征集的藏品进行鉴定;有多种征集渠道,征集经费使用合理、效果良好。

e) 藏品管理制度完善;藏品入藏手续齐全;藏品总登记账清晰,账物相符;藏品档案记录规范,新入藏的藏品及时备案,并及时登记入藏品总账。

f) 库房管理制度完善;藏品提用手续齐全,进、出库记录完整;藏品存放合理; 二级以上藏品均配备有符合要求的装具, 存放于专柜或专库,并由专人负责保管;库房重点部位能控制温湿度,采光照明基本符合规范要求;库房无异味。

g) 有藏品修复场所,有基本的修复设备和材料,能简单保养或修复藏品。

7.2.2.2 学术研究与科技

a) 定期开展学术活动;编辑出版业务刊物、著作;馆内人员经常发表专业论文。

b) 有较强科研力量,具备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的能力,能借助或引进专业科技力量开展相关科学技术工作,并将有关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7.2.3 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

7.2.3.1 影响力

a) 具有博物馆品牌形象或品牌标志;有较为系统的博物馆及陈列、展览宣传计划;开展相关媒体报道等宣传活动,有一定的

剧院设计建筑说明_secret

一规划背景 二项目概况 3、工程规模:xxx大剧院规划用地面积1.35公顷,总建筑面积29512平方米(含地下室面积)。建筑主体地面四层,地下一层,建筑高度33米。地面停车位62辆,其中包括大巴车位6辆,地下停车位108辆,考虑机械停车可达172辆。 4、设计依据 1)《xxx大剧院规划、建筑设计项目招标文件》2005年10月2)《xxx大剧院规划、建筑设计项目招标文件答疑及补充说明》2005年11月 3)Xxx市规划局提供的用地红线图及现状地形图。 4)《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 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9)《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10)《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11)《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计置标准》DBJ08-7-96 12)《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

JGJ50-88 13)《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 1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15)国家及省市有关环保、卫生、消防、交通、市政、绿化等部 门的法规及规范。 三总体规划篇 1、指导思想:我们的设计强调城市形态与建筑功能的高度统一。 我们希望大剧院不仅具有完美的声学效果、愉悦的观演气氛与理性的功能逻辑;更希望大剧院能够和谐的融入到城市空间中去,与行政中心、博物馆与城市规划展示馆、体育会展中心共同塑造出统一的城市意象,并在和谐中保持一份鲜明的个性。 2、城市意象:理想的建筑,应与城市融洽的从属共生。我们追求对称与纯净的城市几何形态,以行政中心为核心,将大剧院与“两馆”设计在同一个环形当中。环形创造出一种共享、参与的氛围,清晰的界定出城市公共空间的范围,营造出市民广场的围合感。 3、退让道路红线:建筑东侧退让黄山路50米,退让北侧广场大道20米。根据《常州大剧院规划、建筑设计项目招标文件答疑及补充说明》2005年11月15日,“……建筑基地原则上在红线范围内设计,如设计确有困难的,可适当在南、西两侧突破红线……”,方案适当对南侧红线有所突破,其目的在于考虑与博物馆及规划展示馆的对称围合布局。

博物馆设计说明

盘锦市博物馆扩大初步设计说明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扩初设计根据以下文件: 1. 盘锦市新区总体规划 2. 甲方提供的现状地形图 3. 盘锦市博物馆建筑设计任务书(辽宁省盘锦市文化局2002. 4.8) 4. 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完成的盘锦市新区核心区总平面调整意向 5. 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完成的“盘锦市博物馆”设计方案及调整方案 6. 2002年5月9日甲方提供的盘锦市博物馆设计相关资料 7. 2002年7月甲方提供的“盘锦市博物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8. 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及法规(建筑部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91) ·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88)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二、工程所在地情况 1. 气象条件 本工程位于辽宁省盘锦市。盘锦全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和宜人。

·多年平均气温8.4度 ·多年平均降雨量630毫米 ·月最大降雨量474毫米 2. 工程地质条件 ·辽河水位,平时水位:闸上3米,闸下1.5米;峰值水位海拔7米;设计水位海拔8.47米 ·馆址海拔地平面约3.5米 ·地下冻层1.2米 ·地下水位2米左右 其余内容详见结构说明部分 3. 配套设施情况 ·给水:进口位于泰山路 ·排水:出口位于泰山路 ·供电:电力进口位于科技大街 ·供热:供热进口位于科技大街 ·通讯:通讯线网进口位于泰山路 三、工程概况 1. 设计过程 盘锦市博物馆工程的设计经历了下列过程: ·2002年4月下旬,盘锦市文化局委托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进行盘锦市博物馆方案设计。 ·2002年5月下旬,在与甲方共同讨论的基础上,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做了两个建筑方案,经初步的汇报及讨论审查,最终确定方案—为实施方案。 ·2002年6月上旬,对方案—进行了调整及深化,再次进行方案的汇报,获得正式批准。 ·2002年6月中旬,在确定的方案及其深化的基础上,进行扩大初步设计。 2. 设计规模及设计范围 盘锦市博物馆作为一个综合性博物馆,属省辖市中型博物馆,占地26.5

自然博物馆建筑设计说明

第一章总说明 1.工程设计依据 1.1.国家有关规范、标准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6-91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5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公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 其它相关国家、地方法规规范 1.2.赣州自然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招标文件及招标答疑 1.3.赣州市章江新区规划与城市设计文件 1.4.共青团赣州市委2009年6月2日补充函 1.5.2009年8月11日及9月7日赣州市规划委员会专家意见书 1.6.赣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赣州市自然博物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赣发改投资[228] 号 1.7.赣州市建设规划局关于《赣州市自然博物馆》的方案批复赣建规审[2009]148号 1.8.建设单位与我院签订的设计合同 2.工程项目的概况 2.1.城市概况 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南部,东接福建省三明市和龙岩市,南临广东省梅州市、河源市和韶关市,西靠湖南省郴州市,北连本省吉安、抚州两地区,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 赣州市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下辖1区2市15县,总面积3.94万平方千米,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章贡区和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40.28平方千米。总人口845.69万人,其中市辖区56.91万人。 2.2. 建筑性质 赣州自然博物馆工程选址于章江新区城市中轴F14地块,紧邻赣州中央生态公园南侧,项目总用地面积约4公顷。它是自然主题馆(即博物馆中心楼)、室内植物园、生态休闲园等三部分功能组成的综合性自然博物馆。该项目的建设有益于确立赣州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将改变江西乃至华南地区没有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现状。 建设项目总规模为27500平方米,建筑层数4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小于24米。 2.3. 地质、气候条件 (1)本市地处南岭、武夷、诸广三大山脉交接地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本市处于中亚热带南缘,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2)气象条件 (3)地质情况 工程地质条件根据(编写单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类别为类,地基土分类,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kpa,地下水侵蚀性。 2.4. 项目特征 防火类别:多层 耐火等级:一级(局部大跨度钢结构为:二级) 赣州市博物馆及规划展馆初步设计- 1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博物馆设计说明书

博物馆设计说明书!!!!!!!!!!!!!!!!!!!! 1、基本原则、 根据博物馆展出内容的特点,合理组织参光流线。1).根据博物馆展出内容的特点,合理组织参光流线。参光流线要明尽量避免迂回、重复、堵塞、交叉。确,尽量避免迂回、重复、堵塞、交叉。根据博物馆规模不同,尤其是大、中型博物馆,2 ). 根据博物馆规模不同,尤其是大、中型博物馆,展出要有灵活可全部展出,也可局部展出。性。可全部展出,也可局部展出。对于非系统性和非顺序性展出的大、3 ). 对于非系统性和非顺序性展出的大、中型博物馆参观路线要有选择性。可全部参观,也可灵活参观,并方便中途退场。选择性。可全部参观,也可灵活参观,并方便中途退场。适当安排有间隔的休息场所,使观众视觉得到停顿,4).适当安排有间隔的休息场所,使观众视觉得到停顿,体力得到恢不至于过度疲劳。复,不至于过度疲劳。除上述基本原则外,除上述基本原则外,基本陈列室应布置在陈列区中最醒目便捷的位临时展厅适合采用灵活的大空间,宜相对独立,置,临时展厅适合采用灵活的大空间,宜相对独立,可安排在便于单独开放的位置上。报告厅可接近陈列室布置,单独开放的位置上。报告厅可接近陈列室布置,其位置也宜相对独便于单独对外开放。立,便于单独对外开放。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展出内容的博物馆都有各自的特点,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展出内容的博物馆都有各自的特点,设计师要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计师要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2、陈列室的入口与人流组织 如陈列室进深较大, 3 ). 自由线路:如陈列室进深较大, 或大厅中采用立体陈列或单元陈列方式, 则人流线路不是单一的明确线路, 单元陈列方式, 则人流线路不是单一的明确线路, 人流流向会产生“渗流” 现象. 陈列室的出入口反映的是总的前进趋势, 产生“ 渗流” 现象. 陈列室的出入口反映的是总的前进趋势, 观众在前进过程中,可以自由选择参观对象。观众在前进过程中,可以自由选择参观对象。 3、几种展厅形状的比较 长方形:能获得摊位布置的最大值;走道通畅、便捷, 1 ) . 长方形:能获得摊位布置的最大值;走道通畅、便捷,占用面积少正方形:摊位容易布置,排列整齐,走道便捷,2).正方形:摊位容易布置,排列整齐,走道便捷,参观路线明确,灯光布置有利于组成天棚图案,渲染展览气氛,线明确,灯光布置有利于组成天棚图案,渲染展览气氛,展览形式丰富。展览形式丰富。摊位布置富有变化,3).圆形:摊位布置富有变化,走道布置适当时方便参展厅一般照明须与走道方向取得呼应;观; 展厅一般照明须与走道方向取得呼应;展览形式设计灵活性差。较难,灵活性差。多边形:摊位布置受限制;4).多边形:摊位布置受限制;走道方向应方便而且不影响观众视线;展厅一般照明注意整体;观众视线;展厅一般照明注意整体;展览形式设计应利于边角落。边角落。 空间设计

自然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与空间布局

自然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与空间布局 本文以烟台自然博物馆为例,阐述了自然博物馆标本陈列设计的目的,介绍了展陈设计的主要形式和展陈设计的空间布局。在展陈形式方面,其特征是:遗址与室内陈列相融合;充分体现博物馆主题;合理使用室内陈列灯光与色彩;合理运用辅助设施。在空间布局方面,其特征是:空间展线的灵巧变化;现代空间占领手法;空间展示形式多元化,高低层次分明;展示空间扩大化;利用科学技术让文物展示不再是单调的陈列方式。 标签:自然博物馆;展陈设计;形式;空间布局 自然博物馆是一个大型的陈列博物馆,它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来进行研究与观赏以及教育后代子孙,也是人类历史文明进程的重要保存场所,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自然博物馆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如何的重要标志,对提高人民文化素养,促进科技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所以自然博物馆标本的展陈设计十分重要。 一、自然博物馆标本陈列设计的目的 博物馆功能能否更好地体现决定于博物馆展陈的设计,成功的展陈设计能够将博物馆的空间与地方合理融合与规划,可以将人与物相互制造出不同的空间环境,所以展陈设计是博物馆学中十分重要与特别的组成部分。由于博物馆是向所有人开放,具有公众性,所以在对其进行设计的时候要注意面对的对象是大众,对博物馆的空间大小、陈列手段都需要进行特别的设计。博物馆带来的内涵更直观,让人们受到的熏陶更浓郁。 二、自然博物馆展陈设计的主要形式 为什么社会上有很多的博物馆开了没多久就关闭了呢?这主要与博物馆的生命力有很大的关系,不少人以为博物馆的生命力是无穷止尽的,因为它的背后是政府,是博物馆里的收藏品,其实不然,博物馆真正的生命力其实是标本的展现形式。现代的博物馆有很多种类,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其展陈形式都是不同的,在进行展陈设计的时候不仅仅是单纯的标本陈列,还要突出各地域、各区域不同历史年代所形成不同的自然地貌,融为一体给人带来的正确引导,给人带来源源不断的启发与思想才能够让博物馆长久存在,也是历史存在的见证。 1、遗址与自然博物馆室内陈列的融合 现代自然博物馆与传统自然博物馆有不少区别,首先就是博物馆选址上,之前的博物馆都是不重视文物遗址的重要性,远离了它们,从而降低博物馆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冲击,但是现代的自然博物馆更重视博物馆与遗址之间的联系,重视文物遗址带来的诸多作用。这个陈列形式不仅仅体现在自然博物馆上,像一些古代文物的博物馆更是如此。相信大家都知道秦始皇兵马俑是如何的宏伟与壮大,

泉州市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泉州市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一、工程概况: 泉州市博物馆位于泉州市总体规划中的北峰、丰州组团。北靠清源山、后厝山,南临西湖公园和305省道,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捷,总用地约34.6273公顷,实际用地约为27.4554公顷。 泉州市博物馆规划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博物馆区35000m2,文娱服务区5000m2,辅助设施区10000m2及城市广场区,共四部分。其中博物馆区将分期建设,一期征地80余亩,一期主馆建筑控制面积1.5万m2左右。 二、设计依据: 1、《泉州市博物馆区规划设计方案国内招标设计竞赛文件》(泉州市城乡规划局、泉州市文化局,2001.5)。 2、《泉州市博物馆新馆设计任务书》。 3、《泉州市博物馆区规划设计研究与建设》。 4、泉州市城乡规划局批准的用地红线及地形图电子文件。 5、《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91)。 6、博物馆方案评审会议意见。 三、总平面规划设计: 1、设计宗旨: (1)寓教于乐:力求将博物馆规划为以博物馆为主体的文化区及市民广场休闲区。 (2)绿色环保:充分利用其珍贵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协调基地及周 边环境的内部联系,突显生态主题,将馆区与清源山风景区整合为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3)承前启后:注重从当地深厚的人文史沉淀中提炼出其精华,将文化、自然的魅力融入到功能的建筑环境中,创造一个再现历史的新的人文景观。 2、设计构思:辉煌的历史与飞腾发展的现代 泉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博物馆的建筑定位是泉州城市丰厚文化形象的窗口。本方案所创构泉州博物馆,要体现出泉州绚丽悠厚的“泉州文化”,即“泉州性”,或“泉州特色”。 现代“泉州文化”的历史背景及现代背景。一是她有着辉煌的东、西方交流溶合的历史。二是她在当今改革开放,极具强旺的经济发展活力,在新的历史时期,正在开创现代,更新更高的辉煌未来。 “泉博”的文化组构: (1)泉州文化的底蕴: 在工艺上有举世惊赞的石雕技艺;在戏曲方面有我国南戏艺术瑰宝——泉州木偶戏、歌仔戏等戏派;在商贸方面唐、宋、元时代,泉州就是世界著名的商贸海航巨港,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还有泉州地区宗教文化、茶文化及大量文化胜迹。 (2)建筑文化轴——地理空间关系: 在地理环境的空间关系上,有着一条天然形成的建筑文化轴,这就是: 清源山——泉博——西湖——开元寺双塔,这几个不同的空间形态,由 南北天然地联结成空间文化轴,可谓天成神构。 在总体布局上,“泉博”主馆正座此“神轴”上,并在广场南边设一牌楼与轴南天水一方的开元寺双塔,牵引神联以强化这天成的天宇一线的城市区域空间文化轴。 3、场地概况: (1)环境优越:馆区位于文化名城泉州市西北部,北峰-丰州组团的东南向,东北面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清源山,毗邻西湖公园,距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约2公里。(2)交通便利:用地南侧为50米宽省道305,西侧为18米宽新华北路延伸段,北靠北

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档

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方案设计(作图)训练课题 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 项目名称:某博物馆 (一)建筑地点:江南某中等城市 (二)项目概述:江南某中等城市在城市向西扩张中,根据新城规划,拟建若干大型公共文化建筑,其中先建博物馆一座。该博物馆包括展览、文物库房及办公三大功能,总建筑面积为11460㎡。允许面积误差1146㎡(±10%)。 (三)该项目地处新城某两条城市干道交叉的西北角。其东侧与规划市民休闲广场相对,南侧与规划图书馆相望,西临规划文化中心用地,北贴规划剧场用地。基地内有古墓遗址一座,及东北角两棵古树和一口古井。在基地东南角有暗河一道。地表平坦。占地约2.11公顷。 (四)规划要点: 1.规划建筑退让周边道路红线及用地边界各不得小于10M。 2.规划建筑高度不得大于10M。 3.建筑覆盖率不得大于30% 4.妥善保护古墓遗址,并组织到博物馆内成为展区。保留基地内的古树和古井成为室外环境景点。 5.基地出入口符合规范要求。 6.做好场地规划,组织好人流、车流及各类车辆地面停靠方式。 停车指标:观众小轿车不少于35辆 办公小轿车不少于6辆 大客车(12M×2.5M)不少于5辆 自行车停车不少于700㎡ (五)建筑组成及设计要求: A一层 6100㎡ 1.公共部分:776㎡其中: (1)门厅 200㎡(2)存包 20㎡(3)保安 16㎡ (4)休息区 500㎡ (5)贵宾接待 40㎡(另设单独入口及小门厅、厕所) 2.展览部分:2850㎡其中 (1)序言厅 200㎡ (2)陈列厅 1100㎡(可分三间:最小不小于240㎡;最大不大于600㎡(3)古墓遗址 580㎡ (4)临时展厅 860㎡(要求:分两间各自对外有出入口,以利外来展

博物馆建筑设计说明书

博物馆建筑设计任务书 一、任务描述 在我国中南地段某地级市拟建一座两层、总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的博物馆。 二场地条件 用地范围见总平面图,该用地地势平坦、用地西侧为城市主干道,南侧为城市次干道,东侧和北侧为城市公园,用地内有湖面及预留扩建用地,建筑控制线范围为105M*72M。 三、总平面要求 1,在建筑控制线内布置博物馆建筑 2,在城市次干道上设置车辆出入口,主干道上设置人行出入口,在用地范围内布置社会小汽车车位20个,大客车位4个,自行车停车场200平方米,布置内部与贵宾小汽车停车位12个,内部自行车停车场50平方米,在用地内合理组织交通流线; 3,布置绿化与景观,沿城市主干道布置15米宽绿化隔离带。 二、建筑设计要求 1,博物馆布局应分区明确,交通组织合理,避免观众与内部业务流线交叉,其主要功能关系图如下:

2,博物馆由陈列区、报告厅、观众服务区、藏品库区、技术与办公区五部分组成,各房间及要求如下表 3,陈列区每层设三间陈列室,其中至少两间天然采光,陈列室每间能独立使用、互不干扰,陈列室跨度不小于12米。陈列区与贵宾共用门厅,贵宾参观珍品可经接待室,贵宾可经厅廊参观陈列室; 4,报告厅应能独立使用; 5,观众服务区门厅应能欣赏到湖面景观; 6,藏品库区接受技术用房的藏品,先经缓冲空间(含值班室、专用货梯)进入藏品库,藏品库四周应巡视走廊,藏品出库至陈列室、珍品欣赏应经缓冲间,通过专用的藏品通道送达(详见功能关系图)。藏品库区出入口需设门禁。缓冲间、藏品通道、藏品库不需要天然采光; 7,技术与办公用房应独立布置且应有独立的门厅及出入口,并与公共区域相通。技术用房包括藏品前处理和技术修复两部分,与其他区域进出须经门禁。库房不需天然采光; 8,应适当布置电梯与自动扶梯; 9,根据主要功能关系图布置主要出入口及必要的疏散出口; 10、预留扩建用地主要考虑今后陈列区及藏品库区扩建使用;

电影博物馆(二-三层设计说明)

中国电影博物馆 ——将“雕刻时光”空间化的艺术设计 电影作为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综合体现形式,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风风雨雨的路程,电影丛林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不仅有无数影片纪录并反映出的人类无比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善于思考的卓绝智慧;电影的发展也在物质层面上展示着科学技术随着时光的脚步不断前进的步伐,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说,电影是反映人类对外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断追寻、探索的特殊媒介和载体。由于电影是通过光影和声音对时间进行纪录,所以有人诗意地把电影称作是“雕刻时光”的艺术,而电影博物馆是将电影作为人类智慧的载体在一定的空间展示,因此可以说电影博物馆应该是把“雕刻时光”空间化的艺术。它要向观众展示它各个层面的容,让观众通过参观电影博物馆认识、了解电影,掀开电影不为多数人所见的神秘面纱,将银幕上上下下、前前后后的不同侧面都展示给观众,让电影文化通过博物馆展示在人们的认知中从专业变成知识,进而变成人们的常识,这样,人们对电影——人类智慧结晶的一块瑰宝,就会有更多的了解、更多的热爱、更多的支持甚至更多的参与。 博物馆既是一个大的舞台,可以让丰富多彩的容舞蹈起来;又是一个具有相对限定性的空间,不可能做到事无巨细、毫发毕现。因此,博物馆的展示应该具有全面性、权威性,但要通过概括性的整体构思和精微巧妙的局部设计来有选择性地将代表性的容展示出来。也就是说,整个展馆的设计在思路清晰、定位明确、个性突出、设计巧妙的前提下容纳尽可能多的信息量。因此,根据博物馆的设计特性和电影的本体特征,我们对中国电影博物馆的整体设计构思及定位是: ●合理地划分空间。只有将一个大的空间化划分成小的空间,才能在设计 上体现空间设计的层次感、丰富性、个性化,这一方面有利于设计细节 的展开和多元设计理念的呈现,另一方面空间的丰富层次也可以从视觉 和心理上给观众造成空间的延展和悬念感。 ●体现清晰的思路。划分空间有很多优势,但是如果思路不清楚,又会造 成空间破碎的凌乱感,因此,既要把空间打碎,又必须将空间有机整合。

自然博物馆任务书

北方某滨海城市自然博物馆设计 一、教学目的 要求在研究地域环境、建筑类型、功能布局和空间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自然博物馆新的形体设计概念,并实现建筑空间的可识别性,尊重历史文脉和地域环境特征,以现代手段表达建筑的空间情感和人文特征。 二、设计内容 1、设计范围: 见用地范围红线图。 博物馆建设用地东西向最长为170米,南北向宽115米,北侧面临城市主干道,并与市政广场遥相呼应。博物馆是城市新区的启动工程,位于市政广场延伸轴线上绿化广场的东侧,地理位置鲜明。 2、设计依据: ·平面位置和用地范围红线图; ·自然博物馆建设设计任务书; ·国家有关设计规范和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91) 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88)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3、设计要求: 以“造型高雅独特、反映地方文化、体现时代精神、功能结构科学”为基本的设计指导思想。设计需反映滨海城市的特征和北方的气候特点,具有文化性、开放性和科学性。考虑无障碍设计,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 (1)功能布局: 该市自然博物馆作为一个综合性博物馆,属省辖市中型博物馆,占地亩,总建筑面积为10500平方米,主体建筑地上2-3层,局部可设夹层。该项目主要包括展示功能区(含观众服务区,与展示区保持相对分离)、收藏研究功能区、业务管理功能区、游览观赏功能区四个部分。 (2)展示功能区: ·是博物馆的主要部分(预计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陈列大厅要符合建筑性格和尺度,厅前设置广场。 ·展示区穿过序厅为中心厅,使用净高度不低于12米,要求自然顶光照明,希望能设计成经折射后的散射光,中心厅面积100平方米,将陈列大量的恐龙化石骨架及机械恐龙。 ·展示区计划建二到三层,其余展厅在中心厅周边设计。展厅首层净高度6米,二层以上为4米。展厅之间可用连廊进行联系,两厅之间要留可开关的门。除中心厅以外的7个专题厅使用面积可控制在300-400平方米不等。电化教育厅设在顶层,按声像放映方式设计,控制在200平方米。 ·展示功能区做全封闭设计,防止尘土侵蚀文物标本。 ·展示功能区设计根据国家对博物馆展厅要求,做到二级防火安全标准,并装置防火防盗报警系统。

博物馆陈列与设计说明

博物馆列与设计 一、列艺术概述 1. 基本概念: 博物馆列:是在一定的空间,以文物、标本为基础,配合适当辅助展品,按一定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组合成的,进行直观教育和传播信息的展品群体。 列设计是列工作的主体。 列是一种以视觉为主的综合性艺术形式,人们通过看和听的感受来得到知识。 2.历史沿革 “三位一体”式列: 指列室的使用除了接待参观外,同时还是文物、标本的收藏室和专家学者的研究室。 “标准化运动”:1917年前后,英国的部分博物馆工作者,率先从改造老式列设备入手来改造旧式列。他们设计了一套造型简洁、线条单纯、没有任何多余装饰、尺度、结构标准化的列柜。这一改革由于以采用标准化设计的列柜为特点,在博物馆界就称之为“标准化运动”。 3.列艺术设计的特征。 1)双重思维的特征 列艺术设计需要运用形象思维与抽象的逻辑思维。设计创作的形象思维必须要善用逻辑的理性思考的辅助,并在它的作用下促使设计方案走向完美,达到成熟。 2)设计多维性的特征 现代列艺术设计的技术与物质构成因素是十分复杂的,这就决定了列艺术设计容的多维性。 列艺术设计的核心容是列的组合设计及与其相辅的列表现手法的探求。以这一核心展开的还有列的视觉环境设计、列设备设计、音响效果设计及高科技设计等等。涉及传播学、建筑学、人体工程学、工艺学与材料学等等。 3)综合艺术的表现特征 列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空间艺术。列艺术设计几乎囊括了所有造型艺术的手段,融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于一身。此外,属于时间艺术的音乐,也融进了现代列艺术,利用音响效果,创造特定的列意境。现代影像艺术融入列,丰富了表现手段、拓展了知识信息的输出量与文物、标本组合列,动、静结合,演示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使传统的静止的文物、标本组合列不能演示的容得到了形象的表现,但又不多占列的空间与时间。因此,列艺术不仅是综合性的空间艺术,还有时间艺术的双重表象。 4.列艺术设计的任务 硬件设计容:列室室设计、光环境设计、列设备设计 软件设计容:列组合设计、辅助展品设计、现代和音像效果设计 介于硬、软件之间的中性设计容 辅助展品:辅助展品指的是辅佐实物原件展出用的图片(照片)、灯箱、图表、图解、地图以及沙盘、模型等,也包括文字材料、布景箱和场景复原及美术品绘画、雕塑等。 5.博物馆列的基本类型 社会历史、自然历史、科学技术、造型艺术 复原列和原状列 复原列:指历史上曾存在过,现今已不存在的事物或虽然有遗存但破碎不完整的事物,运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加以复原再现。复原列强调科学性艺术性并重的原则,强调艺术性,目的还是为了提高科学的真实性、可信性。复原列必须做得非常谨慎,凡复原中的一草一木,一针一线,都必须言之有据,切忌臆想推测。 原状列:用实物原件按原状布置的列,它不允许现代人工制品进入原状列。凡进入原状列的一切物品,不论其是单件还是群体,其布置必须按原来的位置放,不可随意挪动改变位置,更不允许任意增删。

博物馆设计说明

博物馆建筑设计说明 项目名称:江南博物馆建筑设计 建筑地点:中国江南某历史文化名城 项目背景:江南某历史文化名城在近些年来经考古工作出土数量众多文物,原有博物馆规模和设施都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经政府研究决定,易地另建博物馆新馆。 项目概况: 江南博物馆地处该市规划的文化中心区中心广场东侧,东面为高层建筑,南面为城市绿化带,北面为新华书店。该地段用地方正,地势平坦。建筑集文物展览、文物保护与储藏以及办公等功能为一体。 本项目用地面积约17000平方米,项目规划总面积约12000平方米。该建筑为一级防火建筑,各层及地下车库均设自动喷淋系统,每个防火分区均满足防火规范要求,疏散楼梯按防火规范设置。 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4)《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规范》JBJ50-2001 (5)《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6-91) (7)《博物馆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8)《博物馆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9)博物馆建筑设计任务书 1、总体布局及设计理念 “江南院落”的总体布局——造型以江南传统的院落为母题,由展览区、办公区、报告厅围合而成,既与江南的设计理念吻合,又与方形的基地相协调。 强调市民参与和市民使用的设计理念——摒弃建筑传统的南北轴向关系,由城市出发强调建筑的东西向轴线,将面向城市主干道的西南向作为设计的主方向。主入口设计成为视觉通廊,将市民由中心广场直接引进并穿过到达内部庭院。庭院在闭馆后仍然向市民开放,充分强调市民的实用性和参与性。馆前留出一片城市广场,形成开敞的视野。 建筑既是城市空间构成的元素,又是城市空间的延展。博物馆的平面布局受到苏州博物馆的启发,采用延续城市街道空间并将城市空间引入建筑内部的方式,营造市民所用的“城市客厅。” 引入内部庭院,凸显生态绿色的设计理念,同时为参观人员提供了休息空间以及宜人的景观。建筑在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凸显文化馆的特质。 2.空间及功能构成 建筑由北面的展览区、东南面的办公区、西南的报告厅以及地下文物储藏保护区组成,不同使用功能分区明确,互不干扰。

中华玉文化博物馆设计说明书稿)

“中华玉文化博物馆” 装修规划设计说明书 2010年4月

前言 首先非常感谢镇平县政府、石佛寺镇政府的各级领导的信任,让我们参与“中华玉文化博物馆”项目的设计工作。我代表河南国基设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表示崇高的敬仰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接到参与该项目的竞标设计通知后,深感这个项目的重要性、社会影响性、历史责任性,立马组织设计团队,对该项目进行认真的研究;研究了丰富的玉文化知识和玉产业发展等;并联合北京大东设计策划团队,参与设计;并组织了考察团,对新疆和田玉博物馆、天津玉文化博物馆、北京历史博物馆、苏州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河南博物馆进行了实地考察;拜会了河南博物馆馆长张文军教授;并邀请了河南大学历史系郑慧生教授、北京大学阎步克教授参与了该项目的设计指导工作;还得到了“中华玉文化博物馆”原建筑设计师,被国际上誉为中国八大杰出建筑设计师之一赵冰博士,在博物馆外观装修设计方面的指导。 下面,我将我们这次的设计成果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做个汇报,敬请各位指导。

目录 前言02 第一章重大的历史使命感04 第二章博物馆设计构思框架05 第三章博物馆外观设计07 第四章博物馆的空间组织09 第五章博物馆公共大厅设计010 第六章博物馆展示区设计012 第七章博物馆其它功能区设计015 第八章博物馆的消防安全设计016

第一章重大的历史使命感做有责任的人,做有责任的公司------这一直是我们河南国基设计装饰工程公司做人做事的座佑铭。 当5.12地震发生时,我公司以最快的速度决定,捐款10万元。事隔三个月,国基又向省政府请缨,义务参与江油市的医院、学校的设计工作。我们认为,当国家和民族需要我们的时候,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吧! 设计博物馆的装修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使命。我们的设计团队也深感重大的历史使命感。 一个博物馆,其实就是挖掘地方文化,打造地方品牌,树立一个地区金色名片的平台。它能够推动产业的高速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的腾飞. 随着中国经济的全面腾飞,国内很多地方都在建设着不同类型的博物馆,旨在强化地方文化,强调地方特色,宣扬地方品牌。在这一点上,博物馆的比较竞争也非常激烈。 我们规划装修改造后的博物馆应该也是“百年大计”,要有一定的高度,有极强的前瞻性。首先要确定博物馆的定位,是镇平的玉博物馆,还是中国的玉博物馆,还是世界的玉文化博物馆呢?装修使用后,若干年后,当博物馆需要宣传时、当后人需要炫耀时、当网上需要传播时、当外宾、当首长需要参观时、当学者们寻找研究方向时,我们的“中华玉文化博物馆”号称“中国玉雕第一馆”建筑面积是多少?有多少个展馆组成?有多少个故事?有哪些之最?参观后能否为之震感、为之自豪、为之向往呢? 所以,规划设计如何能够真正成为“中国玉雕第一馆”?如何能够在兄弟馆中脱颖而出?如何能够真正成为科技的、文化的、创新的、震撼的博物馆?是我们感到重大历史使命感。

博物馆的消防设计

论文名称:博物馆的消防设计及启示 作者:heroproxy 摘要:阐述了博物馆建筑防火安全的特殊性。分别对该工程的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智能消防水炮系统、气体消防系统进行了介绍。并就其中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字:博物馆防火安全消防水炮水喷雾灭火 1 工程概况 博物馆规划建设用地面积24133.7㎡,总建筑面积63390㎡。建筑高度(檐口)36.4m,地上5层,地下2层,地下3层为2.2m层高的设备夹层。工程性质为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建筑。其中地上各层和地下1层南区为展陈、社教、科研、办公、保安、综合服务等功能区,由三大部分组成:椭圆斜展厅、矩形基本展厅、行政办公区(见图) 1)地下1,2层北区为地下车库,地下2层南区为藏品库、设备机房、人防等。 博物馆是一座全面反映中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革命传统和现代化建设成就,展示国际大都市风貌的博物馆。馆内展示和珍藏着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重要文物。消防系统的设计不但要重在防,而且要重在灭。除设有普通的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外,还设有水喷雾灭火系统、智能消防水炮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特殊的消防措施。 2 消防总水量的确定 消防水池容积按所有水消防系统同时作用来计算,显然是不经济也是不可能的,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全方位保护,任何一处着火,两个系统都要发挥作用。水喷雾系统为锅炉房服务,水炮系统为礼仪大厅服务,两系统都是局部保护。很明显,水喷雾系统和水炮系统不可能同时作用,但两系统是否会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同时作用呢?笔者认为,可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是从一处着火考虑。锅炉房是一个独立的防火分区,内部只是水喷雾系统。一旦着火,除水喷雾系统作用外,锅炉房以外的消火栓系统协助灭火。这种情况,水喷雾系统不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水炮系统同时作用。二是从安全角度出发。锅炉房着火,不排除波及邻近区域的可能性,邻近区域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将作用。所以,可以认为水喷雾系统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消火栓系统同时作用。两种可能性都是存在的。礼仪大厅也同此考虑。针对博物馆的重要性,消防水量的确定还是要保守一些。所以,有两种同时作用的系统组合,一种组合是水喷雾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另一种组合是水炮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消防水量按上述两种组合的较大值确定为650m3,计算见表1。 3 消火栓系统 室内消火栓水量30L/s,延续时间3h。系统为稳高压制,竖向不分区。系统示意见图2。馆内防火分区的分隔,多处设置了防火卷帘,防火卷帘的种类与水消防系统密切相关。根据“高规”第5.4.4条的条文说明,如采用无机复合特级防火卷帘,则不需水冷却。但此种防火卷帘轨道较宽,建筑空间美观受到影响,为此建筑要求采用汽雾式特级防火卷帘(“高规”条文说明第5.4.4条将此种卷帘纳入了特级防火卷帘之列)。其作用机理是:当火灾发生时,感温阀开启,帘节内充水,水满外溢形成“水帘”,火场高温致使部分水汽化,在水汽双重作用下,把帘面的温升始终限制在一个极低的水平,进而有效阻断火灾蔓延。既然是特级防火卷帘,就意味着不设置独立的喷水灭火系统。所以,汽雾式特级防火卷帘所需要的3 h冷却水从附近的消火栓管道接至卷帘,由68℃感温阀控制水路开启。消防水池的容积和消火栓加压泵均考虑了

景观设计说明书

鄂州市三国吴都风光带四期工程 概念性规划设计 、背景篇 1、项目概况 1.1地理区位 鄂州市位于湖北省东部,濒临长江中游南岸,,西接“九省通衢”的武汉,东连“矿冶之城”黄石,北与革命老区黄冈隔江相望,南同咸宁濒湖毗邻。是鄂东水陆交通枢纽。 规划范围位于鄂州市中心城区,西靠西山风景区,东面城市中心区,北接三国吴都博物馆至长江南岸,南临鄂州汽车客运站,基地呈带状分布,东西长约4430米 1.2自然环境 鄂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位于中纬度地区,季风气候明显,冬冷夏热, 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 鄂州自然环境优越,市域内湖泊星罗密布,有百湖之市的美誉。 1.3历史人文 鄂州历史悠久,自春秋战国以来,始为东楚首府,继为鄂邑、鄂郡、鄂县,其间两度为帝王都城。三国时期,东吴立国60年,鄂州作为其国都和陪都,其先后达45年之久,与建邺(今南京市)并称“东都”和“西都”。 鄂州人文荟萃,英俊辈出。楚国熊渠、东吴孙权、东晋陶侃等历代王侯 重臣,或承封袭爵,或建都驻跸,都曾在这片土地上金戈铁马,纵横驰骋, 鄂王城、吴王城、点将台等故址遗迹,都记载着他们在鄂州的文治武功

鄂州民俗文化异常活跃,鄂州雕花剪纸于2010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葛店虾灯、泽林旱龙舟等民俗文化艺术呈欣欣向荣之势。 1.4社会经济 鄂州是长江中游南岸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是鄂东“冶金走廊”、“服 装走廊”、“建材走廊”的重要支撑,形成了以冶金、服装、建材、医药、化工、机械、电子、轻工为主体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是湖北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和鄂东的商品集散中心。 2、现状资源 2.1现状土地利用 现状用地 基地现状以待开发建设用地为主,局部有码头及堆场等用地。 基地竖向 现状地块最低处竖向标高为12.59米,最高处36.77米。基地坡度自南向北跌落。本片区100年一遇洪水位线为25.62、低水位9.27 (黄海高程)。现状防洪提以北均在100年一遇洪水位线内。 2.2现状道路交通 主要依托现有沿江大道,以及粑铺大堤,东至鄂州港,西至西山,交通便利,地块展示性良好,利于突出城市形象

泉州市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xx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一、工程概况: 泉州市博物馆位于泉州市总体规划中的北峰、丰州组团。北靠清源山、后厝山,南临西湖公园和305省道,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捷,总用地约34.6273公顷,实际用地约为27.4554公顷。 泉州市博物馆规划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博物馆区35000m2,文娱服务区5000m2,辅助设施区10000m2及城市广场区,共四部分。其中博物馆区将分期建设,一期征地80余亩,一期主馆建筑控制面积1.5万m2左右。 二、设计依据: 1、《泉州市博物馆区规划设计方案国内招标设计竞赛文件》(泉州市城乡规划局、泉州市文化局,2001.5)。 2、《xx博物馆新馆设计任务书》。 3、《泉州市博物馆区规划设计研究与建设》。 4、泉州市城乡规划局批准的用地红线及地形图电子文件。 5、《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91)。 6、博物馆方案评审会议意见。 三、总平面规划设计: 1、设计宗旨: (1)寓教于乐:力求将博物馆规划为以博物馆为主体的文化区及市民广场休闲区。 (2)绿色环保:充分利用其珍贵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协调基地及周 边环境的内部联系,突显生态主题,将馆区与清源山风景区整合为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

(3)承前启后:注重从当地深厚的人文史沉淀中提炼出其精华,将文化、自然的魅力融入到功能的建筑环境中,创造一个再现历史的新的人文景观。 2、设计构思:辉煌的历史与飞腾发展的现代 泉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博物馆的建筑定位是泉州城市丰厚文化形象的窗口。本方案所创构泉州博物馆,要体现出泉州绚丽悠厚的“泉州文化”,即“泉州性”,或“泉州特色”。 现代“泉州文化”的历史背景及现代背景。一是她有着辉煌的东、西方交流溶合的历史。二是她在当今改革开放,极具强旺的经济发展活力,在新的历史时期,正在开创现代,更新更高的辉煌未来。 “xx”的文化组构: (1)xx文化的底蕴: 在工艺上有举世惊赞的石雕技艺;在戏曲方面有我国南戏艺术瑰宝——泉州木偶戏、歌仔戏等戏派;在商贸方面唐、宋、元时代,泉州就是世界著名的商贸海航巨港,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还有泉州地区宗教文化、茶文化及大量文化胜迹。 (2)建筑文化轴——地理空间关系: 在地理环境的空间关系上,有着一条天然形成的建筑文化轴,这就是: 清源山——泉博——西湖——开元寺双塔,这几个不同的空间形态,由 南北天然地联结成空间文化轴,可谓天成神构。 在总体布局上,“泉博”主馆正座此“神轴”上,并在广场南边设一牌楼与轴南天水一方的开元寺双塔,牵引神联以强化这天成的天宇一线的城市区域空间文化轴。 3、场地概况:

博物馆建筑设计程序及设计任务书

翻译时间:2005,1,10-21 字数: 建构历史,获得记忆 (英)盖纳·卡瓦纳(Gaynor Kavanagh)宋向光译在展出更可信的、更准确地和更复杂的历史时,博物馆遇到挑战,毫无疑问,面对这些挑战的是博物馆藏品研究人员以及他们的能力和观念。但是,只关注藏品研究人员的倾向和成果只是在博物馆中建构历史过程的一半,另一半是博物馆观众以及他参与博物馆活动的性质,这一半更为重要。许多时候,博物馆只是一个接触的场所,在这里,通常以陈列表现的正式的和正规的被称为历史的过去与因参观或因参观而激发的被称为记忆的个人或集合的个人体验相接触。历史与记忆在藏品中、在研究过程中和博物馆参观中相聚。 记忆是口述历史的本体,至少从理论上讲,博物馆应搜集它,并将其作为藏品记录的重要部分。藏品及其档案记录是博物馆重要的研究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博物馆专业人员构建并通过陈列展示历史,特别是在越来越多的展品文字说明中引述口述证词的概要,此外也更多地用于计算机互动节目的制作。 在历史陈列中体现记忆,为博物馆陈列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如爱丁堡博物馆展出的“人民的故事”,Croydon博物馆展出的“生涯”,这几个展览都是基于大量的社会调查和录音,以及大量的认真的咨询,这些展览内容的翔实和深度都应归功于对陈列中多样化的、甚或真实记忆和生活经验的不懈追求。在这些博物馆,形象与文字,记忆与事实,构成了丰富和生动的讲述,充满了多样化、变革、延续和断层。在英国,这些博物馆的工作开创了新道路,并成为迄今为止的启迪新思路的源泉和各个研讨会的主要议题。 但是,对许多博物馆来说,它们仍热衷于将藏品的质地和式样作为重点,而忽略了隐藏其后的个人记忆,换句话说,外表形态的历史超过内在内容的记忆。历史掩盖了记忆。将个人记忆置于物品之后的做法,轻则将记忆搁置一边,重则会使记忆丧失殆尽,这将使人忽略历史可能是启人深思的。例如,一张犁可能被伊利加·托马斯弃置不用,因为他习惯用另一张犁;这张犁可能是芮丝一家用两年的积蓄购置的,这张犁可能是专门用来装饰花园的,但它在博物馆中只作为一张犁被展出,只作为当地农业曾使用的犁的主要代表,而不再提出更多的问题,在这种情景下,记忆全然丧失了,而历史也被极大扭曲。 当人们参观博物馆时,他们携带的只是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记忆,他们并不炫耀甚至并没有意识到这些,但确实存在于其内心深处,个人记忆可能会因图像、实物或文字而被激发起来,可被感知到,或强于任何被展示的“正式”的历史。这些记忆可能会被进行比较,被讨论,这通常是在不同世代的家庭成员中进行,“你的祖父曾经有过这样一件与这个一样的,我记得当……”,记忆也可能会因遗漏或缺失而激起,“你的祖母可买不起这样的东西,他不得不使用……”,或“在咱老家,这东西不是这个叫法,……”,或“他们怎么能这么说,……对我们来说它不是这样的”,或“我在40年代可从不穿这样的东西。” 此外,参观获得的记忆还会丰富大多数观众的记忆,如果不是全部的话。记忆的内容还可包括参观的社会活动,如博物馆咖啡厅的咖啡是凉的,回家路上车坏了,或一个小孩迷路了,或是陈列的独特创意(或枯燥乏味)等。 在讨论博物馆中的记忆与历史时,必须注意到它是多层面的。在博物馆中所发生的远比观众冷静旁观由博物馆研究人员精心布置的陈列要丰富的多。这一接触要从完全不同的角度去看,博物馆研究人员和观众都在建构意义,它们不是泾渭分明,也不是中立的、纯粹的或同质的群体。事实上,当观众与博物馆聚合时,会产生一个潜在的、有力的、内容丰富的、动态的机会,这个机会将不同观众的体验与不可预言的物质及观念的集合体聚合在一起。 可能正是由于存在着偶然发现宝藏的运气,这起码解释了对博物馆的持续的需求以及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