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材文言文系列——公输

初中教材文言文系列——公输
初中教材文言文系列——公输

公输

朝代:先秦

原文: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yǐnɡ,见

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千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xiàn)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du ǎn ha)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yuán tuó)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duǎn ha)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子墨子归,过宋。天雨,庇其闾中,守闾者不内也。故曰: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译文

公输盘替楚国造云梯这类攻城的器械,造成后,将要用它来攻打宋国。墨子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后,从鲁国出发,行走了十天十夜,才到达郢都,见到了公输盘。

公输盘说:“先生有什么见教呢?”

墨子先生说:“北方有一个欺侮我的人,我希望借助您的力量去杀了他。”

公输盘很不高兴。

墨子先生说:“请让我奉送(给您)十金。”

公输盘说:“我坚守道义坚决不杀人。”

墨子先生起身,拜了两拜,说:“请(让我)解说这件事。我在北方听说你在制造云梯,将要用它来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在土地方面有富余却在人口方面不够,牺牲不足的人口而争夺多余的土地,不能说是明智的;宋国没有罪却攻打它,不能说是仁义的;知道这道理而不对楚王进行劝阻,不能说是忠君的;劝阻却没有成功,这不能称作坚持;你崇尚仁义不肯帮我杀死欺负我的一个人,却要为楚国攻打宋国而杀死很多人,不能叫做明白事理。”

公输盘被说服了。

墨子先生说:“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不停止计划呢?”

公输盘说:“不行,我已经向楚王说了这件事了。”

墨子先生说:“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公输盘说:“好吧。”

墨子先生拜见了楚王,说:“现在这里有一个人,舍弃他自己装饰华美的车,邻居有破车,却想要去偷;舍弃自己华美的衣服,邻居有件粗布衣服,却想要去偷;舍弃自己的好饭好菜,邻居只有粗劣饭食,却想要去偷。这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

楚王回答说:“这个人一定是患有偷盗的毛病了。”

墨子先生说:“楚国的土地,方圆大小足有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大小不过五百里,这好像装饰华美的车子同破车相比。楚国有云梦泽,里面有成群的犀牛麋鹿,长江、汉水里的鱼,鳖,鼋,鳄鱼多得天下无比;宋国却像人们所说的一样,是一个连野鸡、兔子、小鱼都没有的地方,这好像美食佳肴同糠糟相比。荆国有巨松、梓树、黄楩木、楠、樟等名贵木材;宋国是一个连多余的木材都没有的国家,这就像华丽的衣服与粗布短衣相比。我认为大王派官吏进攻宋国,是和这个患偷窃病的人的行为是一样的。”

楚王说:“好啊!虽然这样,(但是)公输盘给我造了云梯,一定要攻取宋国。”

在这种情况下(楚王)召见公输盘,墨子先生解下衣带,用衣带当作城墙,用木片当作守城器械。公输盘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墨子先生多次抵御他。公输盘的攻城的方法用尽了,墨子先生的抵御器械还绰绰有余。

公输盘理屈,却说:“我知道用来抵御你的方法,可我不说。”

墨子先生说:“我知道你要用来抵御我的方法,我也不说。”

楚王问其中的缘故。

墨子先生说:“公输先生的意思,不过是要杀掉我。杀了我,宋国没有人能守城,就可以攻取了。可是我的学生禽滑厘等三百多人,已经拿着我的守城器械,在宋国城上等待楚国入侵了。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御者)啊。”

楚王说:“好,我不攻打宋国了。”

墨子从楚国归来,经过宋国,天下着雨,他到闾门去避雨,守闾门的人却不接纳他。所以说:“运用神机的人,众人不知道他的功劳;而于明处争辩不休的人,众人却知道他。”

注释

1.公输盘:鲁国人,公输是姓,盘是名,也写做“公输班”。能造奇巧的器械,有人说他

就是鲁班。

2.云梯:古代战争中攻城用的器械,因其高而称为云梯。

3. 将以攻宋:准备用来攻打宋国。以,用来。将,准备。

4.子墨子:指墨翟(此字念“dí",;姓中念作“zhái")。前一个“子”是夫子(即先生、老师)

的意思,学生对墨子的尊称。后一个是当时对男子的称呼。

5.闻之:闻,听说。之,代指攻宋这件事。

6.起于鲁:起,起身,出发。于,从。

7.而:表顺承。

8.至于郢:至于,到达。郢,春秋战国时楚国国都,在今天的湖北江陵。

9.夫子:先生,古代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是公输盘对墨子的尊称。

10.何命焉为:有什么见教呢?命,教导,告诫。焉为,两个字都是表达疑问语气的句

末助词。

11.侮:欺侮。

12.臣:墨子的自我谦称(秦汉以前对一般人也可自称“臣”)。

13.愿借子杀之:希望借助你的力量去杀了他。愿,希望。借,凭借,依靠。

14.说:通“悦”,高兴,愉快。

15.请献十金:请允许我奉送(你)十金(作为杀人的酬)。请,和下文“请说之”的“请”,大致相当于现在的“请允许我”。金:量词,先秦以二十两(银子)为一金。

16.义:坚守道义。

17.固:坚决,从来。

18.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郑重的礼节。再:第二次。

19.请说之:请允许我解说这件事。说:解说。之:代词,代墨子下面要说的话。

20.吾从北方闻子为梯:我在北方听说您制造了云梯。为:做,造。

21.何罪之有:即“有何罪”,有什么罪呢?之:提宾标志。

22.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荆国有的是土地而没有足够的人民。荆国:楚国的别称。有余于地:在土地方面有多。于:在……方面。

23.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损失不足的而争夺有余的,意思是牺牲百姓的生命去争夺土地。而,表转折,却。

24.不可谓智:不可以说是聪明。

25.仁:对人亲善,友爱。

26.知而不争(zhèng):知道这道理却不对楚王进行劝谏。

27.不得:不能达到目的。

28.知类:明白类推的道理。类:对事物作类比进而明白它的事理。

29.服:信服。

30.然胡不已乎:但是为什么不停止(攻打宋国的计划)呢?然:但是。胡:为什么。

已:停止。

31.胡不见我于王: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见:引见。于王:状语后置语。王:指楚惠王。

32.诺:好,表示同意。

33.文轩:装饰华美的车。文:彩饰。轩:有篷的车。

34.敝舆:破车。

35.褐:粗布衣服。

36.粱肉:好饭好菜。

37.何若:什么样的。

38.犹......之与......也:好像.......同.....相比。固定用法。

39.云梦:楚国的大泽,跨长江南北,也包括今天的洞庭湖、洪湖和白鹭湖等湖沼。

40.犀:雄性的犀牛。

41.兕:雌性的犀牛。

42.鼍:鳄鱼。

43.鲋鱼:一种像鲫鱼的小鱼。

44.文梓:梓树。文理明显细密,所以叫文梓。楩:黄楩木。豫章:樟树。这些都是名贵的木材。

45.长木:多余的木材。

46.王吏:指楚王所派攻宋的官吏。

47.善哉:好呀。

48.虽然:虽然如此。

49.见:召见。

50.牒:木片。

51.九:表示次数多,古代“三”、“九”常有这种用法。

52.机变:巧妙的方式。

53.距:通“拒”,抵御。

54.尽:完。

55.守圉:守卫。圉:通“御”,抵挡。

56.诎:通“屈”,意思是理屈,(办法)穷尽。

57.所以:用来……的方法。和现代汉语利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所以”不同。

58.莫:没有谁。

59.禽滑厘:人名,魏国人。墨子学生。

60.已:已经。

61.寇:入侵。

62.虽杀臣,不能绝也: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的守御者)。虽:即使。绝:尽。

公输文言现象

词类活用

吾既已言之王矣言:名词作动词,说,告诉。

吾义固不杀人义:名词作动词,善良坚持道义。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机变:动词作名词,巧妙的方式。

虽杀臣,不能绝也绝:形容词作动词,杀尽,杀光。

义不杀少而杀众众:形容词作名词,少量的人,众多的人。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寇:名词作动词,入侵。

犀兕麋鹿满之满:形容词作动词,充满。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守圉:动词作名词,守圉的方法。

公输盘之攻械尽尽:形容词作动词,用尽。

古今异义

再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

所以古义:用来....的方法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地方古义:土地方圆今义:领土,土壤。

虽然古义:虽然如此今义:表示承认前边的为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的连词。金古义:古代计算金属货币的单位今义:今常表示“金银”的“金”。

文古义:刺花纹,彩饰今义:常指字和文章。

胡古义:为什么今义:姓氏。

一词多义

⑴为: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替。

子墨子解带为城作为

夫子何命焉为?与“焉”合用,表示疑问语气。

必为有窃疾矣是。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后面的“为”:制造。

以牒为械当作。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表判断动词,是

⑵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动词,会见。

于是见公输盘动词,召见。

胡不见我与王引见

⑶类:不可谓知类动词,事理.

为与此同类名词,种类.

⑷子:子墨子闻之子(第一个)夫子,先生;子(第二个)尊称。

愿借子杀之子,您

⑸说:公输盘不说说,通“悦”,高兴。

请说之说,陈述,解释

⑹然: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这样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但是

⑺之:子墨子闻之代词,指“公输盘为楚造云梯者,成,将以攻宋”这个消息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吾知子之所以距我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吾既已言之王矣代词,代这件事

愿借子杀之代侮臣者

荆之地方五千里的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这种

请说之代词,代这件事

宋无罪而攻之代词,代宋

犀兕麋鹿满之代词,代云梦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助词,的

守圉之器助词,的

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助词,的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助词,的

⑻起:起于鲁出发、动身

子墨子起,再拜起身

⑼以:将以攻宋凭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认为以牒为械用

⑽于:胡不见我于王向

今有人于此在起于鲁从

⑾争(四声):争有所余:动词,争夺

知而不争:谏诤

⑿已:然胡不已乎停止

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已经

⒀文:舍其文轩花纹彩饰,形容词

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文理

⒁虽: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虽然虽杀臣,不能绝也。即使

通假字

1、公输盘不说(通“悦”,高兴)

2、子墨子九距之(通“拒”,阻挡)

3、子墨子之守圉有余(通“御”,抵挡)

4、公输盘诎(通“屈”,理屈)

5、知而不争(通“诤”,劝阻)

主要虚词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相当于“的”;也可译为“这类的”。愿借子杀之——他。

子墨子闻之——造云梯攻打宋的事情。

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子墨子之守围有余——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标志。

吾既已言之王矣——造云梯这件事。

2.而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表承接。

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表转折,“却”。

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表承接。

公输盘诎,而曰——表转折,“却”。

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表转折,“却”。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表转折,“却”。

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表承接。

3.于

子墨子闻之,起于齐——从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到

荆国有余于地——在……方面。

胡不见我于王——引进动作对象。

今有人于此——在。

4.以

吾知所以距子矣——用来。臣以王吏之攻宋也——认为。以牒为械——用,把。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大全

七年级上册 5 童趣(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mǎo)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jiāng)。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lì)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yā)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0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为政》) 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20山市蒲松龄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

人教版新课标初中文言文原文 全部

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山市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伤仲永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

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50篇

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 50 篇 1、孔子语录(《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鱼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

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曹刿论战(《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

(完整)初中文言文常用字及注释

常用字注释 安:①安宁,安定;②稳定,稳固;③安逸,安乐;④安心;⑤安放,设置;⑥疑问代词。 什么,什么地方;⑦怎么,哪里 比:①并列,挨着;②副词。接连地;③勾结;④及,等到;(①~④旧读bì)⑤顺从,和顺;⑥比较。⑦比喻 鄙:①周代基层行政区划,五百户为鄙;②边疆,边缘的地方;③庸俗,浅陋;④看不起,轻视;⑤谦词。谦称自己。 兵:①兵器,武器;②军事,战争;③军队 并:①合并,吞并;②一起,一并;(除③外,其余念bìng)③bǐng。通“屏”(摒)。抛 弃;④古地名,在今山西太原一带。⑤并行,并列;⑥一起,一齐;⑦bàng(棒)。依傍,沿着;⑧合并,兼并; 策:①竹制的马鞭子;②竹杖,拐杖;③成编的竹简;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的文书;⑤策问。⑥计策,计谋;⑦古代占卜用的蓍草。; 诚:①真心,不虚伪;②确实,的确;③表示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果真”; 乘:①驾车,驱马拉车;②登,升;③趁着,凭借;④压服,欺压;⑤追逐;⑥计量,计算;⑦shèng(剩)。春秋时晋国史书叫做“乘”;⑧shèng(剩)。量词; 从:①跟随;②顺从,听从;③参与;④由,自;⑤堂房亲属;⑥副,与“正”相对;⑦ zòng(纵)。南北方向。⑧zòng(纵)。放纵,纵容;⑨【从容】1.不慌不忙,2.怂恿,鼓动人做坏事; 殆:①危险;②近于;③副词。大概,恐怕;④通“怠”。懒惰; 道:①路;②规律,道理;③指道家,道教;④主张,思想,学说;⑤从,由;⑥说,讲; ⑦dǎo(导)。引导;⑧dǎo。通,疏导;(⑦、⑧后写作“导”)⑨量词;⑩古代行政区域名;堵:①古代建筑墙的单位 而:①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②连词。表示前后两个词或词组之间的并列、转折、相 承等关系。③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④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如果”或“却”的意思;⑤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⑥如,像; 凡:①凡是,表示概括;②总共,一共;③平凡,平常; 方:①方;②古代代称面积的用于,“方十里”即纵横十里;③方向,方位;④地的代称;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整理

文言文 整理 通假字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词性活用 句式 通假字 七年级(上册) 1项为之强“强” (ji eng)通“僵”《童趣》 2、不亦说乎“说” (yu e)通“悦”《〈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女” (r u)同“汝”《〈论语〉十则》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zhi)通“智”《〈论语〉十则》 5、路转溪头忽见“见”(xi cn)通“现”《西江月》 6、一切乌有“乌” (w功同“无”《山市》 7、裁如星点“裁” (c ci)同“才”《山市》 8、尊君在不“不” (f cu)通“否”《陈太丘与友期》 七年级(下册) 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 (b 01)通“攀”《伤仲永》 10、贤于材人远矣“材” (c c i) 通“才” 《伤仲永》仆对镜帖花环“帖” (ti ?通“贴”《木兰诗》 1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 (y c)通“耶”《孙权劝学》 13、孰为汝多知乎“知” (zh i) 通“智”《两小儿辩日》 14、满坐寂然“坐”(zu c)通“座”《口技》 15、止有剩骨“止”(zh !)通“只”《狼》 八年级(上册) 16、便要还家“要” (y o o)通“邀”《桃花源记》 17、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 (y cu)同“又”《核舟记》 18、诎右臂支船“诎” (q u)通“屈”《核舟记》 19、虞山王毅书远甫刻“甫”(f u) 通“父”《核舟记》 20、左手倚一衡木“衡”(h eng)同“横”《核舟记》 2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ji cn)通“拣”《核舟记》

22、选贤与能“与” (j u) 通“举” 《大道之行也》

23、矜、寡、孤、独“矜”(gu mg)通“鳏”《大道之行也》 24、荡胸生曾云“曾” (ceng)通“层”《望岳》 25、略无阙处“阙” (que)通“缺”《三峡》八年级(下册) 26、蝉则千转不穷“转”(zhu an)通“啭”《与朱元思书》 27、窥谷忘反“反” (f dn)通“返”《与朱元思书》 2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s 1)通“饲”《马说》 29、才美不外见“见”(xi cn)通“现”《马说》 30、食之不能尽其材“材” (c①通“才”《马说》 31、其真无马邪“邪” (y ?通“耶”《马说》 32、四支僵劲不能动“支” (zh i)通“肢”《送东阳马生序》 33、同舍生皆被绮绣“被”(p 1)通“披”《送东阳马生序》 34、百废具兴“具” (j讣通“俱”《岳阳楼记》 35、属予作文以记之“属”(zh?通“嘱”《岳阳楼记》 36、玉盘珍羞直万钱“羞” (xi ?同“馐”《行路难》 37、玉盘珍羞直万钱“直”(zh i)同“值”《行路难》九年级(上册) 38、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適”(zh e) 通“谪”《陈涉世家》 39、为天下唱“唱” (ch c ng) 通“倡”《陈涉世家》 40、固以怪之矣“以” (y !)通“已”《陈涉世家》 41、将军身被坚执锐“被”(p i) 通“披”《陈涉世家》 42、故不错意也“错”(cu ?通“措”《唐睢不辱使命》 43、仓鹰击于地上“仓” (ch aig)通“苍”《唐睢不辱使命》 44、欲信大义于天下“信”(x1n) 通“伸”《隆中对》 45、自董卓已来“已” (y i)通“以”《隆中对》 46、是以先帝简拔以“简”(ji a n) 通“拣”《出师表》 47、必能裨补阙漏“阙”(q ue)通“缺”《出师表》九年级(下册) 48、公输盘不说“说”(yu 通“悦”《公输》 49、子墨子九距之“距” (j功通“拒”《公输》 50、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圉” (y?通“御”《公输》 51、公输盘诎“诎” (q u) 通“屈”《公输》 52、亲戚畔之“畔” (p c n) 通“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3、曾益其所不能“曾”(c e ng) 通“增”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4、困于心,衡于虑“衡” (h eng)通“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5、入则无法家拂士“拂” (b 1通“弼”《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6、故患有所不辟也“辟” (b 1通“避”《鱼我所欲也》 5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 (bi C)通“辨” 《鱼我所欲也》 58、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得” (d ?通“德”《鱼我所欲也》 59、乡为身死而不受“乡”(xi aig)通“向”《鱼我所欲也》 60、小惠未徧“徧”(bi cn)通“遍”《曹刿论战》 61、始一反焉“反”(f an)通“返”《愚公移山》 62、汝之不惠“惠”(hu1) 通“慧”《愚公移山》 63、河曲智叟亡以应"亡” (w?通“无”《愚公移山》

苏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集锦

1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5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 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8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9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0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2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3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14如梦令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5 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6山中杂诗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17竹里馆王维

初中语文文言文字词解释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2、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 恶:1、怎么(恶能无纪)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4、征发(发闾左?m戍渔阳九百人)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 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2、总共(凡三往)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大全教学内容

文言文汇总 目录 七年级上册 5 《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10 《论语》十二则 20 虽有嘉肴《礼记》25 河中石兽 30 *寓言四则(选二)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七年级下册 伤仲永王安石 木兰诗 孙权劝学 口技林嗣环 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 共工怒触不周山 狼蒲松龄八年级上册 21 桃花源记陶渊明 22 短文两篇 陋室铭(刘禹锡) 爱莲说(周敦颐) 23 *核舟记(魏学洢) 24 *大道之行也(《礼记》) 26 三峡(郦道元) 27.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28 *观潮 (周密) 29 *湖心亭看雪(张岱) 八年级下册 21 与朱元思书吴均 22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23 *马说韩愈 24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26 小石潭记柳宗元 27 岳阳楼记范仲淹 28 醉翁亭记欧阳修 29 *满井游记袁宏道 九年级上册 21 陈涉世家司马迁 22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 策》 23 *隆中对陈寿 24 *出师表诸葛亮 九年级下册 17 公输《墨子》 18 《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9 鱼我所欲也《孟子》 20 *《庄子》故事两则 惠子相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21 曹刿论战《左传》 22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 国策》 23 *愚公移山《列子》

七年级上册 《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初中语文必背古诗文50篇知识分享

初中语文必背古诗文 50篇

初中语文必背古诗文50篇 1、孔子语录(《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鱼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

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020-2021中考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汇编(140字)

中考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汇编(140字) 安 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②养衣食所安.。(《曹刿论战》) 比 ①等到比.至陈。(《陈涉世家》) ②类比每自比.于管仲。 (《隆中对》) ③靠近其两膝相比.者。 (《核舟记》) 鄙 ①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②见识短浅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兵 ①兵士行收兵.。(《陈涉世家》) ②兵器,武器兵.甲已足。 (《出师表》) 并一起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策 ①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②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③记录策.勋十二转 (《木兰诗》) 诚 ①果真诚.如是。(《隆中对》) 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 ③诚心帝感其诚.。 (《愚公移山》) 乘 ①[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车六七百乘.。 (《陈涉世家》) ②坐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 从 ①跟随从.先人还家。 (《伤仲永》) 隶而从.者。(《小石潭记》) 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 ②由,自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小石潭记》) ③顺从,听从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④堂房亲属赠从.弟。 (《赠从弟》) 旦 ①日出的时候;早晨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 ②第二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 殆 ①有害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则》) ②大概此殆.天之所以资将军。 (《隆中对》)

道 ①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 (《陈涉世家》) ②道义伐无道.。 (《陈涉世家》) ③方法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④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堵墙环堵.萧然。 (《五柳先生传》) 而 ①表并列关系,不译中峨冠而.多髯者。(《核舟记》) ②表承接关系,然后、接着温故而.知新。 (《〈论语〉十则》) ③表递进关系,而且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④表转折关系,但是、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⑤表修饰关系,地、着(或不译) 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⑥既而.儿醒:时间副词词尾,不译(《口技》) 凡 ①凡是凡.所应有。(《口技》) ②总共凡.三往,乃见。 (《隆中对》) 方 ①当……时方.其远处海门。 (《观潮》) ②指面积荆之地方.五百里,宋之地方.五百里。(《公输》) ③指面积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愚公移山》) 芳香花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 奉 ①通“俸”,侍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鱼我所欲也》) ②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出师表》) ③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 负背命夸娥氏父子负.二山。(《愚公移山》) 更 ①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孙权劝学》) ②古时计时单位是日更定(《湖心亭看雪》) 孤 ①幼而无父的人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大道之行也》) ②封建时代侯王对自己的谦称孤.不度德量力。 (《愚公移山》) 股大腿屠自后断其股.。(《狼》) 两股.战战。(《口技》) 故 ①旧的知识温故.而知新。 (《〈论语〉十则》) ②所以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 ③原因,缘故公问其故.。 (《曹刿论战》) 固 ①顽固、固执汝心之固.。 (《愚公移山》)

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文言文

七年级上 1、《论语》六则《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 (唐代)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虽有嘉肴 - 古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节选自《礼记学记》)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

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文

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文 1.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饮酒(其五)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6.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9.行路难(其一)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文言文常用字解释

初中文言文常用字解释?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 【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相当于“而且”,“又”。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学而时习之”。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温故而知新。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例如:《少年中国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译]:“假使全国的青年人如果真的都成为有为的青年”。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曲肱而枕之 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而后】才,方才。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既而】不久,一会儿。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之】 1.用作代词: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人教版初中课内文言文中考真题精选 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课内文言文中考真题精选【含答案】 七下5伤仲永 1、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却“”,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 不能称前时之闻泯然众人矣 2、在课后“‘仲永泯然众人’谁之过”的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仲永泯然众人’父之过”,请你结合文意,谈谈“父之过”的理由。 因为仲永的父亲“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钱财(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而使方仲永失去后天学习的有利时机。(结合原文1分,说出理由1分,共2分) 3、请结合方仲永这一事例,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天资和后天学习的关系的认识。天资是人成材的基本条件;天资好,再加上后天努力,就一定能成材;天资好,但后天不努力,再好的天资也会泯灭(方仲永便如此)。天资不算好;后天又不努力,就根本不能成材;天资不算好,但后天勤奋学习,最终也能成材。(联系实际1分,二者关系2分,关系阐述清楚严谨者可酌加l一2分) 15孙权劝学 1、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用自己读书的切身体会来劝吕蒙学习的。 2、从文中找一个成语形容吕蒙的变化。吕蒙的变化给你什么启示? 成语:刮目相待启示:示例:学习的起步晚了,只要坚持不懈,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孙权劝学》的内容。 本文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长进的故事。 20口技 1、文章结尾交代道具的简单是为了侧面烘托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2、请用自己的话依次概括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

第一个场面:一家四口由睡而醒;第二个场面:一家四口由醒而睡;第三个:失火、救火。 3、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30狼 1、本文按照屠户、惧狼、御狼、杀狼的顺序叙事,从“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等行为和“,”的神情可以看出狼的狡猾,这个故事更表理了屠户的。 遇狼目似瞑,意暇甚机智勇敢 2、请谈谈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①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的。 ②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不能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八上21桃花源记 1、文中最后写剂子骥“规往”,“未果,寻病终”,后无人“问津”,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暗示桃花源只是一个虚构在当时条件下无法实现的理想社会。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2、在陶渊明的眼里,“桃花源”为什么是理想社会?用自己的话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说明。 ①环境优美②社会太平③生活安逸(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3、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 渔人的行踪。逢桃林、访桃源、寻桃源。 4、诣太守,说如此。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发现桃花林的经过。村中的生活情状。归途中做记号。

(完整word版)最新人教版初中文言文(全本)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篇目汇总(7-9) 七上1《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七上2《论语》十则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七上3虽有佳肴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七上4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渐激

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大全

初中语文1—6册课内古诗词名句积累 1、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4、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5、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6、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7、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8、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9、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1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 1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辛弃疾《西江月》 12、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1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1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1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1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 1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1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2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21、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2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3、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24、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汇总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目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5、《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第二单元10、《论语》十二章-------------------------------------------- 第三单元15、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曹操)-------------------------------------------- 次北固山下(王湾)------------------------------------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第四单元20、虽有嘉肴《礼记》---------------------------------------第五单元25、河中石兽纪昀---------------------------------------第六单元30、寓言四则-----------------------------------------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第一单元 5、伤仲永(王安石)---------------------- 第二单元10、木兰诗---------------------------------------------------- 第三单元15、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第四单元20、口技(林嗣环)------------------------------------------- 第五单元25、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山海经》--------------------------------- 共工怒触不周山《淮南子》———————— 第六单元30、狼(蒲松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